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医务人员应知应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感染管理医务人员应知应会
1.医院感染的定义
答: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中规定属于医院感染的情况有哪些?
答: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新部位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6)医务人员在医院内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3.《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中规定不属于医院感染的情况有哪些?
答: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4.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网络组织是指什么?
答:感染管理委员会、感染管理科、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监控小组。
5.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职责是什么?
答:(1)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的各项的消毒、灭菌、隔离、无菌操作(包括手卫生)技术和规程以及各项规章制度。
(2)掌握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原则,做到合理、安全、经济适用。
(3)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医院感染病例能及时做出诊断。
(4)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送病原学检验以及药敏试验,查找感染源、感染
途径,积极治疗病人;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感染
管理科,并积极协助调查。发现法定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报告。(5)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工作规范和标准、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
(6)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职业暴露。
(7)严格执行医院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制度,减少污染及损伤。
6.医院感染重点部门有哪些?
答:手术室、产房、新生儿室、导管室、血液透析室、重症监护室、消毒供应室、口腔科、检验科、内镜室、感染性疾病科等。
7.什么是医院感染暴发以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答: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8.医院感染暴发处理流程?
答:临床科室发现感染病例→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医务处→感染管理科核实流行或暴发→报告院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同时查找感染源→科学隔离患者→查找引起感染的相关因素→制定预防控制措施→分析调查资料→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 制定或修改防范控制措施,完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体系。
9. 医院感染病例的报告有哪些要求?
答:(1)主管医生为医院感染病例报告直接责任人,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及报告的监督检查。医院感染病例由临床主管医生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初步诊断,及时采样送检,做到“有样必采”。明确诊断后,由主管医生于24小时内填报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2)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医院感染暴发)或短时间内出现
5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5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疑似院内感染暴发),临床科室责任报告人应立即上报感染管理科。感染管理科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报告医务处和主管院领导,必要时组织院内专家会诊讨论,确认医院感染暴发者应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规范》的规定12小时内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3)发生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特殊病原体或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时,临床科室责任报告人应立即上报感染管理科。感染管理科接到报告后立即报告医务处和主管院领导,并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规范》的规定2小时内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4)医疗机构发生的医院感染属于法定传染病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进行报告和处理。
10.医院感染传播的三环节指什么?
答:感染源、感染途径、易感人群。
11.医院感染传播途径主要是什么?
答: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
12.什么是标准预防?有什么特点?
答:标准预防是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得的一种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基本措施。
标准预防基于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潜在传染性,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的防护措施。其基本特点为:(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2)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
。
13.等级医院评审标准有关医院感染控制质量监测指标有哪些?
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留置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发病率(‰)、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不同感染风险指数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14.医院感染诊断依据是什么?
答: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执行,综合详细的病史、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影像学及其他检查结果、结合接受侵入性操作等易感因素、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入院至发病时间、该感染平均潜伏期等判定。
15.什么是切口浅部组织感染?
答:指手术后30天以内发生的仅累及切口皮肤或者皮下组织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
之一:①切口浅部组织有化脓性液体;②从切口浅部组织的液体或者组织中培养出病
原体;③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包括局部发红、肿胀、发热、疼痛和触痛,外科
医师开放的切口浅层组织。
16. 什么是切口深部组织感染?
答:指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内、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以内发生的累及深部软组织(如筋膜和肌层)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①从切口深部引流或穿刺出脓液,但脓液不是来自器官/腔隙部分;②切口深部组织自行裂开或者由外科医师开放的切口。同时,患者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包括局部发热,肿胀及疼痛。③经直接检查、
再次手术探查、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发现切口深部组织脓肿或者其他感染证据。
17. 什么是器官/腔隙感染
答: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内、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以内发生的累及术中解剖部位(如器官或者腔隙)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①器官或者腔隙穿刺引流或穿刺出脓液;②从器官或者腔隙的分泌物或组织中培养分离出致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