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1)
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名词解释
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名词解释损伤和修复是生物体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遭受的一种现象,无论是内源性或外源性的原因,生物体的组织和细胞经常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本文将解释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与修复的相关名词。
1. 组织损伤:组织损伤是指在外部或内部刺激下,细胞和组织遭受破坏或改变的过程。
组织损伤可以是机械性的,如撞击、割伤或拉伤;化学性的,如酸碱等化学物质的侵蚀;或是生物性的,如微生物感染。
组织损伤会引发炎症反应,并触发组织修复的过程。
2. 细胞损伤:细胞损伤是指细胞受到外界刺激或内源性因素破坏的过程。
细胞损伤可以是可逆性的,如细胞受到轻微的热、辐射或化学物质刺激;也可以是不可逆性的,如细胞遭受严重的烧伤、缺血等。
细胞损伤会导致细胞功能障碍甚至细胞死亡。
3. 炎症反应:炎症反应是组织损伤后机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应。
当细胞或组织受到损伤时,机体会释放炎症介质,如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以引起局部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和白细胞浸润等症状。
炎症反应有助于清除病原体和损伤组织的残留物,并为后续的修复过程提供必要的环境。
4. 组织修复:组织修复是指损伤组织重新恢复其结构和功能的过程。
组织修复包括两个主要过程:再生和修复。
再生是指通过细胞增殖和分化,受损组织恢复其原有结构和功能;修复是指通过成纤维细胞产生的胶原蛋白填充损伤区域,形成瘢痕组织,但无法完全恢复原有结构和功能。
5. 细胞凋亡:当细胞受到不可逆性损伤时,会发生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是一种被程序性激活的细胞死亡过程,具有清除受损细胞和维持组织稳态的作用。
细胞凋亡的特征包括细胞收缩、细胞核碎裂和形成凋亡小体。
6. 瘢痕组织:当损伤较大或再生能力有限时,修复过程往往会形成瘢痕组织。
瘢痕组织由成纤维细胞产生的胶原蛋白组成,具有嫩粉色或无色的外观,但不具备原有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7. 再生能力:再生能力是组织和细胞损伤修复的关键指标。
再生能力指的是细胞或组织在受损后能够恢复其原有结构和功能的能力。
细胞与组织的损伤和修复(一)-2
细胞与组织的损伤和修复(一)-2(总分:39.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19,分数:19.00)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化生∙A.慢性萎缩性胃炎时胃粘膜内出现肠上皮∙B.食管粘膜内出现灶状胃粘膜组织∙C.骨化性肌炎时大量成纤维细胞增生并可见骨组织∙D.慢性膀胱炎时可见移行上皮变为鳞状上皮∙E.胆石症时胆囊粘膜出现鳞状上皮(分数:1.00)A.B. √C.D.E.解析:2.细胞内水肿的发生基础是∙A.细胞内钠离子增多∙B.细胞内钾离子增多∙C.细胞内氯离子减少∙D.细胞内钠离子减少∙E.细胞内钙离子增多(分数:1.00)A. √B.C.D.E.解析:3.细胞坏死镜下主要形态表现是∙A.核浓缩,核膜破裂,胞浆浓缩∙B.核溶解,胞浆浓缩,核膜破裂∙C.核破裂,胞浆浓缩,胞核破裂∙D.核浓缩,核碎裂,核溶解∙E.核碎裂,胞浆浓缩,核膜破裂(分数:1.00)A.B.C.D. √E.解析:4.肠上皮化生的概念是∙A.胃黏膜上皮转变为肠黏膜上皮∙B.原来无上皮的部位出现肠黏膜上皮∙C.肠黏膜上皮细胞转变为其转变为其他上皮∙D.肠黏膜上皮细胞转变为胃黏膜上皮∙E.呼吸道黏膜上皮转变为肠黏膜上皮(分数:1.00)A. √B.C.D.E.解析:5.肉芽组织主要由下列哪项组成∙A.成纤维细胞和新生毛细血管∙B.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C.炎性细胞和新生毛细血管∙D.炎性细胞和成纤维细胞∙E.新生毛细血管和巨噬细胞(分数:1.00)A. √B.C.D.E.解析:6.高血压病时,血管壁的玻璃样变性主要发生在∙A.小动脉∙B.中等动脉∙C.大动脉∙D.静脉∙E.细小动脉(分数:1.00)A.B.C.D.E. √解析:7.下列哪种增生属于再生性增生∙A.溶血性贫血时骨髓增生∙B.肝炎时枯否细胞的增生∙C.阴道糜烂时上皮增生∙D.妊娠时垂体细胞增生∙E.雌激素过多时子宫内膜增生(分数:1.00)A. √B.C.D.E.解析:8.虎斑心的病变性质是∙A.萎缩∙B.玻璃样变性∙C.心肌脂肪变性∙D.心肌脂肪浸润∙E.变性(分数:1.00)A.B.C. √D.E.解析:[解题思路] 缺氧、中毒时心肌发生弥漫性脂肪变性。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萎缩
萎缩的肌细胞变
细,肌浆减少,核细 长,深染。
正常肝组织结构(牛)
肝细胞萎缩(猪)
肝细胞索变窄,肝细胞体 积缩小,核小而深染。
变性
肝水样变性
肝脏体积增大,被摸紧张,切面膨隆,固有管道相对回缩, 失去正常光泽,犹如水煮过状。着(马)
肝细胞胞浆内的黄褐色微细颗粒为沉着的胆色素。
肝脂肪变性(马)
肝细胞肿大,胞浆内存有较大的空泡(脂肪滴),核被压挤于胞浆的一侧。
肝周边性脂化(马)
肝小叶周边区的肝细胞胞浆内存有许多空泡(脂肪滴)。
肝中心性脂化(猪)
肝小叶中心区的肝细胞胞浆内见有许多空泡(脂肪滴)。
心肌脂肪变性
虎斑心
在心外膜下和心室乳 头肌及肉柱的静脉血管 周围,在红褐色(心肌 纤维)的背景上出现灰 黄色(心肌脂肪变性) 条纹或斑块,状似虎斑, 故称虎斑心。
肾小球透明变性(马慢性肾炎)
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完全为呈透明变性的结蹄组织所替代。
脾正常组织结构
脾小体淀粉样变(马)
在脾白髓中央动脉周围(1)和脾小体内(2)沉着着粉红染的淀粉样物质。
脾小体淀粉样变(马)
在脾小体的中央区沉着着粉红染呈小块状淀粉样物质,使原有的细胞消失。
坏死
核溶解(马)
肝细胞核溶解,有的留有核膜(1)而又的仅留有阴影(2)。
肝颗粒变性(马)
肝细胞肿胀,变圆,细胞境界模糊,胞浆内含有许多微细颗粒,有些核呈溶解状 态。
肾颗粒变性(猪)
肾曲细尿管上皮细胞肿胀,胞浆内出现许多微细颗粒,有些上皮细胞破裂,颗粒 流入管腔。
肝脂肪变性
肝脏体积增大,表面光滑。切面略膨隆,呈淡黄色。触之质如泥块并有油腻感。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损伤单项选择题癌症患者首先发生萎缩的组织是A. 脂肪组织B. 骨骼肌C. 心肌D. 肝细胞E. 神经元A 符合萎缩的描述是A. 器官体积小于正常即为萎缩B. 萎缩的器官间质增生C. 萎缩细胞功能正常D. 萎缩器官的细胞数目正常E. 供血断绝引起萎缩B 关于肾脂肪变性的描述,错误的是A.与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有关B.脂肪变性主要累及远曲管上皮细胞C.可见于中毒D.可见于脂性肾病E.可见于严重贫血 B纤维素样坏死不见于...A. 风湿病B. 恶性高血压C. 动脉粥肿D. 系统性红斑狼疮E. 类风湿性关节炎C纤维组织内颗粒状、团块状、强嗜酸红染的无结构物质,状似纤维素,此病变称为A.水变性B.脂肪变性C.玻璃样变性D.纤维素样坏死E.钙化 D血管壁玻璃样变多见于A.大动脉B.中型动脉C.细动脉D.大静脉E.小静脉 C男,30岁,酗酒时间约8年余,日消费北京二锅头酒约500ml。
近半年来经常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肝穿刺显示肝细胞广泛脂肪变性,肝细胞灶状坏死。
肝细胞内可见大小不等的红染的半透明小体。
这些透明小体为A.前角蛋白微丝B.免疫球蛋白C.血浆蛋白D.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E.肝糖原 A不符合...变性的病变是A.间质内类粘液的积聚B.肝细胞内出现脂滴C.血管壁出现半透明、均匀红染的物质D.心肌细胞内水分增多E.细胞核破碎 E粘液样变性常见于A. 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皮下组织B. 高血压的心脏C. 硬癌的间质D. 颗粒性固缩肾E. 瘢痕A细胞内线粒体肿大、内质网扩张常见于A.水变性B.脂肪变性C.玻璃样变性D.纤维素样变性E.钙化 A肝细胞气球样变属于A. 水变性B. 脂肪变性C. 玻璃样变性D. 淀粉样变性E. 纤维素样变性 A干酪样坏死灶周边部钙盐沉积称为A.水变性B.脂肪变性C.玻璃样变性D.纤维素样变性E.钙化 E形成脂褐素的细胞器是A. 高尔基器B. 粗面内质网C. 光面内质网D. 溶酶体E. 线粒体D 脂褐素电镜下为A. 扩张的光面内质网B. Russell小体C. Mallory小体D. 脂质小体E. 残存小体E硬脑膜出现了骨组织属于A. 肥大B. 增生C. 再生D. 化生E. 机化D深部开放损伤合并厌气菌感染,称为A.凝固性坏死B.液化性坏死C.气性坏疽D.干性坏疽E.湿性坏疽 C不符合...湿性坏疽的描述是A.合并腐败菌感染B.具有恶臭味C.常有全身中毒症状D.坏疽组织呈污秽黑褐色E.坏死组织与健康组织之间界限清楚 E湿性坏疽常发生在A. 脑、脾、肝B. 脑、肠、子宫C. 肺、肠、肝D. 肺、肠、子宫E. 肺、肾、脑 D下列哪个脏器不发生...坏疽?A. 肺B. 下肢C. 阑尾D. 小肠E. 脑 E腕关节结核死骨形成后将发生A. 溶解吸收B. 分离排出C. 机化D. 钙化E. 包裹 B大叶性肺炎的痊愈是通过A. 溶解吸收B. 分离排出C. 机化D. 钙化E. 包裹 A心肌梗死病灶由纤维组织替代属于A. 溶解吸收B. 分离排出C. 机化D. 钙化E. 包裹 C不属于...化生的是A.支气管粘膜出现鳞状上皮B.胃粘膜内出现胰腺组织C.胃粘膜内出现肠上皮D.食管粘膜内出现胃上皮E.胆囊粘膜内出现鳞状上皮 B与化生有关的肿瘤是A.卵巢甲状腺肿B.肺鳞状细胞癌C.阴道横纹肌肉瘤D.直肠黑色素瘤E.子宫颈腺癌 B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粘膜出现杯状细胞,称为A. 鳞状上皮化生B. 腺性化生C. 肠上皮化生D. 骨化生E. 髓性化生C肉芽组织是A. 含有肉芽肿的组织B. 含有肌肉再生的嫩芽C. 含有炎细胞的组织D. 含有多核巨细胞的组织E. 含有新生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的组织E不含有...多核巨细胞的病变是A. 伤寒小结B. 结核肉芽肿C. 类肉瘤肉芽肿D. 麻风肉芽肿E. 异物性肉芽肿A增生是指A.器官和组织体积缩小B.器官和组织体积增大C.一种分化组织转化为另一种相似性质的分化组织D.由于实质细胞增多而造成器官、组织体积增大E.器官和组织先天发育异常 D肝细胞可以通过完全性再生修复的病变是A.肝细胞桥接坏死B.肝细胞大片坏死C.肝细胞反复坏死D.肝细胞亚大片坏死E.肝细胞点状坏死 E属于永久性细胞的是A.神经细胞B.肝细胞C.胰腺细胞D.表皮细胞E.淋巴细胞 A肾结核坏死物经尿道排出,所形成的病变为A. 糜烂B. 溃疡C. 瘘管D. 空洞E. 窦道D病毒性肝炎时,肝细胞嗜酸性小体A. 凝固性坏死B. 干酪样坏死C. 液化性坏死D. 湿性坏疽E. 凋亡E坏死的主要形态学标志是A.胞浆红染B.核浓缩、核破碎、核溶解C.间质崩解D.保留组织结构的轮廓E.核内假包含体形成 BE. 核溶解D 不符合...干酪样坏死的描述是A.多由结核杆菌引起B.淡黄色、干燥、易碎C.镜下呈红染、颗粒状、无结构的物质D.含有多量脂质E.可见原有结构影像 E液化性坏死常见于A.脑和胰腺B.肝C.脾D.肾E.小肠 A阿米巴病时组织发生A. 凝固性坏死B. 干酪样坏死C. 液化性坏死D. 固缩坏死E. 湿性坏疽C重型病毒性肝炎时,肝细胞大片坏死属于A. 凝固性坏死B. 干酪样坏死C. 液化性坏死D. 湿性坏疽E. 脂肪坏死C肾贫血性梗死灶为A. 凝固性坏死B. 干酪样坏死C. 液化性坏死D. 湿性坏疽E. 脂肪坏死A多项选择题细胞损伤时,受累细胞内结构包括A. 细胞骨架B. 线粒体氧化系统C. 蛋白质转录、翻译、合成系统D. 细胞膜系统E. 遗传装置ABCDE符合自由基的描述有A. 化学特性稳定B. 生理状态下产生C. 可引起细胞膜损伤D. 可引起蛋白质损伤E. 可引起DNA损伤BCDE不符合...脂肪变性的描述是A. 电镜下脂滴均为有膜包绕的圆形小体B. 光镜下脂滴呈大小不等的圆形空泡C. 苏丹Ⅲ染色,脂滴染桔红色D. 锇酸染色,脂滴染黑色E. 可出现于脂肪细胞E肝细胞可以发生A. 液化性坏死B. 纤维素样变性C. 水变性D. 脂肪变性E. 淀粉样变性ACD 伴有纤维素样变性的疾病有A. 风湿病B. 类风湿性关节炎C. 系统性红斑狼疮D. 结节性多动脉炎E. 恶性高血压ABCDE湿性坏疽可见于A.小肠B.肺C.下肢D.脾E.心脏ABC足的干性坏疽的特点有A. 干燥B. 表面皱缩C. 局部呈黑褐色D. 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E. 全身反应显著ABCD足的湿性坏疽的特点有A. 干燥B. 表面皱缩C. 局部呈黑褐色D. 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楚E. 全身反应显著CDE肺结核病变可发生A.包裹B.钙化C.空洞D.机化E.溶解吸收ABCDE符合化生的病变是A. 肾结石时,肾盂粘膜出现鳞状上皮B. 慢性胆囊炎时,胆囊粘膜出现鳞状上皮C. 骨化性肌炎病变中出现骨组织D. 慢性膀胱炎时,膀胱粘膜出现腺上皮E. 吸烟者的支气管粘膜出现鳞状上皮ABCDE 符合萎缩的病变有A.肾积水B.高血压的肾脏C.小儿麻痹的下肢D.老年妇女子宫内膜E.晚期癌症患者的心脏ABCDE 高血压病常发生的病变有A.萎缩B.肥大C.纤维素样变性D.化生E.玻璃样变性ABCE 肉芽组织的主要成分是A. 纤维母细胞B. 异物巨细胞C. 血管内皮细胞D. 表皮细胞E. 炎症细胞ACE肉芽组织具有如下功能A.机化血栓B.修复缺损C.吞噬搬运坏死物质D.抗感染E.机化渗出物ABDE 营养不良性钙化可见于A. 动脉粥样硬化B. 坏死性胰腺炎C.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时的肾小管D. 干酪样坏死灶E. 血吸虫病的病变组织内ABDE出现干酪样坏死的疾病有A. 结核病B. 伤寒C. 梅毒D. 麻风E. 风湿病ACD。
病理学_来茂德_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纤维素样坏死( Fibrinoid necrosis)
• 结缔组织及小血管壁的一种坏死。病变局部 结构消失,形成边界不清的小条或小块状染 色深红的无结构物质。
坏疽(Gangrene)
• 大块组织坏死伴腐败菌感染。常发生于肢体 或与外界相通的内脏。
• 分为干性、湿性和气性三种
干性坏疽
• 多见于肢体,特别是下肢 • 缺血性坏死,静脉回流好 • 明确分界线 • 腐败轻
• (一) 可逆性损伤(变性)
• 1. 细胞水肿 (Cellular swelling) • 2. 脂肪变(Fatty change) • 3. 玻璃样变(Hyaline degeneration) • 4. 纤维素样变(Fibrinoid change) • 5. 淀粉样变(Amyloidosis) • 6. 粘液样变(mucoid degeneration) • 7.病理性色素沉着 • 8. 病理性钙化(Pathologic calcification)
支气管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鳞状上皮化生 (鳞化)
胃粘膜的肠上皮 化生(肠化)
第二节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一损伤(injury)概念
一 损伤的原因与发生机制(自学)
1.细胞膜的破坏 2.活性氧类物质的损伤 3.细胞质内高游离钙的损伤作用 4.缺血、缺氧的损伤作用 5.化学性损伤 6.遗传变异
二 细胞、组织损伤常见形态学
• 常见于间叶组织肿瘤、风湿病、动脉粥样硬 化和营养不良时的骨髓和脂肪组织等
病理性色素沉着
• (1)含铁血黄素(hemosiderin) • (2)脂褐素(1ipofuscin) • (3)黑色素(melanin)
含铁血黄素
• 大小不一的金黄色颗粒,有折光性 • 巨噬细胞吞噬逸出的红细胞后形成 • 含铁血黄素与心力衰竭细胞 • 肺、脾、肝淤血时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第四节细胞和组织的损伤细胞和组织损伤的表现形式和轻重程度不一,轻者当招致损伤的原因消除后仍可恢复,重者则可引起细胞和组织的死亡,兹分述如下:一、变性和物质沉积所谓变性(degeneration)乃指细胞或细胞间质的一系列形态改变并伴有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功能下降),表现为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而数量显著增多。
但使用这一定义时必须慎重,因为有时细胞内某种物质的增多恰属生理现象而并非病理性改变。
一般而言,变性是可复性改变,当原因消除后,变性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仍可恢复。
但严重的变性则往往不能恢复而发展为坏死。
变性可概括分为二大类;细胞含水量异常;细胞内物质的异常沉积。
(一)细胞水肿人体约一半由水构成,其中约2/3存在于细胞内,约1/3存在于细胞外。
在正常情况下细胞内外的水分互相交流,协调一致,保持着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但当因缺氧、缺血、电离辐射以及冷、热、微生物毒素等的影响,而致细胞的能量供应不足、细胞膜上的钠泵受损,使细胞膜对电解质的主动运输功能发生障碍,或细胞膜直接受损时,则导致细胞内水分增多,形成细胞水肿,严重时称为细胞的水变性(hydropic degeneration)。
形态学:水肿的细胞体积增大,胞浆基质内水分含量增多,变得较为透明、淡染,胞核也常常被波及而增大、染色变淡、从而使整个细胞膨大如气球,故有气球变之称(图1-17)。
电镜下,除可见胞浆基质疏松变淡外,尚可见线粒体肿胀及嵴变短、变少甚至消失;内质网则广泛解体、离断和发生空泡变。
严重的水变性有时与渐进性坏死和坏死难以区分。
在电镜技术问世之前,有混浊肿胀之称,用以形容细胞肿胀和胞浆出现颗粒而变混浊,相应的器官(如心、肝、肾等实质性器官)在肉眼观上肿胀、边缘变钝、透明度降低(混浊)。
电镜检查表明,胞浆内的颗粒实乃水肿时肿大的线粒体和扩张断裂的内质网,但有时也可为小泡状的蛋白质或其他物质的沉积。
故为避免误解,现已放弃混浊肿胀这一名称。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第二节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一)变性和物质异常沉积1.概念变性是指新陈代谢障碍时,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一些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数量显著增多。
变性的组织细胞功能下降,但通常为可复性,严重者可发展为坏死。
2.类型1)细胞水肿:即细胞内水钠积聚过多,引起细胞体积肿大,胞浆疏松、透明、淡染。
常见于心、肝、肾等脏器的实质细胞。
病理上,轻度的细胞水肿,胞浆内出现许多细小的伊红染颗粒,此乃水肿时肿大的线粒体和扩张的内质网。
进一步发展,线粒体和内质网高度扩张,囊泡变。
此时镜下表现为胞浆透明、空泡状,故又有空泡变性或水样变性之称。
严重者细胞肿大如圆球状,称为气球样变。
2)脂肪变性:除脂肪细胞外,其他细胞胞浆内出现脂滴或脂滴明显增多称为脂肪变性,简称脂变。
脂变常发生于心、肝、肾等代谢旺盛或耗氧较多的器官。
病理上,HE染色的切片,光镜下细胞中的脂滴呈空泡状。
在冰冻切片苏丹Ⅲ染色时脂滴染成橘红色,锇酸染色时呈黑色。
电镜下脂滴形成于内质网中,有界膜包绕的圆形均质小体,其电子密度较高,称为脂质小体。
(1)肝脂肪变性:轻度脂变肝脏无明显改变,脂变广泛时肝脏均匀性肿大,包膜紧张,边缘钝,色淡黄,切面有油腻感。
光镜下,HE染色的切片,早期脂变表现为核周围出现小空泡,以后渐增大,散布于胞浆中,严重时融合成一个大空泡,将核推挤到包膜下,状似脂肪细胞。
脂变在肝小叶内的分布与病因有一定的关系,在慢性肝淤血时,脂变首先发生于小叶中央区,长期淤血,小叶中央区肝细胞大多萎缩、消失,小叶周边区也发生脂变;磷中毒时,脂变主要发生在小叶周边区。
(2)心肌脂肪变性:多见于贫血。
在严重贫血时,可见心内膜下,尤其是左心室乳头肌处出现红黄相间的条纹,如虎皮斑纹,称为“虎斑心”。
严重感染、白喉外毒素以及一些毒物(如磷、砷、氯仿等)可引起心肌弥漫性脂变。
(3)肾脂肪变性:贫血、缺氧、中毒和一些肾脏疾病时,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吸收漏出的脂蛋白,在细胞内分解成脂滴。
脂肪变性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1章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病理学习题1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损伤单项选择题1.不属于...细胞适应性改变的是EA. atrophyB. pypertrophyC. hyperplasiaD. metaplasiaE. degeneration1.属于不可复性损伤的是EA. fatty degenerationB. cell edemaC. mucoid degenerationD. amyloidosisE. necrosis1.结节性动脉炎血管壁出现的红染、纤维素样物质,称为EA. apoptosisB. necrosisC. gangreneD. caseous necrosisE. fibrinous necrosis1.心脏褐色萎缩,心肌细胞内的黄褐色物质是AA. lipofuscinB. melaninC. hemosiderinD. calcificationE. bilirubin1.黏膜坏死脱落而遗留的深达黏膜下层的缺损,称为A.erosionB.fistulaC.sinusD.cavityE. ulcer1.表皮细胞属于BA.stable cellbile cellC.permanent cellD.stroma cellE. stem cell1.细胞内、血管壁 和结缔组织内出现均质、红染、玻璃样物质,称为BA. fatty degenerationB. hyaline degenerationC. amyloid degenerationD. mucoid degenerationE. hydropic degeneration1.一种分化成熟组织取代另外一种分化成熟组织,称为DA. atrophyB. hypertrophyC. hyperplasiaD. metaplasiaE. degeneration2.不属于...萎缩的是CA. 80岁老人的脑B. 晚期癌症患者的心脏C. 空洞型肾结核的肾实质D. 小儿麻痹症的下肢肌肉E. 恶病质患者的脂肪组织2.癌症患者首先发生萎缩的组织是AA. 脂肪组织B. 骨骼肌C. 心肌D. 肝细胞E. 神经元2.符合萎缩的描述是BA. 器官体积小于正常即为萎缩B. 萎缩的器官间质增生C. 萎缩细胞功能正常D. 萎缩器官的细胞数目正常E. 供血断绝引起萎缩2.符合萎缩的病变是CA.淋巴结结核B.Di George综合征的胸腺C.老年妇女的子宫内膜D.先天性食管闭锁E.主动脉夹层2.不属于...萎缩的是AA.高血压的左心室B.80岁老年人的脑C.慢性高血压的肾实质D.脑积水的脑实质E.晚期癌症患者的心脏2.食管癌患者体内最先萎缩的是 EA.心肌细胞B.骨骼肌细胞C.肝细胞D.神经细胞E.脂肪细胞2.属于生理性萎缩的是DA.垂体坏死引起的乳腺退缩B.青年男性睾丸生精细胞大量减少C.小儿麻痹引起的下肢萎缩D.青春期胸腺萎缩E.动脉粥样硬化症引起的脑萎缩2.不属于萎缩的器官是BA.高血压病的肾脏B.肾切除术后,保留的对侧肾脏C.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肾脏D.肾盂积水的肾脏E.动脉粥样硬化症的肾脏3.与肝脂肪变性无关的是....CA. 酗酒B. 四氯化碳中毒C. 摄入过多的脂肪D. 糖尿病E. 白喉杆菌感染3.不符合...脂肪变性的描述是BA. 槟榔肝时,肝小叶周边区脂肪变性最明显B. 磷中毒时,肝小叶中央区脂肪变性最明显C. 砷中毒时,可引起心肌脂肪变性D. 白喉时,可引起“虎斑心”E. 严重的贫血时,肾近曲管上皮可出现脂肪变性3.不符合...脂肪变性的是 DA.肝细胞内出现大小不等的脂滴B.巨噬细胞内出现大小不等的脂滴C.心肌细胞内出现大小不等的脂滴D.脂肪肉瘤细胞内出现大小不等的脂滴E.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内出现大小不等的脂滴3.不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的是EA.酒精中毒B.四氯化碳中毒C.糖尿病D.白喉E.高脂肪饮食3.关于肝脂肪变性的描述,正确的是CA.肝淤血时,脂肪变性首先发生在小叶周围B.磷中毒时,脂肪变性主要发生在小叶中央区C.轻度肝脂肪变性时,肉眼下肝可无明显改变D.重度肝脂肪变性时,肝脏缩小E.脂肪变性的肝细胞的细胞浆疏松,呈空网状3.关于心肌脂肪变性的描述,错误的是DA.白喉外毒素可引起心肌脂肪变性B.磷、砷、氯仿可引起心肌脂肪变性C.严重贫血可引起心肌脂肪变性D.心肌脂肪变性严重影响心脏功能E.心肌内出现串珠状、细小脂肪空泡3.关于肾脂肪变性的描述,错误的是BA.与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有关B.脂肪变性主要累及远曲管上皮细胞C.可见于中毒D.可见于脂性肾病E.可见于严重贫血3.脂肪变性时,脂滴位于DA.高尔基器B.线粒体C.溶酶体D.内质网E.胞浆基质4.纤维素样坏死不见于...CA. 风湿病B. 恶性高血压C. 动脉粥肿D. 系统性红斑狼疮E. 类风湿性关节炎4.纤维素样坏死的病变内不出现...DA. 粘多糖B. 免疫球蛋白C. 纤维蛋白D. 基底膜样物质E. 胶原崩解产物4.结节性多动脉炎动脉壁的红染颗粒状物质是 EA. 水变性B. 脂肪变性C. 玻璃样变性D. 淀粉样变性E. 纤维素样坏死4.纤维组织内颗粒状、团块状、强嗜酸红染的无结构物质,状似纤维素,此病变称为DA.水变性B.脂肪变性C.玻璃样变性D.纤维素样坏死E.钙化4.纤维素样坏死可见于AA. 风湿病B. 良性高血压C. 动脉粥肿D. 瘢痕E. 甲状腺功能低下4.纤维素样坏死可见于BA. 良性高血压B. 恶性高血压C. 动脉粥肿D. 瘢痕E. 甲状腺功能低下4.纤维素样坏死可见于DA. 良性高血压B. 甲状腺功能低下C. 动脉粥肿D. 系统性红斑狼疮E. 瘢痕4.纤维素样坏死可见于EA. 良性高血压B. 瘢痕C. 动脉粥肿D. 甲状腺功能低下E. 类风湿性关节炎5.玻璃样变性不发生...于EA.结缔组织B.血管壁C.浆细胞D.肝细胞E.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5.结缔组织玻璃样变的错误描述....是CA.常见于瘢痕组织B.常见于纤维化肾小球C.纤维母细胞增多D.胶原纤维融合为梁状、带状或片状E.常见于粥瘤5.血管壁玻璃样变多见于CA.大动脉B.中型动脉C.细动脉D.大静脉E.小静脉5.关于血管壁玻璃样变,错误的...描述是EA.常见于高血压病B.常见于肾、脑、脾、视网膜细动脉C.血管壁变硬、管腔狭窄D.可引起组织缺血E.玻璃样物质由免疫球蛋白和基底膜样物构成5.关于细胞内玻璃样变错误的...描述是BA.肾近曲小管上皮内的玻璃样小滴由重吸收的血浆蛋白构成B.近曲管上皮玻璃样变多见于肾盂肾炎C.肝细胞内的Mallory小体由前角蛋白构成D.M allory小体多见于酒精中毒时E.浆细胞内的玻璃样小体由免疫球蛋白构成5.女,40岁,患者因血尿、蛋白尿、管型尿,经治疗无明显好转。
动物病理学课件: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动药)
内容 萎缩 变性 坏死
1、萎缩(atrophy)
1.1 概念:
已经发育到正常大小的器官、组织或细胞, 由于物质代谢障碍而发生体积缩小和功能减退 的过程称为萎缩。
1.2 原因 生理性萎缩(physiological atrophy) : 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病理性萎缩(pathological atrophy) 在致病因子作用而发生的萎缩: (1)全身性萎缩(general atrophy) (2)局部性萎缩(local atrophy)
肝细胞颗粒变性
肾小管上皮细胞颗粒变性
心肌细胞颗粒变性
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可复性病变,继续发展,可引起水泡变性或脂肪
变性,甚至细胞坏死。
二、水泡变性 (vacuolar degeneration )
概念: 主要特征:胞浆或胞核内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 使整个细胞呈蜂窝状结构。
病理变化 肉眼 多见于被覆上皮,初见病变部肿胀,随 后即可形成肉眼可见的水泡。
眼观 肝脏肿大,呈棕黄色,切面结构模糊。 镜检 主要沉着在肝细胞索和窦状隙之间的网状
纤维上,肝细胞受压萎缩消失,甚至整个 肝小叶全部被淀粉样物质取代。
肝淀粉样变
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一般不可复。严重时,可引起器官破裂, 肾脏严重的淀粉样变往往导致尿毒症而死 亡。
五、脂肪变性 (fatty degeneration) 概念
(3)纤维组织透明变性 常见于慢性炎症、疤痕组织和增厚的器官被
膜
肾透明滴状变
肾小球透明变性
肝被膜透明变性
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细胞透明滴状变可复,血管壁和结缔组织
的透明变性一般不可复。
四、淀粉样变 (Amyloidosis) 概念
兽医基础-4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征,可分为萎缩、变性和坏死三种形式。萎缩、变性大多数
是一种较轻微的组织细胞损伤 , 是可修复的损伤 , 而坏死则
是细胞的“死亡”,是一种不可复性损伤。
一、萎缩
发育成熟的器官、组织或细胞 , 由于物
质代谢障碍而发生体积缩小和功能减退的过
程,称为萎缩。 萎缩可分为生理性萎缩和病理性萎缩。 (一)生理性萎缩:某些组织器官到一 定年龄后随年龄的增长逐渐萎缩 , 称生理性 萎缩。如动物胸腺、法氏囊(禽)的萎缩等。
窝状,此种病变称为水泡变性;病变严
重者,细胞因水分大量积聚而高度肿 大变圆,小水泡融合成大水泡,胞浆几
乎透亮,核偏于一侧,细胞形似气球,
称为气球样变。
肾小管上皮细胞颗粒变性
肝颗粒变性:弥漫性肝细胞肿胀,胞浆疏松、淡染,胞浆内充满大量细小红染颗粒
肝细胞水泡变性
肝细胞气球样变
皮肤水泡变性
3、结局和影响
兽医基础
主讲: 电话: 科室:兽医教研室
项目三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Q1:掌握萎缩、变性、坏死、坏疽、溃疡、
糜烂和机化的概念。
Q2:熟悉细胞肿胀、脂肪变性、坏死的原
因、类型和病理变化。
Q3:了解萎缩、变性、坏死对机体的影响。
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 ,动物有机体的细胞和组织会 发生形态、代谢与功能的应答反应,当这些作用超过细胞、 组织的适应能力时 , 则可使其受到损伤 , 出现一系列的形态 结构破坏和代谢、功能障碍。根据其损伤的程度及形态特
局部性萎缩:当致病因素较长时间或强度较
大作用于局部组织器官时,则引起局部组织
器官发生萎缩。
(1)神经性萎缩:中枢或外周神经发炎或损 伤时,受其支配的肌肉因神经营养障碍而发 生萎缩。如鸡马立克病时腿部肌肉的萎缩和 瘫痪。
《病理生理学》细胞、组织的损伤
细胞、组织的损伤一、原因和发生机制缺氧、物理因子、化学因子和药物、感染性因子、免疫反应、遗传因素、营养不均衡细胞损伤的一般分子生物学机制:1、ATP的耗竭2、氧和氧源性的自由基3、细胞内的游离钙的增高4、膜的通透性的损伤5、不可逆性的线粒体的损伤二、形态学变化(掌握不同变性的概念、类型,出现在哪些疾病以及意义)(一)变性(degeneration):是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因代谢发生障碍所致的某些可逆性形态学变化。
表现为细胞浆内或间质中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增多。
1、细胞水肿(cellular swelling):细胞内水分和Na+的增多,使细胞肿胀,也叫水样变性、疏松水肿。
原因:缺氧、感染、中毒机理:细胞能量供应不足,钠泵受损;细胞膜机械性损伤肉眼:器官体积肿大,颜色苍白。
常见于心、肝、肾的实质细胞镜下:细胞肿大、胞浆透明依病变轻重,分别呈颗粒变性,疏松样变,气球样变。
电镜:线粒体肿胀、内质网扩张2、脂肪变性(fatty degeneration):脂肪细胞以外的细胞中出现脂滴。
细胞内甘油三脂的蓄积。
(1)好发部位:肝细胞、心肌纤维、肾小管上皮。
(2)缺氧(脂肪酸氧化减少),传染病:白喉(外毒素干扰脂肪酸氧化)中毒:如酒精、CCl4,饥饿或营养不良(脂肪动员过多、合成类脂和脂蛋白量减少)代谢病:如糖尿病时,肝细胞出现脂肪变性(3)发病机理:脂肪合成与代谢途径障碍,导致中性脂肪堆积(3)病理变化:好发于肝、肾、心肝脂肪变性(严重时为脂肪肝);镜下:肝细胞内大小不等的透明空泡心肌脂肪变性→虎斑心影响:功能下降、坏死、结缔组织增生★★3、玻璃样变(hyaline change):又称透明变性。
(1)细胞内玻璃样变:浆细胞中的Russell小体(见于慢性炎症时的浆细胞内病毒包含体)、酒精性肝病时肝细胞内Mallory小体(中间丝的聚集)、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玻璃样小滴(见于肾小球肾炎);病毒性肝炎时肝细胞中出现嗜酸性小体。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第二章细胞和组织的损伤(Cell and Tissue Injury)一、原因:1.生物性因素2.物理与化学性因素 3.局部组织缺血缺氧 4.营养物质失衡5.变态反应二、机制:1. 缺血缺氧:1)线粒体内生物氧化酶系统受到破坏,使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过程发生障碍,ATP产生减少。
细胞膜的钠钾泵、钙泵功能降低,导致细胞内钠离子和钙离子增多。
2)无氧酵解过程加强,产生较多的酸性物质,使细胞内pH下降,进而影响细胞内外离子交换,导致细胞内水分进入增多。
3)溶酶体膜破裂释放大量溶酶体酶。
血液中某些酶的出现是特定组织器官严重受伤的标志2. 物理因素——机械因素、高温、低温、电离辐射3. 化学因素——强酸强碱、重金属、细胞毒素等。
影响膜的运输、通透性和酶的活性;抑制神经传导或体液活性物质的作用;破坏遗传物质或蛋白质合成。
4. 自由基(free radical)-----是指含一个以上非偶电子的有顺磁性与高活性的独立原子或原子团。
如活性氧。
主要作用于生物膜的不饱和脂肪酸,生成过氧化脂质(LPO),并发生链式反应,不断产生新的自由基,使生物膜的流动性下降,膜区微粘度增高,膜蛋白聚合。
(LPO对血管内皮细胞有明显损害作用.)第一节变性(degeneration)(掌握发病机理和病理变化)定义:由于细胞的物质代谢障碍,在细胞或间质内出现的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含量异常增多的现象。
常见的几种变性种类:细胞肿胀、脂肪变性、玻璃样变性、淀粉样变性、粘液样变性、粘液变性。
一、细胞肿胀(cell swelling)(一)概念:细胞因水分增多而肿大的细胞病变的总称。
好发部位:肝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心肌细胞(二)原因及机制:原因:缺氧、感染、中毒、发热等。
机制:1.细胞膜受损→通透性增高。
2.线粒体受损→A TP生成减少→膜Na+泵功能障碍(胞内高渗)→细胞内钠水增多。
(三)病理变化肉眼:器官体积肿大,边缘变钝,颜色变淡,被膜紧张,质地脆软,切面浑浊外翻。
西医综合(细胞、组织的损伤)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西医综合(细胞、组织的损伤)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X型题1.最常见的致炎因子是A.物理因子B.化学因子C.生物因子D.坏死组织正确答案:C解析: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原虫、真菌、螺旋体和寄生虫等为炎症最常见的原因。
知识模块:细胞、组织的损伤2.组织细胞受损后,由于物质代谢障碍,在细胞内或细胞间质中出现了异常物质或原有正常物质异常蓄积的现象称为A.变性B.增生C.变质D.坏死正确答案:A解析:变性是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由于代谢障碍,表现为细胞或细胞间质内出现某种异常物质或原有正常物质的异常蓄积的现象。
知识模块:细胞、组织的损伤3.符合细胞水肿的描述是A.细胞质内出现大小不等的圆形空泡B.线粒体、内质网无明显改变C.细胞膜上的钠泵功能障碍D.原因消除,不能恢复正常正确答案:C解析:细胞水肿主要原因是细胞膜上的钠泵功能障碍,病因消除后,大部分能恢复正常。
知识模块:细胞、组织的损伤4.细胞水肿超微结构的改变是A.粗面内质网脱颗粒B.溶酶体增大或增多C.线粒体变短、变少甚至消失D.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断裂、空泡变正确答案:D解析:在缺氧、缺血等病理条件下可引起细胞内水分增多,形成细胞水肿,严重时称为气球样变。
光镜下见水肿的细胞体积增大,淡染,如气球,故有气球样变之称;电镜下胞浆基质疏松变淡,线粒体肿胀及嵴变短、变少甚至消失,内质网则广泛解体、离断和形成空泡。
知识模块:细胞、组织的损伤5.下列选项中最易发生脂肪变性的是A.心脏B.肝脏C.脾脏D.肺脏正确答案:B解析:脂肪变性大多见于代谢旺盛耗氧多的器官,如肝、肾、心等,尤以肝最为常见,因为肝脏是脂肪代谢的重要场所。
知识模块:细胞、组织的损伤6.脂肪变性时,脂滴常见于A.高尔基器B.线粒体C.溶酶体D.内质网正确答案:D解析:脂肪变性是指甘油三酯蓄积于非脂肪细胞的胞质中,通常蓄积于内质网中。
知识模块:细胞、组织的损伤7.关于脂肪变性的描述,正确的是A.严重贫血时,心脏乳头肌可呈虎斑状B.磷中毒时,最先接触磷的细胞位于肝小叶周边区,脂肪变性首先累及肝小叶中央的细胞C.肝淤血时,脂肪变性首先累及肝小叶周边的肝细胞D.心肌脂肪变性严重影响心脏功能正确答案:A解析:严重贫血时,心内膜下特别是乳头肌处会出现成排的黄色条纹,与正常心肌的暗红色相间排列,犹如虎皮斑纹,称为“虎斑心”,故选D。
病理学试题及答案
病理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细胞、组织的适应与损伤(一)一、名词解释1.脂肪变性:细胞浆内甘油三脂(中性脂肪)的蓄积。
2.营养不良性钙化:继发与局部变性,坏死组织,或其他异物内的钙化。
3.包裹:坏死灶如较大、或坏死物质难干溶解吸收,或不完全机化,最初是由肉芽组织包裹,以后则为增生的纤维组织包裹。
4.萎缩:是指已经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可以伴发细胞数量的减少。
5.虎斑心:心肌脂肪变性,见于左心室内膜下心肌和乳头肌,呈黄色条纹与暗红色心肌相间,似虎皮斑纹。
二、选择题1 老年人产生萎缩的器官主要有(B)A 心、肾B 脑、心C 肝、肺D 心、肺E 肾、脑2 细胞发生脂肪变性时,其脂滴的主要成分是(D)A 磷脂B 胆固醇C 脂褐素D 中性脂肪E 蛋白质3 发生液化坏死基本条件(D)A 含较多的可凝固蛋白B 组织凝血较严重С有腐败菌感染D 产生蛋白酶较多 E 组织较松软4 下列哪项不属于萎缩:(E)A 老年男性的睾丸B 晚期食管癌患者的心脏C 脊髓灰质炎患儿的下肢肌肉D 成年女性的子宫E 心肌梗死后心室壁变薄5 实质器官中最易发生脂肪变性的器官是A 心脏B 肝脏C 脾脏D 肺脏E 肾脏三、是非判断题1 心衰细胞中出现色素颗粒是脂褐素。
(╳)2 心肌脂肪性引起“虎斑心”时,最易出现变化的部位是左心室的内膜下和乳头肌。
(√)3 血管壁玻璃样变时,形成病变物质的主要成分是血浆蛋白。
(╳)4 胃粘膜上皮可发生肠上皮化生,但绝不可能发生鳞状上皮化生。
(╳)5 萎缩是适应性变化,去除原因后,都可恢复正常。
(╳)四、简答题1 试述“三性”坏疽的区别。
答:干性湿性气性病因A阻塞、V通A、V均阻塞深且开口性损伤,有含气菌部位四肢多肠、肺子宫等深部肌肉特点干、分界清界线不清气泡成蜂窝状临床症状轻,预后好毒血症明显预后差毒血症差,预后差,截肢2 试述脂肪变性的原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结果?答:1)形成原因:血管中逸出的cell被巨噬细胞摄入,经其溶酶体降解。
组织细胞损伤(1)
组织细胞损伤(1)
五、纤维素样变性 纤维素样变性是发生于间质胶原纤维及小血管壁的一 种病理变化。其病变特点是变性部位的组织结构逐渐 消失,变为一堆境界不清晰的颗粒状、小条或团块状 无结构的物质,呈强嗜酸性红染,类似纤维素,而且 有时呈纤维素染色阳性,故称此改变为纤维素样变性 (如图)。它实质上是组织坏死的一种表现,因而也 称纤维素样坏死。
蜡样坏死:是肌肉组织发生的凝固性坏死。肌肉肿胀,无光 泽,干燥坚实,呈灰黄或灰白色,外观如石蜡,故称蜡样 坏死。组织学上,肌纤维肿胀、断裂、横纹消失,最后变 为均质无结构的玻璃样物质。
灶状坏死:巴氏杆菌病引起肝坏死,呈乳组白织细色胞损、伤(针1) 尖大小。
(2)液化性坏死: 坏死组织因受蛋白分解酶作用,迅 速溶解成液体状。如脑坏死(软化)和化脓性炎等。 (3)坏疽: 组织发生坏死后,受外界环境影响和腐败 菌感染而形成的特殊的病理学变化称为坏疽。类型有: ①干性坏疽 常见于四肢、耳、尾根等部位的皮肤。特 点是坏死的皮肤干燥、变硬,呈褐色或黑色,与正常组 织之间有明显的炎症分界线,最后坏疽部分可脱落
组织细胞损伤(1)
颗粒变性是组织细胞最轻微的一种细胞变 性。其特点是细胞肿大,胞浆内充满大量微 细淡红色颗粒,核淡染。由于颗粒变性的实 质器官外观肿胀,混浊,呈土黄色,如开水 烫过样,故称浊肿。 水泡(样)变性:其特点是变性的细胞浆和 胞核内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使整个细胞呈 现蜂窝状或网状。变性严重者,小水泡相互 融合成大水泡,核悬于中央,或被挤于一 侧,细胞体积显著肿大,胞质空白形如气 球,故称气球样变。
组织细胞损伤(1)
3、病理变化 ◆肝脏淀粉样变性 眼观变化:肝脏肿大,呈灰黄或棕黄色,质软易碎, 切面结构模糊呈油脂样。 组织学变化:淀粉样物质主要沉着在肝细胞索和窦状 隙之间的网状纤维上,形成粗细不等的条纹或索状物, 在H·E染色切片上呈粉红色(如图)。肝细胞索受压 萎缩、变窄;严重时,肝小叶全部或大部分被淀粉样 物质所取代,残存少数变性或坏死的肝细胞。
1章细胞及组织的损伤 病理学习题1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损伤单项选择题1.不属于...细胞适应性改变的是EA. atrophyB. pypertrophyC. hyperplasiaD. metaplasiaE. degeneration1.属于不可复性损伤的是EA. fatty degenerationB. cell edemaC. mucoid degenerationD. amyloidosisE. necrosis1.结节性动脉炎血管壁出现的红染、纤维素样物质,称为EA. apoptosisB. necrosisC. gangreneD. caseous necrosisE. fibrinous necrosis1.心脏褐色萎缩,心肌细胞内的黄褐色物质是AA. lipofuscinB. melaninC. hemosiderinD. calcificationE. bilirubin1.黏膜坏死脱落而遗留的深达黏膜下层的缺损,称为A.erosionB.fistulaC.sinusD.cavityE. ulcer1.表皮细胞属于BA.stable cellbile cellC.permanent cellD.stroma cellE. stem cell1.细胞内、血管壁 和结缔组织内出现均质、红染、玻璃样物质,称为BA. fatty degenerationB. hyaline degenerationC. amyloid degenerationD. mucoid degenerationE. hydropic degeneration1.一种分化成熟组织取代另外一种分化成熟组织,称为DA. atrophyB. hypertrophyC. hyperplasiaD. metaplasiaE. degeneration2.不属于...萎缩的是CA. 80岁老人的脑B. 晚期癌症患者的心脏C. 空洞型肾结核的肾实质D. 小儿麻痹症的下肢肌肉E. 恶病质患者的脂肪组织2.癌症患者首先发生萎缩的组织是AA. 脂肪组织B. 骨骼肌C. 心肌D. 肝细胞E. 神经元2.符合萎缩的描述是BA. 器官体积小于正常即为萎缩B. 萎缩的器官间质增生C. 萎缩细胞功能正常D. 萎缩器官的细胞数目正常E. 供血断绝引起萎缩2.符合萎缩的病变是CA.淋巴结结核B.Di George综合征的胸腺C.老年妇女的子宫内膜D.先天性食管闭锁E.主动脉夹层2.不属于...萎缩的是AA.高血压的左心室B.80岁老年人的脑C.慢性高血压的肾实质D.脑积水的脑实质E.晚期癌症患者的心脏2.食管癌患者体内最先萎缩的是 EA.心肌细胞B.骨骼肌细胞C.肝细胞D.神经细胞E.脂肪细胞2.属于生理性萎缩的是DA.垂体坏死引起的乳腺退缩B.青年男性睾丸生精细胞大量减少C.小儿麻痹引起的下肢萎缩D.青春期胸腺萎缩E.动脉粥样硬化症引起的脑萎缩2.不属于萎缩的器官是BA.高血压病的肾脏B.肾切除术后,保留的对侧肾脏C.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肾脏D.肾盂积水的肾脏E.动脉粥样硬化症的肾脏3.与肝脂肪变性无关的是....CA. 酗酒B. 四氯化碳中毒C. 摄入过多的脂肪D. 糖尿病E. 白喉杆菌感染3.不符合...脂肪变性的描述是BA. 槟榔肝时,肝小叶周边区脂肪变性最明显B. 磷中毒时,肝小叶中央区脂肪变性最明显C. 砷中毒时,可引起心肌脂肪变性D. 白喉时,可引起“虎斑心”E. 严重的贫血时,肾近曲管上皮可出现脂肪变性3.不符合...脂肪变性的是 DA.肝细胞内出现大小不等的脂滴B.巨噬细胞内出现大小不等的脂滴C.心肌细胞内出现大小不等的脂滴D.脂肪肉瘤细胞内出现大小不等的脂滴E.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内出现大小不等的脂滴3.不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的是EA.酒精中毒B.四氯化碳中毒C.糖尿病D.白喉E.高脂肪饮食3.关于肝脂肪变性的描述,正确的是CA.肝淤血时,脂肪变性首先发生在小叶周围B.磷中毒时,脂肪变性主要发生在小叶中央区C.轻度肝脂肪变性时,肉眼下肝可无明显改变D.重度肝脂肪变性时,肝脏缩小E.脂肪变性的肝细胞的细胞浆疏松,呈空网状3.关于心肌脂肪变性的描述,错误的是DA.白喉外毒素可引起心肌脂肪变性B.磷、砷、氯仿可引起心肌脂肪变性C.严重贫血可引起心肌脂肪变性D.心肌脂肪变性严重影响心脏功能E.心肌内出现串珠状、细小脂肪空泡3.关于肾脂肪变性的描述,错误的是BA.与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有关B.脂肪变性主要累及远曲管上皮细胞C.可见于中毒D.可见于脂性肾病E.可见于严重贫血3.脂肪变性时,脂滴位于DA.高尔基器B.线粒体C.溶酶体D.内质网E.胞浆基质4.纤维素样坏死不见于...CA. 风湿病B. 恶性高血压C. 动脉粥肿D. 系统性红斑狼疮E. 类风湿性关节炎4.纤维素样坏死的病变内不出现...DA. 粘多糖B. 免疫球蛋白C. 纤维蛋白D. 基底膜样物质E. 胶原崩解产物4.结节性多动脉炎动脉壁的红染颗粒状物质是 EA. 水变性B. 脂肪变性C. 玻璃样变性D. 淀粉样变性E. 纤维素样坏死4.纤维组织内颗粒状、团块状、强嗜酸红染的无结构物质,状似纤维素,此病变称为DA.水变性B.脂肪变性C.玻璃样变性D.纤维素样坏死E.钙化4.纤维素样坏死可见于AA. 风湿病B. 良性高血压C. 动脉粥肿D. 瘢痕E. 甲状腺功能低下4.纤维素样坏死可见于BA. 良性高血压B. 恶性高血压C. 动脉粥肿D. 瘢痕E. 甲状腺功能低下4.纤维素样坏死可见于DA. 良性高血压B. 甲状腺功能低下C. 动脉粥肿D. 系统性红斑狼疮E. 瘢痕4.纤维素样坏死可见于EA. 良性高血压B. 瘢痕C. 动脉粥肿D. 甲状腺功能低下E. 类风湿性关节炎5.玻璃样变性不发生...于EA.结缔组织B.血管壁C.浆细胞D.肝细胞E.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5.结缔组织玻璃样变的错误描述....是CA.常见于瘢痕组织B.常见于纤维化肾小球C.纤维母细胞增多D.胶原纤维融合为梁状、带状或片状E.常见于粥瘤5.血管壁玻璃样变多见于CA.大动脉B.中型动脉C.细动脉D.大静脉E.小静脉5.关于血管壁玻璃样变,错误的...描述是EA.常见于高血压病B.常见于肾、脑、脾、视网膜细动脉C.血管壁变硬、管腔狭窄D.可引起组织缺血E.玻璃样物质由免疫球蛋白和基底膜样物构成5.关于细胞内玻璃样变错误的...描述是BA.肾近曲小管上皮内的玻璃样小滴由重吸收的血浆蛋白构成B.近曲管上皮玻璃样变多见于肾盂肾炎C.肝细胞内的Mallory小体由前角蛋白构成D.M allory小体多见于酒精中毒时E.浆细胞内的玻璃样小体由免疫球蛋白构成5.女,40岁,患者因血尿、蛋白尿、管型尿,经治疗无明显好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细胞和组织的损伤教学目的明确细胞和组织损伤的主要表现形式:萎缩、变性、坏死、病理性色素沉着、结石形成的概念、发生机理、病理变化和对机体的影响。
教学时间4学时教学重点、难点1、概念2、萎缩、变性、坏死的病理变化及时机体、影响3、结石形成的条件及对机体的影响概述:1、进行性变化:即细胞进行性生长,指细胞增大、细胞器复制(细胞增生、肥大、再生、修复,创伤愈合)等,趋向适应,恢复方向进展。
此时物质代谢同化大于异化。
2、退行性变化:即细胞的损伤(萎缩、变性、死亡),细胞功能↓,向死亡发展,此时物质代谢异化大于同化。
细胞组织的损伤机械性——直接作用于细胞的损伤。
其它各种致病因子——由细胞物质代谢障碍开始。
细胞损伤发展过程:细胞代谢改变—→组织化学、超微结构变化—→光学显微镜下变化和肉眼可见形态学变化(病变)—→病因除去后恢复常态(可逆性变化)。
↘严重不可逆病变—→细胞死亡。
营养不良性变化——在致病因素作用下,细胞组织的物质代谢发生障碍,进而在形态结构上发生各种病变,最后引起功能障碍的变化。
萎缩、变性等——轻微可逆变化,细胞仍能维持不同水平生命活动。
坏死——不可复性损伤,死亡。
损伤——变性、坏死。
适应——萎缩、肥大、增生、化生。
细胞组织的损伤的补充资料组织细胞的损伤——基础性病理变化。
一、原因缺氧、化学物质、药物、物理(机械、高温、低温、高低气压、电流、辐射等)、生物因子(细菌、病毒、真格菌、寄生虫等)、营养失衡、社会-心理-精神因素和医源性因素等。
缺氧是细胞损伤的非常重要的基本环节。
老年动物的细胞处于生理性自然退化状态,对于长期积累的或即时受到各种致病因素的损伤作用会更为敏感—→衰老(aging)或老化(semility)。
在人类有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这是一种思想、情感障碍引发细胞损伤所形成的器质性疾病。
如原发性高血压、消化性溃疡、冠心病、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等。
医源性疾病(iatrogenic disease),由于诊断过程本身继发的伤害。
二、机制发生机制复杂,如细胞膜的破坏、活性氧类物质(氧自由基)增多、胞浆内高游离Ca+2、缺氧、化学毒作用、遗传物质变异等。
部位:线粒体氧化系统合成中心(内质网、核蛋白体、mRNA、核仁)细胞膜、细胞器、细胞核(一)细胞膜破坏破坏因素——机械力直接作用、脂酶性溶解、缺氧和活性氧、补体结合反应、感染、药物性损伤等。
因膜与外界互通信息、交换物质、免疫应答、细胞分裂、分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活性氧类物质的损伤作用1、活性氧类物质(activated oxygen species AOS),亦称反应性氧类物质(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自由基状态的氧超氧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2、不属自由基的H2O2自由氧基(free radicals):是原子最外层偶数电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的具有强氧化活性的基团。
AOS——对脂质、蛋白质、DNA的氧化作用损伤细胞。
其作用是在致病因素作用下,AOS生成增加,使细胞损伤。
AOS的强氧化作用,是细胞损伤发生机制的基本环节。
(三)细胞浆内高游离钙的损伤作用正常情况下,胞浆内游离钙与ATP依赖性钙转运蛋白结合,成为蛋白结合钙,贮存于线粒体、内质网钙库内。
胞浆内此时处于低游离钙状态,使磷脂酶、内切核酸酶处于活性稳定状态,细胞的结构得以保持。
细胞膜内依赖于ATP的钙泵和钙离子通道参与胞浆内游离钙的浓度调节,使胞浆内游离钙减少。
胞浆内有磷脂酶、内切核酸酶等酶类,它们能降解磷脂、蛋白质、ATP、DNA,但其活性必需要游离钙活化。
当缺氧、中毒等使ATP↓时—→游离钙↑—→磷脂酶、内切磷酸酶等的活化—→细胞损伤。
胞浆内高游离钙引发的酶活化是多种致病因素导致细胞损伤发生机制的终末环节。
(四)缺氧的损伤作用缺氧是细胞不能获得氧或利用氧障碍,常见的病理过程:缺氧—→细胞内酸性产物↑—→酸中毒,溶酶体膜破裂—→损伤DNA链缺氧—→氧自由基等活性氧类物质↑,膜磷脂丢失,脂质崩解,细胞骨架破坏。
缺氧—→轻度、短时间—→可逆变化,细胞水肿、脂变↘严重时,较长时间—→不可逆变化—→细胞死亡(五)化学性损伤化学性损伤(chemical injury)包括:化学物质、药物(医源性)的毒性作用,日益成为致细胞损伤的重要因素。
药物引发的细胞损伤的付作用,是常见的医源性致病因子。
(六)遗传变异主要是DNA受损伤。
原因——化学物质、药物、病毒、射线等。
结果——诱发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细胞遗传变异。
(1)结构蛋白质合成低下—→细胞缺乏生命必需的蛋白质→死亡。
变异可引起(2)核分裂受阻—→如正常核分裂活跃的骨髓造血干细胞、肠黏膜上皮细胞、睾丸精母细胞等生理性增生因而低下—→粒细胞缺乏、再生障碍性贫血、小肠吸收功能障碍、雄性不育症。
(3)合成异常生长调节蛋白质。
如转化蛋白质等,可诱发单克隆转化性细胞形成—→肿瘤。
(4)酶合成障碍—→先天性代谢病或后天性酶缺陷—→细胞缺乏生命必需的代谢机制—→死亡。
(七)物理因素机械性—→细胞、组织破裂;电流—→引起高温—→刺激组织(神经)—→功能障碍;高温—→细胞内蛋白质变性;电力辐射—→直接或间接使生物大分子损伤—→细胞损伤、功能障碍;低温—→血管收缩、损伤—→组织缺血—→细胞损伤。
(八)生物因子细菌、病毒、真菌、原虫和其它寄生虫。
(九)免疫反应变态反应等造成的细胞损伤,如风湿热、弥漫性肾小球肾炎;自身免疫疾病,如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
三、损伤性病变1、除去病因后有可能恢复常态的为可逆性变化,亚致死性细胞损伤或变性。
2、严重的不可逆病变—→细胞死亡。
第一节萎缩一、概念萎缩:发育正常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的体积缩小,功能↓1、特点:主质细胞(实质)体积减小(胞浆减少)或数量减少→组织器官萎缩功能减退2、基础:物质代谢障碍3、与发育不全、不发育的区别(1)发育不全——指器官、组织不能发育达到正常的体积,即在胚胎生长时期,发育障碍。
原因:血液供应不足,缺乏必需的营养物质,先天缺陷。
如猫的泛白细胞缺乏症病毒感染—→小脑发育不全。
(2)不发育——指器官不能发育,可能完全缺失,或只有一个结缔组织构成的痕迹性结构物。
二、类型按原因分生理性萎缩按部位分全身性萎缩病理性萎缩局部性萎缩三、原因(一)全身性萎缩是在全身物质代谢障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原因 1)营养物质吸收不良,营养物质供应不足——不全饥饿、吸收障碍。
2)体内营养物质,尤其是组织蛋白质过渡消耗——严重的消耗性疾病、寄生虫病、造血器官疾病。
2、临床表现衰竭、精神萎顿、行动迟缓、进行性消瘦、严重贫血、被毛粗乱常伴有低蛋白血症、引起的全身性水肿,全身性恶病质变化,恶病质性萎缩。
恶病质:畜禽因慢性饥饿、消耗性疾病而产生的一种进行性消瘦,衰竭状态。
(二)局部性萎缩1、神经性萎缩:亦称去神经性萎缩。
外周神经、中枢神经受到损害(神经、脑、脊髓损伤),功能障碍,受其支配的肌肉萎缩。
2、废用性萎缩:(亦为不动性萎缩),因为功能障碍引起。
长期工作负荷减少、久卧不起的肌肉萎缩。
3、压迫性萎缩:机械性压迫所致。
是一种常见的局部萎缩。
机理:外力压迫对组织的直接作用;与受压且器官功能、代谢↓,血循障碍有关;与神经营养功能障碍有关。
如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鼻甲骨萎缩—→呼吸困难。
肿瘤、寄生虫压迫器官、组织—→萎缩。
4、激素性萎缩:即内分泌功能失调性萎缩。
如去势动物—→♂前列腺上皮细胞,得不到雄性激素刺激—→萎缩。
垂体机能↓—→过腺、腺器官萎缩。
5、缺血性萎缩:或血管性萎缩。
当小动脉不全堵塞—→血液供应不足—→相应部位组织萎缩。
常见动脉硬化或其它导致动脉内狭窄的因素。
四、病理变化1、全身性萎缩全身各组织器官发生萎缩,规律是:脂肪最早最显着(可减少量90%~100%)—→肌肉(减少而精5%)—→肝、肾、脾、淋巴结等器官。
脑、心、肾上腺、垂体、甲状腺不明显。
眼观变化:保持原器官固有形态,但体积成比例缩小,器官边缘锐薄、质地坚实,重量减轻,功能降低,被膜增厚、雏缩,室腔器官变薄。
剖检:全身脂肪组织消耗残尽,皮下、腹膜下、肠系膜、网膜脂肪完全消失。
心冠状沟、肾周围脂肪组织发生浆液性萎缩,变成灰白色或灰黄色的透明胶冻样物。
镜检:实质细胞体积缩小,胞浆致密,染色较深,胞核浓染。
胞浆内细胞器大量退化,自噬小体增多,有大量未能被溶酶体降解、富含磷脂的残体(脂褐素)积聚,常见于心肌、肝细胞、神经节细胞。
心肌肌浆中脂褐素沉着而呈褐色(褐色萎缩)。
大脑,脑回变窄,脑沟变深,皮质变簿,体积缩小,重量减轻。
镜检——神经细胞体积缩小、数量减少。
2、局部性萎缩同全身性萎缩时变化无差别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数量减少,间质增多,以代替萎缩消失的实质细胞,使组织保持相应外形。
五、结局萎缩是可逆的,是一种可复性过程。
其本质:是细胞在谋种环境条件下的适应现象。
萎缩的细胞体积缩小或减少,功能减退—→对生命活动是不利的。
尤其是全身性萎缩。
局部性萎缩的影响,取决于萎缩器官部位和程度。
轻度萎缩——细胞有可能除去病因后恢复常态。
持续性萎缩——细胞死亡。
第二节变性是细胞新陈代谢障碍引起细胞的形态学变化,表现为细胞或细胞间质出现一些异常物质或细胞正常物质显着增多的病理现象。
这是一种常见的可复性病理变化,细胞或组织仍保持生活能力,但机能↓当然严重变性细胞—→坏死。
细胞水肿水泡变性粘液变性常有细胞变化颗粒变性细胞间质透明变性脂肪变性淀粉变性透明变性纤维素样变性一、变性(degeneration)是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因代谢发生障碍所致的某些可逆性形态学变化,表现为细胞浆内或细胞间质内有各种异物或异常增多的正常物质的蓄积,并伴有功能降低。
机体在致病因素作用下,引起物质代谢障碍,在细胞内出现正常生理状态时见不到的异常物质,或有些物质在生理状况下虽然能见到,但数量表现增多或减少,某些物质出现的部位发生异常,称为营养不良。
这些物质有——水、蛋白质、脂类、糖类、矿物质等,反映了不同物质的代谢异常。
变性分为细胞含水异常(细胞水肿)细胞物质异常沉积(脂肪变性等)(一)细胞水肿(cellular swelling)亦称为水样变性(hydrecpic degeneration)是细胞轻度损伤后常发生的早期病变。
1、常发器官心、肝、肾等实质细胞的胞浆。
2、原因缺氧、感染、中毒等。
3、机制缺氧—→线粒体受损伤—→ATP↓—→细胞膜Na+-K+泵功能障碍—→胞浆内Na+、水增多—→细胞水肿。
4、病变电镜:细胞核正常,细胞浆中线粒体、内质网等肿胀呈囊泡状。
光镜:弥漫性细胞肿大,细胞浆淡染、清亮,核可稍大。
重度水肿的细胞称为气球样变,如病毒性肝炎。
眼观:肝、肾体积增大,颜色变淡,边缘变钝,混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