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数学全册教学课件人教版ppt

合集下载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数学竞赛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数学竞赛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数学竞赛试卷
一、填空题
1.我们常用的数是十进制数,计算机程序使用的是二进制数(只有数码0和1).它们两者可以相互换算,如将二进制数(101)2改成十进制数:(101)2=1×22+0×21+1×20=4+0+1=5.
(1)将二进制数(10101)2换成十进制数是.

2)将十进制数13换成二进制数是.
2.将下列十进制数改写成二进制数
(1)(106)10=2
(2)(19)10=2
(3)(987)10=2
(4)(1993)10=2.
3.把下列十进制数化成二进制数:
(1)139(10)=.
(2)312(10)=.
(3)477(10)=.
4.将6个灯泡排成一行,用○和●表示灯亮和灯不亮,如图是这一行灯的五种情况,分别表示五个数字:1,2,3,4,5.那么○●●○●○表示的数是.
5.(1010101.1011)2=10.
6.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十进制来表示数,要用10 个数码:0、1、2、3、4、5、6、7、8、9.在电子计算机中用二进制,只要用两个数码0和1.正像在十进制中加法要“逢十进一”,在二进制中必须“逢2进1”,于是,可以得到以下自然数的十进制与二进制表示对照表:
十进制012345678…
二进制0110111001011101111000…
第1 页共20 页。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集体备课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集体备课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集体备课教案一、内容概述本册《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主要涵盖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核心内容。

本课程将涵盖从简单的算术运算到基础的代数知识的逐步深入,注重知识的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我将详细描述教材中的各部分内容与教学规划。

数与代数部分:以分数为主线,进一步深化学生有理数的运算与应用能力。

强调四则运算的理解和实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数的关系与运算定律的应用。

学生将通过操作和实践活动巩固基础的数学概念,为后续复杂方程式的理解与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章节的内容将会贯穿整学期教学进度的前半部分。

空间与几何部分:主要围绕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展开教学。

学生将学习平面图形的特征,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并学习计算它们的周长和面积。

也将引入立体图形的概念,如长方体、正方体等,帮助学生建立三维空间的概念。

这部分内容将在学期中期进行教授,旨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觉。

统计与概率部分:学生将学习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理解概率的基本含义和计算方法。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概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该部分内容会在学期后半段逐渐展开,结合前面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实践能力。

每一章节内容都将会紧密结合日常生活情境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展开教学,旨在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接下来的集体备课教案中,我们将针对每一章节内容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1. 教材版本及适用年级介绍本文所依据的教材版本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六年级数学下册教科书。

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在内容上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与提升,强调知识之间的联系,旨在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其设计理念先进,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该教材适用于小学六年级下学期的数学教学,主要针对六年级学生的数学基础和认知能力进行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数学(全册)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数学(全册)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数学(全册)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数学(全册)教案第一单元《负数》单元分析一、教学目标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教材说明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

《标准》第二学段这部分内容的具体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以往负数的教学安排在中学阶段,现在安排在本单元主要是考虑到负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负数,能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为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建议1.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教学时,教师应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实例,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些素材来唤起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习兴趣,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出现负数的必要性,并通过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对比,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

在引入负数以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实际例子,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通过大量的事例加深对负数的认识,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把握好教学要求。

对负数的教学要把握好要求,作为中学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过渡,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负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

这里不出现正负数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的数是负数,只要求学生能辨认正负数。

关于数轴的认识,这里还没有出现严格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性的定义,只是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在直线上表示正数和0的经验,迁移类推到负数,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所对应的点。

6.6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2)(课件)-2020-2021学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备课系列(沪教版)

6.6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2)(课件)-2020-2021学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备课系列(沪教版)

练习:解不等式:
(1)2(x
1)
7x 2
2
2
3
x
(2)5(x 2) 8 6(x 1) 7
(3)2x 6 5x
(4)
x
1 2
x 1 6
1 3
x
(5)
0.4 0.6x 0.2
1.5x 0.5
2
0.1 2x 0.1
1. 解下列不等式:


(1) -5x ≤ 10 ;
(2)4x -3 < 10x +
例5
已知 围是
3x - 2 4x - 3
y y
= =
3k +1, k -1 ,
.


3x -2 y = 3k +1 . 4x -3 y = k -1 .
且x>y,则kk的<取-1值范
① ②
①3-②2,得 x = 7k+5 .

×
×
将③代入①,得
3(7k+5)-2y=3k+1.
化简,整理,得 y=9k+7.
1. 先用不等式表示下列数量关系,然后求出它们的 解集,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 x的12 大于或等于2;

1
2
解得
x≥2 x4

-1 0 1 2 3 4 5
(2) x与2的和不小于1;

x+2 ≥ 1
解得
x -1 ≥
-1 0 1 2 3 4 5
(3) y与1的差不大于0;

解得
y-1 0 ≤
第 六 章
6.6 2
式 单 一
击 此 处 添 加

平面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平面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练习
- - - - - - - - - - 教材128页
2.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D ).
(A) 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B) 一条直线和一个点确定一个平面.
(C) 圆心和圆上两点可确定一个平面.
(D) 梯形可确定一个平面.
3. 不共面的四点可以确定经过平面.
P
4个
C A
B
练习
- - - - - - - - - - 教材128页
下面三个推论: 推论1 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2 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3 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A a α
b αa P
b a α
练习
- - - - - - - - - - 教材128页
1. 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平面: 几何里所说的“平面”就是从这样的一些物体中抽象出来的.类似于 直线向两端无限延伸,平面是向四周无限延展的.所以平面无厚薄,大小之分.
2. 平面的画法及表示 问题2 类比点和直线,我们如何画平面和表示平面呢?
(1)画平面:如图示,与画出直线的一部分表示直线
D
一样,我们也可以画出平面的一部分来表示平面. 通常 用矩形的直观图,即平行四边形表示平面. 当平面水平 α 放置时,常把平行四边形的一边画成横向;当平面竖 A 直放置时,常把平行四边形的一边画成竖向.
P ,且P l,且P l
如无特殊说明,本 章中的两个平面均指 两个不重合的平面.
我们在画两个平面相交时,如果其中一个平面被另一个平面遮挡,通 常把被遮挡的部分化成虚线或不画,以此增强图形的立体感.
4. 平面的基本性质的推论 利用基本事实1和基本事实2,再结合“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可以得到

《圆柱的认识以及体积》(课件)-2021-2022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

《圆柱的认识以及体积》(课件)-2021-2022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

4.压路机前轮直径是1.6m,长2m,它转动一周,压路 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求圆柱侧面积
3.14×1.6×2=10.048(m2)
答:压路的面积是10.048平方米。
5.制作一个底面直径20cm,长50cm的圆柱形通风管,至少 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铁皮?
求圆柱侧面积
3.14×20×50=3140(cm2) 答:至少要用3140平方厘米的铁皮。
S=πr 2
r
πr
S=πr ×r =πr 2
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切拼成的立体图形 越接近长方体。
思考: ①拼成的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原来圆柱的底面积有什 么关系?为什么? ②拼成的长方体的高与原来圆柱的高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 ③拼成的长方体的体积与原来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 系?为什么?
)里画



3. 转动长方形ABCD,生成右面的两个圆柱。说说
它们分别是以长方形的哪条边为轴旋转而成的,底面半 径和高分别是多少。
A
D
1cm
B 2cm C
(1)
(2)
那长方形ABCD如果以AD边为轴旋转,会形 成哪个圆柱呢?请你动手试一试。
答:长方形ABCD如果以AD边为轴旋转,会形成(2)号圆柱。 底面半径是1cm,高是2cm。
?cm S侧:18.84×10=188.4(cm2)
18.84cm 10cm r:18.84÷3.14÷2=3(cm) S底:3.14×32×2=56.52(cm2)
S表:188.4+56.52=244.92(cm2)
1.冬天护林工人给圆柱形的树干的下端涂防蛀涂料,那么 粉刷树干的面积是指树的( B )。
有一个棱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把它削成一个最 大的圆柱体,应削多少体积的木头?

7.3角的概念与表示(课件)-2020-2021学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备课系列(沪教版)

7.3角的概念与表示(课件)-2020-2021学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备课系列(沪教版)

练6.比较大小:38°15′___ 38. 15度(填“>”“=”或“<”).
答案:>
练7 . 51°28′30"=________度
【解析】51度28'30''= 51度28.5'=51度 +(28.5/600度=51度+0.475度=51.475度 答案:51.475
小结:
小结:
1、角的定义: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 成的图形叫做角。 2、角的表示法: 4 种 3、角的度量及换算。
CLICK HERE TO ADD A TITLE
3角的概念与表示
此处添加副标题
第七章 线段与角的画法
说说生活 中的角。
一、角的定义与表示
1.角的定义与表示方法
1.什么叫做角?
(1)角的定义:角的定义有两种,一种是静态的组成定义, 1一、 种是动态的形成定义。 角的组成定义:有______的两条射 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______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 角的两条边。
答案:C
练3如图,下列表示角的方法错误的是 ( )
A.∠1与∠AOB表示同一个角
B.∠AOC
可用∠O来表示C.图中共有三个角∠AOB、
∠AOC、∠BOC D.∠β表示的是∠BOC
【解析】A同一个角的两种表示方法B一个端点 有多个点公用时,不可以用一个点来表示角。 C、D正确。答案:B
2. 角的度量与比较大小【例2】钟表在3
点40分时,它的时针和分针所成的钝角的
度数是
.用10倍的放大镜观察,
这个角应是
.
【解析】每小时分针转360°,时针 转动30°;每分钟分针旋转6°,时 针旋转0.5°答案:130° 130°总结: 角的大小与角画出的两边的长短无 关,只与构成角的两边的两条射线 张开的幅度大小有关。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下学期数学全册特级教师辅导视频课堂教学实录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下学期数学全册特级教师辅导视频课堂教学实录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下学期数学全册特级教师辅导视频课堂教学实录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课堂教学实录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公布课优质课录像、观摩课音频精品课例、课堂实录、教学实录、在线视频免费下载播放由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整理提供,另外提供各年级学科的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教案课件试卷反思说课稿评课稿等!第一单元、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减法《十几减9》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一》特级教师辅导视频习题答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减法《十几减八、7》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练习二》特级教师辅导视频习题答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减法《十几减六、五、4、3、2》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练习三》特级教师辅导视频习题答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减法《十几减9》第1课时课堂实录教学录像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减法《十几减9》第2课时公布课教学实录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减法《十几减九》教学实录公布课录像课堂视频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减法《十几减六、五、4、3、2》教学实录公布课课堂视频第二单元、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熟悉图形《熟悉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特级教师辅导视频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熟悉三角形和平形四边形》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练习四》特级教师辅导视频习题答案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熟悉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学实录公布课录像课堂视频第三单元、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认数《熟悉整十数》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数《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认数《熟悉几十几》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整十数加一名数及相应的减法》特级教师辅导视频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认数《数的顺序》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比较数的大小》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特级教师辅导视频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练习六》特级教师辅导视频习题答案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数《数的顺序》教学实录公布课录像课堂视频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整十数加一名数及相应减法》教学实录公布课课堂视频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数《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第1课时课堂实录教学录像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第2课时公布课观摩课教学实录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数《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实录公布课录像课堂视频第四单元、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名数》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求被减数的实际问题》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练习七》特级教师辅导视频习题答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减整十数、一名数》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求减数的实际问题》特级教师辅导视频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练习八》特级教师辅导视频习题答案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特级教师辅导视频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练习九》特级教师辅导视频习题答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加法和减法一《单元温习》特级教师辅导视频第五单元、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熟悉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特级教师辅导视频讲解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熟悉人民币《熟悉大于1元的人民币》特级教师辅导视频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熟悉人民币》第1课时课堂实录教学录像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熟悉人民币》第2课时公布课教学实录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熟悉人民币》教学实录公布课录像课堂视频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熟悉人民币》上课实录优质课录像第六单元、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加一名数进位》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练习十》特级教师辅导视频习题答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加法和减法二《两位数减一名数退位》特级教师辅导视频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加法和减法二《练习十一》特级教师辅导视频习题答案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特级教师辅导视频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练习十二》特级教师辅导视频习题答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加法和减法二《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特级教师辅导视频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加法和减法二《练习十三》特级教师辅导视频习题答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加法和减法二《单元温习》特级教师辅导视频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两位数加一名数》教学实录公布课课堂视频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加一名数的进位加法》上课实录优质课录像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减一名数》教学实录公布课录像课堂视频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两位数减一名数》上课实录优质课观摩课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减一名数退位减法》教学实录公布课课堂视频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学实录公布课课堂视频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第1课时课堂实录教学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第2课时公布课教学实录第七单元、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统计》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统计》教学实录公布课录像课堂视频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统计》上课实录优质课观摩课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小小商店》教学实录公布课录像课堂视频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统计《期末温习》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温习资料下载: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PPT、Flash 课件免费下载国标本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期中试卷、期末试卷DOC第二册国标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下载《第2册》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特级教师辅导视频课堂实录公布课优质课教学录像观摩课音频精品课例、课堂实录、教学实录、在线视频免费下载播放由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整理提供,另外提供各年级学科的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教案课件试卷反思说课稿评课稿等!第一单元、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练习一》特级教师辅导视频习题答案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实录公布课录像课堂视频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上课实录优质课观摩课第二单元、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认数《期熟悉整百数》特级教师辅导视频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数《熟悉几百几十》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熟悉几百几十几》特级教师辅导视频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练习二》特级教师辅导视频习题答案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认数《比较数的大小》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认数《单元温习》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比较大小、近似数》教学实录公布课录像课堂视频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比较数的大小》上课实录优质课观摩课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比较数的大小》课堂实录教学公布课示范课视频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比较数的大小》专家评课视频点评第三单元、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熟悉分米和毫米》特级教师辅导视频讲解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分米和毫米《简单的单位换算》特级教师辅导视频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熟悉分米和毫米》教学实录公布课录像课堂视频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分米和毫米的熟悉》课堂教学实录优质课观摩课第四单元、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加法《不进位加》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加法《进位加》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加法《连加》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加法估算》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练习三》特级教师辅导视频习题答案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不进位加》教学实录公布课录像课堂视频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进位加》课堂实录优质课观摩课示范课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不进位加法》第1课时课堂实录教学录像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不进位加法》第2课时公布课教学实录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不进位加法》第3课时教学视频录像上课实录第五单元、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熟悉方向》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熟悉线路图》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期中测试》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熟悉方向》教学实录公布课录像课堂视频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熟悉方向》课堂实录优质课观摩课示范课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熟悉方向》课堂实录教学录像第六单元、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减法《不退位减》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退位减》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练习四》特级教师辅导视频习题答案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加、减法的实际问题》特级教师辅导视频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练习五》特级教师辅导视频习题答案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减法《隔位减》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练习六》特级教师辅导视频习题答案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减法《单元温习》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不退位减两位数减两位数》教学实录公布课课堂视频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不退位减》课堂实录优质课观摩课示范课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退位减》教学实录公布课录像课堂视频第七单元、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熟悉角》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熟悉直角》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熟悉角》教学实录公布课录像课堂视频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熟悉角》课堂实录优质课观摩课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熟悉角》示范课优秀案例课堂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熟悉直角》教学实录公布课录像课堂视频第八单元、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乘法《不进位乘》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乘法《乘加、乘减实际问题》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练习七》特级教师辅导视频习题答案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乘法《进位乘》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乘法《持续进位乘》特级教师辅导视频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练习八》特级教师辅导视频习题答案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乘法《单元温习》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持续进位乘》教学实录公布课录像课堂视频第九单元、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统计》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统计《期末温习》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总温习《期末测试》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统计》教学实录公布课录像课堂视频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温习资料下载:国标本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期中试卷、期末试卷DOC第四册苏教版国标本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PPT、Flash课件免费下载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第4册》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套特级教师辅导视频课堂实录公布课观摩课家教录像音频精品课例、课堂实录、教学实录、在线视频免费下载播放由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整理提供,另外提供各年级学科的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教案课件试卷反思说课稿评课稿等!第一单元、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除法《三位数除以一名数》特级教师辅导视频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练习一》特级教师辅导视频习题答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特级教师辅导视频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练习二》特级教师辅导视频习题答案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三位数除以一名数》教学实录公布课堂视频录像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三位数除以一名数》课堂实录优质课观摩课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三位数除以一名数》示范课优秀课堂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实录公布课录像视频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课堂实录优质课观摩课第二单元、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年、月、日》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教学实录公布课录像课堂视频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年、月、日》课堂实录优质课观摩课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年、月、日》示范课优秀案例课堂教学第三单元、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平移和旋转》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平移和旋转》第1课时课堂实录教学录像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平移和旋转》第2课时公布课教学实录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平移和旋转》教学实录公布课录像课堂视频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平移和旋转》示范课优秀案例课堂教学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平移和旋转》课堂实录优质课观摩课第四单元、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乘法口算和笔算》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练习三》特级教师辅导视频习题答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乘法估算和持续进位的笔算》特级教师辅导视频讲解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练习四》特级教师辅导视频习题答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乘法《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练习五》特级教师辅导视频习题答案第五单元、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观看物体》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观看物体》教学实录公布课录像课堂视频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观看物体》课堂实录优质课观摩课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观看物体》示范课优秀案例课堂教学第六单元、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熟悉千米和吨》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练习六》特级教师辅导视频习题答案第七单元、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轴对称图形》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图形》教学实录公布课录像课堂视频第八单元、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熟悉分数《熟悉几分之一》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熟悉几分之几》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解决实际问题》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练习七》特级教师辅导视频习题答案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熟悉几分之一》教学实录公布课录像课堂视频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熟悉几分之一》示范课优秀案例课堂教学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熟悉分数《熟悉几分之一》课堂实录优质课观摩课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熟悉分数《熟悉几分之几》教学实录观摩课课堂视频第九单元、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面积的意义》特级教师辅导视频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面积单位》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面积和面积单位》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面积计算》特级教师辅导视频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面积的计算》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练习八》特级教师辅导视频习题答案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的意义》教学实录公布课录像课堂视频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面积的意义》示范课优秀案例观摩课教学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单位》教学实录公布课录像课堂视频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面积单位》示范课优秀案例课堂教学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面积单位》课堂实录优质课观摩课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面积单位》第1课时课堂实录教学录像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单位》第2课时公布课教学实录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单位》第3课时教学视频录像上课实录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计算》教学实录公布课录像课堂视频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实录观摩课视频第十单元、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十单元统计《平均数》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练习九》特级教师辅导视频习题答案国标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统计名师讲解录像教学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统计》教学实录公布课录像课堂视频观摩课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十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示范课优秀案例课堂教学第十一单元、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熟悉小数《小数的意义和读写》特级教师辅导视频讲解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十一单元《比较小数的大小》特级教师辅导视频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11单元《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特级教师辅导视频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练习十》特级教师辅导视频习题答案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熟悉小数《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特级教师辅导视频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熟悉小数》课堂教学实录公布课观摩课视频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实录公布课录像课堂视频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十一单元《小数的大小比较》示范课案例课堂教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熟悉小数《小数的大小比较》课堂实录优质课观摩课第十二单元总温习、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温习除法和乘法有关的实际问题》特级教师辅导视频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图形、统计、平移和旋转》特级教师辅导视频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学期末《整理和温习》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观看物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特级教师辅导视频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温习资料下载:苏教版国标本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PPT、Flash课件免费下载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试卷、期中试卷、期末试卷第六册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第6册》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全数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合集课堂实录公布课示范课上课实录、课堂实录教学视频教师优质课研讨课视频录像、观摩课音频精品课例名师教学实录、在线视频免费下载播放由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整理,提供各年级国标本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案课后练习题答案PPT课件试卷教学设计导学案教学反思说课稿听课评课稿!第一单元、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乘法》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名师讲解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特级教师辅导视频。

第二单元 圆柱的表面积拓展(课件)-2021-2022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圆柱的表面积拓展(课件)-2021-2022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

两个底面积和:3.14x2²x2=25.12(平方厘米) 侧面积251.2-25.12=226.08(平方厘米) 高:226.08÷(3.14x2x2)=18(厘米) 答:圆柱的高是18厘米。
课下练一练
1. 一个圆柱的表面积是 3140 平方厘米,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高的 4 :1 , 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多少?
拓展3
如图是一块长方形铁皮,利用图中的阴影部分,刚好能做成一个圆柱形油桶。 (接头处忽略不计),这个油桶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提示:做成圆柱形油桶后,阴影长方形是油桶的侧面,两个圆分 别是油桶的两个底面,所以油桶的表面积就是这个阴影长方形的 面积和两个圆的面积之和。 圆的周长就是阴影长方形的长,圆的直径的 2 倍就是阴影长方形 的宽,且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的和就是这块长方形铁皮的长,即 3.14×圆的直径+圆的直径=16.56 分米
2.下的机器零件是由三个圆柱组成的,三个圆柱的高都是 4 厘米,底面半径从 上到下分别是2 厘米,4 厘米,6 厘米,这个机器零件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小圆柱侧面积:3.14x2x2x4=50.24(平方厘米) 中圆柱侧面积:3.14x4x2x4=100.48(平方厘米) 大圆柱表面积:3.14x6²x2+3.14x6x2x4=376.8(平方厘米) 机器零件的表面积:50.24+100.48+376.8=527.52(平方厘米) 答:这个机器零件的表面积是527.52 平方厘米。
长方形的宽(圆柱的高)是多少分米? 188.4÷12.56=15(分米)
答:它的高是 15 分米。
请你练一练
1. 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 251.2 平方厘米,底面半径是 4 厘米,这个圆柱 的高是多少厘米?

最新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最新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总复习主要知识点(数与代数部分)数的认识(一)整数1 、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像-1,-2,-3……这样的数也叫整数。

2 、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如果数a能被数b(b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

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

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

例如:10的约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10。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

例如:16、404、1256都能被4整除,50、325、500、1675都能被25整除。

一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

例如:1168、4600、5000、12344都能被8整除,1125、13375、5000都能被125整除。

7.6余角、补角(课件)-2020-2021学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备课系列(沪教版)

7.6余角、补角(课件)-2020-2021学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备课系列(沪教版)

课 堂 小 结:
互为余角(互余)
互为补角(互补)
定义
如果两个角的度数 和是90º,我们就说这 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 互余.
如果两个角的度数和 是180º,我们就说这两 个角互为补角,简称互 补.
性质 等(同)角的余角相等 等(同)角的补角相等 ①互余、互补都是指两个角;
注意 ②互余、互补只与两角和有关, 与角的位置无关.
结合1、2两题结论,得到余角的性质: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余角的性质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补角的性质
3、画出∠1的补角
2 1 思考:∠2和∠3相等吗?
3
说理法
∵ ∠2是∠1的补角
因为∠2和∠3都是∠1的补 ∴ ∠2=1800- ∠1
角,∠2和∠3相等,
“同角的补角相等。”

∠3是∠1的补角
互为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度数和是900,那 么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互余,其中一个 角称为另一个角的余角
∠1+ ∠2=900 ∠1和∠2互余 ∠1是∠2的余角 ∠2是∠1的余角
辨一辨 若两锐角的和是 ,则这两角互余.
(1) 钝角没有余角. ( )√ (2) 若∠A+∠B= ,则∠A是余角.( )×
(3) 若∠1+∠2= ,但∠1和∠2不相邻,
1
2
3
1、如图,已知∠1=42°,∠2=138 °, ∠3=48°,问图中有没有互余或互补的角? 若有,请把它们写出来,并说明理由。
1
2
3
解:∵ ∠1=42°,∠2=138 ° ∴ ∠1+∠2= 42°+138 °=1800 ∴ ∠1和∠2互补
2、如图,点O为直线AB上一点,∠AOC是直角,

【最新】六年级数学分数乘整数教案人教版

【最新】六年级数学分数乘整数教案人教版

提高课 堂教学 效率。 礼嘉中 学课堂 教学十
教科研 研究水 平;加 的和全 校的课 题研究 公开课 、示范 课、汇
工作计 划、课 题组工
项要求 ”。做 好集体 强师资 队伍建 设,提 工作做 到有计 划、有 报课计 划,并 组织好
作计划 和本学 期公开
备课和 二备以 及反思 升教师 的教学 能力。
教研组
工作计 划范文 工作计 划 计划
计划 作计划
20X 年化 学生物 教研组 20X 年化 学生物 教研组 中 学生物 教研组 工作计 第 一学期 生物教 研组工
计划 计划 划 作计划
,加大 教研、 教改力 度,深
化教学 方法和 学习方 式的研 究。正 确处 理改革与 发展、 创新与 质量的 关系, 积极探
复习 题,为教
学重点服务服务,使学生顺利掌握“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同时
复习 分
数加法,为推导公式进行铺垫。
2 、重视法则推导过程,应用转化思想,启发学生把新知识转化为已学过的旧知识。进一步 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 适时点拨, 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 教师 有意识的让学生参与法则 推导,让学生先尝试、观察、讨论、总结,而后再概括法则,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发挥 小组的团结协作作用。
研究、 有活动 、有总 听课、 评课等 工作。
课名单 。
工作。 在认真 结,并 在此基
钻研教 础上撰
材的基 写教育
础上, 抓好上 教学论 文,并
课、课 后作业 、辅导 、评价 等环节 ,从而 向报刊 杂志和 年会投 稿。
有效地 提高课 堂教学 效率。 加强教 学方法
、手段 和策略 的研究 ,引导
教师改 进教学 方法的 同时, 引导学 生改 进学习方 法和学 习策略 。

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数学4.3比例的应用 教案

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数学4.3比例的应用 教案

《比例尺》教学设计课题比例尺(1)课型新授课课时1教学目标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认识比例尺,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能将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进行互化。

重、难点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难点利用比例尺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教法情境激趣,引导探究。

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课件、刻度尺。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问题导入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比例的知识,比例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用途呢?请同学们看一看我们的教室有多大,它的长和宽大约多少米?如果我们要绘制教室的平面图,若是按实际尺寸来绘制,需要多大的图纸?可能吗?如果要画中国地图呢?学生在生活中对比例尺是有接触的,将教室的平面图画在纸上的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探究新知1.比例尺的意义。

图上距离是比的前项,实际距离是比的后项。

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最简整数比。

(2)教师出示地图,引导学生观察1∶100000000。

(3)组织学生议一议:比例尺中的“1”表示什么?“100000000”表示什么?指名说一说:“1”表示图上距离,“100000000”表示实际距离,也就是说图上1cm的距离表示实际距离100000000cm。

教师说明:1∶100000000是数值比例尺,有时写成1100000000。

(4)引导学生观察比例尺。

适时讲解:这是线段比例尺,表示线段的长度1cm是图上距离,50km是实际距离,也就是说图上距离1cm代表着实际距离是50km。

师:你能把这个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吗?自己动手试试吧!(5)教师用投影出示图纸。

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比例尺2∶1建在学生对比例尺的概念的理解之上,让学生对不同形式的比例尺加以理解,在灵活改写的过程中全面理解概念。

表示什么?指名汇报:2∶1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2倍。

教师小结:在生产中,有时由于机器零件比较小,需要把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以后,再画在纸上。

这时比例尺的前项比后项大。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下册全册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下册全册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下册全册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应很多老师要求,特发布了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表格式的教案,供大家免费下载地址: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表格式教案电子备课人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数学表格式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第12册2篇您选择一篇合适的使用。

第一课时位置教学内容:教材2~3页的例1、例2,练习一1~5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自主探索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利用方格纸依据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

2在确定位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平面坐标最基本的知识。

3、能把自己的思维过程与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并与同伴进行很好的交流、合作。

4、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运用数对准确表示物体位置。

教学难点:利用方格纸正确表示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导入新课1、介绍位置先请若干名学生站上讲台,要求学生说出XX同学的位置。

由学生介绍自己座位所处的位置,然后再介绍几个好朋友所处的位置。

学生介绍位置的方式可能有以下两种:(1)用“第几组第几座”描述。

(2)用在我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来描述。

2、谈话导入(1)教师肯定以上学生描述的方式。

(2)明确说明本节课我们要进一步学习确定位置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位置二、探索活动,获取新知1、教学例1实物投影出示主题图:班级座位图(1)说一说学生观察座位图,想说谁的位置就跟同伴说一说。

(2)想一想师:李刚的位置在哪里?可以怎样说?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回答,只要合理都予以肯定。

(3)写一写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李刚的位置表示出来A: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课堂,记录不同的表达方式。

B:展示几个不同的表达方式(4)讨论师:同样都是李刚的位置,大家表示的方法却各有不同。

虽然所有的方法都有道理,但是总让人感到太麻烦。

你有什么好建议,可以用一种统一的既清楚又简便的方法来表示?确定:列表示竖排,一般从前往后;行表示横排,一般从左往右。

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数学 6-5-1 绿色出行(课件)

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数学 6-5-1 绿色出行(课件)

探索与发现
问题 1.每辆汽车平均每千米排放160g二氧化碳。一 辆汽车一年排放二氧化碳多少千克?合多少吨? 全国2011年末之前购买的民用轿车和私人轿车 在2012年排放多少吨二氧化碳?
想一想 怎样才能知道一辆汽车每年的平均行驶 量呢?
调查本班同学及家长的交通出行方式,计算绿色出 行所占的百分比。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20×45=15(km)
60
15×2×245=7350(km) 7350×0.16=1176(kg) 答:小明的爸爸从家到单位15 km,一年上 下班行驶7350 km,排放1176 kg二氧化碳。
每周少开一天车(少行驶40千米) 一年52周,能减排多少二氧化碳?
494万辆私家车一年减排多少?
行驶1千米排放 0.16千克二 氧化碳
(1)一年使用的一次性筷子大约需要消耗多
少棵大树的木材? 500×365÷5000=36.5(棵)
(2)这样每年将少吸收多少千克二氧化碳?少
产生多少千克氧气?
36.5×0.1=3.65(千克) 36.5×0.75=27.375(千克)
知识小结
为了还给天空一片蓝色,咱们每个月少开几天车 。一月之中,咱们可以选择公休或节假日的一天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骑上脚踏车,到达咱们想 去的地方。汽车多停放一天,污染物就少排放一 些,咱们所呼吸的空气就能越发清爽。
为环境多尽一份责任,咱们的心里就会多一份 欣慰,让咱们携起手来,共同营建
撰写绿色出行倡议书!
谢谢大家!!
你能提出哪
些问题?
调查本班同学及家长的交通出行方式,计算绿色 出行所占的百分比。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咱们先设计一个 调查表。
我建议爸爸妈妈,能步行的 就步行,还锻炼身体呢。

6.1.1整理与复习-数的认识 课件 2021-2022学年六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6.1.1整理与复习-数的认识 课件 2021-2022学年六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难点突破
(5)整数的改写与省略 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 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省略 这个数某一后面的尾数,写成近似数
难点突破
(6)数的大小比较
正整数大小的比较:位数不同的正整数比较,位数多的数 就大;位数相同时,从左起第一位大的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 位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第二位的数大这个数就大,以 此类推直到比较出数的大小。
计…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一
数 亿亿亿 万万万
(个)


十百千万… 分分分分 之之之之 一一一一
难点突破
(1)从数位顺序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能将小数与整数联系在一起的是数位顺序表。同一个数
字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意义也就不同。如3写在十位上 表示3个十,写在百位上是3个百。
难点突破
(2)什么是十进制计数法? 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 是十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如10个一是十,10个一 百是一千…
难点突破
(3)什么叫负数? 为了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出现了一种新的数,如-2、 -6、-9.5、 ……这样的数叫做负数。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 数。负数都比0小,正数都比0大,正数都大于负数。
知识梳理
二、在数轴上表示数。
难点突破
(1)观察数轴你发现了什么?
数轴上的点都以0为对称点是相互对应的,没有最大的整 数也没有最小的整数,也就是说整数个数是无限的,正数 和负数中都存在着整数、分数、小数。
(3)分数单位是 1 的最大真分数是( 8
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假分数。
7 ),它至少再添上( 1 )个
8
难点突破
(10)计数单位和数位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配套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20XX年下学期莲花学校教学案(六年级数学学科)2 2 2 2+2+2 6 2 2 预设:① + + = = = (个)表示3 个连加的和是多少。

9 9 9 9 9 3 9②9 ×3= 9 =9 =3 (个)也表示3 个9 连加的和是多少。

追问:不同的算式都表示“3 个9 连加的和是多少”由此你有什么发现吗?(预设:用乘法计算更简便一些。

) 分数乘法和整数乘法一样,也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所不同的是相同加数是分数。

2、探究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算式9 ×3= 9 =9 =3 (个)并提问。

请你们看看这个算式,你能理解它是怎么计算的吗?(2)引导学生再次观察算式并提出问题:这个算式是先计算再约分的,你有不同的想法吗?预设:2 2X3 6 2 222X36221 123 2 2 2 2 2×3= = 或×3= ×3= 9 3 9 9 3 9 3 3 引导学生对比观察这几个算式并提出问题:通过比较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小结: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分母与整数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3、练习。

1 (1)计算12 ×4 (2)教材第2 页“做一做”第1 题。

三、创设情境,探究整数乘分数1、借助情境理解整数乘分数的意义。

1 1 1 桶水有12L。

3 桶共多少L?2 桶是多少L?4 桶是多少L? (1)理解题意,明确题中的数量关系:单位量×数量=总量(2)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3 桶水共多少L?12×3 1 1 桶是多少L?12× 2 2 1 1 桶是多少L ? 12 × 4 4 (3)探究每道算式的意义12×3 表示求3 个12L,也就是求12L 的3 倍是多少。

1 1 1 2 是一半,12×2 表示12L 的一半,也就是求12L 的2 是多少。

7.9估算(课件)- 2021-2022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

7.9估算(课件)- 2021-2022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
空 白 演 示 单 击 输 入 您 的 封 面副 标题
知识梳理
1、估算能够帮助人们把握运算( 结果 )。 2、计算之前的估算可以有利于人们对( 运算结果)有大致了解。 3、计算之后的估算可以有利于人们对运算结果进行( 检验 )。 4、估算时,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往( 大)估,可以往( 小 )估。
题型归纳
1、用估算解决问题。 例:王老师要买190本《数学小词典》,每本3.80元。估算一下,她带 了800元钱,够吗?
六年级下册
7.9 估 算
学习目标
1、在回顾交流中,总结估算的方法,能用估算把握运算结果的范围 围成或用估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估算的作用。 2、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进行估算,并 解释估算的过程,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3、通过对“估算”的复习整理,进一步丰富数学知识发展数感,提 高运用估算进行运算的能力。
随堂检测
2、先估一估,判断各题的计算是否正确,再算一算。
3500-700=328000
791+118=890099
204÷2=11202
29×49=11540211
9.9×6.9=6698.3.311
1 2
4 7
415 914
随堂检测
3、一篇稿件共1528字,我1分最多能打49字,她能在30分内打完这篇 稿子吗?
谁估计的结果比较精确结果大?谁估计的结果比精确结果小? 淘气将被除数估大、除数估小,所以估算的结果比精确结果大;
笑笑将被除数估小,除数估大,所以估算的结果比精确结果小。
作业布置
1、沙发原价5600元,茶几原价580元,八折优惠后,5000元能买 一个茶几和一套沙发吗?
2、预习第79页的有关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5)g
如果120 g记作0 g,117 g可以 记作多少克?
“(120±5)g”表示什 么意思?
四、了解历史,课堂总结
你对负数有什么新 的认识?
四、了解历史,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一单元:负数
直线上的负数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填一填:
①一辆公共汽车经过某站台时有12人上车, 记作( +12 )人;7人下车,记作( -7 )人。
情况 +15 -2 +3 -4 -12
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某次数学测试,老师以80分作为标准,将六名同学的
成绩记为+4、+10、-5、0、+7、-4,这六名同学的实
际平均成绩是多少?
方法一:
“你+能4”解表决示这什个么问意题思吗??
(84+90+75+80+87+76)÷6
第一单元:负数
负数的认识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你在生活中见过负数吗? 你知道它的含义吗?
二、结合情境,理解意义
下面是中央气象台2012年1月21日下午发布的六个城市的气温预报 (2012年1月21日20时—2012年1月22日20时)。
3℃和-3℃表示的意 思一样吗?
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二、结合情境,理解意义
②阳光小学今年招收新300人,记作+300人, 那么-420人表示( 毕业420人 )。
③升降机上升3.5米,记作+3.5米;-4米表示 ( 下降4米 )。
二、创新情境,探究新知
-4 -3 -2 -1 0 1 2 3 4 在直线上表示出1.5和-1.5。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在直线上表示下列各数。
图书借出、还回记 录
借出
15本
还回
15本
提问:(1)图书管理员老师遇到了什么问题? 你能帮助她记录一下吗?
(2)小明同学是这样记录的,你觉得他把情况表示 清楚了吗?你是怎样想的。
一、创设情境,产生需求,认识负数
(二)解决问题,经历符号化
今天还回15本、借出 15本。怎么把这些记 录下来呢?
图书借出、还回记 录
-4
-
5 2
-2
从起点到
-
5 2
如何运动?
-0.5
1 1.5 2.5
哪个点到0的距离与
-
5 2
到0的距离相等?
它们之间相距几个单位长度?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如果把一个人先向东走5 m记作+5 m,那么这个人又 走-4 m是什么意思?这时他距离出发点有多远?在直 线上表示出来。
如果一个人从“-2”位置出发先向西走1米, 再向东走4米,将会到达什么位置?
在温度计上分别表示出3℃和-3℃。
请在温度计上表 示-18℃。
-3℃和-18℃哪 个温度低?
3℃
0℃表示什么意
-3℃ 思?
-18℃
二、结合情境,理解意义
这些数各表示什 么? 500.00和-500.00有 什么区别呢?
像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收入与支出这样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生活中还有许多。你能举出这样的实例吗?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体育达标测试,一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统计如下:李勇45 个、张军28个、张强33个、赵刚26个、王亮18个。如果每 分钟做仰卧起坐30个算达标,以达标的个数为标准,记录 每个人的成绩。刚好达标的个数记为0个,超出的个数用正 数表示,不足的个数用负数表示,请把下表填写完整。
姓名 李勇 张军 张强 赵刚 王亮 达标
第一单元、百分数(二)生活与百分数 《负数的认识PPT课件》 《直线上的负数PPT课件》 《负数例1、例2PPT课件》 《负数例3PPT课件》 第二单元、百分数(二)生活与百分数 《折扣与成数PPT课件》《税率与利率PPT课件》《选择购物方案PPT课件》 《百分数折扣例1PPT课件》《百分数成数例2PPT课件》《百分数税率例3PPT课件 》《百分数利率例4课件PPT》 《百分数问题解决例5PPT课件》 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 《圆柱主题图例1、例2课件PPT》《圆柱例3、例4PPT课件》《圆柱例5、例6PPT 课件》《圆柱例7PPT课件》《圆锥主题图、例1PPT课件》 《圆锥例2、例3PPT课件》 第四单元、比例、自行车里的数学 《比例的意义PPT课件》《比例的基本性质例1PPT课件》 《解比例例2、例3课件 PPT》《正比例关系例1PPT课件》《反比例关系例2课件PPT》 《比例的应用比例 尺的概念、例1PPT课件》《比例的应用例2PPT课件》《比例的应用例3课件PPT》 《比例的应用例4PPT课件》《比例的应用例5课件PPT》《比例的应用例6PPT课件 》
借出
15本
还回
15本
提问:(3)怎样记录就能把情况表示清楚了呢?请你想想办法。 (4)有的同学用文字,有的同学用符号,这些不同的表示 方法之间,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呢?
仔细读题,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你知道你所在城市的海
有什么不明白的?
拔高度吗?说说它的具
体含义。
三、回归生活,拓展应用
+2时
-8时 北京时间用什么表示?
以北京时间为标准,孟加拉国首都 达卡的时间记为-2时,你知道它此 时的时间吗?
三、回归生活,拓展应用
某食品厂生产的120 g袋装方便面外包装印有“(120±5)g”的字样。 小明购买一袋这样的方便面,称一下发现117 g,请问厂家有没有欺骗行 为?为什么?
二、结合情境,理解意义
怎样表示像这样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呢?
为了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需要用两种数。
一种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如3、500、4.7、 ,这些3 数是正数; 8
另一种是在这些数的前面添上负号“-”的数,如-3、-500、
-4.7、- 3等,这些数是负数。 8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0是什么数呢?
二、结合情境,理解意义
读出下列各数,Leabharlann 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正数
4
2.5
+5
+41
负数
-7 -5.2
-
1 3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三、回归生活,拓展应用
-150
+126
看了这些信息,你有什 么感受?
白天的平均温度和夜间的平均温度相差
2℃76。
三、回归生活,拓展应用
+8844.43
-155
=492÷6
=82(分)
方法二: 80+(4+10+7-5-4)÷6 =80+2 =82(分)
答:这六名同学的实际平均成绩是82分。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负数
温度中的负数 例1 存折上的负数 例2
一、创设情境,产生需求,认识 负数
(一)创设情境,产生需求
今天还回15本、借出 15本。怎么把这些记 录下来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