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公共服务民营化
我国政府公共服务民营化存在问题分析
我国政府公共服务民营化存在问题分析姓名:姚文涛班级:公管072班学号:079124102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在公共事务治理变革的视野中,民营化是一种国际性潮流。
按照民营化积极主张者的观点,民营化就是通过一系列化公为私、公私合作方式,借以引入竞争机制,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从而达到更好的社会治理效果。
我国政府在上世纪90年代初逐步推行公共服务领域的民营化改革,已经显露出新的治理方式的有效性。
主要表现在:第一,公共服务生产与供给成本有所降低;第二,公共服务质量有所提高,同时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机会;第三,利用民间资本建设基础设施,解决了地方财政困难与城市发展的矛盾;最后,通过市场竞争促进了企事业单位的转制。
但是,对于民营化,特别是我国政府民营化改革,如果因为对某些效果(经济效率)的追求而忽视了公共管理和私人管理的根本性区别,甚至以牺牲政府公共责任为代价,那么就是对民营化的误解,实践中也不可避免会出现问题。
用公共利益是否得到满足与实现来评审我国政府公共服务民营化改革,存在的问题可归结为六个主要方面。
一、民营化的经济性损失所谓经济性损失,指民营化造成国有资产的损失,它既可以直接指政府财政的损失,也可以表现为国有企业的亏损,最终,它是公众利益的损失,也远离公共事务管理的公共性出发点。
民营化,正如新公共管理所主张的,以提高效率(经济效率与管理效率)为出发点和根本特色,但是由于民营化改革往往容易偏离最初的宗旨,其结果可能是政府在民营化中获得了财政危机的暂时解脱,而企业也通过某些非正当手段取得了相当客观的利润,而最应该保值增值的国有资产却在民营化中悄悄流失。
以民营化较为普遍的公私合营方式为例,一般情况下,政府会把一些公共服务项目如供水、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等拿来与非国有资金合作,双方各占一定比例。
由于政府国有资金短缺,所以只能以固定资产折价来抵充合资比例,形成外资实际出资,国有固定资产“以产抵资”的合作形式。
在这种常见的民营化方式中,由于改革者缺少必要的知识与技能,没有完善的监督制约机制,缺乏科学的评估方法等,使得国有资产要么因为管理者的腐败行为而直接流失,要么因为过低的估价而间接流失。
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研究
学位论文《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研究》指导教师姓名汪海粟教授申请学位级别专业名称论文提交日期论文答辩时间学位授予单位和日期答辩委员会主席评阅人中文摘要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绝大部分应该由市场机制来调节或配置的资源应该交由市场来调节或配置,这在目前大多数人的观念中己经不成为问题,可是公共服务究竟应该由谁来经营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在我国自来水、燃气、治污、公交等城市公共服务长期以来一直是由政府投资建设、财政补贴运营,国有企业一统天下,它一度被视为“市场经济边疆”。
但是多年的中外实践表明,政府直接经营公共服务这种模式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高质高效,相反劣质低效、长期亏损却成为长期困扰人们的挥之不去的头疼问题。
尽管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对公共服务的传统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减少或取消财政补贴,实行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制度等。
但是,从总体上看,公共服务二十年来的改革只是对原有体制的修修补补,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在加之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和困扰人民生活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不断加大发展力度,但是如果仅靠国家投资,财政拨款只是杯水车薪,由政府垄断公共服务的管理、营运模式己无法满足日益增大的社会需求,“公用服务民营化”正成为世界各国普遍的发展趋势,公共服务需要竞争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基于此现状,本文对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进行了理论探索。
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概念和理论基础,介绍公共服务和民营化的涵义,公共服务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的公共物品和服务,是现代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具有公共性、自然垄断性等主要特性。
所谓民营化,也有人称私有化,最早由德鲁克于1969年所著《断裂的年代》一书所提出。
但是,关于民营化的定义,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分别有不同的诠释,定义范围的广狭也大相径庭。
从广义上讲,民营化可以界定为更多地依赖民间机构,更少地依赖政府来满足公众的需求。
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假设、局限及其路径选择-陈松剖析.
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假设、局限及其路径选择——公共性的回归与重构陈松上海财经大学法律经济学博士研究生,上海200433【内容提要】民营化在舒缓政府财政危机、提升效率、扩大选择权、提高公共服务品质上的功能和作用已经成为共识,但在这些一边倒的认识之下,民营化的假设前提、局限以及公共服务的公共性属性却被遮蔽和忽略,本文从民营化产生背景及其功能动因切入,分析民营化假定在现实条件下的可能与局限,提出了公共服务公共性的回归和重构,通过契约的治理,构建公私伙伴关系,实现民营化的最优价值。
【关键词】公共服务/民营化/假设/公共性自1970年代以来,英美国家纷纷在公共服务供给领域引入市场机制,推行增加市场竞争,弱化政府角色的民营化政策,公共服务事业民营化、社会化成为世界潮流。
①目前,我国政府正探索建立新型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为主要工具,推进政府公共服务的民营化、多元化。
②毫无疑问,通过政府和私有部门角色的重新安排以及它们功能的互补,在公共服务的供给中引入竞争机制,打破政府的垄断地位,构建公共服务新秩序,对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至关重要,③但是,正如艾略特斯科拉教授所言:“现实中的市场总是被不充分的产品信息、未来事件不确定性和交易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限制。
”④因此,对于正在兴起的公共服务民营化改造,需要深刻理解公共服务市场机制的前提假设及其局限性,而非简单的“以利维坦为唯一”或是“以私有化为唯一”⑤。
一、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兴起——从凯恩斯主义到新自由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学理论以凯恩斯主义为主流,各国政府普遍采取福利国家体制,国家对于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应负担积极主动之角色。
⑥由于凯恩斯经济思想对于政府职能的重新界定,赋予政府更大角色的挥洒空间,使得战后福利国家的政府能够强有力的主导民间社会的发展,积极扩增社会福利的范围与水准。
⑦然而,70年代后,欧美国家财政收支失衡,难以维继负担庞大的福利支出。
公共服务民营化研究[开题报告]
公共服务民营化研究班级(学号)姓名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公共服务民营化改革在我国也经历了数十年,在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及降低政府成本方面有显著效果,但同时伴随地是许多的问题,如何规避公共服务民营化过程中的问题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学者、专家重点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公共服务;民营化;问题;规避1 研究背景中国于 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公共服务民营化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极大满足了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提高了公共服务水平,同时,因为民营化改革出现一系列问题,不可避免的出现一股逆向民营化浪潮。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及中国各地出现的逆向民营化浪潮,已经成为公共服务民营化的新趋向。
因此,如何吸取世界各国的改革经验,正确看待公共服务逆向民营化的现象,科学掌控公共民营化改革这把双刃剑,探索适应中国公共服务发展的提供模式,已成为当今中国公共服务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随着服务型政府建设步伐的加快,政府职责不断从管理向服务转变,过去由政府包揽的可由市场机制提供的公共服务项目亟需转变供给方式,以减轻政府负担,让政府扮演好“掌舵者”的角色。
而我国民间资本的快速增长,各种社会组织的兴起,迫切需要一个出口来释放自身资源,再加上公众对公共部门提供的服务的日渐不满,以及对服务供给质量的要求的不断提高,都有力地推动了民营化这一改革工具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运用。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总结出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改革的普遍意义,以探索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发展的方向和未来之路,这从理论和实践上来说均有重要意义。
2 文献综述2.1标题...... (二级标题,宋体四号,段前距1行,段后距0行)××...... (首行缩进2字符,宋体小四号)2.2 标题......(三级级标题,宋体四号,段前距1行,段后距0行)3 技术路线4 进度安排2014年9月 开题、查资料、调查2014年10月—11月中旬 第一稿、修改、充实2014年11月下旬 第二、三稿修改和定稿2014年11月底 打印成册2014年12月中旬 论文答辩5参考文献[1]刘征驰,易学文,周堂.引入公众评价的公共服务外包质量控制研究——基于双重契约的视角[J].软科学.2012(03)[2]聂永有,王振坤.公共产品供给民营化背景下的政府规制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01) 第二阶段 (2014.9—2014.10) 第三阶段 (2014.10—2014.11)[3]詹国彬.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理论逻辑与风险控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05)[4]齐舒展.我国政府公共服务外包问题研究——基于14省市的调研数据分析[J].企业导报.2011(09)[5]江依妮.英国集权财政下公共服务供给的分析与启示[J].当代财经.2011(04)[6]王建明.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绩效的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物价.2011(04)[7]张汝立,陈书洁.西方发达国家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的经验和教训[J].中国行政管理.2010(11)[8]王俊豪.中国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的若干理论问题[J].学术月刊.2010(10)[9]韩小威,尹栾玉.基本公共服务概念辨析[J].江汉论坛.2010(09)[10]薛立强,杨书文.“双向互动”视角下的公共服务方式创新——中国经验的总结[J].长白学刊.2010(03)[11]黄正群.中国公共服务逆向民营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12]刘一楠.城市公交民营化与政府责任[D].长安大学2013[13]蒋侃.论公共服务供给民营化改革的障碍及其突破[D].苏州大学2012。
我国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发展的现状及有效路径
我国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发展的现状及有效路径引言城市公共服务是指由政府提供给公民的基本社会服务,如教育、医疗、交通、环境等。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的话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讨论我国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发展的现状,并提出有效的发展路径。
当前现状1.政府主导:我国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发展起步较晚,目前仍以政府主导为主。
政府负责策划、组织和监管公共服务的提供。
2.民营参与增多: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开始参与城市公共服务领域。
特别是在教育、医疗和养老等领域,民营企业的参与逐渐增加。
3.市场竞争不充分:由于行业准入门槛较高、监管不力和市场垄断等原因,目前我国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的市场竞争还不够充分。
4.服务质量不稳定:部分民营企业在参与城市公共服务领域时,由于缺乏经验和资源,其服务质量难以保证,给公民带来一定的风险。
有效路径为了推动我国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的有效发展,以下是一些值得探索的路径:1. 强化政府监管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主要责任方,应该加强对民营企业的监管,确保其按照规定提供服务,同时严厉打击服务质量不达标、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
2. 改革行业准入制度为了促进市场竞争的充分发挥,应该逐步改革行业准入制度,降低准入门槛,引入更多的民营企业参与。
同时,加强行业监管,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3. 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政府应该制定鼓励政策,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城市公共服务领域。
可以通过税收优惠、土地优惠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公共服务项目。
4. 加强民营企业能力建设政府应该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通过提供培训、咨询和财务支持等措施,帮助民营企业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务质量。
5. 引进国际经验可以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学习他国在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方面的做法。
通过与国际组织、学术机构的合作,共同探索适合我国的发展路径。
结论我国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发展,既面临挑战,也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关于公用事业民营化问题)
一、关于公用事业民营化问题城市公用事业包括城市供水、供热、供气、通讯、公共交通、排水、污水处理、道路与桥梁、市政设施、市容环境卫生、垃圾处置和城市绿化等方面。
长期以来,我国公用事业运营的基本模式是政府投资建设,财政补贴运营,国有企业垄断经营。
由于这种经营模式缺乏竞争机制,导致公用事业领域机构臃肿、效率低下、亏损严重、服务意识淡漠等等一系列的弊端。
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开始了公用事业的市场化改革,其主要内容和基本趋势是,(1)民营化,即从国有企业垄断经营向民营化转变,这是目前公用事业市场化的最基本内容;(2)投资主体多元化,即从单一的政府财政投资向吸收民营资本、国外资本转变;(3)竞争化,即由自然垄断性向竞争性转变;(4)经营化,即在公用事业的公益性基础上向经营性拓展,由事业逐渐向产业转变。
任何改革都具有一定的成本。
对私营企业来说,参与公用事业具有一定的风险,如政府是否守信、投资能否回报等。
这些风险无疑将影响私人利益。
对于公共管理主体来说,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公用事业市场化是否也存在一些损害公共利益的公共性风险呢?我们认为,公用事业的市场化虽然是国际潮流,但公用事业的存在的基本原因,正是基于公共物品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等特性,“这些特性暗示了市场价格机制面临的困境。
”也就是说,公用事业是属于市场机制不能发挥作用或发挥作用不好的“市场失灵”领域。
因此,公用事业市场化的逻辑与公用事业的“公用”属性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矛盾。
这种矛盾性使公用事业市场化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可能的损害公共利益的公共性风险。
基于公用事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这些潜在公共风险的后果将可能十分严重。
因此,如何防范和控制这些风险,是正确推进中国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过程当中的一个具有重要实践价值的理论问题。
二、动态分析:公用事业民营化的方向及模式在我国现行的法规、规章中,对公用事业及其范围有着不同的界定。
例如,在1993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布的《关于禁止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中所称的公用事业,包括“供水、供电、供热、供气、邮政、电讯、交通运输”等行业。
公共服务民营化
公共服务民营化第十组金鑫黄文哲朱云飞一、社会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定义本世纪后期,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公共事业领域的科技进步,为了解决社会公众对公用物品的需求的不断增长与公用物品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我国开始了对公共事业领域的改革。
为此,共有四种应对方案,分别是:民营化,产业化,市场化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相较于他们的定义,他们所表示含义各不相同,但四者常常联系在一起,且市场化和产业化往往通过引入民间资本才能真正实现。
因此,公共事业民营化比较切合实际。
而对于民营化的解释国内外至今仍未有一个相对统一的叫法。
日本经济学家植草益认为,公企业的民营化是指废除该公企业的设置法,同时出售政府所有的公企业的资本,将其转化为私营企业,并解除以公企业法规定的规制。
西蒙·哈奇姆等人认为,任何行为,只要塔将一种服务放置于一个竞争的环境下,便是民营化行为。
这里最重要的因素是:引入市场机制从而消除垄断的价格体系,使价格更贴近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价格。
放松经济规制,迫使供应商在同行业之间竞争,允许其他供应商进入此行业也是民营化的一种形式。
市政垃圾处理中心通过投标最后赢得了这场竞争也是民营化。
美国著名的民营化大师E·S·萨瓦斯认为,民营化是对资本主义国家日渐严重的“大政府现象”和“大政府问题”的纠偏行为。
从广义上讲,是指更多依靠民间机构,更少依赖政府来满足公众的需求;从狭义上讲,民营化是一种政策,即引进市场激励以取代经济主体的随意的政治干预,进而改进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
可见,国外对民营化的定义是不统一的,而国内各界学者对此的看法也是各说纷纭。
王俊豪认为,民营化不等于私有化。
(自然垄断产业的)民营化,是一个在自然垄断产业逐渐增加民营经济的比重,扩大民营企业的经营范围,相应减少国有经济的比重,缩小国有企业的经营范围的过程。
“民营”是一个与“政府直接经营”相对应的概念,在生产资料民有的情况下,必然实行“民有民营”。
公共服务的民营化研究
公共服务的民营化研究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公众对公共服务的要求越来越来高,而我国目前公共服务还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伴随西方公共服务的改革浪潮,我国公共服务也开始了民营化道路。
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公共服务民营化理论和方法及工具的基础上,以靖远县供热服务的民营化改革为具体案例,深入分析了其民营化的实施。
本文以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实施现状及未来如何发展为主线,试图通过案例总结出推进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有效发展的普遍性意义。
首先,对公共服务民营化的概述。
本文在对国内外公共服务民营化理论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确定了将萨瓦斯完善后的“民营化理论”作为本文的理论分析基础;在对实施民营化的工具和方法进行梳理后,明确了本文进行民营化的案例研究所依据的分析工具。
此外,基于公共服务相关理论,对我国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存在的困境进行了探索性的分析,指出民营化在我国公共服务改革中的实用性。
其次,运用案例研究方法对靖远县供热服务的民营化进行了深入分析。
从梳理靖远县供热服务的演变着手,分析了自发供给阶段、计划阶段、半自发半计划阶段以及市场化阶段供热制度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从战略确定、计划制定和实施三方面对靖远县供热服务的民营化改革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重点从实施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定价、系统建设、政府规制和特许期限五方面进行考察。
再次,根据访谈法、问卷法等方法所获得的一手及二手资料,从战略、计划及实施三方面对靖远县供热服务民营化改革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战略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公众绩效及总体绩效等方面对靖远县供热服务的民营化绩效进行了考察,分析显示,民营化改革后,靖远县供热服务绩效有较高的改善,但在企业绩效的改善等方面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
根据前文所做的研究,对靖远县供热服务的民营化改革作具有的普遍性意义进行了总结,主要是规制的合同化、政策向用者的倾斜以及以公益约束“盈利”和以“盈利”保障公益,这些对其他地域或领域实施民营化改革具有可供借鉴之处。
浅谈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问题
浅谈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问题题目:浅谈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问题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专业:行政管理学号:20111155010053学生姓名:张丽指导教师:王秋菊浅谈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问题摘要在公共事务治理变革的视野中,民营化是一种国际性潮流。
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国家高举改革公营部门、抛弃官僚制、向市场与私营部门管理学习的旗帜,其中核心的主张之一就是推行公共服务民营化,强调将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上的生产者角色与提供者角色分开,打破公私部门界限,把治理变革从政府内部引向外部,把过去由政府直接供给的公共服务通过各种方式交给政府以外的力量完成,或者二者合作共同承担。
在这样的背景下,民营化成为20世纪末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也就并不令人觉得奇怪。
在民营化显然属于新公共管理的主流,体现了新公共管理的所有特征。
从这个意义上讲,民营化就是新公共管理。
关键字:公共服务公共服务民营化改革竞争政企分开在西方,尤其在英美国家,自上世纪末以来,民营化就已成为推动公共行政改革的重要工具,并取得了很大成效。
在东亚国家,如日本和韩国,也非常重视公共行政的民营化。
公共行政的民营化有多种类型,如公共财产管理民营化,即通过民间入股的方式管理公共财产。
还有行政任务的民营化,即特定事务的公共属性不变,但国家本身不再负担执行或负担全部执行,而开放由民间负责或提供。
而在我国政府在上世纪90年代初逐步推行公共服务领域的民营化改革,已经显露出新的治理方式的有效性。
主要表现在:第一,公共服务生产与供给成本有所降低;第二,公共服务质量有所提高,同时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机会;第三,利用民间资本建设基础设施,解决了地方财政困难与城市发展的矛盾;最后,通过市场竞争促进了企事业单位的转制。
一、公共服务民营化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主要取向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国家兴起名为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改革浪潮,高举改革公营部门,抛弃官僚制,向市场与私营部门管理学习的旗帜,以公共服务的民营化改革为主要取向。
我国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实证分析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继续教育学部毕业论文题目我国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实证分析姓名戴友明考籍号专业、年级公共事业管理2009级联系电话指导教师方羡辉2011年4月8日目录内容摘要 (1)关键词 (1)正文 (1)绪论 (2)一、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问题的提出 (4)1、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含义 (5)2、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的依据 (6)3、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的意义 (7)4、国外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启示 (9)二、我国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发展现状 (11)1、我国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实施 (11)2、我国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发展状况 (12)3、我国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5)三、加快发展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对策建议 (17)1、加快发展我国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宏观路径 (17)2、加快发展我国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微观举措 (20)结束语 (23)参考文献 (25)我国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实证分析【内容摘要】【关键词】绪论在公共部门改革的过程中,“民营化”成为了改革的代名词,成为了改革的主流。
1、研究的背景和目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公共管理运动,政府改革也引发了公共服务领域的改革浪潮。
从大的方面来说,无非是政府职能的市场化、政府行为的法制化、政府决策的民主化、政府权力的多中心化。
①在公共服务领域,政府作为服务的生产者和提供者,由于种种诸如效率问题的产生,政府角色也遭受到质疑,一场发生在公共服务领域轰轰烈烈的改革也随之爆发。
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我国是民营化的先驱,1978年率先从农业部门开始。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市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与此同时,快速的经济增长也带来了政府在城市公共服务提供模式上的不足,这也影响了城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通过对西方国家的借鉴,再结合我国国情下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发展的状况,可以看到,加快建立和完善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已成为大势所趋。
公共事业民营化案例
公共事业民营化案例公共事业民营化是指将原本由政府独家管理和运营的公共事业部门开放给私营企业参与,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以下是两个典型的公共事业民营化案例:案例一:英国水务业民营化在上世纪80年代末,英国政府面临着水务业效率低下、投资不足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英国政府于1989年推出了一项名为“Thames Water”的水务业民营化计划,该计划是英国历史上首个涉及国家级基础设施的私有化计划。
此次民营化计划的主要步骤包括:拆分水务公司、引入私营企业竞争、推出股份制和外资等。
政府将水务公司分拆为10个区域性公司,并于1990年将其中的3个公司私有化。
为了提高私营企业参与的吸引力,政府放宽了市场准入条件,并通过招标和竞争的方式选择了优质的投资者。
民营化后,私营企业通过引入先进管理经验、提高投资效率和服务质量等方式,推动了水务业的改革与发展。
这项民营化计划的成果是显著的。
英国水务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取得了较高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据统计,自1990年至今,日均供水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水损失率减少了30%以上,给付用户的水费比国有时代下降了约40%。
案例二:中国公交运营民营化中国是世界上公共交通需求最大的国家之一,但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公共交通多由政府垄断并且存在效率低下、服务质量差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于1989年开始推行公交运营民营化。
中国公交运营民营化的进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试点阶段,政府在一些城市选择了几个公交线路进行试点改革。
第二阶段是推广阶段,政府开始逐步推广民营化改革并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法规。
第三阶段是规模扩大阶段,政府在更多的城市推行公交运营民营化,并引入了竞争机制。
第四阶段是提升服务质量阶段,政府通过引入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提升公交服务的质量和运营效率。
公交运营民营化对中国城市公交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公共服务民营化
公共服务民营化论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的风险及防范公共服务民营化自实施以来,极大地推进了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逐渐成为我国行政改革不可缺少的一项策略。
同时,公共服务民营化又可能会引发诸如竞争、腐败等问题,进而带来潜在的损害公共利益的社会风险。
如何防范和消解这些风险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保障公共服务民营化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
一、公共服务民营化的相关理论1.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含义公共服务的民营化,是指在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和财产拥有方面减少政府的作用,更多地依靠民间机构,更少地依赖政府来满足公众的需求,以增进社会其他机构作用的行动;也即让市场或民间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生产及输送,政府部门将部分职能转由民间部门经营。
2.公共服务民营化的起源与发展自1970年代以来,英美国家纷纷在公共服务供给领域引入市场机制,推行增加市场竞争,弱化政府角色的民营化政策,公共服务事业民营化、社会化成为世界潮流。
我国自1982年政府机构改革以来,虽然没有正式提出公共服务民营化的概念,但实际上已经逐渐实施公共服务民营化。
1988年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从直接管理为主转移到强化宏观管理职能,淡化微观管理职能。
特别是1998年以来,将大部分应该由市场运作的有关职能部门从政府机构序列中脱离开来。
现在通过创新投稿入机制,广泛吸纳民间的资金、民间的力量投入到公共服务行业,公共服务民营化已成为我国行政改革不可缺少的一个策略。
公共服务民营化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纵观西方各国的实践经验,民营化大致有合同承包、特许经营、补助与凭单、法令委托、出售、无偿赠与、清算、民间补缺、撤资、放松规制等十余种形式。
而在我国,又以特许经营为主要形式。
二、公共服务民营化的优势公共服务民营化将产品的生产等方面更多的分配到社会其他机构,使政府的巨大财政的压力得到缓解;同时,广大的社会市场与民间部门的参与,极大地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机会,激烈的竞争性也使得服务质量与服务效率得到了提升。
公共服务民营化-以济南市为例
公共服务民营化-以济南市为例摘要公共服务一直是社会服务的根本,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便进行了公共服务市场化建设。
但由于政策不全,资本管理混乱等问题,公共服务民营化一直没有发挥其完全优势,造成了许多的社会问题,在社会上出现了许多逆民营化的现象。
本文便从,公共服务民营化是一切满足公众需求的直接让公民受益的服务,公共服务是社会发展的基石而公共服务民营化能促进社会的发展脚步,公共服务民营化过程中出现的贪腐、政策不全、社会不公平化、投资者趋利性的问题,政府通过转变职能、健全保障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做好风险评估来解决公共服务民营化中出现的问题,公共服务民营化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意义和当前所出现的公共服务逆民营化,这六个方面进行分析。
把公共服务民营化彻底的、清晰地、完全的展示在公众面前,并分析我国未来的公共服务民营化到底该走向何处。
关键字:公共服务,民营化,逆民营化前言目前我国的公共服务民营化发展并不全面,并且存在许多问题,所以本篇论文采用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用结果为依据的方法,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
公共服务一定是服务于人民的,一定是具有广泛的服务性和公益性的,由于公共服务的公益性和资本家的逐利性存在天然的矛盾,导致当今的许多公共服务民营化存在许多问题,令人们无法享受到完善的社会公共服务,政府处于一种束手束脚的境地,既想放开手脚广泛的吸收社会资本,却又怕资本过多导致尾大不掉。
但我认为资本和公共服务是可以相辅相成的,只要调节好资本的逐利性和公共服务的公益性之间的矛盾,我们便可以充分的利用资本来完成许多的社会公共服务建设,让人们享受到更好地,更完善的公共服务。
本篇论文通过在济南市多个小区实地问卷调查和查阅相关参考文件,进行了详细整理,得出我国民营化公共服务到底应该走向何处。
1公共服务民营化是一切满足公众需求的直接让公民受益的服务1.1公共服务是一切满足公众需求的服务我们要论述公共服务民营化,首先便是对公共服务进行定义。
公共服务民营化成功案例
公共服务民营化成功案例第一部分公共服务民营化概述一、民营化的涵义民营化是指政府利用市场或私人部门(包括营利和非营利)来执行公共项目,参与公共服务的生产及输送的过程。
其中包含:政府部门通过契约外包、业务分担、共同生产或解除管制等方式,将部分职能转由民间部门经营,政府只须承担财政筹措、业务监督,以及绩效成败的责任。
二、民营化的特征民营化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领域,其基本原理就是政府同私人企业以及独立组织订立契约合同来提供服务,把公共资产卖给私人部门,将公共设施民营化,特许设立政府企业,聘用顾问人员,分配政府赠券,出售特许权,给予补贴,以及其他一些选择。
三、民营化的原因、优点与目标(一)民营化的原因当然,上述种种弊病在民营部门也同样存在,但正如萨瓦斯所指出的,“民营部门经营不善要么被兼并,要么破产,而政府部门经营不善不仅不会被兼并,而且可能获得更多的预算――期望借此提高其绩效,尽管这种做法往往是徒劳的。
”(二)民营化的优点1、降低成本。
竞争的市场可以提升管理的效率和生产成本的降低。
据学者研究,公共服务的竞争性外包平均降低25%-30%的成本。
英国的经验显示,一度是政府财政包袱的英国石油、英国航空公司、电信公司等转移为民营后,从1979年起,英国政府每年增加50%的收入。
2、提高服务质量。
美国都市研究所比较肯塔基州和马萨诸塞州的公、私矫正机构,发现私人机构有些微的进步;在飞机场,大众速寄系统,以及港口的经营方面,私人部门比公共部门的确有较高的服务水准;在社会服务领域,非营利组织所承包的服务比公共部门提供的服务好。
3、增加选择机会。
通过公共服务的民营化,政府的政策可以促进不同输送系统的发展,使公民可以有选择服务的机会。
4、整合民间资源用于国家发展。
公共服务的民营化,也可以解决政府资金不足、智慧不足、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有效地将民间资源整合到国家发展之中。
5、示范效果。
由于大部分公共服务不具有市场性,缺乏竞争的压力,通过公共服务的民营化,可以对政府及政府人员造成压力,促使他们改进服务,提高绩效。
浅谈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问题
浅谈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问题益阳市安化电大自学考试专科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浅谈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问题作者姓名:所学专业:行政管理学号:指导教师:浅谈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问题填姓名目录内容摘要 (1)一、引言 (2)二、浅谈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发展过程 (2)三、浅析影响制约公共服务民营化发展的因素 (3)(一)主观思维定式影响深刻 (3)(二)客观市场机制的不完善 (3)(三)尚未建立良好的外部法制环境 (4)(四)对民营化行业和领域的有效监管问题 (5)四、对完善公共服务民营化发展的思考 (6)(一)提高思想认识,政府积极作为,民企积极参与 (6)(二)“拿来主义”未尝不是我们今后学习的重点 (6)(三)“借政府改革的春风”,吸引更多优良民营资本的顺利进入 (7)(四)积极引进竞争激励机制 (8)(五)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 (8)(六)民营资本和民营企业自身要有“金刚不坏之身” (9)五、结语 (9)参考文献 (10)【摘要】: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行,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发展问题也引来更多的关注。
本文在收集充分的资料并进行深入的系统分析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理性分析我国政府公共服务民营化发展的过程,客观地找出了制约公共服务民营化发展的因素。
应该看到,政府公共服务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前期有效的探索,在取得许多成果和经验的同时,仍然存在着诸如思想、市场机制、外部法制环境、有效监督等方面的许多问题。
本文认为:要达到理想效果,在具体实施时必须充分提高思想认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加大政策引导;引进有效机制;建立外部的法律保障;民企自身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公共服务;民营化发展;思考一、引言公共服务的民营化,也就是指政府将公共服务的一部分职能交给民间的组织或团体来实施。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以来,就出现了将大部分原来应由市场运作的有关职能部门从政府机构序列中脱离出来,将直接管理变为间接调控,大包大揽改为自由发展。
有关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方式的探讨
有关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方式的探讨——以杭州湾跨海大桥为例摘要公共服务民营化是通过一系列化公为私、公私合作方式,借以引入竞争机制,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从而达到更好的社会治理效果。
它是目前大部分西方国家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是国际性的潮流。
从国外的经验看,民营化大致有合同承包、特许经营、补助与凭单、法令委托、出售、无偿赠与、清算、民间补缺、撤资、放松规制等十余种形式。
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起步较晚,民营化形式较少,一般多采用承包和特许经营,民营化各方面发展还不完善。
在民营化大潮之下,如何合理对待和分析民营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适当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民营化之路,是目前飞速发展的中国的当务之急。
本文主要采取文献法、比较分析法和科学抽象法,并且结合实际考察和案例分析,力求做到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结合。
试以杭州湾跨海大桥的BOT 融资模式为例,以小见大地探讨适合我国的民营化模式。
关键词中国特色民营化模式 BOT 国外经验一.公共服务及其民营化1.民营化的相关定义公共服务是指由政府提供的以服务形式存在的公共物品,是公共物品的具体表现形式。
其存在的固有特性决定了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一般由政府来承担。
而关于民营化一词的解释,学界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本文采用民营化大师E.S.萨瓦斯的观点,即“从狭义上看,民营化指一种政策,即引进市场激励以取代对经济主体的随意的政治干预,从而改进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
”需要明确的是,公共服务民营化的范围界定具有动态性。
公共服务的各个行业按照自然垄断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垄断性领域和竞争性领域。
公共服务民营化的问题不在于公营对私营,而在于竞争对垄断。
市场和技术等影响因素的动态性决定了自然垄断程度的动态性,进而决定了公共服务范围界定的动态性。
2.民营化的主要模式公共服务民营化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综观西方各国的实践经验,民营化大致有合同承包、特许经营、补助与凭单、法令委托、出售、无偿赠与、清算、民间补缺、撤资、放松规制等十余种形式。
公共服务民营化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公共服务由政府提供,然而,这一切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一、国有企业亏损政府对国有企业的补贴也越来越大。
众所周知,无论是政府直接生产还是资金供应的公共服务都要受财政预算的约束,以不超过政府汲取公共税收的能力为极限。
如果政府生产的公共服务规模过大,也就意味着政府支出过大,连年赤字或债务不但会使政府不胜负荷,还会造成社会资源在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配置的失衡。
这种由政府通过创办企业直接生产公共服务的做法,应该说是对社会现实需要的一种回应。
不过,公众既是公共服务的消费者,同时也是税率的接受者,他们通过纳税承担公共服务供给的成本。
由于公众远离公共服务供给的决策过程,也由于政策效果的复杂性,公众对公共服务规模增长的关心和对维持税收水平原状的关心被割裂开来,同时他们也不愿意考虑公共服务的供给政策对自己未来利益的影响,而宁愿着眼于近期的影响和眼前的利益,倾向于少纳税而多获得政府免费提供的公共服务,或者,愿意在眼前不付出成本而又享受到公共服务带来的好处,却不愿意为未来某个时期才能享受的公共服务而在眼前付出成本。
因此,公众对政府的期望是:既要不断地增加公共服务的产量和质量,又不能给纳税人增加税务负担。
事实证明,这是不可能的。
二、由于政府直接垄断公共服务过程而导致了这样一些制度缺陷的产生:物品和服务数量种类短缺、质量低劣或维护乏力、或者供给过剩、供给错位等问题,尤其是挤占了私人企业的赢利空间,引起了公民社会尤其是企业集团对政府产生不满和信任危机。
此外政府在福利性公共服务方面的直接生产方式,可能引致“道德公害” 。
因为政府直接生产福利公共物品,导致人们对福利系统产生了普遍的依赖,国家所生产的公共福利越多,人们的依赖性就越强,发生道德公害和欺诈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这是违反设计福利制度之初衷的。
如此,政府常常陷于二难困境:一方面,政府要亲自生产公共服务以免费或低价供民众消费,并又不得不增加公共服务的产出量,扩大公共服务的规模,以满足不断扩大的公共需要和讨好选民,从而导致公共支出不断增长;另一方面,又要受财政预算的约束,尽量避免税负的加重。
浅析公共服务民营化
浅析公共服务民营化雷慧杰(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荆州434023)【摘要】公共服务民营化是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产物,新公共管理的中心是把私营部门的管理手段和市场激励结构引入到公共部门之中,打破公私部门的界限,不仅有效解决了当时政府所面临的一系列财政、经济、管理等问题,而且对于政府角色的转换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民营化深入的探讨研究,发挥其在经济运行中的最大效用。
【关键词】公共服务;民营化;优缺点;有效应用【中图分类号】D6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475(2018)002-0085-03【收稿日期】2017-11-20【作者简介】雷慧杰(1992-),女,河南驻马店人,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党史党建。
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掀起了变革的浪潮,我们把它称之为“新公共管理运动”,民营化在这场改革中引领了一股国际性的潮流,它切实有效地提高了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效率和质量。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末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民营化,经过20多年的发展,也取得了不少的成绩,2016年2月国务院通过《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条例(草案)》,明确指出鼓励通过PPP、政府购买服务、慈善捐赠、志愿服务等方式,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特困人员救助供养。
我国在大力鼓励推动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发展,将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公共服务民营化的概念公共服务民营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改革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弄清相关的概念是对其进行深入了解的前提条件。
(一)民营化关于民营化的概念存在着很多的争议和分歧。
民营化一词最早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1969年提出,但他并没有对民营化这一概念进行详细的论述。
James ·Sundqusit 是较早界定民营化涵义的学者之一,他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真民营化”和“假民营化”的概念,认为“真民营化”意味着在民营化的过程中政府的责任并没有转移,而只是通过转移民间功能所表现出来的绩效;而且,“真民营化”只不过是政府角色的减少而已,它并不会导致政府角色的消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精品
论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的风险及防范公共服务民营化自实施以来,极大地推进了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逐渐成为我国行政改革不可缺少的一项策略。
同时,公共服务民营化又可能会引发诸如比赛、腐败等问题,进而带来潜在的损害公共利益的社会风险。
如何防范和消解这些风险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保障公共服务民营化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
一、公共服务民营化的相关理论
1.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含义
公共服务的民营化,是指在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和财产拥有方面减少政府的作用,更多地依靠民间机构,更少地依赖政府来满足公众的需求,以增进社会其他机构作用的行动;也即让市场或民间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生产及输送,政府部门将部分职能转由民间部门经营。
2.公共服务民营化的起源与发展
自1970年代以来,英美国家纷纷在公共服务供给领域引入市场机制,推行增加市场比赛,弱化政府角色的民营化政策,公共服务事业民营化、社会化成为世界潮流。
我国自1982年政府机构改革以来,虽然没有正式提出公共服务民营化的概念,但实际上已经逐渐实施公共服务民营化。
1988年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从直接管理为主转移到强化宏观管理职能,淡化微观管理职能。
特别是1998年以来,将大部分应该由市场运作的有关职能部门从政府机构序列中脱离开来。
现在通过创新投稿入机制,广泛吸纳民间的资金、民间的力量投入到公共服务行业,公共服务民营化已成为我国行政改革不可缺少的一个策略。
公共服务民营化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纵观西方各国的实践经验,民营化大致有合同承包、特许经营、补助与凭单、法令委托、出售、无偿赠与、清算、民间补缺、撤资、放松规制等十余种形式。
而在我国,又以特许经营为主要形式。
二、公共服务民营化的优势
公共服务民营化将产品的生产等方面更多的分配到社会其他机构,使政府的巨大财政的压力得到缓解;同时,广大的社会市场与民间部门的参与,极大地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机会,激烈的比赛性也使得服务质量与服务效率得到了提升。
因此,其优点是更全面、更民主、效率更高的。
三、我国公共服务民营化存在的风险
虽然公共服务民营化为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好处,但其本身也是有着许多潜在的风险,而这些风险又可能演变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从而阻碍我国的社会建设。
1.政策不透明,遮遮掩掩。
摸着石头过河,是我国基于国情的必然选择。
比如1985的山东荷泽地区实行的盘活资产,采取出售、出让、出租等各种措施开始实施国企改革,实施国企民营化,在当时的背景下是冒着极大的风险实施的。
只有在取得巨大成功时才逐步推广,这样也就影响了民营化的进程。
2.公共服务民营化可能会导致社会公平的缺失。
公用事业民营化可以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提供多元化和多样性的选择。
然而,无论供给主体怎么变化,其产品和服务的公共属性亦即公益性不应改变。
因此,负责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民营企业,应该在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中继续坚持普遍服务的原则,做到公平与公正,体现公共性,并把遵守普遍服务原则作为至高无上的企业品质和社会责任。
但是,不可回避的矛盾是,在纯公益和准公益项目建设和经营中,投资主体遵循普遍服务可能会牺牲其经济利益,甚至亏本。
如果没有合理的补偿机制和来自经营以外的回报,投资者很可能会牺牲甚至放弃普遍服务原则,而投资主体回归纯粹的经营本性,就会舍弃那些投资和经营成本高而又关涉公众福祉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项目,这无疑又会损害公众利益。
3.民营化过程中容易引起特权与贪污等问题,使政府监督成本增加。
不可否认,在民营化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存在着特权与贪污问题,有些承包商或代理人出于自私自利,官商勾结、贪污受贿、假公济私,钻法制不健全的空子。
在公共服务转至民间机构后,使用者的付费能力将决定其获得服务的数量和质量,而对于付费能力低者或无能力付费者,往往只能得到较低等的服务,导致社会服务等级化。
4.公用事业民营化可能导致政府对某些公用事业的失控。
公用事业可以民营化,但公共责任不能民营化。
政府作为受托方,必须对其委托人即公众负责。
为了有效地维护公众的利益,保证社会各领域的平衡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必须在总体上对公共物品生产和公共服务供给保持控制权,这是政府能够顺利履行自身职责的重要条件。
但是,在公用事业民营化的改革实践中,那些承担巨额投资和主要风险的私人合作者,通常会在有关的决策问题上,如如何提供服务、收费的标准等,有更大的决策权。
结果私人部门会凭借资本投入,更从容地运用其讨价还价的能力对抗本地的公共利益,使政府失去对某些公用事业领域的控制权。
当然,在公共服务民营化的过程中,还存在公共责任问题、投机取巧问题等现象。
这都需要我国政府进一步研究对策,逐渐改善。
四、公共服务民营化风险的防范措施
针对公共服务民营化的风险,笔者认为我国应当采取如下对策: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对公用事业民营化进行细致、审慎的布局。
必须走出公共服务民营化即公共服务私有化的误区。
正确理解公共服务民营化的有关政策和知识。
明确认识到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必然趋势。
真正的民营化,并不会造成政府角色的消失,而只是减少了政府活动和政府职能的范围,把那些政府做不到的和做不好的事交给民间来做,让民间参与。
政府只承担政策说服、政策规划、目标制定、监督标准拟定以及执行、评估以及修正等功能,同时,政府应根据公共产品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改革策略,尤其是要进行审慎而又合理的布局。
2.倡导公共服务顾客导向。
必须明确政府机构的服务意识,倡导公共服务顾客导向。
转变观念,树立“以民为本”的服务意识;转变角色,实现由“管理者”向“服务者”的政府角色的转换;明确宗旨,秉承人民意志,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需求;履行权力,严格依法行政;坚持责任、违法必究、有错必改。
以此转变政府的权威心态和政府为尊的状况,从而为公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3.明确公共服务基本原则。
公共服务是面向人民群众,这就要求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其核心是以民为本,改善公共服务质量,必须明确以下六项基本原则:一是服务标准化,确立监控、公布服务的标准;二是信息公开化,用最丰富的语言提供完整准确的信息,在便于人民群众理解;三是机会选择化,无论在何处,应该提供使用者选择的机会;四是服务平等化,对有权享受服务者给予平等的对待,提供有礼貌和帮助性的服务;五是处事公正化,有错必改;六是效率价值化,在政府所能提供的资源范围内,经济、有效地提供公共服务。
4.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民营化评估程序,对民营企业进入公共服务领域的准入过程进行严格管理。
从我国的国情来看,对民营企业的准入管理最重要的是做好以下三点:一是在推行改革前,要做好充分的可行性论证。
二是必须对民营企业进入公用事业领域的准入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
三是对那些具体负责和操作民营化项目的政府相关人员进行严格监督,降低和消除腐败风险。
由于政府握有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在游戏规则的制定、经营主体的选择、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价格等方面有较大的裁量权,在监督缺失的情况下容易滋生腐败。
因此,在方案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尤其要特别注意相关廉政制度的配套跟进,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的积极作用。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