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繁殖新技术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生物繁殖新技术》五年级科学教案青岛版
《生物生殖新技术》五年级科学教课设计青岛版一、教课目的、经过学习活动,使学生学会经过多种渠道、手段采集信息,培育学生沟通信息和综合办理加工信息的能力。
2、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培育学生想知道,爱发问、愿意合作沟通的学习习惯;3、经过学生体验活动,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不停发展的;能够关怀平时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从而意识到科学技术的两面性。
4、经过学习活动,使学生认识生物生殖新技术和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科研信息情况,关注与生物生殖有关的生物技术问题,培育学生的民族骄傲感和使命感。
二、教课要点学生认识生物生殖新技术、与生物生殖有关的生物技术问题的学习活动。
三、教课难点意识科学技术的两面性,从而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四、教课准备课前多方面采集认识各样对于生物生殖的新技术内容如:克隆( 1,3 、7 组)、移植( 2,4 组),杂交( 5,6 、 8 组)的课外书刊、报纸、,图片、文字资料等有关。
五、教课过程一)预习我知道的生物生殖新技术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我还有什么问题 ?二)合作沟通(课前的每个学生将自己的采集的植物繁殖的资料进行剖析整理,在资料旁边用1-2 句语言进行总结)议论沟通主题:我所认识生物生殖的新技术有哪些?活动要求:①2 分钟再进行熟习自己的采集的资料。
6 分钟进行小组内沟通 :②小组同学在一个一个的进行讲话,他人已经说过的,不进行重复。
不足的能够增补完美。
③请同学们简单记录自己同组同学说的信息。
三)【展现怀疑】( 15 分钟)向全班展现我们议论沟通的结果,并说明我的发现。
小组选择一个代表进行解说,其余各样同学能够怀疑,同组同学能够增补。
克隆组,移植组,杂交组分别派代表进行报告。
(供给对媒体的帮助。
学生能够预先将电子资料在多媒体长进行准备。
其余同学注意做笔录。
)四)自主学习经过学习教材,我还知道了什么?四)检测( 5 分钟)填空.人患有严重的心脏病时,能够并进行。
青岛版科学五下《生物繁殖新技术》教案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5.生物繁殖新技术[教材分析]生物繁殖新技术不仅具有巨大的科学理论研究价值,更有着无限美好的应用前景。
作为一门前瞻性极强的高新科学技术,有必要尽早揭开神秘面纱,让孩子们尽可能地早接触、多了解,真正地让孩子走进科学,让科学走进学生的视野,成为他们认识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目标。
本课是在学生在认识植物繁殖、生命形成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延伸,引导学生认识生命个体、知道科学技术研究的现状,了解科学发展的一些前沿信息。
教材中共安排了三个活动:活动1:交流动物克隆技术的有关材料。
教科书展示了学生交流资料时的活动场景,在于引导学生从自己比较熟悉的资料信息谈起。
在这个活动中教材还提供了两个资料卡——通过小羊多利的诞生及死亡,告知学生克隆生物的一般培育过程和克隆技术的现状。
活动2: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是福音还是灾难?教材做了正反两方面的观点举例,有助于学生从正、反两方面认识克隆技术,培养学生辨证地看待事物,从而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基础。
活动3:交流植物繁殖新技术的资料。
教科书展示的还是学生交流资料的活动场景图。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有目的地查找相关资料,通过不同途径了解有关克隆技术的相关信息。
能够对资料进行处理和筛选,并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类。
知识与技能:了解生物繁殖新技术和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科研信息状况,关注与生物繁殖有关的生物技术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对人类产生巨大影响。
同时,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了解。
意识到科学技术的两面性。
[教学过程]课前活动学生利用上网、阅览室查阅等方式搜集有关克隆技术方面的材料。
课堂活动一、创设情境:出示制作的孙悟空拔猴毛克隆猴的课件。
1.谈话:你们知道孙悟空是怎样变出了千千万万个小猴子来的吗?2.你知道现在世界上有没有和孙悟空变小猴子一样的生物繁殖新技术呢?3.生物有哪些新的繁殖技术?[用课件从学生非常熟悉的电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克隆猴”的故事谈起,引起克隆技术的概念并进行交流,学生既不会感到陌生,又兴趣盎然。
五年级科学下册生物繁殖新技术教案
生物生殖新技术教课目的1.认识杂交、植物组织培育、人工生殖、胚胎移植等一些较新的生物生殖方式。
2.认识克隆技术、太空育种等一些最新的生物生殖方式。
3.培育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进行科学检查的能力。
4.培育学生采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4.经过认识生殖技术的不停进步,培育热爱科学的价值观。
5.经过对我国生物生殖技术的最新进展,培育学生热爱祖国,以祖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不停开展并一直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而骄傲的民族骄傲感。
教课准备教师准备:对于生物生殖新技术的图片小组准备:课行进行对于生物生殖新技术的资料采集教课时间:一课时教课过程:一 .引入新课。
在前一段时间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植物的生殖技术,也研究了自然界中植物的生殖方式。
今日,我们持续沟通学习?生物生殖新技术?。
二.沟通采集的资料,整理生物生殖新技术的信息。
〔一〕植物1.杂交水稻〔 1〕简介 xx 院士的事迹。
〔 2〕介绍杂交水稻技术。
2植物组织培育技术(1〕指名简单介绍这类技术。
(2〕认识其特色:资料少﹑生殖快﹑受季节影响小。
﹙二﹚动物(1〕过分讲话:为了获取优秀的生物件种,改进我们的生活,保护濒危动物,人们对动物生殖技术也进行了深入研究。
(2〕出示图片:〔 1〕人工生殖中华鲟〔 2〕胚胎移植技术(3〕小结﹕除了植物的生殖技术在不停改进外,在动物的生殖技术中,新的科学技术也在不停推动并获得了重要成就。
〔三〕报告沟通采集的生物生殖新技术资料。
(1〕xx(2〕xx 图片(3〕太空育种⋯⋯〔四〕教师小结。
生殖技术已经运用到整个生物界,如克隆技术已宽泛应用到医学﹑遗传学﹑生物学﹑畜牧等领域。
1三、认识生殖技术的主要作用〔 1〕改进生活(2〕保护濒危动物四、进一步认识生殖技术的新开展。
12、水力发电站一、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目标:知道小水轮转动的快慢与水位上下、水流量大小、水冲击水轮的地点等要素相关。
研究目标:经历小水轮转动的快慢与哪些要素相关的研究过程,知道不一样问题要用不一样的研究方法。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生物繁殖新技术》教学教案
《15 生物繁殖新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克隆技术。
2、了解克隆技术可能带给我们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会通过多种途径,迅速查阅资料;引导学生对克隆人问题进行比较、评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二、教学重点了解克隆技术及可能带给我们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粉笔。
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生物还有哪些新的繁殖技术?新课讲解:一、学生介绍生物繁殖技术的资料最后,克隆羊“多利”于2003年2月14日,隐患严重的肺病而接受“安乐死”,这说明了当前的克隆技术还存在着一些缺陷。
相信,在很多年之后,随着克隆技术的发展,医学领域将会出现一场革命,某些现在无法治愈的疾病能够治愈。
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二、交流一下克隆技术的利与弊同学们,克隆技术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对我们的生活又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现在同学们分小组交流一下克隆技术的出现,对人类来说那些方面是有利的,那些方面是有害的师:同学们,你们非常聪明,克隆技术有利也有弊,好处:可以治病救人坏处: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造成极坏的影响,有悖于伦理道德甚至危及到人类的生存,所以,要有选择的去利用它。
三、拓展活动同学们,你们手中可能还有没有交流的关于克隆技术的材料,在课下,用你们手机的材料办一期手抄报吧!。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生物繁殖新技术》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生物繁殖新技术》教学设计第1篇:青岛版五年级科学《生物繁殖新技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学会通过多种渠道、手段搜集信息,培养学生交流信息和综合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
2、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3、通过学生体验活动,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能够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进而意识到科学技术的两面*。
4、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生物繁殖新技术和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科研信息状况,关注与生物繁殖有关的生物技术问题,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学生了解生物繁殖新技术、与生物繁殖有关的生物技术问题的学习活动。
三、教学难点意识科学技术的两面*,从而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四、教学准备课前多方面搜集了解各种关于生物繁殖的新技术内容如:克隆(1,3、7组)、移植(2,4组),杂交(5,6、8组)的课外书刊、报纸、,图片、文字资料等相关。
五、教学过程一)预习我知道的生物繁殖新技术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我还有什么问题?二)合作交流(课前的每个学生将自己的搜集的植物繁殖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在资料旁边用1-2句语言进行总结)讨论交流主题:我所了解生物繁殖的新技术有哪些?活动要求:①2分钟再进行熟悉自己的收集的资料。
6分钟进行小组内交流:②小组同学在一个一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科目教学计划教学计划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同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科目教学计划,我们来看看。
一、学情分析:五年级二班共有学生21人。
大部分学生素质较好,个别学生由于各方面原因暂时存在差异。
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方面来看,仍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有少部分学生,由于知识脱节,单元知识能过关,但综合能力较差,对于概念理论知识理解过于肤浅,对知识运用也欠灵活,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比较浮躁,计算能力较差,还需进一步提高,应用题分析能力还可以,个别学生仍需继续辅导。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5课《生物繁殖新技术》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5课《生物繁殖新技术》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涉及到科学技术的应用,重点介绍了人类运用生物技术实现繁殖的新方法,强调了科技创新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和成果。
本课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理解生物技术的意义及应用,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繁殖技术对人类产生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生物繁殖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2)明白生物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3)掌握间充质干细胞的作用及应用。
2.能力目标(1)能根据图片、图表等资料测试自己的理解。
(2)能够进行简单的生命科学实验,了解其中基本操作方法。
(3)能够通过生活实践理解生物科技的实际应用。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敬畏之心。
(2)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创新的热情。
(3)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的应用对于人类的贡献。
三、教学方法1.综合运用讲授、演示、实验、讨论、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
2.夯实基础:以幻灯片形式展示生物繁殖新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应用现状,考验学生对知识点的熟悉程度。
3.提高提问效果:采用提问式授课方式,通过不断反复的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逐渐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4.强化实验课:加强听力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生物繁殖新技术的发展过程及其应用,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干细胞的基本概念和其作用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生物科技在医学、生产等各个领域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设计1.创设情境通过幻灯片展示现代科学技术在生物繁殖领域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干细胞的基本概念、作用和应用领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展开讨论科技创新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等议题。
2.激发学生兴趣,启发思考让学生观看生物繁殖新技术应用现场记录片,尝试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形成初步的对生物科技的理解和认识。
学生分成小组,结合自身生活和学习实践,围绕干细胞技术的应用与前景,进行小组讨论,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11课《生物繁殖新技术》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11课《生物繁殖新技术》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生物繁殖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了解生物繁殖新技术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实践探究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生物生态环境的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生物繁殖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教学难点:生物繁殖新技术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投影仪、电脑、多媒体课件;2.材料准备:学生课本、复印资料。
四、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幻灯片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讨论:你们知道生物是如何繁殖的吗?有哪些不同的繁殖方式?2.学生积极回答,教师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将学生的回答记录在黑板上。
讲授(20分钟)1.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相关图片,简单介绍生物繁殖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如自然繁殖、人工繁殖等。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为什么有些动植物能够通过自然繁殖增加数量?人类为什么会使用人工繁殖技术?3.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教师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繁殖的原理和方法。
4.教师提出生物繁殖新技术的概念,例如试管婴儿、克隆技术等,简要介绍其原理和应用领域。
实验探究(3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探究活动。
2.实验内容:观察水中水母的繁殖过程。
3.实验步骤:–步骤一:将观察杯中的水加热至适宜温度。
–步骤二:将水母放入观察杯中,观察其繁殖行为和过程。
–步骤三:学生记录实验现象、结果和结论。
4.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总结生物繁殖的特点和方法,并与课本中的知识进行比较。
拓展活动(2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小研究,调查一种动植物的繁殖方式及其应用技术。
2.学生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途径收集信息,制作小海报或PPT展示,并准备口头报告。
3.学生进行展示和交流,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归纳总结(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生物繁殖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5课《生物繁殖新技术》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5课《生物繁殖新技术》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生物繁殖的常见方式;2.知道生物繁殖的基本原理;3.了解基因编辑和克隆技术;4.学会表述自己对生物繁殖新技术的观点。
二、教学内容1.生物繁殖的常见方式;2.生物繁殖的基本原理;3.基因编辑和克隆技术;4.生物繁殖新技术的利与弊。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生物繁殖的基本原理;2.基因编辑和克隆技术;3.生物繁殖新技术的利与弊。
难点1.生物繁殖基本原理的概念理解及应用;2.基因编辑和克隆技术的操作和原理;3.生物繁殖新技术的利与弊的分析和思考。
四、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分析,案例研讨,现象观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生命的繁殖是指生物通过自身的一些特殊方式,如生殖等,让未成年的生物逐渐长大、成熟、为后代繁衍的过程。
请同学们说一说,你们所知道的生物繁殖方式有哪些?2. 自主学习(15分钟)请同学们分组阅读教材《生物繁殖新技术》相关内容,进行自主互动讨论。
3. 分组讨论(20分钟)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内容,按照小组分工,进行各自的研究和探讨,讨论以下问题:1.生物繁殖的常见方式有哪些?2.生物繁殖的基本原理是什么?3.基因编辑和克隆技术是什么?4.生物繁殖新技术的利与弊有哪些?4. 提交小结(10分钟)请同学们按照分组,将各自组的研究结果做成学习笔记的形式,并提交小组汇总后的学习成果。
5. 全课讲评(30分钟)老师对提交的小组汇总进行分析和讲解,引导学生总结如下:1.生物繁殖的基本原理是什么?2.基因编辑和克隆技术是什么?3.生物繁殖新技术的利与弊有哪些?6. 总结(5分钟)请三位同学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六、教学评估本节课教学评估包括两个方面:1. 个人评估请同学们跟据本节课所学知识,回答一下问题,并将答案写在纸上:1.生物繁殖的常见方式和基本原理是什么?2.基因编辑和克隆技术是什么?3.你认为基因编辑和克隆技术有什么优缺点?2. 小组评估请同学们根据小组汇总的学习成果,对其他小组的汇总内容做出评价和提出建议。
生物繁殖新技术-鄂教2001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生物繁殖新技术-鄂教2001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繁殖的基本过程和生物繁殖新技术的意义;2.掌握生物繁殖新技术的种类、实现方法和应用领域;3.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发现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生物繁殖新技术的实现方法和应用领域。
三、教学难点生物繁殖新技术的意义和发展前景。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探究法。
五、教学内容1. 生物繁殖的基本过程生物繁殖是生物种群不断更新的基础,主要包括两种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需要雌雄交配,产生新个体;无性繁殖则是由单个个体繁殖出一批完全相同的后代。
2. 生物繁殖新技术的意义生物繁殖新技术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对生物进行更加精确的改良,加快了生物品种改良的速度和精度。
同时生物繁殖新技术也可以产生新型的生物制品,用于医学、动物育种、生物制药、食品加工等诸多领域。
3. 生物繁殖新技术的种类和实现方法3.1 体细胞克隆技术体细胞克隆技术是通过提取体细胞核移植到受精卵中进行克隆繁殖,创造出新的“克隆”生物。
实现方法包括细胞核移植技术、卵母细胞核移植技术等。
3.2 基因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是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和DNA合成技术,将具有一定功能的外源基因加入到生物体内。
常见应用于生产生物制品、育种和治疗等领域。
3.3 人工生殖技术人工生殖技术可以帮助无法自然怀孕的人完成生育。
包括体外受精、试管婴儿等。
4. 生物繁殖新技术的应用从用途上区分,生物繁殖新技术可以划分为三类:4.1 生物制品开发领域生物制品是目前生物技术最主要的应用之一,用于生产针对特定疾病的药品和疫苗,以及从血源产品、生长激素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开发。
4.2 新品种培育领域新品种培育是农业领域的重要应用之一,通过基因改造和育种技术的结合,培育出更具有适应性、耐候受荫性、优良品质等特性的作物品种或畜牧品种。
4.3 疾病治疗领域利用基因治疗技术,如细胞培养、基因转移、疫苗研制等,结合模式动物的传染病研究和临床器官移植技术,提高了人类健康医学领域的疾病治疗水平。
鄂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生物繁殖新技术》教案教学设计反思
鄂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生物繁殖新技术》教案教学设计反思1. 教学背景与目标本次课程为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的第十六课,主要内容是《生物繁殖新技术》。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人类利用生物繁殖新技术创造的新成果,并对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效果有初步了解。
学生也能够初步认识到生物繁殖新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学生在本课程中需要达到以下目标:•能够简单描述人类利用克隆技术所创造的新成果,并了解克隆技术的基本原理。
•能够简单描述种子无性繁殖和人工授粉有性繁殖,并了解它们的优缺点和应用场景。
•能够分析生物繁殖新技术对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了解人类该如何正确应用这些新技术,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命的尊严。
2. 教学过程与方法2.1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左右)老师通过照片和图表,激发学生对生物繁殖新技术的好奇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展示照片:比如动物克隆照片、基因改良犁头、无核卵子催熟实验照片等;•展示图表:比如人工授粉繁殖的图表、种子繁殖的图表等,以此来引导学生思考。
2.新知课堂(15分钟左右)通过翻阅课本,向学生传授关于生物繁殖新技术的知识点。
主要内容包括:•什么是克隆技术,以及它的基本原理;•什么是种子无性繁殖,以及它的优缺点;•什么是人工授粉有性繁殖,以及它的优缺点。
3.教师示范与学生操作(25分钟左右)教师向学生讲解如何进行实验,以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生物繁殖过程中一些技术的实际操作,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主要操作为:•操作演示一:制作实验用的材料,例如制作不同浓度的营养液和培养基;•操作演示二:使用石膏瓶种植苗,了解人工授粉和种子繁殖的区别和共同点;•操作演示三:使用卡片、魔术跑和小勺,制作抽样交配装置,了解克隆繁殖和人工授粉有性繁殖的区别。
4.小结(5分钟左右)课程结束前,老师简单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回顾课程目标,再次提醒同学注意安全问题。
五年级下册《生物繁殖新技术》教案范文
五年级下册《生物繁殖新技术》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物繁殖的基本概念,掌握生物繁殖新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生物繁殖新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教学难点:生物繁殖新技术的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2.生物繁殖新技术相关资料3.实验材料与工具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生物繁殖的过程,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生物繁殖知识。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生物是如何繁殖后代的吗?有哪些传统的繁殖方法?2.探索生物繁殖新技术展示生物繁殖新技术的图片和视频,如克隆、试管婴儿等。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技术吗?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3.学习生物繁殖新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克隆技术为例,讲解其基本原理和操作过程。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克隆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4.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实验,模拟克隆技术操作过程。
教师指导学生注意事项,确保实验安全顺利进行。
各组汇报实验结果,交流学习心得。
6.课后作业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分组讨论、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2.在实验操作环节,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课后作业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合作意识。
2.实验操作:评价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规范性和熟练程度。
3.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七、教学建议1.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生物繁殖新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加强实验安全教育,确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生物繁殖新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小学科学《生物繁殖新技术》优质教案 教学设计
生物繁殖新技术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生物繁殖新技术和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科研信息状况。
2.关注与生物繁殖有关的生物技术问题。
过程与方法:1.有目的地查找资料,通过不同的途径了解有关克隆技术的相关信息。
2.对资料进行处理、筛选,并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意识到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对人类产生巨大的影响。
2.意识到科学技术的两面性。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生物繁殖新技术,与生物繁殖有关的生物技术问题。
教学难点:意识到科学技术的两面性,从而关注与社会有关的科学问题。
三、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有关新的生物繁殖技术的资料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大家都看过《西游记》吗?我们先来欣赏一下,教师展示西游记孙悟空拔猴毛图片。
孙悟空拔下身上的猴毛,一吹就变出一大群猴子,这些猴毛变得猴子就是“克隆猴”,克隆是一种生物繁殖的新技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生物繁殖的新技术。
(二)动物繁殖新技术1.你知道什么是克隆技术吗?你了解哪些有关动物克隆的知识?现在就以小组为单位,把你们课前收集的有关动物克隆的资料与同学们分享,并整理你所得到的信息。
2.分小组汇报交流结果,教师点评指导。
3.教师解释克隆的定义:克隆是英文“clone”或“cloning”的音译,而英文“clone”则起源于希腊文“klone”,原意是指以幼苗或嫩枝插条,以无性繁殖或营养繁殖的方式培育植物,如扦插和嫁接。
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
通常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的个体或种群。
4.克隆技术的发展史:(1)绵羊:1996年,多利(2)鼠:1998年(3)猕猴:2000年1月,雌性(4)猪:2000年3月,5只苏格兰PPL小猪;8月,雌性(5)牛:2001年,雄性(6)猫:2001年底,雌性(7)兔:2003年3月-4月,分别在法国和朝鲜独立的实现(8)骡:2003年5月,雄性;同年6月,雌性。
鄂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生物繁殖新技术》教案教学设计反思
鄂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生物繁殖新技术》教案教学设计反思本篇反思主要针对鄂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生物繁殖新技术》教案教学设计进行反思和总结。
在实施过程中,我发现这个课题和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相关性不强,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和吸收相关内容,需要在教学设计上做出一些改进。
1. 教学目标分析在分析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之后,我确定了三个目标:(1)了解生物繁殖的传统方式和新技术的区别,掌握传统方式和新技术的优缺点。
(2)了解人类利用新技术进行生物繁殖的几种方法,如体细胞克隆、基因编辑等。
(3)了解现代技术对物种繁殖的影响,了解人类利用技术来解决繁殖问题的实际案例。
2. 学生的兴趣和实际经验分析在准备教案之前,我对学生进行了调查和讨论,发现学生对于生物繁殖新技术相关知识的认知较为局限,因为他们缺乏相关生活经历和实践,往往把知识局限于教科书和课堂,对于实际应用的理解很薄弱。
3. 教学策略和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我采用了一些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1)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发现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解决方法等方法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引导学生自我探究:尝试使用案例让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答案。
(3)利用多种媒介渠道和方法:多种展示形式、真实的案例、图片等方式让学生可以感性理解和反思。
(4)小组会议: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分享和思考问题,提高课堂气氛的活跃度。
4. 教学实施效果通过以上教学方法的实施,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得到了明显提高,学生的认知和理解也有所提高。
但是,我也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1)某些学生的参与度仍需要加强。
(2)需要进一步改善个别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3)课堂时间分配还需要进一步细化。
(4)教学体验有点单一,需要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反思和改进由于上面所提出的问题,我认为我需要做出以下的改进:(1)注意到学生成长水平,结合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辅导。
5. 生物繁殖新技术-青岛五四学制2001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5. 生物繁殖新技术-青岛五四学制2001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繁殖的方式和基本知识;2.了解生物繁殖新技术的原理和应用;3.探究生物繁殖新技术对社会的影响;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1.生物繁殖新技术的原理和应用;2.探究生物繁殖新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1.对生物繁殖新技术的原理进行深入剖析;2.探究生物繁殖新技术带来的社会影响和问题。
教学过程导入新知识1.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生物繁殖新技术”,并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繁殖”是什么,有哪些方式。
2.要求学生自己思考,尝试回答问题并相互交流讨论。
生物繁殖新技术的介绍1.教师上课前准备好生物繁殖新技术的介绍资料,如PPT、视频等,简要介绍生物繁殖新技术的概念、原理和应用等内容。
2.督促学生认真观看,并进行必要的注释和解释。
内容探究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项生物繁殖新技术的应用,包括克隆、遗传工程、生育辅助技术等。
2.要求学生围绕该项应用进行深入剖析,包括技术原理、应用前景、风险与问题等方面。
3.学生可以通过检索图书馆或网络等途径查找相关资料,或向专业人士进行咨询,制作一份详尽的报告,并在班内进行展示和分享。
思考与讨论1.要求学生对生物繁殖新技术进行思考,并发表个人看法。
2.同时展开班内集体讨论,探讨生物繁殖新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和问题,如伦理和道德问题,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科技发展的方向等。
总结与展望1.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2.督促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和收获;3.展望生物繁殖新技术的发展前景和挑战。
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生物繁殖新技术的最新进展,并撰写一份小论文,评估该技术对未来社会的影响和发展趋势。
2.学生同时需要对本课所涉及到的各项技术进行了解,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
教学方式本课采用项目化和研究式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鄂教版小学科学五下《11生物繁殖新技术》word教案(1)
级科学下册教案
11. 生物繁殖新技术
教学目标
1.了解杂交、植物组织培养、人工繁殖、胚胎移植等一些较新的生物繁殖方式。
2.了解克隆技术、太空育种等一些最新的生物繁殖方式。
3.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进行科学调查的能力。
4.通过了解繁殖技术的不断进步,培养热爱科学的价值观。
5.通过对我国生物繁殖技术的最新进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以祖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发展并始终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而自豪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关于生物繁殖新技术的图片
教学步骤
1.收集整理已知生物繁殖新技术的信息。
提出问题:在前一段时间已经学习掌握了许多植物繁殖技术,也探究了自然界中植物的繁殖方式。
在前期的科学调查活动中,学生也对一些繁殖的新技术有所了解。
在本活动中,学生将回顾自己对繁殖新技术的了解,在交流中将了解到一些可能未成了解的部分,并由此产生探究兴趣,希望对教材后续内容进行了解。
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11课《生物繁殖新技术》教案教学设计
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11课《生物繁殖新技术》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了解播种、扦插、嫁接、枝蔓利用等植物繁殖方法的原理和特点。
(2)了解动物的繁殖方式,了解人工授精、试管受精和克隆等新技术的基本原理。
2.能力目标:(1)能够说出不同植物繁殖方法的优缺点。
(2)能够描述人工授精、试管受精和克隆等新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3)能够分析新技术对社会和生态的影响。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态度。
(2)让学生了解并尊重生命,了解生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3)引导学生关注新技术的合理性和伦理性。
二、教学准备教学材料:教科书《生物繁殖新技术》教学工具:投影仪、实物模型、图片、PPT等三、教学步骤1.引入(10分钟)教师可用视频或图片等引入课题,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的生物繁殖方式,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开始了解本课的主题。
2.讲解基础知识(20分钟)(1)植物繁殖:播种、扦插、嫁接、枝蔓利用等。
将不同的植物繁殖方法,分别介绍其原理和特点,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繁殖方法的优缺点。
(2)动物繁殖:人工授精、试管受精和克隆等新技术。
介绍新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新技术可能带来的影响和问题。
3.探究实验(30分钟)通过实物模型或图片等方式展示植物和动物繁殖的过程,让学生自主观察和探究,思考不同繁殖方法的过程和结果。
同时,引导学生对人工授精和试管受精等新技术进行讨论和思考,分析其可能的优缺点。
4.互动交流(20分钟)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自由讨论或分组讨论不同的问题,交流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什么是合理的新技术,如何将新技术应用到生产和生活中。
5.实践拓展(20分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课堂讨论的内容,进行设立小组或个人实践活动。
例如,学生可以向家长提出种植蔬菜植物,采取不同的繁殖方法进行体验。
四、教学反思1.本课程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和研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和思考问题。
初学者必看!五年级下册《生物繁殖新技术》教案全解析
初学者必看!五年级下册《生物繁殖新技术》教案全解析教案全解析生物繁殖是生命的根本,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繁殖技术也在不断地革新和更新。
《生物繁殖新技术》这一教材,是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生物繁殖的新技术,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全面地了解生物繁殖的基本概念和技术,从而在未来的学习中有更好的基础。
接下来,就让我们来全面解析这一教案。
第一部分: 教育目标《生物繁殖新技术》这一教案的教育目标非常明确,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体现出来的不同的繁方式;2.了解生物繁殖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3.了解生物繁殖技术应用的领域;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验技能。
通过这一教育目标,希望孩子们能够全面了解生物繁殖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创新思维,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科研之路做好铺垫。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1.生物繁殖的多样性生物的繁殖方式有很多种,包括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
无性繁殖是指不需要合并两个生殖细胞,即只有一个生物能够繁殖后代的方式。
常见的无性繁殖方式有分裂繁殖、萌芽繁殖、嫁接繁殖、离体组织培养等。
有性繁殖是指两个生殖细胞合并形成新个体的方式。
常见的有性繁殖方式有雄性和雌性两种性别进行的性繁殖、孤雌繁殖、变态繁殖等。
2.基本概念和原理生物繁殖技术主要是指借助科技手段实现生物的繁殖,主要可以分为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两大类。
基因工程是指改变生物基因组的方法,以达到优化生物品种的目的,其中包括嫁接、转基因等技术;而细胞工程则是指人工培养生物细胞,通过切割、移植等方式加快繁殖过程。
3.应用领域生物繁殖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主要包括环境保护、医学、农业、食品工业等。
通过利用生物繁殖新技术,我们可以在以上领域中加速生产、提高市场价值、优化物种。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验技能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将涉及到很多生物实验,通过实验,孩子们不仅能够加深对生物繁殖新技术的理解,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验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生物繁殖新技术
教学目标
1.了解杂交、植物组织培养、人工繁殖、胚胎移植等一些较新的生物繁殖方式。
2.了解克隆技术、太空育种等一些最新的生物繁殖方式。
3.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进行科学调查的能力。
4.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4.通过了解繁殖技术的不断进步,培养热爱科学的价值观。
5.通过对我国生物繁殖技术的最新进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以祖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发展并始终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而自豪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关于生物繁殖新技术的图片
小组准备:课前进行关于生物繁殖新技术的资料收集
教学步骤
1.收集整理已知生物繁殖新技术的信息。
提出问题:在前一段时间已经学习掌握了许多植物繁殖技术,也探究了自然界中植物的繁殖方式。
在前期的科学调查活动中,学生也对一些繁殖的新技术有所了解。
在本活动中,学生将回顾自己对繁殖新技术的了解,在交流中将了解到一些可能未成了解的部分,并由此产生探究兴趣,希望对教材后续内容进行了解。
2.了解一些新的生物繁殖技术,认识到新技术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
出示图片:(1)杂交水稻;(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对相关技术进行讲解。
同时提出问题:大家收集到相关资料了吗?指导学生进行交流。
杂交水稻是我国在植物繁殖技术上取得的重要成果,引导学生对袁隆平院士的事迹进行交流。
组织培养技术教材提供了部分资料,在学生交流自我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对相关部分进行了解作为补充。
深入研究:为了获得良好的生物品种,改善我们的生活,保护濒危动物,人们对动物繁殖技术也进行了深入研究。
出示图片:(1)人工繁殖中华鲟;(2)胚胎移植技术。
指导学生认识除了植物的繁殖技术在不断改良外,在的动物的繁殖中,新的科学技术也在不断推进并已经取得了重要成果。
提出问题:在植物的繁殖中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动物的繁殖中是不是也在运用?指导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动物繁殖新技术的资料,并引导认识到繁殖的新技术已经运用到了整个生物界。
重点要指导学生认识到繁殖新技术的主要作用:(1)改善生活;(2)保护濒危动物。
如果学生收集了相关资料的,应该指导学生进行重点交流,并就此问题
进行讨论。
教材中安排了胚胎移植技术的详细资料,在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其有所了解,作为已收集资料的补充。
3.进一步深入了解繁殖技术的新发展。
提出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还收集到了哪些最新的信息?指导学生对收集到信息进一步分析,提出克隆技术和太空育种技术。
指导学生加深对科学调查方式的认识,指导学生交流采用哪些手段收集到了相关资料,鼓励方法的多样化。
教材在该部分安排了相关的详细说明,指导学生进行交流。
由于在这两项技术上我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增强民族自豪感。
如果条件允许,指导学生在网络上围绕两项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资料收集,丰富交流内容。
4.办一期主题为“生物繁殖新技术”的专栏或黑板报。
提出问题:大家已经收集了生物繁殖新技术的资料,一起来办一期主题为“生物繁殖新技术”的专栏或黑板报。
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主题整理、筛选资料,制定办稿计划并进行交流。
具体的实施过程可以放在教学时段外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