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喀斯特地貌

合集下载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2.3.1 喀斯特地貌 教学课件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2.3.1 喀斯特地貌 教学课件
第三十二页,共四十一页。
有利影响:2开发旅游
云南路南石林、广西桂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贵州施秉、重庆金佛山和广 西环江七地的喀斯特地貌被收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更是 著名的旅游胜地。
第三十三页,共四十一页。
贵州荔波小七孔景区
有利影响:3开发地下水
地下暗河可以用于工、农业供水;
在适当的地方修筑地下水坝,可建立地下蓄水库;
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一页。
钙华池:钙华在岩溶地区的河道上沉积,还会阻塞 河道成为堰塞湖。
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一页。
03
对人类生 产生活的 影响
第三十页,共四十一页。
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有利影响:
123 重开开 大发发 工旅地 程游下 选资水
不利影响:
12 3 土地 地 层形 表 浅崎 水 薄岖 缺 土交 乏
溶蚀作用:CaCO3+H20+CO2=Ca(HCO3)2 沉积作用:Ca(HCO3)2=CaCO3+CO2+H2O
第八页,共四十一页。
出现的条件
湿热的气候 可溶性岩石
第九页,共四十一页。
形成过程:
地表水沿裂 隙下渗,发 生化学溶蚀
地表升
第十页,共四十一页。
第二页,共四十一页。
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
2.3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第一课时)
第三页,共四十一页。
喀斯特地貌
----又名岩溶地貌
第四页,共四十一页。
【课程标准】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喀 斯特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第五页,共四十一页。
1、喀斯特溶蚀地貌


2、喀斯特沉积地貌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喀斯特地 貌地表、地下景观各三例,并描 述其特点、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第一节 课时1 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 课件(新人教版)(55张PPT)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四章 第一节 课时1 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 课件(新人教版)(55张PPT)
答案:D
解析:据图,图示a处属于河流上游,河谷的发育初期,横剖面呈“V”字形;b 处属于河流中游,河谷的发育中期,形成河湾;c处属于河流下游,河谷发育的 成熟期,形成槽形河谷。故选D。
(2)与河流位置a、b、c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 A.侵蚀、搬运、堆积 B.侵蚀、堆积、搬运 C.堆积、搬运、侵蚀 D.搬运、堆积、侵蚀
部分坡度很缓,沉积物颗粒很细。
3.河曲 (1)位置:地势平缓地区。 (2)形态特点:河道呈“__S__”形。洪水泛滥时可能冲断河曲的颈部, 使弯曲部分与河道分离,形成__牛__轭__湖__。 4.三角洲 (1)位置:河流入海或___入__湖___处的河口段。 (2)成因:泥沙淤积形成。 (3)形态特点:形态多样,近似__三__角_形___;地势低平;组成物质颗粒
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为主
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 槽形
【技法点拨】 结合“凸凹”二字理解凸岸和凹岸 下图把文字和河岸的形状联系起来,便于记忆,也不易混淆。图中 m、p处为凸岸,n、o处为凹岸。
【学以致用】 2.读下图,比较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回答 (1)~(2)题。
(1)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①—a,②—b,③—c B.①—b,②—a,③—c C.①—c,②—b,③—a D.①—c,②—a,③—b
答案:C
解析:洪积扇分布在山前,而三角洲多分布在沿海地区,所以三角洲地区波浪 作用明显,且多沙洲、沙岛发育。
课时1 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关键能力·课堂探究
随堂检测·强化落实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 1.认识地表喀斯特地貌及地下喀斯特地貌。
频、图像,识别喀斯特 2.认识河流地貌的主要类型。

4_1_1 喀斯特地貌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4_1_1 喀斯特地貌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3.溶洞的利用

4.丰富的地下水源:仅

广西的地下河就相当于两

条黄河的长度
子 洞
喀斯特地貌的影响
不利影响:
1.地形崎岖,地质脆弱, 交通不便,增加建设成 本 2.多裂隙,地表水缺乏 3.土层浅薄,土壤贫瘠,
喀斯特地貌的影响
不利影响:
1.地形崎岖,地质脆弱, 交通不便,增加建设成 本 2.多裂隙,地表水缺乏 3.土层浅薄,土壤贫瘠,
喀斯特地貌的类型
广贵 西州 桂兴 林义 喀喀 斯斯 特特 峰峰 丛林
峰丛:基部相连并成簇分布的圆锥状或尖锥状石灰岩山峰。 峰林:基部不相连,成群簇立的石灰岩山峰,是峰丛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喀斯特地貌类型
• 溶洞是可溶性岩石中因喀斯特作用所形成的地下空间,溶洞的形成 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
2.分析大窝凼在该基建工程方面的优势 可直接利用坑穴的地貌形态,减少工程量,降低成本,缩短工期。
3.分析大窝凼在排水方面的优势? 喀斯特地貌区,岩石裂隙发育,透水性强,有利于地表水向下渗透,
便于排水
喀斯特地貌的影响
有利影响:
1.丰富的旅游资源
2.重要工程选址 3.溶洞的利用 4.丰富的地下水源
• 长数米到数百千米,呈层状分布
喀斯特地貌类型
喀斯特地貌的特点 1.物质在不断减少 2.地表起伏:小→大→小
图4.2地表喀斯特地貌景观演变示意
1. 简述大窝凼的气候和地貌特点
(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喀斯特)地貌特征:峰丛、洼地发育,地表起伏较大;大窝凼恰好 处于洼地中。
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 雨,冬季温和少雨,降水丰富
喀斯特地貌的类型

4.1.1常见的地貌类型(第1课时 喀斯特地貌)高一地理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4.1.1常见的地貌类型(第1课时 喀斯特地貌)高一地理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的层面、节理或断层进行溶蚀和
侵蚀而成的地下孔道。所形成的
地下空间,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
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
溶洞长数米到数百千米,常
常呈层状分布。
顶部常见向下发育的石钟乳、石幔或石帘
石钟乳和石笋连接起来就形成石柱
底部常见向上发育的石笋




3




相连
2
→ 3 ↓ +2 ↑ +2
②漏斗状洼地,底部连通暗河,利于排水,节省
工程费用
活动探究:分析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选址贵州平塘的原因
20世纪末,我国构想建设世界最大的球面射电望远镜,以提
升我国天文观测水平。按照设计,需要挖出半径304米的半
球状大坑,且坑底排水通畅。贵州黔南州平塘县大窝凼
(25.6°N,106.8°E)隐藏在贵州群山深处,形如“巨碗”
坝子约占全省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地表水易流入地下;地表土层薄,
植被少,涵养水源能力差。
贵州的坝子约占耕地的四分之一。
7.喀斯特地貌与人类活动——地域文化
“坝”是指较为平坦的地方。
“坝”广泛地存在于云南、贵
州、四川和重庆一带的地名、
店名中,例如比较著名的火锅
连锁店——川西坝子,重庆的
地名中最多的也是坝和坪。
,半径超过300米,底部有裂隙,与地下河相连。2016年7月
,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主体工程在这里建成
3.分析大窝凼在排水方面的优势。
①利用天然形成的喀斯特洼地,工程开挖量小;
②漏斗状洼地,底部连通暗河,利于排水,
节省工程费用
4、还有哪些优势?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1 喀斯特地貌 (共46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1 喀斯特地貌 (共46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4.1-1 喀斯特地貌 (共46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4.1-1 喀斯特地貌 (共46张PPT)
• 海拔300-800米的峰林喀斯特广泛分布于湘 南、桂东北一带,位于南岭山地西部,尤 以桂林地区的峰林地貌为代表。那里的群 峰挺拔,峰丛林立,丰姿多态的喀斯特星 罗棋布,地下洞系密集交织,洞中琳琅满 目的石钟乳、石笋、石帘、石幔、石瀑布、 石葡萄、石花和流水潺潺与地表的秀丽山 林交相辉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4.1-1 喀斯特地貌 (共46张PPT)
• 高山喀斯特则主要分布在川西、藏东高原 及河源地区的横断山脉,在寒冻风化和冰 源冰川的影响下,石灰岩的喀斯特作用微 弱,地表景观乃呈高山地貌特征,喀斯特 景观仅出现在岩性有利的部位,为峰丛、 峡谷的组合形态;在山间洼地处有大型洞 穴和地下暗河出露.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4.1-1 喀斯特地貌 (共46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4.1-1 喀斯特地貌 (共46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4.1-1 喀斯特地貌 (共46张PPT)
石瀑布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4.1-1 喀斯特地貌 (共46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4.1-1 喀斯特地貌 (共46张PPT)
中国喀斯特地貌的分布
• 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主要分 布在西部地区的碳酸盐岩出露地区,面积 为91~130万平方千米。其中以广西、贵州 和云南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 大的喀斯特区之一。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区 也有分布。广西境内主要是热带和亚热带 喀斯特,贵州、云南、西藏多为高原喀斯 特,高山喀斯特多分布在四川、云南和西 藏等高海拔地区。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4.1-1 喀斯特地貌 (共46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喀斯特地貌与流水地貌(共17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喀斯特地貌与流水地貌(共17张PPT)

A.可溶性岩石 B.岩浆岩
C.变质岩
D.沉积岩
7.姆鲁“刀石林”的喀斯特发育程度超过我国云南路南石
林,其根本原因是( )
A.地下水系发育更多
B.植被更少,土壤更薄
C.地形起伏更大
D.气温更高,降雨更多
2019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喀斯 特地貌 与流水 地貌( 共17张P PT)
2019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喀斯 特地貌 与流水 地貌( 共17张P PT)
2.该地貌在我国的分布,除广西外,还有我国四大高原中之一
成该地貌的作用有

3.材料二和三中描述的洞是如何形成的?
4.材料二和三中显示的洞内的各种岩石 形态是如何形成的?图中表现的典型地貌有: a是 ,b是 ,c 是
。 高原?形
【展】喀斯特地貌
5.我国西北地区能否形成这种典型的地貌,为什么?
6.哪些条件决定了喀斯特地貌发育的程度?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9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喀斯 特地貌 与流水 地貌( 共17张P PT)
【固】古往今来,“桂林山水甲天下”不知唤起了多少人对桂林山水的神往。读图 回答1--3题。 1.图中属于地面喀斯特地貌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图中景观主要与喀斯特淀积作用有关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景观④的代表性喀斯特地貌形态有( ) A.石芽、漏斗、落水洞 B.石钟乳、石笋、石柱 C.天生桥、石林、洼地 D.溶洞、地下河、峰丛
2019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喀斯 特地貌 与流水 地貌( 共17张P PT)
2019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喀斯 特地貌 与流水 地貌( 共17张P PT)
龙里猴子沟风景名胜区,距贵阳市中心28 km。猴子沟风景区内 部资源是一个有机组合整体,主要景观有大面积的草原与草原中 的峡谷、沟谷、峰林、峰丛、竖井、天坑、洼地等(如图所示)。 回答4~5题。 4.图示地区位于我国的(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5.图示地区主要的岩石类型和该处地貌形 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岩浆岩、风力侵蚀 B.岩浆岩、流水堆积 C.沉积岩、冰川侵蚀 D.沉积岩、流水侵蚀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第四章第一节第1课时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41张PPT)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第四章第一节第1课时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41张PPT)
-9-
第1课时 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主题探究
1.判断正误 (1)喀斯特地貌在我国只分布于南方地区。( ) (2)在贵州被称为“坝子”的是孤峰或侵蚀残留的残丘。( ) (3)溶洞的石柱属于向下发育的岩石与地面相连形成的柱状积物。
() (4)长江三峡是流水侵蚀形成的。( ) (5)三角洲地貌都出现在河流入海口处。( ) (6)河曲主要分布于地势平坦地区。( ) 答案:(1)× (2)× (3)× (4)√ (5)× (6)√
(1)下列关于洪积扇、三角洲分布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洪积扇只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②三角洲只分布在湿润、 半湿润地区 ③洪积扇位于河流流出山口处 ④三角洲位于河流 入海、入湖口附近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与洪积扇相比,三角洲地区( ) ①地形平坦,汊流较少 ②海浪作用明显 ③土壤肥沃,气候温和 ④多沙洲、沙岛发育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1-
第1课时 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主题探究
3.下列地貌形态中,不属于喀斯特地貌的是( )
A.石钟乳
B.峰林
C.落水洞
D.塬、梁、峁
解析:塬、梁、峁是黄土高原的基本地貌类型。
答案:D
-12-
第1课时 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读黄河示意图,完成4题。
-19-
第1课时 喀斯特地貌与河流地貌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主主题题探探究究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河流地貌
问题探究
材料一
沁园春·长沙

喀斯特地貌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喀斯特地貌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石幔——层 状堆积,呈 帷幕状
暗河
石柱 溶洞
溶洞
溶洞特点: • 溶洞常呈层状分布。 • 顶部常见向下发育的石钟乳、石幔或石帘。 • 底部常见向上发育的石笋。 • 石钟乳和石笋连接起来就形成石柱。 • 溶洞底部有暗河
石钟乳
溶洞顶部
溶洞底部
石笋
石幔、石帘、石钟乳
石柱
石笋 暗河
喀斯特 地貌
观察喀斯特的典型地貌示意图,思考: 钟乳石、石笋、石柱为沉 1.溶蚀地貌有哪些?沉积地貌有哪些? 2. 地表地貌有哪些?地下地貌有哪些? 积地貌,其余为溶蚀地貌。
残丘
溶斗又称喀斯特漏斗,是喀斯特地区一种口大底小的圆锥形洼地, 溶斗下部常有落水洞通往地下,塌陷的喀斯特漏斗称为天坑。
在合适的条件下,富含Ca(HCO3)2的地下热水接近或出露地表时, 因CO2大量逸出,导致CaCO3沉积,形成钙华。
➢地下喀斯特地貌
思考:喀斯特地区的地表水会流向哪里?
贵州某河流景观
• 不利影响
1.农业:裂隙发育,地表水容易下渗,地表缺水 严重;地形崎岖,土层浅薄,土壤贫瘠,水土流 失严重,不利于农业生产;
2.喀斯特地貌地形崎岖,地质脆弱,交通不便, 给铁路、公路、水库的建设带来安全隐患,增加 建设成本。
3.生态:石漠化严重,土壤退化,耕地减少,植 被减少,旱涝灾害等发生频率增加。
壹 喀斯特地貌
பைடு நூலகம்
【课堂目标】
1.识别喀斯特地貌。 2.描述喀斯特地貌景观的特点,了解喀斯特地貌景观的分 布区。 3.能大致说出喀斯特地貌对生产活动可能造成的影响。
喀斯特地 貌/岩溶
地貌 概念
在适当条件下,可溶性岩石(石灰岩)的物质溶于水(地表水和地下水) 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又称 “岩溶地貌”。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课件5:4.1.1喀斯特地貌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课件5:4.1.1喀斯特地貌
1.简述大窝凼的气候和地貌特点 气候:大窝凼位于我国云贵高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海拔较高, 纬度较低,温度适宜,四季如春。 地貌:大窝凼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洼坑。
活动探究:分析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选址贵州平塘的原因?
2.分析大窝凼在基建工程方面的优势 ①利用天然形成的喀斯特洼地,工程开挖量小; ②场地构造稳定,开挖形成的边坡稳定性好。
ABAABB
UUABCBCA
UACB
UC A B R
4.容斥原理
card(A B) cardA cardB card(A B)
card(A B C) cardA cardB cardC card(A B)
第四章 地貌 第一节 常见的地貌类型
1.徐霞客描述的是哪种类型的地貌 2.这些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那些地区 3.这类地貌对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 影响
遥望东界遥峰下,峭峰离立,分行竞颖,复见粤西 面目;盖此丛立之峰,西南始于北,东北尽于道州, 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而此又其西南之极 云。《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二》
➢ 天坑就是具有巨大的容积,陡峭而圈闭的岩壁,深陷的井状或者桶状轮 廓等非凡的空间与形态特征,发育在厚度特别大地下水位特别深的可溶性岩 层中,从地下通往地面,平均宽度与深度均大于100米,底部与地下河相连 接(或者有证据证明地下河道以迁移)的特大型喀斯特负地形。
1.2.3地下喀斯特地貌—溶洞
溶洞是可溶性岩石中因喀斯特作用所形成的地下空间,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 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
地1 貌喀斯特地貌
概念; 地表的各种形态和外貌
2 河流地貌
常见的地貌类型
3 风沙地貌
喀斯特地貌 河流地貌 风沙地貌 海岸地貌
4 海岸地貌

人教版(2019)必修一4.1地貌喀斯特(共25张PPT)

人教版(2019)必修一4.1地貌喀斯特(共25张PPT)
此丛立之峰,西南始于此,东 溶沟是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初期,地表平坦,易于通行。
霞客常年行旅,积劳成疾, “两足俱废”。
北尽于道州,磅礴数千里,为 分行竞颖,复见粤西面目。
溶沟呈长条形或网格状,地面高低不平,崎岖难行 洼地边缘残留的岩体,常常呈锥状耸立
西南奇胜,而此又其西南之极 徐霞客,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被称为“千古奇人”
千米,底部平坦,在广 西、贵州等地被称为坝
子,是当地重要的农耕区
第九页,共25页。
峰丛
洼地边缘残留 的岩体,常常 呈锥状耸立
第十页,共25页。
进一步溶蚀 形成峰林
第十一页,共25页。
峰林可演变为 孤峰,以至残 丘
残丘
第十二页,共25页。
地下喀斯特地貌
溶洞为主
长数米到数百千米
层状分布
第十三页,共25页。
第十四页,共25页。
溶洞顶部常见向 下发育的石钟乳、 石幔或石帘
底部常见向上发 育的石笋
第十五页,共25页。
第十六页,共25页。
石钟乳和石笋连 接起来形成石柱
第十七页,共25页。
徐霞客,明代地理学
家、旅行家和文学家, 他经30年考察撰成的 60万字地理名著《徐 霞客游记》,被称为
“千古奇人”
洼地边缘残留的岩体,常常呈锥状耸立
有的洼地可达数平方千米,底部平坦,在广西、贵州等地被称为坝子,是当地重要的农耕区
云。” 溶沟进一步发展,可形成面积较大的洼地
详细记录了明末丽江纳西族聚居地的生活状况、民族关系、礼仪习俗及气候、物产、景物等。
详细记录了明末丽江纳西族聚居地的生活状况、民族关系、礼仪习俗及气候、物产、景物等。 详细记录了明末丽江纳西族聚居地的生活状况、民族关系、礼仪习俗及气候、物产、景物等。

常见的地貌类型—喀斯特地貌课件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常见的地貌类型—喀斯特地貌课件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B.岩石中含有化石
C.岩石具有层理构造 D.岩石具有可溶性
2.图中a、b、c地貌的形成原因是
B
A.流水侵蚀作用
B.化学沉积作用
C.化学溶蚀作用
C 3.图中b地貌为
A.石钟乳 B.石柱
D.风力侵蚀作用 C.石笋 D.石幔
下图示意某地常见的地貌景观。
D 4.形成图中天窗的主要作用是( )
A.风化作用 B.风力侵蚀 C.板块张裂 D.流水侵蚀
思考:为什么喀斯特地貌在我国南方地区较北 方 多 一为点什 ?么
南方气温较高,降水较多,高温多雨的气候有利于石灰岩 的溶蚀
地表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




地下喀斯特地貌
溶 洞
石石石 帘幔钟

石 笋
石 柱
地表喀斯特地貌
溶沟指地表水沿岩石表面和裂隙流动的过程中,对岩石不断进行溶蚀、 侵蚀而形成的石质沟槽。呈长条形或网格状,地面高低不平,崎岖难行。
1、喀斯特地貌
地壳表层的岩石有一部分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一定条件下, 这类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 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
CaCO3 H2O CO2 CaHCO3 2 流水溶蚀作用
CaHCO3 2 CaCO3 CO2 H2O 流水淀积作用
A 5.该地地表可能发育的地貌有( )
①洼地
②峰林③石幔④石笋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3·湖北·高一学业考试)湖北省通山县的隐水洞是著名的溶洞景点,以洞中藏有 两条河流而得名。洞内钟乳石类质地纯净,少见风化现象、主要景点的钟乳石、石笋等 体量巨大、造型遇真,观赏价值较高,下图为洞内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常见地貌类型(喀斯特地貌)课件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

常见地貌类型(喀斯特地貌)课件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

资料1 喀斯特峰丛山地的特点
广西环江发育典型的峰丛洼地。喀斯特峰丛是基座相连的成片山峰,山峰环绕着洼地。 山峰坡度陡,土层薄,由于当地能源缺乏植被破坏严重,产生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出现 了岩石裸露的石漠化现象。洼地地形坡度小,耕地和聚落主要分布在这里。耕地面积小 且分散,土层较薄。由于岩石裂隙发育,这些耕地不易存水,雨时涝、晴时旱。居住在 洼地中的人们对外交通极其不便。因此,喀斯特峰丛山地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水平
区域内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形成与富集。强烈的流水侵蚀作用,使石灰岩受到
大面积的溶蚀,从而提高了喀斯特地貌发育的程度。
桂林的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生物的生长,旺盛的生水命的活溶动蚀和力土强壤中有机质
的积累,导致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的含量较高,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创造了
条件。
CaCO3 + H2O + CO2 ⇌ Ca(HCO3)2
2、形成条件: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很重要!!!)
岩 ①以碳酸盐类岩石(如石灰岩)为主,岩石的可溶性较强。

②岩石裂隙大,岩石的透水性较强。
①水中含有的酸性物质多,水的溶蚀力强。 水
②地形起伏大,水流速度快,水的溶蚀力强。
气 候
气温高,降水多,溶蚀速度更快,溶蚀作用更强。
岩石的可溶性
是 喀斯特地貌发育

最基本条件
!!!!
生 温暖湿润的气候→利于生物生长→土壤中有机酸含量高→

流水中含有的酸性物质多→水的溶蚀力强。
3、分布地区
西南地区 如
广西、云南 贵州、重庆
等地。
可溶性碳酸 盐类岩石 广布
喀斯特地貌(岩溶孤地貌)——岩石裸露的地方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山原喀斯特的平均海拔主要分布 在黔东北、鄂西、湘西、川东等 地,长期的湿热气候和新生代以 来的新构造运动使这一带的喀斯 特发育得范围广、形态齐全,既 有峰林喀斯特景观,又有峰丛峡 谷和岭脊槽谷.
• 海拔300-800米的峰林喀斯特广泛分布于湘 南、桂东北一带,位于南岭山地西部,尤 以桂林地区的峰林地貌为代表。那里的群 峰挺拔,峰丛林立,丰姿多态的喀斯特星 罗棋布,地下洞系密集交织,洞中琳琅满 目的石钟乳、石笋、石帘、石幔、石瀑布、 石葡萄、石花和流水潺潺与地表的秀丽山 林交相辉映。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
• 喀斯特地貌形成为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 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 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 于水,于是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 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 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 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貌。
等依然清晰可见,它们与本区南部藏被唐古拉
山的古喀斯特地貌遥相呼应,成为大地沧海桑 田、天翻地覆巨变的历史见证。
世界分布
• 南斯拉夫的迪纳拉山区,法国中央高原, 俄罗斯的乌拉尔山区,澳大利亚大陆南部, 美国肯塔基和印第安纳州,我国的云贵高 原及滇南谷地,古巴、牙买加和越南中北 部地区等。
地貌分类
• 按出露条件,喀斯特地貌可划分为:裸露 型喀斯特、覆盖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 这三种。
石曼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喀斯特 地貌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喀斯特 地貌
孤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喀斯特 地貌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喀斯特 地貌
• 喀斯特地形地貌除了桂林和云南,九寨沟这 些举世闻名的喀斯特地貌以外,在中国的
华东地区(包括江西、安徽、江苏、浙江、
福建和上海六省市),虽然出露地表的石 灰岩仅占本区总面积的4.06%(27900㎞²), 但仍然发育有形态各异的喀斯特地貌。
在苏北、皖北地区发育着相 对高度100-150米左右,顶部
• 按气候带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 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干旱区喀 斯特五种。
• 按岩性分为:石灰岩喀斯特、白云岩喀斯 特、石膏喀斯特、盐喀斯特四种。
喀斯特地貌的六种类型
1,地表水沿灰岩内的节理面或裂隙面等发生溶 蚀,形成溶沟(或溶槽),原先成层分布的 石灰岩被溶沟分开成石柱或石笋。 2、地表水沿灰岩裂缝向下渗流和溶蚀,超 过100米深后形成落水洞。 3、从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层后发生横 向流动,形成溶洞。
石瀑布
石花
石钟乳
石笋
• 中国东北地区的地质和地理条件不利喀斯 特地貌的发育,但那里分布面积达70920㎞² 的石灰岩是喀斯特发育的基础。在东北南
部一些地区,由于气温、降雨、岩性、海
平面的升降及海浪作用等条件,形成了风
格独特的滨还喀斯特地貌景观。在辽东半 岛南端的海滨地区,还可见到约10米高的 成群丛状分布的石芽,也是喀斯特作用的 产物。
广西桂林
喀斯特地貌
云南石林
贵州
贵州荔波小七孔
重庆武隆
喀斯特地貌
• 喀斯特地貌:(英语:karst landform),是 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 灰岩)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 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岩地貌。除溶蚀 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 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中国喀斯特地貌的分布
• 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主要分 布在西部地区的碳酸盐岩出露地区,面积 为91~130万平方千米。其中以广西、贵州 和云南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 大的喀斯特区之一。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区 也有分布。广西境内主要是热带和亚热带 喀斯特,贵州、云南、西藏多为高原喀斯 特,高山喀斯特多分布在四川、云南和西 藏等高海拔地区。
浑圆的喀斯特丘陵
江西萍乡-宜春一带出现了 具共同基座的短锥状峰丛
喀斯特发育最为强烈的是福建西南部的龙岩、 三明地区,不光有类峰林、峰丘、溶斗等还 有长达数百米的喀斯特地下河
• 在中国长江流域的15个省及自治区内,四 川省的石灰岩出露面积达128062㎞²,远远 大于其它地区。湖北宜昌以西发育的喀斯
特分布广、形态齐全,且景观绚丽。在云
贵高原、鄂西、湘中、湘西及桂东北以喀 斯特谷(盆)地为主
• 高山喀斯特则主要分布在川西、藏东高原 及河源地区的横断山脉,在寒冻风化和冰 源冰川的影响下,石灰岩的喀斯特作用微 弱,地表景观乃呈高山地貌特征,喀斯特 景观仅出现在岩性有利的部位,为峰丛、 峡谷的组合形态;在山间洼地处有大型洞 穴和地下暗河出露.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喀斯特 地貌
• 4、随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发生塌陷,塌陷 的深度大面积小,称坍陷漏斗,深度小面 积大则称陷塘。
• 5、地下水的溶蚀与塌陷作用长期相结合地 作用,形成坡立谷和天生桥。
• 6、地面上升,原溶洞和地下河等被抬出地 表成干谷和石林,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在旧 日的溶洞和地下河之云南路南的石林是上 述第一阶段(溶沟阶段)的产物,这里的 自然风光因阿诗玛姑娘的动人传说而变得 格外旖旎。桂林的象鼻山,则是原地下河 道出露地表形成的。在广西境内,经常可 看到这种抬升到地表以上的溶洞,俗称 “神女镜”或“仙女镜”。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喀斯特 地貌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喀斯特 地貌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喀斯特 地貌
石沟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喀斯特 地貌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喀斯特 地貌
石柱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喀斯特 地貌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喀斯特 地貌
银河宫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喀斯特 地貌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喀斯特 地貌
• 横亘中国西部的昆仑山东西绵延2500公里,经 过科学工作者的多年考察,在东昆仑山无法形
成的大面积古喀斯特பைடு நூலகம்貌。据考证,这是当年
随青藏高原强烈抬升而产生增热效应和印度洋
季风对这一地区影响的产物。虽然后期强烈的
地质构造运动和严寒冰冻气候大大地改造和破 坏了这些古喀斯特地貌,但在海拔4700-5300 米的山地上部和4300-4800米的下部,早,晚 两期的古喀斯特峰林、石芽、溶洞、溶蚀裂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