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概念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完整版)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一、数的认识(一)数的产生:古时候,人们在生产劳动中,逐渐有了计数的需要(结绳计数,刻道计数)。
(二)计数单位1、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2、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也就是“满十进一”的计数方法。
(三)数位顺序表1、数位(1)概念: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2)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相应数位上计数单位的个数。
2、数级(1)概念: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依次是个级、万级、亿级…(2)个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属于“个级”(表示几个一)。
(3)万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属于“万级”(表示几个万)。
(4)亿级: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属于“亿级”(表示几个亿)。
3、数位顺序表:把数位按照从低位到高位、从右向左的顺序排列起来,可制成数位顺序表。
(四)自然数1、概念: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都是自然数;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2、范围: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二、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含有两个数级)(一)读数的本质就是读出每个计数单位的个数,整万、整亿数可以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读完后要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或“亿”字。
(二)读法:(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2)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三)写法(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2)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个数位上写“0”;三、数的大小比较(1)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那个数大。
(2)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依次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全部概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全部概念
一、数的概念
1.数:用来表示物体数量的符号或符号组合,可以是自然数、零、负数、分数、小数等。
2.自然数:1、2、3、4、5、6、7、8、9、10、11、12、13、14、15……
3.零:表示没有数量的数,是自然数的补充。
4.负数:表示小于零的数,用负号“-”加上自然数表示。
5.分数:表示一个数量分成几份的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分子表示份数,分母表示总份数。
6.小数:表示一个数量分成无穷多份的数,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用小数点“.”分开。
二、运算概念
1.加法:将两个数的数量相加,得到一个总数的运算。
2.减法:将一个数的数量减去另一个数的数量,得到一个差的运算。
3.乘法:将两个数的数量相乘,得到一个积的运算。
4.除法:将一个数的数量除以另一个数的数量,得到一个商的运算。
三、图形概念
1.点:图形中最小的单位,表示位置的符号。
2.线段:由两个点连接而成的线段,可以用来表示距离。
3.矩形:由四条相互垂直或平行的线段组成的四边形。
4.圆:由一个点和一个半径组成的圆形。
5.三角形:由三条相互垂直或平行的线段组成的三角形。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是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关键阶段,它不仅巩固了之前学习的知识,还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涵盖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本册教材的主要知识点汇总:1. 数的认识与运算- 整数的认识:学习了数位顺序表,理解了数位和计数单位的概念,掌握了整数的读法和写法。
- 整数的加减法:复习并巩固了整数的加减法运算,学习了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以及减法的性质。
- 整数的乘法:引入了乘法的概念,学习了乘法口诀表,掌握了一位数乘以两位数的乘法运算。
- 整数的除法:初步了解了除法的意义,学习了一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运算。
2. 分数的初步认识- 分数的意义:理解了分数表示的是整体的一部分,学习了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 分数的大小比较:掌握了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以及如何比较不同分母的分数。
3. 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 长度单位:学习了米、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理解了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 质量单位:了解了克和千克的概念,掌握了它们之间的换算。
4.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平面图形: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平面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 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 立体图形: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了解了它们的面和棱的特征。
5. 统计与概率-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学习了如何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类和整理。
- 简单的统计图表:了解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能够通过图表分析数据。
- 概率的初步认识:引入了概率的概念,学习了简单事件的概率计算。
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四年级的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为未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这些知识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一、整数1. 整数的认识整数是由自然数、0和负整数组成的数集,表示正数和负数,用于计算和比较大小。
2. 整数的比较通过数轴比较整数的大小,掌握“越往右越大,越往左越小”的概念。
3.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学习整数的加法和减法,掌握数轴上整数的加减运算方法。
4. 整数运算的性质学习整数加法和减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理解整数运算的性质。
5.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运用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掌握整数运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分数1. 分数的认识分数是指整数之间的比值,分子表示被分成的份数,分母表示整体被分成的份数。
2. 分数的大小比较了解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掌握分数比较的技巧和规律。
3.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学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理解分数运算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4. 分数的乘法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5. 分数的除法学习分数的除法运算,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式。
6. 分数和整数的混合运算综合运用分数的加减乘除,掌握分数和整数的混合运算技巧。
三、小数1. 小数的认识小数是指整数和分数之间的数,小数点右边的数字表示分数部分。
2.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学习小数的读法和写法,了解小数点后数字的命名和规则。
3. 小数的大小比较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使用数轴和大小比较符号判断小数大小。
4.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掌握小数加减的计算技巧。
5. 小数和分数的关系了解小数和分数之间的关系,能够相互转化和比较大小。
四、图形1. 平行线和垂直线了解平行线、垂直线的概念和特点,能够判断和画出平行线和垂直线。
2. 多边形了解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多边形的特点和名称,能够识别和分辨不同的多边形。
3. 直角、钝角、锐角掌握直角、钝角、锐角的概念和特点,能够识别和分类不同类型的角。
4. 对称图形学习对称图形的特点和性质,能够找出图形的对称中心和完成图形的对称。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概念(全)

我在陈忠义的教案基础上进行添加部分内容,在此谢谢陈忠义先生!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概念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一、亿以内的计数单位有: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且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
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个位起,从低位到高位每四位分一级,分别是个级、万级、亿级。
1、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2、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3、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4、数位顺序表5、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二、亿以上数的读法:(1)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2)读亿级和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字和“万”字(读数时,只是在每一级的末尾加上“万”或“亿”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中间或前面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三、亿以内数的写法:(1)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2)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哪一位不够用0来补足)。
注意补充需读0和不需读0的情况。
天天100分P10.四、比较数的大小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于位数少的数;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较下一位,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多个数进行比较大小时,要看清楚要求,别丢数。
可以先把相同位数的数组成一组,然后再逐一进行比较。
五、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将万位后面4个0省略掉,换成一个“万”字。
整亿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将亿位后面8个0省略掉,换成一个“亿”字。
例:400000=40万六、求一个数的近似数首先要确定省略哪一位后面的尾数,然后看清省去部分的最高位,最后按“四舍五入”法求其近似数。
通常我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一、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1)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2)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是四位数。
(4)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5)数位顺序表:…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6)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7)读数时,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8)写数时,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9)亿以上的数:在亿位后面还有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①一百亿有100个亿,一万亿有10000个亿。
②十进制计数法: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③分级读、写数:从高位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
④数的改写:a、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
b、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
⑤数的大小比较: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以此类推。
2.数的产生:(1)在生产和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用到比1大的整数。
这些数比10、100、1000…更大,我们把它们叫做大数。
(2)在数学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发明了许多记数的方法。
最初,人们是用绳子打结的方法来记数的。
后来,人们发现用一些符号也能记数。
(3)为了表示更大的数,人们创造了用符号表示数的方法,可以用字母表示数,也可以用符号表示数。
如:用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一个数,用符号“+”可以表示加法,用符号“-”可以表示减法…(4)现在,世界各国通用的数是十进制计数法。
所谓“十进制”就是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大单位等于十个小单位,也就是说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十”。
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概念汇总

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概念汇总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1、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2、一(个)、十、百、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都是计数单位。
3、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4、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记数法。
5、多位数的读法:先把多位数分级,再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数;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在后面加上“亿”或“万”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
6、多位数的写法:对照数位顺序表,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7、比较数的大小:从高位开始比较,位数多的数比较大;位数相同时左数第一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8、把整万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把末尾4个0改写成“万”字;把整亿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把末尾8个0改写成“亿”字。
9、“四舍五入”:一种求近似数的方法。
四舍,就是如果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字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舍去;五入,就是如果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字是5或比5大,就把尾数改写成0,还要向它的前一位进一。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1、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线段有两个端点。
2、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3、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一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边。
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4、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
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1°。
5、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研究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数级: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10个一千亿是一万亿。
2.数位: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向左,每四位为一级,分别是个级、万级、亿级。
与万位相邻的两个数位分别是千位和十万位。
与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分别是千万位和十亿位。
3.亿以内数的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或连续几个,都只读一个。
4.万以内数的写法: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
5.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位数多的数,这个数就大。
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6.“万”作单位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然后进行四舍五入。
7.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8.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来表示,也是自然数。
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1,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最小的一位数是1.9.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10.亿以上数的读法:先分级,再从最高位读起,读完亿级的数,要加“亿”字,读完万级的数,要加“万”字。
每级末尾的都不读,中间连续有几个,都只读一个。
11.亿以上数的写法:先看这个数有几级,再从最高级写起。
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
12.“亿”作单位的数: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然后进行四舍五入。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重点知识总结

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重点知识总结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 10 个一万是(十万),10 个( 十万 )是一百万,10 个一百万是( 一千万 ),10 个(一千万)是一亿。
2、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3、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 数位 )。
4、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 652100 是个( 6 )位数。
5、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6、亿以上数的读法:①先分级,从高位开始读起。
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②亿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
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 0,都( 不读 )。
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7、亿以上数的写法:①从最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②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 0。
8、比较数的大小:①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比较( 大 )。
②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开始比较。
9、求近似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 5 还是等于或大于 5 。
小于 5 就舍去尾数,等于或大于 5 就向前一位进 1,再舍去尾数。
10、表示物体个数:1、2 、3、4、5、6 、7 、8、9 、10……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 0 来表示, 0 也是( 自然数 )。
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11、最小的自然数是 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 无限 )的。
1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13、ON╱CE:开关及清除屏键,清除显示屏上的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章:整数
- 整数的概念: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 整数的比较大小
- 整数的加、减法
第二章:长度和重量
- 厘米、分米、米的换算
- 克、千克的换算
- 重量的加、减法
第三章:图形
- 点、线、线段、射线和角的基本概念
- 直线和曲线
- 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的认识
第四章:时间和钟表
- 时间的认识:分钟、小时、天、星期、月份、季节、年- 钟表的认识:整点、半点、刻钟、分针、时针
- 时间的计算:已知起始时间和经过的时间求结束时间第五章:加减法
- 个位数加减个位数
- 十位数加减个位数
-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 进位与借位
第六章:分数
- 半和四分之一
- 分数的认识:分子、分母
- 分数的大小比较
- 分数的加减法
第七章:几何图形
- 直线、线段、射线和角的认识和比较
- 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圆的认识和性质
- 三角形三边关系
第八章:数据和图表
- 柱形图、折线图的认识
- 数据的处理:最大值、最小值、范围
- 数据的统计:中心性数据、离散性数据、频数分布表
总结
本册数学内容包含整数、长度和重量、图形、时间和钟表、加减法、分数、几何图形、数据和图表等方面的知识点,是四年级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够提高孩子们的数学水平,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必背概念公式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数位顺序表。
(数位顺序要熟记)2.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 表示,0 也是自然数。
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3.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4.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5.ON/C 是开关及清除屏键AC 是清除键◆第二单元单位的换算长度单位换算公式1 米 = 100厘米 1 分米 =10厘米1 米 = 100厘米 1 厘米 =10毫米面积单位换算公式1 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 平方分米= 100平方厘米1 平方米= 10000平方厘米 1 公顷= 10000平方米1 平方千米= 100 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 100公顷1 平方千米= 100 0000平方米= 100公顷◆第三单元角的度量一、线段的特征:有两个端点,长度有限。
射线的特征: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直线的特征: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
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二、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三、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叉开的越大,角越大。
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º ”表示。
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1º。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四、量角的方法:1、用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
2、量角器的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3、看角的另一条边对应的刻度,即是角的度数。
五、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1)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
(2)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张开的大小,张开的越大,角越大。
六、小于90º的角叫做锐角。
等于90º的角叫做直角。
大于90º而小于180º的角叫做钝角。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的概念和公式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的概念和公式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的概念和公式第一单元:多位数的认识1.十个一千是一万,十个一万是十万,十个十万是一百万,十个一百万是一千万,十个一千万是一亿,十个一亿是十亿,十个十亿是一百亿,十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2.按照我国的计数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见到一个数,第一步先分级)。
数位不等于计数单位。
3.数位顺序表:数级:亿级万级个级数位:千百十千百十位位位位位位计数单位:亿亿亿亿万万万万千百十个4.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5.读数时,只在每一级的末尾加上“万”或“亿”字;每级末尾的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或几个,都只读一个“零”。
例如:一百二十亿三千六百万零三百。
6.写数时,万级亿级上的数都按照个级上数的方法来写,哪一位不够用来补足。
(先把亿和万圈出来)7.改写“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将末尾的4个或8个去掉加上“万”或“亿”字就行了。
8.通常我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看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舍去,并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为0;如果是5或比5大,要在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为0.9.最小的自然数是1,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0.算盘是我国古代的发明,至今还在使用,一个上珠表示一个五,一个下珠表示一个一。
计算器是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
当今世界最快的计算工具是计算机。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1.米、分米、厘米、毫米是长度单位。
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是面积单位,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不能比较。
2.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3.测量土地的面积,用公顷作单位。
计量比较大的土地,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3.1.1公顷=平方米。
1平方千米=xxxxxxx平方米=100公顷。
4.一个指甲盖约等于1平方厘米,一张邮票约等于1平方分米,课室一块地砖约等于1平方米。
四年级上数学人教版

四年级上数学人教版数学是一门具有普遍性和重要性的学科,也是学生在学校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基础学科。
数学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的内容,以及在学习中的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
第一单元:认识数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会学习到数的概念以及数的读法和写法。
通过数的排列与比较,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的大小和数的有序排列。
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通过使用数实物和数的图像等教具来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概念。
第二单元:认识加法加法是数学的基础运算之一,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会学习到加法的定义和运算法则。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游戏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导学生掌握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同时,教师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第三单元:认识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会学习到减法的定义和运算法则。
教师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导学生理解减法的概念,并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减法运算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单元:认识长度长度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会学习到长度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尺子和其他测量工具,引导学生探究实际对象的长度。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和练习,提高学生的测量技能和空间思维能力。
第五单元:认识容量容量是数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会学习到容量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容器和液体等实物,引导学生体验和探索不同容量的对象。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提高估量和比较容量的能力。
第六单元:认识重量重量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会学习到重量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天平和物体等实物,引导学生探究不同物体的重量。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实验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重量的概念。
通过上述的学习,学生将会掌握四年级上数学人教版的主要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概念整理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概念整理第一单元姓名:一、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叫做加法。
2、叫做加数,叫做和。
3、叫做减法。
4、在减法中叫做被减数。
叫做减数,叫做差。
5、是的逆运算。
6、+=和加数=-另一个加数7、-=差减数=-被减数=+二、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叫做乘法。
2、叫做因数,叫做积。
3、叫做除法。
4、在除法中叫做被除数。
叫做除数,叫做商。
5、是的逆运算。
6、×=积因数=÷另一个因数7、÷=商除数=÷被除数=×8、被除数÷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三、有关0的运算①一个数加上,还得原数。
②被减数减,还得原数。
③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
一个数和相乘,仍得。
⑤除以一个的数,还得。
0不能作。
四、含括号的四则运算1、我们学过的、、、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2、有括号,要先算里面的。
3、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里面的。
第二单元1、在哪一位置观察物体,就从哪一面数出小正方形的数量,并确定摆出的形状。
2、从同一位置观察由相同个数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物体,所看到的平面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3、从一个方向观察一个正方体,最多能看到它的()个面。
最少能看到()个面。
第三单元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的位置,不变。
用字母表示:。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相加,不变。
用字母表示:。
3、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
用字母表示:。
4、在连减运算中,任意交换两个,不变。
用字母表示:。
5、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的位置,不变。
用字母表示:。
6、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或者先乘,不变。
用字母表示:。
7、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再。
用字母表示:(a+b)×c=;a ×﹙b+c﹚=。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2、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3、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4、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00是个六位数。
5、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6、亿以上数的读法:①先分级,从高位开始读起。
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②亿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
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7、亿以上数的写法:①从最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②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8、比较数的大小:①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比较大。
②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开始比较。
9、求近似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
小于5就舍去尾数,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
10、表示物体个数:1,2 ,3,4,5 ,6 ,7 ,8 ,9 ,10,……. 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0也是自然数。
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1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13、ON╱CE:开关及清除屏键,清除显示屏上的内容。
AC: 清除键,清除所有内容。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1、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概念

四年级上册概念读一读,背一背:1、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
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
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
2、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
经过任意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任意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3、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
4、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5、 6、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7、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8、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可以看成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9、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平行四边形:对边互相平行;对边长度相等;对角相等。
长方形:对边互相平行;对边长度相等;邻边互相垂直;4个直角;2条对称轴。
正方形:对边互相平行;4条边都相等;邻边互相垂直;4个直角;4条对称轴。
10、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1、在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积也随着乘几或除以几。
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商不变。
在除法里,除数不变,被除数变大,商也变大。
在除法里,被除数不变,除数变大,商反而变小。
12、锐角小于900 直角=900 钝角大于900而小于1800 平角=1800周角=360013、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册数学概念
1、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2、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2)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4、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5、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数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6、有时为了读写方便,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7、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
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的数是小于5还是大于或等于5。
8、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
一个为题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9、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10、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11、先分级,再从最高级读起;读完亿级或万级的数,要加“亿”字或“万”字。
还要注意什么位置上的0不读,什么位置上的0要读,读几个0。
先看这个数有几级,再从最高级写起。
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12、测量土地的面积,可以用“公顷”作单位。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3、鸟巢的占地面积约20公顷。
400米跑道围起来的部分面积大约为1公顷。
我国的陆地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
14、计量比较大的土地面积,常用“平方千米”(K㎡)作单位。
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15、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16、线段有两个端点。
直线:直线没有端点,是无限长的。
射线:把线段向一段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射线。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17、一根拉紧的线,绷紧的弦,都可以看作线段。
线段有两个端点。
18、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直线。
直线没有端点,是无限长的。
19、把线段向一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射线。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20、手电筒或探照灯等射出来的光线,都可以看作射线。
21、直线和射线都可以无限延伸。
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22、从一个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23、要准确测量一个角的大小,应该用一个合适的角作单位来量。
24、人们将圆平均分均分成360份,将其中1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
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制作了度量角的工具—量角器。
25、(1)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2)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26、(1)1直角=90°
(2)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形成的角叫做平角。
1平角=180°
(3)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叫做周角。
1周角=360°
27、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1周角=2平角=4直角
28、画一个60°的角步骤是:
(1)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2)在量角器60°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3)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29、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30、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
单价×数量=总价
31、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路程,叫做速度;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等),叫做时间。
速度×时间=路程
32、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33、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34、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垂直的线段最短。
35、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垂直。
36、平行四边形的对边互相平行。
对边也相等。
37、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38、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对面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39、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40、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
左边两个角的度数和,和右边两个角度数和相等,都是180°。
四个角的和=360°
41、总结一下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三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
(3)求出每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42、除数不变,被除数乘几,商也乘几。
被除数不变,除数乘几,商反而乘几。
43、被除数与除数都乘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
被除数和除数都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
同乘或同除以的这个数不能是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