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巩固练习
专题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考点分类解读》之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1含答案解析
专题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考点分类解读》之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1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把一个带正电的金属球A跟不带电的同样的金属球B相碰.两球都带等量的正电荷,这是因为A.A球的正电荷移到B球上B.B球的正电荷移到A球上C.A球的负电荷移到B球上D.B球的负电荷移到A球上2.如图是伏打起电盘示意图,其起电原理是A.摩擦起电B.感应起电C.接触起电D.以上三种方式都不是3.关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B.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C.不论是同种电荷还是异种电荷都相互吸引D.不论是同种电荷还是异种电荷都相互排斥4.使带电的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箔片张开,图中表示验电器上感应电荷的分布情况,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B.C.D.5.某同学在研究电容式充放电实验时.充满电量的平行板电容器竖直放置,同时将一个包裹有铝箔纸的乒乓球放入其中,发现乒乓小球能够在电场的作用下运动起来,你觉得小球的运动状态应该是A.被吸到一侧的极板上不动B.处于中间位置不动C.一直在两极板间来回撞击D.沿绳子方向弹回6.电荷是看不见的,但能被验电器检测出来是否存在,普通验电器顶部装有一个金属球,金属球与金属杆相连,在金属杆的底部是两片很薄的金属片,当验电器不带电荷时,金属片自然下垂,当一个带电体接触到金属球时,电荷能沿着金属棒传递,金属片就带有电荷,由于同时带有同一种电荷,两金属片相互排斥而张开,不管被检验的物体带负电还是正电,验电器的金属片都会张开,因此,这种验电器()A.能用来直接判断电荷的正负B.不能用来直接判断电荷的正负C.不能用来间接判断电荷的正负D.可以直接测量物体的带电量7.如图所示,两个互相接触的导体A和B不带电,现将带正电的导体C靠近A端放置,然后移开A、B,三者均有绝缘支架.则A、B的带电情况为A.A带正电,B带负电B.A带负电,B带正电C.A、B都带正电D.A、B都带负电8.在感应起电中,带负电物体靠近带绝缘底座的导体时,如图所示M处将()A.带正电B.带负电C.不带电D.以上答案均有可能二、多选题9.两个原来不带电的物体甲和乙,相互摩擦后,下列情况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甲带正电荷,乙带等量负电荷B.甲带负电荷,乙带等量正电荷C.甲和乙都带等量正电荷D.甲和乙都带等量负电荷10.如图所示,不带电的枕形导体的A、B两端各贴有一对金箔.当枕形导体的A端靠近一带电导体C时A.A端金箔张开,B端金箔闭合B.用手触摸枕形导体后,A端金箔仍张开,B端金箔闭合C.用手触摸枕形导体后,将手和C都移走,两对金箔均张开D.选项A中两对金箔带同种电荷,选项C中两对金箔带异种电荷参考答案1.D【详解】金属上正电荷只做无规则的热振动,不能发生移动,更不可能从一个球移动到另一个球.故AB错误.B球原来不带电,与A球接触后,由于A球上正电荷对电子的吸引,电子从B 球转移到A球上,原来中性的B球就带正电.电子带负电,所以B带正电是由于B球上的负电荷移到A球上的缘故.故D正确,C错误.故选D.【点睛】要知道金属是自由电子和金属正离子组成的,正离子只做热振动,不移动,而自由电子可以移动,这是接触带电的实质.2.B【解析】导电平板靠近带电绝缘板并接地时,发生静电感应,使导电平板带上负电荷,B正确.3.B【详解】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选B.4.B【详解】静电感应特点:近端感应出异种电荷,远端感应出同种电荷,符合这一特点的只有B选项。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作业: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含答案)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课后作业限时:45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8×5′,共40分)1.下列关于电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玻璃棒无论与什么物体摩擦都带正电,橡胶棒无论与什么物体摩擦都带负电B.物体不带电就是物体内部没有电荷存在C.带电现象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物体得到多余的电子就一定显负电性,失去电子就一定显正电性D.当一种电荷出现时,必然有等量异种电荷出现,当一种电荷消失时,必然有等量异种电荷消失解析:电荷只能在物体间转移,不能消失.答案:C2.关于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电荷就是电子B.元电荷是表示跟电子所带电量相等的电量C.元电荷就是质子D.物体所带的电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解析:元电荷是一个电量,e=1.6×10-19C,所有带电体的带电量是这个数的整数倍.图33.如图3所示,不带电的枕形导体的A、B两端各贴有一对金箔.当枕形导体的A端靠近一带电导体C时( )A.A端金箔张开,B端金箔闭合B.用手触摸枕形导体后,A端金箔仍张开,B端金箔闭合C.用手触摸枕形导体后,将手和C都移走,两对金箔均张开D.两对金箔分别带异种电荷解析:当导体靠近带电导体C时,枕形导体A端感应出负电,B端感应出正电,两侧金箔也相应地带上负、正电,故D项正确;用手触摸枕形导体后,B侧感应出的正电荷被中和,呈电中性,金箔闭合,故B项正确;触摸枕形导体后,C 移走,枕形导体带负电,金箔由于带同种电荷而张开,故C项对.答案:BCD4.对物体带电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体带电一定具有多余的电子B.摩擦起电实质上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C.物体所带电荷量可能很小,甚至小于eD.电荷中和是等量异种电荷完全相互抵消的现象5.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毛皮带正电,这是因为( )A.毛皮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B.毛皮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橡胶棒上C.橡胶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毛皮上D.橡胶棒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毛皮上答案:A6.用一绝缘柄将一带正电玻璃棒a接触另一不带电玻璃棒b,使之接触起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此接触起电过程中,玻璃棒a上的正电荷向玻璃棒b上转移B.在此接触起电过程中,玻璃棒b上的负电荷向玻璃棒a上转移C.在此接触起电过程中,它们的电荷的代数和不变D.在此接触起电过程中,电荷并不一定遵循电荷守恒定律答案:BC7.一带负电绝缘金属小球被放在潮湿的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该小球上净电荷几乎不存在.这说明( )A.小球上原有的负电荷逐渐消失了B.在此现象中,电荷不守恒C.小球上负电荷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潮湿的空气将电子导走了D.该现象是由于电子的转移引起,仍然遵循电荷守恒定律解析:绝缘小球上电荷减少是由于电子通过空气导电转移到外界,只是小球上电荷量减少,但是这些电子并没有消失.就小球和整个外界组成的系统而言,其电荷的总量仍保持不变,遵循电荷守恒定律.答案:CD8.某验电器金属小球和金属箔均不带电,金属箔闭合.现将带负电的硬橡胶棒接近验电器金属小球.则将出现的现象是( )A.金属箔带负电,其两片张开B.金属箔带正电,其两片张开C.金属箔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但两片一定张开D.由于硬橡胶棒并没有接触验电器小球,故金属箔两片因不带电仍闭合答案:A二、非选择题(9、10题各10分,11、12题各20分,共60分)9.半径相同的两个金属小球A、B带有相等的电荷量,相隔一定的距离,今让第三个半径相同的不带电的金属小球先后与A、B接触后移开.①若A、B两球带同种电荷,接触后的电荷量之比为________.②若A、B两球带异种电荷,接触后两球的电荷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答案:①2∶3 ②2∶1图410.如图4,导体AB与地面绝缘,将带正电的物体C靠近AB,用手接触一下B端,放开手再移去C,则此时AB带________电,若用手接触一下A端,放开手再移去C ,则此时AB 带____________电.答案:负 负11.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绝缘金属球A 、B ,A 球所带电荷量为q ,B 球所带电荷量为-q ,现要使A 、B 所带电荷量都为-q 4,应该怎么办? 答案:先用手接触一下A 球,使A 球所带电传入大地,再将A 、B 接触一下,分开A 、B ,再用手接触一下A 球,再将A 、B 接触一下再分开,这时A 、B 所带电荷量都是-q 4. 12.现有一个带负电的电荷A ,另有一不能拆开的导体B ,而再也找不到其他的导体可供利用.你如何能使导体B 带上正电?答案:因为A 带负电,要使B 带正电,必须用感应起电的方法才可以,因为接触带电只能使B 带负电,根据感应起电的原理可知,要使B 带电还需另外一块导体,但现在这块导体没有.其实人体就是一块很好的导体,只要把A 靠近B ,用手摸一下B ,再拿开手,通过静电感应,B 就带上了正电荷.。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课后巩固练习:第一章第1节电荷电荷守恒定律.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第一章静电场第1节电荷电荷守恒定律1.感应起电和摩擦起电都能使物体带电,关于这两种使物体带电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感应起电和摩擦起电都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B.感应起电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C.感应起电和摩擦起电都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D.摩擦起电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答案 D2.把一个带正电的金属小球A跟同样的不带电的金属球B相碰,两球都带等量的正电荷,这从本质上看是因为( )A.A球的正电荷移到B球上B.B球的负电荷移到A球上C.A球的负电荷移到B球上D.B球的正电荷移到A球上答案 B3.如图3所示,挂在绝缘细线下的小轻质通草球,由于电荷的相互作用而靠近或远离,所以( )图3A.甲图中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B.乙图中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C.甲图中两球至少有一个带电D.乙图中两球至少有一个带电答案BC解析带电体对不带电导体也吸引,A错;只有同种电荷相互排斥,D错.4.如图4所示,将带电棒移近两不带电的导体球,两个导体球开始时互相接触且对地绝缘,下述几种方法中能使两球都带电的是( )图4A.先把两球分开,再移走棒B.先移走棒,再把两球分开C.先将棒接触一下其中的一球,再把两球分开D.棒的带电荷量不变,两导体球不能带电答案AC解析B中若先移走棒,两球电荷又中和掉,不再带电,B错;两球是导体,可接触带电,也可以感应带电,A、C对,D错.5.如图5所示,原来不带电的绝缘金属导体MN,在其两端下面都悬挂着金属验电箔.若使带负电的绝缘金属球A靠近导体的M端,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图5A.只有M端验电箔张开B.只有N端验电箔张开C.两端的验电箔都张开D.两端的验电箔都不张开答案 C解析当带电体A靠近导体M端时,导体由于静电感应,两端出现异种电荷,故金箔都会张开.6.使带电的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箔片张开.下列4个图表示验电器上感应电荷的分布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答案 B解析由于验电器原来不带电,因此,验电器的金属球和箔片带异号电荷,A、C两项错误.验电器靠近带电金属球的一端感应出与带电金属球异号的电荷,D项错误.正确选项为B.7.原来甲、乙、丙三物体都不带电,今使甲、乙两物体相互摩擦后,乙物体再与丙物体接触,最后,得知甲物体带正电1.6×10-15 C,丙物体带电8×10-16 C.则对于最后乙、丙两物体的带电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物体一定带有负电荷8×10-16 CB.乙物体可能带有负电荷2.4×10-15 CC.丙物体一定带有正电荷8×10-16 CD.丙物体一定带有负电荷8×10-16 C答案AD解析由于甲、乙、丙原来都不带电,即都没有静电荷,甲、乙相互摩擦导致甲失去电子而带1.6×10-15 C的正电荷,乙物体得到电子而带1.6×10-15 C的负电荷;乙物体与不带电的丙物体相接触,从而使一部分负电荷转移到丙物体上,故可知乙、丙两物体都带负电荷,由电荷守恒可知乙最终所带负电荷为1.6×10-15 C-8×10-16 C=8×10-16 C,故A、D 正确.8.小华在旅游景点购买了一本物理参考书,回家后发现是窃版书.其中一道习题给出四个带电体的带电荷量为如下四个选项,你认为其中带电荷量合理的是( ) A.Q1=6.2×10-18 C B.Q2=6.4×10-18 CC.Q3=6.6×10-18 C D.Q4=6.8×10-18 C答案 B9.如图6所示,不带电的枕形导体的A、B两端各贴有一对金箔.当枕形导体的A端靠近一带电导体C时( )图6A .A 端金箔张开,B 端金箔闭合B .用手接触枕形导体,A 端金箔张开,B 端金箔闭合C .用手接触枕形导体,后将手和C 分别移走,两对金箔均张开D .选项C 中两对金箔带同种电荷答案 BCD解析 根据静电感应现象,带正电的导体C 放在枕形导体附近,在A 端出现了负电荷,在B 端出现了正电荷,这样的带电并不是导体中有新的电荷产生,只是电荷的重新分布.金箔因带电相斥而张开,选项A 错误.用手接触枕形导体后,A 端带负电,B 端不是最远端了,人是导体,人的脚部甚至地球是最远端,这样B 端不再有电荷,金箔闭合,选项B 正确.用手接触导体时,只有A 端带负电,将手和导体C 分别移走后,不再有静电感应,A 端所带负电荷便分布在枕形导体上,A 、B 端均带有负电,两对金箔均张开,选项C 、D 正确.点评 手接触导体后,导体与大地形成一个带电体,导体为近端,大地为远端.10.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绝缘金属球A 、B ,A 球所带电荷量为q ,B 球所带电荷量为-q ,现要使A 、B 所带电荷量都为-q 4,应该怎么办? 答案 见解析解析 先用手接触一下A 球,使A 球带电传入大地,再将A 、B 接触一下,分开A 、B ,此时A 、B 所带电荷量都是-q 2,再用手接触一下A 球,再将A 、B 接触一下再分开,这时A 、B 所带电荷量都是-q 4.。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练习:第一章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Word版含答案.pdf
第一章静电场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A级抓基础1.有甲、乙、丙三个小球,将它们两两靠近,它们都相互吸引,如图所示.那么,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小球都带电B.只有一个小球带电C.有两个小球带同种电荷D.有两个小球带异种电荷答案:D2.(多选)如图所示,在真空中,把一个绝缘导体向带负电的球P 慢慢靠近.关于绝缘导体两端的电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端的感应电荷越来越多B.两端的感应电荷是同种电荷C.两端的感应电荷是异种电荷D.两端的感应电荷电荷量相等答案:AC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是创造电荷的过程B.接触起电是电荷转移的过程C.玻璃棒无论和什么物体摩擦都会带正电D.带等量异种电荷的两个导体接触后,电荷会消失,这种现象叫作电荷的湮灭解析:在D选项中,电荷并没有消失或者湮灭,只是正负电荷数目相等,表现为中性.答案:B4.(多选)一带负电绝缘金属小球放在潮湿的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该小球上净电荷几乎不存在,这说明() A.小球上原有的负电荷逐渐消失了B.在此现象中,电荷不守恒C.小球上负电荷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潮湿的空气将电子导走了D.该现象是由于电子的转移引起,仍然遵循电荷守恒定律解析:绝缘小球上电荷量减少是由于电子通过潮湿空气导电转移到外界,只是小球上电荷量减少,但是这些电子并没消失,故A、B 错,C对.就小球和整个外界组成的系统而言,其电荷的总量仍保持不变,故D正确.答案:CD5.带电微粒所带的电荷量不可能是下列值中的()A.2.4×10-19 C B.-6.4×10-19 CC.-1.6×10-18 C D.4.0×10-17 C解析:任何带电体的电荷量都只能是元电荷电荷量的整数倍,元电荷电荷量为e=1.6×10-19 C.选项A中电荷量是元电荷电荷量的32倍,B中电荷量为4倍,C中电荷量为10倍.D中电荷量为250倍.也就是说B、C、D选项中的电荷量数值均是元电荷的整数倍.所以只有选项A是不可能的.答案:AB级提能力6.(多选)为了测定水分子是极性分子还是非极性分子(极性分子就是该分子是不显电中性的,它通过电场会发生偏转,非极性分子不偏转),可做如下实验:在酸式滴定管中注入适量蒸馏水,打开活塞,让水慢慢如线状流下,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近水流,发现水流向靠近玻璃棒的方向偏转,这证明()A.水分子是非极性分子B.水分子是极性分子C.水分子是极性分子且带正电D.水分子是极性分子且带负电解析:根据偏转,可判断出水分子是极性分子;根据向玻璃棒偏转,可以判断出其带负电.答案:BD7.(多选)关于元电荷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元电荷实质上是指电子和质子本身B.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一定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C.元电荷的数值通常取作e=1.6×10-19 CD.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密立根用实验测得的解析:元电荷是指电子或质子所带的电荷量,数值为e=1.60×10-19C,故A项错误,C项正确;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都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任何带电体的电荷量都不是连续变化的,B项正确;元电荷e的值是由美国科学家密立根测得的,D正确.答案:BCD8.目前普遍认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u夸克和d夸克的两类夸克组成.u夸克带电量为23e,d夸克带电量为-13e,质子的带电量为e,中子不带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子是由一个u夸克和一个d夸克组成,中子是由一个u夸克和两个d夸克组成B.质子是由两个u夸克和一个d夸克组成,中子是由一个u夸克和两个d夸克组成C.质子是由一个u夸克和一个d夸克组成,中子是由两个u夸克和两个d夸克组成D.质子是由两个u夸克和一个d夸克组成,中子是由两个u夸克和两个d夸克组成解析:根据质子所带电荷量为e,2×23e-13e=e,所以质子是由两个u夸克和一个d夸克组成;中子不显电性,23e-2×13e=0,所以中子是由一个u夸克和两个d夸克组成,故选项B正确.答案:B9.如图是伏打起电盘示意图,其起电方式是()A.摩擦起电B.感应起电C.接触起电D.以上三种方式都不是解析:导电平板靠近带电绝缘板并接地时,导体与大地连通,异种电荷互相吸引,绝缘板带正电,则会吸引大地的电子到导电平板上,从而使导电平板带上负电荷,故选项B正确.答案:B10.(多选)如图所示,不带电的枕形导体的A、B两端各贴有一对金箔.当枕形导体的A端靠近一带电导体C时()A.A端金箔张开,B端金箔闭合B.用手触枕形导体后,A端金箔仍张开,B端金箔闭合C.用手触枕形导体后,将手和C都移走,两对金箔均张开D.选项C中两对金箔带同种电荷解析:根据静电感应,带正电的导体C放在枕形导体附近,在A 端出现了负电,B端出现了正电,两端金箔上带异种电荷而张开,选项A错误.用手触枕形导体后,B端不是最远端了,人是导体,人的脚部甚至地球是最远端,这样B端不再有电荷,金箔闭合,选项B 正确.用手触枕形导体时,只有A端带负电,将手和C移走后,不再有静电感应现象,A端所带负电荷分布在枕形导体上,A、B端均带有负电荷,两对金箔均张开,选项C、D正确.答案:BCD。
1.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1(人教版选修3-1)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是创造电荷的过程B.接触起电是电荷转移的过程C.玻璃棒无论和什么物体摩擦都会带正电D.带等量异号电荷的两个导体接触后,电荷会消失,这种现象叫电荷的湮没2.用棉布分别与丙烯塑料板和乙烯塑料板摩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对摩擦起电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摩擦时,表面粗糙的易失去电子B.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一定同时带上种类及数量不同的电荷C.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带上电荷的种类不同但数量相等D.同一物体与不同种类物体摩擦,该物体的带电荷种类可能不同3.关于元电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元电荷实质上是指电子和质子本身B.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一定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C.元电荷的值通常取作e=1.60×10-19CD.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密立根用实验测得的4.如图所示,导体A带正电,当带负电的导体B靠近A时,A带的( )A.正电荷增加B.负电荷增加C.正、负电荷均增加D.电荷数不变5.如图所示,挂在绝缘细线下的小轻质通草球,由于电荷的相互作用而靠近或远离,所以( )A.甲图中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B.乙图中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C.甲图中两球至少有一个带电D.乙图中两球只有一个带电6.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和B接触一下,再分开一小段距离,发现两球间互相排斥,则A、B两球原来的带电情况可能是( )A.A和B原来带有等量异种电荷B.A和B原来带有同种电荷C .A 和B 原来带有不等量异种电荷D .A 和B 原来只有一个带电7.如图所示的是一个带正电的验电器,当一个金属球A 靠近验电器上的金属小球B 时,验电器中金属箔片的张角减小,则( )A .金属球A 可能不带电B .金属球A 一定带正电C .金属球A 可能带负电D .金属球A 一定带负电8.如图所示,在+Q 形成的电场中有两个相互接触的金属导体A 和B .均放在绝缘支座上.若先将+Q 移走,再把A 、B 分开,则A ______电,B ______电;若先将A ,B 分开,再移走+Q ,则A ______电,B ______电.9.现代理论认为,反质子的质量与质子相同,约为电子质量的1836倍.若m e =0.91×10-30kg ,e =1.6×10-19C ,求反质子的比荷.1.如图所示,a 、b 、c 、d 为四个带电小球,两球之间的作用分别为a 吸d ,b 斥c ,c 斥a ,d 吸b ,则( )A .仅有两个小球带同种电荷B .仅有三个小球带同种电荷C. c 、d 小球带同种电荷D .c 、d 小球带异种电荷2.把一个带电棒接近一个带正电的验电器,金箔先闭合而后又张开,说明棒上带的是( )A .负电荷B .可以是正电荷,也可以是负电荷C .正电荷D .带电棒上先带正电荷,后带负电荷3.目前普遍认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u 夸克和d 夸克的两类夸克组成.u 夸克带电量为23e ,d 夸克带电量为-13e ,e 为基元电荷.下列论断可能正确的是( ) A .质子由1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 夸克和2个d 夸克组成B.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C.质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D.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4.如图所示,左边是一个原先不带电的导体,右边C是后来靠近导体的带正电金属球,若用绝缘工具沿图示某条虚线将导体切开,分导体为A、B两部分,这两部分所带电荷量的数值分别为QA、Q 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沿虚线d切开,A带负电,B带正电,且Q B>Q AB.只有沿虚线b切开,才有A带正电,B带负电,并Q B=Q AC.沿虚线a切开,A带正电,B带负电,且Q B>Q AD.沿任意一条虚线切开,都有A带正电,B带负电,而Q A、Q B的值与所切的位置有关5.如图把一个不带电的与外界绝缘的导体两端分别设计上两个电键,当带正电小球靠近时,由于静电感应,在a、b端分别出现负、正电荷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闭合K1,有电子从导体流向大地B.闭合K2,有电子从导体流向大地C.闭合K2,有电子从大地流向导体D.闭合K1,没有电子通过6.如图所示,用带正电的绝缘棒A去靠近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B,B的金属箔张开,这时金属箔带________电;若在带电棒A移开前,用手摸一下验电器的小球后离开,然后移开A,这时B的金属箔也能张开,它带________电.7.半径相同的两个金属小球A、B带有相等的电荷量,相隔一定的距离,今让第三个半径相同的不带电的金属小球先后与A、B接触后移开.①若A、B两球带同种电荷,接触后的电荷量之比为________.②若A、B两球带异种电荷,接触后两球的带电荷量之比为:______.8.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绝缘金属小球A、B,分别带有电荷量Q A=6.4×10-9C,Q B=-3.2×10-9C,让两绝缘金属小球接触,在接触过程中,电子如何转移并转移了多少?。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基础课时针对练习—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基础课时针对练习1.关于摩擦起电、传导起电、感应起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这三种方式都产生了电荷B.这是起电的三种不同方式C.这三种起电方式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电子在转移D.这三种方式都符合电荷守恒定律2.(多选)以下判断小球是否带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一个带电体靠近它,如果能够吸引小球,则小球一定带电B.用一个带电体靠近它,如果能够排斥小球,则小球一定带电C.用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它后,如果验电器的金属箔能改变角度,则小球一定带电D.如果小球能吸引小纸屑,则小球一定带电3.用棉布分别与丙烯塑料板和乙烯塑料板摩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对摩擦起电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物体摩擦时,表面粗糙的物体易失去电子B.两个不带电的物体摩擦起电时,一定同时带上种类相同而数量不同的电荷C.两个不带电的物体摩擦起电时,带上电荷的种类不同且数量不相等D.同一物体与不同种类的物体摩擦,该物体所带电荷种类可能不同4.导体A带5q的正电荷,另一完全相同的导体B带q的负电荷,将两导体接触一会儿后再分开,则B导体的带电量为().A.-q B.qC.2q D.4q5.(多选)关于元电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元电荷实质上是指电子和质子本身B.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一定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C.元电荷的值通常取e=1.60×10-19 CD.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用实验测得的6.如图所示,某次实验老师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去吸引细碎的锡箔屑,发现锡箔屑被吸引到玻璃棒上后又迅速地向空中散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锡箔屑被吸引过程会因为获得电子而带负电B.锡箔屑被吸引过程有减速过程C.最后锡箔屑散开主要是因为碰撞导致D.散开时锡箔屑带正电7.四个塑料小球,A和B相互排斥,B和C相互吸引,C和D相互排斥,如果D带正电,则B球的带电情况是().A.带正电B.带负电C.不带电D.可能带正电或不带电8.(多选)如图所示,挂在绝缘细线下的小轻质通电球,由于电荷的相互作用而靠近或远离,所以()A.甲图中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B.乙图中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C.甲图中两球至少有一个带电D.乙图中两球只有一个带电9.M和N是两个原来都不带电的物体,它们互相摩擦后,N带正电荷。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课后巩固作业: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选修3-1).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桑水制作(40分钟 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每小题至少一个选项正确)1.四个塑料小球,A和B相互排斥,B和C相互吸引,C和D相互排斥,如果D带正电,则B球的带电情况是( )A.带正电B.带负电C.不带电D.可能带正电或不带电2.关于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电荷就是电子B.元电荷是表示跟一个电子所带电荷量数值相等的电荷量C.元电荷就是质子D.物体所带电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3.(2011·郑州高二检测)某验电器金属小球和金属箔均带负电,金属箔处于张开状态.现用绝缘柄将带有少量负电荷的硬橡胶棒向验电器的金属小球稍许移近,则验电器金属箔( )A.张角稍许增大B.张角稍许减小C.硬橡胶棒的稍许靠近,致使小球上的电子向金属箔移动D.硬橡胶棒的稍许靠近,致使金属箔上的质子向金属小球移动4.M和N是两个原来都不带电的物体,它们互相摩擦后,M带正电荷1.6×10-19C,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在摩擦前M和N的内部没有任何电荷B.摩擦的过程中电子从M转移到NC.摩擦的过程中电子从N转移到MD.N在摩擦后一定带负电荷1.6×10-19 C5.有A、B、C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带1.2×10-4 C的正电荷,B、C不带电,现用相互接触的方法使它们都带电,则A、B、C所带的电荷量可能是下面哪组数据( )A.4.0×10-5 C,4.0×10-5 C,4.0×10-5 CB.6.0×10-5 C,4.0×10-5 C,4.0×10-5 CC.6.0×10-5 C,3.0×10-5 C,3.0×10-5 CD.5.0×10-5 C,5.0×10-5 C,5.0×10-5 C6.如图所示,小球质量分别为m1、m2,带同种电荷,电量分别为q1、q2,将它们用等长的绝缘细线悬于同一点O,此时两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相等,则必有( )A.m1=m2B.q1=q2C.m1=m2 q1=q2D.不能确定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要有必要的文字叙述)7.(2011·安庆高二检测)(10分)多少个电子的电荷量等于-32.0 μC?干燥的天气一个人脱了鞋在地毯上走,身上聚集了-48.0 μC 的净电荷.此人身上有多少个净剩余电子?他的质量增加了多少?(电子质量m e=9.1×10-31 kg,电子电荷量e=-1.6×10-19 C,1 μC=10-6C).8.(10分)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和B,带电量分别为q和-q,现要让A、B均带有q4的正电量,应怎么办?答案解析1.【解析】选B.因为C 和D 相互排斥,所以C 和D 带同种电荷,都带正电.A 和B 相互排斥,所以带同种电荷,而B 和C 相互吸引,所以B 和C 带异种电荷,即B 带负电荷.选项B 正确.2.【解析】选B 、D.电子或质子所带电荷量称为元电荷,元电荷为电荷量,电子或质子为带电体,具有质的不同,A 、C 错,B 对.元电荷是带电体最小的带电量,任何物体所带电量一定是元电荷的整数倍,D 对.3.【解析】选A 、C.硬橡胶棒稍许靠近金属小球时,负电荷间产生排斥力,致使小球上电子向金属箔上移动.而金属箔上质子即使受到吸引力也无法移动.金属小球上电子向金属箔上聚集,金属箔上负电荷电荷量增多,两片间排斥力增大,故两片间张角增大,故A 、C 正确,B 、D 错误.4.【解析】选B 、D.不带电物体的原子的电子数与质子数相等,呈电中性,物体不显电性,但并不是内部没有任何电荷,A 错;摩擦后,M 带正电,失去电子,电子从M 转移到N ,B 对C 错;N 得到电子,带负电,由电荷守恒定律得N 在摩擦后带电量为1.6×10-19 C ,D 对.5.【解析】选A 、C.三个球同时接触后各带有4.0×10-5 C 的电量,A 对;根据电荷守恒定律,接触前、后三球的总电量不变,B 、D 错误;将B 球先与A 球接触,再与C 球接触,分开后A 、B 、C 各带有6.0×10-5 C 、3.0×10-5 C 和3.0×10-5 C 的电量,C 对.6.【解析】选A.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道,小球m 1、m 2所受的静电斥力等大反向,故m 1g=m 2g=F tan α斥,m 1=m 2,电量q 1、q 2的大小关系不能由题目所给条件得出,A 正确. 7.【解析】n 1=6119Q 32.010e 1.610---⨯=-⨯个=2.0×1014个. 人身上聚集的电子个数62219Q 48.010n e 1.610---⨯==-⨯个=3.0×1014个. 由于人身上多了n 2个电子,他的质量增加m=n 2m e =3.0×1014×9.1×10-31kg=2.73×10-16 kg.答案:2.0×1014个 3.0×1014个 2.73×10-16 kg8.【解析】应用电荷均分规律,方法多样,现举两种:方法一:先用手摸一下金属球B,将B 上的电荷放掉,再把金属球A 、B 接触后再分开,则A 、B 两球均分电量q,各带有q 2电量.再用手摸一下A(或B),让两球再接触后分开,此时两球各带有q 4的电量. 方法二: 用一个与A 、B 均相同的小球C 先与B 接触后分开,则B 带有q 2-电量,再让A 、B 两球接触后分开,则A 、B 都带有q 4的电量. 【方法技巧】 接触起电电荷的分配规律接触起电时,两个物体最终的电荷分配,与两物体的形状、大小有关.当两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球相互接触后,它们把总电荷进行平均分配,规律如下:(1)用带电荷量是Q 的金属球与不带电的金属球接触后,两小球均带Q 2的电荷量,电性与原带电金属球电性相同.(2)用带电荷量为Q 1的金属球与带电荷量为Q 2的金属球接触,若两金属球带同种电荷,则每个金属球所带的电荷量均为总电荷量的一半,即Q 1′=Q 2′12Q Q 2+=,电性与两金属球原来所带电荷的电性相同.若两金属球带异种电荷,接触后先中和等量的异种电荷,剩余的电荷量平均分配,电性与接触前带电荷量大的金属球的电性相同.。
2021版《红对勾45分钟》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巩固提升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课后巩固提升限时:45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M和N是两个原来都不带电的物体,它们相互摩擦后,N带正电荷.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在摩擦前M和N的内部没有任何电荷B.摩擦的过程中电子从N转移到MC.M在摩擦过程中制造了正电荷D.N在摩擦过程中得到电子2.关于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这是起电的三种不同方式B.这三种方式都产生了电荷C.这三种起电方式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电子在转移D.这三种方式都符合电荷守恒定律3.地毯中加入少量金属丝的目的是()A.增大地毯的强度和韧性B.避开人走时产生静电C.将人走动时产生的静电导走D.以上说法都不对4.疼惜学问产权,抵制盗版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盗版书籍影响我们学习效率甚至给我们的学习带来隐患.小华有一次不当心购买了盗版的物理参考书,做练习时,他发觉有一个关键数字看不清,拿来问老师,假如你是老师,你认为可能是下列几个数字中的()A.6.2×10-19 C B.6.4×10-19 CC.6.6×10-19 C D.6.8×10-19 C5.导体A带5q的正电荷,另一完全相同的导体B带q的负电荷,将两导体接触一会儿后再分开,则B导体的带电量为()A.-q B.qC.2q D.4q6.使带电的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箔片张开.下列各图表示验电器上感应电荷的分布状况,正确的是()7.如图所示,有一金属箔验电器,起初金属箔闭合,当带正电的棒靠近验电器上部的金属板时,金属箔张开.在这个状态下,用手指接触验电器的金属板,金属箔闭合,问当手指从金属板上离开,然后使棒也远离验电器,金属箔的状态如何变化?从下图中的①~④4个选项中选取一个正确的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学案:第一章第1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含答案
第 1 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1.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富兰克林把它们命名为正、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挤,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使物体带电的方式有三种:摩擦起电、感觉起电、接触起电,这三种起电方式本质都是电子的转移,起电的过程按照电荷守恒定律。
3.用橡胶棒与毛皮摩擦,毛皮带正电,用丝绸与玻璃棒摩擦,玻璃棒带正电,能够记为:“毛玻璃带正电”。
4.电子或质子所带的电荷量是最小的电荷量,这个电荷量叫元电荷,用 e 表示, e= 1.60×10-19C。
5.两个完整同样的带电小球相互接触后总电荷均匀分派。
假如两个小球带异种电荷,则先中和再均分。
一、电荷及三种起电方式1.物质的电构造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的正电荷的数目跟核外电子的负电荷的数目相等,所以整个原子对外界较远地点表现为电中性。
金属原子中离原子核较远的电子,常常会离开原子核的约束而在金属中自由活动,这种能自由活动的电子叫做自由电子,失掉电子的原子便成了带正电的离子。
2.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富兰克林把用丝绸摩掠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命名为正电荷,把用毛皮摩掠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命名为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挤,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三种起电方式(1)接触起电:指一个不带电的金属导体跟另一个带电的金属导体接触后分开,而使前者带上电荷的方式。
(2)摩擦起电:因为相互摩擦的物体间的电子的得失而使本来不带电的物体分别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3) 感觉起电:把一带电物体凑近导体使导体带电的方式。
如图1-1- 1 所示,将带电体C 去凑近相互接触的导体A、 B,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挤,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导体A、 B 上分别带上等量异种电荷,这时先把A、 B 分开,而后移去C,则 A 和 B 两导体上分别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
图 1-1-1二、电荷守恒定律及元电荷1.电荷守恒定律(1)内容: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许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这个结论叫做电荷守恒定律。
人教版 高二物理 选修3-1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巩固练习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巩固练习一、单选题(每一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关于摩擦起电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摩擦起电是用摩擦的方法将其他物质变成了电荷B. 摩擦起电是通过摩擦创生出了新的电荷C. 通过摩擦起电的两个原来不带电的物体,一定带有等量异种电荷D. 通过摩擦起电的两个原来不带电的物体,可能带有同种电荷2.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挂一轻质小球a,a的表面镀有铝膜,在a的旁边有一绝缘金属球b,开始时a、b都不带电,如图所示,现使b带电,则()A. b将吸引a,吸住后不放B. b先吸引a后,接触后又把a排斥开C. a、b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D. b立即把a排斥开3.关于电荷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物体的带电荷量可以是任意值B. 物体的带电荷量只能是某些值C. 物体带电荷量的最小值为1.6×10−19CD. 一个物体带1.6×10−9C的正电荷,这是它失去了1.0×1010个电子的缘故4.吉尔伯特制作了第一只验电器,后来,英国人格雷改进了验电器,其结构如图所示.验电器原来带正电,如果用一根带大量负电的金属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的张角将()A. 先变小后变大B. 变大C. 变小D. 先变大后变小5.如图所示,将带电棒移近两个不带电的导体球,两个导体球开始时互相接触且对地绝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先移走棒,再把两球分开,两球带等量异种电荷B. 先移走棒,再把两球分开,甲球带电量比乙球多1 / 6C. 先把两球分开,再移走棒,两球带等量异种电荷D. 先把两球分开,再移走棒,两球不能带电6.下列关于点电荷和元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体积小的带电体才可以看成点电荷B. 两个相距很近的带电球体,可以看成是电荷集中在球心的点电荷C. 物体带电量有可能为4.0×10−19CD. 元电荷是一个电子或一个质子所带的电荷量7.如图所示,将一束塑料包扎带一端打结,另一端撕成细条后,用手迅速捋细条,观察到细条散开了,则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 细条之间相互感应起电,相互排斥散开B. 撕成细条后,所受重力减小,细条自然松散C. 撕成细条后,由于空气浮力作用,细条散开D. 由于摩擦起电,细条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散开二、多选题(每道题有多个选项)8.一个带正电的验电器如图所示,当一个金属球A靠近验电器上的金属球B时,验电器中金属箔片的张角减小,则()A. 金属球A可能不带电B. 金属球A一定带正电C. 金属球A可能带负电D. 金属球A一定带负电9.如图所示,将带电棒移近两个不带电的导体,两个导体球开始时互相接触且对地绝缘,下述方法中,能使两球都带电的方法是()A. 先把两球分开,再移走棒B. 先移走棒,再把两球分开C. 使甲球瞬时接地,稳定后再移走棒D. 使棒与甲球接触,稳定后再移走棒10.原来甲、乙、丙三物体都不带电,今使甲、乙两物体相互摩擦后,乙物体再与丙物体接触,最后,得知甲物体带正电1.6×10−15C,丙物体带电8×10−16C.则对于最后乙、丙两物体的带电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乙物体一定带有负电荷8×10−16CB. 乙物体可能带有负电荷2.4×10−15CC. 丙物体一定带有正电荷8×10−16CD. 丙物体一定带有负电荷8×10−16C三、填空题(写明必要的解题过程)11.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用______摩擦过的______带正电荷,用______摩擦过的______带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___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__.电荷的多少叫做______,用______表示,单位是______,简称______,用符号______表示.12.元电荷的电量是______ C,8×10−8C的电量相当于______个元电荷.13.如带正电的物体接近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金属球处感应出______ 电荷,而金属箔则由于带______ 电而张开一定角度;如带正电的物体接近带正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球的正电荷电荷量______ ,金属箔张角______ .14.如图,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甲带有+2q的电量,乙带有−q的电量.若乙球与甲球接触后放回原处,则甲球带电量为______ .15.有一绝缘空心金属球A,带有4×10−6C的正电荷,一个有绝缘柄的金属小球B,带有2×10−6C的正电荷,若把B球跟A球的内壁相接触,则B球上的带电荷量为______C,A球上的带电荷量为______C,电荷分布在______.16.电荷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基本守恒定律之一,可以表述为:电荷既不会______ ,也不会______ ,它只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______ .3 / 6答案和解析1.C2.B解:带电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故B会将A球吸引过来,A与B接触后,带同种电荷而分开;3.A解:A、物体的带电荷量不是任意值,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故A错误.B、根据密立根等科学家研究结果可知,物体的带电荷量只能不连续的某些值.故B 正确.C、自然界最小的电荷量是1.6×10−19C.故C正确.D、物体原来中性,失去电子后带正电.物体带1.6×10−9C的正电荷,说明失去了1.6×10−9C的电子,电子的数目为n=qe = 1.6×10−91.6×10−19=1.0×1010个,即失去了1.0×1010个电子.故D正确.4.A解:验电器原来带正电,如果用一根带大量负电的金属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棒上的部分负电荷中和了验电器上的正电荷,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角变小,但是还剩余一部分负电,荷验电器的金属箔片的张角还会变大.故选A.5.C解:AB、先移走棒,此时甲乙两球中的电荷又发生中和,不再带电,再把球分开,同样不再带电.故A错误,B错误.CD、开始时由于静电感应两棒带上异种电荷,先把两球分开,再移走棒,两球由于感应起电带上异种电荷,故C正确,D错误;6.D解:A、由带电体看作点电荷的条件,当带电体的形状对它们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时,这个带电体可看作点电荷,带电体能否看作点电荷是由研究问题的性质决定,与自身大小形状无具体关系,故A错误;B、两个带电球体,若间距不太远时,不一定能将它们作为电荷集中在球心的点电荷处理,故B错误;C、物体的带电量是元电荷的整数倍,4.0×10−19C不是1.60×10−19C的整数倍,故C 错误;D、电子的带电量最小,质子的带电量与电子相等,电性相反,人们通常将最小的电荷量叫做元电荷,元电荷为:e=1.60×10−19C,故D正确;7.D塑料捆扎绳与手摩擦带电;塑料捆扎绳上带的是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塑料绳会向四周散开,捋的次数越多,塑料绳带电越多,排斥力越多,下端散开的就越大;所以选项D正确。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静电场 1.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1.2 库仑定律 训练专题
1、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库仑定律题型分类训练专题一、元电荷、点电荷、电荷量的认识1、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M、N,带电量分别为-4q和﹢2q.两球接触后分开,M、N 的带电量分别为()A. ﹢3q,-3qB. -2q,﹢4qC. ﹢2q,-4qD. -q,-q2、关于元电荷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元电荷就是电子B. 元电荷就是质子C. 元电荷的值通常取e=1.60×10-19CD. 元电荷的值通常取e=1.60×10-23CE.元电荷是表示跟电子所带电量数值相等的电量F.物体所带的电荷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3、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A. 点电荷的带电量一定是1.60×10-19CB. 实际存在的电荷都是点电荷C. 点电荷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D. 大的带电体不能看成是点电荷E. 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对于任何带电球体总可把它看作电荷全部集中在球心的点电荷F. 真正的点电荷是不存在的G. 足够小的电荷就是点电荷H. 带电体能否看成点电荷,不是看它的尺寸大小,而是看它的形状和大小对问题的影响是否可以忽略不计二、物体带电的方式1、A和B都是不带电的物体,它们互相摩擦后A带正电荷1.6×10-10C,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在摩擦前A和B的内部没有任何电荷B. 摩擦的过程中电子从A转移到了BC. A在摩擦后一定得到了1×109个电子D. A在摩擦过程中一定失去了1.6×10-19C电子2、把一个带正电的金属小球A跟同样的不带电的金属球B相碰,两球都带等量的正电荷,这从本质上看是因为()A. A球的正电荷移到B球上B. B球的负电荷移到A球上C. A球的负电荷移到B球上D. B球的正电荷移到A球上3、在感应起电中,带负电物体靠近带绝缘底座的导体时,如图所示的N处将()A. 带正电B. 带负电C. 不带电D. 以上答案均有可能变式训练:(1)取一对用绝缘支柱支持的金属导体A和B,使它们彼此接触,起初它们不带电,现在把带正电荷的球C 移近导体A ,如图,用手触摸一下A,放开手,再移去C,再把A和B分开,此时A和B上带电情况是()A. A和B都带负电B. A和B不带电C. A带负电,B不带电D. A和B都带正电(2)如图,一个不带电的表面绝缘的导体P正在向带正电的小球Q缓慢靠近,但不接触,也没有发生放电现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B端的感应电荷为负电荷B. 导体内场强越来越大C. 导体上的感应电荷在C点产生的场强始终大于在B点产生的场强D. C、B两点的电势始终相同(3)如图所示,不带电的枕形导体的A、B两端各贴有一对金箔.当枕形导体的A 端靠近一带正电导体C时,可能的是()A. A端金箔张开,B端金箔闭合,枕形导体整体不带电B. 用手触摸枕形导体后,A端金箔仍张开,B端金箔闭合C. 用手触摸枕形导体后,将手和C都移走,两对金箔均张开D. 选项A中两对金箔分别带异种电荷,选项C中两对金箔带同种电荷(4)如图所示,两个互相接触的导体A和B不带电,现将带正电的导体C靠近A端放置,三者均有绝缘支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导体A的左端感应出负电荷,导体B的右端感应出等量的正电荷B. 导体A的左端感应出负电荷,导体B的右端感应出的正电荷,但正、负电荷不一定等量C. 若先将A、B分开,再移走C,则A带负电,B带正电D. 若先将C移走,再把A、B分开,则A带负电,B带正电三、库仑定律1、真空中两个点电荷相距r时,库仑力为F,如果保持它们的电量不变,而将距离增大为2r,则二者之间的库仑力将变为()A. B. C. F D. 2F变式训练:(1)真空中有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为F,若它们的带电量都增大为原来的3倍,距离增大为原来的2倍,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变为()A. 16FB. FC. FD.2、真空中有两个相同的可以看成点电荷的带电金属小球A、B,两小球相距L固定,A小球所带电荷量为-2Q、B所带电荷量为+4Q,两小球间的静电力大小是F,现在让A、B两球接触后,使其距离变为2L.此时,A、B两球之间的库仑力的大小是()A. B. C. D.- 1 -变式训练:(1)真空中有相距为r的两个点电荷A、B,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静电力为F,如果将A的带电量增加到原来的4倍,B的带电量不变,要使它们的静电力变为,则它们的距离应当变为()A. 16rB. 4rC. 2rD. 2r(2)将两个分别带有电荷量-2Q和+5Q的相同金属小球A、B分别固定在相距为r 的两处(均可视为点电荷),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现将第三个与A、B两小球完全相同的不带电小球C先后与A、B相互接触后拿走,A、B间距离保持不变,则两球间库仑力的大小为()A. FB. FC.D.(3)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可视为点电荷),所带同种电荷电量之比为1:7,在真空中相距r,把它们接触后再放回原处,则它们间的静电力可能为原来的()A. B. C. D.3、相距为L的点电荷A、B带电荷量分别为+4q和-q,如图所示,今引入第三个点电荷C,使三个点电荷都处于平衡状态,则C的电荷量和放置的位置是()A. -q,在A左侧距A为L处B. -2q,在A左侧距A为处C. +4q,在B右侧距B为L处D. +2q,在B右侧距B为处变式训练:(1)如图所示,带电荷量分别为+q和+9q的两点电荷A、B,相距L,求在何处放一个什么性质的电荷,才可以使三个电荷都处于平衡状态?4、把质量是2.0×10-3kg的带电小球B用细线悬挂起来,如图所示.若将带电荷量为4.0×10-8C的小球A靠近B,平衡时细线与竖直方向成45°角,A、B在同一水平面上,相距0.30m,试求:(1)A球受到的电场力多大?(2)B球所带电荷量为多少?变式训练:(1)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带电小球,被两根丝线悬挂着,当达到平衡时,两小球在同一水平线上,且两根丝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如图所示.则()A. =B. =C. =D. =(2)如图所示用两根等长的绝缘细线各悬挂质量分别为mA和mB的小球,悬点为O,两小球均带正电荷,当小球由于静电力作用张开一角度时,A球悬线与竖直线夹角为α,B球悬线与竖直线夹角为β,如果α=30°,β=60°,则两小球m A和m B之比为()A. :1B. 1:2C. 1:D. 2:15、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m的完全相同的金属球壳a与b,其壳层的厚度和质量分布均匀,将它们固定于绝缘支架座上,两球心间的距离l为球半径的3倍. 若使它们带上等量异电荷,使其电荷量的绝对值均为Q,那么关于a、b两球之间的万有引力F引和库仑力F库的表达式正确的是()A. =,=B. ≠,≠C. ≠,=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光滑绝缘圆筒内有两个带正电小球A、B,A位于筒底靠在左侧壁处,B在右侧筒壁上受到A的斥力作用处于静止.若筒壁竖直,A的电量保持不变,B由于漏电而下降少许重新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小球A对筒底的压力变小B. 小球A、B间的库仑力不变C. 小球A、B间的库仑力变小D. 小球B对筒壁的压力变大变式训练:(1)竖直墙面与水平地面均光滑且绝缘,小球A、B带有同种电荷.现用指向墙面的水平推力F作用于小球B,两球分别静止在竖直墙和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如果将小球B向左推动少许,当两球重新达到平衡时,与原来的平衡状态相比较()A. 推力F将变大B. 竖直墙面对小球A的弹力变大C. 地面对小球B的支持力不变D. 两小球之间的距离变大- 2 -。
人教版高中物理 选修3-1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同步练习A卷(练习)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同步练习A卷(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 (2018高二上·深圳月考) 如图所示,将带电棒移近两个不带电的导体球,两导体球开始时互相接触且对地绝缘,下述几种方法中不能使两球都带电的是()A . 先把两球分开,再移走棒B . 先移走棒,再把两球分开C . 先将棒接触一下其中的一球,再把两球分开D . 手摸一下甲球,然后移走棒,再把两球分开2. (2分) (2019高一下·浙江期中) 下列哪位科学家用油滴实验,测出电子电荷的数值,e=(4.774±0.009)×10-10esu,(通常取e=1.60×10-19C)()A . 牛顿B . 开普勒C . 密立根D . 富兰克林3. (2分) (2018高二上·朝阳期末) 用绝缘支柱支撑着贴有小金属箔的导体A和B,使它们彼此接触.起初它们不带电,贴在它们下部的并列平行双金属箔是闭合的.现将带正电荷的物体C移近导体A,发现金属箔都张开了一定的角度.如图所示,则()A . 导体B下部的金属箔感应出负电荷B . 导体B下部的金属箔感应出正电荷C . 导体A和B下部的金属箔都感应出负电荷D . 导体A感应出正电荷,到底B感应出等量的负电荷4. (2分) (2018高二上·赤峰月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元电荷实质上是指电子和质子本身B . 尽可能保持印刷厂空气干燥,防止静电危害C . 摩擦起电,可能是摩擦中导致质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而形成的D . 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电子从玻璃棒上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因质子数多于电子数而显示带正电5. (2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摩擦起电是创造电荷的过程B . 接触起电是电荷转移的过程C . 点电荷的带电量一定是1.60×10﹣19CD . 体积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成是点电荷6. (2分) (2020高二上·南阳期中) 研究人员发现,蜜蜂在活动时,由于和空气摩擦,蜜蜂会带上负电荷,蜜蜂体表有一层蜡质能起到绝缘层的作用,使这些累积的电荷不易消失,蜜蜂的身体周围形成了一个电场。
人教版 高二物理 选修3-1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巩固练习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巩固练习一、单选题(每一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关于摩擦起电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摩擦起电是用摩擦的方法将其他物质变成了电荷B. 摩擦起电是通过摩擦创生出了新的电荷C. 通过摩擦起电的两个原来不带电的物体,一定带有等量异种电荷D. 通过摩擦起电的两个原来不带电的物体,可能带有同种电荷2.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挂一轻质小球a,a的表面镀有铝膜,在a的旁边有一绝缘金属球b,开始时a、b都不带电,如图所示,现使b带电,则()A. b将吸引a,吸住后不放B. b先吸引a后,接触后又把a排斥开C. a、b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D. b立即把a排斥开3.关于电荷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物体的带电荷量可以是任意值B. 物体的带电荷量只能是某些值C. 物体带电荷量的最小值为1.6×10−19CD. 一个物体带1.6×10−9C的正电荷,这是它失去了1.0×1010个电子的缘故4.吉尔伯特制作了第一只验电器,后来,英国人格雷改进了验电器,其结构如图所示.验电器原来带正电,如果用一根带大量负电的金属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的张角将()A. 先变小后变大B. 变大C. 变小D. 先变大后变小5.如图所示,将带电棒移近两个不带电的导体球,两个导体球开始时互相接触且对地绝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先移走棒,再把两球分开,两球带等量异种电荷B. 先移走棒,再把两球分开,甲球带电量比乙球多1/ 6C. 先把两球分开,再移走棒,两球带等量异种电荷D. 先把两球分开,再移走棒,两球不能带电6.下列关于点电荷和元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体积小的带电体才可以看成点电荷B. 两个相距很近的带电球体,可以看成是电荷集中在球心的点电荷C. 物体带电量有可能为4.0×10−19CD. 元电荷是一个电子或一个质子所带的电荷量7.如图所示,将一束塑料包扎带一端打结,另一端撕成细条后,用手迅速捋细条,观察到细条散开了,则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 细条之间相互感应起电,相互排斥散开B. 撕成细条后,所受重力减小,细条自然松散C. 撕成细条后,由于空气浮力作用,细条散开D. 由于摩擦起电,细条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散开二、多选题(每道题有多个选项)8.一个带正电的验电器如图所示,当一个金属球A靠近验电器上的金属球B时,验电器中金属箔片的张角减小,则()A. 金属球A可能不带电B. 金属球A一定带正电C. 金属球A可能带负电D. 金属球A一定带负电9.如图所示,将带电棒移近两个不带电的导体,两个导体球开始时互相接触且对地绝缘,下述方法中,能使两球都带电的方法是()A. 先把两球分开,再移走棒B. 先移走棒,再把两球分开C. 使甲球瞬时接地,稳定后再移走棒D. 使棒与甲球接触,稳定后再移走棒10.原来甲、乙、丙三物体都不带电,今使甲、乙两物体相互摩擦后,乙物体再与丙物体接触,最后,得知甲物体带正电1.6×10−15C,丙物体带电8×10−16C.则对于最后乙、丙两物体的带电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乙物体一定带有负电荷8×10−16CB. 乙物体可能带有负电荷2.4×10−15CC. 丙物体一定带有正电荷8×10−16CD. 丙物体一定带有负电荷8×10−16C三、填空题(写明必要的解题过程)11.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用______摩擦过的______带正电荷,用______摩擦过的______带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___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__.电荷的多少叫做______,用______表示,单位是______,简称______,用符号______表示.12.元电荷的电量是______ C,8×10−8C的电量相当于______个元电荷.13.如带正电的物体接近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金属球处感应出______ 电荷,而金属箔则由于带______ 电而张开一定角度;如带正电的物体接近带正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球的正电荷电荷量______ ,金属箔张角______ .14.如图,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甲带有+2q的电量,乙带有−q的电量.若乙球与甲球接触后放回原处,则甲球带电量为______ .15.有一绝缘空心金属球A,带有4×10−6C的正电荷,一个有绝缘柄的金属小球B,带有2×10−6C的正电荷,若把B球跟A球的内壁相接触,则B球上的带电荷量为______C,A球上的带电荷量为______C,电荷分布在______.16.电荷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基本守恒定律之一,可以表述为:电荷既不会______ ,也不会______ ,它只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______ .3/ 6答案和解析1.C2.B解:带电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故B会将A球吸引过来,A与B接触后,带同种电荷而分开;3.A解:A、物体的带电荷量不是任意值,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故A错误.B、根据密立根等科学家研究结果可知,物体的带电荷量只能不连续的某些值.故B 正确.C、自然界最小的电荷量是1.6×10−19C.故C正确.D、物体原来中性,失去电子后带正电.物体带1.6×10−9C的正电荷,说明失去了1.6×10−9C的电子,电子的数目为n=qe = 1.6×10−91.6×10−19=1.0×1010个,即失去了1.0×1010个电子.故D正确.4.A解:验电器原来带正电,如果用一根带大量负电的金属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棒上的部分负电荷中和了验电器上的正电荷,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角变小,但是还剩余一部分负电,荷验电器的金属箔片的张角还会变大.故选A.5.C解:AB、先移走棒,此时甲乙两球中的电荷又发生中和,不再带电,再把球分开,同样不再带电.故A错误,B错误.CD、开始时由于静电感应两棒带上异种电荷,先把两球分开,再移走棒,两球由于感应起电带上异种电荷,故C正确,D错误;6.D解:A、由带电体看作点电荷的条件,当带电体的形状对它们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时,这个带电体可看作点电荷,带电体能否看作点电荷是由研究问题的性质决定,与自身大小形状无具体关系,故A错误;B、两个带电球体,若间距不太远时,不一定能将它们作为电荷集中在球心的点电荷处理,故B错误;C、物体的带电量是元电荷的整数倍,4.0×10−19C不是1.60×10−19C的整数倍,故C 错误;D、电子的带电量最小,质子的带电量与电子相等,电性相反,人们通常将最小的电荷量叫做元电荷,元电荷为:e=1.60×10−19C,故D正确;7.D塑料捆扎绳与手摩擦带电;塑料捆扎绳上带的是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塑料绳会向四周散开,捋的次数越多,塑料绳带电越多,排斥力越多,下端散开的就越大;所以选项D正确。
2021年高中物理 1-1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基础巩固试题 教科版选修3-1
2021年高中物理 1-1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基础巩固试题教科版选修3-1一、单项选择题1.带电微粒所带的电荷量不可能是下列值中的( )A.2.4×10-19 C B.-6.4×10-19 CC.-1.6×10-18 C D.4.0×10-17 C解析:任何带电体的电荷量都只能是元电荷电荷量的整数倍,元电荷电荷量为e =1.6×10-19C,选项A中电荷量为3/2倍,B中电荷量为4倍,C中电荷量为10倍,D中电荷量为250倍.B、C、D选项中的电荷量数值均是元电荷的整数倍,所以只有选项A是不可能的.答案:A2.如图1-1-9所示,原来不带电的绝缘金属导体MN在其下面两端都悬挂着金属验电箔.若使带负电的绝缘金属球A靠近导体的M端,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图1-1-9A.只有M端验电箔张开B.只有N端验电箔张开C.两端的验电箔都张开D.两端的验电箔都不张开解析:当带负电的A球靠近M端时,由于静电感应,在M端有正电荷,负电荷移动到N端,而且M、N两端电荷量相等,所以两端验电器箔片都张开.答案:C3.如图1-1-10所示的装置中,A、B是两个架在绝缘支座上的金属球,原来不带电,中间用导线连接,现用一个带正电的小球C靠近B球,用手摸一下B,然后撤去导线,再拿走小球C,那么( )图1-1-10A.A球带正电,B球带负电B.A球带正电,B球不带电C.A球不带电,B球带负电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解析:导线没撤时,远端A感应出正电荷,近端B感应出负电荷,但当用手摸B时,无论摸整体的哪一部分,A和B球成为一个新的导体,近端B感应出负电,远端大地的另一侧感应出正电,此时A不带电.当撤离导线后,A球也不带电,B球带负电,若移走小球C,再撤导线,则A、B就都带负电了.答案:C4.有甲、乙、丙三个小球,将它们两两靠近,它们都相互吸引,如图1-1-11所示.那么,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1-1-11A.三个小球都带电B.只有一个小球带电C.有两个小球带同种电荷D.有两个小球带异种电荷解析:两小球只有带异种电荷或其中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才相互吸引,据此可断定D项正确,A、B、C均错.答案:D5.关于元电荷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元电荷实质上是指电子和质子本身B.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一定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C.元电荷的数值通常取作e=1.6×10-19 CD.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密立根用实验测得的解析:元电荷实际上是指电荷量,数值为1.6×10-19 C,不要误以为元电荷是指某具体的带电物质,如电子.元电荷是电荷量值,没有正负电性的区别.宏观上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一定是元电荷的整数倍.元电荷的具体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密立根用油滴实验测得的,测量精度相当高.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6.如图1-1-12所示,有一带正电的验电器,当一金属球A靠近验电器的小球B(不接触)时,验电器的金箔张角减小,则( )图1-1-12A.金属球A可能不带电B.金属球A可能带负电C.金属球A可能带正电D.金属球A一定带负电解析:验电器的金箔之所以张开,是因为它们都带有正电荷,而同种电荷相排斥.张开角度的大小决定于它们电荷量的多少.如果A球带负电,靠近验电器的B球时,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使金箔上的正电荷逐渐“上移”,从而使两金箔夹角减小.如果A球不带电,在靠近B 球时,发生静电感应现象,使A球电荷发生极性分布,靠近B球的端面出现负的感应电荷,而背向B球的端面出现正的感应电荷.A球上的感应电荷与验电器上的正电荷发生相互作用.因距离的不同而表现为吸引作用,从而使金箔张角减小.答案:AB7.如图1-1-13所示,在真空中,把一个绝缘导体向带负电的球P慢慢靠近.关于绝缘导体两端的电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1-13A.两端的感应电荷越来越多B.两端的感应电荷是同种电荷C.两端的感应电荷是异种电荷D.两端的感应电荷电荷量相等解析:由于导体内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子,当带负电的球P慢慢靠近它时,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导体上靠近P的一端的电子被排斥到远端,从而显出正电荷,远离P的一端带上了等量的负电荷.导体离P球距离越近,电子被排斥得越多,感应电荷越多.答案:ACD8.摩擦带电是一种常见的带电方式,关于摩擦带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梳子和头发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因为摩擦使梳子带电B.在A选项中梳子带电后头发就不带电了C.摩擦带电产生了电荷,使自然界中的电荷数增加了D.摩擦带电的本质是电荷发生了转移解析:摩擦带电并不是创生了电荷,而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外一个物体,使两个原来不带电的物体正电荷数目和负电荷数目都不相等,从而显电性.答案:AD9.如图1-1-14所示,a 、b 、c 、d 为四个带电小球,两球之间的作用分别为a 吸引d ,b 排斥c ,c 排斥a ,d 吸引b ,则关于它们的带电情况( )图1-1-14A .仅有两个小球带同种电荷B .仅有三个小球带同种电荷C .c 、d 两小球带同种电荷D .c 、d 两小球带异种电荷解析: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互吸引和排斥的关系可知a 、b 、c 带同种电荷,d 和其它三个小球带电性质不同.在解决该题时可以先假设其中一个带电小球的带电性质.答案:BD三、非选择题10.如图1-1-15所示,把带负电的小球A 靠近不带电的导体B ,然后用一根接地线触一下B 后移开,则B 就带上了________电.图1-1-15解析:B 中的电子因受A 的排斥而进入大地,所以移走导线后,B 就带上了正电.答案:正11.有三个完全一样的绝缘金属球,A 球所带电荷量为Q ,B 、C 不带电.现要使B 球带有38Q 的电荷量,应该怎么办?解析:由于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接触时,剩余电荷量平均分配,因此,可由以下四种方法:①A 与C 接触分开,再让B 与C 接触分开,然后A 与B 接触分开;②A 与C 接触分开,再让A 与B 接触分开,然后B 与C 接触分开;③A 与B 接触分开,再让B 与C 接触分开,然后A 与B 接触分开;④A 与B 接触分开,再让A 与C 接触分开,然后B 与C 接触分开.答案:见解析12.半径相同的两个金属小球A 、B 带有相等的电荷量,相隔一定的距离,今让第三个半径相同的不带电的金属小球先后与A 、B 接触后移开.(1)若A 、B 两球带同种电荷,求接触后的电荷量之比.(2)若A 、B 两球带异种电荷,求接触后两球的电荷量之比.解析:(1)若A 、B 带同种电荷,设电荷量为Q ,第三个球与A 接触时,平分A 的电荷量,A剩余电荷量为12Q ,再与B 接触,平分二者之和.B 最后带电荷量为12Q +Q 2=34Q ,则最后A 、B 电荷量之比为12Q ∶34Q =2∶3. (2)若A 、B 带异种电荷,设A 带电+Q ,则最后A 带电+12Q ,B 最后带电荷量为-Q +12Q 2=-14Q ,A 、B 最后电荷量之比为12Q ∶14Q =2∶1.答案:(1)2∶3 (2)2∶1I•28977 7131 焱20663 50B7 傷36290 8DC2 跂d&!j31210 79EA 秪30486 7716 眖31294 7A3E 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