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组织优化设计共82页文档

合集下载

交通组织优化改造提升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交通组织优化改造提升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交通组织优化改造提升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第一章、综合说明 (3)第二章、总体概述 (6)第三章、施工准备及组织机构管理 (10)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23)第五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54)第六章、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62)第七章、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及施工现场扬尘治理措施 (71)第八章、施工总平面图布置 (77)第九章、施工总进度表与网络计划图 (80)第十章、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计划 (86)第十一章、劳动力安排计划 (88)第十二章、工期保证措施 (91)第十三章、冬雨季施工、已有设施、管线的加固、保护等特殊情况的措施 (97)第十四章、与相关部门的协调 (101)第十五章、成品保护和工程保修工作的管理措施和承诺 (104)第十六章、任何可能的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预案以及抵抗风险的措施 (106)第十七章、承包人自行施工范围内拟分包的非主体和非关键性工作、材料计划和劳动力计划 (108)第十八章、对总包管理的认识以及对专业分包工程的配合、协调、管理、服务方案 (109)附表一: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123)附表二:拟配备本工程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124)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125)附表四:施工总进度表及横道图 (126)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127)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128)第一章、综合说明一、编制说明1、本《海口市交通组织优化改造提升工程》的编制力求做到详细,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施性,尽量做到能用于指导实际施工。

针对本工程的施工特点,从施工组织、技术方案、质量保证措施、工期控制、成本控制、安全、环保和文明施工等方面进行具体说明。

2、我公司将按照业主的要求,高效、优质、安全、文明完成合同文件中规定的工程任务。

我们将全力以赴,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和施工现场的总体规划部署,发挥我公司的技术、管理优势,以完整的管理组织机构,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度,扎实的工作作风,对劳动力、设备、材料、技术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优化,确保在合同工期内优质、高效的完成本工程。

道路交通组织优化

道路交通组织优化

经常有人问我:北京的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圆园园万辆,北京的交通还能维持多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很多人对这类问题的观点是悲观的,路年递增不足源豫,车年递增超过员园豫,供需矛盾不断激化,交通拥堵日益严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有相当一部分交通专家认为,少则两年,多则三五年,北京交通必瘫。

员怨怨愿年初我刚调任北京市交管局秩序处负责全市道路交通组织工作时,也是持这种观点。

当时在经过员怨怨苑年的车辆激增后,北京市区大部分道路已近瘫痪。

仅有的两条环路———二环路和三环路,也被群众戏成为“流动停车场”,当时的感觉,全市性的交通瘫痪就在眼前。

一年以后,我的观点变了。

没有解决不了的交通拥堵,关键看你对交通发展变化内在规律的认识。

在这一年中,我们根据北京市区的路网条件,发现环路堵点几乎全部集中在立交桥处,而与桥相邻的路口绝大多数禁左,二环以内道路,微型旅行车、轻型越野车、轻型客车、中型旅行车受限须单双号行驶,拥堵是禁限措施太严引起来的。

于是我们开始解禁左,解单行,直至到员怨怨愿年底把执行多年的二环以内道路四种车单双号行驶的禁限措施也解禁了。

由于问题看得准,解决的彻底,员怨怨怨年初,全市道路畅通无阻,困扰北京市区多时的交通严重拥堵终于缓解了。

对此我最大的收获是:单行、禁左不是灵丹妙药,要根据城市路网条件和交通流条件,选择合适的交通组织方式,才是缓解交通拥堵的出路。

员怨怨怨年北京市二三环路改建,正式提出修建快速道路系统,由二、三、四、五、六环路加员缘条全立交的放射联络干道再加愿条高速公路构成。

由于借助快速道路系统出行,在主路上不会遇到信号灯,当时普遍认为这是解决北京交通问题的出路。

我参加了全部论证及交通组织设计工作,但是在交通组织过程发现一个问题,即市区路网稀,在快速路上车流集散势必会集中在几座立交桥上,而快速路网的特点是车流积累速度快,一旦发生车流积累速度超过车流消散速度的状态时,其结果不正是交通拥堵吗?事实证明了我这个猜想。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精品文档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精品文档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平面交叉口的形式有T形、Y形、十字形、X形、环形等。

车辆通过无交通管制的平面交叉口时因驶向不同,相互交叉形成冲突点。

而每一个冲突点都是一个潜在的交通事故点。

城市道路的交通安全和通行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组织管理。

通常包括交通信号灯交通组织、环行交通组织,用各种交通岛(分车岛、中心岛、导向岛和安全岛)、交通标志、道路交通标线等组织城市道路交通。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的基本任务就是保证相交道路上车辆及行人的交通安全并提高道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总结起来就是合理组织不同方向的交通流.设置合理的车道数,按规范要求布置道路平面交叉口的交通岛、信号灯及各种交通标志标线,使交通流在交叉口有序组织起来,顺利安全通过道路交叉口。

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设计是指在城市道路交叉口用交通标志标线、高出路面的各种构造物、护栏、分隔带、隔离墩及其他设施和方法,对不同方向、不同速度以及不同运动状态的交通流进行疏导、隔离和规制。

使交通实体像水流一样顺着一定方向和线路,互不干扰、安全有序地运行,以达到分离和规制交通的目的,称为道路交通组织渠化。

常见的平面交叉口渠化分离方式有物理分离、车种分离、车速分离。

道路交通渠化分离实施时,必须通过科学、全面、系统、深入的道路交通资源、条件和交通流等,因地制宜、积极主动地探寻其存在成因及应对办法,结合交通信号控制、标志疏导及道路改造等措施,同时采取现场调勘、反复论证、优化调整。

才能实现充分利用道路固有交通条件、有效提高通行能力、切实改善交通拥堵,降低交通事故。

为达到以上目的,渠化交通设计时应考虑以下各种因素:人的特性、交通特性、交叉口的几何及物理条件。

城市道路交叉口车道条数及车道宽度交通组织:车道条数:应由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信号灯控制方式、车道通行能力、高峰小时交通量以及交叉口几何条件等因素综合决定。

但基本原则为承担主要交通流的车道数应不少于道路路段的车道数,驶出道路交叉口的车道数不少于驶入道路交叉口的直行车道数”。

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设计_1

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设计_1

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设计发布时间:2022-06-21T06:03:39.953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第5卷2月第4期作者:杜崇鑫[导读]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也在逐渐发展,杜崇鑫身份证号:37070319880307****搞要: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也在逐渐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升,机动车尤其是私家车等代步工具逐年增加,道路交通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城市交通负担加重,经常出现拥堵现象,影响了通行率,不利于城市化的发展建设,本文主要以某大桥十字型交叉口为例就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分析,希望能够减轻城市交通压力,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交通组织;设计引言城市道路连接了人和交通工具,是二者之间的载体,不仅为运输业提供了保障,并且为人们的出行做出了贡献,但是随着机动车的数量增加,交通压力不断提升,这不利于城市化的持续发展,因此,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设计研究很有必要。

下文某大桥十字型交叉口为对象展开论述,根据有关信息以及实际情况显示,这个交叉口属于城市比较繁华的地区,不仅有学校、与CBD相邻,更接出入京的主干道,每到高峰期,公交车、私家车、行人间互相干扰,堵车十分严重。

公交总站与环岛以及十字路口相接,使通行变得更加复杂。

1道路设计的基本原则在城市规划设计实践中,与道路设计相关的部分受到自然科学原理的限制,是相对客观、科学的。

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开始批判这种基于“机动车理性”的城市规划,并重新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这也是当前国内城市规划界的基本共识,但其还未渗透在有着“科学”背景的交通工程领域,未体现在近几年修订的城市道路相关规范、标准中。

交通工程师对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技术规范拥有话语权;而城市规划师对这些“详细科学”了解甚少,未掌握来自“机动车理性”的规划设计知识,却掌握了控规编制的主导权。

道路交通组织优化

道路交通组织优化

一、交通组织优化的思路
5、从饱和条件下的拥堵成因看现代交通组织优化观念的转变 (2)信号灯
A、B两路口相距1000米,这1000米路段中假设每个信号周期各方向都 生成60辆车,而A、B路口通行能力是每周期每个方向可通过40辆车,每 周期积累20辆车放不过去,几个周期下来(约6——8分钟)便可形成拥 堵。
一、交通组织优化的思路
2、三点问题与交通路权
什么是路权?(严格讲路权是由四种权力组成的) 一是出行权。如果要开汽车出行,一定要有合法的驾驶证,并且要有合
法的车辆,否则没有开汽车的出行权。 二是通行权。右侧行驶,分道行驶,红灯停绿灯行是通行权的规定。一
般车道渠化是空间路权的表示,信号相位是时间路权的表示。 三是先行权。如果不同流向或车种在某一冲突点都具备通行权,就要明
某路口渠化图
后来铲掉了大部分导流 岛,留出了非机动车通 过路口的路权,路口秩 序和通行能力才恢复正 常
一、交通组织优化的思路
3、互动关系与交通压力转移 交通组织优化的思想方法,可概括为纵向抓主要环节,横向抓主
要矛盾。
一个事件,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看,可以分成若干环节,前后环节 形成因果关系,其中必有一个环节为主要环节,抓住主要环节,就抓住 控制事态发展的主动权。在每个环节中,又有事物的不同方面。在这不 同方面中,必有一种矛盾是影响事物发展变化的主要矛盾。我们抓住主 要矛盾,就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道路交通组织优化
复习
主要内容
一、交通组织优化的思路
饱和交通与非饱和交通 三点问题与交通路权 互动关系与交通压力转移 路网条件与单行禁左交通组织的关系 从饱和条件下的拥堵成因看现代交通组织优化观念的转变
二、微观道路交通组织
路口放行方法的确定 平面交叉口的渠化 环岛交通组织 路段交通组织

交通组织设计与优化

交通组织设计与优化
9
交通组织优化——渠化
渠化的优化:缺乏渠化精品,对畸形交叉口的渠化水平有待提高,部分路口设右 转车道,对路口道路资源形成浪费。 环岛交通流过饱和,通行能力低,安全隐患大:环岛交通流大于2000pcu/h时,
交通延误剧增,通行能力急剧下降,容易造成交通堵塞,引发交通事故。
10
交通组织优化——信息化系统
信号系统: 信号控制路口数少,功能单一,设备老化或损坏。 标清电子警察:设备因故障、老化、损坏,功能丧失。 交通视频监控: 无。 控制中心:大部分设备已无法正常使用。
11
交通组织优化——整体策略
• 路网加密,提升运 行效率 • 以静制动,交通 减量
1
2
3
4
5

打通外围

改善交通节点,
优化交通组织

15
交通组织优化——停车系统优化
• 将废旧场地作为停车场进行开发使用; • 严格执行国家停车场建设标准,在新开发区 域保证停车配套; • 鼓励民间资本建设经营性停车场,解决停车 场严重不足的问题,并减轻政府建设压力;
P P P P
P
• 系统规划、建设客运站场;
• 合理增设和取消路边临时停车位; • 加强实时监控,对违章停车加以严惩。
5
交通组织优化——道路基础设施
部分路段中央绿化带开口过多
横向干扰突出,严重影响了道路 通行能力。
以路为市的现象突出
降低了路段的通行能力,浪费有 限的道路资源
6
交通组织优化——道路基础设施
信号控制路口偏少,功能弱
造成路口通行效率低,安全隐患 大。
道路交通标志、标线损毁严重
不能给驾驶员提供明确有效的驾 驶信息
式中: r0 ——第一辆轨道交通车辆从始发站的发车时间,min; b 0 ——同一时间区间内第一辆公共汽车从始发站的发车时间,min;

交通组织优化设计

交通组织优化设计

1.6微观交通组织优化设计的主要内容

交通组织的作用
按事情发展顺序看,城市交通所处环节有城市规划,交通规划, 市政设计,市政建设,交通组织,交通管理六个环节,交通组织
是个承上启下的环节,交通组织得好,前置环节中所遗留下的隐
患和不足能够得到有效的弥补和修正,后续环节管理的压力就可 以明显减轻。

交通组织的分类
信号相位设置
信号相序与配时方案 路口管理方案 路段行人过街组织与渠化 路段公交站点及公交车道设计与渠化 导向车道、行车道、掉头、过街、公交站点一体化匹配设计 车道组织等。

重点是冲突分离,通行能力分配和路权分配。
2 路口放行方法的确定
路口渠化图

时间分离放行法
时间分离法实质上是在信号 周期时间内拿出一个专有相
面积内等候放行,才不会影响直行车
辆正常行驶。因此有必要进行路口内 左转弯待转区渠化,来明确左转弯机 动车在通过路口停止线后的路口内占 用权和直行机动车先行权,使左转弯 机动车在路口内完成二次停车,减少 左转车对直行车通过路口时的影响。
两相位信号放行时的机动车 左转弯待转区渠化、相位图
2 路口放行方法的确定
16 8 8
交叉 合流 分流
6 6 6
1.1交通冲突的基本概念
标准十字平交路口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无信号灯控冲突点分布
冲 突 类 型 机 — 机 机 — 非 机 — 行 非 — 非 非 — 交 叉 点 16 56 8 16 合 流 点 8 4 分 流 点 8 4 小 计 总计
8
128 32 个 其中: 交叉 56 点 104 个 8 合流 点12 个 24 分流 点12 个 8
1.4交通工程技术原则

交通组织优化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交通组织优化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目录第1章编制说明及工程概况 (4)1.1 编制依据 (4)1.2 编制原则 (4)1.3 编制说明 (5)1.4 工程概况 (5)1.5 工程特点 (6)第2章施工组织管理 (8)2.1 项目施工组织机构 (8)2.2 施工组织机构的启动与高效 (11)2.3 施工组织机构高效运作的保证措施 (13)2.4 工程管理目标 (14)2.5 施工部署 (16)2.6 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18)第3章资源配备计划及施工总平面布置 (21)3.1 施工准备 (21)3.2 劳动力安排计划 (23)3.3 施工机械、设备的配置 (24)3.4 材料供应计划 (25)3.5 施工总平面布置 (25)第4章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28)4.1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28)4.2工期保证措施 (28)第5章主要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34)5.1 测量放线施工 (34)5.2 排水管道安装工程施工 (37)5.3照明工程及设备安装工程施工 (45)5.4道路工程施工 (48)5.5路缘石工程 (63)5.6人行道铺装施工 (64)5.7交通工程施工 (64)第6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84)6.1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84)6.2 从施工组织上予以保证 (93)6.3 从思想教育上予以保证 (95)6.4 从施工技术上予以保证 (97)6.5 从施工管理上予以保证 (98)6.6 从施工制度管理上予以保证 (102)6.7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107)6.8 工程创优措施 (109)第7章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112)7.1 安全管理体系 (112)7.2 施工安全制度的实施 (114)7.3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16)第8章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及施工现场扬尘治理措施 (121)8.1 文明施工管理及措施 (121)8.2 环境保护体系及措施 (123)8.3 施工现场扬尘治理措施 (128)第9章施工现场配合协调处理措施及承诺 (130)9.1 处理好与当地政府的配合措施 (130)9.2 处理好与当地人民群众的关系 (131)9.3 处理好与设计单位的配合措施 (131)9.4 处理好与监理工程师的配合措施 (132)第10章降低工程成本的措施 (134)第11章冬、雨季施工措施 (135)11.1 雨季施工措施 (135)11.2冬季施工措施 (136)第12章民工工资支付保证措施 (137)第13章对停电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139)第14章工程竣工验收及服务承诺措施 (140)附表一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142)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143)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144)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横道图 (145)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布置图 (146)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147)第1章编制说明及工程概况1.1 编制依据1、依据海口市交通组织优化改造提升工程(秀英与老城区交通组织优化、府城片区交通组织优化、南海-海垦片区交通组织优化、解放-海秀东片区交通组织优化、海府-白龙南路片区交通组织优化)招标文件、设计施工图及工程量清单。

交通组织设计方案

交通组织设计方案

交通组织设计方案一、指导思想及编制原则树立全局意识,减少因施工引起的长距离拥堵,确保施工路段不发生较大的交通事故和施工组织不当引起的交通瘫痪。

依据现有掌握的的交通流特点以及省内多条高速公路交通组织的经验,本次湘西管理处隧道维修处治工程的交通组织设计因遵循以下主要原则:1、确保安全原则;2、确保畅通原则;3、预防预防为主原则;4、利于施工原则;二、具体方案为保证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期的施工、运营安全有序开展,首先应提早在交通媒体、可变信息标志、临时交通标志等方式及时发布前方隧道内的作业信息,以便车辆提前分流。

隧道病害处治施工应在保障施工人员、设备和车辆运行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施工对交通安全保通状况的影响,保障交通畅通。

根据隧道段落,合理选择适当的交通组织方式。

2.1交通管制区域划分隧道内一侧施工时,封闭隧道单洞内施工区域所在的一个车道,另外一个车道保持通行。

隧道封闭时,作业控制区由以下区域组成: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纵向缓冲区、施工作业区、下游过渡区、终止区。

养护安全设施的设置应按照现行《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15)要求布置。

管制长度:警告区长度2000米,上游过渡区200米,纵向缓冲区长度200米,工作区域按实际施工段落确定,下游过渡区长度为50米,终止区50米。

施工区域划分示意图如下:标志摆放:封闭段开始于隧道施工前方400米,上游过渡区应在洞口前方布置完成。

1、距离封闭段起点2000米处在右侧边坡或者护栏外及中央绿化带,摆设“前方施工2000m”标志牌2、距离封闭段起点900米处,摆设“60”限速标志3、距离封闭段起点600米处,摆设“40”限速标志4、距离封闭段450米处,摆设“车道变窄”标志5、在上游过渡区按间距50设置3块闪光箭头6、在工作区或上游过渡区与缓冲区之间布设一块附设警示灯的路栏。

7、施工区域配备灯具照明8、在下游过渡区后50m处摆设“解除限速40”标志9、每个标志牌上均配置太阳能频闪灯交通组织详图如下:隔离设施:隔离设施采用反光锥设置,布设于车道分隔标线内侧,摆放间距4m,摆放应整齐、顺直流畅,不得影响过往车辆的正常通行,工作区不能超过4000m,连续管制路段全长不超过4400米。

交通组织优化设计(经典版)

交通组织优化设计(经典版)

一、交通组织优化的思路
• 道路交通组织优化是在有限的道路空间上,科学合理地分 时、分路、分车种、分流向使用道路,使道路交通始终处 于有序、高效运行状态。 • 1、饱和交通与非饱和交通的区别
饱和交通流的车头时距则不存在可穿插间隙,表现在交叉冲突点 上,实际上是断了一个流向;表现在交织冲突点上,实际上是增加了 交通个体的密度,加大了通行阻力。
交通组织优化
主要内容
一、交通组织优化的思路
• • • • • • • • • 饱和交通与非饱和交通 三点问题与交通路权 互动关系与交通压力转移 路网条件与单行禁左交通组织的关系 从饱和条件下的拥堵成因看现代交通组织优化观念的转变 路口放行方法的确定 平面交叉口的渠化 环岛交通组织 路段交通组织
二、微观道路交通组织
通拥堵将产生。一旦车流注满道路,将会产生交通瘫痪。)
• 饱和交通流条件下产生的交通问题,可归纳为“三点”问 题,即秩序乱点,交通堵点,事故黑点。
一、交通组织优化的思路
• 2、三点问题与交通路权
• 在非饱和交通情况下,堵多是由于乱造成的,事故的直接损失也大于 间接损失;而在饱和交通条件下,堵又成了乱的成因,越堵越乱,越 乱越堵,形成恶性循环。此时发生的交通事故,往往间接损失大于直 接损失。 • 例如在北京二环路上高峰时段有两车刮增,直接损失近千元,而由于 两车占用车道造成五分钟拥堵,完全消散至少要用40分钟时间,在此 时段内要消耗掉1024升汽油才能消散掉这次拥堵,既消耗了能源, 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近5000人的出行时间。
如果辅路B为 饱和流,主路 转向交通流A 实质上是无法 驶出主路的。
A---- 主路转向车流 B---- 辅路直行车流
苜蓿叶立交桥主辅路车流关系图
一、交通组织优化的思路

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设计

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设计

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设计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交通运输业也是如此。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加速,我国现阶段对交通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对当前城市道路设计中,在进行道路设计时,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为进一步完善城市道路交通体系,对城市道路交叉路口的交通组织进行了探讨。

首先,通过对路口的优化和改建,来改善路口的交通状况。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叉路口;交通组织引言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城市道路建设的质量与城市发展的速度有着直接的关系,还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城市道路是一个城市的脸面,一条环境优美、宽阔的城市道路可以给城市的发展带来好处。

城市土地的开发利用离不开对道路的合理规划、设计与建设,所以对道路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按照规范、交通流量、功能等将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等四个级别,各级别道路的通行能力、设计要求、功能等各不相同,对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不同级别的道路,其设计所要考虑的要素也各不相同,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城市与土地的功能需求,对其进行充分的研究,并进行合理的规划。

1.城市道路规划的发展概况1.1交叉路口的设计容量不够十字路口是各种交通流和人流交织在一起的场所,也是最易发生交通堵塞的地区。

当前,在城市道路交叉口中,常用的交通组织方式有:平面交叉口和立体交叉口。

小型城市中,立交桥数量稀少,且多为平面交叉,由于交通红线的制约,交叉路口很难进行扩宽,当交通流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其通行能力将会显著不足。

平面交叉又可以被划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无信号交叉,另一种是有信号交叉,在无信号交叉口中,通常都会遵循传统,即主路优先,而在信号交叉口中,大部分都会使用两相位,也有一些会使用三相位信号控制。

中小城市在道路规划之初,通常未将分流、导流设施配置于交叉口,且因道路红线所限,难以采取拓宽交叉口的方法,缺乏立体交叉口,多为平面信号相位控制。

交通组织设计与优化

交通组织设计与优化
29
信号灯设置——样式说明
30
信号灯设置——优化方法
基于延误优化的ARRB改进方法:
1.总延误:
D

qC(1 ) 2(1 y)

N0x
2.完全停车率:
h 0.9(1 N0 ) 1 y qC
3.油耗:E=D+khq
4.最佳周期时间:
1.4 k L 6
C0
交通组织设计与优化
目录
CONTENTS
2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3 交通渠化设计 4 信号灯设置
2
交通组织优化——现状分析
城市 道路 交通 现状 分析
① 路网结构 ② 道路基础设施 ③ 交通管理设施 ④ 公交系统 ⑤ 停车系统 ⑥ 交通管理 ⑦ 信息化系统 ⑧ 管理体制
3
交通组织优化——路网分析
现状路网特征数据与国家标准数据比较
27
流程图:
信号灯设置——信号配时
28
信号灯设置——信号配时
两种相位设置形式比较
对称流向放行相位形式更具优势 使用单口放行相位形式的条件:一是左转 和直行共用车道,左转没有专用车道;二是达到设置左转专用相位的条件; 三是车道数越多的方向对应的车流量反而越少。只有当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时, 才建议采用单口放行相位形式。
15
交通组织优化——停车系统优化
• 将废旧场地作为停车场进行开发使用; • 严格执行国家停车场建设标准,在新开发区 域保证停车配套; • 鼓励民间资本建设经营性停车场,解决停车 场严重不足的问题,并减轻政府建设压力; • 系统规划、建设客运站场; • 合理增设和取消路边临时停车位; • 加强实时监控,对违章停车加以严惩。
20000
支路交通流量(辆/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