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考试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大学计算机课程标准

大学计算机课程标准

大学计算机课程总学时:64学时(理论学时:32学时;实验、实训学时:32学时)学分:4学分开课对象:全校所有专业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一、说明(一)课程性质大学计算机是各个专业的公共必修课程。

本课程是学生参加省计算机一级考试的课程,也是省计算机二级考试的基础操作内容的学习课程,是人们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在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该课程还是学习计算机语言和其它与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基础。

该课程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对Windows操作系统和办公自动化软件Office 的操作能力。

让学生在技术应用能力方面有较大的提高,并奠定学生学习程序设计语言的操作和理论基础。

掌握计算机基础的基本理论,并能熟练使用各种办公自动化软件,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二)课程基本要求(1)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多媒体、计算机病毒和汉字编码的基本概念。

掌握进位计数制及相互之间转换运算;(2)熟悉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的组成,各硬件的功能及其使用;(3)掌握Windows 7的基本操作,Windows 7的资源管理器操作,Windows 7的系统设置;(4)掌握 Word 2010文字处理软件文字录入、编辑与排版的基本操作和技巧;(5)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好地使用Excel 2010的能力;(6)具有较好地使用文稿演示软件PowerPoint 2010的能力。

(三)教学方式该课程的实践性比较强。

应该采用多媒体教室教学与机房上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授课。

在每一次理论授课后,均安排有上机实验,在配套教材中还有每章的学习辅导、实验指导、习题和题库。

在上机实验中,可以分小组任务开展教学,提高学生积极性,锻炼学生团结协作能力。

(四)理论教学时数分配二、理论教学大纲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一)教学要点:1.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2.进位计数制的相互转换;3.计算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二)教学要求: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发展简史,应用领域及性能指标;进制计数制的概念及数制之间的转换;非数值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如ASCII和汉字编码;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如中央处理器CPU、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软盘、硬盘、光盘、输入和输出设备等;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如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原理,指令和程序的概念等;微机系统的基本硬件配置;微机系统的启动和关闭;计算机软件的分类,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程序设计语言、语言处理程序。

《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基础应用教程课程标准1.课程定位与课程设计1.1课程的性质与作用计算机基础是理实一体化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同时也是一门知识性、技能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能够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进行简单的安全维护;熟悉Windows7、Word2010、Excel2010的基本功能并掌握其基本操作技巧;初步掌握应用PowerPoint2010制作简单的课件和贺卡,并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具备初步计算机操作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图像处理、flash动画制作等课程打下良好基础;本课程任务旨在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作用,初步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熟练使用office办公软件,具备在计算机的单机和网络操作环境中使用能力,并对计算机安全维护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和职业素质,力求达到岗位技能和职业标准;2.课程目标1、职业关键能力目标1知道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性质、地位和独立价值;知道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学科进展和未来方向;2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应用领域,数的进位制和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方法;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以及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防护;3全面掌握Windows7操作系统的基本组成和操作、熟练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方法,学会文件和文件夹的建立、复制、移动、删除等一系列操作,学会对磁盘的格式化等基本操作,学会使用回收站、剪贴板和控制面板,学会安装Windows2010操作系统4全面掌握Word2010的各项功能,菜单工具栏、常用工具栏和格式工具栏的使用;掌握文档的录入、编辑、排版操作,表格的制作和图文混排,样式和模板的使用以及邮件合并的操作;5全面掌握Excel2010的各项功能,菜单工具栏、常用工具栏和格式工具栏的使用;掌握数据的运算与输入,常用的工作表函数,公式的输入和公式中坐标的引用;学会制作图表,数据排序、筛选、分类汇总、建立数据透视表等操作,学会Excel2010在管理中的应用;6了解PowerPoint2010的各项功能,演示文稿的制作、超链接技术和放映;了解Windows 对多媒体的基本处理技术;7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组成和系统结构,INTERNET的基础知识,学会使用IE浏览器浏览网页,学会收发电子邮件,以及搜索信息、网络实时通讯、文件的下载等基本操作;2、职业专门能力目标1深入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2了解网络、数据库、多媒体技术等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和相关技术3具有良好的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呈现的能力4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5培养学生信息化处理工作的意识和能力6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能力3、方法能力目标1具备良好的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2具备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和制定计划的能力3具备查找资料和获取信息的能力4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的能力3、课程内容1、预备知识学习本课程,学生必须对计算机有初步的接触,熟悉键盘和一些常用的软件,对网络有一定的了解和应用;2、核心内容课程重难点及课时分配如下表所示:教学要求:A—熟练掌握;B—掌握;C一了解技能要求:A—熟练掌握;B_掌握;C一了解4、学习情境本课程以Windows7+Office2010为主要学习工具,学习Windows7基本操作及对计算机进行基本设置,能熟练运用Office2010办公软件解决实际问题和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的收集、沟通等工作,提高学生办公事务和信息化处理能力;本课程组织为6个模块,8个项目,通过完成每个项目,掌握相应的知识点;5、项目实施通过项目设计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办公软件工具使用的熟练程度;通过安排项目教学,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每个项目安排4人左右,小组既是学习小组,也是工作小组;6、教学要求4.课程实施1、人员条件授课教师必须具备如下条件:①本科以上计算机相关专业学历,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相关知识,同时具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方面知识,对计算机一级大纲有一定的了解;②能够熟练运用Office2010办公软件;③较强的组织能力,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2、环境条件本课程需要一间高性能联网的计算机实训室,需满足每位学生一台电脑;配备液晶投影仪、多媒体教学软件、Office2010相关软件;5、教学组织与方法1、教学方法计算机基础课程信息量大、知识更新快,而且又是面向全校的公共基础课,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我们以项目任务实训为主线,以技能培养为目标来组织教学,我们在教学方法上采取以下措施:(1)依托案例构建教学从现代办公应用的实际问题出发,精心选取典型案例,例如制作简历、排版、学生成绩统计分析处理、书香校园设计等;以若干个例为载体,构建完整的教学设计;(2)“教、学、做”融为一体教学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原则,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作,通过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明确课程目标;(3)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案例来源与生活但最终要应用于生活,为了使学生能学以致用、触类旁通,每次教学结束时布置相关的课后练习,使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复习;2、教学手段1充分利用多媒体实训室和多媒体课件本课程的课堂讲授全部在实训室进行,便于使用投影设备,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发和使用的多媒体课件制作精美并含有动态演示,其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鼓励自主学习制作网络课件,并将教学大纲、教案、习题等同时上网开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可以缓解课程信息量增加与压缩授课学时之间的矛盾;3严格考评制度设计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习题作业,以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严格检查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及时反馈作业中反映的问题;采用定期模拟考试的方法及时检验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制度,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我学习的动力;(4)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和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本课程网站资源,在网上开展教学活动,包括网络课程学习、自主学习、课后复习、课件下载、作业提交、专题讨论、网上答疑等,使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方便地进行学习;6、教学材料1、学材与教材windows7、office2010职业技能培训教程主编:张瑜3、软件与网络需要安装Windows7操作系统、Office2010办公软件;7、教学评价1、教学评价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的创造实践;综合运用各种形成性评价方式;评价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动态把握,及时引导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采用上机测试开展性教学评价;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具体考试内容选择合适的题型和考试方式,创造条件全面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避免只重视知识记忆;要注意结合学生平时学习表现和过程性评价结果,改变单纯一次测验或考试为依据,评定学生一学期或整个学段学习情况的局面,适度加大过程性评价在期末成绩评定中的比重;2、考核内容3、考核方式本课程实施综合考评,注重考核学生掌握技能的水平,同时注重学习态度和最终成绩的关联,以全面综合地评定学生的能力;考核方式方法:1平时技能考核:布置课堂作业以及拓展实训项目,使学生能独立完成大部分的技能训练,小项目及活动的技能,均以个人为考核单位,在平时考核和记录;成绩包括学习态度及项目技能完成情况;占总成绩20%;2阶段考核:复杂的大项目,对学生进行分组,任务由各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根据每个任务的完成情况,要求小组成员分别给出自评25%,组内互评25%,同时教师对任务小组的整体完成情况给出评价50%作为每位成员的共同分数;占总成绩20%;3期中考核和期末考核:在学生期中和期末课程学习结束后,统一参加技能考试;期中成绩占总成绩20%,期末成绩占总成绩40%;九、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组织课程教学相关教师在深入岗位调研和教学过程总结的基础上开发课程资源,包括电子教案、课件、试题习题集、教学微课视频;建立教学资源库,上传所有相关课程资源供相关老师和学生下载学习;依托“蓝墨云班课”教学平台,让学生能随时、随地进行预习、自学和复习,也更加方面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教学和辅导;十、职业基本素养职业素质养成目标:1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树立诚信意识,锻炼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2通过项目法教学模式,让学生亲身体验项目的设计、管理和实施;3通过撰写方案设计报告,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培养学习常用专业英语词汇的兴趣;4通过课外拓展训练,锻炼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标准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标准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标准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1课程性质与作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初步的计算机编程思想、编程基本技能及逻辑思维能力,掌握运用C语言编程来解决岗位工作中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为提高职业能力和拓展职业空间打下坚实基础。

在课程体系中,该课程的定位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基本编程能力和程序设计思想,为后续编程类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有《计算机基础》,根据不同专业方向,后续课程会涉及《单片机应用》、《数控技术》、《数据结构》、《C#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及其它编程语言类课程。

同时也是信息产业部计算机专业和软件专业水平资格考试(程序员级别)考试中要求的主要程序设计语言。

1.2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将工程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放在首位,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方式,在教、学、做的过程中明确必要的理论知识,同时深化和拓展课程所需要掌握的能力要求。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注重知识描述方式与学生接受能力的统一。

课程内容应淡化传统意义上的理论说教,对于教学内容力求以浅显易懂的文字结合图表的方式说明。

同时对于知识点的讲解应由案例或问题引入,进而引出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掌握课程内容。

(2)教学案例的选取注重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统一。

在案例选择方面,应选择贴近生活的现实性案例,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融入趣味性,寓教于乐。

(3)教学设计中注重教师引领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统一。

课程教学设计中,应注重师生互动环节的设计,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学习品质。

(4)教学实施中注重基础性素质培养与发展性思维培养的统一。

课程教学以基础性素质培养为主,同时为适应不同学生群体的需要,应设置必要的知识拓展,对学生给与必要的知识补充,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量,培养和拓展编程思维。

2.课程目标经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初步的计算机编程基本思想、编程基本技能及逻辑思维能力,掌握运用C语言编程来解决岗位工作中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Word文字处理软件》课程标准

《Word文字处理软件》课程标准

《Word文字处理软件》课程标准Word文字处理软件课程标准1.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员从基础到专业地掌握微软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技巧。

通过研究本课程,学员将能够灵活运用Word软件进行文字处理,提高办公效率,为工作和研究提供便利。

2. 课程内容2.1 基础知识- 了解Word软件的界面和基本操作方法- 研究文字输入、编辑、删除和复制粘贴等基本操作- 掌握字体、字号、颜色等文字格式设置的方法- 研究段落格式调整和对齐方式的使用2.2 文字处理技巧- 研究快捷键的使用,提高操作效率- 掌握如何插入、删除和调整图片、表格和图表等元素- 研究使用页眉页脚和页边距等页面设置功能- 教授如何进行拼写检查和文档修订等功能的使用2.3 高级应用- 研究使用样式和模板,提高文档的一致性和美观度- 掌握目录、索引和参考文献的插入和管理方法- 研究使用公式编辑器进行数学公式的编写- 教授如何创建和使用邮件合并来批量处理文档3. 授课方式本课程采用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

学员将通过听讲解、观看示范和实际操作等方式来研究和掌握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技巧。

课程设置课堂练和作业,以巩固所学知识。

4. 评估方式针对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课堂参与度:学员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互动表现。

- 课堂练成绩:学员在课堂练中的实际操作成绩。

- 作业完成情况:学员按时完成并提交的作业质量和准确度。

- 阶段性考试:课程结束后进行的考试,测试学员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5. 课程要求- 学员需具备一定的电脑操作基础知识。

- 学员需自带可安装Word软件的电脑。

- 学员需按时参加课程并完成相关作业和练。

以上为《Word文字处理软件》课程的标准内容,旨在为学员提供全面的Word软件学习和应用指导。

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标准

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标准

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标准软件技术是信息技术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软件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软件技术人才,各高校和相关教育机构纷纷制定了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标准。

本文将就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标准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首先,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标准应包括哪些内容呢?一般来说,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标准应该包括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等几个方面。

基础理论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等内容,这些课程是软件技术学习的基础,是学生后续学习和工作的基石。

而专业技术课程则包括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原理等内容,这些课程是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必须掌握的核心知识。

此外,实践教学环节也是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标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其次,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标准的制定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呢?首先,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课程内容。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软件技术领域的知识也在不断更新,因此课程标准的制定应该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课程内容,确保学生学到的知识是最新、最实用的。

其次,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软件技术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课程标准的制定应该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加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学以致用。

最后,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

软件技术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因此课程标准的制定也应该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

最后,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标准的实施应该如何进行呢?在实施过程中,教育机构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引入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还应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结合实际项目,开展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此外,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评价,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

课程标准Office办公软件高级应用技术(五年)

课程标准Office办公软件高级应用技术(五年)

《Office高级应用》课程标准课程名称: Office高级应用课程类别:职业技术课课程编码:学分:6适用专业(群):计算机应用技术(5年制) 学时:90编写执笔人:朱江编写日期:2019年6月专业(群)建设委员会审定(负责人签字):审定日期:2019年7月一、前言(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一门职业技术课程。

课程针对办公文员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目标使学生熟练地使用Office软件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二)课程定位本课程是培养学生Office软件应用能力的专业基础课程,前导课程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后续《MS Office 二级考证实训》课程提供基础专业知识及实践技能。

前导课程有:《计算机应用基础》后续课程有:无(三)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设置依据计算机应用技术(3年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办公文员职业能力要求,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实践技能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总体设计要求,通过课堂讲解、示范操作和模块化练习,理解不同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并能掌握灵活应用软件。

2.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立足于实际能力的培养,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作了根本性的改革,打破传统的学科本位教育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

经过与行业企业技术骨干专家共同研究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并融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MS Office 二级对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确定本课程的目标与内容。

本课程共开设90学时,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

……(见表1)表1 岗位任务分析与课程设置示意表3二、课程基本目标(一)知识目标熟练掌握Word、Excel、PowerPoint等的应用,熟练使用Win7操作系统。

(二)技能目标能够运用以上软件制作各类文档模板、表单、适宜各种场合的幻灯片、宣传动画,能够根据文员工作需要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maya课程标准

maya课程标准

maya课程(项目)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Maya是中等职业学校动漫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是制作的动画的基础软件。

通过学习该课程,要求学生能通过maya 这款软件独立完成模型、材质、灯光、绑定、渲染,并且要对maya的特效模块有一定了解和认知。

本课程的任务是:完全了解maya的所有模块并且熟练掌握maya的建摸技巧、常用材质的调节方法、灯光的布光及渲染技法、基础的模型绑定方法。

(二)课程教学目标培养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熟练掌握相关的模型、材质、灯光及渲染的制作流程,能够胜任各类传媒、动画公司的制作人员岗位。

具体要求达到:能自己设计或根据提供的草图制作出相应的模型(包括人物、道具、场景);能根据项目需求对场景进行布光与渲染,并使用合成软件进行最终效果输出。

(三)参考学时建议总学时数为108学时(四)课程学分要求:12-16学时计为1个学分(五)课程内容和要求(六)教学建议1.教学方法教学方法采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小组协作学习、自主学习等多种教学法,并以学生自学为中心,以教师引导为辅,通过学生自己完成一个完整的静帧作品,真正体现“做中学,学中做”。

2.评价方法对学生实行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考核,通过各种不同的考试形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团队活动的合作能力;职业语言表达能力等。

采用阶段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学生实践教学体会、实训进度基本技能竞赛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应注意学生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以定量方式呈现评价结果,采用平时成绩和实践操作及理论考核相结合的方式:1)平时成绩(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出勤情况)占60%;2)实践操作(学生实践操作进度、完成情况和基本技能测试)占40%;3.教学条件要求:描述完成课程教学内容所需要的环境教学条件。

办公软件应用 课程标准

办公软件应用 课程标准

办公软件应用课程标准
办公软件应用课程标准旨在让学生掌握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和技能,能够熟练地使用办公软件完成日常工作和学习任务。

以下是该课程的课程标准:
1.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Word、Excel、PowerPoint 等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和技能,能够熟练地使用这些软件进行文字处理、表格处理、演示文稿制作等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表达能力。

2.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Word文档编辑、排版与打印;Excel电子表格的制作、数据处理与分析;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等。

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4. 课程评价:课程评价主要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

平时成绩主要考查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期末考试成绩则主要考查学生对办公软件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5. 课程资源:本课程需要配备计算机、投影仪、教学软件等教学资源,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该课程标准注重实践操作和实际应用,旨在让学生掌握实用的办公软件技能,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_朱利华郭永洪_课程标准

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_朱利华郭永洪_课程标准

《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了解软件项目需求、设计、编码、测试、维护和管理的一般过程,学会软件开发的方法,能规范撰写软件开发过程基本技术文档,具有熟练的软件编码能力,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方法,为今后从事软件工程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前导课程: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Web开发、数据库管理与应用等。

后续课程:项目综合实训。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让学生掌握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相关知识,学会软件开发中的过程管理、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实施和测试方法等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为学生从事软件开发打下扎实的基础。

㈠知识目标1.理解软件开发的过程与方法;2.理解项目角色与职责;3.掌握需求获取、需求分析的相关知识;4.掌握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的相关知识;5.熟练掌握编码规范、代码优化的相关知识;6.掌握黑盒测试、白盒测试、系统性能测试的相关知识;7.理解部署与维护的相关知识;8.了解软件项目管理的相关知识。

㈡能力目标1.能根据具体项目选取合适的开发模型和开发方法;2.能制作需求调查表、分析业务流程、绘制数据流图、编写需求分析报告;3.能绘制功能架构图、编写数据字典、绘制用例图、分析与设计数据库;4.能设计用户界面、编写详细设计报告;5.会编写程序、能优化代码;6.能设计测试用例、会单元和集成测试、编写测试报告;7.能绘制部署图、编写安装配置手册及用户手册;8.能进行适应性和改正性维护。

㈢素质目标1.培养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2.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及创新思维能力;3.养成良好的编码习惯;4.培养自我学习能力。

㈣其他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参加以下职业资格证书考试。

1.程序员2.软件设计师3.软件测评师4.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5.系统分析师6.系统架构师三、课程内容与要求根据课程目标,按照软件开发的工作过程组织课程的教学内容,可分为软件开发过程模型和软件开发方法、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软件部署与维护、项目管理和综合项目实战8个模块,共60学时。

《ASP net开发技术》课程标准

《ASP net开发技术》课程标准

《ASP net开发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ASP net开发技术课程编码:60415023总学时数:52学时理论学时26学时实践学时26学时适用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一、课程概述1.课程定位《ASP net开发技术》课程是计算机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专业课,课程性质是技术类专业课,旨在培养学生应用 nET 技术开发Web 应用程序的能力,以培养学生实际开发Web 程序的主要技能和职业素养为主线,重点围绕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本技能、C# 语言程序设计能力、Web 网站开发能力等内容培养学生使用 nET 技术开发Web 应用程序的技能。

本课程是计算机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培养基于 net 技术Web 程序员的主要支撑课程。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适应 Web 程序员岗位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并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为就业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ASP net开发技术》课程的先修课程有:《网页编程技术》、《C#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等课程,这些课程属于职业准备课程和职业技能训练课程,为学习本课程和职业岗位准备基本技能,后续课程是毕业设计或顶岗实习,属于岗位技能应用课程,与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岗位任职要求相一致,前、后续课程衔接得当,符合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和职业发展的需要。

2.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以Web 应用开发程序员、企业网站建设、企业网站维护管理等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将课程知识体系整合为9个技能教学模块,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体现学生设计能力培养的循序渐进性,采用理论教学+实验实训+综合项目实训3层递进相结合的模式来提高教学质量。

实际教学中,按照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设计和开发一系列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标准和教学资源,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课堂教学。

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贯彻“技能培养为主,知识够用为度”的教学思想,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岗位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

《CorelDRAW》课程标准

《CorelDRAW》课程标准

《CorelDRAW》课程标准《CorelDRAW》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矢量图形设计软件,广泛应用于广告设计、标志设计、插图、包装设计和网页设计等领域。

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该软件的使用技巧和设计概念,以下是一份《CorelDRAW》课程标准的参考。

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了解CorelDRAW的界面和基本操作;3.理解色彩和图层的概念,并能够运用于设计过程中;4.学会设计矢量图形和排版,提高设计质量;5.培养创造力和审美意识,能够运用设计原则和布局规则;6.掌握输出和输出文件的基本要求。

二、课程内容1. CorelDRAW基础知识-软件界面和工具栏的介绍-鼠标和键盘操作技巧-新建、打开、保存文件的方法-图形格式的区别和转化-绘制基本图形和曲线-变换、缩放和旋转图形-使用修剪、结合和分割工具3.色彩和图层管理-使用调色板和色轮选择颜色-添加渐变和纹理-了解色彩模式和色彩空间-图层的创建、管理和使用4.矢量图形设计-掌握图形设计原则和布局规则-运用描边和填充效果-创建图标和徽标设计-学习创作海报和画册设计5.排版与文字设计-选择合适的字体和字号-排布文字和图形的组合-运用文字效果和路径工具6.输出与导出-了解不同输出设备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输出格式和分辨率-导出图片和矢量文件的方法-理解印刷和打印的基本知识三、评估与考核为了确保学生能够达到课程目标,可以采用以下评估与考核方式:1.课堂表现:包括课前预习、课堂参与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2.设计项目:要求学生完成一系列实践项目,如设计海报、标志等;3.考试或测试:考察学生对软件操作和设计概念的理解程度;4.作品展示: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来评估其设计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可以提供以下教学资源:1.电子教材和教学视频:提供软件操作技巧的教学材料和视频教程;2.案例分析和设计示范: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和进行设计示范来激发学生创作灵感;3.机房或计算机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实践的场所和设备。

软件测试课程标准

软件测试课程标准

《软件测试》(高职)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本课程是我院所有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以计算机应用为主线,探讨软件测试的方法。

二、课程内容与目标
本课程主要内容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软件测试的背景,熟悉软件缺陷是什么,熟练掌握软件测试的定义和
基本概念。

应用性知识目标:
1. 软件测试背景
2. 软件测试基础理论
3. 软件开发过程
三、考核与评价方式
理论课程过程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采用过程考核+期未理论考核。

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平时作业成绩、教师、单元测验和期中考试等。

过程评价权重为30%,期未理论考核权重为70%,。

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课程标准

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课程标准

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软件工程与项目管理》是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计划中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核心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软件工程概述、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编码、软件项目管理。

(二)课程基本理念本课程以“面向岗位、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典型工作过程为依据选取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发展需要。

(三)课程设计思路根据软件技术专业所涉及到的计算机语言编程和数据库术技术知识,以项目为驱动,通过“老师命题-学生实践”的方式在“知识-实践-项目”环节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采用分段实施的教学过程:知识讲授阶段-实践阶段-强化指导来逐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更深入地学习和今后从事软件工程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本课程的总目标是:“以学生实践为主体”,通过课程的实施,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使学生的知识、技能、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既为今后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知识与技能基础,又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课程内容突出高职教育特点,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及原理、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工具;了解当今软件企业的工作规范。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实用的开发方法和技术,并能够把软件工程的思想应用于软件项目实施过程;了解软件工程各领域的发展方向,对中小型软件项目进行可行性和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的能力及开发过程中应遵循的流程、准则、标准和规范,为今后从事软件工程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3、素质目标使学生具备团队精神及软件专业人员的基本素质,为就业和将来的发展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培养学生认真参与、积极交流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初步形成编制程序的意识和科学精神。

三、课程内容标准第一章软件工程概述(一)教学目的、要求本章要求学生了解什么是软件危机和软件工程,软件危机产生的历史背景、根源和由此产生的大量的失败,了解软件工程是从何种角度切入到软件开发中去,如何解决软件危机,了解消除软件危险的途径。

软件测试技术课程标准

软件测试技术课程标准

1软件测试技术课程标准“软件测试”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1.课程定位软件测试课程是软件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随着目前对软件产品质量的日益关注,软件测试在整个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软件测试方法、测试用例设计、测试模型、测试过程等基本知识和技术。

在完成程序设计基础、windows 程序设计等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本课程围绕如何开发高质量的软件,如何保证软件质量,如何避免或减少软件测试风险组织实施教学,并在后续企业项目案例等课程和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中不断应用、强化和提升。

2.设计思路软件测试以前是作为软件工程课程的一个分支,但是近年来随着国内软件企业的蓬勃发展,软件质量已经成为软件业发展的瓶颈,软件测试人才也是现在国内各大软件公司急需的人才,为此将软件测试课程进行单列。

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培养具有大量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兼备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

(1)内容设计软件测试是软件技术领域的分支学科,是信息系统开发中的一个重要步骤,由理论体系与工程运用两大部分组成。

以软件测试员/测试工程师岗位要求为依据,根据软件测试岗位的每个工作任务需要使用的技术为依据,以真实的测试项目为载体,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将课程内容进一步分解细化。

分离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测试方法、自动化测试、测试工程实践等几个部分。

(2)教学设计软件测试是伴随软件工程过程的活动,是一项复杂、系统和综合性较高的工作。

软件测试课程属于理论(含实践)课程类型,其课程本身包含了大量的测试理论知识和技术实现策略,同时该课程实践性也比较强,因此,课程教学要达到较高目标,不仅需要通过扎实的课堂理论学习,掌握测试的知识和技术理论还需课程代码: 0920XX 学分数:制订人:黄珍要科学、合理的设计实践教学,配备丰富的软件测试工具与测试平台环境,选择典型的工程案例或项目,使实践教学活动满足课程教学的需要和体现岗位工作的内容,教学过程融入真实软件企业环境与岗位工作的氛围。

《JAVA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标准

《JAVA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标准

《JAVA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本门课程是为计算机科学专业的软件工程方向、软件服务外包方向、网络技术方向,以及通信工程专业的通信工程方向、嵌入式系统方向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其主要内容有Java 基本语法、Java 基本语句、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多线程技术、异常处理机制、Windows 环境编程、Java 网络编程等等,其目标是为大学本科高年级学生提供有关Java 的基础知识以及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所必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Java 语言的运行环境有许多特性,对图形用户界面(GUIs)、多线程和网络的支持,是当今应用最广的一门网络语言。

本门课程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与通讯技术类专业的应用学科,本门课程的先修课程是《数据结构》,后续课程有《Java Swing 图形界面设计》、《JAVA 模式设计》。

该课程可以在大学二年级开设。

二、课程目标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后,学生应该能够:1.了解Java 语言的主要特性,并理解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2.掌握Java 语言的运行环境和Java 的基本语句及编程;3.理解并学会使用异常处理机制和多媒体技术;4.掌握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和事件处理机制;5.学会开发多线程Java 应用程序和Java applets 小应用程序;6.理解TCP/I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并掌握Java 网络编程和数据库编程。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

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知道——是指对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标准的认知。

理解——是指对本门课程涉及到的概念、原理与技术能明白和解释。

掌握——是指能运用已理解的知识进行编程。

学会——是指能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实验分析与设计。

教学内容和要求表中的“√”号表示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层次。

本标准中打“*”号的内容可作为自学,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求或不布置要求。

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表四、课程实施JAVA 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以及通讯技术类选修课;一般情况下,每周安排3 课时,共54 课时,其中讲授 40 课时、实验 14 课时。

javaEE软件开发技术课程标准

javaEE软件开发技术课程标准

《Java web软件开发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信息表1 课程信息表二、课程性质和定位(一)课程性质示例: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技术、移动应用开发专业必修(或选修)的一门高级专业平台课程,是在学习了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与应用、java web应用开发等先行课程,具备了一定专业基础知识,包括一定java程序设计能力、数据库基础操作能力、基本的java web开发能力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理实一体化的课程,其功能是对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面向web前端开发人员、java web动态网站建设和开发程序员、java程序员等工作岗位,培养个人web开发专业技术和团队协作开发中、大型网站项目的素质,具备一定整体项目统筹分析设计能力和模块规划能力、个人模块代码的开发能力,以及理论和项目实践相互结合进行项目开发的能力,为后续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等实践环节的开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和技能基础。

(二)课程定位表2 课程定位分析三、课程目标与内容(一)课程总目标《Java web 软件开发技术》课程的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使用WEB 程序设计技术完成基于MVC 的B/S 系统的设计能力。

根据这一目标,结合JAVA WEB 程序开发人员应该具备的综合能力要求,联合企业与培训机构对课程进行了整体设计,主要体现了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

根据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结合职业教育课程观、教学观、能力观,基于软件工程的开发过程,以项目化教学来组织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中,以信息系统项目开发及其工作过程为背景,紧密围绕项目为载体,依据学习领域专业能力目标、学习方法目标和社会能力目标进行学习情境设计,通过情境学习与训练,实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使学生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任务来驱动、以项目为导向,在教学过程中,每个项目都是来源于实际工作中的典型任务,项目和任务的学习与实施过程也就是工作过程,学生带着真实的学习任务,组成小组合作研究,分析任务、发展和提出问题,找出解决方法并予以实施,由其他小组及教师进行评价,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养,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熟练掌握 Windows 操作系统、办公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网络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运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特点、分类及应用领域。

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3、熟悉 Windows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设置。

4、掌握办公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

5、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应用,如网络连接、浏览器使用、电子邮件收发等。

(二)技能目标1、能够熟练操作 Windows 操作系统,进行文件管理、系统设置等操作。

2、能够运用办公软件进行文字处理、数据处理和演示文稿制作,满足日常办公和学习的需要。

3、能够利用网络获取信息、交流沟通和开展简单的电子商务活动。

4、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维护和故障排除能力。

(三)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道德和信息安全意识。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严谨态度和规范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计算机的发展、特点、分类及应用领域。

2、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硬件,以及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等软件。

3、计算机中的数制与编码,如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的转换,ASCII 码和汉字编码等。

4、计算机的安全与维护,包括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数据备份与恢复等。

计算机一级考证课程标准

计算机一级考证课程标准

《计算机一级考证》课程标准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计算机一级考证》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专业技能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作用,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和应用、了解文字处理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文字处理Wo rd、Excel、Powe rPo i n t的基本操作和应用、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因特网(Internet)的初步知识,掌握IE浏览器软件和OutlookExpress软件的基本操作和使用。

具备基本的操作计算机的能力,为学生在学习后续课程时运用计算机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使学生顺利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考试。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具有微型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2、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作用,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3、了解文字处理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文字处理Wo rd的基本操作和应用,熟练掌握一种汉字(键盘)输入方法。

4、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知识,掌握电子表格软件Ex c e l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5、了解多媒体演示软件的基本知识,掌握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 rPoint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6、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因特网(Internet)的初步知识,掌握IE浏览器软件和Ou t l o o kEx p r e s s软件的基本操作和使用。

(二)过程与方法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按“精讲多练”教学模式实施课程的教学,要求授课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机房进行授课,对软件的使用进行现场操作讲解,以便让学生及时掌握和练习所学内容,并利用一级考证模拟软件进行上机实训,授课教师要充分运用形象思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循序渐进,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2、培养学生的工作、学习的主动性;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件测试课程标准————————————————————————————————作者:————————————————————————————————日期: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测试技术基础》课程标准课程代码:M21F901适用专业:软件技术编制单位:计算机与软件学院《软件测试技术基础》课程标准课程编码[M21F901]课程承担单位[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制定人[顾海花 ] 制定日期[2010.11.29]审核人[] 审核日期[2010.11.30]批准人[] 批准日期[2010.12.01]一、适用对象高等职业教育层次高中后三年制学生。

二、适用专业软件技术专业。

三、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软件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知识课程。

是一门引领学生步入软件测试领域的导入性课程。

本课程是依据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而设置的,对本专业所面向的程序员、软件测试员等岗位所需要的相关专业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素质目标的达成起支撑作用。

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程序设计基础》(M21F02E10)、《Java程序设计》(M21F1611)、《Java综合实训》(M21J634)、《VC++综合实训》(M21J632),后续课程有《软件工程与UML》(M22F215)、《编码与测试实训》等。

四、课程目标总体目标本课程重在培养学生软件测试工作的实践能力,适应软件企业的工作环境和业界标准,并和国际先进的软件开发理念和测试技术保持同步。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并掌握软件产品质量保证的基本思想和科学体系、软件测试过程和策略、软件测试的方法、技术和工具的使用,为全面掌握软件技术和软件项目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了解完整的软件测试流程,学会根据软件测试文档实施、执行软件测试,提高软件测试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逐步积累软件测试经验,为学生从事软件测试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与软件测试员岗位的无缝连接。

1、知识目标(1)了解软件测试背景、软件缺陷和故障的概念;(2)理解软件测试的意义;(3)理解软件开发过程、软件开发与软件测试的关系;(4)了解软件质量保证体系;(5)了解软件测试的复杂性;(6)理解软件测试的方法与策略;(7)掌握软件测试过程中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的主要任务和过程;(8)理解白盒测试的基本概念;(9)掌握白盒测试的覆盖测试方法;(10)掌握白盒测试的路径分析测试法;(11)理解黑盒测试的概念和两个典型问题;(12)掌握黑盒测试的等价类划分法;(13)掌握黑盒测试的边界值分析法;(14)掌握黑盒测试的因果图法和决策表法。

(15)理解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测试方法;(16)理解图形用户界面GUI测试、实时系统测试;(17)了解面向对象软件测试的常用方法;(18)掌握软件自动化测试基本概念;(19)理解软件自动化测试生存周期方法学以及应用;(20)理解常用软件自动化测试工具。

2、技能目标(1)能够阅读并理解软件测试计划和测试大纲。

(2)能够安装软件测试环境。

(3)能够熟练使用至少一种自动化测试工具。

(4)能够根据软件测试大纲执行手动测试。

(5)能够利用自动化测试工具执行自动测试。

(6)能够填写软件缺陷报告。

(7)能够与软件开发人员进行有效地沟通。

(8)能够设计小型应用软件的测试用例。

(11)能够编写小型应用软件的测试计划。

(12)能够编写小型应用软件的测试大纲。

(13)能够了解软件测试各个职业岗位的工作职责。

3、素质养成目标(1)具有爱岗敬业、热情主动的工作态度(2)具有通过独立学习,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在工作中寻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

(3)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4)认真、细致,有自制力,具有较强的自信心、求知欲和进取心。

(5)能掌握和控制工作进度,合理安排时间。

4、证书目标五、参考学时45 学分 3六、设计思路1、内容选择本课程根据软件测试岗位的每个工作任务需要使用的技术为依据,以真实的测试项目为载体,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将课程内容序化为五个模块:软件测试基础、软件测试过程与方法、白盒测试及用例设计、黑盒测试及用例设计、测试工具。

每个模块的内容按照自身特点进行重构,以模块为教学单元,以全真小案例为学习情境,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得到充足的知识储备的同时,具备实际项目测试的经验,培养学生软件测试的从业技能。

2、内容编排设计根据实验教学法及案例教学法要求以及受教者的认知特点,综合考虑教学情境设计。

其内容编排设计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内容是根据软件测试的要求,结合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

整合为软件测试基础、软件测试过程与方法、用例设计、测试工具部分。

(2)本课程是软件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该课程定位在软件测试基本原理和测试技术的学习,课程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如何开发高质量的软件,如何保证软件质量,如何避免或减少软件测试风险。

该课程是学生理解软件测试方法、测试用例设计、测试过程、面向对象测试、测试工具使用等基本知识和技术的重要途径,为后续的软件工程和毕业设计等课程奠定良好的软件测试理论、技术和工程基础。

(3)单元的选取基本依据是该门课程涉及的相关理论和工作任务范围(相关实验要求)。

但在具体设计过程中,以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软件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同时遵循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要求,同时考虑各单元内容总量以及在该门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单元的课时数,确定课程中的单元内容。

(4)课程内容编排主要依据:软件测试基础—软件测试过程与方法—测试用例设计—测试工具的顺序。

软件测试基础部分(学时:4)单元1:软件测试基础软件测试过程与方法部分(学时:4)单元2:软件测试过程与方法测试用例设计部分(学时:22)单元3:白盒测试及用例设计单元4:黑盒测试及用例设计测试工具部分(学时:18)单元5:测试工具七、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1、单元课时分配表序号单元内容学时分配备注1 单元1:软件测试基础22 单元2:软件测试过程与方法43 单元3:白盒测试及用例设计104 单元4:黑盒测试及用例设计125 单元5:测试工具166 习题、考试及机动 1总学时452、单元设计单元1:单元1 软件测试基础学时理论 2 实践0 一体化学习目标:初步建立软件测试的概念了解软件测试背景、软件缺陷和故障的概念;理解软件测试的概念;理解软件开发过程、软件开发与软件测试的关系;了解软件质量保证体系;了解软件测试的复杂性主要内容主要教学方法●测试背景●软件缺陷和故障的概念★软件测试概念(重点)●软件开发过程、软件开发与软件测试的关系●软件测试的复杂性●CMMIISO 9000软件质量保证体系案例教学、课堂讲授教学地点多媒体教室教学及参考资料《软件测试基础教程》练习与习题建议考核与评价方式说明权重分配课堂提问、作业4% 单元2:单元2 软件测试过程与方法学时理论 4 实践0 一体化学习目标:理解软件测试与软件开发各阶段的关系理解软件测试过程;理解软件测试与软件开发各阶段的关系;了解测试与开发模型;理解测试在开发阶段的作用;理解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主要内容主要教学方法★软件测试过程(重点)★软件测试与软件开发各阶段的关系(重点)●测试与开发模型●测试在开发阶段的作用★单元测试(重点、难点)★集成测试(重点、难点)●确认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测试背景案例教学、课堂讲授教学地点多媒体教室教学及参考资料《软件测试基础教程》练习与习题建议考核与评价方式说明权重分配课堂提问、作业9%单元3:单元3 白盒测试及用例设计学时理论实践 4 一体化 6学习目标:掌握白盒测试技术,会使用白盒测试技术设计测试用例会正确使用逻辑覆盖测试中的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路径覆盖设计测试用例;会正确使用路径分析测试;掌握循环测试;了解代码检查法主要内容主要教学方法★逻辑覆盖测试(重点、难点)★路径测试(重点、难点)●循环测试●代码检查法实验教学、课堂讲授、案例教学教学地点一体化教室教学及参考资料《软件测试基础教程》练习与习题建议考核与评价方式说明权重分配测试用例设计及作业22%单元4:单元4 黑盒测试及用例设计学时理论实践 6 一体化 6学习目标:掌握黑盒测试技术,会使用黑盒测试技术设计测试用例会使用等价类划分法设计测试用例;会使用边界值分析法设计测试用例;会使用决策表法设计测试用例;会使用因果图法设计测试用例主要内容主要教学方法★等价类划分法(重点)★边界值分析法(重点)★因果图法(重点、难点)★决策表法(重点、难点)实验教学、课堂讲授、案例教学教学地点一体化教室教学及参考资料《软件测试基础教程》练习与习题建议考核与评价方式说明权重分配测试用例设计及作业27% 单元5:单元5 测试工具学时理论实践8 一体化8学习目标:会使用适当的测试工具进行软件测试会使用会正确使用单元测试工具JUnit进行单元测试;会使用Web应用负载测试工具W AS对网站进行测试;会正确使用功能测试工具WinRunner进行测试主要内容主要教学方法●JUnit概述、JUnit的安装★创建Test Case;书写测试方法;运行测试(重点)●WAS概要介绍;使用W AS★录制测试脚本;运行测试脚本;测试结果报告分析(重点)●WinRunner功能;启动WinRunner进行测试★ WinRunner如何识别GUI对象;理解GUI Map; Global GUI Map File模式;编辑GUI Map;配置GUI Map(重点)实验教学、课堂讲授、案例教学教学地点一体化教室教学及参考资料《软件测试基础教程》练习与习题建议考核与评价方式说明权重分配测试用例设计及作业40%八、课程实施1.教学方法建议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和课程特点以及有关学情,选择适合于本课程的最优化教学法。

综合考虑教学效果和教学可操作性等因素,本课程选用启发式教学、任务驱动与案例驱动相结合、分组讨论法等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注意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更为深入地掌握教学内容并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任务驱动与案例驱动相结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然后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将系统不同的模块实现任务驱动化,带着任务来思考问题,带着任务去解决问题,每次任务的完成都将作为对学生平时考核的重要依据,督促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