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链接教学设计
【2019年整理】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下册《设置超链接》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9年整理】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下册《设置超链接》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9277bac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bd.png)
《制作超链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下册)第10章《主题网站设计》中的内容。
单个网页与网站的区别就在于:网站中有大量的超链接,可以使站点内的网页成为有机整体,还能够使不同站点之间建立联系,实现资源无限的连接。
因此,它是设计网站的重要步骤,也是一种重要的技能。
【学情分析】虽然前面教材中涉及过“超链接”的教学内容,但学生对知识点仍然掌握不清。
网站超链接的类型较多,如何正确选择及创建是关键,在1学时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具体任务的分析、学生的探究、实践,让学生正确了解“超链接”的作用及使用。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超链接的含义及链接源和链接目标的含义。
(2)、掌握同一站点内以及不同站点间网页超链接的创建方法。
(3)、了解“锚点链接”的作用,掌握“锚点链接”的创建方法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创建网页超链接的操作,使学生了解网页中创建超链接的基本方法,消除对网页链接的神秘感。
(2)、通过对不同对象设置超链接的操作,使学生总结出操作的规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操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完成超链接,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4、行为与创新:在完成网页超链接的创建过程中,学会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创建不同的链接,进一步完善网站的功能。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超链接的含义及链接源和链接目标的含义。
(2)超链接的制作方法——给文字、图片添加超链接,制作锚点链接2、教学难点:(1)“锚点链接”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探究【教学过程】【课后反思】从本节课任务完成率来看,教学内容基本完成。
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仍有许多地方值得反思、改进。
(1)文字性概念学生比较难理解,应用具体实例说明。
(2)在实施教学时,应注意教学内容的严谨性。
例如相对地址和绝对地址的概念以及锚点名称的定义。
(3)应注意信息技术常态化教学,不能规避问题。
(4)不能就技术讲技术,任务的设置应从实际需求出发。
信息技术《设置超链接》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设置超链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c9eb9df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bf.png)
信息技术《设置超链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超链接的概念和作用,掌握在文档、网页中设置超链接的方法,包括文本超链接、图片超链接和锚点链接。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审美意识,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超链接的概念和作用。
(2)文本超链接和图片超链接的设置方法。
2、教学难点(1)锚点链接的设置方法。
(2)合理运用超链接,使文档或网页的结构清晰、逻辑合理。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小组合作法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网络教室,安装相关软件。
2、教学课件、案例素材。
五、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展示一个包含超链接的网页,让学生点击超链接进行浏览,引导学生思考超链接的作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设置超链接。
2、知识讲解(10 分钟)(1)超链接的概念:超链接是指从一个网页指向一个目标的连接关系,这个目标可以是另一个网页、同一网页的不同位置、图片、文件、电子邮件地址等。
(2)超链接的作用:方便用户快速浏览相关内容,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使网页或文档的结构更加清晰、逻辑更加合理。
3、文本超链接的设置(15 分钟)(1)教师演示:打开一个文档,选中需要设置超链接的文本,如“点击这里”,然后选择“插入”菜单中的“超链接”选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链接的目标,可以是网页、文件、电子邮件等,最后点击“确定”。
(2)学生实践:学生模仿教师的操作,在给定的文档中设置文本超链接。
(3)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4、图片超链接的设置(15 分钟)(1)教师演示:选中需要设置超链接的图片,右键单击选择“超链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链接目标,如网页地址。
(2)学生实践:学生在自己的文档中选择一张图片,设置图片超链接。
《PPT中超链接的使用》教学设计
![《PPT中超链接的使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85fc99d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d9.png)
《PPT中超链接的使用》教学设计《PPT中超链接的使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超链接的意义和作用;2.掌握在PPT中为对象(文字、图片、自选图形)添加超链接的方法;3.能够根据实际操作需要,适当地熟练地运用超链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鼓励学生通过知识牵引以及大胆探索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彼此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态度;逐渐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
2.通过“海底世界”主题,激发学生关爱大自然的热情,结合海洋污染的现实,让学生逐渐形成“关注海洋问题人人有责”这一主题的价值取向。
二、教学重点为PPT对象(文字、图片、自选图形)添加超链接。
三、教学难点1.文字对象添加超链接形成的下划线问题。
2.认识超链接命令对话框。
3.引导学生探索问题,掌握编辑超链接、编辑动作按钮的操作方法。
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计划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一、新课导入展示网页效果PPT,通过对比,引出超链接超链接的意义超链接作用、优越性老师最近迷上了海底世界,认识了好几种海洋鱼类,想跟同学们分享一下,于是做了两张幻灯片,请同学们一起来看一看。
有没有同学发现这两张幻灯片最大的区别在哪里?这种页面与页面之间相互跳转的效果,在我们使用电脑的过程中,你还在什么时候感受过?你觉得这种交互效果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作答)那实现幻灯片之间链接效果,能够从一个页面指向另一个目标,就要要用到一个新的.知识,叫做超链接。
这一节课,我们就围绕超链接进行学习。
认真观看回答:第二个幻灯片可以随意跳转页面。
回答:网页回答:1.有条理;2.让画面活起来;3.让页面之间形成联系。
电子白板板书“超链接”二、新课讲解试一试给文字添加超链接插入超链接命令文本框下划线问题菜单和工具栏结合添加超链接后效果可以实现超链接的对象首先,请同学们打开“试一试”文档,试着为文字建立超链接,完成从第一页跳转到第三页的效果。
提示:对某一对象进行编辑,一般采用什么方法?(右键)做完的同学请帮助你的同桌。
《第9节 多媒体元素与超链接》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信息技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第9节 多媒体元素与超链接》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信息技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85d05f47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ae.png)
《多媒体元素与超链接》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和理解多媒体元素(如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及其在多媒体作品中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如何将各种多媒体元素组合成超链接,实现多媒体作品的动态效果。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激发他们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熟练掌握各种多媒体元素的添加、编辑及超链接的建立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自己的第一个电子作品,并实现动态效果。
三、教学准备1. 多媒体素材库(包含各种类型的多媒体元素)。
2. 电子教室软件(如极域电子教室)。
3. 制作好的超链接示例作品。
4. 安排合理的教学进度,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动手操作。
5. 准备引导学生创作的引导性问题。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问候语2. 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出新课(二)新课教学(25分钟)1. 讲解多媒体元素的概念和作用2. 展示多媒体元素的应用案例,加深理解3. 介绍超链接的概念和作用4. 展示超链接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其实现方法5. 实践操作:让学生尝试制作简单的超链接6. 师生互动,解答疑惑(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制作多媒体作品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问题(四)小结作业(8分钟)1. 总结本节课内容,强调重点2.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继续完成多媒体作品,尝试添加超链接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需要提供一些素材和资源,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练习。
同时,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制作过程,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在小结作业环节,教师需要强调作业的完成时间、提交方式等细节,以便学生能够按时提交作业。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如举办作品展示、比赛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8课 设置超链接》教学设计
![《第8课 设置超链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4f9daf1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2f.png)
《设置超链接》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超链接的基本观点,掌握在文档中添加超链接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学会设置超链接,提高信息技术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超链接的奇奥效果,激发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在文档中添加超链接的方法。
2.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超链接的作用,并合理运用。
三、教学准备课前准备:打印好的样板文档、计算机教室、教学课件、超链接操作素材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一个没有设置超链接的网页和一个设置了超链接的网页,让学生观察并比照两者的不同。
2. 引导学生思考超链接的作用和如何设置超链接,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兴趣。
(二)新知探索1. 讲解超链接的观点、作用以及分类。
2. 介绍超链接的两种基本类型:内部链接和外部链接,以及如何创建这两种链接。
3. 介绍超链接的路径和目标,让学生了解超链接指向的目标地址以及如何设置。
4. 讲解超链接的注意事项,如链接到错误的页面会导致死链接,影响网页的正常运行。
(三)实践操作1. 给学生展示一个简单的网页,其中包含一些需要设置超链接的元素,如文字、图片等。
2. 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将网页中的元素设置成超链接。
3.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4. 鼓励学生尝试应用不同的超链接类型和目标,丰富网页内容。
(四)作品展示与评判1. 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单介绍作品的亮点和创新的地方。
2. 组织学生互评,从超链接的设置、网页布局、创意等方面进行评判。
3. 教师进行总结性评判,对优秀作品进行表扬,指出不足的地方,提出改进建议。
(五)教室小结与延伸1. 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为自己或他人的博客、网站设置超链接。
3. 安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尝试设置不同类型的超链接,提高实践能力。
《第8课设置超链接》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五年级上册
![《第8课设置超链接》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五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de18fcba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b5.png)
《设置超链接》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超链接的基本概念,掌握在文档中添加超链接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学会设置超链接,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在文档中添加超链接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设置超链接,包括链接目标的位置、大小、颜色等。
三、教学准备1. 教材、课件及相应的多媒体演示软件。
2. 准备若干文档样本及学习任务单,以便学生实践操作。
3. 互联网接入,以便搜索与超链接相关的知识。
4. 教室、电脑室及网络环境的准备,确保网络连接畅通无阻。
5. 准备教学材料,如PPT、视频、图片等,以便更好地展示超链接的作用。
6. 邀请学生参与,讲解超链接的基本概念和用途,引导学生尝试在网页中创建超链接。
7. 引导学生尝试在不同的网页之间跳转,探索不同的链接路径,并讨论在不同情境下的链接使用。
8. 鼓励学生尝试使用电子邮件、社交媒体等其他网络服务,了解超链接在这些服务中的应用。
9.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超链接应用于自己的学习和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以提高效率和效果。
总之,为了确保学生们能顺利地进行关于超链接的实践操作,除了理论知识的教学外,实际操作和讨论也非常重要。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反思,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概念。
因此,为超链接教学制定详细的计划和实践步骤是十分必要的。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 复习回顾:展示一个简单的网页,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各个部分的作用,为超链接的引出做铺垫。
2. 情境导入:出示两篇学生作文,一篇可以点击跳转到另一篇,让学生猜测如何做到,从而引出超链接的概念。
3. 揭示课题:教师介绍超链接的概念和作用,并引导学生尝试自己动手设置超链接。
(二)新课教学任务一:了解超链接的类型和基本操作步骤1. 学生尝试在自己的作文中设置超链接,教师巡视并给予个别指导。
浙教版初中信息技术 第十二课 超链接的应用 教学设计
![浙教版初中信息技术 第十二课 超链接的应用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efb8ae1f705cc175527094d.png)
第十二课超链接的应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要指导学生完成电子杂志目录页面的制作。
目录能使读者快速的了解杂志的内容,同时让学生体验电子杂志的目录相比普通的纸质杂志来说,还有能帮助读者快速链接到想要阅读的内容的优势;制作目录使用了页面分栏操作来完成,再运用添加书签以及与书签建立内部超链接的操作来建立起目录与分栏目的链接,学生在尝试制作目录的过程中更深入地掌握了栏宽设置以及艺术型页面边框的设置方法等,通过返回链接的制作进一步巩固书签的内部超链接操作。
教学目标分析知识目标1.了解目录的作用及组成2.认识书签的概念技能目标1.学会运用分栏来布局页面2.理解书签的作用,掌握书签的插入、删除的方法3.会设置、修改指向书签的超链接情感目标体验电子杂志相对纸质杂志所特有的优势。
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分栏的设置,书签的添加,设置到书签的超链接教学难点书签作用的理解,内部超级链接教学方法教法:诱思探究导学法任务驱动法演示法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法教学准备学生机中安装office Word 2010软件;有关《电脑世界》目录的图片、文字资料教学环节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出课题请同学们打开桌面上《电脑世界》杂志。
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和努力,我们的杂志已经基本有了规模,杂志封面、各个分栏目已经制作完善并合成了。
那么,在杂志的内容方面是不是已经完整了,大家对照一下纸质的杂志来思考一下?操作:打开下发的《电脑世界》电子杂志思考:杂志内容是否已经完整。
回答:缺少杂志目录通过和纸质杂志对照,让学生思考并引入这节课的主题:杂志目录。
认识目录欣赏《中华佛旅》《科幻世界》杂志的目录请同学们思考目录有几部分组成?(1)分栏分栏一方面有利于文字的对齐,另一方面也看起来比较整洁清楚。
(2)目录一般包括知识板块、文章篇目、内容提要和编辑人员等内容。
思考目录的特点及组成部分让学生从欣赏中对目录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且建立起目录的框架。
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跳转从超链接开始》教学设计
![《跳转从超链接开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14ef44269dc5022abea00a3.png)
《跳转从超链接开始》教学设计《跳转从超链接开始》教学设计一、课题:跳转从超链接开始二、授课对象:初二学生三、教材分析:演示文稿是《泰山版信息技术》教材中第二册上第一单元的内容,用它能制作各种优秀的电子文稿,可以为我们的学生进行各类学习活动特别是开展实践活动制作电子作品提供平台。
所以学好PPT至关重要。
本课的学习,可以使电子作品非线性超文本化,方便于浏览、操作、易于被人接受。
四、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熟悉超级链接的功能,能熟练操作文本超级链接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和团体协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勇于尝试,激发求知欲。
五、教学重难点及突破:1、让学生掌握文本超级链接的操作步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由于PowerPoint的趣味性浓,动手实践性强的特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乐于探索、勇于创新。
基于以上思考,我拟采用情景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利用建构主义的理论,创建学习环境,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
六、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教师设计好学生用练习演示文稿,学生用超链接操作步骤演示文稿,教师用演示文稿。
(二)活动过程1、创设情景师: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都上过网,浏览过网页。
大家会发现,当我们点击网页上的某些图片或者文字时,马上会出现一个新的页面,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网页编辑人员在这些图片和文字上设置了超链接。
实际上,超链接不单单可以应用在网页上,也可以运用在我们的PPT课件中。
那么,演示文稿中的超链接都有哪些类型,应该如何去进行设置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下面我们通过这个小游戏来跟大家先认识一下超链接。
这个游戏叫《考考你的记忆力》,很多学生都喜欢做这样的挑战性的游戏,那么我就用PPT做一个这样的游戏,让大家认识到超链接的强大功能。
师:游戏我们先玩到这里,前面提到了超链接最早来源于网页,那么它的真面目是什么呢?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课件来了解一下。
《五、 建立超链接》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五、 建立超链接》教学设计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b136744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38.png)
《建立超链接》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超链接的基本观点和作用。
2. 掌握在文本、图片及网页中建立超链接的方法。
3. 学会测试和修复超链接的基本技能。
4. 培养细致耐心地操作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在各种媒体资源中插入超链接。
2.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地设置超链接,并测试其有效性。
三、教学准备:1. 多媒体网络教室,电脑及互联网。
2. 准备一些有超链接的网页和图片。
3. 制作一些有错误的超链接,以便在教学中应用。
四、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 提前为学生们安置预习任务,让学生们了解什么是超链接,以及它在我们平时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2. 准备教学用具:PPT课件、实物展示台等。
(二)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们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简要说明超链接的基本观点。
2. 展示几个常见的超链接案例,让学生们观察并尝试点击,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3.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如何建立超链接。
(三)新课教学1. 讲解建立超链接的基本步骤:确定目标文件、选择链接位置、插入链接、测试链接等。
2. 针对不同的文件类型,如文本、图片、视频等,分别介绍如何建立不同类型的超链接。
3. 介绍一些实用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如链接到同一文件夹内的文件、批量建立链接等。
(四)实践操作1. 给学生们分配实践任务,让他们尝试自己建立一些简单的超链接。
2. 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指导,解答学生们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展示学生们作品中的优秀案例,并给予点评和建议。
(五)教室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建立超链接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引导学生们回顾实践操作中的收获和体会,鼓励学生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继续探索和实践。
(六)课后作业1. 给学生们安置一些与建立超链接相关的思考题和练习题,帮助他们稳固和深化教室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们在课后继续探索和实践,尝试建立不同类型的超链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青岛版五年级信息技术下册《设置超链接》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信息技术下册《设置超链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494eae34028915f804dc2d5.png)
设置超链接教学案例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青岛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第六课。
主要介绍了制作超链接的常用方法及制作步骤。
使学生认识理解超链接的作用,掌握制作超链接的常用方法及步骤,学会设置超链接;养成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习惯,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善于利用计算机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提高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技巧,学习本课主要采取教师演示、学生自学和动手操作交互使用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含重难点)知识目标:认识、理解超链接的作用。
技能目标:掌握制作超链接的常用方法及步骤;学会设置超链接。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超链接制作完成、丰富作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养成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习惯,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认识、理解超链接的作用。
掌握制作超链接的常用方法及步骤;学会设置超链接。
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学习方法)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育思想,结合本课教学内容特点,采用探究、合作、激励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方式交互使用。
五、教学环境和媒体设计多媒体网络教室,网络教室广播系统。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浏览幻灯片,初步了解其内容师:同学们,请先浏览《古诗欣赏》幻灯片,通过这个幻灯片你都了解到什么?生:这个幻灯片主要介绍了10首古诗。
2.对比师生作品,体验超链接师:在浏览作品的时候,同学们发现没有,这个作品有个不足,先让我们一起来找找古诗《游子吟》的内容。
生尝试着去找。
师:你是怎么找到的呢?生:直接播放一张一张找到的。
生:在幻灯片浏览状态下,找到那张幻灯片再播放。
生:在大纲栏中找。
师:那有没有能方便、快速找到所需要的幻灯片的方法呢?下面请大家看看老师的幻灯片,与你们的有什么不同?师演示,并返回。
(初步体验超级链接的作用)生:超链接师:对,老师就是运用了超链接,通过一张幻灯片中的文字,连接到另一张幻灯片,实现了快速的跳转,更方便浏览者浏览。
《第8课设置超链接》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01五年级上册
![《第8课设置超链接》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01五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c0030f26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0d.png)
《设置超链接》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掌握超链接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学会在文档中添加超链接,并能进行基本编辑。
3. 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在文档中添加超链接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恰当地使用超链接,提高学习效率。
三、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软件、电子教室系统。
2. 准备一份样板文档,内有超链接的实例。
3. 准备学生练习所需的文档。
4. 布置学习任务,明确学习要求。
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旅游吗?老师有一段旅游视频想要和大家分享,但是有一个要求,想看这段视频的同学请举手。
这段视频是用PPT制作的,它里面还藏了一个小秘密,你们能找到吗?2. 引导学生发现PPT中的超链接,并简单介绍超链接的作用。
3.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给PPT设置超链接。
(二)新知探索1. 讲解如何给文字设置超链接。
(1)示范操作:打开素材包中的文件,在“景点2导游图”上点击鼠标右键,选择“超链接”选项。
(2)如何给文字设置超链接的步骤是什么?(3)学生模仿操作,进行尝试练习。
2. 讲解如何给图片设置超链接。
(1)示范操作:打开素材包中的文件,在“景点3照片”上点击鼠标右键,选择“超链接”选项。
(2)给图片设置超链接的步骤是什么?(3)学生再次尝试练习。
(三)协作学习1. 分组: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位组织能力强的同学担任组长。
2. 任务布置:请小组内成员合作,根据组内PPT素材,互相帮助,尝试给不同对象设置超链接。
教师巡视指导。
3. 检查指导:教师对学生操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统一指导。
对于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提供个性化指导。
(四)展示交流1. 请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如何设置超链接。
2. 师生共同点评各小组作品,强调设置超链接的注意事项。
3. 教师对本次课内容进行总结。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掌握了哪些设置超链接的方法?2.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补充和总结。
信息技术《设置超链接》教学设计(通用6篇)
![信息技术《设置超链接》教学设计(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cd9364a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77.png)
信息技术《设置超链接》教学设计(通用6篇)信息技术《设置超链接》教学设计 1一、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复述出超链接的定义,并设置超链接及动作按钮。
通过小组合作及自主探究的方式,能够总结出设置超链接的方法,自主学习动作按钮的设置。
进一步养成交流合作学习的习惯,乐于与同学分享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设置超链接、动作按钮。
独立完成设置超链接以及设置动作按钮。
三、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四、教学过程1、教师提问:当你在上网的过程当中如果鼠标指向某一个地方出现了一个小手,点击之后呢就跳到了另外一个地方,大家知道是什么吗?学生经过思考会给出答案。
——超链接。
教师再次引导,“想不想让你的幻灯片也可以像网页哪样呢?”学生会积极的配合老师,给出回答。
引出新课——设置超链接2、任务一:畅所欲言,认识超链接教师向学生展示带有超链接的幻灯片,教师点击超链接的地方,学生进行观察。
并且提问:什么是超链接,超链接的目的是什么。
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当中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讨论完成后,请小组代表进行回答。
并根据各小组的回答进行总结讲解。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对于超链接就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任务二:设置文字超链接学生对超链接有了认识之后。
教师首先完整的演示文字超链接的设置步骤,并请学生认真观察教师的操作。
教师操作完成之后,按照原来的分组,各组分别进行超链接的设置。
并提出三点要求:1、用前面我们做的“骆驼与羊的故事”幻灯片来做,指定第1张为当前幻灯片2、指定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设置超链接3、总结设置超链接的步骤。
学生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后,教师进行实时点拨。
学生做完之后,请几个小组进行展示,并说出设置超链接的步骤。
其它组的`成员可以进行适当的补充,然后教师进行点评讲解,将设置链接的步骤展示在PPT上。
小组同学根据PPT上的步骤对先前的作品进行修改或补充。
任务二:设置动作按钮当我们用超链接从第1张跳转到其它的幻灯片时,如果想返回到第1张幻灯片或是它前面的幻灯片,可以通过设置“动作按钮”来实现。
超链接教学设计方案(优秀范文5篇)
![超链接教学设计方案(优秀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2777fc5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2c.png)
超链接教学设计方案(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超链接教学设计方案第五课为幻灯片添加超链接——“幻灯片之间的超链接”教学设计方案一、教材、学情分析1、课题:第五课为幻灯片添加超链接——“幻灯片之间的超链接”△PowerPoint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制作安排在河北省初中《信息技术》第二册第一单元,共分五课:第一课我的第一张幻灯片;第二课为幻灯片插入图片;第三课让幻灯片“说话”;第四课让幻灯片动起来;第五课为幻灯片添加超链接。
△“第五课为幻灯片添加超链接”共有三个大框题:一、幻灯片之间的超链接;二、幻灯片与其他文件或网页的超链接;三、插入动作按钮。
我把“第五课为幻灯片添加超链接”分成两个课时来和学生共同学习。
因为一方面我的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较差,另一方面他们学期初刚接触“PowerPoint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制作”这部分内容,而且“第五课为幻灯片添加超链接”是这部分内容中较难理解的内容。
同时,我认为第五课第一课时“幻灯片之间的超链接”,虽然看起来内容不多,但是第五课知识的重点、难点几乎都集中在第一课时。
所以将第五课分成二个课时,而且第一课时的内容少而精。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本节课我主要以兴趣为动力,由任务来驱动,通过学生主动积极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式的学习过程,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认为教育就跟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学也是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还会把知识还给先生,所以只有经过学生主动探索、实践才能真正使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
国际教育界也提出:听来的忘得快,看来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
2、教学目标:根据教学要求,学生的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1、在“丹顶鹤”文稿的幻灯片之间添加超链接。
2、对已添加的超链接进行修改,达到满意。
3、删除不需要的超链接。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探讨能力;◆情感目标1、增强学生之间互助互爱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设置超链接》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设置超链接》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459c53f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d0.png)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设置超链接)教案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设置超链接)教案教学设计第 8 课设置超链接教学目标:1、学会设置超链接。
2、掌握设置动作按钮的方法。
3、学会打印幻灯片。
重点难点:目标1、 2教具打算:电脑、投影机、幻灯片等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同网页中的超链接一样,在演示文稿中设超链接,可以在放映时方便、快速地展示相关的内容。
一、设置超级链接。
1、可为选定的文字、图片等对象进行超链接。
2、动手做]:设置文字的超链接。
操作:翻开文稿——选定文字——幻灯片放映、动作设置——超级链接到……——确定。
3、其作用是:从一张纪灯片,跳转到指定的下一张幻灯片上。
二、设置动作按钮。
1、为操纵幻灯片的播放顺序,可设置一些动作按钮。
2、动手做]:在幻灯片中设置动作按钮。
操作:翻开演示文稿并指定当前幻灯片——幻灯片放映、动作按钮——动作设置——超级链接到……——确定。
三、链接到文件或网页。
1、为幻灯片中的对象设置超链接到本地文件或网上的网页。
2、动手做]:为幻灯片与WORD文档建立链接关系。
操作:选定对象——动作设置——超级链接到……——确定。
3、动手做]:把文字“骆驼和羊的故事〞链接到网页上。
操作:选定对象——插入——超级链接——插入超级链接〔网页地址〕。
四、打印幻灯片。
1、动手做]:打印幻灯片。
操作:文件——打印……——确定。
2、了解:演示文稿的打包与解包。
五、小结。
学生小结:我的收获教师小结:……。
六、课后练习P651-5题。
课后记]:。
苏科版四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第12课灵活的超链接》(教学设计)
![苏科版四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第12课灵活的超链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5f20d4a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49.png)
苏科版四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第12课灵活的超链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灵活的超链接》是苏科版四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课程的第12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超链接的概念,了解超链接的作用,以及学会如何创建和使用超链接。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任务,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超链接的使用方法,提高他们在信息技术应用中的灵活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他们对计算机操作和网络应用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超链接方面的知识相对较弱,很多学生可能还对超链接的概念和作用认识不清。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超链接的理解,并通过实际操作让他们感受超链接的便利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超链接的概念,了解超链接的作用,学会创建和使用超链接。
2.过程与方法:通过任务驱动,培养学生独立探究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好奇心和创新精神,提高他们在信息技术应用中的灵活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超链接的概念、作用和创建方法。
2.难点:如何灵活运用超链接提高工作效率。
五. 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通过设置具有实际意义的任务,引导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超链接的应用场景。
3.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案例、任务和操作步骤的教学课件。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素材,用于创建超链接。
3.网络环境:确保教学过程中有稳定的网络环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5分钟的时间,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查找资料时,通过链接快速跳转到相关页面)引出超链接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教学课件,呈现超链接的定义、作用和基本语法。
让学生了解超链接的基本知识,为接下来的操作打下基础。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择一个素材,尝试创建超链接。
第九课超链接的运用——作品的完善和评价教学设计-初中信息技术教科版七年级上册
![第九课超链接的运用——作品的完善和评价教学设计-初中信息技术教科版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e4fade46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54.png)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1)超链接的创建和设置方法:学生需要掌握如何创建超链接,并能够设置链接的目标和属性。
(2)作品的完善和评价:学生需要学会如何对作品进行完善,以及如何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2.难点:
(5)关注前沿:引导学生关注超链接技术的前沿动态,如响应式设计、触摸屏导航等,激发创新意识。
(6)跨学科应用:鼓励学生将超链接应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如历史、科学、艺术等,培养跨学科思维能力。
(7)网络安全教育:结合超链接的安全性和隐私,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提高信息素养。
(8)社会责任感培养:引导学生关注超链接在信息传递中的作用,培养对社会信息传播的责任感。
九、作业说明
(1)超链接的创建和设置方法,请参考课本第X页至第Y页的内容。
(2)超链接的种类,请参考课本第Z页的内容。
(3)超链接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请参考课本第A页至第B页的内容。
(4)超链接的优化和安全性的相关知识,请参考课本第C页至第D页的内容。
(5)超链接与作品完善和评价的相关知识,请参考课本第E页至第F页的内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超链接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1)超链接的概念和作用:介绍超链接的概念、作用以及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例如网站导航、电子书等。
(2)超链接的种类:介绍不同种类的超链接,包括内部链接、外部链接、锚点链接等,以及它们的区别和应用场景。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我是小导游---超链接》教学设计
![《我是小导游---超链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51a7fe6fe4733687e21aaaa.png)
教学内容:《我是小导游----超链接》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在幻灯片中设置文字和幻灯片的超链接、设置动作按钮。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创新合作的能力;3.德育目标: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中激发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激发兴趣。
教学重点:1.掌握在幻灯片中设置文字和幻灯片的超链接2.掌握在幻灯片中设置动作按钮;教学难点:掌握在幻灯片中设置文字和幻灯片的超链接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伴随着悦耳动听的音乐,我们来到了美丽的滨海城市---三亚,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这座被称为“东方夏威夷”的旅游城市吧-------(播放三亚旅游景区的美丽景色)教师:三亚真是个让人向往的地方,同学们,请仔细回想一下,在刚才播放的过程中,有没有不太满意的地方?学生:有,就是想看“南山景区”,还得经过“天涯海角景区”、“亚龙湾景区”才能到它,不能立刻看到南山的美景。
教师:也就是说不能随心所欲,想播放谁就立刻出现谁,那我们怎样才能实现这种效果呢?这就需要超链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超链接。
(板书课题--超链接)二、学习新课(1)教师:在常用工具栏上,有一个地球,看到了吗?看到了。
插入超链接!大家看:上面是个地球,下面是个链,整个地球都链在一起了,都变成地球村了,我们只是想做个小小的链接,还不容易吗?(2)同学们,咱们做事情之前首先得需要分析啊!小组间相互研究一下。
思考题:①把谁和谁链接在一起?②要对谁进行操作?③进行什么操作?④链接到哪?(3)学生汇报:要把文字和幻灯片链在一起,对文字进行操作进行的是超链接操作,链接到对应的幻灯片上。
教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正确,我们就是要把文字和幻灯片链在一起,对文字进行操作,我们经常说:对文字进行操作,首先要……?对,首先要选中文字,我们要对文字进行的是什么操作?超链接,链接到哪?链接到对应的幻灯片上。
(4)任务驱动一:好!就按照这样的过程,大胆地尝试一下,看谁能把它链好?(5)学生自主探索学习、通过小组交流合作完成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由自在超级链接——逛郧阳
十堰市郧阳区茶店镇初级中学李占勇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超链接的作用和意义;能够灵活建立和使用超链接;掌握动作按钮设置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教师设计的需求引导、任务驱动,展开学习活动。
情感与价值观:让学生小组合作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探索去了解郧阳,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制作超级链接的常用方法及步骤。
三、教学难点:知道超级链接的作用,并能利用超级链接实现简单的交互。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室,郧阳视频片断,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生在郧阳,长在郧阳。
对郧阳这座城市有多少了解呢?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片断,了解一下家乡郧阳。
教师播放一段视频片断。
师:同学们,假设你是一名导游,你准备从哪些方面向外地游客介绍郧阳的特色?是景点,美食或者购物或者其他?
生1:我要向他们介绍郧阳的著名旅游景点,如樱桃沟、虎啸滩。
生2:介绍郧阳的小吃;
生3:介绍郧阳的凤凰灯。
;
师:大家回答得不错,老师用一张幻灯片把这些资料全部展示出来了。
请大家看这张幻灯片,只要老师任意单击某一项文字标题,相
关的资料就会立刻展示出来,你们想看哪个方面的内容?
学生说内容,教师随机单击某两项文字标题,展示相应资料内容。
师:你们注意到鼠标指针有什么变化吗?
生:鼠标指针变成手形。
师:在这张幻灯片中,用到了创建超级链接的方法,通过点击不同的文字,就能打开相应的图片。
二、自主学习探究方法
超链接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任务一,给“逛郧阳”插入超链接。
1.阅读课文介绍。
2.打开素材进行操作。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堂,关注有困难的学生,适时加以指导。
提示:要对某个对象进行操作,必须先选中它。
3.收集问题
师:老师发现,大部分同学已经初步掌握了在幻灯片中创建超级链接的方法,现在请你把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提出来,让我们大家共同解决它。
生1:我还没找到链接菜单,不知道怎样创建链接?
生2:我的超链接是灰色的。
生3:我的链接成功了,但我还想链接到其他的文件,怎样操作呢?
……。
通过师生的讨论后,教师请一位学生演示自己的操作步骤,最后小结创建超级链接的方法。
创建超级链接的方法:选中要建立超级链接的对象→执行“插入”菜单中的“超级链接”命令→插入超级链接。
师:实际上,在幻灯片中链接目标可以是文字,Word文件,还
可以链接web页,电子邮件,新建文档。
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在打开第三张幻灯片后想回到首页很不方便,那么我们可以利用动作按钮来完成。
任务二:设置动作按钮
1、找到“动作按钮”所在的位置
2、为“逛逛郧阳”里的每一张幻灯片设置动作按钮,让每一个幻灯片能回到导航页面。
以小组,全班合作方式探究,解决问题,让学生演示并说出其方法。
教师适当指导并强调。
三、拓展延伸巩固练习
请同学们制作一个介绍家乡郧阳的幻灯片。
任务要求:1、插入合适图片。
2、建立内部链接。
3、运用动作按钮创建返回链接。
4、版式设计要合理,风格要新颖。
大家可以独自完成,也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
四、作品展示点评交流
师:同学们,你们的努力一定有丰硕的成果。
现在请各小组依次展示作品,并介绍你们的作品的内容,制作的思路和方法。
其他组的同学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好的建议或者不足都可以提出来。
学生展示作品,评价作品。
五、总结回顾课后拓展
师: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
生回答,师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在幻灯片中创建超级链接的方法。
在幻灯片中超链接目标,可以是文件、网站或电子邮箱等,同学们可以在课后试一试。
六、课堂检测,巩固提高
1、判断题
在PowerPoint的中,允许将幻灯片中的图片、文字作为链接源。
()
2、填空
1.为幻灯片设置超级链接有两种方法:和。
2.Powerpoint中可以将、、、等作为链接源。
3、上机题,继续完成《家乡郧阳》幻灯片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