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2024广东新高考数学大纲

2024广东新高考数学大纲

2024广东新高考数学大纲
2024年广东新高考数学大纲涵盖了更丰富的数学知识体系,旨在更好地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

具体来说,新考纲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集合与逻辑用语:考生需要掌握集合的基本概念,如元素与集合、子集、交
集、并集、补集等。

此外,还需了解逻辑运算符及其性质,如与、或、非、蕴含等,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代数部分:包括函数、数列、不等式等方面的知识。

考生需要掌握函数的定
义、性质和应用,以及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

还需理解不等式的性质和解题方法。

3.几何部分:涵盖了几何学中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如点、线、面的性质和关系,
以及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基本图形的性质和定理。

考生需要掌握这些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4.概率与统计部分:这部分知识涉及随机事件、概率、统计等方面的内容。


生需要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和概率的计算方法,掌握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数据处理方法。

2024年广东新高考数学大纲注重考查考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要求考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新考纲还强调了数学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引导考生关注数学的应用价值。

1/ 1。

2021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科合格性考试说明

2021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科合格性考试说明
Ⅱ.命题指导思想
命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 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和本说明为依据,试题适用于使用经全国中小 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各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考生.
试题要体现立德树人根本要求,注重考查考生科学和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及 实践能力,有利于促进考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Ⅲ.考核目标与要求
1.知识要求 知识是指《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必修课程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 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还包括按照一定程序与步骤进行 运算、处理数据、绘制图表等基本技能.
1
各部分知识的整体要求及其定位参照《课程标准》相应模块的有关说明. 对知识的要求依次是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1)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 内容是什么,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照样模仿,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 别和认识它.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了解,知道、识别,模仿,会求、会解 等. (2)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知道知识间的逻辑 关系,能够对所列知识做正确的描述说明并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够利用所学的知 识内容对有关问题作比较、判别、讨论,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描述、说明、表达、推测、想象、比较、 判别、初步应用等. (3)掌握:要求能够对所列的知识内容进行推导证明,能够利用所学知识 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并且加以解决.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掌握、导出、分析,推导、证明、研究、 讨论、运用、解决问题等. 2.能力要求 能力是指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 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1)空间想象能力:能根据条件作出正确的图形,根据图形想象出直观形 象;能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中的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 会运用图形与图表等手段形象地揭示问题的本质. (2)抽象概括能力:抽象是指舍弃事物非本质的属性,揭示其本质的属性; 概括是指把属于某一类对象的共同属性区分出来的思维过程.抽象和概括是相互 联系的,没有抽象就不可能有概括,而概括必须在抽象的基础上得出某种观点或 某个结论. (3)推理论证能力: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它由前提和结论两部分 组成;论证是由已有的正确的前提到被论证的结论的一连串的推理过程.推理既 包括演绎推理,也包括合情推理;论证方法既包括按形式划分的演绎法和归纳法,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科考试大纲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科考试大纲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科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衡量普通高中学生是否达到高中毕业要求的水平测试.考试成绩可作为普通高中学生毕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和高职院校分类提前招生录取的依据.Ⅱ.命题指导思想命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本大纲为依据.试题适用于使用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各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考生.试题符合水平性的考试规律和要求,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反映数学学科新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突出考查数学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考查初步应用数学学科知识与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数学学科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关注数学学科与社会的联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Ⅲ.考核目标与要求1.知识要求知识是指《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1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还包括按照一定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绘制图表等基本技能.各部分知识的整体要求及其定位参照《课程标准》相应模块的有关说明.对知识的要求依次是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1)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照样模仿,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和认识它.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了解,知道、识别,模仿,会求、会解等.(2)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知道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能够对所列知识做正确的描述说明并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内容对有关问题作比较、判别、讨论,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描述,说明,表达,推测、想像,比较、判别,初步应用等.(3)掌握:要求能够对所列的知识内容能够推导证明,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并且加以解决.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掌握、导出、分析,推导、证明,研究、讨论、运用、解决问题等.2.能力要求能力是指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1)空间想象能力:能根据条件作出正确的图形,根据图形想象出直观形象;能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中的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会运用图形与图表等手段形象地揭示问题的本质.(2)抽象概括能力:抽象是指舍弃事物非本质的属性,揭示其本质的属性;概括是指把仅仅属于某一类对象的共同属性区分出来的思维过程.抽象和概括是相互联系的,没有抽象就不可能有概括,而概括必须在抽象的基础上得出某种观点或某个结论.(3)推理论证能力: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它由前提和结论两部分组成;论证是由已有的正确的前提到被论证的结论的一连串的推理过程.推理既包括演绎推理,也包括合情推理;论证方法既包括按形式划分的演绎法和归纳法,也包括按思考方法划分的直接证法和间接证法.一般运用合情推理进行猜想,再运用演绎推理进行证明.(4)运算求解能力: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5)数据处理能力: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能从大量数据中抽取对研究问题有用的信息,并做出判断.(6)应用意识:能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解决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能理解对问题陈述的材料,并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类,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能应用相关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进而加以验证,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地表达和说明. 应用的主要过程是依据现实的生活背景,提炼相关的数量关系,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构造数学模型,并加以解决.(7)创新意识: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与灵活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分析信息,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3.个性品质要求个性品质是指考生个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形成审慎的思维习惯,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IV.考试范围、考试内容与要求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数学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为必修课程的五个模块和选修课程系列1,以考查必修课程内容为主.具体如下:1.集合(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① 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② 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① 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② 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3)集合的基本运算① 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② 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③ 能使用韦恩图(Venn)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2.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1)函数① 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② 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③ 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④ 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值、最小值及其几何意义;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⑤ 会运用函数图像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2)指数函数① 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② 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③ 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掌握指数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3)对数函数① 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了解对数在简化运算中的作用.② 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掌握对数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③ 了解指数函数y=a x与对数函数y=log a x互为反函数(a? 0,a?1). (4)幂函数① 了解幂函数的概念.② 结合函数y=x,y=x2,y=x3,y=1,y=x1/2的图像,了解它们的变x化情况.(5)函数与方程① 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3.立体几何初步(1)空间几何体① 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② 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的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用斜二测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③ 会用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两种方法,画出三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④ 会画某些建筑物的视图与直观图(在不影响图形特征的基础上,尺寸、线条等不作严格要求).⑤ 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2)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① 理解空间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定义,并了解如下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在此平面内.◆公理2: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定理:空间中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② 以立体几何的上述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定理.理解以下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都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理解以下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该直线的任一个平面与此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就和交线平行.◆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相互平行.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③ 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4.平面解析几何初步(1)直线与方程①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② 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③ 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定这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④ 掌握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了解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⑤ 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直线的交点坐标.⑥ 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2)圆与方程① 掌握确定圆的几何要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② 能根据给定直线、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能根据给定两个圆的方程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③ 能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④ 初步了解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3)空间直角坐标系① 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会用空间直角坐标表示点的位置.② 会推导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5.统计(1)随机抽样① 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② 会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了解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方法.(2)用样本估计总体① 了解分布的意义和作用,会列频率分布表,会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② 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数据标准差.③ 能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并作出合理的解释.④ 会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理解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⑤ 会用随机抽样的基本方法和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6.概率(1)事件与概率① 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了解概率的意义,了解频率与概率的区别.② 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2)古典概型① 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② 会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3)随机数与几何概型① 了解随机数的意义,能运用模拟方法估计概率.② 了解几何概型的意义.7.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1)任意角的概念、弧度制① 了解任意角的概念.② 了解弧度制概念,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2)三角函数① 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② 能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推导出2πα±,πα±的正弦、余弦、正切的诱导公式,能画出sin y x =,cos y x =,tan y x =的图像,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③ 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在区间[0,2π]的性质(如单调性、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与x 轴的交点等).理解正切函数在区间,22ππ⎛⎫- ⎪⎝⎭的单调性.④ 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22sin cos 1x x +=,sin tanx cos x x= ⑤ 了解函数sin(x )y A ωϕ=+的物理意义;能画出sin(x )y A ωϕ=+的图像,了解参数A ,ω,ϕ对函数图像变化的影响.⑥ 了解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变化现象的重要函数模型,会用三角函数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8.平面向量(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① 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② 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理解两个向量相等的含义. ③ 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2)向量的线性运算① 掌握向量加法、减法的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② 掌握向量数乘的运算及其意义,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含义.③ 了解向量线性运算的性质及其几何意义.(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① 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② 掌握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③ 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④ 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① 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② 了解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③ 掌握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会进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④ 能运用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会用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5)向量的应用① 会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② 会用向量方法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与其他一些实际问题.9.三角恒等变换(1)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① 会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② 能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差的正弦、正切公式.③ 能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导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能运用上述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包括导出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但对这三组公式不要求记忆).10.解三角形(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2) 应用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11.数列(1)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法① 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像、通项公式).② 了解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函数.(2)等差数列、等比数列① 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② 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③ 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④ 了解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12.不等式(1)不等关系了解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 (2)一元二次不等式① 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② 通过函数图像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的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③ 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对给定的一元二次不等式,会设计求解的程序框图.(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① 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② 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能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③ 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能加以解决. (4)基本不等式:0,0)2a b a b +≥≥≥ ① 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② 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13.常用逻辑用语(1)命题及其关系① 理解命题的概念.② 了解“若p,则q”形式的命题及其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③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2024届高三第一次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数学试题(一)(2)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2024届高三第一次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数学试题(一)(2)

一、单选题二、多选题1. 已知全集,集合,,则如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A.B.C.D.2. 已知函数,若将函数的图象平移后能与函数的图象完全重合,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B.将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函数图象关于轴对称C .当时,函数的值域为D.当函数取得最值时,3. 函数的图象大致为( )A.B.C.D.4. 已知等边△的边长为,点,分别为,的中点,若,且,则( )A.B.C.D.5. 已知复数满足(为虚数单位),则A.B.C.D.6. 已知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且,当时,,则( )A.B.C.D.7.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全民喜爱的体育运动,标准的羽毛球由16根羽毛固定在球托上,测得每根羽毛在球托之外的长为7cm ,球托之外由羽毛围成的部分可看成一个圆台的侧面,测得顶端所围成圆的直径是6cm ,底部所围成圆的直径是2cm ,据此可估算得球托之外羽毛所在的曲面的展开图的圆心角为()A.B.C.D.8. 现有12张不同的卡片,其中红色、黄色、绿色、蓝色卡片各3张,从中任取3张,要求这3张卡片不能是同一种颜色,且蓝色卡片至多1张.则不同的取法共有( )A .135B .172C .189D .2169.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的焦点为,点在抛物线上,点在抛物线的准线上,则以下命题正确的是( )A.的最小值是2B.广东省普通高中学2024届高三第一次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数学试题(一)(2)广东省普通高中学2024届高三第一次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数学试题(一)(2)三、填空题四、解答题C .当点的纵坐标为4时,存在点,使得D.若是等边三角形,则点的横坐标是310. 十八世纪伟大的数学家欧拉引入了“倒函数”概念:若函数满足,则称为“倒函数”.下列函数为“倒函数”的是( )A.B.C.D.11.已知抛物线(p >0)的焦点为F ,斜率为的直线过点F 交C 于A ,B 两点,且点B 的横坐标为4,直线过点B 交C 于另一点M (异于点A ),交C 的准线于点D ,直线AM 交准线于点E ,准线交y 轴于点N ,则( )A .C的方程为B.C.D.12.已知函数,则( )A.是奇函数B .当时,C.的最大值是1D .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13. 复数z 满足z +3i =2,则的虚部是_______.14. 写出使“不等式(且)对一切实数都成立”的的一个取值______.15. 已知向量,.若向量与平行,则=________.16. 已知函数(为常数)且方程有两个实根为.(1)求函数的解析式;(2)解关于的不等式17. 甲、乙两人组成“虎队”代表班级参加学校体育节的篮球投篮比赛活动,每轮活动由甲、乙两人各投篮一次,在一轮活动中,如果两人都投中,则“虎队”得3分;如果只有一个人投中,则“虎队”得1分;如果两人都没投中,则“虎队”得0分.已知甲每轮投中的概率是,乙每轮投中的概率是;每轮活动中甲、乙投中与否互不影响.各轮结果亦互不影响.(1)假设“虎队”参加两轮活动,求:“虎队”至少投中3个的概率;(2)①设“虎队”两轮得分之和为,求的分布列;②设“虎队”轮得分之和为,求的期望值.(参考公式)18. 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为正方形,侧面是正三角形,平面平面,是的中点.(1)证明:平面;(2)求二面角的正弦值.19. 已知函数,函数.(1)若,求的最大值;(2)若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20. 设函数,.(1)若,,求函数的单调区间;(2)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与直线平行.①求,的值;②求实数的取值范围,使得对恒成立.21. 如图,线段是圆柱的母线,是圆柱下底面的内接正三角形,.(1)劣弧上是否存在点D,使得平面?若存在,求出劣弧的长度;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求平面和平面夹角的余弦值.。

2018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科考试大纲设计

2018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科考试大纲设计

2018年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科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衡量普通高中学生是否达到高中毕业要求的水平测试.考试成绩可作为普通高中学生毕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和高职院校分类提前招生录取的依据.Ⅱ.命题指导思想命题以中华人民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本大纲为依据.试题适用于使用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各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考生.试题符合水平性的考试规律和要求,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反映数学学科新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突出考查数学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考查初步应用数学学科知识与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数学学科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容,关注数学学科与社会的联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Ⅲ.考核目标与要求1.知识要求知识是指《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1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容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还包括按照一定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绘制图表等基本技能.各部分知识的整体要求及其定位参照《课程标准》相应模块的有关说明.对知识的要求依次是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1)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容是什么,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照样模仿,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和认识它.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了解,知道、识别,模仿,会求、会解等.(2)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知道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能够对所列知识做正确的描述说明并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容对有关问题作比较、判别、讨论,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描述,说明,表达,推测、想像,比较、判别,初步应用等.(3)掌握:要求能够对所列的知识容能够推导证明,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并且加以解决.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掌握、导出、分析,推导、证明,研究、讨论、运用、解决问题等.2.能力要求能力是指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1)空间想象能力:能根据条件作出正确的图形,根据图形想象出直观形象;能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中的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会运用图形与图表等手段形象地揭示问题的本质.(2)抽象概括能力:抽象是指舍弃事物非本质的属性,揭示其本质的属性;概括是指把仅仅属于某一类对象的共同属性区分出来的思维过程.抽象和概括是相互联系的,没有抽象就不可能有概括,而概括必须在抽象的基础上得出某种观点或某个结论.(3)推理论证能力: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它由前提和结论两部分组成;论证是由已有的正确的前提到被论证的结论的一连串的推理过程.推理既包括演绎推理,也包括合情推理;论证方法既包括按形式划分的演绎法和归纳法,也包括按思考方法划分的直接证法和间接证法.一般运用合情推理进行猜想,再运用演绎推理进行证明.(4)运算求解能力: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5)数据处理能力: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能从大量数据中抽取对研究问题有用的信息,并做出判断.(6)应用意识:能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解决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能理解对问题述的材料,并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类,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能应用相关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进而加以验证,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地表达和说明. 应用的主要过程是依据现实的生活背景,提炼相关的数量关系,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构造数学模型,并加以解决.(7)创新意识: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与灵活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分析信息,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3.个性品质要求个性品质是指考生个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形成审慎的思维习惯,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IV.考试围、考试容与要求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数学学业水平考试的围为必修课程的五个模块和选修课程系列1,以考查必修课程容为主.具体如下:1.集合(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①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②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①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②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3)集合的基本运算①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②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③能使用韦恩图(Venn)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2.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1)函数①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②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③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④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值、最小值及其几何意义;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⑤会运用函数图像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2)指数函数①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②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③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掌握指数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3)对数函数①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了解对数在简化运算中的作用.②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掌握对数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③了解指数函数y=a x与对数函数y=log a x互为反函数(a?0,a?1). (4)幂函数①了解幂函数的概念.,y=x1/2的图像,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5)②结合函数y=x,y=x2,y=x3,y=1x函数与方程①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3.立体几何初步(1)空间几何体①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②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的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用斜二测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③会用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两种方法,画出三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④会画某些建筑物的视图与直观图(在不影响图形特征的基础上,尺寸、线条等不作严格要求).⑤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2)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①理解空间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定义,并了解如下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在此平面.◆公理2: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定理:空间中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②以立体几何的上述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定理.理解以下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如果一个平面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都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理解以下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该直线的任一个平面与此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就和交线平行.◆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相互平行.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一个平面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③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4.平面解析几何初步(1)直线与方程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②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③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定这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④掌握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了解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⑤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直线的交点坐标.⑥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2)圆与方程①掌握确定圆的几何要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②能根据给定直线、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能根据给定两个圆的方程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③能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④初步了解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3)空间直角坐标系①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会用空间直角坐标表示点的位置.②会推导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5.统计(1)随机抽样①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②会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了解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方法.(2)用样本估计总体①了解分布的意义和作用,会列频率分布表,会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②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数据标准差.③能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并作出合理的解释.④会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理解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⑤会用随机抽样的基本方法和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6.概率(1)事件与概率①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了解概率的意义,了解频率与概率的区别.②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2)古典概型①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②会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3)随机数与几何概型①了解随机数的意义,能运用模拟方法估计概率.②了解几何概型的意义.7.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1)任意角的概念、弧度制①了解任意角的概念.②了解弧度制概念,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2)三角函数①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② 能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推导出2πα±,πα±的正弦、余弦、正切的诱导公式,能画出sin y x =,cos y x =,tan y x =的图像,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③ 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在区间[0,2π]的性质(如单调性、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与x 轴的交点等).理解正切函数在区间,22ππ⎛⎫- ⎪⎝⎭的单调性. ④ 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22sin cos 1x x +=,sin tanx cos x x= ⑤ 了解函数sin(x )y A ωϕ=+的物理意义;能画出sin(x )y A ωϕ=+的图像,了解参数A ,ω,ϕ对函数图像变化的影响.⑥ 了解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变化现象的重要函数模型,会用三角函数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8.平面向量(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① 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② 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理解两个向量相等的含义. ③ 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2)向量的线性运算① 掌握向量加法、减法的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② 掌握向量数乘的运算及其意义,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含义.③ 了解向量线性运算的性质及其几何意义.(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①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②掌握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③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④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①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②了解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③掌握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会进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④能运用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会用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5)向量的应用①会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②会用向量方法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与其他一些实际问题.9.三角恒等变换(1)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①会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②能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差的正弦、正切公式.③能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导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在联系.(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能运用上述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包括导出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但对这三组公式不要求记忆).10.解三角形(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2) 应用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11.数列(1)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法①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像、通项公式).②了解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函数.(2)等差数列、等比数列①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②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③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④了解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12.不等式(1)不等关系了解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 (2)一元二次不等式①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②通过函数图像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的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③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对给定的一元二次不等式,会设计求解的程序框图.(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①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②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能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③ 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能加以解决.(4)基本不等式:0,0)2a b a b +≥≥≥ ① 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② 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13.常用逻辑用语(1)命题及其关系① 理解命题的概念.② 了解“若p ,则q ”形式的命题及其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③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

2018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科考试大纲设计

2018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科考试大纲设计

2018年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科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衡量普通高中学生是否达到高中毕业要求的水平测试.考试成绩可作为普通高中学生毕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和高职院校分类提前招生录取的依据.Ⅱ.命题指导思想命题以中华人民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本大纲为依据.试题适用于使用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各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考生.试题符合水平性的考试规律和要求,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反映数学学科新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突出考查数学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考查初步应用数学学科知识与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数学学科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容,关注数学学科与社会的联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Ⅲ.考核目标与要求1.知识要求知识是指《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1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容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还包括按照一定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绘制图表等基本技能.各部分知识的整体要求及其定位参照《课程标准》相应模块的有关说明.对知识的要求依次是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1)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容是什么,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照样模仿,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和认识它.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了解,知道、识别,模仿,会求、会解等.(2)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知道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能够对所列知识做正确的描述说明并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容对有关问题作比较、判别、讨论,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描述,说明,表达,推测、想像,比较、判别,初步应用等.(3)掌握:要求能够对所列的知识容能够推导证明,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并且加以解决.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掌握、导出、分析,推导、证明,研究、讨论、运用、解决问题等.2.能力要求能力是指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1)空间想象能力:能根据条件作出正确的图形,根据图形想象出直观形象;能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中的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会运用图形与图表等手段形象地揭示问题的本质.(2)抽象概括能力:抽象是指舍弃事物非本质的属性,揭示其本质的属性;概括是指把仅仅属于某一类对象的共同属性区分出来的思维过程.抽象和概括是相互联系的,没有抽象就不可能有概括,而概括必须在抽象的基础上得出某种观点或某个结论.(3)推理论证能力: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它由前提和结论两部分组成;论证是由已有的正确的前提到被论证的结论的一连串的推理过程.推理既包括演绎推理,也包括合情推理;论证方法既包括按形式划分的演绎法和归纳法,也包括按思考方法划分的直接证法和间接证法.一般运用合情推理进行猜想,再运用演绎推理进行证明.(4)运算求解能力: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5)数据处理能力: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能从大量数据中抽取对研究问题有用的信息,并做出判断.(6)应用意识:能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解决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能理解对问题述的材料,并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类,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能应用相关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进而加以验证,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地表达和说明. 应用的主要过程是依据现实的生活背景,提炼相关的数量关系,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构造数学模型,并加以解决.(7)创新意识: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与灵活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分析信息,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3.个性品质要求个性品质是指考生个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形成审慎的思维习惯,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IV.考试围、考试容与要求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数学学业水平考试的围为必修课程的五个模块和选修课程系列1,以考查必修课程容为主.具体如下:1.集合(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①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②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①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②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3)集合的基本运算①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②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③能使用韦恩图(Venn)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2.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1)函数①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②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③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④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值、最小值及其几何意义;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⑤会运用函数图像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2)指数函数①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②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③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掌握指数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3)对数函数①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了解对数在简化运算中的作用.②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掌握对数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③了解指数函数y=a x与对数函数y=log a x互为反函数(a?0,a?1). (4)幂函数①了解幂函数的概念.,y=x1/2的图像,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②结合函数y=x,y=x2,y=x3,y=1x(5)函数与方程①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3.立体几何初步(1)空间几何体①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②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的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用斜二测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③会用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两种方法,画出三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④会画某些建筑物的视图与直观图(在不影响图形特征的基础上,尺寸、线条等不作严格要求).⑤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2)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①理解空间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定义,并了解如下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在此平面.◆公理2: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定理:空间中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②以立体几何的上述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定理.理解以下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如果一个平面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都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理解以下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该直线的任一个平面与此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就和交线平行.◆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相互平行.◆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一个平面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③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4.平面解析几何初步(1)直线与方程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②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③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定这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④掌握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了解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⑤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直线的交点坐标.⑥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2)圆与方程①掌握确定圆的几何要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②能根据给定直线、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能根据给定两个圆的方程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③能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④初步了解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3)空间直角坐标系①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会用空间直角坐标表示点的位置.②会推导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5.统计(1)随机抽样①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②会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了解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方法.(2)用样本估计总体①了解分布的意义和作用,会列频率分布表,会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②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数据标准差.③能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并作出合理的解释.④会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理解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⑤会用随机抽样的基本方法和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6.概率(1)事件与概率①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了解概率的意义,了解频率与概率的区别.②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2)古典概型①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②会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3)随机数与几何概型①了解随机数的意义,能运用模拟方法估计概率.②了解几何概型的意义.7.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1)任意角的概念、弧度制①了解任意角的概念.②了解弧度制概念,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2)三角函数① 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② 能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推导出2πα±,πα±的正弦、余弦、正切的诱导公式,能画出sin y x =,cos y x =,tan y x =的图像,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③ 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在区间[0,2π]的性质(如单调性、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与x 轴的交点等).理解正切函数在区间,22ππ⎛⎫- ⎪⎝⎭的单调性. ④ 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22sin cos 1x x +=,sin tanx cos x x= ⑤ 了解函数sin(x )y A ωϕ=+的物理意义;能画出sin(x )y A ωϕ=+的图像,了解参数A ,ω,ϕ对函数图像变化的影响.⑥ 了解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变化现象的重要函数模型,会用三角函数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8.平面向量(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① 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② 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理解两个向量相等的含义. ③ 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2)向量的线性运算① 掌握向量加法、减法的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② 掌握向量数乘的运算及其意义,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含义.③ 了解向量线性运算的性质及其几何意义.(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①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②掌握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③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④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①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②了解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③掌握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会进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④能运用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会用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5)向量的应用①会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②会用向量方法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与其他一些实际问题.9.三角恒等变换(1)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①会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②能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差的正弦、正切公式.③能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导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在联系.(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能运用上述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包括导出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但对这三组公式不要求记忆).10.解三角形(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2) 应用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11.数列(1)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法①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像、通项公式).②了解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函数.(2)等差数列、等比数列①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②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③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④了解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12.不等式(1)不等关系了解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2)一元二次不等式①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②通过函数图像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的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③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对给定的一元二次不等式,会设计求解的程序框图.(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①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② 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能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③ 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能加以解决.(4)基本不等式:0,0)2a b a b +≥≥≥ ① 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② 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13.常用逻辑用语(1)命题及其关系① 理解命题的概念.② 了解“若p ,则q ”形式的命题及其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③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

2023广东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数学

2023广东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数学

2023广东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近年来,广东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在全国范围内备受瞩目。

数学作为其中一门重要科目,对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考察。

本文将围绕2023广东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部分展开讨论。

一、考试结构和题型2023广东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部分主要包含两个大题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选择题占评分的60%,其中包括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

非选择题占评分的40%,包括填空题、解答题和证明题。

二、知识范围和考察重点2023广东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部分的知识范围主要涵盖高中数学教材的内容,其中重点考察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1. 函数与方程考察学生对函数的理解、函数图像的绘制与特征描述、方程的解法和应用等。

2. 几何与变换考察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定理的应用、几何变换和相应性质的掌握等。

3. 概率与统计考察学生对概率与统计的基本概念、实际问题的解决以及相关计算技巧等。

4.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考察学生对数列的概念、性质、通项公式和递推关系的掌握,以及利用数学归纳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应试技巧与备考建议1. 提前复习,合理规划时间学生应提前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进行复习和练习,有针对性地强化相对薄弱的知识点。

2. 考前模拟训练学生可以参加模拟考试,模拟真实考试环境,熟悉考试流程和题目类型,提高应对考试的能力。

3. 数学工具的熟练使用在考试中,熟练使用计算器、几何工具等数学工具可以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4. 阅读题目需细致入微考生需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问题的意思,注意条件限制,确保对问题的理解准确。

5. 解答步骤清晰,条理分明解答非选择题时,应给出详细的解题步骤,每一步都要清晰明确,以避免过程错误导致答案错误。

6. 注意答题细节,规范书写在填空题和解答题中,需要注意答题细节,尽可能简洁明了地书写解答过程与结果,避免疏漏和不规范书写。

四、学习资源和辅导渠道1. 数学教材和练习册学生可以参考广东高中数学教材,逐章复习,做一些基本题型和典型例题,巩固基础知识。

2024年1月广东省数学学业水平测试

2024年1月广东省数学学业水平测试

2024年1月广东省数学学业水平测试测试说明广东省数学学业水平测试旨在评估学生在高中数学课程研究过程中的学业水平,检验其对数学基础知识和运用能力的掌握程度。

本测试遵循我国教育部颁布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进行命题,涵盖必修和选修模块的内容。

测试成绩将作为学生高中毕业的重要依据之一。

测试时间2024年1月测试科目数学测试形式闭卷考试,含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测试内容1. 必修模块:集合与函数的概念、函数、导数及其应用、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统计、数列、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简易逻辑等。

2. 选修模块:选修1-1(几何证明方法)、选修1-2(数列的极限)、选修2-1(空间解析几何)、选修2-2(概率统计与随机分布)、选修3-1(数学归纳法)、选修4-1(图论基础)等。

评分标准1. 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2. 填空题:每题5分,共计30分。

3. 解答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总分100分。

测试策略1. 熟练掌握各模块基础知识,加强概念理解,提高解题能力。

2. 针对不同题型,采取有针对性的解题方法,注意运用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

3. 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完成所有题目。

在保证解答准确性的前提下,提高答题速度。

备考建议1. 系统复各模块知识点,巩固基础。

2. 完成近年广东省数学学业水平测试真题,熟悉考试题型和命题规律。

3. 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提高。

4. 加强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祝各位考生在2024年1月广东省数学学业水平测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2024广东学业水平考试考纲

2024广东学业水平考试考纲

2024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考纲一、概述广东省学业水平考试作为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其考纲的设定直接反映了教育部门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2024年的考纲在继承往年框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科知识的融合与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旨在引导学生形成全面、系统的知识结构,并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科目与内容科目设置广东省学业水平考试通常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科目,以及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辅助科目。

这些科目的设置旨在全面评估学生在各个学科领域的学习成果。

2. 内容要点语文:注重文言文与现代文的阅读理解,强调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的培养。

数学:涵盖代数、几何、概率与统计等基础知识,强调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

英语:重视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特别注重实际交流能力的运用。

物理、化学、生物:关注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强调实验操作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历史、地理、政治:注重历史事件的解读、地理现象的分析和政治理论的理解,强调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培养。

三、考试形式与时间考试形式学业水平考试通常采用闭卷笔试形式,部分科目如英语口语可能采用面试形式。

笔试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面试则更侧重于实际交流和应用能力的评估。

2. 考试时间具体考试时间根据广东省教育部门的安排而定,通常会在每年的固定时段内进行。

考试时间的安排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复习需要。

四、备考建议系统复习:根据考纲要求,系统梳理各科目知识点,确保无遗漏。

强化基础: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打好“地基”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提升能力: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解题技巧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模拟测试:定期进行模拟测试,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并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

关注时事:对于历史、政治等科目,关注时事热点,了解社会动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相关知识点。

身心健康: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和锻炼习惯,确保在考试期间能够发挥出最佳状态。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科考试大纲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科考试大纲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科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衡量普通高中学生是否达到高中毕业要求的水平测试.考试成绩可作为普通高中学生毕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和高职院校分类提前招生录取的依据.Ⅱ.命题指导思想命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本大纲为依据.试题适用于使用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各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考生.试题符合水平性的考试规律和要求,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反映数学学科新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突出考查数学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考查初步应用数学学科知识与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数学学科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关注数学学科与社会的联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Ⅲ.考核目标与要求1.知识要求知识是指《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1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还包括按照一定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绘制图表等基本技能.各部分知识的整体要求及其定位参照《课程标准》相应模块的有关说明.对知识的要求依次是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1)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照样模仿,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和认识它.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了解,知道、识别,模仿,会求、会解等.(2)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知道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能够对所列知识做正确的描述说明并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内容对有关问题作比较、判别、讨论,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描述,说明,表达,推测、想像,比较、判别,初步应用等.(3)掌握:要求能够对所列的知识内容能够推导证明,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并且加以解决.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掌握、导出、分析,推导、证明,研究、讨论、运用、解决问题等.2.能力要求能力是指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1)空间想象能力:能根据条件作出正确的图形,根据图形想象出直观形象;能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中的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会运用图形与图表等手段形象地揭示问题的本质.(2)抽象概括能力:抽象是指舍弃事物非本质的属性,揭示其本质的属性;概括是指把仅仅属于某一类对象的共同属性区分出来的思维过程.抽象和概括是相互联系的,没有抽象就不可能有概括,而概括必须在抽象的基础上得出某种观点或某个结论.(3)推理论证能力: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它由前提和结论两部分组成;论证是由已有的正确的前提到被论证的结论的一连串的推理过程.推理既包括演绎推理,也包括合情推理;论证方法既包括按形式划分的演绎法和归纳法,也包括按思考方法划分的直接证法和间接证法.一般运用合情推理进行猜想,再运用演绎推理进行证明.(4)运算求解能力: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5)数据处理能力: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能从大量数据中抽取对研究问题有用的信息,并做出判断.(6)应用意识:能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解决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能理解对问题陈述的材料,并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类,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能应用相关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进而加以验证,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地表达和说明. 应用的主要过程是依据现实的生活背景,提炼相关的数量关系,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构造数学模型,并加以解决.(7)创新意识: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与灵活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分析信息,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3.个性品质要求个性品质是指考生个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形成审慎的思维习惯,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IV.考试范围、考试内容与要求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数学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为必修课程的五个模块和选修课程系列1,以考查必修课程内容为主.具体如下:1.集合(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① 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② 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① 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② 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3)集合的基本运算① 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② 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③ 能使用韦恩图(Venn)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2.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1)函数① 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② 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③ 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④ 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值、最小值及其几何意义;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⑤ 会运用函数图像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2)指数函数① 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② 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③ 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掌握指数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3)对数函数① 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了解对数在简化运算中的作用.② 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掌握对数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③ 了解指数函数y=a x与对数函数y=log a x互为反函数(a? 0,a?1). (4)幂函数① 了解幂函数的概念.② 结合函数y=x,y=x2,y=x3,y=1,y=x1/2的图像,了解它们的变x化情况.(5)函数与方程① 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3.立体几何初步(1)空间几何体① 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② 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的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用斜二测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③ 会用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两种方法,画出三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④ 会画某些建筑物的视图与直观图(在不影响图形特征的基础上,尺寸、线条等不作严格要求).⑤ 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2)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① 理解空间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定义,并了解如下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在此平面内.◆公理2: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定理:空间中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② 以立体几何的上述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定理.理解以下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都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理解以下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该直线的任一个平面与此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就和交线平行.◆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相互平行.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③ 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4.平面解析几何初步(1)直线与方程①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② 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③ 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定这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④ 掌握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了解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⑤ 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直线的交点坐标.⑥ 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2)圆与方程① 掌握确定圆的几何要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② 能根据给定直线、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能根据给定两个圆的方程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③ 能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④ 初步了解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3)空间直角坐标系① 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会用空间直角坐标表示点的位置.② 会推导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5.统计(1)随机抽样① 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② 会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了解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方法.(2)用样本估计总体① 了解分布的意义和作用,会列频率分布表,会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② 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数据标准差.③ 能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并作出合理的解释.④ 会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理解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⑤ 会用随机抽样的基本方法和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6.概率(1)事件与概率① 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了解概率的意义,了解频率与概率的区别.② 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2)古典概型① 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② 会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3)随机数与几何概型① 了解随机数的意义,能运用模拟方法估计概率.② 了解几何概型的意义.7.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1)任意角的概念、弧度制① 了解任意角的概念.② 了解弧度制概念,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2)三角函数① 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② 能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推导出2πα±,πα±的正弦、余弦、正切的诱导公式,能画出sin y x =,cos y x =,tan y x =的图像,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③ 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在区间[0,2π]的性质(如单调性、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与x 轴的交点等).理解正切函数在区间,22ππ⎛⎫- ⎪⎝⎭的单调性.④ 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22sin cos 1x x +=,sin tanx cos x x= ⑤ 了解函数sin(x )y A ωϕ=+的物理意义;能画出sin(x )y A ωϕ=+的图像,了解参数A ,ω,ϕ对函数图像变化的影响.⑥ 了解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变化现象的重要函数模型,会用三角函数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8.平面向量(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① 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② 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理解两个向量相等的含义. ③ 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2)向量的线性运算① 掌握向量加法、减法的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② 掌握向量数乘的运算及其意义,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含义.③ 了解向量线性运算的性质及其几何意义.(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① 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② 掌握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③ 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④ 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① 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② 了解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③ 掌握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会进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④ 能运用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会用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5)向量的应用① 会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② 会用向量方法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与其他一些实际问题.9.三角恒等变换(1)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① 会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② 能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差的正弦、正切公式.③ 能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导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能运用上述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包括导出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但对这三组公式不要求记忆).10.解三角形(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2) 应用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11.数列(1)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法① 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像、通项公式).② 了解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函数.(2)等差数列、等比数列① 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② 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③ 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④ 了解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12.不等式(1)不等关系了解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 (2)一元二次不等式① 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② 通过函数图像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的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③ 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对给定的一元二次不等式,会设计求解的程序框图.(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① 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② 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能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③ 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能加以解决. (4)基本不等式:0,0)2a b a b +≥≥≥ ① 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② 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13.常用逻辑用语(1)命题及其关系① 理解命题的概念.② 了解“若p,则q”形式的命题及其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③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

最新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科考试大纲资料

最新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科考试大纲资料

2017 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科考试大纲I.考试性质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衡量普通高中学生是否达到高中毕业要求的水平测试.考试成绩可作为普通高中学生毕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和高职院校分类提前招生录取的依据.n .命题指导思想命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本大纲为依据.试题适用于使用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各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考生.试题符合水平性的考试规律和要求,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反映数学学科新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突出考查数学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考查初步应用数学学科知识与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数学学科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关注数学学科与社会的联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皿.考核目标与要求1.知识要求知识是指《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1 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还包括按照一定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绘制图表等基本技能.各部分知识的整体要求及其定位参照《课程标准》相应模块的有关说明.对知识的要求依次是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1)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照样模仿,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和认识它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了解,知道、识别,模仿,会求、会解等(2)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知道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能够对所列知识做正确的描述说明并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内容对有关问题作比较、判别、讨论,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描述,说明,表达,推测、想像,比较、判别,初步应用等.(3)掌握:要求能够对所列的知识内容能够推导证明,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并且加以解决.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掌握、导出、分析,推导、证明,研究、讨论、运用、解决问题等.2.能力要求能力是指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1)空间想象能力:能根据条件作出正确的图形,根据图形想象出直观形象;能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中的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会运用图形与图表等手段形象地揭示问题的本质.(2)抽象概括能力:抽象是指舍弃事物非本质的属性,揭示其本质的属性;概括是指把仅仅属于某一类对象的共同属性区分出来的思维过程.抽象和概括是相互联系的,没有抽象就不可能有概括,而概括必须在抽象的基础上得出某种观点或某个结论.(3)推理论证能力: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它由前提和结论两部分组成;论证是由已有的正确的前提到被论证的结论的一连串的推理过程.推理既包括演绎推理,也包括合情推理;论证方法既包括按形式划分的演绎法和归纳法,也包括按思考方法划分的直接证法和间接证法.一般运用合情推理进行猜想,再运用演绎推理进行证明.(4)运算求解能力: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5)数据处理能力: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能从大量数据中抽取对研究问题有用的信息,并做出判断.(6)应用意识:能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解决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能理解对问题陈述的材料,并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类,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能应用相关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进而加以验证,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地表达和说明. 应用的主要过程是依据现实的生活背景,提炼相关的数量关系,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构造数学模型,并加以解决.(7)创新意识: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与灵活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分析信息,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3.个性品质要求个性品质是指考生个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数学的认识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形成审慎的思维习惯,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IV. 考试范围、考试内容与要求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数学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为必修课程的五个模块和选修课程系列1,以考查必修课程内容为主.具体如下:1.集合(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①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②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①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②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3)集合的基本运算①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②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③能使用韦恩图(Venn )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2 •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幕函数)(1)函数①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②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③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④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值、最小值及其几何意义;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⑤会运用函数图像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2)指数函数①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②理解有理指数幕的含义,了解实数指数幕的意义,掌握幕的运算③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掌握指数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3 )对数函数①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了解对数在简化运算中的作用•②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掌握对数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③了解指数函数y = a x与对数函数y=log a x互为反函数(a • 0, a = 1).(4)幕函数①了解幕函数的概念•2 3 1 1②结合函数y=x, y=x,y=x,y ,y = X的图像,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x(5)函数与方程①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3 •立体几何初步(1)空间几何体①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②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的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用斜二测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③会用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两种方法,画出三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④会画某些建筑物的视图与直观图(在不影响图形特征的基础上,尺寸、线条等不作严格要求)•⑤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2)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①理解空间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定义,并了解如下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公理1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在此平面内♦公理2: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3 :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公理4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定理:空间中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②以立体几何的上述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定理.理解以下判定定理. ♦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都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理解以下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该直线的任一个平面与此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就和交线平行.♦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相互平行.♦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③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4.平面解析几何初步(1)直线与方程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②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③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定这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④掌握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了解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⑤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直线的交点坐标.⑥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2)圆与方程①掌握确定圆的几何要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②能根据给定直线、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能根据给定两个圆的方程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③能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④初步了解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3)空间直角坐标系①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会用空间直角坐标表示点的位置.②会推导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5.统计(1)随机抽样①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②会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了解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方法(2)用样本估计总体①了解分布的意义和作用,会列频率分布表,会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②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数据标准差.③能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并作出合理的解释④会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理解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⑤会用随机抽样的基本方法和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6.概率(1)事件与概率①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了解概率的意义,了解频率与概率的区别.②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2)古典概型①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②会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3)随机数与几何概型①了解随机数的意义,能运用模拟方法估计概率.②了解几何概型的意义.7•基本初等函数n (三角函数)(1)任意角的概念、弧度制① 了解任意角的概念•② 了解弧度制概念,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 •(2)三角函数① 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n② 能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推导出,n -■的正弦、余弦、正切的诱导公2式,能画出y =sin x, y =cosx,y =tanx 的图像,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③ 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在区间 与x 轴的交点等).理解正切函数在区间④ 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2 2sin x cos x =1,⑤ 了解函数y 参数A^ /对函数图像变化的影响⑥ 了解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变化现象的重要函数模型,会用三角函数解决一些简单实 际问题•8. 平面向量(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① 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② 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理解两个向量相等的含义 •③ 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 (2) 向量的线性运算① 掌握向量加法、减法的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 ② 掌握向量数乘的运算及其意义,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含义 ③ 了解向量线性运算的性质及其几何意义 •(3)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① 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 ② 掌握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0, 2n 的性质(如单调性、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n i 的单调性. .2,2si nx , t arx .能画出 y =Asin(‘x •的图像,了解co sc二Asin(・•「)的物理意义;③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④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①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② 了解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③掌握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会进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④能运用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会用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5)向量的应用① 会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② 会用向量方法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与其他一些实际问题.9.三角恒等变换(1)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① 会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② 能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差的正弦、正切公式.③能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导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能运用上述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包括导出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但对这三组公式不要求记忆).10.解三角形(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2)应用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11.数列(1)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法① 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像、通项公式).② 了解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函数.(2)等差数列、等比数列① 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② 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③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④了解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12.不等式(1)不等关系了解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2)一元二次不等式①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②通过函数图像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的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③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对给定的一元二次不等式,会设计求解的程序框图(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①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②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能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③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能加以解决勺+ b ■—(4) ----------------------------- 基本不等式:A. ab ( a > 0, b > 0 )2①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②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13. 常用逻辑用语(1)命题及其关系①理解命题的概念•②了解若p,则q”形式的命题及其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③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2)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3)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①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②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14. 圆锥曲线与方程(1)圆锥曲线①了解圆锥曲线的实际背景,了解圆锥曲线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②掌握椭圆的定义、几何图形、标准方程及简单性质③了解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它的简单几何性质•④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⑤了解圆锥曲线的简单应用•15.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1)复数的概念①理解复数的基本概念•②理解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③了解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2 )复数的四则运算①会进行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②了解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的几何意义V .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答卷形式,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VI .试卷结构与题型全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共21题•其中:单项选择题15题,每题4分,共60分;填空题4题,每题4分,共16分;解答题2题,共24分•W .题型示例、选择题1•设i为虚数单位,则复数(3 4i)i =A. -4-3iB. -4 3iC.4 3iD.4-3i2.已知集合A =〔1, 2,3,4f, B 4, 6,则萌B =9. 在样本X 1, X 2, X 3, X 4, X 5中,若X 1, X 2, X 3的均值为80, %, X 5的均值为90,则X 1, X 2, X 3, X 4, X 5 的均值是10. 已知角的顶点为坐标原点,始边为 x 轴的正半轴,若P(4, 3)是角终边上的一点,则 tan 71 =A.;1,2B.(2,4C.l 2,6l13.函数f (x) :的定义域是1 - xA. 1,亠 |B. 1,亠 |C. |, 1]4.log 212「log 2 3 二1 A. -2 B. 0C.-25. 直线x 3y • 3 = 0的斜率是1 1A. B.—C.-3336. 设向量 a = (2sinr,2cosr),则 |a | =A.8B.4C.27. 下列函数在其定义域内单调递减的是D. S, 3?D. 一::,1D.2D.3D.1A. y =B. y = 2x28.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 F 中,3^1,A. 2B. -2(1 f C. y y 22D. y 二 xa^4,贝V a 3 二C. JD.- 三A.80B.84C.85D.9012.已知 a ,R ,贝V a 2 ”是 a 2 2a ”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13•设D, E, F 分别为△ ABC 的三边BC, CA, AB 的中点,则1 1—*A. ADB. —ADC. BCD.—BC22x y < 114•已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x-y < 1,则z = x ,2y 的最小值为 x 1 > 0A. 3B. 1C. -5D. -615•设I 为直线,:•,[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若 I //〉,I // :,则〉II -B.若 I 」二,I 」,则〉/ / ■C.若 I _〉,I // ,则--//^D.若驀」■:',丨〃〉,则 I _ 1二、填空题16•已知一个球的表面积为 8 n cm 3,则它的半径等于 ______________ cm .17.以点(2, -1)为圆心且与直线x ^6相切的圆的方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A.35B.-5C.43"x 2 +1, x < 111.设函数f(x) =2 ,则 f (f (2))二, x 1 xA.1B.2C.3D.-4D.4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18•将2本不同的数学书和1本语文书在书架上随机排成一行,则2本数学书相邻的概率为__________ .19. 已知椭圆中心在原点,一个焦点为F(-2、、3, 0),且长轴长是短轴长的2倍,则该椭圆的离心率e二___________ .三、解答题n20. 在厶ABC中,角A , B , C对应的边分别为a , b , c,且A B .3(1) 求sin AcosB cosAsin B 的值;(2) 若a =1, b =2,求c的值;(3)求三角形ABC的面积•21•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B1G中,AC =3,BC =4, AB = 5,点D是AB的中点•(1) 证明:AC _ BCj;(2) 证明:AC1//平面CDB1;(3) 求三棱锥B -BQD的体积.。

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

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

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
一、说明
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是中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考试的目的是测试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基本技能和概念的理解。

以下是数学学业水平考试的复提纲。

二、考试范围
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的内容主要包括:
1. 函数与方程式
- 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
- 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二次方程组
2. 解析几何
- 直线,圆,抛物线,双曲线
3. 三角函数与三角恒等式
-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正余弦函数,三角函数图像与性质,三角等式、三角差化积公式
4.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
- 首项,公比,通项公式,常数项数列,数列求和公式
5. 导数与微积分初步
- 函数的导数,变化率与导数概念,导数的运算,函数图形的
一阶导数特征,导数的应用,微积分基本概念
6. 概率统计初步
-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频率与概率,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律,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密度函数,期望和方差
三、复方法
1. 审查课本或参考书内容,总结重点内容,例如公式和定理等。

2. 做大量练题,尤其是历年高考试题,因为这些试题反映出考
试的难度和类型。

3. 建立复笔记或单词卡片,用于加深记忆。

4. 参加模拟考试并及时了解和纠正错误。

四、注意事项
1. 确保知道考试的日期、时间和地点。

2. 在考试当天提前到达考场。

3. 仔细审题,不要漏掉题目中的任何一个关键字。

4. 仔细检查答案,并且检查是否有任何遗漏。

祝你成功通过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

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大纲说明

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大纲说明

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大纲说明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是对高中生数学学业水平的重要检验,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和高中毕业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将对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大纲进行详细说明,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考试要求,为备考做好充分准备。

一、考试性质与目的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是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进行的终结性考试,旨在全面检测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以及学生在数学学科方面达到的学业水平。

其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数学学科毕业要求。

2、为高中学生毕业提供数学学科的学业水平依据。

3、为评价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二、考试内容与要求(一)必修课程1、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集合:理解集合的含义,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能够进行集合的运算。

(2)常用逻辑用语: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含义,能够进行命题的判断与推理。

2、函数(1)函数的概念与性质: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等性质。

(2)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掌握这三类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能够运用它们解决相关问题。

(3)函数的应用:能够运用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3、三角函数(1)任意角与弧度制:理解任意角的概念,掌握弧度制与角度制的换算。

(2)三角函数的概念、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诱导公式:掌握三角函数的定义,能运用基本关系和诱导公式进行化简和求值。

(3)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掌握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能够进行图象的变换和应用。

4、向量(1)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加法、减法、数乘运算。

(2)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掌握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能够进行向量的坐标运算。

(3)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概念,能够运用数量积解决有关问题。

5、数列(1)数列的概念:理解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

(2)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掌握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 n 项和公式,能够运用它们解决相关问题。

2021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科合格性考试说明

2021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科合格性考试说明

2021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科合格性考试说明I. 考试性质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是考核考生是否达到国家要求的高中毕业合格标准的水平测试,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是高职院校春季招收高中毕业生的依据之一,是评价普通高中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参考。

II. 命题指导思想命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和本说明为依据,试题适用于使用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各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考生。

试题要体现立德树人根本要求,注重考查考生科学和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有利于促进考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命题涵盖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四个维度,符合合格性考试规律和要求,体现数学的核心素养.试题要能考查数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考查初步应用数学学科知识与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能关注数学学科的主干内容、数学文化的渗透和数学探究,要能关注数学学科与生活及生产实践的联系。

III. 考核目标与要求1. 知识要求知识是指《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必修课程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还包括按照一定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绘制图表等基本技能。

各部分知识的整体要求及其定位参照《课程标准》相应模块的有关说明.对知识的要求依次是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1)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照样模仿,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和认识它。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了解,知道、识别,模仿,会求、会解等。

(2)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知道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能够对所列知识做正确的描述说明并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内容对有关问题作比较、判别、讨论,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科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衡量普通高中学生是否达到高中毕业要求的水平测试.考试成绩可作为普通高中学生毕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和高职院校分类提前招生录取的依据.Ⅱ.命题指导思想命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本大纲为依据.试题适用于使用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各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考生.试题符合水平性的考试规律和要求,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反映数学学科新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突出考查数学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考查初步应用数学学科知识与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数学学科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关注数学学科与社会的联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Ⅲ.考核目标与要求1.知识要求— 1 —知识是指《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1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还包括按照一定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绘制图表等基本技能.各部分知识的整体要求及其定位参照《课程标准》相应模块的有关说明.对知识的要求依次是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1)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照样模仿,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和认识它.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了解,知道、识别,模仿,会求、会解等.(2)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知道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能够对所列知识做正确的描述说明并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内容对有关问题作比较、判别、讨论,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描述,说明,表达,推测、想像,比较、判别,初步应用等.(3)掌握:要求能够对所列的知识内容能够推导证明,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并且加以解决.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掌握、导出、分析,推导、证明,研究、讨论、运用、解决问题等.2.能力要求— 2 —能力是指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1)空间想象能力:能根据条件作出正确的图形,根据图形想象出直观形象;能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中的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会运用图形与图表等手段形象地揭示问题的本质.(2)抽象概括能力:抽象是指舍弃事物非本质的属性,揭示其本质的属性;概括是指把仅仅属于某一类对象的共同属性区分出来的思维过程.抽象和概括是相互联系的,没有抽象就不可能有概括,而概括必须在抽象的基础上得出某种观点或某个结论.(3)推理论证能力: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它由前提和结论两部分组成;论证是由已有的正确的前提到被论证的结论的一连串的推理过程.推理既包括演绎推理,也包括合情推理;论证方法既包括按形式划分的演绎法和归纳法,也包括按思考方法划分的直接证法和间接证法.一般运用合情推理进行猜想,再运用演绎推理进行证明.(4)运算求解能力: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5)数据处理能力: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能从大量数据中抽取对研究问题有用的信息,并做出判断.(6)应用意识:能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解决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能理解对问题陈述的材料,并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类,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能应用相关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进而加以— 3 —验证,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地表达和说明. 应用的主要过程是依据现实的生活背景,提炼相关的数量关系,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构造数学模型,并加以解决.(7)创新意识: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与灵活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分析信息,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3.个性品质要求个性品质是指考生个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形成审慎的思维习惯,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IV.考试范围、考试内容与要求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数学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为必修课程的五个模块和选修课程系列1,以考查必修课程内容为主.具体如下:1.集合(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①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②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①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②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3)集合的基本运算①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②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4 —— 5 —③ 能使用韦恩图(Venn )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2.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1)函数① 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② 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③ 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④ 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值、最小值及其几何意义;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⑤ 会运用函数图像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2)指数函数① 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② 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③ 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掌握指数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3)对数函数① 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了解对数在简化运算中的作用.② 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掌握对数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③ 了解指数函数x y a =与对数函数log a y x =互为反函数(0,1a a >≠).(4)幂函数① 了解幂函数的概念.② 结合函数12231,,,,y x y x y x y y x x =====的图像,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 (5)函数与方程① 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3.立体几何初步(1)空间几何体① 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②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的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用斜二测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③会用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两种方法,画出三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④会画某些建筑物的视图与直观图(在不影响图形特征的基础上,尺寸、线条等不作严格要求).⑤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2)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①理解空间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定义,并了解如下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在此平面内.◆公理2: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定理:空间中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②以立体几何的上述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定理.理解以下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都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理解以下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该直线的任一个平面与此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就和交线平行.◆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相互平行.◆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6 —③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4.平面解析几何初步(1)直线与方程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②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③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定这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④掌握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两点式及一般式),了解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⑤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直线的交点坐标.⑥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2)圆与方程①掌握确定圆的几何要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②能根据给定直线、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能根据给定两个圆的方程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③能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④初步了解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3)空间直角坐标系①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会用空间直角坐标表示点的位置.②会推导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5.统计(1)随机抽样①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②会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了解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方法.(2)用样本估计总体①了解分布的意义和作用,会列频率分布表,会画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②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数据标准差.③能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字特征(如平均数、标准差),并作出合理的解释.— 7 —— 8 — ④ 会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会用样本的基本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基本数字特征,理解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⑤ 会用随机抽样的基本方法和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6.概率(1)事件与概率① 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了解概率的意义,了解频率与概率的区别.② 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2)古典概型① 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② 会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3)随机数与几何概型① 了解随机数的意义,能运用模拟方法估计概率.② 了解几何概型的意义.7.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1)任意角的概念、弧度制① 了解任意角的概念.② 了解弧度制概念,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2)三角函数① 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② 能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推导出π2±α,π±α的正弦、余弦、正切的诱导公式,能画出sin ,cos ,tan y x y x y x ===的图像,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③ 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在区间[0,2π]的性质(如单调性、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与x 轴的交点等).理解正切函数在区间ππ,22⎛⎫- ⎪⎝⎭的单调性. ④ 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1cos sin 22=+x x sin tan cos x x x=.— 9 —⑤ 了解函数sin()y A x ωϕ=+的物理意义;能画出sin()y A x ωϕ=+的图像,了解参数,,A ωϕ对函数图像变化的影响.⑥ 了解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变化现象的重要函数模型,会用三角函数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8.平面向量(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① 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② 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理解两个向量相等的含义.③ 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2)向量的线性运算① 掌握向量加法、减法的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② 掌握向量数乘的运算及其意义,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含义.③ 了解向量线性运算的性质及其几何意义.(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① 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② 掌握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③ 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④ 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① 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② 了解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③ 掌握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会进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④ 能运用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会用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5)向量的应用① 会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单的平面几何问题.② 会用向量方法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与其他一些实际问题.9.三角恒等变换(1)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① 会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出两角差的余弦公式.② 能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差的正弦、正切公式.③能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导出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导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2)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能运用上述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包括导出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但对这三组公式不要求记忆).10.解三角形(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2) 应用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11.数列(1)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法①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像、通项公式).②了解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函数.(2)等差数列、等比数列①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②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③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④了解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12.不等式(1)不等关系了解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2)一元二次不等式①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②通过函数图像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的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③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对给定的一元二次不等式,会设计求解的程序框图.(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①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10 —— 11 —② 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能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③ 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能加以解决. (4)基本不等式:2ba ≥ab (,a b ≥0≥0) ① 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② 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13.常用逻辑用语(1)命题及其关系 ① 理解命题的概念.② 了解“若p ,则q ”形式的命题及其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③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 (2)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 (3)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① 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 ② 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14.圆锥曲线与方程(1)圆锥曲线① 了解圆锥曲线的实际背景,了解圆锥曲线在刻画现实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② 掌握椭圆的定义、几何图形、标准方程及简单性质.③ 了解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它的简单几何性质.④ 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 ⑤ 了解圆锥曲线的简单应用. 15.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1)复数的概念 ① 理解复数的基本概念. ② 理解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③ 了解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 (2)复数的四则运算— 12 — ① 会进行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② 了解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的几何意义.V .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答卷形式,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VI .试卷结构与题型全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共21题.其中: 单项选择题15题,每题4分,共60分; 填空题4题,每题4分,共16分; 解答题2题,共24分.Ⅶ.题型示例一、选择题1.设i 为虚数单位,则复数(34i)i += A.43i --B.43i -+C.43i +D.43i -2.已知集合{}12,,,34=A ,{}2,4,6=B ,则A B =A.{}1,2B.{}2,4C.{}2,6D.{}2,3— 13 —3.函数1()1f x x=-的定义域是 A.[)1,+∞ B.()1,+∞C.(],1-∞D.(),1-∞4.22log 12log 3-= A.2-B.0C.12D.25.直线330x y ++=的斜率是A.13-B.13C.3-D.36.设向量(2sin ,2cos )=θθa ,则||a =A.8B.4C.2D.17.下列函数在其定义域内单调递减的是A.12y x =B.2x y =C.12xy ⎛⎫= ⎪⎝⎭D.2y x =8.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n a 中,11a =,54a =,则3a = A.2B.2-2D.2-9.在样本12345,,,,x x x x x 中,若123,,x x x 的均值为80,45,x x 的均值为90,则12345,,,,x x x x x 的均值是A.80B.84C.85D.9010.已知角θ的顶点为坐标原点,始边为x 轴的正半轴,若(4,3)P 是角θ终边上的一点,则tan θ=— 14 — A.35B.45C.43D.3411.设函数21,1()2,1⎧+⎪=⎨>⎪⎩x x f x x x≤,则((2))f f =A.1B.2C.3D.412.已知a ∈R ,则“2a >”是“22a a >”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13.设,,D E F 分别为ABC △的三边,,BC CA AB 的中点,则EB FC +=A.ADB.12AD C.BC D.12BC 14.已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11,10+⎧⎪-⎨⎪+⎩x y x y x ≤≤≥则2z x y =+的最小值为A.3B.1C.5-D.6-15.设l 为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若//,//l l αβ,则//αβB.若,⊥⊥l l αβ,则//αβC.若,//⊥l l αβ,则αβ//D.若,⊥l αβα//,则l β⊥二、填空题16.已知一个球的表面积为8πcm 3,则它的半径等于 cm . 17.以点(2,1)-为圆心且与直线6x y +=相切的圆的方程是 .— 15 —18.将2本不同的数学书和1本语文书在书架上随机排成一行,则2本数学书相邻的概率为 .19.已知椭圆中心在原点,一个焦点为(0)-F ,且长轴长是短轴长的2倍,则该椭圆的离心率e = . 三、解答题20.在ABC △中,角A ,B ,C 对应的边分别为a ,b ,c ,且π3+=A B . (1)求sin cos cos sin A B A B +的值; (2)若2,1==a b ,求c 的值; (3)求三角形ABC 的面积.21.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3AC =,4BC =,5AB =,点D 是AB 的中点.(1)证明:1AC BC ⊥;(2)证明:1AC ∥平面1CDB ; (3)求三棱锥1B B CD -的体积.A1C 1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