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12章 知识沟假说
传播学 知沟理论
从“知沟”到“数字鸿沟”
知沟
信息沟 - 信息社 会的知沟 现象
数字鸿沟 - 网络时 代的知沟 现象
信息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信息社会的知沟现象
第一,互联网的接入与使用渠道。
信息沟是指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 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企业、人 群之间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的应 用程度不同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 而造成的一种信息享有的不均衡现 象。有学者指出,信息沟是一种无 法避免的“积累沟”,它来源于国 家、地区、群体之间业已存在的社 会发展差距。
理论内容
第一 传播技能 上的差异。 知 识 量 第二 知识信 息储备 上的差 异。
除了接触媒介和学 习知识的经济条件 外,蒂奇纳认为, 还有五个因素是造 成“知沟”扩大的 原因
时间 “知沟”假说示意图
第三,社会交往 方面的差异。
第五, 发布信 息的大 众媒介 第四,对信息的 系统性 选择性接触、接 质上的 受、理解和记忆 差异。 方面的差异
“补充教育计划”——试图通过大众传播和其 他手段来改善贫困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条件
《塞萨米大街》(又名《芝麻街》)电视系 列片应运而生
知沟理论产生背景
贯彻意图失败
实 证 研 究
扩大两者差距
1970年,美国学者蒂奇诺等人提出 假设理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 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 的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 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 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要求实现教育机会平等的社会呼声不断高涨补充教育计划试图通过大众传播和其他手段来改善贫困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条件塞萨米大街又名芝麻街电视系列片应运而生扩大两者差距贯彻意图失败1970年美国学者蒂奇诺等人提出假设理论
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 ——从“知沟”到“数字鸿沟”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笔记(修改版)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一篇改变中的媒介景象第一章大众传播理论概述一、大众传播的概念新技术的变化带来对大众传播定义的质疑。
1。
大众传播的特征:(1)针对较大量的、异质的和匿名的受众;(2)消息是公开传播的,安排消息传播的时间通常是以同时到达大多数受众为目的,而且特征是稍纵即逝的;(3)传播者一般是复杂的组织,或在复杂的机构中动作,因而可能需要庞大的开支.2。
新的媒介环境的特征:先前象印刷和广播那样性质截然不同的技术正在渐渐消失;我们正在从媒介缺乏的状况转为媒介过剩;正从将传播内容灌输给大众的泛播转变为针对群体或个人的需求设计的窄播;正从单向的传播媒介转变为互动的传播媒介。
各种媒介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二、新的媒介环境1.信息超高速公路(information superhighway)2。
在线服务3。
因特网(Internet):主要将许多计算机链接在一起的一个网络。
这个网络可以用于连续的电子信息传递,包括电子邮件、文件传递以及个人或计算机群之间的双向传播。
浏览器软件:马赛克(Mosaic)、网景(Netscape)使网上资料更易于接触。
三种普遍使用形式:(1)电子邮件(E-mail)(2)新闻组和邮递名录(Newsgroups and Mailing Lists):一种信息共享系统,对一个话题有共同兴趣的人们可以通过它交换信息和看法。
新闻组允许消息的消费者对消息作出迅速反馈,优于报纸和杂志。
(3)万维网(WWW):一个计算机系统群,在该群中许多计算机上的信息可以迅速、方便地被多个其他计算机获取。
现在的网络用页(page)来形容。
对网址的访问数量通常通过“点击次数”(hits)来衡量,也就是网址被用户敲击的次数。
如何发挥商业部门网址的最大用途:最好的网址不应该仅仅把广告者的消息硬塞给用户,而应是互动的,网址应提供给用户许多途径,介入在线活动和资源之中。
对因特网的批判:(1)从印刷文化向电子文化的转变会导致语言的枯竭。
知沟假说名词解释
知沟假说名词解释知沟假说的含义与解释知沟假说(knowledge gap hypothesis)是传播学领域的一种理论,用于解释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信息获取差距。
本文将对知沟假说进行解释和阐述。
正文知沟假说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学者菲利普·塔尔特(Philip Tichenor)、乌尔里希·奥尔森(Ulrich O. Lichty)和格尔伯特·多尼亚(George A. Donohue)首次提出的。
该假说主要认为,社会群体之间的信息获取能力差异会导致信息传播过程中的知识差距。
根据知沟假说,社会群体在接触新信息时存在着不平等的情况。
这种不平等主要是由于群体成员的社会经济地位、教育水平、职业背景等因素的差异所导致的。
高社会经济地位、高教育水平和专业背景的人更容易获取和理解新的信息,而低社会经济地位、低教育水平和相关经验不足的人则相对困难。
知沟假说认为,知识差距会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不断扩大。
原因有两个方面。
首先,高知识群体在信息传播中更加积极主动,更容易获取到最新的信息,从而不断增加他们的知识水平。
而低知识群体由于信息获取的困难,导致他们的知识水平无法与高知识群体持平,甚至会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第二,高知识群体更容易与其他高知识群体进行信息交流和互动,形成信息闭环,而低知识群体由于无法融入高知识群体的信息交流网络,从而错失了获取新知识的机会。
知沟假说的提出对传播学领域的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它提醒我们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要关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知识差距,并思考如何缩小这种差距。
同时,知沟假说也指导着我们在信息传播策略和传媒设计中要考虑到不同人群的特点和需求,以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总之,知沟假说是传播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用于解释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知识差距。
它提醒我们要关注和缩小这种差距,以促进信息的平等传播和社会的进步。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重点整理
第一篇改变中的媒介景观第1章大众传播理论概述大众传播的概念大众传播是社会的耳目,它为社会提供做出决策的途径;它为社会提供认识的声音。
它是社会价值观的主要方式。
1、大众传播的特征:针对较大量的、异质的和匿名的受众;消息是公开传播的,安排消息传播的时间通常是以同时到达大多数受众为目的,而且特征是稍纵即逝的;传播者一般是复杂的组织,或在复杂的机构中动作,因而可能需要庞大的开支。
新的媒介环境数字电视互联网代理人新式新闻广告的变化理论的作用大众传播理论的目标大众传播的效果枪弹论——有限效果模式——适度效果论枪弹论:也叫“皮下注射”论或“刺激—反应”论,枪弹论认为,软弱的受众象射击场的靶子,无法抗拒子弹的射击。
受众消极被动的等待和接受媒介所灌输的各种思想、感情、知识或动机。
大众传媒有着不可抗拒的巨大力量,受众对大众传媒的信息产生大致相同的反应。
枪弹论将传播效果绝对化,将传媒作用不分时间、地点、对象、环境的夸大化。
40年代以后,枪弹论逐渐被抛弃,“被代之以更多的考虑到传播的人类特性而更少归因于这一过程的物质资产的力量的理论”。
批判理论和文化研究媒介环境变化引起的理论性问题结论讨论词第二篇大众传播的科学方法与模式第2章科学的方法科学中的想象科学的累积性本质对现实的科学概括科学的假说防止偏见或者欺骗意外的发现和新的方向科学中的道德和欺骗科学探索的过程实证资料的取得(1)调查研究法:是对一部分人或特定“人口”样本的研究。
根据统计学原理,从样本中得出的概括可以推广到全体人口,并且具有一定程度的确定性和可信性。
包括抽样调查法和普查法。
抽样调查法可以对任何所给样本进行统计计算,但只能对一定程度和范围之内的可能发生性做出概括。
(2)内容分析法:是分析信息内容的一种系统方法。
是调查者对他们自己选择的某时某地的传播产品的信息内容进行“客观化、系统化和数量化的描述”。
(05年简答,10分)调研法和内分法的异同:同:一是都是客观的科学的研究方法。
传播学基础第十二章
第一节 议程设置理论
1968年,麦库姆斯和肖:查普尔希尔调查 1972年,麦库姆斯和肖:夏洛特调查 1982年,埃因格:电视新闻节目实验 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 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 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 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
议程设置理论的特点 1、着眼于“认知”层面 2、整体、长期、宏观的效果 3、环境“再构成”活动
第二节 沉默的螺旋
1、诺纽曼:沉默的螺旋理论
1973《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 大众传播所鼓吹的观点被人们认为是主流观点于是 持异见的人避免发表自己的意见,人际支持也随之 减弱,最终“把一种意见确立为主要的意见。” 大众传播的三个特质是累积性、普遍性和共鸣性,三 者综合,对民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
大 众 传 媒 表 达 出 来 的 主 流 意 见
对 于 异 常 意 见 的 人 际 支 持
三个主要命题 对意见气候的感知 螺旋式的扩散 意见环境影响舆论 贡献与缺陷
第三节 教养理论(涵化理论)
格伯纳等:12年间美国电视剧暴力镜头的研究 暴力和犯罪在电视上呈现过多,电视观众得到了夸张的危险感和不安全感, 倾向于认为这是一个“不安全和罪恶的世界”。 ①电视观众认识的现实接近于电视媒介呈现的现实,而非真正的现实 。 ②接触媒介越多的人越明显 。 ③主流化:收看电视多的人的观念会趋同,不管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如何, 他们形成了社会的主流观念 。 ④共鸣:人们在电视中看到的场景同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场景有重合时,会 大大提高教养的程度 。
暴力内容对行为的效果
1972年,医务总监报告 “在看电视暴力和侵犯行为之间存在着初步的以及暂时的因果关系;这种 因果关系只在某些儿童,那些具有暴力倾向的儿童身上起作用;这种因 果关系只在某些环境下才起作用。” 9岁儿童 看电视暴力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复习笔记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复习笔记第一章大众传播理论概述1、大众传播的特征:(1)针对较大量的、异质的和匿名的受众(多、杂、散、匿);(2)消息是公开传播的,而且特征是稍纵即逝的;(3)传播者一般是复杂的组织,或在复杂的机构中动作,因而可能需要庞大的开支。
2、新的媒介环境的特征:(1)先前象印刷和广播那样性质截然不同的技术正在渐渐消失;(2)我们正在从媒介缺乏的状况转为媒介过剩;(3)正从将传播内容灌输给大众的泛播转变为针对群体或个人的需求设计的窄播;(4)正从单向的传播媒介转变为互动的传播媒介3、新的媒介环境:(1)数字电视:(DTV)以数字方式而非利用信号的渐进变化旧方式进行传输信号系统。
特点:①一种新型的电视传送系统,能够提供更多分辨率和不易受干扰的画面,更高质量的声音。
②能够提供更多频道选择,其中包括提供信息、数据服务、购物等服务。
③以数位方式传输信号,更大传输容量的图像和数据。
④利用MPEG-2技术对电视信号进行压缩,将数字化和压缩技术结合起来。
(2)高清晰度电视(HDTV):数字电视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利用原频道的全部容量传送分辨率非常高的画面。
①大多数数字电视不是高清晰度电视;②但与旧式系统相似,能够提供更高质量的图像和声音,需加一个转换控制面。
③电视机屏幕显像扫描仪较普通电视机增加一倍,从而可以大大提高电视画面的清晰度。
4、新式新闻:卡茨1992年提出的术语。
一方指总统候选人谈话节目、音乐电视中出现,并接受长时间的内容广泛的采访,即将信息和娱乐结合起来;另一方面指候选人直接面对面地接触受众而没有新闻记者在中间干预。
5、旧式新闻: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的新闻节目,严肃,以提供信息为主。
新式新闻的特点:①将信息和娱乐结合起来。
②候选人直接面对公众,没有记者的中介角色。
③新式新闻不仅仅包括对总统选举的报道,如电影《肯尼迪》。
④生动及时。
缺点:旧式新闻来源比新式新闻来源更为有效。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5版)课后习题详解
新闻传播学习网
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
新闻传播学习网
官方总站:圣才学习网
(2)新式新闻在实际操作中的例子包括:佩罗(Ross Perot)在《拉里·金直播》(Larry King Live)节目中宣布他将竞选总统;克林顿做客《阿森尼尔音乐厅》(Arseni0 H 阿里郎) 节目并演奏萨克斯管;布什总统出现在音乐电视中;《今日秀》节目对佩罗进行两个小时的 采访。
发生的变化: ①大众传播是一种信息传播方式,是特定社会集团利用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影、
电视等大众媒介向社会大多数成员传送消息、知识的过程。这一定义仅指传播的单向过程, 没有包括反馈。随着大众媒介的发展,大众传播将成为双向过程。
②过去,“大众传播”的定义一直是相当明确的。可以用三项特征来确定: a.它针对较大数量的、异质的和匿名的受众。 b.消息是公开传播的,在时间安排上通常可以同时到达大多数受众,在特征上是稍纵即 逝的。 c.传播者一般是某个复合组织,或者在某个复杂的组织之下运作,这通常需要庞大的开 支。 (2)新环境下的“大众传播”概念没有失去原有的意义和用处。 ①当一个由用户控制的新的多媒体传播环境真正形成时,受众的反馈就成为了主导因 素。“大众传播”这个概念的内涵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它不再是没有反馈的单向传播。但 并不能说大众传播已经失去的原有的意义和用处。 ②无论大众传播采取何种形式,它都将继续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大众 传播是社会的耳目。它为社会提供做出决策的途径;它为社会提供认识自身的集体声音。它 是传达社会价值观的主要方式。 5.网上报纸会代替你手中的印刷报纸吗?如果是,为什么?如果不是,又为什么? 解答思路: (1)会。原因主要涉及网上报纸的优点,如成本低廉、环保、信息承载量大等。 (2)不会。原因主要涉及网上报纸的缺点,如对个人经济水平和技术水平的较高要求, 冗余信息泛滥会在不知不觉间延长读者的浏览时间、影响读者的正常生活,受电脑屏幕大小 的限制,阅读网上报纸一般会将读者的视线限定在特定的一两篇文章上,报纸“版面语言” 的功能被严重弱化等。 6.什么是“代理人”?它们将怎样改变我们思考大众传播的方式? 答:(1)关于“什么是‘代理人’” 随着信息流动速度的加快和信息量的迅猛增加,人们在接触信息之前,就需要在对可利 用的信息进行分类。帮助人们进行信息分类的工作就可能由电脑机器人、代理人或者数字管 家来完成。 这些代理人或数字管家具有一定程度的人工智能,经编程后可为我们做各种事。当我们 离开电脑时,只要我们指定要其寻找的特定信息,它们就会花时间替我们搜寻。这些代理人 也可能具有一定程度的拟人化的外形,甚至会通过各种表情告诉我们有关搜索进展的情况。 (2)代理人改变我们思考大众传播的方式 当代理人普及后,我们直观上看到的大众传播实际上就成了大众媒介与代理人之间的互 动。虽然代理人是在其背后真正的信息需求者的意愿和要求下充当“把关人”,但当智能化 的程度越来越高时,有代理人把关的大众传播与直面受众的大众传播之间的差异可能会日益 显著。更何况,这里的代理人还可能是另一个人,而不是智能机器。 7.什么是新式新闻?新式新闻的例子有哪些?新式新闻可以做旧式新闻做不到的哪些事 情? 答:(1)新式新闻(New News)这个术语是在 1992 年总统选举中发展起来的。它指总统 候选人在谈话节目、音乐电视中出现,并在像《今日秀》(The Today Show)这样的电视网节 目中接受内容广泛的采访。
传播学 第十二章 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
初步结论:电视节目中充斥的暴力内容增大了人 们对现实社会环境危险程度的判断,而且, 对电视接触越多的人,这种社会不安全感越 强。
“培养分析”理论
“培养分析”理论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 社会,大众传播对人们认识现实世界发 挥着重大影响。由于传播媒介的意识形 态和价值倾向性,人们的现实观与实际 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正在发生很大程度 上的乖戾和悖逆,人们的现实观更接近 于媒介描述的“象征性现实”而非客观 现实。传播媒介对人们现实观的影响是 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过程。
知识沟假说示意图
大众传播的信息
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
高社会经济地位 知 识
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 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 增加,但由于社会经 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
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
快于后者,随着时间
的推移,最终结果是
低社会经济地位 两者之间的“知沟” 不断变宽,差距不断
扩大。
时间(或接触信息的多寡)
知沟假说
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 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 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 度大大快于后者,随时间推移,最终结果是两者 之间的”知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3、暗示了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 的机构。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意义与不足
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力影响,为效果研究摆脱 “有限论”的束缚起了重要的作用。
提示大众传播过程背后存在着复杂的政治、经济和 意识形态的力学关系。资本主义社会的媒介“议程 设置”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占统治地位的政治、 经济和社会势力对舆论进行操作和控制的过程。社 会主义媒介不否认自己的舆论导向作用,即传媒通 过有选择地报道新闻来把社会注意力和社会关心引 导到特定的方向。
知 沟
知沟知沟又称知识格差是关于大众传播活动带来的社会分化后果的一种理论假设。
在现代信息社会里,“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低者更快更有效地获得和利用信息,因而,大众传播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信息格差和知识格差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也就是说,现存的贫富分化的经济结构决定了信息社会中必然存在两种人,一种是信息富有阶层,一种是信息贫困阶层。
由于经济贫困者在已有知识的存储量上,在获得最新传播技术等方面处于明显劣势,随着时间推移他们与富有者之间的信息格差必然越来越大,而信息格差必然会变成知识格差。
知识格差最初表现为学龄前教育程度的差异,进而表现在校学习成绩的差异和高等教育升学率上的差异,最终会表现为职业,收入和社会地位上的差异。
信息格差和经济格差理论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大众传播的内容和形式更有利于经济富有阶层,而不利于贫困阶层。
因而大众传播越普及,传达的信息越多,两者之间的信息,知识和社会地位上的差距也就越大,而不是缩小这些差距。
知沟理论一经提出,立刻受到了传播学,社会学学者的高度关注,因为这个理论实际上是宣布了“经济发展和传媒业发展,信息量增大会使得不同层次的人们接受信息更平等”的观点的错误性。
经过研究,知沟理论已经成为了传播学的一个基本理论,并形成了完整系统的理论结构。
从结构方面说,知沟被分为宏观(社区,社会,国家层面)和个人(个人的主观意识)两个大的层面。
从宏观角度来说,社会经济状况(social economic status,S.E.S)直接决定了知沟在不同的S.E.S群体中的存在性。
而在相同的S.E.S群体中,个人层面的知沟现象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更具体一点,就是个人接受信息的主观动机(积极性)决定了知沟的存在性。
知沟理论-理论说明“知沟理论”(Knowledge Gap Theory)是关于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理论。
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的学校中,贫富儿童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上的明显差距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考研笔记(十二)、考研参考书及复试线、考研复习规划
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考研笔记(十二)、考研参考书及复试线、考研复习规划(7.23)第十二章知识沟假说一、知识沟假说的提出该提法最早出现在1970 年,有蒂奇纳、多诺霍和奥里恩在一篇名为《大众媒介流动和知识差别的增长》的论文中提出。
该论文的作者是这样阐述知识沟假说的:随着大众媒介对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将比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
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
二、知识沟假说的作用方式在一段时间内,在媒介对某个话题做过大量宣传之后,教育水平较高的人将比教育水平较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吸取该话题的知识。
在特定时间里,较之未大量宣传的话题,在媒介大量宣传的话题上,所获知识与教育程度有更高的相关。
三、可能导致知识沟的原因(1)传播技能——两者的文化程度通常存在差异,而人们基本的信息处理工作如阅读、理解等均需靠教育打下基础。
(2)已有知识储备——两者现存的信息数量或先前获得的背景知识等也存在差异。
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基于其所受的教育,可能对某个问题早有了解,或者也可能通过以往的媒介接触而对此有更深入的了解。
(3)社会联系——社会经济状况好的人可能有更多的相关社会联系,可能与他人就此类问题展开过讨论。
(4)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机制——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可能找不到与他们的价值观和态度相协调的相关信息,于是他们就可能对此类信息兴味索然。
(5)大众媒介的性质——大众媒介系统本身就是为较高社会阶层的人服务的。
四、知识沟假设的改进(蒂奇纳、多诺霍、奥里恩修订)(1)当人们感到某个地方议题上存在冲突时,对该议题的知识沟可能会缩小。
(2)在多元化的社区里,由于存在各色各样的信源,因而知识沟有扩大的趋向;而在同质性的社区里,人们的信息渠道虽不正式但相同,因此知识沟扩大的可能性较小。
(3)当一个议题对本地的人们有迅捷且强烈的影响时,知识沟就很容易缩小。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笔记
第一篇改变中的媒介形象第一章大众传播理论概述1.大众传播:针对大数量异质和匿名的受众,公开传播稍纵即逝,传播者是复杂的组织——庞大开支2.新的媒介环境特征:向广播印刷等性质截然不同的技术逐渐消失,从媒介缺乏转为媒介过剩,传播内容灌输给受众的泛播变为针对群体或个人的需求设计传播内容的窄播,单向的传播媒介变为互动的传播媒介3.新的媒介环境内容:信息超高速公路,在线服务,因特网(信息提供者和消费者界限模糊),代理人(知识机器人,帮助分类搜索信息),新式新闻(信息和娱乐的结合的访谈的新闻),广告的变化4.大众传播的效果:魔弹理论——有限效果模式——适度效果论5.大众传播理论的变化:更强调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受众作用),向认知科学或信息处理思路转变(自变量由表述概念向结构概念转变,因变量由态度向认知转变,对传播结果的强调由改变转向重构)6.传播技术的改变:以超越特定媒介或技术细节的方式将传播理论公式化,由强调传播的效果向考虑传播的社会影响转变第二篇大众传播的科学方法和模式第二章科学的方法1.科学研究有可重复性和可证实性2.科学的最终产品是能够作出预测的理论——最简略的概括尽可能多的现象3.科学探索同时采用归纳法(特殊例子总结一般理论——经验论)和演绎法(由假设向可操作性跨越——逻辑法)4.经验资料的取得:调查研究法(抽样调查,普查),内容分析法,实验设计(处理因果关系问题的传统方法)——分实验组和控制组,个案研究法5.对资料的推论:统计(描述统计),外在的有效性(所得现象能否代表真实世界)和内在的有效性(排除实验无关变量影响的原因),假说的可操作性定义(假说转化为真实世界现象),可靠性(外在——每次测量都提供相同数据,内在——每次测试的不同部分能否提供可比较数据)第三章大众传播的研究模式1.模式的功能:组织(对资料排序联系),预测,启发,测量2.早期的传播模式:A.拉斯韦尔模式:谁(who),说了什么(Say whati),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to whom),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5w模式)B.传播的数学理论:信号传输的统计学观念(信源——编码,渠道,信宿——解码,反射者,接受者,反馈)(香农)1)有用信息的传递:熵(对随机度的测量——一种情景的不确定性和无组织性——与选择自由度有关),冗余(使用符号的控制规则决定,不是有发送者自由选择——对确定性和可预测性的预测——易读性),噪音(不是信源有意传送而附在上面的东西,增加了不确定性,又增加了信息)。
传播学概论—“知沟”
上世纪60年代,美国推出儿童启蒙教育电视系列片《芝麻 街》,以缓解贫富儿童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但实际结果是 扩大了贫富儿童之间的成绩差距。 1970年,美国学者蒂奇诺等人提出了这样一种理论假说: “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 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 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
三、从“知沟”到“数字鸿沟” ——“知沟”理论的应用研究及其意义
(一)“信息沟”和“数字鸿沟” 与经济条件相联系的新媒介技术采用和使用能力, 是造成“知沟”和“信息沟”存在和扩大的一个重 要原因。 “数字鸿沟”问题,是传统的“知沟”和“信息沟” 问题在新的媒介技术环境下的延伸。
A(Access) B(Basic skills) C(Content)
D(Desire)
(二)“知沟”理论的应用研究领域
新媒介的普及过程研究 区域开发与社会发展研究 媒介素养s)、 分析(analysis)、评价(evaluate) 各种媒介信息,达到沟通交流目的 的能力”
(二)“知沟”理论的应用研究领域 媒介素养研究和实践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保护主义阶段 注重辨识能力阶段
二、“知沟”理论及其反命题
(二)“上限效果”假说
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 达到某一“上限”(饱和点)后,知识量 的增加就会减速乃至停止下来。最终,经 济地位低者将追上高者 ,实现“知沟”的 缩小。 但是认为通过大众传播的“知识平均化” 效果可以消除社会“知沟”,实现普遍社 会平等的观点是很幼稚的。
上世纪60年代,采用说教、灌输方 式,鄙视大众文化、推崇精英文化 上世纪60—80年代,承认大众文化 部分合理性,关注人如何形成区分象 征性现实和客观现实的能力 上世纪80年代至今,以培养信息社会 的合格公众为目标
第十二章知识沟
第十三章----知识沟《1》考题再现:传播学者蒂奇诺等人对此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知识沟假说,认为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社会经济地位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增加,但由于前者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可能导致知识沟的因素包括传播技能、已有知识储备、社会联系、大众媒介的性质以及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机制。
【(2)启示:可举例国际传播的知识沟、网络时代的数字沟、我国地域性的知识沟问题等(3)启示: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社会发展的均衡性问题、【参考答案】本题可以参考《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一书的相关章节。
关于最后一问,知沟现象的政治学和社会学意义,可以考虑从以下角度来阐述:1社会公平和正义问题,社会发展的均衡性问题,这既是一个政治学议题,同样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学议题,即社会利益如何公平分配的问题。
2文化认同的问题,即媒介所带来的知识沟问题,已经在文化领域造成了文化认同的分裂,这种分裂的主要表现就是文化上的割裂,这一结果的主要成因之一就是媒体的大众文化本身的倾向性特质。
《2》知识沟假说:背景:1.大背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传统大众媒介的发展使信息流的迅速增长成为可能,但这并未使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如预期般地等同受益。
2.小背景: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提出通过大众传播手段改变贫困儿童受教育的条件,其中《芝麻街》节目是其中的一项重要项目。
后来发现,尽管对贫富儿童都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对节目接触和利用最多、产生效果更好的,仍然是富裕儿童。
因此,不但没有缩小不平等,反而扩大了差异。
提出: 1970年蒂奇纳等人在《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距增长》一文中提出“知识沟”的概念,并提出了大众传播实际上会扩大不同阶级成员间的知识差距,称为“知识沟”假说。
内容:⑴随着大众传播媒介向社会传播信息的增多,社会经济状况好的人将比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信息,因此,两类人之间的知识沟扩大,而不是缩小。
新传理论15“知沟”假说
新传理论15|“知沟”假说一、“知沟”假说1、假说提出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学校中贫富儿童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上的差距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于是美国政府播出名为《芝麻街》的儿童启蒙教育电视系列片,利用普及率已经很高的电视来缓解贫富儿童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然而后来研究发现:该节目对贫富儿童都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但对节目接触而利用最多的是富裕儿童,这实际扩大了二者之间的差距。
1970年,美国学者蒂奇诺、多诺霍、奥里恩等人,在《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别的增长》一文中提出了“知沟”假说: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是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蒂奇诺等人认为,除了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的因素外,造成知沟扩大的原因还有以下几个方面:(1)传播技能上的差异——对于公共事务和科学知识,需要一定程度的阅读和理解能力;(2)已有知识储存量的差异——知识储存量越多,对新事物、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越快;(3)社交范围的差异——社交范围越广,人际交流越活越,获得知识的过程越能加速;(4)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的因素——生活水准、层次与媒介的内容越接近,对媒介的利用和接触程度越高。
(5)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传播有一定深度的关于公共事务和科学知识的媒介主要是印刷媒体,受众主要集中于高学历阶层。
在以上任何因素中,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的差异都是造成“知沟”产生和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
2、理论发展(1)蒂奇诺等人补充提出了影响“知沟”存在及变化的四种社会系统变量,即议题性质、冲突程度、社区结构(社区的多元或同质化程度)和媒介报道模式(信息报道频率和重复度)。
对原先的假设作了补充:①凡是能引起整个社区普遍关注的议题,该议题的知识就更可能得到均衡分配。
知沟假说
新传理论15:知沟假说按照人们的一般观念,传播媒介的普及可以改善知识传播和教育的条件,将带来整个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缩小社会各阶层和群体之间的差距,扩大社会平等。
“知沟”假说却对这一观念提出了不同意见。
“知沟”假说1、假说提出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学校中贫富儿童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上的差距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于是美国政府播出名为《芝麻街》的儿童启蒙教育电视系列片,利用普及率已经很高的电视来缓解贫富儿童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然而后来研究发现:该节目对贫富儿童都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但对节目接触而利用最多的是富裕儿童,这实际扩大了二者之间的差距。
1970年,美国学者蒂奇诺、多诺霍、奥里恩等人,在《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别的增长》一文中提出了“知沟”假说: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是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蒂奇诺等人认为,除了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的因素外,造成知沟扩大的原因还有以下几个方面:(1)传播技能上的差异——对于公共事务和科学知识,需要一定程度的阅读和理解能力;(2)已有知识储存量的差异——知识储存量越多,对新事物、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越快;(3)社交范围的差异——社交范围越广,人际交流越活越,获得知识的过程越能加速;(4)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的因素——生活水准、层次与媒介的内容越接近,对媒介的利用和接触程度越高。
(5)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传播有一定深度的关于公共事务和科学知识的媒介主要是印刷媒体,受众主要集中于高学历阶层。
在以上任何因素中,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的差异都是造成“知沟”产生和不断扩大的根本原因。
2、理论发展(1)蒂奇诺等人补充提出了影响“知沟”存在及变化的四种社会系统变量,即议题性质、冲突程度、社区结构(社区的多元或同质化程度)和媒介报道模式(信息报道频率和重复度)。
【精选】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
《2014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基础考研复习精编》目录Ⅰ序言Ⅱ考前必知一、学校简介二、学院概况三、专业介绍四、师资力量五、就业情况六、历年报录情况七、学费与奖学金八、住宿条件九、其他常见问题Ⅲ考试分析一、考试难度二、考试题型三、考点分布四、试题分析五、考试展望Ⅳ复习指南《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新闻学概论》Ⅴ核心考点解析《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第一章中国古代新闻信息传播及其主要形式第二章近代报业在中国的出现第三章外报在华的拓展与垄断第四章国人办报活动的初步实践与海外中文报刊的出现第五章民族报业的勃兴与国人在境外的办报活动第六章自由新闻体制从确立到扭曲与民族报业的职业化走向第七章通讯社、广播电台及新闻研究与教育事业的发展第八章报业在新文化运动中发展与无产阶级报业的兴起第九章新闻统制的建立与国民党新闻事业的发展第十章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发展、成熟与全面胜利第十一章新闻统制下民营新闻事业的艰难发展第十二章日占区、上海租界和香港及海外地区新闻事业的发展变化第十三章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建立第十四章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曲折发展第十五章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日趋繁荣第十六章1949年后港澳台地区新闻事业的发展与变化《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一章大众传播理论概述第二章科学的方法第三章大众传播研究的模式第四章传播中理解的作用第五章编码的问题第六章宣传分析:解码及效果的最初理论第七章易读性测量第八章认知一致与大众传播第九章说服理论第十章群体与传播第十一章大众媒介与人际传播第十二章议程设置第十三章知识沟假说第十四章大众传播的效果第十五章大众传播媒介的使用第十六章现代社会中的大众媒介第十七章媒介连锁企业和媒介集团第十八章全面的图景《新闻学概论》绪论第一章新闻活动第二章新闻第三章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第四章新闻事业的产生第五章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第六章新闻媒介的性质第七章新闻事业的功能与效果第八章大众传媒与社会第九章新闻自由和社会控制第十章新闻媒介的运行体系与管理模式第十一章传媒业经营第十二章新闻媒介的受众第十三章中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第十四章新闻选择第十五章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理念、职业道德和修养第十六章中国的新闻改革Ⅵ历年真题试卷与答案解析历年考研真题试卷复旦大学2007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复旦大学2008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复旦大学2009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复旦大学2010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复旦大学2011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复旦大学2012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复旦大学2013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历年考研真题试卷答案解析复旦大学2007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复旦大学2008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复旦大学2009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复旦大学2010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复旦大学2011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复旦大学2012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复旦大学2013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Ⅶ备考方略一、高分备考方略(一)考研英语(二)考研政治(三)考研专业课二、辅导班推荐(一)公共课(二)专业课三、教材与辅导书推介(一)公共课(二)专业课四、考研必备网站推荐Ⅷ资料推介硕考网祝您2014复旦大学考研金榜题名,加油!Ⅳ复习指南第七章通讯社、广播电台及新闻研究与教育事业的发展一、本章复习提示本章主要讲述了通讯社、广播电台及新闻研究与教育事业的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12章 知识沟假说
第12章知识沟假说信息是一种资源。
生活中若缺乏信息,人们就会寸步难行,信息的价值也就在于此。
有一句古老的格言说,知识就是力量。
’其涵义即是说,知识可以给予人们施展才干和利用机会的能力。
然而,很明显,知识像其他财富一样,‘在我们社会中的分布也不均衡。
因经济窘迫而疲于奔命的人往往也是缺乏信息的人。
正如在物质财富上存在富裕与贫困的差异一样,在信息上的情形如出一辙。
《美国的信息贫困户》(The lnforma—tion—poor in America)一书把以下项目列为弱势成年人典型的信息需求(Chil de· rs&Post,1975,P.56):·怎样把我的孩子送进托儿所?·要灭鼠,我该找谁?·我丈夫三周前遗弃了我,我该怎么办?·我怎么知道墙上的涂料是否含铅?·在福利金寄到之前,我能从哪里弄到10美元以维持生活?·我需要有足够的食品,才能使家人安度周末。
·怎样才能从我的房前挪走一辆废弃的小汽车?·有一帮小痞子在威吓邻居,我该向哪里反映?·最近,我女儿行为异常,有人能帮助我吗?奇尔德斯和波斯特(Childers and Post,1975)把下列表现视为“弱势美国人在本土信息状况的写照”。
较之他或她的一般同胞,这些人有更多下列问题:·他们不知道通过什么正式渠道来解决自己的困难,也不知道有些什么具.体项目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他们每天都沉浸在电视当中,很少浏览报刊杂志,根本就不碰书籍。
·他们不认为自己的问题是需要信息。
即便寻求信息,也不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信息寻求看o·如果非正式渠道的信息明显不足,而他的需求又很迫切,就可能过分地依赖正式的信息渠道。
·局限于一个非正式的信息网络,在这个网络里,连社会中别处轻易可得的信息都缺乏(P.42)。
对我们的社会而言,信息至关重要,因为民主依赖于言路通顺的公民。
沃纳
第十二章知识沟假说1.什么是知识沟假说?有哪些理由使我们认为它可能是真的呢?答:(1)知识沟假说的含义知识沟假说是指大众传播实际上可能会扩大不同社会阶层成员之间的知识差距的现象。
随着大众媒介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将比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
其表现方式具体如下:①在一段时间内,在媒介对某个话题做过大量宣传之后,教育水平较高的人将比教育水平较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吸取该话题的知识。
②在特定时间里,较之未大量宣传的话题,在媒介大量宣传的话题上,所获知识与教育程度应该有更高的相关。
(2)理由①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和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在传播技能上是有区别的。
他们的受教育水平通常存在差异,而人们基本的信息处理工作如阅读、理解、记忆等均需靠教育打下基础。
②在已存的信息数量或先前获得的背景知识等方面也存在差异。
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基于其所受的教育,可能对某个问题早有了解,或者也可能通过以往的媒介接触而对此有更深入的了解。
③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可能有更多的相关社会联系。
即这类人可能与同样接触公共事务和科技新闻的人们有交往,并且可能与他们就此类问题展开过讨论。
④选择性接触、接受和记忆的机制也可能在发挥作用。
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可能找不到与他们的价值观和态度相一致的涉及公共事务或科技新闻的信息,或者他们只是对此类信息兴味索然。
⑤大众媒介系统自身的本性就是为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而用的。
印刷媒介上的许多公共事务和科技新闻以及印刷媒介本身以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的兴趣和口味为取向。
2.穷人有哪些信息需求?答:(1)基本的生存和生活问题的相关信息穷人因为经济条件较差,最迫切关注的问题是如何满足自己的温饱问题,如何维持自己正常的生存和生活的发展,这些方面的信息是穷人首先需求的信息。
(2)关于环境和社会的相关信息穷人必须要对自己所生活的环境和所处的社会有一定的了解,因为这些是关系到自己生活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章知识沟假说信息是一种资源。
生活中若缺乏信息,人们就会寸步难行,信息的价值也就在于此。
有一句古老的格言说,知识就是力量。
’其涵义即是说,知识可以给予人们施展才干和利用机会的能力。
然而,很明显,知识像其他财富一样,‘在我们社会中的分布也不均衡。
因经济窘迫而疲于奔命的人往往也是缺乏信息的人。
正如在物质财富上存在富裕与贫困的差异一样,在信息上的情形如出一辙。
《美国的信息贫困户》(The lnforma—tion—poor in America)一书把以下项目列为弱势成年人典型的信息需求(Chil de· rs&Post,1975,P.56):·怎样把我的孩子送进托儿所?·要灭鼠,我该找谁?·我丈夫三周前遗弃了我,我该怎么办?·我怎么知道墙上的涂料是否含铅?·在福利金寄到之前,我能从哪里弄到10美元以维持生活?·我需要有足够的食品,才能使家人安度周末。
·怎样才能从我的房前挪走一辆废弃的小汽车?·有一帮小痞子在威吓邻居,我该向哪里反映?·最近,我女儿行为异常,有人能帮助我吗?奇尔德斯和波斯特(Childers and Post,1975)把下列表现视为“弱势美国人在本土信息状况的写照”。
较之他或她的一般同胞,这些人有更多下列问题:·他们不知道通过什么正式渠道来解决自己的困难,也不知道有些什么具.体项目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他们每天都沉浸在电视当中,很少浏览报刊杂志,根本就不碰书籍。
·他们不认为自己的问题是需要信息。
即便寻求信息,也不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信息寻求看o·如果非正式渠道的信息明显不足,而他的需求又很迫切,就可能过分地依赖正式的信息渠道。
·局限于一个非正式的信息网络,在这个网络里,连社会中别处轻易可得的信息都缺乏(P.42)。
对我们的社会而言,信息至关重要,因为民主依赖于言路通顺的公民。
人们选举官员来管理政府,而且还要对诸如一个城市是否该建立核电厂工程这样的具体问题投票表决。
人们必须掌握充分的信息,唯有如此,才可能对这些问题作出明智的决策。
随着我们步入一个日益技术化的年代,未来信息必将更加重要,这是毫无疑问的。
当今许多问题,包括环境污染、核电、各种食物添加剂带来的危害、核战争的危险等,这些都需要信息和言路通顺的公众来寻得解决的良策。
大众传播的一个重要作用就在于,通过为人们提供所需的信息,从而缓解这些问题。
大众传播有能力将信息传达到其他方式所无法企及的地方,比如大城市及农村的贫民,环有许多落后国家里生活困难的人们。
大众媒介的作用电视教育节目《芝麻街》是人们尝试通过大众传播为弱势群体提供信息的一个范例。
该节目于1969年首播,也是实施政府的学前启蒙(Head Start)项目的一个尝试。
学前启蒙项目的目的是通过电视帮助贫困家庭里的学龄前儿童。
《芝麻街》也是在做了广泛研究之后的一个结晶。
这个节目完成了一个大胆且新颖的使命——通过新奇的节目模式,加上信息和娱乐的内容,吸引众多儿童观众,并促使他们经常收看。
有资料表明,其他大众传播的尝试也具有这种优势,即把信息传达到通常信息闭塞的人们那里。
比如,电视转播的总统竞选辩论就有助于增进通常不接触大选活动的人对大选的了解,从而也有助于我们的民主制度更为有效地运转。
然而,通过增加大众媒介的信息量来改善人们生活或推动民主进程的尝试却并不总是如策划者所期望的那样行之有效。
在实际生活中,会有一些与人的预期和愿望相悖的情况发生。
比如,大众传播实际上可能会扩大不同社会阶层成员之间的知识差距(gaP in knowledge),也称为知识沟,这一现象就被称作知识沟假说(knowledge—gap hypothesis)。
该提法最早出现在1970年,由蒂奇纳、多诺霍和奥里恩(Tichenor,Donohue,&Olien)在一篇名为《大众媒介流动和知识差别的增长》(Mass Media Flow and Differential Growth in Knowledge)的论文中提出。
该论文的作者是这样阐述知识沟假说的:随着大众媒介对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将比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
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PP.159—160)。
图12.1大致演示了知识沟假说。
图中,整个象限从左到右代表时间的推移和信息的输入。
该假说预计,由于信息不断输入,社会经济地位高和低的人均能增进知识,但是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将获得更多的知识。
这就意味着,富人与穷人之间的相对知识沟将会扩大。
蒂奇纳·多诺霍和奥里恩指出,在人们总体上比较感兴趣的领域,如公共事务和科技新闻方面,知识沟特别容易出现。
而在与某种特定兴趣有关的领域,如体育和园艺方面,知识沟出现的可能性就较小。
知识沟假说的作用方式为零检验知识构假说,蒂奇纳、多诺霍和奥里恩(1970)认为,可以用下面两种方式来表达知识沟假说:.在一段时间内,在媒介对某个话题做过大量宣传之后,教育水平较高的人将比教育水平较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吸取该话题的知识。
在特定时间里,较之未大量宣传的话题,在媒介大量宣传的话题上,所获知识与教育程度应该有更高的相关。
对于这个假说的两种表现形式,蒂奇纳及其同事提供了佐证。
首先,他们提供了一些时间趋向的数据。
图12.2就对美国舆论研究所几次收集的数据做了概括。
在4次不同的民意测验当中,研究人员问受访人:在不远的将来,人类是否能登上月球?在受教育水平不同的人之间,知识沟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其表现就在于,受过大学教育的受访人的登月信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迅速增强,比其他教育7k平的人要快得多。
对于知识沟假说的第二个表现形式,研究人员也找出了印证的数据。
这项检验表明,在特定时间里,较之未大量宣传的话题,在媒介大量宣传的话题上,所获知识与教育程度有更高的相关。
表l2.1列出了一项现场实验所得的部分数据,该实验与此项检验密切相关。
研究人员发给受访人两篇科技文章让其阅读,然后要求受访人回忆文章各说了些什么。
表中的相关总模式与知识沟假说吻合。
这也即是说,在每一次的情况下,对媒介大量宣传的话题的理解与教育程度的相关都比对未大量宣传的话题更高。
一个例子也许能帮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这个问题。
4种比较之一针对的是第一篇关于医学和生物学的文章。
在这项比较中,对传播量较大的话题,教育程度与对文章理解程度间的相关为.109。
这个相关值较传播为小的话题的相关值.032来得大,这正是知识沟假说的作用方式所预测的结果。
表12.1在两个总领域中教育程度与对科技文章(其题宣传程度不同)理解的相关性可能导致知识沟的原因知识沟的假说何以见得是正确的呢?蒂奇纳、多诺霍和奥里恩(1970)列出了5种理由:1.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和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在传播技能上是有区别的。
他们的受教育水平通常存在差异,而人们基本的信息处理工作如阅读、理解、记忆等均需靠教育打下基础。
2.在已存的信息数量或先前获得的背景知识等方面也存在差异。
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基于其所受的教育,可能对某个问题早有了解,或者也可能通过以往的媒介接触而对此有更深入的了解。
3.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可能有更多的相关社会联系。
也就是说,这类人可能与同样接触公共事务和科技新闻的人们有交往,并且可能与他们就此类问题展开过讨论。
4.选择性接触、接受和记忆的机制也可能在发挥作用。
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可能找不到与他们的价值观和态度相一致的涉及公共事务或科技新闻的信息,或者他们只是对此类信息兴味索然。
5.大众媒介系统自身的本性就是为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而用的。
印刷媒介上的许多公共事务和科技新闻以及印刷媒介本身就是以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的兴趣和口味为取向的。
在公共事务方面的知识沟研究者收集的一些其他类型的资料也证实了知识沟假说。
知识沟假说的一个预言是,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比经济地位较低的人更可能接触某类特定的信息(特别是关于公共事务和科技新闻的信息)。
图l2.3展示的是收听罗斯福总统一次重要演讲的听众的社会经济地位细分图。
这一柱形图表明,所处的经济地位越低,收听这一演讲的听众的数量也随之减少。
这幅图本身已经为知识沟假说提供了一些依据。
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较少去听演讲,因此对该演讲的内容也就不甚了解。
总统竞选的辩论通常都是大选活动最精彩的部分,比如l996年总统宝座的角逐者克林顿(Bill Clinton)和多尔(Bob Dole)之间的辩论,或者如副总统候选人戈尔(A1 Gore)和肯普(Jack Kemp)之间的辩论。
由于辩论所具有的戏剧性、刺激性和独特性,这些辩论有可能克服影响人们参与选举活动的选择性接触和冷淡态度。
辩论有多种效果,但最直接的效果就在于增进了受众对总统候选人在各个问题上所持立场的了解。
不过,有关1976年总统选举的研究表明,最愿意观看大选辩论的人往往就是较积极参与政治的人,而且这类人通常都是受教育水平较高的人(Bishop,Oldendick,&Tuchfarber,1978)。
研究结果表明,这些辩论的结果使得原来知识富有的人更加富有,而知识贫乏的人更加贫困。
换言之,这些结果支持了知识沟扩大的假说。
格里芬(R.J.Gfiffin,1987)在威斯康星州的西艾利斯市就能源问题做过一项固定样本的研究,在该研究中也有支持知识沟的证据。
研究者发现,受教育水平较高的人主要是从报纸的能源报道中获知能源问题的知识,而受教育水平较低的人则主要是从电视上有关能源的广告节目中了解能源问题。
这一发现提议,对于能源或类似的复杂问题,信息活动的策划者有必要针对不同的受众选择不同的媒介。
城市里贫困家庭的孩子(Ball&Rogatz.P.209)。
第一年的报告还声明,《芝麻街》节目有助于缩小优势儿童与弱势儿童之间的知识沟(P.358)。
不过,对该节目的观众测试结果作过进一步研究的其他研究人员对这一结论提出了质疑。
对该项结论的最主要的挑战来自《重游(芝麻街)》(“Sesame Street”Revisi-ted.Cook et al.,l975)一书。
学者库克(Thomas Cook)及其同事对《芝麻街》制片人收集的节目评估数据作了充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具有挑战性的反驳意见。
其中有一组数据分析的是每户家庭中家长文化程度的高低与收看《芝麻街》节目多少之间的关系。
图l2.4显示的是l971年的一些数据,就是在过去的3个月里,每周至少收看一次《芝麻街》节目的家庭根据家长文化程度排列百分比的情况。
这些情况都呈现出一个有规律的模式:家长的文化程度越高,家庭收看《芝麻街》节目的次数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