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题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一题

微观经济教事例剖析一题事例 : 小安是个乡村青年,今年 22 岁,高考落榜后,他决定到城里经商闯一番事业。
怀着壮心壮志的小安经过观察,决定开一家服饰店。
第一次进货,他找了个专家,精心精选时髦流行的样式,谁知衣服挂出来十多天就只卖了二三件。
小安一下急了,差不多样式我的价钱还略低点怎么就销量不好呢以后在他人的指导下,他对服饰店进行了从头装饰,取了英文名字,全部服饰都挂上印有Made in HonKong 生产的吊牌,服饰店配上音响,制作大幅广告加以宣传,本来标价70的服饰都变为了288,298。
对外宣称香港着名品牌服饰独家代理,开业时期一律不打折。
结果来他服饰店的人纷至沓来,从头开张的第一天就卖了几十件,随后几日买卖也是相当火爆。
为何衣服廉价反尔不好卖,价钱提高了去买卖红火剖析:70 元一件的衣服,与取了英文名字,全部服饰都挂上印有Made in HonKong 生产的吊牌,价位在 300 左右的服饰对比,在花费者眼中就是低档和中档两种层次的差异,服饰价位品牌等同时是身份的象征,比方说,花费者喜爱某个品牌的产品,他感觉这个品牌的产品在设计能表现出自己的品尝,能代表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和花费观。
此外,它还可使自己感觉到相应的身份、地位、荣誉和自信,进而获取心理上的某种知足与体验,提高花费功效。
这就是花费者对品牌的一种价值认可和文化认可,花费者最后在这类品牌上找到了归宿感。
因此,即便这件物件的订价再高,他也会选择这类品牌的物件。
好多服饰花费者对看似高端的服饰有激烈的花费偏好,花费服饰的功效较高因此 , 即便是质量同样的衣服,花费者很难判断它们质量能否同样,他们只好通过价钱来权衡商品的利害,经过高价来买到好的商品。
这类并不是由产质量量而是由其余要素惹起的排挤现象,就被称为经济领域的鄙视。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上大学成本分析(唐洪松)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是研究一个经济社会如何对稀缺的经济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问题。
由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从而产生了机会成本的概念。
在衡量东西的机会成本时,必须要记住的经济学原理之一,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你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上大学,你就无法参加工作得到相应的收入,而且还要缴纳各种大学费用。
当然,上完大学后,可能让你找到更好的工作,从而给你带来更多的收入噢!比较:假如不上大学:18~60岁工作,共42年,平均每年收入1万元,共42万元;假如上大学:22~60岁工作,共38年,平均每年收入2万元,共76万元。
扣除上大学的经济学成本(如4+4=8万元?),剩下68万元,比不上大学多得到26万元。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上大学的成本分析摘要:选择上大学与否这一普通的社会现象却蕴含着一个深刻的经济学原理——机会成本原理,本文从上大学机会成本的视角出发,分别评述了专家学者、新闻媒体以及笔者对这一经济学原理的理解,最后根据上大学决策模型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案例分析;机会成本;经济学原理0 引言所谓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益,即做出一种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若干种可能的选择中最好的一种。
我们在理解机会成本这一概念时要注意,机会成本不同于实际成本,机会成本并不是生产活动中的实际货币支出,它是一种观念上的成本或损失。
在经济分析中,可以采用机会成本来判断一种生产资源的使用是否经济合理,如果它的实际收益大于或等于机会成本时,资源的配置才达到最优状态。
中国高等院校从2003年开始逐年扩招,每年增幅达到22%,而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增长约3%,每年从高校毕业的应届毕业生的数量远远大于社会工作岗位的需求量,从而导致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很多的大学生刚毕业就面临失业。
即使找到了工作,获得的相对收益也远远低于人们的预期。
由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与扩招的增长速度不对等,因此伴随着大学生失业率的上升至2010年高等院校不再扩招,社会与个人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没能达到预期收益,教育投资同时面临着机会成本问题,所以现在社会上流行着“上大学无用论”,因此很多勉强供得起大学生或者供不起大学生的家庭就选择让孩子放弃上学而直接就业。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第一章一.7月23日,国家发改委宣布,从当天起,调整汽油、柴油的出厂价.这是在一个月内,发改委第二次上调油价,也是今年油价的第五次调整。
答:频繁的油价调整,使人们产生了很强的心理预期:油价还会上涨。
油荒就是这样在中国人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一切都源于前不久的成品油调价,而火上浇油的则是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的持续上涨.二.根据中国品牌战略协会杨清山秘书长的研究,中国目前的奢侈品消费人群已经达到总人口13%,并且还在迅速的增长中。
迅速富起来的中国人正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实现着自己心目中的奢侈梦想。
答:一个国家奢侈品的消费增长大概应该是其GDP增长的两倍左右。
因此,当亚洲人面对自己突然增加的财富时,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富贵的标志"――奢侈品来表明自己新的经济和社会地位,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心理需求。
第二章一.俄尼斯特-沃克曼在理财上是个保守主义者.他的年收入有2.5美元,他把其中的1万美元存入了当地银行,并且每月投资200美元在信誉卓著的债券和蓝筹股上。
此外,每星期总有一两次,俄尼斯特会用10美元来买彩票;每年他还会带着1,000美元去一次毕勒斯睹上一把,而且他几乎每次都是空手而归.答:储蓄和投资行为自身并无效用,而仅是达到理财目的的工具而已.相反,赌博是有趣的,起码对俄尼斯特和其他有相同爱好的人来说是如此,确实,赌博也被当作实现理财目的的工具,但赌博本身对那些定期赌博的人来说通常是快乐之源。
对于俄尼斯特来说,赌博和赢钱的愿望是那么强烈,以至于使他专注于此,当然还会带来潜在的收入。
俄尼斯特愿意以他输掉的钱来“购买”他从中感受到的快乐。
二.鄱阳湖自3月20日12时起进入第15个全湖春季禁渔期。
禁渔期和禁渔区内,不准从事任何形式的捕获作业,不准销售禁渔期的任何捕获物.答:春季是鱼类繁殖的旺盛期,此时鱼类繁殖的数量可以满足人类日后的需求,防止日后因鱼类数量减少而出现的鱼制品供应不足涨价的情况,出现市场混乱。
微观经济学案例:只允许一个家庭购买一辆轿车

微观经济学
总结
1、该管制有利于轿车的需求者,不利于供给者。 2、该管制有利于高档车的供给者,不利于的低档车的
供给者。 3、该管制有利于原先准备购买或购买不起低档车的穷
人,不利于原先准备购买高档车或原先准备买2辆及 以上低档车的富人。
第四章 政府管制与市场反击
总结
4、该管制相当于对富有消费者的征税,补贴穷的 消费者 。
第四章 政府管制与市场反击
微观经济学
该管制有利于高档轿车还是低档轿车的需求者?
管制前的低档轿车的需求者福利增加 原因:低档轿车原先的需求者可以以较低的价格购买轿车。 注:他们不会转化为高档车的需求者。
第四章 政府管制与市场反击
微观经济学
该管制有利于高档轿车还是低档轿车的需求者?
管制前,购买不起低档轿车的需求者福利增加 原因:一些原先购买不起低档轿车的人,现在因为低档 轿车价格下降,可能也能购买得起低档轿车。
5、该管制能缩小穷富买方之间的贫富差距。 6、该管制扩大了穷(低档车提供者)பைடு நூலகம்(高档车
提供者)卖方之间的贫富差距。
微观经济学
第四章 政府管制与市场反击
微观经济学
现代社会普遍采取一夫一妻制,这是一种典型的 数量管制,试分析以下问题。
1、该管制有利于女性还是男性? 2、该管制有利于高品质的女性还是低品质的女性? 3、有利于高品质的男性还是有利于低品质的男性? 4、政府为什么要实行该管制?理由是否成立?
第四章 政府管制与市场反击
微观经济学
十二、案例
只允许一个家庭购买一辆轿车
第四章 政府管制与市场反击
微观经济学
假设1、某地因为雾霾,出台政策,规定一个家庭 只能购买一辆轿车。 假设2、短期,即消费者偏好和生产者产量固定。 假设3、轿车的分为高档车和低档车两类。 假设4、市场原先处于均衡状态。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以三鹿奶粉为例.doc

《微观经济学》期末考查作业姓名:x x x学号:xxxxxxxxxxx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日期:2012年6月7日二、《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关于“三鹿”奶粉事件1、研究背景或研究意义2008年3月初,三鹿开始接到消费者关于奶粉质量问题的投诉,但三鹿却坚称未发现问题,直到6月初,全国各地开始出现了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的病例,而且已经初步认定是三鹿婴幼儿奶粉问题所致,此时,三鹿已经查明是不法奶农渗入三聚氰胺(三聚氰胺是一种低毒的化工原料,常被不法商人用作食品添加剂,以提升食品检测中的蛋白质含量指标,对于人体而言,长期摄入高含量的三聚氰胺食品,将显著增加罹患结石症的可能性,尤其是对于婴幼儿危害更为严重),但未对外公布消息,直到随着事态的进一步扩大,越来越多的婴幼儿被查出患有泌尿系统的疾病,引起了卫生部的高度重视。
终于在2008年9月11日,三鹿在晚间承认有700吨奶粉受到污染,随后,国家质检总局开始全国性的调查,全国各地三鹿奶粉下架,三鹿受污染奶粉致婴儿泌尿系统结石事实得到全面揭露。
6月28日,位于兰州市的解放军第一医院收治了首例患“肾结石”病症的婴幼儿,据家长们反映,孩子从出生起就一直食用河北石家庄三鹿集团所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
7月中旬,甘肃省卫生厅接到医院婴儿泌尿结石病例报告后,随即展开了调查,并报告卫生部。
随后短短两个多月,该医院收治的患婴人数就迅速扩大到14名。
9月11日,除甘肃省外,陕西、宁夏、湖南、湖北、山东、安徽、江西、江苏等地都有类似案例发生,截至12日,各地向卫生部报告泌尿系统结石病患儿432例。
9月11日晚卫生部指出,近期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
经相关部门调查,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
卫生部专家指出,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
9月11日晚,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产品召回声明称,经公司自检发现2008年8月6日前出厂的部分批次三鹿牌婴幼儿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市场上大约有700吨。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企业生产中的学习效应包头海业羊绒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羊绒围巾的民营企业,该企业产品主要用于出口,经济效益较好。
生产羊绒围巾有多道生产环节,其中搓穗工序完全是手工操作,劳动密集度很高,每年需要雇佣200名左右工人,主要是来自包头郊区邻近农村的女工。
搓穗工序生产季节性较强,人员流动性较高,工人轮换率大约在一半上下。
新进厂的搓穗工需要经过一段时期实习,技术达到一定水平后才进入正式独立生产序列。
不难理解,搓穗工劳动绩效即其单位时间完成的羊绒穗产量(条),与工人累计搓穗数量具有正相关关系;累计搓穗工作时间越长或累计搓穗数量越大,单位时间(每天或每小时)完成的羊绒穗数量越大。
成本与产出是不同经济活动面临的普遍经济关系,降低单位产出成本是管理实践的基本目标之一。
经济学提炼出规模经济、学习效应、范围经济等概念,从不同角度对成本产出关系特征加以分析概括。
学习效应是指把工人或其他从业人员通过实际工作经验积累带来能力提升和降低生产成本的影响,也就是“干中学”带来的成本节省效应。
在羊绒搓穗生产工序中,由于单位时间产量的倒数,度量了单位产量的平均劳动成本(由于该工序完全是手工劳动,平均劳动成本几乎是平均总成本的全部),因而单位时间羊绒穗产量与工人累计搓穗数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羊绒穗产品劳动成本与搓穗工累计产量之间的反相关关系,具有学习效应的涵义。
本文试图度量搓穗工序的学习效应关系。
样本数据收集方式是:从搓穗工人中随机(不重复)抽取6名工人;样本数据采集两个月的12个时点数据(即6、7月每月5、10、15、20、25、30日)。
以平均每天工作时间8小时计算,可以得到每条围巾搓穗需要的小时数即“单位产量时间”。
可以看出,工人在6月初每搓一个穗所需要的时间较长,随着工作时间延长和累计产量增加,他们变得越来越熟练;搓穗速度加快了,每搓一条穗所需要的时间越来越短,体现了学学效应的作用。
但是学习效应随着生产效率提高渐趋消失。
很可能收敛在单位产品需要0.3-0.4小时的水平思考题:(1)什么是规模经济?影响规模经济的因素有哪些?(2)学习效应如何影响规模经济?怎么来衡量?(3)从本案例的数据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4)你还能举出你的身边发生的学习效应的例子吗?分析:(1)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又称“规模利益”(Scale Merit)。
微观经济学例题

微观经济学例题1.假设一架200个座位的飞机横越国内飞行一次,航空公司的成本是20 万元。
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座位的平均成本是20 万元/200,即1000元。
假设一架飞机即将起飞时仍有10 个空位。
在登机口等退票的乘客愿意支付800元买一张票。
航空公司应该卖给他票吗?2.小李最近正在考虑是上一个电脑培训班还是会计培训班。
电脑培训班收费5000元;会计培训班收费3000元。
If电脑——能使当年收入增加6000元,if会计——能使当年收入增加5000元,如果从当年的收益和成本分析,小李应选择哪种培训?1、列举一个你在生活中面临的重要权衡取舍的例子2、你正想决定是否去度假。
度假的大部分成本(机票、旅馆、放弃的工资)都用人民币来衡量,但度假的收益是心理的。
你将如何比较收益与成本?3、假定比尔·盖茨是世界上打字速度最快的人,他应当自己打字还是雇秘书打字?请用机会成本解释其理由。
4、三个魔力饮料的经理正在讨论可能的生产增加。
每位经理提出了作出这个决策的一种方法:经理A:我们应该检查一下我们公司的生产率,即每个工人生产的产品数量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
经理B:我们应该检查一下我们的平均成本,即每个工人的成本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
经理C:我们应该检查一下多卖一公斤饮料的额外收益大于还是小于额外的成本。
你认为谁对?为什么?5、你的室友做饭比你好,但你清扫房间可以比你的室友快。
如果你的室友承担全部做饭工作,你承担全部清扫工作,这比你们平均分摊每一项工作时你要花费的时间多了,还是少了?试举一个类似的例子,说明专业化和贸易如何使两个国家的状况变得更好。
1、下列属于实证经济学说法的是(C )A.失业救济太低B.降低失业比抑制通货膨胀更重要C.医生挣的钱比清洁工多D.妇女与男子应该同工同酬2、下列属于规范经济学说法的是(C )A.萧条时期,产出下降而失业上升B.低利率会刺激投资C.应该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D.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降低利率3.资源稀缺性是指( B)A.世界上的资源最终会由于人们生产更多的物品而消耗光B.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资源的绝对数量减少D.商品相对于人们的购买力不足第一章教学要求:1.掌握需求、供给的含义及其三种表示方式。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题

分析题集锦1、据估算,美国的边际消费倾向现在约为0.68,中国的边际消费倾向约为0.48。
也许这种估算不一定十分准确,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的边际消费倾向低于美国。
为什么中美边际消费倾向有这种差别呢?一些人认为,这种差别在于中美两国的消费观念不同,美国人崇尚享受,今天敢花明天的钱,中国人有节俭的传统,一分钱要瓣成两半花。
但在经济学家看来,这并不是最重要的。
消费观念属于伦理道德范畴,由经济基础决定,不同的消费观来自不同的经济基础。
还要用经济与制度因素来解释中美边际消费倾向的这种差别。
美国是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经济总体上是稳定的;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善,覆盖面广而且水平较高。
而我国正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讨论题:1.从这个案例当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如果要提高我国的边际消费倾向,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答案要点: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中美边际消费倾向之比较说明我国边际消费倾向明显的低于美国。
(2分)我认为存在以下的原因:首先来看收入。
美国是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尽管也经常发生经济周期性波动,但经济总体上是稳定的。
经济的稳定决定了收入的稳定性。
当收入稳定时,人们就敢于消费,甚至敢于借贷消费了。
中国是一个转型中的国家,正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尽管经济增长速度快,但就每个人而言有下岗的危险,收入并不稳定。
这样,人们就不得不节制消费,以预防可能出现的下岗及其他风险。
(3分)其次来看制度。
人们敢不敢花钱,还取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性。
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善,覆盖面广而且水平较高。
失业有失业津贴,老年人有养老金,低于贫困线有帮助,上大学又可以得到贷款。
这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使美国人无后顾之忧,敢于消费。
(3分)但中国过去计划经济下的社会保障体系被打破了,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而且受财政实力的限制也难以在短期内有根本性的改变,从而要为未来生病、养老、孩子上学等必需的支出进行储蓄,消费自然少了。
微观经济学案例1

微观经济学案例1微观经济学案例1:市场需求与供给分析1. 案例背景在某个虚构的市场中,有一种商品被广泛销售,我们将其称为“产品X”。
为了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关系,我们进行了一项研究。
2. 市场需求分析通过市场调研,我们收集了关于产品X的需求数据。
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绘制出市场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显示了在不同价格下,市场上消费者愿意购买的产品X的数量。
假设需求曲线是一个下降的曲线,即价格越高,消费者愿意购买的产品X的数量越少。
这是基于一般经济原理的假设,即价格上升会降低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和意愿。
3. 市场供给分析同时,我们还收集了关于产品X的供给数据。
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绘制出市场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显示了在不同价格下,市场上生产者愿意提供的产品X 的数量。
假设供给曲线是一个上升的曲线,即价格越高,生产者愿意提供的产品X的数量越多。
这是基于一般经济原理的假设,即价格上升会激励生产者增加供给。
4. 市场均衡分析通过将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放在同一个图表上,我们可以找到市场的均衡点。
市场均衡点是指市场上需求和供给相等的价格和数量。
假设市场均衡点的价格为P*,数量为Q*。
在这个价格和数量下,市场上的需求和供给完全匹配,不存在供过于求或求过于供的情况。
5. 市场失衡分析如果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即P > P*,那么市场上的供给将超过需求,会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
这可能导致生产者降低价格,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购买产品X。
相反,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即P < P*,那么市场上的需求将超过供给,会出现求过于供的情况。
这可能导致生产者提高价格,以限制消费者的购买量。
6. 市场调整过程当市场处于失衡状态时,会发生市场调整过程,以恢复市场均衡。
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生产者会降低价格,以增加销量。
随着销量的增加,供给逐渐减少,直到供给和需求相等为止。
在求过于供的情况下,生产者会提高价格,以减少销量。
随着销量的减少,供给逐渐增加,直到供给和需求相等为止。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1-4章)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案例1:公园门票降价或涨价的启示2001年夏,苏州乐园门票从六十元降到十元。
一时间趋之者众,十天该园日均接待游客量创下历史之最,累计实现营业收入四百万元以上。
10元门票引来25万人盛夏的苏州乐园,十分过瘾地火了一把。
"火",是自7月20日傍晚5时点起来的。
这是该园举办"2001年仲夏狂欢夜"的首日,门票从60元降至10元。
是夜,到此一乐的游客竟达7万之多,大大出乎主办者顶多“3万人”的预测这个数字,更是平时该园日均游客数的15至20倍,创下开园4年以来的历史之最。
到7月29日,为期10天的“狂欢夜”活动落下了帷幕。
园方坐下来一算,喜不自禁:这天累计接待游客25万余人,实现营业收入400万元以上,净利润250万余元。
正常情况下,苏州乐园的门票每人每张60元,每天的游客总数在3000-4000人之间,营业时间从上午9时到下午5时。
而“狂欢夜”是在“业余”时间进行,即从每天下午5时到晚上10时,门票却降到10元。
就是说,“狂欢夜”这10天,这家乐园在不影响白天正常营业的情况下,每天延长了5小时的营业时间,营业额和利润就翻了一番以上。
“狂欢夜”与该园举办的“第四届啤酒节”是同时进行的。
42个相关厂家到乐园助兴--其实,厂家是乘机宣传和推销自己的产品。
据园方介绍,以往搞啤酒节,乐园是要收取厂家一定的“机会”费用的,但是,这次却基本不收或少收些许,而厂家须向游客免费提供一些“小恩小惠”--企业的广告宣传品等。
减免了货币的支付,厂家岂有不乐的?园方也承认,众厂家的参与,带来大笔场地费,降低了乐园搞“狂欢夜”活动的风险,不过,它并非这次活动最后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火”一把的关键,是原先60元一张的门票陡降到10元钱。
非但如此,每位到乐园过“狂欢夜”的,凭门票,还可以领到与10元门票同等价值的啤酒、饮料和广告衫等。
需要说明的是,白天购60元门票入园后,园内的多数活动项目就不再收费;而购10元门票入园后,高科技项目和水上娱乐项目等仍要适当收取一点费用。
大一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案例1:柠檬市场问题(次品市场问题)举一个例子:二手车市场,由于买家卖家信息不对称,显然卖家比买家拥有更多的信息,两者之间的信息是非对称的。
买者肯定不会相信卖者的话,即使卖家说的天花乱坠。
买者惟一的办法就是压低价格以避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损失(既买家更倾向于用更低的价格去买车,以避免买到的车并没有卖家所说的那么好)。
买方提供过低的价格也使得卖车者不愿意提供高质量的产品。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卖家由于很难得到好价格(在二手车市场信息不对称情况以及买家心理情况决定下),对于高质量的车的在二手市场需求逐渐减少,低价格质量一般的车却比较受欢迎。
从而低质品充斥市场,高质品被逐出市场。
然而,存在这样一种矛盾现象,低质品充斥市场,是买方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买方倾向于用较低价格购买较高质量。
而卖方倾向于高价格卖低质量,于是,买方尽量避免进入二手车市场,于是最后导致二手车市场萎缩。
此个概念对我国股市或者人才市场都受用。
人才市场中:个人倾向去工资高环境好的企业,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企业为了避免聘请的人才不符合要求,而希望以更低工资聘用员工,而员工趋向利用最大化的选择,使得员工减少应聘工资低的公司。
在我国股市中,从“郑百文”、“ST猴王”,到“银广夏”无一不是踩着信息不对称的钢丝在跳舞,一旦不知情的股民最终发现了那枚光闪闪的硬币的另一面时,市场开始逆向选择,钢丝断裂,股价大跌,股民丧失信心。
所以证监会才会加大监管力度,清除股市中的“柠檬”,重塑股民信心。
案例2:价格到底谁说了算2003年7月15日,民航国内航空运输价格改革方案听证会在北京举行。
虽然此次听证会受非典影响延期两个多月,但社会对它的关注丝毫没减。
值得回味的是,中国的改革就是从价格改革入手的。
问题是,为什么改革这些多年,我们还停留在要由政府出面,为民航这样的垄断行业扩价格听证会的阶段,而不能由市场来决定价格呢?实事求是地说,这些年政府为了把垄断行业推向竞争的市场,是做了不少工作的。
微观经济学例题

1988 年旱灾对供应的冲击1988 年,美国中西部出现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旱灾。
当年的玉米产量比原来预计下降35%,黄豆产量下降超过20%,小麦产量下降超过10%,而大麦和燕麦的产量下降超过40%。
随着灾情的发生和扩展,经济学家感到有必要对其后果做出预测,以便供政府参考,制定有关应变措施。
首先我们确定一件事,即这场旱灾已经大幅度减少了谷物的产量,供不应求的局面已经不可避免。
因此这场旱灾可以看作是将谷物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我们由此得出结论:在需求曲线一定的前提下,供给曲线大幅左移应该导致农产品价格大幅上升。
具体而言就是在当年夏末时节玉米价格已经迅速至上升80%,黄豆价格也上升了接近70%,而小麦价格则上升50%。
由于谷物是许多其他产品(尤其是畜牧产品)的基础,经济学家同时运用供求关系模型预测这场旱灾对其他产品的供求状况的影响。
例如,谷物是牲畜的主要食粮,随着谷物价格上升,养殖牛羊等各种牲畜的利润便相应下滑,农民的积极性难免受到负面影响。
因为牲畜每天都需要喂养,多留一天无疑意味着耗费更多的谷物,成本也相应越高,于是农场里出现了农民纷纷提前宰杀牲畜出售的现象。
结果在1988 年,市场上可供选购的肉类供应量稍稍上升,虽然只是短期现象,却引起了肉类价格的轻微下降。
与此同时,农产品的价格上升引起相关替代产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即需求上升。
结果证明这样的分析相当准确,仅在当年7月间,不受中西部旱灾影响的其他农产品(包括蔬菜和水果)的价格就已经上升5%,而且继续上涨。
假定某消费者的需求的价格弹性Ed=1.3,需求的收入弹性Edm=2.2,求:(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下降2%对需求数量的影响。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提高5%对需求数量的影响。
1990年,作为力图削减美国财政赤字的一揽子计划的一部分,美国国会同意对价格昂贵的奢侈品征收10%的“奢侈品税”。
这样的奢侈品包罗万象,几个明显例子就是豪华游艇、私人飞机、高级轿车、珠宝首饰和皮革。
微观经济学原理案例解析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第二章 微观经济学原理 一个例子
微观经济学
《调查》杂志某作者将1.11美元支票送给全美最富有 的58位名人(包括娱乐体育明星、成功企业家),其 中26人不顾麻烦兑现了支票。接着,这26人又收到了 一张0.64美元的支票,这次只有13人兑现。 然后,这 13人每人得到0.13美元的支票,其中2人兑现了支票。
第二章 微观经济学原理
微观经济学
三、案例解析:
比尔· 盖茨会不会去捡掉在地上的
100美元?
第二章微观经济学原理
关于比尔· 盖茨的传说
比尔· 盖茨不会去捡掉在地上的
100美元。
微观经济学
பைடு நூலகம்
原因:其弯腰捡钱的时间能赚
取的钱超过100美元。
第二章 微观经济学原理 事实是否如此呢?
上述观点将平均和边际概念搞错,从边际 的角度看,比尔盖茨现在有多少钱作为沉 没成本不影响其捡不捡钱的决策。 答案:比尔· 盖茨会去捡钱。
第二章 微观经济学原理 说明
边际而不是平均思维在人们决策中起着关键作 用。 随着边际收益的下降,或边际成本的上升,支 票兑现,或比尔· 盖茨的捡钱的概率会下降。
去开会或散步?有人看见还是无人看见?
微观经济学
第二章 微观经济学原理 成本都是主观的
只有比尔· 盖茨自己才知道自己在特定时刻的 成本和收益,自己会不会捡钱。
微观经济学01-第六讲案例分析_30

6.1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春节的洗车服务涨价案例内容《楚天金报》2013年2月3日报道:今年春节假日,武汉洗车价格普涨到每台60元,不少网友发帖抱怨洗车店“趁节打劫”,但物价部门和受访律师表示政府对洗车业价格没有强制性规定,价格波动属于市场行为。
位于汉口天门墩一家汽车美容店店主说,从小年到初八洗车60元,别人涨,我们也得涨,去年同期也涨得蛮高,每天也不愁生意,一天要洗好几十台车。
在常青花园机场高速高架桥下一家洗车店,涨价信息在显眼处张榜:2月1日到3日,普通车30元;腊月二十四到初六执行春节价格,普通车即5座轿车每次60元,越野车每次70元,商务车每次80元。
武昌区物价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政府对洗车业价格没有强制性规定,临近春节,洗车价格上涨,价格波动属于市场行为,物价部门没有法律依据来制裁这种涨价行为。
湖北金卫律师事务所李光福律师说,根据《价格法》的规定,我国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洗车服务不属于重要的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因此不宜由政府部门对其价格进行指导和干预。
另外,人工费在洗车成本中占了很大比重,临近春节,农民工纷纷返乡过年,洗车工人供不应求,洗车价随之上涨即在情理之中。
尽管物价部门和受访律师都称洗车价格波动属“市场行为”,但涨价还是引发大量车主吐槽。
在一家医院工作的车主侯先生对记者说,这个价涨得太离谱了,如果其他行业也这样,那出租车起步价岂不是可以涨到30元、40元,照样有乘客;医院也有理由涨到平时几倍,春节期间急着要看病的人高价也会看,建议工商、物价部门给个指导价。
在一家科技公司上班的车主张先生也告诉记者,不能“瞎涨”。
《北京晨报》2013年2月12日也刊载了题为《北京春节洗车费涨至220元》的报道。
文中称:趁着春节涨价的还不只饭馆,记者发现洗车的价格也翻了几番,在京广桥附近的一家洗车店排队洗车的有近20辆车,原来20元的洗车价现已经涨至150元,而原本在店中办理的洗车卡在春节期间也不能使用。
微观经济学经典案例分析

案例: 谁在消费昂贵? 奢侈品消费群调查1. 使用范围: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2. 要考核的知识点:决定消费者选择的因素;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偏好的改变与需求规律;奢侈品消费与需求规律。
3.思考题:(1)就你目前的状况,对你自己来说,什么样的东西会是奢侈品?你用的是什么标准来定义奢侈品的?(2)你能否总结一下目前我国影响奢侈品消费的因素有哪些?其表现如何?(3)用你学习过的理论来分析奢侈品消费问题?(4)在我国目前情况下,人们奢侈品消费对经济发展有何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在女生张茜的想像中,一个标准的“中国奢侈品消费者”存在两种分裂的形象:平时穿着amarni中规中矩的套装、在北京CBD林立的高档写字楼中有一间自己的办公室、英语流利、每年去欧洲度假一个月;或者——另一种“可怕”的情况:穿着皮尔卡丹的西装、系着金利来皮带,用带有浓重乡音的普通话告诉香港的某位售货小姐“要买一块劳力士金表”。
根据中国品牌战略协会杨清山秘书长的研究,中国目前的奢侈品消费人群已经达到总人口的13%,并且还在迅速的增长中。
迅速富起来的中国人正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实现着自己心目中的奢侈梦想。
一、奢侈品的消费增长与GDP增长仅仅在数年之前,全世界奢侈品牌关注的还不是中国,而是台湾、香港等亚洲的几条“小龙”,再往前追溯,日本人在欧美一度就是有钱人的代名词。
杨清山对此做出了解释:一个国家奢侈品的消费增长大概应该是其GDP增长的两倍左右。
因此,当亚洲人面对自己突然增加的财富时,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富贵的标志”——奢侈品来表明自己新的经济和社会地位,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心理需求。
他谈到自己曾经到过的一个中国内地小城,那里的人们在不知道“比萨”为何物的情况下,对奢侈的憧憬就是“等我有钱了,一定要吃一顿比萨”。
对于在上海一家广告公司工作的高小姐来说,她的“比萨”是一个标价5700元的Ferragamo白色挎包,在买这个包之前,她犹豫了很长时间。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品缺乏弹性。
P
图1中, D1为衣服类商品的需求曲线,
D2
D2为电脑类产品的需求曲线。当价格从
D1
P1降到P2时,D1的需求从Q1升到Q4, 而D2的需求从Q2升至Q3。虽然两种商品
P1
随着价格的下降需求都在有所上升,但明显 P2
可以看出D1需求上升幅度要远远高于D2。 这就是商家在促销时选择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 原因。
案例3:谷贱伤农
• 问题: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谷贱伤农的情况?
• 分析思路:
•
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某种商品的价格每变动1%时所引起的需求
量变化的百分数。通常,商品的需求量和它的价格呈反方向变动关系,
因此,需求价格弹性总是负值。一般地,我们总是关心需求价格弹性
的绝对值以便进行比较。我们把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大于1的商品称
• 目前中国内地的整体智能手机市场正在降温——今年8月份,其智 能手机销量首次出现同比下滑,下滑幅度为4%。,但是苹果的销量确 一直居高不下。据国外媒体报道,苹果iPhone在中国内地的受欢迎程 度没有下滑的迹象。最新数据显示,在中国内地,已有超过700万部 iPhone 6s 和iPhone 6s Plus被激活。
3、一般来说,作为消费品,猪肉的价格弹性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对低 收入人群更是这样。但是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猪肉成了一日三餐的 常见食物,其价格弹性也呈现下降趋势。
案例2 ❀“双十一”促销❀
“光棍节”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节日,只是源自年轻人对11月11日的 戏谑,而现在这一戏谑的节日成为网购狂欢节的代名词。围绕“双十一 ” 的电商争夺早在十月份就已打响。
Q1 Q2 Q3 Q4 图1
分析:
2、促销利润分析
促销期间,包括很多国内甚至国际知名品牌都已五折销售,难道真像
微观经济学曼昆案例分析练习题

微观经济学曼昆案例分析练习题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微观经济学(曼昆)案例分析练习题1、假设我们有以下自行车的市场供给与需求表:a.画出自行车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
b.自行车的均衡价格是多少?c.自行车的均衡数量是多少?d.如果自行车的价格是100美元,存在过剩还是短缺有多少单位过剩或短缺这将引起价格上升还是下降e.如果自行车的价格是400美元,存在过剩还是短缺有多少单位过剩或短缺这将引起价格上升还是下降f.假设自行车市场的工会为增加工资而谈判。
此外,再假设这个事件增加了生产成本,使自行车制造不利,而且,在每种自行车价格时减少了自行车供给量20辆。
在图4_2中画出新的供给曲线以及原来的供给和需求曲线。
自行车市场新的均衡价格和数量是多少?【参考答案】:a.b .300美元。
c .50辆自行车。
d .短缺,70—30=40单位,价格将上升。
e .过剩,60—40=20单位,价格将下降。
f.均衡价格为400美元,均衡数量为40辆自行车。
2、假设《每日新闻》估计,如果它把自己报纸的价格从1美元提高到1.5美元,那么订户数就将从5万下降到4万。
a .当用中点法计算弹性时,《每日新闻》的需求价格弹性是多少?b .使用中点法的好处是什么?c .如果《每日新闻》只关心总收益最大化,它应该把报纸的价格从1美元提高到1.5美元吗为什么该提价或不该提价【参考答案】:a .(10000/45000)/美元/美元)=。
b.用中点法的好处是,无论你从价格为1美元开始上升到美元,还是从美元开始下降到1美元,弹性的值是相同的。
c.应该提价。
因为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缺乏弹性),价格上升将增加总收益。
3、对下列每一对物品,你预期哪一种物品更富有供给弹性为什么a.电视;海滩的地产b.下一周的原油;明年的原油c.凡·高的油画;凡·高同一张油画的印刷品【参考答案】:a.电视,因为电视价格上升可以引起电视生产增加,而海滩地产是固定的。
微观经济学分析题

微观经济学分析题这是同学的回答,我认为主要观点已回答,给大家参考:美国作家写的一篇小说,写的是一个画家总不得志,作品卖不出去。
于是,他和朋友策划了一个骗局,宣称该画家已死,并请一些评论家对其作品进行狂轰乱炸式的赞扬。
于是,这些原本卖不出去的画价格狂升,他们着实发了一笔财。
但却无法以原来的身份生活并作画了。
按经济学原理策划了此事,如何分析此事,答:在这个案例中,人死的画属于供给无弹性商品,由于Es=0,无论价格如何变动,其供给量也是不会变化的,供给曲线是垂直于横轴的一条直线。
所以,消费者都会认为其是极其珍贵的商品,无法复制,所以价格狂升,作家发了一笔横财。
想减少人们吸烟的数量。
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使香烟和其他烟草产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如公益广告、香烟盒上有害健康的警示以及禁止在电视上做香烟广告等,都是旨在减少任何一种既定价格水平时香烟需求量的政策。
如果成功了,这些政策就使香烟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另一种方法是,提高香烟的价格。
例如,如果政府对香烟制造商征税,烟草公司就会以高价的形式把这种税的大部分转嫁给消费者。
较高的价格鼓励吸烟者减少他们吸的香烟量。
在这种情况下,吸烟量的减少就不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
相反,它表示为沿着同一条需求曲线移动到价格更高而数量较少的一点上。
一个相关的问题是,香烟的价格如何影响大麻这类非法毒品的需求。
香烟税的反对者经常争论说,烟草与大麻是替代品,因此,高香烟价格鼓励使用大麻。
与此相反,许多毒品专家把烟草作为“毒品之门”,它引导青年人享用其他有害物质。
大多数数据研究与这种观点是一致的:他们发现降低香烟价格与更多使用大麻是相关的。
换句话说,烟草和大麻看来是互补品,而不是替代品。
要分析该案例,必须掌握两个基本原理:(1)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区别。
在本案例第一段,对香烟制造商征税,从而提高香烟价格,这是影响需求量变动的因素。
增加公益广告、香烟盒上有害健康的警示以及禁止在电视上做香烟广告等,这是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题集锦
1、据估算,美国的边际消费倾向现在约为,中国的边际消费倾向约为。
也许这种估算不一定十分准确,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的边际消费倾向低于美国。
为什么中美边际消费倾向有这种差别呢
一些人认为,这种差别在于中美两国的消费观念不同,美国人崇尚享受,今天敢花明天的钱,中国人有节俭的传统,一分钱要瓣成两半花。
但在经济学家看来,这并不是最重要的。
消费观念属于伦理道德范畴,由经济基础决定,不同的消费观来自不同的经济基础。
还要用经济与制度因素来解释中美边际消费倾向的这种差别。
美国是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经济总体上是稳定的;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善,覆盖面广而且水平较高。
而我国正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讨论题:1.从这个案例当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如果要提高我国的边际消费倾向,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答案要点: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中美边际消费倾向之比较说明我国边际消费倾向明显的低于美国。
(2分)
我认为存在以下的原因:
首先来看收入。
美国是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尽管也经常发生经济周期性波动,但经济总体上是稳定的。
经济的稳定决定了收入的稳定性。
当收入稳定时,人们就敢于消费,甚至敢于借贷消费了。
中国是一个转型中的国家,正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尽管经济增长速度快,但就每个人而言有下岗的危险,收入并不稳定。
这样,人们就不得不节制消费,以预防可能出现的下岗及其他风险。
(3分)
其次来看制度。
人们敢不敢花钱,还取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性。
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善,覆盖面广而且水平较高。
失业有失业津贴,老年人有养老金,低于贫困线有帮助,上大学又可以得到贷款。
这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使美国人无后顾之忧,敢于消费。
(3分)
但中国过去计划经济下的社会保障体系被打破了,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而且受财政实力的限制也难以在短期内有根本性的改变,从而要为未来生病、养老、孩子上学等必需的支出进行储蓄,消费自然少了。
(3分)
最后边际消费倾向还与收入分配状况相关。
在总收入为既定时,收入分配越平等,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越高,收入分配越不平等,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越低。
这是因为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低而穷人的边际消费倾向高。
中国目前的收入不平等比美国严重,因此,边际消费倾向低也是正常的。
(3分)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应该从上述几个方面入手提高我国边际消费倾。
(1分)
2、19世纪80年代着名的奥地利经济学家庞巴维克在其于1888年出版的《资本实证论》中以一个十分通俗的例子做了论证:一个农民在原始森林中建了一座小木屋,独自在那里劳动和生活。
他收获了5袋谷物,这些谷物要用到来年秋天,但不必留有剩余。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衣食无忧,却牢骚满腹,他们总是“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就骂娘”。
这使很多学者和官员十分困惑:难道是人们的道德水平在不断地下降吗请用所学的经济学理论解释以上现象。
据报道,英国科学家说他们破解了人类最大的一个谜团,真正的幸福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幸福(F)=P+5E+3H。
P代表个性,包括世界观、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E代表生存状况,包括健康状况、财政状况和交友的情况;H代表更高一级的需要,包括自尊心、期望、雄心和幽默感等。
有的学者把这一公式进一步简化为:幸福(F)=E/D。
E代表效用,D代表欲望。
也就是说,幸福与效用成正比,与欲望成反比。
但问题是效用特别是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正是这种递减使人们感觉到“天天吃着山珍海味也吃不出当年饺子的香味”。
所谓边际效用,是指该物品在具体合理使用时可能产生的最小效用。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正是按照这一规律活动的。
对于这一点,他是一个善于精打细算的人,因而安排了一个在一年内使用这些谷物的计
划。
一袋谷物是他维持生存所必需的。
第二袋是在维持生存之外来增强
体力和精力的。
此外,他希望有些肉可吃,所以留第三袋谷物来饲养鸡、
鸭等家禽。
他爱喝酒,于是他将第四袋谷物用于酿酒。
对于第五袋谷物,
他觉得最好用它来养几只他喜欢的鹦鹉,这样可以解闷儿。
显然,这五
袋谷物的不同用途,其重要性是不同的。
假如以数字来表示的话,将维
持生存的那袋谷物的重要性可以确定为12,其余的依次确定为10、8、
6、4。
现在要问的问题是:如果一袋谷物遭受了损失比如被小偷偷走了,
那么他将失去多少效用假如损失了一袋谷物,这位农民面前只有一条惟
一合理的道路,即用剩下的四袋谷物供应最迫切的四种需要,而放弃最
不重要的需要,或者说是放弃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由谁来决定呢庞巴维
克发现,边际效用量取决于需要和供应之间的关系。
要求满足的需要越
多和越强烈,可以满足这些需要的物品量越少,那么得不到满足的需要
就越重要,因而物品的边际效用就越高。
反之,边际效用和价值就越低。
从边际效用理论的角度看,“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是十分
正常的。
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碗里的肉越来越多,而且很容易满足,
对于很多人来讲,肉的边际效用非常低,价值也不高。
他们放下筷子骂
娘骂得并不是碗里的肉少,而骂的是边际效用高的东西,比如“昨天看戏
没有买到最好的票”等。
也就是说,人们的生活好了之后,边际效用高的
往往是一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诸如医疗服务、物业管理等等软的
东西。
这就要求政府要从过去只是关注人们碗里的肉转变到要关注堵
车、看病难、拆迁等事情上来。
3、论述题:要求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
但由于缺乏核心技术,缺少自主知识产权,我国仍主要靠廉价劳动力、资源消耗、土地占用和优惠政策赢得竞争优势,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仍处于低端位置。
材料二、有数据显示,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75%靠技术进步,25%靠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的投入,而我国的情况恰好相反。
我国主要行业的关键设备与核心技术基本依赖进口。
这种状况如不改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就会严重掣肘我国经济的发展。
材料三、当今世界,人类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科技竞争日趋激烈。
对此我们别无选择,必须把自主创新作为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大力提高技自主创新能力。
今年7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又强调,要把自主创作为制定“十一五”规划的着力点。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上述材料反映什么经济现象
(2)科技自主创新体现的经济学原理是什么
(3)说明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经济学意义。
(1)材料一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缺乏核心技术,缺少自主创新能力,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仍处于低端位置,缺乏国际竞争力。
材料二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由于缺少自主创新,经济增长方式仍处在粗放型阶段。
材料三表明党中央要把自主创新作为制定“十一五”规划的着力点,体现了党中央对提高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高度重视。
三则材料共同说明:要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就要提高我国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2)科技自主创新体现的经济学原理是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要求和体现。
②发展是硬道理,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客观要求。
③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也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
④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也是增强国际竞争力,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战略的要求。
(3)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②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③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④也是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