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4.2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八年级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2024)

4.2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八年级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2024)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空气组成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学习新课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氧气支持燃烧、促进呼吸作用等重点,强调氧化性等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安全器材:护目镜、手套、实验服等,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检查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功能性,确保实验过程顺利进行。
4.教室布置:
-在教室前方设置讲台,用于教师讲解和演示实验。
-在教室两侧或后方设置分组讨论区,便于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在教室一角设置实验操作台,提前准备好实验器材和材料,确保实验空间的整洁和安全。
-学生学会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如过氧化氢分解、高锰酸钾分解等,并能够安全、正确地操作实验。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氧气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燃烧、呼吸等。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提升了合作能力和实验技能。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了观察、分析、归纳的科学方法。
-学生通过对比不同实验现象,提高了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熟练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能够列举并解释氧气在燃烧和呼吸过程中的作用。
-学会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和注意事项,能够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制氧实验。
-能够运用氧气知识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现象,如为什么火焰需要氧气来维持,以及氧气在医疗中的应用。
-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能够理解氧气的氧化性,并将其与其他化学反应进行比较。
4.2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八年级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2024)

化学教案《氧气的性质》

化学教案《氧气的性质》

化学教案《氧气的性质》化学教案《氧气的性质》(通用8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化学教案《氧气的性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化学教案《氧气的性质》篇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2、观察和描述木炭、铁丝、蜡烛等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不同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二)能力目标:逐步体会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

(三)情感目标: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探究性实验,使学生获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三、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来探究氧气化学性质及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

四、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很高兴能和同学们一块上一节课,我昨天从集市上买了一个很漂亮的小鱼缸,顺便买了6条金鱼放在里面,可今天早上发现我的金鱼全飘在了水面上,请同学们帮我分析一下可能是什么原因?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它与人类生活关系非常密切,难怪人们常说“氧气是养生之气”。

了解物质的性质是认识物质的主要环节,氧气到底有哪些性质呢?是我们今天探究的主要内容。

出示一瓶氧气,请学生们观察【提出问题】①在通常情况下氧气的色、态、味?并通过你的观察描述其物理性质。

学生:无色、无味的气体【提供资料】课件上提供资料:已知氧气的密度是1.429克/升,空气的密度是1.293克/升,你从中得到什么结论?(密度比空气略大) 【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水中溶解有氧气吗?学生:有问:什么事例能证明学生可能回答水中有生物存在,生物离不开氧气【图片】河塘中的增氧机问:水中有氧气,又为什么用增氧机,说明水中溶解的氧气多不多,易溶解在水中吗?学生回答--不易引出水中溶有氧气,水中溶有氧气不多(氧气不易溶解于水),指导学生归纳出氧气的溶解性。

学生:氧气的溶解性是不易溶于水。

师: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条件改变固态氧、液态氧是什么颜色?实验证明,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218时,变为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氧气的化学性质教案

氧气的化学性质教案

氧气的化学性质教案【篇一: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现代教育技术化学课件教学设计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班级:10级化学(2)班制作人:卓凤炎学号:105703010065 座位号:34课题二氧气的性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氧气是学生从化学视角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课程内容切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

【教学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已学习“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 知道空气中氧气约占21% 是能够支持物质燃烧的气体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中也已知道氧气是人类、动植物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气体。

除此之外“氧气还是一种怎样的气体”正是学生心中的疑问是学生从化学视角认识氧气的心理需求和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

(2)、学习内容分析本课时学习内容分为“认识氧气的性质”和“氧气的用途”两部分其中“认识氧气的性质”又分为“氧气的物理性质”和“氧气的化学性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与学习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了解氧气在生活与学习中的作用,学会用正确的知识,对待氧气在生活与学习中的用途;②通过氧气与各种物质反应的实验,根据实验总结规律,懂得一从而认识规律,掌握规律,使事物按照一定的方向进展,造福人类。

【教学重点】围绕课题通过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得出氧气的物理、化学性质,由此学习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定义和含义。

【教学难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2、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概念与定义。

3、通过观察生活学习化学知识,认识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围绕课题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实验探究得出氧气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式教学法、分析---归纳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突出“自主、探索、交流、合作”的教学理念,【教具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 实验物品仪器:集气瓶、药匙、玻璃片、坩埚钳、酒精灯、火柴试剂:木条、硫、木炭、铁丝、水、【教学设计】【篇二:初三化学_氧气教学设计】《氧气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一)教材分析本课题讲的是氧气的性质。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设计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设计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等。

2、学生能够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包括氧气与碳、硫、磷、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和化学方程式。

3、学生能够理解氧气的氧化性,以及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对氧气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让学生认识到氧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

2、氧气与各种物质反应的实验现象和化学方程式。

(二)教学难点1、氧气的氧化性的理解。

2、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准备实验仪器和药品:集气瓶、燃烧匙、坩埚钳、酒精灯、木条、硫粉、木炭、红磷、细铁丝、澄清石灰水、氧气等。

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图片】展示一些与氧气相关的图片,如人类呼吸、动植物呼吸、燃烧现象等。

【提问】同学们,从这些图片中你们能想到什么?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一种气体是什么?【学生回答】氧气【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二)讲授新课1、氧气的物理性质【展示一瓶氧气】观察氧气的颜色、状态,并闻其气味。

【学生总结】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提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还是小?溶解性如何?【实验演示】将一瓶氧气倒扣在水槽中,观察水面上升的情况。

【学生观察并总结】氧气不易溶于水,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2、氧气的化学性质(1)氧气与碳的反应【实验演示】将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步骤】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到发红,然后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

《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

《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概述本教学设计以介绍氧气的性质为主题。

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引发学生对氧气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技能。

教学目标- 了解氧气的性质和特点- 掌握氧气与燃烧的关系- 认识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内容1. 氧气的定义和历史背景介绍2. 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 氧气与燃烧的关系及实验演示4. 氧气在医疗、工业和矿山中的应用案例教学方法1. 授课法:通过讲解和示意图,介绍氧气的定义、特点和性质。

2. 实验演示法:简单的燃烧实验演示,展示氧气与燃烧的关系。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提出氧气的问题,激发学生对氧气的兴趣。

2. 知识讲解: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介绍氧气的定义、特点和性质。

3. 实验演示:进行简单的燃烧实验演示,展示氧气的特性。

4. 学生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并进行小组分享。

5. 总结: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氧气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6. 作业布置:让学生自主搜索氧气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案例,并写一篇小论文。

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积极回答问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等。

- 批改学生的作业,评价他们对氧气性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本次教学设计,学生将对氧气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研究动力,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

> 注意:本文档仅为示例,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氧气的性质》 教学设计

《氧气的性质》 教学设计

《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等。

(2)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如氧气与碳、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和化学方程式。

(3)理解氧气的氧化性,能判断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操作和记录实验现象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感受化学实验的奇妙,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特别是与碳、硫、铁等物质的反应。

(2)氧气的氧化性。

2、教学难点(1)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氧气的化学性质。

(2)理解氧气化学性质的本质——氧化性。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与氧气有关的图片,如人类呼吸、动植物的呼吸、燃烧现象等,引导学生思考氧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氧气的性质。

2、讲授氧气的物理性质(1)展示一瓶氧气,让学生观察氧气的颜色、状态。

(2)请学生闻一下氧气的气味(强调闻气体气味的正确方法)。

(3)通过对比氧气和空气的密度,让学生了解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4)进行氧气溶解性的实验,将氧气通入水中,观察现象,得出氧气不易溶于水的结论。

3、实验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1)氧气与碳的反应①实验前,向学生介绍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药品,如集气瓶、木炭、氧气等。

②进行实验:将木炭在空气中点燃,观察其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然后将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燃烧现象的变化。

③引导学生对比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的不同,如在氧气中燃烧更剧烈、发出白光等。

④让学生写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 + O₂点燃CO₂。

(2)氧气与硫的反应①同样在实验前介绍仪器和药品,包括集气瓶、硫粉、氧气等。

《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氧气的性质是中学化学比较完整认识和讨论物质的第一课,氧气化学性质的学习,是中学化学的核心知识,应予以重视,而传统的教学中,常常是老师演示并带领同学归纳总结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本节课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探究课堂模式让同学自己探究并总结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初步掌控氧气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试验探讨氧气的化学性质,同时培育同学观测、分析及语言表达技能。

3.情感立场与价值观目标:在观测试验现象的同时观赏试验现象美,逐步认识到氧气使世界充斥了美。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2.教学难点:主动观测和动手试验的技能,描述试验现象的完整性和精确性。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同学第一次系统的认识并学习物质,老师在教的过程中要留意引导同学去归纳总结认识物质的一般方法,并且这节课也是同学第一次进行试验探究,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进行探究,他們对试验现象的观测还处在盲目阶段,老师要引导同学通过观测对试验现象做到精确完整的描述。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可以在试验室完成,需要老师提前制取并收集好氧气,将同学进行分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本节课。

五、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有一次,一位化学家对熟人谈起氧气的发觉问题。

这位化学家说:“氧气是在18世纪才被人发觉的。

”他的熟人说:“真有趣。

不过我想知道,人们在这以前是靠什么呼吸的?”氧气是被发觉,而不是被制造出来的物质。

但之前为什么人们一贯没发觉氧气呢?这主要是由氧气的物理性质决断的。

【提问】氧气有哪些物理性质呢?【老师展示】老师拿一瓶提前制取好并储存在集气瓶中的氧气,让同学观测。

【同学回答】同学观测氧气的颜色、状态、闻氧气的气味、集气瓶正放等这几个方面从而得出氧气的一些物理性质。

同学通过生活常识,鱼可以在水里生存,得出氧气的溶解性。

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存放氧气的蓝色钢瓶、液态氧和固态氧从而得出氧气的三态改变。

氧气的性质 教学设计

氧气的性质 教学设计

课时教案课题课题2氧气的性质编写时间月日执行时间月日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2).观察和描述木炭、硫、铁丝等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2.过程与方法:观察与描述物质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学会从中归纳出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氧气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及重要意义,增强环保意识(2).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重点、难点重点:氧气的性质难点: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掌握。

学具准备实验用品:氧气(四瓶)、木条、硫、木炭、细铁丝、细沙、燃烧匙、火柴、酒精灯等。

教具准备投影仪及相关图片教学设计【导入新课】请同学们猜谜语:无影无踪摸不着,火焰见它跳的高,动物植物都需要,离开它就活不了(打一物质)谜底:氧气推进新课[展示]出示一瓶制好的氧气。

(1)请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物理性质。

(2)想一想:氧气有味吗?(3)氧气溶于水吗?鱼在水中靠什么呼吸?它呼吸的氧气来自于哪里?由此可推知氧气的溶解性如何?【板书】氧气的物理性质①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气体,②密度大于空气,③不易溶于水。

[分析]改变条件,其状态颜色会不同氧气(无色)→液氧(淡蓝色)→固态氧(淡蓝色) 刚刚我们已经学习过氧气的物理性质了,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探讨一下的化学性质吧![演示实验1]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结论: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能支持燃烧)注意:氧气只是能支持燃烧,但氧气本身不能燃烧。

【板书】氧气的化学性质1.支持燃烧(助燃性))[思考]如果现有一瓶收集好的无色无味气体,如何检验它是不是氧气? [学生回答]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如复燃则为氧气。

[演示实验2]硫的燃烧现象:在空气中:(1)微弱的淡蓝色火焰,(2)放热,(3)有刺激性气味。

在氧气中:(1)明亮的蓝紫色火焰,(2)放热,(3)有刺激性气味。

结论: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

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硫 [提问]硫燃烧实验中集气瓶底部加入少许水的作用是什么?生成的这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叫二氧化硫(化学式为SO2),它是一种有毒气体,且是污染空气的主要气体之一,但它能能溶于水,所以用水吸收它。

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②观察和描述木炭、铁丝、蜡烛等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实验来验证氧气的性质,并对实验进行分析和总结。

②观察和分析演示实验,初步学会描述实验过程和现象的方法。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体会实验中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讨氧气的化学性质、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描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通过认识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不同,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重点难点]重点:①氧气的化学性质难点:①依据实验结果,通过比较和分析,归纳氧气的化学性质。

②氧化反应的理解。

疑点:实验现象不同的原因。

三、教学设计思路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或多媒体电教手段,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使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达到记忆并掌握的目的。

因此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让学生参与演示实验)和调动好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供动脑的问题情景,提供动手的练习机会,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

对概念的讲解要结合实验现象,从分析实验现象的变化中总结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概念,并剖析概念的实质。

四、教学过程学生被激起探究欲望。

使学生熟悉探究程序,养成从实验到分析再到结论的习惯。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氧气化学性质教案(7篇)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氧气化学性质教案(7篇)

初中化学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氧气化学性质教案(7篇)从知识结构来说:氧气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气体,本节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知识入手,引出氧气的物理性质,进一步通过实验介绍氧气的化学性质,最后总结出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概念,层层深入,符合初中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和建构主义教育论的元认知规律。

从能力培养来说:从观察氧气的颜色、状态,再到观察木炭、铁丝、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可以说教材深入浅出,为后面几节氢气、碳及其化合物等内容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合理的思维模式。

从情感培养来说: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又一次认识到生活中的自然科学知识,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或多媒体电教手段,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因此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和调动好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供动脑的问题情景,提供动手的练习机会,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

1、知识目标: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2、情感目标通过有关氧气性质的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探索自然的精神。

3、技能目标初步掌握闻气体的操作方法掌握观察和表达化学反应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初步学会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以及观察和分析综合能力。

难点:氧化反应和实验现象的描述。

氧气是在自然科学学习中系统地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形成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是本节课学法指导的关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人的正常感观习惯,指导学生先按色、嗅、味、状态的顺序去认识氧气的物理性质,再通过自主阅读去了解氧气的溶解性和密度等物理性质,培养学生形成一个观察以及描述物质物理性质的正确习惯顺序。

(完整版)《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完整版)《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氧气的性质一、教材解析:本课题是在认识空气的成分及其用途的基础进步一步认识氧气,吻合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和认识规律。

经过学习氧气的性质能更好的理解氧气的用途,同时在做氧气的性质实验时,不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解析能力,而且学生还能够在实验活动的过程中,练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为氧气的制取做好准备,也为后续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制取做好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过分作用。

本课题包括氧气的性质和化学反应两部分。

第一部分从介绍氧气的物理性质下手,经过带火星的木条、碳、硫、铁等几种物质在氧气中反应所发生的现象,总结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第二部分经过实验和谈论,学习了化学反应中的一些常有种类: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同时介绍了缓慢氧化,以差异平时的燃烧。

依照学生实质,分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解说氧气的性质,第二课时解说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办理达标练习,掌握和牢固本课题的内容,交流和谈论──生活中的化学反应。

二、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三、难点:1.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

2.培养学生主动观察、思想、着手实验能力、语言表达的完满和正确性。

3.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爽朗。

四、学情解析: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物质,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渐渐学会认识物质的一般方法。

因为学生对实验研究还刚起步,他们对实验研究的意识、信心及方法步骤,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渐渐增强、提升和掌握。

同时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也方才开始,处于盲目阶段,让学生经过观察对实验现象做到系统、正确的描述,是需要老师渐渐引导的。

依照学生认识上的特点,在第一课时的授课中,突出了实验,让学生有了感性认识,为增强收效;授课中,多采用了多媒体手段,充足利用电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知欲。

经过实验研究和谈论交流,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启示和引导学生经过对实验信息的解析,认识化学变化及其基本特点,同时使学生经过授课活动学会观察实验和实验研究方法,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守信息。

五、授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①认识氧气能与好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的化学性质较爽朗。

化学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案3篇

化学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案3篇

化学氧气的性质和用处教案3篇化学氧气的性质和用处教案3篇化学氧气的性质和用处教案1 教学目的知识:使学生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色、态、味、密度、熔点、沸点、水溶性等〕;使学生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碳、硫、磷、铁在氧气中燃烧〕。

才能: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实验现象的才能,使他们学习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思想教育: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绘,逐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其现象的描绘。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演示〕。

教学用具仪器:集气瓶、燃烧匙、酒精灯等。

药品:木炭、硫粉、红磷、红铁丝、石灰水、氧气。

其它:火柴。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问题引入】空气的成分按体积算,最多的是〔〕,其次是〔〕,还有〔〕和〔〕等,我们是怎样用实验来证明空气的成分的?为什么一定要通过实验才能知道空气中存在着氧气?而不是用肉眼去看?氧气是无色、没有气味的气体,这是氧气的什么性质?红磷能在氧气中燃烧,这又是氧气的什么性质?答复:〔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考虑得出结论:氧气是看不见的。

答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激发兴趣,创设问题情境。

【确认目的】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氧气的性质。

要求:记住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指明重点【问题讨论】出示一瓶氧气①请学生观察并描绘其物理性质。

②想一想,氧气有味吗?③氧气溶于水吗?提问:鱼在水中靠什么呼吸?它呼吸的氧气来自哪里?由此可推知氧气的溶解性如何?答复:①无色、气体,②无味,③可溶〔不溶〕两种答案均可能出现。

答复:靠腮呼吸。

氧气来自水中。

氧气既不是可溶于水,也不是不溶于水,而是不易溶于水。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才能【板书】一、物理性质:1.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大〔同一条件下〕。

3.不易溶于水。

4.液态、固态均为淡蓝色。

看书、划重点〔或记笔记。

〕强化记忆【投影】课堂练习一〔见附1〕。

指导学生做练习一。

做课堂练习一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问题讨论】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提问:什么叫化学性质?既然化学性质要在化学变化中方可表现出来,我们就来进展如下实验。

《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氧气的性质一、教材分析:本课题是在了解空气的成分及其用途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氧气,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和认识规律。

通过学习氧气的性质能更好的理解氧气的用途,同时在做氧气的性质实验时,不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而且学生还能在实验活动的过程中,练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为氧气的制取做好准备,也为后续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制取做好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

本课题包括氧气的性质和化学反应两部分。

第一部分从介绍氧气的物理性质入手,通过带火星的木条、碳、硫、铁等几种物质在氧气中反应所发生的现象,总结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第二部分通过实验和讨论,学习了化学反应中的一些常见类型: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同时介绍了缓慢氧化,以区别通常的燃烧。

根据学生实际,分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讲授氧气的性质,第二课时讲授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处理达标练习,掌握和巩固本课题的内容,交流和讨论──生活中的化学反应。

二、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三、难点:1.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2.培养学生主动观察、思维、动手实验能力、语言表达的完整和准确性。

3.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四、学情分析: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物质,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认识物质的一般方法。

因为学生对实验探究还刚起步,他们对实验探究的意识、信心及方法步骤,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增强、提高和掌握。

同时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也刚刚开始,处于盲目阶段,让学生通过观察对实验现象做到系统、准确的描述,是需要老师逐步引导的。

根据学生认识上的特点,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突出了实验,让学生有了感性认识,为增强效果;教学中,多采用了多媒体手段,充分利用影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知欲。

通过实验探索和讨论交流,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启发和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信息的分析,认识化学变化及其基本特征,同时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学会观察实验和实验探索方法,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的化学性质较活泼。

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②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氧气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2)过程与方法观察并说出木炭、铁丝、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树立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②初步学会“观察现象——分析现象——获得结论”的科学思维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氧气主要的化学性质。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准备1、教师要收集有关液态氧、固态氧的图片或录像资料,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也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提前收集,让学生学会收集和处理信息。

2、教学用具:仪器:酒精灯、集气瓶、盖玻片、燃烧匙、坩埚钳。

药品:木炭、石灰水、硫磺、铝箔、蜡烛、氧气等。

其它:火柴等。

四、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氧气的性质一、物理性质(1)无色、无味的气体。

(2)不易溶于水。

(3)密度比空气大(同一条件下)。

(4)液态(沸点—183°C);固态均为淡蓝色;熔点-218°C 。

二、化学性质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碳+氧气→二氧化碳 C +O2 →CO22.硫磺在氧气中燃烧:硫+氧气→二氧化硫 S +O2 →SO23.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Fe+O2 →Fe3O4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点燃或加热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课堂巩固训练1.下列属于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是()A.无色无气味 B.不易溶于水C.密度比空气大 D.能够支持燃烧,供给呼吸2.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3.下列有关氧气的“自述,,错误的是()A.我不易溶于水 B.我具有可燃性C.我能供给呼吸 D.我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4.生活中常见的下列变化没有氧气参加的是()A.电灯发光 B.动植物的新陈代谢C.食物腐烂 D.金属器皿锈蚀5.(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

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第1篇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一等奖目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化合反应、氧化反应,学会比较分析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不同,培养辩证观点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疑点: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难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氧化反应的理解。

疑点:实验现象不同的原因。

课型:探究式课时:二课时实验准备:集气瓶、燃烧匙、酒精灯、硫、木炭、铁丝、火柴第一课时:教学过程:1、复习旧识:1)空气的组成是什么?2)什么是空气污染,如何防治?3)什么是物理性质2、情景导入出示一幅蓝天、白云、草地、人、动物图片和氧气应用的图片3、探究新课:一、氧气的物理性质:出示一瓶氧气,指出它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429g/L,比空气(1.293g/L)略大。

3.不易溶于水,在室温下,1L水中只能溶解30mL氧气。

4.在压强101kPa时,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218 ℃时变为淡蓝色雪花状的固体。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2—2]、[实验2-3]、[实验2-4]通过实验填写下表:结论:1.燃烧在纯氧中进行比空气中进行得更旺。

2.某些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纯氧中却能燃烧。

说明:1.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2.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际是跟其中的氧气反应。

练习:课后习题课后反思:第二课时:回顾旧识:氧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何?探究新课分析讨论1:填写下表:分析讨论2:上述三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结论:1.在这三个反应中,都有新的物质(与原来物质不一样的)生成。

2.生成新的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也叫做化学反应。

3.没有生成新的`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分析讨论3:化学变化的特征是什么?在化学变化时常伴随哪些现象发生?结论:1.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初中知识氧气教案

化学初中知识氧气教案

化学初中知识氧气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氧气的基本性质和物理性质;
2. 了解氧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3. 掌握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4. 培养学生观察与实验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氧气的基本性质;
2.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三、教学难点:
1. 氧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2. 氧气的制取方法实验操作技能。

四、教学内容:
1. 氧气的基本性质:
(1)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
(2)氧气能助燃,促使物质燃烧;
(3)氧气是支持生命的气体,人和动物需要氧气才能生存。

2.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氧气可以通过加热含氧化物的氧化物来制取,如过氧化氢、过硫酸钠等,通过氧气收集法收集氧气。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提问引入氧气的基本性质,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2. 学习:讲解氧气的基本性质和实验室制取方法,示范氧气制取实验操作过程。

3.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氧气制取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感受氧气的制取过程。

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氧气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六、课后作业:
1. 思考氧气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并做一份调查报告;
2. 制作氧气的实验报告,记录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和结果。

七、教学反馈:
1. 定期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2. 鼓励学生参与化学实验和讨论,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深入理解。

化学氧气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化学氧气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化学氧气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了解氧气的常见化学反应;2.能够解释氧气在燃烧和氧化反应中的作用;3.能够举一些应用氧气的实际例子。

二、教学重难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的实例;2.燃烧和氧化反应中氧气的作用及其能量变化。

三、教学过程:1.引言:介绍氧气在自然界中的来源及重要性,引入氧气的化学性质。

2.讲解氧气的化学性质:(1)氧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稳定、无色、无味、无臭,对大多数物质都具有氧化性。

(2)氧气的燃烧性质:氧气是一种支持物质燃烧的气体,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2C2H2 + 5O2 → 4CO2 + 2H2O。

(3)氧气的氧化性质:氧气是一种具有很强氧化性的气体,它能够将其他物质氧化反应,如铁的生锈反应方程式为:4Fe + 3O2 + 6H2O → 4Fe(OH)3。

(4)氧气与非金属元素的反应:氧气能够与非金属元素发生氧化反应,如硫的燃烧反应方程式为:S + O2 → SO2。

3.燃烧和氧化反应中氧气的作用及其能量变化:(1)燃烧反应:在燃烧反应中,氧气能够提供充足的氧化剂使得燃烧物质发生完全燃烧,并释放出大量的热能,为人们提供了很多方便的能源。

(2)氧化反应:氧气作为一种强氧化剂,能够将其他物质氧化反应,发挥出很大的氧化作用,如铁的生锈过程就是一种氧化反应,而人体的呼吸作用也是一种氧化反应。

4.应用讲解:简要介绍氧气在实际生产中和医学中的应用,如用氧气制造气体焊接、用氧气治疗肺部疾病等等。

5.总结与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式:1.讲授法:介绍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应用实例,提供反应方程式。

2.示范法:演示燃烧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实验过程,观察反应器内的变化。

3.实验法:让学生进行有关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掌握实验方法。

五、教学评估:1.出示一些氧气反应的方程式,让学生进行解释。

2.出示一些氧气应用的实例,让学生进行分析。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学设计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学设计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一、教学目标:1.了解氧气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掌握氧气的制取方法和一些常见的用途。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氧气的物理性质介绍2.氧气的化学性质介绍3.氧气的制取方法介绍4.氧气的常见用途介绍5.实验操作:制取氧气并验证其性质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问题导入氧气的话题:“你知道人体呼吸时需要什么吗?”2.氧气的物理性质介绍(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板书的形式,介绍氧气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味道、密度、溶解性等,并进行相关实验演示。

3.氧气的化学性质介绍(15分钟)教师通过PPT或板书的形式,介绍氧气的化学性质,包括燃烧性、氧化性等,并进行相关实验演示。

4.氧气的制取方法介绍(10分钟)介绍氧气的几种制取方法,如分解过氧化氢、电解水、空气中分离等,并针对每种方法进行简要解释。

5.氧气的常见用途介绍(10分钟)介绍氧气在医疗、钢铁冶金、化工生产等领域的常见用途,并讲解其用途的原理和优势。

6.实验操作:制取氧气并验证其性质(30分钟)6.1分组实验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让学生合作进行氧气制取实验。

6.2实验材料准备每组准备一些过氧化氢(双氧水)、活性炭、漏斗、烧杯、几个试管、酒精灯、硫酸亚铁等实验材料。

6.3实验步骤a.将过氧化氢倒入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活性炭研磨。

b.将烧杯置于水槽中,通过竖放的试管将产生的氧气导入到另一个试管中。

c.用一根带有微量硫酸亚铁的木条放入含氧气的试管中,观察木条变黑的现象。

d.将试管中的氧气导入到燃烧一烧杯中,观察是否会支持燃烧。

7.实验结果讨论(10分钟)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结合所学的氧气性质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8.总结与展示(10分钟)学生对氧气的性质及用途进行总结,并展示实验结果和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资源准备:1.PPT或黑板、白板、彩色粉笔等教学工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氧气是学生从化学视角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始,课程内容切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

二、教学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学习“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知道空气中氧气约占21%,是能够支持物质燃烧的气体;在小学自然、初中生物中也已知道氧气是人类、动植物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气体。

除此之外,“氧气还是一种怎样的气体”正是学生心中的疑问,是学生从化学视角认识氧气的心理需求和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

(二)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时学习内容分为“认识氧气的性质”和“氧气的用途”两部分,其中“认识氧气的性质”又分为“氧气的物理性质”和“氧气的化学性质”。

1、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②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氧气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2)过程与方法
观察并说出木炭、铁丝、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树立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②初步学会“观察现象——分析现象——获得结论”的科学思维方法。

2、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氧气主要的化学性质。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策略
1、教师要收集有关液态氧、固态氧的图片或录像资料,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也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提前收集,让学生学会收集和处理信息。

2、学习氧气性质应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动手实验——观察现象——说出现象——分析现象——获得结论”的形式开展学习。

3、学习过程要联系生活、生产实际,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在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相信化学为实现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将发挥它的重大作用,本课时中氧气的用途是很好的载体。

四、教学过程
[课外实践]完成本小组设计的证明水中溶解有氧气的实验。

附表:实验现象记录表
五、形成性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保持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因而对学生的评价,应以肯定、鼓励为主。

就本节课来说,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

1、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意识的强烈程度。

2、学生参与实验探究活动的积极性。

3、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

4、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的仔细程度。

5、学生在与他人合作学习时的表现。

6、学生在小组交流讨论中的表现。

7、学生是否初步学会运用本学科语言描述实验现象,发表见解是否大胆、思维是否清晰。

六、教学反思
氧气的性质包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而化学性质又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做好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的观察到碳,铁,蜡烛在纯净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以及它们分别在空气中燃烧情况作一对比,从而分析其原因,验证其生成物,使学生能从实验中得出结论,找出物质相互间的反应规律,最后总结出氧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才是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兴趣是最好的
老师,在本节课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本节课成功的关键。

因此要充分发挥化学学科得天独厚的威力,而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又富有很强的吸引力,它能够激起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并用它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强烈欲望,产生一种艺术享受,使学习化学兴趣更浓,更持久。

作为人梯的教师,就是要让学生去改革创新,一步一个脚印的勇于攀登科学高峰。

一、氧气的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

(2)通过氧气的性质实验,认识氧气跟许多物质反应的现象,会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学会探究气体性质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用观察归纳的方法学习气体的物理性质。

(2)用对比实验等方法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归纳思维能力,“观察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科学思维方法;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难点:通过实验来探究气体性质的方法。

教学方法:
本节课的学习是采用演示试验、引导探索法的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观察、描述记录实验现象。

教学用具:
仪器:酒精灯、集气瓶、盖玻片、燃烧匙、坩埚钳。

药品:木炭、石灰水、硫磺、铝箔、氧气。

其它:火柴等。

教学过程设计:
[板书设计]
氧气的性质一、物理性质
(1)无色、无味的气体。

(2)不易溶于水。

(3)密度比空气大(同一条件下)。

(4)液态(沸点—183°C)、固态均为淡蓝色。

(5)熔点-218°C
二、化学性质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碳+氧气→二氧化碳 C +O2 →CO2
2.硫磺在氧气中燃烧:硫+氧气→二氧化硫S +O2 →SO2
3.铝箔在氧气中燃烧:铝+氧气→氧化铝 Al +O2 →Al2O3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点燃或加热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教学反思
1、氧气物理性质的教学:因其知识点在课本上有比较直观地呈现,故而在教学时,可放手交给学生自学总结,教师可通过演示实验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和空气的不同。

将点拨放在引领学生利用气体的物理性质确定气体的收集方法及盛有气体的集气瓶在空气中的放置方法,学以致用,引发学生的思考兴趣,拓展知识,形成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2、氧气化学性质的教学:改教师验证性实验为学生探究性实验,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探索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

如导入运用“两瓶无标签的气体,一瓶是氧气,一瓶是空气,如何将它们鉴别出来”?在这样的问题引领下,学生尽快提出了实验方案,并预设了实验现象,促进了学生的广泛参与。

经对比试验探究,得出结论,论证猜想,使学生得以成功的体验。

教师先演示实验,学生后探究实验,完成化学性质教学目标的效果会更好。

回答问题:
1.在本节中你是怎样调研学生的学习起点和障碍点?
暑假开学后,初二学生升入初三,我和学生课下交谈,谈他们对化学课的认识,走进化学世界,既充满热情又有强烈的好奇心。

知识与方法,他们都是陌生的。

通过实验来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方法,更是一无所知,不知从何下手。

2.学生的学习起点和障碍点是什么?
氧气是学生刚刚走进化学世界,了解了空气后,知道了氧气的一些粗浅知识。

氧气是系统地学习具体物质开始,通过实验来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方法,是学生的障碍点。

3.展示基于学生的认知脉络而设计的系列问题。

创设情景:通过猜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问:鱼儿在水中能自由生活,它呼吸的氧气来自那里?市场上卖鱼的,为什么过一段时间要向池里舀一些水或通一会空气?
演示实验:123.
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是学习化学的关键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人的正常感观习惯,指导学生先按色、嗅、味、状态的顺序去认识氧气的物理性质,培养学生形成一个观察以及描述物质物理性质的正确习惯顺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