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浅谈一节好的语文课的标准
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
![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https://img.taocdn.com/s3/m/2ebc7b4969dc5022abea003a.png)
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谁都想在课堂上能通过自己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语一字、一动一静来吸引自己的学生,把自己对课堂的洒脱与豁达、渊博与灵秀、从容与大度尽显地表现。
那么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语文课?下面仅从三个方面对此谈谈我的粗浅认识。
一、课前深钻教材,认真备课,确定学习目标人们都说“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
不同的老师,受不同教育思想的影响,对教材的认识、理解领悟全然不同,对教材的驾驭、使用就更有天壤之别。
课改理念主张“用教材教”,“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
”因此,我认为教材是教学的载体和根本,钻研教材是备课的基础。
认识新教材,读懂新教材,钻研新教材,才能把《课程标准》落到实处。
我们现有的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最根本、最主要的资源,也是师生对话、生本对话的“桥梁”。
充分地利用教材,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是新课程的基本主张。
我们说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我们依据课程标准的理念,要从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人手解读教材,工具性包括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即:字、词、句、段、篇和听、说、读、写;人文性是从大语文观来讲的,即:教材中所渗透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等。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它是按照知识的逻辑点来编排的,承载量大,包含很多的知识点,需要我们去挖掘,去钻研。
钻研教材要掌握“四点”,即抓住“特点”、把握“重点”、找准“难点”、剖析“疑点”。
“特点”是指每篇文章本身的特色、风格,包括文体、结构、语言上的特点等;“重点”是指教材中对学生学习和理解起主要作用的部分;“难点”即为学生不易理解或掌握有困难的部分;“疑点”指学生阅读后,仅从表面理解,深究下去可能产生的疑问和歧义。
这样才能有清晰的教学思路。
二、注重平日知识修养在教育界,现今流行这么一句话,“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是长流水”,这就提示我们作为教师要注重自身的知识修养。
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是运用语言的精华,通过文学作品学习语言,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
浅谈如何上好一堂小学语文课
![浅谈如何上好一堂小学语文课](https://img.taocdn.com/s3/m/0420d261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15.png)
浅谈如何上好一堂小学语文课摘要:在当今双减的背景下,组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欲望和热情,从而营造一个活跃且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已经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迫切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有这样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
本文认为要上好一节小学语文课,教师在上课前的教案,上课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以及教学方法,教师的知识量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关键词:备课互动设计知识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每一篇课文不仅涉及到学科基础知识,而且关联着人情世故、人生哲理、历史变迁、山川风貌、科技发展,大到天宇苍穹,小到微细尘土。
打造成功的语文课堂,首先要看执教的老师,俗话说的好:“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老师要带着知识来上课。
但要上好一堂语文课,只有丰富的知识显然是不够的,还要有思想、有方法、克服照本宣科。
小学语文课是一门非常有趣的课程,但大多数小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印象是枯燥、无趣的,其原因是教师的教学没有很好地将语文的魅力展现出来,没有让小学生真正认识语文、学习语文。
所以老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以便提高小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一、认真备课是上好一堂语文课的前提上好课的前提是备课,每次上课前,对于所要导学的内容都要熟稔于胸,绝对不打无准备之仗。
反复诵读所要学习的知识或文章,仔细揣摩,全面地、多方位了解尽可能多地发现知识点,此外,还要大量阅读与此次授课相关的资料、图片、背景知识以及其他介绍,去粗取精,选择对教学有用的材料。
《如何备好小学语文课》[1]中说:“备课主要从把握教材、设计教学方案和关注学生三个角度来思考”。
所以备课时要做到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
除去充分准备教材和教法外,还要考虑学生的因素。
备课并非只是备教学内容,更要注重备学生。
俗话说:“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教师所面对的几十位同学,他们各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思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于同一个问题和知识点的认识,领会的程度有所不一。
怎样上好一堂成功的语文课
![怎样上好一堂成功的语文课](https://img.taocdn.com/s3/m/ce8aa5d2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d9.png)
52学习版■文/德吉卓嘎课堂教学,是儿童和老师的共同劳动。
这种劳动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与学生、课堂情况和教学内容等种种矛盾的解决。
那么,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让学生在尽情享受学习快乐的过程中自主、积极地学习和成长呢?通过多年教学中的尝试和探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一、教学目标的设计:课堂目标是一堂课的出发点,以是一堂课结果的呈现,我们所做的活动都要围绕课堂目标开展。
根据不同的课型和文体,目标又有所不同。
语文课型有阅读课、自渎课、教读课、写作课、复习课、习题课等。
文体有小说类、散文类、议论文类、说明文类、古诗文类、寓言类、童话类、戏剧类等。
文体不同,所制定目标也就不同。
如小说类则一般从能复述小说的情节并用自己的话概括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能说出小说刻画的主要人物并分析人物形象。
能找出人物描写的方法并说出其作用。
能说出环境描写的作用。
能找出小说在某篇布局上的巧妙之处。
能赏析小说语言表达的妙处。
能分析小说夸张、对比、讽刺等手法。
能结合个人阅读和生活体验,理解作品主题的时代意义。
能结合实际说出读完小说的启迪和感受。
所以我们一定要熟悉新课标从而准确的制定出学习目标。
二、创设教学情境:教师在对学生开展语文课程教学的时候,需要教师能够及时的针对学生在当前阶段的发展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景化的教学,以此实现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有效理解,培养学生在当前阶段下对于课程内容的有效学习。
所以教师在对学生开展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能够及时的帮助学生完善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发展与进步,以此实现学生对于语文课程内容的有效理解,促进学生自身的能力水平,也让学生能够完成自身对于教材的有效发展与进步。
让学生能够对于语文课程进行有效的学习。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开展《草船借箭》这一节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来对学生开展语文课程的教学。
教师通过对于这一节课程文章的情景再现,让学生能够及时的对于文章内容进行有效的理解与学习,以此通过这种具象化的方式,也能够让学生乐于参与到语文课程中,以此实现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有效理解。
浅议怎样上好小学语文课
![浅议怎样上好小学语文课](https://img.taocdn.com/s3/m/fc4c9782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d6.png)
浅议怎样上好小学语文课语文课是小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好的语文课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打下牢固的语文基础,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受益无穷。
那么,怎样上好小学语文课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浅议一下。
一、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上好小学语文课需要重视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语文课程内容广泛,包括诗词、文言文、现代文学等等,而学生的兴趣往往是各种学科学习的动力所在。
老师在上课时应该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多读好书,多接触文学作品,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可以通过朗读、背诵、讲故事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从而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课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就是阅读。
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也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
要上好小学语文课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老师可以通过讲解文学作品的背景、情节、人物性格等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悟文学作品。
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诵读、朗诵和讲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语文课不仅仅是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在上好小学语文课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可以通过课堂作文、写作训练营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上好小学语文课需要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规范和修辞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在语文学科中有所收获,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希望各位老师都能够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让他们在语文学科中茁壮成长!。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语文课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语文课](https://img.taocdn.com/s3/m/5b164ede4b73f242326c5f64.png)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语文课篇一摘要: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那么怎样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呢?本文从备课、激趣、指导等方面谈论了上好小学语文课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那么怎样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呢?我认为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缺一不可,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正确理解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内涵。
效率就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和取得的收获。
衡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如何,主要看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学生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能力和提高认识等方面的综合收获,即在教与学活动过程中学生获得的知识总量与真正起作用的有效教学时间比。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40分钟的利用率。
二、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备课。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想上好语文课,重要的、突出的、关键的就是要备好课。
离开了备课,这堂课讲什么,怎么讲都无从知道,无从下手,无从开头,也无从结尾,还谈什么上课呢?首先,只有熟悉教材,吃透教材,刻苦钻研,认真备课,才能把准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才能把准教学内容的实质、重点、难点,才讲得准、讲得透。
其次,要根据学生实际,巧妙设计教学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深入探索,利用原有的知识对新知识进行思维加工以满足学习上的需要。
再次,要备教法。
在一堂课的教学中教师要考虑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如何创造条件去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其学到该学的知识以提高综合能力。
这才具备了上好一堂语文课的首要条件。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开放教学空间。
农村小学虽然没有先进的设备,但却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有着更多的与动物、植物亲近的机会。
一节好语文课的标准
![一节好语文课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523c7a7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d8.png)
一节好语文课的标准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语文素养全面提升的课程。
那么,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具备哪些标准呢?首先,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生动有趣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和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比如,可以通过讲故事、唱歌、表演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
语文学习不仅仅是死记硬背,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引导思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一节好的语文课还应该是能够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升的。
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所具备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和文化素养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因此,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语言态度和价值观,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不仅仅是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运用知识,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最后,一节好的语文课还应该是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爱。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只有对语文学习充满热情和兴趣,才能够持之以恒地学下去。
因此,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爱,使他们在学习中能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生动有趣的,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提升,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爱。
只有具备了这些标准,才能够真正做到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全面的发展和提升。
一节好的语文课的标准
![一节好的语文课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256b55f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34.png)
一节好的语文课的标准一节好的语文课应当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培养语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的课堂。
那么,一节好的语文课应当具备哪些标准呢?首先,一节好的语文课应当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老师在课堂上不应该是唯一的“说教者”,而是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展开互动交流。
通过互动,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其次,一节好的语文课应当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
语文不仅仅是死板的知识点,更应该是启发学生思维的工具。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讲述故事、引用诗词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另外,一节好的语文课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文课不仅仅是讲解课文,更应该是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推荐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并展开讨论,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此外,一节好的语文课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语文课不仅仅是学习文学知识,更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老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写作、批改作文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一节好的语文课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语文不仅仅是知识,更应该是情感的交流和沟通。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讲述优秀文学作品、欣赏美文美句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提高他们对语文的热爱和兴趣。
总之,一节好的语文课应当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培养语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的课堂。
希望每一位语文老师都能够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打造出更多更好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在语文的海洋中畅游,感受到语文的无穷魅力。
浅谈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
![浅谈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https://img.taocdn.com/s3/m/a7ed6d2f4b35eefdc8d33342.png)
浅谈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方式的更新,初中语文课的教学也要随之而改变。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方法,不断提高自习的文化素养,如何在新课程改革下上好一堂语文课呢?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课堂教学初中语文备课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方式的更新,初中语文课的教学也要随之而改变。
由于语文是基础学科,学生觉得学语文很容易,所以上课不够重视,不认真听讲,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就得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那么如何通过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来上好一堂语文课呢?一、认真备课是上好一堂语文课的前提备课对于一个教师来讲,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抄写熟悉过程,完成教案就算是大事完毕了,它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备课备的不仅是知识,而是要把学生的各种状况都想到。
在备课中,要关注学生的处境、需要、感受、情感态度、接受能力和已有知识基础等诸多因素,要做到“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
在备课过程中,应先认真钻研教材,把教材吃透,能准确把握住它的重点、难点,还要参阅与本节课相关的资料,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这是上课的前提。
然后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并能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好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当中发挥着化难为易的作用,教学方法的制定除了与内容有关外,还涉及到学生的特点。
这就要对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
要知道学生接受本节知识的能力,对本节知识的理解程度,是否具备与本节知识相关的知识基础等,充分掌握了以上状况后,才能制定出有效的教学方法。
学生才能很好的掌握本节内容。
既不枯燥,又能轻松学到本节知识。
我认为细致的备课无形中增大了工作量,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事半功倍的。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既能使教师讲的轻松,更能让学生学的容易,学得透彻,记得扎实。
反之,备课不充分,会使教师讲得凌乱毫无章法,学生学得也是没有重点,一脸茫然,不知所云。
二、兴趣是最好的动力孔子说:“知之者不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一堂好的语文课的标准
![一堂好的语文课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2d4b87a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aa.png)
一堂好的语文课的标准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素养的课程。
在当今社会,语文课已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那么,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当具备哪些标准呢?首先,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组织小组讨论、进行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学生互动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使他们在交流中不断提高。
其次,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
语文知识不应该是死记硬背,而应该是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应用的。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实际应用等方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另外,一堂好的语文课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语文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开放式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进行创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此外,一堂好的语文课还应该注重情感的培养。
语文课是培养学生情感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朗诵、诗歌赏析、文学作品阅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感悟情感,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
最后,一堂好的语文课还应该注重个性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方式,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素养的课程。
通过学生的参与和互动、知识的灵活运用、创新能力的培养、情感的培养以及个性发展的关注,可以打造一堂生动活泼、富有启发性的语文课,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得更多的收获。
一节好的语文课堂的标准
![一节好的语文课堂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db63975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15.png)
一节好的语文课堂的标准
一节好的语文课堂的标准可能因不同的教育观念、教师风格和学生需求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普遍适用的标准:
1. 明确的教学目标: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这个目标应该与课程大纲和学生需求相一致。
2. 激发学习兴趣:好的语文课堂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3. 丰富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该具有深度和广度,不仅包括课文的理解和分析,也包括语言技能、文化知识和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4. 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应该适合学生的学习风格和需求,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现代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多媒体教学等都可以被有效利用。
5. 良好的课堂氛围:课堂氛围应该是积极、开放和包容的,鼓励学生参与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6.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好的语文课堂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包括分析、综合、判断和创造等方面的能力。
7. 评价与反馈:教师提供的评价和反馈应该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8. 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本身的专业素养,如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组织能力、与学生沟通能力等,也是影响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总的来说,一节好的语文课堂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语言技能和文化素养。
这样的课堂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浅谈语文教师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
![浅谈语文教师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https://img.taocdn.com/s3/m/385858dd6137ee06eff91877.png)
浅谈语文教师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语文教师上好语文课是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的可靠保证。
语文课的基础性、工具性和人文性,决定了语文课在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
可以说,学生学习好语文课是学习好其它课程的重要基础。
因此,如何上好语文课,是值得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探讨的话题。
那么,如何才能上好语文课,结合自己的工作时实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认真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
备课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
教师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备好课。
备教材。
无论教学内容如何千变万化,教师在处理教材时都应先了解该课的重点、难点及教学目的,做到心中有数。
然后注意在备课过程中设法由浅入深,把难点解释清楚。
同时突出重点,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对重点内容进行操练及运用。
学生在掌握知识重点后,其它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而一节重点突出的课,在听众的心中也会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备教法。
一节课能否吸引住学生及听众,取决于它的设计是否灵活,教法是否新颖。
教师应在备课时注重创新,力求上出一节有自己风格特色的好课。
如善用启发式进行教学,平铺直叙的讲述剥夺了学生在通过思考后获得知识的成功感,并容易使学生失去参与的热情,课堂变得沉闷。
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中善用启发式,由浅入深,层层诱引,最后让正确的答案或结论从学生的口中得出。
备学生。
课堂是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
学生是这项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他们的状态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兴趣及爱好,尽量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走近他们的生活,经常用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或话题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同时也应考虑到不同学生的成绩状况及理解能力的差异,设置不同梯度的问题供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
同时,也能使整节课在师生的默契配合中顺利进行。
二、精心组织教学。
良好的教学秩序和高质量的教学水平最终是通过课堂教学体现出来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创设教学氛围。
浅谈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
![浅谈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https://img.taocdn.com/s3/m/0e97cff6b90d6c85ed3ac64b.png)
浅谈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对于广大教师来说,如何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这恐怕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
毕竟语文是一门最传统、最基础的科目,沿袭几千年下来的学习观念根深蒂固,大多数人学习语文离不开“背诵”两字,认为语文就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因而不太注重课堂上的教学。
近几年来,随着新课标的全面实施,许多教师积极探索、总结,语文教学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对于如何上好语文课,更是有无数的教师给出了完满的答案。
下面我在学习同行们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认真备好课备课是我们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也是一项最重要的基本功。
备课是上课的必要,备好课更是上好课的前提。
不会备课的教师可以说也上不好课。
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备课不仅仅是写一份教案那么简单。
它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备学生。
一个班的学生基础各不相同,接受能力有快慢,学习方法各有侧重。
一个知识点的传授讲解要花多少时间、要用什么教学方法、是否需要辅助课件,都得在设计教案时先考虑到学生的特点,这样教学起来就能有的放矢。
2、备教材。
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载体,是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的中介。
备教材不单单是要备好即将要上的这一课,还需要放在一个全局的高度去进行思考。
首先要从整体上去了解语文课程的概貌,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要有所涉猎。
其次要了解本册教材在全套教材中的地位,知道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侧重点在哪,知道本册教材各单元之间的联系。
最后要吃透一节课的内容,了解编写者的意图,确立课时目标,充分理解和掌握各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在这基础上,配合有关基础练习,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
只有这样,教师上课时才能作好主、次、轻、重的安排,才能灵活使用教学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集体备课。
一个人的教研能力有限,如果参与到小组来集体备课,便能各取所长,长短互补,共同进步。
在理解、解读教材内容时,也能更好地抓住主要方向,不会产生偏差。
大家可以提前研读教材、大纲,对诸如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等等,甚至是课时的划分,都作好充分的准备,然后在集体备课时,一人以说课的形式,说出自己的看法。
一堂好的语文课的标准
![一堂好的语文课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09aa4a3767f5acfa0c7cd7f.png)
假如对您有帮助!感谢议论与分享一堂好的语文课的标准导读:本文一堂好的语文课的标准,仅供参照,假如感觉很不错,欢迎议论和分享。
一堂好的语文课的标准明慧(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张易中学)参加工作以来,向来在思虑这样一个问题:如何的课才是好课,如何才能上好一堂课?感谢国培供给了“影子教师”培训,二十多天的影子学校生活,老师们一同合作,一同进步,一同成长。
听影子学校老师和靶子学员的课,对如何上好一节好课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
一、充足备课余映潮先生在他的讲座中提到“备课永久是宽泛累积的绝佳时机”。
上一堂好课的前提是备课,而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
他在讲《祝愿》时,查阅 200 多篇对于《祝愿》的文件资料,讲《夸父每日》查阅十多万字的资料;刘丽丽老师讲《酬谢中书书》时查阅资料,并作了抄摘,所用 16K 白纸达到了 15 页,抄录教课设计四遍,要点、难点分别用红色、蓝色的笔作了标明,详尽又明确,足见他们对备课的重视,一堂好课与老师充足备课是分不开的。
二、培育学生的学习方法好多有经验的老师总说,会上课的老师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教给学生多少种学习方法。
听了许多河北师大附中老师的课,深切地领会到他们在讲堂上对学生学习方法培育的重视。
1.阅读法周智华老师重视培育学生的阅读能力:初一每分钟500 字;初二每分钟 600 字;初三每分钟700 字。
面对刚进校的学生,在《我的老师》这一课中,要求不作声、不跳读、不回读。
在《再塑生命的人》中,周老师鼓舞学生要多念书,读好书,并引用《论语》中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来说明阅读的重要性。
2.勾勒法代士莉老师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整体感知文意时,让学生带着三个问题迅速看课文,并将与三个问题有关的句子用笔勾勒出来。
这类方法在语文学习上常常用到,却常常被老师忽视,可是学生学习习惯的培育就是从细节着眼。
3.“三步走”法“三步走”是一读二划三写。
在品尝语言时,代老师采纳这类方法,既让学生读出语言的精巧,又让他们勾勒句子惹起注意,把自己的理解写出来。
怎样上好语文课
![怎样上好语文课](https://img.taocdn.com/s3/m/889603d9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e9.png)
怎样上好语文课•一,吃透教材,课的准备。
“给人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
”这是教师拥有量的一个比喻,能够看出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必须具备很多知识,尤其是一个语文教师,每上课前,对于所导学的内容都要熟悉于胸,绝对不打无准备之仗,反复诵读要学的知识或文章,仔细观摩,全面的、多方面理解,尽可能多的发现知识点。
此外,还要阅读与此课文相关的资料、图片、背景知识及其他介绍,去粗取精,选择对教学有用的材料。
二、考虑学生的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考虑学生的因素,以他们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对于所学的文本,学生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他们会有什么样的想法,都是不同的。
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会不会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共鸣,采用什么方法更容易接受,我们都要站在学生的觉度考虑问题。
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同样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
三、把握好“教”与“学”的关系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是教与学的互动。
在课堂上,师生要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不可侵犯的,学生不再是无条件的服从教师的教,迎合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
交流彼此的情感,求的新的发现,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整体。
四、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延伸。
一节语文课,要有拓展延伸的内容,假如仅仅实行延续,少了拓展的这个环节,这节课总觉得不够完整,效果自然是让人觉得欠缺了点什么,假如太重视拓展,但拓展的太早太快,一节课用了一半的时间做拓展,这样的课必然是不充分的,拓展方式众多,要擅长使用适合学生的方式,比方、设计仿写句子练习或想象水平的训练题,设计问题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情感经历或情感体验,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较轻易地将自己的情感与往日的生活联系起来,畅谈心路历程。
五、课后的巩固。
语文学习不能不掌握住知识,掌握知识是必然的肯定的,那么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课后时间如何使用一个准确的科学的指导,依据教材的练习题及其他相关资料,设计出相对应的作业,这是为巩固知识而作的努力,写作类习题,一类是片段练笔,另一类是根据所学的文本实行有目的有意识的写作练习,从立意、构思、语言等方面去巩固,有布置、有批改、有反馈,这样对学生的促动有很大的协助的,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多读书,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行指导,也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
一节语文好课的标准
![一节语文好课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b07b376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c4.png)
一节语文好课的标准一节语文好课应该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素养的课程。
那么,一节语文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呢?我认为,一节语文好课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一节语文好课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它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因此,一节语文好课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写作能力。
其次,一节语文好课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课程内容广泛,包括文学、修辞、古诗词等多个方面,而且这些内容往往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
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能够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主动去学习语文知识。
再次,一节语文好课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文不仅仅是死板的知识积累,更应该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能够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最后,一节语文好课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语文是一门人文科学,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是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和品德的培养。
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能够引导学生去感悟人生、品味人生,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人文素养。
总之,一节语文好课应该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素养的课程。
它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
希望广大语文教师能够根据这些标准,努力打造出更多优质的语文课程,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收获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堂好语文课的标准是什么
![一堂好语文课的标准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7159ed3c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ef.png)
一堂好语文课的标准是什么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语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的课程。
那么,一堂好语文课的标准是什么呢?
首先,一堂好语文课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讨论话题、展示作品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强学习效果。
其次,一堂好语文课应该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语文课程内容广泛,包括文学、语言、修辞、写作等多个方面,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将这些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系统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全面地了解语文知识,而不是片面地掌握某一方面的知识。
另外,一堂好语文课还应该注重情感的渗透和价值的引导。
语文是一门人文科学,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情感的沟通和价值观的引导。
教师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的解读、语言文字的鉴赏等方式,引导学生感悟人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情趣。
最后,一堂好语文课还应该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语文学习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教师可以通过写作、朗诵、演讲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感悟语文之美,提高语文能力。
综上所述,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语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的课程。
它应该是学生参与和互动的,知识系统和完整的,情感渗透和价值引导的,以及能够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让每一堂语文课都成为学生喜欢的、受益的、有意义的课程。
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精选多篇)
![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精选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255ec3a6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ed.png)
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精选多篇)精妙绝伦的花园需要独具匠心的园丁,绮丽多姿的语文课堂需要优秀博学的教师。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上好一节好的语文课?这恐怕是所有辛勤耕耘在语文教坛的老师们的困惑。
近段时间,我有幸聆听了一些优秀老师的公开课,悟得一节好语文课应该是这样的。
一、驾驭教材的高超能力深切钻研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只有深切钻研教材,把握课文的整体结构,才有可能从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的辩证关系动身,把知识、能力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肯定一个质与量统一的整体性的教学目的;才有可能设计出适当的提问,启发学生思考,推动教学进程,使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精神落实到每篇教材的教学中,教材才真正地发挥“凭借”作用。
教师只有拥有驾驭教材的本领,有”一览众山小”的宏大气势,在教学语文课的进程中才能信心百倍,气势恢宏。
教师用这种恢宏的气势才能更好地影响学生,促使学生学习好语文课,从而提高语文课的教学质量。
二、扎实过硬的教学大体功有的人说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书法家,应该是一个播音员,应该是一个作家。
固然这话说得有些太严重,可是我想其实这就是让所有的语文教师要有过硬的大体功。
执教的几位老师专业知识扎实,普通话发音准确,上课语速适中、声音响亮;并用适当的动作姿势助说话,使语言形象生动、高低抑扬有致、感染力强。
有的乃至巧用修辞,典故、古诗名句。
语言幽默风趣,妙语连篇,听了简直是一种享受。
教师教态自然亲切,富有表情、情感,语言循循善诱。
三笔字工整规范,对教材熟悉,运用多媒体设备娴熟自如,驾轻就熟。
若是语文教师的大体功不过硬,不会教出勤学生来,也不会有如此出色的课堂。
三、主动参与的全部学生新课标所提倡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先进教学理念.教案并非必然要一步一步的精心设计,学生都还未参与进来,怎能完全肯定这节课的教学进程必然会是什么样?若是课前就可以预设整个教学进程,写好详细的教案,那学生就成了教师手下控制的机械了。
几位老师在课堂上,始终都能关注学生的学情,及时调控自己的教学设计,因此,学生都能踊跃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上来,每一节课都显得朝气蓬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浅谈一节好的语文课的标准课改之风已吹遍祖国各地,它也向我们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传统教学中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现代教育,必须 __改变。
那么,就语文课而言,怎样上才算一节好课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儿体会,与同行们探讨。
一、重兴趣,引导探究学习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此句充分地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
所以,笔者认为: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兴趣最重要。
因此,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兴趣第一”的原则,总是坚持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语文的重要性,很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其探究学习,让学生把学知识当作一件乐事去完成。
我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将课堂还给学生。
二、重参与,培养合作意识
现在,我们全县都在施行“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在学习与参与中,我最深的体会就是:它注重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因而,笔者认为,要上好一节语文课,这点也不容忽视。
在教学中,我也大胆尝试并使用了这种教学模式,效果不错。
形式如下: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平均六人,民主
选出一名组长,每节课由组长带领,老师引导,共同讨论课文中的相关问题。
课堂上,可以教师问,学生答,学生互相补充;也可以学生问学生答;或者学生问教师答;有时小组讨论,代表发言……,这种学生参与其中、互相合作的模式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我的课堂我做主”的快乐,这样学生快乐我们也快乐多好呀!
另外,语文教学,文言文的难度较大,大多学生认为它枯燥无味,因此我们更应注重学生的参与,让他们合作去完成。
我觉得这样做要比我们强塞给学生知识,让他们死记硬背的效果好的多,而且只有他们参与了,体验才会深刻,体验深刻了,要达到背诵默写的程度又有何难呢?所以说,重参与,培养合作意识,对一节语文课来说也不容忽视。
三、重情感,增加审美情趣
有道是:情到深处课自优。
是呀,我们语文课更应注重情感。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做到:让学生在学课文的同时直接或间接地体验到作者的情感,让学生在课堂上既可以驰骋于大漠边关,又可以徜徉于小桥流水;既能纵情于高山远水,又能放歌辽阔的草原湖泊;让他们在不同的情感下感受到作者不同的人生情感,体验到作者曾有的人生经历呢?
所以,笔者认为,一节好课,一定要注重感情,增加学生的审美情趣。
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的时候要求学生力争读出感情,读出意境;让学生议,议出源头;让学生品,品出文中滋味;让学生悟,悟出其中的哲理;让学生演,演出主人公的情感性格。
作为施教者我们既要走进文中,又要走进学生中,还要走进课堂的声音中,这样的语文课,才是有情趣的语文课,才能算作成功的语文课。
四、重效果,提倡现代化教学
工作了近十六年,听名家的课也不少了,但有一节课使我记忆犹新。
那位老师讲的是朱自清的《春》,效果非常好。
他导入课文后,给我们放了自己制作的《春》的课件,只见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小草绿绿的,嫩嫩的,特别是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情景,描绘得栩栩如生,使人不能不惊叹小草的可爱;桃花、杏花、梨花真有几分“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情趣,连花下成千上百的蜜蜂嗡嗡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春风吹动柳条,孩子们仿佛正在尽情享受着风儿的柔和,那种惬意不由得让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春雨细细的、密密的真像一层薄烟笼罩在农家屋顶;再看看春天的人们,个个脸色红润、精神抖擞,孩子们高兴地玩着风筝;最后大人孩子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继续向前走去。
稍不注意,你还以为这个课件真是朱自清制作的呢?听后使我受益匪浅,也让我不得不承认:一节成功的语文课,离开现代化教学模式,效果会逊色很多。
所以,现代化教学模式,它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好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模式教学,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重表达,增强言语熏陶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除了以上四个条件外,我认为教师的表达能力也很重要。
有资料表明:语文老师的语言应具备准确清楚、生动形象、通俗易懂、风趣幽默、绘声绘色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学好语文。
我觉得此话很有道理,因为语文课的核心就是通过一篇篇语言文字作品的学习,来达到学习人类语言的目的。
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一方面要注重让学生感受课文语言的涵义与美妙,通过大量的语言文字作品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给学生美的言语熏陶;另一方面,要注重我们施教者自身的语言表达。
我们很难想象一个表达能力不强的语文老师能教出一个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来。
因此,语文教师的表达能力亦十分重要,只有如此,才能增强对学生的言语熏陶,才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总之,要上好一节语文课,笔者认为应同时具备以上五个条件,这样的课,才能算作一节成功的语文课。
同志们,课程改革是全民族的一件大事,它关系着下一代人才的健康成长,我们都应转变观念,不要再做课堂上的“留声机”,要__改变传统教学中的“一言堂”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律走向自觉,从自觉走向成熟,最终走向成功。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