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五代宋元美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五代宋元美术
五代两宋的绘画艺术
人物画:五代十国承晚唐余绪,人物、宗教画仍有相当规模。以释道人物画、人物鞍马画为主。
周文矩《重屏会棋图》,描绘中主李璟与其兄弟弈棋,李璟坐于正中,具有肖像画意义,因背景的屏风中又画一屏风,故名重屏。衣纹勾线以细劲而带顿挫的颤笔形成独特的风格。
顾闳中顾以画人物肖像著称,《韩熙载夜宴图》是他唯一的传世作品,表现了南唐大臣韩熙载放纵不羁的夜生活。《韩熙载夜宴图》刻画了失意官僚的心理矛盾和腐朽的生活面貌,较之其他表现贵族生活的画卷有着更深刻的意义。
山水画:出现南北体格。花鸟画形成富贵、野逸两种风格。青瓷发展。
山水画三大成就:1)找到了表现山石的皴法。并逐渐形成斧劈皴(长于表现北方石质山崖)和披麻皴(长于表现江南丘陵土质山坡)两派。2)初步完成写实性,成功地表现了空间深度和生动感。3)出现了一批标程百代的山水画家,成为后人的典范和楷模。“三家鼎峙,百代标程”是说五代宋初山水画坛三家,关仝、李成、范宽。
▲荆、关、董、巨和山水画的创造北方以荆浩、关仝为代表,南方以董源、巨然为代表,形成两种不同的风格和画派,体现了此一时期山水画的巨大成就。
荆浩,《笔法记》山水画“六要”说:气、韵、思、景、笔、墨。补充谢赫六法对于山水画的不足。此外又提出“神妙奇巧”、“笔有四势”(筋、肉、骨、气)荆浩的山水画艺术思想与兴起于晚唐的新儒家追究宇宙万物之“理”与“性”的理论很相似,要把握宇宙、参悟奥秘,而非仅仅限于模仿自然。这种自然观决定了中国写实性山水图像没有采用焦点透视,而是散点透视,通过山石的纵深层次,造成真实可感的空气效果。中国古代绘画,自五代以后以山水居首,而水墨山水又居山水画的主流地位,这与荆浩的影响密不可分。在山水画领域发展了谢赫的六法论。
关仝,师荆浩,笔法简劲而气势雄壮,后人合称他们为“荆关”。《秋山晚翠图轴》、《关山行旅图轴》。誉为“百代标程”的三家之一。他所创造的雄壮深远的北方全景式山水体格,世称“关家山水”。
董源,被誉为南宗的实质创始人,他的山水画有水墨和青绿二体,尤擅水墨山水,皴擦点染结合并用,创造了披麻皴和点子皴等表现方法。他的江南山水画新体格,得到其弟子释巨然追随,并称“董巨”。他们的绘画在崇尚抒情写意的元朝得到推广。《潇湘图》《夏山图》、《夏景山口待渡图》、《龙宿郊民图》等。《龙宿郊民图》则以披麻皴和青绿赋色画出金陵。
巨然巨然名迹《万壑松风图》、《层峦丛树图》
宋代崇尚知识,以程朱的理学和陆九渊的心学为两种冲突实现的代表。书法轻快活泼,是中国书法的另一高峰。“若论佛道人物、仕女牛马,则近不如古;若论山水林石、花竹禽鸟,则古不及今”(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从六朝起,文人将山水画的基本功能归纳为“畅神”、“卧游”,即在把对宇宙的领悟融入山水图象。在当时实性山水画风格基本完成,在“格物致知”的理学氛围,这种做法得到进一步发展。
北宋初期绘画:960-1063
人物画:主要是吴派人物画在壁画中的复兴。《朝元仙仗图卷》,《八十七神仙图卷》。
山水画:“自然主义”,出现两个标程百代的画家,李成、范宽,覆盖形体影响了北宋的山水画。他们的画是直接师法自然和改造五代北方山水的结果,他们的风格被称为“齐鲁山水”、“关陕山水”。李成,擅长使用苍老枯枝、山石、人物、古碑等营造一种历史化和心理化的自然,《读碑窠石图轴》。范宽,清新自然,《雪山萧寺图轴》、《雪景寒林图》。他们的传人有许道宁。
李成北宋山水画家。李成的画风是承接着荆浩、关仝而来。他的山水画是纯出于写实,它的风格清劲,墨法变化微妙,以描写烟林平远景色见胜。李成画山水在用墨上有特殊研究,对于用笔、用色和画面结构也特别用心。
范宽北宋山水画家,和董源、李成并称为北宋三大家。范宽的山水画最初学李成。他在艺术上借鉴前人而有所得,又进一步在思想上起了新的变化。范宽的山水是外师造化而来,即从当地的真实山水出发,汲取艺术形象,“对景造意”融会贯通,精炼概括,把山水典型化了,所以他的作品,具有峻拔深厚的艺术形象,雄阔伟美的气格;苍老沉着的笔墨。代表作品有《溪山行旅图》、《溪山行旅图》等。
花鸟画:黄筌之子黄寀进入画院,黄家花鸟的装饰性、富丽逼真成为院体标准。徐派发展出一种“没
骨法”(黄家所创),将本来以水墨晕染为造型手段的“落墨花”,转化为以色彩晕染。
“黄家富贵,徐熙野逸”:黄筌为宫廷御用画师。他的花鸟画多用淡墨细勾,然后再以重彩渲染,即“双勾填彩”法。作品多描写宫廷中的珍禽异卉,画鸟羽毛丰满,画花艳丽工致,勾勒精细,几乎不见笔迹,而以轻色染成,谓之“写生”。徐熙运用质朴简练的手法,创立了水墨淡彩的画派。所有的描绘,不论在形或神态方面,都表现在“落墨”,即一切以墨来奠定,而著色只是处于辅助地位。
北宋中期:1064-1100
山水画:如何逼真地反映自然,是当时绘画的主题,从而发展出许多复杂的技法。郭熙,创立多种理论,如三种布局方法,高远、平远、深远,称“三远”;山的四季。
文人画:与自然主义同时并起的是文人画家审美观。苏轼画论观点,1)重“理”,与当时理学“万理具备”观念一致;2)“游戏翰墨”,这是儒家思想。两组思想对立统一。释仲仁,始创“岁寒三友”松竹梅。李公麟,擅长释道画。米氏父子,米芾、米友仁《潇湘奇观图》。
花鸟画:崔白,吸收了徐派的花鸟画风,开始了写意型的花鸟画。
北宋晚期:1101-1127
院体大兴,宋徽宗重视画家综合素质,立画学,以唐诗为题考核学生,既重视基本功又重视意韵。画院代表作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王希孟青绿山水《千里江山图卷》,青绿山水的复兴。
南宋初期:1127-1189
院体画开始出现自然化和生活化的结合,笔法简括,雅致有趣,始于李唐,《清溪渔隐图》。青绿山水,赵伯驹《江山秋色图》、赵伯骕《万松宫阙图》,青绿金碧。
南宋中后期:1190-1279
南宋四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李唐李唐的山水画严谨质朴,气象雄伟,犹存北宋风范,但造型章法及笔墨上均明显地趋于简括,开创了南宋山水画的新风。真正完成南宋山水画变革的是马远,他在艺术上发展了李唐的画风,以雄健的大斧劈皴画奇峭坚实的山石峰峦,以拖技的多姿形态画梅树,尤善于在章法上大胆取舍剪裁,描绘山之一角、水之一涯的局部,画面上留出大幅空白以突出景观,表现空闺的空间及浓郁的诗意。《踏歌图轴》,删繁就简,清爽,富有诗意,作品反映了比北宋更细微具体的自然观,喜画边角之景人称“马一角”。夏圭,“夏半边”,布局更为简约,用笔苍老,水墨淋漓,点景人物笔简神全,寥寥数笔而神态迥出。《溪山清远图》。刘松年刘松年工山水人物,山水皴法受李唐影响,但变雄健为典雅,画风严谨不苟,水墨青绿兼工,又精于界画,作品中山水与人物常占有同等地位。《四景山水图》,画风优雅公正。
花鸟画:仍以精工细致为重要特点。法常,始创了一种不同文人画风又不同院派体的花鸟画,对明清影响较大。
文人画:墨竹墨梅等题材流行。
人物画:李嵩,喜欢农村妇女孩子,梁楷始创减笔人物画《泼墨仙人图轴》,用酣畅的泼墨画法,绘出仙人步履蹒跚的醉态,用简括的细笔夸张地画出带有幽默感的沉醉神情,十分成功。。他们对明朝晚期影响较大。
宋代院画的艺术特征:宋朝在建国之初就建立了翰林图画院。两宋画院可称为历史上画院隆盛的时代,而画院之制度也以此最为完备。出自院画作家的作品,反应了最高统制者的审美标准,谓之“院体画”。宋代院画“高洁为工”的鲜明风格特征,给后代的传统绘画以良好的影响。
▲宋代院画的艺术特征;
院体画:宋朝在建国之初就建立了翰林图画院。两宋画院可称为历史上画院隆盛的时代,而画院之制度也以此最为完备。出自院画作家的作品,反应了最高统制者的审美标准,谓之“院体画”。宋代院画“高洁为工”的鲜明风格特征,给后代的传统绘画以良好的影响。
黄筌、徐熙的花鸟画艺术;
黄筌:杰出画家。为宫廷御用画师。他的花鸟画多用淡墨细勾,然后再以重彩渲染,即“双勾填彩”法。作品多描写宫廷中的珍禽异卉,画鸟羽毛丰满,画花艳丽工致,勾勒精细,几乎不见笔迹,而以轻色染成,谓之“写生”。与江南的徐熙并称“徐黄”,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之说。徐熙运用质朴简练的手法,创立了水墨淡彩的画派。所有的描绘,不论在形或神态方面,都表现在“落墨”,即一切以墨来奠定,而著色只是处于辅助地位。
▲两宋时期山水画在构图上的差异及特点(山大本科题)
在两宋时期,中国山水、花鸟画更为繁荣昌盛。首先山水、花鸟画已上升到最重要的地位,绝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