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察项目投标文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本某某勘察、边坡支护工程勘察

投标文件

(技术标)

项目编号:

投标人:盖公章)

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签字:

地址:

联系电话:

(至2016 年04 月22 日10 时00 分以前不得开封)

目录

1. 勘察大纲方案

工程概况

经南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南宁市公安局对“某工程”的地质勘察服务进行公开招标。该项目的勘察内容包括:……,距南宁市区约25km,周边交通网络发达,交通便利。气象水文、区域地质构造与地震简述

1.2.1 气象水文条件

拟建场地所处南宁市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环境。年平均气温21.6℃,极端最高气温40.4°C,极端最低气温-2.18°C;年平均相对湿度65%;最大风速30m/s,最大风力11级;年平均降水量1298mm,年蒸发量945mm,每年雨季为5~9月。

邕江为拟建场地附近最主要的地表水体,是区域内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主要排泄通道,该江从场地南部约15km处流过。邕江历史最高洪水频率、最高水位、最大流量、最大流速统计见下表。由于拟建场地距邕江较远,故不受其洪水影响。

表邕江洪水频率、最高水位、最大流量、最大流速统计表

1.2.2 区域地质构造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南宁市在地质历史发展中主要经历了加里东期、海西期和燕山~喜山期三个发展阶段,沉积有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白垩系、古近系和第四系地层,地质构造主要有断裂和褶皱。

断裂构造在盆地边缘比较发育,按走向划分,有北东、北西和近东西走向三组,其中以北东向断裂最为发育,其次为北西向断裂;主要断裂有韦村~西乡塘断裂和老桥断裂,韦村~西乡塘断裂位于南宁盆地北缘,距拟建场地约2公里,走向北东,形成于加里东期,切割了寒武系、泥盆系和第三系地层,经历了多期活动,第四系早期仍有活动,规模长达70公里;老桥

断裂位于南宁盆地西南部,距拟建场地约42公里,走向北西,切割了寒武系、泥盆系和第三系地层,属右江深大断裂带的组成部分。

褶皱构造有南宁北部的昆仑关复背斜(由高峰~古蒙背斜、王享向斜和狮子岭背斜组成),南部和中部有周村~狮子头背斜、南宁向斜。其中南宁向斜为市区内的主要褶皱构造,位于南宁市中部老口圩至四塘那洞村,走向北东,轴部为古近系渐新统北湖组地层,两翼为第三系里采组、南湖组、古亭组、凤凰山组,瓦窑村组地层,北翼岩层倾角15~30?,南翼岩层倾角5~15?。北翼较窄,南翼较宽,为一不对称向斜,受西乡塘断层多次干扰破坏,北翼地层缺失。同时这些褶皱构造形成以后,由于受到多期构造运动影响,两翼次级小褶皱比较发育。

拟建项目场地位于南宁向斜构造盆地的北部,场地内未见有活动性断裂构造带通过,属于构造相对稳定的地块。

拟建场地

图区域断裂分布图

1.2.3 地震

据历史记载,震中位于南宁市(含两县),≥3级的地震有11次,≤3级的地震有83次;以南宁市为中心,半径为100km的外围地区地震资料统计,≥3级的地震有105次(其中≥5级的地震有13次),这些地震都成为南宁市的有感地震。地震资料表明,南宁市及其外围地区所发生的地震,震中都是分布在北西向和北东向的断裂带上,由于北西向断裂已穿过南宁盆地,故对南宁市的安全来说,来自北西的地震威胁较大。但总体而言,南宁市的震级多数较低,震害小,区域稳定性较好。

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图A1)及《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GB18306-2001图B1),拟建场地所在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05g,地

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详见图及图)。

图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

图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1.3.1 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五塘镇以北约2.0公里处的六井后背山及佛子山上,地貌类别属丘陵地貌。地表高程92.11m~204.7m,呈现出南北高东西低的地势;地形起伏较大,高差约20.0m~44.3m,场地被茂密植被所覆盖。

1.3.2 地层岩性

根据所收集的地质资料,拟建场地上覆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坡残积层(Q sl+pl),下伏基岩为下古近系(E)碎屑岩,岩性主要以粉砂岩为主,局部为泥岩、粉砂岩互层夹褐煤。各岩土层分述如下:

1)第四系坡残积层(Q sl+pl)

粉质黏土①:黄色、棕黄色,稍湿,硬塑状,为中等压缩性土,具有弱胀缩性;含有角砾、碎石,粒径多在2mm~20mm间,最大可达50mm~100mm,成分多为粉砂岩及少量铁锰质氧化物;角砾、碎石含量不均匀,性质变化大。该层为雨后坡面流水携带物或滑坡、崩塌物经短距离搬运后沿坡面沉积形成,分布于整个场地表层,层厚~。

2)古近系碎屑岩(E)

a) 全风化粉砂岩②:黄色,中密状,岩石结构基本被破坏,但尚可辨认,有残余结构强度,用镐可挖,岩石坚硬程度为极软岩,遇水软化;节理发育,岩体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该层在整个场地均有分布,埋深1.5m~2.2m,层厚13.1m~。

b) 强风化粉砂岩③:灰黄色、黄色,低压缩性,等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岩石坚硬程度为极软岩,用镐可挖,遇水软化;岩体风化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该层分布于全场地,埋深约~17.0m,层厚5.1m至大于。

c) 中风化砂岩④:灰黄、黄色,坚硬状态,低压缩性,中厚层状构造;偶含贝壳类化石,局部含钙质,相变为钙质砂岩;岩石坚硬程度为软岩,用镐难挖,遇水软化;节理裂隙中等发育,岩体相对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地,埋深约。

1.3.3 水文地质条件

1)地下水类型

拟建场地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分主要为上层滞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

a) 上层滞水:主要贮存于粉质黏土①层中,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地下水位、水质、水量变化主要受日常气候影响,无统一地下水位,动态不稳定;地下水总体径流方向为自北侧山顶向山脚流,主要排泄方式为蒸发、下渗及侧向径流。

b) 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于基岩裂隙中,主要受上层滞水越流及场地外围地下水侧向径流补给,主要沿层面裂隙向周边低洼地表水体排泄。

2)水土腐蚀性

根据周边已建工程的经验,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土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及钢结构具有微腐蚀性。

初步评价及勘察难点、重点

1.4.1 初步评价

根据上述章节对本工程相关情况、区域地质及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等各方面的介绍归纳,给出以下初步评价:

a) 场地存在高边坡(高约50m),上覆土层具胀缩性,下伏基岩节理裂隙发育,完整性较差,且为软化岩,在雨水季节可能发生大规模的滑坡、坍塌。

b) 场地范围区内无区域活动性断裂通过,区域构造相对稳定,场地所在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

c) 场地地势较高,降雨可沿地表向场地外的低洼地段排泄,且场地距邕江较远,不受其洪水影响,故场地排水可按一般设置。

d) 场地地层分布相对简单,但由于上覆土层中包含物分布的不均匀性及下伏基岩存在差异风化的特点,使得各岩土层的力学特性表现出一定的不均匀性。

e) 根据周边已建工程的经验,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土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及钢结构具有微腐蚀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