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包装自我夏令营面试经验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包装自我夏令营面试
经验帖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如何包装自我——保研夏令营的经验之路
最终还是没能分享成这个话题,在公众号闲置了半年之久,再重新提笔,希望还能合得上大家的口味。如果你还是大一、大二,强烈建议去看看《选择》和《我的大学》这两篇推文,可能会给你的大学生活带来一点思考,越早做选择,就越能走得深,走得远。
对于大三希望顺利保研的小可爱而言,现在这个时间,履历里能够写的上的东西基本已是定数。唯一可以去钻研的是,怎么在已有经历的基础上,让自己再增光添彩;在进行笔试的时候,最大限度地去得分;在面试的过程中,如何展现的更从容不迫一些。当然了,这些都离不开“准备”二字,这二字一方面是三年里的积淀带给你(读万卷书之余依旧行万里路……,当然了,谁都想去成为这样的“完美”之人,可是这不现实)。另一方面讲的是勤能补拙的理,既然没有后悔药就选择往前看,去利用好接下来的这一段时间。
有时候近距离地去看一个明星,觉得无非就也是常人,只是他的外表看起来光鲜亮丽很多,带给他人的气场感很足,才会产生“吸睛”效应。多数人的偶像都是因为某一部电视神剧或者电影神片再或者是一个事件产生的,所谓距离产生美,莫名其妙就崇拜上了。而后就开始疯狂搜集生平经历和偶像照片的行为。
其实网申的过程就像一个简单的筛选过程,多数学校不要求录制视频,只是先通过纸质的材料来筛选。这样一来,入营资格就变得简单粗暴了。第一看成绩是否入围,第二看英语过不过关,(前两项一般都是表格里要填写的,所以有些同学的网申,这两个硬性指标未抵达就say goodbye 了)第三看是否有科研、竞赛、社会实践、实习等各色各样的经历,这些经历会给你锦上添花。
关于网申:既然选择申请了某个学校,那一定是抱着入营的心态。而且到了面试的环节,老师是基于网申材料可能会针对性地问你一些个人问题,尤其会对你的科研和相关竞赛经历特别感兴趣。所以,对自我的包装要得体适当,过于夸张的描述和独揽成果最终可能是自掘坟墓。这些前期充分的准备会促成未来你在正式面试中的游刃有余。
今天先分享面试的tips和文案准备的小小经验贴。
【必不可少之——学渣的面经逆袭之路】
我的本科是管理,研究生转换了经济学方向,假期在家又是浑浑噩噩,所以在很多专业性问题上,我肯定是不如经济的同学,那麽,一个跨专业的孩子,凭什么去超越专业型选手,拿到入场券呢?
大致来讲,夏令营面试一共有这么两种形式,一个是群面另外一个是单面。那么我们的群面呢,又可以分为,比如说像压力面试,一群学生在一起就一个话题进行讨论,然后几个老师安静在旁侧观看,是招聘面试第一轮群面通常选用的方式。还有呢就是几个学生对几个老师,形式是结构化的面试,然后与专业相关的固定试题,一组人都是相同的题目,每个人都有阐述机会,老师会进行相应的提问和追问。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角度和不同观点,老师会去判别一下到底自己想要选择什么样的学生。最后是单面,像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就是这种单面的形式,并且是结构化的,也就是说,固定题型,大家抽题(所以有时候幸运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然后题目下来,根据你回答题目的内容老师进行追问,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点,我觉得你要展现给老师的是一个自信的你,从容的你。我当时刚好是间歇时间,也就是说他们刚好有一个小休息。所以呢,就是在门口等嘛,等的时候我看到老师出来上厕所,我那个时候我就主动的去跟老师打招呼,跟老师说老师好。并且用你自己的微笑去给老师留下印象。老师休息结束开始面试,进去发现原来就是这个学生,首先你就给他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分。有人说,自己没在休息间隔期怎么把握机会?其实,你进去之后主动也是一样啊,就算你之前没有跟他打过招呼,你也一样主动的先表示老师好,然后去给老师一种你很自信很阳光的感觉,哪怕你很心里很紧张,我感觉这种这种东西可以靠平时去练,大家可以对着镜子练一练。
第二点是去化被动为主动。进去之后,他们每个老师手里都有你的简历和你的全部材料(至少简历一定是有的),反正他能够看到你的过往信息。他会发现,比如说你的社会
工作做的比较多,你的学术研究比较多,你的特长比较多等等。不同老师有自己的偏好,老师会就自己所关注的那个点对你产生好奇心进行追问。
怎么去化被动为主动呢,把老师追问的问题控制在自己可以回答的范围内呢?这里有一个小栗子^_^我当时一个朋友他去浙大面试,也有一个英语面试的环节,然后他就主动先掌握了自我介绍的环节,他直接一上来就拿英文去自我介绍,所以后来老师就没有用英文问他专业性的问题,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化被动为主动的例子。大家可以去思考一下自己怎么才能够在面试中去主动的化解这些情景,我觉得这个其实是很有用的。也会提升我们个人的很多方面的技巧,也会给你加分,增加个人魅力。
第三点是学会合理地去扯皮,虽然老师听到笑了,但他们会觉得这个学生还是有“灵气”。我当时抽到的题目呢,还是比较简单,是关于一个简单的风险计算问题,我正好会,那我当时其实心里一块大石头是放下来了。他的英文问题是问我,你觉得你作为一个管理的学生,你有什么优势来跟这些读读经济金融的同学竞争。所以我觉得就是要脑子转的比较快,但是这个问题也是可以去扯的,所以我当时就讲了一些,比如说,我觉得读商科最需要的是一种你与人沟通的这种能力,我就往这方面扯,因为我在大学期间做了很多社会工作和学生工作。这个面试,不要去成为一个被动者就是被老师牵着走,你要是要成为一个主动者就是说你去引领着老师去提你哪些问题。
第四点,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脚踏实地一定不会后悔!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什么呢,就是不管怎么样啊,你们都要先去做好准备,以不变应万变,提前了解每一个心仪学校的考试侧重点,珍惜在校时光,去跟学校老师沟通,去跟老师对话,抓紧大学的每一分每一秒中!
关于个人简历和个人陈述,一个是简要而又全面地介绍自己,另一个是详略得当地展现自己。
【个人简历】(关键词:简要全面)
个人信息要明确,既然是申请研究生,自然要重点体现学术型的一面。如果你的经历比较丰富,那就尽量选用简洁明了的模板,把空间留给自己的经历;如果经历比较少,可以适当填充自己在某竞赛中的思考、成长与收获——要部分体现与自己所申请学科的相关性。
【个人陈述】(关键词:详略得当)
多去写写能展现个人英文水平、科研潜质的内容,尤其是一定的逻辑思维。就我目前接触到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文字描述形式,另一种是表格叙述。有些学校对于个人陈述有字数的限制,想要在有限的字数里体现个人鹤立鸡群般的学术水平,那么表格式肯定会给你的个人陈述增加亮点,它清晰且一目了然。如果觉得自己没什么科研经历可以写,则可以从课程上去扩宽自己的思路,比如对于某个课程作业(自我认为还不错的),将关于这个课程作业的内容进行适当“包装”,转变为一个小评论或者是课后小论文,具体如何“操作”请发挥自己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