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研究

合集下载

Drnyei的二语学习动机自我系统理论概述以及意象干预手段

Drnyei的二语学习动机自我系统理论概述以及意象干预手段

2019年28期总第468期ENGLISH ON CAMPUSDörnyei的二语学习动机自我系统理论概述以及意象干预手段文/孟 瑶一、背景不论是教师还是语言研究者都认同,第二语言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学习动机是二语习得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它将有助于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的长期成功。

加拿大学者Gardener 和Lamber 指出二语学习有两个关键的决定因素,一个是语言天赋,另一个是学习动机。

也就是说,外语学习者能否成功掌握一门新语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学习动机。

更确切地说,动机是启动二语学习的主要动力,同时,它也是漫长而烦琐的学习过程得以持续的动力。

如何激发二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一直是学者和语言教师所关心的问题。

近年来,意象在激励二语学习动机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个特色领域,许多出版物和文章都对这一应用进行了测试和验证,结果证实了意象干预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Magid和Chan创新并第一个在二语动机项目中应用意象干预,成功地激励了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

本文研究旨在简述二语学习动机自我系统理论(L2MSS)的相关变量(理想自我、应该自我、对英语学习的态度、预期努力、目标和动机发展的正/负变化),以及简述被多个实验所证实有效增加学习动机的意象干预手段和方法。

二、二语学习动机自我系统理论与意象干预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研究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的主要话题之一。

Dörnyei和Ushioda将二语动机分为四个历史阶段:社会教育时期(如综合性动机和工具性动机),认知理论发展时期(如自我决定理论),过程决定论时期(即可能的自我)和最新的社会动态发展时期(即二语学习动机自我系统理论)。

本文所运用的理论框架为二语学习动机自我系统理论。

二语学习动机自我系统理论,由英国学者Dörnyei在 Markus 和Nurius所提出的可能自我的理论(Possible selves theory)基础上修改并提出。

关于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研究

关于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研究

关于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研究二语自我动机系统(L2 Motivational Self System)是指个体在学习第二语言时,涉及到的自我概念、自我认同和自我评价等各个因素的综合系统。

它主要由自我动机、自我认同和自我评价这三个核心部分构成。

自我动机是指学习第二语言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对个体行为产生影响的动机因素。

内在动机是指个体对于语言学习的内在兴趣和乐趣,以及获得自我成就感的动机。

外在动机是指个体受到外界奖励和惩罚等外在因素的影响,驱使个体去学习第二语言。

自我动机决定了个体在学习第二语言时的积极性和投入程度。

自我认同是指个体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与目标语言和目标语言社区进行认同和接纳的程度。

个体的自我认同程度影响了个体对目标语言学习的态度和动机。

如果个体具有高的自我认同水平,他们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第二语言;相反,如果个体对目标语言和目标语言社区产生了认同障碍,他们就会更加消极被动地对待学习第二语言。

自我评价是指个体对自己在学习第二语言方面的能力和表现的评价。

个体对自己的自我评价会影响个体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如果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并且对自己的进步和成就进行积极评价,他们就会更加有动力去学习第二语言;相反,如果个体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和否定,他们就容易失去学习动力。

基于上述理论,研究者们开展了一系列探索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实证研究。

研究者们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调查了学习者的自我动机、自我认同和自我评价等方面的情况。

研究结果表明,个体的自我动机、自我认同和自我评价等因素对其语言学习的动机和学习效果有着显著影响。

研究者们还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教师对学生自我动机系统的激励作用。

他们发现,教师的积极反馈、激励和支持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而教师的消极反馈、批评和压力则容易阻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对于教师来说,了解学生的自我动机系统,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他们的语言学习效果。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一、概述1. 二语学习动机的重要性在全球化日益加速的今天,二语(第二语言)学习已成为个体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这二语学习动机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动机是驱使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力量,它直接影响着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学习策略以及学习效果。

二语学习动机是激发学习者持续学习的关键。

动机强的学习者往往对二语学习抱有浓厚的兴趣,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掌握这门语言。

他们更可能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努力寻找各种学习资源和机会来实现这些目标。

相比之下,缺乏动机的学习者则可能在学习过程中轻易放弃,难以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二语学习动机有助于学习者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

在学习二语的过程中,学习者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如语言障碍、文化差异等。

这时,动机强的学习者更可能保持积极的心态,坚持不懈地克服这些困难。

他们更可能寻求帮助、调整学习策略或改变学习方法,以应对学习中的挑战。

二语学习动机对学习者的长远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个具有强烈学习动机的学习者不仅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更能够在未来的职业和生活中受益。

他们更可能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更有可能在国际化的环境中脱颖而出,实现个人和职业的成功。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二语学习动机的重要性,并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和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及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我们可以帮助学习者建立强烈的二语学习动机,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2.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的提出背景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的提出背景,深深植根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演变历程中。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地位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学习第二语言。

传统的二语习得理论在解释学习者的动机和行为时,往往忽视了学习者自身的心理因素和主观体验,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在这样的背景下,加拿大学者Dornyei和Ushioda于2009年提出了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

关于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研究

关于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研究

关于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研究二语自我动机系统是指个体在学习第二语言时所激发的、与其内在动机和目标相关联的心理动力机制。

它是指个体在学习中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涉及到个体对学习的态度、动机和行为等方面。

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研究旨在揭示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的动机形成、维持和变化机制,从而为二语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研究起源于浸入式学习环境的探讨。

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研究者发现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个体对学习的动机和参与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因而提出了浸入式学习环境对二语习得的积极影响。

此后,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概念逐渐被引入研究领域,研究者开始关注学习者自身的主观体验、动机和意愿,以及这些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

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三个构面:自主性、目标取向和动机。

自主性指个体在学习中的自主选择和决策能力,包括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和自我规划等方面。

目标取向则涉及个体对学习目标的认识和设定,包括绩效目标、任务目标和理解目标等。

动机则是个体对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包括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个方面。

在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研究中,研究者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研究者探讨了个体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的动机形成机制。

他们认为个体的动机受到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内部因素包括个体的兴趣、态度和价值观念等,外部因素包括学习环境、教学方法和教师的影响等。

研究者关注了个体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的动机维持机制。

他们认为个体的动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因此需要不断地激发和维持学习者的动机。

研究者研究了个体在二语学习中的动机变化机制。

他们认为二语学习的动机会随着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对学习者的动机进行及时调整和干预。

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研究不仅对理论界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实践界有着积极的影响。

从理论上讲,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个体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的动机机制,可以为二语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关于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研究

关于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研究

关于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研究【摘要】二语自我动机系统是二语习得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成就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首先介绍了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概念,包括内在动机和外部激励等因素。

接着分析了影响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因素,包括个人特征、社会环境等。

进一步探讨了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模型和测量工具,以及相关的实证研究。

最后总结了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启示,指出重视学习者的内在动机对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为深入探讨二语自我动机系统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更好地理解二语自我动机系统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作用,为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理论研究、概念、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测量工具、实证研究、启示、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研究背景主要可以追溯到教育心理学和二语习得领域。

自我动机是指个体内在的动力和愿望,驱使其实现个人目标和意愿的心理机制。

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学习者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往往需要强大的自我动机来支撑。

研究二语自我动机系统对于理解学习者的动机及其对学习行为和成果的影响至关重要。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跨文化交流的增多,学习第二语言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许多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如语言障碍、文化差异等,这些因素往往会对学习者的自我动机产生影响。

研究二语自我动机系统有助于揭示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的动机变化和发展规律,从而为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通过深入探讨二语自我动机系统,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学习者的动机构成和变化,进而制定更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促进他们的语言学习效果。

1.2 研究意义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促进二语学习者的学习动力、增强学习效果以及提高学习成就具有积极的作用。

了解二语自我动机系统可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动机,从而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全球化背景下的二语动机研究新进展——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的理论视

全球化背景下的二语动机研究新进展——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的理论视

当学生 的 “ 学” 取代老师 的“ 教” 逐 渐 成 为 二 语/  ̄ ' l - 语 教学研 究 的中心 . 则影 响二 语 习得/ 教 学 的
通 过对 在加 拿大 的 以英 语为母 语 的法 语 学 习 者 的
研究 。 从 社会 心理 学 角度 提 出 了著 名 的工具 型学 习 动机 ( i n s t r u me n t a l m o t i v a t i o n ) 和 融 合 型 学 习 动 机
自我 、 应 该二 语 自我和二语学 习经验三 个层 面组 成。该理 论强调 了学习者作 为个体 的独特 性 , 同时也体现 了二语动 机的动
态过 程 。 文 章 最后 给 出 了一 些教 学 方 面 的 启 示 。 关键词 : 二 语 习得 ; 二 语 动机 ; 二 语 动 机 自我 系统
提 出. 学 习语言 的兴 趣是 由对 另一 语 言社 区 的情 感
问题 。 答案 的准确 率 高 , 在 参 与 的 过 程 中也 更 能 获
要 的语 言 学 习 动 机 , 与 语 言 成 绩 的 联 系 最 为 密 切[ 1 . 3 I 4 ] 。许多研 究 也 表 明 , 具 有 融 合 型 动 机 的学
生会 充分 利用 一切 机会 。 在课 堂 上更 为踊跃 地 回答
6 0年 代兴 起 的二语 习得 ( S L A) 的研 究 。 L a m b e r t 『 2 ]
— —
二 语 动 机 自我 系统 的 理 论视 角和教 学启 示
蒋绍 君
( 绍兴文理学 院 元 培学院 , 浙江 绍兴 3 1 2 0 0 0 )

要: 随着全球化及英语作 为世界通 用语 地位的建立 , 传统的二语动机领域 的很 多概 念 , 如 融合型动机 等 , 正在 失去

自我系统理论:二语学习动机理论的新发展

自我系统理论:二语学习动机理论的新发展

自我系统理论:二语学习动机理论的新发展摘要:二语动机能够促进语言学习,给语言学习提供持久的动力,是二语学习过程中一项重要因素。

心理学家Dornyei提出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深层挖掘了学习者二语动机的成因,对外语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二语动机方面最新的理论成果。

目前该理论已日趋完善。

关键词: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发展在二语习得领域里对动机研究最具影响力的当数加拿大著名学者R.C.Gardner和他的同事们。

以加拿大学习者法语学习动机研究为基础,Gardner和Smythe提出了一个二语学习社会教育模式,试图解释某些个体差异变量(智力、语言能力、焦虑和动机)在影响二语学能方面的作用。

这一模式整合了Carroll模式的几个方面,使lambert提出的理论公式更正式,并得到扩展。

自Gardner&Lambert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二语学习者的动机进行研究后,学习动机研究已经成为二语教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英语的日渐国际化,Gardner理论中的“综合性动机”这一核心思想受到了挑战。

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人们发现在多元文化逐渐盛行的今天,已经很难找到一个真正的目的语社团了。

随着移民现象的增多,英语慢慢演变成为一门“世界语言”,说英语的人不再是单纯的“本族语”者了,学习者实际上已经很难找到真正以英语为母语的社团了。

英语使用的日益全球化使得传统的融入性动机概念很难再有力地解释许多以英语为外语的学习者动机。

研究者(Yashina,2002;Lamb,2004)认为此类学习者的动机已经不再只是对以英语为母语的目标语群体的兴趣,而是对以英语为共同体的全球性共同体的态度。

Ushioda(2006)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这一全球性共同体并非特定的外部参照群体(externalreferencegroup),而是作为该共同体成员的学习者自身的部分内部表征(internalrepresentation),动机研究者因此有必要重视对学习者自我与认同的研究。

关于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研究

关于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研究

关于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研究二语学习动机一直是第二语言习得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

自2005年以来,二语学习者的动机一直是许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特别是在二语习得领域,学习者的自我动机系统对于他们的习得进度和成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系统地探讨二语学习者的自我动机系统的相关理论,并阐述其在二语习得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需要了解二语学习者的自我动机系统的定义。

自我动机系统是指学习者内在的、个体主体性的学习动机状态。

它是由学习者的信念、价值观、态度、期望和标准等因素构成的,这些因素都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产生影响。

自我动机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它随着学习者的认知、情感和社会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和调整。

在研究二语学习者的自我动机系统时,有三个重要的理论模型需要被考虑。

第一个模型是戴维斯(1994)提出的自我动机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自我动机是学习者对目标的期望和希望以及他们对目标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的信念的结果。

在这一理论中,自我动机被分为情感动机和认知动机。

情感动机包括学习者对目标的情感投入,认知动机包括学习者对目标的认知评价。

第二个理论模型是戴克曼和瑞安(2000)提出的自我决定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学习者的自我动机受到三种基本的心理需要的影响:自主性、能力和关系。

学习者如果能够满足这些心理需要,就能产生更强的自我动机。

第三个理论模型是加德纳(1987)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认为,学习者的自我动机受到他们的智能类型和个性特征的影响,不同类型的智能和个性特征会对自我动机产生不同的影响。

二语学习者的自我动机系统的形成也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比如教学环境、教学法和社会文化因素等。

教学环境对学习者的自我动机系统产生影响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增加学习者对目标的信心和信念;另一种是调节学习者对目标的情感投入。

教学法对学习者的自我动机系统的影响体现在它是否能够提供学习者主动参与、自主选择和自我激励的机会。

D·rnyei的二语学习动机自我系统理论对外语学习的启示

D·rnyei的二语学习动机自我系统理论对外语学习的启示

D·rnyei的二语学习动机自我系统理论对外语学习的启示摘要:动机是学习外语的动力,能够给语言学习提供持久的动力支持,是决定外语学习成败的关键因素。

D·rnyei的二语学习动机自我系统理论从心理学的角度深层挖掘了学习者二语动机的成因,能够使外语学习达到更好的效果,并对外语教学产生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外语学习启示一、引言随着英语学习研究的重点由教转移到了学,学习者因素逐渐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不同的学习者在学习速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成就方面有很大的差异。

学习者因素包括语言学习信念、情感因素、动机、年龄、语言学能、认知方法以及学习策略等。

其中,二语动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因素,它能够促进语言学习,而且是语言学习中决定成败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Amold 2000)。

高动机的学习者往往持续努力的时间更长,热情更高,取得的成就也更大。

对自己期待更高的学习者在遇到困难时也会较其他学习者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更持久的耐力,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二语动机(L2MSS)和自我系统理论对外语教育的启示自Gardner & Lambert(1959)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二语学习者的动机进行研究后,学习动机研究已经成为二语教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动机是第二语言学习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具体的教室情景、具体的学习过程,动机研究对外语教学有诸多启示,尤其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动机策略的系统发展能够应用于激发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动机;(2)自我激励策略的形成能够使二语学习者自我调控其情感因素,这些情感因素反过来能够促进其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主观参与。

早在2001年, D·rnyei (2001)就提供了一个教学方案,这个方案包含四个层面:第一,创造基本的能激发动机的环境;第二,激发学生的初始动机;第三,维持并保护学习动机;第四,鼓励积极的反思型自我评价。

这些激发动机的各个层面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具体的激发动机策略和技巧,如使教学材料与学习者紧密相关、帮助学习者设定特定的学习目标、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满意度等等。

关于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研究

关于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研究

关于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研究引言二语自我动机系统是指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自发地采取行动以达到其学习目标的一种心理系统。

在二语习得研究中,自我动机系统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影响学习者的动机水平、学习策略的选择以及语言学习的成效。

本文旨在探讨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研究,探讨其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作用及影响因素。

一、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框架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框架最早由加拿大心理学家戴科斯特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

戴科斯特认为自我动机系统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自己的目标、期望和信念的调节,形成一种自我调控、自我激励的心理系统。

自我动机系统包括了自我决定和自我调节两个方面。

自我决定是指学习者对于学习行为的目标、价值和意义的认知和确定,而自我调节是指学习者在实际学习行为中,通过对自己的动机、兴趣、情感和认知的调节,激发学习行为的动力和持久性。

二、自我动机系统在二语学习中的作用自我动机系统在二语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我动机系统可以影响学习者的动机水平和动机稳定性。

在二语学习中,学习者的兴趣、动机和期望是非常重要的,它们会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

一个积极的自我动机系统可以帮助学习者建立起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从而更加努力地投入学习。

自我动机系统还可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策略的选择和运用。

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需要通过不同的学习策略来促进语言知识的获取和运用。

一个积极的自我动机系统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选择和使用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成果。

自我动机系统还可以影响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成效。

通过对自我动机系统的调节和激发,学习者可以更加有效地习得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能力。

三、自我动机系统的影响因素自我动机系统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个体因素是决定自我动机系统的重要因素之一。

学习者的性格、情感、动机、认知等个体因素都会影响其自我动机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一个性格外向、乐观的学习者更容易形成积极的自我动机系统,从而更加努力地投入学习。

从二语动机自我系统(L2MSS)的角度探讨中国研究生学习英语的动机

从二语动机自我系统(L2MSS)的角度探讨中国研究生学习英语的动机

从二语动机自我系统(L2MSS)的角度探讨中国研究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摘 要:在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过程中,动机在第二语言习得(SLA)中的重要作用被广泛认可。

它为第二语言学习提供了主要动力,也为维持漫长而乏味的学习过程提供动力。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L2MSS)是由Dörnyei提出的动机理论,为探索这一重要领域提供了指导。

本研究的重点是基于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探讨在英国某大学学习对外英语教学专业(TESOL)的中国研究生学习英语的动机。

本研究采用了半结构式访谈来收集六位参与者英语学习动机的定性数据。

研究显示,理想二语自我、应该二语自我和二语学习经验都对他们的英语学习动机产生了影响。

本研究的三个研究问题使我们对他们学习英语的动机有了更深的了解。

关键词: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外英语教学;研究生作者简介:汤昕(1998.09-),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英语语言文化学院,硕士,研究方向:学习动机,二语习得等。

一、概述如今,语言学习者的动机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动机因不一致性和流动性而成为第二语言习得领域的研究热点。

心理学家Dörnyei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L2MSS)理论重新定义了二语动机的概念,以关注动机与当代自我和身份理论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它为L2MSS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因为以前很少有人专门针对在英国读TESOL的研究生开展研究。

此外,本研究将有助于国外就读TESOL的学生对动机和英语学习的理解,若以后他们成为英语老师,也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教学中注意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另外,本研究也有助于在国内就读英语教育等相关专业的学生了解国外读TESOL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看法,对不同的人生选择进行对比,更好地完善自己。

2005年,Dornyei提出了一种新的二语动机理论,即二语动机自我系统,这也是本研究应用的预定理论框架。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包含三个方面:理想二语自我(Ideal L2 Self):指的是学习者的理想自我形象。

一位成功英语学习者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个案研究

一位成功英语学习者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个案研究

2392020年36期总第528期ENGLISH ON CAMPUS一位成功英语学习者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个案研究文/贾玉杰析成年学习者的叙述,从一个较新的视角研究二语学习动机;第二,研究对象是一位非常成功的英语学习者,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他对自己的英语学习过程有更多的认识。

3. 数据收集与分析。

本研究尽可能多渠道搜集丰富的质性数据,包括叙事访谈、日志和资料搜集等,以便后期进行三角验证。

共进行了六次录音访谈,每次访谈中,Tom围绕三个主要话题叙述自己的英语学习经历:最早接触英语的经历;决定成为英语教师的原因,及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想要分享的经历。

平均每次访谈约30分钟。

Tom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写了5篇日志,此外,笔者还经过Tom的同意获取了其部分朋友圈中与英语学习相关内容。

出于可信度和伦理因素考虑,笔者请Tom阅读了所有访谈记录。

收集的质性数据中,许多与学习动机相关的序列被识别出来,均是在Tom的描述中自己涌现出来的,在访谈中没有问关于英语学习动机的具体问题。

发现和讨论1. Tom的“理想二语自我”。

Tom从七年级开始上英语课,尽管此前他从未接触过英语,但有趣愉快的课堂经历使他很快产生了学习英语的动机。

“当我拿到第一本英语书,听老师说着流利的英语时,我发现这简直太新颖有趣了。

学习英语就像娱乐,我非常享受这个过程。

”这种动机就是Deci和Ryan所称的内在动机,即人们为了体验快乐和满足而追求一项任务,这与二语动机自我系统模型中积极的二语学习体验吻合。

Tom的动机因遇到了榜样得到了加强,他的榜样就是他第一位英语老师。

“我的第一位英语老师是一位优雅博学的女士。

她的发音很美,知道很多关于世界的事,我当时觉得我也想这样,简直太酷了。

那时候我真的很佩服她。

”与她的相遇帮助Tom形成了自己的理想二语自我。

Tom讲述了自己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想象将来有一天去英国旅游。

“一本教科书里有白金汉宫的照片。

我当时觉得那像童话故事里的地方,如果有一天能去那里该多好。

高中学生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外语焦虑和交际意愿的相关性研究

高中学生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外语焦虑和交际意愿的相关性研究

在中介效应分析中,我们发现外语愉悦在二语坚毅与交际意愿之间起到了部 分中介作用。这意味着,二语坚毅不仅可以直接影响交际意愿,还可以通过提高 外语愉悦来增强交际意愿。相反,焦虑在二语坚毅与交际意愿之间起到了完全中 介作用。这意味着,焦虑不仅可以直接抑制交际意愿,还可以通过降低外语愉悦 来抑制交际意愿。
结论
本次演示对外语二语学习动机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通过分析已有研究,可以 发现学习动机是影响外语二语学习成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 习者表现出不同的动机类型和特点。然而,研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空白,需要 未来的研究加以解决和拓展。为此,研究者可以尝试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习 者动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并拓展研究对象和方法,从而为提高外语二语教学质 量提供更多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是指个体在二语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动机信念和目标,包括 成绩动机、趋利避害动机和自我效能力动机。这些动机信念和目标对二语学习者 的行为和成果具有重要影响。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某项任务 的信念,它在二语学习中对学习者的态度和表现起到关键作用。
语言焦虑
语言焦虑是指二语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焦虑和恐惧感。这种焦虑 感可能来源于学习者对语言表达和理解的担忧,也可能是对他人评价的恐惧。语 言焦虑对学习者的学习成果具有消极影响,可能导致学习者动力下降,进而影响 其学习表现。
动机研究成果
通过对已有研究的分析,可以发现外语二语学习动机主要包括以下类型:兴 趣动机、自我提升动机、任务动机等。其中,兴趣动机是最为常见的学习动机, 它源于学习者对目标语言的浓厚兴趣。自我提升动机则是指学习者希望通过掌握 目标语言来提升自身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任务动机则是指学习者受到外界任务 或压力的影响而努力学习。这些动机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但总 体上都对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成效产生积极影响。

关于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研究

关于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研究

关于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研究引言二语习得一直是应用语言学和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

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自我动机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自我动机系统是指一个综合的自我动机体系,它包括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的因素,能够影响其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调节和行为表现。

关于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相关理论出发,探讨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概念及相关理论自我动机是指个体在行动的过程中主动调动和维持内在的动机,以达到自身的目标。

二语自我动机系统是指学习第二语言的人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一套自我动机体系,它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以及最终的学习成就。

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形成和运作受到多种心理因素的影响,比如情感、动机、人格特质等。

在相关的理论中,有几种重要的理论框架值得关注。

1. 成就目标理论成就目标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达芬·麦克雷托,哈罗德、阿特金斯等学者共同提出的,它认为个体在学习中会形成不同的目标取向,包括任务取向和自我取向。

任务取向的学习者将更关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和成长,而自我取向的学习者则更关注结果和表现。

在二语学习中,不同的成就目标会影响学习者的情感体验和自我动机。

2. 自我决定理论自我决定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迈克·瑞安和理查德·迪西提出的,它认为人类的行为受到三种基本的需求驱动,包括自主性、联接性和能力。

在二语学习中,学习者的自主性程度、与他人的联系以及自身的能力感受都会对其自我动机产生影响。

3. 需求成就理论需求成就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大卫·麦克莱兰提出的,它认为人类的需求包括成就需求、权力需求和归属需求。

在二语学习中,学习者追求学习成就、希望在语言学习中获得一定的权力和地位、以及期待与其他学习者形成紧密的群体联系,这些需求会直接影响其自我动机的产生和发展。

二、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对于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关于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研究

关于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研究

关于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研究二语自我动机系统是指学习者内在的动机和外部的动机相互作用的一个系统,它对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成就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基础、构成因素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并探讨二语自我动机系统在语言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自我决定理论和成就目标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由心理学家瑞安和迪西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它认为人们的自我动机来自内在需求和外在激励的相互作用,而这种内在需求主要包括自我认同、自主性和能力感。

成就目标理论则强调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目标取向,分为任务取向和自我取向,任务取向的学习者更注重学习过程中的成长和学习本身的乐趣,而自我取向的学习者则更注重与他人的比较和竞争。

二语自我动机系统将这两种理论进行了整合,认为学习者的自我动机来自于内在的需要和外部的激励,并受到个体的成就目标取向的影响。

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由多个构成因素组成,主要包括自主性、归因信念、学习目标、情绪调节和自我调节等。

自主性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决定和自我管理能力,它与自我决定理论中的自主性需求相对应。

归因信念则是学习者对于自己能力的信念和对于学习成绩的归因方式,这直接影响了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行为。

学习目标则包括任务目标和自我目标,它们对学习者的情绪调节和自我调节起着重要的影响。

情绪调节是指学习者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所表现出的积极情绪,它与成就目标理论中的任务取向密切相关。

自我调节则是指学习者对于学习过程的监控和调节能力,它与成就目标理论中的自我取向相关。

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学习者自身特点、学习环境和学习任务等。

学习者自身特点包括性格、能力、动机和学习经历等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学习者的自主性、归因信念和学习目标等构成因素。

学习环境则主要指学习者所处的教育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这些环境对学习者的情绪调节和自我调节起着重要的影响。

关于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研究

关于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研究

关于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研究二语自我动机系统是指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动机状态。

动机是指学习者内在的或外在的力量,驱使他们参与到学习中,去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自我动机则是指学习者内部自我调节动机的能力,能够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地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

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研究主要包括自我决定理论、成就目标理论和调节焦虑理论等。

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学习者的动机来源于自主性、能力感和关系。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内在的满足感、自主性和能力感,就能够激发和维持自己的学习动机;成就目标理论认为,学习者的动机受到他们的目标导向和任务取向的影响;调节焦虑理论则指出,焦虑情绪会对学习者的自我调节动机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学习效果。

在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研究中,也有一些实证研究得出了重要的结论。

学习者的自主性对于二语自我动机的实现和维持起着重要的作用;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能力提升,也会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而对于这些困难和挫折的应对方式和心理状态也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动机。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激发学习者的自主性和能力感,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

通过给学习者提供一些自主选择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中能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能力提升。

教师还可以采用一些积极的教学策略,帮助学习者处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减少他们的焦虑情绪。

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研究对于理解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机制,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深入了解学习者的内部动机状态,才能够有针对性地激发和维持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进一步深入研究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对于二语教学实践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于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研究

关于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研究

关于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理论研究引言自我动机是指个体内部的潜在动力,驱使他们完成某种任务或行为。

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自我动机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可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习成就。

在这篇文章中,将对二语自我动机系统进行理论研究,探讨其内涵及影响因素,为二语教学和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一、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内涵二语自我动机系统是指个体内部的自我激励和自我调节机制,影响其在二语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和态度。

在二语自我动机系统中,可以分为三个主要元素:目标取向、情感调节和行动规划。

目标取向是指学习者对自己的语言学习目标的认知和态度,情感调节是指学习者对语言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情感和情绪的调节能力,行动规划是指学习者对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计划和实施能力。

1.目标取向目标取向是二语自我动机系统的核心元素之一,包括目标设定和目标完成的动机。

在目标设定方面,学习者需要明确自己的语言学习目标,比如想要达到什么水平的语言能力、在何时能够达到目标等。

这些目标的设定对于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行为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目标完成的动机则指的是学习者对自己设定的目标的动机,包括学习者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付出的努力和行动。

研究表明,学习者对自己设定的目标越重视和认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动机和表现也会更好。

2.情感调节情感调节是指学习者对语言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情感和情绪的调节能力,包括情感认知和情感调节两个方面。

情感认知指的是学习者对自己的情感和情绪的认知和理解,比如对学习过程中的挫折、焦虑和成就感的认知。

情感调节指的是学习者对自己的情感和情绪进行调节和管理,使其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学习状态和行为。

情感调节能力的高低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成就有着重要的影响。

3.行动规划行动规划是指学习者对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计划和实施能力,包括计划制定和行动执行两个方面。

计划制定指的是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规划和安排,如何安排学习时间、如何安排学习内容等。

行动执行指的是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计划进行实施和执行,付出行动和努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动机能够促进二语学习者进行有效的学习并提供持久的动力,二语习得动机的研究已经成为二语教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着重阐述d??rnyei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产生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及其主要内容。

关键词: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基础
1.引言
自gardner & lambert (1959)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二语学习者的动机进行研究后,二语学习动机研究已经成为二语教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杨涛,李力,2010)。

尤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gardner动机理论的争议使二语学习动机研究进入一个多元化时代(武和平,2001)。

二语/外语研究心理学派的学者借鉴更广范围的心理学理论,在gardner等的经典动机模式基础上发展出一些“扩展模式”。

其中,英国心理学家d??rnyei的研究最为引人注目。

在梳理本学派传统、借鉴社会文化学派成果的基础上,d??rnyei (2005)将一些影响重大的二语习得理论与自我认同理论联系起来,提出了二语动机自我系统。

本文将着重阐述该理论体系产生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及其主要内容。

2.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的基础
2.1可能自我和未来自我导向理论
自我概念一般被认为是通过自己对现实中的自我进行分析而得出的对于自我的总结性论断,它是个体对当前自我的看法。

而可能自我是个体未来状态下的某种自我表现,包括思想、形象和理念,它是个体未来目标和志向的表现(d??rnyei, 2005)。

可能自我的概念是由markus和nurius(1986)提出的,他们将可能自我定义为“个体对于自身未来愿意成为什么人,想要成为什么人,以及害怕成为什么人的想法”,也就是自我怎样通过设立目标和期望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根据markus和nurius的定义,可能自我是人们对尚未实现的可能性的一种概念化,比如希望、愿望和幻想。

从这方面来看,可能自我是一种未来自我导向。

可能自我是抱负和动机的认知表现,是动机和自我概念之间的纽带,有助于动机的产生与维持。

概括起来,它用两种方式影响个体的动机:(1)为积极自我提供明确的奋斗目标,避免消极自我;(2)为个体实现目标的行动提供能量。

它的影响方式取决于个体对自身的评价:消极的自我评价导致个体出现逃避动机,力图避免恐惧自我出现;积极的评价激发个体的动力,有助于实现希望自我。

2.2自我差异理论
d??rnyei(2009)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借鉴了人格心理学中“自我不一致”和“自我导向”理论。

higgins等人(1987)首先定义了三种自我,分别为现实自我、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

现实自我指个体自己或他人认为个体实际具备的特征的表征;理想自我指个体或他人希望个体理想上应具备的特征的表征;应该自我指个人或他人认为个体有义务或责任应该具备的特征的表征。

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被称为自我导向或自我标准。

在这三种自我基础上,就产生了自我差异的概念。

自我差异指现实自我和自我导向之间的差距。

自我差异理论认为,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是引导现实自我的标准,当现实自我与这些标准有差异时,就会产生要减少这种差异的动机,这种动机推动着人们以达到与现实自我相关的自我标准相匹配的状况。

d??rnyei认为(2009),higgins的理想自我就是一种积极的可能自我,而且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自我不一致理论对于动机研究上极具应用价值,更适合用来解释个体动机的变化过程。

3.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的主要内容
在可能自我和自我差异理论的基础上d??rnyei(2009)建立了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该理论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1)理想二语自我,指与二语相关的理想自我部分。

如果我们
想成为的理想自我是针对某种二语学习的,自我就能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缩小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

(2)应该二语自我,指人们相信自己为了避免负面结果的产生而应该具有的那些特征。

(3)二语学习经验,指与具体学习情境相联系的动机,如教师、课程设计、班级小组和前期学习经历所带来的影响。

这三层内容共同形成了对二语习得动机进行解释的新的理论框架,其基本假设是:“如果熟练使用目标语是学习者理想自我或应该自我组成部分的话,他就会具有学习目标语的强烈动机,因为学习者具有消除现实自我与可能自我之间差距的心理愿望”(d??rnyei, 2009)。

近年的实证研究已经初步证明了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的有效性。

d??rnyei(2005)认为,当一个人说英语时,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不同的人,而事实上也经常表现得和平时不同。

在d??rnyei(2005)的理论模式中,理想中的语言自我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想象中的目的语社团的成员,其心理建构的一部分源自现实生活中说英语的社团,而另一部分则依靠我们的想象而建立。

根据心理学的自我理论,个体的可能自我并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因此英语学习者的理想和二语自我也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二语学习经历本身就是一个发展过程。

4.结语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的理论框架尽管还有待更充分的实证检验,但是心理学派在这方向的努力,清晰地描述了英语学习动机的产生机制。

因此,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将有助于英语教师和学者考查英语学习者的社会心理和个人心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