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课程目标的取向 课程目标是一定教育价值观(教育宗旨、教育目的)在课程领 域的具体化。 1.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 2.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
三、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课程目标的确定需要考虑各种依据。一般而言,要注意三个方 面: 1.学习者的需要 课程的设置是为了学习者的学习,促进学习者的身心发展。所 以,学习者的需要是课程目标确定的一个基本依据。泰勒认为,要 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就要调查其健康、直接的社会关系、社会公 民关系、消费方面的生活、娱乐活动等等。我们认为关键要研究学 习者的学习兴趣和身心发展特点。 2.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当代社会生活是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之一。这里又分时间 和空间两个纬度。 3.学科发展的需要 学科是知识的主体。学科知识及其发展也是课程目标的基本来 源之一。这要研究知识的价值,知识的组织方式。
11、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 质教育的决定》则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 方针,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 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期的教育 目的具有历史继承性,也反映了新时期社会发展的特点和我们对教 育目的的新的思考和探索。
五、课程内容组织的原则
1.正确把握课程内容组织的不同取向 学科取向、学生经验取向、 社会问题取向以及混合取向,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应该是不一样的。
2.处理好垂直组织和水平组织的关系 泰勒提出要注意连续性、顺 序性和整合性三个要点. 3.处理好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的关系. 4.处理好直线式与螺旋式关系.
2、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于1957年在最高国务会 议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就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 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3、1958年,毛泽东又指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 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毛泽东对于教育目的的论述对当时我 国教育目的的制定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就明确指出:“教育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 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并且指出这一表述“正确地解释了全 面发展的涵义”。 4、1978年,我国宪法中关于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为:“我国的教 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 合,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 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直到今天,毛泽东关于教育目的的 思想仍然对我国教育目的的制定有重要的影响。以毛泽东的指示为 直接指导所形成的教育目的着重强调了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也 考虑到了教育目的对教育对象身心发展及其规律的适应性,在不同 时期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事业的发展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制定了新时期的教 育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方针主导下的教育目的。
6、1981年,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要求:“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 相结合、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的方针。” 7、1982年,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 等方面全面发展。” 8、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 “为90年代以至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大规模地准备 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这些人才 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 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 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
四、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环节
Fra Baidu bibliotek
确定课程目标的过程,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结合学生、 社会、和学科等多方面的要求,采用恰当的目标取向,运用需要评 估模式,对学校课程的要求进行分析与判断的过程。具体来说有这 么几个环节: 1.明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2.分析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
3.选择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 4.运用“需求评估模式”
第二节 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的含义 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 理它们的方式,是一定的知识、技能、思想、情感和言语、行为、 习惯的总合。 理解课程内容有三个要点: 1.课程内容是人类文明成果的精华。也就是说,课程内容是有选 择性的,不可能包括人类社会的所有经验。主要指基本的社会生活规 范、科学知识和活动技能。
2.贴近生活 这是体现课程内容的时代性,与社会有紧密联系. 3.尊重学生经验 课程要为儿童理解和接受,课程就必须尊重儿童 经验,把儿童从大人控制下解放出来。 4.强化价值观和道德教育. 四、课程内容组织的要素 课程要素即课程的基本构成,是课程组织的基本线索或脉络,简称 组织要素。关于课程组织的要素有不同层次的看法。 施瓦布把学习者、即使、教材和环境看作课程组织的四大要素。 古德莱特把课程的要素划分为范围、连续、序列、整合四个方面。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课程组织要素是:主题和概念、原理、技能、价 值观等四个方面。
9、1986年,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 法》规定:“义务教 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 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有理 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10、1995年,八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也规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 者和接班人。”
第三章 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第一节 课程目标 教育目的的含义
1、教育目的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 求。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教育活动的依据,评判 标准、出发点和归宿。
2、学校教育目的性强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学校教育具有的目的性更强: (1)学校是专门的育人机构,是人类文化发展和教育经验积累到 一定程度的产物。 (2)学校教育工作者比一般的教育工作者具有更高、更专门的教 育素养。 (3)在设定的程序上,学校在教育目的上会有较为全面的考虑。
建国后教育目的表述的历史回顾 教育目的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对 教育目的的表述也是随着历史的发展有所不同的。
1、建国之初,根据当时的情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 纲领》规定:“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 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 人民服务的思想为重要任务。”
六、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低年级开设品德和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 等课程。中高年级开设品德和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 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一、课程目标的涵义 在教育系统中,教育宗旨(目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教 学目标是一个有机整体。这些概念之间有联系又有区别。
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目的)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 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课程目标从技术上看,又可以看成课程的水 平和标准。一门课程目标总是有一般性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的目标 组成。
二、课程内容的不同取向 人们在编选课程内容时总是表现出一定的倾向性,体现不同的 价值观。这就是课程内容的取向。一般认为有三种: 1.课程内容即教材或学科知识 2.课程内容即当代社会生活经验 3.课程内容即学习者的经验
三、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知识不断地积累和更新,而学习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因此,精选 课程内容就非常有必要。遵循以下原则: 1.注重基础性 这源于基础教育的地位和特征;基础性主要指基 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课程内容是学生学习的对象。 人类文明成果往往是以知识体系、技术体系和规范(体系价值体 系)的形式存在,不一定能为学生直接理解和真外掌握,只有通过加 工和改造才适合学生学习。所以就要设计这些知识/技能便于学生 的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的原理依据就不可少。
3.课程内容是影响学生发展的材料。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活动主要是围绕课程内容的学习而 展开,是认识课程内容、把课程内容转化为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并通 过这种过程提高能力和思想境界的过程。课程内容的性质和特征影 响学生的身心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课程内容往往以教材为载体,但不能把教材和 课程内容当成一个东西。
三、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课程目标的确定需要考虑各种依据。一般而言,要注意三个方 面: 1.学习者的需要 课程的设置是为了学习者的学习,促进学习者的身心发展。所 以,学习者的需要是课程目标确定的一个基本依据。泰勒认为,要 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就要调查其健康、直接的社会关系、社会公 民关系、消费方面的生活、娱乐活动等等。我们认为关键要研究学 习者的学习兴趣和身心发展特点。 2.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当代社会生活是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之一。这里又分时间 和空间两个纬度。 3.学科发展的需要 学科是知识的主体。学科知识及其发展也是课程目标的基本来 源之一。这要研究知识的价值,知识的组织方式。
11、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 质教育的决定》则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 方针,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 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期的教育 目的具有历史继承性,也反映了新时期社会发展的特点和我们对教 育目的的新的思考和探索。
五、课程内容组织的原则
1.正确把握课程内容组织的不同取向 学科取向、学生经验取向、 社会问题取向以及混合取向,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应该是不一样的。
2.处理好垂直组织和水平组织的关系 泰勒提出要注意连续性、顺 序性和整合性三个要点. 3.处理好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的关系. 4.处理好直线式与螺旋式关系.
2、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于1957年在最高国务会 议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就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 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3、1958年,毛泽东又指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 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毛泽东对于教育目的的论述对当时我 国教育目的的制定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就明确指出:“教育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 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并且指出这一表述“正确地解释了全 面发展的涵义”。 4、1978年,我国宪法中关于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为:“我国的教 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 合,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 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直到今天,毛泽东关于教育目的的 思想仍然对我国教育目的的制定有重要的影响。以毛泽东的指示为 直接指导所形成的教育目的着重强调了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也 考虑到了教育目的对教育对象身心发展及其规律的适应性,在不同 时期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事业的发展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制定了新时期的教 育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方针主导下的教育目的。
6、1981年,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要求:“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 相结合、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的方针。” 7、1982年,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 等方面全面发展。” 8、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 “为90年代以至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大规模地准备 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这些人才 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 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 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
四、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环节
Fra Baidu bibliotek
确定课程目标的过程,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结合学生、 社会、和学科等多方面的要求,采用恰当的目标取向,运用需要评 估模式,对学校课程的要求进行分析与判断的过程。具体来说有这 么几个环节: 1.明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2.分析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
3.选择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 4.运用“需求评估模式”
第二节 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的含义 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 理它们的方式,是一定的知识、技能、思想、情感和言语、行为、 习惯的总合。 理解课程内容有三个要点: 1.课程内容是人类文明成果的精华。也就是说,课程内容是有选 择性的,不可能包括人类社会的所有经验。主要指基本的社会生活规 范、科学知识和活动技能。
2.贴近生活 这是体现课程内容的时代性,与社会有紧密联系. 3.尊重学生经验 课程要为儿童理解和接受,课程就必须尊重儿童 经验,把儿童从大人控制下解放出来。 4.强化价值观和道德教育. 四、课程内容组织的要素 课程要素即课程的基本构成,是课程组织的基本线索或脉络,简称 组织要素。关于课程组织的要素有不同层次的看法。 施瓦布把学习者、即使、教材和环境看作课程组织的四大要素。 古德莱特把课程的要素划分为范围、连续、序列、整合四个方面。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课程组织要素是:主题和概念、原理、技能、价 值观等四个方面。
9、1986年,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 法》规定:“义务教 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 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有理 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10、1995年,八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也规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 者和接班人。”
第三章 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第一节 课程目标 教育目的的含义
1、教育目的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 求。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教育活动的依据,评判 标准、出发点和归宿。
2、学校教育目的性强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学校教育具有的目的性更强: (1)学校是专门的育人机构,是人类文化发展和教育经验积累到 一定程度的产物。 (2)学校教育工作者比一般的教育工作者具有更高、更专门的教 育素养。 (3)在设定的程序上,学校在教育目的上会有较为全面的考虑。
建国后教育目的表述的历史回顾 教育目的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对 教育目的的表述也是随着历史的发展有所不同的。
1、建国之初,根据当时的情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 纲领》规定:“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 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 人民服务的思想为重要任务。”
六、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低年级开设品德和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 等课程。中高年级开设品德和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 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一、课程目标的涵义 在教育系统中,教育宗旨(目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教 学目标是一个有机整体。这些概念之间有联系又有区别。
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目的)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 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课程目标从技术上看,又可以看成课程的水 平和标准。一门课程目标总是有一般性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的目标 组成。
二、课程内容的不同取向 人们在编选课程内容时总是表现出一定的倾向性,体现不同的 价值观。这就是课程内容的取向。一般认为有三种: 1.课程内容即教材或学科知识 2.课程内容即当代社会生活经验 3.课程内容即学习者的经验
三、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知识不断地积累和更新,而学习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因此,精选 课程内容就非常有必要。遵循以下原则: 1.注重基础性 这源于基础教育的地位和特征;基础性主要指基 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课程内容是学生学习的对象。 人类文明成果往往是以知识体系、技术体系和规范(体系价值体 系)的形式存在,不一定能为学生直接理解和真外掌握,只有通过加 工和改造才适合学生学习。所以就要设计这些知识/技能便于学生 的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的原理依据就不可少。
3.课程内容是影响学生发展的材料。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活动主要是围绕课程内容的学习而 展开,是认识课程内容、把课程内容转化为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并通 过这种过程提高能力和思想境界的过程。课程内容的性质和特征影 响学生的身心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课程内容往往以教材为载体,但不能把教材和 课程内容当成一个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