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实验讲义教材
蛋白质的性质及分离和纯化课件
![蛋白质的性质及分离和纯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1ecf4ed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29.png)
利用这个性质,可以对蛋白质进行定性 鉴定和定量测定。
蛋白质的性质及分离和纯化课件
蛋白质的呈色反应
蛋白质分子中肽键可与某些试剂发生显色反 应,且产生的有色物质与蛋白质浓度相关, 氨基酸则不出现此反应。此特性可用于蛋白 质定性、定量检测,如双缩脲反应。
蛋白质的性质及分离和纯化课件
5.生物碱试剂沉淀反应
生物碱试剂是一些酸,如苦味酸等 蛋白质在pH小于其等电点时带正电荷,
可以与生物碱试剂结合,形成不溶性蛋 白质沉淀。 应用:血液样品分析中无蛋白滤液的制 备
蛋白质的性质及分离和纯化课件
变性和沉淀的关系
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变性蛋白质通常都是沉淀,但也有的不沉 淀。
蛋白质的沉淀作用
蛋白质沉淀的概念:蛋白质分子 聚集而从溶液中析出的现象。
蛋白质的性质及分离和纯化课件
蛋白质的沉淀作用
等电点沉淀法 中性盐析沉淀反应 有机溶剂沉淀反应 加热沉淀反应 重金属盐沉淀反应 生物碱试剂沉淀反应
蛋白质的性质及分离和纯化课件
1.中性盐析沉淀反应
盐析作用:高盐时,因破坏蛋白质的水化层并中 和其电荷,促使蛋白质颗粒相互聚集而沉淀,这 种现象称盐析作用。 机理:破坏蛋白质的水化层并中和其电荷,因 而促使蛋白质颗粒相互凝聚而沉淀。
实验只要测得几种标准蛋白质的洗脱体积,以 它们的分子质量的对数对Ve作图得一直线,再 测得样品的Ve ,即可从图中确定蛋白质的相对 分子质量
优点:待测样品可以不纯。
蛋白质的性质及分离和纯化课件
蛋白质的性质及分离和纯化课件
蛋白质的性质及分离和纯化课件
③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蛋白质分离技术全ppt课件
![蛋白质分离技术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0351406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7b.png)
蛋白质 的分离与纯化
一、 引言
二、 蛋白质(酶)分 离纯化的前处理三、蛋白质(酶来自分离 与纯化四、层析技术
五、电泳技术
六、离心技术
1
一、 引言
• 蛋白质(酶)存在于一切生物体中,是 非常重要的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是生物 功能的执行者,担负着生物催化、物质 运输、运动、防御、调控及记忆、识别 等多种生理功能。
化膜,暴露出疏水区域,同时又中和了电荷, 破坏了亲水溶胶,蛋白质分子即聚集而形成沉 淀。
26
Salting-in
Salting-out
溶 解 度
盐浓度
27
水化膜
++ + +
碱
+
+
++ +
酸
带正电荷蛋白质 (亲水胶体)
脱水
水化膜 碱
酸
等点电时的蛋白质 (亲水胶体)
脱水
带负电荷蛋白质 (亲水胶体)
脱水
• 盐析法应用最广的还是在蛋白质领域,已有八 十多年的历史,其突出的优点是:
• ①成本低,不需要特别昂贵的设备。 • ②操作简单、安全。 • ③对许多生物活性物质具有稳定作用。
25
⑴ 盐析的基本原理
• 蛋白质溶液为亲水溶胶体系,其稳定因素:水 化膜和电荷。
• 中性盐的亲水性大于蛋白质分子的亲水性。 • 加入大量中性盐后,夺走了水分子,破坏了水
• 3) 酶解法:利用各种水解酶,如溶菌酶、纤维素酶、蜗牛 酶和酯酶等,于37℃,pH8,处理15分钟,可以专一性地将 细胞壁分解。
• 4) 有机溶剂处理法:利用氯仿、甲苯、丙酮等脂溶性溶剂或 SDS(十二烷基硫酸钠)等表面活性剂处理细胞,可将细胞 膜溶解,从而使细胞破裂,此法也可以与研磨法联合使用。
蛋白质工程第四讲分离纯化与分析2讲课文档
![蛋白质工程第四讲分离纯化与分析2讲课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4b8ada6e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9a.png)
Absorbance(mAU)
分离纯化洗脱曲线和紫外吸收光谱
A菌
1200 1100 1000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A280 A380 A480
Cond
Peak8
Peak9
Peak 5 6 7 Peak 3 4 Peak1 Peak2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Retention volume 36.916mL
6
Flow 0.5mL/min
4
b
2
40
60
80
Retention (ml)
0
100
120
图9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60
40
20
0
0
20
图7、8、9. 分别为A菌Peak34、Peak7和Peak8组份分子筛层析结果。
a
10
A280
方法及原理:
1、沉淀分级分离:
➢ 盐析分级:中性盐(NH4SO4、Na2SO4等等),例如蛋白酶等蛋白质类 ➢ 等电点分级:
➢ 有机溶剂: ➢ 热沉淀: ➢ 其它:
盐复合物、酸碱变性、表面活性剂、
三氯乙酸、PEG、重金属等
➢ 联合使用:盐析—等电点
第六页,共25页。
盐析原理示意图
2、膜分离: – 膜分离方法及原理:透析,微滤,纳滤,超滤,反渗透,电渗析
A380
A480
cond
8
6
a Retention time 74.30min
Retention volume 37.146mL
Flow 0.5mL/min
蛋白质的提取与分离纯化——生化实验设计讲解课件讲解学习
![蛋白质的提取与分离纯化——生化实验设计讲解课件讲解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39f85c8f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8c.png)
值得注意的是,在洗脱时,会有少许配基与蛋白 质一同被洗脱下来,因此常在其后加一凝胶层析 以除去小分子的配基。
凝胶层析法属最常用的蛋白质分离方法。系混合
物随流动相流经装有凝胶作为固定相的层析柱时, 混合物中各物质因分子大小不同而被分离的技术。 在洗柱过程中,分子量最大的物质不能进入凝胶 网孔而沿凝胶颗粒间的空隙最先流出柱外。分子 量最小的物质因能进入凝胶网孔而受阻滞,流速 缓慢,致使最后流出柱外。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当分子量在15KD到200KD之间时,蛋白质的迁 移率和分子量的对数呈线性关系,符合下式: logMW=K-bX,
式中:MW为分子量,X为迁移率,k、b均为常 数若将已知分子量的标准蛋白质的迁移率对分子 量对数作图,可获得一条标准曲线,未知蛋白质 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电泳,根据它的电泳迁移率即 可在标准曲线上求得分子量。
玻璃匀浆机
b、细胞器的分离
细胞器的分离一般采用差速离心法。细 胞经过破碎后,在适当介质中进行差速 离心。
三、蛋白质粗提取
从破碎材料或细胞器提出的蛋白质是不纯的, 需进一步纯化。纯化包括将蛋白质与非蛋白质 分开,将各种不同的蛋白质分开。选择提取条 件时,就要考虑尽量除去非蛋白质。一般总是 有其它物质伴随混入提取液中。但有些杂质 (如脂肪)以事先除去为宜。先除去便于以后 操作。常用有机溶剂提取除去。
二、a 细胞的破碎
⑴机械方法 主要通过机械切力的作用使组织细胞破 坏。常用器械有: ①玻璃匀浆器(用两个磨砂面相 互摩擦,将细胞磨碎) ②高速组织捣碎机(转速可 达10000rpm,具高速转动的锋利的刀片),宜用于 动物内脏组织的破碎 ⑵物理方法 主要通过各种物理因素的作用,使组织 细胞破碎的方法。 Ⅰ反复冻融法 Ⅱ冷热变替法 Ⅲ超 声波法 ⑶化学及生物化学方法
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精品课件
![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7c0295be87101f69e3195e7.png)
• A、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 序,降低分离效果
• B、气泡阻碍蛋白质的运动 • C、气泡与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 • D、气泡在装填凝胶的时候,使凝胶不紧密
最新 PPT
34
2、样品的加入和洗脱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A
• A 加样前,打开色谱柱下端的流出口,使柱 内凝胶面上的缓冲液缓慢下降到凝胶面的下面
最新 PPT
40
4、在血红蛋白的整个提取过程中,不断用磷
酸缓冲液处理的目的是 A.防止血红蛋白被O2氧化
( D)
B.血红蛋白是一种碱性物质,需要酸中和
C.磷酸缓冲液会加速血红蛋白的提取过程
D.让血红蛋白处在稳定的pH范围内,维持其 结构和功能
最新 PPT
41
5、下面关于对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样品的
最新 PPT
50cm高
32
样品加入与洗脱
①调节缓冲液面:打开下端出口,使柱内缓冲液缓慢下降到 与凝胶面平齐,关闭出口。
②滴加透析样品:吸管吸1ml样品加到色谱柱的顶 端,滴加样品时,吸管管口贴着管壁环绕移动加样, 同时注意不要破坏凝胶面。
③样品渗入凝胶床:加样后打开下端出口,使样品渗入凝 胶床内,等样品完全进入凝胶层后,关闭下端出口。
• B.采用透析法使蛋白质与其他小分子化合 物分离开来
• C.离心沉降法通过控制离心速率使分子大 小、密度不同的蛋白质分离
• D.蛋白质在电场中可以向与其自身所带电 荷相同的电极方向移动
最新 PPT
18
三、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1.样品处理 2.粗分离 3.纯化 4.纯度鉴定
最新 PPT
19
1.样品处理
叙述中,正确的是 ( D )
A.用蒸馏水进行红细胞的洗涤,其目的是去 除细胞表面杂蛋白
蛋白的分离纯化详解课件PPT
![蛋白的分离纯化详解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95a723375ef7ba0d4b733b08.png)
的分离。 2021/3/10
23
电泳(electrophoresis)
•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向与自身电荷相反的电 极移动的现象称为电泳。蛋白质在电场中 泳动时,受到电场力和摩擦力两种方向相 反的力的作用
• 蛋白质因带电、大小和形状不同而在直流 电场中泳动速度不同。
2021/3/10
24
常用蛋白质电泳技 术
2021/3/10
20
3. 亲和层析
• 以样品的生物活性为依据的分离方法。生物分子 的特点是有专一的活性,如酶与底物的结合,抗 原与抗体,激素与受体,糖与凝集素……等。
• 将上述作用体系的一方连接到层析基质上,使之 固定化,就有可能分离纯化专一作用的另一方。
2021/3/10
21
各种用于抗体识别的标记
15
蛋白质的纯化
• 粗分离只是使蛋白质得到浓缩和初步分离 纯化,多数情况下还要根据蛋白质分子大 小、分子形状、分子表面特征或分子带电 状况进一步纯化,这就是蛋白质细分级。
• 常用的实验技术:层析(离子交换等)和 电泳
2021/3/10
16
1. 离子交换层析
固相支持物:纤维素、琼脂糖、葡聚糖等高分子聚 合物
• 方法:尿素变性复性从包涵体中纯 化原核表达蛋白
2021/3/10
9
二、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2021/3/10
10
分离纯化流程
原材料的获取
预处理 (沉淀)
纯化
细胞破碎
研磨 超声 渗透压 酶 ……
2021/3/10
蛋白溶解
酸、碱 醇 去垢剂 尿素 ……
粗提
沉淀 相分离 分子筛 ……
精提
各种色谱 电泳分离 差速离心 ……
11第十一讲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二)课件
![11第十一讲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2a68d0a1c7aa00b52acb71.png)
类脂和色素等等。(分离并洗脱)
薄层层析:(只分离不洗脱),例如:硅胶薄层层析和聚酰胺薄膜薄层层析
硅胶薄层层析:
•
硅胶板分类(4类),硅胶H(纯硅胶),能用腐蚀性强的显色剂;硅胶
G(10%-15%煅石膏和 5%淀粉的硅胶);硅胶CMC (含羧甲基纤维素); 硅胶HF254(含荧光剂的硅胶H)。 硅胶板的制备:玻璃板,硅胶制备(加溶剂碾磨),铺板,活化和 合格检查:约1mg苏丹黄、苏丹红和靛酚蓝混合物乙酸乙酯溶液点样,苯:
二、常见色谱介绍
1、吸附分离色谱?
(1)概念:
利用固相吸附剂对不同物质的吸附力不同,进行物质分离的液相色谱技术。
(2)原理:
通过范德华力,流动相中的分子与固定相(吸附剂)吸附、再解吸附进 入流动相(洗脱剂)。
不同物质在固相和液相之间分配系数或解离平衡不同。 通过连续的吸附—解吸附—再吸附过程将物质分离。
– –
亲水性离子交换剂(亲水性较大的合成物质,纤维素、葡聚糖、交联琼脂糖等)
阳离子交换剂 阴离子交换剂
常用固定相介质
– DEAE(二乙基胺基乙基)— Cellulose DE-32 – DEAE—Cellulose DE-52 – DEAE- Sephadex A-50(25) – DEAE-Sepharos CL-6b
2、液相色谱的发展
• 在色谱技术中,液相色谱(Liquid chromatography)是最早(1903年)发 明的,但其初期发展比较慢。 • • 液相色谱普及之前,纸色谱、气相色谱和薄层色谱是色谱分析的主流。 20th60S’,将较为成熟的气相色谱 理论与技术应用于液相色谱,使液相色谱 迅速发展。 • 特别是填料(色谱柱)制备技术、检测技术和高压输液泵性能的不断改进,使 液相色谱分析实现了高效化和高速化。 • 1969年,液相色谱仪商品化。从此,这种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的液相色 谱被称为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 • 更加 微量、快速、高效、广泛。 新进展:微柱—HPLC、无孔色谱短柱—HPLC、毛细管—HPLC
《蛋白质分离、纯化》PPT课件
![《蛋白质分离、纯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fa7e02d9b89680202d8250d.png)
整理ppt
15
带网孔的 葡聚糖珠
小分子进入 葡聚糖珠内
大分子不 能进入珠 内,经珠 之间缝隙 流出
凝胶过滤层整析理ppt过程示意图
16
凝胶的前处理
溶胀:称取适量凝胶干粉,用约10倍蒸馏水浸 泡24小时以上,待凝胶充分溶胀后,倾去上 层悬浮物及蒸馏水。
碱洗:用0.5 M NaOH 溶液浸泡半个小时,然 后用蒸馏水洗至中性。
a 是一系列物质的混合物。此混合物各组分的等电点要互不相同,但又不能 相差太大(小数点后2位);最常用为3.0-10.0范围,还有3.0-7.0、5.010.0。 b 混合物中各物质在等电点时要有足够大的电导,以保证能顺序排列; c 混合物中各物质在等电点时要有足够大的缓冲能力,构成组分为多氨基、 多羧基的脂肪族化合物; d 要求各组分分子量要小,易于与蛋白质分离。
整理ppt
43
蛋白质鉴定
蛋白质鉴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蛋白质纯度鉴定 ➢蛋白质分子量及等电点测定 ➢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及顺序分析 ➢蛋白质结晶与结构分析 ➢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鉴
定 ➢蛋白质生物活性及功能测定
整理ppt
44
• (一)蛋白质纯度鉴定:
目前最常用的蛋白质纯度鉴定为电泳法, 电泳后的凝胶经过染色脱色后,用目标蛋 白质条带占整个泳道蛋白质条带的百分比 来表示目标蛋白的纯度。
整理ppt
12
一、凝胶层析
• 又叫分子筛层析。
分子筛是具有三维空间网状结构的物质,有天 然的,也可人工合成。根据网孔不同可制成不 同规格。
整理ppt
13
凝胶层析
• 原理: 1、分子量大的物质不能进入凝胶粒子内部,随洗脱 液从凝胶粒子之间的空隙挤落下来,所以大分子物 质迁移速度快; 2、小分子物质要通过凝胶网孔进入凝胶粒子内部, 所以小分子物质迁移速度慢。
蛋白质分离纯化课件
![蛋白质分离纯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b2f37a210661ed9ad51f393.png)
学习交流PPT
46
• 被固定在基质上的分子称为配体,配体和基质是共价结合的, 构成亲和层析的固定相,称为亲和吸附剂。
• 亲和层析时首先选择与待分离的生物大分子有亲和力的物质 作为配体,例如分离酶可以选择其底物类似物或竞争性抑制 剂为配体,分离抗体可以选择抗原作为配体等等。并将配体 共价结合在适当的不溶性基质上,如常用的Sepharose-4B 等。
2、改变了蛋白质单体分子的构象,不同蛋白 质的SDS复合物的短轴长度都相同,长轴长度随其分 子量的大小成正比变化。
学习交流PPT
31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由于不同蛋白质的SDS复合物具有相同的荷质
比,并具有相似的构象,因而有如下公式:
lgM=K1—K2μR
(K1、K2为常数,μR为相对迁移率)
a 是一系列物质的混合物。此混合物各组分的等电点要互不相同,但又不 能相差太大(小数点后2位);最常用为3.0-10.0范围,还有3.0-7.0、5.010.0。
b 混合物中各物质在等电点时要有足够大的电导,以保证能顺序排列; c 混合物中各物质在等电点时要有足够大的缓冲能力,构成组分为多氨基、 多羧基的脂肪族化合物; d 要求各组分分子量要小,易于与蛋白质分离。
学习交流PPT
4
根据蛋白质的溶解度差异分离 —沉淀技术
可逆沉淀: 等电点沉淀、盐析法、有机溶剂沉淀
不可逆沉淀: 热变性沉淀、重金属盐沉淀、有机酸沉淀
学习交流PPT
5
1、根据溶解度不同
(1)盐析(salting out) 1)定义:在稀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随盐浓度的增加而升高这种现象 称为盐溶(salting in),但当盐浓度增加到一定量时,其溶解度又逐渐 下降,直到某一浓度时便从溶液中沉出,即为盐析(salting out)。 2)原理 Salting in:蛋白质吸附某种离子→蛋白质彼此排斥,而蛋白质与水相互 作用加强→溶解度提高。 Salting out:大量中性盐加入→破坏蛋白质分子表面的水活膜,降低水的 活度,蛋白质表面的电荷被中和→蛋白质相互聚集而析出。 3)盐析中最常用的盐是: (NH4)2SO4、Na2SO4、MgSO4,尤其以(NH4)2SO4为最佳。 原因:(NH4)2SO4溶解度大而温度系数小,分离效果好,能保持蛋白质的天 然构象,且价廉可得,这是蛋白质粗提纯的一种最常用方法。
蛋白质的分离与纯课件
![蛋白质的分离与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afbeb95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66.png)
纯化目的: 研究其结构、组成、性质和功能等。 纯化方法的依据:蛋白质的基本性质
1)溶解性:盐析等。 2)分子大小和形状:凝胶过滤(分子筛过滤), 透析,超离心,超滤等。 3)电荷(酸碱性质):电泳,离子交换层析,等 电聚焦等。 4)吸附性质:吸附层析,疏水互作层析。 5)特异结合亲和性:亲和层析。
• 有的方法利用了蛋白质几个方面的性质。 • 一般要连续采用多种方法才能达到纯化的目的。
Selection of protein source 蛋白质原料的 选择
• 选含“目的”蛋白多的原料。 • 选来源广、容易得到的原料。 • 用重组DNA技术(recombinant DNA technique)
(二)有机溶剂沉淀蛋白质:
• 凡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有机溶剂,
如乙醇、甲醇、丙酮等,均可用于沉淀 蛋白质。
• 沉淀原理是:① 脱水作用;② 使水的
介电常数降低,蛋白质溶解度降低。
• 为了防止蛋白质在分离过程中发生变性,
有机溶剂浓度不能太高(30%-50%),而且
需要在低温条件下进行。
(三)层析:
反过来可根据某物质的Ve或Ve/V0推测出其分子 量。
1)制作标准曲线 2)待测样品过柱或 与标准物质混合过柱。
测定其Ve和V0值。 查标准曲线。
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离子交换层析(2)
• 基本原理: 根据物质的电离性质进行交换,然后用 适当的洗脱液进行洗脱。由于各种被分离的物质离 子的净电荷量不同,与载体上与可解离基团的结合 力大小不同,所以被先后洗脱下来。
SDS-PAGE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凝胶电泳(1)
• SDS-PAGE :利用SDS处理蛋白质后,在变性条件下进 行的聚丙烯酰凝胶电泳。即“变性”电泳。
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ppt课件
![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49b249758f5f61fb73666c7.png)
.
10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 实验原理
1.蛋白质分子中,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含有共轭双键, 使蛋白质具有吸收近紫外光的性质。吸收高峰在280nm 处,其吸光度(即光密度值)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
2.蛋白质溶液在238nm的光吸收值与肽键含量成正比。 利用一定波长下,蛋白质溶液的光吸收值与蛋白质浓 度的正比关系,可以进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24
考马斯亮兰G-250
实验原理:考马斯亮兰G-250染料,在酸性溶液中与蛋白 质结合,使染料的最大吸收峰的位置(max),由465nm变为 595nm,溶液的颜色也由棕黑色变为兰色。经研究认为, 染料主要是与蛋白质中的碱性氨基酸(特别是精氨酸和赖
氨酸)和芳香族氨基酸残基相结合。 在595nm下测定的吸光度值A595,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
.
6
测定分两步:
① 用沸浓硫酸消化,并以硫酸铜为催化剂,使碳、氢分 别以二氧化碳及水蒸汽形态逸去,而氮转为铵盐。此 过程需时较长,可达数小时。
② 加碱,并将氨自碱液中蒸至标准酸液中,测定中和氨 所消耗的酸量,计算出样品中含氮量,再乘以6.25 (经验平均值),则得蛋白质含量。
.
7
反应:以甘氨酸为例
测定时,将待测蛋白质溶液倒入石英比色皿中,用配制蛋白质溶液的溶 剂(水或缓冲液)作空白对照,在紫外分光度计上直接读取280nm的吸光度 值A280。蛋白质浓度可控制在0.1~ 1.0mg/ml左右。通常用1cm光径的标准 石英比色皿,盛有浓度为1mg/ml的蛋白质溶液时,A280约为1.0左右。由此 可立即计算出蛋白质的大致浓度。
(二)Folin-酚试剂法(Lowry法)
实验原理:蛋白质中的肽键在碱性条件下与Cu2+反 应,生产紫红色蛋白质-Cu2+复合物,这一复合物 中的氨基酸残基(主要是酪氨酸、色氨酸、半胱 氨酸)还原Folin—酚试剂中的磷钼酸盐-磷钨酸 盐,产生钼兰和钨兰复合物的深兰色(745750nm),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的浓度成正比。
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实验讲义
![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实验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84028d51e2bd960591c6776e.png)
实验一蛋白质含量分析(Bradford检测法)一、实验目的1、制作蛋白质浓度标准曲线;2、测定未知蛋白质浓度样品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蛋白质的浓度。
二、实验原理Bradford法(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浓度是1976年由Bradford建立的,是最常用的蛋白质快速定量方法。
该方法根据蛋白质与染料相结合的原理设计,考马斯亮蓝G-250(CBB G-250)在游离状态下呈红色,最大光吸收在488nm;当它在酸性溶液中与蛋白质结合后变为青色,蛋白质-染料结合物在595nm波长下有最大光吸收,且光吸收值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因此可用于蛋白质含量的定量测定。
蛋白质与考马斯亮蓝结合在2min左右的时间内达到平衡,完成反应十分迅速,其结合物在室温下1h内保持稳定。
Bradford法的突出优点是:灵敏度高;测定快速、简便,只需加一种试剂;干扰物质少。
此法的缺点是:仍有一些物质干扰此法的测定,主要的干扰物有去污剂、Triton X-100、SDS和0.1N的NaOH。
三、试剂与器材1、试剂:1mg/ml 牛血清蛋白(BSA)母液;考马斯亮蓝G-250;无水乙醇;85%磷酸;MiliQ水。
2、器材:滤纸;烧杯;漏斗;可见分光光度计;试管。
四、实验方法1、考马斯亮蓝G-250染料的配置称100 mg考马斯亮蓝G-250,溶于47.5 ml 无水乙醇后,再加入100 ml 85%的磷酸,加MiliQ水定容至1 L,过滤备用。
2、标准蛋白溶液的稀释取10支试管,按表中顺序排列,分别加入考马斯亮蓝溶液、水和样品。
每加完一管,立即振荡混匀(注意不要太剧烈,以免产生大量气泡而难于消除)。
未知样品的编号为8、9、10号管。
3、加完试剂2-5min后,即可用比色皿,在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各样品在595nm处的吸光值OD595。
注意:不可使用石英比色皿(因不易洗去染色),可用塑料或玻璃比色皿,使用后立即用少量95%的乙醇冲洗,塑料比色皿不可用乙醇或丙酮长时间浸泡。
第5章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名师编辑PPT课件
![第5章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名师编辑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95607ca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54.png)
透析法
Dialysis此法是利用蛋白质分子不能透过半
2 透膜,而使它与其它小分子化合物,如无 . 机盐、单糖、双糖、氨基酸、小肽以及表 蛋 面活性剂等分离。 白 常用的半透膜有玻璃纸或高分子合成材料, 质 截止分子量一般为一万。 的 纯 化 方 法
透析法
透析是将待纯化的蛋白质溶液装在用半透膜制成的
5 大部分蛋白质均含有带芳香环的苯丙氨
蛋 酸、酪氨酸和色氨酸。
白 这三种氨基酸的在280nm 附近有最大吸
质 的
收。因此,大多数蛋白质在280nm 附近
紫 显示强的吸收。
外 吸
利用这个性质,可以对蛋白质进行定性
收 鉴定。
研究蛋白质的结构、性质和功能,
二 首先需要得到纯的蛋白质样品。
、 (1)蛋白质来源:微生物细胞、动
法
等电点沉淀法
蛋白质分子在等电点时,净电荷为零,
2 分子之间的静电排斥力最小,因而容
. 蛋 白
易聚集形成沉淀。 当蛋白质混合物溶液的pH 被调到某
质 一成分的等电点时,则该蛋白质大部
的 或全部将沉淀出来。而那些等电点高
纯 化 方
于或低于该pH 的蛋白质仍然留在溶 液中。
法 该法适用于在等电点pH稳定的蛋白质。
白 白用稀碱性溶液抽提,脂溶性蛋白用表面
质 活性剂抽提等。
的 分 离 步 骤
(3)粗提: 离心除去固体杂质后,可通过沉 淀法、超滤法、萃取法等处理,得到蛋白 质粗制品。
(4)精制:可用层析法、电泳法等进行精制。
(5)成品加工:测定蛋白质的性质并干燥成 成品。
根据蛋白质的亲水胶体性质,当其环
2 境发生改变时,蛋白质会发生沉淀作
方
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蛋白质含量分析(Bradford检测法)一、实验目的1、制作蛋白质浓度标准曲线;2、测定未知蛋白质浓度样品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讣算出蛋白质的浓度。
二、实验原理Bradford法(考马斯亮蓝法)测左蛋白质浓度是1976年由Bradford建立的,是最常用的蛋白质快速定量方法。
该方法根据蛋白质与染料相结合的原理设计,考马斯亮蓝G-250 (CBB G-250)在游离状态下呈红色,最大光吸收在488nm:当它在酸性溶液中与蛋白质结合后变为青色,蛋白质-染料结合物在595nm波长下有最大光吸收,且光吸收值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因此可用于蛋白质含量的泄量测左。
蛋白质与考马斯亮蓝结合在2min左右的时间内达到平衡,完成反应十分迅速,其结合物在室温下lh内保持稳泄。
Bradford法的突出优点是:灵敏度髙:测左快速、简便,只需加一种试剂;干扰物质少。
此法的缺点是:仍有一些物质干扰此法的测左,主要的干扰物有去污剂、Triton X-100. SDS 和 0.1N 的 NaOH9三、试剂与器材1、试剂:lmg/ml牛血淸蛋白(BSA)母液:考马斯亮蓝G-250;无水乙醇:85%磷酸;MiliQ水。
2、器材:滤纸;烧杯;漏斗:可见分光光度计:试管。
四、实验方法1、考马斯亮蓝G-25O染料的配宜称100 mg考马斯亮蓝G-250,溶于47.5 ml无水乙醇后,再加入100 ml 85%的磷酸,加 MiliQ水泄容至1L,过滤备用。
2、标准蛋白溶液的稀释取10支试管,按表中顺序排列,分別加入考马斯亮蓝溶液、水和样品。
每加完一管,立即振荡混匀(注意不要太剧烈,以免产生大量气泡而难于消除)。
未知样品的编号为8、9、10号管。
3、加完试剂2-5min后,即可用比色皿,在分光光度计上测泄各样品在595nm处的吸光值 OD595o注意:不可使用石英比色皿(因不易洗去染色),可用塑料或玻璃比色皿,使用后立即用少量95%的乙醇冲洗,塑料比色皿不可用乙醇或丙酮长时间浸泡。
4、标准曲线制作以标准蛋白的量(mg)为横坐标,吸光值OD595为纵坐标作图,即得一条标准曲线。
由此标准曲线,求得趋势线以及公式(y=ax+b,其中y为吸光度值OD595, x为蛋白质的量,a和b为常量)并给出疋值,R?值越接近1证明曲线越接近实际结果,根据此公式及未知样品的吸光度值,计算每管中加入的未知蛋白的量,进而推算其浓度。
5、本实验采用的未知样品为麦曲中糖化酶分离纯化实验所得的粗酶液样品。
五、实验结果记录标准曲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2 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二、糖化酶酶活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糖化酶酶活力单位的泄义、测泄原理;2、掌握糖化酶酶活测定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糖化酶有催化淀粉水解的作用,能从淀粉分子非还原性末端开始,分解« -1.4匍萄糖昔键生成痢萄糖。
匍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能被次碘酸钠氧化,过量的次碘酸钠酸化后析出碘,再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计算岀酶活力。
lg固体酶粉(或1 ml液体酶),于40'C, pH=4.6的条件下,1 h分解可溶性淀粉产生1 mg葡萄糖,即为一个酚活力单位,以U/g或 U/ml表示。
三、试剂与器材1、试剂乙酸-乙酸钠缓冲液(0.05 M,pH=4.6); 0.05 M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0.1M碘溶液:200g/L NaOH溶液:O.lMNaOH溶液:2M硫酸溶液:20 g/L可溶性淀粉溶液(现配)。
2、器材恒温水浴锅;秒表:比色管:碘量瓶,滴泄管。
四、实验方法1、糖化酶反应阶段:于甲、乙两支50 ml比色管中,分别加入25 ml可溶性淀粉溶液(20g/L)及5 ml乙酸 -乙酸钠缓冲液(0.05 M, pH=4.6),摇匀后于40 °C水浴锅中预热5 min。
在甲管中加入待测酶液2 ml,立刻摇匀,在此温度下反应30 min,两管中立即加入200 g/L氢氧化钠溶液0.2 ml, 摇匀,终止反应,迅速取岀冷却,并于乙管(空白)中补加待测酶液2mlo2、碘量法测定匍萄糖含量阶段:吸取上述反应液与空白液各5 ml,分别置于碘量瓶中,准确加入0.1M碘溶液10 ml, 再加入0.1M氢氧化钠溶液15 ml,边加边摇匀,密塞,于暗处静置反应15 min,取岀,加 2 M硫酸溶液2 mlo 3、滴定阶段:上述反应液立即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直至蓝色刚好消失呈无色,即为英终点。
注:不同稀释倍数,应做相应的空白试验。
4、酶活力计算40°C、pH4.6下,1小时水解可溶性淀粉产生lmg匍萄糖所需的酶量为1个酶活单位。
X= (A-B) x c x90.05x32.2/5X1/2xnx2=579.9x (A-B) XcXn (A-B)在 3-6 ml 为宜式中:X——样品的酶活力,u/ml:A—--空白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B一一样品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c一一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90. 05—一与1 m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相当的匍萄糖的质量(以克表示);32.2-一-反应液的总体积,ml;5 --- 吸取反应液的体积,ml:1/2——吸取酶液2 ml,以lml thn一一酶稀释倍数;2--一反应30min.换算成lh的酶活力系数。
所得的结果表示至整数:平行试验相对误差不得超过2%。
五、实验结果记录实验三、绍兴黄酒麦曲中糖化酶的分离纯化一、实验目的1、熟悉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基本步骤,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2、增强综合实验的设计、协调能力;3、掌握蛋白质纯化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离子交换剂通常是一种不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如树脂、纤维素、匍聚糖、醇脂糖等,它的分子中含有可解离的基团,这些基团在水溶液中能与溶液中的其他阳离子或阴离子起交换作用。
虽然交换反应都是平衡反应,但在层析柱上进行时,由于连续添加新的交换溶液, 平衡不断按正方向进行,直至完全。
因此可以把离子交换剂上的原子离子全部洗脱下来。
同理,当一左量的溶液通过交换柱时,由于溶液中的离子不断被交换而波度逐渐减少,因此可以全部被交换并吸附在树脂上。
如果有两种以上的成分被交换吸着在离子交换剂上,用洗脫液洗脱时,被洗脱的能力则取决于各自洗反应的平衡常数。
蛋白质的离子交换过程有两个阶段——吸附和解吸附。
吸附在离子交换剂上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改变pH使吸附的蛋白质失去电荷而达到解离而更多的是通过增加离子强度,使加入的离子与蛋白质竞争离子交换剂上的电荷位置,使吸附的蛋白质与离子交换剂解开。
不同蛋白质与离子交换剂之间的形成电键数目不同,即亲和力大小有差异,因此只要选择适当的洗脱条件便可将混合物中的组分逐个洗脱下来,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凝胶层析又称为凝胶排阻层析、分子筛层析等。
凝胶层析的固左相是惰性的珠状凝胶颗粒,其内部具有立体网状结构,形成很多孔穴。
当含有不同分子大小组分的样品进入凝胶层析住后,各组分就向固定相的孔穴内扩散,组分的扩散程度取决于孔穴的大小和组分分子大小。
比孔穴孔径大的分子不能够扩散到孔穴内部,完全被排阻在孔外,只能在凝胶颗粒外的空间随流动相向下流动,它们经历的流程短,流动速度快,所以首先流出:而较小的分子则可以完全渗透进入凝胶颗粒内部,经历的流程长,流动速度慢,所以最后流岀;而分子大小介于两者之间的分子在流动中部分渗透,渗透的程度取决于它们的分子大小,所以它们流出的时间介于两者之间,分子越大的组分越先流出,分子越小的组分越后流岀。
这样样品经过凝胶层析后,各个组分便按分子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流出,从而达到了分离的目的。
三、试剂和器材1、试剂麦曲,,0.5%NaCl,硫酸鞍,DEAE-纤维素,Sephadex G-75, 40 mM磷酸二氢钠-柠掾酸缓冲液(pH6.0)o 2、器材烧杯,磁力搅拌器,转子,水浴锅,层析柱,橡皮管,夹子。
四、实验方法1、粗酶液的制备将麦曲样本以1:3加入0.5%NaCl溶液中,于30匕浸提4h,滤纸过滤,滤液即为粗酶液G1,并量取初始粗酶液体积VI。
2、硫酸較沉淀粗酶液G1上淸液中缓慢加入硫酸彼至10%饱和度,4 °C静置1 h.l.OOOOxg离心15 min 以除去部分杂质蛋白,收集上淸。
上淸液中继续缓慢加入硫酸彼至70%饱和度,4 °C静置.1 h, l.OOOOxg离心15 min, 弃上淸,收集沉淀。
向离心管中加入少量(约3ml) 40 mM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pH 6.0)中,轻轻摇晃,使沉淀复溶,装入透析袋中,置于40 mM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pH 6.0)中, 4 °C透析搅拌过夜,以脱去酶液中的大量硫酸钱,期间更换两次透析液。
最终获得粗酶液 G2,并量取体积V2。
附透析袋处理方法:将透析袋于沸水中煮5 min后用淸水洗净,扎紧下口,检査不漏水后,将硫酸钱沉淀复溶后的粗分离酶液全部装入透析袋中,排除空气,扎紧上口。
注意:透析袋要预留空间,因透析时酶液体积会变大。
3、DBAE-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层析纯化糖化酶DEAE-纤维素的工作pH范帀为pH2-9,采取增加离子强度的方式进行洗脱,由于无梯度混合器,因此采取直接更换洗脱液,氯化钠浓度从0 H增加到1 \1,洗脱液体积为200 mlo(1)DEAE-纤维素的预处理DEAE-纤维素以干态形式出售,使用前用蒸餾水充分溶胀,加热能加快其溶胀。
DEAE-纤维素在使用前的淸洗:先用0. 5 M NaOH浸泡半小时,除去碱液,用蒸馅水将交换剂洗至中性,再用0.5 M HC1浸泡半小时,然后洗至中性,再用用0. 5 M NaOH浸泡半小时,最后洗至中性即可。
(2)装柱用缓冲液将层析柱底部死空间内的空气排空。
预处理的离子交换剂放置在烧杯中,使得交换剂:上淸液(V/V)二2:2,轻微搅拌混匀,利用玻璃棒引流,尽可能一次性将交换级倾入层析柱,注意液体应沿着柱内壁流下。
当需要往柱内补加交换剂时,应将沉降表而轻轻搅起,然后再次倾入,防止再次倾注时产生界而,再对装柱情况进行检查,利用透过光检査柱床是否规整,是否有气泡或界面存在。
(3)柱子的平衡调整恒流泵速度为1. 0 ml/min (20. 0 rpm),用40 mM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pH 6. 0)平衡1. 5-2个床体积(约120 min),至基线平稳。
(4)加样:目标蛋白的吸附量不应超过柱子有效交换容量的10-20%。
加样方法:进样器或注射器。
加样量为3 ml,手动加样。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旋开层析柱上口,用胶头滴管吸去床上层洗脱液至距床而0cm (液而相切),关闭柱岀口,用胶头滴管吸取一泄体积样品溶液贴内壁族转缓缓加入,加样完毕后,打开柱岀口,让样品缓缓渗入凝胶床内,当样品液而恰与凝胶床表面持平时,按同样方法小心加入几ml洗脱液冲洗内壁,并使缓冲液髙出凝胶床3-5cm,旋紧层析柱上口,开启恒流泵进行洗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