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3):专题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GIS 专题地图制作》 教学设计
![《GIS 专题地图制作》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3d62423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99.png)
《GIS 专题地图制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 GIS 专题地图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用途。
2、使学生掌握 GIS 软件中专题地图制作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制作出准确、美观的专题地图。
4、激发学生对 GIS 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GIS 专题地图的类型和特点。
(2)专题地图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3)地图符号、色彩的设计与运用。
2、教学难点(1)根据不同的专题内容选择合适的地图表现形式。
(2)地图的布局与整饰,使其达到美观、易读的效果。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 GIS 专题地图的相关理论知识。
2、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过程。
3、实践法: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专题地图,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约 10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 GIS 专题地图,如人口分布地图、土地利用地图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地图所表达的信息,提问学生这些地图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GIS 专题地图制作。
2、知识讲解(约 30 分钟)(1)介绍 GIS 专题地图的概念、类型(如点状、线状、面状专题地图)和用途(如城市规划、资源管理、环境监测等)。
(2)讲解专题地图数据的来源,包括实地测量、遥感影像、统计数据等,以及如何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筛选。
(3)重点阐述地图符号和色彩的设计原则,如符号的形状、大小、颜色应与地图的主题和内容相匹配,色彩的对比度和协调性要适中。
3、操作演示(约 30 分钟)选择一款常用的 GIS 软件(如 ArcGIS),以一个简单的专题地图制作为例,进行详细的操作演示。
(1)打开软件,导入数据。
(2)选择合适的地图投影方式。
(3)根据数据特征和专题需求,创建专题图层,如分类符号图、分级符号图、饼图等。
(4)设计地图符号和色彩。
(5)添加地图标题、图例、比例尺、指北针等元素。
专题地图编制-专题内容的表示方法
![专题地图编制-专题内容的表示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94ee159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73.png)
连续比率符号与分级比率符号 除了连续比率之外,可以采用分级比率,即对专题要素的数量指标进行分级,使符号的大小在一定的范围内保持不变。绝对分级符号的面积与数量指标的分级平均值(或极限值)成绝对正比关系。在实际编图中,较多的采用条件分级比率
分级比率的优点:确定相应符号大小的工作量大为减轻,简化了相应图例,方便了读者,一定时期内仍能保持地图的现势性,在编图工作中广为应用
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
2.1.1 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
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 点状分布或面积很小(只能在地图上以点表示),如城市、矿产资源地等 呈线状或带状分布,如河流、道路等 呈离散或连续的面状分布 间断成片分布的,如湖泊、森林、沙漠等 大面积分散分布,如人口分布、某种农作物种植等 连续分布且布满整个制图区域,如土地利用、土壤分布等
例:用圆表示城市人口数量的大小,10万人时圆的直径是1 mm,使用绝对比率表示时,50万人时圆的直径为:D=1*(50/10)0.5=2.236 mm
绝对比率
2.2.3 定量数据的符号表达
连续比率符号与分级比率符号 连续比率:只要有一个数量指标,就必然有一个一定大小的符号代表,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符号大小与其所代表的数量指标都是连续的。如果每个符号的面积与它所代表的数量指标成绝对比率关系,则称为绝对连续比率。如果在绝对连续比率加上某种条件,则称为条件连续比率
1
非比率符号是一种高度概括的非精确表示方式,符号尺寸只需符合数据的基本逻辑关系,并能产生明显的图面视觉差异即可。
2
2.2.3 定量数据的符号表达
绝对比率符号与条件比率符号 比率符号又分为绝对比率符号和条件比率符号。无论是绝对比率还是条件比率,都可以是连续的和分级的,所以,从理论上讲比率关系可以区分为绝对连续、条件连续、绝对分级、条件分级四种关系
地图应用(读图)
![地图应用(读图)](https://img.taocdn.com/s3/m/0cd96a05eff9aef8941e06f4.png)
比例尺最大精度
1: 5 万 5.0 1:10.0 万 10.0 1:25 万 25.0 1:50 万 50.0 1:100 万 100.0
2.地图比例尺的选择 比例尺直接影响地图内容的详细程度和精度。 选择何种比例尺地图主要根据用图目的、 任务和技术要求等决定。 (1).直接依据用图技术要求选择地图比例尺。在地图应用过程中,有的在技术要求中 明确指出了在何种情况下选择何种比例尺地图。如我国在利用地形图和航片进行土地利用 现状调查的技术规程中明确地指出,农区采用 1:1 万近期地形图,重点林区采用 1:2.5 万 地形图,一般林区用 1:5 万地形图,牧区用 1:5 万或 1:10 万地形图。再如,同样是农区土 地利用现状调查,详查用 1:1 万地形图,概查用 1:5 万地形图。 (2).依据用图的精度要求选择地图比例尺。例如,在土地详查过程中,若要求耕地面积 量测精度为 666.6m2 以上,那么选择多大比例尺地形图呢 ?这就涉及到比例尺精度问题。因 为一定比例尺地图所表示地物的精度是一定的。在 1:1 万比例尺地形图上,耕地最小图斑
地图学基础
159
二、地图比例尺的选择 1.地图比例尺在地图应用中的作用分析 比例尺决定图上符号大小和所对应地面物体大小的变化。 一方面, 当实地面积一定时, 地图比例尺决定了地面面积对应在图上面积的大小。同样表示地面 1km2,在 1∶1 万比例尺 图上相应面积为 100cm2,在 1∶5 万图上为 4cm2,而在 1∶10 万图上则为 1cm2。即比例尺 大,对应图上面积大;比例尺小,对应图上面积小。另一方面,当地图图幅大小一定时, 比例尺决定了图幅所包括的实地面积大小,比例尺大,图幅对应实地面积小;比例小,图 幅对应的实地面积大。比例尺的变化导致地图概括的差异。地图比例尺是影响地图概括的 主要因素,也是引起地图概括的根本原因。由于地图比例尺的大小决定了地面在图面上对 应面积的大小,因而也就限定了地图上所能表达要素的总容量,制约着地图概括。比例尺 大,对应图上面积大,地图容量就大,地理事物的综合程度小;比例尺小,对应图上面积 小,地图容量就小,地理事物的综合程度就高。因此地图比例尺大小变化,地图内容的详 尽性和图解精度也随之变化。比例尺大,内容详尽,图解精度高;比例尺小,内容概括, 图解精度低。比例尺的大小影响图上量测的精度。地图不能象航片、卫星图像那样不加取 舍地反映地面,它要顾及人眼所能看清的程度,要求在各种比例尺图上都能清晰地反映地 理事物。实践证明,视力正常人肉眼能分辨的图上最短距离是 0.1mm。因此,相当于图上 0.1mm 的实地水平长度就是地图上所能表示的最精密限度, 称为比例尺的最大精度。 表 9-1 所列是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最大精度。 由表 9-1 可知,在比例尺大小不同的地图上,比例尺的最大精度是不一样的。即在地 图量测过程中,有一点的点位误差为 0.1mm,它在实地的误差是不同的。即大比例尺地图 上,其量测精度要明显高于小比例尺地图上的量测精度。因此在地图应用中,大比例尺地 图更适合于图上量算。 表 9-1
(完整版)第6章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
![(完整版)第6章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cfa459b03d8ce2f01662309.png)
《地图学》 第6章 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第2节 专题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制图数据的概括可采取的两种方式:连续比率方式和分 级比率方式。
连续比率方式:使图中每个符号的大小都与其代表的实际数 值按比率一一对应。 分级比率方式:将制图数据按一定的数值间隔分成多个数组 等级,并将各等级数组分别概括为具代表性的单一数值,依 各数组的代表值按比率确定各等级符号的大小。
(3)绝对分级比率符号
指将制图现象按数量指标进行分级,把属于同一级的不 同数量指标的物体均用同样大小的符号表示,各级符号大小 按绝对连续比率符号方法设计。
16
《地图学》 第6章 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第2节 专题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4) 条件分级比率符号
对制图现象按数量指标进行分级,把属于同一级的不 同数量指标的物体均用同样大小的符号表示,但各级符号大 小按条件连续比率符号方法设计。
(1)绝对连续比率符号
指符号面积的大小与其所代表现象的数量指标成绝对正 比关系。
A Ra2 B Rb2
11
《地图学》 第6章 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Rb Ra
B A
第2节 专题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以12.5mm半径的圆表示100万人口的城市,由
Rb Ra
B A
可求出表示人口为10、20、30、40、50、60、 70、80、90万城市各圆半径分别为4、5.6、6.8、 7.9、8.8、9.7、10.5、11.2、11.9 mm,
9
《地图学》 第6章 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第2节 专题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 ⑤ 比率符号大小设计
绝对连续比率
• 比率关系又可分为绝对比
率和条件比率两种。但无
第二章 专题内容的分布特征及其表示方法
![第二章 专题内容的分布特征及其表示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58ff51bfc4ffe473368abed.png)
二、定性数据的符号表达
呈点状分布的要素,其 定性数据的表达主要是通 过形状和颜色来实现的。 1.符号的形状 符号按形状可分为三种, 即几何符号、文字(或子母) 符号和艺术符号,艺术符 号又可分为象形符号和透 视符号两类,如图2—1所 示。
图2—1
(1)几何符号(简单几何图形)由于有图形简单、绘 制方便、所占面积小、定位准确、区别明显、大小易 比较等优点,因此使用较广。 (2)文字符号能“望文生义”,不能经常查找图例 亦能识别和阅读, (3)象形符号简单、明确,容易记忆和理解。 (4)透视符号比象形符号更为细致,更能表达其外 形特征,这种符号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经常在宣传 用图和旅游图上使用。采用符号法表示专题地图,可 以同时运用多种不同种类的符号,以表示要素的类别。
图2—3 符号的比率
绝对比率是指符号的大小(如面积)与所代表的专题要素的数 量指标成绝对正比关系。在采用绝对比率符号表示专题要素时, 由于要精确计算表明每个数量指标的符号面积,所以必须规定 符号的准线和比率基数。 符号的准线是指能确定符号面积的基准线,如圆的直径、三 角形及其他几何图形的高或底边等。 在确定符号的大小时,必须首先确定其比率基数,比率基数 的大小影响着底图内容的表示,亦影响到负载量。 绝对比率符号的优点是,符号大小与所反映的专题要素的数 量指标一致。 条件比率符号仍保持符号的面积大小与专题要素的数量指标 之间的比率关系。但两者之比不等于符号面积之绝对正比,而 是在绝对比率上加以某种函数关系的条件。在采用条件比率符 号的地图上,为便于读者按符号准线长度量算其所表示的数量 指标,往往要列出符号的比率图表。在确定条件比率符号的准 线长度时,必须注意最小符号能清晰易读,最大符号又不过分 突出,符号之间又容易区分。
地图学-专题地图基本表示方法(面状要素)
![地图学-专题地图基本表示方法(面状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a093f1d703d8ce2f006623ea.png)
如果世界地图依照人口总数而非土地面积绘制? www.worldmapper.o3r3g/
Side-by-side comparison of Cartogram forms
34
来源:Cartography: Thematic Map Design, Sixth Edition
35
来源:Cartography: Thematic Map Design, Sixth Edition
分区统计图表法显示的是现象的绝对 数量指标,而不是相对数量指标,可以用 由小到大的渐变图形或图表反映不同时期 内现象的发展动态。
29
30
选自《中国地理图集》
以面状符号表示相对数量
以点状符号表示绝对数量
31
1.1 呈面状分布地理数据的表示
Cartogram(Value-by-area Maps)
常用的统计图表有:线状图表、条形图表、 放射线图表、金字塔图表、圆形(扇形)图 表、三角形图表、百分比结构图表和找零法 图表。
18
19
20
21
22
23
24
选自《中国地理图集》
25
选自《中国地理图集》
26
选自《中国《中国地理图集》
1.1 呈面状分布地理数据的表示 分区统计图表法
部分图例设计格式
(a)
(b)
(c)
14 (d)
1.1 呈面状分布地理数据的表示 等值区域法
等值区域图的编制在数据应用、表示方法和视觉
感受方面都有一些限制。
1. 首先在采集的数据类型上,由于制图表示是以区
域单元作为图斑单位,自然连续的地理数据,如
年平均气温不能用等值区域法表示;
2. 其次,如果数据不能用比值或比率量表处理就不
专题地图课件第二讲专题地图第二章2点状分布要素的表示方法—定点符号法
![专题地图课件第二讲专题地图第二章2点状分布要素的表示方法—定点符号法](https://img.taocdn.com/s3/m/bcf6e2c2a300a6c30d229f78.png)
符号法是用途较广的表示方法之一,如居民点、工 农业企业、学校,某些台、站等多用此法表示。这种表 示法能简明而准确地显示出专题要素的地理分布和变化 状态。
符号法以符号的形状、颜色和大小反映物体的特定 属性:符号的形状与颜色表示质量特征,即定性特征; 符号的大小表示数量指标,即定量特征。电子地图中利 用符号的焦距、时间等变量反映现象的动态变化。
Fe Cu P 文
三、定量数据的符号表达
呈点状分布的要素,其定量数据的表达主要是通过符 号的大小来实现。符号的比率设计是关键。
1, 符号的比率与非比率
在专题地图上,一般以符号的大小来表示物体的数量 指标。如果符号的大小与所表示的专题要素的数量指标有 一定的比率关系,这种符号称为比率符号。例如,在人口 分布图上,表示城镇的圈形符号的大小与其人口数有一定 的比率关系。如果符号的大小与专题要素之间无任何比率 关系,这种符号称为非比率符号。在政区图上,居民点主 要是通过符号的不同结构特征表示行政意义,这是非比率 符号最通俗的例子。
范围法的特点: 1,当用散列的符号图形表示要素分布的概 略范围时,该类符号完全没有定位意义,仅仅是 概略地指明要素的分布范围。
2,范围法能表示要素的质量特征和渐进性, 一般不强调表示数量的指标。不同时期现象范围 的重叠和变化,可显示现象的发展变化。
3,范围法具有简单、明确的优点,在编制 专题地图时,可作为独立的表示方法,如表示煤 田分布、森林分布等等,但常常与其它方法配合 使用。
4,当用质底法显示两种性质的现象时,通常用颜色 表示现象的主要系统,而用晕线或花纹表示现象的补 充系统。
二,定量数据的表示方法——等值线法
等值线是专题要素数值相等的连线,例如等高线、 等深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磁偏线、等 震线、等重力异常线等等。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2讲 地图与地理图像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2讲 地图与地理图像](https://img.taocdn.com/s3/m/23e6f72c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8e.png)
第2讲地图与地理图像初中课标·内容要求新课程·素养要求初中教材·对应内容2020年新高考·命题统计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与注记。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世界地理]上册—2.常见地理图像:区域图、示意图、统计图、等值线图、景观图等。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初高中地理各册山东卷22幅图;北京卷20幅图;天津卷28幅图;海南卷12幅图;浙江卷35幅图;上海卷14幅图一、地图基本要素1.比例尺(1)比例尺的基本含义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表示方法数字式1∶7 000 000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7 000 000厘米,即70千米线段式(2)利用比例尺量算两点间的距离第一步:量算两点间的图上距离,单位一般为厘米;第二步:找出图中的比例尺;第三步:统一单位后再套用公式,计算两点间的实地距离,单位一般为米或千米。
[易误辨析]绘制地图时,比例尺是否可以随意选取?提示不可以。
绘制地图时,比例尺大小的选取需要综合考虑地图所表达内容的详略、所表示地区实际面积的大小以及所绘图的图幅大小等。
2.方向判读图示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确定出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四个方向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与箭头相反的方向为南方,垂直于箭头方向左侧是西方,右侧是东方3.图例和注记(1)图例: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
(2)注记: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或用来说明地理事物数量的数字。
二、地图的选择1.根据目的选择地图2.根据需要选择地图三、常见地理图像1.区域分布图区域分布图突出“知地明理”,是提供地理信息的重要方式,可以涉及不同的区域。
这类图用各种图例、文字、数字等来记载和传递地理信息。
主要类型如下:联分布图地理事物分布内在联系 区域地理环境或地理事物演变分布图区域地理环境演变 区域地理事物的演变2.地理示意图地理示意图是用简明而形象的图形来显示地理事物的结构或相互之间的联系。
专题02 地图(复习讲义)(解析版)-2023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02 地图(复习讲义)(解析版)-2023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https://img.taocdn.com/s3/m/d9ed1a1a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16.png)
专题02 地图(讲义)解析版【课程标准|思维导图|考点梳理|重难点突破|典例解析】●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度和纬度,量算距离,识别图例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并描述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
●结合地形观察,说出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表示地形的方法;在地形图上识别一些基本地形。
●根据需要选择适用的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使用地图的习惯。
●结合生活实例,描述数字地图和卫星导航系统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捷。
●结合实例,描述数字地图在城市管理、资源调查、灾害监测等方面的应用。
1.比例尺(1)定义: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只是表示缩小的程度,所以没有单位。
(2)计算公式:①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单位统一) ②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距离×比例尺 ③ 实地距离=图上距离距离/比例尺(3)表示方法:①线段式:;②数字式:1∶500 000;③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 000厘米,即5千米(4)大小比较:①分子相同:分母越大→比值越小→比例尺越小; 分母越小→比值越大→比例尺越大; ②图幅相同: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 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粗略;(5)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比例尺合适的地图◆如果查询地区的范围较大,应选择比例尺小的地图;❖如果查询地区范围较小,应选择比例尺大的地图,大比例尺的地图地理信息较详细,便于查询。
2.方向(1)一般地图:面对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确定出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四个方向。
(2)有指向标地图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与箭头相反的方向为南方,垂直于箭头方向左侧是西方,右侧是东方。
(3)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图例和注记图例: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地图上的文字和数字说明易错点:比例尺大小与内容范围的关系【误区】图幅或实地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简略。
第二讲 地图数学基础
![第二讲 地图数学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52212989dd36a32d72758142.png)
• 地图是地理学和地质学等区域性学科的“第二 语言”。
• 地球科学既是地图学的应用对象又是地图学的 研究对象,地图作为科学研究的有效工具,促 进了地球科学的发展。
• 地理学和地质学等区域性学科又是地图学,特 别是专题地图学的科学内容基础和主要资料来 源。
• 地图学与地学等区域性学科相结合,形成地球 学20科20/8/1各2 部门或区域的专题地图学,如地质制图
2020/8/12
2020/8/12
国家大地原点(陕西泾阳)
主要的地球椭球体元素
名称 地心 地轴 地极 子午面 子午圈 首子午面 首子午线 法线 平行面 平行圈 赤道面 赤道圈 地理坐标系
现代地图学与测绘学的关系
• 没有精密的测量就没有精确的地图;测制地形图 的过程中,各种成图要素的表示方法,地图概括 及其编辑工作,都需要地图学方面的知识。
• 在我国,行政部门与学会组织,都把地图学与测 量学结合在一起统一管理,把地图学作为测绘学 的一个分支;同样地理学的相关单位也把地图学 作为地理学的组成学科之一。在国家科学分类系 统中,地图学作为理科,在地球科学大类中,同 自然地理学、地质学、海洋学等并列为二级学科
• 美国的地质调查局(USGS)甚至把地质学、地理学、测 绘学组合在一起,除编制生产地形图、地质图、还编制生 产其他专题地图。
2020/8/12
二.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2.1地球的自然表面(自然球体) 2.2地球的物理表面(大地体) 2.3地球的数学表面(旋转椭球体)
2020/8/12
2020/8/12
2020/8/12
2.3.2我国与测量制图相关的几个椭球体参数
• 参考椭球体定位:地球的长半径、短半径和扁 率测定后,还必须确定大地水准面与椭球体面 的相对关系,即确定与局部地区大地水准面符 合最好的一个地球椭球体-参考椭球体,这项 工作就是参考椭球体定位。
2024年中考地理复习+学案+专题三地图判读专题
![2024年中考地理复习+学案+专题三地图判读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841f574c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4d.png)
专题三地图的判读〖基础巩固〗1.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内容越;比例尺越,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2.判断地图的方法:有指向标的地图,箭头指向为,相反的方向为;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方向;既无指向标又没有经纬网的地图,就按照一般方法上北下南,。
3.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等高线的地方,坡缓。
4.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是;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是;两山峰之间的部位是;等高线重叠处是;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的是山峰。
5.海拔500米以上,地势起伏很大,顶尖坡陡的是山地;海拔在200—500米之间,地势起伏较大,顶圆坡缓的是;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的是。
〖精讲点拨〗1.(2018中考)关于图中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村落的海拔高度位于100—200米之间B.较长中虚线AB是一条山谷线C.若赵庄、周村之间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是1.5千米D.图中A、B两地的气温差应为3℃2.(2013中考)有一地理兴趣小组判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时得出以下结论,请你找出说法错误的一项()A.图中①、②、③处都有可能发育成河流B.村庄甲及附近地区若有大片农田,最有可能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水稻C.B处、C处地形部位的名称分别为鞍部、陡崖D.村庄甲位于水电站乙的东北方向3.某中学地理夏令营在如图区域开展了一次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A、B、C、D四地区中的A地,可以进行攀岩活动B.图示区域是丘陵,张庄所在地形部位为山谷,王庄所在地形部位为鞍部C.图中所示的4个村庄中,看不到水库景区的村庄是李庄;可能受山洪影响的村庄是刘庄D. B、C两条引水线路中,能自流灌溉的是B线路〖有效训练〗1.八年级1班的同学准备从学校出发,去公园参加秋游活动。
出发前,他们在比例尺为1:100 000的地图上测量出两地距离是5厘米,那么他们的实际路程是()A.500千米B.50千米C.5千米D.0.5千米房县的小明非常喜欢地理。
《地图制图技术》课程标准
![《地图制图技术》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4cc2feb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04.png)
《地图制图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地图制图技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技术学科,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地图制图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提高地图制作和表达的能力。
本课程在地理、测绘、地质、环境等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目标1. 掌握地图制图的基本理论,包括地图投影、地图符号、地图色彩等方面的知识。
2. 掌握地图制图的基本方法,包括地图编绘、地图扫描、地图数字化等方面的技能。
3. 培养学生具备地图制作和表达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地图制作任务。
4. 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 地图投影:介绍常用的地图投影方法,包括墨卡托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等,比较不同投影方法的优缺点,并要求学生掌握其中一种投影方法的应用。
2. 地图符号:讲解地图符号的设计原则、表示方法及分类,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地图主题和内容设计合适的地图符号。
3. 地图色彩:介绍色彩在地图中的作用和运用原则,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地图主题和内容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
4. 地图编绘:讲解地图编绘的流程和方法,包括地图扫描、数据采集、地图数字化、地图编辑等环节,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地图编绘任务。
5. 综合应用:结合实际案例,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地图制作和表达的综合应用,包括地形图、专题图等制作。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课堂讲授:教师通过讲解、演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传授地图制图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
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和实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 案例教学: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地图制图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其综合应用能力。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5.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五、课程评估方式与标准1. 平时成绩:根据出勤率、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平时成绩。
地图学 教学大纲
![地图学 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2a0168489eb172ded63b7cb.png)
教学大纲一、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是测绘类本科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通过课程学习,能够使学员充分认识地图在空间信息处理、分析中的作用,掌握地理信息在地图上的表示方法,理解常规地图和数字地图的生产方式,了解地图学发展的新理论、新技术以及地图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基本具备熟练读图识图用图能力,并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教学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员理解并掌握地图的基本特征、地图内容表示、地图生产与应用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地图设计和生产的基本环节,了解地图印制的原理和方法。
熟练阅读分析各类地图并写出读图报告;深刻认识空间信息在地图上符号化表示的全过程;掌握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在地图编制中的作用;掌握地图常用的分析方法;了解数字地图制图原理与过程。
重视将地图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和专业作风,鼓励学员的创新意识,培养学员的综合素质和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的结构第一章地图与地图学第1节:地图的基本特征和定义、地图的功能和作用第2节:地图阅读第3节:地图的内容和分类、地图的一般制作过程、地图学及其发展趋势教学目标:通过本模块的学习,深刻理解地图的基本特征,准确掌握地图的概念,在对地图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及地图分类等知识点进行学习的基础上,认识地图的功能与作用,了解地图测制的基本过程与方法,达到从总体上对地图与地图学有一个比较全面认识的目的。
通过明确地图是测绘过程的最终成果,认清测绘各专业在地图测制过程中的作用及相互联系,从而理清专业关系,更好地把握专业学习,并为具体内容的学习奠定认识基础和框架。
教学方法:本模块共安排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学时,实践2学时。
采用课堂讲授、实例示范和参观实践的方法实施教学。
课堂讲授:通过准确解释各个基本概念,清晰阐明基本概念的内涵和相互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大量地图实物和多媒体电子课件,力求将抽象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以加深学员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地图设计与编绘》课程教学大纲.doc
![《地图设计与编绘》课程教学大纲.doc](https://img.taocdn.com/s3/m/1bb2d37fcc22bcd127ff0c4d.png)
《地图设计与编绘》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707423056 课程名称:地图设计与编绘课程英文名称:Map compile and design 总学时:32学分:2 开课单位:地理信息系统授课对象:地理信息系统前置课程:地图学一、教学目的和要求《地图设计与编绘》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专业课。
本课程从地图的基本概念开始,研究地图的内容及表示方法;地图的数学基础; 地图设计:包括地图设计的理论基础,图幅设计,内容设计以及表示方法的设计、成图工艺方案设计等;地图编绘:包括编绘地图的技术方法,制图综合基本理论,制图综合的实施等。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地图与地图学(一)理解地图的定义、特性(二)了解地图的类型与用途(三)了解地图的历史(四)理解地图学(五)掌握地图的分幅与编号第二章地图符号和地图表示(一)了解地图符号、分类(二)理解视觉基本规律(三)掌握基本图形变量(四)掌握地图符号设计(五)掌握普通地图、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第三章地图的数学基础(一)掌握坐标系与高程系(二)掌握比例尺(三)掌握高斯投影(四)掌握地图定向第四章地图的制作过程(一)了解传统技术编制地图(二)掌握计算机地图制图的基本过程第五章地理变量与图形表达(一)了解地理变量(二)了解地理数据的图形表达(三)理解统计数据(四)掌握图形设计(五)理解地图色彩第六章制图综合(一)理解制图综合的基本定义(二)理解制图综合的方法(二)理解影响制图综合的基本因素(四)掌握制图综合的基本规律(五)掌握海洋要素的制图综合(六)掌握陆地水下的制图综合(七)掌握居民地的制图综合(八)掌握交通网的制图综合(九)掌握地貌的制图综合(十)掌握植被要素的制图综合(十一)掌握境界及其他要素的制图综合第七章地图设计文件(一)了解地图设计与编辑(二)掌握编绘规范、细则、土式(三)掌握编辑大纲(四)掌握编图大纲第八章地图的图面设计(一)掌握地图的分幅设计(二)掌握地图的图面配置(三)掌握地图拼接制图区域和制图资料(四)理解制图区域研究的目的(五)掌握制图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六)掌握制图资料分析和评价的标准(七)掌握制图资料的加工(八)了解遥感资料的应用第十章地图的原图编绘和出版准备(一)了解传统制图方法的原图编绘和出版准备(二)掌握计算机制图的编绘与出版准备一体化第十一章地图集的设计与生产(一)了解地图集的特点(二)掌握地图集的设计(三)理解地图集的编辑特点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本课程在学习地图定义的基础上,主要讲述制图综合的方法,以及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的编辑和设计方法。
《地图编制与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地图编制与设计》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44ea130b90d6c85ec3ac664.png)
《地图编制与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英文):专题地图编制/Thematic Map Compiling课程编码:12024015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使用范围:06地理信息系统学分数:2.5 先修课程:《地图学》学时数:54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18课外学时:考核方式:考查制定日期:2006年制定单位: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审核者:夏丽华执笔者:冯艳芬一、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地位、作用该课程是GIS专业一门专业课,专题地图的制作是学生了解了地形图的编绘后需要掌握的一门重要的技能,专题地图的相关理论及应用对学生地理信息系统的最终成果的表达上提供了一门利器。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和任务通过对《地图编制与设计》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专题地图的构成、可以熟悉专题地图符号的设计原则,掌握专题地图设计的十余种方法、专题地图数据的处理以及专题地图的整饰与设计。
本课程在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对他们的动手能力进行训练,最后通过一定的实践环节,让他们基本掌握设计与制作专题地图的技能。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综合课堂的讲授,课内实践以及习题,讨论的方法来传授知识,课堂讲授的主要内容是基础知识,另外还需要通过习题、讨论加深印象,最后实践性内容通过课内实践来传授。
(四)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本课程需要学生具备地图制作的理论基础和深厚的数学基础,所以需要同学们学习过《地图学》、《高等数学》等课程,另外学生最好修过相关平面设计的课程。
(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本课程教材:黄仁涛.《专题地图编制》.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参考教材:祝国瑞《地图设计与编绘》.测绘出版社.2002姚兴海.《CorelDraw地图制图》. 中国地图出版社.2002二、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专题地图的基本概念第二节专题地图的构成第三节专题地图的分类第四节专题地图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重点:专题地图基本特征;专题地图的构成;专题地图按内容分类;专题地图按概括程度分类难点:专题地图的构成第二章专题内容的分布特征及其表示方法第一节专题内容的分布特征第二节定点符号法第三节线状符号法第四节布满整个制图区域面状现象的表示方法第五节范围法第六节点数法第七节适用于多种分布现象的表示方法第八节运动线法第九节表示方法的变种及其功能扩充第十节各种表示方法的比较和配合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3)其它专题地图 指不能归属于上述内容类型的专题地图,而适用于某 种特种用途的地图。如航海图、航空图、特种军用地图、 城市地图、规划设计地图等,或者是用途广泛而内容包含 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综合性地图
6
二、 按数据特征分类 尽管专题地图所能反映的内容非常广泛,但从其内容 的数据特征而言无非是两种,即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含 分级数据) (1)定性数据 表达专题内容的质量特征,即类别、性质的差别。如: 工业企业或矿点的类别、海岸的类型、地貌类型、土壤类 型等 (2)定量数据 表达专题内容的数量特征,即反映量的概念。如:人 口密度、河流的长度、耕地面积、货物运输量等
22
连续分布面状要素的表示:质底法、等值区域法
表示方法 主要内容 常用手段 要点
空间范围
质底法
质量特征 空间范围
等值区域法 分级特征
显示现象质的差 别,不强调数量 颜色、网纹、 特征 符号、注记
分区界限
分区界限
颜色、晕线
区域间有明确的 等级感受效果; 采用科学的分级
23
24
4、体状分布要素的表示 等值线法
空间特征
主要内容 质量特征 数量特征
成组等值线
颜色、结构 数值标注
要点:以面代体;可通过分层设色提高易读性
25
26
总结
定点符号法 点状分布要素的表示 专 题 地 图 表 示 方 法 定位图表法 线状符号法 线状分布要素的表示 运动线法 范围法 点值法 面状分布要素的表示 质底法 等值区域法 体状分布要素的表示 等值线法
3
专题地图的定义
按照地图主题的要求,突出而完善的表示与 主题相关的一种或几种要素,使地图内容专题化, 形式各异,用途专门化的地图。
4
专题地图的分类
一、按内容分类 按其内容的专题性质,专题地图通常可分为自然地图、 人文地图和其它专题地图三个基本类型 (1)自然地图 包括地势图、地质图、地球物理图、地貌图、气象气 候图、水文图、土壤图、植被图、动物地理图、 综合自 然地理图(景观地图或生态地图)等 (2)人文地图 包括政区地图、人口地图、经济地图、文化地图、历 史地图等
有确定位置线状要素的表示:线状符号法 空间特征 主要内容 类别 等级 线划位置 颜色、结构 粗细
要点:严格定位、不严格定位、单Fra bibliotek定位17
18
无确定位置线状要素的表示:运动线法
路径和方向
主要内容
箭形线划 颜色、结构 粗细、宽度
类别
等级、数量
要点:可以反映各种迁移方式;路径精确或概略
19
20
3、面状分布要素的表示
27
赵卫锋 长安大学地测学院
1
第二讲 地图符号和地图表示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地图符号的概念 地图符号的视觉变量 地图符号的设计原则 普通地图内容表示法 专题地图内容表示法
2
专题地图的基本特征
1、专题地图只将一种或几种与主题相关联的要素特 别完备而详细地显示,而其它要素的显示则较为概略,甚 至不予显示 2、内容更加广泛多样。专题地图上表示的内容除了 那些在地表上能见到的和能进行测量的自然现象或人文现 象外,还有那些往往不能见到的或不能直接测量的自然现 象或人文现象。 3、不仅可以表示现象的现状及其分布,而且能表示 现象的动态变化和发展规律。例如环境保护方面的地图, 人口地图和经济预测图等。
1、点状分布要素的表示 精确定位点状要素的表示:定点符号法 空间特征
主要内容
定位位置 形状、颜色 尺寸
类别 等级、数量
要点:符号的定位;比率符号的设计
13
14
非精确定位点状要素的表示:定位图表法 空间特征 主要内容 数量、结构 区域范围
统计图表
周期性规律
要点:以点代面;图表的设计
15
16
2、线状分布要素的表示
8
(3)综合型图 将几种要素或现象各自独立地表示在同一幅地图上。 这种图既有现象的具体指标显示,又有现象合成的反映。 如综合性的经济总图包括:工业企业或矿点具体分布的位 置、类别及数量指标;交通网及其货物运输品种;农业分 区(按种植类型和方向的专业化组合分区)
9
第五节
专题地图内容表示法
一、专题地图的基本特征
7
三、 按内容概括程度分类 按其内容在地图上概括的程度和繁复程度,专题地图 可分为解析型、合成型和综合型三种 (1)解析型图 以各自的具体指标来显示某一方面特性的地图。如学 校的分布、某种农作物的分布区、某特定时刻的气温等 (2)合成型图(组合型图) 将几种不同的,但相互有联系的指标进行组合,以显 示现象组合特征的地图。如组合了地貌的形态特征和成因 因素地貌类型图,组合了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指标以及 地域形态特点的气候区划图
二、专题要素的分类与特征
三、专题要素的基本表示方法
10
一、专题地图的基本特征
1、突出主题
2、内容广泛
3、方法多样
11
二、专题要素的分类与特征
1、点状分布的专题要素 空间特征 属性特征 时间特征 其它特征
2、线状分布的专题要素
3、面状分布的专题要素 4、体状分布的专题要素
12
三、专题要素的基本表示方法
不连续分布面状要素的表示:范围法、点值法
表示方法 范围法 主要内容 分布范围 类别 分布范围 点值法 密度变化 类别 常用手段 真实/隐含轮廓线 颜色、图案、符号 点群排布范围 点群集中程度 点的颜色、形状 要点 不表示 数量特征 确定每个 点代表的 数值及点 的大小
21
等级、数量
点的尺寸、颜色、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