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探究实验设计

合集下载

八年级生物上册《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上册《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教学设计
2.通过展示细菌和真菌的图片,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它们的形态特点,如细菌的单细胞结构、真菌的多细胞结构等。
3.介绍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分布规律,以及它们与生存环境的关系。
4.讲解无菌操作技术,指导学生如何制作细菌和真菌的临时装片,并进行观察。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如细菌在氮循环中的作用、真菌在分解有机物中的作用等。
3.每个小组分享讨论容包括细菌和真菌的形态、分布、作用等知识点。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选取部分学生的练习题进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普遍对微生物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对细菌和真菌的认识局限于其负面影响。因此,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他们客观看待微生物,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培养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细菌和真菌的基本形态、结构特点及其在自然界的分布规律;无菌操作技术及临时装片的制作与观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对微生物的兴趣,激发探究微生物世界的热情;
2.认识到微生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4.增强学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合作意识和科学素养。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细菌和真菌的形态、结构、分布、作用等方面的知识。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生物教案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生物教案

以人教版初中生物为例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掌握调查和分析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微生物世界的兴趣,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调查和分析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方法。

2.教学难点:实验操作和观察分析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细菌和真菌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知识。

(2)提问:“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是否存在细菌和真菌?它们是如何分布的?”引发学生思考。

2.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1)实验一:采集不同环境下的样品,如土壤、水、空气等,观察样品中的细菌和真菌。

(2)实验二:制作细菌和真菌的培养基,观察细菌和真菌的生长情况。

3.调查与分析(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环境进行调查,如学校、家庭、公园等。

(2)学生设计调查问卷,调查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情况。

4.课堂小结(2)强调实验操作和观察分析能力的重要性。

(3)提醒学生保护环境,关注微生物世界。

四、作业布置1.根据课堂所学,绘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图。

五、教学反思1.实验操作要规范,确保实验安全。

2.调查问卷设计要合理,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3.课堂小结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4.作业布置要适量,既要巩固课堂所学,又要避免学生负担过重。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相信学生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后续学习打下了基础。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细菌和真菌在不同环境中的分布。

2.学生能够设计调查问卷,有效调查和分析环境中的微生物分布。

教学难点:1.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观察的细致性。

2.调查问卷的设计与数据分析。

教学过程补充: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周围的环境中充满了什么样的生命吗?其实,有很多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小生物,比如细菌和真菌。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完整版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完整版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北京市十一学校邢凤玉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出细菌和真菌菌落的不同。

2.知道培养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包括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培养等过程。

3.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

(二)能力目标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积极参加探究方案的制定,在与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及时互相交流经验,学会与人合作完成探究活动。

二、教学重点1.说出细菌和真菌的菌落的不同。

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三、教学难点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四、教学准备教师:培养菌落实物、培养基(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并高温灭菌)、发霉的橘子、牛肉浸膏、蛋白胨、氯化钠、琼脂实物、无菌棉签,制作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之前的对生态系统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细菌和真菌。

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在整个生物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那么,在生活中哪些环境中的细菌、真菌比较多哪些环境中比较少哪些环境中没有细菌和真菌同学们会认为,脏的地方(比如厕所)、温暖潮湿的地方、抹布等细菌和真菌比较多。

太空中、干燥的地方、消毒水里细菌和真菌比较少,而实际上这种认识不是完全正确的。

教师请同学们比较一下马桶与手机的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同学们可能都认为当然是马桶微生物数量多。

教师展示马桶与手机相比的数据。

1.由英国《which》杂志开展的研究共抽样检测了30个手机。

调查表明:现在英国人使用的6300万支手机中有1470万支手机存在健康隐患。

2.一支普通手机上所携带的有害细菌量是男厕所一个冲厕手柄所携带细菌量的18倍,手机成为更大的卫生隐患。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环境中细菌和真菌无处不在,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如何分布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微小生物。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

科目:八年级生物备课时间:2021.10备课人:课题: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核心素养:通过学习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和理性思维。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说出细菌和真菌菌落的不同,知道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分布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材和课件资源,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小组合作探究知识、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加探究方案的制定,在与小组成员共同讨论的过程中,及时交流经验,完成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1.细菌和真菌菌落的区别。

2.尝试运用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方法,设计探究细菌和真菌分布的实验方案。

教学难点:设计探究细菌和真菌分布的实验方案。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由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二、揭示学习目标1.观察不同形态的菌落图片,说出细菌和真菌菌落的特点。

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三、新课学习:以不同的方式指导学生自学课本内容,根据自学效果进行适当的点拨讲解。

自主学习 1. 学生自学课本66-67页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菌落?(2)如何区分细菌和真菌的菌落?鼓励学生抢答,必要时老师给予补充。

应明确以下概念:菌落: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细菌菌落:较小,一般呈白色,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霉菌菌落: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有红、绿、黑、黄、褐色等不同颜色,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展示不同的菌落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辨认是细菌还是真菌菌落。

自主学习 2. 指导学生研读教材67页科学方法,总结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方法步骤。

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恒温培养视频播放培养基的制作过程、图解演示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增加感性认识。

合作探究: 根据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方法步骤,结合课本68-69页的探究实验,试着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人教版)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人教版)

5.4.1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课型: 新授课教 材 分析《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

是学生在学习了植物、动物之后接触到的第三类生物种类——微生物的序篇。

从宏观上认识细菌和真菌的相关知识,能区别细菌和真菌菌落在大小、形态、颜色上的差别。

通过科学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探究实验过程中掌握简单的细菌和真菌的培养方法。

认识到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的广泛,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在合作中学会与同学交流分享互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3)知道细菌和真菌生活所需要的一般条件和不同细菌生活所需要的特殊条件。

过程与方法: 小组成员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探究活动,学会与人的合作与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严谨求 实、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重难点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重点) 探究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重点)探究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难点)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热情周围环境中有数不清的细菌和真菌,甚至在我们的体表和体内也有许多细菌,有时候还有真菌。

并且展示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细菌和真菌。

让学生对微生物产生更多的兴趣。

(二)观察菌落——明确教学目标1.菌落(PPT 展示多种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成为菌落。

(让学生通过观察来总结菌落的特征)2.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和学生一起讨论和分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①配制培养基②高温灭菌③冷却接种④恒温培养(三)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明确教学目标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回顾探究过程,帮助学生捋顺其中的各个环节)1.问题:不同环境中都有细菌和真菌吗?哪种环境中更多一些?哪种环境中更少一些?哪种环境中根本没有?2.探究思路:如果请你帮幼儿园的老师想个办法,让孩子们知道手上就有细菌或真菌,饭前必须洗手,你有什么办法?设计并实施检测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探究活动。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细菌和真菌的菌落在大小、形态、颜色上的区别2.过程与方法:了解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学会利用探究方法研究身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生物科学史,在与同学的小组合作探究中学会与人合作与交流。

并认同严谨求实、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难点学生的探究活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2.教学重点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的灵活应用三、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

是学生在学习了植物、动物之后接触到的第三类生物种类——微生物的序篇。

从宏观上认识细菌和真菌的相关知识,能区别细菌和真菌菌落在大小、形态、颜色上的差别。

通过科学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探究实验过程中掌握简单的细菌和真菌的培养方法。

认识到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的广泛,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并在合作中学会与同学交流分享互助。

同时,本节内容在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课本生物技术中也有对细菌和真菌培养方法的详细介绍,通过本节的学习也起到了初高中衔接的桥梁。

四、学情分析在学习了植物和动物两大类生物后,学生在进入微观世界中时,没有可视化的图像,没有较为熟悉的内容,会极大程度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带领学生进入神秘的微观世界中,有直观的认识,有体验后的知识习得,有科学严谨又充满惊喜的生物实验,让学生带着兴趣去探索微观世界。

五、课时安排:2课时(学生科学探究一节)七、课堂反思本节课主要内容有一个重要环节:学生科学探究,在本节课这个只能通过老师的案例教学,让学生了解探究的过程与注意事项,具体的探究活动还是需要本人完成。

因此在任务单后附加了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的视频教学,让学生通过高年级科学方法的学习,能完成细菌和真菌培养的过程。

由于缺乏了学生展示的环节,本节课稍显常规与讲授,希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积极参与到动手动脑的科学探究中。

细菌真菌的分布教案

细菌真菌的分布教案

细菌真菌的分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基本概念,掌握它们的特征和区别。

2. 探究细菌和真菌在不同环境中的分布情况,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细菌和真菌的基本概念。

2. 细菌和真菌在不同环境中的分布情况。

三、教学难点:1. 细菌和真菌在极端环境中的生存策略。

2. 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观察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实验器材、微生物样本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细菌和真菌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两种微生物。

2. 讲解:介绍细菌和真菌的基本概念,讲解它们的特点和区别。

3. 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细菌和真菌在不同环境中的分布情况。

4. 讨论: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思考细菌和真菌在不同环境中的生存策略。

6.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7. 板书设计:细菌真菌的分布1. 基本概念细菌:单细胞生物,无核,繁殖快。

真菌:多细胞生物,有核,繁殖慢。

2. 分布情况土壤:细菌和真菌广泛分布于土壤中,参与分解有机物。

水体:细菌在水中繁殖,真菌在水面形成菌膜。

动植物体:细菌和真菌寄生或共生于动植物体内。

极端环境:细菌和真菌在极端环境中具有特殊的生存策略。

8. 课后作业:2. 描述细菌和真菌在不同环境中的分布情况。

3. 谈谈你对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用的看法。

4. 搜集有关细菌和真菌的资料,进行阅读分享。

5. 观察身边的微生物,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细菌和真菌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如食品发酵、药物研发等。

2. 探讨细菌和真菌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如生物降解、水质净化等。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四章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

第四章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教学设计一一蒋钢灌阳县灌阳镇红旗中学课题:第四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掌握细菌和真菌菌落的特点;掌握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及生存条件(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表演,能区别掌握细菌和真菌菌落,学生的讲解、讨论回答, 知道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洗手与不洗手”的实验设计,树立卫生意识,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设计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的实验方案。

三、教学方法:课文剧表演法自主探究法学生组织教学法四、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发霉的橙子、面包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上课时间:2015.10 七、教学程序教学内容导入新课教师活动一、创设情境1上课前播放儿歌VV采蘑菇的小姑娘>>。

提出问题:歌中提到的蘑菇是植物还是动物?或其它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什么角色?2•幻灯片出示一些真菌、霉菌、细菌与发霉的子、面包实物。

3.请学生在教室抓一些细菌和真菌来。

问为什么?引出课题在自然界中还广泛分布着细菌和真菌,比如真菌中的木耳、香菇、灵芝、变质面包上的霉菌等等,还有细菌中的大肠杆菌、被广泛用于整形行业的肉毒杆菌、乳酸饮料中的乳酸菌等等。

学生活动学生欣赏歌,回答问题观看、玲听表明抓不了,太小了设计说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日常认识入手,贴近学生生活,易于理解观察 菌落 细菌很小,大部分的真菌的个体也比较小。

(图片展示一枚钉子与钉子上的细菌的放大图),正是由于细菌和真菌都很小,平时我们肉眼很难观察 到,只有当它们大量繁殖形成集合体后, 肉眼才能看到;其实,平时我们生活中观察到的橙子上的绿毛,食物中的斑点都是成千上万个细菌或真菌组 成的菌落。

二、课文短剧表演 提问:什么是菌落?设问:细菌的菌落和真菌的菌落有何异同呢? (图片展示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不同形态) 指导学生填表。

细菌真菌的分布教案

细菌真菌的分布教案

细菌真菌的分布教案教案一: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一、教学目标:1.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掌握细菌和真菌在不同环境中的分布情况;3.了解细菌和真菌在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1.细菌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真菌的基本特征和分类;3.细菌和真菌在不同环境中的分布情况;4.细菌和真菌在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细菌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5分钟)1.引入:通过展示细菌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引出细菌的基本特征和重要性。

2.讲解细菌的基本特征:微小单细胞生物、无细胞核、无器官、无色素等。

3.讲解细菌的分类:按形状分类(球形、杆状、螺旋状)、按染色性分类(革兰氏染色、酸性染色)等。

步骤二:真菌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5分钟)1.引入:通过展示真菌的图片或视频,讲述真菌的特点,引起学生兴趣。

2.讲解真菌的基本特征:多细胞、有细胞核、有菌丝和分生孢子等。

3.讲解真菌的分类:按生活方式分类(营养菌、寄生菌、共生菌)、按菌丝产生方式分类(单核菌、双核菌、多核菌)等。

步骤三: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情况(30分钟)1.细菌的分布:讲解细菌在不同环境中的分布情况,包括土壤、水体、空气、人体等,引导学生思考细菌为什么会在这些地方生存繁殖。

2.真菌的分布:讲解真菌在不同环境中的分布情况,包括土壤、水体、植物体、人体等,引导学生思考真菌为什么会在这些地方生存繁殖。

步骤四:细菌和真菌在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作用(30分钟)1.细菌在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讲解细菌在食品、药物、发酵等方面的应用,并让学生归纳总结。

2.真菌在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讲解真菌在食物加工、药物合成、废物处理等方面的应用,并让学生归纳总结。

四、教学方法:1.授课法:通过讲解、示例等方式进行知识传授;2.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直观地展现细菌和真菌的特点和分布情况;3.提问互动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探究实验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探究实验

导学案《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探究实验》班级姓名评分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探讨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条件。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小组之间合作和相互交流的能力;强化探究性实验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实是求是的学习态度;关爱他人的优秀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设计“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方案学习过程:一、课前检测(略)二、自主学习:认真阅读P56——57页内容,完成下列探究问题。

三、合作探究: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要求:(1)认真阅读思考下列问题;(2)先“一对一”讨论,标记疑难问题,然后组内交流,准备展示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探究思路:1、材料准备2、为什么要两套装培养基的培养皿?各做什么用?3、你怎样采集细菌和真菌?这一步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哪一步骤?4、为什么培养用的培养基和培养皿在接种前必须高温处理?为什么要用无菌棉棒?5、什么环境条件下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在这个探究中什么情况下不可能有细菌真菌的存在?6、通过对不同环境中的细菌、真菌的检测,证明细菌真菌的分布。

7、根据探究活动总结:细菌、真菌的生活必须具有哪些基本条件?四、展示评价:1.点评时要脱稿,面朝同学,表达要流畅自然,落落大方。

2.其他同学们及时补充并给予鼓励。

五、课堂检测:1、检测硬币上有无细菌时,将硬币放在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这个过程是()A接种B高温灭菌C配制培养基D培养2、泡菜坛制作泡茶严格密封的原因是()A防止阳光照射B隔绝空气C防止水分蒸发D防止泡茶香味散发3、细菌真菌培养基的配制成分中总是含有有机物原因是()A培养基的固化剂 B调节培养基中的温度C细菌真菌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D、ABC三种都是4、农村在起沼气池时要密封不可透气,这是由于甲烷菌在无氧条件下才能将有机物分解产生沼气。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不同的细菌对养的要求不同B甲烷菌在有氧条件下的生长和繁殖受到抑制C所有的细菌生活都不需要氧D沼气如果泄露,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5、探究:准备两片新鲜面包(都来自同一个面包),把其中的一片烘干成干面包,然后将两片面包分别放在小烧杯内,并同时放在温暖的环境中,过一段时间后,在新鲜的面包上长出来霉菌,而且随时间推移不断增多,但是干面包上没长霉菌,请分析:○1新鲜的面包片和干面包片都是为霉菌的生长提供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通过设计课后实践作业,让学生调查周围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分布情况,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此外,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环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共同探讨问题,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同时,我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挑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此外,我还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直观、生动的学习氛围。例如,通过播放细菌和真菌的微纪录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它们的形态和生活习性。或利用实物模型展示细菌和真菌的结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二)问题导向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我将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这些问题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从课堂导入到课后作业,从实验操作到讨论交流。例如,在介绍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特征时,我会提问:“细菌和真菌有什么区别?”“它们是如何繁殖的?”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将进行讨论、实验、资料搜集等活动。我将提供充足的资源和工具,如实验材料、参考书籍等,以支持他们的学习。同时,我会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成果。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将能够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沟通和表达的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评价。首先,我会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反思自己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例如,在学习细菌和真菌的分类和特征时,学生可以反思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了细菌和真菌的区别,是否能够准确地描述它们的特征。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教育课程标准指导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5.4.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作为重点章节,旨在让学生掌握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及分布情况。作为特级教师,我深入研究了本章节内容,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需求,制定了一份优秀教学案例。

细菌真菌的分布教案

细菌真菌的分布教案

细菌真菌的分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特征;(2)掌握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范围和生存条件;(3)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菌和真菌。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2)运用比较法,分析细菌和真菌在不同环境中的生存能力;(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微生物世界的兴趣;(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情感;(3)培养学生珍惜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特征;(2)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范围和生存条件;(3)实验操作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1)细菌和真菌的微观观察;(2)细菌和真菌在不同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分析。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教材和教辅;(2)实验器材和药品;(3)多媒体课件。

2. 学生准备:(1)预习教材;(2)准备好实验器材;(3)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特征;(2)提问: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情况如何?2. 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1)分组讨论:细菌和真菌在哪些环境中存在?(2)实验演示:观察细菌和真菌在不同环境中的生存情况;(3)学生实验: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3. 分析与讨论:(1)总结实验结果;(2)分析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规律;(3)讨论:细菌和真菌在不同环境中的生存能力。

五、课堂小结与作业1. 课堂小结:(1)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特征;(2)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范围和生存条件;(3)实验操作方法和技巧。

2. 作业:(1)复习课堂内容;(2)完成实验报告;(3)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内容与要求1. 了解细菌和真菌在不同物体上的分布情况。

2. 学会使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细菌和真菌的计数。

3. 掌握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提问: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有什么作用?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2. 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1)分组讨论:细菌和真菌在不同物体上的分布情况;(2)实验演示:使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细菌和真菌的计数;(3)学生实验: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细菌和真菌在不同物体上的分布。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目标1.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

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进行“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特点。

教学难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教学准备培养基、培养皿、无菌棉棒、无菌水、透明胶带、标签纸、放大镜等材料用具;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活动】展示香菇、发霉的面包、发霉的橘子的图片,讲解:当你在大自然中畅游时,映入眼帘的生物大都是植物或动物,偶尔还会看见蘑菇,它属于真菌。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发霉的面包、发霉的橘子,那是真菌中的霉菌。

至于细菌,肉眼就看不见了。

其实,在你周围有数不清的细菌和真菌。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新课——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教师活动】展示现代化养鸡场的图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1.养鸡场又不是医院,饲养员为什么要像医生一样穿着白大褂呢?2.给散养的鸡喂食时不用穿白大褂,这又是为什么?【学生活动】思考,尝试回答问题。

新知探究一、观察菌落【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6~67页的内容,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细菌很小,大部分真菌的个体也比较小,应该如何观察和检测它们呢?【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并思考。

【教师活动】展示有菌落的培养皿图片,讲解:在培养皿中加入适于细菌或真菌生长的物质,制成培养基来培养。

在培养基上,它们会迅速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继续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什么是菌落呢?【学生活动】通过阅读教材,得出答案: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

展示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图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何区分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呢?【学生活动】观察图片,思考,尝试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

再次展示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图片,进行总结:细菌的菌落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真菌的菌落一般较大,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时还能呈红、褐、绿、黑、黄等不同的颜色。

【公开课教案】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公开课教案】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第1课时〖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3.知道细菌和真菌生活所需要的一般条件和不同细菌生活所需要的特殊条件。

4.学会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5.培养学生进行推理和比较的能力及设计多种实验方案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细菌和真菌培养熟悉细菌和真菌的分布;2.通过探究实验和小组之间的讨论,归纳出细菌和真菌生活所需要的一般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2.细菌和真菌的一般培养方法;3.探究活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中探究方案的制定,经验交流后能够正确地得出结论。

〖教学难点〗1.探究活动中各小组成员的分工合作,探究实验的观察记录;2.细菌和真菌的一般培养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培养的不同形态的菌落、变质的牛奶、米饭、长“毛”的馒头、长有木耳的树枝、蘑菇、足癣和背癣的图片、实物投影仪、培育细菌和真菌的实验材料和用具(琼脂、培养皿、烧杯、牛肉膏、蛋白胨、酒精灯、吸管、三脚架、无菌棉棒、镊子、放大镜等)。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变质的牛奶、米饭,长“毛”的馒头、长有木耳的树枝等,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下列问题:(1)馒头存放时间久了为什么会长“毛”?(2)腐烂的树枝怎么会长有木耳呢?(3)营养丰富的牛奶和米饭为什么变质了?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中的食物变质、物品发霉等生活经验,尝试回答:(1)存放久了的馒头会长出“毛”,这是真菌中的霉菌;(2)腐烂树枝上长出的木耳实际是真菌;(3)牛奶和米饭变质了,这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细菌在作怪。

师生达成共识:自然界广泛分布着细菌和真菌。

由此导入新课。

2.问题导入:教师提问:“细菌和真菌是什么样的?它们生活在哪里?”“同学们是怎样知道细菌和真菌的存在的?”“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着细菌和真菌吗?”通过提出问题,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有关细菌和真菌方面知识的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说出细菌和真菌菌落的不同。

2.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和生存条件。

3.知道培养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包括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培养等过程。

(二)能力目标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积极参加探究方案的制定,在与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及时互相交流经验,学会与人合作完成探究活动。

二、教学重点细菌真菌的分布特点三、教学难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真菌四、教学准备教师:培养皿、牛奶、琼脂、无菌棉签、三脚架、石棉网、烧杯、玻璃棒、酒精灯、打火机、高温灭菌锅、恒温培养箱、标签、免洗洗手液、配制培养基、录制视频、制作课件学生:家中发霉的食物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张现代养鸡场的照片,养鸡场又不是医院,饲养员为什么穿着白大褂?进入养鸡场前还要进行消毒处理?引发学生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物质都会发霉变质,同学们家中有哪些物质发霉了么?请同学们展示。

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交流细菌和真菌的存在。

(二)菌落图片展示一张钉子的表面,放大30000倍才能够看清钉子上的细菌,除了蘑菇等大型真菌外,全部的细菌和大多数真菌个体都很小,我们能看到的其实是它们的集合体,引出菌落的概念。

1.学生阅读教材67页,分组讨论。

组织全班交流,比较细菌和真菌的菌落有何区别并完成表格。

2.教师展示菌落图片,找学生判断图片中哪些是细菌菌落?哪些是真菌菌落?通过教材的阅读和图片菌落的比较,同学们基本上能够区分出细菌和真菌的菌落,明确可以通过菌落大小、表面形态、颜色等综合分析菌落的类型。

明确菌落是由单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形成的集合体。

(三)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情况教师播放细菌真菌分布的视频。

通过观看视频,同学们知道,哪怕在300°以上的热泉中仍旧有细菌真菌的存在,从而引出细菌真菌分布广泛,无处不在。

(四)细菌和真菌生存的基本条件教师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推测出细菌真菌生存的基本条件: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一等奖3篇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一等奖3篇

4、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一、教学目标1、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3、小组成员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探究活动,体验与人的合作与交流;4、认同严谨求实、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二、重点难点重点: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2、探究活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难点:探究活动中小组成员要做好分工,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好观察记录。

三、课前准备教师:1、变质的牛奶、各种真菌(木耳、香菇、灵芝等)长霉的馒头、面包,腐烂变质的.水果;2、实物投影仪;3、培养菌落实物;4、琼脂、培养皿、烧杯、甜豆浆、酒精灯、吸管、三角架、无菌棉棒、镊子、放大镜。

学生:预习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

四、课时分配一课时五、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引入新课积极思考、踊跃提问展示变质的牛奶,提出问题,引入新课认识大型的真菌和真菌中的霉菌仔细观察,从实物中获得有感性认识。

展示大型真菌及霉菌实物。

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请两个同学讲解和演示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提问并解答。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究解决问题。

区分细菌和真菌菌落分布的特点观察菌落实物、区分其分布的特点。

阅读教材。

将课前培养的菌落实物分发给各小组,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并及时点评并给予鼓励。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范围通过对实物、图片的观察总结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范围。

展示实物、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范围。

制定探究活动的方案制定实施方案、交流活动的计划及展示观察记录的表格下课后半小时内将在各自环境中已接种的培养皿密封好,送回教室后排的空桌上。

布置设计探究方案,提醒学生注意设计对照组。

巡视和指导、参与设计,及时激励。

每组发给两套有培养基的培养皿。

5、《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案一等奖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细菌和真菌的菌落,认识菌落的外观形态,辨别被细菌、真菌感染的食品和生物;2、通过学生介绍,分析培养基的基本成分,了解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操作过程,尝试进行相关的实验操作;3、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分析实验结果,归纳适宜细菌真菌生存的环境条件;4、根据所学知识,对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并阐述自己的论据,培养相关的科学素养;5、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开拓创新、交流和合作的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探究实验设计
一、教材分析与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节的知识背景是,细菌分布极广,地球上人迹所到之处都有细菌。

甚至在5m多深的土壤中,1000m以下的深海中,盐分很高的盐湖中,也都有细菌。

空气中,各种物体的表面,包括人的外表,以及动物的消化道内,也都有细菌。

深海中热泉口附近的水温可达300℃以上,竟也有细菌存在,它们和外周的其他生物组成一个特殊的没有日光的生态系统。

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

本节的探究实验是在学生已有一定的探究性实验技能的基础上进行的。

如学生会“提出问题,作为假设”。

2、设计思路
本节课着重体现从生物圈的角度认识细菌和真菌的思路。

让学生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进行观察。

即通过“探究实验”由学生亲自体验细菌和真菌的广泛分布入手,认识细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特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无声处走进教学内容,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健康的生活态度。

在学法指导中,改变以往讲述细菌的知识内容的做法,侧重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和探究,符合从感性到理性的规律。

同时,让学生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学习接种和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操作,为学生学习生物技术打下了一定基础。

3、教学中应注意的的问题
(1)培养基和培养皿要严格高压灭菌,这是探究实验成功的关键。

(2)鼓励学生大胆设计多种实验方案,珍惜实验机会。

(3)提示学生为什么要选取两套培养皿,目的是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

(4)强调此探究实验是属于单因素。

除采样地点是变量外,进行微生物培养的条件,如温度等要保持一致。

(5)做好标记,设计好实验方案之后,方可打开培养皿。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探讨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条件。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进行推理和比较的能力;设计多种实验方案的能力;小组之间合作和相互交流的能力;强化探究性实验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实是求是的学习态度;关爱他人的优秀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教师要提供充足的时间让每个小组的学生设计“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方案,鼓励学生提出多种不同的方案;各个小组交流对细菌和真菌分布特点的研究成果,达到成果共享。

教学难点:
配制和分装培养基并进行高温灭菌;从实验中体验细菌和真菌的生活条件的结论。

三、教学策略
探究实验法和比较实验归纳法。

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程序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教师学生
课前准备
培养基配制、分装、
灭菌,制作PPT课件。

预习实验方案
关注学生
生活经验
导入新课课件展示菌落图片,
启发菌类分布特点。

说出细菌、真菌特点
以及常用观察方法
由宏观引向微观
进入新课
课件展示培
养基制作过程
了解接种前的
科学实验过程
感受科学精神
及科学态度
实验过程
1、强调注意事项、巡
回指导。

2、分发含培养基的两
套培养皿,要求做标记。

3、要求按设计方案接
种。

4、接种后立即放入恒
温箱培养。

1、设计实验方案。

2、组长领取两套培养皿,
在底部做标记。

3、按实验方案在不同地
点或用不同方法接种。

明确方案、合作学
习,感受细菌真菌的
生活条件及分布广
泛的特点。

三天后观察
从恒温箱中取出
培养皿,分析和观察。

对照课本彩图和
课件识别两种菌落
学会用肉眼识别两
种菌落,进一
步认识其形态特点
和生活条件。

记录
讨论归纳得出结论
给予各小组充分的
时间交流探究结果,
指导完成实验报告册。

各组代表发言,阐述
设计方案、探究结果,
用文字及表格将结论
在实验报告中表述。

注重探究过程,
体会合作的愉快和
实是求是的科学态
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