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格式
公开课教案格式

公开课教案格式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明确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兴趣、积极性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确定教学重点,确保学生掌握重要知识和技能。
2.难点:明确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列出所需的教材、多媒体设备和其他辅助教学资料。
2.教学环境:调整教室布置,确保教学环境整洁、宽敞且适合学习。
3.教学时间: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充分利用每一分钟。
四、教学过程1.导入: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预热学生思维。
2.知识讲授:清晰讲解教学内容,结合具体案例和实际示范,引导学生理解。
3.示范演练:提供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进行示范演练,巩固所学知识。
4.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5.个别指导: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指导和辅导。
6.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和技能,强化记忆和理解。
7.任务布置:给予学生一定的任务,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出相应的要求。
8.课堂反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掌握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价1.评价方式:采用合适的评价方式,如个人评价、小组评价、课堂评价等。
2.评价标准:明确评价标准,公正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表现和成绩。
3.评价方法: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观察、问答、作业、测验等。
六、教学反思1.教学反思:对本节课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育教学问题。
2.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以上是公开课教案的基本格式,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教育阶段的要求,可以对每个部分进行适当的增删和修改。
希望对您的教案撰写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Excel公开课教案(表格式)

Excel公开课教案(表格式)章节一:Excel简介1.1 课程目标:了解Excel的基本功能和用途。
熟悉Excel的工作界面和操作。
1.2 教学内容:Excel的定义和功能。
Excel的优点和应用场景。
Excel的工作界面介绍。
Excel的基本操作(打开、新建、保存、关闭文件)。
1.3 教学活动:讲解Excel的定义和功能。
演示Excel的工作界面和操作。
学生实际操作练习。
章节二:单元格的基本操作2.1 课程目标:学会单元格的选取、编辑、格式化等基本操作。
2.2 教学内容:单元格的选取和编辑(输入数据、修改数据、删除数据)。
单元格的格式化(字体、颜色、对齐、边框)。
2.3 教学活动:讲解单元格的选取和编辑操作。
学生实际操作练习。
章节三:公式和函数3.1 课程目标:学会使用Excel中的公式和函数进行数据计算。
3.2 教学内容:公式的概念和组成(公式语法、引用单元格)。
常用函数(SUM、AVERAGE、COUNT、IF等)。
3.3 教学活动:讲解公式的概念和组成。
演示常用函数的使用。
学生实际操作练习。
章节四:数据分析工具4.1 课程目标:学会使用Excel中的数据分析工具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4.2 教学内容:数据分析工具的概念和用途(图表、数据透视表、条件格式等)。
图表的类型和创建(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
数据透视表的创建和操作。
条件格式的应用。
4.3 教学活动:讲解数据分析工具的概念和用途。
演示数据透视表的创建和操作。
演示条件格式的应用。
学生实际操作练习。
章节五:数据共享和协作5.1 课程目标:学会使用Excel进行数据共享和协作。
5.2 教学内容:数据共享的方式(文件共享、网络共享、云存储等)。
协作的功能和操作(共享工作簿、允许多个用户编辑等)。
5.3 教学活动:讲解数据共享的方式。
演示数据共享和协作的操作。
学生实际操作练习。
章节六:条件格式与数据突出显示6.1 课程目标:学会使用条件格式来突出显示数据。
1场景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

1场景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1.场景歌教学目标:1.认识“滩、艘"等l2个生字,会写“园、孔”等l0个字,会写“花园、石桥"等6个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初步感受场景展示的美丽景色,了解不同事物数量词的不同表达。
3.选择照片或图画,仿照课文,学习用数量词表达生活中的事物。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儿歌,了解数量词,并运用数量词表达不同的事物。
教学难点:学习用数量词表达生活中的事物。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目标落实一、谈话导入,接触场景。
多媒体出示画面:小木屋、林荫道、小牧场师:你见过这样的场景吗,你会用数量词分别形容一下这些地方吗?学生讨论。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更多的数量词,认识更多的场景。
二、朗读课文,关注场景。
(一)配乐听读,感知课文。
教师:“红领巾”们,我们的旅游马上开始了!1.学习任务单:整体感知儿歌内容。
(1)听一听:先来听听导游的介绍,了解我们这次旅游的安排。
(2)读一读:借助拼音,读读儿歌,正确读准“一"的变调。
(3)想一想:读完后想想这次旅游要去哪些地方?2.教师巡视,学生反馈并交流。
3.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多媒体播放第一小节视频出示句子:一只海鸥一片沙滩一艘军舰一条帆船沙滩:读读词语,说说这两个字的相同点。
艘、舰:比较发现两个字的相同点,引导学生明白带“舟”的字都和船有关。
指导学生词语搭配学生自由练读4.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1)教师导入:看图猜一猜,前面是什么,一片翠绿鲜红?你看到了什么?预设:一方鱼塘一块稻田一行垂柳一座花园垂柳:看图感受柳条的“垂感”,理解“垂柳”。
春天,柳树长出了碧绿碧绿的枝条,像无数绿色的丝带挂在枝头,微风吹来,左右摆动,唐朝诗人贺知章是这样描写这些垂柳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三、背诵儿歌,积累运用1.拍手游戏,背诵积累。
教师:小朋友,让我们在田间休息一下,做做课间操,玩玩拍手歌游戏。
幼儿园小班公开课教案方案格式版(3篇)

幼儿园小班公开课教案方案格式版活动目标:1、学习观察画面中的角色表情、动作,初步理解小老鼠推大苹果回家的有趣情节。
激发幼儿参与阅读活动的兴趣。
2、愿意对画面中部分情节的空白点进行想象,在演演、讲讲中体验帮助他人的乐趣。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小老鼠,乌龟头饰各一;苹果若干—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话外音录制活动过程:一、说说大苹果(出示:大苹果)引导幼儿讲讲大苹果,说说大苹果长什么样,喜欢大苹果吗。
在摸一摸,闻一闻大苹果的过程中,进一步亲近大苹果,交流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如,大苹果摸上去什么感觉呀,闻上去有什么味道呀等。
二、阅读多媒体或大图书多媒体出示“小老鼠”,引导幼儿和小老鼠打招呼,如“小老鼠,你好!”启发幼儿想象:如果小老鼠发现这个大苹果,小老鼠会怎么做呢?鼓励幼儿用肢体动作进行表现。
连续阅读第一幅到第二幅,观察小老鼠发现大苹果的情节。
1、观察小老鼠推大苹果的神态、动作,鼓励幼儿说说从图片上哪些地方看出来小老鼠推不动大苹果,认识喘气的阅读符号,丰富词汇“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2、引导幼儿模仿小老鼠做“推”的动作,帮助小老鼠一起推大苹果前行。
阅读第三幅,引导幼儿观察小老鼠的神态,说说发生了什么事,认识阅读符号“问号”,说说小老鼠为什么不走了。
启发幼儿为小老鼠想办法,借助头饰,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办法用肢体表演的方式表现出来。
阅读第四幅,听录音:乌龟伯伯和小老鼠之间的对话。
引导幼儿说说谁来了,乌龟伯伯会用什么办法帮助小老鼠。
连续阅读第五幅到第六幅,观察乌龟伯伯送小老鼠过河的情节1、图5,说说乌龟伯伯是怎么帮助小老鼠过河的,借助头饰,教师扮演乌龟伯伯,幼儿扮演小老鼠,共同表演乌龟伯伯背小老鼠和苹果过河的情节。
2、图6,教师讲述故事结尾,引导幼儿说说小老鼠和乌龟伯伯之间道谢的话,如:谢谢乌龟伯伯!不用谢!三、唱唱乐乐阅读第七幅,小老鼠和乌龟伯伯一起跳舞。
公开课教案格式

公开课教案格式
公开课教案格式通常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 教学目标:
- 描述在本节课中学生应该达到的学习目标。
目标应该是具体、可测量和与教学内容相关的。
2. 教学重点和难点:
- 指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特别关注的内容,难点是指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时可能遇到的困难。
3. 教学准备:
- 列出为了顺利进行教学所需的准备工作,如教学资源、教具、多媒体设备等。
4. 教学过程:
- 分为导入、呈现、练习和总结等环节,详细描述教师在每个环节中的教学步骤和方法。
每个步骤包括:活动或任务的名称、时间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
5. 教学资源:
- 列出在教学过程中所需的教学资源,如教材、课件、教具等。
6. 评价方式:
- 描述如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评价方式可以包括
口头评价、书面评价、小组讨论、作业等。
7.板书设计:
- 标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在黑板或白板上书写的内容,如重要概念、关键词、公式、图表等。
8. 教学反思:
-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师在教学中的成功经验、遇到的问题以及改进的建议。
以上是公开课教案的一般格式,具体格式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个人需求进行调整。
公开课教案格式

公开课教案格式标题:公开课教案格式正文:一、教案基本信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确保学生能够掌握XXX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应用技巧。
教学内容包括XXX的定义、特点、原理等方面的知识,并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培养学生运用XXX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间为XX分钟。
二、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黑板、白板、教辅资料等。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带上课本和笔记。
三、教学过程导入1. 创设情境:通过提问或展示相关图片引起学生对XXX的兴趣。
2. 思考启示:激发学生思考与XXX相关的问题或现象,并引导他们对此进行思考和讨论。
知识讲解1. 展示与讲解XXX的定义和基本概念,确保学生对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解释XXX的特点和应用领域,并结合实际案例加深学生的理解。
3. 分步详解XXX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并注意与学生的互动,解答他们的问题。
示范演示1. 通过具体案例演示XXX的应用过程,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XXX的实际运用效果。
2. 逐步引导学生参与演示过程,鼓励他们亲自操作并体验XXX的作用。
练习活动1. 设计一系列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应用题等,以巩固学生对XXX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分组或个人竞赛进行题目解答,增加课堂互动和竞争氛围。
3. 对学生的解答进行评价和点评,及时纠正错误并解答疑惑。
巩固与拓展1. 进行课堂小结,强调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和难点。
2. 提出进一步拓展学习的方向和方法,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深入学习和实践XXX的应用。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理解程度、解答问题的能力等方面。
2. 针对练习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及时的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和改正错误。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以便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五、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
2. 检查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可以改进之处,并进行反思和总结,为下一次教学做准备。
六、课后作业1. 布置相关的作业,包括课后习题、实验报告或调研等。
公开课教案格式

公开课教案格式公开课教案格式公开课教案1好心的小蛇【活动目标】1、仔细观察图片,能根据画面信息进行描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尝试提出问题,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具有初步的推测能力。
3、理解故事情节,体验动物之间相互友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1、标记纸若干,四种动物标记图。
2、故事画面图。
【活动过程】一、导入师:今天我要和你们一起来讲故事,今天呢,我们讲的方法要和以前有点不一样,不一样在哪里呢?我要请你们一边看图一边做小老师,讲给大家听。
你们想试试吗?二、观察画面,教师提问,幼儿回答。
1、观察画面一(1)师:可能发生一件什么事情?把你看出来的事告诉大家。
(2)师:这张图片,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教师重复并归纳幼儿的问题,并在纸上图示记录:怎样过河?)(3)师:这个问题,谁能来回答?2、观察画面二(1)师:这张图片告诉我们,小动物们想到的是用什么办法来过河的?(2)教师小结:小蛇把自己长长的身子搭在小河的两岸,做成了一座独木桥,好让伙伴们从它身上过河。
(幼儿学着一起说)(3)师:这张图片。
你们有问题要问吗?(师在纸上记录幼儿的问题:谁先过河?)二、幼儿讨论确定小动物过河的顺序。
师:谁能来说说,你觉得哪个小动物第一个过河?师:能说说你的理由吗?三、幼儿观看课件并进行描述。
1、师:一起看看动物是怎样过河的?把你们看到的告诉大家。
2、师:你们看到小蛇的表情了吗?小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它是怎样想的?你能猜出来吗?3、教师小结:小小的、轻轻的蚂蚁从小蛇身上过去,小蛇几乎感觉不到重量,小蛇眯起眼睛,感觉很轻松。
(幼儿练习描述)(按照此法,引导幼儿观察小蛇表情,猜测小蛇的心理,并描述。
教师分别小结后,再让幼儿练习。
)(1)蚯蚓过河,小蛇感觉到了有那么一点重量。
小蛇竖起眉毛,睁大了眼睛,感觉有一点点累。
(2)老鼠过河,老鼠比蚯蚓重多了。
小蛇为了不让老鼠把自己压垮,用力把身子拱起来。
小蛇感觉累多了,头上都流汗了。
(3)小鸡走到小蛇身上时,小蛇已经力不从心了,它硬挺着。
《昆虫备忘录》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docx

《昆虫备忘录》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设计第六册第一单元课题:4.昆虫备忘录日期:教学目标1.会认“录、凡”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蚂2. 默读课文,说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3.激发对昆虫的探究欲望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会认“录、凡”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蚂”。
教学目标设计依据1.教材分析《昆虫备志录》是一篇略读课文,本文是以文字记录的方式做的一份昆虫备忘录。
文中共描写了靖蜓、煎虫、独角仙和蚂蚱四种昆虫,分别介绍了四种昆虫的特征,揭示了它们各自的小秘密,向我们展示了春天里昆虫界的生动画面,语言生动、有趣,很诙谐,描述生动, 特点突出,表现了童真童趣,体现了作者对昆虫的探索欲望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学生分析三年级的小学生,对小昆虫充满兴趣,也在户外活动时,见过很多小昆虫,所以本课教学前,可以让孩子多搜集关于昆虫的外形、习性和活动,课上与同学交流。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时间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交流预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二、初读课文,读通读懂三、精读课文,感受优美四、总结同学们,你平时见过昆虫吗?那你能说一说它们身上有什么特点吗?有一位大作家汪曾祺(PPT出图片名字)他一生写过许许多多的文章,介绍作者。
在这些小小的昆虫身上作者不仅发现了很多的秘密,还在观察中获得了很多乐趣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读一读他的昆虫备忘录。
板书课题。
(1)同学你们知道什么叫备忘录吗?(PPT出意思)(2)备忘录都是记录和自己关系密切的事情,需要放在心上的事情。
1.检查预习,谁可以读的有准确又响亮?预设:甲壳读错2.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样两个问题。
第一,这一篇文章作者主要写了哪几种昆虫?第二,作者分别写了他们什么特点?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昆虫?原来介绍了这几种昆虫啊。
(PPT出示图片)4.那作者分别写了他们什么特点?你可以用简洁的话语概括出来吗?生说,师出示表格。
刚刚我们用了什么样的方式找出了有复眼的昆虫的特点呢?先怎样再怎样?那你能用同样的方式找一找其他昆虫的特点吗?现在请同学们四人为一小组讨论,第一二组讨论花大姐、三四小组讨论独角仙、五六小组讨论尖头绿蚂蚱、第七组讨论土蚂蚱。
18《牛和鹅》表格式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18《牛和鹅》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牛和鹅》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根据课文给出的批注,了解批注的不同角度2、初读文章,理清文章脉络,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引导学生从动作、神态、语言中体会“我"看到鹅时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从动作、神态、语言中体会“我”看到鹅时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冰心奶奶说过(童年,是真中的梦,是梦中的真,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是啊,童年,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充满童趣的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18.牛和鹅)2.相信大家课前都做了充分的预习,我们来和课文中的生字朋友们打个招呼!(逐行出示生字)甚至胳膊跪下欺负衣襟凭着大概惹怒吁哩哩吭吭叫啪嗒顽皮捶牛背握手掐住摔酒瓶每行生字我请一个人来读,其他同学认真听。
预设:这位同学很细心,关注到了轻声字的读音!我们也把这两个轻声词读两遍。
你的前后鼻音读的真标准!我们学着她的样子,读出这两个词的区别!生字掌握得很牢固!读的又快又好,那你再看看,这几个我标红的生字有什么特点?(都是表示动作的动词)这一课的生字,很多都是提手旁的,老师把它们都放在这了。
以后你们也可以像这样,把相近的生字归归类,比较着认读生字。
下面,我们把每个词语齐读两遍。
二、感知文意,认识批注角度1、和生字交了好朋友,等它们藏进课文中,你还能读好嘛?我们赶紧把书翻到74页。
请大家小声地、自由地朗读课文。
(课件出示自读要求)读的时候,老师有两个小要求:思考:故事中的“我"与牛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我与鹅之间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观察:这篇课文和以前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学生自读课文,老师巡视,提醒进度)2、读书声音渐渐小了,谁来回答这个问题?(学生概括)预设:这么长的文章被你用几句话就概括出来了,你真会抓重点!3、哪位会观察的同学来回答这个问题?(书两边的空白处写了一些小字,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呀,像这样把自己读书时的一些想法写在旁边,就叫做批注,也就是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学习的,一种很好的阅读方式。
3月是故乡明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pptx

这轮小月亮给迷住了。我觉得他小时候在月亮下玩得很快乐。”师:任婷玉同学说的真好,老师认为她的设计比老师 的还要精彩。(出示老师的思维导图,与学生分享。)(3)任婷玉说的以及老师的分享,是否和你相同,又给你什 么启发呢?请你完善修改你的导图,向爸爸妈妈介绍你的导图和思考吧,或者拍照发语音和线上的同学交流一下。
(二)欣赏他乡月1.过渡:季羡林先生只在故乡6年,就开始了背井离乡、漂泊天涯的生活。请同学们默读课文5-7自 然段,看看作者又想起哪些往事?你从中又感受到了什么。梳理完善学习单上的思维导图,当然你也可以有自己的
设计。按下暂停键开始吧,完成后点击播放键继续学习。2.你一定已经有自己的想法了。我们班的吴奕鸣同学,特 别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她的学习成果。我们一起来听听吧:吴奕鸣同学:(出示思维导图)季爷爷回顾了他在风光旖 旎的莱蒙湖上赏月、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赏月、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赏月,在高山上赏月、在燕园朗润园赏
深地情感,就能将文章读的更有滋味。教师出示小妙招,点拨讲解:从这几位同
学的发言,老师给大家总结了4个小妙招。请同学们用这些方法再来读读这篇课文,仔细体会季羡林爷爷通过文 字传达给我们的思想感情。(请你按下暂停键开始吧)大家在读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我们的作者一直都称故乡的 月亮是平凡的月亮、是小月亮,作者为什么这么称呼月亮呢?可以到文中去找一找。(出示PPT)是的,故乡的月 亮没有高山、大水的陪衬。故乡的月亮只是在苇坑上空升起,映在小小的苇坑里、映在我孩童时代的双眼中,所以 这里的月亮是小小的,故乡月亮下面的事情,也是最平常不过的孩子们的游戏。所以月亮又是平凡的。但就是这样 小小的、平凡的月亮,作者仍深情的呼唤”月是故乡明”。那么,月亮真的是故乡更亮更明吗?我们在上学期《桂花 雨》中学过“听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在《父爱泛舟》中也学过“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 是破旧的蓬,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读了这些语句,你有什 么感想呢?我想,你一定明白了别的地方东西再好,也没有故乡的好。所以,故乡的月亮是最明亮的,故乡的桂花 是最香的,故乡的小渔船是最好的,就连故乡的菜都是最好吃的。因此,有了故乡的明月陪伴的童年时光也就散发 着诗的光芒,走遍天涯海角也难以忘却。线下延学:拓展阅读1.“月是故乡明”这句诗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老 师把这首诗,在学习单上推荐给你了,请你好好读一读,建议你背诵下来。2,老师还向你推荐了一篇文章,请你结 合今天所学习的体会文章情感的四种方法,听一听谢冰莹奶奶的《小桥流水人家》,想一想她的童年又发生了哪些 趣事,从中你又体会到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呢?并把自己的的阅读体会写下来,或者编辑成语音在班级群里进行 交流。同时请你完成学习单上线下延学的其他学习任务。(PPT出示一下学习单相关内容)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同学们再见。
《故宫博物院》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公开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及作业设计)

《故宫博物院》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公开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及作业设计)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主题《故宫博物院》第一课时(共2课时)课型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学习目标】1.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筛选阅读材料。
2.能从各种相关材料中提取重要信息,完成故宫博物院参观路线图的设计。
【评价任务】1.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正确筛选阅读材料。
(目标1)2.能从各种相关材料中提取重要信息,完成故宫博物院参观路线图的设计。
(目标2)【学习内容】《故宫博物院》是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阅读策略单元)的略读课文。
本课属于“非连续性文本”,分别由4份文字或图片材料组合而成。
材料一是篇说明文。
文章沿着故宫的中轴线,按照由南向北的顺序,对故宫主体建筑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
材料二讲述了有关太和门的故事。
材料三是一张图片,截取了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的部分内容。
这部分内容首先表达了对游客的欢迎,接着简要介绍了故宫的地位和价值,最后温馨提示广大游客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参观游览。
材料四是一张故宫博物院的平面示意图。
第1课时的学习主要是运用前面学到的阅读方法,有针对性地展开“有目的地阅读”活动,完成阅读任务:如果让你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并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你会怎么读课文?怎么设计这张参观路线图?【学情分析】从生活体验的角度来看,大多孩子都对“故宫"这一著名的名胜古迹有所耳闻,甚至有一定的了解,总的来说孩子们对“故宫博物院”还是抱有很大的好奇心。
从阅读策略角度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可以运用自己学习到的阅读方法,展开“有目的地阅读”,首先浏览全部材料,根据任务筛选出合适的阅读材料;然后对材料进行阅读,细读与阅读目的相关的内容(关联性不强的跳过或简略地快速阅读),并根据阅读目的选择相应的阅读方法(如找中心句抓关键词、提取关键信息等);最后提取并整合信息,完成任务。
幼儿园中班公开课教案方案格式版(二篇)

幼儿园中班公开课教案方案格式版教学目标1、学习基本动作"踵趾步"。
(重点)2、能按音乐节拍做动作,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3、能够根据儿歌内容创编动作。
(难点)教学准备知识准备:1、棍棒操;2、会唱儿歌《两只老虎》。
物质准备:森林的图片、老虎的头饰两个、音乐《pokerface》《两只老虎》、《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音乐导入:棍棒操二、基本部分:(一)欣赏音乐导语:小朋友跳的可真棒,今天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来听一听,歌里唱到了谁?(小老虎),小老虎住在哪里呢?(森林、动物园)(二)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导语:小朋友们看森林里有什么呢?(树、花、鸟)咦!小老虎在哪里呢?(教师请配班老师扮成老虎跳舞)嘘!原来在这里啊!小朋友们,小老虎在干什么啊?(在跳舞)它们是怎么跳的?(三)教师示范并引导幼儿学习导语:老师也学一学小老虎跳舞,小朋友看老师学的像不像?老师跳的像吗?你们想不想也来学一学?那你们要先学会脚的本领,先看老师做一遍。
1、教师示范基本动作—踵趾步2、幼儿练习,并指导幼儿。
右腿直直脚前翘,左腿弯弯手叉腰;右脚尖尖向后点,左腿直直向右瞧;一步一拍后踢步,绷着小脚踢屁股!左腿直直脚前翘,右腿弯弯手叉腰;左脚尖尖向后点,右腿直直向左瞧;一步一拍后踢步,绷着小脚踢屁股!3、教师清唱,引导幼儿完整的跳一遍舞蹈。
4、幼儿听音乐,有表情的完整跳一遍舞蹈。
(四)根据儿歌内容创编动作,并表演。
(按组)三、结束部分:小朋友们学会了吗?回家跳给爸爸妈妈看好不好?幼儿园中班公开课教案方案格式版(二)【活动目标】1.通过游戏,帮助幼儿练习双脚纵跳触物。
2.锻炼幼儿的体质,培养幼儿克服困难的精神。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青蛙头饰、场地布置:长绳上系有各种害虫(害虫离幼儿高举的手15~20厘米)。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教师和幼儿在集中场地上听音乐做韵律操,尤其多做一些下肢活动,使腿部关节和韧带得到充分的活动。
公开课教案格式模板及范文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2. 授课教师:3. 授课班级:4. 授课时间:5. 授课地点:---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 - 学生能够了解……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运用…… - 学生能够提高……3. 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树立…… - 学生能够培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 ……2. 教学难点:- ……-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结合多媒体课件,系统讲解……2. 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案例,引导学生……4. 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操作,提高……技能。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故事、案例、视频等)引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 新课讲授- 环节一:讲解……,并辅以……(PPT、图片、视频等)。
- 环节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 环节三:案例分析,通过……案例,让学生……。
3. 巩固练习- 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 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 提出思考题,引导学生课后继续学习。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阅读相关资料,拓展知识面。
3. 准备……(下周课程相关内容),以便进行课堂展示。
---七、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2.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得到激发?3. 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范文示例课程名称:初中英语阅读理解授课教师:张老师授课班级:八年级(1)班授课时间:2023年3月15日授课地点:多功能教室---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阅读理解的基本技巧。
- 学生能够识别和理解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 学生能够运用阅读技巧解决实际问题。
2《秦腔》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2《秦腔》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教学设计课题《秦腔》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音频、视频、PPT教材内容分析《秦腔》是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散文,这篇散文以真实饱满的情绪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将秦腔与秦地百姓之间的血肉联系呈现至读者面前,广阔深远,具有厚重的文化意蕴。
作者贾平凹是20世纪90年代陕西涌现出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作家之一,他以家乡陕西为中心,书写秦地的人事风物,格调独树一帜。
设计理念这篇课文《秦腔》是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的第7课,本单元的篇目属于中国现当代文学,要求学生根据各种文学体裁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多角度、多层面探究作品意蕴。
首先,学习这篇散文,存在的第一个困难就是学生没有接触过秦腔,更别说理解它背后所代表的文化内涵。
因此,我在此学情之上,设计了第一个活动就是“识秦腔”,由最直观的戏曲视频欣赏入手,让学生先接触一下秦腔,然后走进文本,寻找秦腔的特点,最终让学生对秦腔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其次,这篇文章的一个特点就是将秦人与秦腔水乳交融在一起描写,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作者没有将二者分开来写,理解起来有难度。
所以,我设计了一个活动就是让学生品味贾平凹的语言特色,尤其是引导学生分析既描写秦人又描写秦腔的典型场景,在这一活动中,学生经过朗读、分析、讨论、辨别等,不仅感受到贾平凹语言的魅力,也对秦腔与秦人血肉相连、不可分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从学生完成的本课学案来看,他们对这篇文章的理解较浅,没有上升到文化层面。
所以在课堂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思考秦人离不开秦腔的原因,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秦腔不仅为秦人提供了艺术的欣赏,更提供了价值观的传承和文化的传承。
然后设置情境,反驳当代人偏颇的观点,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进而使之燃起继承和发展传统艺术的热情。
因此,针对学生基础不是特别好,但是文本解读有难度的课堂,要选择层层推进,步步为营的活动策略。
公开课教案格式

公开课教案格式公开课教案格式一、教案基本信息1.1 授课课程:_______1.2 授课班级:_______1.3 授课时间:_______1.4 授课地点:_______1.5 姓名:_______1.6 职务:_______1.7 教案编写时间:_______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1)掌握_______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理解_______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2.2 能力目标:(1)运用_______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_______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2.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_______的情感。
(2)激发学生对_______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3.1 教学重点:(1)学习和掌握_______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
(2)培养学生_______的思维和能力。
3.2 教学难点:(1)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_______。
(2)如何激发学生对_______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5分钟)(1)通过_______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呈现_______的实例或问题,激发学生对_______的兴趣。
4.2 学习与练习(20分钟)(1)向学生介绍_______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通过一些实例说明_______的应用领域。
(3)提供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_______的分析和解决。
4.3 深化与拓展(15分钟)(1)针对学生的不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相应的讲解和引导。
(2)设计一些拓展问题,激发学生对_______思考的深入。
4.4 归纳与总结(10分钟)(1)让学生归纳_______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总结_______的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4.5 作业和布置(5分钟)(1)布置练习题,要求学生继续巩固和拓展所学的_______知识。
(2)鼓励学生进行_______的实践和应用。
五、教学手段和学时安排5.1 教学手段:(1)多媒体展示(2)小组讨论(3)问题解析(4)案例分析5.2 学时安排:总共_______学时,按以上教学过程的步骤进行安排。
公开课教案的格式要求及注意事项

公开课教案的格式要求及注意事项在进行公开课教学时,教案的编写显得尤为重要。
教案的编写既可以帮助教师理清思路,明确教学重点,又可以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因此,本文将围绕公开课教案的格式要求及注意事项展开,希望能对广大教师和学员有所帮助。
一、教案格式1.教案封面教案封面应包含以下信息:◆课程名称◆授课教师◆授课学科或课程◆授课年级◆授课班级◆授课时间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该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同时要求教学目标语言简练、具体明确、针对性强。
3.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应在教案中明确列出,这样有助于教师在授课时注重重点,突出难点。
4.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教学内容是教师要讲授的内容,教学步骤是教师在授课时要按照的步骤来进行教学。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在授课前就对教学步骤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将其融入教案之中。
5.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在教案中的作用是明确教学策略。
不同的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也会不同,需要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情况来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6.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的收尾环节,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在教案中,应该写明考核形式以及考核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是否达到。
二、教案注意事项1.教案的编写时间教案的编写需要足够的时间,因为它是业务活动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教师应该提前准备充分,从课程学习到教学目标的确定、课件的编写,再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都需要认真而耐心地完成。
2.注意教学效果教案不仅是教学策略的选择,还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关注。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程,教师在编写教案时要关注教学效果,让学生通过授课更快地理解课程内容,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3.注重教师语言教师在授课时的语言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学生的理解效果,因此在教案中,教师应该注重措辞的准确性,避免引起学生的歧义。
4.注意考试内容的合理性教案中的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应该以学生的能力为基础,合理设置考试内容和考试难度。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

25王戎不取道旁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第一部分:基本信息学科小学语文册级四年级上册课题王戎不取道旁李教科书版本及章节统编四年级第八单元第二部分:单元教学设计单元学习主题人文主题:历史传说故事语文要素: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故事。
第三部分:课时教学设计课题王戎不取道旁李1.内容分析《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25课。
课文讲述了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幼时善于思考、冷静推断的故事。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一些小朋友出去游玩。
他们看见路边有一棵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
那些小朋友争着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大路边,还有这么多李子,一定是苦李子。
”大家摘来一尝,果然是苦的。
“道旁苦李"这个成语就出于此文,也叫“道边李苦”。
课文虽然简短,但描写十分生动。
如,“竞走取之"写出了众孩童争先恐后摘李子的场面;“唯戎不动”写出了王戎的冷静,与众孩童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此必苦李" 中的“必”,表现出王戎的自信。
2.教学目标(含重、难点)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书写“戎"“诸”等易错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4.能解释“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体会王戎善于观察、冷静分析的品质。
3.教学过程设计一、链接旧知,引入古文1.同学们,我们都很喜欢读故事,是不是?这些故事你还记得吗?(出示图片)(1)第一张图片:骆宾王七岁,能作诗。
这首诗家喻户晓,我们大都会背。
(2)这个故事我们二年级时学过,谁知道?(PPT出示:曹冲七岁,能称象。
)(3)这个故事是?(PPT出示:司马光七岁,能砸缸救友。
)2.这三个故事,有什么共同之处?(都是七岁,都很聪明)是的,他们都是古代聪颖机智的孩童,关于他们的美谈流传至今。
公开课教案格式

公开课教案格式公开课教案格式引言:公开课是教育界常见的一种教学形式,通过向公众开放的方式展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理念。
而一个好的公开课教案则是公开课成功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公开课教案格式,帮助教师更好地准备和展示公开课。
一、教学目标在公开课教案中,教学目标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教师需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以便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应该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以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公开课教案的核心部分。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包括所要讲授的知识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等。
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公开课教案中的重要环节。
教师需要详细描述每个教学环节的具体步骤和时间安排,以确保教学过程的流畅和有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
四、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公开课教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师需要明确教学评价的方式和标准,以便能够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五、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公开课教案中的重要环节。
教师需要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便能够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教师可以思考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六、教学延伸教学延伸是公开课教案中的补充部分。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提供一些额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学习能力。
教学延伸可以包括课后作业、参考书目和相关网站等。
结语:一个好的公开课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准备和展示公开课,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本文介绍的公开课教案格式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反思和教学延伸等部分,希望能够对教师在准备公开课时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8《红楼春趣》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

8《红楼春趣》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单元第2单元课型略读课文课时1课时主备人课题《红楼春趣》目标确定依据课标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
教师切忌用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遵循这一理念,我充分利用本课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读懂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红楼春趣》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节选自《红楼梦》第七十回。
这篇课文所在的单元属于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古典名著之旅"为主题,旨在带领学生走进古典名著,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红楼春趣》主要讲述了宝玉、黛玉等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展现了他们生动的生活场景和丰富多彩的人物性格。
曹雪芹运用变化多端的手法,将故事情节描绘得生动有趣,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通过阅读这篇课文,学生可以初步领略到《红楼梦》这部古典名著的魅力,感受到曹雪芹高超的文学造诣。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但对于古典名著的阅读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逐步深入阅读。
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增强他们的阅读体验。
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效果。
同时,教师还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人物性格的刻画以及情节的展开等方面,让他们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
此外,教师还可以推荐一些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的古典名著,鼓励他们课后继续拓展阅读,提高文学素养。
学习目标评价任务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其在文中的运用和含义。
第16课三国鼎立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docx

第16课三国鼎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世界第16课三国鼎立知识与技能(1)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
(2)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
(3)赤壁之战曹操战败的原因。
(4)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5)魏、蜀、吴三国在发展经济、巩固统治方面实行的具体政策和措施。
(6)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史观评价著名历史人物曹操、诸葛亮。
(7)了解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分析两场战役的影响。
(8)通过对历史事实和文学艺术作品中描述的情节的比较,提高对历史事实和文学创作的分辨能力过程与方法(1)在学习过程中,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分析历史现象背后所反映的本质。
(2)联系曹操为恢复北方经济所采取的措施,理解他作为杰出的政治家的品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是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过渡。
(2)通过对三国鼎立局面出现原因的分析,认识到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但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主观能动性也起着重要的历史作用。
(3)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看他是否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重难点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学教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1.阅读学习目标。
2.听歌曲,观看图片,回答问题:(D这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2)说一说你知道的这一时期的英雄(“一时多少豪杰")。
(3)补全三国歇后语1.教师展示学习目标,安排学生齐声朗读。
2.多媒体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展示三国人物图片,设疑。
3.教师总结:无数英雄人物成就了三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引入本课内容1.提前预知本课内容,以便让学生有重点地学习。
2.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营造历史氛围,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授课一一官渡之战1.学生看图读诗《蒿里行》,回答问题。
2.学生看地图,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总结、归纳、概括有效信息,配合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