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包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 第3节 平面镜成像 同步练习 含答案

第四章光现象第3节平面镜成像1. 在正常情况下,人的眼睛离书本的距离为25 cm时,看的清楚,不容易疲劳,这个距离叫明视距离.人刮胡子时应( )A.使平面镜到眼的距离为25 cmB.使平面镜到眼的距离为50 cmC.使平面镜到眼的距离为12.5 cmD. 因为像的大小不变,所以平面镜到眼的距离远近都一样2. 在一间狭小的房间的墙壁上挂上几面大镜子,可以形成空间增大的感觉,这主要是利用了平面镜能够( )A.使物像距离是物镜距离的两倍B.改变光路的性质C.使房间内更明亮D.成实像3. 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取决于( )A.镜面的大小 B.物体到镜面的距离C.平面镜放置的角度 D.物体本身的大小4. 某同学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从距平面镜2 m处跳到了距平面镜4 m处.下列关于镜中像的大小及像的距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像与该同学大小相等,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6 mB.像与该同学大小相等,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8 mC.像比该同学大,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6 mD.像比该同学小,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8 m5. 利用平面镜,可以( )A.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B.改变像的大小C.改变光的传播速度 D.使物体看起来更美观6. 潜水艇下潜后,艇内人员可以用潜望镜观察水面情况,下面关于潜望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潜望镜利用光的反射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B.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成像原理C.光在潜望镜内传播时发生了光的漫反射D.从潜望镜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7. 如图所示为一倾斜的平面镜,当你走向平面镜时,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A.镜中的像变大 B.通过平面镜观察到的视野变大C.镜中的像将远离你 D.像与你的连线与镜面不垂直8. 电动车的反光镜是用来观察车后情况的平面镜。
在某次行驶时,发现左侧反光镜中看到的是车后的树梢和天空,却看不见路面的情况。
为确保行驶安全,左侧反光镜的镜面应该( )9. 下面关于镜的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手电筒中用凹面镜作反射面,可以使小灯泡更亮B.汽车驾驶室外用凸面镜作观后镜,可以将车后的景物放大C.潜水艇上的潜望镜可以把远处的物体“拉近”D.用太阳灶烧水时,锅放在凹面镜焦点处可以使水的温度容易升高10. 小汽车前的挡风玻璃并不是竖直安装,其主要原因是( )A.使车内物体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不在车正前方 B.扩大视野C.可以有效减小外界的噪声 D.为了美观11. 如图所示,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中的像照射时,观察到像比原来亮多了,其原因是( )A.光射到像上,所以会变亮B.光反射到物上,物变亮,所以像也变亮C.镜子比原来亮,所以像也比原来亮D.有光照射,更便于观察,所以觉得像比原来亮12. 小明想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射向井口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如图所示,图中的数字符号表示的是确定平面镜位置时作图的先后次序,其中作图过程正确的是( )13. 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镜子叫球面镜。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4.3平面镜成像 同步练习(含解析)

4.3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某品牌的抬头显示器将驾驶台上的仪表显示的图象反射到挡风玻璃,类似平面镜成像,如图,司机通过挡风玻璃看到的像()A.是实像B.与图象左右相反C.比图象要小D.与图象上下相反2.清澈平静的海面上空,一只海鸥与海平面呈75度角向下俯冲捕食,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海鸥在海水中的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B.俯冲过程中,海鸥与它的像距离逐渐增大C.俯冲过程中,海鸥在海水中的像越来越大D.海鸥和海水中像的连线与海平面始终垂直3.平静的湖面上,翠鸟距离水面1.2米,水深2米,则翠鸟到它的像的距离为()A.2m B.3.2m C.2.4m D.6.4m4.某同学看到河对岸钟楼上的钟在水中的倒影如图所示,则当时的实际时刻为()A.7点20分B.9点10分C.4点40分D.4点20分5.画出如图小丑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正确的是()A.B.C.D.6.东东正从远处向平面镜走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他的像变小,像与人的距离变大B.他的像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变小C.他的像变小,像与人的距离变小D.他的像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变大7.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检查视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实像B.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5 mD.镜中视力表的像比视力表小8.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着平面镜和直立的铅笔,平面镜中呈现铅笔的虚像。
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6cm时,像的高度为h1,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1;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3cm时,像的高度为h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2.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A.h1>h2B.h1=h2C.s1<s2D.s1=s29.如图是小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几种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蜡烛A距玻璃板5cm,则蜡烛B距蜡烛A也是5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B.若蜡烛A在玻璃板中的像偏低且倾斜,在甲、乙、丙三图中,则乙图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C.若在玻璃板与B蜡烛之间放一块挡光板,则仍能透过玻璃板看到A的像D.若蜡烛A远离玻璃板,则蜡烛A的像将变小10.平面镜竖立在光滑的桌面上,一个小球从距平面镜2m 处,以0.2m/s的速度垂直向镜面滚去,经过3s,小球与它在镜中所成的像之间的距离是()A.1.2m B.1.4m C.2.8m D.3.4m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一女孩借用镜子在草地上拍出神奇的“空心人”照片。
(人教版)八年级上 第四章 第3节 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1.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B. 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C. 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D. 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2.小明在某商场买鞋,他选了一双新鞋在垂直的试鞋镜前试穿,如图所示,但在镜中他看不到自己穿着的新鞋的像,为了看到,他应该( )A. 弯腰或下蹲B. 使身体离镜子远一些C. 使身体离镜子近一些D. 把穿着鞋的脚抬高一些3.下列物体的表面不具有“平面镜”的作用的是( )A、平静的水面B、抛光的金属表面C、透明的平板玻璃D、电影院银幕4.如图所示,进入人眼睛的光线是由()A、平面镜发出的B、像S’发出的C、平面镜反射的D、人的眼睛发出的5.下面是小明、小华和小红在学习了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面镜的知识后,对它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一些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医生检查耳道戴一个凹面镜,是为了扩大观察范围B.太阳灶加热物体时,要把被加热的物体放在凸面镜的焦点处C.手电筒和探照灯里,要把灯放在凹面镜的焦点处,才能获得平行光D.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只是成像,再也没有其他用途了6.如图所示,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镜中的像()A. 是等大实像B. 是放大虚像C. 与演员关于镜面对称D. 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7.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一支外形与蜡烛A相同的蜡烛B,来确定蜡烛A所成的像的位置.则蜡烛B应该是____(填“点燃”或“不点燃”)的,点燃蜡烛A的好处是____.8.小丽非常注重自己的衣着整洁,每天上学出门前都要通过镜子检查一下,当她走近平面镜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她在平面镜中的像离她的距离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9.一只燕子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燕子距水面6 m时,它的“倒影”距水面____m,它在湖面的“倒影”是___(填“实”或“虚”)像,这是由于光的____形成的10.涪江水面平静,两岸河堤高出水面1m,河堤上一棵树高4m,这棵树在涪江水中的像高________m;小明同学站在树的对岸河堤上,他的眼睛与树尖的距离为d树,与树尖在涪江水中像的距离为d像,则d树________d像(选填“>”“<”或“=”)。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 同步训练(附答案解析)

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同步训练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小华靠近平面镜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将()A.变小B.不变C.变大D.无法判断2.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着平面镜和直立的铅笔,平面镜中呈现铅笔的虚像.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8cm时,像的高度为h1,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1;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4cm时,像的高度为h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2.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A.s1=s2B.s1<s2C.h1>h2D.h1=h23.把两块厚度不计且足够大的平面OM、ON垂直粘合在一起,并竖立在地面上,俯视图如图所示.当小科站立在某个位置时,他通过平面镜所成像的个数为m,看到自己完整像的个数为n,下列对小科在不同位置时,m、n值的分析,不符合实际的是()A.在a点或e点时,m=1,n=0B.在b点或d点时,m=1,n=1C.在c点时,m=2,n=2D.在f点时,m=0,n=04.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实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光屏是为了验证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B.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将远离玻璃板C.做多次实验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减小误差D.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5.舞蹈演员在排练时,总是要对着竖直放置的平面镜,纠正自己的动作.当图中的舞蹈演员面对竖直放置的平面镜时,她看到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应该是下列图中的()A. B. C. D.6.下列关于平面镜成像情况的作图正确的是()A. B.C. D.7.一女同学从近处远离一直立的穿衣镜(平面镜)的过程中,她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将()A.不变B.逐渐变大C.逐渐变小D.无法确定二、多选题8.物体高1.8米,平面镜高0.6米,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2米.关于物体、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通过该平面镜可以成完整的像B.像与平面镜的高相同,0.6米C.像与物体的高相同,1.8米D.物体与像的距离为2米9.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B.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会变大C.移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能得到蜡烛A的像D.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B不能与A的像重合10.科技小组的同学制作了“无尽头灯廊”,如图所示.将“无尽头灯廊”的两个平面镜的镜面相对而立且平行,给放置在两镜面之间的LED灯通电后,从侧面可以看到镜中出现了一串“灯”.对以上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镜中“灯”是LED灯的实像B.镜中“灯”是LED灯的虚像C.镜中“灯”的大小不相同D.镜中“灯”的大小都相同11.关于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虚像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B.虚像用眼可以看到,用光屏接收不到C.虚像总是放大的,实像有时是放大的有时是缩小的D.凸透镜成虚像时,因用光屏接收不到,所以人眼也看不到12.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B.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C.人向平面镜靠近0.2m,像将远离平面镜0.2mD.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三、填空题13.小明同学身高165cm,站在竖置放置的平面镜前,从平面镜中看到挂钟的指针如图所示.由此可知,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为 ______cm,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 ______ .14.涪江水面平静,两岸河堤高出水面1m,河堤上一棵树高4m,这棵树在涪江水中的像高 ______ m;小明同学站在树的对岸河堤上,他的眼睛与树尖的距离为d树,与树尖在涪江水中像的距离为d像,则d树 ______ d像(选填“>”、“<”或“=”).四、实验探究题15.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______ ;(2)选择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进行实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 关系;(3)实验中移动蜡烛B,直至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时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是12cm,则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是 ______ cm.答案和解析【答案】1.B2.D3.C4.A5.B6.B7.A8.AC 9.AD 10.BD 11.ACD 12.BD13.165;7:2014.4;<15.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大小;12【解析】1. 解: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小华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与人等大;当她向平面镜靠近时,距镜子的距离减小,但像的大小不变.故选B.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来解答此题.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分析解答.注意题中说的是像的大小还是视觉上的大小.2. 解:由平面镜成的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因为平面镜成的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所以铅笔离镜8cm,铅笔像离镜也应是8cm,铅笔离镜4cm,铅笔像离镜也应是4cm,故s1>s2;又因为不论物离镜远还是近,像与物大小都相同,当铅笔远离镜子水平向右移动时,铅笔像的高度是不变的,即h1=h2.故选D.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①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②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③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④像与物体相对于平面镜对称.来解答此题.本题主要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要求熟练掌握.3. 解:A、由图可知,在a点或e点时,各会成一个像,由于像和物体的连线经过镜面的延长线,故不能看到自己的像,即m=1,n=0,;故A正确B、由图可知,人在b、d点时,各会成一个像,由于像和物体的连线经过镜面,故能看到自己的像,即m=1,n=1,故B正确;C、在c点时,c会通过两个镜面成两个虚像,由于由于像和物体的连线经过镜面的延长线,故不能看到自己的像,即m=2,n=0,;故C错误;D、在f点时,在平面镜的背面,不会成像,即m=0,n=0,故D正确.故选:C.平面镜会成等大的虚像,根据物体在不同的位置判定成像的情况;根据平面镜的位置判定能否看到像.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当人的像和物体的连线经过镜面时,人才能看到自己的像.4. 解:A、光屏能承接实像,虚像不能承接在光屏上,使用光屏是为了验证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故A正确;B、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也会靠近玻璃板,故B错误;C、做多次实验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得到普遍的规律,故C错误;D、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关,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故D错误.故选A.(1)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2)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3)多次测量,能得到普遍的规律;(4)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像的大小只跟物体大小有关,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平面镜的大小都没有关系.此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平面镜成像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这既是平时经常强调的地方,又是中考中经常涉及到的地方,要求深入理解,熟练掌握.5. 解: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等大,且关于镜面对称,所以平面镜中的像看起来与演员是左右相反的,只有选项B符合这一特点.故选B.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知:像与物是等大的,且关于镜面对称.由此即可突破此题.正确解答此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等大、等距、正立、虚像,即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由此可以很容易地解决有关平面镜成像的问题.6. 解:A.画平面镜成像时,物体用实线、像用虚线,而A图物体用了虚线,像用实线,故AB、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大小相等,用虚线画出虚像,故B正确;C、画平面镜成像时,物体用实线、像用虚线,而C图都用了实线,故C错;D、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而D图不对称,故D错.故选B.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判断: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大小相等、是虚像(用虚线画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左右相反.7. 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当人不管是远离平面镜还是靠近平面镜时,像的大小是不变的.故选A.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之一:像与物的大小相同即可解答此题.熟练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要分清真实的像的大小还是视觉感觉的像的大小.8. 解:A、无论平面镜大小如何,一定能成完整的像,只是有时我们看不到完整的像.故A正确.BC、像和物体的大小相同,像高1.8m.故B错误,C正确.D、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等距,物体与像的距离为4m.故D错误.故选AC.物体在平面镜成像时,物像等大、到平面镜等距、连线与镜面垂直、成虚像.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有关,与平面镜大小无关.本题容易混淆的地方是像和物体的大小相同,和平面镜大小无关.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9. 解:A、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感觉蜡烛的像最亮.所以最比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故A正确;B、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根据物像大小相等,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故B错误;C、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所以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不能发现光屏上能成正立的像,故C错误.D、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如果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则物距和像距会发生改变,像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B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故D正确.故选AD.(1)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成像的物体和环境对比度越大,成像物体越亮,像越清(2)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不会出现在光屏上.(4)如果实验中上玻璃板前后移动,则像距物距不相等,自然使B始终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此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平面镜成像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这既是平时经常强调的地方,又是中考中经常涉及到的地方,要求深入理解,熟练掌握.进行物理实验时,要根据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实验不成功的原因,进行改进.这是试题的走向.10. 解:根据图片上的信息可知,图中灯相互对称,并且都是正立的,左右相反,像物大小相等,说明是由平面镜成像造成的,应该是两相互垂直的平面镜形成的虚像的结果,故AC错误,B、D正确;故选:BD.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此题是考察平面镜成像特点,对于在实验中的应用及摆放,要理解原因,并掌握规律.11. 解:A、光的反射和折射都能成虚像,都能成实像.故A错误.B、虚像用眼可以看到,用光屏接受不到.故B正确.C、虚像有放大的、有等大的、有缩小的;实像有放大的、有等大的、有缩小的.故C 错误.D、凸透镜成虚像时,光屏承接不到,但是眼睛透过凸透镜能看到.故D错误.故选ACD.(1)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眼睛都能看到,实像可以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2)光的反射和折射都能成虚像,都能成实像.(3)虚像有放大的、有等大的、有缩小的;实像有放大的、有等大的、有缩小的.光线有三种传播方式: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可以成倒立的实像,实像可能是放大的,可能是等大的,可能是缩小的.光的反射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像可能是放大的,也可能是等大,也可能是缩小的.光的折射可能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像可能是放大的,也可能是等大,也可能是缩小的.12. 解:A、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体和像大小相同,与平面镜的大小无关,故A错误;B、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故B正确;C、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则人向平面镜靠近0.2m,像也靠近平面镜0.2m,故C错误;D、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正确.故选BD.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此题涉及到平面镜成像特点,这是光学部分的重点,在中考中也经常出现,要求学生牢记,并学会灵活运用.13. 解:(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和像大小相等;小明同学的身高是165cm,则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也是165cm(2)方法一: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即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平面镜中钟表指针的实际情况,如下图,可以看到钟表的实际时间是7:20.方法二:把试卷翻过来,注意上下不要颠倒,直接从试卷的反面看钟表的实际时间是7:20.故答案为:165;7:20.(1)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2)根据钟表在平面镜中成像判断实际时间的方法:作图法: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的实际情况.翻看法:由于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时,物像相对平面镜对称,根据这个特点把试卷翻过来观察,即可得出实际时间.平面镜成像特点是平面镜成像习题的基础内容,一定要熟练掌握.14. 解:河堤上一棵树高4m,在其像的高度也为4m;小明站在树的对岸如图所示:S'为树尖S在通过水面所成的像;他的眼睛与树尖的距离为d树=AS,与树尖在涪江水中像的距离为d像=AS',根据勾股定理可知,AS=,AS'=,由于OS<0S',则AS<AS',即d树<d像.故答案为:4;<.平面镜成像时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平面镜成像特点是平面镜成像习题的基础内容,一定要掌握.15. 解:(1)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3)根据平面镜的呈现规律可知,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同,故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同12cm.故答案为:(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大小;(3)12.(1)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要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太清晰,但是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2)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3)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同.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这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近几年来中考经常出现的题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
【2024秋季】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1 / 4 【2024秋季】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
第3节《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1.如图所示,平面镜的物象关系正确的是图( )
2.下图中,M 是平面镜,各光路图正确的是( )
3.某同学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从距平面镜2 m 处跳到了距平面镜4 m 处.下列关于镜中像的大小及像的距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像与该同学大小相等,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6 m
B.像与该同学大小相等,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8 m
C.像比该同学大,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6 m
D.像比该同学小,像到该同学的距离变为8 m
4.小明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先将蜡烛放在平面镜前50 cm 处,他记下了像的位置,然后,他将平面镜向蜡烛移动了10 cm ,则第二次成像的位置与第一次成像的位置比较( )
A.向平面镜移动了10 cm
B.向平面镜移动了20 cm
C.远离了平面镜10 cm
D. 远离了平面镜20 cm
5.某同学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想使竖直放置的蜡烛所成的像与水平面成水平的,他可采用的方法是
A.将平面镜与水平面成90°角放置
B.将平面镜与水平面成60°角放置
C.将平面镜与水平面成30°角放置
D.将平面镜与水平面成45°角放置
6.如图是发光点S 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光路图, S ′是S 的像,我们能看到S ′是因为(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3平面镜成像 同步练习(带答案)

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
有关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 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B. 实验宜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C. 眼睛应从B一侧观察成像情况D. 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物不再重合2.如图为玩具鸟在平面镜中的成像示意图。
下列能改变像位置的是()A. 竖直上移玩具鸟B. 竖直下移平面镜C. 人向平面镜靠近D. 像与镜间放一木板3.小明身高为1.5m。
站立在平面镜前2m处,他以0.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秒后,他的像到他的距离和像的大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A. 1.5m,像变大B. 2m,像变小C. 3.6m,像不变D. 4.4m,像不变4.某同学站在平面镜前,在他远离平面镜的过程中,他在镜中的像()A. 逐渐变大B. 逐渐变小C. 与平面镜的距离逐渐变小D. 与平面镜的距离逐渐变大5.如图中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正确的是()A. B.C. D.6.人从远处走近一直立的穿衣镜,他在镜中像的大小将()A. 不变B. 逐渐变小C. 逐渐变大D. 都有可能,取决于镜子大小及视角7.如图所示,关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实验用茶色玻璃板的目的是为了在玻璃板后成实像B. 选择大小相等的蜡烛A、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C. 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像会变小D. 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8.如图所示,关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实验用茶色玻璃板的目的是为了在玻璃板后成实像B. 选择大小相等的蜡烛A、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C. 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像会变小D. 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9.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40cm处,以5cm/s的水平速度垂直向平面镜匀速靠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不变B. 铅笔的像相对于平面镜的速度为10cm/sC. 经过2s,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60cmD. 若平面镜顺时针转至图中虚线位置,铅笔的像将与铅笔垂直10.某同学在大街上闲逛,他从平面镜中看到对面的大型电子钟的显示的时间如图所示,那么实际的时间是()A. 10:21B. 21:10C. 10:51D. 12:0111.如图所示是《淮南万毕术》中记载的潜望镜。
4.3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第3节平面镜成像(同步基础练习)题型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总计题数20 10 7 8 0 45 一、选择题(共20小题):1.演员站在平面镜前,在靠近平面镜的过程中,他的像()A.逐渐变大,逐渐靠近平面镜 B.逐渐变大,逐渐远离平面镜C.大小不变,逐渐靠近平面镜 D.大小不变,逐渐远离平面镜【答案】C【解析】解:人在平面镜中成像,人靠近平面镜时,人的大小不变,人在平面镜中成像大小不变;人靠近平面镜时,人到平面镜的距离减小,人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减小,逐渐靠近平面镜。
故选:C。
2.小明站在穿衣镜前3m处,小明在以1m/s的速度匀速靠近穿衣镜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穿衣镜中小明的像逐渐变小 B.小明的像逐渐远离平面镜C.穿衣镜中小明的像是虚像 D.2s后小明走的距离是1m【答案】C【解析】解: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故A错误;B、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小明靠近平面镜时,小明的像也靠近平面镜,故B错误;C、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故C正确;D、2s后小明走的距离:s=vt=1m/s×2s=2m,故D错误。
故选:C。
3.如图为玩具鸟在平面镜中的成像示意图,下列能改变玩具鸟成像位置的是()A.竖直上移玩具鸟B.竖直下移平面镜C.改变平面镜大小D.像与镜间放一小木板【答案】A【解析】解:A、竖直上移玩具鸟,成像位置相对原成像位置发生变化,故A正确;B、竖直下移平面镜,玩具鸟成像位置相对原成像位置不发生变化,故B错误;C、改变平面镜大小,玩具鸟成像位置相对原成像位置不发生变化,故C错误。
D、像与镜间放一木板,成像位置相对原成像位置不发生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4.如图为苍鹭从平静水面上飞离的瞬间。
苍鹭飞离水面的过程中,它在水中的像是()A.实像,逐渐变小B.虚像,逐渐变小C.实像,大小不变D.虚像,大小不变【答案】D【解析】解:苍鹭飞离水面的过程中,水中出现苍鹭的倒影就是苍鹭在湖水中所成的虚像;在苍鹭飞离水面的过程中,苍鹭到水面的距离变大,但苍鹭在水中所成像的大小始终不变,与苍鹭的大小相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3节-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新教材《第四章光现象》分节练习题第三节平面镜成像【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离开平面镜越来越远时()A.像越来越小,像离人的距离变大B.像越来越小,像离人的距离变小C.像的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小D.像的大小不变,像离人的距离变大2.决定平面镜中成像大小的是()A.平面镜的大小;B.平面镜的放置;C.物体的大小;D.物体离平面镜的远近。
3.如图4-3-1所示,是从平面镜内看到钟表的钟面指针位置,此时的实际时刻是()A.1时15分;B.2时15分;C.9时15分;D.9时45分;4.一平面镜与水平桌面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如图4-3-2所示,一小球以1 m/s的速度沿桌面向平面镜匀速滚去,则小球在平面镜里的像相对镜子()A.以1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的运动B.以1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C.以2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上的运动D.以2 m/s的速度,做竖直向下的运动5.白天在室内照镜子(窗户朝南开),为了能较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面容,镜子的反射面应该()A.朝北B.朝南C.朝东D.朝西6.池中水的深度是2米,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105千米,月球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A.2米;B.4米;C.7.6×105米;D.3.8×105千米。
7.平静的湖面所映出的岸上景物,平时常叫作倒影,它是景物所成的()A.正立的虚象B.倒立的虚象C.缩小的实象D.放大的虚象8.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比平面镜大的物体,不能在镜中成完整的像B.平面镜所成的像一定是虚像C.在平面镜后面的物体,会遮挡平面镜成像D.平面镜成的像可能是虚像,也可能是实像二、填空题1.一个人立在平面镜前,当它走近平面镜时,他在镜中的像将______,他看到的像将______,像跟人的距离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手指尖与玻璃接触,指尖与它的像之间相距6mm,玻璃的厚度是______.3.最简单的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能________光线方向的性质制成的,在它的镜筒内有两块互相________放置的平面镜.4.井口到井底的距离为10m,井内水深7m,井口上方3m处有一个物体,该物体由井内水面所映出的像在水面________方________米处,是________像(填“虚”“实”).三、作图题1.如图4-3-3所示,图中作出平面镜内物体所成的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4.3平面镜成像 同步习题(含解析)

4.3平面镜成像同步习题一.选择题1.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做多组数据可以减小实验误差B.玻璃板可以与纸面不垂直C.蜡烛离玻璃板越近像越大D.光屏用来验证像的虚实2.如图所示,这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一台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则此台钟指示的实际时间应是()A.1时50分B.11时10分C.2时50分D.10时10分3.如图甲所示,蜡烛a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MN中所成像为a′,现将该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至图乙所示位置,则蜡烛a在平面镜中()A.a移动的距离过远,不能成像B.仍成像,且像还在原来位置C.仍成像,但像也会向下移动D.仍成像,但人们无法确定像的位置4.如图所示,平面镜和长为10cm的细铅笔均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20cm,则()A.竖直向上移动平面镜,铅笔的像也向上移动B.为使铅笔在平面镜中成完整的像,平面镜应至少高10cmC.铅笔绕底部转至虚线位置时,铅笔与它的像的夹角为60°D.铅笔向右水平移动10cm,铅笔在平面镜中的像变大5.检查视力时眼睛与视力表的距离应保持5m远,若把视力表挂在人正后方的墙上人通过平面镜观察视力表,当视力表与平面镜的距离为3m时,被测人应位于()A.距前方平面镜1m B.距背后视力表1mC.距前方平面镜3m D.距背后视力表2m6.一只小猫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如图所示。
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中的()A.B.C.D.7.轿车的前挡风玻璃是倾斜安装的,这样可以避免行车时驾驶员视线受到干扰。
轿车沿平直公路行驶,车内物体在前挡风玻璃中所成的像()A.与后方同行的车辆重合B.与前方同行的车辆重合C.在后方同行车辆的上方D.在前方同行车辆的上方8.小刚身高1.7m,他站在水平地面上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距平面镜的距离为2m处。
小刚在平面镜中像的高度为h,像距镜面的距离为s,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s=2m B.s=1.7m C.h=2m D.h=4m9.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3 平面镜成像同步训练(含答案)

平面镜成像1.如图所示为一时钟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那么此刻的实际时间是( )A. 11点20分B. 2点35分C. 3点55分D. 12点40分2.如图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数字电子钟的图片,此时的实际时刻是()A. 15:02B. 02:15C. 21:05D. 05:213.一只小鸟在平面玻璃幕墙前飞来飞去,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 “身影”始终和小鸟一样大B. 小鸟靠近幕墙过程中,“身影”远离幕墙C. 小鸟远离幕墙过程中,“身影”逐渐变小D. “身影”到幕墙的距离大于小鸟到幕墙的距离4.舞蹈演员在练功房练习,当她向平面镜靠近时,她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将()A. 与人的距离变大,像变大B. 与人的距离变小,像大小不变C. 与人的距离变小,像变大D. 与人的距离变大,像不变5.如图所示,M是一个放在桌面上的方格盘,N是垂直于盘面的一块玻璃板,盘中有两粒黑色棋子,它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应是图中的()A. B. C. D.6.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看到点燃的蜡烛通过有厚度的玻璃板成两个像,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远的像是来自于蜡烛的入射光经过玻璃板( )A. 一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B. 两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C. 两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D. 一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7.下列是观察河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 B.C. D.8.某同学从远处走向一面穿衣镜,他在镜中像的大小及像和人之间的距离正确的是()A. 像大小不变,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小B. 像变大,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大C. 像变大,像和人之间的距离变小D. 像大小不变,像和人之间的距离不变9.光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许多的应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在睛朗的夏日中午,往花的叶子上浇水时,水滴会使阳光会聚,常会把叶子烧焦B. 小汽车驾驶室前挡风玻璃不采用竖直安装可以排除像的干扰C. 做光学实验时,如果环境暗一些,研究的物体亮一些,那么物体的像会更清晰些D. 物体被毛玻璃遮住后看不见了是因为毛玻璃是不透光的10.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三节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三节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三节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题1.如图甲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
此时,它从镜中看到自己的像(图乙)正确的是( )2.如图所示,正确的平面镜成像是( )3.如图所示,猴子看见水井中的“月亮”,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
关于水中的“月亮”离水面的远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B.和猴子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C.等于井中水的深度D.和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4.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的后视镜是凹面镜B.在街头十字路口拐弯处的反光镜是凸面镜C.手电筒的反光装置相当于凸面镜D.凸面镜和凹面镜对光线的作用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5.下图为采集奥运圣火的示意图。
圣火采集器是一个凹面镜,太阳光经凹面镜_____后会聚,使置于凹面镜_____上的火炬点燃。
6.下列例子中属于实像的是( )A.皮影戏银幕上移动的人物B.水中的倒影C.树林地面上出现的圆形光斑D.晚上月光下的人影7.电动车的反光镜是用来观察车后情况的平面镜。
在某次行驶时,发现左侧反光镜中看到是车后的树梢和天空,却看不见路面的情况。
为确保行驶安全,左侧反光镜的镜面应该( )A.向外旋转B.向内旋转C.向下旋转D.向上旋转8.除了大型汽车外,绝大多数汽车前面的挡风玻璃往往要斜着安装,而不是竖直安装。
这样做的目的是( )A.为了看清车前的路面B.尽可能避免因平面镜成像造成的不安全因素C.为了造型美观D.防止挡风玻璃被震碎9.白天在房间里照镜子时,为了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面容,应该( )A.面部正对着窗B.镜面正对着窗口C.面部和镜面都对着窗口D.以上说法都不对10.如图是检查视力时平面镜、被测者和视力表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若平面镜距视力表3 m远,该视力表要求被测者在5 m远处,则人应坐在离视力表_____m远处,视力表上其中一个“E”字开口指向纸外,则被测者应向她的_____(选填“上方”“下方”“左方”或“右方”)指才正确。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 第3节 平面镜成像 同步练习(含答案)

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10题)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关于诗中描绘的场景的物理解释正确的是()A.荷花在水中的像比荷花小一些B.水越深像就越远C.蜻蜓无法在水中成像D.水面相当于平面镜2、小明站在穿衣镜前3m处,以1m/s的速度匀速靠近穿衣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穿衣镜中小明的像逐渐变小B. 以穿衣镜为参照物小明总是静止的C. 穿衣镜中小明的像是虚像D. 2s后小明走的距离是1m3、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屏用来验证像的虚实B.玻璃板可以与纸面不垂直C.蜡烛离玻璃板越近像越大D.做多组数据可以减小实验误差4、舞蹈训练室竖直墙壁上安装有平面镜,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平面镜前的位置如图所示,他们的位置连线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甲在直角顶点,乙、丙连线平行于平面镜。
则( )A.甲与甲的像间的距离小于乙与乙的像间的距离B.乙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大于丙与丙的像间的距离C.甲的像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小于乙的像与丙的像间的距离D.甲的像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大于乙的像与丙的像间的距离5、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壁上的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 ( )A.水平向左移动B.水平向右移动C.竖直向上移动D.竖直向下移动6、如图所示,在中国象棋棋盘正中央竖立一块垂直于棋盘的平面镜,棋子“象”由甲移到乙,则平面镜中“象”的移动是()A.由④到② B.由③到① C.由②到④ D.由①到③7、学校大门旁竖直放置了一块平面镜,小张同学逐渐靠近平面镜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张的像逐渐变大B.小张想通过平面镜看完自己的全身像,则平面镜的高度至少为整个身高的一半C.小张在平面镜中看见了小王,则小王在平面镜中看不见小张D.小张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8、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应用中有以下说法:①平面镜所成的是等大的虚像;②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放在口腔中的内窥镜是平面镜;③平面镜所成的像不能用照相机拍摄,因为这个像是虚像;④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通常选用较薄的透明玻璃板进行实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含答案)-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含答案)-答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含答案)【答案】1. C2. A3. D4. D5. B6. D7. D8. A9. B 10. B11. A12. 1;等于13. 不变;变小14. 不变;向后运动15. 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不变16. 确定像的位置;大小;玻璃的两个表面同时反射,每个表面成一个像;玻璃板未与水平桌面垂直17. 确定像的位置;较暗;完全重合;相等;便于探究像和物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不能;虚18.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长短、粗细都相同;玻璃板越厚,像距与物距差值越大;薄19. 找到并确定像的位置;2;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甲;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20. G;确定像的位置;BC;10:3521. 像与物的大小;不应该;虚像;玻璃板与水平桌面不垂直22. 大小;没有;虚像;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多次改变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并找到像的位置,测量出像和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23. 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不变24. 折射;反射25. 解:(1)先过入射点垂直平面镜作出法线,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右侧画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故反射角也为60°.如图所示:(2)①作A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A′(做对称点留下的作图痕迹是对应点的虚线连线和垂直符号);②作B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B′;③作C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C′;④用虚线连接A′B′,B′C′,A′C′,△A′B′C′就是△ABC在平面镜中的像。
如图所示:【解析】1.解:已知视力检测时要求被测的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5m,但房间空间太小,可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人与视力表的像的距离为5m,因为视力表距平面镜3m所以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距离平面镜为3m,所以人距视力表应为5m-3m=2m.故选C.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应用,平面镜成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需要牢记,并学会利用这个特点解决实际问题.2.解:A、阳光透过树荫形成的“圆斑”属于小孔成像,是实像,故A符合题意.B、人在镜中看到的另一个“自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正立的,等大的虚像,故B不符合题意.C、路边树木在路灯下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但不能说影子是一个像,故C不符合题意.D、潜水员在水中看到岸上的“树”是树反射出的光线,在水面发生折射,看到的像是虚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实像和虚像的区别:实像能用光屏呈接,而虚像不能;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1)小孔成像成倒立的、有放大的,也有等大的,也有缩小的实像.(2)平面镜成正立的、等大的虚像.(3)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4)光线从水中斜射向水面,在界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感觉光线是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发出.此题主要考查了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规律的知识,是一道基础题.3.解:在平面镜成像时,像距与物距是相等的,此时物距为60cm,则像距为60cm,那么镜中的像到小丽本人的距离为60cm+60cm=120cm。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 第3节 平面镜成像》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3 节平面镜成像一、夯基达标1.物体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取决于( )A.平面镜的大小B.平面镜放置的高低C.物体本身的大小D.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2.在如图所示的“猴子捞月”中,关于水中“月亮”到水面的距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等于月亮到水面的距离B.等于水面到水底的距离C.等于月亮到水底的距离D.等于03.一只小鸟在平面玻璃幕墙前飞来飞去,欣赏它自己在幕墙中轻盈的“身影”。
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身影”始终和小鸟一样大B.小鸟靠近幕墙过程中,“身影”远离幕墙C.小鸟远离幕墙过程中,“身影”逐渐变小D.“身影”到幕墙的距离大于小鸟到幕墙的距离4.小涵站在平面镜前0.5 m 处观察自己在镜中的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m,她向后退的过程中,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如图所示,A'O'是A O在平面镜中成的像,请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6.上海世博会上,意大利展馆展放着一辆新型小轿车,为了让参观者能清楚地看到轿车底盘的复杂结构,展览人员巧妙地把轿车倾斜着支撑在大平面镜上,如图所示,这里应用了初中物理的知识。
若汽车离镜面的距离为1.5 m,则汽车的像离汽车的距离是。
7.下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2)选取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进行实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3)实验中移动蜡烛B,直至与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此时蜡烛A 到玻璃板的距离是12 cm,则蜡烛B 到玻璃板的距离是cm。
二、培优促能1.如图甲所示,蜡烛A 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M N中所成像为A',现将该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至图乙所示位置,则蜡烛A 在平面镜中( )A.不成像B.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与平面镜下移距离相同C.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是平面镜下移距离的两倍D.仍成像,且像还在原来位置2.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40 cm 处,以5 cm/s 的水平速度垂直向平面镜匀速靠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B.经过2 s,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20 cmC.铅笔的像相对于平面镜的速度为10 cm/sD.若平面镜顺时针转至图中虚线位置,铅笔的像将与铅笔垂直3.日常生活中,人们用来端正仪容的镜子是利用了平面镜能这种性质,而平面镜成像可以利用光的来说明。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四章第3节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上第四章第4节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完成时间:3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小轿车前面安装的挡风玻璃是倾斜的,这样做的好处之一是()A.倾斜放置的挡风玻璃不易被震碎B.有利于光的反射,便于观察车外的情况C.使车内物品的像成在司机的前上方,有利于观察车内情况D.避免车内物品的像成在司机的正前方,保证行车安全2.(四川绵阳中考)如图所示,有一平面镜与水平面成45°角倾斜放置,有一小球位于平面镜的左侧,为使小球在镜中的像竖直向上运动,应使小球()A.竖直向上运动B.竖直向下运动C.水平向左运动D.水平向右运动3.(2019•恩施州)当人远离平面镜时,将会出现的现象是()A.像变小,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B.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C.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D.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4.(2019•绵阳模拟)下图中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正确的是()A. B.C. D.5.(2019•鄂州)小丽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A.50cm B.1m C.1.5m D.2m6.(2018秋•朝阳区期末)图所示,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挂在房间东面的墙上,被测者识别西面墙上镜子里的像。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能被我们看到,即为实像B.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5mC.若被测者向平面镜靠近0.1m,则她在镜中的像将变大D.若被测者看到“E”的像开口向北,则视力表上的该“E”开口向南7.(2019•江西模拟)“五一”期间,爸爸开车带着小丽出去旅游,小丽对汽车内后视镜(如图)很感兴趣,查阅了相关知识后,小丽了解到汽车内后视镜是平面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丽在镜中成的像是实像B.小丽在汽车内后视镜中成像的大小与镜的大小有关C.小丽靠近镜子,则像也靠近镜子D.爸爸能从镜中看到小丽,小丽从镜中看不到爸爸8.【山东潍坊中考】小明同学在家中用两个平面镜和纸筒制作了一个简易潜望镜,如图所示,他把该潜望镜放到窗户下观察窗外的物体,则观察到的物体的像是 ( )A.正立的虚像B.倒立的虚像C.正立的实像D.倒立的实像9.(2019•铁岭)如图所示是苍鹭从平静水面上起飞的瞬间。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4.3平面镜成像 同步习题(含解析)

4.3平面镜成像同步习题一.选择题1.舞蹈演员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她到镜面的距离是0.5m。
则她在镜中的像是()A.实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1mB.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1mC.实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0.5mD.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0.5m2.如图所示是(淮南万毕术)中记载的潜望镜。
它是世界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潜望镜。
它的成像原理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3.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使蜡烛a的像更清晰B.使用相同的蜡烛a、b,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C.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能够承接到像D.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它所成的像变大4.检查视力时要求被测者距离视力表5m,由于室内空间不足,医生找来一块平面镜挂在墙壁上,让小明观察平面镜中视力表的像。
如图是“C”形视力表上面医生所指的原图,则小明看到的图象形状应该是()A.B.C.D.5.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实验探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B.物体距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C.多次实验是为了减小误差D.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像会靠近平面镜6.小刚身高1.7m,他站在水平地面上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距平面镜的距离为2m处。
小刚在平面镜中像的高度为h,像距镜面的距离为s,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s=2m B.s=1.7m C.h=2m D.h=4m7.平面镜可以()A.改变光的传播方向B.成实像C.成放大像D.成倒立像8.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上的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A.竖直向上移动B.竖直向下移动C.水平向左移动D.水平向右移动9.如图所示,一块平面镜直立在水平地面上,小华沿与镜面平行的直线从A走到D,从平面镜底边两端点向AD直线所作垂线的交点分别为B、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华只有行走到BC段才能从平面镜中观察到自己的像B.小华在AB段或CD段行走时,平面镜中无法形成自己的像C.小华在镜中所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先变小后变大D.此过程中,小华相对于自己的像位置是变化的10.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实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将远离玻璃板B.使用光屏是为了验证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C.做多次实验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减小误差D.平面镜成像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距离有关二.填空题11.“鲤鱼跃龙门”寄托着人们祈盼飞跃的美好愿望。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4.3平面镜成像 同步习题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4.3平面镜成像同步习题含答案1.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在这里“倒映的白塔”是 ( )A、白塔的影子B、白塔的实像C、比白塔略大的虚像D、与白塔等大的虚像2.汽车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为了()A、造型美观B、排除因平面镜成像造成的不安全因素C、减少外界噪声的干扰D、增大采光面积3.下图中,M是平面镜,各光路图正确的是( )4.下面是小明、小华和小红在学习了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面镜的知识后,对它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一些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医生检查耳道戴一个凹面镜,是为了扩大观察范围B.太阳灶加热物体时,要把被加热的物体放在凸面镜的焦点处C.手电筒和探照灯里,要把灯放在凹面镜的焦点处,才能获得平行光D.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只是成像,再也没有其他用途了5.如图所示,进入人眼睛的光线是由( )A.平面镜发出的 B.像S′发出的C.人的眼睛发出的 D.平面镜反射的6.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着平面镜和直立的铅笔,平面镜中呈现铅笔的虚像.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8 cm时,像的高度为h1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1;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4 cm时,像的高度为h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2.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A. s1=s2B. s1<s2 C. h1>h2 D. h1=h27.晚唐诗人高骈在《山亭夏日》中的诗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描写了酷夏特有的情趣,并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从物理学的角度,诗句中“阴浓”的形成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而“楼台倒影”则是______________现象,所成的像是________立的________像。
8.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电子表示数的像如图示,这时的时刻应是________9.有一对联,上联是“月浮水面,捞到水底月还沉”,人们看到“月浮水面”的情景,是由于光的而形成的月亮的像(选填“实”或“虚”)。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4.3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4.3平面镜成像同步练习(含答案)4.3平面镜成像一、填空题1、民间有句俗语“摘不着的是镜中月,捞不着的是水中花”,用物理知识来解释,这两个现象都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而且我们知道,月亮距离地球大约是3.84×108米,那么在深为10米的水中的月亮距水面的距离大约是__________.2、如图所示,挂在竖直墙壁上的电子钟所示时刻为12点05分,从电子钟对面竖直墙上所挂平面镜中看到的像,显示的时刻是:;从电子钟下方盛水的盆中看该电子钟,则显示的时刻又是:。
3、小明向平静的湖面看去,鱼儿在白云中游来游去,看到的白云是由于光的_________ 射形成的虚像;若湖中的水深3m,则白云形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_________ 3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某同学身高1.7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m 处,她的像高是 m,她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 m;若此人向平面镜靠近1m,则她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m,她的像高是。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光学器件在生活实际中有很多应用:盘山公路拐弯处反光镜使用的是______C.成虚像、像大小不变 D .成实像、像变小11、如图1所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情况正确的是12、某人以1m/s的速度沿着平直的河堤行走,他在平静的河水中的倒影相对于河堤的速度是()A.1m/sB.0.5m/s C.0D.2m/s13、有些精密的电学仪表的指针后面,常常附有一块平面镜。
在读仪表时,要求眼睛正对着指针,在图2-3-5的图例中,符合读数要求的是()图2-3-514、如图2-3-1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一钟表的时针和分针位置,则此时的实际时刻是()图2-3-1A.8 h 20min B.4 h20 minC.3 h 40min D.8 h40 min三、作图题15、根据平面镜成像持点在图10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镜成像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为一时钟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那么此刻的实际时间是()
A.11点20分
B.2点35分
C.3点55分
D.12点40分
2.为便于测量或观察现象,实验中我们经常会对实验进行优化改进 . 下列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 可以在鼓面上放纸屑,通过纸屑跳动高度反映鼓面的振幅大小
B. 在研究烛蜡熔化特点的实验中,采用“水浴法”加热,使烛蜡受热均匀
C. 为了显示光在空气中传播路径,可以在空气中喷洒烟或雾
D.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为了使跳棋子的像更清晰,我们用手电筒照亮玻璃板
3.如图所示,一只小鸭浮在平静的湖面上。
能正确表示小鸭和它在水中的“倒影”的是()
A. B.
C. D.
4.一个半径为5m的圆形蓄水池装满水,水面和地面相平,在池中心正上方离水面3m高处吊着一盏灯,一个人站在岸边,他的眼睛距地面的高度为1.8m,则他要看到灯在水中所成的
像,人到岸边的距离不能超过( )
A. 1m
B. 2m
C. 3m
D. 4m
5.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实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使用光屏是为了验证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
B. 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将远离玻璃板
C. 做多次实验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减小误差
D. 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
6.如图所示,两平面镜相对竖直放置,相距L,发光点S在两平面镜中所成的像S l和S2之间的距离为L l,当S在两平面镜中向左移动时,它所成的两个像S1、S2之间的距离L1将()
A. 变大
B. 不变
C. 变小
D. 无法判断
7.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虚像是人的幻觉,其实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
B. 实像能成在光屏上,而虚像则不能
C. 实像都是由光线的折射形成的,虚像都是由光线的反射形成的
D. 实像有放大的有缩小的,虚像都是与物等大的
二、解答题
8.小汽车的前挡风玻璃有一定的倾斜角度,而卡车、公交车等大型车辆的前挡风玻璃却几乎是竖直的.请用光学知识分析小汽车前挡风玻璃这样安装的原因.
9.请你在图中画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和S发出的经镜面反射且过P点的光线.
10.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活动中所选用的器材和活动过程.
三、实验探究题
(1)选择玻璃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________;
(2)选择蜡烛A和B的要求是:________;
(3)如果在图a中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________(填写“有”或“没有”)蜡烛的像;
(4)把蜡烛B放到A蜡烛像的位置上,将会看到图c所示的现象.这说明:________.
答案与解析
1.D
【解析】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左右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
分析可得:图中显示的时间11:20,
∴实际时间是12:40.
故答案为:D.
2.D
【解析】A、在研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时,利用转换法将纸屑放在鼓面上,通过纸屑跳动高度反映鼓面的振幅大小,A不合题意;
B、在研究烛蜡熔化特点的实验中,为了使温度上升缓慢且被加热物质受热均匀而采用“水浴法”加热,使烛蜡受热均匀,B不合题意;
C、为了显示光在空气中传播路径,在空气中悬浮细小颗粒,即在空气中喷洒烟或雾,C不合题意;
D、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为了使跳棋子的像更清晰,应该使物体的亮度更强,即我们用手电筒照亮棋子,D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D .
3.C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知小鸭和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关于镜面成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C。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即像距等于物距;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体的左右相反,上下一致,即正立的虚像。
4.C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以水面为平面镜做出灯S在水中的像S′,因为SD=3m,所以S′D=3m;连接S′A并延长至人的眼睛,如下图所示,BC为人眼睛到地面的距离,AC为人到池子的距离;由题意可知,DS′=3m,DA=5m,BC=1.8m,两个直角三角形:△DAS′与△CAB相似.
相似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所以;
人到池子的最远距离:AC=DA=×5m=3m.
故答案为:C。
5.A
【解析】A.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可以呈现在光屏上,使用光屏是为了验证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A符合题意;
B.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也靠近玻璃板,B不符合题意;C.做多次实验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得到普遍性规律,C不符合题意;
D.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6.B
【解析】如图,把发光点到左边平面镜的距离设为a,把发光点到右边平面镜的距离设为b,
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a+b=L,所以a+b=L= L1.当发光点在两个平面镜之间向左移动时,a变大,b变小,但是a+b不变,即L不变,L1不变,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7.B
【解析】解:A、我们能看到虚像和实像,一定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不是幻觉.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是否用光屏能呈接是实像和虚像的重要区别,实像能用光屏呈接,虚像呈接不到.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C、光的直线传播可以产生实像,光的折射可以产生实像,也可以产生虚像.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实像有放大、等大、缩小,虚像有等大、缩小、放大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解:为保证夜间行车的安全.小汽车前挡风玻璃倾斜安装是因为后面车辆射来的光,照射到前挡风玻璃后,斜向下反射;当车内景物被照亮时,通过前挡风玻璃所成的像在驾驶员前面的斜上方.这样车内驾驶员不至由于反射光而受到干扰,而大卡车、公交车的驾驶员位置较高,司机视线是向斜下方观察的,因此不会受到直接的干扰.
【解析】在夜间时,玻璃能够成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斜安装时,成的像在玻璃的斜上方,不会影响驾驶员的视线.
9.解:先通过平面镜作出发光点S的对称点S′即为S的像;连接S′P交平面镜于点O,SO 为入射光线,OP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解析】先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S的像;再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可知,反射光线所有的反向延长线都会过S的像;连接像点与P点,则与平面镜的交点为入射点,再完成光路即可.
10.(1)便于确定出像的位置;竖直放置(与水平面垂直)
(2)完全相同
(3)没有
(4)像和物体大小相等
【解析】1)根据实验需要,选择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按照实验要求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如果玻璃板倾斜,蜡烛的像与蜡烛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未点燃的蜡烛和点燃蜡烛的像不能完全重合;
(2)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物像大小关系,实验中要选择完全相同的两个蜡烛A和B;
(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在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白纸板上不能呈接到平面镜所成的像;
(4)把蜡烛B放到A蜡烛像的位置上,将会看到蜡烛B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大小相等.
故答案为:(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竖直放置;(2)完全相同;(3)没有;(4)像和物体大小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