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浙江省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精品]2019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试题(含解析)
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历史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中华文化史》一书写道:“这一时期民本思潮的重心有二: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人)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人类社会关系(君—民)方面,强调民的作用。
”这一时期A.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B. 儒学正统地位确立C. 儒家伦理得到强化D. 儒家思想趋向新启蒙【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先秦时期,土阶层崛起,孟子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命题与“突出人的地位”“强调民的作用”相符合,而这一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故A项正确;B项出现于汉武帝时期,当时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涉及的对象是皇帝,与“人类与自然关系”不符,B项错误;C项出现于两宋时期,当时出现了程朱理学,而程朱理学侧重于对人性的思考,明显与“在人类社会关系(君一民)方面,强调民的作用”不符,C项错误;D项出现于明清时期,强调限制君权,具有启蒙性质,D项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民本思想【名师点睛】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1)孔子的民本思想:“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思想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与人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心。
这种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的精神,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反映了孔子的民本思想。
今天,孔子的这一思想仍然具有普遍的现实性和永恒的价值。
(2)孟子的民本思想:孟子的“仁政”贯穿着民本思想。
孟子提出“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劝说统治阶级要善待民众,不要过分地剥削他们;总结战国时期各国治乱兴衰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在用“仁政”来解释君民关系。
民本思想是孟子哲学思想中的精华,也是对孔子民本思想的发展。
(3)荀子的民本思想:荀子大体遵循了孔孟的路线。
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1.本试卷共6页,全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须准确填写自己的姓名、学校、准考证号,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3.第Ⅰ卷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第Ⅱ卷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写,涂写要工整、清晰4.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一、单选题(60分)1.钱穆指出:“总观国史,政制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三也。
”古代中国“政制演进”反映了( )A.血缘关系对政制的影响日益减少B.地方由分裂割据走向国家统一C.商品经济日益占居社会主导地位D.专制集权逐步确立与不断加强2.公元前634年,齐国攻打鲁国,鲁国派使臣见齐君说,鲁国的祖上周公与齐国的祖上姜太公,共同协助周王安天下,有“世世子孙无相害”的盟誓,你打鲁国怎么能对得起先祖?于是,齐君下令退兵。
这一结果出现的原因是( )A.盟约对春秋各诸侯的政治约束B.荣辱与共、利益一体的宗族观念C.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分封休系D.文化认同、天下共主的心理渊源3.战国有云:“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周初分封而建的宋国,曾诞生过大思想家墨子。
观察下图,宋国位于( )A.①B.②C.③D.④4.刘泽华先生所言:“秦始皇称皇帝,同时又称‘天子’,‘皇帝’观中有神性,但突出的是理性、创造性和社会的至上性;‘天子’称号无疑更多的是神性”对秦朝皇帝制度理解正确的是( )A.突出了君主专制的政治追求B.对西周政治观念的彻底舍弃C.皇帝家族垄断国家政治权力 D.强调了“君权神授”的合理性5.唐太宗要求乡贡要经过州县官和当地尊长,再由户部审阅,才送吏部考试,不是二百九十三姓的人,难得参加乡贡,更难得被录取及第。
下面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 A.此举强调科举制重视对身份的审查B.此举尽可能地扩大唐朝的统治基础C.此举发挥了察举制和科举制的优点D.此举严格地把控科举制的录取比例6.梭伦改革让贵族保留土地,并没有像平民所希望的那样,剥夺贵族的土地把它们重新分给无地的人,但是他取消了債务,禁止债务奴隶。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3)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2019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宋史载,“朝廷政事,以民为本。
与民亲者,莫如逐路监司,及州长吏。
祖宗以来,常重其选。
故监司辞见皆得上殿,而州长吏,人数猥多,不可人人廷见。
则择其州之要重繁剧、与夫沿边守御之地为长吏者,则许上殿”。
对材料的本质理解正确的是A. 宋代加强对地方要员的控制B. 强调选官采用等级授职C. 宋代防止官员失职危害民生D. 彰显皇帝的信任与恩宠【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宋代的地方要员在离京赴任时,通常要当面向皇帝本人辞行,时称“陛辞”“辞见”等,以彰显皇帝的信任与恩宠,但其实质意图是加强对地方要员的控制,与“祖宗以来,常重其选”“则择其州之要重繁剧、与夫沿边守御之地为长吏者,则许上殿”相符合,排除D项,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古代是专制制度,不是民主,排除C。
2.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表中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社会主流思想的变更B. 制度的变革与创新C. 小农经济的不断发展D. 文化下移趋势增强【答案】B【解析】【详解】从题中表格中的数据看,曹魏、西晋、东晋,寒门子弟入仕比例逐年下降,这是九品中正制造成的有利于士族地主、不利于寒门子弟的局面,隋、唐、北宋,寒门子弟入仕比例逐年上升,这是实施科举制的结果,故B项正确;西汉以来封建社会主流思想一直是儒家思想,没有改变,故A项错误;小农经济发展与材料中选官制度变化没有直接关系,故C 项错误;文化下移趋势不符合表格中数字变化表现,故D项错误。
浙江省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浙江省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2019·定远模拟) 据古文字学家研究,在殷墟甲骨文中,“帝”字共有三种含义:其一是花蒂的象形。
这象征着殷商种族绵延不绝的本源;其二以“帝”作为祖先神的别称;最后以“帝”或“上帝”称呼天神时,实际上就是把天神当作本宗族的本根。
这反映了在商代()A . 形成了政教合一的国家B . 将祖先与神的崇拜相结合C . 极力维护贵族等级秩序D . 提出了“君权神授”理论2. (2分) (2017高二下·南昌期中) “明初,东有马市,西有茶市,皆以驭边省戍守费。
海外诸国入贡,许附载方物与中国贸易。
因设市舶司,置提举官以领之,所以通夷情,抑奸商,俾法禁有所施,因以消其衅隙也。
”据此推断明朝设立市舶司的目的是()A . 有效贯彻海禁政策B . 打击边疆走私活动C . 增加政府外贸收入D .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3. (2分) (2017高一上·醴陵月考) 鸦片战争之初,英国向中国提出直接正式平等交往的要求,没有任何结果。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外国公使要求驻京,咸丰欲以全免英国商品关税为条件,换取英法撤销这项要求。
这反映出当时的清政府()A . 极度反感英国的侵略行径B . 固守传统的天下观,愚昧落后C . 了解英国来华的真实意图D . 被迫接受自由贸易4. (2分)(2019·江西模拟) 孟子一再强调:“君如好乐,与百姓同之:君如好色,与百姓同之:君如好货,与百姓同之:君如好利,与百姓同之。
”黄宗羲认为:“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上述言论意在()A . 提倡君主专制B . 强调民本思想C . 主张依法治国D . 批判君主专制5. (2分)下列古代中国艺术形式,能以“传神写照”、“随类赋彩”、“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为理论指导的是A . 国粹京剧B . 李白诗篇C . 绘画技艺D . 书法艺术6. (2分) (2019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 在信仰问题上,普罗泰格拉公然宣称自己不信神,并由此招致雅典的惩罚;而苏格拉底则相信自己的“灵机”而不是传统的邦神,这也成为他被控告的一个有力的理由。
精品2019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2019高三文科8月考试历史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命题人:考试时间:2018.8.30一、选择题(本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1.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 “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 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C. 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D. 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而断绝【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尚书》等成书年代比孔子更久远,这体现了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故B项正确。
“五经”是经过孔子编订的,不是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故A排除。
汉代儒学没有背离孔子的儒学思想,故C项排除。
儒学传统并未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故D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特点2.《礼记》中说:“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听政役,所以明尊长也。
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
民知尊长养老,而后乃能入孝弟(孝悌)。
”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 孝悌以尊长为前提B. 孝是儒学核心内容C. 儒学强调三纲五常D. 儒学维护封建等级【答案】A【解析】材料“民知尊长养老,而后乃能入孝弟(孝悌)”的意思是人们要先懂得尊敬长辈,养济老人,然后才能做到在家孝敬父母,敬爱兄长,故A项正确;B、C、D与材料无关,排除。
3.孔子曾周游列国10多年,但倍受冷落、狼狈不堪,你认为造成上述情况的最重要的原因是A. 孔子地位低下,B. 孔子主张不能满足统治者需要C. 受其它学派打击D. 其思想有较大的消极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说明了孔子在周游列国时倍受冷落、狼狈不堪的遭遇,其主要原因是儒家学说不符合当时列国争霸的需要,他的仁爱学说与当时各国君主试图争霸的意图背道而驰,所以不被各国君主采纳,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C D两项不是主要原因。
2019届浙江省“五校联考”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2019届浙江省“五校联考”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春秋时,郑庄公之弟共叔段受封于京,大夫祭仲告发:“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
君将不堪。
”这说明A. 礼乐制度已经丧失殆尽B.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尖锐C. 嫡长子继承制名存实亡D. 庄公大宗地位受到冲击【答案】D2.1976年发掘的妇好(殷商王后)墓,是殷墟中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出土了卜甲、玉蚕、各类兵器等千余件随葬器物。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刻辞卜甲上的文字符号是中国文字的起源B. 金属兵器反映出当时冶铁业达到较高水平C. 玉蚕等遗物反映了早期丝织业的发展情况D. 随葬品的豪华可以证明当时女性地位很高【答案】C3.“百家争鸣”不仅是指不同学派相互竞争,同时也是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吸收的过程。
以下有继承关系的两派观点是①老子:“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②孟子:“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③墨子:“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
”④韩非子:“德则无德,不德则有德”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4.下图反映了我国科学技术的某一成就,与图片对应的文字材料应为A. “竹火鹞,编竹为疏眼笼,形微修长,外糊纸数重,刷令黄色”B. “夫其为物,厥美可珍。
廉方有则,体洁性贞。
含章蕴藻,实好斯文。
”C. “水浮多荡摇,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为最善。
”D. “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答案】A5.宋代都市繁华,商业活动已经不再被封闭在政府规定的墙垣之内,而是分散于宅屋之间,下列诗句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A.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B.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C.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D.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答案】A6.梁启超在《明清之交中国思想界及其代表人物》一文中评论某位思想家:“(他)所注重的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能知有宇宙?‘知识的来源在哪里?’‘知识怎么样才算正确?’他以为这些问题不解决,别的话都是空的。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9上高三年级历史科第一次阶段考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9.10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俞森的《荒政丛书》卷5中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
”材料表明古代中国( )A.重农抑商政策已有所改变B.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C.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D.农业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2.考古学家在湖南省里耶古城发现大量的秦简,其中某一简的内容是:(正面)廿六年(即公元前221年)六月癸丑,迁陵掾讯捽(刑讯)蛮衿……(背面)鞫(审讯犯人)之,越人以城邑反。
下列选项中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秦朝统治范围最远已达湖南B.秦朝郡县制度得到全面推广C.楚国遗民流窜到湘江流域 D.秦朝制度推广引发矛盾冲突3.由于考官与考生常以师生关系的名义互相勾结、朋比为奸,宋太祖将殿试改为定制。
皇帝在殿试时往往亲自充当考官,那么在殿试中录取的进士自然都成了天子门生。
殿试成为定制的主要原因是()A.遏制世家大族,加强中央集权B.笼络知识分子,加强君主专制C.扩大选官范围,维护封建统治D.防止营私舞弊,维护社会公平4.如图是雅典基里克斯陶杯(公元前470年左右)上的图案。
据考证图正中右边那个有胡子的男人,一手握着铁笔,一手拿着书写板,正在记录票数。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陶片放逐法实施的确证 B.雅典民主制度达到顶峰C.投票已经成为参政方式 D.公民已经享有广泛权利5.公元100年,罗马帝国执政官小普利尼在元老院发表演说时,对坐在会场中的皇帝图拉真说:皇帝不应该在法律之上,相反,他应该在法律之下。
这可用来说明罗马帝国()A.皇帝无权更改行政法令B.强调法律的权威性C.皇帝与平民的地位相等 D.立法权属于元老院6.“光荣革命”后,对议会而言,行政权的执行并不是它的职责所在,在国王无力亦无意于绝对行使这项权力的时候,内阁便登上了政治舞台。
浙江省2019年高中历史1月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2019年高中历史1月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选择题部分满分7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观察下图,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宗法制的规定,由嫡长子继承王位,余子进行分封。
其基本原则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图中③为嫡长子,所以应选C。
2.下图为汉武帝采纳的有关太学运作的具体方案。
据此可得出太学的创办A. 在文化上提升了大一统的水平B. 使地方教育有了统一管理机构C. 初步形成了面向社会考试选官的制度D. 培养了一批精通各派学术经典的人才【答案】A【解析】【详解】汉武帝兴办太学,太学生员学习儒家五经,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任官,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促进思想上的统一,因此太学的创办在文化上提升了大一统的水平。
故答案为A项。
太学不是管理地方教育的机构,排除B项;太学生员来自于中央官和地方官的推荐,并非面向社会。
面向社会的是科举制,排除C项;太学生员学习儒家经典,无法培养精通各派学术经典的人才,排除D项。
3.秦始皇为统一岭南开凿灵渠;东汉政府治理黄河水害上有显著的成效;唐朝设置了专门管理水利的机关;明太祖时,兴修塘堰近五万处。
这反映A. 从秦以后,兴修水利工程已制度化B. 兴修水利工程是为了满足统治者私欲C. 兴修水利工程有促进全国统一的作用D. 兴修水利工程是历代朝廷的重要职能【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政府兴修或设置官职管理水利,故兴修水利工程是历代朝廷的重要职能,D项正确。
材料中只有唐朝体现兴修水利工程已制度化,A项错误。
材料涉及兴修水利工程是历代朝廷的重要职能,没有体现兴修水利工程是为了满足统治者私欲,故B项错误。
秦始皇为统一岭南开凿的灵渠体现兴修水利工程促进全国统一的作用,但与材料其它信息不符,C项错误。
浙江省高三上学期文综第一次月考试卷(历史)
浙江省高三上学期文综第一次月考试卷(历史)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9高一下·临漳月考) 《齐民要术·序》(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中说到:“舍本逐末,贤者所非。
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此段话表明()A . 目的是为发展商品经济B . 反映出作者重农抑商思想C . 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D .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2. (2分)(2017·淮北模拟) 朱熹曾借用佛教月印万川说来解释自己的观点:一个月亮高挂夜空,人间的江河湖泊中却可以看到无数的月亮,无数的月亮终归于一个月亮。
朱熹想要解释的观点是()A . 天理是万物的本原B . 理先气后C . 三纲五常即是天理D . 格物致知3. (2分)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专著,你能为这本专著选定一个合适的书名吗A . 《长安城的落日》B . 《宋代东京的辉煌》C . 《汴河两岸》D . 《坊墙倒塌以后》4. (2分) (2019高二下·东莞月考) 明代专业的旅行指南图已普遍出现,最著名的是《一统路程图记》。
该书绘制了北京、南京及各省的重要地名及主要交通路线,并附录山川险夷、著名物产、治安好坏等。
人们外出时可检索路引目录,查找相关地名,便知行程里距和沿途情况。
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 . 休闲旅游之风盛行B . 国内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C . 社会服务体系完善D . 南北经济文化差距的缩小5. (2分) (2019高二下·信阳期中) 隋唐时期,御史与谏官相辅相成的监察制度体系臻于完备。
宋以后,谏官制度逐渐衰微,明清时期逐渐形成以御史与谏官制度合一的、以督察院为主体的单一监察制度体系。
可见古代监察体系的演变()A . 缓和了官员内部的矛盾B . 保障监察权力的高效运作C . 提高了中央的行政效率D . 与专制权力的强化相一致6. (2分) (2019高二下·江门月考) 《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
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人教 目标版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共48分,每小题2分,共24题)1. 西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对周天子有交纳贡赋的义务。
贡赋可以是马匹、粮食,也可以是地方特产、珍鸟奇兽。
材料说明西周A. 贡赋的标准并不统一B. 具备贵族政治的典型特征C. 用血缘解决继承问题D. 用经济手段控制地方【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贡赋可以是马匹、粮食,也可以贡献地方特产、珍鸟奇兽”可以得出贡赋的标准并不统一的结论。
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注意贡赋与税收的不同,税收对时间、量的多少、上交的内容均有统一规定。
在四个选项中,C、D与材料无关。
B贵族政治的典型特征是血缘继承,故B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2. 有学者指出:“它赋予了君主以天然的政治领袖和道德领袖的双重权威人格,否定了民众作为独立的政治主体的存在意义,从而在理论上堵塞了近代民主法制制度产生的道路。
”这里的“它”指的是A. 郡县制B. 分封制C. 宗法制D. 君主专制【答案】D【解析】郡县制与“堵塞了近代民主法制制度产生的道路”不符,故A错误;分封制即周王把都城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与“赋予了君主以天然的政治领袖和道德领袖的双重权威人格”不符,故B错误;宗法制是利用血缘亲疏维护政治等级的政治制度,与材料无关,故C错误;由材料“它赋予了君主以天然的政治领袖和道德领袖的双重权威人格,否定了民众作为独立的政治主体的存在意义”可知,这指的是君主专制,它与近代以来民主法治的历史潮流相违背,故D正确。
3.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指出:“科举所试之物,虽不足取,然其取士之法,则确是进步而可以纪念的。
”作者认为科举“确是进步而可以纪念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 科举制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B. 科举制加强了中央集权C. 科举制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D. 科举制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科举所试之物,虽不足取”说明作者不认可科举考试的内容,因而作者不认为科举制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其取士之法,则确是进步而可以纪念的”,意在强调科举制用考试方法选官的进步性,科举制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也非作者观点,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作者重在强调科举制用考试方法按考试成绩选官而非之前按门第选官,说明科举制有利于打破之前士族地主的特权垄断,故C项正确;D选项内容并非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
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历史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作答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作答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请把答案填写在后面的答题卡里一、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此“制”是指A.嫡长子继承B.分封制C.三公九卿制D.宗法制2、“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
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引自《旧唐书》中的这则材料实质上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矛盾 D.文臣与武将的矛盾3、康熙在1711年亲自给一位巡抚下达的一段旨意:“今天下太平无事,以不生事为贵,兴一利则生一弊。
古人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职此事也。
”康熙的本质用意是要求他A.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B.恪尽职守,以民为本C.墨守成规,拒绝改革 D.维护皇权,稳定统治4、美国人石约翰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透视》一书中写道:“无论如何,起义虽只是象征性、鲁莽的行动,但却是政府和人民联合行动的例证,由此能使西方从中吸取教训。
”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 反割台斗争C.义和团运动D.新文化运动5、“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
材料中所说的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A.国民革命的兴起 B.土地革命的开展C.抗日战争的胜利 D.战略反攻的开始6、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2019届浙江省“五校联考”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2019届浙江省“五校联考”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春秋时,郑庄公之弟共叔段受封于京,大夫祭仲告发:“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
君将不堪。
”这说明A. 礼乐制度已经丧失殆尽B.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尖锐C. 嫡长子继承制名存实亡D. 庄公大宗地位受到冲击【答案】D2.1976年发掘的妇好(殷商王后)墓,是殷墟中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出土了卜甲、玉蚕、各类兵器等千余件随葬器物。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刻辞卜甲上的文字符号是中国文字的起源B. 金属兵器反映出当时冶铁业达到较高水平C. 玉蚕等遗物反映了早期丝织业的发展情况D. 随葬品的豪华可以证明当时女性地位很高【答案】C3.“百家争鸣”不仅是指不同学派相互竞争,同时也是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吸收的过程。
以下有继承关系的两派观点是①老子:“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②孟子:“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③墨子:“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
”④韩非子:“德则无德,不德则有德”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4.下图反映了我国科学技术的某一成就,与图片对应的文字材料应为A. “竹火鹞,编竹为疏眼笼,形微修长,外糊纸数重,刷令黄色”B. “夫其为物,厥美可珍。
廉方有则,体洁性贞。
含章蕴藻,实好斯文。
”C. “水浮多荡摇,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为最善。
”D. “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答案】A5.宋代都市繁华,商业活动已经不再被封闭在政府规定的墙垣之内,而是分散于宅屋之间,下列诗句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A.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B.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C.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D.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答案】A6.梁启超在《明清之交中国思想界及其代表人物》一文中评论某位思想家:“(他)所注重的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能知有宇宙?‘知识的来源在哪里?’‘知识怎么样才算正确?’他以为这些问题不解决,别的话都是空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浙江省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 政治与血缘的结合 , 看似牢不可破 , 其实不然。
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 建国’, 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 立家’, 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 , 就有‘ 国’ 与‘ 家’ 的对立 , 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 家’, 只知效忠于‘ 家’, 而不知效忠于‘ 国’ 。
” 材料表明A .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C.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D.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2. 春秋初诸侯遍行采邑(封地),中后期始行县—郡制度,“ 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
战国时边地繁荣,始于郡下设县,形成郡—县两级制。
以上历史现象产生的根源是A .诸侯争霸的推动B.铁犁牛耕的使用C.分封制走向崩溃D.法家思想的推广3. 自秦朝以后,皇帝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不断改革中央机构。
下列能正确反映汉、唐、明、清四朝中枢演变过程的是A .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九品中正制B.都察院——提点刑狱司——御史台——刺史制度C.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改土归流D.内朝或中朝——三省六部制——内阁制度——- 军机处4. 宋人吴处厚《青箱杂记》载:“ 岭南谓村市为虚,柳子厚《童区寄传》云:‘ 之虚所卖之。
’ ……盖市之所在,有人则满,无人则虚,而岭南村市满时少,虚时多,谓之为虚,不亦宜乎?” 从中可以获悉当时A .农村集市开始出现B.农村集市贸易发展C.草市经营有时空限制D.商业市镇逐渐兴起5. 明中叶起,松江“ 布被天下” 的局面真正呈现出来,远销全国各地和海外。
但是,江南的棉纺织行业却并未出现手工工场这种集中生产方式。
究其原因,可能是A .棉纺织业出现较晚技术不够成熟B.小农家庭副业是棉纺织业的主体C.棉纺织品易损耗不能够集中生产D.棉花种植分散使集中生产成本高6. 据道光《苏州府制》记载,晚明苏州府“ 聚居城郭者十之四五,聚居市镇者十之三四,散处乡村者十之一二” 。
该史料用来研究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可以得出的最完整的结论是①商品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②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增多③市民阶层已经有相当数量④雇佣劳动的出现具备可能A .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③④D.①②④7. 以下观点中,与中国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不相符合的有① “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② “ 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山泽资源)不出则财匮少” ③ “ 待农而食之,虞(山泽资源)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 ④ “ 舍本逐末,贤者所非。
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A .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8.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 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
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 。
“ 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 指的是A .“ 独尊儒术” 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思想核心C.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 民本” 特色D.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面吸收9.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 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
”“ 全新的创造” 是指A .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C.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D.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10. 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 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
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
” 由此可知,还魂纸①生产遍布全国各地②降低了生产成本③制造工艺更加复杂④扩大了原料来源A .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 中国古代文学表达的主流形式经过了以下变迁: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下列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特点的概括,正确的是①多元兼容、雅俗共赏②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③逐渐平民化、世俗化④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A .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2. 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番而治,这一做法①有利于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②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③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④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A .①④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13. 某位同学打算写一篇关于古希腊罗马的研究性学习论文,他根据“ 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的研究方法,得出了一些结论。
你认为这位同学所得出的结论与他所掌握的史实之间逻辑关系最为严谨的是14. 《十二铜表法》的篇目依次为传唤、审理、索债、家长权、继承和监护、所有权和占有、土地和房屋、私犯、公法、宗教法、前五表的追补及后五表的追补。
该材料反映出《十二铜表法》的特点不包括A .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涉及内容广泛庞杂C.重视诉讼的过程与程序D.注重保护私人财产15.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特里维廉在他的专著《 1688-1689 年的英国革命》中,特别强调荷兰执政威廉入主英国的重要性。
认为它是“ 欧洲所有的新教各族人民共同会合在一起来帮助和拯救英国,并成为英国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
这里的“ 转折点” 在此主要是指A .王权结束B.议会权力高于王权C.国王和议会之间形成了制衡的关系D.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6. “ 如果政府禁止人们追求自身利益,那就剥夺了政治自由,如果任人们无约束地追求自身利益也同样存在巨大的危险,这将会以牺牲国家与社会的公益为代价换取少数人的利益。
” 这就是“ 麦迪逊难题。
” 美国宪法中有助于破解这一难题的设计有①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与制衡②实行两党对垒,交替执政③总统和议员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④通过修正案保障个人权利与自由:A .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17. 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中第四条有规定:“ 制定海关与贸易的立法,及关于帝国所需赋税立法;规定度量衡与货币制度,以及制定关于发行有保证金的或无保证金的纸币之基本规章。
组织统一保护德国海外贸易、德国航运及其航海旗帜……。
” 这些规定①促进了德国经济迅速发展②说明帝国不够重视工业发展③有利于巩固帝国的统一④表明德国的代议制不够彻底A .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8. 历史总是多样的,但不同之中也偶有一致之处。
17 ~ 18 世纪,当欧洲各国纷纷推行“ 重商主义” 的经济政策时,中国明清政府仍继续坚守“ 重农抑商” 的政策,二者的相似之处在于A .都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结果都增强了各国的经济实力C.是国家干预经济的表现D.加强了封建势力的力量19. 以下是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所配的一幅图——新兴的西方世界:到 1763 年,欧洲主导了世界贸易。
作者在说明世界贸易问题时选择 1763 年可能的理由是A .以欧洲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B.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英国爆发C.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成为“ 日不落” 帝国D.工业革命推动英国成为“ 世界工厂”20. 近现代史上,美国经常在政治、经济和科技领域引领世界潮流。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21. 人口迁徙有利于世界联系加强。
阅读下表,对该材料的解释正确的是表:欧洲移民表①美国是欧洲移民的最大流入地②移民潮加速了欧洲文明向外传播③交通方式的进步推动了欧洲向外移民④世界性经济危机是欧洲向外移民的根本原因A .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22. 英国学者尼尔· 弗格森认为:“ 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 工业革命’ 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蔓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
” 其主要观点是A .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23. 对下列四个事件之间的关系表述最准确、最全面的一项是①资本主义萌芽②文艺复兴运动③新航路的开辟④宗教改革运动24. 有人认为,西方先哲们在人类社会发现了“ 三大定律” :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
其中,第三大定律的思想集中体现为A .自由平等B.社会契约论C.天赋人权D.人民主权25. 达尔文的“ 进化论” 作为一项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也对人类社会的政治和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影响。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①成为欧洲启蒙运动批判专制统治的思想武器②成为西方国家进一步扩张侵略的“ 理论依据” ③成为马克思提出暴力革命主张的思想渊源④成为近代中国民族觉醒、奋发图强的思想动力A .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6. 加试题:“ 至于法国大革命究竟是喜剧、悲剧还是闹剧,这不取决于历史本身,而取决于历史学家,取决于他的历史观、价值观等理论前提,取决于历史学家生活的那个社会和时代的需要。
” 下列选项符合以上事例的说法是A .一个完美的历史学家必须绝对具有足够的想象力B.一个作者的观念看来更像是在反映他自己的生活于其中的那个年代,而不是他所描写的那个年代C.历史是有个人特征的人物的王国,是本身有价值而又不可能重演的个别事件的王国D.不同的历史学家对同一现象可以提出十分不同乃至截然对立,但又同样似乎可能的解释而不至于歪曲事实,或违背通行的处理证据的准则27. 加试题:根据下图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过程,你能得出的有效信息有①呈现出政局动荡不安、政权更替频繁和政体反复变化的特点②其焦点表现在君主制和共和制的政体形式的斗争上③共和制派力量占明显优势④从过程看,反映出法兰西的共和之路是艰难曲折的,但民主共和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A .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8. 加试题:下图为 1600 ~ 1913 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自殖民地时代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
其中,代表英国的曲线是:A .④B.③C.②D.①29. 加试题:俾斯麦考虑的德意志型制度:既能保持普鲁士王朝和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能在经济方面照顾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利益互相融合,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
这种设想在 1871 年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最终促成了德意志新体制的形成。
上述材料表明A .德意志政体融合了几大阶级之间的矛盾B.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补充C.适合国情的政治体制在德意志创建D.君主立宪制最适合德意志统一30. 加试题:法国文学史家爱弥尔· 法盖说:“ ……是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再明确地冷静地将它描写出来的艺术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