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公式

合集下载

冷机制冷量计算公式

冷机制冷量计算公式

冷机制冷量计算公式冷机制冷量的计算公式可是制冷领域里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呢!要搞清楚这个公式,咱们得先从一些基础的概念说起。

咱们平常说的制冷量,简单来讲,就是制冷机在单位时间内从被冷却物体或空间中移走的热量。

那怎么来计算这个制冷量呢?这就需要用到特定的公式啦。

一般来说,常见的冷机制冷量计算公式是这样的:制冷量 = 冷冻水流量 × 4.187 ×温差 ×系数。

这里面的冷冻水流量,就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制冷机的冷冻水的体积。

温差呢,就是进出水的温度差。

而这个系数,会根据不同的制冷机类型和工况有所不同。

比如说,我之前在一个工厂里调试制冷设备的时候,就碰到了计算制冷量的问题。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工厂里的生产设备因为温度过高,老是出现故障。

老板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赶紧叫我们去解决。

我们到了现场,先测了一下冷冻水的进水温度和出水温度,发现温差还挺大。

然后又通过仪器测量了冷冻水的流量。

这时候,问题就来了,怎么确定这个系数呢?我们查了设备的说明书,又结合了实际的运行情况,最后才确定了一个比较准确的系数。

经过一番计算,得出了制冷量。

然后根据这个结果,对制冷机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终于让工厂里的温度降了下来,生产设备也能正常运转了。

再来说说这个公式里的每个因素。

冷冻水流量的测量要准确,如果流量测量不准,那算出来的制冷量可就差得远了。

还有温差,哪怕是一点点的测量误差,都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

另外,在实际应用中,环境温度、湿度、负载情况等等,都会对制冷量产生影响。

有时候,明明按照公式计算出来的制冷量应该是足够的,可实际效果却不理想,这就得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公式进行适当的修正。

总之,冷机制冷量的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不复杂,但要真正准确地计算和应用,还需要我们结合实际情况,仔细测量、认真分析。

只有这样,才能让制冷机发挥出最佳的效果,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舒适和便利。

不知道您在实际生活或者工作中,有没有碰到过需要计算冷机制冷量的情况呢?希望今天讲的这些能对您有所帮助!。

制冷量计算公式

制冷量计算公式

制冷量盘算公式总热量QT Kcal/h QT=QS+QT空气冷却:QT=0.24*∝*L*(h1-h2)显热量QS Kcal/h 空气冷却:QS=Cp*∝*L*(T1-T2)潜热量QL Kcal/h 空气冷却:QL=600*∝*L*(W1-W2)冷冻水量V1 L/s V1= Q1/(4.187△T1)冷却水量V2 L/s V2=Q2/(4.187△T2)=(3.516+KW/TR)TR 个中Q2=Q1+N=TR*3.516+KW/TR*TR=(3.516+KW/TR)*TR 制冷效力—EER=制冷才能(Mbtu/h)/耗电量(KW)COP=制冷才能(KW)/耗电量(KW)部分冷负荷机能NPLV KW/TRNPLV=1/(0.01/A+0.42/B+0.45/C+0.12/D)满载电流(三相)FLA(A)FLA=N/√3 UCOSφ新风量L CMH Lo=nV送风量L CMH空气冷却:L=Qs/〔Cp*∝*(T1-T2)〕风机功率N1 KWN1=L1*H1/(102*n1*n2)水泵功率N2 KWN2= L2*H2*r/(102*n3*n4)水管管径D mm D=√4*1000L2/(π*v) F=a*b*L1/(1000u)a—风管宽度 mb—风管高度 mu—风管风速 m/sV1—冷冻水量(L/s)V2—冷却水量(L/s)注:1大气压力=101.325 Kpa水的气化潜热=2500 KJ/Kg水的比热=1 kcal/kg?℃水的比重=1 kg/lQT—空气的总热量QS—空气的显热量QL—空气的潜热量h1—空气的最初热焓 kJ/kgh2—空气的最终热焓 kJ/kgT1—空气的最初干球温度℃T2—空气的最终干球温度℃W1—空气的最初水份含量 kg/kg W2—空气的最终水份含量 kg/kg L—室内总送风量 CMHQ1—制冷量 KW△T1—冷冻水出入水温差℃△T2—冷却水出入水温差℃Q2—冷凝热量 KWEER—制冷机组能源效力Mbtu/h/KW COP—制冷机组机能参数A—100%负荷时单位能耗 KW/TR B—75%负荷时单位能耗 KW/TR C—50%负荷时单位能耗 KW/TR D—25%负荷时单位能耗 KW/TR N—制冷机组耗电功率 KWU—机组电压 KVN—房间换气次数次/hV—房间体积 m3Cp—空气比热(0.24kcal/kg℃)∝—空气比重(1.25kg/m3)@20℃L1—风机风量 L/sH1—风机风压 mH2OV—水流速 m/sn1—风机效力n2—传动效力(直连时n2=1,皮带传动n2=0.9)L2—水流量(L/s)H2—水泵压头(mH2O)r—比重(水或所用液体水管管径的盘算由动量定理得F×t=M×vF是力t是时光M是质量v是速度因为F=p×s,M=P×s(按1米盘算)p是压强,s是面积P是密度所以有p×s×t=P×s×v×v→p×t=P×v已知压力.管径.水的密度.时光(可假定)则可算出流速v所以每秒的流量V=svQ=cm(T2-T1)Q单位J ; C比热,假如是水就是4.2kJ/K*kg ; T2-T1就是降温差值制冷量=Q/4.2/tt是时光,即降温须要若干时光算出来的制冷量单位是大卡(kcal/h),然后再除以0.86就是制冷量(w)假如是风冷,再除以2500,就是匹数假如是水冷,再除以3000,就是匹数“匹”是一个功率单位,就是一匹马力的意思:一匹马力=750W或735W .对于家用空调器,用“匹”来权衡的确是国外的做法.这里的“匹”指的是输入功率.换算成我国习惯的以输出功率暗示的W.一“匹”相当于2200W--2600W.所以用匹来权衡照样太粗了,也就消失了所谓的“大一匹”,“小一匹”之说.一般说的一“匹”指的是制冷量为2300-2500w.大约的输入功率在800W阁下.查了一下制冷手册:1公制马力(PS)=735.5W,1英制马力(HP)=745.7W是如许: 1匹约等于750W,然而,现实工程中几匹只是一个大体的说法,所以,照样看空调的铭牌比较科学。

空调制冷量计算公式

空调制冷量计算公式

空调制冷量计算公式空调的制冷量计算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室内外温度差、房间面积、房间高度、室内外热负荷等。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见的空调制冷量计算公式。

室内外温差法是用于计算空调制冷量的一种常见方法。

该方法基于室内外温度差和房间面积来计算制冷量。

它的计算公式如下:Q=Q0×S×ΔT其中,Q是空调的制冷量(单位是千瓦/小时),Q0为每平方米房间面积所需的制冷量(单位是千瓦/小时/平方米),S为房间面积(单位是平方米),ΔT为室内外温度差(单位是摄氏度)。

为了更精确地计算空调制冷量,需要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设置不同的Q0值。

一般来说,Q0的取值范围在100-200W/m²之间。

在确定Q0的值之后,就可以根据实际的房间面积和室内外温度差来计算制冷量了。

举个例子,假设一个房间的面积是20平方米,室内温度为25摄氏度,室外温度为35摄氏度。

Q0的值为120W/㎡。

首先计算室内外温度差:ΔT=室外温度-室内温度=35-25=10摄氏度然后将房间面积和温差代入计算公式:所以,这个房间所需要的制冷量为24千瓦。

如果你选择能够提供超过或接近这个制冷量的空调,那么房间的温度可以保持在一个舒适的水平。

除了公式计算外,还应考虑到其他因素,如房间的朝向、日照、隔热材料等,这些因素都会对空调的制冷效果有所影响。

因此,公式计算只是一个初步的参考,实际情况还需根据具体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判断。

总结起来,空调制冷量的计算公式是Q=Q0×S×ΔT,其中Q是空调的制冷量,Q0为每平方米房间面积所需的制冷量,S为房间面积,ΔT为室内外温度差。

根据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一个初步的制冷量,但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判断。

空调常见制冷量计算公式

空调常见制冷量计算公式

空调常见制冷量计算公式在夏季高温时节,空调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家电之一。

而空调的制冷量是衡量空调制冷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制冷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空调的制冷效果,因此了解空调制冷量的计算公式对于选择合适的空调设备至关重要。

空调的制冷量是指空调在单位时间内从室内空气中吸收的热量,通常以“千瓦”(kW)为单位进行计量。

制冷量的大小与空调的制冷能力有关,一般来说,空调的制冷量越大,其制冷能力也就越强。

制冷量的计算通常涉及到室内外温度差、室内空调需求量、空调的制冷效率等多个因素,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空调制冷量计算公式。

1. 空调制冷量的基本计算公式。

空调制冷量的基本计算公式为:Q = m c ΔT。

其中,Q表示制冷量,单位为千瓦(kW);m表示空气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c表示空气的比热容,单位为焦耳/千克·摄氏度(J/kg·℃);ΔT表示温度差,单位为摄氏度(℃)。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室内外温度差和空气的质量来计算空调的制冷量。

不过,这个公式比较理论化,实际中还需要考虑到空调的制冷效率、室内外温度差的变化等因素。

2. 空调制冷量的综合计算公式。

为了更准确地计算空调的制冷量,可以使用综合计算公式:Q = V ρ c ΔT η。

其中,Q表示制冷量,单位为千瓦(kW);V表示室内空气的体积,单位为立方米(m³);ρ表示空气的密度,单位为千克/立方米(kg/m³);c表示空气的比热容,单位为焦耳/千克·摄氏度(J/kg·℃);ΔT表示温度差,单位为摄氏度(℃);η表示空调的制冷效率,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这个综合计算公式考虑了室内空气的体积、密度以及空调的制冷效率等因素,可以更准确地计算空调的制冷量。

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室内外温度差和空调的制冷效率来调整计算公式,以获得更准确的制冷量。

3. 空调制冷量的实际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空调的制冷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受到室内外温度差、室内空气的体积、空调的制冷效率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制冷量计算公式

制冷量计算公式

制冷量计算公式总热量QT Kcal/h QT=QS+QT空气冷却:QT=0・24*8*L*(h1-h2)显热量QS Kcal/h 空气冷却:QS=Cp*8*L*(T1-T2)潜热量QL Kcal/h 空气冷却:QL=600* ^ *L*(W1-W2)冷冻水量V1 L/s V1= QU(4・187AT1)冷却水量V2 L/s V2=Q2/(4.187AT2)=(3.516+KW/TR)TR其中Q2=Q1+N=TR*3.516+KW/TR*TR= (3.516+KW/TR) *TR 制冷效率—EER=制冷能力(Mbtu/h) /耗电量(KW)COP=制冷能力(KW) /耗电量(KW)部分冷负荷性能NPLV KW/TRNPLV=1/(0.01/A+0.42/B+0・45/C+0・12/D)满载电流(三相)FLA(A)FLA=N/V3 UCOS9新风量L CMH Lo=nV送风量L CMH空气冷却:L=Qs/〔Cp*8*(T1・T2))风机功率N1 KWN1=L1*H1/(102*n1*n2)水泵功率N2 KWN2= L2*H2*r/(102*n3*n4)水管管径 D mm D=V4*1000L2/(n*v) n3—水泵效率=0.7~0・85n4—传动效率=0・9~1・0F=a*b*L1/(1000u)a—风管宽度mb—风管高度mu—风管风速m/sV1—冷冻水量(L/s)V2—冷却水量(L/s)注:1大气压力=101.325 Kpa水的气化潜热=2500 KJ/Kg水的比热=1 kcal/kg?°C水的比重=1 kg/lQT—空气的总热量QS—空气的显热量QL—空气的潜热量h1—空气的最初热焓kJ/kgh2—空气的最终热焓kJ/kgT1—空气的最初干球温度CT2—空气的最终干球温度CW1—空气的最初水份含量kg/kgW2—空气的最终水份含量kg/kg L—室内总送风量CMHQ1—制冷量KW△T1—冷冻水出入水温差°C△T2—冷却水出入水温差CQ2—冷凝热量KWEER—制冷机组能源效率Mbtu/h/KW COP—制冷机组性能参数A—100%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 B—75%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 C—50%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 D—25%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 N—制冷机组耗电功率KWU—机组电压KVCOSq—功率因数0・85~0・92N—房间换气次数次/hV—房间体积m3Cp—空气比热(0・24kcal/kg C) 8—空气比重(1・25kg/m3) @20CL1—风机风量L/sH1—风机风压mH2OV—水流速m/sn1—风机效率n2—传动效率(直连时n2=1,皮带传动n2=0.9)L2—水流量(L/s)H2—水泵压头(mH2O)r—比重(水或所用液体水管管径的计算由动量定理得Fxt=MxvF是力t是时间M是质量v是速度因为F=pxs,M=Pxs (按1米计算)p是压强,s是面积P是密度所以有pxsxt=Pxsxvxv—pxt=Pxv已知压力、管径、水的密度、时间(可假定)则可算出流速v所以每秒的流量V=svQ=cm(T2-T1)Q单位J ; C比热,如果是水就是4.2kJ/K*kg ; T2-T1就是降温差值制冷量=Q/4.2/tt是时间,即降温需要多少时间算出来的制冷量单位是大卡(kcal/h),然后再除以0・86就是制冷量(w)如果是风冷,再除以2500,就是匹数如果是水冷,再除以3000,就是匹数“匹,,是一个功率单位,就是一匹马力的意思:一匹马力=750W或735W。

制冷量计算公式

制冷量计算公式

制冷量计算公式总热量QT Kcal/h QT=QS+QT空气冷却:QT=0.24*∝*L*(h1-h2)显热量QS Kcal/h 空气冷却:QS=Cp*∝*L*(T1-T2)潜热量QL Kcal/h 空气冷却:QL=600*∝*L*(W1-W2)冷冻水量V1 L/s V1= Q1/(4.187△T1)冷却水量V2 L/s V2=Q2/(4.187△T2)=(3.516+KW/TR)TR 其中Q2=Q1+N=TR*3.516+KW/TR*TR=(3.516+KW/TR)*TR 制冷效率—EER=制冷能力(Mbtu/h)/耗电量(KW)COP=制冷能力(KW)/耗电量(KW)部分冷负荷性能NPLV KW/TRNPLV=1/(0.01/A+0.42/B+0.45/C+0.12/D)满载电流(三相)FLA(A)FLA=N/√3 UCOSφ新风量L CMH Lo=nV送风量L CMH空气冷却:L=Qs/〔Cp*∝*(T1-T2)〕风机功率N1 KWN1=L1*H1/(102*n1*n2)水泵功率N2 KWN2= L2*H2*r/(102*n3*n4)水管管径D mm D=√4*1000L2/(π*v) n3—水泵效率=0.7~0.85n4—传动效率=0.9~1.0F=a*b*L1/(1000u)a—风管宽度 mb—风管高度 mu—风管风速 m/sV1—冷冻水量(L/s)V2—冷却水量(L/s)注:1大气压力=101.325 Kpa水的气化潜热=2500 KJ/Kg水的比热=1 kcal/kg?℃水的比重=1 kg/lQT—空气的总热量QS—空气的显热量QL—空气的潜热量h1—空气的最初热焓 kJ/kgh2—空气的最终热焓 kJ/kgT1—空气的最初干球温度℃T2—空气的最终干球温度℃W1—空气的最初水份含量 kg/kgW2—空气的最终水份含量 kg/kg L—室内总送风量 CMHQ1—制冷量 KW△T1—冷冻水出入水温差℃△T2—冷却水出入水温差℃Q2—冷凝热量 KWEER—制冷机组能源效率 Mbtu/h/KW COP—制冷机组性能参数A—100%负荷时单位能耗 KW/TR B—75%负荷时单位能耗 KW/TR C—50%负荷时单位能耗 KW/TR D—25%负荷时单位能耗 KW/TR N—制冷机组耗电功率 KWU—机组电压 KVCOSφ—功率因数 0.85~0.92N—房间换气次数次/hV—房间体积 m3Cp—空气比热(0.24kcal/kg℃)∝—空气比重(1.25kg/m3)@20℃L1—风机风量 L/sH1—风机风压 mH2OV—水流速 m/sn1—风机效率n2—传动效率(直连时n2=1,皮带传动n2=0.9)L2—水流量(L/s)H2—水泵压头(mH2O)r—比重(水或所用液体水管管径的计算由动量定理得F×t=M×vF是力t是时间M是质量v是速度因为F=p×s,M=P×s(按1米计算)p是压强,s是面积P是密度所以有p×s×t=P×s×v×v→p×t=P×v已知压力、管径、水的密度、时间(可假定)则可算出流速v所以每秒的流量V=svQ=cm(T2-T1)Q单位J ; C比热,如果是水就是4.2kJ/K*kg ; T2-T1就是降温差值制冷量=Q/4.2/tt是时间,即降温需要多少时间算出来的制冷量单位是大卡(kcal/h),然后再除以0.86就是制冷量(w) 如果是风冷,再除以2500,就是匹数如果是水冷,再除以3000,就是匹数“匹”是一个功率单位,就是一匹马力的意思:一匹马力=750W或735W 。

制冷量计算公式

制冷量计算公式

制冷M计算公式总热量QT Kcal/h QT=QS+QT空气冷却:QT=0.24* * *L*(h1-h2)显热量QS Kcal/h 空气冷却:QS=Cp* * *L*(T1-T2)潜热量QL Kcal/h 空气冷却:QL=600* **L*(W1-W2)冷冻水量V1 L/s V1= Q1/(4.187 △ Tl)冷却水量V2 L/s V2=Q2/(4.187 △ T2)=(3.516+KW/TR)TR其中Q2=Q1+N=TR*3.516+KW/TR*TR= (3.516+KW/TR ) *TR 制冷效率一EER=制冷能力(Mbtu/h )/耗电量(KW)COP=制冷能力(KW) /耗电量(KW)部分冷负荷性能NPLV KW/TRNPLV=1/(0.01/A+0.42/B+0.45/C+0.12/D)满载电流(三相)FLA(A)FLA=N" 3 UCOS?新风量L CMH Lo=nV送风量L CMH空气冷却:L=Qs/〔Cp* **(T1-T2)〕风机功率N1 KWN1=L1*H1/(102*n1*n2)水泵功率N2 KWN2= L2*H2*r/(102*n3*n4) 水管管径D mm D 专4*1000L2/( n *v) n3一水泵效率=0.7~0.85 n4 —传动效率=0.9~1.0F=a*b*L1/(1000u)a—风管宽度mb一风管高度mu—风管风速m/sV1 一冷冻水量(L/s)V2一冷却水量(L/s)注:1大气压力=101.325 Kpa 水的气化潜热=2500 KJ/Kg水的比热=1 kcal/kg? C水的比重=1 kg/lQT 一空气的总热量QS一空气的显热量QL 一空气的潜热量h1 一空气的最初热炫kJ/kgh2 一空气的最终热恰kJ/kgT1 一空气的最初干球温度CT2 一空气的最终干球温度CW1 一空气的最初水份含量kg/kgW2 一空气的最终水份含量kg/kgL 一室内总送风量CMHQ1 一制冷量KW△T1 一冷冻水出入水温差C△T2 一冷却水出入水温差CQ2一冷凝热量KWEER 一制冷机组能源效率Mbtu/h/KW COP 一制冷机组性能参数A—100%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B — 75%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 C— 50%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 D— 25%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N 一制冷机组耗电功率KWU一机组电压KVCOS|)一功率因数0.85~0.92N一房间换气次数次/hV一房间体积m3Cp一空气比热(0.24kcal/kgC )x—空气比重(1.25kg/m3 ) @20 CL1 —风机风量L/sH1 一风机风压mH2OV一水流速m/sn1 一风机效率n2 —传动效率(直连时n2=1 ,皮带传动n2=0.9 )L2 一水流量(L/s )H2 一水泵压头(mH2O ) r一比重(水或所用液体水管管径的计算由动量定理得FXt=M X vF是力t是时间M是质量v是速度因为F=pXs , M = PXs (按1米计算)p是压强,s是面积P是密度所以有p X s X= P X s X v X vf p X t P X v已知压力、管径、水的密度、时间(可假定)则可算出流速v所以每秒的流量V=svQ=cm (T2-T1 )Q单位J ; C比热,如果是水就是4.2kJ/K*kg ; T2-T1 就是降温差值制冷量=Q/4.2/tt是时间,即降温需要多少时间算出来的制冷量单位是大卡(kcal/h ),然后再除以0.86就是制冷量(w)如果是风冷,再除以2500,就是匹数如果是水冷,再除以3000,就是匹数匹”是一个功率单位,就是一匹马力的点思:一匹马力=750W或735W。

制冷量计算公式

制冷量计算公式

制冷量计算公式总热量QT Kcal/h QT=QS+QT空气冷却:QT=0.24*x *L*(h1-h2)显热量QS Kcal/h 空气冷却:QS=Cp妆*L*(T1-T2)潜热量QL Kcal/h 空气冷却:QL=600匕*L*(W1-W2)冷冻水量V1 L/s V1= Q1/(4.187 Z\T1)冷却水量V2 L/s V2=Q2/(4.187 △T2)=(3.516+KW/TR)TR 其中Q2=Q1+N=TR*3.516+KW/TR*TR3.516+KW/TR *TR 制冷效率一EER制冷能力(Mbtu/h ) /耗电量(KWCOP制冷能力(KW /耗电量(KW部分冷负荷性能NPLV KW/TRNPLV=1/(0.01/A+0.42/B+0.45/C+0.12/D)满载电流(三相)FLA(A)FLA=N" 3 UCOSt新风量L CMH Lo=nV送风量L CMH空气冷却:L=Qs/ : Cp***(T1-T2)〕风机功率N1 KWN仁L1*H1/(102* n1*n 2)水泵功率N2 KWN2= L2*H2*r/(102* n3*n4)水管管径 D mm D=4*1000L2/( n *v) n3—水泵效率=0.7~0.85n4—传动效率=0.9~1.0F=a*b*L1/(1000u)a—风管宽度mb—风管高度mu—风管风速m/sV1—冷冻水量(L/s)V2—冷却水量(L/s)注:1大气压力=101.325 Kpa水的气化潜热=2500 KJ/Kg水的比热=1 kcal/kg? C水的比重=1 kg/lQT—空气的总热量QS-空气的显热量QL-空气的潜热量h1—空气的最初热焓kJ/kgh2—空气的最终热焓kJ/kgT1 —空气的最初干球温度CT2—空气的最终干球温度CW—空气的最初水份含量kg/kgW2-空气的最终水份含量kg/kg L—室内总送风量CMHQ1—制冷量KW△T1—冷冻水出入水温差C△T2—冷却水出入水温差CQ2-冷凝热量KWEER-制冷机组能源效率Mbtu/h/KW CO—制冷机组性能参数A—100颊荷时单位能耗KW/TR B—75%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C-50%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 D—25%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 N—制冷机组耗电功率KWU—机组电压KVCOSJ)—功率因数0.85~0.92 N—房间换气次数次/hV —房间体积m3Cp-空气比热(0.24kcal/kg C)x—空气比重(1.25kg/m3) @202L1—风机风量L/sH1 —风机风压mH2OV —水流速m/sn1 —风机效率n2—传动效率(直连时n2=1,皮带传动n2=0.9 )L2—水流量(L/s )H2-水泵压头(mH2O r —比重(水或所用液体水管管径的计算由动量定理得F X t=M X vF是力t是时间M是质量v是速度因为F=p X s, M= P X s (按1米计算)p是压强,s是面积P是密度所以有p X s X t = P X s X v X v—p X t = P X v已知压力、管径、水的密度、时间(可假定)则可算出流速V所以每秒的流量V=svQ=cm(T2-T1)Q单位J ; C比热,如果是水就是4.2kJ/K*kg ; T2-T1 就是降温差值制冷量=Q/4.2/t t是时间,即降温需要多少时间算出来的制冷量单位是大卡(kcal/h),然后再除以0.86就是制冷量(w)如果是风冷,再除以2500,就是匹数如果是水冷,再除以3000,就是匹数“匹”是一个功率单位,就是一匹马力的意思:一匹马力=750W或735W。

制冷量计算公式

制冷量计算公式

制冷量计算公式总热量QT Kcal/h QT=QS+QT空气冷却:QT=0.24*∝*L*(h1-h2)显热量QS Kcal/h 空气冷却:QS=Cp*∝*L*(T1-T2)潜热量QL Kcal/h 空气冷却:QL=600*∝*L*(W1-W2)冷冻水量V1 L/s V1= Q1/(4.187△T1)冷却水量V2 L/s V2=Q2/(4.187△T2)=(3.516+KW/TR)TR 其中Q2=Q1+N=TR*3.516+KW/TR*TR=(3.516+KW/TR)*TR 制冷效率—EER=制冷能力(Mbtu/h)/耗电量(KW)COP=制冷能力(KW)/耗电量(KW)部分冷负荷性能NPLV KW/TRNPLV=1/(0.01/A+0.42/B+0.45/C+0.12/D)满载电流(三相)FLA(A)FLA=N/√3 UCOSφ新风量L CMH Lo=nV送风量L CMH空气冷却:L=Qs/〔Cp*∝*(T1-T2)〕风机功率N1 KWN1=L1*H1/(102*n1*n2)水泵功率N2 KWN2= L2*H2*r/(102*n3*n4)水管管径D mm D=√4*1000L2/(π*v) n3—水泵效率=0.7~0.85n4—传动效率=0.9~1.0F=a*b*L1/(1000u)a—风管宽度 mb—风管高度 mu—风管风速 m/sV1—冷冻水量(L/s)V2—冷却水量(L/s)注:1大气压力=101.325 Kpa水的气化潜热=2500 KJ/Kg水的比热=1 kcal/kg?℃水的比重=1 kg/lQT—空气的总热量QS—空气的显热量QL—空气的潜热量h1—空气的最初热焓 kJ/kgh2—空气的最终热焓 kJ/kgT1—空气的最初干球温度℃T2—空气的最终干球温度℃W1—空气的最初水份含量 kg/kgW2—空气的最终水份含量 kg/kg L—室内总送风量 CMHQ1—制冷量 KW△T1—冷冻水出入水温差℃△T2—冷却水出入水温差℃Q2—冷凝热量 KWEER—制冷机组能源效率 Mbtu/h/KW COP—制冷机组性能参数A—100%负荷时单位能耗 KW/TR B—75%负荷时单位能耗 KW/TR C—50%负荷时单位能耗 KW/TR D—25%负荷时单位能耗 KW/TR N—制冷机组耗电功率 KWU—机组电压 KVCOSφ—功率因数 0.85~0.92N—房间换气次数次/hV—房间体积 m3Cp—空气比热(0.24kcal/kg℃)∝—空气比重(1.25kg/m3)@20℃L1—风机风量 L/sH1—风机风压 mH2OV—水流速 m/sn1—风机效率n2—传动效率(直连时n2=1,皮带传动n2=0.9)L2—水流量(L/s)H2—水泵压头(mH2O)r—比重(水或所用液体水管管径的计算由动量定理得F×t=M×vF是力t是时间M是质量v是速度因为F=p×s,M=P×s(按1米计算)p是压强,s是面积P是密度所以有p×s×t=P×s×v×v→p×t=P×v已知压力、管径、水的密度、时间(可假定)则可算出流速v所以每秒的流量V=svQ=cm(T2-T1)Q单位J ; C比热,如果是水就是4.2kJ/K*kg ; T2-T1就是降温差值制冷量=Q/4.2/tt是时间,即降温需要多少时间算出来的制冷量单位是大卡(kcal/h),然后再除以0.86就是制冷量(w) 如果是风冷,再除以2500,就是匹数如果是水冷,再除以3000,就是匹数“匹”是一个功率单位,就是一匹马力的意思:一匹马力=750W或735W 。

制冷量的计算方法

制冷量的计算方法

制冷量的计算方法制冷量(Refrigeration Capacity)是指制冷系统能够从被处理的物质中移除的热量的量度。

在制冷领域,制冷量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决定了制冷系统的性能。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制冷量的计算方法。

1.热量传递计算方法:热传导:通过测量材料的热导率、厚度和温度差来计算热量的传导。

公式为Q=k*A*(T2-T1)/d,其中Q是热量传导(W),k是材料的热导率(W/m·K),A是传热面积(m²),T2和T1分别是材料的两个表面的温度(K),d是材料的厚度(m)。

对流传热:通过测量流体的流速、温度差和传热系数来计算热量的对流传递。

公式为Q=h*A*(T2-T1),其中Q是热量传递(W),h是传热系数(W/m²·K),A是传热面积(m²),T2和T1分别是流体的两个表面的温度(K)。

辐射传热:通过测量辐射源的表面温度、表面积和辐射系数来计算热量的辐射传递。

公式为Q=ε*σ*A*(T2^4-T1^4),其中Q是热量传递(W),ε是表面的辐射系数(无单位),σ是斯特藩-玻尔兹曼常数(5.67*10^-8W/m²·K^4),A是表面积(m²),T2和T1分别是辐射源和环境的温度(K)。

2.潜热计算方法:制冷量的计算还需要考虑潜热(Latent Heat)的影响,即物质的相变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

在蒸发器(Evaporator)中,液体变为气体时需要吸收热量,在冷凝器(Condenser)中,气体变为液体时需要释放热量。

常见的潜热计算方法如下:凝结潜热:通过测量物质的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来计算潜热。

公式为Q = mc *(h2 - h1),其中Q是潜热(W),mc是物质的质量(kg),h2和h1分别是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时的比焓(J/kg)。

蒸发潜热:通过测量物质的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来计算潜热。

公式为Q = ml * (h2 - h1),其中Q是潜热(W),ml是物质的质量(kg),h2和h1分别是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时的比焓(J/kg)。

制冷量计算公式

制冷量计算公式

制冷量计算公式总热量QT Kcal/h QT=QS+QT空气冷却:QT=0.24*∝*L*(h1-h2)显热量QS Kcal/h空气冷却:QS=Cp*∝*L*(T1-T2)潜热量QL Kcal/h空气冷却:QL=600*∝*L*(W1-W2)冷冻水量V1L/s V1=Q1/(4.187△T1)冷却水量V2L/s V2=Q2/(4.187△T2)=(3.516+KW/TR)TR 其中Q2=Q1+N=TR*3.516+KW/TR*TR=(3.516+KW/TR)*TR 制冷效率—EER=制冷能力(Mbtu/h)/耗电量(KW)COP=制冷能力(KW)/耗电量(KW)部分冷负荷性能NPLV KW/TRNPLV=1/(0.01/A+0.42/B+0.45/C+0.12/D)满载电流(三相)FLA(A)FLA=N/√3UCOSφ新风量L CMH Lo=nV送风量L CMH空气冷却:L=Qs/〔Cp*∝*(T1-T2)〕风机功率N1KWN1=L1*H1/(102*n1*n2)水泵功率N2KWN2=L2*H2*r/(102*n3*n4)水管管径D mm D=√4*1000L2/(π*v) n3—水泵效率=0.7~0.85n4—传动效率=0.9~1.0F=a*b*L1/(1000u)a—风管宽度mb—风管高度mu—风管风速m/sV1—冷冻水量(L/s)V2—冷却水量(L/s)注:1大气压力=101.325Kpa水的气化潜热=2500KJ/Kg水的比热=1kcal/kg?℃水的比重=1kg/lQT—空气的总热量QS—空气的显热量QL—空气的潜热量h1—空气的最初热焓kJ/kgh2—空气的最终热焓kJ/kgT1—空气的最初干球温度℃T2—空气的最终干球温度℃W1—空气的最初水份含量kg/kgW2—空气的最终水份含量kg/kg L—室内总送风量CMHQ1—制冷量KW△T1—冷冻水出入水温差℃△T2—冷却水出入水温差℃Q2—冷凝热量KWEER—制冷机组能源效率Mbtu/h/KW COP—制冷机组性能参数A—100%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 B—75%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 C—50%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 D—25%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 N—制冷机组耗电功率KWU—机组电压KVCOSφ—功率因数0.85~0.92 N—房间换气次数次/hV—房间体积m3Cp—空气比热(0.24kcal/kg℃)∝—空气比重(1.25kg/m3)@20℃L1—风机风量L/sH1—风机风压mH2OV—水流速m/sn1—风机效率n2—传动效率(直连时n2=1,皮带传动n2=0.9)L2—水流量(L/s)H2—水泵压头(mH2O)r—比重(水或所用液体水管管径的计算由动量定理得F×t=M×vF是力t是时间M是质量v是速度因为F=p×s,M=P×s(按1米计算)p是压强,s是面积P是密度所以有p×s×t=P×s×v×v→p×t=P×v已知压力、管径、水的密度、时间(可假定)则可算出流速v所以每秒的流量V=svQ=cm(T2-T1)Q单位J;C比热,如果是水就是4.2kJ/K*kg;T2-T1就是降温差值制冷量=Q/4.2/tt是时间,即降温需要多少时间算出来的制冷量单位是大卡(kcal/h),然后再除以0.86就是制冷量(w)如果是风冷,再除以2500,就是匹数如果是水冷,再除以3000,就是匹数“匹”是一个功率单位,就是一匹马力的意思:一匹马力=750W或735W。

制冷量计算公式

制冷量计算公式

制冷量计算公式总热量QT Kcal/h QT=QS+QT空气冷却:QT=0.24*x *L*(h1-h2)显热量QS Kcal/h 空气冷却:QS=Cp妆*L*(T1-T2)潜热量QL Kcal/h 空气冷却:QL=600匕*L*(W1-W2)冷冻水量V1 L/s V1= Q1/(4.187 Z\T1)冷却水量V2 L/s V2=Q2/(4.187 △T2)=(3.516+KW/TR)TR 其中Q2=Q1+N=TR*3.516+KW/TR*TR3.516+KW/TR *TR制冷效率一EER制冷能力(Mbtu/h ) /耗电量(KWCOP制冷能力(KW /耗电量(KW部分冷负荷性能NPLV KW/TRNPLV=1/(0.01/A+0.42/B+0.45/C+0.12/D)满载电流(三相)FLA(A)FLA=N" 3 UCOS©新风量L CMH Lo=nV送风量L CMH空气冷却:L=Qs/ : Cp***(T1-T2)〕风机功率N1 KWN仁L1*H1/(102* n1*n 2)水泵功率N2 KWN2= L2*H2*r/(102* n3*n4)水管管径 D mmD*4*1000L2/( n *v) n3—水泵效率=0.7~0.85n4—传动效率=0.9~1.0F=a*b*L1/(1000u)a—风管宽度mb—风管高度mu—风管风速m/sV1—冷冻水量(L/s)V2—冷却水量(L/s)注:1大气压力=101.325 Kpa水的气化潜热=2500 KJ/Kg水的比热=1 kcal/kg? C水的比重=1 kg/lQT—空气的总热量QS-空气的显热量QL-空气的潜热量h1—空气的最初热焓kJ/kgh2—空气的最终热焓kJ/kgT1—空气的最初干球温度 CT2—空气的最终干球温度 C W—空气的最初水份含量kg/kgW2-空气的最终水份含量kg/kg L—室内总送风量CMHQ1—制冷量KW△T1—冷冻水出入水温差 C△T2—冷却水出入水温差 CQ2-冷凝热量KWEER-制冷机组能源效率Mbtu/h/KW CO—制冷机组性能参数A—100颊荷时单位能耗KW/TR B—75%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C-50%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 D—25%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 N—制冷机组耗电功率KWU—机组电压KVCOSJ)—功率因数0.85~0.92N—房间换气次数次/hV—房间体积m3Cp-空气比热(0.24kcal/kg C)x—空气比重(1.25kg/m3) @2©L1—风机风量L/sH1—风机风压mH2OV—水流速m/sn1 —风机效率n2—传动效率(直连时n2=1,皮带传动n2=0.9 )L2—水流量(L/s )H2-水泵压头(mH2O r—比重(水或所用液体水管管径的计算由动量定理得FX t=MXvF是力t是时间M是质量v是速度因为F=pX s, M= PX s (按1米计算)p是压强,s是面积P是密度所以有pX sX t = PX sX vXv—pX t = PXv已知压力、管径、水的密度、时间(可假定)则可算出流速V所以每秒的流量V=svQ=cm(T2-T1)Q单位J ; C比热,如果是水就是4.2kJ/K*kg ; T2-T1 就是降温差值制冷量=Q/4.2/t t是时间,即降温需要多少时间算出来的制冷量单位是大卡(kcal/h),然后再除以0.86就是制冷量(w)如果是风冷,再除以2500,就是匹数如果是水冷,再除以3000,就是匹数“匹”是一个功率单位,就是一匹马力的意思:一匹马力=750W或735W。

制冷量计算公式

制冷量计算公式

制冷量计算公式总热量QT Kcal/h QT=QS+QT空气冷却:QT=*∝*L*(h1-h2)显热量QS Kcal/h 空气冷却:QS=Cp*∝*L*(T1-T2)潜热量QL Kcal/h 空气冷却:QL=600*∝*L*(W1-W2) 冷冻水量V1 L/s V1= Q1/△T1)冷却水量V2 L/s V2=Q2/△T2)=+KW/TR)TR其中Q2=Q1+N=TR*+KW/TR*TR=(+KW/TR)*TR 制冷效率—EER=制冷能力(Mbtu/h)/耗电量(KW)COP=制冷能力(KW)/耗电量(KW)部分冷负荷性能NPLV KW/TRNPLV=1/A+B+C+D)满载电流(三相)FLA(A)FLA=N/√3 UCOSφ新风量L CMH Lo=nV送风量L CMH空气冷却:L=Qs/〔Cp*∝*(T1-T2)〕风机功率N1 KWN1=L1*H1/(102*n1*n2)水泵功率N2 KWN2= L2*H2*r/(102*n3*n4)水管管径D mm D=√4*1000L2/(π*v) n3—水泵效率=~n4—传动效率=~F=a*b*L1/(1000u)a—风管宽度mb—风管高度mu—风管风速m/sV1—冷冻水量(L/s)V2—冷却水量(L/s)注:1大气压力= Kpa水的气化潜热=2500 KJ/Kg水的比热=1 kcal/kg℃水的比重=1 kg/lQT—空气的总热量QS—空气的显热量QL—空气的潜热量h1—空气的最初热焓kJ/kgh2—空气的最终热焓kJ/kgT1—空气的最初干球温度℃T2—空气的最终干球温度℃W1—空气的最初水份含量kg/kgW2—空气的最终水份含量kg/kg L—室内总送风量CMHQ1—制冷量KW△T1—冷冻水出入水温差℃△T2—冷却水出入水温差℃Q2—冷凝热量KWEER—制冷机组能源效率Mbtu/h/KWCOP—制冷机组性能参数A—100%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 B—75%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 C—50%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 D—25%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 N—制冷机组耗电功率KWU—机组电压KVCOSφ—功率因数~N—房间换气次数次/hV—房间体积m3Cp—空气比热(kg℃)∝—空气比重(m3)@20℃L1—风机风量L/sH1—风机风压mH2OV—水流速m/sn1—风机效率n2—传动效率(直连时n2=1,皮带传动n2=)L2—水流量(L/s)H2—水泵压头(mH2O)r—比重(水或所用液体水管管径的计算由动量定理得F×t=M×vF是力t是时间M是质量v是速度因为F=p×s,M=P×s(按1米计算)p是压强,s是面积P是密度所以有p×s×t=P×s×v×v→p×t=P×v已知压力、管径、水的密度、时间(可假定)则可算出流速v所以每秒的流量V=svQ=cm(T2-T1)Q单位J ; C比热,如果是水就是K*kg ; T2-T1就是降温差值制冷量=Q/tt是时间,即降温需要多少时间算出来的制冷量单位是大卡(kcal/h),然后再除以就是制冷量(w)如果是风冷,再除以2500,就是匹数如果是水冷,再除以3000,就是匹数“匹”是一个功率单位,就是一匹马力的意思:一匹马力=750W或735W 。

制冷量计算公式

制冷量计算公式

制冷量计算公式总热量QT Kcal/h QT=QS+QT空气冷却:QT=0.24*∝*L*(h1-h2)显热量QS Kcal/h 空气冷却:QS=Cp*∝*L*(T1-T2)潜热量QL Kcal/h 空气冷却:QL=600*∝*L*(W1-W2)冷冻水量V1 L/s V1= Q1/(4.187△T1)冷却水量V2 L/s V2=Q2/(4.187△T2)=(3.516+KW/TR)TR其中Q2=Q1+N=TR*3.516+KW/TR*TR=(3.516+KW/TR)*TR 制冷效率—EER=制冷能力(Mbtu/h)/耗电量(KW)COP=制冷能力(KW)/耗电量(KW)部分冷负荷性能NPLV KW/TRNPLV=1/(0.01/A+0.42/B+0.45/C+0.12/D)满载电流(三相)FLA(A)FLA=N/√3 UCOSφ新风量L CMH Lo=nV送风量L CMH空气冷却:L=Qs/〔Cp*∝*(T1-T2)〕风机功率N1 KWN1=L1*H1/(102*n1*n2)水泵功率N2 KWN2= L2*H2*r/(102*n3*n4)水管管径D mm D=√4*1000L2/(π*v) n3—水泵效率=0.7~0.85n4—传动效率=0.9~1.0F=a*b*L1/(1000u)a—风管宽度mb—风管高度mu—风管风速m/sV1—冷冻水量(L/s)V2—冷却水量(L/s)注:1大气压力=101.325 Kpa水的气化潜热=2500 KJ/Kg水的比热=1 kcal/kg?℃水的比重=1 kg/lQT—空气的总热量QS—空气的显热量QL—空气的潜热量h1—空气的最初热焓kJ/kgh2—空气的最终热焓kJ/kgT1—空气的最初干球温度℃T2—空气的最终干球温度℃W1—空气的最初水份含量kg/kg W2—空气的最终水份含量kg/kg L—室内总送风量CMHQ1—制冷量KW△T1—冷冻水出入水温差℃△T2—冷却水出入水温差℃Q2—冷凝热量KWEER—制冷机组能源效率Mbtu/h/KW COP—制冷机组性能参数A—100%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 B—75%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 C—50%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 D—25%负荷时单位能耗KW/TR N—制冷机组耗电功率KWU—机组电压KVCOSφ—功率因数0.85~0.92N—房间换气次数次/hV—房间体积m3Cp—空气比热(0.24kcal/kg℃)∝—空气比重(1.25kg/m3)@20℃L1—风机风量L/sH1—风机风压mH2OV—水流速m/sn1—风机效率n2—传动效率(直连时n2=1,皮带传动n2=0.9)L2—水流量(L/s)H2—水泵压头(mH2O)r—比重(水或所用液体水管管径的计算由动量定理得F×t=M×vF是力t是时间M是质量v是速度因为F=p×s,M=P×s(按1米计算)p是压强,s是面积P是密度所以有p×s×t=P×s×v×v→p×t=P×v已知压力、管径、水的密度、时间(可假定)则可算出流速v所以每秒的流量V=svQ=cm(T2-T1)Q单位J ; C比热,如果是水就是4.2kJ/K*kg ; T2-T1就是降温差值制冷量=Q/4.2/tt是时间,即降温需要多少时间算出来的制冷量单位是大卡(kcal/h),然后再除以0.86就是制冷量(w) 如果是风冷,再除以2500,就是匹数如果是水冷,再除以3000,就是匹数“匹”是一个功率单位,就是一匹马力的意思:一匹马力=750W或735W 。

制冷机标定制冷量计算公式

制冷机标定制冷量计算公式

制冷机标定制冷量计算公式制冷机是一种常见的设备,用于将热量从低温环境中抽取出来,实现降温的目的。

制冷机的制冷量是衡量其制冷效果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标定来进行计算。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见的制冷机标定制冷量的计算公式。

制冷机的制冷量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Q = m × c × ΔT其中,Q表示制冷量,单位为焦耳(J)或千焦(kJ);m表示被制冷物质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c表示物质的比热容,单位为焦耳/千克·摄氏度(J/(kg·℃));ΔT表示被制冷物质的温度变化,单位为摄氏度(℃)。

在实际应用中,制冷机的制冷量可以通过测量被制冷物质的质量和温度变化来计算。

首先,需要准确地测量被制冷物质的质量。

可以使用天平等设备进行测量,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接下来,需要测量被制冷物质的温度变化。

可以使用温度计等设备进行测量,并将初始温度和最终温度的差值记录下来。

这个差值即为ΔT。

在进行计算之前,还需要知道被制冷物质的比热容。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是不同的,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或实验进行获取。

比热容代表了单位质量的物质在温度变化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将以上测量得到的数值代入制冷量计算公式中,就可以得到制冷机的制冷量。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使用的是国际单位制(SI),则质量的单位为千克,温度的单位为摄氏度,制冷量的单位为焦耳或千焦。

如果使用的是英制单位制,则质量的单位为磅(pound),温度的单位为华氏度(Fahrenheit),制冷量的单位为英热单位(British Thermal Unit,BTU)。

制冷机的制冷量计算公式是基于热力学原理和能量守恒定律而得出的,可以较为准确地计算出制冷机的制冷效果。

通过标定制冷量,可以评估制冷机的性能,为制冷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供参考。

同时,制冷量的计算也对于制冷机的能耗和运行成本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制冷机的制冷量计算公式是一种常见的标定方法,可以通过测量被制冷物质的质量和温度变化来进行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逆卡诺循环P504
w
q ∑=/0ε)
(4100s s T q -'=
)(41s s T q k k -'= 0q q w k -=∑
)/(00T T T k '-''=ε
-''k T T /0冷热源温度K
-41/s s 状态点1和4的比熵kJ /kg ·K 0q -面积14ba1 k q -面积23ba2
∑w-12341
湿蒸气区逆卡诺循环(理想循环)P504
410h h q -=
32h h q k -=
)()(4312h h h h w w w e c ---=-=∑
)]()/[()(431241h h h h h h ----=ε
-4321h h h h 状态1 2 3 4的焓kJ /Kg c w -消耗功,面积123041
e w -获得膨胀功,面积3043
∑w-面积12341
有传热温差的制冷循环P505
)]()/[()(0000T T T T T T k k ∆+∆+'-'∆-'=ε
膨胀阀代替膨胀机理论理论循环P506
410h h q -'=
12
h h w '-'= )/()(12
41h h h h '-'-'=ε
与理想循环比:
制冷量减少-面积44´b ´b4 膨胀功减少-面积034´0
同上 干压缩代替湿压缩P506
410h h q -= 12h h w -=
)/()(1241h h h h --=ε
制冷量增加-面积a11´a ´a 耗功量增加-面积122´1´1
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P507
410h h q -= 1
4110v h h v q q v -==
q M R φ=
v
R R q v M V 0
1φ=
=
32h h q k -= )(32h h M q M R k R k -==φ 12h h w th -= )(12h h M P R th -=
)/()(//124100h h h h w q P th th th --===φεεεη/th
R = th k P +=0φφ或th k w q q +=0
0q -单位质量制冷量kJ /Kg v q -单位容积制冷量kJ /m 3
1v -压缩机吸气比容,即压缩机入口气态制冷剂的比容m3/kg R M -制冷剂质量流量kg/s R V -体积流量m 3
/s
0φ-制冷量kJ/s 或kw k q -冷凝器单位质量换热量kJ /Kg
k φ-冷凝器热负荷kJ/s 或kw th w -压缩机单位质量耗功量kJ /Kg
th P -压缩机理论耗功率kJ/s 或kw th ε-理论制冷系数
R η-制冷效率
平衡检验
过冷冷循环P508
)/()]()[(/)(124
44100h h h h h h w q q c -'-+-=∆+=过冷ε )/()(120h h t C c r x -∆•'+=•ε
制冷量增加-面积a44´ba
-0ε无过冷的饱和循环制冷系数 -'x
C 制冷剂液体在k T 和c r T •之间[即1/2(k T +c r T •)]的平均比热 kJ /Kg.K
回热循环P509
)
/()(00c c w w q q ∆+∆+=ε )/()(12124
441h h h h h h h h '-'+-'-+-= )/()(12124
1h h h h h h '-'+-'-= 114
4h h h h -'='-
制冷量增加-面积44´b ´b4
压缩机耗功量增加-面积1´2´211´
一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双级压缩制冷
)/(8101h h m R -=φ
)
()()(632751321h h m h h m h h m R R R -=-+-)/()]()[(63753212h h h h h h m m R R --+-=
低、高级压缩机理论耗功率
)(1211h h m P R th -=
)(342h h m P R th -= 21th th th P P P +=
理论制冷系数
)/(/2100th th th th P P P +==φφε
P512
Kw=kg/s ×kJ/Kg
适用于氨双级制冷系统
一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的双级压缩制冷
33213
221)(h m h m m h m h m R R R R R =+='+ )/(9001h h m R -=φ
)()(75163
2h h m h h m R R -=-' 低、高级压缩机理论耗功率
)
()(3412121h h m h h m P P P R R th th th -+-=+=理论制冷系数 )/(/2100th th th th P P P +==φφε
P513
适用于R22、R134a 等制冷系统
此循环一般增设回热器,使流出蒸发器的制冷剂蒸气由t0升到t1
低压级压缩机吸气过热度取20~50℃,循环中t 7比t 6高5~8℃
按制冷系数最大为原则确定中间压力 36.04.00++=t t t k 佳
P514 按高低压压缩机的压缩比相等为原则 0p p p k •=
P514
制热系数P514
1/)(/0+=+==εφφεP P P h h
)1
1(0h
h εφφ-
= )1
1(0ε
φφ+=h
公式成立条件必须是工况(冷凝、蒸发温度、再冷度、过热度)完全相同
逆卡诺循环制热系数P514
)/(10T T T k k c hc '-''=+=εε
最大
空气调节器中压缩机向蒸发器提供的实际冷量
09.09.0kQ Q Q k == W
活塞式1
0437.0072.1/t k ne Q Q k ==
Q k -压缩机在空调工况下的制冷量W
Q 0-标准工况(t1=30℃,tz=-15℃下的制冷量)W
氨-水工质对P571
溴化理-水工质对
O
H NH NH m m m 233
+=
ξ kg/ kg
O
H LiBr LiBr
m m m 2+=
ξ kg/ kg
吸收式制冷机的热力系数P571
g
φφξ0
=
0φ-制冷量; -g φ消耗的热量
最大热力系数P571
热力完善度
c c e g e g T T T T T T ηεξ=--=)(/)(00max
max /ξξη=d
T g -发生器中热媒温度; T 0-蒸发器中被冷却物温度(可取进出水平均温度); T e -环境温度(可取冷却水进出水平均温度)
-c ε逆卡诺循环制冷系数; -c η正卡诺循环制冷系数
水溶液的沸点与同压力下水的沸点成正比P572
B t A t +'=
A 、
B -系数,为浓度的函数
M 1=m 2=m 3 w ξξ=3
07=ξ s ξξ=4
M 3=m 7+m 4447733ξξξm m m +=
f m m m m w
s s
7734747
3=-=--=ξξξξξξξ
循环分倍率w
s s
m m f ξξξ-==
73 放气范围w s ξξξ-=∆ P574
-s ξ浓溶液浓度
-w ξ稀溶液浓度
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