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困境儿童管理制度
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方案
![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44df5e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09.png)
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方案为了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健康成长,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我们制定了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方案。
本方案的指导思想是以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健全“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联动、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关爱保护体系,不断完善制度机制,加强家庭监护主体责任,确保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本方案的基本原则包括政府主导、部门共管,父母监护、家庭尽责,社会参与、全民关爱。
我们要将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作为政府重要工作任务,落实各园区、镇的管理责任,强化民政等有关部门的监督指导责任,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和救助保护机制,确保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我们的工作目标是建立全面的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体系,有效运行救助保护机制,遏制侵害留守儿童权益的事件,健全未成年人保护政策法规和制度体系,改善儿童的研究、生活、成长环境,提升安全保障和生活幸福感,增强全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意识,减少留守现象和困境儿童数量。
我们的主要任务包括全面开展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摸底排查,建立信息库,制定救助保护机制,加强家庭监护和委托监护的督促指导,发挥社会力量的积极作用等。
我们要落实各园区、镇的责任,加强各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详实完备、动态更新的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库,确保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得到妥善监护照料、亲情关爱和家庭温暖。
同时,我们要加强社会参与,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全社会关爱保护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良好氛围。
市教育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按照摸底排查口径,提供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信息和数据。
市公安局及其派出机构对园区、镇提供的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排查资料进行核实,并反馈市民政局和教育局。
建立完善的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其中包括:强化家庭监护责任。
父母应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义务和监护职责。
外出务工人员要尽量携带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或夫妻一方留家照料,暂不具备条件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亲属或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
小学“留守儿童”帮扶制度(三篇)
![小学“留守儿童”帮扶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ed9cb856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d2.png)
小学“留守儿童”帮扶制度是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所设立的一项帮助和保护措施。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长期在农村寄宿亲戚、邻居或祖辈家中生活的儿童。
他们通常面临着教育、心理、社交等多方面的困境。
小学“留守儿童”帮扶制度的目标是提供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和支持,确保他们能够获得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全面的发展。
该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 学校关怀:学校要设立留守儿童工作小组或专门负责留守儿童的班主任,负责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问题,并及时提供帮助和支持。
2. 学习辅导:学校可以组织专门的学习辅导班,帮助留守儿童提高学习成绩,并与他们的班主任、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儿童的学习进展。
3. 心理健康支持:学校可以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和心理支持,帮助他们解决情感问题,增强自信心和适应能力。
4. 社会交往培训:学校可以开展社会交往培训课程,帮助留守儿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社交能力。
5. 家长关怀:学校要与留守儿童的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6. 社会资源整合:学校可以积极争取社会资源,如资金、图书、教育培训机构等,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机会。
小学“留守儿童”帮扶制度的目的是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权益,提供全面的帮助和支持,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教育和发展机会,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同时,也需要政府、学校、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建立更加完善的制度和机制,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给留守儿童。
小学“留守儿童”帮扶制度(二)是指针对留守儿童群体,提供一系列帮助和支持措施的制度安排。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或监护人外出打工等原因,长期亲情陪伴不足的儿童。
以下是小学“留守儿童”帮扶制度的主要内容:1. 教育补贴:留守儿童家庭在经济上可能面临困难,制度可以提供教育补贴,帮助他们支付学杂费、交通费等教育相关费用。
2. 心理援助:留守儿童因为长期分离家人,可能存在心理问题,制度可以提供心理援助服务,为他们提供咨询、心理辅导等支持。
小学“留守儿童”帮扶制度
![小学“留守儿童”帮扶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cd33726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b3.png)
小学“留守儿童”帮扶制度,对于中国社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长期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农村地区的劳动力不断流入城市,导致农村地区的孩子们独自留守在家中,父母尽管为了生活寄托于城市,同时也面临着对孩子的抚养与教育的责任。
在这个背景下,小学“留守儿童”帮扶制度的建立为解决留守儿童的困境提供了一条可行的出路。
首先,小学“留守儿童”帮扶制度通过政府的参与和引导,为留守儿童提供了多方面的帮助。
政府部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设了一些特殊的学校,专门为留守儿童提供教育服务。
这些学校不仅提供基础教育,还注重培养留守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
此外,政府还通过财政贴息、生活补助等方式,帮助留守儿童解决生活上的困难,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其次,小学“留守儿童”帮扶制度通过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为留守儿童提供了更多的帮助和关注。
许多社会组织、志愿者和慈善机构纷纷加入到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中,为他们提供学习辅导、心理疏导、生活帮助等方面的支持。
这些帮助不仅改善了留守儿童的物质条件,更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机会。
此外,小学“留守儿童”帮扶制度还通过社会的正面引导,提升了留守儿童的自我认同和自信心。
在帮扶制度的支持下,留守儿童开始形成自己的社交圈子,与其他留守儿童建立起友谊,在团体中学会合作与分享。
他们通过学习,不仅获取了知识,更培养了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心态。
这使得留守儿童能够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艰难和挑战。
总而言之,小学“留守儿童”帮扶制度为解决留守儿童的困境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机制。
通过政府和社会的参与,留守儿童得到了更好的教育和生活关爱。
制度的建立不仅为留守儿童提供了帮助,也促进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学“留守儿童”帮扶制度将会进一步完善,为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幸福贡献更多的力量。
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保障关爱实施方案
![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保障关爱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be232f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a3.png)
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保障关爱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想象一下,那些远离父母,生活在偏远山区的孩子们,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渴望,却也被现实的困境所束缚。
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他们需要的是更多的关爱和保障。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约6100万,困境儿童约1000万,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也是一个需要我们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二、目标设定我们要实现的目标很明确:让每一个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都能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机会,都能拥有一个健康快乐成长的童年。
三、具体措施1.建立健全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档案想象一下,如果每个孩子都有一个详细的档案,记录他们的生活状况、健康状况、学习情况,那么我们就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关爱和保障。
政府部门应联合社会组织,对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进行全面摸底,建立健全档案,并定期更新。
2.加强家庭教育指导3.提升教育质量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关键。
我们要加大投入,提升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同时引进优秀的教师资源,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到高质量的教育。
4.开展关爱活动想象一下,孩子们在节日期间,能够参加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应联合开展各类关爱活动,如亲子活动、心理健康讲座、兴趣小组等,让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感受到关爱。
5.建立健全法律保障法律是保障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权益的有力武器。
我们要加强法律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权益的认识,同时建立健全法律援助机制,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6.社会力量参与四、实施步骤1.启动阶段:组建工作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
2.实施阶段:按照实施方案,逐步推进各项工作,确保措施落实到位。
3.监测评估阶段:定期对实施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措施。
五、预期成效1.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2.教育质量得到提升,孩子们能够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
3.社会各界对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的关爱意识得到提高。
实中留守儿童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实中留守儿童管理制度范文(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ac3c8564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db.png)
实中留守儿童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基本概况1.1 留守儿童的定义留守儿童是指在农村地区,因为父母长期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无法与父母一起居住的儿童。
他们通常由老人或其他家庭成员照顾,缺乏父母的直接关爱和监督。
1.2 留守儿童的现状留守儿童是中国农村教育和社会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据统计,目前我国有超过六千万留守儿童,其中大部分生活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
他们面临许多问题和困境,包括心理问题、教育水平低下和人际关系紊乱等。
1.3 管理留守儿童的重要性管理留守儿童不仅关系到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制定和执行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教育资源,减少他们面临的问题和困境。
第二章管理制度的制定原则2.1 以儿童为中心管理制度的制定应以儿童的权益和利益为中心,保障他们的生活、教育和发展权益。
2.2 综合综治留守儿童管理涉及教育、社会保障、心理健康等多个领域,需要综合综治的管理措施。
2.3 政府主导政府是留守儿童管理的主导力量,应加强政府领导,健全管理机制。
2.4 多方参与留守儿童管理需要各方共同参与,包括政府、学校、社会组织、家庭和社区等。
第三章管理制度的内容3.1 生活照料制定留守儿童的生活照料措施,确保他们的饮食、起居和日常生活得到妥善安排。
3.2 教育保障建立留守儿童教育保障制度,包括提供免费教育、提供学习资源和改善教学条件等。
3.3 心理健康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
3.4 社交交往组织留守儿童参加各类社交活动,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
3.5 家庭联系加强留守儿童与家庭的沟通和联系,建立健康的家庭关系。
第四章管理制度的实施4.1 领导责任明确管理留守儿童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确保管理措施的具体实施。
4.2 配套措施制定与留守儿童管理制度相关的配套措施,包括资金投入、人员培训和设施建设等。
4.3 监督和评估建立留守儿童管理制度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不足。
留守儿童管理是工作制度
![留守儿童管理是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8d04f4c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59.png)
留守儿童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各级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为了更好地保障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留守儿童管理工作制度。
本文将从组织管理、统计报送、关爱教育、帮扶制度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组织管理1. 成立留守儿童关爱领导小组。
学校应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班主任、辅导员、教师等相关人员为成员的留守儿童关爱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此项工作。
2. 明确职责分工。
留守儿童关爱领导小组要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管理,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3.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学校要对在校的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和登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包括基本信息、家长信息、家庭情况等,以便于开展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
二、统计报送1. 定期开展摸底调查。
每学期开学初,各学校班主任、科任老师要对本班留守儿童进行摸底调查,了解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做好造册统计并及时上报学校。
2. 及时上报统计数据。
学校要按时将本校留守儿童情况统计表和电子报表上报教育局资助中心,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 统计数据要求。
留守儿童的统计上报时要做到及时、准确、具体,做到不漏统、不重统,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三、关爱教育1. 引导家长担负起培养子女的责任。
学校要教育引导外出务工家长切实担负起培养子女的社会责任,努力使留守儿童在幸福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
2. 提高教师管理水平。
发挥校园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提高教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水平,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学业、生活等方面。
3.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要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等活动,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素质。
四、帮扶制度1. 开展爱心结队活动。
学校要组织教职工与留守儿童开展大手拉小手”爱心结队活动,每一名教职工结队帮扶一两名留守儿童。
2. 深入了解留守儿童家庭情况。
教职工要详细了解帮扶对象的家庭、学生活情况,深入家庭了解家庭经济、人口、留守儿童父母和第二监护人的详细资料。
关于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流浪儿童
![关于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流浪儿童](https://img.taocdn.com/s3/m/8bf82928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ff.png)
关于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流浪儿童关于关心关爱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如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流浪儿童等情况,我们制定了一份工作报告,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教育观,将关爱特殊群体学生作为贯彻《___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重要措施,促进留守孩子健康成长。
一、工作部署我们对特殊群体学生的基本情况及普遍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与研究,建立了特殊群体学生工作档案,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特殊群体学生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二、组织领导我们组成了由组长、副组长和成员组成的小组,负责具体的工作实施。
具体措施1.建立特殊群体学生成长档案,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家庭地址、联系电话、特殊群体学生的注意事项等。
加强学校、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2.开展人文关爱活动,结合特殊群体学生特点,针对性地开展活动。
通过定期举行家长会、集体生日会、主题班会、艺术节、运动会、主要节假日活动等,组织特殊群体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家的感觉。
3.注重对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教育课,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特殊群体学生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4.大力加强珍爱生命教育,通过主题班会、讲座等形式让学生敢于面对困难和问题,增强克服困难和问题的信心和勇气,提高解决处理问题和困难的能力。
四、制度保证为了使关爱特殊群体学生的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将其与师德师风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书香校园建设、家校合作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相结合,建立健全了工作机制,从领导、党员、教师层面层层抓落实,有力地促进了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取得成效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殊群体学生的研究、生活、心理健康等方面都得到了改善和提高。
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保障关爱实施方案
![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保障关爱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4540ec5f0e7cd18525364a.png)
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保障关爱实施方案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保障关爱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维护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合法权益,保障其健康成长,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按照县民政局的决策部署,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家庭履行抚养义务和监护职责的意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安全保障等政策措施,整合拓展保障资,加大保障力度,为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二、总体目标建立健全与我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制度,加快形成家庭尽责、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困境、留守儿童关爱保障工作格局。
建立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全社会关爱保护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的意识明显增强,困境儿童数量明显减少、困境程度明显减轻,留守儿童得到更多关爱、安全更有保障,儿童成长环境更加优化。
三、保障范围(一)困境儿童1.因家庭贫困导致生活、就医、就学等困难的儿童,主要包括城乡低保家庭儿童、城乡低收入家庭儿童等。
2.因家庭监护缺失或监护不当遭受虐待、遗弃、意外伤害、不法侵害的儿童,主要包括孤儿、社会弃婴、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流浪儿童等。
3.因罹患重病或身体残疾导致康复、照料、护理和社会融入等困难的儿童,主要包括残疾儿童、重病儿童、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等。
4.因其他特殊原因导致陷入临时困境的儿童,主要包括打拐解救儿童、临时失去家庭依靠的儿童等。
(二)留守儿童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 16 周岁的未成年人。
留守儿童中符合困境儿童条件的,纳入困境儿童保障范围。
四、主要任务分工(一)加强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监护工作 1.强化留守儿童家庭监护主体责任。
父母要依法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责任和抚养、教育义务。
外出务工人员要携带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或父母一方留家照料,暂不具备条件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亲属或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不得让不满 16 周岁的儿童脱离监护单独生活。
校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单亲家庭子女等特殊群体工作方案_概述及解释说明
![校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单亲家庭子女等特殊群体工作方案_概述及解释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7f5656b1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95.png)
校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单亲家庭子女等特殊群体工作方案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介绍与解释针对校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单亲家庭子女等特殊群体的工作方案。
这些特殊群体由于各种原因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困境和挑战,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为了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制定合适的工作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主要部分,即引言、校留守儿童工作方案、困境儿童工作方案、单亲家庭子女工作方案以及结论与展望。
通过对每个特殊群体的工作方案进行概述和分析,我们将深入探讨他们所面临问题的根源,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1.3 目的本文旨在使读者了解和理解校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单亲家庭子女这些特殊群体所面临问题的复杂性,并介绍相关的工作方案。
同时也希望引起社会对于这些群体的关注,促进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
通过对校留守儿童工作方案、困境儿童工作方案和单亲家庭子女工作方案的介绍和分析,我们将探讨这些特殊群体所需的支持与帮助,并总结出适用于不同情况下的具体工作措施。
最后,我们将对相关问题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2. 校留守儿童工作方案2.1 定义和背景介绍校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外出务工等原因,长期寄居在农村学校或他人家庭的儿童。
这一现象主要存在于我国农村地区。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校留守儿童面临诸多困境,包括心理孤独、亲情缺失、教育资源不足等。
2.2 工作目标和原则校留守儿童工作的目标是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并帮助他们克服困境,得到全面发展。
在实施校留守儿童工作方案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关注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习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素质,促进他们全面成长。
2. 照顾个体差异:考虑每个校留守儿童的特殊情况和需求,提供个性化帮助。
3. 综合协调:加强与学校、家长以及相关部门的合作与沟通,形成工作合力。
2.3 具体工作措施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应采取以下具体措施:1. 家访调研:组织专业团队对校留守儿童家庭进行走访和调查,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方案
![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a83598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f7.png)
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方案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情况真是让人心疼,真是看了让人觉得特别揪心。
这些小朋友呀,有的爸爸妈妈为了生计,远在外地打工,有的则因为家庭变故,成了孤儿。
想想他们,年纪小小的,心里就背着大山似的沉重。
每天放学回家,屋里安安静静的,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这感觉简直比独自在黑暗中摸索还要让人难受。
孩子们本该在阳光下无忧无虑地玩耍,却因为缺少父母的陪伴而变得孤独,真是让人心里一阵阵发酸。
说到关爱这些孩子,首先得让他们知道,社会上还有很多人在关心他们。
我们可以组织一些活动,让孩子们聚在一起,像开个小Party似的,玩玩游戏,聊聊天,大家一起笑一笑,热闹热闹。
很多时候,他们需要的不是物质上的帮助,而是情感上的陪伴。
想象一下,十几个孩子围在一起,笑声、尖叫声此起彼伏,阳光洒在他们脸上,那种快乐可是无价的。
再说了,偶尔带他们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外面的世界,让他们知道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简直美得不要不要的。
我们还可以联系一些志愿者,像大姐姐大哥哥们,自愿来陪伴这些孩子。
大家可以带他们一起做手工、画画、唱歌,甚至是一起做饭,生活中多一点乐趣,他们的心情自然会好很多。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故事,听他们讲讲心里话,分享一下小秘密,真是一件温暖的事情。
慢慢地,他们会觉得自己不再是孤单一人,而是有一群关心他们的人,就像有了一片温暖的阳光,照亮了他们的内心。
学校也要发挥作用,老师们可以关注这些孩子的学习和心理状态。
说真的,老师的关心比什么都重要,能给孩子们带来巨大的安全感。
老师们可以像家长一样,多多倾听他们的心声,及时发现问题,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尤其是在节假日,可以举办一些特别的活动,让这些孩子感受到节日的氛围,毕竟,快乐的童年才是最宝贵的财富嘛。
社区也应该多多参与进来,社区组织可以定期开展一些公益活动,帮助这些儿童。
比如,组织义务家教,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或者开展一些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排解心中的烦恼。
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困境儿童管理制度
![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困境儿童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67ee28a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fd.png)
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困境儿童管理制度塔石乡中心校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管理制度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正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这些孩子往往感到“情感缺失”、“情感饥饿”,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思想道德教育上出现缺失。
为此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决不能忽视农村留守少年儿童这一特殊群体。
1、建立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情况登记制度。
各班级要对在校留守儿童困境儿童进行全面排查登记,了解和掌握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基本情况,以利于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
2、建立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监护人联系制度。
学校(年级)每学期召开(联系)一次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临时监护人会议,通报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在校研究、生活、品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提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管理教育的针对性建议。
班主任每学期要对全班每位留守儿童困境儿童进行一次以上家访,了解指导监护人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
3、建立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情况报告制度,对带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问题及时报告党委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
4、建立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结对帮扶制度。
通过师生之间一对一、学生之间一对一等多种形式,与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结成研究、生活帮扶对子,使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得到研究、生活、心理健康、情感交流和思想上的关怀和帮助。
5、建立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沟通交流制度。
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学生喜闻乐见又积极参与的少先队活动、社区服务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文体活动、法治安全教育活动等,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增进与同龄人的交流沟通、师生间的关爱互动、社会环境人际交往等搭建健康和谐的情感交流平台。
6、建立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寄宿优先制度。
积极创造条件,优先解决有寄宿需求的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寄宿。
切实保证在校的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中的中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中小学毕业生毕业率达100%。
县教育系统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和分类保障困境儿童工作方案
![县教育系统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和分类保障困境儿童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00d2de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94.png)
县教育系统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和分类保障困境儿童工作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案头的笔记本上,我的思绪随着键盘的敲击声渐渐展开。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关爱保护,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用心去构思每一个细节。
一、总体目标我们的目标很明确: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得到全面的关爱和保护,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这不仅仅是提供物质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陪伴和关怀。
二、具体措施1.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我们要对全县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一次全面的摸底排查,建立详尽的档案资料。
包括但不限于姓名、年龄、家庭状况、学习成绩、身心健康状况等。
这样,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关爱工作。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我们要定期组织心理健康讲座,邀请专业心理老师为孩子们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强化教育关爱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我们要加大投入,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鼓励教师与留守儿童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系,关注他们的学习进步和生活情况。
4.分类保障困境儿童对于困境儿童,我们要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保障措施。
如对于孤儿、残疾儿童,我们要提供更多的救助和关爱;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儿童,我们要通过助学金、减免学费等方式,减轻他们的负担。
三、实施步骤1.调查研究阶段组织专班,深入农村,对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
2.制定方案阶段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制定出具体可行的关爱保护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
3.实施阶段按照方案要求,有序推进各项工作,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落到实处。
4.监督评估阶段定期对关爱保护工作进行监督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四、组织保障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学校留守儿童管理规章制度
![学校留守儿童管理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212f651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64.png)
学校留守儿童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保障其生活、学习、健康成长,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学校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生活困难等原因,长时间不能和父母同住的未成年人。
第三条学校留守儿童管理规章制度适用于全校所有留守儿童,包括小学、初中、高中等各个年级。
第二章管理机构第四条学校留守儿童管理机构设立管理人员,负责留守儿童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
第五条学校留守儿童管理机构可以设立留守儿童管理委员会,由管理人员、班主任、心理辅导老师等组成,负责制定留守儿童教育管理计划。
第六条学校留守儿童管理机构要与父母、监护人保持密切联系,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及时沟通解决问题。
第三章日常管理第七条学校留守儿童管理机构要组织留守儿童进行集中照料,制定每日作息时间表,保障留守儿童的生活规律。
第八条学校留守儿童管理机构要定期检查留守儿童的卫生状况,保证环境整洁,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
第九条学校留守儿童管理机构要对留守儿童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及时发现问题,配合家长协助就医治疗。
第十条学校留守儿童管理机构要制定活动计划,组织留守儿童参与各类课外活动,培养其兴趣爱好,丰富其业余生活。
第四章教育管理第十一条学校留守儿童管理机构要安排专门的教育教学人员进行素质教育,引导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第十二条学校留守儿童管理机构要制定学习计划,根据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辅导,提高其学业水平。
第十三条学校留守儿童管理机构要加强心理辅导,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其健康成长。
第五章安全保障第十四条学校留守儿童管理机构要加强安全教育,指导留守儿童掌握自我保护技能,提高自身安全意识。
第十五条学校留守儿童管理机构要制定应急预案,针对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进行演练,确保留守儿童的生命安全。
第十六条学校留守儿童管理机构要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确保留守儿童的饮食健康,避免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第六章家长监护第十七条学校留守儿童管理机构要积极引导留守儿童与父母、监护人保持良好关系,加强家校合作。
分层分类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救助机制
![分层分类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救助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b82e2616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37.png)
分层分类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救助机制说到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心里总是有点不是滋味。
这些小朋友啊,真是生活在夹缝里,有的甚至连爸妈的面都见不到。
想想看,平常我们一说到家庭,脑海里闪现的都是那种温暖的画面,围着桌子吃饭、一起看电视。
但对于这些孩子来说,这一切就像是隔着一层玻璃,看得见,摸不着。
留守儿童呢,多数是因为父母出去打工,留在家乡的他们,有时候连一个温暖的拥抱都难以得到。
唉,真是让人心疼。
困境儿童的境况更是复杂,可能是因为父母离异、疾病,甚至是贫困,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像是一张密不透风的网,把孩子们困得死死的。
你说这些小家伙们,他们的童年该多么寂寞,心里总是装着许多无奈和孤独。
大家都说,孩子是祖国的未来,那我们这帮大人儿,怎么能让他们在阴影里成长呢?这就需要一个好的救助机制了,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得建立一个系统的救助机制。
哎,听起来好像挺复杂的,其实简单得很。
像是设置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关注这些孩子的生活和心理状态,定期上门探访,了解他们的需求。
就像是邻居大妈一样,关心得无微不至。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故事,咱们得认真倾听,给他们一个倾诉的机会。
不要让他们觉得自己像个外星人,只有孤独的存在。
社区的力量不可忽视。
我们可以发动周围的朋友、邻居,大家一起来帮助这些孩子。
社区可以组织各种活动,比如周末的亲子活动,既让孩子们开心,也让家长们有机会参与其中。
心理辅导可不能少。
很多孩子心里有一摞摞的苦水,却不懂得怎么说。
专业的心理老师可以帮助他们,把这些情绪慢慢理顺。
就像是我们打理一棵植物,要给它浇水、施肥,才能让它茁壮成长。
再说,开展一些兴趣班,像音乐、绘画、体育,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样一来,生活就会有更多的色彩。
他们可以在这里结交朋友,建立自己的社交圈。
光是想想,孩子们一起在操场上追逐嬉戏,那种欢声笑语,真是太美好了。
我们还可以发动企业的力量。
许多公司都有社会责任感,愿意支持公益项目。
我们可以和他们合作,为孩子们提供学习资料、生活用品,甚至是奖学金。
关爱留守儿童管理制度
![关爱留守儿童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595be88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db.png)
关爱留守儿童管理制度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父母被迫离开家乡到城市工作,而留守儿童也随之增加。
根据国务院扶贫办的统计数据,截至2019年7月,中国留守儿童已经达到了人数4500万。
这些孩子因为长时间离开父母,面临着心理、教育和生活等多方面的困难和挑战。
为了解决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一、制定留守儿童管理制度的必要性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家庭温暖和关爱,面临着身体、心理和教育等多重挑战。
他们不能享受到完整的家庭,容易感到孤独和无助。
许多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庭监管,陷入了网络沉迷、学习成绩下降及犯罪等困境。
制定留守儿童管理制度,可以帮助解决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
通过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可以提高留守儿童的生活品质、促进其心理健康和教育的全面发展。
同时,管理制度也可以鼓励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积极实施爱心援助,帮助他们度过难关,激发他们的希望和勇气。
二、关爱留守儿童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养护机构建设为了确保留守儿童的生活品质,可以建设养护机构。
这些机构可以满足他们的日常生活需求,提供学习和教育支持,还可以提供社交机会,鼓励孩子们互相交流和学习。
2.心理疏导服务针对留守儿童长期离开父母的问题,可以建立完善的心理疏导服务机制。
这可以通过聘请专门的心理医生、家庭老师、社工等人员来实现。
通过定期组织心理疏导课程,可以帮助留守儿童缓解心理困境,增强其心理健康和自信心。
3.爱心志愿者服务社区和学校可以通过招募志愿者,为留守儿童提供关怀和支持。
这些爱心志愿者可以帮助留守儿童完成家庭作业、提供学习指导,还可以通过定期参观、组织各类活动等方式和他们建立联系。
同时,志愿者们还可以帮助他们建立信任感,增强情感联结和独立生存能力。
4.教育援助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可以向学校和社区提供各种资源支持。
比如建立“成长基金”,主要用于支持留守儿童的学费、书本、课外辅导和其他学习活动。
此外,可以成立志愿者帮助团队,为留守儿童提供普及文化、才艺、体育等方面的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制度及工作管理制度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制度及工作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27901cd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bb.png)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制度及工作管理制度
背景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监护人因务工、离家务农等原因,长
期不在家陪伴的儿童。
这些儿童面临着教育、健康和心理等多方面
的困境,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关爱。
目标
本文档旨在建立完善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制度,并提供工作管
理制度,以保障这些孩子的权益和健康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制度
1. 父母承诺书:要求父母或监护人提供书面承诺,保证儿童的
基本生活和教育需求得到满足。
2. 教育支援计划:制定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支援计划,包括提
供研究资源、补辅导等。
3. 健康保障措施:提供免费的健康体检、预防接种等保障措施,及时发现和治疗儿童的健康问题。
4. 心理辅导服务:设立心理,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
工作管理制度
1. 组织机构:设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组织,由人民政府牵头组织,各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
2. 资金保障:政府应拨款支持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优先保障留守儿童的基本生活需求和教育支持。
3. 人员培训:提供专门培训,提升从业人员关爱和辅导留守儿童的能力。
4. 监督评估:建立监督评估机制,定期检查和评估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运行情况,并及时修正不足之处。
结论
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制度,并制定相应的工作管理制度,是保障这些孩子权益的关键。
通过落实相关制度和措施,我们能够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生活和教育保障,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困境儿童管理制度
![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困境儿童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0bc45f2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a9.png)
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困境儿童管理制度.doc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管理制度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外出务工,导致大量儿童留在家乡,成为留守儿童。
这些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面临诸多困境,包括教育资源不足、心理健康问题、安全风险等。
因此,建立一套有效的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一、留守儿童困境概述1.1 定义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在外工作,而儿童留在家乡由祖父母或其他亲属照看的儿童。
1.2 困境类型教育资源缺乏:缺少优质教育资源,学习环境差。
心理健康问题:缺少父母陪伴,容易产生孤独、焦虑等情绪。
安全风险:缺乏监护,易受到意外伤害或欺凌。
生活困难:经济来源不稳定,生活质量受影响。
二、管理制度框架2.1 组织架构政府机构:负责政策制定、资金支持和监督执行。
教育机构:提供教育服务,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社会组织:提供心理辅导、法律援助等服务。
家庭:承担起儿童的监护责任,保持与儿童的沟通。
2.2 制度内容教育支持:确保留守儿童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
心理辅导: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
安全保护:建立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
经济援助: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减轻家庭负担。
法律保护: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儿童权益。
三、实施策略3.1 教育支持策略优质师资:吸引和培养优秀教育工作者。
教学资源:提供丰富的教学材料和设施。
远程教育:利用网络技术,提供远程教育资源。
3.2 心理辅导策略专业团队:建立专业的心理辅导团队。
定期咨询:为留守儿童提供定期的心理咨询服务。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3.3 安全保护策略安全教育:教授儿童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能。
监护网络:建立监护人网络,确保儿童安全。
应急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快速响应突发事件。
3.4 经济援助策略政府补贴:向贫困留守儿童家庭提供经济补贴。
社会捐助: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捐助活动。
就业支持:为留守儿童家庭提供就业指导和支持。
3.5 法律保护策略法律宣传:加强法律知识的普及和宣传。
留守儿童管理制度范文
![留守儿童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11fec9e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99.png)
留守儿童管理制度范文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城市生活和工作,而将留在农村的孩子称为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或其他监护人长期在外打工,而孩子长期在农村家中由祖父母或其他亲属照顾,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怀,面临着许多成长和发展的问题。
为了保障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我们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留守儿童管理制度。
二、强化监护责任1.父母或监护人应签订监护协议,明确监护义务和责任。
这份协议需要包括父母或监护人必须履行的监护责任,如每日与孩子通话、放假期间及时回家,定期探望孩子等。
2.建立留守儿童信息登记和管理系统,要求父母或监护人将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和联系方式登记在系统中,并定期更新。
三、加强家庭教育指导1.加强家庭教育培训,父母或监护人必须参加由相关部门组织的家庭教育培训,提升他们的教育意识和方法,使其能更好地引导和教育留守儿童。
2.推广家庭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将优质的家庭教育资源通过互联网等方式共享出来,让父母或监护人更容易获取到相关的教育信息和资源。
四、完善社会服务网点和机构建设1.建立留守儿童课外辅导中心,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辅导和心理咨询服务,并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留守儿童能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2.加强农村学校和社区的服务能力,建立留守儿童服务站点,提供留守儿童的日常关怀和陪伴。
五、加强社会监督和保护机制1.组建留守儿童保护工作队伍,包括家庭教育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等,他们将定期走访留守儿童家庭,了解留守儿童的需求和问题,并及时提供相关帮助。
2.建立留守儿童投诉举报渠道,鼓励公众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举报,同时加强对举报的保护,确保留守儿童得到及时的帮助和保护。
六、加强跨部门协作1.建立留守儿童工作协调机制,相关部门必须定期召开会议,共同研究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方案和措施,形成合力,推动留守儿童管理工作的落实。
2.推动相关政策的协同发力,各部门之间需要加强沟通和配合,确保留守儿童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特殊人群日常管理制度
![特殊人群日常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a33bf9f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00.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特殊人群的管理,保障其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居住在本地区的特殊人群,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精神障碍患者等。
第三条特殊人群管理应遵循以人为本、分类施策、社会参与、依法管理的原则。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负责特殊人群的日常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一)组织开展特殊人群的摸底调查,建立完善档案资料。
(二)制定特殊人群关爱服务计划,明确服务内容、标准和措施。
(三)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为特殊人群提供帮助和支持。
(四)加强特殊人群的权益保障,维护其合法权益。
(五)定期对特殊人群进行走访、慰问,了解其生活状况。
第五条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特殊人群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三章分类管理第六条特殊人群按照年龄、残疾程度、健康状况等进行分类管理。
第七条老年人管理:(一)建立老年人关爱服务网络,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服务。
(二)组织开展老年人文化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
(三)加强对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防止老年人受到侵害。
第八条残疾人管理:(一)开展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等工作。
(二)为残疾人提供无障碍设施,保障其平等参与社会生活。
(三)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防止残疾人受到歧视和侵害。
第九条孤儿、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管理:(一)建立健全孤儿、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保护体系。
(二)为孤儿、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提供生活照料、教育、心理辅导等服务。
(三)加强对孤儿、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合法权益的保护。
第十条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一)开展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教育、就业、扶贫等工作。
(二)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心理辅导、社会适应能力培训等服务。
(三)加强对精神障碍患者合法权益的保护,防止其受到歧视和侵害。
第四章服务保障第十一条加强特殊人群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第十二条建立特殊人群服务热线,及时解决特殊人群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塔石乡中心校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管理制度
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正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这些孩子往往感到“情感缺失”、“情感饥饿”,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思想道德教育上出现缺失。
为此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决不能忽视农村留守少年儿童这一特殊群体。
1、建立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情况登记制度。
各班级要对在校留守儿童困境儿童进行全面排查登记,了解和掌握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基本情况,以利于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
2、建立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监护人联系制度。
学校(年级)每学期召开(联系)一次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临时监护人会议,通报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在校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提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管理教育的针对性建议。
班主任每学期要对全班每位留守儿童困境儿童进行一次以上家访,了解指导监护人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
3、建立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情况报告制度,对带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问题及时报告党委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
4、建立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结对帮扶制度。
通过师生之间一对一、学生之间一对一等多种形式,与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结成学习、生活帮扶对子,使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得到学习、生活、心理健康、情感交流和思想上的关怀和帮助。
5、建立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沟通交流制度。
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
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学生喜闻乐见又积极参与的少先队活动、社区服务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文体活动、法治安全教育活动等,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增进与同龄人的交流沟通、师生间的关爱互动、社会环境人际交往等搭建健康和谐的情感交流平台。
6、建立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寄宿优先制度。
积极创造条件,优先解决有寄宿需求的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寄宿。
切实保证在校的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中的中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中小学毕业生毕业率达100%。
7、建立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管理教育责任制度。
学校、班级积极与乡政府联系,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共同关心、教育、管理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机制。
塔石乡中心校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帮扶制度
为促进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快乐、健康成长,经研究,我校决定开展“大手拉小手”爱心结对活动,每一名教职工结队帮扶一两名留守儿童困境儿童。
为切实提高帮扶成效,特制定此帮扶制度,希遵照执行。
1、每位帮扶教师要切实负起责任,从学习、生活、情感上帮扶,确保自己所帮扶的留守学生生活上有人照料、行为上有人管教、学习上有人辅导、心灵上有人抚慰,学习安心,生活舒心,情感温馨。
2、每位帮扶教师要详细了解帮扶儿童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深入家庭了解家庭经济、人口、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父母和第二监护人的详细资料。
3、每位帮扶教师要熟记自己帮扶的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家长、现监护人的联系电话,保证随时能联系帮扶儿童的家人,每周要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提供条件,和其父母通话一次。
每月帮扶人员至少要和帮扶儿童的父母通话一次,向其通报其子女在校学习、生活情况。
4、帮扶教师要经常找帮扶儿童谈心交心,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上是否有困难,及时把握帮扶儿童的思想动态,积极为他们解决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给予关爱,并做好谈心记录。
同时要做到定期家访,组织开展丰富多彩有活动,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提倡建立帮扶教师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在教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5、帮扶教师在日常活动中要优先照顾帮扶儿童:班队会上要给
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更多倾诉的机会,课外辅导时要让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位于最前面,组织各类活动也要让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有更多的参与面,在实践活动中细致地教他们自主生活、自护自救的知识,让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6、帮扶教师对学习成绩欠佳的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应在班上组织开展“一帮一”活动,让成绩好的同学帮扶他们搞好学习成绩,并在课余时间利用一定的时间为这部分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开小灶”,使他们的学习成绩逐步提高。
7、帮扶儿童在校学习期间,如发现其生病,帮扶教师要立即送其至医院就诊,严重的及时与监护人取得联系。
8、帮扶教师每月要通过电话方式,与“留守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让他们了解子女的生活、学习情况,尤其要多汇报儿童的进步,增强家长和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自信心。
9、帮扶教师要认真做好帮扶儿童的心理疏导工作,并进行跟踪服务,促使其健康快乐成长。
10、帮扶儿童如是住校的,帮扶教师要经常性地与其交流、沟通,掌握他们的思想、生活情况;如非寄宿的儿童,帮扶教师应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
11、帮扶儿童在校期间遇到突发事件,帮扶教师在做好应急处理的同时,应在30分钟内告知委托监护人,1小时内告知在外务工家长,2 小时内报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乡党委政府,以保证帮扶儿童安全第一的要求,不得拖延。
塔石乡中心校“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家长联系制度
1、定期召开“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监护人会议,每学期一次,并向监护人汇报学校工作计划和工作情况,通报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共同探讨“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教育管理措施。
2、各班要建立留守学生父母与孩子、留守学生监护人与学校定期或不定期的电话联系制度,及时与家长交换意见,同步教育好“留守儿童困境儿童”。
3、在学期结束时,要求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给在外的爸爸(妈妈)写一封信,汇报一学期的学习、生活情况。
4、要求帮扶教师至少每学期对所监管的留守儿童困境儿童进行一次家访。
塔石乡中心校校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学习制度
1、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不逃学,有病有事要请假。
2、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不懂就问,回答问题声音响亮。
课间做正当游戏。
3、课后认真复习,按时完成作业,书写工整,卷面洁净,独立完成。
4、积极参加各类课内外兴趣活动和社会实践综合活动,课余时间多读健康有益的书刊。
5、努力学好各门功课,不厌学,不偏科,争当学习成绩优秀学生。
6、考试考查要诚实守纪,不违纪。
考试成绩要如实报告家长和监护人。
7、积极参加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之家举办的专题教育活动和文体娱乐活动,保证身心全面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