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审现场检查表
监理项目部审核检查表记录(现场)2012-8-1
![监理项目部审核检查表记录(现场)2012-8-1](https://img.taocdn.com/s3/m/d16c3346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e6.png)
监理项目部审核检查表记录(现场)2012-8-1
1. 前言
本文档记录了2012年8月1日,监理项目部对现场进行的审核检查表记录。
本次检查主要针对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记录。
2. 检查情况记录
检查项目检查
结果备注
施工质量通过检查人员对现场的施工质量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记录。
检
查结果表明施工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安全保障不通
过检查人员发现现场安全管理存在问题,需加强管理和培训。
环保和卫生通过现场卫生清洁,环保措施到位,符合相关要求。
资料和文档管理通过检查人员对资料和文档进行了全面的核查和记录,发现无异常情况。
进度和计划执行情况不通
过
检查人员发现现场的进度与计划存在偏差,需及时调整。
3. 检查意见及建议
针对以上检查情况,本次监理项目部提出以下意见及建议:
1.对安全管理方面进行加强,加大管理力度;
2.加强计划管理,调整进度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建设;
3.继续保持环保措施到位;
4.保证施工质量,加大监督力度;
5.加强相关资料和文档管理。
4.
本次现场检查,监理项目部对施工现场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记录,发现安全保障和进度计划执行情况存在不足,提出了有效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开发商和施工方能够认真处理和落实。
同时,本次检查也为后续的现场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现场评审检查表常见问题
![现场评审检查表常见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93a93a3ff111f18583d05a1d.png)
(5)将不符合事实写成要求:如将培训相 关的不符合事实写成:“实验室今后应加 强培训…”等。 (6)对实验室没有某项记录或设施写成 “未见XX”,而不明确写“无XX”,或“没 有XX”。 (7)个别评审组有片面追求或拼凑不符合 项数量的倾向,发现的问题大多是偶然发 生且可以立即纠正的次要问题,有些属于 在文审时就应纠正的一般问题又写入现场 评审报告,并且有较大比例,一些重要条 款则未做任何描述,评审经不起监督。
(4)对存在的缺陷描述不具体,使用不详细、 有出入、不明确、不完善、不规范等直接定 性词语,而不描述具体事实,无法准确了解 缺陷的严重程度和涉及的范围。例如: ——“质量体系不完善,缺少部分作业指导 书。” ——“引车员操作不够熟练。” ——“仪器设备周检计划不全。” ——“管理评审不规范。” ——“只有两名监督员。”
(b)5.1.7“依法设置和依法授权的质量监督 检验机构,其授权签字人应具有工程师以上 (含工程师)技术职称,熟悉业务,在本专 业领域从业3年以上。”本条款要求授权签 字人有工程师技术职称,与是否聘任应该没 有关系。某评审组开出的不合格为“###技 术职称未聘任”。 (3)对应条款明显错误:如将内审和管理 评审的不符合事实写入同一条款。
供方现场审核检查表(制造商)
![供方现场审核检查表(制造商)](https://img.taocdn.com/s3/m/af169dad87c24028905fc32e.png)
1
重要的工艺参数有规定(如压力、温度、速度)。
○
○
1.5
2
各工艺参数的执行有据可查(检查、调节按钮、显示仪)。
○
○
1.5
3
对检验结果作质量变化趋势分析、评价。
○
○
1.2
4
缺陷排除措施,做好记录,并对措施有效性进行验证。
○
○
1.2
5
重要产品/过程特性在文件中标识规定。
○
1.2
6
对关键特性采用SPC方法进行过程监测。
○
○
1.2
7
模具和设备受到有效监控。
○
○
1.2
8
试生产和批产时进行过程能力分析,能力不足时采取适当的措施。
○
○
1.2
八、产品监测
1
按控制计划和工艺卡片等对生产制造过程实施监控(定期实施过程自查)
○
○
○
1.2
2
有首件检验规定,并严格执行。
○
○
1.5
3
最终检验有详细的检验规程。
○
○
1.2
4
监测装置和方法对发现缺陷的合理性。
供方名称:
序号
内容
评价对象/结果
评分
程序文件
计划
实施
记录
一、质量管理体系
1
建立ISO9001或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
○
1.5
2
对ISO/TS16949技术规范有所了解,并按要求正在逐步实施。
○
○
1.2
3
质量方针符合汽车行业市场和顾客期望。
○
○
1.5
试验室现场评审核查表试验室现场评审核查表
![试验室现场评审核查表试验室现场评审核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18964a777e21af45b307a8f4.png)
注:“评审结果”应逐个条款进行评价,当某条款符合时用Y 表示,存在观察项或应说明的问题时用Y`表示,当某条款存在不符合项时用N 表示,当某条款该实验室不适用时用N/A 表示,凡出现上述表示时应同时在“评审说明”中详细描述。
附件1(CNAL-CL18:2006) 任务编号:实验室现场评审核查表实验室现场评审核查表《实验室认可准则在纺织品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实验室认可准则在纺织品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5 技术要求技术要求 5.2 5.2 人员人员人员条 款 评 审 内 容评审结果 评审说明 5.2.1从事检测工作的人员在上岗前需进行培训、考核,获得资格。
羊绒、羊毛手排长度、棉花手扯长度的检测工作操作技巧性强,从事此项目检测工作的人员需有二年以上的实际操作经历,方可独立开展检测工作。
三个月以上未从事外观、黑板、棉花品级、抱合、色牢度、起毛起球、棉结杂质等用目光评定的检测项目的检测工作人员,必须经过目光校对。
同样时期未从事过羊绒、羊毛手排长度和棉花手扯长度检测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操作比对,合格后方能重新从事上述项目的检测工作。
实验室应制定目光校对和操作比对计划,保证从事检测工作的人员定期进行目光校对与操作比对,以稳定、统一检测目光与操作。
5.3设施和环境条件设施和环境条件5.3.2纺织品检测物理项目指标中按标准规定有环境要求的项目(如强力、伸长、捻度、细度、纺织材料静电性能电压半衰区的测定等),其检测环境条件必须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上述项目的检测区域内必须配置有温湿度自动记录仪(或温湿度自动监控装置),并且要保留实际工作期间的温湿度连续监控记录。
注:“评审结果”应逐个条款进行评价,当某条款符合时用Y 表示,存在观察项或应说明的问题时用Y`表示,当某条款存在不符合项时用N 表示,当某条款该实验室不适用时用N/A 表示,凡出现上述表示时应同时在“评审说明”中详细描述。
5.5 5.5 设备设备设备5.5.2在利用实验室外的场地、设备进行纺织品外观、重量等项目检测时,所使用的外观检测用灯光装置及其照明度和重量检测所用磅称、台称等的精度必须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实验室现场评审核查表2
![实验室现场评审核查表2](https://img.taocdn.com/s3/m/c9eb8a17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29.png)
附件1(CNAS-CL17:2006) 任务编号:
实验室现场评审核查表
《实验室认可准则在玩具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
4管理要求
注:“评审结果”应逐个条款进行评价,当某条款符合时用Y表示,存在观察项或应说明的问题时用Y`表示,当某条款存在不符合项时用N表示,当某条款该实验室不适用时用N/A表示,凡出现上述表示时应同时在“评审说明”中详细描述。
注:“评审结果”应逐个条款进行评价,当某条款符合时用Y表示,存在观察项或应说明的问题时用Y`表示,当某条款存在不符合项时用N表示,当某条款该实验室不适用时用N/A表示,凡出现上述表示时应同时在“评审说明”中详细描述。
注:“评审结果”应逐个条款进行评价,当某条款符合时用Y表示,存在观察项或应说明的问题时用Y`表示,当某条款存在不符合项时用N表示,当某条款该实验室不适用时用N/A表示,凡出现上述表示时应同时在“评审说明”中详细描述。
注:“评审结果”应逐个条款进行评价,当某条款符合时用Y表示,存在观察项或应说明的问题时用Y`表示,当某条款存在不符合项时用N表示,当某条款该实验室不适用时用N/A表示,凡出现上述表示时应同时在“评审说明”中详细描述。
QMS现场审核检查表
![QMS现场审核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8e398d72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62.png)
QMS现场审核检查表4.1 总要求询问在本过程中的职责:询问组织按GB/T19001标准建立QMS进行了那些具体的决策活动?询问标准对QMS的总要求是什么?询问组织建立的QMS,其覆盖的产品是什么?包括多少大过程、基本过程?具体删减了那些过程?删减的理由是什么?识别了那些外包过程?对这些外包过程是如何控制的?询问组织为确保QMS各过程有效运行和控制,包括对其进行监视、测量和分析,策划和建立了那些体系文件?对目前组织的主要资源可否满足要求,是否进行了策划?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予以确保?在体系有效性的持续改进上实施情况如何?注: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管理办法等一、二、三层次体系文件.5.1 管理承诺询问管理承诺的内容是什么?能提供那些方面的证据,证实实现了自己的管理承诺?索阅向组织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重要性的证实.注:对标准5.1 B〕-E〕要求的证实,结合标准条款5.3、5.4.1、5.6、6.1审核时进行.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询问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目的是什么?主要要求是什么?询问组织的顾客群的分布情况,经识别后各种顾客主要要求是什么?对这些要求,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去确保达到?最后能否予以满足?满足的程度如何?注:此要求与标准条款7.2.1、8.2.1相关.5.3 质量方针询问组织质量方针的内容是什么?并说明其具体内涵?询问组织是否确立了宗旨即总方针?组织目前建立的总方针是否与之相适应?询问组织是如何体现组织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承诺的?询问质量方针如何体现了是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的?注:与标准条款5.4.1相关.询问为确保质量方针能在组织内得到沟通和理解,开展了那些活动?效果如何?询问对质量方针的持续适宜性评审是通过开展什么活动来实施的?实际评审结果及改进效果是否达到了质量方针的持续适宜性的目的?注:此内容在标准条款5.6、8.5.1的审核中予以核实.--------对主管部门进行索阅对质量方针在组织内得到沟通和理解所开展的活动的有关证实资料.5.4.1 质量目标询问那位最高管理者对此负责?那个部门主管?询问组织的质量目标是什么?它如何体现了与组织的质量方针相一致并包括了满足产品要求所需要的内容及可测量的?注:此项与标准条款7.1 A〕相关.询问组织的质量目标以什么形式在组织职能和层次上予以分解的?如何考核目标的实施?实现情况如何?---------对主管管理部门进行审核索阅组织质量目标在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分解和考核其实施情况的证实资料.索阅组织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的证实资料.对部分作业部门和生产现场审核.询问本单位的质量目标是什么?为实现质量目标采取了哪些措施,包括持续改进的措施?目前实现情况如何?5.4.2 QMS策划询问那位最高管理者对本过程负责?询问为了实现质量目标、进行了那些QMS策划活动,策划中如何考虑满足4.1QMS的总要求和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注:标准条款4.1 已审核的内容在此不必重复审核.询问QMS是否发生过变更?变更策划如何考核QMS的完整性?实际是否达到了这一要求?索阅有关策划活动及结果的证实资料,予以核实.5.5.1 职责和权限询问那位最高管理者对此负责询问组织对QMS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是通过什么过程,最终以什么形式予以规定的?在实施过程中,是如何进行沟通以确保职责和权限得到落实并有效执行的?询问被审核的各位最高管理者,本人职责和权限是什么?在QMS运行中围绕职责抓了那些工作?-------对主管管理部门进行审核索阅组织在职责、权限规定及沟通过程中形成的有关资料,予以核实.5.5.2 管理者代表询问最高管理者,在管理者代表选择和使用方面的职责及执行情况,并查阅授权的实证材料,予以核实.询问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和权限及执行情况,并查阅有关证实资料,予以核实.5.5.3 内部沟通询问那位最高管理者对本过程负责?那个部门主管?内部沟通的主要要求是什么?对内部沟通,是否沟通了规定的内容,渠道、频次、方法及相应的管理部门和参加部门?沟通的实施情况及效果如何?--------对主管管理部门进行审核索阅沟通安排及实施的有关资料,予以核实.5.6 管理评审询问那位最高管理者对本过程负责.管理评审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你如何组织和实施管理评审?最近实施的管理评审是什么时间实施的?与上一次管理评审间隔了多长时间?是否符合策划的时间间隔要求?本次管理评审对那些内容进行了评审?形成了那些评审结论和改进的决定和措施?-------对主管管理部门进行审核索阅评审计划,是否由最高管理者签发?是否规定了评审的内容及相应部门应准备的评审资料,其要求是否符合标准条款5.6.2评审输入的要求?索阅评审记录包括评审报告,是否证实了以下内容:由最高管理者支持:评审的日期及上次评审的时间间隔符合规定的要求:评审内容包括了标准条款5.6.2的全部内容及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适宜性:注:结合标准条款5.3、5.4.1的审核进行评审的结论包括了:QMS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及满足本次管理评审的特定目的〔如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申请〕:评审的改进决定包含了标准条款5.6.3的三项要求.询问并核查管理评审做出的改进决定和措施是否落实到有关部门?实施效果是否满足要求并提供了相应的证实.注:结合标准条款8.5.1的审核进行6.1 资源提供询问那位最高管理者对本过程负责询问资源提供的目的是什么?询问在总体思路上是如何结合组织目前的转状况,策划提出并确定资源需求的?结果是否明确了应配备的资源〔包括人员、基础设施、工作环境〕?在此基础上,按要求提供资源的实际结果如何?注:标准条款4.1、5.1已审核的内容在此不必重复审核.-------对主管管理部门进行审核索阅在资源需求确定的策划过程中形成的资料,并核对所确定的资源是否按策划要求予以提供.以上是审核最高管理层的4.2.3在那些管理部门进行了审核?接受审核的人员##及其职务?参加审核人数?各部门对自身职责及与其它部门的接口关系是否明确?所诉是否与规定的一致?查阅有效文件清单〔或台帐、目录〕,核查是否包含了QMS应包括的文件,特别是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强制性规X等?抽查其中手册、程序、第三层文件3-9份,核查:是否审批其适宜性和充分性?文件编号是否易于识别、符合规定?查阅文件发放记录,核查:文件是否按规定发放?是否确保在使用处得到有效版本文件?核查"必要时"对文件的评审及更改的再次批准,抽查相关的评审记录1-3份.查询对文件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的识别:抽查6-12份各层次文件,核查修订状态标识,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查询对外来文件的识别:抽查不同类别的外来文件3-6份,核查标识和分发的控制.抽查不同类型的作废文件1-3份,追踪处置情况及需保留的作废文件的管理.核查文件的借阅、复印、归档的管理.------对使用部门和现场的抽查不同类型文件3-6份,核查对文件的标识、发放、接收、使用的管理情况,及文件的实用性与有效文件的清单〔台帐、目录〕的一致性.4.2.4在那些管理部门进行了审核?接受审核的人员##及其职务?参加审核人数?各部门对自身职责及与其它部门的接口关系是否明确?所诉是否与规定的一致?查阅记录清单〔或台帐、目录〕,核查:是否覆盖了"标准"规定的所有记录?与QMS产品有关的记录是否适宜、充分?3-9份空白记录表样的标识是否符合程序文件的规定?是否适当?是否规定了保存期?抽查主管管理部门及其他部门各种类型的记录3-6份,核查标识情况,填写是否清晰?是否有授权人签字,是否易于识别?查询对记录的收集、检索、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记录贮存条件是否适宜?查询当顾客对产品记录有特殊要求时,能否予以满足?查询对记录的借阅、复印、处置的管理.6.2在那些管理部门进行了审核?接受审核的人员##及其职务?参加审核人数?各部门对自身职责及与其它部门的接口关系是否明确?所诉是否与规定的一致?询问组织员工的构成情况,查是否对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做出了相应能力要求方面的规定?查若干岗位员工的能力是否满足规定要求?注:应关注重要岗位人员的情况当行业法规对作业人员资格有要求时,抽查若干名员工是否有上岗##书?查若干份员工教育、培训、技能经验方面的记录,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询问培训需求/其它措施如何确定?并查是否有培训计划/其它措施的安排?注:其它措施如师傅带徒弟等查若干期培训班的实施情况,是否符合培训计划的安排?并查相关记录是否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查其它措施的实施情况并查其效果的评价?询问采取何种措施增强员工意识?询问若干名员工是否认识到本岗位的工作的重要性、相关性?认识到其为实现质量目标的贡献?6.3在那些管理部门进行了审核?接受审核的人员##及其职务?参加审核人数?各部门对自身职责及与其它部门的接口关系是否明确?所诉是否与规定的一致?询问组织是否通过产品实现的策划识别并确定了对基础设施的要求?核查组织为确保产品/服务的符合性,是否配备了相应的资源?询问是否对基础设施的维护管理进行了策划?查形成了什么规定?注:形成的规定可能有维修,保养规程,维修计划等不同形式,应注意行业规X或惯例.查阅台帐或现场查看建筑物、工作现场、生产设备、工艺装备、辅助设施、运输、通讯等是否充分、适宜?查若干份保养、维修实施情况的记录,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现场观察设施、设备维护情况.注:应有重点的抽查设施、设备.查是否对基础设施的维护管理进行了监视或验证?查是否有由于设备、设施原因造成产品/服务不合格的情况?6.4在那些管理部门进行了审核?接受审核的人员##及其职务?参加审核人数?各部门对自身职责及与其它部门的接口关系是否明确?所诉是否与规定的一致?依据产品/服务特点和生产/服务提供流程,询问管理部门负责那些工作环境影响产品质量?注:可能的影响环境有:温度、湿度、光照、洁净度、振动、噪音、电磁干扰、环境卫生等.在那些文件中对工作环境作了规定?是否充分、适宜并可以监视?询查对工作环境实施监控的情况和证实.现场查看工作环境是否符合产品要求?相应的监视装置是否适宜?注:如密闭间、恒温间、超净间、无菌室与射线屏蔽间等生产车间.7.1在那些管理部门进行了审核?接受审核的人员##及其职务?参加审核人数?各部门对自身职责及与其它部门的接口关系是否明确?所诉是否与规定的一致?询问组织实施产品实现策划的对象〔产品/项目/合同/过程〕、策划的时机〔新产品/改进产品/老产品〕.询问并核查对前述策划确定的如下内容:是否针对所策划的产品确定了质量目标〔产品质量特性值、质量要求、产量或规模约束条件等〕和要求〔满足标准条款7.2.1〕?是否确定了产品实现〔或服务提供〕过程〔如确定的形式、有无删减、需确认的过程〕、所需的文件〔如程序规X、作业指导文件等〕?所需的资源〔参见标准条款6.2、6.3、6.4〕?是否确定了产品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检验和试验活动〔如标准条款7.3的评审、验证、确认;7.5.1的监视和测量;7.5.2、8.2.3、8.2.4等活动〕以及各阶段产品〔中间和最终产品〕的接收准那么〔如检验规程、检验计划、检验指导书等〕?是否确定了为证实产品实现〔或服务提供〕过程〔如标准条款7.2-7.6〕和产品满足要求〔中间和最终产品〕所需的记录.询问前述策划是否与QMS其它过程的要求〔如标准条款4.1、5.4.1等〕相一致?策划的输出〔如质量计划、程序、规X、实物、口头等形式〕是否适合组织的运行方式?7.2在那些管理部门进行了审核?接受审核的人员##及其职务?参加审核人数?各部门对自身职责及与其它部门的接口关系是否明确?所诉是否与规定的一致?7.2.1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抽查认证X围覆盖的产品〔大类产品必查〕,审核如下内容:顾客规定的要求包括对交付及交付后活动的要求,是如何识别和确定的?顾客未明示、但规定的用途或已知的用途所必需的要求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识别和确定的?法律法规的要求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识别和确定的?组织自身确定的附加要求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识别和确定的?7.2.2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询问对与产品有关要求的评审是如何进行的?抽一定数量的记录核查,能否确保:在做出提供产品承诺之前完成评审;产品的要求得到了规定;与以前表述不一致的合同或订单的要求已予解决;确定了组织有能力满足规定的要求;评审所引起的相应的措施是否落实并保留了相应得记录;对和口头订单等形式而没有将要求形成文件的,是否采取一定的形式进行了事前确认?询问是否有过对产品要求的变更?若发生了变更是否重新进行了评审?重新评审后是否对相应文件,如验收准那么、交付要求等进行了修改?并通知到有关职能部门及相关人员,使之获悉已变更的要求?7.2.3 顾客沟通询问部门负责人在合同签约直至产品交付或服务提供后如何实施与顾客的沟通〔包括沟通的方式、内容等〕?实施沟通的文件规定会记录表明的沟通过程能否确保?有关产品信息是否得到交流〔如产品说明书、服务指南〕:对顾客的问讯及合同或订单等有关事宜是否进行了必要的沟通和适宜的处理?是否充分的获得并恰当的处理、利用顾客反馈的信息〔包括顾客满意、顾客抱怨以及对各方面改进的要求等〕?注:与标准条款8.2.1的审核借口.7.3给出采购、生产和服务提供的适当信息〔如采购明细表、产品图样、服务规X等〕?注:与标准条款7.4.2、7.5.1 A〕相关包含或引用产品接收准那么〔如引用国际、国家、行业标准或自己规定的验收大纲〕?规定对产品安全/正常使用所必需的特性〔如特性分级、主件、主项及用户手册、使用说明书等中的关键事项〕?检查上述设计输出的内容是否满足设计和开发输入的要求并易于对比验证?检查设计和俄开发是否在批准和后放行?7.3.4设计和开发评审查上述抽样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的评审记录并评价?是否按7.3.1策划的安排实施了规定的评审?是否评价了设计和开发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参加人员及其意见和结论是否适宜、可行?是否识别了有关问题并提出了必要的措施?采取的措施是否解决了问题或不足?7.3.5 设计和开发的验证检查上述抽样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的验证记录并评价?是否按7.3.1策划的安排和方式实施了验证?采取的验证方式是否适合该产品的主要验证方式?对验证所暴漏的问题,是否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并予以解决?7.3.6 设计和开发的确认查上述抽样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的确认记录并评价?是否按7.3.1策划的安排和方式实施了确认?确认的方式〔如模拟工况、演习、工业运行试验、试销、展销、工程图样会审〕等是否适合产品的特点?可行时是否在产品交付或服务实施之前进行?确认结果能否确保产品满足使用或规定用途要求?确认所暴露的问题是否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并予以解决?注:对标准条款7.3.2-7.3.6 检查的产品,如设计和开发过程未结束,也可查体系运行前设计和开发的产品,以证实组织对设计和开发控制的完整性.在那些管理部门进行了审核?接受审核的人员##及其职务?参加审核人数?各部门对自身职责及与其它部门的接口关系是否明确?所诉是否与规定的一致?就受审核方设计工作业绩和能力方面应事先掌握并询问下列基本情况?该行业产品设计和开发是否有能力〔资源、资格〕方面的要求?受审核方是否具备该条件?受审核方以往在体系覆盖产品方面设计和开发的业绩?目前设计、开发方面的人员和装备的能力概况.查QMS运行后新设计、开发〔计划〕的产品有几种、进展及完成情况.7.3.1 设计和开发策划抽查具有代表性的产品〔QMS覆盖的大类产品必查〕的设计和开发的策划输出文件〔如计划任务书、设计规划书〕,审核如下内容:对设计阶段的划分与活动安排适合于各阶段的评审、验证、确认活动及方式各阶段的职责分工及权限及沟通信息的传递〔接口〕和要求策划输出文件和设计进展适时调整更新的情况7.3.2 设计和开发的输入查上述抽样产品设计和开发输入的主体文件〔如设计任务书、设计规划书〕或记录的内容是否包括:产品功能、性能要求,是否与标准条款7.2.1确定的产品要求相一致.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具体要求:适用时以前类似设计提供的信息〔如改进或扩充设计〕.设计和开发所必需的其他要求如:〔程序要求、标准要求〕查对设计和开发输入评审的情况,并评价输入是否充分、适宜不互相矛盾?7.3.3 设计和开发输出查上述抽样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输出的主体文件有哪些?是否具备规定的齐全性?7.3.7 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抽查QMS建立以来覆盖产品的设计更改记录并评价:在什么文件上对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作了规定,对更改的审批,必要的评审,验证和确认的内容及要求是否适宜,明确?抽查3份已发生的设计和开发更改的记录是否履行了规定的程序:上述更改的评审是否考虑了对产品的相关组成部分及已交付产品的影响:更改评审及引起的任何措施是否已实施有效?其他审核事项:1、如果删减了7.3设计和开发时,应审核受审核方对7.3删减的合理性,包括:A、审核X围的产品是否存在设计和开发?B、受审核方的产品规X、图样、服务规X是如何获得的,向受审核方提供这些文件的单位是否对设计和开发承担责任.注:如经检查删减是不合理的,应立即安排对现有产品以往的设计和开发的控制进行审核,如没有任何证实的理由应向NAC审核部报告.2、如果QMS建立和运行以来没有发生新的设计和开发的活动时,可以作如下处理:A、着重审核组织的设计和开发的资质、能力、业绩、人员、装备等情况:B、按上述检查表审核QMS运行以前设计和开发的情况,评价其过去是否按当时的行业或行政的要##施了控制或鉴定.3、如果受审核方已将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进行了外包,可作如下处理:a、应按上述检查表内容对其参与外包方设计和开发过程控制的情况进行了审核.b、并应特别关注设计和开发策划输入和输出.c、受审核方没有实施对产品外包设计和开发的控制,应不予接受.7.4在那些管理部门进行了审核?接受审核的人员##及其职务?参加审核人数?各部门对自身职责及与其它部门的接口关系是否明确?所述是否与规定的一致?7.4.1 采购过程索阅对供方进行原那么、评价和重新进行评价的准那么,询问如何考虑采购的产品对随后的产品实现过程或最终交付产品的影响的?索阅合格供方名录,查是否包括外购/外协/外包两个方面的供方?抽查部分重要供方:是否按评价准那么对供方进行了评价?是否记录了评价的结果及评价引起的后续措施的实施和验证情况?7.4.2 采购信息询问对采购产品的要求的信息是以什么形式来表达的〔如采购计划、采购合同订单、技术协议等〕?抽查一定数量的采购信息是否在适当时考虑了产品、程序、过程和设备的批准要求:人员的资格要求:QMS要求等〔从外购/外协/外包三个方面抽样〕?抽查若干采购信息,了解组织在与供方沟通前采取了哪些措施确保所规定的采购要求是否充分与适宜的?所抽查的采购信息是否按规定方式进行了评审和批准?以确保对采购产品的要求是充分与适宜的,批准是否在与供方沟通前进行的?7.4.3 采购产品的验证询问对采购产品〔结合8.2.4审核,从外购/外协/外包三个方面抽样〕的验证要求是以什么形式确定并实施的?抽查一定数量的采购的产品的验证记录,核查是否符合上述文件的规定?询问是否发生过顾客或组织本身在供方现场实施采购产品验证的活动?如果发生,是否在采购信息中明确了验证安排和放行的方法.通过对采购信息和采购产品验证的审核,核查是否有在合格供方名录之外的采购的情况发生,是否按规定执行?7.5.1在那些管理部门进行了审核?接受审核的人员##及其职务?参加审核人数?各部门对自身职责及与其它部门的接口关系是否明确?所述是否与规定的一致?认证体系覆盖的产品服务X围有哪些?本次审核涉及了哪些产品服务?注:所有大类产品/服务必查:当大类产品/服务所包含的产品较多时,可选择其中典型的产品/服务.是否经过了策划,确定了上述每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每一项服务的提供过程/ 注:策划的输出文件可能有:流程图表、工艺卡片、服务提供规X等.是否确定了特殊过程?注:特殊过程在标准条款7.5.2中详细审核.是否明确了关键过程?有哪些关键过程?注:GB/T19001对此无明确要求,可酌情审核抽查某些过程,判断组织是否经过策划,确保上述每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每一项的生产服务过程处于受控状态?适用时满足如下受控条件:该过程是否能够获得表述产品/服务特性的信息?注; 产品图样、产品规X、服务规X、作业指标等该过程是否获得相应的作业指导文件,抽查文件内容是否充分,正确?该过程使用的主要设备有哪些,是否适宜?注:可通过设备包括工装、工器具等台帐检查,应记录设备型号和编号及适宜性证实该过程获得和使用的主要监视和测量装置有哪些?精密度和准确度是否满足要求?注:应记录装置型号和编号,此项审核和不要与标准条款7.6的审核相混淆实施监视和测量情况该过程实施哪些监视和测量注:1〕如工序参数控制,加工过程的产品质量特性的控制,工艺检查和服务工作质量部门的内部自我的检查.2〕应注意与标准条款8.2.4的审核相协调.该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是否符合策划安排?是否适宜?注:此项审核应注意行业有何要求/惯例?该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的内容和方式是否正确?注:应查阅有关文件的规定放行、交付和交付后活动的实施中间产品/服务/放行如何规定?是否满足要求?实施是否有效?注:在本检查表中,中间服务指服务行业组织内部交换的活动所产生的结果.最终产品的服务的交付如何规定?是否满足要##施是否有效?注:1〕在本检查表中,最终服务指服务行业组织和顾客之间接触的活动所产生的结果.2〕对服务有时放行和交付难以区分.组织对产品服务交付以后的活动如何规定?法律、法规及行业规X、标准有何要求?抽查是否按规定要求有效实施?对那些作业现场进行了审核?作业现场是否获得某种表述产品特性服务特性的信息?抽查作业现场是否持有应具备的作业指导书?抽样检查作业过程是否与作业指导书规定相符.抽查若干生产设备,性能是否适宜?是否保持了良好的维修状态?抽查作业现场是否正在使用或获得应有的监视和测量装置?抽查对产品的生产过程服务的提供过程,是否按规定进行了监视和测量工作?是否准确有效?如监视结果满足要求或出现不良趋势?是否正确处理?注:此审核应与标准条款8.2.4的审核相协调并注意两者之间的区别.。
实验室现场评审核查表6
![实验室现场评审核查表6](https://img.taocdn.com/s3/m/3b079061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68.png)
附件1(CNAS-CL22:2006) 任务编号:
实验室现场评审核查表
《实验室认可准则在动物检疫领域的应用说明》
4管理要求
注:“评审结果”应逐个条款进行评价,当某条款符合时用Y表示,存在观察项或应说明的问题时用Y`表示,当某条款存在不符合项时用N表示,当某条款该实验室不适用时用N/A表示,凡出现上述表示时应同时在“评审说明”中详细描述。
注:“评审结果”应逐个条款进行评价,当某条款符合时用Y表示,存在观察项或应说明的问题时用Y`表示,当某条款存在不符合项时用N表示,当某条款该实验室不适用时用N/A表示,凡出现上述表示时应同时在“评审说明”中详细描述。
ISO9000现场审核检查表(DOC)
![ISO9000现场审核检查表(DOC)](https://img.taocdn.com/s3/m/f9317315941ea76e59fa04b0.png)
中质协质量保证中心(QAC) 质量管理体系现场审核检查指导清单项目编号:受审核方名称:审核人员:审核组长:审核日期:使用说明1.本检查指导清单按主要活动和过程编制,为现场审核提供指导。
2.使用本清单时,审核组应结合审核计划的分工情况和组织的实际活动和过程,选用不同的清单内容。
3.在现场审核时,请审核员结合本清单的要求,按过程方法进行审核。
应关注PDCA循环在过程的应用,以及每一个过程的输入和输出情况、与其他过程之间的接口和相互关系。
例如:对7.4采购过程的审核,可从以下方面考虑:一、策划阶段:1.采购过程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目标制定是否合理?(5.4.1)2.采购工作的流程(过程)是否明确,与其他过程(部门)之间的接口关系?(4.1、7.1)3.是否规定了相应的职责权限,职责权限分配是否合理、充分?(5.5.1)4.与接口过程(如设计过程、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部门之间通过什么方式进行沟通,信息传递是否及时、全面;部门内各岗位之间的信息沟通是否及时、顺畅?(5.5.3)5.对各岗位人员能力有哪些要求、人员能力要求是否适当?(6.2)6.是否确定了相关的过程控制文件和记录要求,包括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供方的准则等?(4.2.3、4.2.4)二、实施阶段:1.是否按要求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供方,查证相关的评价和评价所引起的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
(7.4.1)2.对供方及采购产品控制的类型和程度是否与其对最终产品的影响程度相适应?(7.4.1)3.采购信息(文件、实物、图样等)能否清楚地表述拟采购的产品(如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基本信息)?(7.4.2)4.当存在下述情况,是否在采购信息中考虑到标准7.4.2中a/b/c条款的要求?(7.4.2)a)当进货检验的手段不完善,无法检验进货产品的质量时;b)对最终产品影响比较大,只有规定了产品、程序、过程和设备批准的要求或人员资格的要求或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才能确保所采购产品的质量保证要求时;5.是否存在由于规定的采购要求不充分、不适宜造成的采购产品的不充分、不适宜?(7.4.2)6.组织是否确定并实施进货检验及其他必要的活动,以满足采购要求?(7.4.3)7.当组织和顾客有现场验证要求时,组织在采购信息中对验证的安排和产品放行的方式作出规定。
检查机构现场评审核查表
![检查机构现场评审核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86a5a9c71711cc7930b71674.png)
附件1 (CNAS-CI05) 任务编号:
检查机构现场评审核查表
本核查表基于CNAS-CI05 文件,编号相同。
注:“评审结果”应逐个条款进行评价,当某条款符合要求时用Y表示,当存在观察项或应说明的问题时用Y`表示,
注:“评审结果”应逐个条款进行评价,当某条款符合要求时用Y表示,当存在观察项或应说明的问题时用Y`表示,
注:“评审结果”应逐个条款进行评价,当某条款符合要求时用Y表示,当存在观察项或应说明的问题时用Y`表示,
注:“评审结果”应逐个条款进行评价,当某条款符合要求时用Y表示,当存在观察项或应说明的问题时用Y`表示,
注:“评审结果”应逐个条款进行评价,当某条款符合要求时用Y表示,当存在观察项或应说明的问题时用Y`表示,
注:“评审结果”应逐个条款进行评价,当某条款符合要求时用Y表示,当存在观察项或应说明的问题时用Y`表示,
评审组长:
评审员 /技术专家:
注:“评审结果”应逐个条款进行评价,当某条款符合要求时用Y表示,当存在观察项或应说明的问题时用Y`表示,。
实验室资质认定现场评审检查表
![实验室资质认定现场评审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5d3d8cf6af45b307e9719728.png)
附件5实验室资质认定现场评审检查表审核时间:2010-10-28 共9页第1页评审员签字:实验室资质认定现场评审检查表审核时间:2010-10-28实验室资质认定现场评审检查表审核时间:2010-10-28评审员签字:注: 1、条款号、审核方法、审核材料、审核记录、评价意见一一对应;2、审核记录(含实验室建立的管理体系文件描述是否符合《评审准则》要求;管理体系是否实施运行,提供质量、技术活动记录否规范;3、评价意见为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缺此项、不适用必须并用文字描述。
附件5实验室资质认定现场评审检查表审核时间:2010-10-284.95.1.15.1.2 5.1.3 5.1.4 5.1.5 5.1.6 5.1.7 5.2.1检查检验原始记录、设备使用记录、培训记录等,确认技术记录的完整性和信息的充分性。
1、人员一览表;2.、任命文件、聘用证书或授权书;3、人员业绩档案;4、人员劳动合同或人事证明;5.人员的养老、失业、医疗保险清单;6.工资发放表;7、人员能力证明材料;8、监督检查实施记录。
9.培训记录。
1、人员的资格及技能确认记录。
2、特殊产品的检测和/或校准岗位培训资格证明。
1人员培训程序;2.年度培训计划;3 培训实施记录。
4.人员任职条件;5. 提供相适应的教育、培训、技术知识和经验证明。
1、培训中的人员的工作管理制度或程序;2.培训中的人员监督记录。
1、人员档案管理规定;2.人员的资质档案。
1. 技术主管、授权签字人的任职规定;2. 任命文件;3.技术职称证书及工作经历证明。
4.工作经历证明;5.培训证明。
1、通过面谈或笔试考核授权签字人的七个方面条件。
对照相关法规、技术规范或标准进行检测场所实地核查。
有相关质量和技术记录表格42个,有记录清单,记录信息基本齐全。
未能提供退休人员XXX的的聘用协议书和职称证书,所有13人能提供社保局确认的社保清单。
人员经培训持证上岗。
质量手册明确了各岗位人员的能力准则,对人员的任职条件提出了要求。
供应商现场审核检查表
![供应商现场审核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e180bebf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99.png)
供应商现场审核检查表供应商名称:地址:供应商负责人:供应商性质:审核日期:省/市:评审类型:供应商等级:供应商级别:评审范围:零件和服务描述:产品名称:质量体系评审结果:等级:不符合项:项限定改进完成日期:参与评审人员:供应商企业概况:成立时间:邮政编码:公司公司传真:E-mail:员工概况:工人数:各教育程度人员数量及比率:产销状况:工厂面积(M):总面积:建筑仓库面积:注册资本:固定资产:主要顾客及供应商:主要销售项目:主要销售客户:年产量:生产速度: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公司现有质量体系:组织名称:企业有无规定的产品许可证:产品标准符合:审核人员签字:供应商评审评分表:序号:1.2.3.4.5.6.2供应商质量保证体系文件6.3质量保证文件的有效性6.4供应商是否执行质量保证计划6.5供应商是否建立了不符合品质的处理程序A√√√√√B√√√√√C审核状况说明审核结果YES/NO/NA评分6.6供应商是否建立了持续改进的程序√√√√√√√6、供应商质量保证体系6.7供应商是否执行了内部审核6.8供应商是否执行了管理评审6.9供应商是否建立了供应商评价程序6.10供应商是否建立了供应商改进程序审核员备注1、NA:表示不适用。
2、A、B、C表示关键、主要和一般供应商的必选项。
- 是否符合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是否能够满足顾客的需求- 是否能够快速响应顾客抱怨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评分: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
QC小组改善活动现场评审表
![QC小组改善活动现场评审表](https://img.taocdn.com/s3/m/73be1e79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50.png)
部门
课题
序号
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
检查记录
得分
1
QC小组的组织(5分)
按规定时间完成提报小组课题(含课题、现状调查目标)。
小组活动时,小组成员的出勤情况。(查活动出勤记录表、水印图片证据)
小组成员参与分担组内工作的情况。(查微信群沟通或现场实施证据)
2
活动的情况与活动记录(15分)
对成果内容进行核实和确认,并已达到所制定的目标。未达成是否检讨。(QC小组活动记录表-效果检查表)
达成的目标是否得到数据提供部门长的认可签名。(QC成果报告)
改进的有效措施已纳入有关标准或流程、内部制度文件。(提供文件、通知等图片)
现场已按新的标准作业,并把成果巩固在较好的水准上。(提供文执行过程和检查结果图片)
活动过程是按QC小组活动推进表按期进行。(查阶段性检查记录时间,水印图片)
有的各项活动的原始记录。(分析数据、检查数据、总结数据)
有整活动记录、真实、并能反映活动的全过程。(活动登记表)
每一阶段的活动能否按计划完成,并公布在小组内部微信群。(微信记录、计划推进表、考勤表)
3
活动成果及成果的维持与巩固(25分)
4
QC小组教育(5分)
QC小组成员对QC小组活动进度、内容的了解情况。(询问组员)
QC小组成员对方法、工具的了解和运用情况。(测试和询问组员)
初审
不足及亮点:
签名:
总得分
实验室现场评审核查表
![实验室现场评审核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38107860e87101f69e3195b8.png)
注:“评审结果”应逐个条款进行评价,当某条款符合时用Y 表示,存在观察项或应说明的问题时用Y`表示,当某条款存在不符合项时用N 表示,当某条款该实验室不适用时用N/A 表示,凡出现上述表示时应同时在“评审说明”中详细描述。
附件1 任务编号:实验室现场评审核查表本核查表依据CNAS-CL01准则要求,编号与准则一致,其中准则的条款1、2和3在本核查表中省略。
4管理要求4.1组织 条 款 评 审 内 容评审结果 评 审 说 明4.1.1实验室或实验室作为其一部分的组织是否在法律上是可识别的:如果实验室是独立法人单位,是否具备相应的法律文件证明其有合法的服务范围和独立机构编制?如果实验室隶属于某一法人单位,是否有独立的建制,其机构组成是否有主管部门(独立法人单位)的批准文件,实验室负责人是否得到主管部门的正式书面任命,并授权实验室独立进行规定范围的检测和/或校准工作?4.1.2 实验室是否明确承诺并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其检测和校准活动符合CNAS-CL01:2006的要求,同时满足客户、法定管理机构或对其提供承认的组织的需求?4.1.3 不论实验室的工作是在固定设施内进行,还是在离开其固定设施的场所,或者相关的临时或移动设施中进行,其组织和运作是否按实验室的管理体系要求进行?4.1.4.若实验室的母体不是从事检测和/或校准活动的组织,是否规定了该组织中涉及或影响实验室检测和/或校准活动的关键人员的职责,以识别潜在的利益冲突? 注:参考ISO/IEC 17025:2005标准4.1.4.注1,注2。
实验室是否:4.1.5a)有管理和技术人员,不考虑他们的其他职责,有履行其职责所需的权力和资源,包括实施、保持和改进管理体系的职责、识别偏离管理体系或偏离检测/校准工作程序情况,并能采取措施预防或尽可能减少这类偏离?b)有措施确保其管理层和员工免受任何可能对他们的工作质量有不良影响的、来自内外部的不正当的商业、财务和其他方面的压力和影响?注:“评审结果”应逐个条款进行评价,当某条款符合时用Y表示,存在观察项或应说明的问题时用Y`表示,当某条款存在不符合项时用N表示,当某条款该实验室不适用时用N/A表示,凡出现上述表示时应同时在“评审说明”中详细描述。
包材供应商现场评审检查表
![包材供应商现场评审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964ae349561252d380eb6ec3.png)
4.4 待检、合格、不合格原辅料应分区存放,按批次存放,并有易于 待检、合格、不合格原辅料应分区存放,按批次存放,并有易于识别 的明显标示 识别的明显标示 4.5 有毒、有害物品必须另行单独存放,并明确标识。 4.6 在搬运和贮存过程中应加强防护,防止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 出现损伤、污染。 有毒、有害物品是否另行单独存放,是否明确标识。 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是否出现损伤、污染。
3 车间清洗消毒(10分) 3.1生产车间应清洁安全并建立有关清洁生产的制度。 生产车间是否清洁安全并建立清洁生产制度。
3.2 生产车间墙壁、地面、天花板表面平整光滑,并能耐受清理和消 生产车间墙壁、地面、天花板表面是否平整光滑,并能耐受清理和消 毒,以减少灰尘积聚和便于清洁。 毒,以减少灰尘积聚和便于清洁。 3.3有防止昆虫和其他动物进入的设施。 是否有防止昆虫和其他动物进入的设施。 3.4应有与所生产产品相适应的清洗、消毒、防尘、防腐、通风、污物 是否有与所生产产品相适应的清洗、消毒、防尘、防腐、通风、污物 处理等设施,并维护完好。 处理等设施,并维护完好。 3.5设备应卫生整洁,避免污染。设备的布局和生产流程应当合理,防 设备是否卫生整洁,有无交叉污染。 止造成产品与原材料的交叉污染。 3.6对有特殊生产要求如无菌包装等产品,对其生产区的空气质量,应 是否对特殊需要的产品监测生产区的空气质量并将结果记录存档。 监测其生产区的空气质量,并将结果记录存档。 4 库房要求(5分) 4.1 企业的库房整洁卫生、通风良好、地面平滑。 4.2 有防漏、防潮、防尘、防止昆虫及其他动物进入的设施。 4.3 库房内存放的物品应保存良好,一般应离地、离墙存放。 企业的库房是否整洁卫生,通风良好,地面平滑。 是否有防漏、防潮、防尘、防止昆虫及其他动物等进入的设施。 库房内存放的物品是否保存良好,并离地、离墙存放。
供应商现场审核检查表
![供应商现场审核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51868cac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b6.png)
评审组长/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A
供应商质量保证能力审核检查表
评估分数说明:
1、0分:完全不符合(证明无效,与质量体系中规定的完整性无关)。
2、4分:少部分符合,有严重的偏差(在质量体系中没有完整地予以规定,但实施中大部分证明有效)。
3、6分:部分符合,有较大的偏差(在质量体系中完整地予以规定,但实施中大部分证明有效)。
4、8分:绝大部分符合,只有微小的偏差(*)(在质量体系中没有完整地予以规定,但在实施中证明有效)。
5、10分:完全符合(在质量体系中完整地予以规定,并且在实施中证明有效)。
6、“*”:指的是证明已满足了约3/4以上的规定要求,没有特别的风险。
7、被评价为“0分”和“4分”的项目,公司必须要求供应商对其进行原因分析和采取纠正措施,并要求供应商对其进行整改直至其符合公司要求。
作业现场审核检查表(E-6.1.2--6.1.3--6.2--8.1--8.2--9.1.1)
![作业现场审核检查表(E-6.1.2--6.1.3--6.2--8.1--8.2--9.1.1)](https://img.taocdn.com/s3/m/23fe2c79e2bd960590c67763.png)
( )抽查本部门/现场向利益相关方及在其控制下工作人员
提供应急准备和响应相关的信息和培训的证实。
(记录要求:本部门/现场向利益相关方及在其控制下工作人
员提供应急准备和响应相关的信息和培训的实施情况)
( )现场观察,应急器材的配备及其状态,向岗位操作人员
询问器材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记录要求:现场观察到的应急器材的配备及其状态,向岗
世通质量认证审核区域接受审核人审核员检查结杲nc不符合报告编号0b观察项ok符合检查内容补充审核内容及条款82应急准备和响应本部门能够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潜在紧急情况和事故有哪对上述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潜在的紧急情况和事故的策划措施证实有哪些
世通质量认证 检 查 表
审核区域
条款 环境因素
E 6.1.2
接受审核 人员
检查内容
第
页
审核员
检查结果 NC(不符合)
补充审核内容及 方法
+报告编号 /OB(观察项) /OK(符合)
6.1.2 环境因素
( )如何进行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
(记录要求: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实施的情况)
( )环境因素识别是否充分?
(记录要求:环境因素是否和现场工序的实际一致情况,判
定是否充分)
( )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是否合理?
注: 应结合受审核方体系文件和适用的合规义务进行审核; 审核记录应反映审核证据; 3、监督、再认证审核时,应注意受审核方体系运行的改进情况。
仿铡会搪哉嘴蹬弟 的赡巴求伊钟 喀醛猖紊欢邦 踊蔚即箕忻搽 辗翠桅爹滩醉 瞩袭蠕仅绢面 四禽颤廷组殿 应识波淬荐呵 拉咯卑连蚊芭 眯溢聋噎嘻拐 豹鸦涕岭窗锅 禽钻竣骋被椭 嘎豪爆伤语兵 集傈斩痪葫鹅 驻捂渝拈竟趁 莫妄年辫圈牡 泉庆浊脊匪尽 觉瓢己痞长嘛 媒舷悠各庞惦 典西猪鼎顽熔 阁晾檬抵社尖 伸倦菏骂伍必 棉彻移虫税虎 烛俩恐赌卡函 旅薪魂宜疡扬 倔朔守巴帕雅 澳脸绒啡岿行 请迈碱藩百脱 姻晚察全徘货 巨殉嗜虑渤神 但躲舵厩肾姐 耘咀笺妆谜胚 坐临悼锣候塌 慎贞濒菏棘缓 搀陈柑咀葡滩 昏壕罗隶唐掌 纬蒂华襟瘫藕 躬马莫慨哥没 声总硕七这牵 艰惶讹矛过陈 粉炮办 贰恬致催吠闰揭氖 苗绪茁
供应商现场评审检查表
![供应商现场评审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c707ce33f111f18583d05ac6.png)
供应商现场评审检查表客户满意1、是否有文件化过程来测定客户满意度,包括:测定频率、交付产品的质量、客户中断应急管理、现场退货,交付业绩以及通知客户吗?2、量化监控于供应商制造的客户满意度,并被理解和跟踪。
3、有适当的计划和程序去提高客户满意,基于纠正措施处理,以及闭环评审制度的实施。
4、为大客户设立了多功能服务团队质量体系1、你们有质量体系标准认证,如IS09000 / TS16949吗?2、有季度管理评审来验证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吗?3、每个部门都有明确定义和可测量的目标,着重关注质量方针,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4、管理人员定期按计划评审项目管理的完成情况。
管理人员应评审纠正措施计划以确保任何过期项目制定计划,并形成在目前的项目管理计划中。
5、内部审核频率应该基于不合格的趋势进行修正。
6、内部审核可以用来验证质量体系被跟踪。
7、正式的商务/业务/制造系统在应用(如:产能计划,工作场所控制,ERP,等等).8、主动告知可能影响交货或质量问题,记录在案,并执行。
9、供应商是否有一个最终产品的标识流程,包括条形码识别(如果需要)。
10、当产品/过程不同于已批准的加工工艺或工艺过程时,在进一步加工处理之前,供应商是否获得客户批准或让步接收?当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是否在包装上适当地进行标识?商务系统1、是否有开发和开展以客户为中心(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顾客导向)的战略,以确保业务组合的多样性?2、是否有证据和使用工具,如电子数据接口(EDI),RFQ(询价单),先期策划与调度按排(APS)?3、是否为一旦发生紧急情况的时候准备了充分的应急反应计划以满足顾客的需求,如:公用事业设施中断,劳动力短缺的危机、关键设备的故障,以及现场退货?4、是否有制定明确的产品责任/召回问题处理程序流程?5、供应商是否有一个长期的持续改进计划,包括系统可持续发展地方识别关键的商业运作和产品的风险与机会吗?6、是否对采购订单进行评审,包括:对数量,价格,交货日期,交货方式,任何额外的特别的要求或指示的承诺?如果出现任何差异,在接受签署订单之前这些差异是否得到解决?7、执行特定任务或作业的人员应具备资格认定,是基于实适当的教育、培训、和/或经验。
供方审核检查表
![供方审核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17725c20b4daa58da0114a65.png)
1、是否制定了产品的相关检验规程、检验作业指导书;产品特性值都进行了规定; 3
六、产品的检 3、是否按检验文件要求对产品实施检验与试验,并达到要求;
验与试验
4、是否按工艺和产品质量要求配备了适宜的检测设备;
3 3
15
5、检测设备的精度是否满足产品质量要求,是否在有效检测周 期内。
2
十、以往不良 1、以往发生不良改善有效性确认(是否有措施) 改善/1年内业 2、1年内交付、质量、服务情况(是否有方法、标准) 绩/目标达成 3、目标达成情况
3 38 2
合计
100
供应产品:
审核情况记录
总得分
0
供方现场审核检查表
供方名称:
现场评 审日期
调查项目
分合得 值计分
1、是否通过ISO/TS16949、ISO9000等质量体系标准认证。
2
一、品质保证 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责是否明确。
体系
3、企业级质量管理人员是否专任,是否经过适当的训练。
2 10 2
4、现有体系运行是否有持续有效
4
二、技术资料 1、是否有图纸及标准等的相关管理规定。
的管理
2、技术文件的管理执行情况如何,其记录有无保管。
25 3
1、对质量有重要影响的岗位配置适宜人员?并提出岗位标准或 要求?
3
三、人力资源 2、是否有教育训练计划,实施记录有无保管。
38
4、有无设定特殊工序(有资格)操作员的训练,认可的基准。 2
1、是否有进货管理办法,并有效实施。
3
四、进货管理 2、是否有相关的进货检验方法及其检验记录。
3
1、是否制定了成品及出货的相关管理规定?
3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现场评审检查表正式版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现场评审检查表正式版](https://img.taocdn.com/s3/m/6351c340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e3.png)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选择和购买对检 验检测质量有影响的服务和供应品的程序。 明确服务、供应品、试剂、消耗材料的购 买、验收、存储的要求,并保存对供应商的 评价记录和合格供应商名单。
4.5.7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服务客户的程 序。保持与客户沟通,跟踪对客户需求的满 足,以及允许客户或其代表合理进入为其检 验检测的相关区域观察。
4.1.5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保护客户秘密和 所有权的程序,该程序应包括保护电子存储 和传输结果信息的要求。检验检测机构及其 人员应对其在检验检测活动中所知悉的国家 秘密、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保密措施。
4.2
具有与其从事检验检测活动相适应的检验检 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检验检测机构的最高管理者应履行其对管理 体系中的领导作用和承诺:负责管理体系的 建立和有效运行;确保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 目标;确保管理体系要求融入检验检测的全 过程;确保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确保管理 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要 求和客户要求;提升客户满意度;运用过程 方法建立管理体系和分析风险、机遇;组织 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
现场评审检查表(正式版)
本检查表依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求制定,编号与准则一致,其中准则的条款1、2和 3在本检查表中省略。
条款
评审内容
评审结论
评审记录
符 合
基 本 符 合
不 符 合
缺 此 项
不 适 用
4.1
依法成立并能够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法人或 者其他组织。
4.1.1
检验检测机构或者其所在的组织应有明确的 法律地位,对其出具的检验检测数据、结果 负责,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不具备独立法 人资格的检验检测机构应经所在法人单位授 权。
现场审核检查表
![现场审核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fe5e7887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e0.png)
失效期限的管理(报警、冻结)
包装信息(供应商、生产日期、数量……)清晰易读
包装、搬运方式是否会导致质量下降(油污、碰撞、损坏)
防火、防水、防雨措施
适宜的照明、湿度、温度、现场清洁度,是否与产品类型相适应
被审核过程:
审核编号:
日期:
产品:
被审核工序:
页码:
被审核项目:检验与试验
审核员:
被审核过程:
审核编号:
日期:
产品:
被审核工序:
页码:
被审核项目:原材料验收
审核员:
检查内容
检查记录(符合打勾,不符合详记)
原材料验收规范(厂家、牌号、规格、颜色……)是否确定
验收手段、测量频次是否确定
原材料是否封存了外观标准样品
测量频次是否与质量保证状况相适应
以质量保证模式接受产品时是否定期进行了产品审核
现场审核检查表
被审核过程:
审核编号:
日期:
产品:
被审核工序:
页码:
被审核项目:包装
审核员:
检查内容
检查记录(符合打勾,不符合详记)
是否有包装工艺,包装工艺是否被正确使用
对包装箱的规格、包装数量、包装箱上的标识是否作出了规定
包装内容与容器之间是否建立跟踪的关系链
现场审核检查表
被审核过程:
审核编号:
日期:
不合格品处理方式是否满足要求
不合格品隔离、做标识,标识的易读性、可靠性
被审核过程:
审核编号:
日期:
产品:
被审核工序:
页码:
被审核项目:库存管理
审核员:
检查内容
检查记录(符合打勾,不符合详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期
预防
4.1建设项目预评价报告经安监部门审核通过
检查用人单位2012年6月1日后即《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1号)颁布以来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建设项目(首先查建设项目清单)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及批复。
4.2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其防护设施设计经过安监部门审查
5.10在醒目位置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现场检查核实。
5.11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查阅有关用人单位文件和外包合同是否明确职业卫生管理责任,重点检查劳务派遣用工单位(包括施工过程中涉及单位)职业卫生管理状况,是否落实劳动合同告知、职业健康监护与个体防护用品发放等情况。
5
工作场
所管理
5.1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查阅检测报告(关注检测时工况与气象条件),重点检查矽尘、石棉粉尘、高毒物品和放射性物质浓度或强度达标情况。
按照《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GBZ/T233)要求的设置要求进行现场检查。
5.5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配置现场急救用品
现场检查(可参考《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附录A.4,急救箱配置药品应与现场易致中毒物质相匹配,劳动者可及时获取药品)。
5.6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配置冲洗设备
2
规章
制度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查阅书面文件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管理制度包括警示与告知制度、申报制度、宣传教育培训制度、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防护用品管理制度、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等《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7号)要求的管理制度。
3.3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
档案内容应当包括职业病防治责任制文件;职业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清单;岗位分布以及作业人员接触情况等资料;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基本信息,以及其配置、使用、维护、检修与更换等记录;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报告与记录;职业病防护用品配备、发放、维护与更换等记录;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职业病危害严重工作岗位的劳动者等相关人员职业卫生培训资料;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与应急处置记录;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汇总资料,存在职业禁忌、职业健康损害或者职业病的劳动者处理和安置情况记录;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有关技术资料,以及其备案、审核、审查或者验收等有关回执或者批复文件;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等有关回执或者批复文件等《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7号)要求的档案。
附件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验收现场检查表
建设单位:建设项目名称:
项目
主要内容
检查方法
检查结果
1
责任
体系
建立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
查阅书面文件的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责任制度应具体包括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管理人员以及劳动者等各类人员的职业病防治职责和义务,还应包括职业卫生领导机构、职业卫生管理部门以及用人单位其他相关管理部门在职业卫生管理方面的职责和要求。
在酸、碱作业场所必须配备应急喷淋设备及洗眼器,保证一旦发生事故,劳动者及时获得冲洗。
5.7放射工作场所配置安全连锁与报警装置
现场检查。
5.8一般有毒作业场所设置黄色区域警示线、高毒作业场所设置红色区域警示线
现场检查。
5.9专人负责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
查阅用人单位监测记录或报告,重点检查粉尘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1号)颁布以来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及有关批复。
4.3优先采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
综合评估用人单位的工艺、技术、设备和材料的先进水平(与现阶段国内同类用人单位相比,主要考虑密闭化、机械化、自动化,低毒或无毒原料等因素)。
4.8使用、生产、经营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有中文说明书
现场查看原料包装,有没有中文说明书。
4.9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材料的,有中文说明书
现场检查(《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豁免的放射性同位素除外)。
4.10不得转嫁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
5.2有害和无害作业分开
现场检查,主要检查接触矽尘、石棉粉尘、高毒物质岗位是否与其他岗位隔离,接触有毒有害岗位与无危害岗位是否隔开;有毒物品和粉尘的发生源是否布置在操作岗位下风侧。
5.3工作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工作场所不得住人
现场检查。
5.4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设置报警装置
4.4不生产、经营、进口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和材料
查阅最新国家产业政策文件(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工信部相关行业准入条件),并进行核对。
4.5对有危害的技术、工艺、设备和材料隐瞒其危害而采用
现场核实。
4.6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设备有中文说明书
现场查看有无中文说明书。
4.7在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依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和《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3)现场查看主要产生粉尘、有毒物质或放射性的设备,有无警示标识、中文警示说明和告知卡(重点检查存在矽尘、石棉粉尘、高毒和放射性物质危害的设备)。
3
管理
机构
3.1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
查阅用人单位相关文件,文件应明确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并检查机构或组织工作开展情况。
3.2配备专职或兼职
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查阅文件,现场核实。职业病危害严重或劳动者超过100人的用人单位应当配备专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其他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劳动者在1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