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物质的分离(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氯化钠、纯碱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从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可知道: 氯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要获 得氯化钠晶体不宜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 而要采取蒸发溶剂的方法,所以夏天晒盐(蒸发 其中的溶剂)。而纯碱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 而显著增大,宜采用冷却饱和溶液的方法获得晶 体,所以冬天捞碱。 3.自然界中的水为什么都不是纯净的水? 因为水是很好的溶剂,各种可溶解性物质溶解到 水中,所以自然界中的都不是纯水。
一、固体分类
固体 晶 体
形状规则,有固定熔点。
非晶体
形状不规则,无固定熔点。
玻璃、塑料、蜡烛、松香等
概念 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 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
特点
举例 食盐、硫酸铜、金属等
二、物质结晶
1、概念 结晶是溶液中无法再溶解的固体物质从溶液 中析出的过程,析出的固体称为晶体。 2、方法 方法1:蒸发溶剂 例如:海水晒盐方法
一、固体分类 固体 晶体:形状规则,有固定熔点。 食盐、明矾、硫酸铜、金属等
非晶体: 形状不规则,没有固定熔点。 玻璃、塑料、石蜡、松香等 二、物质结晶 1、概念
结晶是溶液中无法再溶解的固体物质从溶液中 析出的过程,析出的固体称为晶体。
2、方法
方法1:蒸发溶剂 方法2:冷却热饱和溶液
3. 晶体形成方法的适用范围
结晶水合物 有些物质的晶体里没有结晶水,如食盐、硝酸 钾和硫酸钡。而很多物质都能生成结晶水合物, 如胆矾(五水硫酸铜)、石膏(二水硫酸钙), 它们都是常见的结晶水合物。很多结晶水合物 在室温下不太稳定,在干燥的空气里会失去部 分或全部结晶水,产生风化现象。相反,有些 晶体放在空气里,会逐渐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 变潮湿,直到在它的表面上溶解而成为饱和溶 液甚至稀溶液(如氯化钙、氯化镁和氢氧化 钠),这种现象称为潮解现象。
4、向饱和硫酸铜溶液中放入一小块硫酸铜晶体,条件 不变,静置几天后,硫酸铜晶体的变化是---------( D ) A.形状、质量都不变 B.形状不变、质量增大 C.形状不变、质量减少 D.形状改变、质量不变
5、将某氯化钠不饱和溶液保持在t℃下蒸发水分,则析 出晶体(m)与时间(t)的变化关系符合下列的图(B )
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和生长
1、配制70℃的硫酸铜饱和溶液。
2、制备硫酸铜小晶体。
(1) 准备一杯约50毫升温度在70℃左右的硫酸铜饱和 溶液,切勿在杯底留下杂质,若有浑浊现象,用脱脂棉 代替滤纸,趁热过滤,直到澄清为止。
(2) 静置、冷却、析晶。 在容器口盖上一张清洁的白 纸,再用棉花把烧杯围起来,静置一夜,温度缓慢下降, 析出硫酸铜小晶体。
第一课时
物质的结晶
自然界中的水如河水、井水、海水是否纯净? 它们溶解了多种溶质,属于混合物。 那么,我们如何从水中提取出这些溶质呢?
我们所吃的食盐是如何从海水中提炼出来的? 人们把海水引入盐田,经过风吹日晒,水逐 渐蒸发后,食盐就会结晶析出。
用放大镜观察食盐固体,外形有什么特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形状规则,呈立方体。
3.小晶体“长”成大晶体。
(1) 选晶:在晶体里选择几 颗几何形状完整的小晶体备用。
(2) 晶体长大:用线把1颗硫酸铜小晶体绑好,悬吊在 已准备好的一杯约50毫升70℃左右的硫酸铜饱和溶液里, 线的另一端系在玻璃棒上,静置过夜。如此反复操作几 次,晶体就越长越大,最后长成大块晶体。
1.影响结晶速度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1、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得到晶体的过程中(晶体中不 含结晶水),溶液中保持不变的是-----------------(B ) A.溶质的质量分数 B.溶剂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 D.溶解度 2、要想从食盐溶液中得到食盐晶体,可采取的方法是 -------------------------------------------------------------(A ) A.蒸发溶剂的方法 B.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C.倒掉部分溶液的方法 D.升高温度的方法 3、恒温下,将氯化钠饱和溶液蒸发部分溶剂,有氯化 钠晶体析出,此时 ------------------------------------( A ) A.溶液仍为饱和 B.溶质质量不变 C.溶质的溶解度变小 D.溶液变浓
探究:如何从常温下的食盐饱和溶液和70℃硫酸铜 饱和溶液中分别结晶出食盐晶体和硫酸铜晶体?
提供下列器材和药品: 器材:铁架台、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滴管、玻璃片、放大 镜 药品:常温下饱和食盐水、 70℃硫酸铜饱和溶液 提示:氯化钠和硫酸铜晶体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氯化钠 温度/℃ 硫酸铜
0 35.7
10 35.8
20 36
40 36.6
60 37.3
80 38.4
100 39.8
0
14.3
10
17.4
20
20.7
30
28.5
60
40
80
55
90
75.4
以上两种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有什么不同?
3. 晶体形成方法的适用范围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比较小 的固体物质,一般用蒸发溶剂 的方法获得晶体。
如食盐晶体形成等。 而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 的固体物质,一般用冷却热饱 和溶液的方法获得晶体。 如硝酸钾、硫酸铜晶体形成等。
事实上,人们从水溶液中提取物质时,通常是将 以上两种方法综合起来使用的,也就是先通过加 热使溶液浓缩(减少溶剂),再将溶液冷却(降 低温度),使溶液中的溶质结晶析出。 晶体的形成过程与物质的溶解过程是两个相反的 过程。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比较小的固体物质,一般用 蒸发溶剂的方法获得晶体。
而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固体物质,一般用 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获得晶体。
4. 结晶水合物
有些晶体在干燥的空气里会失去部分或全部结晶水, 产生风化现象。
有些晶体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湿,直到在它的 表面上溶解而成为饱和溶液甚至稀溶液,这种现象 称为潮解现象。
首先需要是过饱和溶液,才可以结晶。 搅拌速度不能快。
降温速率一定要缓慢才好。
2.影响晶体生长的因素有哪些?
晶种、温度、多次进行
1.过年家里来客人时妈妈泡了一杯很甜的糖水, 客人没喝完,等过了一段时间,就发现杯底有 白糖析出,小明问妈妈是否当时没搅拌?妈妈 说当时糖已经全部溶解,你认为现在析出的原 因是什么? 温度下降。 白糖的溶解度随温度下降而变小。 2.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 钠和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 试用你学过的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
1.配制一杯70℃的硫酸铜饱和溶液。利用滴 管吸取1滴硫酸铜饱和溶液,滴在凹穴玻片上, 如图所示。 2.仔细观察(用放大镜 或显微镜观察)有没有晶 体出现。 有晶体出现 这是利用了什么方法获得晶体? 方法2:冷却热饱和溶液 1.为什么冷却热饱和溶液可以得到晶体? 2.这两种方法是不是适合所有物质晶体的获得?
从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可知道: 氯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要获 得氯化钠晶体不宜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 而要采取蒸发溶剂的方法,所以夏天晒盐(蒸发 其中的溶剂)。而纯碱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 而显著增大,宜采用冷却饱和溶液的方法获得晶 体,所以冬天捞碱。 3.自然界中的水为什么都不是纯净的水? 因为水是很好的溶剂,各种可溶解性物质溶解到 水中,所以自然界中的都不是纯水。
一、固体分类
固体 晶 体
形状规则,有固定熔点。
非晶体
形状不规则,无固定熔点。
玻璃、塑料、蜡烛、松香等
概念 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 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
特点
举例 食盐、硫酸铜、金属等
二、物质结晶
1、概念 结晶是溶液中无法再溶解的固体物质从溶液 中析出的过程,析出的固体称为晶体。 2、方法 方法1:蒸发溶剂 例如:海水晒盐方法
一、固体分类 固体 晶体:形状规则,有固定熔点。 食盐、明矾、硫酸铜、金属等
非晶体: 形状不规则,没有固定熔点。 玻璃、塑料、石蜡、松香等 二、物质结晶 1、概念
结晶是溶液中无法再溶解的固体物质从溶液中 析出的过程,析出的固体称为晶体。
2、方法
方法1:蒸发溶剂 方法2:冷却热饱和溶液
3. 晶体形成方法的适用范围
结晶水合物 有些物质的晶体里没有结晶水,如食盐、硝酸 钾和硫酸钡。而很多物质都能生成结晶水合物, 如胆矾(五水硫酸铜)、石膏(二水硫酸钙), 它们都是常见的结晶水合物。很多结晶水合物 在室温下不太稳定,在干燥的空气里会失去部 分或全部结晶水,产生风化现象。相反,有些 晶体放在空气里,会逐渐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 变潮湿,直到在它的表面上溶解而成为饱和溶 液甚至稀溶液(如氯化钙、氯化镁和氢氧化 钠),这种现象称为潮解现象。
4、向饱和硫酸铜溶液中放入一小块硫酸铜晶体,条件 不变,静置几天后,硫酸铜晶体的变化是---------( D ) A.形状、质量都不变 B.形状不变、质量增大 C.形状不变、质量减少 D.形状改变、质量不变
5、将某氯化钠不饱和溶液保持在t℃下蒸发水分,则析 出晶体(m)与时间(t)的变化关系符合下列的图(B )
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和生长
1、配制70℃的硫酸铜饱和溶液。
2、制备硫酸铜小晶体。
(1) 准备一杯约50毫升温度在70℃左右的硫酸铜饱和 溶液,切勿在杯底留下杂质,若有浑浊现象,用脱脂棉 代替滤纸,趁热过滤,直到澄清为止。
(2) 静置、冷却、析晶。 在容器口盖上一张清洁的白 纸,再用棉花把烧杯围起来,静置一夜,温度缓慢下降, 析出硫酸铜小晶体。
第一课时
物质的结晶
自然界中的水如河水、井水、海水是否纯净? 它们溶解了多种溶质,属于混合物。 那么,我们如何从水中提取出这些溶质呢?
我们所吃的食盐是如何从海水中提炼出来的? 人们把海水引入盐田,经过风吹日晒,水逐 渐蒸发后,食盐就会结晶析出。
用放大镜观察食盐固体,外形有什么特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形状规则,呈立方体。
3.小晶体“长”成大晶体。
(1) 选晶:在晶体里选择几 颗几何形状完整的小晶体备用。
(2) 晶体长大:用线把1颗硫酸铜小晶体绑好,悬吊在 已准备好的一杯约50毫升70℃左右的硫酸铜饱和溶液里, 线的另一端系在玻璃棒上,静置过夜。如此反复操作几 次,晶体就越长越大,最后长成大块晶体。
1.影响结晶速度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1、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得到晶体的过程中(晶体中不 含结晶水),溶液中保持不变的是-----------------(B ) A.溶质的质量分数 B.溶剂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 D.溶解度 2、要想从食盐溶液中得到食盐晶体,可采取的方法是 -------------------------------------------------------------(A ) A.蒸发溶剂的方法 B.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C.倒掉部分溶液的方法 D.升高温度的方法 3、恒温下,将氯化钠饱和溶液蒸发部分溶剂,有氯化 钠晶体析出,此时 ------------------------------------( A ) A.溶液仍为饱和 B.溶质质量不变 C.溶质的溶解度变小 D.溶液变浓
探究:如何从常温下的食盐饱和溶液和70℃硫酸铜 饱和溶液中分别结晶出食盐晶体和硫酸铜晶体?
提供下列器材和药品: 器材:铁架台、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滴管、玻璃片、放大 镜 药品:常温下饱和食盐水、 70℃硫酸铜饱和溶液 提示:氯化钠和硫酸铜晶体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氯化钠 温度/℃ 硫酸铜
0 35.7
10 35.8
20 36
40 36.6
60 37.3
80 38.4
100 39.8
0
14.3
10
17.4
20
20.7
30
28.5
60
40
80
55
90
75.4
以上两种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有什么不同?
3. 晶体形成方法的适用范围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比较小 的固体物质,一般用蒸发溶剂 的方法获得晶体。
如食盐晶体形成等。 而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 的固体物质,一般用冷却热饱 和溶液的方法获得晶体。 如硝酸钾、硫酸铜晶体形成等。
事实上,人们从水溶液中提取物质时,通常是将 以上两种方法综合起来使用的,也就是先通过加 热使溶液浓缩(减少溶剂),再将溶液冷却(降 低温度),使溶液中的溶质结晶析出。 晶体的形成过程与物质的溶解过程是两个相反的 过程。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比较小的固体物质,一般用 蒸发溶剂的方法获得晶体。
而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固体物质,一般用 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获得晶体。
4. 结晶水合物
有些晶体在干燥的空气里会失去部分或全部结晶水, 产生风化现象。
有些晶体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湿,直到在它的 表面上溶解而成为饱和溶液甚至稀溶液,这种现象 称为潮解现象。
首先需要是过饱和溶液,才可以结晶。 搅拌速度不能快。
降温速率一定要缓慢才好。
2.影响晶体生长的因素有哪些?
晶种、温度、多次进行
1.过年家里来客人时妈妈泡了一杯很甜的糖水, 客人没喝完,等过了一段时间,就发现杯底有 白糖析出,小明问妈妈是否当时没搅拌?妈妈 说当时糖已经全部溶解,你认为现在析出的原 因是什么? 温度下降。 白糖的溶解度随温度下降而变小。 2.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 钠和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 试用你学过的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
1.配制一杯70℃的硫酸铜饱和溶液。利用滴 管吸取1滴硫酸铜饱和溶液,滴在凹穴玻片上, 如图所示。 2.仔细观察(用放大镜 或显微镜观察)有没有晶 体出现。 有晶体出现 这是利用了什么方法获得晶体? 方法2:冷却热饱和溶液 1.为什么冷却热饱和溶液可以得到晶体? 2.这两种方法是不是适合所有物质晶体的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