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旅游的开发与保护
浙江古镇保护与开发现状分析

浙江古镇保护与开发现状分析浙江省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浙江省境内有许多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风貌的古镇,这些古镇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吸引游客的热门景点。
古镇保护与开发一直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本文将对浙江古镇保护与开发现状进行分析。
一、古镇保护现状1. 文物保护成就浙江省境内的古镇众多,其中不乏著名的古镇如乌镇、西塘、南浔等,这些古镇保存了大量的古建筑、古街巷和古遗迹,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
在文物保护方面,浙江省政府一直非常重视,通过对古镇进行修缮和保护,保留了大量的历史建筑和文物。
特别是在乌镇、西塘等著名古镇,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保护性修缮,保护了许多珍贵的历史建筑和文物。
浙江省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政策,加强了对古镇文物的保护力度,确保了古镇历史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延续性。
2. 旅游开发成果古镇作为中国独特的旅游资源,一直备受游客的青睐。
浙江省政府也加大了对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通过全面挖掘古镇的历史文化和人文资源,提升了古镇的旅游价值。
在古镇旅游资源开发中,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了古镇旅游景点的建设和改造,打造了一批具有特色的旅游项目,如乌镇水乡、西塘古镇、南浔古镇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古镇旅游业也成为了浙江省的一大支柱产业,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居民的收入。
二、古镇保护与开发存在的问题1. 商业化过度问题在古镇旅游开发中,商业化过度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些古镇在旅游开发中过分追求商业利益,在维护古镇原有风貌的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古镇的文化传承和历史价值。
如一些古镇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商业化开发过度造成的传统文化消失、原住民外迁等问题,使古镇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历史文化韵味,变得失去了自己特有的魅力。
商业化过度对古镇的保护和发展都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2. 缺乏统一规划在古镇保护与开发中,统一规划缺乏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举例说明陕西古镇保护开发现状及其利弊

陕西古镇保护开发是当前我国古建筑保护和旅游发展领域备受关注的话题。
陕西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开发古镇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旅游价值。
在保护和开发过程中,陕西古镇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就陕西古镇保护开发的现状及其利弊进行探讨。
一、陕西古镇保护开发的现状1. 古镇保护现状陕西古镇的保护工作主要包括对古建筑、古街巷、古城墙等文物的修缮和保护,以及对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的传承和弘扬。
古镇保护主要集中在西安、延安、宝鸡等地,形成了以西安古城墙、宝鸡青铜器博物馆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文物保护单位。
2. 古镇开发现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陕西古镇的开发工作也逐渐受到重视。
许多古镇如华阴老县城、米脂古城等,经过改造和开发,成为了独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
古镇开发主要以景区开发、旅游商品开发、民宿项目开发等形式呈现,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陕西古镇保护开发的利弊1. 利:促进旅游业发展陕西古镇的保护开发为当地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古镇的独特文化和历史价值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有效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通过开发古镇旅游资源,可以为当地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 弊:文物保护不完善在古镇保护开发过程中,一些文物保护工作并不够到位。
部分古建筑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改造,失去了原有的历史风貌;另一些古镇的文物保护区域、保护措施等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亟需加强。
3. 利:传承历史文化通过保护开发古镇,可以有效传承和弘扬当地的历史文化。
古镇中的传统建筑、民俗风情、手工艺品等,都是当地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有助于增强市民的历史文化自豪感,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4. 弊:商业化过度一些古镇在开发过程中,由于商业化、旅游化的过度,陷入了景观化、文化商品化的窠臼。
为了迎合旅游市场的需求,一些古镇不得不在传统文化和商业利益之间作出权衡,导致了当地历史文化的真实性和纯粹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古镇旅游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古镇旅游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一、引言古镇旅游是我国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风景资源。
然而,在古镇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主要问题,如景区环境污染、社会矛盾加剧和不合理的经营模式。
本篇文章将从这些问题出发,探讨解决古镇旅游开发问题的对策。
二、景区环境污染1.1 主要问题:随着古镇旅游的快速发展,大量游客涌入导致了环境压力增大,如垃圾扔乱、水源污染等。
1.2 对策:(1)加强垃圾分类与处理:制定严格的垃圾分类政策,并建立高效运作的垃圾处理系统。
(2)限制游客数量:通过预约参观等方式控制每日人流量,并向公众宣传保护环境意识以减少负面影响。
(3)加强监管力度:建立专门机构进行监察,并配备足够工作人员来确保清洁卫生。
三、社会矛盾加剧2.1 主要问题: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伴随着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土地征用、低工资和人口外流等。
2.2 对策:(1)公正合理的土地征用:建立规范化的土地征用程序,确保农民得到公平的补偿,并提供就业机会。
(2)合理调控薪资:制定最低工资标准,确保员工获得适当报酬,并加强劳动法规的执行力度。
(3)发展多元产业:通过政府引导和扶持企业发展新兴产业,以吸引本地人才回流。
四、不合理的经营模式3.1 主要问题:古镇旅游中存在严重商业化倾向,在景区过度开发和商家垄断下,文化特色退化、服务质量下降等问题突出。
3.2 对策:(1)限制商家垄断现象:设立市场监管部门对权益进行维护,并支持小微企业入驻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2)注重文化保护与传承: 加大对古镇历史文物保护投入,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创造条件让游客更深入了解传统文化。
(3)提升服务质量:敦促旅游从业人员接受职业培训,强化对游客的礼仪和服务意识。
五、结语古镇旅游作为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与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开发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主要问题需要解决。
通过加强环境保护措施、调控社会矛盾以及推行合理经营模式等对策,可以实现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古镇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古镇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随着旅游业的繁荣,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前往古镇游览。
古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旅游资源丰富,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
然而,古镇旅游也面临着一些主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古镇旅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景区开发与保护不平衡1. 古镇过度商业化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许多古镇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对传统建筑和文化遗产的保护。
商家在古街上兴建大型商场、酒店等现代建筑物,并改变原有街道格局和风貌,破坏了古镇独特的历史文化氛围。
2. 非法建设和环境污染为了满足游客需求,一些地方政府或投资者非法兴建高楼大厦、停车场等设施,损害了景区自然生态环境。
同时,大量旅游车辆排放尾气、垃圾乱扔等问题也导致了景区环境的恶化。
对策:1. 加强法律法规执行力度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严禁非法建设和环境污染行为,并对违法者进行处罚。
同时,加大对商业化过程中的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引导投资者和经营者自觉遵守规定。
2. 实施古镇保护与管理条例各级政府应制定出台相应的保护与管理条例,明确权责分工,规范古镇旅游开发与管理。
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加强与专业机构合作,形成联动机制,确保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二、服务质量不高1. 服务态度差一些从事古镇旅游服务岗位的人员素质不高,存在服务态度差、沟通能力差等问题。
这给游客带来了不良体验,影响了古镇旅游形象和口碑。
2. 缺乏便民设施一些较小的古镇缺乏基础设施建设和便民设施配套不足。
如厕困难、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常常困扰着游客。
对策:1. 提升服务人员素质加强对古镇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
同时,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激发工作动力。
2.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古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修建示范性厕所、更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以及完善停车场等配套设施。
这将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便利的服务体验。
三、文化价值被削弱1. 商业化过程中失去传统特色由于商家追求经济利益,一些古镇在商业化过程中丧失了原有的传统特色。
古镇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古镇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引言:古镇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独特形式的旅游方式,它将传统及历史文化与现代旅游需求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然而,随着古镇旅游的快速发展,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古镇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古镇保护不力在追求经济效益和吸引更多游客之下,部分地方政府过度追逐规模扩张而忽视了对于古镇本身历史文化价值的保护。
有些地方甚至在未进行科学评估和规划情况下大规模拆除或改造原有建筑物,导致独特的历史风貌丧失。
解决办法:1.加强法律法规执行力度:制定明确的保护政策,并加大对侵害遗产资源行为打击力度。
2.完善监管体系:建立专门机构负责管理维护古镇遗产资源。
3.注重宣传教育:通过向公众普及古镇历史文化知识,提高游客的文明素质和保护意识。
二、商业化开发过度为吸引更多游客,部分地方倾向于商业化开发古镇,导致商业活动笼罩在整个古镇之上。
原本安静的街道变得拥挤喧闹,传统手工艺品逐渐被大量廉价的仿制品所取代。
解决办法:1.合理规划:在进行古镇旅游开发时要科学规划产业结构,合理布局商铺,避免同质化竞争。
2.加强市场监管:加强对商家经营行为的监管力度,杜绝低质次品进入市场。
3.支持特色小店:鼓励培育具有独特特色的小店铺,在保护传统手工艺品基础上增加当地元素。
三、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大量游客涌入古镇会给周边环境带来沉重压力。
垃圾处理不当、水源污染以及建筑废物随处可见等问题使得原本优美天然景观被破坏。
解决办法:1.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增加厕所和垃圾桶数量,提供更好的环境卫生条件。
2.引导游客行为:通过宣传教育引导游客养成文明旅游习惯,不随地丢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四、利益分配不均在古镇发展过程中,经营者与居民、政府之间的利益分配常出现问题。
一些开发商主导了古镇经济收入,并没有给予当地居民足够的权益保护。
解决办法:1.合理划定经营边界:规范古镇内各类商业活动区域范围,确保经营合法化。
三河古镇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

三河古镇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三河古镇位于河北省廊坊市,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古老小镇。
三河古镇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和历史遗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古镇的传统文化和民俗资源受到了一定的威胁。
如何保护古镇的民俗文化资源,并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旅游开发,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古镇民俗文化资源概述三河古镇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积淀,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老小镇。
古镇内保存有大量的明清建筑、雕刻和文物,如龙泉寺、南长街等古建筑群。
古镇还有众多的传统民俗文化,如地方戏曲、民间舞蹈、民俗节庆等。
这些文化资源构成了古镇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二、古镇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现状古镇的民俗文化资源也面临着一定的威胁和挑战。
一方面,古镇的传统建筑、文物和民俗文化受到了自然环境和人为破坏,如古建筑的老化、文物的丢失等问题。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古镇的传统文化和民俗资源面临边缘化和淡化的风险,这对于古镇的民俗文化资源保护构成了一定的挑战。
三、保护性旅游开发的重要性针对古镇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问题,保护性旅游开发是一种重要的保护方式。
保护性旅游开发可以有效地保护古镇的传统文化和民俗资源,同时还可以为古镇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扶贫作出积极的贡献。
开展保护性旅游开发,是当前非常重要的任务。
四、古镇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性旅游开发策略1.加强保护性规划对古镇民俗文化资源保护开展规划,制定出专门的保护性开发规划,明确古镇的资源保护范围、开发建设目标等。
2.加大保护力度加大对古镇传统建筑、文物和民俗文化的保护力度,加强文物保护、古建筑修缮等工作,保护古镇的传统文化和民俗资源。
3.弘扬传统文化加大对古镇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举办地方戏曲、民间舞蹈等文化活动,弘扬传统文化,增强古镇自身的文化魅力。
4.科学开展旅游开发在保护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开展旅游开发,规划开发一些民俗文化街区、民俗文化体验项目等,让游客亲身感受古镇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
南浔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问题探讨

南浔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问题探讨南浔古镇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是国家AAAAA级景区,被誉为“江南水乡小垣千古韵”、“小乌镇”的姊妹镇。
南浔镇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遗存,古建筑、民俗文化和风景区等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南浔古镇的自然和文化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针对南浔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加强景区管理南浔古镇需要加强对游客的管理,增设监控设备、加强巡逻力度,规范游客行为,遏制游客涂鸦、乱扔垃圾等不当行为。
同时,加强对旅游从业者的监管,要求旅游从业者规范经营行为,维护景区文化和自然环境。
二、加强对古建筑的保护南浔古镇拥有许多古建筑,需要加强对其的保护和修缮。
应该加强对古建筑的监测和维护,及时修缮受损的古建筑,保护好古建筑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三、加强文化传承南浔古镇的民俗文化传统丰富,需要加强对其的传承和保护。
可以开展文化活动,如传统婚礼、庙会、乡村游等,让游客了解和感受南浔古镇的文化底蕴。
四、选择游客流量南浔古镇是一个非常受游客欢迎的旅游景点,但过量的游客流量对景区的环境和文化都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应该通过合理规划来控制游客数量,确保景区的生态和文化环境不受破坏。
五、加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南浔古镇需要加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广生态旅游和资源节约型旅游,同时通过提高旅游质量来吸引更多的高品质游客,减少低素质游客的涌入,从而达到保护景区生态环境和文化传承的目的。
总之,保护南浔古镇的生态和文化环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广大游客、旅游从业者和管理者共同参与。
只有充分发挥南浔古镇的文化和景观价值,控制游客数量,加强对旅游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才能实现南浔古镇的可持续发展和长远利益。
浙江古镇保护与开发现状分析

浙江古镇保护与开发现状分析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和闽南经济区之间,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浙江省既有发达的城市经济,也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其中古镇是浙江省独特的文化景观之一。
古镇作为古代商业重镇和城市发展的重要节点,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域风貌。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发展的压力,古镇的保护与开发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浙江古镇的保护与开发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古镇保护与开发应该如何平衡。
一、古镇保护现状浙江省境内有众多古镇,其中以乌镇、西塘、南浔等最为著名。
这些古镇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保存了大量传统建筑和古老的商业街区,成为了吸引游客和艺术家的热门景点。
古镇的保护形势并不容乐观。
古镇的建筑物多为青砖黑瓦的传统民居和古老的商业建筑,经过数百年的风吹雨打,许多建筑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损坏和老化。
古镇的人口流出也给古镇保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年轻人纷纷外出求学和就业,古镇的人口老龄化严重,许多老宅和古迹面临被遗弃和毁坏的风险。
旅游开发也给古镇的保护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为了吸引游客和提升景区的知名度,一些古镇在保护工作中过度商业化,破坏了古镇原有的风貌和文化内涵。
古镇的保护工作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参与。
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古镇保护工作的投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古镇的监管和管理,同时加大扶持力度,推动古镇的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
企业和投资方应该在开发古镇的注重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环境保护,避免过度商业化和盲目追求经济利益。
公众应该提高对古镇保护的意识,积极参与到古镇保护和维护的过程中,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古镇保护的良好氛围。
只有政府、企业和公众三方齐抓共管,才能保护好古镇这一宝贵的历史遗产。
古镇的开发是为了实现其旅游价值和经济效益。
目前,许多古镇都进行了旅游开发,修缮了古建筑,修筑了景观大道,建设了度假酒店和文创产业园,打造了主题公园和文化节庆等,以吸引人们前来游览和消费。
论古镇的旅游开发及文物的保护利用——以西沱古镇为例

一、西沱古镇的历史渊源和文物留存
西沱镇位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三峡库区中心位置, 原名西界沱,古为“巴州之西界”,因地临长江南岸回水沱而得 名。西沱镇属巫山大娄山中山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属亚热 带欠湿润季风环流气候。西沱镇历史文化悠久,早在新石器时 代,土家族的先祖巴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从古至今,西沱就是 长江上游重要的深水良港。秦汉时期,川东盐业兴起,西沱成为 当时川东南地区繁荣的通商口岸。发生在太平天国时期和抗日战 争时期的两次“川盐济楚”运动,使西沱镇成为盐运大道的起点 和货物集散地。自古以来,便利的水陆交通,使这里烟火繁盛, 生意兴隆,史称“俨然一都邑也”。
4.在云梯街上段古镇入口处和江边码头设置游客接待中心和 观光车。游客可从云梯街上段开始从上至下的游览,游览结束 后可在江边码头坐船到江对岸参观石宝寨景区。从石宝寨乘船 过来的游客,也可乘观光车到云梯街上段,或是顺老街青石梯
拾级而上参观。 5.云梯街古建筑群是西沱镇弥足珍贵的文化财富,为了让观
众更方便的了解云梯街各古建筑的历史风貌,应在这些点设置二 维码,介绍相对应的景点。
“川盐销楚”使西沱镇成为巴盐古道的起点,一条古盐道 从江边码头沿山脊直上山顶独门嘴。商贾货贩们在从江边到山 顶的古道两旁修筑房屋、客棧、店铺、会馆,营造了一条垂直 于长江、青石阶梯街道沿山脊而上的云梯街。在近代,随着川 江航运的发展,西沱镇逐渐成为渝东地区商贾云集、货物集散的 商业重镇。
据考古发现,西沱镇区域分布着观音寺遗址、沙湾遗址、 公龙背遗址等众多文物遗址。这些文物遗址文化堆积时间跨度久 远,最早可见新石器时代,印证了西沱镇是古代巴国及巴民族的 重要活动地区。三峡水利工程开工后,文物部门对这些文物遗址 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工作,出土了大量从新石器时代到汉、唐、 宋、清时期的石器、陶器、瓷器、铁器、陶俑、陶罐、钱币、土 石斧、汉砖等珍贵文物。同时,因为历史上的几次大移民,使西 沱镇成为移民汇集的繁荣之地。西沱镇会馆林立,寺院众多, 主 要的有禹王宫(湖广会馆)、万天宫(江西会馆)、张爷庙(四 川会馆)、紫云宫、南城寺、八角庙等会馆和寺庙。
国家有关古镇和文化保护、文旅发展的政策

古镇是我国独特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沉淀和文化内涵。
随着旅游业的繁荣发展以及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古镇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然而,古镇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古镇和文化保护、文旅发展的政策,以促进古镇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推动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 乡村振兴政策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将古镇纳入了乡村振兴的发展规划中。
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提升农村生活品质,乡村振兴政策为古镇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乡村振兴政策也强调了对古镇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保护和修缮古建筑,挖掘和传承古镇传统手艺和民俗文化。
2. 文化遗产保护法规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文化遗产保护的法规和政策文件,加强对古镇历史建筑、文物和传统文化的保护。
这些法规的出台,严格规范了古镇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为古镇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3. 旅游发展政策为了推动古镇文化的传播和旅游业的发展,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旅游发展政策。
这些政策包括支持古镇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鼓励私人和社会资本参与古镇旅游业的投资和建设,并加强对古镇旅游环境的管理和保护。
4. 财政支持政策为了提高古镇保护和发展的经济保障,国家还提出了一系列财政支持政策,包括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古镇文化保护和振兴、出台税收政策鼓励对古镇文化遗产的捐赠和保护、支持古镇传统手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等。
在个人观点方面,我认为国家有关古镇和文化保护、文旅发展的政策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古镇代表了我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是宝贵的文化遗产,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古镇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也可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和提升居民生活水平。
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对于古镇文化保护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回顾起来,国家有关古镇和文化保护、文旅发展的政策,包括乡村振兴政策、文化遗产保护法规、旅游发展政策和财政支持政策,为古镇的文化保护和发展提供了全方位支持和保障。
古镇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古镇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一、引言古镇旅游是近年来备受欢迎的旅游方式,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和浓厚的民俗风情。
然而,随着大量游客涌入古镇,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本文将从环境保护、文化保护、公共服务等方面分析古镇旅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1. 大量人员流动导致环境破坏: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众多游客涌入古镇,给当地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大负担,如乱扔垃圾、破坏植被等。
对策:加强环境管理意识,设立垃圾分类回收点;加强执法力度,禁止乱丢垃圾并增加罚款力度;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志愿者清洁行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2. 过度开发影响生态平衡:为了满足游客需求,一些古镇存在过度商业化、随意开发问题,导致建筑密集、绿地减少等现象。
对策:加强规划管理,限制新增建设项目,并进行严格的环境评估;保护古镇周边生态环境,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土壤保护措施;鼓励与旅游有机结合的农业模式,提升生态价值。
三、文化保护问题及对策1. 商业化削弱传统文化:古镇旅游商业化过度,一些商家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在产品上添加各类俗气元素,削弱了古镇的传统文化魅力。
对策:加强政府引导和监督,制定相关规定并扶持优质文创产品;推动产学研合作,培养本地文创人才;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游客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尊重。
2. 原住民生活受到冲击:大量游客涌入古镇会影响当地居民正常生活秩序,原住民生活空间被侵占等问题日益突出。
对策:制定配套政策,在经济获得上给予原住民优惠政策,推动他们主动参与旅游经济链;加强社区管理,保护原住民生活空间,妥善处理游客与居民关系。
四、公共服务问题及对策1. 基础设施不足:由于古镇建设历史悠久,一些地方的基础设施跟不上旅游业的发展需求。
对策:加大投资力度,提升古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包括道路交通、供水供电等;改进公共交通配套措施,提供更方便快捷的交通选择。
2. 旅游服务质量不高:一些古镇在旅游接待服务方面存在欠缺,如导游水平不高、餐饮服务品质差等。
古镇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古镇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古镇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古镇旅游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形态之一,因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建筑风貌,备受游客的喜爱。
然而,在古镇旅游开发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古镇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问题一:商业化程度过高现在很多古镇已经被商业化过度,为了迎合游客的需求,不断改变其建筑和文化特点。
因此游客在游览时,注意到的是花了钱购买了商品,而非古镇景点的美景。
这不仅破坏了当地文化,还消弱了游客心中对于古镇的独特印象。
建议一:推进保护的多样性有必要整合各种资源来保护古镇,包括宣传资料、现场管理以及社区合作。
我们应该通过这些资源来实施保护行动,鼓励游客参与,以及教他们如何尊重景点的文化和历史。
这将为可持续的旅游市场打下基础,等比例提升当地旅游收入。
问题二:缺乏创新意识与城市旅游和乡村旅游相比,很多古镇仍然没有完全从传统的旅游开发中脱离出来,缺乏创新意识和发展动力。
因此,助长古镇继续面临旅游市场的竞争性压力,很难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
建议二:推行旅游产业多样化要保持古镇的独特性,需要制定注重本地环境和人文特点的旅游规划,通过推行旅游多样化,发掘多个旅游项目,使游客能够有更多的旅游体验。
同时,应当提高当地人群的生活水平,创造更多稳定的工作机会。
这将进一步提高旅游市场的吸引力,也有利于打造古镇的特色。
问题三:缺乏运营管理经验由于很多古镇的管理人员缺乏运营管理经验和方法,导致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上。
这可能会导致旅游行业结构不良、景区缺少质量保证,并可能损害旅游行业形象。
建议三:推行专业人员培训对经营古镇旅游的从业者和管理人员,需要提供更好的培训,增加其管理和营销的技能。
掌握相关的现代管理、运营和发展理念,创造合适的票务收入模式和特色化经营管理模式。
综上所述,针对古镇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有效地保护古镇的历史文化,推进其经济发展。
同时,为古镇旅游开发的改进和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古镇旅游景区运营管理方案

古镇旅游景区运营管理方案一、前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选择之一。
古镇旅游景区作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如何提高古镇旅游景区的运营管理水平,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成为了当前古镇旅游景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景区规划、景区服务、景区营销等方面提出一套完整的古镇旅游景区运营管理方案,以期为古镇旅游景区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二、景区规划1.1 保护与开发并重在古镇旅游景区的规划过程中,应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
一方面,要保护好古镇的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要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
在保护方面,可以采取设立文物保护单位、限制建设范围、加强环境监管等措施;在开发方面,可以通过挖掘古镇的历史故事、举办文化活动、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等方式,使古镇焕发新的生机。
1.2 注重景区品质景区品质是衡量一个景区吸引力的重要指标。
在规划过程中,应注重提升景区品质,包括硬件设施、软件服务等方面。
硬件设施方面,要保证景区的道路、交通、住宿等基础设施完善;软件服务方面,要提高景区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提供优质的旅游咨询、导游服务等。
还可以通过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提高景区的管理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旅游环境。
三、景区服务2.1 提升服务质量服务质量是影响游客满意度的关键因素。
在景区服务过程中,应注重提升服务质量。
要加强对景区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要优化服务流程,简化游客办事手续,提高办事效率;要关注游客需求,提供个性化、贴心化的服务。
只有让游客感受到真诚的服务态度和优质的服务水平,才能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2.2 加强安全管理安全问题是游客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在景区服务过程中,应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景区内的安全设施建设,如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安装监控设备等;加强景区内的巡逻力度,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加强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古镇旅游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古镇旅游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一、问题分析古镇旅游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旅游,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风景资源。
然而,在古镇旅游开发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1. 保护与开发的平衡:许多古镇在旅游开发过程中面临着保护与开发之间的抉择。
一方面,加大开发力度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和就业机会;另一方面,若不慎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可能会给原有的历史文化遗产带来破坏。
如何在保护与开放中取得平衡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
2. 游客数量控制:由于古镇在历史上产生时并未考虑承载大量游客,因此突然增长的游客数量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压力。
道路交通堵塞、噪音污染以及人员安全等问题逐渐加剧。
因此,合理控制每日入园人数成为了必须解决的问题。
3. 商业化过度:近年来,受益于古镇旅游的火爆,一些古镇过度商业化的现象日益严重。
大量商业设施和高楼大厦被兴建,破坏了古镇原有的风貌和历史文化氛围。
如何平衡商业开发与保护传统文化的关系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问题解决建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科学规划:在古镇旅游开发前,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
该规划应综合考虑保护、开发和居民利益,并充分借鉴世界各地成功案例。
规划中要明确古镇核心区域和周边区域,合理划定保护范围,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
2. 加强管理与监督:加强对古镇旅游行业的管理与监督,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构并落实各项管理措施。
例如,限制入园人数、流量控制、建立景区接待中心等。
同时,加强对企业经营行为和环境状况的监管,防止其滥竽充数和破坏环境。
3. 增加文化内涵:在旅游开发中,应注重保护和弘扬古镇的丰富历史文化内涵,通过举办文化展览、传统工艺体验等活动,提升游客的文化素养和认知水平。
同时,对商业设施进行合理规划,保持古镇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人文韵味。
4.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在古镇旅游开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居民的利益和生活质量,使其成为旅游目的地共同分享发展成果的主体。
可以通过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基础设施、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等方式来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浙江古镇发展主要问题及其建议

浙江古镇发展主要问题及其建议浙江古镇因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风景名胜而备受游客青睐,古镇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主要问题。
本文将就浙江古镇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其建议进行详细讨论。
一、古镇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浙江古镇作为历史文化名镇,其保护是当地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现实中古镇的保护与开发之间会出现一些矛盾。
由于保护工作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开发又是为了提高古镇的生活水平和促进经济发展,这就使得政府在保护与开发之间难以平衡。
而开发过度则会导致古镇历史文化的丧失,保护过度则会妨碍经济的发展。
针对这一问题,首先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古镇的保护力度,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禁止破坏历史文化遗迹的行为。
可以通过科学规划古镇的开发,注重保护与开发的有机结合,以实现古镇的可持续发展。
可以开发旅游景点,但要保留古镇原有的风貌和文化特色,不搞“开发一片、拆迁一片”,避免“重走王家卫”的误区。
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在一些古镇中,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化水平较低。
道路修建不完善,交通不便利;城市管网不够健全,城市建设水平较低,没有完善的市政基础设施。
针对这一问题,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古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强道路和交通的改善,提高城市化水平,推进城市化进程。
可以引进更多的科技与创新,推进城市数字化,构建城市智能化系统,以实现古镇的现代化发展。
三、旅游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古镇作为旅游景点,旅游服务水平的提高对于古镇的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古镇的旅游服务水平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旅游服务设施不全面,服务水平不高,导游素质不高等。
针对这一问题,可采取多种措施来提高古镇的旅游服务水平。
可以引进更多的专业人才,提高导游的素质,增加旅游信息中心和相关服务设施,提高服务水平。
可以加强与相关旅游企业的合作,引进更多的专业旅游公司和酒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吸引更多的游客。
四、古镇传统产业淘汰面临转型升级难题古镇的传统产业大多是手工业、手工艺制品等,存在规模小、技术含量低、产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
古镇保护利用实施方案

古镇保护利用实施方案古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镇以其独特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底蕴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然而,受到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古镇的保护和利用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古镇资源,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古镇保护利用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一、古镇保护利用的总体要求。
1. 保护为主,合理利用。
在保护古镇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古镇资源,实现古镇的可持续发展。
2. 传承历史文化,促进旅游发展。
通过传承古镇历史文化,提升古镇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繁荣。
3. 注重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保护和利用古镇资源的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古镇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二、古镇保护利用的具体措施。
1. 加强古建筑保护。
对古镇内的历史建筑进行修缮和保护工作,确保其历史原貌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2. 开展文化遗产挖掘和保护。
加强对古镇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工作,建立完善的文物保护体系,保护古镇的历史文化遗产。
3. 发展特色旅游业。
通过挖掘古镇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4.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古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升古镇的整体形象和品质,提高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5. 加强管理和监督。
建立健全的古镇保护利用管理机制,加强对古镇保护利用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实施方案的有效落实。
三、古镇保护利用的保障措施。
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加大财政投入,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古镇保护利用工作的开展。
2. 强化宣传推广工作。
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古镇保护利用工作的宣传推广,提升公众对古镇保护利用工作的关注度和认同感。
3. 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加大对古镇保护利用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专业化的古镇保护利用队伍,提升古镇保护利用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四、古镇保护利用的实施路径。
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

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
古镇是文化、历史和自然资源的综合体,具有独特的文化、历史和自然环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古镇的发展也在不断演变,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成为当前古镇开发的重要话题。
古镇的保护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对古镇的发展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保障。
首先,政府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维护古镇的历史文化,加强古镇的管理和保护,建立完善的古镇文物保护制度,保护古镇的历史建筑和文物等。
另外,还应该加强对古镇历史文化的宣传和传播,促进古镇文化在社会上的普及和传承。
古镇的旅游开发也是古镇发展的重要因素。
首先,古镇的旅游开发应该保护古镇的历史文化,并建立健康、绿色、低碳的旅游环境,以适应古镇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古镇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
同时,还应该着力挖掘古镇的文化资源,为古镇的旅游开发提供更多的文化内容,增强古镇旅游的独特性,吸引更多的游客。
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是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只有在实施古镇保护的同时,才能充分发挥古镇的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才能促进古镇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政府在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中应该明确古镇的文化保护目标,加强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的综合管理,并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和协作,以促进古镇的可持续发展。
古镇旅游开发中特色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发展研究

古镇旅游开发中特色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发展研究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古镇成为旅游目的地,吸引着大批的游客前往观光和体验当地文化。
古镇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貌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热门点,同时也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挑战。
在古镇旅游开发中,如何有效保护和发展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从保护与发展的角度对古镇旅游开发中的特色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在旅游开发中有效保护和发展古镇的历史文化资源。
一、古镇的历史文化资源古镇是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它们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许多古镇保存着古代的建筑、街道、庙宇、桥梁等建筑物,展示出地方特色和历史风貌。
古镇的历史文化资源包括建筑风格、传统手工艺、习俗传统、宗教信仰等方面,这些资源构成了古镇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
1.建筑风格古镇的建筑风格是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之一。
古镇的建筑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精美的木雕、砖雕、瓦雕等传统工艺在古镇建筑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古镇的街道、巷子、庙宇、民居等建筑成为游客们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是保存古代建筑风格的珍贵资源。
2.传统手工艺古镇的传统手工艺是其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之一。
古镇的手工艺以纺织、陶瓷、木雕、铜器等为主,这些传统手工艺代代相传,保留了地方特有的艺术风格和技术传承,成为古镇文化的鲜明象征。
3.习俗传统古镇的习俗传统是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之一。
古镇的节日庙会、民俗表演、传统婚嫁等习俗传统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体验和参与。
这些习俗传统给古镇增添了独特的魅力,也是其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
4.宗教信仰古镇的宗教信仰是其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之一。
古镇的寺庙、道观、祠堂等宗教建筑保存完好,反映出古镇的宗教信仰与文化传统。
这些宗教建筑及其相关的宗教仪式成为了古镇历史文化的一部分,也为游客们提供了丰富的体验之地。
虽然古镇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多彩,但在旅游开发中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和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镇旅游的开发与保护摘要: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产品类型不断增加,古镇旅游日趋兴旺。
文章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系统回顾,总结了国内古镇的兴起、问题、开发与保护等问题,希望能够为古镇旅游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关键词:古镇旅游保护开发Abstract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tourism industry, tourism product type, the ancient town increased tourism is to flourish. Based on the related literature in recent years of systematic reviews, summarizes the domestic problems, the rise of the ancient town,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the hope can for town tourism research provides the beneficial referenceKey Words:town tourism expoliation protectation引言20世纪80年代,周庄率先发展旅游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古镇旅游热的带动下,诸多颇具地方特色的古镇纷纷效仿,竞相进行旅游开发,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在古镇旅游实践的影响下,很多学者开始介入古镇旅游的研究领域,累积了相当多的研究成果。
本文对古镇旅游研究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够为我国古镇旅游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
1.古镇旅游的兴起1.1 古镇旅游的兴起古镇旅游的兴起是近20 年的事。
我国在借鉴国际遗产保护经验的基础上,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纳入了遗产保护范围。
1982 年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6 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提出了要对文物古迹集中的小镇、村落进行保护。
随后,全国各省份就开始了历史文化镇的命名工作和古镇的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
至此,古镇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推向了广大的游客。
从率先打出“中国第一水乡”的周庄,到最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安徽省西递- 宏村古村落,从江浙的同里、乌镇、西塘到山西平遥古城、西部云南丽江等古镇,无不成为游客追逐的对象。
2.古镇旅游存在的问题古镇旅游开发中一些不适当的行为也使许多古镇的生态环境、文化氛围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旅游容量饱和旅游容量,是指一定时期内不会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社会、文化、经济以及旅游者旅游感受质量等方面带来无法接受的不利影响的旅游业规模最高限度,一般量化为旅游地接待的旅游人数最大值。
当旅游地的游客量超过旅游容量时,就会出现消费过度集中,造成旅游地的交通拥挤、住宿紧张、吃饭困难、景点爆满、价格上涨、服务质量下降乃至客人投诉增加等负面效应,这样其实是对文化遗产和环境的最大破坏,同时也降低了旅游量。
古镇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压力便是游客流量增加迅速,超过了目前古镇旅游容量允许的限度。
尤其在旅游旺季(如图一所示),古镇内经常处于拥挤混乱的场面:幽静的水乡环境氛围被破坏,不仅无法正常游览,甚至对古迹、建筑等造成了破坏,即所谓“旅游公害问题”。
图1 古镇2000 年每月游客人数统计分析2.2古镇旅游产品自身的缺陷第一,主题重复,产品单一。
田喜洲通过调查指出,不论是江浙沪地区古镇主打的“小桥、流水、人家”,还是西南地区凸显民族风情的古镇旅游,都存在主题雷同的问题。
李苏宁对此问题做出了进一步的阐述,将其表达为“发展模式克隆”,他特别指出,江南六大古镇虽然分别形成了商业古镇、居住古镇、宗教古镇和生活西塘等特色发展模式,但在景观、旅游项目上仍存在较强的替代性,各自的旅游主题也不能清晰地反映出经营上的差异化,缺乏亮点与特色。
第二,配套设施不完善。
秦容指出,古镇区的配套设施不完善,主要表现为:基础设施薄弱;环境卫生工程不健全,生活废水废渣污染严重,有的景区甚至没有干净的厕所;旅游配套设施跟不上,如旅游餐饮、住宿档次低、条件差,景区内缺乏完善的导游服务系统。
2.3商业化的影响第一,理论上,以彭小娟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古镇旅游开发是过度追求经济利益的表现,众多游客、商人的进驻是对古镇的一种侵蚀,“过于浓厚的商业气息”,不仅改变了古镇的外在面貌,也使其内在性质发生了变化如古镇人口结构的改变和对民族文化的浅薄利用。
第二,实际上,随着双休日和“黄金周”带来的旅游热,不断膨胀的旅游业正在排挤着大量的有地方特色的小本生意,致使受保护街区的风貌日趋千篇一律,旅游设施的充斥、无特色旅游商品的泛滥以及“人人皆商”的浓重的商业气息都在不知不觉中侵蚀着古镇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氛围。
因此,古镇应禁止在保护区内开设新的商店、逐步地把那些向游客出售小装饰品的商店迁移到保护区的外面;通过发展观光旅游,恢复传统“老字号”,演示传统手工艺;还应重新挖掘构成水乡古镇整体空间环境的建筑群及人文环境的项目,开发民间游乐项目,展示古镇深厚的文化底蕴。
3.对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研究3.1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第一,学术上,以陈志刚为代表的学者坚持“保护”的绝对重要地位,认为保存古镇的原貌是其他一切工作的前提,而旅游发展只是为保护古镇服务的。
但大多数学者主张保护与开发并举,以适度的旅游开发带动对古镇的积极保护,并提出了在开发中做好保护工作的原则和具体策略。
第二,实际上,政府主导为:(1)坚持保护优先原则,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当遇到多种利益发生冲突且难以平衡时,要以“保护优先”为基本的前提,树立系统保护的理念。
对古镇的保护不仅包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还包括对古镇文化整体的保护;(2)坚持合理开发原则,所谓合理开发,就是一方面要做到有约束、有限制的开发,尊重历史的原貌,不能为追求短暂的经济利益而牺牲整个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杜绝缺乏科学规划的盲目开发、乱搞重复建设的粗放型开发模式;另一方面,要在充分考虑古镇的环境容量、可进入量等因素的基础上,严格控制游客数量,坚决杜绝由于游客周期性超载带来的景区生态环境污染,及此造成的对整个环境的破坏。
3.2“空心化”的问题以阮仪三等为代表的观点认为,“空心化”是保护古镇建筑和传统风貌的有效手段,即把古镇区原住居民迁至周围新区,再对建筑、街区进行修缮,派专业工作人员进驻。
以李苏宁为代表的学者并不认同“空心化”。
他以乌镇为例,指出“空心化”开发看似保存了古镇,但却丧失了鲜活的生活气息和悠然神韵。
他主张居民留在古镇区,反对外来旅游经营者的进驻。
江五七等则提出了“部分空心化”的观点:将一些安全状况令人担忧的古民居住户迁出,其他住户则继续留住,并由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但严禁他们私自翻修古民居。
这样既改善了居民的住房条件,又保护了古镇的生命力,防止使古镇成为没有“人气”的静态景观。
我个人支持“部分空心化”,根据纳西地区政府统计古城里的商铺70%以上都是外来人口在经营。
古城内发现许多标榜纳西文化纪念品的商铺都并非是本地人所开设的,期中大部分是来自福建和大理的店主,此外,此外还有一部分的外国投资者。
而这样将导致古城文化主体的转移和失落。
但如果控制得当则可兼顾传统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
3.3古镇旅游开发原则资源条件、客源市场等方面的特点,决定了古镇旅游开发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凸显地方特色,挖掘文化底蕴。
古镇旅游的持续发展,应建立在保护、挖掘和展示其独特文化内涵的基础之上。
第二,注重旅游产品的针对性。
王雪梅以四川为例,指出古镇应基于资源、区位条件,针对不同的旅游需求开发相应的产品,如观光游、文化展示游、探幽访古游、民俗风情游等。
冯淑华则通过对旅游者行为模式的研究,揭示了古村落旅游产品设计的个性化原则。
第三,增加体验性产品。
俞琪以西塘古镇为例,提出设计体验性古镇旅游产品的“感官化、主题化、意象化、参与性”原则,并就一些具体项目提出了落实措施。
3.4古镇旅游开发对策随着古镇旅游的发展成熟,对古镇旅游开发的研究,已逐渐深入到操作性强的具体环节。
第一,科学规划,形象定位。
制定科学的规划,这是古镇旅游开发的前提。
规划部门和规划专家要严格按照国家《城市规划法》、《文物保护法》及各地的乡规民约,做到规划先行,科学管理。
规划要对古镇的经济发展、规划建设、消防设施、土地管理及遗产的保存修复等做出相应的规定,明确保护的程序和财政资金,制定生态环境的限制性条件。
第二,创新开发思路。
古镇的文化品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古镇开发要抓住其独有的特色,对最具代表性的建筑进行重点保护和发掘整理,以形成特有的建筑风格,但不能简单地复古,要有创新,要有典型性。
古镇开发不应完全恢复老版本、老式院子,与现代生活隔绝,它既要真实再现当年的情景、延续当年的风貌,同时又要让游客参与其中,形成互动关系,以增加游人的兴致。
如江南各古镇曾隆重推出了“水乡迎亲”、“穿花衣、坐花桥”、“打莲湘、荡游船,挑花篮”等各具特色的祖传节庆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
第三,古镇旅游商品的开发。
黄大勇等以重庆磁器口古镇为例,分析游客对古镇旅游商品的需求特征,从商品内容、包装、营销等方面提出了创新开发的思路。
第四,扩大对古镇的宣传。
要继续保持古镇对游客的吸引力,维持和延续古镇的生命周期,促进古镇旅游的迅速发展,除了加大对古镇保护宣传的力度,还要实施积极的营销战略。
宣传中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突破区域界限、避免同行业、同地区的恶性竞争,要实现优势互补和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以扩大对外宣传的效果,同时也要注意到各旅游产品的差异化和个性化,给游客树立起主题鲜明的旅游地形象。
如江南六大古镇虽然同处江南,共同享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意境”和中国江南水乡古镇“的旅游品牌,但仍然各具特色:周庄的前街后河,前店后房,属典型的江南“河街式”贸易集镇;同里的富家大园或雅者小院,体现出宁静的水乡居住环境;南浔的丝绸兴旺,巨贾辈出,是工商业托起的古镇;乌镇典型的“人家尽枕河”,体现出茅盾笔下《林家铺子》的风情;西塘的以酒兴市,长廊遍布整个古镇,体现的是买酒饮酒的商业文化。
4.对古镇旅游组织管理的研究4.1坚持政府主导一理论上,余丹认为古镇旅游开发不能纯粹依赖市场,应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由政府成立旅游开发领导小组,主持开发规划工作,并加强对市场的统一管理。
李倩等亦指出,在政府的积极干预下,建立政府引导的市场运作机制,处理好古镇管理者与旅游经营者的关系,是保证古镇旅游良性发展的必要手段。
二实际上,就支持措施而言,政府的主导表现在三个方面:政府的旅游发展策略和优惠政策;政府对当地民众的旅游意识教育和正确引导;政府在经费上对古镇建设的支持及宣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