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高中生物教案范文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高中生物教学中,物质跨膜运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
这个主题涉及到细胞膜的结构、物质在细胞膜上的运动方式等多个方面。
本教案将突出讲解物质在细胞膜上跨膜运输过程中的各种方式。
1. 被动扩散被动扩散是物质跨膜运输中最简单的方式。
它是指物质在不需要输入能量的情况下,仅靠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而实现跨膜传输。
被动扩散的速度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浓度梯度、温度、物质分子的大小和极性等。
被动扩散的例子有很多,比如氧气、二氧化碳等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细胞膜自由扩散。
但是,比较大的分子,如葡萄糖、氨基酸等,就不能轻易地通过细胞膜。
细胞需要提供一些特殊的途径来实现这些物质的跨膜传输。
2. 运载蛋白运载蛋白是细胞膜上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结构,它可以通过与特定的物质结合,使之跨过细胞膜。
这种跨膜方式又可以分为两类:主动运载和被动运载。
在主动运载中,运载蛋白需要消耗ATP等能量分子才能运作。
例如,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差异可以通过主动运载来维持。
这种运载方式可以将离子从低浓度区运输到高浓度区,从而使离子的浓度倒转。
被动运载则是指运载蛋白在与物质结合后,不需要消耗额外的能量就可以进行传输。
水通道蛋白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被动运载蛋白。
它可以在细胞内、外的水分子浓度差异驱动下,将水分子从高浓度区转移到低浓度区。
3. 膜通道膜通道也是细胞膜上一种常见的跨膜运输方式。
跟运载蛋白相似,膜通道可以筛选特定的物质进行跨膜传输。
但是,与运载蛋白不同的是,膜通道不与物质直接结合,而是提供一个开放的通道,使物质自由地通过。
这种通道类似于细胞膜上的特定空洞,物质可以通过这些通道快速地跨越细胞膜。
膜通道在细胞代谢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细胞膜上的钾通道可以控制胞内外离子浓度差的平衡,而钙通道则可以促进细胞的应激反应。
由于膜通道能够快速地实现物质跨膜,也经常被应用于生物技术领域中。
总结:以上介绍了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主要方式:被动扩散、运载蛋白和膜通道。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教案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重要性。
2. 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内容:1. 物质跨膜运输的概念和意义。
2.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活动:1. 引入物质跨膜运输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物质需要跨膜运输。
2. 介绍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理解细胞膜的重要性和作用。
第二章:扩散教学目标:1. 理解扩散的概念和机制。
2. 掌握扩散的速率和影响因素。
教学内容:1. 扩散的概念和机制。
2. 扩散的速率和影响因素。
教学活动:1. 引入扩散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扩散是物质跨膜运输的一种方式。
2. 解释扩散的机制,引导学生理解分子是如何通过细胞膜的。
3. 探讨扩散的速率和影响因素,引导学生理解不同因素对扩散的影响。
第三章:渗透教学目标:1. 理解渗透的概念和机制。
2. 掌握渗透的调节和影响因素。
教学内容:1. 渗透的概念和机制。
2. 渗透的调节和影响因素。
教学活动:1. 引入渗透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渗透是物质跨膜运输的一种方式。
2. 解释渗透的机制,引导学生理解水分子是如何通过细胞膜的。
3. 探讨渗透的调节和影响因素,引导学生理解不同因素对渗透的影响。
第四章:主动运输教学目标:1. 理解主动运输的概念和机制。
2. 掌握主动运输的驱动力和影响因素。
教学内容:1. 主动运输的概念和机制。
2. 主动运输的驱动力和影响因素。
教学活动:1. 引入主动运输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主动运输是物质跨膜运输的一种方式。
2. 解释主动运输的机制,引导学生理解物质是如何通过细胞膜的。
3. 探讨主动运输的驱动力和影响因素,引导学生理解不同因素对主动运输的影响。
教学目标:2. 思考物质跨膜运输在生物体内的应用和意义。
教学内容:2. 思考物质跨膜运输在生物体内的应用和意义。
教学活动:2. 鼓励学生思考物质跨膜运输在生物体内的应用和意义,并提出问题。
第六章: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教学目标:1. 理解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的概念和功能。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实用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实用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基本方式。
2.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特点。
2.教学难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机制及影响因素。
三、教学准备1.教具:细胞膜模型、物质跨膜运输动画、PPT课件。
2.学具:实验报告、笔记本、笔。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PPT展示细胞膜结构,引导学生关注细胞膜的作用。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物质是如何进出细胞膜的吗?(二)新课讲解1.讲解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1自由扩散:展示动画,解释自由扩散的特点,如氧气、二氧化碳的跨膜运输。
1.2协助扩散:展示动画,解释协助扩散的特点,如葡萄糖的跨膜运输。
1.3主动运输:展示动画,解释主动运输的特点,如氨基酸、离子的跨膜运输。
2.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影响因素:2.1物质浓度梯度:讲解浓度梯度对物质跨膜运输的影响。
2.2膜的通透性:讲解膜的通透性对物质跨膜运输的影响。
(三)案例分析1.案例一:展示细胞吸水、失水的动画,引导学生分析原因。
2.案例二:展示神经细胞内外离子分布图,引导学生分析神经冲动产生的原因。
(四)实验探究1.实验一: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吸水、失水现象,分析原因。
2.实验二:观察神经细胞内外离子分布,分析神经冲动产生的原因。
(五)课堂小结2.强调物质跨膜运输在生物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1.复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特点。
2.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跨膜运输实例。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讲解、动画、实验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特点。
2.学生在实验探究中积极参与,提高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堂氛围活跃,学生互动良好。
4.不足之处:部分学生对主动运输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强化。
六、教学拓展1.进一步讲解物质跨膜运输与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关系。
高中生物《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教案
高中生物《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细胞膜结构及其功能;2.掌握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3.理解物质跨膜运输在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性中的重要性;4.形成对物质跨膜运输的深入理解,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点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2.物质跨膜运输在细胞内环境稳定中的作用。
三、教学内容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2.物质跨膜运输方式;3.物质跨膜运输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结合图示和实例,详细介绍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2.学生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实际问题,探究物质跨膜运输在细胞内环境稳定中的作用。
3.实验演示法:通过实验演示,展示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五、教学准备1.讲义和课件;2.实验器材和材料;3.绘图工具。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一、导入(5分钟)•讲解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提出问题:“细胞与其他生命体系有何不同之处?”引导学生思考。
二、知识讲解及讨论(30分钟)1.细胞膜的结构–细胞膜是由磷脂双层组成的,磷脂分子的疏水部分朝内,亲水部分朝外,形成一个闭合的结构。
–细胞膜中还含有一些蛋白质、糖类和胆固醇等物质。
2.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膜能够维持细胞内外的体液平衡,保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性。
–细胞膜能够选择性地对物质进行渗透,实现物质的运输。
–细胞膜还能够参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和信号传导。
三、实验演示(20分钟)•进行渗透实验,观察渗透对细胞膜的影响,加深学生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四、总结(5分钟)•点名复习本堂课所讲内容,并引出下一课时的内容。
第二课时: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一、导入(5分钟)•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知识讲解及讨论(30分钟)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主动运输:包括原位运输和溶酶体运输两种方式,需要消耗能量。
–被动运输:包括简单扩散、依赖梯度的运输和胞吞、胞吐等方式,不需要消耗能量。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高中生物教案范文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三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3. 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概念、三种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比较。
2. 教学难点: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物质跨膜运输的奥秘。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物质跨膜运输的过程。
3.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四、教学内容1. 物质跨膜运输的概念:物质跨膜运输是指物质通过细胞膜从一侧移动到另一侧的过程。
2. 自由扩散:自由扩散是指物质从高浓度一侧通过细胞膜自动向低浓度一侧移动,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
例如,氧气、水、二氧化碳等。
3. 协助扩散:协助扩散是指物质从高浓度一侧通过细胞膜向低浓度一侧移动,需要载体,但不消耗能量。
例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4. 主动运输:主动运输是指物质从低浓度一侧通过细胞膜向高浓度一侧移动,需要载体,消耗能量。
例如,氨基酸、钾离子、钠离子等。
5. 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比较:项目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特点高浓度→低浓度高浓度→低浓度低浓度→高浓度载体不需要需要需要能量不消耗不消耗消耗实例氧气、水、二氧化碳等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氨基酸、钾离子、钠离子等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三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氧气进入肺泡细胞,引出物质跨膜运输的概念。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三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异同,并总结出每种方式的特点、载体和能量消耗。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高中生物教案范文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概念;(2)掌握三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模型,了解细胞膜的结构;(2)通过实例分析,掌握各种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3)运用对比法,分析不同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异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2)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1)物质跨膜运输的概念;(2)三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特点;(3)物质跨膜运输在生活中的应用。
2. 难点:(1)物质跨膜运输的分子机制;(2)不同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异同;(3)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细胞膜模型,引导学生关注细胞膜的结构;(2)提问:什么是物质跨膜运输?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定义;(2)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分析,掌握三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3.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物质跨膜运输的分子机制;(2)通过对比法,分析不同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异同;(3)结合生活实例,阐述物质跨膜运输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4. 课堂练习:(1)设计一些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2)挑选部分学生进行解答展示,并给予评价。
四、课后作业2. 选取一个生活实例,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1. 学生对物质跨膜运输概念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三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掌握情况;3.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讨论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知识掌握程度。
高中生物《物质的跨膜运输》教案
高中生物《物质的跨膜运输》教案高中生物《物质的跨膜运输》教案(通用12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生物《物质的跨膜运输》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中生物《物质的跨膜运输》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说明自由扩散、协助扩散的方式和特点;能够判断不同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2.学习运用类比和对比的方法进行总结,提升分析图表的能力。
3.调动自觉发现问题,积极思考的学习热情;同时体会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难点:不同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判断。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复习导入,提问:细胞膜的作用?学生思考作答:细胞膜将细胞内的物质和细胞外的环境分隔开来,具有选择透过性和流动性。
继续提问:细胞要生活下去就必须从外界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同时将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排出,从而维持细胞正常的什么活动。
那么物质怎样通过细胞膜呢?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1.跨膜运输的物质分类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具体的内容是什么?回顾一下初中物理学过的扩散现象。
2.被动运输教师演示蓝墨水在清水中的扩散实验,提问:这种现象叫什么?学生观察并根据所学物理知识可以得出:这是简单的扩散现象。
提问:人体内水分子进出细胞是不是与上述扩散相似?学生思考回答:二者原理相同。
教师列举氧气和二氧化碳进出细胞的现象,提问:这些物质进出细胞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总结:物质由高浓度扩散到低浓度区域,直接穿过细胞膜脂双层。
教师明确自由扩散的概念,多媒体展示自由扩散示意图。
并且教师绘画示意图在副板书上。
提问:离子和大分子葡萄糖无法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它们是怎样跨膜的呢?学生自由阅读课本相关知识,回答:借助载体蛋白,从高浓度扩散到低浓度区域。
教师明确协助扩散概念,多媒体展示协助扩散示意图,并出示空白表格,要求学生对比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设计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三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3. 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二、教学重点:1. 物质跨膜运输的概念和重要性。
2. 三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特点。
三、教学难点:1. 三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异同。
2.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地展示物质跨膜运输的过程。
3. 结合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五、教学内容:1. 物质跨膜运输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自由扩散的特点和实例。
3. 协助扩散的特点和实例。
4. 主动运输的特点和实例。
5.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教案设计: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物质跨膜运输?为什么物质需要跨膜运输?二、自由扩散(10分钟)1. 提问:自由扩散是什么?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自由扩散的原理和特点。
3. 举例说明自由扩散的实例,如氧气、二氧化碳的跨膜运输。
三、协助扩散(10分钟)1. 提问:协助扩散是什么?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协助扩散的原理和特点。
3. 举例说明协助扩散的实例,如红细胞的葡萄糖运输。
四、主动运输(10分钟)1. 提问:主动运输是什么?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主动运输的原理和特点。
3. 举例说明主动运输的实例,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钾离子等。
五、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10分钟)1. 提问:如何运用所学的物质跨膜运输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2.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3. 举例说明如何解释现象,如人体排出代谢废物、药物吸收等。
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特点。
2. 强调物质跨膜运输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生物学①必修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
生物学①必修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第一篇:生物学①必修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的类型及特点2、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异同点3、阐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的意义4、正确解读坐标数据图标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类比和对比地方法进行学习,抓住关键,掌握本质2、运用表格的方式进行总结,简洁明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反映了细胞膜的功能,这是在细胞膜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学习,树立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2、参与课堂讨论与交流,同时培养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小分子和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2、大分子跨膜运输的方式:胞吞和胞吐[教学难点]主动运输[教学过程][情境创设]演示实验:向一杯清水中加入某种棕色液体,观察到什么实验现象学生:整杯清水颜色变成棕色教师:这是什么现象?学生:扩散教师:扩散是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移动的现象。
通过扩散整杯清水中都有了棕色物质分子的存在。
我们怎样判断出这是什么物质呢?学生:可以闻气味,鉴定化学性质等。
(前面同学已经闻到气味,请一位后排同学验证)教师:我们可以闻出这是醋的味道。
说明醋分子除了在水中扩散,还进入了我们的肺泡,进入我们的嗅觉细胞。
那么这些分子是怎样进入我们的人体细胞的?会遇到什么障碍吗?学生:物质进出细胞需要通过细胞的边界—细胞膜。
[回顾旧知]复习: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嵌入或横跨磷脂双分子层。
磷脂与蛋白质可以(运动),故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流动性)。
教师:生物学基本的观点是: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节课我们要探究的问题就是:物质怎样进行跨膜运输来出入细胞?[师生互动]教师:细胞一般用肉眼是看不到的,需要借助显微镜来观察。
在实际的探究中,显微镜的操作比较复杂。
(完整版)《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设计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教科书必修I中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本章内容属于细胞的基本功能之一──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学习内容主要有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胞吞及胞吐的主要特征和各自的区别。
任何一个生命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都与外界有物质的交换.所以本节的内容对学生理解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也为以后进一步的生物学习奠定基础知识.二、学习者特征分析:1、知识基础:在本章前两节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膜的组成、功能以及物质跨膜运输的一些实例,但还未对物质跨膜运输的原理进行学习。
本节内容就是系统的学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学生对其中涉及的知识已经有一些了解,所以本节内容对于高中学生并不难理解,因此可以用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以此提高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
2、认知能力:高中生已达到一定分析处理问题的水平。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的类型及特点。
(2)阐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的意义。
(3)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异同点。
(4)正确解读坐标图与表格。
2、技能目标:(1)逐渐形成打破定势思维,实际问题实际解决的能力。
(2)逐渐形成运用类比和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的能力.(3)逐渐形成运用表格的方式进行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四、教学重点:1。
小分子和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2.大分子跨膜运输的方式:胞吞和胞吐五、教学难点: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概念及区别;通过已知跨膜运输的特征推出跨膜运输的方式。
六、教学媒体:教科书、板书、PPT课件(包含flash动画)等.七、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讲授法、引导法。
八、课时安排:1课时九、教学流程图十一、布置作业:本节课后习题及补充习题十二、板书设计: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自由扩散定义特征2、协助扩散定义特征3、主动运输定义特征4、物质运输类型5、三种运输方式的区别(表格)十三、课后评价:课后对本堂课通过提问引导的方式讲解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的效果,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氛围,学生理解程度作评价。
高中生物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人教版必修1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用于指导学生对比学习三种运输方式的表格。
(2)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胞吞、胞吐五种跨膜运输方式的多媒体演示课件。
(3)精选一些相关的习题,用于当堂训练。
[情境创设]前面我们讲到生物膜是半透膜,有的分子可以通过而有的分子和离子则不能通过,下面我们看看图4-3-1:图4-3-1教师:首先大家仔细观察,这张图所反映的膜是不是生物膜?为什么?学生:不是生物膜,它只有磷脂双分子层,中间没有镶嵌蛋白质。
教师:很好,观察很准确。
这是人工合成的没有蛋白质的脂双层膜。
研究它的通透性。
大家看什么分子能通过人工合成的脂双层?什么分子不能通过人工合成的脂双层?学生:氧气、二氧化碳、氮气、水等小分子很容易通过合成的脂双层;苯、甘油、乙醇等脂溶性的分子也可以通过;氨基酸、葡萄糖等较大的有机分子和带电荷的离子则不能通过合成的脂双层。
教师:很好,大家发现葡萄糖分子不能自由通过人工合成的无蛋白质的脂双层,但我们又知道细胞生命活动中是离不开葡萄糖的,细胞需要不断补充葡萄糖以提供能量,也就是说葡萄糖肯定是可以通过细胞膜进到细胞内部的。
那这又该如何解释呢?学生:因为人工脂双层中是没有蛋白质的,会不会是蛋白质对葡萄糖等物质的运输起了作用呢?教师:想得很好,大家看这个图还能发现什么问题?学生:前面我们讲了水稻、番茄会有选择地吸收离子,而这个图中显示离子是不能通过脂双层的,会不会离子的吸收也与蛋白质有关?教师:很好,大家开始具备一些分析问题的能力了。
其实蛋白质在物质的跨膜运输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师生互动]1.小分子或离子的跨膜运输教师:这部分内容不难,要求大家先进行自学,首先大家看物质的跨膜运输有几种方式?学生:两大类三种: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教师:那这几种方式有什么异同呢?我们如何来区分它们?希望大家能通过自学总结出来。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设计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特点,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特点。
2.能力目标:能够描述和解释不同物质通过不同方式跨越细胞膜的过程,理解物质跨膜运输对细胞的重要性。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原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特点。
2.教学难点:解释物质跨膜运输的机制,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关现象。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引起学生对物质跨膜运输的兴趣,例如水果脱水变干、呼吸时氧气进出体内等。
2.知识讲解(15分钟)2.1细胞膜的结构和特点:介绍细胞膜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2.2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通过教师引导问题,让学生思考不同物质如何跨越细胞膜。
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分为主动运输和次级主动运输,教师通过示意图展示离子泵的作用原理,帮助学生理解主动运输的方式。
b)被动运输:被动运输分为简单扩散、依赖载体介导的运输、细胞吞噬和胞吐,通过示意图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被动运输的方式。
3.实验展示(20分钟)3.1到实验室进行观察和实验操作。
3.2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实验,例如:观察植物叶片的渗入实验、观察离子泵的工作原理等,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和结果来理解不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4.分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细胞膜的结构和特点,以及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鼓励学生自由讨论并进行总结,并由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
5.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通过提供一些案例,如细胞对营养摄取和废物排出的调节、细胞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和响应等,让学生分析并解释不同物质跨膜运输对细胞功能和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6.思考提问和总结(10分钟)教师提出几个问题,如:如何解释水果脱水变干的机制?为什么细胞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和响应如此重要?请用所学知识解释。
学生进行思考,并进行回答和总结。
《物质的跨膜运输》教案(精选7篇)
《物质的跨膜运输》教案(精选7篇)《物质的跨膜运输》教案 1教学目标本节课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内容。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程标准中与本节内容相关的具体内容标准是:“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我理解这项要求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1、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2)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方式的异同点;(3)阐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
2、另外根据本节课的具体内容分析,本节课制定的技能方面的目标是:能够正确解读坐标数据图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强调积极思考,大胆提出问题、回答问题;(2)参与讨论与交流,学会合作;(3)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
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本模块的第2章和第3章的内容分别是细胞的物质组成和结构,本章和第5章的内容都属于细胞的功能。
第3章介绍了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细胞膜大致的功能,本章着重介绍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这一重要功能,其中第一节主要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通过性膜,而这种功能与膜的结构有关,这样进入本章的第二节内容,能进入膜的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否相同,这正是本节课要探讨的问题。
任何一个生命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都与外界有物质的交换,可见这节内容对学生理解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有着重要意义。
另外,本节内容又与本模块第五章的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以及前面所学的“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有关联的地方,同时又是对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一个很好的例证。
2、教学重点(1)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2)图表数据的解读确定的依据:该重点是由本节所学内容的教学目标所决定的。
本节课的内容就是围绕物质进出细胞膜的几种方式展开的,因此应该将其确定为教学的重点。
另外根据《标准》所提倡的“落实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和“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的观点,本节内容在对坐标图表分析上有较好的教学价值,因此我将“图表数据的解读”也作为了本节课的一项重点内容。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说课稿3篇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说课稿3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说课稿1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
我说的课是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我将从教材分析处理、教法学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三大方面说明。
一、教材分析和处理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章是介绍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三章已经介绍了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及大致功能,第四章前两节已学习了生物膜的结构模型和物质跨膜运输实例。
本节着重介绍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这一重要功能,包括小分子或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和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通过对几种跨膜运输方式的探究,并运用数学坐标图来表达三种方式的规律和特征,可以培养学生对图表数据的解读能力,即信息解读和知识迁移转化的能力。
2。
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本教材的特点,确定如下目标:知识目标: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信息解读和知识迁移转化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对生命现象的阐释,体会生命的物质性,养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培养严谨的科学精神。
3.重难点重点就是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其中两种被动运输方式,学生已有扩散和渗透的知识基础,较易理解。
难点是主动运输。
4。
教材处理学生学过呼吸运动中肺换气、肺部气体交换,已有对物质交换的了解。
通过对前几章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细胞膜的结构、水分跨膜运输实例的基础,掌握了蛋白质多样性的知识,同时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
但学生对跨膜运输方式还停留在感性认识层次。
本节依次讲解被动运输方式、主动运输方式及意义。
二、教法、学法、教学手段教法:采用教师主导,学生自主,合作和交流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总体思路为:展示现象→ 提出问题→ 解释原理→总结概念,使学生综合运用到课程标准所提到的"观察,描述,比较,概括,分析,解读图表"等技能,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高中生物教案范文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三种主要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3. 让学生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应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概念、三种主要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及其实例。
2. 教学难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机制和调控。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物质跨膜运输的奥秘。
2. 使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过程。
3. 组织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内容1. 物质跨膜运输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自由扩散:概念、特点、实例。
3. 协助扩散:概念、特点、实例。
4. 主动运输:概念、特点、实例。
5. 物质跨膜运输的调控:激素、神经递质等的影响。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物质跨膜运输的概念和重要性。
2. 第二课时:自由扩散的原理和实例。
3. 第三课时:协助扩散的原理和实例。
4. 第四课时:主动运输的原理和实例。
5. 第五课时:物质跨膜运输的调控。
教案示例: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
第一课时:物质跨膜运输的概念和重要性一、导入(5分钟)1. 提问:什么是物质跨膜运输?为什么物质需要跨膜运输?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物质跨膜运输是指物质通过细胞膜从一侧运输到另一侧的过程,对于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和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二、新课内容(20分钟)1. 自由扩散(8分钟)1.1 讲解自由扩散的概念和特点。
1.2 举例说明自由扩散的实例,如氧气、二氧化碳的跨膜运输。
2. 协助扩散(6分钟)2.1 讲解协助扩散的概念和特点。
2.2 举例说明协助扩散的实例,如葡萄糖的跨膜运输。
3. 主动运输(6分钟)3.1 讲解主动运输的概念和特点。
3.2 举例说明主动运输的实例,如钠离子、钾离子的跨膜运输。
三、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物质跨膜运输的概念、特点和实例。
高中生物 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生物教案
物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一、教材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3节的内容。
本章前两节已经介绍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流动镶嵌模型)及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 本课是在了解前两节的知识基础之上,继续探究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功能的方式和原理。
本节教材以问题探讨为引导,通过比较无蛋白质的脂双层膜与生物膜在控制物质进出上的差异,从而大胆对物质跨膜运输的的方式提出猜想。
此外,本节的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解读图表数据的能力;由于内容较抽象,可通过直观的动画展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还应注意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理解研究物质跨膜运输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明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及特点(2)明确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区别及对细胞生活的意义2、能力目标:(1)学会根据现象提出问题,分析原理,归纳概念的方法;(2)提高学生对图表数据的解读能力,探索使用图表描述生理活动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积极参与讨论,学会合作,踊跃发言,在交流中建立自信心。
(2)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和严密分析的习惯,在发现过程中提高思维品质,三、学生情况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中的“膜”指是生物膜(这里主要是指细胞膜),而在这之前的第三章第一节学生已了解了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本节就是更详细的介绍其功能之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功能总与结构相关,本章的前两节已学习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流动镶嵌模型”,知道生物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但学生仍存许多疑问:各种小分子、离子进入细胞时又有什么不同?细胞产生一些大分子(如分泌蛋白)又是如何出细胞膜的?教师根据学生这样的知识背景很容易把学生带进课堂。
四、教学策略依据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本教学设计按“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原则,以探究式教学方法为主线,四人一小组为单位,开展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在讨论、探究、交流中相互启迪,获得新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授课内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授课班级:高一(*)班教师:授课时间:2010年*月*日教材:人教版普高课标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一、【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的学生。
他们已经学习了初中生物学的内容,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
学生已经具备了细胞膜的结构、水跨膜运输的实例的基础,掌握了蛋白质多样性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
物质的跨膜运输是学习细胞内环境平衡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需要教师在这节课上提供给学生较多的直观材料,帮助其降低学习难度。
任何一个生命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都与外界有物质的交换。
可见本节所属的章节内容对学生理解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分析】(1)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在物质的跨膜运输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基本思路可以确定为:展示现象→提出问题→解释原理→总结概念。
(2)本节课的生物学概念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的概念与区别,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异同,胞吞和胞吐的概念。
制作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的异同表。
三、【学习动机的唤起和保持】课前让学生进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
可以激发学生对其原因的兴趣,从而对本节内容的学习。
在授课过程中,老师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认识,既能够使学生保持学习的兴趣,又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以便老师传授知识。
四、【落实课程标准】本节课要实现的高中生物学课程内容标准是:五、【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 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2.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方式的异同3.阐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2).能力目标1.能够根据资料提出问题并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归纳能力。
2.解读示意图概念图坐标图等图表。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1、参与讨论与交流,学会合作。
2、通过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学习,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a.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主要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的定义及区别。
b.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c. 图表数据的解读(2)难点:a.主动运输b.图表数据的解读七、【课前准备】(1)教师搜集与物质进出细胞相关的资料图片。
(2)教师提前布置学生在课前做细胞的吸水失水实验,并分析原因。
(3)教师准备一杯清水及蓝墨水并制作多媒体课件八、【课时安排】一个课时九、【教学过程】(1)复习旧知识教师展示细胞膜模型,提问细胞膜的结构成分和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具体内容,学生回顾细胞膜的结构成分,使新旧知识自然联系起来。
(2)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教师现场演示向清水中滴一滴蓝墨水,学生说出这是物理上的扩散现象,教师接着在大屏幕上展示教材水分进出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状况图片,学生通过讨论比较二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针对二者的不同(是否通过膜)进行引导,除了水之外,很多种物质都可以做跨膜运输,进入本节课的问题讨论,引出本节课的课题——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3)提出问题,引人入胜在这节课的学习之前,我先提出几个问题,请你们带着问题来学习这节课的内容。
1、什么样的分子能够通过脂双层?什么样的分子不能通过?2、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但是,小肠上皮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对此该如何解释?3、观察此图,联系已有知识,你还能提出其他的问题吗?能不能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出尝试性的回答呢?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新知识。
(4)新课程讲授1、被动运输——自由扩散由刚才的小实验中引出自由扩散的概念,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
接着展示自由扩散的动画,向学生提问“这里看到都是些什么物质进入细胞呢?物质是顺浓度转运,还是逆浓度转运?大家再仔细观察,载体蛋白在这里发挥作用了吗?”通过学生的讨论总结,老师说“对了,自由扩散是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可以告诉大家它也不需要消耗细胞内的能量,自由扩散的动力是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的转移。
例如CO2和O2进出红细胞,取决于血液和肺泡中该气体的浓度差。
那大家想一想,有哪些因素可以影响自由扩散的速度呢?大家分小组讨论一下。
下面我们用横坐标代表浓度差,纵坐标表示运输速率。
绘制一个自由扩散的坐标图,你们会发现什么问题?”学生自由讨论,做出回答。
学生答“分子的大小、溶解性、膜两侧的浓度差等。
都可以影响自由扩散的速度。
膜两侧的浓度差越大,扩散速度越快。
”2、被动运输——协助扩散老师提出问题:“离子和一些较大的分子如葡萄糖等,不能自由地通过细胞膜,如何进入细胞膜镶嵌?”引出协助扩散。
老师:“在被动运输方式中,除了有自由扩散之外,还存在另外一种形式,就是协助扩散啦。
现在给大家2min时间阅生绘制协助扩散的坐标图,说出协助扩散的特点和影响其速度的因素。
学生回答:“协助扩散需要有载体蛋白。
载体蛋白的数量、类型、膜两侧的浓度差、分子的大小、溶解性等。
”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得出协助扩散的概念: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
3、主动运输师: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那是不是水就不能往高处流呢?有例子说明一下吗?生:有,例如获取地下水时,采用的是用水泵抽到地表。
师:很好,那么在生物体内物质可不可以逆浓度运输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主动运输。
例如,水生植物丽藻的细胞液中K+浓度比它们生活的池水高1065倍,其他多种离子的浓度也比池水高得多。
看P71页的表4-1,那这些离子为什么能逆浓度运输呢?生:离子进入细胞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
师:老师通过视频展示物质主动运输的过程,提出问题“主动运输的特点是什么?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是什么?耗氧量与主动运输的速率是什么关系?请大家用坐标图的形式来表示。
生: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有:载体蛋白的数量和种类、细胞呼吸的速率(耗氧量)、浓度差等。
”学生作出坐标图。
师:现在我们就根据主动运输的特点来归纳出主动运输的概念。
生: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师:那么,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最大区别在哪里?生:是否消耗能量。
师:那主动运输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什么意义呢?例如,当我们处于青春期时,经常都会吃些富含蛋白质之类的物质,因为这类物质富含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这类物质通过什么方式吸收呢?它的作用是什么?生:是主动运输,主动地吸收生物体所必需的物质。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个资料:人们通常所说的“苯”实际上是一个系列物质,包括“苯”、“甲苯”“二甲苯”。
苯化合物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强烈致癌物质,苯可以引起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也被医学界公认。
人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甲苯或二甲苯,会出现中枢神经麻醉的症状。
苯的运输是通过主动运输进出细胞的。
那这里说明主动运输起到什么作用?生:主动运输,主动地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毒害作用的物质。
小结:师:我们来归纳一下主动运输的意义:主动运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地选择吸收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4、胞吞、胞吐师:胞吞和胞吐是大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当细胞摄取大分子时,首先是大分子附着在细胞膜表面,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包围着大分子。
然后小囊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形成囊泡,进入细胞内部,这种现象叫胞吞。
细胞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囊泡,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处,与细胞膜融合,将大分子排出细胞,这种现象叫胞吐。
今天我们就学习了3种主要的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大家一起来回答是哪3种?它们的异同点是什么,代表例子又是什么,影响它们运输的因素又是什么,现在大家可以看看黑板的这个表格回忆一下,课后还要认真复习。
”十、【板书设计】十一、【作业】1、人体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甘油的量主要取决( A )A 组织液中甘油的浓度B 细胞膜上甘油载体的数量C 细胞的呼吸作用强度D 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2、实验表明,K+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但如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颉氨霉素(含12个氨基酸的脂溶性抗菌素)时,K+则可以通过膜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扩散。
这种物质通过膜的方式是( B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 D胞饮作用3、对细胞膜的选择性起主要作用的物质是( C )A胆固醇 B多糖 C蛋白质 D磷脂4、下列哪些物质进出细胞时与细胞中的核糖体和线粒体密切相关( B )①尿素通过细胞膜②人的红细胞从血浆中吸收葡萄糖③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原尿中的Na+④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②③④5、海带细胞中碘的浓度比海水中碘的浓度高很多倍,但仍然能吸收碘,原因是( C )A 海带细胞能够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吸收碘B 海带细胞膜上运载碘的载体多,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吸收C 海带细胞膜上运载碘的载体多,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D 海带细胞不断消耗碘元素,细胞内碘的浓度不断降低低温环境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吗?为什么?十二、【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