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分类及细菌耐药机制完整版本

合集下载

抗菌药物的抗菌机制与细菌耐药性(幻灯)

抗菌药物的抗菌机制与细菌耐药性(幻灯)

人工半合成的甲氧西林问世 出现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
开发更新的药,相应的抗药菌株又随之出现 1987. 1997. 1997.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依赖万古霉素肠球菌(VDE) 出现万古霉素中度耐药金葡菌(VISA)
耐药性(drug resistance) 细菌对药物所具有的相对抵抗性
染色体介导 质粒介导 转座子介导
染色体介导的耐药性
靶位改变 基因突变 外膜蛋白通透性改变 β-内酰胺酶活性改变
特 点 与抗菌药物的使用无关,自发突变,频率低 突变型生长缓慢,难与众多野生型竞争, 临床重要性较小 可回复突变,相对稳定性
质粒介导的耐药性
供体菌
耐药基因
受体菌
特 点 可检出R质粒 不稳定 常介导多重耐药,临床意义较大 多见于肠道杆菌
细胞膜裂开
两性霉素B
多粘菌素
二性霉素B
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氨基糖苷类 四环素类 氯霉素 林可霉素 不可逆结合30S亚基 结合30S亚基A位 结合50S亚基,阻止肽链延伸 结合50S亚基
影响核酸代谢
喹诺酮类 新生霉素 利福平 呋喃类 甲硝唑 干扰DNA双螺旋形成 抑制DNA多聚酶 抑制mRNA合成 使DNA链断裂 使DNA链断裂
四环素,氯霉素等 诱导大肠杆菌marA基因表达 多重耐药
2、抗生素的筛选作用
长期使用抗生素
敏感菌株↓,耐药菌株↑
细菌耐药性的防治措施
1、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严格掌握适应症 正确选择抗菌药物和配伍 正确掌握剂量、疗程、给药方法
2、严格控制医院内感染,防止耐药菌传播
3、寻找和研制新的抗菌药物和方法 (1)改良现有抗生素
多重耐药G-杆菌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G-杆菌 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鸟分枝杆菌 大环内酯类耐药链球菌 21世纪 万古霉素耐药金葡菌 多重耐药肠球菌 对所有抗生素耐药G-杆菌

第三十八章抗菌药物概论

第三十八章抗菌药物概论
氨基糖苷类。
(3)抗代谢类 磺胺类。
(4)影响胞浆膜通透性 多黏菌素,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
第一节
抗菌药物的常用术语 一、抗菌药
对病原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即为抗菌 药,常用的抗菌药有三类。 1. 抗生素:指微生物在生长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
抑制或杀灭他种生物的化学物质。 2. 抗生素半合成品
以微生物生物合成的抗生素为基础,对其结构 进行改造所获得的新的化合物。 如: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利福平。 3. 人工合成的抗菌药 如:磺胺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
* 一位术后重症腹腔感染,术后多次培养均为克 雷白氏肺炎杆菌,主管医生一直用氨苄青霉素, 病情不断恶化。
* 不知道克雷白氏肺炎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是细 菌固有的耐药性。由于不掌握对克雷白氏菌属 仅有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与喹诺酮类等少数 几类抗生素有效,而氨基糖苷类由于血药浓度 低,药物很少抵达感染部位;喹诺酮类当时尚 无全身应用制剂;当时只有头孢菌素可选用, 如能及时认识到这一点,及时换用头孢菌素情 况大不一样。
如细菌对磺胺药,改变代谢途径产生较多的 PABA 。 某些细菌可将进入菌体的药物泵出体外。
四、多重耐药
1.概念 细菌对多种抗菌药耐药
2.常见耐药菌 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
3.危害
第四节 抗菌药合理应用
一、抗菌药合理应用的必要性 抗菌药不加控制广泛应用,必然造成耐药性增加, 同时导致不良反应增多,因此抗菌药合理应用日 益受到重视。 如:安徽省2003年,共收集523份不良反应报告, 其中228例是应用抗菌类药物引起,占全部总数 的43% 。马鞍山市ADR监测中心2004年上半年 共收到112份不良反应报告,其中45例是由抗菌 药物引起,占全部总数40%。中国每年有八万人 死于抗生素滥用!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滥用抗生素 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抗菌药物分类及作用机制.

抗菌药物分类及作用机制.

一、β-内酰胺类
• 青霉素类:天然青霉素 • 作用机制均为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 • 自1959年以来,先后合成了具有耐酸、耐
酶、广谱等特点的半合成青霉素。(如广谱 的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它们对革兰阳 性或阴性菌均有作用。耐酸,可口服,但 不耐酶,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效。)
• 头孢菌素类: • 作用机制均为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 • 第一代常见皮疹等过敏反应,偶见过敏性
细菌的致病性
• 在体内繁殖:细菌在体内繁殖,要求适合
它生长的营养条件和抵抗寄主的能力,如 变形杆菌,由于具有尿素酶,能利用尿素 生长,并产生氨损伤组织,所以比其他细 菌引起更为严重的肾盂肾炎。又如布氏杆 菌能在胎型绒毛膜和羊水中大量生长,造 成流产,因为胚胎组织中有丰富的赤癣醇 是布氏杆菌生长的刺激素。
休克。第一、二、三代有不同程度的肾毒 性,第四代没见肾损害报道。
• 第一代:头孢羟氨苄、头孢氨苄、头孢唑啉、
头孢拉啶、头孢丙烯。口服主要治疗革兰阳 性菌, • 第二代:头孢呋辛脂、头孢克洛、头孢孟多。 可为一般革兰阴性菌感染的首选药,另对革 兰阳性菌及流感嗜血杆菌也有较强作用。
• 第三代: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克肟、
3.硝基咪唑类 如:甲硝唑、替硝唑。
八、喹诺酮类
•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细菌DNA回旋酶,阻碍DNA
合成而导致细菌死亡。具有抗菌谱广,抗菌力强, 组织浓度高,与其他常用抗菌药无交叉耐药性, 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等特点。 不良反应: 1.可引起骨关节软组织的损伤,故不宜用于妊娠 期妇女和骨骼系统未发育完全小儿。 2.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故不能用于有 癫痫病史的患者。
• 此类药共同特点为: • 1.作用机制相同,均为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起 • • •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及具体措施1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及具体措施1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行为,控制细菌耐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处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抗菌药物是指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不包括各种病毒所致感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的治疗药物。

第三条卫生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第五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第六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第七条医疗机构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相关规定制定本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估与持续改进制度.第二章组织机构和职责第八条医疗机构负责人是本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由医务部门负责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第十条二级以上医院应当在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下设立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由医务、药学、感染性疾病、临床微生物、护理、医院感染管理等部门负责人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组成.其他医疗机构设立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小组或指定专职技术人员,负责具体管理工作.第十一条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职责是:(一)贯彻执行抗菌药物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机构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二)制定本机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技术性文件,并监督实施;(三)对本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情况进行监测,定期分析、评估监测数据并发布相关信息,提出干预和改进措施;(四)对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培训,组织对公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宣传教育.第十二条二级以上医院应当设置感染性疾病科,配备相应数量的感染性疾病专业医师,负责对本机构各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技术指导,参与本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抗菌药物的概念及分类

抗菌药物的概念及分类
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严重时可引起家假膜型肠 炎,可用甲硝唑和万古霉素治疗。
氯霉素
氯霉素口服易吸收,抗菌谱广,对革兰阴性杆菌,特别是伤 寒,副伤寒杆菌,百日咳杆菌和流感杆菌作用强,对立克 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都有效。目前主要治疗细菌 性脑膜炎。
不良反应:抑制骨髓,还可引起灰婴综合症,治疗性休克, 二重感染等

磺胺类为抗菌药,对多种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 ,放线菌,衣原体和某些原虫有效,但对病毒, 支原体和螺旋体无效。
不良反应:泌尿道损害,急性溶血性贫血,造血系 统毒性,过敏反应。
氨基糖甙类抗菌谱广,对需氧革兰阴型杆菌,革兰 阳性菌有杀菌作用。
氨基糖甙类的抗生素有庆大霉素,链霉素,阿米卡 星,妥布霉素,大观霉素,奈替米星等
主要不良反应:耳毒性,肾毒性,神经,过敏反应 。
多粘菌素类主要用于对β内酰胺类和氨基糖甙类抗生 素耐药而又难以控制的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严重 感染有效,但注射肾毒性强烈,故现仅局部应用 。
抗菌后效应(PAE):细菌短暂接触抗生素后,虽然抗生素 血清浓度降至最低抑菌浓度以下或消失后,对微生物的抑 制作用任然持续一定时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抗菌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如B-内酰胺类,万古霉素类 影响细胞膜功能如多粘菌素。两性霉素B 抑制或干扰细菌蛋白的合成如氨基糖甙类,四环素类,红霉
素类,氯霉素类 抑制核酸代谢如利福平,喹诺酮类 影响叶酸代谢如磺胺类,甲氧苄啶类 三,细菌的耐药性 耐药性指细菌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敏感性下降甚至消
失。 耐药性产生的机制 1,产生灭活酶 2,改变靶部位 3,增加代谢拮抗物 4,改变通透性 5,增加主动流出系统
抗菌药物的分类
一.繁殖期或速效杀菌剂如B内酰胺类 二.静止期杀菌剂如氨基糖甙类,多粘菌素类 三.速效抑菌剂如四环素类,林可霉素类,氯霉素类及大环内

抗菌药物作用机制与细菌耐药性

抗菌药物作用机制与细菌耐药性
第二阶段 随着对细菌细胞壁的分离和粘肽组成的认
识开始,人们观察到在青霉素的作用下,细 菌细胞变成了球形,很类似受溶菌酶作用而 产生的原生质体,由此认为青霉素必定影响 了细胞壁的合成。Park及其同事则观察到受 抑制的葡萄球菌累积了尿核苷,推测这是由 于青霉素阻断了细菌细胞壁合成的某一步。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细菌细胞壁结构
在这三种细菌的细胞壁中都具有肽聚 糖组分,其由N-乙酰胞壁酸(Nacetylmuramic acid,NAM))和N-葡萄 糖胺(N-acetylglucosamine,NAG)。
NAM 和NAG紧密连接成线状,线与 线之间通过连接在NAM 和NAG上的内肽桥 的连接成片状(图),片与片的堆积成为 细胞壁的肽聚糖(图)。
TRC-1
2c(A II,IV 青霉素类 +
类)
羧苄青霉

- PSE-1、 PSE-3、
PSE-4
2d(D V 类)
青霉素 ± 邻氯青霉

OXA-1至 OXA-11、
PSE2(OXA10)
2e(A Ic 类)
头孢菌素 + 类
- 普通变形杆 菌的诱 导性头 孢菌素 酶
2f(A 未包括 青霉素类、 + - 阴沟肠杆菌
分类
底物
抑制剂
基因定位
I
头孢菌素类
邻氯青霉素
染色体
II
青霉素类
邻氯青霉素和 染色体
棒酸
III
青霉素类和头 邻氯青霉素和 质粒
孢菌素类
棒酸
IV
青霉素类和头 对-氯汞苯甲酸 染色体
孢菌素类
酯和棒酸
V
青霉素类
棒酸
质粒

抗生素的分类及耐药机制

抗生素的分类及耐药机制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临床药理概念为安全有效使用 抗生素,即在安全的前提下确保有效,这就是合理使 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 .首先要掌握抗生素的抗菌谱 .根据致病菌的敏感度选择抗生素 .根据感染疾患的规律及其严重程度选择抗生素,重 症深部感染选择抗菌作用强,血与组织浓度均较高的 抗生素 .根据抗菌药物的药动学特点选择抗生素 .严格掌握适应症
主要参数 T>MIC和AUC>MIC
主要参数
T>MIC,, PAE,T1/2 AUC/MIC
抗菌药物在体内起效的过程
剂量 药动学 药效学 起效
• • • • • Free
溶解 吸收 分布 代谢 排泄
• 时间依赖杀菌 • 浓度依赖杀菌 • 抗生素后效应
• 细菌数量 • 死亡率 • 症状和体征的识 别
细菌耐药机制示意图耐药机制有关抗菌药物产生的主要细菌产生各种灭活酶内酰胺类gnr葡萄球菌淋球菌氨基糖苷钝化酶氨基糖苷类gnr葡萄球菌肠球菌氯霉素乙酰转移酶氯霉素gnr葡萄球菌靶位改变pbps改变内酰胺类mrsaprspdna旋转酶改变喹诺酮类gnrrna多聚酶改变利福平gnr葡萄球菌链球菌合成d丙氨酸d乳酸阻结合万古霉素vre泵出增多内酰胺类gnr葡萄球菌链球菌喹诺酮类支原体膜通透性减少喹诺酮类gnr氨基糖苷类生物膜形成多数抗菌药铜绿假单胞菌等寻找新的抗感染药物新药越来越少限制人以外畜牧业使用减少对人类的影响加强抗感染药物的临床管理分级和分线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减少抗生素选择性压力加强医院感染的控制减少耐药菌株院内传播细菌耐药的临床对策合理安全选择抗生素刻不容缓有效经济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概念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概念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临床药理概念为安全有效使用抗生素即在安全的前提下确保有效这就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依据PK/PD抗菌药物分类

抗菌药物的分类及其机制 附抗菌表

抗菌药物的分类及其机制  附抗菌表

抗菌药物的分类及其机制附抗菌表(一)分类1.β-内酰胺类抗生素2.氨基糖苷类抗生素3.大环内酯类抗生素4.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5.多肽类抗生素6.喹诺酮类抗菌药7.抗真菌药物(二)简介1.β-内酰胺类抗生素特点:结构上均含β-内酰胺环包括:(1)青霉素类,(2)头孢菌素类,(3)头霉素类,(4)碳青霉烯类,(5)单环β-内酰胺类,(6)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合剂。

(1)青霉素类青霉素G及口服青霉素V钾片耐酶青霉素(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双氯西林、氟氯西林等)针对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株(MRSA)对本品耐药。

广谱青霉素(氨苄西林、替卡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及哌拉西林等)抗G-杆菌活力强,对绿脓杆菌亦有良效。

美洛西林对G+球菌作用较强。

近年新合成的氨基酸青霉素阿扑西林(Aspoxicillin)抗菌谱更广,除MRSA及耐药肠球菌外,其他G+、G-球菌杆菌对本品均敏感,针对胞壁、胞膜有双重杀菌作用,生物利用度好。

抗G-菌青霉素有美洛西林、替莫西林(temocillin)及福米西林(fomidacilli n),前者仅对部分肠杆菌科细菌有高效,后两者对β-内酰胺酶稳定,对G-球、杆菌和绿脓杆菌活力强,比其他青霉素类强10~20倍。

(2)头孢菌素类第一代头孢菌素对G+球菌作用强,炭疽杆菌和白喉杆菌也高度敏感,对G-菌中的脑膜炎球菌、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流感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也有活力。

头孢唑啉和头孢拉定可作为第一代的代表。

第二代头孢菌素对酶的稳定性增强,主要作用于大部分肠杆菌科、流感杆菌和奈瑟菌属等G-菌,对G+球菌略逊于第一代,对绿脓杆菌、沙雷杆菌、不动杆菌及阴沟杆菌多无效。

品种有头孢呋辛、头孢孟多及头孢替安(cefotian),后者抗菌谱广,对除脆弱类杆菌外的厌氧菌也有较高活力。

头孢克洛为口服制剂,可抑制所有流感杆菌和90%卡他莫拉菌,常用于呼吸道感染。

第三代头孢菌素对β-内酰胺酶更稳定,抗G-菌作用更强,对沙雷杆菌、绿脓杆菌也有效,常用于重症感染、院内感染和颅内感染。

抗菌药物作用机制与细菌耐药性

抗菌药物作用机制与细菌耐药性

抗菌药物作用机制与细菌耐药性抗菌药物是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它们通过不同的机制杀死或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细菌能够发展出对这些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这使得这些药物对细菌感染的治疗效果降低。

理解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细菌耐药性对于开发更有效的抗菌药物以及预防和控制细菌耐药性至关重要。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1.细胞壁合成抑制:细菌的细胞壁是一个重要的保护层,抗菌药物可以通过阻止细胞壁合成来破坏细菌的结构。

例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能够干扰细菌的细胞壁合成,导致细菌死亡。

2.蛋白质合成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需要合成一系列必需的蛋白质,抗菌药物可以通过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来阻断细菌的生命周期。

例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可以与细菌的核糖体结合,阻止蛋白质的合成。

3.核酸合成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还需要合成DNA和RNA,抗菌药物可以通过抑制细菌的核酸合成来阻断细菌的复制和繁殖。

例如,喹诺酮类抗生素(如氧氟沙星)能够抑制细菌的DNA合成。

4.细菌细胞膜破坏:细菌的细胞膜起着保护细菌内部结构的作用,一些抗菌药物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膜,导致细菌死亡。

例如,多粘菌素类抗生素(如盐酸万古霉素)能够与细菌细胞膜中的脂多糖结合,引起细胞膜的破坏。

细菌耐药性是指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抵抗力的能力。

细菌耐药性主要包括固有耐药性和获得性耐药性两种类型。

1.固有耐药性:一些细菌具有天然的耐药性,这是由于其细胞壁结构、酶活性等因素的差异所致。

这些细菌在自然界中就已经存在并且具有对抗菌药物的耐受性。

例子包括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固有耐药性。

2.获得性耐药性:细菌可以通过基因突变或水平基因转移的方式获得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细菌的获得性耐药性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机制实现:-基因突变:细菌的基因会发生变异,导致药物原本对细菌的杀菌或抑制作用降低。

这种基因突变通常发生在抗菌药物的靶标位点,例如青霉素酶的变异使细菌对青霉素产生了耐药性。

抗菌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

抗菌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

抗菌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一、抗菌药物的分类方法及概念1.抗菌药物:包括抗生素与化学合成抗菌药物。

抗生素:是由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其他微生物作用的活性物质。

化学合成抗菌药物:是完全由化学方法得到的抗菌药物,如磺胺类、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等。

2.根据抗菌效果分类:分为杀菌剂和抑菌剂。

杀菌剂:能将细菌迅速杀灭的抗菌药物。

包括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糖肽类、、喹诺酮类。

抑菌剂:能抑制细菌生长的抗菌药物。

包括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氯霉素、林可霉素类、磺胺类。

“杀菌”和“抑菌”是相对的,对极敏细菌,应用较大剂量抑菌剂,则血清和组织中的药物浓度也足以杀灭细菌;而低浓度的杀菌剂对较不敏感的细菌也只能起到抑制作用。

3.根据药动、药效学参数分类: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

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药物的抗菌活性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治疗关键是在保证日剂量不变的情况下,提高药物的C max。

常用药物: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甲硝唑、两性霉素B。

给药次数:原则上为一日1次给药。

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药物的疗效与浓度大于MIC的时间有关。

到达临界浓度后,药效不再随浓度增高而增强。

治疗关键是%T为40%-60%。

>MIC给药次数:原则上为一日多次给药。

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短PAE)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曲南、碳青霉烯类、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噁唑烷酮类。

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长PAE)包括: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氟康唑、阿奇霉素。

抗生素后效应(PAE):为评价药效动力学的重要参数,是指细菌与抗菌药物短暂接触,当药物浓度下降到低于MIC或已消除后,细菌的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

PAE理论:确定抗菌药物的给药间隔应根据药物浓度超过MIC的时间加上PAE的持续时间,从而可延长给药间隔,减少药物剂量,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患者依从性,并可降低治疗费用。

4.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分类: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特殊使用级。

抗菌药物分类及细菌耐药机制

抗菌药物分类及细菌耐药机制
抗菌药物分类及细菌耐药 机制
• 抗菌药物分类 •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 细菌耐药机制 •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与预防措施
01
抗菌药物分类
β-内酰胺类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是一类广泛使用的抗生素,具有杀菌活性 强、毒性低等特点。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来发挥抗菌作 用,主要包括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这类药物对大多数革兰 氏阳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阴性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大环内酯类
通过抑制核蛋白体上的肽酰转移酶的活性,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林可霉素类
通过与核蛋白体小亚基结合,抑制转肽酶活性,阻止肽链延长和蛋白质合成。
阻碍细菌核酸的合成
喹诺酮类
通过抑制DNA回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的活 性,阻碍DNA复制和转录,从而抑制细菌 的生长繁殖。
利福霉素类
根据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体内分布选择用药
总结词
根据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及体内分布特点,选择合适 的药物和给药方式,以提高疗效并降低不良反应。
详细描述
不同的抗菌药物具有不同的抗菌谱和抗菌活性,对不 同的病菌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同时,药物的体内分布 也会影响其在感染部位的浓度,进而影响疗效。因此 ,在选择抗菌药物时,需要考虑药物的抗菌活性和体 内分布特点。
通过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影响RNA的 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
03
细菌耐药机制
产生灭活酶或钝化酶
产生β-内酰胺酶
某些细菌能产生β-内酰胺酶,该酶能够水解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使其失去抗菌活性。
产生氨基糖苷钝化酶
这种酶能够使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失去活性,从而降低药物的疗效。
抗菌药物作用靶点的改变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药物相比较,这类药物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某方面存在局限性,不宜作为非限制药物使用。

(三)“特殊使用药物”(即三线用药):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意使用或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菌药物;新上市的抗菌药物;其疗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的临床资料尚较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者;药品价格昂贵,使用应有严格的指征或确凿的依据。

(四)本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见附件二)由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制定,新药引进时应同时明确其分级管理级别。

药事管理委员会要有计划地对同类或同代抗菌药物轮流使用,具体由药剂科组织实施。

二、使用原则与方法(一)总体原则:严格使用指征、坚持合理用药、分级使用、严禁滥用。

(二)具体使用方法1、一线抗菌药物所有医师均可以根据病情需要选用。

2、二线抗菌药物应有用药依据,根据病情需要由主治及以上医师签名方可使用。

3、三线药物使用必须严格掌握指征,需经过相关专家讨论,由医疗组长或科主任签名方可使用。

紧急情况下未经会诊同意或需越级使用的,处方量不得超过1日用量,并做好相关病历记录。

4、下列情况可直接使用一线以上药物进行治疗,但若培养及药敏证实第一线药物有效时应尽可能改为第一线药物。

(1)感染病情严重者如:①败血症、脓毒血症等血行感染,或有休克、呼吸衰竭、dic等合并症;②中枢神经系统感染;③脏器穿孔引起的急性腹膜炎、急性盆腔炎等;④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心包炎等;⑤严重的肺炎、骨关节感染、肝胆系统感染、蜂窝组织炎等;⑥重度烧伤、严重复合伤、多发伤及合并重症感染者;⑦有混合感染可能的患者。

(2)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发生感染时,包括:①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②接受抗肿瘤化学疗法;③接受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者;④血wbc<1x109/l或中性粒细胞<0.5x109/l;⑤脾切除后不明原因的发热者;⑥艾滋病;⑦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者;⑧老年患者。

细菌耐药机制

细菌耐药机制

2.改变细菌外膜通透性
• 细菌的细菌壁和细菌膜为天然屏障,使许 多抗菌药物无以进入而作用于靶位。 由质粒中介的细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使某些抗菌药物如四环素类、氯霉素、磺 胺药、氨基糖甙类等难以进入耐药菌的细 胞内发挥抗菌作用。
3.改变作用靶部位
• 抗菌药物对细菌的原始作用靶点,称为靶部位。 若此部位发生结构上或位置上的改变,则药物不 能与靶部位结合,细菌即可产生耐药性。革兰阳 性菌耐药多为PBP(青霉素结合蛋白)与药物结合 亲和性下降,PBP数量减少,或出现新的低亲和性 PBP等,上述情况单独出现或两者同时发生,这是 细菌对β —内酰胺抗生素产生耐药机制的重要原 因。
一、耐药性的发生原理
• 细菌获得耐药性,主要是由基因突变产生, 并垂直传递给子代。其过程由耐药质粒完 成。耐药质粒位于细胞质,具有自主复制 的能力,一般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一为 耐药转移因子,具复制、接合和转移的功 能,另一为含多种抗性基因的遗传信息。

我 无 敌 了 !
二、耐药性类型
• 产生灭活酶(钝化酶、水解酶等) • 改变细菌外膜通透性 • 改变作用靶部位 • 对抗菌药物具拮抗作用的细菌代谢产物的
4.增多对抗菌药物具拮抗作用的细 菌代谢产物
磺胺药与金葡菌接触后,金葡菌 对氨基苯甲酸(PABA)的产量可以 增加20-100倍,高浓度的PABA与磺 胺药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时占优势, 从而使金葡菌产生耐药性。
抗生素用量及其变化与细菌对 该药耐药率之间的关系
研究显示,耐药基因是决定耐药性的关键因素, 而耐药的产生和泛滥程度则随地区、医疗单位和 时间不同。
• 耐药菌株的感染导致患者死亡的报道在逐渐增多。 仅1992年,美国就有13300例住院患者细菌耐药, 感染得不到控制而死亡。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管理制度中查看更多范文。

篇一: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20XX修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20XX修订)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84号令〔20XX〕)精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根据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结合我院实际,特修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一、分级标准(一)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大,或者价格相对较高的抗菌药物;(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抗菌药物:1.具有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2.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3.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的抗菌药物;4.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二、使用原则与方法(一)使用原则:严格使用指证、坚持合理用药、分级使用、严禁滥用。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掌握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的指证。

预防感染、治疗轻度或者局部感染应当首选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合并感染或者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敏感时,方可选用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

我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见附件1。

(二)具体使用方法1、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及医嘱所有医师均可以根据病情需要选用。

2、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应根据病情需要,处方及医嘱由主治及以上医师签名方可使用。

3、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必须严格掌握指征,需经过相关专家讨论,处方及医嘱由副主任、主任医师签名方可使用。

紧急情况下未经会诊同意或需越级使用的,处方量不得超过1日用量,并做好相关病历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MRSA 100 100
89 87 78 70 54
21 7 0 0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50.5% 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82.6% 耐甲氧西林溶血葡萄球菌(MRSH):87.3%
➢ 15所医院共4593株肠球菌【屎肠球菌(2073,45.1%)、粪肠球菌 (2062,44.9%),其他10%】
凌保东.鲍曼不动杆菌抗生素多重耐药性:耐药机制与感染治疗对策[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0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 头霉素:头孢美唑、头孢西丁、头孢米诺
• 复合制剂: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哌酮他唑巴坦
• 帕珠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
• 阿米卡星、依替米星
四、大环内脂类
• 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
• 万古霉素
• 克林霉素磷酸酯
• 奥硝唑、甲硝唑、替硝唑
产生灭活酶; 阻止药物进入; 主动泵出药物;
抗菌药物与常见致病菌
王凤玲
作用机制: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
β-内酰胺类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其他β-内酰胺类
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
• (二)头孢菌素类 • 一代头孢:头孢唑啉、头孢硫脒、 • 二代头孢:头孢呋辛、头孢丙烯、 • 三代头孢:头孢他美、头孢地尼、头孢克肟、头孢曲松、
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唑肟
改变作用靶位;
黄革.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药物耐药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J].热带医学杂志,2008
Mohnarin2011金葡临床耐药率%(n=11556)
耐药率/% 孢唑林
2
头孢呋辛
1
左氧氟沙星 12
庆大霉素 16
利福平
5
磷霉素
1
复方新诺明 14
万古霉素
0
利奈唑胺
2010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
大肠埃希菌
赵庆英.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0
周蓉.肺炎克雷伯菌分子流行病学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2
[1].刘春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 [2].李小爱.产 AmpC 酶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机制的研究[J].中华感染与化疗杂志,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