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练习题及答案
专升本大学语文《论语》八则 练习题及答案
《论语》八则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评价《论语》时说“夫子风采,溢于格言”,“夫子”指的是()A.孔子B.孟子C.老子D.荀子2.“吾日三省吾身”中的“三省”不包括()A.为人谋而不忠乎B.与朋友交而不信乎C.传不习乎D.过而能改乎3.“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出自()A.《孟子》B.《庄子》C.《韩非子》D.《论语》4.“春秋笔法”的含义是()A.大同思想B.礼制思想C.微言大义D.儒家思想5.孔子的思想核心是()A.仁B.义C.智D.信6.《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A.诗歌总集B.语录体散文集C.寓言集D.史学著作7.孔子的祖上出自()A.鲁国B.郑国C.齐国D.宋国8.下列著作属于“四书”的是()A.《尚书》B.《论语》C.《春秋》D.《荀子》9.下列著作中代表儒家思想的是()A.《墨子》B.《论语》C.《庄子》D.《韩非子》10.下列人物同属儒家学派的是()A.老子和庄子B.孟子和庄子C.孔子和荀子D.李斯和老子二、填空题1.孔子名丘,字仲尼,末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2.《论语》是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3.《论语》内容记录了及其弟子的言行。
4.“士不可以不弘毅”的下一句是。
5.先秦散文的主要形式是历史散文和。
6.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和。
7.儒家的主要经典“五经”是指:《诗》《书》《礼》《易》。
三、解释加点词1.传不习.乎?2.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
3.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4.愿无伐善,无施.劳。
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7.吾日三省.吾身。
8.由,诲女.知之乎。
9.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
10.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济富。
11.子曰:“盍.各言尔志。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D3.D4.C5.A6.B7.D8.B9.B 10.C二、填空题1.春秋2.儒3.孔子4.任重而道远5.诸子散文6.荀子7.《春秋》三、解释加点词1.习:温习,实习,演习。
《论语》十二章精选练习(逐题解析)
一、语言表达与运用1.下列各句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克己复礼为仁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知者不惑D.未成一篑【答案】C【解析】“知”通“智”。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文胜质则史B.请事斯语矣C.非礼勿视D.敏于事而慎于言【答案】C【解析】A,史:浮夸;B,事:实践;D,敏:勤勉。
3.下列句子为状语后置句的一项是( )A.克己复礼为仁B.敏于事而慎于言C.文胜质则史D.如礼何【答案】B【解析】A,C为判断句,D为固定句式。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20个字。
司马谈把先秦诸子划分为“六家”,刘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划分为“十家”。
这对春秋战国思想的研究是有贡献的,但应指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杨朱学派在当时影响颇大,而且杨朱与老子、庄子不同,其观点立场更不一样,不宜列入道家,应是独立的一家。
还应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据韩非所说,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派。
在儒家八派中,影响较大的是孟子和荀子。
孟子和荀子都不是简单地继承孔子,而是各有发展。
【答案】(示例)①这些划分并不完全正确(科学、合理等)②同一家分化出来的不同流派在继承中发展【解析】①空注意转折词“但”,内容应与前文相对;②空抓住后文“继承”“发展”等字眼填写。
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
其先宋人也。
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
吾闻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
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孔子贫且贱。
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①;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
由是为司空②。
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鲁复善待。
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
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
论语十二章练习题及答案
论语十二章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论语》是哪位思想家的言论集?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荀子答案:A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论语》的哪一章?A. 学而B. 为政C. 八佾D. 里仁答案:A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论语》中哪一位弟子的言论?A. 子贡B. 子路C. 子夏D. 子张答案:A二、填空题4.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____。
”答案:乐之者5.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句话反映了孔子的____思想。
答案:义利观三、简答题6. 请简述《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是孔子的“黄金法则”,意味着一个人在对待他人时,应该遵循自己不希望被对待的方式,即不要对别人做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事情。
四、论述题7. 论述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仁”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答案:孔子在《论语》中将“仁”视为最高的道德标准,认为“仁”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尊重和帮助的体现。
孔子强调,一个人要达到“仁”的境界,需要不断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孔子看来,“仁”是实现社会和谐与个人完善的关键。
五、翻译题8. 将以下《论语》中的句子翻译成英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答案:Reviewing the old and learning the new, one can become a teacher.六、分析题9. 分析《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的含义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答案:这句话强调了学习和思考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单纯学习而不进行思考会导致知识的空洞,而单纯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导致知识的匮乏。
对现代教育而言,这句话启示我们要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同时也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和更新。
七、综合题10. 请结合《论语》中的内容,谈谈你对“君子”的理解。
答案:在《论语》中,孔子对“君子”有丰富的描述,认为君子应具备仁、义、礼、智、信等品质。
《论语六则》练习题及答案
《<论语>六则》练习题一、填充:1.《论语》是( )家经典之一,是( )及其再传弟子关于( )言行的记录。
2.孔子,名( ),字( ),( )末期( )家、( )家、( )家,( )家的创始人。
被后人称为“ ”。
二、解释下列加点字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时: 习: 说: 愠:而: 君子: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故: 而: 知: 为: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罔: 而: 殆: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好: 乐: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必: 其: 从: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有: 或: 耳: 逾: 矩:三、指出并解释下列句子的通假字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____ 通 _____ 意思:_________________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____ 通 _____ 意思:_________________3.吾十有五而至于学。
____ 通 _____ 意思:_________________四、“而”的用法,有表顺接,表转折,表并列,表修饰,表递进等用法,试将下列各句中“而”的用法归类A .人不知而不愠 B.温故而知新 C.思而不学则殆 D.择其善者而从之(1)表顺接:_________________ (2)表转折:_________________三、翻译下列句子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5.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四、回答问题1.《<论语>六则》谈学习方法的句子有哪些?谈学习态度的句子有哪些?2.孔子认为怎样正确对待别人的优缺点?3.文中那些语句已凝固为成语流传下来,请写出三条成语来。
《论语》练习题及答案
《论语》练习题及答案《论语》练习题及答案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又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否化也。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与在文中的意思。
(1)不亦说乎( )(2)三省吾身( )(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4)见贤思齐焉(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3.你是否赞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处世之道?为什么?4.谈谈来自的'“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又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否化也”这句话给你的启示。
【参考答案】1.(1)“说”为“悦”的古字,愉快(2)检查、反省(3)真诚、诚实(4)看齐2.(1)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2)(遇到)一年最寒冷的季节时,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3)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义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3.答案只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
示例:答案一:我赞同,因为做人要多为他人着想,推己及人,多尊重他人的愿望,以仁爱之心待人。
答案二:我不赞同,什么东西都要去考虑个人的喜好,集体意志就无法统一,社会的秩序就无法维持。
4. 这句话启示我们,读书应该学以致用,要理论联系实际,“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知识,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
高考语文名著阅读《论语》专项练习题
高考语文名著阅读《论语》专项练习题1、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学而》)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为政》)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公冶长》)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尧曰》)综合以上四则,请概括孔子主张统治者应该怎样对待人民?答案:①注重百姓利益,以恩惠仁爱养民,利民之所利。
②合理役使百姓,科学安排劳动的时间、情况和人。
③严肃认真地对待人民的事情。
④统治者以德垂范,以身作则。
⑤提拔好人以引领社会风气,并教导百姓中技能不够的人,让百姓自我激励。
参考译文:孔子说:“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应该恭敬谨慎地对待政事,并且讲究信用;节省费用,并且爱护人民;征用民力要尊重农时,不要耽误耕种、收获的时间。
”(《学而》)季康子问:“要使百姓恭敬、忠诚并互相勉励,该怎么做?”孔子说:“如果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他们,他们就会恭敬;如果你能孝顺父母、爱护幼小,他们就会忠诚;如果你能任用贤能之士,教育能力低下的人,他们就会互相勉励。
”(《为政》)孔子评论子产说:“他有四个方面符合君子的标准:他待人处世很谦恭,侍奉国君很负责认真,养护百姓有恩惠,役使百姓合乎情理。
”(《公冶长》)孔子说:“引导民众按照他们要获得的利益去做,这不就是给民众恩惠而自己不耗费吗?选择民众能做的事让他们做,他们还会怨谁呢?”(《尧曰》)2、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论语·学而》)请你结合下列两则论语,谈谈你对“贫而乐”的理解。
①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论语六则练习题及答案
论语六则练习题及答案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论语六则同步练习阅读训练栏目:论语节选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延伸训练: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可谓好学也已 同 意思是:2.诲女知之乎 同 意思是:3.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同 意思是:二、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1.吾尝.终日不食 2.诲.女知之乎 3.敏于事而慎.于言 4.就.有道而正焉 5.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不愤.不启三、翻译句子:1.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四、用上文原句填空.1.孔子探讨学习与思考之间的关系的句子是 .2.孔子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句子是 .3.在中外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启发式教学的是孔子.他给后人留下了"启发式"、"举一反三"的教育教学经验的句子是 .五、“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中“君子”的含义是什么 请在上文中找一个与之含义相同的字.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试理解现实生活中“君子”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答案:一、1.已 矣 了 2.女 汝 你 3.知 智 智慧二、1.曾经 2.教导 3.谨慎 4.趋向、接近 5.检查 6.心里想弄明白而又没有弄明白.三、1.喜欢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2.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和智慧.四、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五、原句中的“君子”的含义是道德高尚的人.文中与之含义相同的字是“贤”.生活中的“君子”,每个人心中都有各自的形象,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答案不求统一.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 1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 2 安敢戏.其君乎 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3 ;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 4 昧行 5 乎 ” 平公曰:“善.哉”注释1 炳烛:把蜡烛点燃.2 盲臣:瞎眼的臣子,师旷是个瞎子所以这么说.3 阳:这里指阳光.4 孰与:一种固定格式,用来比较,相当于“比……怎么样”.5 昧行:在黑暗中行走.延伸训练: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恐已暮.矣 安敢戏.其君乎 臣闻.之 善.哉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臣闻之B.如日出之光C.默而识之D.学而时习之3.翻译文中画线的文言句子 .①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②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4.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答:5.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你认为学习与年龄有没有关系是什么关系答 答案:1.晚 戏弄、开玩笑 听说 讲得好3.①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②点上蜡烛和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4.文中把人生中的三个不同时期的学习喻为“日出之阳”、“日中之光”和“炳烛之明”,告诫人信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5.此题是开放题,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颜回好学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 ”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注释①回:颜回,又称颜渊.②鲁哀公:鲁国国君.③迁:转移.延伸训练: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①发尽白,蚤死 ②今也则亡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孔子哭之恸. ②门人益.亲 ③弟子孰.为好学 ④不贰过.3.翻译下面的句子.不迁怒,不贰过.译文:4. 颜回的好学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用原文回答答: 答案:1. ①“蚤”同“早” ②“亡”同“无”2. ①哀痛到了极点 ②更 ③谁 ④过失,错误3. 颜回从不把脾气发到别人身上,也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4. 不迁怒,不贰过.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29岁那年,颜渊到鲁国皇家大学攻读儒学博士学位.博导是该大学的学术带头人孔丘.孔丘教学风格很严厉.他每天安排颜渊读大量的书,而且下指标,每个月要拿出一篇论文.颜渊是个循规蹈矩的好学生,向来唯师命是从.每天读书到深夜,每个月都能拿出一篇优秀的论文.孔丘很满意,对颜渊说他会很认真批阅,并激励颜渊要忘记过去的成绩,每一天都应当从零开始.颜渊深然其言.一天,颜渊在阅览室浏览时,无意发现了自己一篇论文习作竟发表在一本世界学术权威杂志上,不过署名是孔丘.他翻了一个下午,又发现了自己另外几篇论文习作也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署名都是孔丘.颜渊有点气闷,却又不敢质问孔丘.孔丘在学术界有着至高无上的威望,和他作对只能自毁前程.颜渊陷入深深的郁闷中,原先的忧郁症更严重了.不到一年,“发尽白”. 这样郁郁过了三年,颜渊终于沉疴不起,倒在了书桌前,年仅32岁.得此消息,孔丘大恸:“噫天丧予天丧予”为表示纪念,孔丘从此封笔,不再进行学术研究.延伸训练: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循规蹈.矩 浏览. 署.名 沉疴.2.文中颜渊是一个怎样的形象3.孔丘在文中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4.文章揭示了一种什么社会现象5.文末“为表示纪念,孔丘从此封笔,不再进行学术研究.”这句话具有怎样的讽刺意味答案:ǎo lǎn shǔ kē2.循规蹈矩,唯师命是从,面对“压力”敢怒不敢言悲剧人物形象.3.虚伪、欺世盗名、为个人利益不惜剽窃别人成果.4.学术界存在的老师剽窃学生成果的丑陋事实.5.辛辣地嘲讽了像孔丘这样的所谓权威、学术泰斗的虚伪、狡诈、不学无术、不知廉耻的令人憎恶的丑陋面目.。
《论语》十则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论语》十则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孔子,名,字,时期伟大的家、家。
学派的创始人。
被尊为。
2、解释加粗的词。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诲女知之乎是知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士不可以不弘毅死而后已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其恕乎勿施于人3、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由此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看待“学”与“习”的?4、为什么说“人不知而不愠”的人就可以称其为“君子”?5、“温故而知新”说明了一个怎样的道理?从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6、你是如何理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的?结合你日常的学习生活,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7、下面两则内容能给我们什么启示?请写出来。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强调的是什么?9、第十则强调的是什么?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10、孔子认为“士”应该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11、结合你对《论语》十则内容的理解,写一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
12、按原文默写。
(1)孔子论述个人修养的句子:,。
(2)孔子论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
论语练习题及答案
论语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孔子在《论语》中提倡的“仁”的概念,主要是指:A. 仁爱之心B. 礼仪规范C. 政治制度D. 个人修养答案:A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论语》的哪一篇?A. 学而篇B. 为政篇C. 里仁篇D. 子路篇答案:A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哪种教育理念?A. 尊师重道B. 终身学习C. 知识传承D. 谦虚好学答案:D二、填空题1. 孔子说:“________,不愠不火。
”这句话强调了中庸之道的重要性。
答案:中庸之为德2. “________,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说明了一个人在道德修养上达到一定水平后,便可以成为他人的榜样。
答案:温故而知新3. “________,小人喻于利。
”这句话揭示了君子与小人在价值观上的区别。
答案:君子喻于义三、简答题1. 请简述孔子在《论语》中提到的“礼”的重要性。
答案:孔子认为“礼”是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基础。
它不仅包括礼仪规范,还涵盖了对他人的尊重、礼貌和谦让。
通过遵循“礼”,人们可以和谐相处,社会也能维持稳定。
2. 解释《论语》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强调了诚实和自知之明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只有当一个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知识范围,并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时,他才能算是真正有智慧的人。
四、论述题1. 论述孔子关于“君子”和“小人”的区别。
答案: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君子”和“小人”。
君子是指那些具有高尚品德、遵循道德规范、注重个人修养的人。
他们以德行为本,追求仁义礼智信。
而小人则是指那些只注重个人利益、缺乏道德修养、行为不端的人。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努力成为君子,避免成为小人。
结束语通过以上的练习题及答案,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论语》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更是一部关于人生、道德和教育的指南。
孔子的思想至今仍对我们有着深远的影响,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体会。
论语练习题及答案
论语练习题及答案论语练习题及答案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
作为一部重要的文化遗产,论语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论语,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儒家思想的精髓,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下面是一些论语练习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论语。
题目一:孔子认为什么是人类最重要的品质?答案:孔子认为人类最重要的品质是仁。
在《论语·卫灵公》一章中,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句话表明孔子认为,一个真正的君子应该以义为重,而非利益。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它包含了对他人的关爱、同情和善意。
孔子认为,只有具备仁的品质,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
题目二:孔子如何看待学习和教育?答案:孔子非常重视学习和教育。
在《论语·为政》一章中,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表明孔子认为学习是一种快乐的事情,而且他还认为与他人一起学习更加有趣。
孔子主张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品德和能力。
他认为,只有通过教育,人们才能够成为真正的君子和有用之才。
题目三:孔子对待人际关系有何看法?答案:孔子非常注重人际关系。
在《论语·八佾》一章中,孔子说:“朋友之于我,不过如是而已矣。
”这句话表明孔子认为朋友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存在。
孔子主张以诚信和真诚对待他人,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他认为,只有通过良好的人际关系,人们才能够获得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同时也能够培养自己的品德和修养。
题目四:孔子如何看待君子和小人?答案:孔子认为君子和小人之间的区别在于道德品质。
在《论语·卫灵公》一章中,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句话表明孔子认为,一个真正的君子应该以义为重,而非利益。
君子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观念,他们以道德为准则来行事,追求道德的完善。
相反,小人则以个人利益为重,缺乏道德观念和高尚的品质。
论语测试题及全部答案
论语测试题及全部答案一、选择题1. 孔子认为“学而时习之”的下一句是什么?A. 不亦说乎B. 不亦君子乎C. 不亦仁乎D. 不亦义乎答案:A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论语》的哪一篇?A. 学而B. 为政C. 里仁D. 子罕答案:C二、填空题1. 《论语》是记录______言行的著作。
答案:孔子2.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对______的重视。
答案:学习三、简答题1. 请简述孔子的“仁”思想。
答案:孔子的“仁”思想是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倡导爱人、尊重人、帮助人,以及在个人修养、家庭关系和社会秩序中实现道德的提升。
2. 《论语》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答案:这句话告诉我们要诚实面对自己的知识水平,知道的事情要承认知道,不知道的事情要承认不知道,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是真正的智慧。
四、论述题1. 论述《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意义。
答案:《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儒家的“恕”道,即推己及人的原则。
这句话强调在对待他人时,应该考虑到他人的感受和需求,不做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给别人,这是一种基本的道德准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2. 分析《论语》中孔子关于“礼”的教导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答案: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礼”,强调礼的重要性。
他认为礼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
在现代社会,孔子的礼教思想依然具有指导意义,它教导我们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适应现代社会的变化,以礼待人,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五、翻译题1. 请将“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成英文。
答案:The Master said, "To learn without thought is labor lost; thought without learning is perilous."2. 将“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练习题及答案
论语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一位是《论语》的作者?A. 孔子B. 孟子C. 老子D. 庄子答案:A. 孔子2. 孔子是中国古代哪个时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A. 春秋时期B. 战国时期C. 先秦时期D. 三国时期答案:A. 春秋时期3. 以下哪个是《论语》的主要内容?A. 政治思想B. 伦理道德C. 宗教信仰D. 科学发展答案:B. 伦理道德4. 《论语》中的“仁”指的是什么?A.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 人与自然的关系C. 人与神的关系D. 人与动物的关系答案:A.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5. 孔子的弟子中最得意的是谁?A. 曾子B. 子路C. 子贡D. 子张答案:A. 曾子二、判断题1. 孔子弟子的言行举止是《论语》的重要内容之一。
正确 / 错误答案:正确2. 孔子在《论语》中提倡的思想主要集中在政治方面。
正确 / 错误答案:错误3. 《论语》是一本道家经典著作。
正确 / 错误答案:错误4. 孔子的思想被后来的儒家学派广泛传播并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
正确 / 错误答案:正确5. 在《论语》中,孔子的弟子们对触犯了道德规范的人持有宽容和原谅的态度。
正确 / 错误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简述《论语》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视。
答案:《论语》中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仁爱关系。
孔子认为,通过修养自己的品德和道德,在与人相处时要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尊重他们的人格,并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孔子的弟子们在对待他人时始终秉持着仁爱之心,关心他们的福祉,尽量避免争斗和冲突。
2. 《论语》中有哪些著名的言论?答案:《论语》中有许多著名的言论,例如: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c.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d.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这些言论都以简短而有力的方式表达了孔子的思想和教诲,成为了后人学习和传承的重要文化遗产。
四、论述题《论语》作为古代经典著作之一,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语十二章练习题答案
论语十二章练习题答案论语十二章练习题答案第一章:学而篇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答案:是的,学习并不断地复习,不也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吗?2.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答案:是的,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吗?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答案:无论和谁一起行走,必定会有我可以向他学习的地方。
4. 吾日三省吾身。
答案:我每天反省自己的言行。
5.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答案:曾子说:“我每天反省自己的言行:在为人提供帮助时是否真诚?与朋友相处时是否可信?学习的东西是否能够应用于实践中?”第二章:为政篇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答案:孔子说:“治理国家要以德行为基础,就像北极星一样,固守自己的位置,其他星星都会围绕它。
”2.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答案:孔子说:“人民可以按照规定去做,但不要让他们了解其中的原因。
”3.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答案:孔子说:“君子只展现自己的美好一面,而不表现出丑恶的一面。
小人则相反。
”4.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答案:孔子说:“君子可以和睦相处但不失个人特色,小人则只会盲从而无法和谐相处。
”5.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答案:孔子说:“君子注重整体而不追求个人的比较,小人只关注个人的比较而忽视整体。
”第三章:八佾篇1.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答案:孔子说:“夷狄有君主,还不如诸夏没有君主。
”2.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答案:孔子说:“人生下来是直的,如果不受外界的影响就会保持这种直性。
”3.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答案:孔子说:“了解知识的人不如喜欢实践的人,喜欢实践的人不如享受其中的人。
”4.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答案:孔子说:“和自己水平相当的人可以进行高层次的对话,而低于自己水平的人则不能。
论语测试题及答案
论语测试题及答案【篇一:论语练习题】、知识要点填空:1 .《论语》是记录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收集编纂而成。
《论语》是我国古代(体裁)的典范。
答案:《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书,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收集编纂而成。
《论语》是我国古代语录散文的典范。
2 .孔子,名(朝代)鲁国陬邑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
他是学派的创始人。
答案: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朝代)鲁国陬邑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
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3 .、“四书”。
答案:《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统称为“四书”。
4 .《论语八则》主要讲的是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其中有些词语已经成为成语,答案:《论语八则》主要讲的是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其中有些词语已经成为成语,如:不亦乐乎温故知新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举一反三。
二、选出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1a学而时习之(温习)b .不亦说乎(也)c .人不知而不愠(愤怒)d .不亦君子乎(道德上有修养的人)答案:( c )2. a.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b .可以为师矣(能够)c .学而不思则罔(迷惑而无所得)d .思而不学则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答案:( b )3. a.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称为)b .不耻下问(可耻)c .默而识之(记住)d .学而不厌(满足)答案:( b)4. a.诲女知之乎!(教导)c .不愤不启(启发,开导)答案:( d )5. a .学而时习之(表顺承关系)b .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关系)c .默而识之(表修饰关系)d .学而不思则罔(表并列关系)答案:( d )6. a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用)b .是以谓之文也(因为)c .可以为师矣(凭)d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由)答案:( a )7. a .何有于我哉(对)b .学而不思则罔(就)c .不亦君子乎(吗)d .必有我师焉(啊)答案:( d )8. a .默而识之(它,学习所得的东西)b .学而时习之(助词,无实义)c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他,代孔文子)d .诲汝知之乎(代孔子的训言)答案:( b )三、解释加点词的含义:1.学而时习之() 2.不亦说乎() b .是知也(此,这) d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返回)3. 诲女知之乎!() 4 .不愤不启()5. 不悱不发()6.温故而知新()7.举一隅不以三隅反()2.不亦说乎(高兴,愉快)答案:1.学而时习之(按时) 3.诲女知之乎!(你) 4.不愤不启(心里想弄明白却不能的意思)5. 不悱不发(口中想说却不能恰当地表达出来的样子)6. 温故而知新(新的东西)7.举一隅不以三隅反(类推)四、翻译下列句子: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练习题及答案
论语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孔子认为哪种品质是君子所应具备的?A. 勇敢B. 智慧C. 仁德D. 财富答案:C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论语》的哪一章?A. 学而篇B. 为政篇C. 八佾篇D. 里仁篇答案:A3. 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是指什么?A. 极端主义B. 折中主义C. 过度放纵D. 适度平衡答案:D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提出的哪种思想?A. 仁B. 义C. 礼D. 智答案:A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哪种学习态度?A. 只向圣人学习B. 只向书本学习C. 向所有人学习D. 只向自己学习答案:C二、填空题6. “_________,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答案:学而不厌7. “_________,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答案:不患无位8. “_________,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答案:君子喻于义9. “_________,不亦君子乎?”(《论语·雍也》)答案:人不知而不愠10. “_________,其恕乎?”(《论语·卫灵公》)答案:己所不欲三、简答题11. 请简述孔子的“仁”思想。
答案:孔子的“仁”思想是其哲学的核心,仁包括爱人、克己、宽恕等多重含义。
孔子认为,仁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尊重和帮助的美德,是社会和谐与秩序的基石。
12. 孔子如何理解“礼”?答案:孔子认为“礼”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规范。
礼不仅包括外在的礼仪、礼节,更强调内心的恭敬和尊重。
通过礼的实践,人们可以培养出对他人的尊重和对社会秩序的维护。
13. 孔子提倡的“学”有哪些特点?答案:孔子提倡的“学”具有终身学习、学以致用、学思结合等特点。
他认为学习是个人修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强调学习要有目的性、实践性和反思性。
四、论述题14. 结合《论语》中的内容,谈谈你对“君子”的理解。
《论语》十则练习题及答案
《论语》十则1.子.(孔子)曰:“学而.①时习..(时常地复习)之.①,不亦(yì)说.( yuâ)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①而.②不愠.(注音yùn解释生气),不亦君子..乎?”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为不也是……吗?通假字“说”,通悦,译为愉快古今异义“朋”:古义为志同道合的人,今义为朋友。
“君子”:古义为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今义为泛指人格高尚的人。
一词多义“而”:①处译为然后,表承接关系,词性为连词。
②处译为却,表转折关系,词性为连词。
“之”:①处译为它(学过的知识),词性为代词。
“知”:①处译为了解,词性为动词。
成语有:不亦乐乎这一则是讲学习方法和道德修养方面的内容。
翻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时常地复习它,不也是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到这里)来,不也是快乐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2.曾子曰:“吾.(我)日三..(多次)省.(xǐng解释反省)吾身.(自己):为.①(wâi)人谋.(谋划)而.③不忠.(尽心竭力)乎.①?与朋友交.(往来)而不信.(诚实)乎?传.(chuán)不习乎?”一词多义“为”:①处译为替,词性为介词。
“而”:③处译为却,表转折关系,词性为连词。
“乎”:①处译为吗,词性为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
词类活用“日”:本义为天,词性名词,本文译为每天,作状语“传”:本义为传授,词性动词,本文译老师传授的知识,作名词成语有:一日三省这一则是讲学习态度方面的内容。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我自己:替别人谋划却不尽心竭力吗?跟朋友往来却不诚实吗?老师传授的知识没有复习吗?”3.子曰:“温故而..(然后)知.②新.,可.(可以)以.(凭借)为.②(wãi )师矣.(yǐ了)。
”古今异义“可以”:古义为可以凭借,今义为可能,许可。
词类活用“故”:本义为旧的,词性为形容词,本文译为旧的知识,作名词“新”:本义为新的,词性为形容词,本文译为新的体会,作名词一词多义“知”:②处译为领悟,获得,词性为动词。
《论语》练习题
《论语》练习题及答案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孔子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共二十篇。
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思想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二、名句填空。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5.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表示既要从正面学习,又要从反面学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论语》中强调复习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那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9.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0.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的志气是不能被改变的。
用《论语》的话就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1.《论语》中说既要广博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又要切合实际地多想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的句子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12.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处事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3.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__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14.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高三加油】《论语七则》习题含答案
《论语》七则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里仁》)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
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卫灵公》)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卫灵公》)1.孔子,名,字,时期鲁国人。
是我国伟大的家、思想家。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体散文集,是一部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参考答案】1.丘,仲尼,春秋,教育,语录,儒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贫与贱,是人之所恶( ) (2)在陋巷( )(3)死而后已( ) (4)君子亦有穷乎【参考答案】2.(1)厌恶,嫌恶;(2)狭小,低矮;(3)停止;(4)困窘。
3.指出与“饭疏食,饮水”活用现象完全相同的一项( B )A. 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B.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C.发愤忘食,乐以忘忧D.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4.翻译下面句子。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4.(1)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2)君子虽然穷困,但还是坚持着;小人一遇穷困就无所不为了。
5.文中多处提到“仁”,说说对孔子所说“仁”含义的理解。
5.在《论语》中,“仁”的含义是“仁者爱人”,是克己为人的一种利他的行为。
《论语》七则,以仁义之道为中心,内容侧重于人格修养的历练和浩然正气的培养方面。
论语十则练习题及答案
《论语》十则练习题及答案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思而不学则殆.(2)学而不厌.(3)、不亦说.乎(4)、温故.知新(5)、思而不学则殆.(6)、是不可以不弘毅..2、下列加点词读音和解释不通的是()A、学.而时习之学.如不及B、吾日三省.吾身见不贤而自省.也C、诲.汝知之乎诲.人不倦D、是知.也日知.其所亡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人不知而.不愠择其善者而.从之B、可以.为师矣可以.一战C、必有我师焉.不可亵玩焉.D、有朋自.远方来自.三峡七百里中4、下面句子省略成分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B、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C、林尽水源,便得一山D、悬泉瀑布,飞漱其间5、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B、人不知/而不愠C、吾/日/三省吾身D、择其善者/而从之7、从文中任选一则表明学习态度的句子写在下面:8、文中不少句子已经演变为成语,请写出四个:9、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
10、本文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的道理。
请任选一则,谈谈对你的启示。
11、孔子提倡学习要与思考结合,孙权认为,学习“但当涉猎”。
关于学习,你又有怎样的体验?请简要说说你的观点及理由。
答案:1、(1)、精神疲倦而无所得(2)、满足(3)、通“悦”,愉快,高兴(4)、旧(知识)(5)、有害(6)、刚强,勇敢2、D3、B4、A5、(1)、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读书人不可以没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承担的责任重大,艰险的道路还很长。
(3)、看见德行优秀的人要向他看齐,看见不优秀的人也要对照着检查自己。
6、A7、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8、例: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9、围绕“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他们(自己也有)的那些短处就要改正”回答即可。
论语练习题及答案
论语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孔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这句话出自《论语》的哪一篇?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它出现在《论语》的哪一篇?3.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告诉我们,通过复习旧知识可以发现新的理解,它出自《论语》的哪一篇?4.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这句话描述了智者和仁者的不同特点,它出自《论语》的哪一篇?二、选择题:1.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哪种思想?A. 重视个人修养B. 强调道德规范C. 倡导社会和谐D. 提倡教育普及2.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A. 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B. 不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C. 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不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D. 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3. “吾日三省吾身”中的“三省”指的是什么?A. 反省自己的言行B. 反省自己的思想C. 反省自己的学习D. 反省自己的工作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它出自《论语》的哪一篇?A. 学而B. 为政C. 里仁D. 公冶长三、简答题:1. 请解释《论语》中“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句话的含义。
2. 孔子在《论语》中提倡的“仁”是什么?请简述其核心思想。
3. 孔子是如何理解“礼”的?请结合《论语》中的相关论述进行说明。
四、论述题:1. 论述孔子在《论语》中关于“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请根据《论语》中的内容,分析孔子的教育思想,并谈谈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答案:一、填空题:1. 学而2. 述而3. 为政4. 雍也二、选择题:1. B2. A3. A4. A三、简答题:1.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句话意味着君子心胸开阔,行为正直,不计较个人得失,而小人则心胸狭窄,常常忧虑和不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十二则》试题一、填空1、《论语》是 ____________ 家经典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记录。
孔子,名 _________ ,字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末期思想家、政治家、______________ 家,是 ________ 家的创始人。
《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并称。
2、第十一届全运会即将在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山东举办,热情好客的山东人民用《论语》中的“ ,”这句话来欢迎全国各地的运动健儿。
3、《弟子规》中有句经文:“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则警。
”《论语十则》中也有与之意思相近两句:“ ,。
”4、讲述学思要结合,要辩证地对待学思之间的关系的句子是5 、子曰:“ ,不亦说乎?,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 《学而》6、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学而》7、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 ,可以为师矣。
”《为政》8、子曰:“,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9、子曰:“ 贤哉,回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1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雍也》11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
”《述而》12、子曰:“三人行,。
,”《述而》[来源: 学,科,网Z,X,X,K]13、子在川上曰:“,不舍昼夜。
”《子罕》14、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子罕》15、子夏曰:“,,仁在其中矣。
”《子张》二、感知与品味1.孔子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有哪些主张?结合本文分析。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中“君子”的含义是什么?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试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君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3、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镜)可以知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本文中孔子的哪句话?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4、孔子在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中最赞赏的是哪个层次?你的观点是怎样的,谈谈你的看法。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在文中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的?6、“温故”和“知新”是不是两件并列的事?该如何理解?三、词语解释(一)下面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B.博学而笃志。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D.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二)下面各项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B.学而时习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C.温故而.知新;博学而.笃志D.学而时习.之;传不习.乎三)解释加点词语1、 学而时.习.之( )( ) 2 、有朋自.远方来() 3、人不知.而不愠.( )( ) 4 、不亦君.子.乎()5、吾日.三.省.吾身( )()( )6 、与朋友交而不信 .乎( )7 、传.不习乎() 8、 三 十 而 立.( ) 9、 四 十 不 惑.()10、不逾.矩.( )()11、温故.而知.新.( )( ) 12 、学而不思则罔.() 13、思而不学则殆.() 14、可.以.为.师矣( )( )( ) 15、人不堪.其忧( ) 16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18、饭.疏.食.饮水.()( )( . .. .)19、 曲.肱.而.枕之()()( )20、不义.而富且贵( )21、于.我如浮云( )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23、择其善.者.而从之( ) 24 子在川.上.曰()25、逝.者如斯.夫( )() 26 、不舍.昼夜()27、三.军.可夺帅也 ( )28 、匹.夫.不可夺志也) 29、博学而笃.志() 30、切.问.而近.思.()()四、课内文言文阅读1、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A 、 匹夫不可 / 夺志也?B 、 择其/善者 /而从之。
C 、 学而不思 / 则罔。
D 、 逝者 / 如斯夫,不 / 舍昼夜。
2、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
①博学而笃志( )②饭疏食饮水() ③传不习乎 ( )④匹夫不可夺志也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解释从上面几则语录中提炼出来的两个成语。
①择善而从: _____________ ②三省吾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5、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给你以怎样的启示答案一、1~15 略二、 1.分析:本文的第一、二、三则主要涉及学习方法问题,即: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和思要结合起来。
第四——十则主要涉及学习态度。
第四则讲学习知识要实事求是,第五则讲学习知识要勤学好问,第六则是孔子自述其志,第七则讲要虚心向他人学习,第八则讲学习的三个层次“知之”“好之”“乐之”第九则讲要珍惜宝贵时光,第十则讲学习的重要性。
2.原句中的“君子”的含义是道德高尚的人。
我认为生活中的“君子”,应该是为官清廉,爱民如子;为民安其居,不依附权贵,不欺弱畏强,善待朋友,尊老爱幼,就像孟子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意思是选择他人的优点学习,发现他人身上的不足就让自己努力避免。
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
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与不善,都可以为师。
也体现了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
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
这不仅是提高自己修养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4.孔子在学习的三个层次中最赞扬的是“乐之者”。
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三个层次中,虽然后两者讲的都是学习的乐趣,但“好之者” 只是一般的喜欢,程度轻,“乐之者”则是最高程度的喜欢,完全不需要任何附加条件就自主学习,不仅能够主动的学习,并以之为乐。
这样的人,一定会在某种领域取得成就,也会使之在学习中产生极大的创造力和动力。
5.文中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和智慧。
它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人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
但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
那么,就应当有事实求是的态度,不要不懂装懂,不要因为自己的虚荣心而使自己失去学习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6.并非平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
“温故”有两层意思,一是对于所学,要时时温习,要真正的理解并运用到实践中去,证实了,掌握了,这时才可以说你已经把这门知识学到手了,二是学习要打主动仗,不打被动仗。
学过的东西要常常温习。
温习旧的,对新的知识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
在温故的基础上通过领会贯通,通过举一反三,通过比照分析,通过联想分析,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领悟,新的启示,从而进入新的境界,掌握新的知识。
温故而知新是一种高效率的学习方法,掌握了这种学习方法的人,学而无穷,学而无厌,常学常新,常有心得体会,常有独到的见解。
这就是朱熹所说的“所学在我,而其应不穷”的道理。
三、(一)C(“说”通“悦” ,喜悦,高兴)(二)D(A.了解/得到;B.指学过的知识/ 指学问和事业;C.表承接/ 表并列;D 项“习”均译为“复习” )(三)1. 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2. 有朋自.远方来(从)3. 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4. 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5. 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6.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7. 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8. 三十而立.(立身,这里指能有所成就)9. 四十不惑.(迷惑,疑惑)10. 不逾.矩.(越过,超过)(法度,规矩)11. 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12. 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13. 思而不学则殆.(疑惑)14. 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做,当作)15. 人不堪.其忧(能忍受)16.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词,⋯⋯的人)(喜欢,爱好)17.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18. 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冷水)19. 曲.肱.而.枕之(弯曲胳膊)(承接连词)20. 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21. 于.我如浮云(对于)2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23. 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24 子在川.上.曰(河流上,河边)25. 逝.者如斯.夫(往)(这,指河水)26. 不舍.昼夜(舍弃)27. 三.军.可夺帅也(军队)28. 匹.夫.不可夺志也(平民百姓)29. 博学而笃.志(坚定)30. 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四、(1)C(2)①忠实,坚守②吃③老师传授的知识④普通人(3)① 温习学过的知识,能够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②流逝的时光就像这流走的江水呀,日夜不停。
(4)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5)孔子指明了学习和思考之间的辩证关系,强调了只学习而不思考或只思考而不学习的严重危害。
给我们以深刻启示:在学习过程中既要努力学习,刻苦奋斗,又要善于思考,把二者合理地结合起来,才能学有所获,思有所得。
(意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