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隔离工作质量分析

合集下载

消毒隔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消毒隔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消毒隔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消毒隔离工作是医疗机构、公共卫生场所及日常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一、消毒隔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1. 人员素质方面(1)专业知识缺乏:部分消毒隔离工作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对消毒隔离知识掌握不足,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出现错误。

(2)责任心不强:部分工作人员对消毒隔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责任心,导致工作落实不到位。

2. 设施设备方面(1)设备不完善:一些场所的消毒隔离设备不齐全,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2)设备维护不及时:部分设备长时间未进行维护,导致设备损坏,影响消毒隔离效果。

3. 管理制度方面(1)制度不健全:部分场所的消毒隔离制度不完善,缺乏可操作性。

(2)监管不到位:对消毒隔离工作的监管力度不足,导致制度难以落实。

4. 操作流程方面(1)操作不规范:部分工作人员在消毒隔离操作过程中,未按照规定流程进行,导致消毒效果不佳。

(2)交叉感染风险:在操作过程中,未能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二、整改措施1. 人员素质提升(1)加强培训:对消毒隔离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

(2)强化责任心:通过教育、激励等手段,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使其充分认识到消毒隔离工作的重要性。

2. 设施设备改进(1)完善设备:根据实际需求,配置齐全的消毒隔离设备。

(2)定期维护:对消毒隔离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管理制度完善(1)健全制度:制定完善的消毒隔离制度,明确工作流程和责任分工。

(2)加强监管:加大对消毒隔离工作的监管力度,确保制度得以落实。

以下为具体整改措施内容:一、人员素质提升1. 加强培训(1)开展专业培训:针对消毒隔离工作人员,定期开展专业培训,包括消毒剂的选择、消毒方法、消毒时间、消毒范围等内容。

(2)培训方式多样化: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

(3)考核评估: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评估,确保工作人员掌握所需知识。

消毒隔离质控问题及整改措施_消毒隔离整改措施

消毒隔离质控问题及整改措施_消毒隔离整改措施

消毒隔离质控问题及整改措施_消毒隔离整改措施一、前言消毒隔离工作是医疗机构预防和控制感染性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当前,我国医疗机构消毒隔离工作存在一定问题,影响了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为了提高消毒隔离工作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本文分析了消毒隔离质控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

二、消毒隔离质控问题1. 消毒隔离制度不健全:部分医疗机构消毒隔离制度不完善,缺乏针对性、可操作性,导致消毒隔离工作落实不到位。

2. 医护人员消毒隔离知识不足:部分医护人员对消毒隔离知识掌握不足,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误区,影响了消毒效果。

3. 消毒设施不完善:部分医疗机构消毒设施不完善,如消毒剂过期、紫外线灯具损坏等,影响了消毒效果。

4. 消毒隔离工作流程不规范:部分医疗机构消毒隔离工作流程不规范,如无菌操作不严格、医疗废物处理不当等,导致感染风险增加。

5. 监管不到位:部分医疗机构对消毒隔离工作的监管不到位,缺乏持续改进和追踪评价机制。

三、消毒隔离整改措施1. 完善消毒隔离制度:医疗机构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消毒隔离制度,确保制度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并加强对消毒隔离工作的培训和宣传,提高全体医护人员的认识。

2. 加强医护人员消毒隔离知识培训: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消毒隔离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消毒隔离意识和技能,确保无菌操作规范。

3. 完善消毒设施:医疗机构应确保消毒设施齐全、有效,定期检查和维护消毒设备,确保消毒效果。

4. 规范消毒隔离工作流程:医疗机构应制定明确的消毒隔离工作流程,加强对无菌操作、医疗废物处理等环节的监管,确保消毒隔离工作规范化。

5. 强化监管力度: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消毒隔离工作的监管,建立持续改进和追踪评价机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消毒隔离工作质量。

6. 提高感染防控意识:医疗机构应提高全体医护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将感染防控纳入日常工作中,形成良好的感染防控氛围。

7.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医疗机构应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诊疗环境整洁,降低感染风险。

消毒隔离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精选范文

消毒隔离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精选范文

消毒隔离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精选范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消毒隔离工作在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当前消毒隔离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我们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

一、消毒隔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 意识不足部分单位和个人对消毒隔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消毒隔离措施得不到有效落实。

原因在于:(1)宣传教育不够到位,人们对消毒隔离的认识存在误区,误认为消毒隔离是过度防护,影响了消毒隔离工作的开展。

(2)部分单位管理层对消毒隔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未能将消毒隔离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导致工作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忽视相关规定。

2. 设施设备不完善部分医疗机构、公共场所等单位的消毒设施设备不完善,难以满足消毒隔离工作的需求。

原因包括:(1)投入不足,导致设施设备更新换代滞后。

(2)管理层对消毒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不够,导致设备性能下降。

3. 操作不规范在实际操作中,部分从业人员未能严格按照消毒隔离规定进行操作,导致消毒效果不佳。

原因包括:(1)培训不到位,从业人员对消毒隔离知识掌握不足。

(2)监管不力,导致从业人员在实际操作中疏于规范。

4. 制度不健全部分单位消毒隔离相关制度不健全,导致消毒隔离工作难以落实。

原因包括:(1)制度制定不完善,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制度执行力度不够,导致实际操作中出现漏洞。

二、整改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消毒隔离工作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消毒隔离观念。

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对消毒隔离知识的宣传力度,使之家喻户晓,形成人人关注、支持、参与消毒隔离工作的良好氛围。

2. 完善设施设备加大投入,更新和完善消毒设施设备,确保消毒隔离工作得到有效保障。

同时,加强对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性能稳定。

3. 规范操作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消毒隔离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

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监管,确保实际操作中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提高消毒效果。

消毒隔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范文

消毒隔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范文

消毒隔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范文消毒隔离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对于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消毒隔离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原因分析和提出整改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1. 消毒隔离知识缺乏:部分医护人员对消毒隔离知识掌握不足,对消毒隔离措施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导致消毒隔离措施不能得到有效落实。

2. 消毒隔离制度不健全:部分医院消毒隔离制度不完善,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导致消毒隔离工作难以落实。

3. 消毒隔离设施不完善:部分医院消毒隔离设施不足,如消毒剂种类单一,数量不足,无法满足消毒隔离工作的需求。

4. 消毒隔离操作不规范:部分医护人员在消毒隔离操作过程中,存在不规范行为,如消毒液浓度配制不准确,消毒时间不够等。

5. 消毒隔离管理不到位:部分医院对消毒隔离工作的管理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导致消毒隔离工作得不到充分重视。

二、原因分析1. 教育培训不足:部分医院对医护人员的消毒隔离教育培训不足,导致医护人员对消毒隔离知识掌握不足。

2. 人力资源不足:部分医院医护人员数量不足,导致消毒隔离工作得不到有效开展。

3. 经费投入不足:部分医院对消毒隔离工作的经费投入不足,导致消毒隔离设施不完善。

4. 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医院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消毒隔离工作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

三、整改措施1. 加强教育培训:医院应加大对医护人员的消毒隔离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医护人员对消毒隔离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完善制度建设:医院应完善消毒隔离制度,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消毒隔离措施,确保消毒隔离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3. 改善设施条件:医院应增加消毒隔离设施的投入,保障消毒隔离工作的需求。

4. 规范操作行为:医护人员应按照消毒隔离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消毒隔离效果。

5. 加强管理监督:医院应加强对消毒隔离工作的管理监督,建立健全考核机制,确保消毒隔离工作得到充分重视。

消毒隔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范文(精选篇)

消毒隔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范文(精选篇)

消毒隔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范文(精选篇)消毒隔离作为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在抗击突发传染病等公共卫生事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消毒隔离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本文将对消毒隔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消毒隔离存在的问题1. 效果不明显:消毒隔离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杀灭病原体,阻断疾病传播途径,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有些病原体对某些消毒剂具有抗药性,导致消毒效果不如预期。

2. 操作不规范:由于操作人员的素质和培训不足,往往会在消毒隔离操作中存在疏漏,如消毒剂使用不当、消毒时间不够等,这都会影响到消毒的效果。

3. 设施不完备:有些地方的卫生设施相对落后,消毒隔离场所的硬件设施不完善,比如缺乏自动感应器、隔离房间条件差等,影响了消毒隔离措施的实施效果。

4. 缺乏统一标准:目前,我国各地关于消毒隔离的标准和流程并不统一,导致了不同地区在执行上存在差异,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

二、消毒隔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 缺乏专业人员:消毒隔离工作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目前,在一些地方的基层卫生机构中,存在人手不足的情况,缺乏专业人员参与消毒隔离工作。

2. 缺乏培训和教育机制:由于对于消毒隔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相关培训和教育机制不健全,导致了操作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参差不齐。

3. 资金投入不足:一些地方在卫生设施和消毒剂的采购上投入不足,导致了硬件设施和消毒剂的质量不达标,影响了消毒隔离的效果。

4. 司法责任不明确:在某些情况下,对于消毒工作的监管和追责机制不健全,导致了一些操作人员对于工作的敷衍态度,影响了工作质量。

三、消毒隔离的整改措施1. 加强人员培训:建立完善的培训和教育机制,增加相关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提高他们对于消毒隔离工作的专业性和敬业精神。

2. 完善设施建设:增加对于卫生设施和硬件设施的投入,提高消毒隔离场所的硬件设施水平,配备先进的消毒设备和自动感应器,提高整个消毒隔离过程的效率和效果。

消毒隔离工作质量分析word精品

消毒隔离工作质量分析word精品

2012 年第一季度消毒隔离工作质量分析一、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质量检查情况1、内镜中心:胃镜仪器台面清洁消毒不到位,仪器设备无消毒登记,肠镜室、支气管镜室快速手消不能常规化,有间断现象,清洗消毒内镜时未戴帽子和防护面罩2、新生儿室:暖箱水槽口和暖箱内台面微生物监测细菌总数超标。

3、发放间传递窗损坏一个需及时更换玻璃,有3 个窗未关闭,实习同学未换鞋进入打包间,回收间布类不能按要求放入篮筐堆在地面上;各室物品摆放不整齐4、手术室:布局流程不合要求,医护人员入口管理不严,有不换鞋入室现象,手术室外走廊物品摆放乱,拖把未悬挂;脚踏凳为木制器不便消毒,无菌室的门未关;腔镜器械未用超声洗涤。

二、第一季度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监测情况1、2012 年第一季度我科对院内主要科室、主要区域和部分科室消毒灭菌效果进行微生物学监测。

共采取样本为692例、合格685 例,合格率99%。

其中空气采样79 例合格73例,合格率为92.4%.物表采样180例合格178 例,合格率98.9%医务人员手采样64 例,合格64 例采样率100%。

无菌物品采样298 例合格298例。

合格率100%。

残余消毒液采样为48例合格率100%灭郡内镜采样41例合格41 例合格356例合格率100%。

已对不合格的科室发出通知,经过整改后复查不合格、采样不合格的科室有:空气:6例、物表2例。

不合格的科室有手术室、ICU、新生儿室、血透室、血库。

经整改追踪现已合格。

三、护理部检查消毒隔离情况反馈个别科室对抗菌物品交接查对不严、对有效期不明确导致存在过期物品。

一次性无菌物品打开未写日期、时间,夜查房时存在较多。

如棉签、输液贴一次性无菌物品未按规范放置,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混放。

听诊器、血压计消毒方法不统一。

部分科室对消毒知识掌握不全,吸氧流量表消毒方法不正确。

一次性湿化瓶未写开始时间日期。

个别科室一次性输液器针头等用后不能规范放置、垃圾存放箱不卫生并且不及时盖盖、锐器盒已满未及时更换,针头未放入利器盒内。

消毒隔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精选

消毒隔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精选

消毒隔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精选消毒隔离是医疗机构预防感染传播的重要措施,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消毒隔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1. 意识不足:部分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对消毒隔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消毒隔离措施不能得到有效执行。

2. 设施设备不足:部分医疗机构的消毒设施设备不足,无法满足消毒隔离的需要。

3. 操作不规范: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医务人员对消毒隔离操作不规范,导致消毒效果不佳。

4. 管理不到位:部分医疗机构的管理不到位,对消毒隔离工作的监督和考核不够严格。

不足,影响消毒隔离效果。

6. 患者配合度低:部分患者对消毒隔离措施的配合度低,影响消毒隔离的执行。

二、原因分析1. 意识不足的原因:部分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对消毒隔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可能是由于缺乏相关的知识培训和宣传。

2. 设施设备不足的原因:部分医疗机构的消毒设施设备不足,可能是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和规划不合理。

3. 操作不规范的原因:部分医务人员对消毒隔离操作不规范,可能是由于缺乏专业的培训和监督。

4. 管理不到位的原因:部分医疗机构的管理不到位,可能是由于管理层对消毒隔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和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识培训不足,可能是由于医疗机构对培训工作的投入不足和安排不合理。

6. 患者配合度低的原因:部分患者对消毒隔离措施的配合度低,可能是由于缺乏对消毒隔离知识的了解和信任。

三、整改措施1. 提高认识: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消毒隔离知识培训和宣传,提高他们对消毒隔离重要性的认识。

2. 完善设施设备:加大对医疗机构消毒设施设备的投入,确保消毒隔离的需要得到满足。

3. 规范操作:制定严格的消毒隔离操作规程,加强对医务人员的监督和考核,确保操作规范。

4. 加强管理:提高管理层对消毒隔离工作的重视程度,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加强对消毒隔离工作的监督和考核。

5. 增加培训:加大对医务人员消毒隔离知识培训的投入,定期组织培训和考核,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

消毒隔离质量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消毒隔离质量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消毒隔离质量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消毒隔离质量存在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消毒效果不达标:消毒隔离措施未能有效杀灭病原体,导致传染病的传播风险仍然存在;
2. 消毒设备不完善:消毒设备设施不齐全,维护不及时,导致消毒效果不理想;
3. 消毒物质选择不当:使用的消毒物质不符合相关标准,或者不适用于特定场所,影响了消毒效果;
4. 消毒操作不规范:操作人员对消毒操作流程不熟悉,或者不按规范操作,导致消毒效果受到影响;
5. 消毒记录不完整:缺乏规范的消毒记录制度,导致消毒过程无法有效监控和追溯。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整改措施:
1. 提高消毒设备设施的质量和数量,确保设备的有效运行;
2. 充分了解不同消毒物质的特点和使用场所,选择合适的消毒物质,并确保合理使用和储存;
3. 建立完善的消毒操作规范和培训制度,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
4. 加强消毒过程的监控和追溯,建立健全的消毒记录制度,及时记录和反馈消毒情况;
5. 定期组织消毒隔离质量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6. 加强对消毒隔离质量的宣传和意识培养,增强全员参与和责任意识;
7.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共同推进消毒隔离质量的提升。

消毒隔离质控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消毒隔离质控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消毒隔离质控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严峻形势,消毒隔离工作对于保障人民健康安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消毒隔离质量不达标、隔离期间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会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很大的风险隐患。

因此,我们必须深入分析原因,采取整改措施,来提高消毒隔离质量。

一、消毒隔离质量不达标原因分析1、专业人员不足:消毒隔离工作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但某些机构中没有专业的团队进行消毒隔离,由于缺少专业知识,消毒隔离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漏洞。

2、消毒设备失修:消毒隔离需要借助一些先进的消毒设备来完成,但是如果设备没有及时维修,就会导致消毒效果不尽如人意,甚至无法达到标准。

3、消毒药品质量问题:消毒药品是消毒隔离的核心,如果使用的消毒药品质量不合格、过期或者受损,极有可能在消毒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影响消毒隔离效果。

4、消毒人员对消毒规范、操作流程不熟悉:对于某些从事消毒隔离工作的消毒人员来说,他们对于消毒规范、操作流程不熟悉,并且缺乏专业的知识指导,就会导致工作中存在一定的不足。

二、消毒隔离质量不达标的整改措施1、进一步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机构需要在消毒隔离人员的招聘中,加大对于专业技能的要求,确保其具有必要的技能素质。

同时,加大投入,加强人员培训,增强专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和业务素质。

2、加强设备维护:机构要加强消毒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特别是在使用季节的前期,要做好设备检查、卫生清洗等工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作和消毒效果。

3、严格控制消毒药品质量:加强对消毒药品供应商的管理和监管,确保药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消毒药品保质期、状态等信息及时、准确地搜集记录,确保消毒隔离工作能够有序、高效、安全地进行。

4、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消毒人员的素质:为消毒人员提供培训机会,增强其对于消毒隔离规范和操作流程的认知和理解,加强现场指导和管理,提高消毒隔离的质量和效率。

5、建立消毒隔离过程监控机制:建立完善的监控机制,对于消毒隔离过程实行监督、检查和审核,特别是在消毒质量和隔离管理方面,严格质量验收、评估等程序,时刻关注消毒隔离工作的质量。

消毒隔离质控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消毒隔离质控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消毒隔离质控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消毒隔离质控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一、消毒隔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1、环境保护和用具保护意识不强:医务人员缺乏消毒隔离意识,导致临床科室用过的器械随意摆放,分类不清,未及时清理垃圾,消毒液浓度未监测,未准备好盛装用具和器械串子等问题。

2、自我防护意识差:工作人员未严格着装,未戴防水衣、防水鞋和双层胶手套,未戴口罩、面罩或眼罩,操作完毕未洗手等。

3、执行制度不严:包装台面不整洁,未认真检查器械清洁度,敷料包装与器械包装同室同时间进行,过期器械未重新清洗,未按要求装载,无菌物品御载时未充分散热造成湿包等问题。

4、手卫生中的特殊性:严格执行七步洗手法洗手,但由于个体差异,有些人结果仍超标。

二、整改措施1、加强人员培训:护理人员、保洁人员、护工要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加强消毒隔离知识和职业防护教育,建立消毒隔离制度和管理措施,提供合格的职业防护用品,督导、奖惩工作人员,牢固树立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各项技术操作规范。

2、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组织工作人员研究相关法律、法规、卫生行业标准等知识,每月组织研究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严格执行各项操作技术规程,并了解和掌握新进展及新技术。

3、加强环节质量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对科室进行检查和监测,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有效的整改措施。

每天,护士长都会检查消毒隔离和职业防护的执行情况,并组织召开院感防控工作会,以制度为目标、以管理为手段、以监测为依据的方法来保证消毒隔离的环节质量,达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为加强对日常护理工作中消毒隔离的管理,体温计、压计、压脉带、袋等一人一用一消毒,使用的氧气湿化瓶应每天更换消毒,各种管道送至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

在患者扫床时,要做到一床一套一清扫,治疗车、护理车上配备速干洗手液,接触每个病人前后要及时洗手或手消毒。

同时,加强病房管理,床单位定位放置,病床、床头、桌椅一床一巾一摸,地面采用湿式清扫,清扫用具各病室、各区域专用并有明显的标识,如有污染及时消毒处理。

医院消毒隔离质控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医院消毒隔离质控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医院消毒隔离质控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一、引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卫生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作为国家卫生保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的消毒隔离工作是确保医疗安全和防止传染病扩散的重要环节。

然而,当前医院消毒隔离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声誉。

因此,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势在必行。

二、医院消毒隔离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1. 人员问题医院消毒隔离工作需要专业的操作技能和科学的知识,但目前一些医务人员对消毒隔离工作的重要性意识不够,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导致操作不规范、消毒剂浓度不准确、操作时间不足等问题的出现。

2. 设备问题医院的消毒隔离设备不完善,一些传统设备使用起来效果不佳,无法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

而现代化的自动化消毒设备价格昂贵,医院负担较大,难以普及,也限制了消毒隔离质量的提升。

3. 管理问题医院的消毒隔离管理措施不够完善,责任划分不清,缺乏专门的消毒隔离科,导致工作中的监督和执行不到位。

同时,一些医院对消毒隔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科学的管理手段和科学的流程,导致操作不规范、隔离区域不合理划定等问题。

4. 财政支持问题医院消毒隔离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由于财政支持不足,医院资金紧张,导致很多设备无法更新和维修,专业人员无法招聘和培训,从而影响了消毒隔离质量。

三、医院消毒隔离质量问题的整改措施1. 加强人员培训医院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消毒隔离工作的重视程度和专业水平。

可以通过开展系列培训课程、组织专业知识考核等方式,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操作能力。

2. 拓展消毒隔离设备医院应积极引进现代化自动化消毒设备,提高消毒隔离效果。

此外,通过与相关科研机构合作,开展设备的改良和创新,降低设备价格并提高性能,以满足各类医院的需求。

3. 完善管理措施医院应建立健全科学的消毒隔离管理制度,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标准,加强对消毒隔离工作的监督和执行。

同时,成立专门的消毒隔离科,负责消毒隔离工作的规划、管理和指导,提高其专业性和科学性。

消毒隔离工作质量分析

消毒隔离工作质量分析

2012年第一季度消毒隔离工作质量分析一、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质量检查情况1、内镜中心:胃镜仪器台面清洁消毒不到位,仪器设备无消毒登记,肠镜室、支气管镜室快速手消不能常规化,有间断现象,清洗消毒内镜时未戴帽子和防护面罩2、新生儿室:暖箱水槽口和暖箱内台面微生物监测细菌总数超标。

3、发放间传递窗损坏一个需及时更换玻璃,有3个窗未关闭,实习同学未换鞋进入打包间,回收间布类不能按要求放入篮筐堆在地面上; 各室物品摆放不整齐4、手术室:布局流程不合要求,医护人员入口管理不严,有不换鞋入室现象,手术室外走廊物品摆放乱,拖把未悬挂;脚踏凳为木制器不便消毒,无菌室的门未关;腔镜器械未用超声洗涤。

二、第一季度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监测情况1、2012年第一季度我科对院内主要科室、主要区域和部分科室消毒灭菌效果进行微生物学监测。

共采取样本为692例、合格685例,合格率99%o其中空气采样79例合格73例,合格率为92. 4%.物表采样180例合格178例,合格率98. 9%医务人员手采样64例,合格64例采样率100%。

无菌物品采样298例合格298例。

合格率100%o残余消毒液采样为48例合格率100%灭郡内镜采样41例合格41例合格356 例合格率100%。

己对不合格的科室发出通知,经过整改后复查不合格、采样不合格的科室有:空气:6例、物表2例。

不合格的科室有手术室、ICU、新生儿室、血透室、血库。

经整改追踪现已合格。

三、护理部检查消毒隔离情况反馈个别科室对抗菌物品交接查对不严、对有效期不明确导致存在过期物品O、如棉签夜查房时存在较多。

时间,一次性无菌物品打开未写日期、. 输液贴。

一次性无菌物品未按规范放置,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混放。

听诊器、血压计消毒方法不统一。

部分科室对消毒知识掌握不全,吸氧流量表消毒方法不正确。

一次性湿化瓶未写开始时间日期。

个别科室一次性输液器针头等用后不能规范放置、垃圾存放箱不卫生并且不及时盖盖、锐器盒己满未及时更换,针头未放入利器盒内。

消毒隔离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精选范文

消毒隔离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精选范文

消毒隔离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精选范文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感染问题日益凸显,消毒隔离工作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消毒隔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其效果的发挥。

本文将对消毒隔离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1. 消毒隔离意识淡薄部分医务人员对消毒隔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医院感染的知识了解不够,导致在实际操作中未能严格按照消毒隔离制度和规范进行操作。

此外,部分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存在侥幸心理,对消毒隔离措施的执行力度不够,影响了消毒隔离效果的发挥。

2. 操作不规范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医务人员在执行消毒隔离措施时操作不规范,如医疗垃圾收集封口不规范、垃圾桶内有针头、消毒物品未完全浸入消毒液中、个别科室止血带未做到一用一消毒等。

这些不规范操作可能导致病原体传播,增加医院感染的风险。

3. 培训不足部分医院对保洁员、护工等辅助人员的培训不到位,导致他们缺乏消毒隔离知识和技能。

在实际工作中,辅助人员可能因缺乏基本消毒隔离知识而未能做好相关措施,增加医院感染的发生风险。

4. 设施不完善部分医院的消毒隔离设施不完善,如缺乏紫外线消毒设备、消毒液浓度不足等。

这些设施问题可能导致消毒效果不佳,影响消毒隔离效果的发挥。

二、原因分析1. 管理不到位医院管理层对消毒隔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可能导致医务人员对消毒隔离措施的执行力度不够。

此外,医院管理制度不健全,如缺乏完善的消毒隔离制度和培训制度,也可能导致消毒隔离工作存在问题。

2. 资源配置不足医院在资源配置方面存在不足,如人员不足、设备不足等,导致医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难以严格按照消毒隔离制度和规范进行操作。

3. 医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对消毒隔离知识和技能掌握不足,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存在问题。

三、整改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医院应加强消毒隔离重要性的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认识,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自觉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和规范。

消毒隔离质量分析

消毒隔离质量分析

消毒隔离质量分析
消毒隔离是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举措,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析消毒隔离的质量,为公共卫生安全提供参考。

一、消毒措施的有效性分析
首先,消毒措施的有效性直接决定了消毒隔离的质量。

消毒应当选择合适的方法和药剂,确保对病原微生物有杀灭作用;消毒设备应当保持干净、完好,确保消毒效果得到充分发挥。

此外,消毒人员应当经过专业培训,了解消毒原理和操作规范,确保消毒过程符合标准要求。

二、隔离条件的安全性分析
其次,隔离条件的安全性也是影响消毒隔离质量的因素之一。

隔离区域应当设置合适的通风设施,确保空气流通和清洁;隔离设备应当符合卫生标准,确保病原微生物无法扩散;隔离医护人员应当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具,确保自身安全和病情不会传播。

三、隔离管理的监督与评估分析
最后,隔离管理的监督与评估也是消毒隔离质量的重要保证。

卫生监管部门应当对隔离医院或隔离区域进行定期检查,确保隔离设施和消毒措施符合标准;隔离医院或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消毒隔离工作的规范和有效进行。

结语
综上所述,消毒隔离的质量分析需要从消毒措施的有效性、隔离条
件的安全性、隔离管理的监督和评估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考量。

只有
做好消毒隔离工作,才能有效预防传染病的传播,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希望相关部门和机构能够认真贯彻落实消毒隔离工作,共同维护人民
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消毒隔离质控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消毒隔离质控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消毒隔离质控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一、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院感染控制已成为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消毒隔离质控工作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环节,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本文将对消毒隔离质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二、消毒隔离质控原因分析1. 人力资源不足(1)在我国,消毒隔离工作普遍存在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

由于医院编制限制、人员配备不合理等原因,导致消毒隔离工作难以得到充分保障。

(2)部分医院对消毒隔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未能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2. 培训与教育不足(1)医护人员对消毒隔离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不规范行为。

(2)医院对消毒隔离工作的培训和教育投入不足,使得医护人员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较低。

3. 设施设备不完善(1)部分医院消毒隔离设施设备陈旧,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求。

(2)医院对消毒隔离设施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不到位,导致设备故障率较高。

4. 管理制度不健全(1)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

(2)部分医院对消毒隔离工作的考核和评价体系不科学,难以真实反映工作质量。

5. 院感意识薄弱(1)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不足,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忽视消毒隔离措施。

(2)医院管理层对消毒隔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未能形成良好的院感氛围。

三、整改措施1. 增加人力资源投入(1)合理配置消毒隔离工作人员,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2)提高消毒隔离工作人员的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

2. 加强培训与教育(1)加大对消毒隔离知识的培训力度,提高医护人员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2)定期组织消毒隔离知识竞赛,激发医护人员的学习兴趣。

3. 完善设施设备(1)更新消毒隔离设施设备,提高工作效率。

(2)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降低故障率。

4. 健全管理制度(1)完善消毒隔离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2)建立科学的考核和评价体系,真实反映工作质量。

消毒隔离质控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消毒隔离质控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消毒隔离质控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一、引言在当前全球范围内持续传播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消毒隔离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消毒隔离是一种重要的防控措施,旨在消灭病原微生物,阻断传播途径,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消毒隔离工作并不总是能够达到预期效果,质控不到位。

本文将对消毒隔离质控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以提高消毒隔离工作的质量。

二、原因分析1.技术知识不足首先,消毒隔离工作要求操作人员具备一定的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

然而,由于缺乏相关培训或知识普及,许多操作人员对消毒隔离的操作规范和要求并不了解,无法正确把握消毒剂的用量和使用方法,或者无法正确判断消毒区域和消毒时间。

这样就很难保证消毒操作的准确性和效果。

2.设备不完备或质量不过关其次,消毒隔离工作需要使用专业的消毒设备和器具。

然而,许多单位或个人在购置设备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其实际需求,而只是以价格低廉为唯一标准。

结果导致了设备不完备或质量欠佳。

设备的不完备会导致某些区域或物体无法被有效消毒,从而造成交叉感染的风险。

设备质量不过关则会导致消毒效果不佳,甚至无法满足消毒要求。

3.操作流程不规范消毒隔离作为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按照严格的操作流程进行。

然而,实践中,许多操作人员缺乏规范的操作流程,工作效率低下,容易出现疏漏。

特别是在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下,操作人员可能会因疲劳或紧急情况而忽略一些关键步骤,从而影响消毒效果。

4.无有效的监督与管理机制有效的监督与管理机制是消毒隔离工作高质量的保障。

然而,许多单位或个人在实际操作中缺乏清晰的监督与管理机制。

监督者可能对消毒隔离工作缺乏了解,无法及时发现问题。

同时,缺乏明确的责任分工和流程,导致了责任不明、推诿扯皮等问题的出现。

三、整改措施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整改措施,以提高消毒隔离工作的质量。

1.加强技术培训和知识普及首先,应提供结构化的技术培训和知识普及,将消毒隔离的操作规范、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传达给操作人员。

消毒隔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通用篇)

消毒隔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通用篇)

消毒隔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通用篇)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卫生的关注度逐渐提高,消毒隔离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防疫措施。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消毒隔离存在一些问题,对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本文将针对消毒隔离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一些整改措施。

一、消毒隔离存在的问题分析1.不同的实施标准:消毒隔离措施的实施标准因地区、行业和行政主管部门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性导致了不同地区和企业在防疫标准上的差异,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防疫效果的不一致。

2.缺乏统一的指导和监管:在消毒隔离的实施过程中,缺乏统一的指导和监管机制。

各地的防疫工作由地方政府和各行业协会来负责,但缺乏一个统一的指导和监管部门,导致监管不严格,防疫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无法保证。

3.隔离资源不足:在实施消毒隔离措施时,由于资源有限,无法满足所有需要隔离的人员和物品的要求。

这造成了一部分被隔离对象无法得到及时隔离,增加了疫情的传播风险。

4.不同行业实施效果差异大:在消毒隔离的实施过程中,不同行业的实施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

一些行业实施得较为严格,如医疗卫生行业;而一些行业的实施不够严格,如餐饮娱乐行业。

这种差异性导致了疫情防控的不均衡,防疫效果不确定。

5.管理水平不高:在消毒隔离措施的实施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不高。

这导致了防疫工作的无序进行,存在人员管理不到位、物资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增加了疫情防控的风险。

二、整改措施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来进行整改:1.加强政府协调和规划:建立一个统一的指导和监管部门,负责协调和规划防疫工作。

政府应制定统一的实施标准和防疫措施,并加强对各地和各行业的指导和监管,确保防疫工作的统一性和有效性。

2.加强资源保障:政府应加大对防疫资源的投入,确保隔离资源的充足供应。

同时,要加强对资源的调度和管理,做到科学合理利用,确保资源的最大化效用。

3.加强行业监管:建立行业协会和监管部门合作机制,制定严格的行业防疫标准和措施。

消毒隔离质量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消毒隔离质量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消毒隔离质量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消毒隔离工作是医疗机构、公共场所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一、存在问题1. 消毒隔离意识不足在很多单位,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消毒隔离意识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部分工作人员对消毒隔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这是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忽视消毒隔离措施。

2. 消毒剂选择不当部分单位在消毒剂的选择上存在盲目性,没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有些单位甚至使用过期、变质或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剂,严重影响消毒效果。

3. 消毒方法不规范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工作人员消毒方法不规范,如消毒液的配置浓度不准确、消毒时间不足、消毒范围不全面等,导致消毒效果不佳。

4. 消毒设备不完善部分单位消毒设备不完善,如紫外线消毒灯数量不足、消毒剂存放条件不达标等,使得消毒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5. 消毒隔离制度不健全部分单位消毒隔离制度不健全,缺乏明确的岗位职责、操作规程和考核标准,使得消毒隔离工作难以落实。

6. 消毒隔离培训不足部分单位对消毒隔离培训不足,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消毒隔离知识和技能,难以保证消毒隔离质量。

二、整改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消毒隔离意识单位应加强消毒隔离宣传教育,通过培训、宣传栏、网络等多种形式,提高工作人员对消毒隔离重要性的认识,使其在思想上重视消毒隔离工作。

2. 科学选择消毒剂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在选购消毒剂时,要关注其成分、有效期、使用方法等信息,确保消毒剂符合国家标准。

同时,要定期检查消毒剂的存放条件,防止过期、变质。

3. 规范消毒操作方法单位应制定详细的消毒操作规程,对消毒液的配置、消毒时间、消毒范围等进行明确规定。

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消毒,确保消毒效果。

4. 完善消毒设备单位应购置必要的消毒设备,如紫外线消毒灯、消毒液配置器等,确保消毒工作正常进行。

同时,要定期检查消毒设备的使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或更换。

消毒隔离质量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消毒隔离质量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消毒隔离质量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消毒隔离是医疗机构、公共卫生场所及日常生活中保障健康安全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消毒隔离工作往往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消毒隔离的质量,进而对人们的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一、消毒隔离质量存在的问题1. 消毒剂选择和使用不当在实际工作中,部分消毒剂选择不当,没有根据消毒对象、环境和微生物种类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同时,消毒剂的使用方法不当,如浓度、作用时间等参数控制不准确,导致消毒效果不佳。

2. 消毒设备不足或维护不及时一些医疗机构和公共场所消毒设备不足,无法满足消毒需求。

此外,部分设备维护不及时,导致设备老化、损坏,影响消毒效果。

3. 消毒操作不规范消毒操作人员对消毒流程和规范掌握不足,操作过程中存在漏洞。

如消毒剂配制不准确、消毒范围不全面、消毒时间不足等。

4. 消毒隔离制度不健全部分医疗机构和公共场所消毒隔离制度不健全,缺乏对消毒隔离工作的有效监管。

导致消毒隔离工作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5. 人员培训不足消毒隔离工作涉及多个环节,需要相关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然而,部分人员培训不足,对消毒隔离知识掌握不全面,难以保证消毒隔离质量。

二、整改措施1. 完善消毒剂选择和使用规范(1)加强对消毒剂的选择和使用培训,提高消毒人员对消毒剂的了解。

(2)根据消毒对象、环境和微生物种类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3)制定消毒剂使用规范,明确浓度、作用时间等参数,确保消毒效果。

2. 提高消毒设备配置和维护水平(1)增加消毒设备投入,确保消毒设备数量充足。

(2)定期对消毒设备进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对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设备操作水平。

3. 规范消毒操作流程(1)制定详细的消毒操作流程,确保消毒工作有序进行。

(2)加强消毒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

(3)对消毒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消毒质量。

4. 建立健全消毒隔离制度(1)制定完善的消毒隔离制度,明确责任分工。

2023年消毒隔离质控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三篇

2023年消毒隔离质控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三篇

消毒隔离质控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三篇消毒隔离质控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一篇1手术室消毒隔离潜在的问题1.1人员的培训问题我院为山东医科大学附属三级甲等教学医院,进入手术室的人员有各大中专院校医学系、护理系实习、见习学生,各外科专业进修生、研究生、医疗器械公司人员、卫生员以及新上岗的医护人员。

人员结构复杂,各科轮转较快,给入科培训带来困难,进入手术室后出现无菌意识薄弱、操作违规等问题。

1.2器械清洗、包装存在的问题1.2.1器械清洗不规范导致灭菌失败。

器械清洁剂选择和使用不规范;器械处理不彻底;存在着重视消毒忽视清洗的现象。

1.2.2厂家器械包装不符合要求。

医疗器械公司的器械盒尺寸较大,器械数量多,重量超出器械消毒灭菌标准的要求。

1.3消毒液使用问题消毒液有效浓度和使用时间掌握不准确;消毒液监测、记录不到位;不重视消毒液对人及环境的污染;自身防护意识差。

1.4环境问题手术室限制区域人员流动频繁,存在互串手术间现象;连台手术之间相隔时间较短,环境处理不到位;手术室卫生清洁不规范、不彻底、墙壁清洁不够重视;净化手术室空气过滤装置更换、维护不及时;滥用空气化学消毒剂;物品表面污染后消毒处理不够重视等问题。

1.5手消毒问题对手的清洗、消毒只求速度,不求质量,达不到洗手标准要求,存在着对手消毒重视程度不够,甚至个别医生洗手标准掌握不到位。

1.6医疗废物管理问题医疗废物的分类不规范,玻璃安瓿等损伤性废物与感染性废物混放;医疗废物袋内有血性液体;医疗废物的包装不规范;医疗废物的交接落实不到位。

2应对措施2.1手术室人员的管理手术室消毒隔离工作制度及要求是手术室入科教育内容之一。

手术室应与医院教育处、护理部等部门联合,加强对各级人员的教学管理,将手术室入科教育内容安排在新职工、大中专实习生、进修人员入院理论培训中。

根据培训对象和目的,分期分批组织不同人员进行消毒隔离及感染控制知识的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到手术室消毒隔离工作的重要性,提高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认真学习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培训结束经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手术室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第一季度消毒隔离工作质量分析一、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质量检查情况1、内镜中心:胃镜仪器台面清洁消毒不到位,仪器设备无消毒登记,肠镜室、支气管镜室快速手消不能常规化,有间断现象,清洗消毒内镜时未戴帽子和防护面罩2、新生儿室:暖箱水槽口和暖箱内台面微生物监测细菌总数超标。

3、发放间传递窗损坏一个需及时更换玻璃,有3个窗未关闭,实习同学未换鞋进入打包间,回收间布类不能按要求放入篮筐堆在地面上;各室物品摆放不整齐4、手术室:布局流程不合要求,医护人员入口管理不严,有不换鞋入室现象,手术室外走廊物品摆放乱,拖把未悬挂;脚踏凳为木制器不便消毒,无菌室的门未关;腔镜器械未用超声洗涤。

二、第一季度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监测情况1、2012年第一季度我科对院内主要科室、主要区域和部分科室消毒灭菌效果进行微生物学监测。

共采取样本为692例、合格685例,合格率99%。

其中空气采样79例合格73例,合格率为92.4%.物表采样180例合格178例,合格率98.9%医务人员手采样64例,合格64例采样率100%。

无菌物品采样298例合格298例。

合格率100%。

残余消毒液采样为48例合格率100%灭郡内镜采样41例合格41例合格356例合格率100%。

已对不合格的科室发出通知,经过整改后复查不合格、采样不合格的科室有:空气:6例、物表2例。

不合格的科室有手术室、ICU、新生儿室、血透室、血库。

经整改追踪现已合格。

三、护理部检查消毒隔离情况反馈个别科室对抗菌物品交接查对不严、对有效期不明确导致存在过期物品。

一次性无菌物品打开未写日期、时间,夜查房时存在较多。

如棉签、输液贴。

一次性无菌物品未按规范放置,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混放。

听诊器、血压计消毒方法不统一。

部分科室对消毒知识掌握不全,吸氧流量表消毒方法不正确。

一次性湿化瓶未写开始时间日期。

个别科室一次性输液器针头等用后不能规范放置、垃圾存放箱不卫生并且不及时盖盖、锐器盒已满未及时更换,针头未放入利器盒内。

四、医教部消毒隔离情况反馈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诊疗后不能做到及时洗手听诊器搭在双肩上污染听孔医生换药有不带口罩、帽子现象。

五、科室意见反馈1、手术室:15台空气消机需更换2、呼吸科:缺少5间病房未使用空气消毒机。

3、人工肾室:“B”液的配置人员无资职,配置设备不能满足要求。

4、口腔科:小型压力蒸气消毒锅超过使用年限,建议统一回消毒供应中心消毒。

六、原因分析:以上科室存在问题均已反馈到科室,要求限期整改,手术室、ICU、新生儿室、血透室、血库,空气监测不合格,经整改追踪现已合格。

主要原因是旧病房大楼,布局流程改造后仍不能完全符合要求,天气冷开窗通风不够,空气不通。

布局流程改造后仍不能完全符合要求,天气冷开窗通风不够,空气不通。

手卫生依从性低,多重耐药菌消毒观念不强,出现以上问题主要是医护人员消毒隔离观念不强,没有对病人的生命放在第一的观念,护士长在科室中没有严格要求医护人员,导致工作松散,管理科管理力度不强奖惩未进行认真兑现。

七、整改措施:1、对检查不合格科室已发送整改通知单,经追踪整改已达标。

2、新建内科大楼,解决重点科室布局流程不合理现状。

3、人工肾室:“B”液的配置人员无资职,要求立即更换人员。

4、手术室、呼吸科、口腔科需要增加设备申请报告交计划科。

医院统一采供。

5、加强手卫生知识培训,提高手卫生意识和正确率。

6、增强对医务人员无菌观念和消毒知识的再培训、提高消毒意识。

7、加强院科两级监督检查力度、奖惩兑现。

8、加强医护人员考核力度与奖金绩效挂钩。

医院感染管理科2012年4月6日2012年第二季度消毒隔离工作质量分析一、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质量检查情况1、手术室:仪器台面清洁消毒不到位,仪器设备无消毒登记,洗手间空调不洁,洗手池不清洁,干手毛巾回收不及时。

儲槽内的无菌物品未用小包装。

空气消毒机有超期使用需更换15台。

连台手术有消毒时间不够现象。

快速压力蒸汽灭菌登记项目要齐全。

外来器械使用登记项目不全。

2、肠镜室、支气管镜室:快速手消毒不能常规化,有间断现象诊疗和办公在同一房间,布局流程欠合理,清洗消毒内镜时未戴帽子和防护面罩。

3、新生儿:婴儿洗浴间空调不能满足室内温度要求,布局流程不合理;NICU室温度不能达到要求(冬季),暖箱水槽口和暖箱内台面微生物监测细菌总数超标。

洗手池配备不够、监护病房内无洗手设施;奶瓶清洗不够洁净、有水渍;利器盒盖打关闭不严、针头外溢;病区空气较差,有异味,通风少。

4、供应室:打包间、器械间的空气中有微球菌生长,手术器械查出2件有水渍、关节部有锈色。

建议供应室申请接通OA系统,配电脑一台。

二、通报第二季度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监测情况我院感染科对重点科室、重点区域和部位进行消毒灭菌效果进行微生学监测。

共采样694例,合格685例,合格率99%。

其中空气采样79例,合格73例,合格率为93%。

物表采样180例,合格178例,合格率98.9%。

医务人员手采样64例,合格为64例,合格率为100%。

无菌物品采样为298例,合格298例,合格率100%。

残余消毒液采样为48例,合格48例,合格率100%。

灭菌内空气采样41例,合格41例,合格率100%。

消毒内镜6台,合格6台,合格率100%。

无菌液体采样36例,合格36例,合格率100%。

不合格科室有空气不合格:(6例)、物表不合格:(2例),不合格科室有手术室、ICU、新生儿室、血透室,经整改追踪现已合格。

三、护理部消毒隔离检查情况反馈1、紫外线和空气消毒机登记不规范。

2、一次性无菌物品打开未写日期时间如棉签、输液贴。

3、一次性无菌物品未规范放置,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混放。

4、个别科室听诊器、血压计消毒方法不正确,止血带消毒后未及时晾干备用,存放袋不清洁。

5、个别科室垃圾不能规范放置医疗垃圾,存放箱不卫生不及时盖盖,锐器盒不清洁。

四、医教部消毒隔离存在问题1、医生无菌观念差换药时不戴口罩帽子。

2、手依从性差诊疗过程中存在不及时洗手或手消毒。

3、手术过程中说与手术无关的话。

五、科室意见反馈1、需增加空气消毒机:急诊室4台、输液室3台。

2、妇产科产房、介入科、人流室、门诊小手术室增添外科洗手设施。

3、ICU需增添医疗垃圾桶。

六、原因分析以上科室存在问题均已反馈到科室,要求限期整改,出现以上问题的出现,反映了科室医护人员医院感染预防意识和无菌观念不强,医生在换药时有不戴口罩、帽子的现象,虽然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有部分高年资医生和实习同学仍不执行现象;加强全院无菌观念,特别是重点科室如手术室的无菌观念尤其重要。

手术室、ICU、新生儿室、血透室、本季度监测空气仍然不合格,主要原因是旧病房大楼,布局流程改造后仍不能完全符合要求,天气冷开窗通风不够,空气不通。

科室缺少消毒设施、设备,不能满足消毒需要,医院需要统一配备。

重点科室应加强消毒隔离质量管理,切实落实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制度,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七、整改措施1、加强对医务人员无菌观念和消毒知识的培训、利用院感知识培训班进一步增强消毒隔离观念;2、加强督查,医教部、护理部、院感管理科加强检查力度和协作工作,提升医务人员的无菌观念;3、手术室、ICU、新生儿室、血透室、供应室重点科室申请要求搬入新病房大楼,以改变布局流程不合理现状。

4、奖惩兑现,促进医护人员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

医院感染管理科2012年7月18日2012年第三季度消毒隔离工作质量分析一、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质量检查情况1、微生物实验室:实习同学操作时未戴口罩、帽子;生物安全柜使用方法不正确,表面不清洁,手卫生依从性差;洗手液、手消毒液使用不能做到常规化,医疗废物交接登记本记录不规范:没签全名,重量无单位,每月未集中装订。

2、内镜中心:使用中的酸性氧化电位水不能达到3.0以下,未及时维修,膀胱镜室面积不够,流程不合理;3、新生儿室: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仍有混放现象,实习护士分辨不清,奶瓶清洗不洁净有水渍,个别奶头橡胶老化,孔眼较大4、消毒供应中心:压力蒸汽灭菌器电脑版不显示要求立即维修;洗手池不清洁、拖把标识不清,淮北市卫生局8月14日查1#压力蒸汽灭菌器监测不合格(电话8.28通知我院)5、手术室个别手术间手术时不能及时关门,感应不灵敏;个别手术器械包包布旧,需及时更换,淮北市卫生局通知8月14日查手术室空气细菌总数超标,洗手池水龙头配备不够。

6、ICU空气消毒不合格,感染管理科已给予整改通知(即反馈单)。

二、2012年第三季度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分析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2012年版的《消毒技术规范》,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2012年3季度医院感染管理科对院内重点科室、重点区域和部分普通科室消毒灭菌,空气质量、手卫生、物体表面、消毒液进行微生物学监测,共采样本548例,合格547例,合格率99.8%。

其中空气采样73例,合格72例,合格率为98.6%;物体表面采样108例,合格108例,合格率100%;医务人员手卫生采样66例,合格66例,合格率100%,无菌物品采样218例,合格218例,合格率100%;残余消毒液采样54例,合格54例,合格率为100%;灭菌内镜采样15例,合格15例,合格率100%;消毒内镜15台,合格15例,合格率100%;无菌用水3例,合格3例,合格率100%;血透室的透析液及透析用水10例,合格10例,合格率100%。

1例空气不合格:ICU。

三、护理部消毒隔离检查情况利器盒使用不规范、过满、有针头没切小皮条现象;棉签、封口贴、治疗巾开包后无时间、日期或过期现象;拖把无标识、悬挂不规范;生活垃圾与医疗废物混放。

四、医教部消毒隔离检查情况医生手卫生执行依从性差,查房时不能做到诊疗前后洗手和快速手消液。

取无菌物品时不能完全按要求,有跨越无菌区现象;使用后的手套不能及时放入医疗废物桶内。

五、原因分析本季度消毒隔离检查,各科室消毒隔离现象较以前有明显的改观,做无菌操作前洗手、戴口罩、帽子较规范;手术台上未发现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紫外线登记、空气消毒机登记及时,但是有些科室仍存在不规范现象,如利器盒过满、手卫生依从性不高、拖把悬挂不能做到独立、无菌操作不能规范等现象,ICU由于建筑设计存在问题,不易通风采光,给空气流通带来不便,本季度空气监测, ICU空气监测不合格,感染管理科已给予整改通知(即反馈单),通过追踪整改已达标。

六、整改措施1、以上科室存在问题均已反馈到科室,要求限期整改,2、ICU持续超标,调整空气消毒机的使用频率和消毒时间,清洗空气消毒机的滤网,加大新风送气量,经过我们认真的监测和严格督查,复查空气培养合格。

建议医院将手术室搬入新大楼,或手术室进行彻底改建,满足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