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科学》第四单元固体和液体
三年级科学固体、液体和气体教案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首先会对三年级科学固体、液体和气体教案进行全面评估。
我会按照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来探讨这个主题,以便您能更深入地理解。
我将在文章中多次提及“三年级科学固体、液体和气体教案”,并包含总结和回顾性的内容,以便您能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这个主题。
三年级科学固体、液体和气体教案对于学生的科学学习非常重要。
这个教案可以帮助学生初步认识物质的三种不同状态,以及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
固体、液体和气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通过这个教案,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些物质状态的特性和表现形式。
在这篇文章中,我会从简单的实验和观察开始,让学生通过观察不同物质的外观、形状和触感来初步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区别。
我会逐步引入一些更复杂的实验和现象,让学生了解物质状态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固体融化成液体、液体蒸发成气体等。
通过这些实验和现象,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之间的联系和变化规律。
在教案的设计中,我会适当地加入一些生动有趣的例子和故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我也会设计一些小组活动和讨论,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探讨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性和转化规律。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我会对整个教案进行总结和回顾,强调固体、液体和气体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我会共享我个人对这个主题的观点和理解,以及对学生学习的建议和鼓励。
这样可以让学生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这个科学知识点,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年级科学固体、液体和气体教案是一个非常重要且有趣的教学内容,通过深入地探讨和详细的实验,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个主题。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希望这样的教案能够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发挥重要的作用,让他们从小就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爱。
在教学内容方面,我会引入一些现代化的科学装备和仪器,如显微镜、天平、温度计等,让学生在实验中更加直观地感受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性和变化过程。
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固体、液体和气体》教学设计
小组研讨
根据提示完成分类,并填写好记录。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汇报。
帮物体找“家”。
根据要求填写记录。
小组交流总结。
小组合作探究并做好记录。
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代表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
在探究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探究,探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结果,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点的记忆,更能够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
生活中有多种多样的物体,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与物质状态有关的感性知识,对固体、液体和气体这些词汇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课的目的是加深学生对三种状态物体的认识。
10.学习评价设计
学习项目
表现良好
已能做到
继续努力
1.知道物体有三种形态,能正确识别固体、液体和气体,知道三种形态的特点,了解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可以流动。知道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
②学生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学生通过有趣的实验过程学习到了“无趣”的知识点。
9.教学反思与改进
《固体、液体和气体》是青岛版六三学制三年级上册《物体的形态》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课通过观察、比较、实验等方法,让学生认识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明确了它们的概念,并让学生体验到交流合作的快乐及尊重实验中观察到的事实根据。
②能通过观察自主识别固体、液体和气体,通过实验发现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点,比较它们的形状。
③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大胆质疑的习惯,以及热爱科学的情感。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三种物质形态的特点,能区分三种形态,知道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
难点:能通过观察自主发现物质三种形态的特点和区别,理解液体和气体的流动性。
《固体、液体和气体》PPT课件
14 固体、液体和气体
探究活动一:识别固体、液体和气体
1.(出示活动材料)大家看一下课桌上的物体,先 来认识一下都有什么?
玻璃杯
石块
牛奶 水
木块
醋
塑料袋装空气
螺母
2.对比观察课桌上的物体,说出它们的区别,并分 类摆放。 活动要求: (1)摸一摸、捏一捏、对比观察,说说它们的区别。 (2)确立标准,分类进行摆放。
果
放,水面都是平的。
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
拓展活动: 了解生活中人们如何确定墙 上的两个点在一个水平面的
指导老师
实验目的 研究不同的物体在斜面上放置块
实验过程 (1)将2块小木块倾斜、水平放置,分别观察木块的情况; (2)将2个装水的玻璃杯分别倾斜、水平放置,分别观察玻璃杯的情况;
实验现象 观察到的现象:对比液体和固体的平放和斜放情况,发现固体不会出
或实验结 现与液体相同的现象。固体在倾斜状态不能保持水平,液体不论怎样
实验步骤
观察木块,用手摸一摸。把袋装牛奶用手轻轻捏一捏 ,再放到水槽里,用牙签扎一个小孔,观察现象。收 集一袋空气,把口扎紧,用手轻轻捏一捏,用牙签扎 一个小孔,观察现象。
我的发现
木块( );牛奶和空气( ),能( )。
探究活动三:把物体倾斜放置,有什么发现?
学校
班级
三年级
时间
实验名称 把物体倾斜放置,有什么发现?
总结:
像牛奶、醋、水这样可以流动的物体,我们称之为液体; 像木块、石块、玻璃瓶等这样不能流动的物体,我们称之 为固体; 像空气等这样能向四面八方流动的物体,我们称之为气体。
探究活动二:比较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形状
小学科学三年级第四单元知识要点
第四单元 水和空气一、水1、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
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像水、醋、牛奶这样没有固定形状、有一定体积、会流动的物体叫液体。
像石头、木头这样有固定形状和体积的物体叫固体。
像空气、水蒸气这样没有一定形状,也没有一定体积的物体叫气体。
2、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的液体。
3、水有三种状态: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
4、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面积被水覆盖着。
二、水和食用油的比较1、将相同大小的水滴和油滴滴在玻璃上,油滴比较扁平,水滴比较圆。
2、将水和食用油倒入同一容器,观察到油在上层,水在下层,说明水比油重。
油滴到水中,油浮在水面。
水滴到油中,水沉到油底。
3、将同一根木条分别放入盛水和盛油的容器中,我们发现木条在水中上浮,在油中下沉。
三、谁流得快一点1、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
黏度大的液体流动速度慢,黏度小的物体流动速度快。
2、洗洁精、食用油和水这三种液体流动速度从快到慢排列顺序是水、食用油、洗洁精。
3、比较流动快慢的实验中要注意:同样多的液体、同一高度、同时流下、同一物体表面。
水无色、无气味 完全透明、 流动快不黏手、水滴更圆 水重食用油 淡黄色、有气味 有点透明、 流动慢 黏手、油滴不够圆 油轻会流动 透明无固定形状 是液体液体 能流动没有固定形状固体 不能流动 有固定形状看得见 摸得着 有重量 占据空间四、比较水的多少1、你有什么方法来比较不同瓶中水的多少?(1)倒在同一个大杯子 (2)用小杯子来量 (3)比较重量 (4)用量筒量 2、量筒是带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体积。
液体体积常用毫升、升来表示。
常见的塑料可乐瓶盖大约能装5毫升的水3、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量筒必须放平稳。
2、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然后读出液体的体积数。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教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教案第一章:认识固体和液体1.1 学习目标:能理解固态和液态的基本特征。
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区分固体和液体。
1.2 教学内容:固态和液态的定义和特征。
观察和实验:用不同的物品(如球体和海绵)来观察固态和液态的特点。
1.3 教学活动:观察不同的物品,如球体和海绵,并描述它们的状态。
进行实验,观察固体和液体的变化。
第二章:固体的形状和结构2.1 学习目标:能理解固体形状和结构的特点。
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索固体的形状变化。
2.2 教学内容:固体的形状和结构的特点。
实验和观察:用不同的物品(如积木和橡皮泥)来探索固体的形状变化。
2.3 教学活动:观察和实验:用积木和橡皮泥制作不同的形状,并观察它们的变化。
讨论和分享: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讨论固体的形状和结构的特点。
第三章:液体的特点3.1 学习目标:能理解液态的基本特征。
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索液体的特点。
3.2 教学内容:液态的定义和特征。
观察和实验:用不同的物品(如水、沙子和盐水)来观察液体的特点。
3.3 教学活动:观察和实验:用不同物品观察液体的特点,如水、沙子和盐水。
讨论和分享:分享观察结果,讨论液体的特点。
第四章:液体的变化4.1 学习目标:能理解液体变化的现象。
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索液体的变化。
4.2 教学内容:液体变化的现象。
实验和观察:用不同的物品(如冰块和水)来观察液体的变化。
4.3 教学活动:观察和实验:用冰块和水进行实验,观察液体的变化。
讨论和分享:分享观察结果,讨论液体的变化现象。
第五章:固体和液体的应用5.1 学习目标:能理解固体和液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索固体和液体的实际应用。
5.2 教学内容:固体和液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观察和实验:用不同的物品(如饮料杯和吸管)来观察固体和液体的实际应用。
5.3 教学活动:观察和实验:用饮料杯和吸管进行实验,观察固体和液体的实际应用。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教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教案第一章:认识固体和液体教学目标:1. 了解固体的特点,如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2. 了解液体的特点,如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3. 能够区分固体和液体。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各种固体和液体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它们是什么。
2. 讲解固体和液体的特点:解释固体的定义和特点,液体的定义和特点。
3. 实验观察:让学生触摸固体和液体,感受它们的不同。
4.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复述固体和液体的特点。
第二章:固体的分类教学目标:1. 了解固体的分类,如金属、非金属、有机物等。
2. 能够正确分类常见的固体。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各种固体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它们的分类。
2. 讲解固体分类:解释固体的分类标准和各种分类的特点。
3. 实验观察:让学生触摸和观察常见的固体,尝试进行分类。
4.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复述固体分类的知识。
第三章:液体的性质教学目标:1. 了解液体的性质,如流动性、表面张力等。
2. 能够观察和描述液体的性质。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液体的图片和实验,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液体的性质。
2. 讲解液体性质:解释液体的性质和原因。
3. 实验观察:让学生进行液体实验,观察和描述液体的性质。
4.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复述液体性质的知识。
第四章:液体的分类教学目标:1. 了解液体的分类,如水、酸、碱、盐等。
2. 能够正确分类常见的液体。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各种液体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它们的分类。
2. 讲解液体分类:解释液体的分类标准和各种分类的特点。
3. 实验观察:让学生触摸和观察常见的液体,尝试进行分类。
4.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复述液体分类的知识。
第五章:固体和液体的相互作用教学目标:1. 了解固体和液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溶解、吸附等。
2. 能够观察和描述固体和液体相互作用的现象。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3.3《认识液体》教学设计3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3.3《认识液体》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3.3《认识液体》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认识固体》、《认识气体》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认识液体及其特性。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液体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生活中的液体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液体的特性和液体的微观结构,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液体的特性,并激发学生对液体微观结构的好奇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液体,了解液体的特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的乐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液体,了解液体的特性。
2.难点:理解液体的微观结构。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发现液体的特性,理解液体的微观结构。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实验器材,如各种液体、容器等。
2.学生准备:学生自带一些液体物品,如矿泉水、牛奶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认识固体》、《认识气体》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然后,教师展示一些液体物品,如矿泉水、牛奶等,让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液体的定义和特性,让学生初步了解液体的概念。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带来的液体物品,并讨论它们的特性。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液体的特性。
实验内容包括:液体的形状、液体的流动性、液体的高度等。
教师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液体特性的掌握情况,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是学生在学习物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固体和液体的特性。
本单元共安排了4课时的教学内容,分别是《固体的特征》、《液体的特征》、《固体和液体的分类》和《固体和液体的利用》。
本节课是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固体的特征。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基本概念,对物质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在实际操作和观察方面,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固体的特征,能运用固体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探究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固体的特征。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固体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固体的名称,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探究固体的特征:(1)观察固体:学生观察教师提供的固体模型,说出固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
(2)实验验证: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固体的硬度、密度等特征。
(3)讨论交流: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总结固体的特征。
3.应用固体特征: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固体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4.总结固体的特征: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固体的特征。
5.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固体的特征,并进行记录。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形状、大小、颜色•硬度、密度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实验等环节的参与情况。
三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要点
三年级下册各单元知识要点第一单元控制溶解1、物质溶解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液体是否搅拌、物质颗粒大小有关。
2、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不同的物质的量是不一样的。
在20℃时,100毫升水里最多能溶解36克食盐。
在20℃时,100毫升水里最多能溶解204克白糖。
3、20毫升的水里最多能溶解7.2克食盐,20毫升的水里最多能溶解40.8克白糖,40毫升水里最多能溶解14.4克食盐。
第二单元水的三态变化1、水在通常情况下,会在水的表面从液态转化为气态的水蒸气“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
蒸发的快慢与空气的流通程度、蒸发的面积、周围的温度有关。
2、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叫凝结。
生活中凝结的现象有:秋天早晨路边的小草上的小水珠,洗澡间洗澡时玻璃镜子上的小水珠。
装热水的杯子盖上的小水珠。
3、将水加热到一定温度(通常是100℃),水中会产生大量的气泡,水会剧烈地翻腾起来,水迅速地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这种现象作沸腾。
4、水在0℃时会结成冰,冰也会在0℃会融化成水。
酒精会在-117℃时结成冰。
5、水结成冰后体积会膨胀。
严寒的冬天里,水管涨裂就是这种现象。
6、水、水蒸气、冰三态的相同点:水、冰、水蒸气他们都是水,都是无色、无气味、无味道的。
不同点是:水是液体,冰是固体、水蒸气是气体。
7、水有气态的水蒸气、液态的水和固态的冰三种形态,他们都是水。
第三单元天气观测1、空气的温度简称气温。
用来测量气温的温度计叫气温计。
测量时气温计要距离地面1.5米高。
气象站常用百叶箱来测气温。
2、根据记录的气温数据,可以画出气温变化曲线图。
从图中就能直观地看出一天中一段时间内气温变化的情况。
根据我们测量的气温数据,作出气温变化图,找出一天中的最高气温。
3、著名的气象学家竺(zhu)可桢(zhen)每天都要观察和记录气温的高低、阴晴云雨、风力风向等天气情况。
他一生记了40多本笔记本,有近千万字,在此基础上,他写出了《物候学》一书。
4、云的观察分为云量和云状两个方面。
三年级科学下册《固体和液体》单元练习苏教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固体和液体》单元练习苏教版1、像(石头)、(螺帽)、(玻璃)、(橡皮)、(丝巾)等形态的物体是(固体)。
2、像(水)、(油)、(醋)、(牛奶)等形态的物体是(液体)。
3、面糊、牙膏、胶水是(水与固体的混合),不能说它们既是固体又是液体。
4、不同固体在(颜色)、(形状)、(软硬)、(轻重)、(透明度)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
5、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如果受到的外力不大,其体积和形状的改变很小的物体是固体。
6、固体与固体可以(混合),也可以(分离)。
7、固体混合前后(重量)不变,(体积)改变。
8、固体在水中有(沉浮)和(溶解)现象。
9、在水中会上浮的物体有:铅笔、火柴盒、苹果、树叶等。
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有:勺子、土豆、橡皮泥、玻璃球、一瓶饮料等。
10、一块苹果和一个苹果,一小截蜡烛和一整支蜡烛放在水里,都会(浮在水面)。
11、固体的沉浮取决于它在水中所占的(体积),而不是由它的(轻重)决定。
12、小石子会下沉是因为排开的水量比石子轻,石子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所以下沉。
轮船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排开的水量比轮船重,轮船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所以能浮。
13、把食盐放入水中,食盐颗粒不见了,而水却变咸了,像这样的现象就是(溶解)。
14、(食盐)、(白糖)、(高锰酸钾)等在水中能够溶解,(面粉)、(沙子)等在水中不能溶解。
15、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三种方法是:过滤(如水与米的分离)、沉淀(泥沙与水的分离)、蒸发(水与盐的分离)。
16、固体不一定是硬的,如:橡皮、棉布等。
有的固体也能流动,如沙堆。
17、米与水的分离——过滤;泥沙与水的分离——沉淀;盐与水的分离——蒸发。
18、增大物体在水中的体积可以使沉在水中的物体上浮,所以,小石子会下沉,而一艘巨大的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
19、盐溶解于水,面粉不溶解于水。
20、不同液体颜色、形状、味道、气味、轻重、透明度、黏稠度、表面张力等是不同的。
21、液体在水中和固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一样,有的沉,有的浮。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第四单元水和空气复习资料
一、水1、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
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2、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液体。
3、水是重要的物质,它存在于(植物)、(动物)、(人体)、(土壤)中。
4、水是生命的源泉。
(植物)、(动物)和(人类)都离不开水。
5、水有三种状态: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
6、水的用途很多。
(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和(人类)的生活都要用水。
7、人们通常将水、醋、牛奶分为一类,称它们为(液体);将石头、木头和树叶分为一类,称为(固体)。
空气是单独的一类,称为(气体)。
8、研究水是什么样的物质时,我们用了(看)、(摸)、(闻)等方法。
二、水和食用油的比较1、在科学观察中,我们一般不用(尝)的方法比较物体。
2、水和油相比,(油)较轻。
3、把水和油分别滴在玻璃和蜡光纸上,可以观察到:①水滴较圆,油滴较扁②水在蜡光纸上不渗透,油在蜡光纸上渗透。
4、像水和油一样,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的物体,叫做液体。
像(酱油)、(醋)和(墨水)等都是液体5、水和油的轻重怎样比较?①把同样大小的一杯水和一杯油放在天平上称②将油倒入盛有水的杯子中,油会浮在水面上③将木条分别放入水和油中,然后进行观察6、水和食用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三、谁流得更快一些1、水会(流动),油会(流动),其他的液体也会(流动)。
2、在比较不同液体流动快慢的实验中,(液体的量)是相同的。
3、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
4、怎样才能做到流动比赛是公平的?①从同样高度流下②同样多的液体③同时流动5、流动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水、食用油、洗洁精6、水、食用油、洗洁精三种液体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相同点:都是液体,都会流动,都没有固定形状,都有点透明,都有重量,都会形成滴状。
不同点:颜色不同、气味不同、黏度不同,流动快慢不同。
三年级科学教案固体、液体和气体
9.固体、液体和气体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地对周围常见的物体或物质进行分类。
2、能够利用感官估测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3、能正确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某一种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4、能归纳出固体的主要特点。
5、对探究物质三态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
6、能将本组研究结果与其他小组交流。
7、能分别说出某一种固体的特点。
8、能说出同种物质的不同状态的各个特点的差异。
9、能分别举例说出固体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二、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多种方法探究三种常见物质状态的特性。
三、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多种方法探究三种常见物质状态的特性。
四、教学准备:纸、木块、棉球、橡皮、硬塑料、小米、豆、沙、天平、记录表、果汁、牛奶、酱油、汽水、水、篮球、橡皮泥。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今天我们来猜一个谜语(我设计这个环节的意图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出示百宝箱)这是百宝箱,里面有许多物体,你们能不能对他们进行分类,粘贴在相应的圈内。
(画在黑板上三个圈)学生分类开始,教师进行简单的评议。
(我设计这个环节主要是先让学生能够分清固体、液体和气体,比如饮料是放在气体和液体的重叠处等。
)(二)学习新课:研究固体的主要性质。
(1)师:为什么你们认为这些是固体呢?它有哪些性质?告诉学生怎样研究固体的性质?(2)学生研究,教师指导学生使用天平。
(3)学生汇报研究结果,教师学生进行评议。
(4)教师小结:固体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不易流动,不易被压缩。
不同的固体,体积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并板书。
(5)师:把小米、豆、沙混合后,你们怎么能把他们分离出来,看哪个小组的方法又多又好?(6)学生讨论,操作,汇报。
(7)教师评议。
(我设计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先让每个小组观察每种固体的性质,然后做实验:分离小米、豆、沙等,最后小结固体的性质。
)(三)交流设计这个环节的意图是巩固固体的性质。
(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设计这个环节的意图是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到的新知识,巩固新知识。
三年级科学教案-固体液体和气体-“衡水赛”一等奖
小组合作探究新知,每个组都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形态的物质,这样便于比较。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汇报:
生;我们组发现,石头、木块、螺母形状不变,袋子里的牛奶动来动去,来回抓会变形。
师:也就是说,牛奶没有固定的
生:形状!
师:石头、木块有没有固定的形状
生:有!
再来一个小组进行汇报:
师:还有哪个组有别的发现
生:我们组发现,方便袋里面有空气。
师:哇,真是一个重大的发现。
生:空气的形状也是变化的,因为它会随着方便袋的变化发生变化。
师:看来除了石块、木块、螺母等这些有固定形状的物体,生活中还有没有固定形状的物体,比如,墨水,空气等。那你们能不能给它们分分类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物质世界领域的内容,教材主要通过三个活动展开,第一个是用感官识别固体、液体和气体,第二个是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三种形态的特点,第三个是通过实验发现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旨在让学生对物质的三种形态的有所了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三种物质形态的特点,能区分三种形态,知道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
生:固体、液体和气体。
师:你真棒,非常正确的分类。物体按形态分类,可以分为三类,固体、液体和气体(板书:固体、液体、气体)。
教师出示课件:像水、牛奶、醋这样的物体属于液体;像石头、木块、螺母这样的物体属于固体;像空气体的形状。
师:知道了物体分为三种形态,那大家想不想研究它们的形状特点
气体:没有固定形状,能流动
教学反思
难点:能通过观察自主发现物质三种形态的特点和区别,理解液体和气体的流动性。
教学准备
石块、螺母、木块、牙签、牛奶、醋、塑料袋等。
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固体、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教学设计
10.学习评价设计
学习项目
表现良好
已能做到
继续努力
1.知道固体、液体有固定的体积和确定的质量。
2.在探究固体、液体的体积和质量过程中,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积极进行合作学习。
第三部分是拓展活动,取一块冰,先称一称它的质量,等它融化后再称一称,比较前后质量是否有变化。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物体质量是否是确定的;培养学生严谨的意识。
2.学情分析
作为三年级的学生,在低年级的科学课学习中,能够通过观察,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方面认识物体的特征。能根据物体的外部特征对物体进行简单分类。在观察、比较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能力,对物体的特征描述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在对物体的体积、质量的认知上,只要做好引领,学生能够胜任认知过程。
教材包括三部分。
第一部分活动准备,以“乌鸦喝水”的故事为引导,提出故事中乌鸦喝到水的原因,引发学生思考。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由两部分组成。①液体、固体占据空间吗?教科书先呈现了两幅图:一幅是学生正在向空杯子中倒水的情景图,目的是探究水是否占据空间;第二幅是组图,呈现了装满水的杯子和装有石块的杯子、向装有石块的杯子倒水、装有一部分水的杯子和装有水和石块的杯子。其目的是探究固体和液体是否占据空间。教科书还呈现了卡通博士泡泡语“液体、固体占据空间的大小是固定的吗”和学生探究场景图,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固体、液体都有固定的体积。②固体、液体有确定的质量吗?教科书呈现了学生探究石块、订书钉、橡皮泥、液体等物体是否有确定质量的实验情景图。图中暗含三层信息:第一,用天平直接称量,确定石块、订书钉等物体有确定的质量;第二,称量改变形状的物体,发现形状变化前后质量不变。第三,确定液体(酱油、矿泉水、牛奶等)有确定的质量。其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称量活动,认识到固体、液体都有确定的质量。
小学三年级科学《固体、液体、气体》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科学《固体、液体、气体》教
学反思
一直苦恼科学实验课应该怎么上,实验仪器设备资源不充足,无法保证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动手实验操作。
再者有时连老师的实验演示都有困难。
但是,我还是希望同学们又动手实验的机会。
周一,我与本部的老师协商、借仪器,由于比较仓促,没有和老师提前预约,一直到周三才借齐全部的仪器。
周三下午的实验课,为学生们演示天平的用法。
实验课的纪律真的是很难把握。
由于只有一台天平,我在讲台上搭了一张板凳,以为同学们应该都可以看的到了,没想到学生们一起都跑到讲台上来了,造成了拥挤事件。
我要求学生们回到座位,没想到第二个实验刚开始,同学们又跑到讲台上来了。
通过演示,学生们知道了如何测量固体的方法。
在讲到气体能够被压缩这一知识点的时候,之前由于没有量筒而拿针筒代替,这时,针筒起了大作用。
看到针筒,我突发奇想:我们可以用水和空气做一个对比,来说明气体能被压缩而液体不能被压缩。
我在针筒里装了水,然后堵住针筒的小孔,找几位学生使劲推,把水给推出来,学生们都说推不动。
然后把水放出,转而抽取空气,同样用手堵住出气口,再让几位学生使劲把空气推出,这
是,那个塞子真的能往前推。
这个实验充分验证了气体能被压缩而液体不能被压缩的现象。
这个实验书上没有提到,完全是自己在课堂上临时想到的。
有时候,多一点变通,充分利用教具,多一点联系生活,学生的反应以及课堂效果都会有很大的不同。
让学生参与实验中,感受实验现象,学生掌握的会更加牢固。
三年级科学 第四单元 物体的形态 第15课固体、液体的体积和质量小学三年级自然科学
12/7/2021
第十二页,共十四页。
综合(zōnghé)探究
(1)人在地球上质量和体重(tǐzhòng)的数值相等,那么在月球上呢?
(2)体积相同的水和汽油,质量也相同吗?
12/7/2021
第十三页,共十四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4单元 物体的形态。4.2 固体、液体的体积(tǐjī)和质量。(2)知道固体、液体有固定的体积 (tǐjī)和确定的质量。利用简单仪器探究固体、液体的体积(tǐjī)、质量,能从对具体现象的观察、比较
乌鸦(wūyā)喝水
为什么把石子(shí
zǐ)丢到水里水位会
上升?
12/7/2021
第三页,共十四页。
探究固体(gùtǐ)、液体的体积
装满水的杯子(bēi zi)——探知液体的体积
液体会占据空间
12/7/2021
第四页,共十四页。
探究(tànjiū)固体、液体的体积 剩下的水——探知固体(gùtǐ)的体积
12/7/2021
固体会占据空间
第五页,共十四页。
探究固体(gùtǐ)、液体的体积 王冠(wángguān)之谜
12/7/2021
固体、液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体积。
第六页,共十四页。
探究(tànjiū)固体、液体的体积
水面(shuǐ miàn)的变化——固定的体积
量杯中的水
500ml量杯装满水
实验方法
No 中得出科学结论。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所学的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剩下的
水——探知固体的体积(tǐjī)。水面的变化——固定的体积(tǐjī)。液体的质量=称得的质量-容器的质量。 固体、液体:有固定的体积(tǐjī)、确定的质量。②体积(tǐjī)相同的固体质量也相同。综合探究
三年级科学 第四单元 固体、液体和气体 4.3 它们有确定的质量吗 湘科小学三年级自然科学
它们的质量也能改变物 体的形状!
液体没有确定 的形状,形状变化 后,质量……
改变物体的形状,它们的质量会变吗?
12/12/2021
实 验:
同一块橡皮泥形状改变了,质量会变吗?
12/12/2021
实 验:
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质量会变化吗?
12/12/2021
实 验:
上面气球变化的过程中,气球中空 气的质量在改变吗?
12/12/2021
记 录:
将实验结 果记录在活动 手册的表格中。
通过这些 实验,你得出 什么结论?
12/12/2021
小 结:
质量不随物 体的形状变化、 状态变化而改变。
12/12/2021
总 结: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体存在 的三种形态。固体有确定的形状、 体积;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有确 定的体积;气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和 体积。物体具有的物质的多少不变 时,就有确定的质量。
3. 它们有确定的质量吗
12/12/2021
复 习:
固体、液体、气体 有确定的形状吗?它们 有确定的体积吗?
12/12/2021
讨 论:
固体、液体、气体 有确定的质量吗?
12/12/2021
改变质量
怎样改变物体 的质量?
12/12/2021
实 验:
质量就是物体含有 物质的多少。
12/12/2021
12/12/2021
12/12/2021
含有的物质减 少了,质量就……
小 结:
当橘子剥皮、水被倒掉 一部分,气球的空气被放掉 一部分时,改变前后都用天 平进行测量,发现做了这些 改变,物体的质量就发生了 改变,都变少了。
12/12/20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一、导入
1、如果说克隆技术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那是不是子代和父母都一模一样呢?
2、你跟父母有,那这些不同呢?我们一起来研究生物的变异现象。
四、学习新课
1、了解同学间的差异
(1)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二、了解孟德尔的故事
1.你知道现在遗传学之父是谁吗?
2.学生讲故事。
3.你听了孟德尔的故事有什么想法呢?试着对实验结果作出你的解释
4.学生小组交流后再全班讨论。
5.但是后来的研究者又发现,用孟德尔的研究理论不能解释另一些现象,究竟是什么现象呢?请一个同学继续讲故事。
难点: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位学生的全家福照片作成多媒体课件,动植物图片,查找有关遗传的谚语
学生准备:带只有父母的照片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一、导入
1、以前我们已经学过克隆技术,克隆出来的动物和本身是一模一样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生物的遗传现象。(板书课题)
2、我们先来看看书上P42,大家帮这三位同学找找他们的父母是谁
3、学生讨论后回答
4、为什么他们是他的父母呢?你从哪知道的?(让学生找找这几位父母与孩子的相似特征)
二、学习新课
1、人类的遗传现象
(1)刚才我们已经发现孩子和父母之间多少都有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科学上称为“遗传”。
(2)你有没有被妈妈或者爸爸的同事说过很像你妈妈或者爸爸?
三年级下《科学》-第四单元固体和液体
———————————————————————————————— 作者:
———————————————————————————————— 日期:
ﻩ
1、 生物的遗传现象
教学目标
1、探究过程和方法:
·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三个孩子及其父母所具有的相似点;
·能对自己与家人的外型特征进行比较,并作合理解释;
(3)我这里在课前请几位同学带来了他们的全家福,我们就来找找他们的父母。
(4)不少同学也带来了父母的照片,那小组间混合一下,看能不能为同学找到他的家人。
2、动物间的遗传现象
(1)观察P43图片,说说这些动物家庭的成员间有哪些相似的特征。
(2)小组讨论回答
3、植物间的遗传现象
(1)观察P44图片,说说这些动物家庭的成员间有哪些相似的特征。
板书设计
1.生物的遗传现象
肤色、眼睛、脸形、 遗传:亲代与子代之间或多或少的
花纹、手指形状 在相似的特征
鼻子、嘴形……
2、 生物的变异现象
教学目标
探究过程和方法:
·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动植物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等;
·能对动植物的身体特征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
·会查阅和收集有关生物的变异资料
(2)比较P45页一张全家福的子代与父代之间的不同。
5、班级差异大调查
(1)选定几个特征作为调查项目,例如“有无耳垂”、“单双眼皮”、“舌头能否卷曲”、“大拇指能否后翘”等。
(2)由教师组织全体学生参与,解释清楚每个标准的定义。
(3)我们调查出来的这些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如果有些差异是因为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那这种差异就会遗传下去。
3、你来设计一种有关四叶草的纪念品。
板书设计
2.生物的变异现象
变异:亲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
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特征1
人数
特征2
人数
1
有耳垂
无耳垂
2
直 发
卷 发
3
单眼皮
双眼皮
4
舌头能卷
舌头不能卷
5
大拇指能弯曲
大拇指不能弯曲
6
3.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2)小组讨论回答
4、总结
不仅人类每代间有遗传现象,动植物也存在同样的遗传现象你还知道哪些描述遗传现象的谚语吗?
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三、遗传现象的推测
1、观察图片中每只小猫的颜色和花纹,推测一下小猫的爸爸可能是什么样子的?
2、小组讨论后汇报
三、拓展作业
(1)今天我们观察到的遗传现象主要是外形特征,除了外形特征可以被遗传外,还有哪些可以被遗传?回家问问父母,了解一下性格、脾气、习惯等方面也会遗传吗?
·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
·会查阅和收集有关植物的遗传资料
2.知识与技能:
·知道人的很多特征是可以遗传的,如头发、双眼皮、肤色等;
·知道动植物的很多特征也是可以遗传的;
·了解遗传也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3.情感态度:
·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
·感受遗传的神奇和美妙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什么是遗传现象
知识与技能:
·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了解变异有两种: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情感态度:
·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
·感受生物变异的神奇和美妙。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什么是变异现象
难点:了解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张有关玉米、康乃馨和金鱼的图片作成多媒体课件
●知道科学家为了研究遗传和变异,进行了艰苦不懈的探索。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探索过程
难点:采用人工进行变异的好与坏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材料,孟德尔的故事,袁隆平的故事,学生准备小报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 学 设 计
二 次 备 课
一、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导入新课
1.我们已经学习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后代长的既像父母,又稍有不同呢?我们一起来探索遗传和变异的秘密吧!(板书课题)
●会查阅和收集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图片和资料,并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
●能引用资料编制科学小报。
知识与技能
●知道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改善了人类生活并促进了生产;
●知道生活中很多的农作物也是变异的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供自己获得的资料,表达自己的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的快乐;
●感受科技的神奇和美妙;
6、动植物间的变异现象
(1)观察P46图片,说说你的想法,为什么会这样?
(2)小组讨论回答。
7、总结
你还知道哪些描述变异现象的谚语吗?例如:“一猪生九仔,连母是个样”等。
五、变异现象的拓展
1、出示三叶草的图片,说一说“幸运的四叶草”传说有条件可以到校园中找找“幸运的四叶草”
2、了解变异的两种形式
我调查一下,有没有同学的父母都是带近视眼镜的?近视这个现象是变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