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言行举止礼仪
教师仪容仪表规范
![教师仪容仪表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36bc4335fbfc77da369b17c.png)
教师仪容仪表礼仪规范要求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是学生一言一行的导师,教师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的仪容仪表礼仪尤为重要。
学校为了规范教师的仪容仪表,打造优秀的教师团队,特制订教师仪容仪表及日常行为规范。
一、发型规范头发整洁,发型大方,不染发,不留奇异发型,男教师不留长发,不理光头(特殊原因除外),女教师不披头散发。
上课期间不裹围巾、戴帽子。
二、仪容规范男教师要经常修面剃须,不留长指甲。
女教师妆容以淡雅自然为宜,不化浓妆。
不涂抹艳丽的指甲油,不做美甲,不留长指甲。
不喷香水。
三、仪态规范,立姿挺拔,走姿从容,坐姿端庄。
抬头挺胸,举止优雅,从容自信。
杜绝边看手机边走路。
四、着装规范穿戴要符合教师职业特色,提倡穿正装。
男教师不穿拖鞋、背心、短裤、半截裤。
女教师不穿超短裙、超短裤,夏天不穿薄、露、透的衣服,不穿奇装异服。
不佩戴首饰。
五、礼貌规范遇见同事、来宾、家长等,要微笑问好,使用尊敬的语气和手势,态度热情亲切。
礼貌回应学生的问好。
六、集会规范开会时遵守会议纪律,不无故中途离场。
关闭手机或调成静音模式。
认真聆听,不交头接耳。
升旗时,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
教师在三操两集合时不穿长款羽绒服,戴帽子、手套和围巾。
七、校园规范不扔垃圾、见到垃圾主动拾起。
课堂规范:不挖苦、讽刺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不坐着上课,上课着装要轻便,不穿风衣、大衣、羽绒服、棉服等笨重的衣服上课。
八、社会规范不搞黄、赌、毒,不酗酒,不沾染不良习气。
不攀比、不炫富,不把奢侈品带进校园。
谦恭礼让,尊老爱幼,为人师表,做社会公德的楷模。
教师的礼仪规范
![教师的礼仪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1fbdb38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a4.png)
教师的礼仪规范教师的礼仪规范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礼仪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师的礼仪规范,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仪态。
站、坐端正,身体不东歪西倒,不前倾后仰。
要有良好的坐姿,尤其是家访的时候。
这是对家长的尊重,便于和家长沟通。
教师走路要把腰挺直,不要左右晃。
行走自然,挺胸收腹,充满活力、信心。
上课举止文明,面带微笑,讲台上注意站姿,无特殊情况,不坐着上课。
二、仪表。
1、身体、面部、手部、口腔必须清洁。
上班不抽烟,不吃零食。
2、头发梳理整齐,不留头屑,男教师不留长发,女教师不披头散发。
3、不浓妆艳抹,不戴耳环、手镯、手链等。
4、上班配戴工作卡,端正挂在右胸处,不能歪歪斜斜。
三、表情。
1、保持微笑,热情、亲切、友好、真挚、情绪饱满、不卑不亢。
2、不抓头、抓痒、挖耳、抠鼻孔。
3、不能用手指和笔杆指点客人或为客人指方向。
4、接待客人时不能流露出厌烦、冷淡、愤怒、紧张和恐惧的表情,不能扭捏作态、挤眉弄眼、吐舌等。
四、着装。
1、衣着整洁、端庄大方,白天穿校服上班,晚上值班不穿太透明、太短、太低胸及无袖、无领衣服,不穿拖鞋。
2、纽扣要全部扣好,男教师领带必须戴好,衣袋不能装太多物品,显得鼓囊。
3、女教师袜子不能有破洞,鞋子不能太高跟。
4、上课时不能带手提电话、BB机进入教室。
五、言行。
1、说话声调保持自然、清晰、柔和、亲切,不尖声高叫,不吹口哨。
2、说话要用敬语、礼貌用语,“请”、“谢”字不离口。
当学生敬礼或问好时,教师应热情还礼或示意。
3、批评学生要选择好有利于学生接受意见的地点和场合,并注意方法,不训斥、辱骂学生,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
教师做了错事,应主动向学生表示歉意。
4、不故意模仿他人的语言、语调和姿态,不对领导、同事、客人的衣着、言行说三道四。
5、接听电话时,必须先说:“您好!这里是……。
” 保持办公室整洁、安静,在办公室内不高声谈话、说笑、不吃喝,不吸烟,不随地吐痰。
6、对外接待,男士称“先生”,女性称“女士”或“小姐”;上级领导,以职务相称;校内一律以岗位职务相称。
教师礼仪五要素
![教师礼仪五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593843b8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7c.png)
教师礼仪五要素教师礼仪是指教师在教学和工作中遵守的一系列行为准则和规范。
它不仅仅是一种表面的形式,更是一种内在的修养和素质。
教师礼仪的重要性在于能够提高教师的职业形象,增强教师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同时也能够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搭建良好的桥梁。
下面将介绍教师礼仪的五个要素,分别是仪表仪容、言行举止、语言表达、人际交往和职业操守。
一、仪表仪容仪表仪容是教师礼仪中的基础要素。
教师要注重自己的仪表和仪容,保持整洁、干净的形象。
身着整齐、得体的服装,注意个人卫生和仪容仪表的修养,使自己给人以良好的印象。
此外,教师还应注意自己的体态仪表,保持自信、大方的姿态,不做一些不雅观的动作。
二、言行举止言行举止是教师礼仪中的重要要素。
教师要言行一致,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
在教学和工作中,要表现出谦虚、和蔼、耐心、正直、公正等良好的品质。
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要注意用词得体、语气和蔼可亲,不要以权威的态度压制学生,要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
三、语言表达语言表达是教师礼仪中的核心要素。
教师在进行教学和交流时,要善于运用语言,清晰明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语言要规范、准确,不使用粗俗、低级的词汇。
同时,教师的语言要注重语气和声音的抑扬顿挫,要有节奏感和韵律感,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教学的效果。
四、人际交往人际交往是教师礼仪中的重要要素。
教师要善于与学生、家长和同事进行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师要注重倾听和理解,尊重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和需求,积极与同事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在人际交往中,教师要注重细节,比如注意自己的动作和表情,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争执。
五、职业操守职业操守是教师礼仪中的基本要素。
教师要严守教师职业道德,恪守教育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
教师要保守学生和家长的隐私,不泄露他们的个人信息。
教师还要保持教学的公正性和客观性,不偏袒任何一方,保持教育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教师礼仪的五个要素是仪表仪容、言行举止、语言表达、人际交往和职业操守。
2024中学教师文明礼仪规
![2024中学教师文明礼仪规](https://img.taocdn.com/s3/m/f49912a0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c7.png)
2024中学教师文明礼仪规
范是为了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形象,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而制定的一套行为准则。
以下是2024中学教师文明礼仪规范的主要内容:
1. 仪表端庄:
教师要保持整洁、得体的仪表形象,穿戴整齐干净的服装,注意言谈举止,保持良好的仪容仪表。
2. 语言文明:
教师要用正确、规范、优美的语言进行教学和与学生、家长的交流,避免使用粗俗、侮辱性的言辞,注意措辞礼貌、谦和。
3. 教学规范:
教师要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遵守教学纪律,严禁迟到早退、擅离职守等行为,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4. 尊重学生: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给予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不歧视、不辱骂学生,做到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
5. 爱岗敬业:
教师要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尽职尽责地履行自己的教学任务,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6. 与家长的沟通:
教师要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准确地向家长传递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与家长共同关心、教育孩子,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
7. 示范行为:
教师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言行举止要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注意言行一致,做到言传身教。
8. 互助合作:
教师要与同事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共同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而努力。
这些规范旨在培养教师的良好文明礼仪习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同时,也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规范的参考,让他们在教育工作中更加自律、严谨、有责任感。
教师文明礼仪规范
![教师文明礼仪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6a8f1cde53a580217fcfe07.png)
教师文明礼仪规范一、校园礼仪(一)形象礼仪1.着装得体整洁。
服装符合职业特点,校园不穿拖鞋,男教师不穿背心,女教师不穿吊带衫和超短裙。
2.仪表端庄大方。
男教师不留过长头发,女教师可化淡妆。
3.卫生习惯良好。
保持口腔清洁,不随地吐痰,不当众抠鼻、挖耳、剔牙、搔痒、摇腿、脱鞋、伸懒腰、哼小调,若打哈欠、喷嚏应用纸巾捂住口鼻,面向一旁。
4.与人交往真诚。
面带微笑,保持亲切、友好、真挚、积极的情绪状态,不流露厌烦、冷漠、蔑视、愤怒等表情。
5.说话态度亲切。
与人交流语言自然、清晰、亲切,多用敬语、礼貌用语,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
(二)行进礼仪6.进出校门时,应主动与门卫及值班教师点头问候示意。
自行车推行、汽车慢行至指定地点,整齐摆放车辆。
不得鸣笛或大声吼叫。
7.离开校园时,自行车推行、汽车慢行至校门口,不在校门口拥堵。
8.在校园内遇到同事、来宾(含家长)、同学时,应主动微笑点头示意或问候,如有学生或他人问候,要点头微笑回礼。
9.上下楼梯靠右行进,轻声慢步,遇到来宾主动让路。
10.工作区域里停步讲(谈)话要轻声(以两人谈话听见为好),不影响他人行进和工作。
(三)课堂礼仪11.进教室前检查上课用品,整理好自己的仪表,不带手机等通讯工具进入课堂。
12.上课预备铃响,亲切走进教室,摆放好上课用具,了解学生上课准备情况。
上课铃响后,从容走上讲台,肃立(规范地立正),师生相互问候。
13.用普通话教学,多用敬语“请”字和尊敬手势,禁止在学生面前指指点点。
关注每一个学生,认真、耐心地倾听学生发言,与学生交流时语气、语调友好、诚恳。
不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
14.下课铃响,不拖堂也不匆忙离开教室,师生相互道别。
(四)办公室礼仪15.同事之间团结互助、和睦相处。
早晨相遇,主动打招呼;课间相见,微笑示意;下班道别,说声“再见”;得到他人帮助,及时表达谢意。
16.不打探别人隐私,不散布谣言,不拨弄是非,不争吵或者打架,不拉帮结派。
中学教师文明礼仪规(3篇)
![中学教师文明礼仪规(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0087a6a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96.png)
中学教师文明礼仪规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文明礼仪是我们必须要遵守和践行的准则。
良好的文明礼仪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职业形象,还能够为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了一份中学教师文明礼仪规,以便我们每个教师都能够遵守。
第一条,穿着整洁得体。
作为教师,我们要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保持整洁得体的形象。
衣着要干净整洁,不要穿着太过休闲或者花哨的服装。
同时,要避免使用过多的香水或者化妆品,以免引起学生的不适。
第二条,言行得体。
在与学生或者同事交流时,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和态度。
语言要文明,不使用粗口或者恶语。
态度要和善,尊重对方的观点和意见。
不要随意批评或者讽刺学生,要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
第三条,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作为教师,我们要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包括上下学时间、课堂纪律等方面。
要按时上课,准时下课,不随意请假或者早退。
在课堂上,不可私自离开或者打断学生发言。
同时,要遵守学校的教务安排,如准时交学生考试试卷等。
第四条,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作为教师,我们要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要备好教案和教具,提前准备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材料。
上课期间,要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运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五条,热爱岗位,关心学生。
作为教师,我们要热爱自己的岗位,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以及身心健康等方面的问题。
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要积极提供支持和援助。
第六条,尊重学生的权益。
作为教师,我们要尊重学生的权益,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不可进行任何形式的歧视、冷落或者欺压学生。
对于学生的隐私,要严格保密,不可随意泄露学生的个人信息。
第七条,坚持自我学习和提高。
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知识与能力。
要积极参加学科研讨会、教学研讨会以及教师培训等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理念。
第八条,与同事和谐相处。
作为教师,我们要与同事和谐相处,保持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2024教师文明礼仪细则
![2024教师文明礼仪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0bb84c04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a2.png)
2024教师文明礼仪细则旨在规范教师的行为举止,提升教师的形象和职业素养。
以下是细则的要点:1. 仪容仪表:- 教师应穿着整洁,着装得体,符合职业形象。
- 教师不得穿着过于暴露或不得体的服装。
- 教师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清洁和整齐的发型。
2. 专业沟通:- 教师应使用正确的措辞和文明的语言与学生、家长和同事进行沟通。
- 教师应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和得体,避免使用粗俗或侮辱性语言。
- 教师应尊重学生、家长和同事的意见,倾听并积极回应他们的需求和关切。
3. 课堂礼仪:- 教师应准时到达课堂,做好课堂准备工作。
- 教师应注意言行举止,不得恶意批评、讽刺或羞辱学生。
- 教师应鼓励学生提问,维护良好的课堂秩序。
4. 尊重学生:-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价值观,不偏袒或歧视任何一个学生。
- 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和鼓励,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 教师应公平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
5. 社交礼仪:- 教师在社交场合应保持得体的行为和礼仪,代表学校的形象。
- 教师应注意言谈举止,避免涉及敏感话题或传播不实信息。
- 教师应与同事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互相尊重和支持。
6. 纪律要求:- 教师应严格遵守学校和教育部门的纪律要求。
- 教师应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不得从事违法违规行为。
- 教师应恪守职业道德,保护学生的权益和安全。
这些细则旨在建立教师良好的职业形象,促进师生和睦关系,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所有教师都应遵守并践行这些规定。
如有违反,学校将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老师个人礼仪知识要点
![老师个人礼仪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5682e820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7f.png)
老师个人礼仪知识要点作为一名教师,个人礼仪是必须要重视的。
个人礼仪不仅关乎自己的形象,更关乎对学生的影响和示范。
以下是老师个人礼仪知识的要点。
一、仪表端正首先,老师应注重自己的仪表。
仪表端正是一个人的外表修养和品质的象征。
把自己打扮得整洁干练,穿一些合适的、舒适的、干净的衣服,不随意挑选一些过于花哨的服装,对于改善自己的仪表端正是有帮助的。
并且,没有身体异味,头发要整洁,不可以混乱、凌乱,带一些得体的首饰也是可以的。
二、面容亲切其次,老师应该有一个面容亲切的笑容,这可以增强自己的亲和力,让学生觉得亲近,这也是一种利于自己和学生之间更加密切的联系。
三、言谈得体言词的得体也是一方面。
说话语言要准确,不要带有太多方言或者粗俗的用语,尤其不能出现包括教育语言在内的路径错误。
四、举止文雅老师的姿态应当体现文雅,举止得体。
老师的姿态可以影响学生的作息和学习态度。
例如,比较好的站立姿势是平衡,不要有过多的摇摆和转向。
五、言谈举止亲密感及时不少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时,需要对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才能更好地与学生沟通,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
因此,在言谈举止中,老师应该注意亲密感和及时性。
六、注重细节老师在本职工作中还应注意细节。
例如,在注重他人礼仪方面可以起到带头作用,比如,为大家着想,让学生更方便地得到知识和技能。
同时,注重细节也有助于让老师的身体语言和身体动作充满精神,这非常重要。
七、承担责任在礼仪知识方面,老师除了重视自己的形象和姿态外,还应承担起责任,代表一方方的权威。
因此,在处理情况时,应该注意敏感性和教育意义,客观公正地评价一件事,让学生明白自己的错误,并且在遇到问题时能够体验、观察和谅解。
总之,一个教师在个人礼仪方面的得体程度可以说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只有通过自身言行的合理、规范,才能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在教学活动中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教师礼仪的内容
![教师礼仪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08063c43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14.png)
教师礼仪的内容引言概述:教师礼仪是指教师在教学、管理和与学生、家长的交往过程中应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行为准则。
良好的教师礼仪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还能够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校园文化的建设。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阐述教师礼仪的内容。
正文内容:一、言行举止1.1 穿着得体:教师应该穿着整洁、得体,遵循学校的着装规范。
衣着不应过于暴露或过于庸俗,以保持教师的职业形象。
1.2 语言文明:教师在与学生和家长的交流中应使用文明、礼貌的语言,避免使用粗俗、侮辱性的言辞,以树立良好的榜样。
1.3 姿态端庄:教师应保持自己的姿态端庄、自信,不应有过于随意或懒散的姿势,以展现教师的专业形象。
二、教学态度2.1 尊重学生: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应有歧视、偏见的言行,给予每个学生平等的关注和机会。
2.2 耐心倾听:教师应耐心倾听学生的问题和困惑,给予积极的回应和解答,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
2.3 激发学生潜能: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三、课堂管理3.1 严明纪律:教师应制定明确的纪律规范,对学生的违纪行为进行及时的处理,维护良好的课堂秩序。
3.2 灵活教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3.3 组织有序:教师应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和内容,保证教学进度的顺利进行,避免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
四、与学生互动4.1 尊重学生意见: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主动性。
4.2 细心关怀:教师应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问题和困难,给予他们必要的关怀和帮助。
4.3 激励鼓励: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取得进步。
五、与家长交流5.1 及时沟通:教师应与家长保持及时的沟通,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实小教师语言、仪表仪态规
![实小教师语言、仪表仪态规](https://img.taocdn.com/s3/m/47d51640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e8.png)
实小教师语言、仪表仪态规
实小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仪表仪态规范,以树立良好的形象,给学生和家长留下良好的印象和作用。
下面是实小教师语言、仪表仪态规范的一些要点:
语言规范:
1. 语言要清晰、准确、得体,避免使用太复杂、太专业的术语,确保学生能够理解;
2. 控制语速,缓慢而清晰地表达,不要嗓门太大或太小;
3. 使用尊重、礼貌的语气和措辞,不使用侮辱、歧视等不当言辞;
4. 尽量使用亲切、热情的语言,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5. 避免口头禅、废话、重复等不必要的语言习惯。
仪表仪态规范:
1. 打扮整洁、得体,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 保持自信、亲和的微笑,展示良好的精神风貌;
3. 注意姿势和站姿的正确性,不低头、趴着、不斜靠;
4. 保持良好的眼神交流,注重眼神的平和、自然;
5. 注意言谈举止的文明礼貌,遵守社交礼仪;
6. 控制情绪,不横眉冷对学生,不生气、懒散、不懈怠;
7. 不在课堂上抠脚、抠鼻、打哈欠等不雅行为。
这些是实小教师语言、仪表仪态规范的一些要点,通过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能够有效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教师礼仪的内容
![教师礼仪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f7d48602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ef.png)
教师礼仪的内容引言概述:教师礼仪是指教师在教学和与学生、家长交流中应遵守的一系列行为准则和规范。
良好的教师礼仪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还能够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促进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教师礼仪的内容。
正文内容:一、言行举止1.1 教师应言辞文雅,避免使用粗俗、不雅的语言,保持言行举止的庄重和端庄。
1.2 教师要注重肢体语言的运用,例如面带微笑、自然而然地运用手势和眼神交流,以增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
二、仪容仪表2.1 教师的仪容仪表要整洁得体,衣着要符合学校的规定,不得穿着过于暴露或不合适的服装。
2.2 教师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清洁和体味的防控,以免影响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
2.3 教师要保持良好的仪态,坐姿要端正,站姿要笔直,不要有懒散或不专注的姿势。
三、态度和沟通3.1 教师应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生,给予他们充分的关注和尊重,不应有歧视、偏见或嘲笑的言行。
3.2 教师要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尊重他们的观点和个性,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3 教师在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中,要注重语言的温和和耐心,尽量避免使用严厉或咄咄逼人的语气。
四、课堂管理4.1 教师要保持课堂秩序,确保学生的学习环境安静、整洁和有序。
4.2 教师要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不得迟到、早退或缺席,保持课堂的规范和纪律性。
4.3 教师应充分准备教学内容,讲课要有条理,语言要清晰流畅,避免过多的重复和废话。
五、与家长的交流5.1 教师要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5.2 教师在与家长的交流中要保持耐心和友好的态度,尽量避免争吵或冲突,以维护良好的师生家长关系。
5.3 教师要及时回应家长的问题和关切,给予他们充分的支持和帮助,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结:综上所述,教师礼仪的内容包括言行举止、仪容仪表、态度和沟通、课堂管理以及与家长的交流。
教师应通过言行举止和仪容仪表来树立良好的形象,通过积极的态度和有效的沟通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严格的课堂管理和与家长的交流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礼仪与表达
![教师礼仪与表达](https://img.taocdn.com/s3/m/c8fa547e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d4.png)
教师礼仪与表达1、教师的行为举止:一个人气质、自信、涵养往往从他的姿态中就能表现出来。
作为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大方、得体、自然、不虚假。
(1)目光:在讲台上讲课时,教师的目光要柔和、亲切、有神,给人以平和、易接近、有主见之感。
当讲话出现失误被学生打断或学生中出现突发事情打断你的讲课时,不能投以鄙夷或不屑的目光,这样做有损于你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2)站姿:老师站着讲课,既是对学生的重视,更有利于用身体语言强化教学效果。
站着讲课时,应站稳站直,胸膛自然挺起,不要耸肩,或过于昂着头。
需要在讲台上走动时,步幅不宜过大过急。
(3)手势:老师讲课时,一般都需要配以适度的手势来强化讲课效果。
手势要得体、自然、恰如其分,要随着相关内容进行。
讲课时忌讳敲击讲台或做其他过分的动作。
2、教师的言谈:教师承担的主要任务离不开语言表达。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注意表达语言时应遵守的礼仪礼节。
(1)表达要准确:学校中设置的每一门课程都是一门科学,有其严谨性、科学性。
老师在教授时应严格遵循学科的要求,不可庸俗化。
(2)音量要适当:讲课不是喊口号,声音不宜过大,会给学生以声嘶力竭之感。
如果声音太低又很难听清,导致影响教学效果。
(3)语言要精练:讲课要抓中心,不说废话和多余的话,给学生干净利索的感觉。
(4)讲课可以适时插入一些风趣、幽默的话,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与学生谈话:(1)提前通知,有所准备。
谈话最好提前与学生打招呼,让学生有一个思想准备,这既是一种礼貌,又是对学生的尊重。
(2)热情迎候,设置平等气氛。
举止端正,行为有度。
谈话时,语气要平和,要有耐心,不要高音量、不反唇相讥,应表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
(3)分清场合,入情入理。
老师的表情要与谈话对象、内容协调一致。
在与学生进行谈话时,不要言过其实,故意夸大事实,也不应传播不利团结或道听途说的事情。
教师十忌①应说:做错了不要紧,相信你一定会改正;忌说:再犯错误,我们就不要你了。
教师礼仪仪容仪表的规范要求
![教师礼仪仪容仪表的规范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2955c40e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c8.png)
教师礼仪仪容仪表的规范要求教师礼仪仪容仪表规范要求教师是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作为教师,理应注重维护教师的形象,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
教师礼仪仪容仪表规范是教师职业生涯中必须遵守的准则,下面将详细介绍教师礼仪仪容仪表规范要求。
一、仪容仪表要求1.穿着整洁:教师的着装应当整洁、得体、端庄,不应过于暴露或过于浮夸。
对于男教师,应穿着干净整齐的正装,搭配得体的领带和鞋子;女教师应穿着得体的套装或连衣裙,不宜佩戴过多的饰品,妆容轻淡。
2.仪态端庄:教师应保持仪态端庄,举止得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站立或坐立端正,保持双脚平行,不宜乱动或趴在课桌上;坐姿应端庄,不宜趴在讲台上;走路时应保持直立,不应缓慢或匆忙。
教师的动作应轻柔流畅,不应过于夸张或嘈杂。
3.用语文明:教师言语应文明得体,不应使用低俗或粗鄙的语言。
在与学生交流时,应用亲切的语气传授知识,尽量避免批评或贬低学生。
在与同事交流时,应尊重对方的意见和思想,不应冲动或咄咄逼人。
4.面带微笑:教师应面带微笑,给学生和同事以和善、亲切的印象。
微笑是一种积极的情感表达,能够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仪表礼仪要求1.尊重他人:教师应尊重学生和同事,不应随意挖苦、嘲笑或伤害他人的自尊心。
对于学生,教师应平等对待,不应歧视或偏袒学生;对于同事,教师应相互尊重,多一些谅解和包容。
尊重他人是维护教育环境和谐、稳定的前提。
2.注重卫生:教师应注重个人卫生,保持清洁整洁的状态。
教师在教学时要洗净双手,指甲要修剪干净,不应带有异味或过多的化妆品。
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及时刷牙漱口,注意口气清新。
3.维持距离:教师应跟学生和同事保持一定的距离感。
过于亲密的关系会导致教师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受到质疑。
教师要善于保持适当的距离,既能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又能确保个人尊严和职业形象。
4.遵守公共秩序:作为一名教师,应当遵守公共秩序,不得违法乱纪,从事无关的活动。
教师文明礼仪规范
![教师文明礼仪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e340233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70.png)
教师文明礼仪规范教师文明礼仪规范是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体现,是教师应当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
下面是教师文明礼仪规范的一些要点:一、仪表端庄、穿戴整洁作为教师,仪表端庄、穿戴整洁是重要的形象展示方式之一。
教师应当注重自己的仪表形象,注意穿着整洁大方,避免过分浮夸或随意的服饰,做到举止庄重、言谈文雅,给人以良好的精神风貌。
二、言行得体、有礼有节教师在言行举止上应当注意礼节,要有良好的言行举止习惯。
在师生之间的交往中,教师不应有轻佻、粗鲁、冷漠等不当的行为,要以平易近人、亲切友好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
三、尊重学生、平等对待教师应当尊重每一个学生,不论学生的能力水平、家庭背景、性别等方面的不同,都应当给予平等和公正的对待。
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服务。
四、言传身教、严守教师道德教师要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言行示范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规范。
同时,教师应该自觉遵守教师道德规范,恪守职业道德和职业守则,不得从事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不得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不得在教育教学中存在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五、言语文明、和蔼可亲教师在言语交流中应该文明用语,不使用粗俗或侮辱性的言辞。
同时,教师应该用和蔼可亲的语气与学生交流,给学生以温暖和亲切感,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六、尊重家长、与家长进行良好沟通教师与家长的良好沟通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
教师应当尊重家长,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和家庭背景,与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发展和问题,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努力。
七、遵守校纪校规、规范自己的行为教师应当严格遵守学校的纪律和规章制度,不得违反校纪校规。
同时,教师要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向学生灌输错误思想和观念,不以强势手段对待学生,不滥用职权,不侵犯学生的人身权益。
以上是教师文明礼仪规范的一些要点,教师应当将这些规范融入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努力做到时时刻刻以良好的师德师风示范学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榜样。
教师文明礼仪规范
![教师文明礼仪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623747d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3b.png)
教师文明礼仪规范教师文明礼仪规范教师作为一份重要的职业,其形象和言行举止都承载着社会对其职业道德的期待。
在学校中,教育者更应该具备一些文明礼貌的基本素养,用正确的方式和态度去引导和教育学生,启发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提高个人自身的修养和素质。
所以,教师应该建立和遵守一些文明礼仪规范,以塑造良好的师德师风。
1.形象仪容规范教师的外表仪容在学校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是直接关系到师生形象。
教师要注意自己的穿着和打扮,不要穿着暴露或过于花哨的服饰,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
同时要保持身体的清洁和干净,不要留下不洁的印象。
2.语言礼仪规范语言交流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主要方式,因此教师要注意用词的适当和用语的规范性。
不要随意使用脏话和粗话,更不要用歧视性语言与学生交流。
在讲课过程中,要避免使用口胡、口语和方言等不规范的语言,让学生能够听懂、理解和接受。
3.待人礼仪规范教师不仅仅是学生的知识付费者,更是他们的榜样和引导者。
在学校中,教师应该学会尊重和关注每一个学生。
不要因为学生的表现不如意或其他原因而对其表现出不耐烦或是无理取闹的态度。
同时,也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关注学生的情绪、需求和困难,做到平易近人和备受尊敬。
4.工作礼仪规范教师的工作也需要有一定的规范,如良好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教学方法以及课堂管理的有效性等等。
教师应该准时到达学校和课堂,不到学校或迟到会给学生留下不好的印象。
同时,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对学生的正常管理,不管是课堂还是校园,始终要保持一定的规范和原则。
总结所以说,教师文明礼仪规范是一种职业素养的体现,也是教育者在学校中塑造良好师德师风的重要手段。
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尊重学生,关注他们的情感和需求,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教师的关爱和关心。
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成为合格的公民。
教师文明礼仪规范
![教师文明礼仪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a13822284254b35effd3414.png)
教师文明礼仪规范教师文明礼仪规范
一、仪容仪表端庄整洁,忌浓妆艳抹、衣不得体;
二、言行举止礼貌和气,忌不拘小节、敷衍了事;
三、上课集会守时守纪,忌接打电话、吵闹拥挤;
四、教导学生关心尊重,忌呵斥体罚、粗暴歧视;
五、教学语言规范形象,忌信口开河、枯燥乏味;
六、接待家长热情有礼,忌唠叨告状、代办私事;
七、同事之间团结协作,忌猜疑妒嫉、自我封闭;
八、卫生环保养成习惯,忌乱刻乱画、随意丢弃;
九、职业道德牢记恪守,忌推卸责任、谋取私利;
十、生活方式科学健康,忌迷信酗酒、黄赌毒黑。
实验报告教师礼仪规范
![实验报告教师礼仪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45a8739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cc.png)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教师礼仪规范的探讨,使教师了解并掌握基本的礼仪知识,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二、实验内容1. 教师礼仪规范概述教师礼仪规范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仪表礼仪:教师应着装得体、整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展现出教师的职业素养。
(2)言行礼仪:教师应言谈举止文明礼貌,尊重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3)教学礼仪:教师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4)人际交往礼仪:教师应与学生、家长、同事等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共同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2. 教师礼仪规范具体内容(1)仪表礼仪①着装:教师应穿着整洁、大方、得体的服装,避免过于暴露、紧身或过于休闲的衣物。
男教师宜着正装或休闲装,女教师宜着职业装或休闲装。
②发型:教师应保持头发整洁、发型得体,不宜过长或过于前卫。
③妆容:教师不宜浓妆艳抹,保持自然、清新的妆容。
(2)言行礼仪①言谈举止:教师应文明礼貌,尊重他人,避免使用粗俗、侮辱性的语言。
②倾听:教师应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给予恰当的反馈,关注学生的需求。
③批评与表扬:教师应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批评时注意方式方法,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表扬时真诚、具体,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3)教学礼仪①备课:教师应认真备课,确保教学内容充实、丰富,教学方法得当。
②课堂管理:教师应关注课堂纪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③作业批改:教师应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反馈学生情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4)人际交往礼仪①与学生交往:教师应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②与家长交往:教师应主动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③与同事交往:教师应团结协作,互相尊重,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实验过程1. 通过查阅资料、学习相关书籍,了解教师礼仪规范的基本知识。
教师仪容仪表及言谈举止规范-个人礼仪
![教师仪容仪表及言谈举止规范-个人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040e9c26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57.png)
老师仪容仪表及言行举止标准-个人礼仪 11.仪表、仪容、仪态礼仪仪表要求:老师服饰要求干净、文静、慷慨、美观。
切忌过露、过透、过紧。
夏天忌穿背心、吊带衫、超短裙和拖鞋。
表情要求:老师要有职业微笑的意识。
真诚的微笑,是待人友好热忱的标记。
仪容要求:男士不留长发;女士可适度淡妆,发型要慷慨得体,不染指甲和过分夸大的发色。
仪态要求:立姿要挺立、自然;走姿要沉着、自信;坐姿要端庄、文静。
2.进出校门礼仪进出校门时,用点头微笑或者鞠躬等方式主动向值勤老师、校警和学生问候。
校内内,自行车、摩托车推行或者慢行,汽车慢行,并放置指定地点,整齐摆放。
3.课间礼仪(1)在校内,上下楼梯靠右走。
课间,值班教师按时上岗,做好学生上下楼梯疏导。
校内行走,精神饱满,不勾肩搭背,不嬉闹,遇到同事主动礼让。
(2)在校内遇到同事或者来宾,应主动微笑地问候、致意。
承受学生问候时要回礼示意。
(3)行走在校内中,不随地扔杂物,看到杂物主动捡拾,用实际行动给学生做典范,一起维护校内的公共卫生。
4.老师课堂礼仪(1)进教室前,老师应备好课、打算好上课用品,并检查整理好自己的仪表,关闭通讯工具,或者将通讯工具设置成静音状态。
(2)上课铃响前两分钟,老师沉着走进教室,指导学生做好上课打算。
上课铃响,师生相互问候。
(3)教学过程中,老师用平庸话教学,写标准字。
多用敬语“请”字和敬重手势,不羞辱学生人格,不挖苦挖苦学生,不对学生体罚或者变相体罚;谨慎、耐性地倾听学生发言,适时点拨引导。
仪态举止优雅,讲课时不坐不靠,避免不雅举止。
学生练习时,老师谨慎耐性地巡回辅导,关注每一个学生。
(4)下课时,老师切忌拖堂,与学生礼貌道别,保持开心的心境。
5.办公室礼仪(1)老师接打电话要运用文明礼貌语言,接电话要说“您好”等,挂电话应说“请您先挂电话”。
不在上课时间接打电话,不在走廊大声接打电话。
老师之间谈话,也要轻声细语;教学楼内走路要轻声慢步。
(2)遵守作息时间,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丢课,不缺会,不旷职,严格履行请假手续。
教师仪表礼仪
![教师仪表礼仪](https://img.taocdn.com/s3/m/64d76901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03.png)
教师仪表礼仪关于教师仪表礼仪1.着装的礼仪:教师无论是在教育教学活动,还是公共场合,着装都要体现职业特点:美观大方,有时代感,受学生欢迎,符合教师身份;2.仪容的礼仪:教师仪容要端正、庄重、斯文、雅气。
不浓妆艳抹;不佩戴款式夸张的耳环、项链等;不染彩色指甲;不将头发染成怪异颜色;3.举止的礼仪:坐姿须端庄、站姿应挺拔、行姿宜稳健;4.社交的礼仪:尊重他人,礼貌待人;约束自己,自律自重;5.参加聚会的礼仪:教师出席正式晚会,男教师以深色中山装套装、西服套装,女教师以旗袍、连衣裙或西服套裙为宜;参加沙龙交流时不要离题万里,浪费众人宝贵时间;6.网络的礼仪:教师在通过网络、短信等方式与他人交往时,应牢记教师身份;在使用网络语言时要尊重他人;留言板上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7.进出校门的礼仪:进入校门主动向人问好;自行车(电瓶车)推行,摩托车、汽车慢行至指定存放处,整齐排放,离开校园主动道"再见";8.课堂的礼仪:进教室前准备好上课教材、教具,不携带通讯工具进课堂;讲课不坐着、不靠着,也不过多来回走动;多用敬语"请"字和尊敬手势;目光关注每一个学生;不讽刺挖苦学生。
9.办公室的礼仪:举止规范,谈吐文雅,遵守公德,文明办公。
不上网聊天,不玩游戏,不下载娱乐影视片。
10.打电话的礼仪:上班时间不煲电话,接电话宜内容简洁,声音适度。
11.与学生交往的礼仪:微笑交谈,平等沟通。
12.与家长交往的礼仪:接待家长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
13.家访的礼仪:家访前应写便条或打电话预约,把家访内容告诉家长。
切忌"登门告状"。
14.升旗的礼仪:脱帽、摘墨镜,规范立正。
15.会场的礼仪:手机置静音或关闭,不接听手机、不发送和阅读短信。
教师穿衣服都必须有规范吗?有人可能马上反感当场质疑了。
都说"佛靠金妆,人靠衣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做教师的人跟着时尚换上时装靓妆的自由也要被限制吗?是的!"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这是现代文明社会里每一个职业人都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教师礼仪规范要求
![教师礼仪规范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233cd265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02.png)
教师礼仪规范要求教师礼仪是指教师在与学生、家长和同事的交往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
教师应保持良好的仪表仪容、言行举止得体,并且尊重学生和家长的权益,注重言谈举止的文明礼貌。
以下是教师礼仪规范的要求。
首先,教师应保持良好的仪表仪容。
教师作为社会公众人物的代表,需要给学生、家长和其他同事传递正面的形象。
教师应穿着得体,衣着整齐,不应乱蓬蓬的造型;保持干净整洁的外表,注意个人卫生并保持良好的仪容;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不要随意摆弄头发、搭肩、躺教室桌椅上。
其次,教师的言行举止要得体。
教师应注意自己的语言和说话方式。
用语要规范,不使用粗俗的语言;言辞应文明,不轻易发脾气或责骂学生;给予学生和家长应有的尊重并愿意倾听。
此外,教师还应注重自身的行为举止,要注意使用餐具的规范、如何使用门窗等细节。
同时,需要注意言谈和行为间的一致性,即不做出与言辞不符的举动,尽量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再次,教师应尊重学生和家长的权益。
教师在与学生和家长的交往中应抱有尊重、理解和耐心的态度。
教师应积极倾听学生的需求和意见,并尽量满足合理的要求。
在与家长交流中,教师应遵循个人隐私的原则,不随意透露学生的个人信息。
同时,要与学生和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和行为情况,积极解答家长的疑问和提供帮助。
最后,教师应注重文明礼貌。
作为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行为的榜样。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礼仪习惯,要主动引导学生文明用语和礼貌待人。
教师还应尊重其他同事的权益和意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与同事之间保持和睦的关系,不带有攻击性的言辞和行为。
总之,教师礼仪的规范要求是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体现,是教师与学生、家长和同事良好关系的基础。
遵循这些规范要求可以提高教师的形象,增进师生和谐关系,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因此,教师应认真遵守并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注重个人修养和形象的塑造,做一个称职的教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的言行举止礼仪
教师的言行举止礼仪
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
老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礼仪礼貌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对学生的言行举
止发生作用。
因此,老师要十分注意自己给学生留下的印象,要使
自己从各方面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能够仿效的榜样。
1、教师的行为举止:一个人气质、自信、涵养往往从他的姿态
中就能表现出来。
作为塑造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更要注意自己
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大方、得体、自然、不虚假。
(1)目光:在讲台上讲课时,教师的目光要柔和、亲切、有神,
给人以平和、易接近、有主见之感。
当讲话出现失误被学生打断,
或学生中出现突发事情打断你的讲课时,不能投以鄙夷或不屑的目光,这样做有损于你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2)站姿:老师站着讲课,既是对学生的重视,更有利于用身体
语言强化教学效果。
站着讲课时,应站稳站直,胸膛自然挺起,不
要耸肩,或过于昂着头。
需要在讲台上走动时,步幅不宜过大过急。
(3)手势:老师讲课时,一般都需要配以适度的手势来强化讲课
效果。
手势要得体、自然、恰如其分,要随着相关内容进行。
讲课
时忌讳敲击讲台、或做其他过分的动作。
2、教师的言谈:教师承担的主要任务离不开语言表达。
因此,
作为一名教师,要注意表达语言时应遵守的礼仪礼节。
(1)表达要准确:学校中设置的每一门课程都是一门科学,有其
严谨性、科学性。
老师在教授时应严格遵循学科的要求,不可庸俗化。
(2)音量要适当:讲课不是喊口号,声音不宜过大,否则,会给学生以声嘶力竭之感。
如果声音太低又很难听清,也会影响教学效果。
(3)语言要精练:讲课要抓中心,不说废话和多余的话,给学生干净利索的感觉。
(4)讲课可以适时插入一些风趣、幽默的话,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与学生谈话:
(1)提前通知,有所准备。
谈话最好提前与学生打招呼,让学生有一个思想准备,这既是一种礼貌,又是对学生的尊重。
(2)热情迎候,设置平等气氛。
举止端正,行为有度。
谈话时,语气要平和,要有耐心,不要高音量、不反唇相讥,应表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
(3)分清场合,入情入理。
在与人谈话时,老师的表情要与谈话对象、内容协调一致。
不要言过其实,故意夸大事实,也不应传播不利团结或道听途说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