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VB中的IF语句应用教案

合集下载

《会呼吸的窗户——VB中If语句的使用》教学设计

《会呼吸的窗户——VB中If语句的使用》教学设计

《会呼吸的窗户——VB中If语句的使用》教学设计发表时间:2020-07-31T06:57:21.499Z 来源:《教育学》2020年8月总第222期作者:刘云兰[导读] 设计意图:通过实现项目“会呼吸的窗户”的核心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225300一、真实情境,引入主题师:“如果有这样一扇窗户,天亮自动打开,天黑自动关闭;天气晴朗时自动开窗透气,而下雨又能自动关闭;还可以根据室内外雾霾、温度、湿度的情况自动开关窗……对,它可以自由呼吸。

”请设计你想象中的会呼吸的窗户,并编程实现核心功能程序。

设计意图:通过实现项目“会呼吸的窗户”的核心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头脑风暴,分析项目驱动问题:(1)如果你是用户,你希望拥有哪种“自由呼吸的窗户”?(2)窗户是如何实现自由呼吸的?(3)可以用编程实现吗?(4)顺序结构可以实现窗户自由呼吸的核心功能吗?学生活动:(1)头脑风暴:组内分析、讨论,初步明确项目功能目标。

(2)组内进行合理分工,制定项目计划。

设计意图:以终为始,学生首先需要明确任务目的是什么,明确要计算机做什么、输出什么结果。

三、问题驱动,分解项目探究活动1:“会呼吸的窗户”工作的条件是什么?学生活动:(1)组内讨论,借助网络资源制定窗户呼吸的条件或标准。

(2)自学微课资源“条件的设定”并完成达标练习。

(3)分组讨论“会呼吸的窗户”的判定条件。

教师活动:关注小组讨论情况,若较慢,则及时提醒关键点。

设计意图:借助学习资源包或同伴互助等各种途径获得项目所需的相关技能;通过分组讨论得出本项目中相关判定条件的设定。

探究活动2:窗户是如何实现自由呼吸功能的?——设计算法。

学生活动:讨论本组“会呼吸窗户”功能的实现,达成共识后和其他小组交流设计思路,修改并再次达成共识。

教师活动:鼓励学生利用流程图设计不同的算法,可以用几个单分支选择结构顺序执行实现,也可以用双分支结构实现,展示不同的算法,交流不同算法的执行流程。

高中信息技术VB中的IF语句应用教案沪教版选修

高中信息技术VB中的IF语句应用教案沪教版选修

高中信息技术VB中的IF语句应用教案沪教版选修一、教学目标1. 理解IF语句的语法结构及执行过程。

2. 掌握使用IF语句进行条件判断和执行相应操作的方法。

3. 能够运用IF语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程序设计能力。

二、教学内容1. IF语句的基本概念和语法结构。

2. 条件运算符的使用。

3. 多重IF语句的运用。

4. IF语句的嵌套使用。

5. 实际案例分析与编程实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IF语句的语法结构、条件运算符的使用、多重IF语句及嵌套。

2. 难点:多重IF语句的逻辑判断和嵌套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实际问题为引导,让学生理解和掌握IF语句的运用。

2. 利用编程实践,让学生动手编写代码,巩固IF语句的应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和解决问题,提高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入IF语句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2. 讲解:讲解IF语句的语法结构、条件运算符的使用,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3. 实践:让学生动手编写代码,练习使用IF语句解决实际问题。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IF语句的嵌套使用,分享解题思路和经验。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强调IF语句在程序设计中的应用。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IF语句语法结构和条件运算符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运用IF语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提出的解题思路和经验分享。

七、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括IF语句的语法结构、条件运算符的示例及实际应用案例。

2. 准备编程环境,以便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3. 准备相关问题及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八、教学建议1. 在讲解IF语句时,注重语法结构的讲解,让学生清晰地理解条件判断的过程。

2. 在实践环节,引导学生逐步完成代码编写,及时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3. 在讨论环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思路,培养学生的合作九、教学拓展1. 介绍其他条件语句,如SELECT CASE语句,让学生了解其在程序中的应用。

vbif语句教学设计

vbif语句教学设计

VBIF语句教学设计简介VBIF(Visual Basic Interactive Flowchart),是一种用于编写可视化程序流程描述的语言。

它是基于Visual Basic的程序设计语言,专门用于教学和学习编程的初学者。

VBIF语句以可视化的方式描述程序的执行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编程概念。

本文将介绍如何设计一节VBIF语句教学课程,以帮助学生掌握VBIF语句的基本用法。

一、课程目标本教学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以下技能:1. 理解VBIF语句的概念和基本用法;2. 能够使用VBIF语句描述程序流程;3. 能够编写简单的VBIF程序。

二、课程大纲1. 理论讲解a. 介绍VBIF语句的定义和作用;b. 解释VBIF语句的基本语法结构;c. 提供VBIF语句的示例代码,并进行讲解。

2. 示范演示a. 通过实际案例演示VBIF语句的编写过程;b. 解读演示案例的程序流程;c. 强调VBIF语句在程序设计中的重要性和灵活性。

3. 实践练习a. 学生根据给定的问题,使用VBIF语句描述程序流程;b. 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各自的解答;c. 教师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4. 编程任务a. 学生分组进行编程任务;b. 每个小组设计一个简单的程序,并使用VBIF语句描述程序流程;c. 小组之间进行展示和评估。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通过PPT或白板等形式,向学生讲解VBIF语句的基本概念和用法。

2. 演示法:教师通过实际案例演示VBIF语句的编写过程,并解读程序流程。

3. 实践法:学生进行实践练习,通过描述程序流程来加深对VBIF语句的理解和掌握。

4. 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进行编程任务,通过合作学习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引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VBIF语句的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5分钟)a. 讲解VBIF语句的基本语法结构和用法;b. 提供示例代码并进行讲解。

VB编程【if语句教案】

VB编程【if语句教案】

If简单语句
授课教师:杨丹授课班级:高一(10)班
一、案例背景分析
1、章节:第二章第三节
2、年级:高一年级
3、教材版本:《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4、时间安排:
教师讲授时间:20分钟
学生上机时间:20分钟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与掌握简单的选择结构。

2、掌握If语句的格式语法。

3、熟练运用简单的If语句进行设计与编程。

(二)重点难点
1、常用运算符、函数和表达式的使用。

2、能够熟练运用if简单语句解决实际问题。

(三)内容分析
本章节讲述的是简单if语句的使用,在编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结构语言,主要是要将一些数学或是实际问题转换成计算机的语言。

相比前面的内容,这个的实用性很强,要求学生能真正掌握,然后熟练运用。

三、教学环境及教具准备
计算机机房、计算机、投影仪、黑板等
四、教学过程。

VB中IF语句的应用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VB中IF语句的应用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VB中IF语句的应用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IF语句的基本语法和结构。

2. 掌握IF语句的条件判断和执行流程。

3. 能够运用IF语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第一章:IF语句简介1.1 什么是IF语句1.2 IF语句的基本语法1.3 IF语句的执行流程第二章:条件判断2.1 条件判断的基本概念2.2 条件判断的语法结构2.3 条件判断的真假值第三章:IF语句的执行流程3.1 单分支IF语句3.2 双分支IF语句3.3 多分支IF语句第四章:IF语句的嵌套使用4.1 嵌套IF语句的概念4.2 嵌套IF语句的语法结构4.3 嵌套IF语句的执行流程第五章:IF语句的实际应用5.1 学绩评定5.2 商品折扣计算5.3 日期判断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IF语句的基本语法和结构,条件判断的概念和语法结构,以及IF语句的执行流程。

2. 通过示例代码和实际应用场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IF语句的使用方法。

3. 采用案例分析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并运用IF 语句解决问题。

4. 利用互动提问和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2. 学生对IF语句的基本语法和结构的掌握程度。

3. 学生能够运用IF语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满意度和参与度。

第六章:单分支IF语句6.1 单分支IF语句的语法结构6.2 单分支IF语句的执行流程6.3 单分支IF语句示例第七章:双分支IF语句7.1 双分支IF语句的语法结构7.2 双分支IF语句的执行流程7.3 双分支IF语句示例第八章:多分支IF语句8.1 多分支IF语句的语法结构8.2 多分支IF语句的执行流程8.3 多分支IF语句示例第九章:IF语句与逻辑运算符9.1 逻辑运算符的介绍9.2 与逻辑运算符结合的IF语句9.3 逻辑运算符在IF语句中的应用示例第十章:IF语句与SWITCH语句10.1 SWITCH语句的介绍10.2 SWITCH语句与IF语句的区别10.3 运用SWITCH语句替代IF语句的示例教学方法:1. 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单分支、双分支和多分支IF语句的语法结构和执行流程。

高中信息技术《选择结构及if语句的使用》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选择结构及if语句的使用》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选择结构及if 语句的使用》教学设计
执教者
程序段A
T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回顾游戏过程,思考学案上问题: 1 本款小游戏的结果有几种? 分别是? +5 分
2 出现不同结果的依据是? +5 分
3 完善流程图 +10 分
通过学生对案例流程图的分析,自然引入选择结构的定义: 根据条件判断来决定程序执行走向的结构 流程图:
通过幻灯片提出问题, 并在学生自学与对学过程中, 在黑板上画好流程图, 方便学
生填空及以后使用。

通过学生讲述, 复习流程图中
各环节的含义。

引入选择结构
学生回顾预习内容, 并通过与同桌对学, 正确、深入的理解 知识。

学生回答问题,并讲述理由
认真听讲,并从游 F
条 T
F

T 程序段B
特点:有分支,没有重复
T
选择结构的实现:if 语句的使用。

【设计思路】通过寻找关键词、阅读流
程图,找块结构与行结构的不同来 分解学习难点,突出学习的重点, 通过“小试牛刀”培养学生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评价, 教师补充等方式,强化重难点知识 的理解与使用。

单分支结构的学习:
阅读 if 语句单分支结构基础知识, 完成以下内容+15 分:
1. 以块结构为例,寻找关键词
的定义, 分析流程图中程序段A 和程序段 B 的执行次数, 总结选择结构的特点。

自然过渡到 if 语句的使用 戏案例分析中与老师一起总结。

VB中IF语句的应用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VB中IF语句的应用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VB中IF语句的应用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VB中IF语句的语法和基本使用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IF语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VB编程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IF语句的语法介绍2. IF语句的基本使用方法3. 多个IF语句的使用4. ELSE和ELSEIF语句的使用5. 实践案例:运用IF语句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让学生感受IF语句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介绍IF语句的语法和基本使用方法,解释ELSE和ELSEIF语句的作用。

3. 演示:通过示例代码,展示多个IF语句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4. 实践:让学生动手编写代码,运用IF语句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IF语句的语法和基本使用方法。

2. 演示法:展示多个IF语句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编写代码,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4. 问答法:穿插提问,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等。

2. 代码编写:检查学生编写代码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资源1. 教学PPT:制作包含IF语句语法、示例代码和练习题的PPT。

3. 代码模板:提供可供学生直接使用的代码模板,以便于学生更快地开始编程实践。

4. 练习题库:准备一系列与IF语句相关的练习题,用于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环境1. 教室:确保教室内的计算机设备正常运行,网络畅通。

2. 投影仪:用于展示PPT和代码示例。

3. 编程软件:确保每台计算机都已安装VB编程环境。

4. 教学平台:如果可能,使用教学平台进行课堂管理和互动。

八、教学安排1. 课时: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90分钟)完成。

vb IF条件结构教案

vb IF条件结构教案

课题If条件语句课型新授课课时 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If条件语句的语法格式;(2)理解If条件语句的执行过程;技能目标(1)能利用If条件语句编程解决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2)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大胆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重点掌握If条件语句的格式和执行过程。

教学难点难点利用If条件语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教法设问法、趣味教学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学法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尝试实践法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时间设计意图情景导入1、模拟《一站到底》节目,学生是参赛选手,到台前挑战答题。

2、学生用“如果…那么…否则”造句5分通过模拟节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的气氛。

进而导入条件语句的概念。

讲授新课一、If条件语句的语法格式1、利用学习软件自学利用自学软件学习If条件语句的语法格式并填写任务书2、教师归纳总结归纳If条件语句的语法格式3、学生模仿练习针对《一站到底》中回答问题是否正确用汉字描述程序二、If条件语句的执行过程1、利用学习软件自学利用自学软件学习If条件语句的执行过程并填写任务书2、教师归纳总结归纳If条件语句的执行过程3、学生读程序4、学生写程序15分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并把答案填写在任务书上。

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突破教学难点任务实施分组练习《一站到底》要求: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可以利用网络查找问题题目数量各组自定15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完成任务,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此环节中教师要巡回指导,发现问题,重点强调。

多元评价各小组交换作品,相互测试,评价5分通过展示作品环节,激发学生的小组荣誉感以及团队精神。

小组互评环节又使学生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课堂总结学生总结,教师补充3分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知识,既可以及时巩固所学内容,又可以锻炼归纳总结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再做知识补充,能够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VB-IF语句教案

VB-IF语句教案

课程名称: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所在章节:第四章4.2.1节 If语句授课对象:高一(2)班授课时间:45分钟授课教师:陈艳荣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让学生体会到分支结构的重要性;B、掌握分支结构的语法格式;C、了解单分支、双分支、多分支结构的流程图。

2、能力目标A、会画简单的分支结构程序流程图;B、能够看懂并理解分支结构程序;C、能够运用分支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分支结构产生学习兴趣,提高编程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1、If语句的语法格式;2、分支结构的流程图。

三、教学难点单分支、双分支和多分支的语法格式。

四、教学方法启发讨论、讲授法、练习法五、教学安排1、使用PPT课件辅助教学;2、通过儿时听过的故事,引发学生思考,产生探索的兴趣,导入新课;3、边讲解知识点,边让学生练习,讲授型与操练型相结合;4、总结本堂课的重点、难点,解答学生的疑问;5、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六、教学媒体多媒体七、教学过程及内容(一)情境导入从儿时听过的故事“小兔子乖乖”,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思考:怎样用VB程序编程实现,当小兔子打开门,被大灰狼吃掉;不打开门,就不会被大灰狼吃掉。

从而引发学生讨论思考。

趁机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1、选择结构的分类(If语句);2、If ‥then语句(单分支结构)A、格式:If <表达式〉 then语句块End If或If 〈表达式> then 〈语句>B、举例讲解:用If ‥then语句编程实现“小兔子乖乖”。

C、练一练:已知两个数X和Y,比较它们的大小,若Y大于X,则交换两数,使X大于Y。

3、If ‥then ‥else语句(双分支结构)A、格式:If 〈表达式〉 then<语句块1〉Else〈语句块2〉End IfB、举例讲解:用If ‥then‥else语句编程实现“小兔子乖乖”.C、练一练:计算下列分段函数的值。

VB中的IF语句应用教案

VB中的IF语句应用教案

VB中的IF语句应用教案课时:1个学时学习目标:1.理解IF语句在VB中的基本概念和语法结构;2.掌握IF语句的基本用法,包括单一IF语句和嵌套IF语句;3.能够运用IF语句解决简单的条件判断问题。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知识(10分钟)1.老师简要介绍IF语句在VB中的概念和作用。

2.老师示范一个简单的IF语句代码,并解释代码结构和执行过程。

示例代码:```Dim score As Integerscore = 80If score >= 60 ThenMsgBox("及格")End If```二、概念讲解(10分钟)1.老师详细讲解IF语句的语法结构和用法。

2.强调IF语句中的条件表达式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解释多重条件判断的实现方式。

三、练习演示(15分钟)1.老师示范一个多重条件判断的案例,并解释代码的实现过程。

示例代码:```Dim score As Integerscore = 80If score >= 90 ThenMsgBox("优秀")ElseIf score >= 80 ThenMsgBox("良好")ElseIf score >= 60 ThenMsgBox("及格")ElseMsgBox("不及格")End If```2.学生跟随老师的示范,完成一个简单的IF语句应用练习。

练习题:输入一个整数,判断它是否是正数并给出相应的提示。

提示:使用输入框获取用户输入的整数值,并使用IF语句进行判断。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和总结IF语句的用法和应用情景。

2.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3.老师引导学生总结IF语句的常见应用场景,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例子。

五、课堂回顾(5分钟)1.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强调IF语句的基本用法和应用场景。

跟我学vb--第8课时 IF语句

跟我学vb--第8课时 IF语句

IF语句【学习目标】(一)在知识与技能方面1、掌握IF条件语句的格式、功能和执行过程。

2、掌握关系表达式的基本知识。

3、学会使用IF条件语句来实现选择控制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二)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初步掌握程序调试运行的方法。

(三)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经历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2、在老师的指导下,与同学共同探究问题,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协助学习的乐趣。

【重点难点】1、IF条件语句的格式、功能和执行过程。

2、使用IF条件语句来实现选择控制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学法】问题教学法、讲练结合法一、情景引入情景:去市场买东西,如买菜或买水果,买多会便宜一些,买少则原价出售,这时出现两种选择。

这种需要某个前提成立与否而做出选择的问题需要通过选择结构来解决。

1、提出问题例如,商场为了对苹果进行促销,根据顾客购买的数量调整苹果销售的价格。

如顾客一次购买5斤以下按原价3元出售,一次5斤以上(含5斤)时则可以在原价的基础上打8折。

条件语句(if 语句)就是为解决此类问题而设计的。

2、师生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分析问题:weight表示苹果重量,amount表示应付金额;5斤以下:amount=weight*3;5斤以上:amount=weight*3*0.8(2)设计算法①输入苹果重量weight的值;②判断weight>=5的值是true还是flase③计算应付金额amount,如果weight>=5的值是true,则amount=weight*3*0.8;否则为amount=weight*3④输出应付金额amount(3)编写程序根据设计好的算法,可以写出此问题的代码如下:二、If 语句的格式(归纳总结)if 条件 then 语句块1 else 语句块2或If 条件 then语句块1Else语句块2End If说明:(1)“条件”一般为关系表达式或逻辑表达式。

通常把关系表达式或逻辑表达式的值为真时,称为条件满足;值为假时,称为条件不满足。

VB中选择语句if语句的使用

VB中选择语句if语句的使用

VB中选择语句if语句的使用标准模块:选修算法与程序设计标准条目:(一)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3)在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观看演示、模仿、探究、实践等环节,了解顺序、选择、循环三种基本结构及其重要作用,掌握计算机程序的基本概念,能解释计算机程序执行的基本过程。

本节课本我选择了选择结构中学会使用if语句。

建议学时:1学生分析:在本内容之前,我校高一学生已经对vb有了基本的了解学习目标:(1)让学生体会并理解if语句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

(2)掌握if语句的用法及执行的基本过程及流程图的画法。

(3)能够用if语句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if语句根据判定结果(真或假)执行一组语句,有单行和多行块形式,1、if …… then分支结构if condition then或者:if condition then statementsend ifif condition then statement 单行形式或者:if condition then statements1elsestatements2end if将全班分为两个大组,第一组讨论并画出单行形式流程图,第二组讨论并画出多行块形式流程图,加强同学们用流程图描述算法过程的能力二、引入活动:(1)提出问题:你会用vb编程实现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吗?老师演示程序,并描述大概功能(2)活动要求:同桌两同学为一组一起进行探讨共同完成。

(3)表扬全班做得最快的3组同学,并展示、点评他们的程序。

(4)在展示及点评过程发现:1)在本节课中,要求同学们在调试程序过程输入数字,有一部分同学在输入数据的过程中输入了非数字字符导致程序出错,解决方法下一课再讲。

2)有一组学生程序比较123与23两数的大小时,程序运行结果较大的数竟然是23!(5)对于程序运行结果23>123的程序,其代码为:If Text1.Text>Text2.Text Then Text3.Text =Text1.Text Else Text 3.Text = Text2.Text(6)同桌两同学为一组一起进行讨论,什么地方出错了?为什么程序运行结果不正确,同还们主动地思考起来,并不断尝试修正此错误。

高中信息技术《IF条件语句》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IF条件语句》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好意思举手,说明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良习惯。

师:教师借机引导学生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游戏易上瘾,危害多,请远离。

hand .(屏幕演示)生:(解释英语句子),并作出相应的动作Else),引入本节的课题。

2、加深对If……Then……Else 含义的理解。

演示举手小程序,并展示代码。

师:VB 程序设计实引出双分支结构。

加深对(If……合作探究获得新知板书:If 条件Then语句组1[Else语句组2]End if例(举手小程序)──屏幕演示。

Then……Else)的理解由双分支结构引出单分支结构。

师生交流:分析、讨If 条件Then语句组End if 论程序代码。

提炼if自学微课知识检测1、自学微课《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2、进行问卷检测。

3、教师分析检测情况,并有针对性讲解。

语句的格式。

学生自学,教师提示培养学生自我探究的能力。

练习反馈练习1:完善求分段函数小程序代码。

学生编写程序代码,设计求分段函数X2 (x≧0) y=-x2 (x<0) 相邻2 位同学为一组,可相互讨论,的小程序,加深对VB 中If 语句学生用单分支结构写程序。

有能力的同学可用双分支解决。

教师指导学生展示师生互动的理解。

巩固提高练习2:完善qq 简易登录器小学生编写程序代码,1、掌握双分支语句组End if语句组 1Else语句组 2End ifIf 条 件 ThenIf 条 件 Then单分支结构 板书: 双分支结构板书设计。

教案IF语句的三种形式

教案IF语句的三种形式

教案IF语句的三种形式一、认知目标:1.理解IF语句的概念和作用。

2.掌握IF语句的三种形式。

3.能够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IF语句形式。

二、教学过程:1.引入:介绍IF语句的概念和作用。

IF语句是一种条件控制语句,用于根据不同的条件执行不同的代码块。

2.讲解IF语句的三种形式:a.单个IF语句:- 语法:if (条件)//执行代码块}-说明:如果条件为真,则执行代码块;否则不执行。

b.IF-ELSE语句:- 语法:if (条件)//执行代码块1} else//执行代码块2}-说明:如果条件为真,则执行代码块1;否则执行代码块2c.IF-ELSEIF-ELSE语句:- 语法:if (条件1)//执行代码块1} else if (条件2)//执行代码块2} else//执行代码块3}-说明:如果条件1为真,则执行代码块1;如果条件1为假且条件2为真,则执行代码块2;否则执行代码块33.示例演示:根据具体例子演示三种IF语句形式的应用。

4.练习:让学生进行几个练习,练习使用IF语句的三种形式解决具体问题。

5.拓展:介绍其他相关内容,如嵌套IF语句、多个条件判断等。

6.总结:总结IF语句的三种形式,加深学生对IF语句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1.写一个程序,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并进行相应的输出。

2.写一个程序,根据用户输入的成绩,判断其等级(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并输出。

3.写一个程序,根据用户输入的月份,判断季节(春、夏、秋、冬)并输出。

四、拓展延伸:1.探究嵌套IF语句的应用场景和用法。

2.研究多个条件判断的写法和实现方法。

IF语句的应用一-教案

IF语句的应用一-教案

IF条件语句的应用授课教师:符金梅课程类型:新课学时:2节课授课时间:2015年4月7日1、授课对象:高一(x)班2、教学目的:(1)让学生体会并理解if语句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

(2)掌握if语句的应用。

(3)能够用if语句解决问题。

(4)掌握程序调试运行的方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IF条件语句的格式、功能和执行过程。

⏹难点:使用IF条件语句来实现选择控制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4、教学过程:一、课前回顾:通过上节课练习的案例来复习if语句的嵌套结构案例:如果三条边能构成三角形,判断它是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还是等边三角形。

并求出它的周长和面积。

(展示上次作业中好的作品供大家学习)二、引入新课:if条件语句的应用第一部分1、让同学们思考:“石头剪刀布”游戏程序的设计与制作(请同学回答他的想法)2、向同学们展示程序,讲解界面设计,分别用到了哪几种控件。

(这里会讲到标签控件的stretch属性要设为true,图形就能自动变化大小以适应图像框的尺寸)3、布置任务一:完成游戏界面设计,要求美观4、退出广播让同学们练习……(练习5-8分钟)第二部分1、同学们把界面设计好之后,就进入代码设计。

由下表得出电脑选择的随机性。

2、分析流程图3、设计代码(可以用if嵌套结构来写,也可以用if语句并列结构写,只分析部分代码)if嵌套结构Private Sub Image1_Click() ‘双击图片1(石头)Randomize ‘随机函数初始化、作用是避免每一次的随机数都一样cpu = Int(Rnd * 3) + 1 'Rnd代表生成随机数,这里是生成1-3的随机数Image4.Picture = Image1.Picture ‘imge4显示的图片和image1显示的一样,即“石头”If cpu = 1 Then ‘如果电脑出石头Image5.Picture = Image1.Picture ‘imge5显示“石头”的图片Label5.Caption = "哈哈!平局" ‘label5显示“哈哈!平局”Else ’否则If cpu = 2 Then ‘如果电脑出剪刀Image5.Picture = Image2.Picture ‘imge5显示“剪刀”的图片Label5.Caption = "欧耶!你赢了"ElseImage5.Picture = Image3.PictureLabel5.Caption = "oh no!你输了"End IfEnd IfEnd SubIf并列结构Private Sub Image1_Click()Randomizecpu = Int(Rnd * 3) + 1Image4.Picture = Image1.PictureIf cpu = 1 ThenLabel5.Caption = "平局"Image4.Picture = Image1.PictureImage5.Picture = Image1.PictureEnd IfIf cpu = 2 ThenLabel5.Caption = "你赢了"Image4.Picture = Image2.PictureImage5.Picture = Image1.PictureEnd IfIf cpu = 3 ThenLabel5.Caption = "你输了"Image4.Picture = Image3.PictureImage5.Picture = Image1.PictureEnd IfEnd Sub4、同学们独立思考另外两种情况的代码如何并完成程序第三部分:能力提升1、同学们差不多做完上面的任务时,布置“能力提升”中的任务:实现统计总局数、赢局、输局和平局的次数的功能。

地区高一年级信息技术一年教案 IF语句教案

地区高一年级信息技术一年教案 IF语句教案

诚西郊市崇武区沿街学校课题:IF语句教学目的:掌握IF语句的格式,理解其功能,明白其执行过程。

能运用IF语句编制简单的程序。

教学重点:IF语句的格式与功能,编写分支构造程序。

教学难点:IF语句的执行过程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启发式、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

教材分析:程序的三种根本构造中,分支构造较难掌握,且分支构造是继顺序构造的一个转折点,教师在教学时应特别重视,使学生可以理解分支构造程序的执行过程,掌握IF语句的使用方法。

要让学生真正能掌握,必须让学生自己动手,允许学生出错,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强化理解,使之能真正学会IF语句的使用,而非纸上谈兵。

这节课是IF语句的第一节课,首先要让学生有宏观的概念〔格式、功能、执行过程、应用〕。

故此,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一、展示上次课学生作业,提出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程序在运行时有时正确,有时错误〕,提问为何出错?引出分支构造。

二、新授1、给出学生作业程序流程图,引导学生答复必须在何处增加一判断,给出加了判断的流程图2、根据加了判断的流程图,讲授IF行语句的格式及功能。

格式一:IF<条件>then语句一else语句二功能:假设条件成立,那么执行then后面的语句一,否那么执行语句二格式二:IF<条件>then语句功能:假设条件成立,那么执行then后面的语句。

注意:语句在一行上,各组成部分之间输入空格3、在IF语句中条件至关重要,复习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

关系运算符有>,<,=,>=,<=,<>逻辑运算符有Not〔非〕And〔与〕Or〔或者者〕例:a>ba>=3a+b<xa+b<>x*ynota>0a>3anda<5a>3ora<-3说出以下IF语句的执行功能:〔提问〕(1)Ifa<>10thena=a+1假设a不等于10,那么a=a+1〔2〕Ifx>0thenprint“x>0〞elseprint“x<=0〞假设x大于0,那么输出“x>0〞,否那么输出“x<=0〞〔3〕Ifx>0thentext1.text=“x为正数〞elsetext1.text=“x不是正数〞假设x大于0,那么text1中显示“x为正数〞,否那么显示“x不是正数〞4、学生尝试完成任务一〔学生操作〕根据流程图完善程序,使程序实现如下功能从键盘输入某同学的信息技术等级考试成绩,判断成绩是否合格〔60分以上为合格〕,假设合格那么输出“合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B中的IF语句应用——用VB编程实现锤子、剪刀、布游戏一、基本说明教学内容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2)年级:高二年级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浙江教育出版社4)课时数:1节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让学生亲身编写一个儿时玩过的锤子、剪刀、布游戏程序来感受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用高级语言编程工具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特别是熟练掌握IF语句的应用,感悟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思想,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提高其学习兴趣,形成积极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态度。

2、内容分析:本节课的内容结构是:首先请每相邻的2个同学一起玩儿时的锤子、剪刀、布游戏,并简单介绍玩的方法,然后老师演示VB做好的锤子、剪刀、布游戏小程序,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程序的工作流程。

通过解剖这段程序让学生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流程。

在学生练习中,让学生编写运行程序,亲身感受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

重点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在高级语言环境中编写并执行一段程序代码,了解其工作过程VB中的IF语句、以及随机函数(2)教学难点:剖析程序,了解其结构组成和具体作用,认识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熟练掌握VB中的IF语句、以及随机函数的使用如何把简单的游戏过程转化为计算机容易解决的编程方法上3、学情分析:高一年级学生在进校后,我们曾做过调查,在信息技术学科中虽然只有少部分学生是“零起点”,但一般学生只停留在使用电脑的层面,而且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掌握的较差。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使用学生们儿时玩过的游戏来学习和加深分支语句的使用,就是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及能力水平出发,自然的引导进入计算机编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流程,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入课题更加自然,说明问题更加清楚,同时也简化了“算法”的概念。

4、设计思路:1、教学方法设计在教学中选用了学生儿时玩过的锤子、剪刀,布游戏为例子,通过学生玩游戏的方法和步骤,引导出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即“算法”。

教学中采用了“活动式”、“启发式”、“探究式”、 “任务驱动式”等教学模式。

在教学设计中安排大量的尝试性、探索性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

逐步建立起自主性和研究性的学习模式,从而更加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教学中还安排大量的实践性、操作性的内容,使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信息处理的基本技能,并能够灵活应用到学习和生活中。

程三、教学过程描述2、关键环节提炼(1)引入:以儿时所玩的锤子、剪刀、布游戏为背景,从演示VB编写的锤子、剪刀、布游戏程序入手,能立即唤起学生求知欲望,产生学习兴趣。

(2)剖析:这一环节的流程如图所示:学生玩游戏的方法、步骤体现的数学思维是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础,我利用对比的方法,从人机对话的角度,逐句剖析计算机编写的锤子、剪刀、布游戏程序(见程序剖析实例),让学生了解其结构组成和具体作用,懂得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按照人类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进行人机对话。

计算机能够听懂的“话”,就是我们输入的命令。

这样,就有利于消除计算机编程的神秘感,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编程的兴趣。

首先,这个程序中人和计算机每次都有3种出牌的可能,那么如何编写程序最方便呢?(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就把这3个图片形象的用3个数字来代替,这样就使我们的编程更容易实现。

因此,我们这样进行约定:锤子,用数字“1”表示剪刀,用数字“3”表示布,用数字“3”表示这里提问让学生思考,这个约定一定要唯一吗?要注意什么?(讨论)程序剖析实例:(以人出锤子为例)Dim sum, w, d, L As Integer ‘定义变量,sum表示总局数,w表示你赢的局数,d表示平局数,L表示你输的局数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x, y As Integer ‘定义变量,x表示电脑出的数字,y表示你出的数字sum = sum + 1Randomize Timer ‘随机函数初始化x = Int(3 * Rnd) + 1 ‘电脑随机出数(1,2,3任选其一)y = 1 ‘我出的数字(锤子)Image4.Picture = Image1.Picture ‘显示我出数字所对应图片If x = y Then ‘计算机出的和你相同Label3.Caption = "平局"Image5.Picture = Image1.Pictured = d + 1End IfIf x = 2 Then ‘你出锤子,计算机出剪刀Label3.Caption = "你赢了!"Image5.Picture = Image2.Picturew = w + 1算法的概念End IfIf x = 3 Then ‘你出锤子,计算机出布Label3.Caption = "你输了!"Image5.Picture = Image3.PictureL = L + 1End IfText1.Text = sumText2.Text = wText3.Text = dText4.Text =LEnd Sub通过上述分析,让同学们思考讨论如何编写另外2段程序?(3)体验:教学中安排了“编程实现”一个小节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程序设计的过程,设计“界面设计”、“代码编写”、“调试运行”三个环节。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实施上述三个环节的学习、体验。

首先将引入课题时运行的锤子、剪刀、布游戏程序提供给学生们,让其观看界面的设计。

要求学生在老师完成一部分程序后,举一反三,自己动手编写所有的程序,亲身感受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

(4)评价和交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注重教室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交流互动。

如,在剖析程序时,要求学生与玩游戏时解决同类问题比较,在“编程实现”过程中,教师进行有目的的分层指导,让完成“任务”的学生通过“广播教学”给其他同学做示范,并介绍经验、体会,教师及时进行点评,其他同学提出补充或修改意见。

通过交流互动,实现知识“共享”,共同体高。

(4)总结提升:在“编程实现”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使用老师提供的其他VB开发的实用程序,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认识到用计算机编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的问题:不但能解决锤子、剪刀、布小游戏问题,还能解决更大更复杂的问题,如office就可以用VB开发出来的,更深刻的感受程序解决问题的魅力。

认识到计算机解决问题和人解决问题一样需要有清晰的解题步骤。

而对于计算机而言,这种解题步骤就称为算法。

计算机编程解决问题的过程附:教学资源、学生学习过程及典型成果(可选)制作界面:程序运行界面:完整程序代码:Dim sum, w, d, L As Integer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x, y As Integersum = sum + 1Randomize Timerx = Int(3 * Rnd) + 1y = 1Image4.Picture = Image1.PictureIf x = y ThenLabel3.Caption = "平局"Image5.Picture = Image1.Picture d = d + 1End IfIf x = 2 ThenLabel3.Caption = "你赢了!"Image5.Picture = Image2.Picture w = w + 1End IfIf x = 3 ThenLabel3.Caption = "你输了!"Image5.Picture = Image3.Picture L = L+ 1End IfText1.Text = sumText2.Text = wText3.Text = dText4.Text = l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Dim x, y As Integersum = sum + 1Randomize Timerx = Int(3 * Rnd) + 1y = 2Image4.Picture = Image2.PictureIf x = y ThenLabel3.Caption = "平局"Image5.Picture = Image2.Picture d = d + 1End IfIf x = 1 ThenLabel3.Caption = "你输了!"Image5.Picture = Image1.Picture L = L + 1End IfIf x = 3 ThenLabel3.Caption = "你赢了!"Image5.Picture = Image3.Picture w = w + 1End IfText1.Text = sumText2.Text = wText3.Text = dText4.Text =L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3_Click()Dim x, y As Integersum = sum + 1Randomize Timerx = Int(3 * Rnd) + 1y = 3Image4.Picture = Image3.PictureIf x = y ThenLabel3.Caption = "平局"Image5.Picture = Image3.Picture d = d + 1End IfIf x = 1 ThenLabel3.Caption = "你赢了!"Image5.Picture = Image1.Picture w = w + 1End IfIf x = 2 ThenLabel3.Caption = "你输了!"Image5.Picture = Image2.Picture L= L+ 1End IfText1.Text = sumText2.Text = wText3.Text = dText4.Text = L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4_Click()EndEnd Su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