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文学选读_Francis Bacon弗朗西斯·培根
弗朗西斯·培根

弗朗西斯·培根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哲学家和国家政治家之一,被誉为“实验哲学之父”,是推进英国早期现代科学和启蒙运动的重要人物。
培根于1561年出生于伦敦,家庭背景显赫。
他的父亲尼古拉斯·培根是英国官员和律师,母亲安妮·库克来自另一位英国官员家庭。
培根自幼聪明过人,天赋异禀,13岁就进入剑桥大学的特里尼蒂学院学习。
在那里,他学习了拉丁文、希腊文、数学、哲学及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成为了多才多艺的人才。
他早年生活在倫敦,1584年被赐予法律资格。
1604年被授予爵士头衔,成为新的詹姆斯一世的维也纳宫廷的律师。
1613年他成为国王的律师,1621年成为质疑国王权力不可阻挡的利益团体的国会议员。
不幸的是,他在贿赂丑闻中落马,并被判处监禁。
在狱中,他继续写作,成为后来被誉为人类知识库的作品的创作者之一。
在狱中逝世时,他仍然是著名的作家和哲学家。
他的哲学作品对后来的启蒙运动和科学革命影响深远。
弗朗西斯·培根被认为是摆脱中世纪思想束缚,从理性、实验和经验出发重新审视自然的先驱。
他强调必须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发现真理。
他在他的《新工具论》中描述了科学方法的基本原则,强调必须经过实证和损失的思维方法,从而建立大量的观察数据集,并通过归纳来推导出自然规律。
培根还强调了经验主义,他认为人类只能从经验中获取知识。
他认为自然科学应该剥去所有晦涩难懂的文学,称这些文学为“邪恶的神学和半学术的哲学”。
他希望写作和科学可以相互促进和提高,他自己就是以文学的方式表现他的科学思想的。
他在伦敦和普雷斯顿(Preston)的马纳大学里被认为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最具代表性和最富有启发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被广泛阅读和研究。
培根的研究范围广泛,涵盖了伦理、政治、科学、艺术、经济等多个领域。
他的“利益团体”理论认为,政治权力的行使应该是基于国家利益而不是个人私利。
弗朗西斯·培根

弗朗西斯·培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散作家、哲学家•添加义项•同义词•收藏•分享弗朗西斯·培根编辑词条快速导航•关系表中文名弗朗西斯·培根外文名Francis Bacon[4]国籍英国主要成就实验科学近代归纳法创始人教育背景英国牛津大学信仰新教安立甘宗性别男代表作品新工具、学术的进步、新大西岛、培根随笔[5]出生日期1561年1月22日逝世日期1626年4月9日身份唯物主义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6]爵位奥尔本斯子爵展开目录•1人物生平•人物简介•早年经历•政治生涯•2主要成就•思想贡献•哲学贡献•法学贡献•逻辑学贡献•归纳方法•科学态度•3主要作品•4人物名言•5人物评价•6相关影片•7词条图册1人物生平编辑人物简介弗朗西斯·培根弗朗西斯·培根是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思想家和科学家,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7]。
生于贵族家庭,是掌玺大臣和大法官(王国最高法律官职)古拉斯·培根爵士的幼子。
后于1618也成为了大法官。
晚年脱离政治活动,专门从事科学和哲学研究。
[8]代表作是《论说文集》。
[9]他是新贵族的思想代表,反对君权神授和君权无限,主张限制王权;拥护清教主张改革,但反对革命。
他对中世纪的经院哲学,提出必须清除它给人们造成的错误认识和偏见(他称之为假相),以便给认识和科学扫清道路。
他继承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承认自然界是物质的,认为构成一切事物的最小单位是真正的分子,即事物的简单性质,它是有限的不变的。
千差万别的事物都是由它的不同排列和组合构成的。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最重要的特性,运动是有规律的,其形式是多样的。
他称事物运动的规律和规定性为形式。
科学的任务就是发现形式,从而获得行动上的自由,以便征服自然。
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
[10]他提出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基本原则,认为感觉是认识的开端,它是完全可靠的,是一切知识的泉源。
英国文学选读unit3

Unit3 Francis Bacon (I561-1626)
Of Marriage and Single Life Of Studies
Francis Bacon (1561—1626)
• Francis Baconholas Bacon, Keeper of the Privy Seal to Queen Elizabeth.He went to Cambridge University at twelve. He took up law after graduation, and soon became successful. He became a member of the House of Commons(下议院) at the age of twentythree. His alliance with the bourgeoisie(中 产阶级) offended Queen Elizabeth who, up until that time had liked him. When James I came to the throne, Bacon became Lord Chancellor and was made a knight in 1618. In the course of his climbing to the top, however, he made enemies who brought about his final downfall. He died in disgrace in 1626.
paragraph. • b. the conciseness of expressions and phrases presents a plain style as well as
英国文学选读课件Unit 3 Francis Bacon

VI Useful on-line references for further study
I Bacon’s position and contribution
II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Bacon's Essays
1. Actual size • a collection of essays • the first published book in 1597 with 10 essays • a much-enlarged second edition in 1612 with 38 essays • the third published book in 1625 with 58 essays.
• about rumination on the subject of marriage and single life with all its pros and cons.
2. Discourse analysis
• Bacon's point of view: - wives and children, - impediment to great enterprises, or great deeds; - not necessarily a bad thing, - a virtue for both the wife and the children and even for the society; - marriage a good thing on the whole.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
弗朗西斯·培根

弗朗西斯·培根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年1月22日-1626年4月9日),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作家。
他被认为是现代科学实证主义的奠基者之一,也
是英国启蒙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培根出生于英格兰,是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律师、政治家和哲学家。
他接受了良好的
教育,曾在剑桥大学学习法律,后来又进入枢密院工作,并成为国王詹姆斯一世的国务大臣。
他曾任伦敦法学院院长、国王特许会计师和特许枢密院律师,因此在政治和法律领域
都有很高的地位。
作为哲学家和作家,培根以其丰富的学识和深厚的思想而闻名。
他的主要作品包括
《新工具》、《论谈》和《科學進攻》等。
他在这些著作中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哲学观点,
主张通过实证方法来获取知识,并强调观察和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他还对政治、
宗教和教育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对当时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培根的科学哲学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的实证主义思想为现代科学方法论的发
展奠定了基础,启发了众多科学家和哲学家进行科学研究,并对人类的认识和理解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他也为政治和社会改革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成为了英国启蒙运动的代
表人物之一。
弗朗西斯·培根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作家,他对科学、哲学和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
和独特见解使他成为了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人物之一,其影响力不仅限于他所处的时代,而是一直影响到了今天。
英语专业,英国文学,考研,期末考试必备 培根 Francis Bacon

His Works
The Advancement of Learning (1605) (in English) 《学术的进展》 Novum Organum (1620) ( an enlarged Latin version of The Advancement of Learning) 《新工具论》
So he entered Gray’s Inn to study law.
23: became M.P. for his eloquence and gradually established his reputation; found Earl Essex as his patron,who is Elisabeth’s favorite courtier. Later: offended the Queen by strongly opposing to some new taxes;managed to make the court sentence death to Essex by the crime of treason. 45: defended for the King’s taxes(James I) became Lord Keeper and then Lord Chancellor of England. 60: was accused of taking bribes in office,deprived of his seat in parliament , and fined ; after token imprisonments, Bacon retired in disgrace to spend the last five years of his life in the study of science and philosophy.
Francis Bacon-英国文学史及选读

23: became M.P. for his eloquence and gradually established his reputation; found Earl Essex as his patron,who is Elisabeth’s favorite courtier. Later: offended the Queen by strongly opposing to some new taxes;managed to make the court sentence death to Essex by the crime of treason. 45: defended for the King’s taxes(James I) became Lord Keeper and then Lord Chancellor of England. 60: was accused of taking bribes in office,deprived of his seat in parliament , and fined ; after token imprisonments, Bacon retired in disgrace to spend the last five years of his life in the study of science and philosophy.
• professional works
• • Maxims of Law 《法律原理》 The Learned Reading upon the Statute of Uses (1642)《法令使用读本》
Essay: A Definition
• It is a relatively short literary composition in prose, in which a writer discusses a topic, usually restricted in scope, or tries to persuade the reader to accept a particular point of view. • the term essai was first applied to the form in 1580 by Montaigne, one of the greatest essayists of all time, to his pieces on friendship, love, death, and morality. In England the term was inaugurated in 1597 by Francis Bacon, who wrote shrewd meditations on civil and moral wisdom.
弗朗西斯·培根

弗朗西斯·培根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年-1626年),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法学家,被誉为“实证主义哲学之父”和现代科学方法的奠基人。
他对哲学、科学和政治理论的贡献,以及他对实验和观察的强调,使他成为英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
弗朗西斯·培根出生于英格兰的伦敦,是一名出色的学者。
他曾在剑桥大学学习,并在法国的巴黎圣塔略恺学院研究法律和政治学。
培根以及他的一些同事和朋友们形成了一个称为“培根派”的团体,他们热衷于通过实证主义的方法来追求真理,并批判地分析传统的哲学观点。
培根的哲学思想反对传统的形而上学和逻辑理论,并强调实证主义和实验的重要性。
他认为,通过实际的观察和实验,人们可以逐渐积累和发展科学知识,并从中获得真理。
他主张人们应当从具体的经验中归纳出规律、原则和普遍性的真理,以此建立一个科学的知识体系。
在政治理论方面,培根主张国家的最终目标是追求人民的福祉和幸福。
他认为,国家的权力应当用于保护公民的权益和财产,并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和法律制度。
他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主张实行合理的统治和民主的政府。
培根的法学思想也对理性主义法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主张法律应当基于公正和理性的原则,而不是基于传统和习俗。
他倡导对法律规则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公正之剑”的概念,即法律应当像剑一样无私和公正。
弗朗西斯·培根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学者,他通过他的哲学、科学和政治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实验和观察的强调,为现代科学和政治思想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思想和观点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对于我们理解和探索世界的真相和社会的进步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弗朗西斯培根英国哲学家与科学家

弗朗西斯培根英国哲学家与科学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是英国哲学家与科学家,他对科学方法和知识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介绍他的生平、哲学思想以及科学方法的影响。
一、生平概述弗朗西斯·培根于1561年出生在英国伦敦,是一位具有杰出思想的学者。
他受过优秀的教育,进入剑桥大学学习,后来担任了律师、政治家和学者的职位,成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二、哲学思想1. 经验主义与感观经验:培根认为,知识的来源应该建立在感官经验的基础上。
他批判了传统哲学中的纯理性主义观点,主张通过感官观察和实验来积累知识。
2. 形而上学的批判:培根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观念提出了质疑。
他认为,通过直观或逻辑推理,我们无法获得关于世界的真实知识。
相反,他主张通过实证科学和经验研究来对事物进行观察和实证。
3. 建立科学体系:培根强调科学研究的系统性和组织性。
他提出了“人类的知识应该像一个巨大的树一样”的观点,主张由广泛的实证研究和实验来建立起科学的体系和知识结构。
三、科学方法的影响1. 培根主义与实证主义:培根的科学方法论主张对后来的科学研究和方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实证主义倡导了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研究方法,标志着科学方法的重大革新。
2. 观察与实验:培根主张科学研究应该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式来验证和证实理论。
这一观点强调了实验的重要性,并在科学研究中推广了实证主义的思想。
3. 假设与证伪:培根通过提出假设和进行实验证明或证伪的方法,强调了科学研究应该以证据为基础,追求客观的真理。
这种证伪的方法在科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结论弗朗西斯·培根是一位具有重要影响的英国哲学家与科学家。
他的哲学思想强调了经验主义与实证主义,对形而上学提出了质疑,并提出了科学方法的重要原则。
他的科学方法论对后来的科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科学的进步与发展。
弗朗西斯·培根

弗朗西斯·培根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年– 1626年)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家、法学家、哲学家和作家,也是现代科学方法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思想对西方哲学、科学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科学革命之父”和现代政治哲学的奠基人之一。
弗朗西斯·培根出生在英格兰伦敦附近的伯克郡,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他的父亲是英国国会议员、法官和大法官。
培根在剑桥大学和格雷法学院接受教育,后来进入林肯法学院学习法律。
他在法律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并在1607年成为了英国首席法官。
培根更为人所熟知的是他在哲学和科学领域的贡献。
他的哲学作品深刻影响了西方哲学的发展,其中最著名的作品包括《新工具》(The New Organon)和《论人类知识的进度》(The Advancement of Learning)。
在这些作品中,培根提出了他的“经验主义”哲学观点,认为知识应该是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获得的,而不是依靠传统的逻辑和推理。
这种哲学观点对后来的科学方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了现代科学方法论的开端。
培根还是一位重要的科学家,他在自然哲学领域做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
他对科学实验的重视和对自然界的观察,使他成为了早期实验科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科学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作品《新工具》中,其中提出了他的“归纳法”理论,认为科学研究应该从观察和实验中得出普遍的规律和原理。
这种归纳法的思想成为了现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对科学思想的发展和科学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在哲学和科学领域的贡献外,培根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他曾担任过英国国会议员和政府要员,对英国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政治理论集中体现在他的作品《论国家和政府》(The Essays),其中提出了他对政府和社会组织的见解。
他主张建立一个合理和有序的政府体系,为人民谋福祉,以及追求真理和正义。
这些政治思想对后来的政治哲学和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现代政治理论的重要来源之一。
弗朗西斯培根英国哲学家和科学家

弗朗西斯培根英国哲学家和科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英国哲学家和科学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是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英国最重要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之一。
他以其对实证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贡献而受到广泛认可。
本文将对弗朗西斯·培根的生平、思想以及科学贡献进行探讨。
一、生平背景介绍弗朗西斯·培根于1561年出生在英国的伦敦。
他出生在一个有政治背景的家庭,父亲是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官员。
培根年轻时就展示出卓越的才华和求知欲望,他在剑桥大学学习,并在1592年进入格雷法院担任御用律师。
二、弗朗西斯·培根的哲学思想弗朗西斯·培根在哲学领域有着重大的贡献,他主张通过实证主义和经验主义来进行科学研究。
他批评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认为传统的哲学方法过于依赖逻辑推理,而对于真实的观察实证缺乏足够的关注。
培根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Knowledge is power)的观点,他认为知识的价值在于其能力产生实际的效果,并且可以用于解决人类的实际问题。
他主张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获得真实的知识,强调实践和实证的重要性。
三、弗朗西斯·培根的科学贡献弗朗西斯·培根在科学领域也有着重要的贡献。
他认为科学方法应该是严谨的、实证的,并且通过不断的观察和实验来验证理论。
他主张将科学从纯粹的理论中解放出来,使之能够应用于现实生活中。
培根还提出了“四个偏见”的理论,这些偏见被视为干扰真实的科学研究的障碍。
他认为人们的个人偏见、教育偏见、语言偏见和偏见偏见都可能干扰到人们对真实世界的观察和理解。
另外,培根还对实验方法进行了革新,他主张实验应该具有可重复性、控制变量的能力,以及关注结果的准确性。
这些方法至今仍然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中。
四、弗朗西斯·培根的影响与遗产弗朗西斯·培根对科学和哲学的贡献奠定了实证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基础。
英文阅读分享|培根美文《论读书》(OfStudiesFrancisBacon)

英文阅读分享|培根美文《论读书》(OfStudiesFrancisBacon)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一1626年)Of Studies《论读书》(也译作《谈读书》),是培根关于读书求知,探索真理的著名作品。
1653年发表,收于《培根随笔》一书中。
《培根随笔》为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以其简洁的语言、优美的文笔、透彻的说理、迭出的警句,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中文译本来自已故北京外国语大学王佐良教授,其以深厚的中英语言文化底蕴和文学修养近乎完美地诠释并再现了原作的风采,实现了与原文在“形”和“神”上的传递,堪称“信达雅”的典范!Of Studies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 Their chief use for delight, is in privateness, and retiring; for ornament, is in discourse; and for ability, is in the judgment, and disposition of business.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For expert men can execute, and perhaps judge of particulars, one by one; but the general counsels, and the plots and marshalling of affairs, come best from those that are learned. To spend too much time in studies, is sloth; to use them too much for ornament, is affectation; to make judgment wholly by their rules, is the humour of a scholar.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
英国文学选读课件Unit 3 Francis Bacon

cons: selfish: unmarried men's thoughts do end with themselves, and account future impertinences; not always best citizens, less loyal; a bachelor not fit to be a judge or magistrate, no restraint and no family, flippant and indiscrete in thinking and action; Unmarried men make the vulgar soldier more base; tend to be more cruel and hard-hearted in their conduct.
pros and cons concerning single life
pros: • The best works, and of greatest merit for the public, proceeded from the unmarried or childless men; • much richer, capable of making larger donations to charity; • enjoy liberty, no restraint; • unmarried men, best friends, best masters, and best servants.
IV A close analysis of “Of Studies” V Questions for further exploration
VI Useful on-line references for further study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Bacon,英国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Bacon,英国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弗朗西斯·培根(1909-1992年)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成长于英国。
1927年培根离家前往巴黎,参观了美术馆,因此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29年,他回到伦敦,在画室里用了两三年的时间使自己成为所谓“二流的装饰画家”。
同时,不断实验水彩画与素描,他的地毯设计和早期绘画、水彩,稍具立体主义的风格。
早期的培根承袭了毕加索的风格,逐渐在艺术圈中产生了知名度。
1933年,培根一幅《十字架受难图》被收入象征当时英国评论界指针性艺术著作的《当代艺术》中,并于1934年举办了自己的个人展,然而这一切外部的赞誉并没有带给培根以欣喜。
培根对自己绘画能力的有限与不足感到万般沮丧。
他曾宣称自己受困于画面表现与真实间难达契合的极大落差之中,并一度放弃绘画,而回归到酒吧中。
事后,他亲手毁去了绝大多数被他评为毫无价值的早期画作,并对这类早期画作绝口不提。
20世纪50年代,他以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开兹的名画《教皇英诺森十世》为本,改画成50多幅《肖像研究》的变体画作品,这些生动而有力的变形使教皇不可一世的统治变为恶魔的形象。
这批作品尺寸较大,表现之铺陈壮丽,其用色与笔触让人想到16世纪威尼斯画派提香的作品。
凭借绘画作品的独创性和有力的风格,培根声名鹊起。
1992年,弗朗西斯·培根在西班牙马德里去世,他的作品仍旧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画作特点弗朗西斯·培根具有广阔的文化背景,研究过尼采著作、样式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绘画,并深受北欧怪诞风格画家的影响。
他习惯使用人物形象作为图画设计的基础,并使画中可视世界的物体和场景带上感情色彩。
他常从过去大师的画中选材,然而他对这些题材的态度受制于个人经验和内在的极度痛苦,这是一种幻灭的、兽性的恐怖感情,反映了当代都市生活的精神危机。
弗朗西斯·培根的《三联画》绘于1976年,作品以古代希腊神话为主题,由3幅巨幅画作组成,中间画面是一个没有头的人被三只秃鹫环绕,两侧画面分别为一名面容畸形的男子。
《Of Love》Francis Bacon(《论爱》弗朗西斯·培根)

Of Love原文及翻译:【1】The stage is more beholding to love, than the life of man. For as to the stage, love is ever matter of comedies /ˈkɑmədis/, and now and then of tragedies /ˈtrædʒədis/; but in life it doth much mischief; sometimes like a siren, sometimes like a fury.舞台上的爱情生活比生活中的爱情要美好得多。
因为在舞台上,爱情只是喜剧和悲剧的素材,而在人生中,爱情却常常招来不幸。
它有时象那位诱惑人的魔女(1),有时又像那位复仇的女神(2)。
You may observe, that amongst all the great and worthy persons (whereof the memory remaineth, either ancient or recent) there is not one, that hath been transported to the mad degree of love: which shows that great spirits, and great business, do keep out this weak passion.可以看到,一切真正伟大的人物(无论是古人、今人,只要是其英名永铭于人类记忆中的,)没有一个是因爱情而发狂的人。
【2】You must except, nevertheless, Marcus Antonius, the half partner of the empire /ˈempaɪər/ of Rome, and Appius Claudius, the decemvir /di'semvə/ and law-giver; whereof the former was indeed a voluptuous /vəˈlʌptʃuəs/ man, and inordinate /ɪnˈɔːrdɪnət/; but the latter was an austere /ɔːˈstɪr/ and wise man: and therefore it seems (though rarely) that love can find entrance, not only into an open heart, but also into a heart well-fortified /'fɔ:tifaid/, if watch be not well kept.你因为伟大的事业只有罗马的安东尼和克劳底亚是例外(3)。
英国文学史选读复习资料

英国文学史选读复习资料英国文学简史复习资料General introduction of English literature1. 1) Old English Literature (449-1066) 古英语时期文学——The Song of Beowulf 《贝奥武甫》2) Medieval English Literature (1066-15th century) 中世纪英语时期文学——Geoffrey Chaucer (1340_1400) 杰弗里·乔叟2. Renaissance English literature (late 15th century ~ early 17th century) 文艺复兴——Francis Bacon 弗朗西斯·培根——William Shakespeare 威廉·莎士比亚——Ben Jonson 本·琼生——Christopher Marlowe 克里斯托弗·马洛3. English Literature of the Revolution and Restoration Period (1640-1688) 资产阶级革命与王朝复辟时期的文学——John Milton约翰·弥尔顿——John Bunyan 约翰·班扬4. 18th century English literature-the age of Enlightenment 启蒙运动时期——Daniel Defoe丹尼尔·笛福——Jonathan Swift乔纳森·斯威夫特——Henry Fielding亨利·菲尔丁——William Blake威廉·布莱克——Robert Burns罗伯特·彭斯5. Romantic English Literature (1798-1832) 浪漫主义时期——William Wordsworth, 威廉·华兹华斯——Samuel Taylor Coleridge, 塞缪·泰勒·柯勒律治——George Gordon Byron, 乔治·戈登·拜伦——Percy Bysshe Shelley 佩西·比舍·雪莱——John Keats, 约翰·济慈——Walter Scott 沃尔特·司各特——Jane Austen简·奥斯汀6. Critical Realistic Literature in the 19th Century 维多利亚时期(批判现实主义)——W.M. Thackeray, 萨克雷——C harles Dickens, 查尔斯·狄更斯——Robert Browning 罗伯特·布朗宁——Bronte sisters:Charlotte Bronte, Emily Bronte, Ann Bronte——George Eliot乔治·艾略特——Matthew Arnold 马修·阿诺德——Thomas Hardy 托马斯·哈代——Oscar Wilde 奥斯卡·王尔德7. 20th Century English Literature——George Bernard Shaw乔治·萧伯纳——Joseph Conrad 约瑟夫·康拉德——William Butler Yeats 威廉·巴特勒·叶芝——Virginia Woolf弗吉尼亚·沃尔夫——James Joyce詹姆斯·乔伊斯——D. H. Lawrence劳伦斯——T. S. Eliot 爱略特一、The Anglo-Saxon period (449-1066)1、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分类:pagan(异教徒) ,Christian(基督徒)2、代表作:The Song of Beowulf《贝奥武甫》( national epic 民族史诗) 采用了隐喻metaphor 手法3、Alliteration 头韵(写作手法)例子:of m an was the m ildest and m ost beloved,To his k in the k indest, k eenest for praise.二、The Anglo-Norman period (1066-1350) 盎格鲁—诺曼时期1、romance 传奇文学2、代表作: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 (高文爵士和绿衣骑士) 是一首押头韵的长诗三、Geoffrey Chaucer (1340-1400) 杰弗里·乔叟时期1、the father of English poetry 英国诗歌之父2、heroic couplet 英雄双韵体:a verse unit consisting of two rhymed(押韵) lines in iambic pentameter(五步抑扬格)3、代表作:The Canterbury Tales 《坎特伯雷的故事集》(英国文学史的开端)大致内容:the pilgrims are people from various parts of England, representatives of various walks of life and social groups. 朝圣者都是来自英国的各地的人,代表着社会的各个不同阶层和社会团体小说特点:each of the narrators tells his tale in a peculiar manner, thus revealing his own views and character. 这些叙述者以自己特色的方式讲述自己的故事,无形中表明了各自的观点,展示了各自的性格。
弗朗西斯·培根

弗朗西斯·培根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哲学家、政治家和作家之一,曾被尊称为“现代科学之父”。
他的思想融汇了古代和现代的思想,反对传统逻辑学、经院哲学,主张实证主义,提倡利用经验和实验来揭示自然的真实面貌。
他的哲学思想对于英国哲学及科学的发展影响极大,既为后世提供了无数的思想启示,也为人们揭示了关于真理和世界的本质之谜。
培根生于1561年,出生在一个有影响的家庭,这对他日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曾在剑桥大学学习法律,但是在1579年就离校了。
在随后的几年里,他先后执业为律师和议员,这也让他开始了他的政治事业。
1597年,他在伊丽莎白女王的支持下出任律政总长,这一职位帮助他创造了很多改革性的政策,并且成为掌控权力的关键人物之一。
然而,在他的个人生活中,他有许多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在1601年,他因为接受了收买贿赂的指控而下台。
这一事件让他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中,不过他仍然继续着他的工作和写作。
他的著作在很多领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包括文学、哲学、科学等。
他的思想是开创性的,对文艺复兴时期和英国哲学和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培根的哲学思想主要集中于对知识、科学和人类自身的本性和目标的探讨。
他认为,人类必须毫不留情地打破传统逻辑学的束缚,同时大力推进实证主义的思想探索,才能真正揭示世界的真实面貌。
另外,他也强调了语言在知识表达中的极其重要的作用,提出了有关语言使用和错误推理的思考和分析方式。
他的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是《新工具》,这本书对当前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全面的探讨。
在这本书中,他首次提出了“归纳法”和“演绎法”的概念。
他认为这两种方法都是很重要的,但是要注意它们各自的局限性并通过它们相互搭配的方式来获得更为准确的知识。
此外,他也提出了“范式”的概念,即一种基本的方法和思维方式,用来描述和解释自然规律,这在科学研究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总体而言,培根对人类和世界具有极其深刻的见解,其思想理念对于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弗朗西斯·培根

弗朗西斯·培根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和科学家之一。
他被认为是英国现代哲学和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对现代科学方法和实证主义哲
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培根的重要理论观点主要包括“知识即权力”、“实验即知识”和“人类的知识应该用于改善人类社会”。
培根强调了知识与权力之间的紧密联系。
他认为知识可以为人们带来力量和优势。
在
他的作品《新工具》中,他试图建立一种基于实证主义的知识体系,以帮助人们获取更多
的知识和真实的认识。
这一思想观点在当时是非常先进和引人注目的,对后来的科学研究
和哲学思考产生了重大影响。
培根提出了“实验即知识”的观点,强调科学研究应该依赖实验和观察,而不仅仅是
纯理性的推理和推测。
他非常重视实证主义的实证性,通过实验来验证和证实理论的正确性,从而获得真实的知识和认识。
他对科学方法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为当代科学研究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培根关注人类的社会发展和福祉,他认为人类的知识应该被用于改善人类社会。
在他
的作品《新工具》中,他提出了“人类知识应用于实践”这一思想观点。
他认为科学和哲
学的目标是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福祉和幸福。
他强调,只有通过实际应用和实践,人类知识
才能真正造福于人类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ntenLeabharlann s Bacon’s Life Bacon’s Works Bacon’s Essays(《论说文集》) Quotes from Bacon’s Essays
Bacon’s Life
☻1561 January 22, born in London, the younger son of Sir Nicolas Bacon. ☻1573 April, enters Trinity college, Cambridge where he studies all the sciences then taught. ☻1579 Resides at Gray's Inn. Father's death leaves him penniless so he begins a career in law. ☻1584 Takes a seat in parliament for Dorsetshire. ☻1591 Confidential advisor to the earl of Essex. ☻1593 Takes a seat in parliament for Middlesex. ☻1597 Publishes his Essays《论说文集》along with Colours of Good and Evil and the Meditationes Sacrae.
Francis Bacon 弗朗西斯· 培根
22 January 1561 9 April 1626
18-year old Francis Bacon
An English lawyer, statesman, essayist, historian, philosopher(哲学家), and champion of modern science(现代科学拥护者).
Bacon’s Wife : Alice Barnham Bacon
Bacon’s works
The philosophical works
The literary works
The professional works
Bacon’s works
1. Philosophical:
2. Literary: Essays 《论说文集》 The New Atlantics (a utopian novel published in 1626) 《新大西岛》 3. Professional: Maxim of the Law 《法律原理》 The Reading on the Statute of Uses《法令使用读本》
☺
Thank you !!!
Quotes from Bacon’s Essays
• Knowledge is power. 知识就是力量. • 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 • 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others to be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 • Reading maketh a full man; conference a ready man; and writing an exact man.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 • In beauty, that of favor is more than of color; and that of decent and gracious motion more than that of favor. 美不在颜色艳丽而在面目端正,又不尽在面目端正而在 举止优雅合度。
☻ 1601 February 8, Essex leads a plot to kidnap the queen in order to force her to dismiss his enemies from her court. The leaders were arrested and Bacon was instrument al in securing for the queen a guilty verdict at Essex’ trial. ☻ 1603 Queen Elizabeth dies, succeeded by James I in whose service Bacon flourishes. ☻ 1607 Receives office of solicitor. ☻ 1613 Bacon becomes attorney general.(首席检察官) ☻ 1620 Publishes New Instrument . 《新工具》 ☻ 1621 Created Viscount St. Albans. ☻ 1622 Presents to Prince Charles the History of Henry VII. Publishes Historia Ventorum and Historia Vitae et Mortis. . ☻ 1623 Publishes De Augmentis Scientiarum. ☻ 1624 Publishes Apothegms. ☻ 1626 Catches cold and develops bronchitis, dying on April 9
The Advancement of Learning 《学术的推进》1605 New Instrument 《新工具》1620
Bacon’s Essays
• 1.“Of Studies” 论学习
(the most popular of Bacon’s 58 essays)
• 2.“Of Wisdom” 论智慧 • 3.“Of Death” 论死亡 • 4.“Of Friendship” 论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