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一、无菌技术操作原则1、环境要清洁。
进展无菌技术操作前半小时,必须停顿清扫地面等工作,防止不必要的人群流动,防止尘埃飞扬。
治疗是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
2、进展无菌操作时,衣帽穿戴要整洁。
帽子要把全部头发遮盖,口罩须遮住口鼻,并修剪指甲,洗手。
3、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包应注明无菌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放,以便取用,放在固定的地方。
无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可保存7天,过期应重新灭菌。
4、工作人员面向无菌区域,用无菌取无菌物品,手臂须保持在腰部水平以上,不可触及无菌物或跨越无菌区,从无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5进展无菌操作时不可面对无菌区讲话、打喷嚏。
疑心无菌物品被污染,不可使用。
6进展无菌操作时如器械、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可,应更换或重新灭菌。
7、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人用,以免发生穿插感染。
二、准备质量标准1、工作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修剪指甲。
2、备齐用物。
3、治疗盘、无菌持物钳或镊,浸泡于消毒液溶液内,无菌溶液、无菌包布、无菌容器及物品、无菌手套、弯盘、75%酒精、无菌棉签。
4、查对无菌物品、灭菌日期及手套好。
5用物排放有序,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三、操作流程质量标准1、选择清洁、枯燥、宽阔的场所进展操作。
2无菌持物钳使用法:无菌持物钳须置于无菌容器内,有效期限4小时;取、放无菌持物钳时,应将盖翻开,钳端闭合,不可在盖孔中取、放;如需取远处物品时,应连同容器一起搬移,就地取出无菌物品。
3、无菌包使用法:1〕、查看无菌包的名称、灭菌日期,查看化学指示胶带粘贴。
2〕、将无菌包放在清洁、枯燥处,撕开粘贴。
3〕、用拇指和食指先揭开左右两角,最后揭开内角,注意手不可触及包布的内面。
4〕、用无菌钳〔镊〕取出〔首先查看化学指示卡是否合格〕所需物品,放在事先备好的无菌区域内,剩余局部按原痕包起扎好,并注明开包时间,24小时内可在使用。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3篇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旨在避免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污染,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保护实验人员的健康。
本文将介绍无菌技术操作的原则。
1. 实验前的准备在进行无菌实验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实验室必须保持干净整洁,并定期消毒。
同时要检查实验器材是否已经进行了灭菌处理,保证实验器材的无菌。
2. 环境无菌无菌实验需要保持实验环境的无菌状态。
实验室要保持环境洁净,实验室内表面要经常擦拭消毒。
同时,实验室要保证恒定的空气流动状态,防止细菌和真菌在空气中传播。
还要遵守实验室内各种鉴定微生物标准的以及有关无菌操作规程。
3. 人员无菌进行无菌实验前,实验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口罩、实验服等防护用品。
禁止吸烟、喝饮料、进食或是闲聊等行为。
实验期间,人员必须保持手部清洁、卫生,并随时戴手套,以防止手部对实验器材进行污染。
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操作时,必须使用灭菌工具对工具本身的消毒,同时寻找心中宁静,集中精神和注意力,高度关注操作细节。
4. 物品无菌实验周期间,涉及的实验器材等物品必须进行灭菌处理。
各种培养基、溶液必须使用新瓶,使用前进行严格的无菌处理,将任何有可能污染物质(例如手、空气、器具表面等)隔离于外;同时各种培养器、器皿要求必须有完整的灭菌包装,未经灭菌处理器具不允许进入无菌操作区域。
5. 实验操作要求无菌实验具有高要求性,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来进行实验,掌握好关键步骤。
实验过程中,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避免任何污染可能的情况。
实验结束后必须迅速处理残余液体,并进行严格的无菌处理,防止因为出现“遗留污染”,导致微生物扩散。
6. 守住无菌环境无菌实验过程中,必须严密守住无菌操作环境和生物安全。
实验结束后,要立刻清理环境,实验员工自己更应严格要求自己,其健康安全乃至实验室群体安全绝不可忽视。
因此,无菌技术操作的原则无非是:实验房间充分清洁,无菌实验器材洁净;实验人员应该进行充分防护,实施严格无菌操作;物品无菌,对实验器材等物品严格进行消毒处理;需要在高度关注实验操作规范和实验细节下进行实验操作,保留优良的操作记录;在保证实验成功的前提下严密守住无菌操作环境和生物安全并规范结束实验。
基础护理操作规程-无菌技术操作
基础护理操作规程-无菌技术操作(一)无菌技术操作原则1.无菌操作环境应清洁、宽敞。
操作前30分钟停止扫地、更换床单等工作,避免人员流动,尘埃飞扬。
2.穿戴整洁,洗手,戴帽子,口罩盖住口鼻。
必要时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
3.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有明确标志。
无菌物品不可暴露于空气中,应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中。
无菌包外须标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按失效期先后顺序摆放。
过期或受潮物品应重新灭菌。
4.进行无菌操作时,应明确无菌区和非无菌区。
5.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取放无菌物品时,面向无菌区,并使用无菌持物钳;手臂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接触无菌物。
避免在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
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应更换并重新灭菌。
6.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位病人使用,以防交叉感染。
(二)无菌持物钳使用法1.目的防止微生物侵入机体,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不被污染。
2.操作要点①无菌持物钳保存在无菌干燥容器中,或者无菌持物钳浸泡在有盖无菌大口容器中,消毒液应浸没钳关节以上2~3cm或镊子的1/2,每一容器只能放置一把持物钳。
②取放无菌持物钳时,闭合钳端,不可触及容器口缘及液面以上容器内壁。
③使用时保持钳端向下,用后立即放回容器内。
④取远处物品,应连容器一并转移,就地取用。
⑤持钳高度不可低于腰部,不能随意甩动。
⑥无菌持物钳不可夹取油纱或用于换药及消毒皮肤,污染或可疑污染应重新消毒。
⑦干缸无菌持物钳24小时更换1次;浸泡无菌持物钳及容器每周消毒1~2次,并更换消毒液。
使用频繁的科室应每日消毒1次。
(三)无菌包使用方法1.核对无菌包的名称、有效灭菌日期,检查化学指示带颜色变化情况,包布干燥、完整,系带严、紧方可使用。
2.自包布外角、右角、左角、近侧角的顺序打开,若为双层包裹的无菌包,内层无菌巾使用无菌持物钳打开。
3.用持物钳夹取物品,包内有剩余物品,则按原痕包起扎好,注明开包日期、时间,24小时内使用。
无菌操作原则
无菌操作原则
1、环境要清洁,进行无菌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
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防止尘埃飞扬。
治疗室应每天用紫外线消毒一次。
2、进行无菌操作时,衣帽穿戴要整洁。
帽子要把全部头发遮盖,口罩须遮住口鼻,并修剪指甲、洗手。
3、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
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物品一经使用后,必须再经灭菌处理后方可使用。
从无菌容器中取出的无菌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4、无菌包应注明物品的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放,以便取用,放在固定的地方。
无菌包在未污染的情况下,可保存7-14天,过期应重新灭菌。
5、取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无菌持物钳(镊)。
未经消毒的用物不可触及无菌物或跨越无菌区。
6、进行无菌操作时,如器械、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应更换或重新灭菌。
7、一份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员使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无菌操作原则及注意事项
无菌操作原则及注意事项无菌操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实验室技术,它能够有效地防止实验中的细菌、病毒、真菌等污染因子的存在,从而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无菌操作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一、无菌操作的原则:1.空气无菌:在无菌操作的环境中,空气中的微生物应控制在最低限度。
实验室应采用特殊的手术间或实验室通风设备,以保证空气的无菌。
2.操作器材无菌:操作器材及实验用品应用无菌盖或经高温高压灭菌后使用,以保证操作器材的无菌。
二、无菌操作的注意事项:1.消毒准备:进入实验室进行无菌操作前,应对实验员和器材进行适当的消毒处理。
实验员需进行手部消毒,并穿戴实验服、手套和面具等防护设备。
2.操作台面无菌:操作台面应先用酒精或其他适当消毒剂进行彻底清洁,并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20-30分钟,保证操作台面的无菌性。
3.灭菌器材准备:无菌操作中的各种器材应事先经过高压蒸汽灭菌或紫外线照射消毒。
灭菌后的器材应放在无菌条件下保存,以免再次被污染。
4.医用手套的使用:在无菌操作中,医用手套是必不可少的防护装备。
在每次操作前,应先检查手套有无损坏,确保手套完好无破损。
同时,更换手套时应注意避免手套与无菌区域以外的物体接触,以防止交叉污染。
5.减少空气污染:在无菌操作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普通空气接触无菌物质的机会。
操作时应避免突然移动,以防止引起气流对无菌物体的污染。
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尽量减少口述和呼吸,以减少口腔和鼻腔中的微生物进入实验区。
6.混合液体无菌操作:在制备无菌培养基或混合液体时,应在无菌台下进行操作,操作手法应快速而准确。
同时,在混合液体时,要注意不要让混合液体溅出,以免污染周围环境。
7.管子和培养器皿的打开和关闭:在打开和关闭管子和培养器皿时,应尽量轻柔,不要产生气流和震动,以防止微生物扩散。
8.反应体系封闭:在无菌操作中,要尽可能将反应体系封闭,避免静置时的气泡运动带来的气流污染。
使用无菌操作时,尽量选择常规实验室使用的无菌试剂。
无菌操作原则及注意事项
无菌操作原则及注意事项无菌操作原则:1、环境要清洁,进行无菌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防止尘埃飞扬。
治疗室应每天用紫外线消毒一次。
2、在执行无菌操作时,必须明确物品的无菌区和非无菌区.3、执行无菌操作前,先戴帽子、口罩、洗手,并将手擦干,注意空气和环境清洁。
4、夹取无菌物品,必须使用无菌持物钳。
无菌操作间四、进行无菌操作时,凡未经消毒的手、臂、均不可直接接触无菌物品或超过无菌区取物。
5、无菌物品必须保存在无菌包或灭菌容器内,不可暴露在空气中过久。
无菌物与非无菌物应分别放置。
无菌包一经打开即不能视为绝对无菌,应尽早使用。
凡已取出的无菌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再放回无菌容器内。
6、无菌包应按消毒日期顺序放置在固定的柜橱内,并保持清洁干燥,与非灭菌包分开放置,并经常检查无菌包或容器是否过期,其中用物是否适量。
7、无菌盐水及酒精、新洁尔灭棉球罐每周消毒一次,容器内敷料如干棉球、纱布块等,不可装得过满,以免取用时碰在容器外面被污染。
无菌操作技术及注意事项1、玻璃器皿的消毒和清洁⑴新购玻璃器皿的处理新购玻璃器皿应用热肥皂水洗刷,流水冲洗,再用1%~2%盐酸溶液浸泡,以除去游离碱,再用水冲洗.对容量较大的器皿如试剂瓶、烧瓶或量具等,经清水洗净后应注入浓盐酸少许,慢慢转动,使盐酸布满容器内壁数分钟后倾出盐酸,再用水冲洗。
⑵污染玻璃器皿的处理①一般试管或容器可用3%煤酚皂溶液或5%石炭酸浸泡,再煮沸30分钟,或在3%~5%漂白粉澄清液内4小时,有的亦可用肥皂或合成洗涤剂洗刷使尽量产生泡沫,然后用清水冲洗至无肥皂为止。
最后用少量蒸馏水冲洗。
②细菌培养用的试管和培养皿可先行集中,用1kg/cm2高压灭菌15~30分钟,再用热水洗涤后,用肥皂洗刷,流水冲洗。
③吸管使用后应集中于3%煤酚皂溶液中浸泡24小时,逐支用流水反复冲洗,再用蒸馏水冲洗.④油蜡沾污的器皿,应单独灭菌洗涤,先将沾有油污的物质弃去,倒置于吸水纸上,100℃烘干半小时,再用碱水煮沸,肥皂洗涤,流水冲洗。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一、概念1、无菌技术——无菌技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进入机体和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和管理方法。
2、无菌物品——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灭菌后保持状态的物品。
3、无菌区——指灭菌处理且未被污染的区域。
4、非无菌区——指未经灭菌或经灭菌处理但被污染的区域。
二、原则1、环境要求清洁,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30分钟,停止清扫工作,减少走动防止尘埃飞扬。
2、工作人员操作前,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帽子。
3、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分别放置,无菌物品必须放在无菌容器内,一经取出就认为是相对无菌,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
4、无菌包外应注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无菌包应放在清洁、干燥固定的地方,保存期为7—14d,过期或布包受潮,均应更新灭菌出处理。
5、取无菌物品须用无菌持物钳,未经消毒的用物、手、臂不于接触及无菌物品,不于跨越无菌区。
6、无菌区的边缘向内3cm为相对无菌区;3cm以内是无菌安全范围。
7、一切无菌操作均应使用无菌物品,禁用未经灭菌或疑有污染的物品。
8、一份无菌物品,仅供一位患者使用一次。
三、项目与目的1、无菌持物钳使用:取放和传递无菌物品。
2、无菌容器使用:用于盛放无菌物品并保存无菌状态。
3、无菌包使用:无菌包布包裹无菌物品,以保持物品的无菌状态,供无菌操作使用。
4、铺无菌盘:将无菌巾铺在清洁干燥的治疗盘内,形成无菌区,放置无菌物品,供治疗护理使用。
5、取无菌溶液:保持溶液的无菌状态,供无菌操作使用。
6、戴无菌手套:在执行严格的医疗护理操作时确保无菌效果,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免受感染。
四、注意事项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1、无菌持物钳使用①取远处物品时,连同容器一起移至操作处,就地使用。
②无菌持物钳不可夹取油纱布,不可用于换药及消毒皮肤,以防被污染,污染后更新灭菌,无菌持物钳不可夹取非无菌物品。
③湿式使用方法,无菌持物钳及侵泡容器需每周清洁,消毒2次,同时更换消毒液,使用频率较高部门应每天清洁灭菌。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无菌技术是在进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管理方法。
作为手术室护士必须认真掌握一般无菌原则,手术中应遵循无菌原则和无菌物品储存原则,并将其贯彻于一切工作中,以维护手术过程的无菌性,减少和杜绝感染的发生,保证手术的安全进行。
一、一般无菌原则1、操作环境需清洁、宽敞、明亮。
为减少空气中的尘埃,无菌操作前30分钟应停止清扫工作,减少人员流动。
2、无菌操作前,应修剪指甲、洗手、戴帽及口罩。
着长袖工作服时,应将衣袖挽至肘关节以上或束紧衣袖口,操作时应与无菌物品、无菌区域保持一定的距离(约20厘米)。
必要时,应穿无菌衣,戴无菌口罩。
3、取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无菌持物钳,操作时注意衣袖、衣服勿触及无菌物品或跨越无菌区域。
不可面向无菌区域讲话、咳嗽或打喷嚏。
4、一切无菌物品均不能在空气中暴露过久。
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原处。
若暂时不使用,则应用无菌巾包好,超过4小时应重新灭菌。
5、瓶装的无菌溶液,瓶盖内应保持无菌。
倒溶液前做好瓶口周围的消毒,揭开瓶盖时,手勿触及瓶盖、瓶口,先倒出少许溶液冲洗瓶口,一次性使用,无保存。
6、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应分开放置。
经高压蒸汽灭菌后的无菌物品保存期为一星期,若超过灭菌时间,则应重新灭菌。
7、一套无菌物品只可供一个手术患者使用。
8、怀疑无菌物品已被污染时,不可再使用。
二、手术中应遵循的无菌技术原则1、避免浮沉飞扬,影响手术间净化效果。
术前应做好准备工作,术中应尽量减少人员流动,各项操作动作轻柔,勿在手术间内抖动各种敷料,所有整理工作宜在手术后进行。
2、操作中无菌范围:手术人员一经洗手,双手不得低于脐水平,两侧不得超过腋前线,上举不得超过锁骨连线,穿好手术衣、戴好手套后,遮盖式手术衣背部为相对无菌区,腰部以下和胸骨窝水平线以下为非无菌区,手术台无菌区应在手术台平面以下。
若器械掉至该平面以下,则应视为被污染。
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十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一、无菌技术操作原则1. 环境要清洁。
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防止尘埃飞扬。
治疗室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
2. 进行无菌操作时,衣帽穿戴要整洁。
帽子要把全部头发遮盖,口罩须遮住口鼻,并修剪指甲,洗手。
3. 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物品一经使用后,必须再经无菌处理后方可使用,从无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4. 无菌包应注明无菌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放,以便取用,放在固定的地方。
无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可保存7-14天,过期应重新灭菌。
5. 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无菌钳(镊)。
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可触及无菌物或跨越无菌区。
6. 进行无菌操作时如器械、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应更换或重新灭菌。
7. 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员使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二、准备质量标准1. 工作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修剪指甲。
2. 备齐用物。
3. 治疗盘,无菌持物钳或镊放于无菌罐内,无菌溶液、无菌包、无菌容器及物品、无菌手套、弯盘、75%酒精、无菌棉签。
4. 查对无菌物品、灭菌日期及手套号。
5. 用物排放有序,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三、操作流程质量标准1. 选择清洁、干燥、宽阔的场所进行操作。
2. 解开无菌包系带卷放在包布下边。
3. 用拇指和食指先揭左右两角,最后揭开内角,注意手不可触及包布的内面。
用无菌钳(镊)取出一块无菌巾放于治疗盘内,剩余部分按原折痕包起扎好,并注明开包时间。
4. 铺无菌盘:双手拇、食指捏住治疗巾两上角外面,轻轻抖开,双折铺于治疗盘上,内面为无菌区,盖的半幅成扇形折到对面无菌盘上,开口边向外,放入无菌物品后,边缘对齐盖好。
将开口处向上翻折两次,两侧边缘向下翻一次,以保持无菌。
5. 打开无菌容器盖,必须把盖的无菌面(内面)向上,放在稳妥处,夹取所需物品放入无菌盘内后立即盖严。
无菌操作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无菌操作的原则和注意事项如下:
原则:
1.环境要清洁。
进行无菌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
2.明确物品的无菌区和非无菌区。
3.执行无菌操作前,先戴帽子、口罩、洗手,并将手擦干。
4.夹取无菌物品,必须使用无菌持物钳。
5.无菌物品必须保存在无菌包或灭菌容器内,不可暴露在空气中
过久。
注意事项:
1.无菌包应按消毒日期顺序放置在固定的柜橱内,并保持清洁干
燥,与非灭菌包分开放置,并经常检查无菌包或容器是否过期,其中用物是否适量。
2.无菌盐水及酒精、新洁尔灭棉球罐每周消毒一次,容器内敷料
如干棉球、纱布块等,不可装得过满,以免取用时碰在容器外面被污染。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原理
三.无菌物品的保管原则
1.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必须 分开放置,防止混淆。无菌 物品应放在清洁、干燥的柜 厨或专放清洁物品的房间中, 并应每日进行清洁或消毒。
2.各种无菌物品应有规定的地 点存放。无菌包或无菌容器 要注明灭菌日期,并按日期 的先后顺序排列,排放要清 楚整齐,以便于保管和取用。
3.定期检查无菌物品的灭菌日 期
无菌技术操护 理技术操作中,不使已灭菌 的物品再受污染,并保持无 菌的状态,称为无菌技术。
2. 污染物品:物品在未经处理 前或消毒灭菌后又被碰脏, 称这些物品为污染物品。
3. 无菌物品:通过灭菌的方法 灭菌后的物品
4. 无菌区:在进行无菌操作时, 为放置无菌物品而准备的区域。 相对无菌区:无菌物品自无菌 容器内一经取出,就认为是相 对无菌,不可再放回。无菌区 边缘向内3厘米为相对无菌区。
二.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原理
1. 在执行无菌操作前,医护人 员要戴好帽子、口罩并洗手。
原理:避免头发上微生物和 呼吸道内的飞沫落入无菌区, 预防交叉感染。
2. 在执行无菌操作时,操作区 域要清洁宽敞。
原理:避免灰尘落入无菌区, 操作时避免碰触污物。
3.无菌物品必须放在无菌容器、 无菌包或无菌巾中,平时应掩 盖严密,保持干燥。无菌巾一 旦潮湿就不能再认为是无菌。
原理:避免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 无菌物品;潮湿后,微生物可通 过毛细管进入无菌区。
4. 要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无菌物品; 无菌物品一经无菌容器内取出, 不可再放回。
原理:取出的无菌物品即认为是相 对无菌,不可再放回,以防止污染 其它无菌物品。
5. 在打开无菌包前,要检查包 布外侧的名称、灭菌日期及 灭菌标记。
及保存情况。一块双层包布的 无菌包在未污染的情况下可保 持7~14天。
简述无菌操作基本原则
简述无菌操作基本原则无菌操作是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实验或操作的一种技术手段,其目的是防止微生物的污染和交叉感染,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无菌操作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制药工业、临床诊断等领域。
无菌操作的基本原则如下:1. 无菌环境的创建:无菌操作必须在无菌环境下进行,通常使用无菌室或无菌工作台。
这些设施通过过滤空气、紫外线照射、环境消毒等手段,有效降低微生物的污染风险。
2. 严格的个人卫生要求:无菌操作者应穿戴专用的无菌服、帽子、口罩和手套,以防止自身的微生物污染。
在操作过程中要避免大声喧哗、咳嗽或打喷嚏,以减少微生物的扩散。
3. 器具和试剂的无菌处理:实验所使用的器具和试剂必须经过严格的无菌处理。
器具包括培养皿、瓶盖、移液器、离心管等,应在高温高压下灭菌或通过过滤器过滤灭菌。
试剂可以通过滤器或高温灭菌来消除微生物的污染。
4. 严格的操作技术:无菌操作者必须掌握正确的操作技术,避免操作中的污染。
操作时要注意手部的正确消毒和无菌工具的正确使用。
液体移液时,要注意避免气泡的产生,以免污染操作区域。
5. 培养基的无菌处理:在实验中使用的培养基必须经过无菌处理,以保证培养物的无菌。
常用的无菌处理方法包括高温高压灭菌、过滤灭菌等。
在制备培养基时,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6. 实验过程的监控和控制:在无菌操作过程中,要不断监控和控制操作区域的无菌状态。
操作者应随时观察操作区域是否有微生物污染的迹象,如异味、霉菌等。
一旦发现污染,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清理和处理。
7. 废弃物的处理:无菌操作产生的废弃物必须正确处理,以防止污染扩散。
实验结束后,应将废弃物放入专用的废弃物容器中,并进行适当的消毒处理。
无菌操作的基本原则对于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只有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实验,才能排除外源性微生物的干扰,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
因此,无菌操作是生物医学研究和制药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手段。
通过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基本原则,我们可以有效地保护实验样品和操作者的安全,提高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实验或操作的一些基本原则和规范,旨在保证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结果的可靠性。
在生物医学实验、制药工艺和微生物实验等领域,无菌技术操作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有效防止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的污染,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下面将从无菌技术的定义、操作原则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无菌技术的定义无菌技术是指在无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存在的环境中进行的实验操作和处理方法。
它主要包括无菌操作室、培养基和消毒灭菌等方面的内容。
无菌技术的核心是有效地防止微生物污染,确保实验操作的无菌。
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1. 选择合适的无菌操作环境:保持实验操作环境的无菌状态是无菌技术操作的基本要求。
实验室应具备空气过滤设备,保持恒定的温度、湿度和气流,并及时清除环境中的灰尘和其他杂质。
无菌操作室一般采用层流净化技术,通过过滤器过滤空气,有效地控制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
2. 使用合适的无菌工具和耗材:实验操作过程中使用的工具和耗材应是经消毒灭菌处理的。
无菌操作需要使用一次性无菌试管、移液管、培养皿等器具,避免反复使用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3.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在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应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无菌操作方法。
一般需要佩戴口罩、帽子、手套和无菌服等防护装备,保持操作者与操作环境的隔离。
操作时要注意手部卫生,采取消毒液、无菌棉球等消毒措施,防止手部细菌的传播。
4. 采取严格的无菌操作步骤:无菌操作需要按照特定的步骤进行,确保操作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准确性。
常见的无菌操作步骤包括洗手消毒、实验器皿消毒、培养基准备和无菌过滤等。
在操作过程中应避免对无菌工具和物品的污染,及时消毒处理可能的污染源。
5. 做好实验室清洁和废弃物处理:无菌技术操作需要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清洁,减少微生物的滋生和传播。
实验室应定期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清除实验台面、仪器设备和废弃物等残留的微生物污染。
无菌技术的概念及操作原则
无菌技术的概念及操作原则
一、概念
1.无菌技术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防止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2.无菌物品是指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物品。
3.无菌区域是指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区域。
二、操作原则
1.着装整洁在进行无菌操作前,操作者要修剪指甲并洗手,戴好帽子、口罩,必要时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
2.环境清洁无菌操作的环境要清洁、宽敞。
操作前30min停止清扫及更换床单等工作,减少走动,避免尘埃飞扬。
3.妥善保管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应分开放置,并有明显标志;无菌物品必须存放于无菌容器或无菌包内,不可暴露在空气中;无菌容器或无菌包外应注明物品的名称、灭菌日期、粘贴化学指示胶带,放置在清洁、干燥、固定的地方,并按灭菌日期先后顺序存放;无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有效期为7天,过期或包布受潮应重新灭菌。
4.正确取用夹取无菌物品时,必须使用无菌持物钳(镊);无菌物品一旦从无菌容器或包内取出,即使未使用,也不可再放回。
5.操作中保持无菌进行无菌操作时,操作者应与无菌区域保持一定距离,并面向无菌区,不可面对无菌区讲话、咳嗽、打喷嚏;
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操作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无菌物品被污染或疑有污染,不可再用,应予更换或重新灭菌。
6.防止交叉感染一份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位病人使用一次,以防止交叉感染。
简述无菌技术操作的基本原则
无菌技术是在微生物学和生物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技术,它可以有效地防止杂菌或其他微生物的污染,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无菌技术操作的基本原则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遵循了这些原则,才能够保证实验过程中的无菌操作得以顺利进行。
本文将从严格遵守实验室卫生、消毒灭菌、个人卫生保护和操作规范等方面来介绍无菌技术操作的基本原则。
1. 严格遵守实验室卫生在进行无菌技术操作之前,首先要保证实验室的卫生条件良好。
实验室内部的地面、工作台面、各种器皿和设备等都需要经过彻底的清洁和消毒。
实验人员还需要定期对实验室进行空气消毒,确保实验环境的无菌状态。
只有在干净整洁的实验室环境中进行无菌操作,才能有效地避免外界微生物的污染。
2. 坚持消毒灭菌在实验室操作中,所有用于实验的器皿、培养基、培养液等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和灭菌处理。
消毒灭菌是无菌技术操作的基本要求,通过对实验器具的高压蒸汽灭菌、紫外线消毒等方式,可以有效地杀灭器具表面和内部的微生物,保证实验器具的无菌状态。
3. 个人卫生保护在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实验人员的个人卫生也是至关重要的。
实验人员需要做好手部卫生保护,经常洗手并使用消毒洗手液,保持双手清洁。
另外,实验人员需要佩戴实验服、手套、口罩和帽子等防护用具,防止自身的皮肤屑、头发等杂质污染到实验器具和培养基上。
4. 严格操作规范在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实验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确保实验操作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实验过程中不得随意触摸器具表面,不得随意打开培养皿和试管盖,不得在实验室内吃东西等。
只有通过严格的操作规范,才能有效地防止外界微生物的污染。
无菌技术操作的基本原则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严格遵守了实验室卫生、消毒灭菌、个人卫生保护和操作规范等原则,才能够有效地保证实验过程的无菌状态,并得到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
在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实验人员应该始终牢记这些基本原则,以确保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实验结果的准确可靠。
5. 使用无菌技术器具和培养基在无菌技术操作中,选择合适的无菌技术器具和培养基也是非常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1、环境要清洁、宽敞、定期消毒。
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防止尘埃飞扬。
治疗室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
进行无菌操作时,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
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接触无菌物品。
2、进行无菌操作时,衣帽穿戴要整洁。
帽子要把全部头发遮盖,口罩须遮住口鼻,避免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并修剪指甲,洗手。
3、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取放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
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物品一经使用后,必须再经无菌处理后方可使用,从无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4、无菌包应注明无菌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放,以便取用,放在固定的地方。
无菌包在未被污染及未开启的情况下,5月1日至10月1日期间有效期为1周,10月1日至次年5月1日期间有效期为2周,过期受潮应重新灭菌。
开包后的无菌包和开封后的无菌溶液有效期均为24小时,无菌盘有效期限不超过4小时。
5、取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无菌钳(镊)。
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可触及无菌物或跨越无菌区。
无菌持物钳取放时钳端闭合,不可触及容器口边缘及溶液以上的容器内壁。
使用时应保持钳端向下,不可倒转向上,用后立即放入容器中。
如到远处夹取物品时,无菌持物钳应连同容器一并搬移,就地取出使用。
无菌持物钳只能用于夹取无菌物品,不能用于换药和消毒皮
肤。
无菌持物钳及其浸泡消毒容器每周清洁、消毒2次,同时更换消毒液,门诊换药室或使用较多的部门,应每日清洁消毒一次。
每个容器只放一把无菌持物钳。
6、使用无菌瓶内的溶液时,不可将无菌敷料堵塞瓶口倾倒无菌溶液,或直接伸入溶液瓶内蘸取,以免污染剩余的溶液。
7、无菌包内物品不慎污染或无菌包浸湿,外界微生物可渗入包内,造成污染,需重新消毒。
8、戴手套时应注意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外面,而戴手套的手则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或另一手套的里面。
戴手套后双手始终保持在腰部或操作台面以上视线范围的水平,如发现破裂,应立即更换。
脱手套时,须将手套口翻转脱下,不可用力强拉手套边缘或手指部分,以免损坏
9、进行无菌操作时如器械、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应更换或重新灭菌。
10、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员使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名词解释:
无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
无菌区——指经灭菌处理且未被污染的区域。
非无菌区——指未经灭菌处理,或虽经灭菌处理但又被污染的区域。
无菌物品——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灭菌后保持无菌状态的物品。
个旧市传染病医院护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