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寓言二则
公开课寓言二则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猴子学艺》故事简介: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聪明的猴子,它听说人类的世界里有很多奇妙的知识,于是决定去学习。
猴子来到了人类居住的地方,找到了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工匠,向他请教各种技艺。
老工匠看在猴子诚恳的眼神里,决定免费教授猴子技艺。
然而,猴子学艺心切,却总是急于求成,结果学到的技艺都是半途而废。
笔记摘抄:1. 猴子学艺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任何技艺都需要耐心和恒心,不能急于求成。
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掌握真正的技能。
2. 老工匠的耐心和爱心,让我们看到了教育者的伟大。
他们愿意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培养下一代,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 猴子虽然聪明,但过于自负,导致学艺不成。
这告诉我们,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4. 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不能盲目跟从他人。
猴子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学习,结果一事无成。
5. 猴子学艺的故事,还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我们要学会发现自己的优点,同时也要正视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二、《井底之蛙》故事简介:在一片广阔的田野上,有一口井,井底有一只青蛙。
青蛙每天生活在井底,只知道井口那么大的天空。
有一天,一只从远处飞来的鸟儿告诉青蛙,外面的世界非常美好。
青蛙不相信,认为自己的井就是整个世界。
直到有一天,青蛙跳出井口,才真正见识到了外面的世界。
笔记摘抄:1. 井底之蛙的故事告诉我们,人要有广阔的视野,不能被局限在狭小的空间里。
我们要学会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了解更多的世界。
2. 青蛙在井底生活久了,已经习惯了那种狭小的环境。
这告诉我们,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我们要努力摆脱不良环境,寻求更好的发展。
3. 青蛙不相信鸟儿的话,说明它缺乏信任。
这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学会信任他人,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 青蛙跳出井口后,对外面的世界感到震惊。
这告诉我们,要勇于尝试新事物,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5. 井底之蛙的故事还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
三年级语文寓言二则
“滥竽充数”的三种日常用法:
①用来比喻没有真正才干而混在行家里充数的人。 • 例:像南郭先生那样滥竽充数的人,终有一天回露出真面 目的。 • ②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近义词:以次充 好 鱼目混珠 • 例:小王买了一箱苹果,只有最上面一层是好的,底下全 坏了,他生气的说:“这个黑心老板真会滥竽充数!” • ③有时也用来自谦,表示谦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滥竽 充数。 • 例:王老师经常受邀参加一些讲师团到各个学校作报告, 可每到一地他总是谦虚的很,常常说:“我哪是什么讲师? 我是滥竽充数的。”
执教:钱萌 制作:钱萌
寓 言 二 则 之
• 竽的图片
比较句子哪一句更好,说说理由
• 每逢吹竽,他也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 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 每逢吹竽,他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
•
听竽者的 喜好
告诉我们:
滥竽充数
②
① ③
宣王使人吹竽 ,必三百人。南郭 ④ ⑤ ⑥ 处士 请为王吹竽,宣王说 之,廪食 ⑦ 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 立,好一一 听之,处士逃。
• • 【字词注释】 • ①选自《韩非子》。③南郭:城南边。④处士:没 有做过官的读书人。⑤说(yue):同“悦”,喜欢。 ⑥廪(l!n)食:官府发给的粮食,就是薪俸。⑦湣 (m!n)王:齐宣王的儿子。
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揠苗助长课堂笔记
《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一、亡羊补牢1. 传说中,有一个农民失去了一只羊,而他选择放任这只羊丢失而不去寻找。
然而,几天后,他又失去了第二只羊。
这次,他感到非常痛心,于是他决定去找回第一只丢失的羊。
不久,他找回了第一只羊。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及时补救错误和缺点,可以避免更大的损失。
2. 对于这则寓言,我们不妨从人生的角度去思考。
在我们的成长和生活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差错和失误。
有时候,我们可能因小失大,所以及时发现并补救问题尤为重要。
一个人在工作中犯了一个小错误,如果能够及时找出错误并纠正,就可以避免引起更大的损失。
亡羊补牢这一寓言告诉我们要懂得及时纠正错误和弥补缺憾。
3. 在教育中,亡羊补牢的寓意也同样重要。
教育者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错误,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纠正,以避免问题扩大化。
学生也要懂得及时反思和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样才能更好地成长和进步。
二、揠苗助长1. 在古代,有一个农夫播种完稻谷后,看到稻苗发芽得很慢,于是就急不可耐地去拉苗,希望它们能够快点长高。
然而,他的这种做法却让稻苗倒下了,最终导致了收成的减少。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有时候过于急躁和不切实际的做法会适得其反。
2. 这则寓言也给我们在教育和工作中以启示,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因为急功近利,希望一蹴而就,或者过分追求速成和功利。
然而,这种做法往往会适得其反,甚至导致不良后果。
在教育中,老师和家长可能会希望孩子立刻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是过分的逼迫和急切往往会给孩子带来心理负担和学习焦虑,甚至引起逆反心理。
揠苗助长告诉我们要有耐心和恒心,循序渐进,不可急功近利。
3. 在工作中,也同样需要踏实和持之以恒。
有时候,一味追求速成和功利,不仅会让工作质量大打折抠,还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揠苗助长告诉我们要懂得耐心和坚持,不可因急躁和不切实际的做法而适得其反。
结语1. 从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这两则寓言中,我们可以看到道理都是相通的,即正确面对问题,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避免盲目急躁和不切实际的做法。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寓言故事中心思想
三年级下册语文
——第二单元·寓言故事·中心思想
1、《守株待兔》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抱有侥幸心理,不要总想着不劳而获,如果不付出努力,而寄希望于意外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2、《陶罐和铁罐》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3、《鹿角和鹿腿》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价值,不能只凭外表去判事物的好坏
4、《池子与河流》告诉我们:不要贪图安逸虚度年华,应当为
社会多作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
5、《南辕北辙》告诉我们:做事情要确立正确的方向,如果方向错了就会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远。
6、《北风和太阳》告诉我们:如果只看自己的长处,忽略自己短处,只能以失败告终。
三年级下册语文
——第二单元·寓言故事·中心思想
1、《守株待兔》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抱有侥幸心理,不要总想着不劳而获,如果不付出努力,而寄希望于意外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2、《陶罐和铁罐》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3、《鹿角和鹿腿》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价值,不能只凭外表去判事物的好坏
4、《池子与河流》告诉我们:不要贪图安逸虚度年华,应当为社会多作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
5、《南辕北辙》告诉我们:做事情要确立正确的方向,如果方向错了就会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远。
6、《北风和太阳》告诉我们:如果只看自己的长处,忽略自己短处,只能以失败告终。
寓言二则课文
寓言二则课文1. 原文- 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
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
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 街坊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2. 字词解释- 亡:丢失。
- 牢:养牲畜的圈。
- 窟窿:洞。
- 街坊:邻居。
3. 寓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4. 重点句子分析- “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这是养羊人第一次丢羊后的想法,他没有认识到羊圈破损会继续造成羊的丢失,表现出他的固执和短视。
-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这里体现出养羊人在第二次丢羊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明白了及时补救的重要性。
5. 课后练习思路(假设)- 如果有要求用“亡羊补牢”造句,可以这样写:小明在期中考试中数学成绩不理想,但他亡羊补牢,每天认真复习数学知识,期末考试取得了好成绩。
- 如果是让复述故事,可以按照故事的起因(羊圈破了,羊丢了一只)、经过(街坊劝告不听,继续丢羊)、结果(修羊圈后羊不再丢)的顺序进行复述。
1. 原文- 宋国有个农夫,他巴望着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就天天到田边去看。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 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 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死了。
三年级下册第9课《寓言两则》
词语解释:
叼走:衔在嘴里拖着。
街坊:邻居。
劝告:说服,讲清道理,使人感动听从。
后悔:懊恼过去做得不对。
四、学习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1.出示课件,思考:《亡羊补牢》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养羊人第一次丢羊后,不听街坊的劝告,第二天又丢了羊。他后悔没有听街坊劝告,赶紧把羊圈修好,从此,再也没有丢羊。)
课 时 计 划
课题
9 寓言两则
教学
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生词,能够正确读写。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两则寓言故事。
3.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材分析
重难点
1、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两则寓言故事。
2、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训练点
读了《南辕北辙》,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些什么?动笔写一写。
“驾驶”都是形声字,“马”表示意思,“加”、“史”表示字的读音。“奔驰”这两个字在电视广告上见过。
2.在小组内互相听读课文,读通课文之后,看看有没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3.学生质疑。
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三、再次朗读,解决问题
1.请大学带着刚才的问题再读课文,看看你有什么发现。(边读书边思考)
板书课题:南辕北辙
请学生观看动画片《南辕北辙》问:动画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拿出字典,自己读书,试着读懂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
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找找生字的特点,比如:
“辕”和“辙”都有车字旁,表示和车有关系。
“固”很有趣,古表示它的读音,大口框表示它的意思是非常结实,可以组成“坚固”、“牢固”。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寓言两则课文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寓言两则课文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寓言两则》分别是《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店铺在此整理了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寓言两则》课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寓言两则》课文-原文《亡羊补牢》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
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
原来羊圈(juàn)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kū)窿(long)钻进去,把那只羊叼(diāo)走了。
街坊劝(quàn)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南辕北辙》从前有一个人,坐着马车在大路上飞跑。
他的朋友看见了,叫住他问:“你上哪儿去呀!”他回答说:“到楚国去。
”朋友很奇怪,提醒他说:“楚国在南边,你怎么往北走呀?”他说:“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
”朋友说:“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他说:“没关系,我的车夫是个好把式!”朋友摇摇头,说:“那你哪一天才能到楚国呀!”他说:“没关系,不怕时间久,我带的盘缠(chan)多。
”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边走。
他的马越好,赶车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走得越远,就越到不了楚国。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寓言两则》课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理解“盘缠”“把式”等词语。
2、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这两个寓言故事。
3、能懂得两则寓言所蕴涵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课前准备】1、教师:挂图,生字词卡片。
2、学生:收集寓言。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东西丢了你会怎么办?(营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寓言《亡羊补牢》,看它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2 寓言二则(会认字、会写字)生字精品课件
4、学习ɑ的四个声调 字母宝宝真有趣,它有一顶神奇的 帽 子,看——
1标出四声 2认识声调符号一声 (-)
二声(ˊ)三声(ˇ) 四 声 (ˋ)。 一声平,二声扬,三 3读ɑ的四声,师范读, 配 声拐弯,四声降。 合手势读,编儿歌练读 (舢板āā水波平,舢板áá波 上行,ǎǎ下坡又上坡,àà下 坡读四声。
3、指导书写
1找一找,o 的家在哪 儿? 2师范写。
(o 占中格,(4)学生练习,师巡视, 注意个别辅导。
左上起笔,写在半圆 碰二线、三线,连接 成圆,一笔写成)
板书设计: 2、我们爱祖国 o ō ó ǒ ò
wǒ 我 guó 国
作业设计:
duǒ 朵
pō 坡 子
2、认清形
1引导学生看图,或用 自己
喜欢的方法记住“ɑ ” 形。
2师点拨笔画笔顺 3师生唱笔画书空
的
小朋友,这叫四线格, 3、指导书写 (1)认识四线格: ɑ 想回家了,它的家在哪 识汉语拼音的四线格。 这四根线构成了 3 层 楼。 老师说,学生找,第 一、二、三、四线, 上、中、下格。 (屏幕四线格小黑板) 最底下的是一楼,向
教
学 程
过
学情预设
应对策略
修改补 记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要学习 汉 语拼音啦。汉语拼音的用处可大 了!能帮我们识字、读书,还会说 一 口好听的普通话,想学吗? 想学!
拼音王国中有三大 家 族,他们分别是声 母、 韵母、整体认读 音节。 今天,我们来认识 韵
母家族中最可爱的 一
群孩子,大家一定 要 认真学,看谁学得 最 棒! 二、 认字 1、 情境导入 爸爸、妈妈、小朋友手拉手 师导语:他们一家也 在沙滩上玩 走进了我们的语文 书, 看,可爱的小姑 娘还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寓言二则酸葡萄_湘教版 (共张PPT)
•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 8/3202 1/8/320 21/8/3 2021/8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 年8月3 日星期 二2021/ 8/3202 1/8/320 21/8/3
•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 021年8 月2021 /8/320 21/8/32 021/8/ 38/3/20 21
6 寓言二则
酸葡萄
我国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小, 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 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 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 严肃认真。寓言是一座奇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 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梁上来回走几遍,我 们既看到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寓 言是一把钥匙,这把钥匙可以打开心灵之门,启发智慧,让思 想活跃。”
二、读一读,在正确的读音后面画“√”。
fǔ( )
pú( )
葡
táo( )
fǒu ( )
萄
yǎng( ) yìn( )
仰
zhē( )
jīn( )
折
三、在括号中填上动物名称。
( )争( )斗 ( )假( )威 ( )鬼( )神
( )吞( )咽 ( )飞蛋打 ( )目寸光
•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 /8/320 21/8/3T uesday , August 03, 2021
乐得三步并作两步奔了过去,馋得直流口 水,使劲地又蹦又跳。
(3)狐狸为什么没有吃到一颗葡萄?
《寓言二则》课文
《寓言二则》课文
以下是《寓言二则》的一则课文:
《蚂蚁和蜡烛》
从前有一只蚂蚁,它在夜晚找到了一根蜡烛。
它高兴地对蜡烛说:“你好,蜡烛大哥!你的光明能给我指路吗?”
蜡烛回答说:“我只能照亮我的周围,无法指引你前进。
但是你可以把我带回你们的家,我们可以一起分享光明。
”
蚂蚁觉得这个主意很好,于是它用尽力气将蜡烛背回了家。
蚂蚁的家族非常高兴,因为他们现在有了光明,不再害怕黑暗了。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当大家团结一致时,就能创造出更大的力量和更美好的生活。
就像蚂蚁和蜡烛一样,它们各自有自己的特点和能力,但是通过合作,它们共同创造了光明和幸福。
这个故事可以引发学生思考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以及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通过寓言的形式,生动地向学生传递了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智慧。
1 / 1。
三年级语文《寓言二则》教案一等奖
三年级语文《寓言二则》教案一等奖1、三年级语文《寓言二则》教案一等奖【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字词。
2、理解寓言含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情感目标】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教学重点】1、理解寓言含义。
2、学习精美的表达。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教学理念】多角度解析寓言。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课前三分钟演讲二、导入新课1、“寓言知多少”──调查学生对寓言的了解和积累。
2、寓言的特点(课件展示)──学生概述,老师总结。
3、引出课题──《白兔与月亮》。
(课件展示。
)三、简介(课件展示。
)四、熟悉课文1、范读课文。
2、学生朗读。
3、字词检查。
(课件展示。
)五、复述课文1、概括复述要点。
(课件展示。
)2、抽生复述。
(男女各一名。
)六、分析脉络,总结寓意(课件展示。
)七、体验与反思(课件展示。
)八、知识延伸(课件展示。
)九、小结全文(课件展示。
)十、作业布置(课件展示。
)【简介】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1962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先后获得哲学硕士、博士学位。
国内著名的尼采哲学研究专家,出版各类著作二十余种,其中《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人与永恒》、《爱与孤独》等在读者中产生较大影响。
2、三年级语文《寓言二则》教案一等奖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学习寓言中的生字新词。
2.学习《拔苗助长》,理解寓意,懂得按事物自身规律办事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自己的想法、做法必须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复述课文教学难点:了解拔苗助长的过程,理解寓意教具:课文朗读带生字卡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引导教学、朗读教学法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拔苗助长)同学们从课题中能理解哪些内容?学生自由交流讨论,师相机解释:拔高禾苗,帮助禾苗长高。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22 寓言二则 生字课件
盾牌是古代用来保护身体、遮挡刀箭 的武器。
拼
音
部
首
结
构
词
语
句
子
jiān
土部
上下结构 坚固 坚持
这座古塔建成一千多年了,但还是那 么坚固。
拼
音
部
首
结
构
词
语
句
子
mò
艹部
上下结构 爱莫能助 莫不是
深夜,办公室的灯还亮着,莫不是老 师还在备课?
拼
音
部
首
结
构
词
语
句
子
xiàn
阝部
左右结构 陷入 陷阱
听到这个消息后,她陷入了沉思。
音
词
语
句
子
yù
荣誉
名誉
时间给勤奋者以荣誉,给懒汉以耻辱。
拼
音
词
语
句
子
mò
莫非
莫名其妙
她今天没来,莫非生病了?
拼
音
词
语
句
子
fú
自愧弗如
在这个领域,和张宇比起来,我真的 自愧弗如。
拼
音
词
语
句
子
yà
揠苗助长
学习要循序渐进,切不可急于求成, 揠苗助长。
拼
音
词
语
句
子
wèi
所谓
称谓
所谓奉献,如蜡烛燃烧自己,奉献光 明。
第22课 寓言二则
会认字:
拼 音
máo wèi yǐ
dùn qū
yù
mò
fú
yà
矛 盾 誉 莫 弗 揠 谓
矣 趋
会写字:
寓言两则(全文5篇)
寓言两则(全文5篇)第一篇:寓言两则寓言两则寓言两则1课题: 6 寓言两则教学日期:教学目标:1.通过寓言故事受到教育:应该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过失,懂得掩盖过失会有不良的后果,懂得看问题,做事情要多换角度去想一想,做一做。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学讲、表演寓言故事。
3.认识11个字,会写11个生字。
教学重点:学会书写11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在对寓言故事的情感体验和生活体验中感受寓意、明白道理。
教学准备:课文挂图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言:首先解题《寓言两则》,告诉学生,“寓言”就是通过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怎样做人、做事的道理,两则就是两的意思。
二、通过第一则问:《掩盖过失的猫》掩盖过失什么意思?区别“寓言”与“语言”文中的猫有几次“过失”?他都是怎么掩盖的?这样做对吗?你明白恶劣什么道理?三、读懂第二则问:说说这则寓言讲了一件什么事?四、表演,看谁表演的好。
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学生营造情境,催发他们入情入境和角色同步合作。
第二课时一、指名朗读引入。
二、分角色激发兴趣。
三、学习生字1.认读11个生字,会组词。
2.会写11个生字。
3.难学指导,突出重点。
左右结构:脸、掉、满、阵、根半包围:逃、瘦上下:等、冒5.实践活动:(1)把这两则故事讲给家长听(2)用简笔画画出下面的词语。
吹嘘失望虚掩教学反思:寓言两则2学习目标①会认“寓”等10个生字,会写“守”等9个字。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两个寓言故事。
③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重难点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学软件:《寓言二则》全篇演示、农夫拔禾苗的过程。
生字、生词卡片。
从课外查找有关寓言的知识、收集其他寓言故事。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揠苗助长》)揭示课题,弄清题意出示课题“寓言两则”,由学生根据查找的资料来解释课题。
苏教版《寓言两则》电子课文
苏教版《寓言两则》电子课文
苏教版《寓言两则》电子课文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揠苗助长》、《鹬蚌相争》电子课文
鹬蚌相争
《战国策》
一只河蚌张开壳儿在河滩上晒太阳。
有只鹬看见了,猛地把嘴伸到壳儿里去啄肉。
河蚌急忙把壳儿合上,牢牢地夹住鹬的嘴不放。
鹬用尽力气,还是拔不出嘴来,便威胁蚌说:你不松开壳儿,记等着瞧吧。
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
河蚌毫不示弱,得意洋洋地说:我就这样夹住你的嘴不放。
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
就这样,鹬蚌相持着,谁也不让谁。
正当双方筋疲力尽的时候,有个渔夫看见了,不禁喜笑颜开。
他没费一点力气,就把他们一起捉住了。
揠苗助长
宋国有个农夫,他巴望着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就天天到田边去看。
可他总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心里十分焦急。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将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
他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累得筋疲力尽。
回到家里,他兴致勃勃地说:真把我累坏啦!可力气总算没有白费,咱家的禾苗棵棵都长了一大截!
他的儿了很纳闷,第二天跑到田边一看,所有的禾苗都枯死了。
寓言二则原文及翻译
寓言二则原文及翻译导语:《寓言二则》是*师范大学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的课文。
通过课文上的寓言二则,一方面让学生掌握熟知的成语进一步提高文能力,一方面让学生从寓言中明白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和滥竽充数始早会被发现的道理。
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寓言二则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掩耳盗铃(一)范氏之亡也①,百姓有得②钟③者。
欲负④而走⑤,则⑥钟大不可负;以⑦椎⑧毁之,钟况⑨然有音。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⑩掩其耳。
恶己自闻之,悖矣。
———选自《吕氏春秋.自知》注释:①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后被晋国的智氏、韩氏、魏氏等贵族联合攻灭,逃往齐国。
②得:得到。
③钟:古代的打击乐器。
④负:背、驮。
⑤走:跑。
⑥则:但是。
⑦以:用。
⑧锤:(chuí)槌子或棒子。
⑨“况”(huàng)然:“况”地;况,拟声词,形容钟声。
⑩遽(jù):急速地。
原词是掩耳盗钟。
翻译范氏灭亡了,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
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背不动;于是用锤子把钟砸碎,刚一砸,钟??的响声很大。
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耳朵紧紧捂住。
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赏析《掩耳盗铃》这则寓言,讲一个人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人家的门铃铛,当场被人发觉。
故事只有5句话。
先说那个人想偷人家门上的铃铛;接着说那个人知道手碰铃铛会发出声音,别人就能发觉,他便想出了掩耳朵的办法;最后说他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立刻被人发觉了。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做了坏事想叫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自己害自己。
这种人是极可笑的,讽刺做了不该做的事,自己欺骗自己的人。
滥竽充数(二)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趿ⅲ?靡灰惶κ刻印?/p>【辨音】耳:不能读作“ér”。
【辨形】铃:不能写作“玲”。
【辨义】掩耳盗铃和“自欺欺人”,都有“自己欺骗自己”的意思。
语文-寓言二则(精选4篇)
语文 - 寓言二则(精选4篇)语文 - 寓言二则篇1教材分析:寓言二则是两个故事。
《滥竽充数》选自《韩非子》,寓意:没有真才实学而混在专家里面凑数,这样做的结果是十分狼狈的。
有时也表示自谦。
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2、开拓思维,发挥想象,续写《南郭先生逃跑以后》。
3、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难点:理解寓意;续写《南郭先生逃跑以后》。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则寓言。
板书:滥竽充数。
2、读一读,理解“滥”“竽”的意思及注意读音和写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正音2、默读课文。
思考:联系课文说说滥竽充数是什么意思?(不会吹竽却混在吹竽队里充数。
)这则寓言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找出南郭先生行动的语句,读一读,标出动词。
你怎么理解“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说说他是个怎样的人?(3) 指导朗读,体会南郭先生是怎么“混”的。
(4) 思考讨论:南郭先生这样混,为什么没被发现过呢?(结合上文理解“讲排场”)4、齐缗王即位后,他为什么要偷偷地逃走?这说明什么?(小组讨论)三、重点感悟,揭示寓意1、创设情境表演:在齐宣王时代,南郭先生混得挺好,他回怎么想会怎么说?在齐缗王时代,南郭先生混不下去了,他又会怎么想怎么说?(小组讨论)2、学生表演后评议四、总结全文。
1、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滥竽充数”的事或人?说一说。
2、总结全文。
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呢?五、拓展延伸,续写结尾1、布置弹性作业:※补写一段作者的话,揭示寓意※南郭先生逃走以后又会怎样呢?是继续行骗还是幡然悔悟痛改前非呢?请你发挥想象,续写《南郭先生逃走以后》2、小组交流,评出最优读一读。
板书设计:滥竽充数宣王必三百人混缗王一一听之逃语文 - 寓言二则篇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阅读课文,并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的词句,阅读故事,理解成语的意思。
部编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寓言二则》优质课件
22 寓言二则
二、小练笔。
如果你是农夫的家人或朋友,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提示:从课文中给我们的启示谈一谈。
字词听写
22 寓言二则
自相矛盾
【战国】《韩非子》
22 寓言二则
韩非,先秦时期韩国公子, 是我国先秦时期著名政治理论 家,卓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
子:古代对有学识男子的尊称。
22 寓言二则
22 寓言二则
22 寓言二则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o dù n má mò yù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 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
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fú
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22 寓言二则
多音字
相
自相矛盾
xiāng
长相
xià ng
22 寓言二则
我会写
识字游戏 小苗儿长出来了
盾
莫 坚
陷
寓
矛
22 寓言二则
整体感知
楚国有个卖矛又卖盾的人,他首先夸耀自己 的盾,说:“ 。 我的盾牌坚固得什么东西都刺不进 ”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长矛锋利的 “ 什么都能刺进去。”有的人问他:“用你的长矛 去刺你的盾牌,会怎么样呢?”那个人被问得哑口 无言。
22 寓言二则
看图猜成语
守 株 待 兔
22 寓言二则
道理
故事
寓言就是通过一个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两篇有趣的寓言故事吧!
22 寓言二则
第一课时
自 相 矛 盾
22 寓言二则
韩 非 战国时期韩国都城新郑人 。 杰出 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 《韩非子》由后人收集整理韩非所 著的文章而得。其中记载了大量的脍炙 人口的寓言故事,最著名的有“自相矛 盾”、“守株待兔”、“滥竽充数”、 “老马识途”等等。这些生动的寓言故 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启迪了人们的 智慧,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寓言二则掩耳盗铃滥竽充数》教案、教学设计
7.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关爱,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长。
8.教学评价,全面多元: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提升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2.利用多媒体展示《掩耳盗铃》和《滥竽充数》的图片,让学生猜测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掩耳盗铃’和‘滥竽充数’这两个成语吗?它们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掩耳盗铃》的故事,注意讲解生字、新词,如“掩、盗、铃”等,确保学生掌握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用法。
2.各小组针对讨论内容进行分享,其他小组给予评价和补充,共同探讨寓言故事中的道理。
3.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情况,适时给予点拨和引导,确保讨论的有效性。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如填空、选择、简答等,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学生完成练习题,教师及时批改并给予反馈,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和指导。
3.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和评价,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两个寓言故事的寓意,强调诚实、团结等价值观。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中的收获和感悟,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寓言故事,思考自己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将寓言故事的道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4.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学会从多角度分析问题,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想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