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史的“勾股定理”教学设计PPT - 基于数学史的“勾股定理”教学设计
勾股定理数学优秀ppt课件
在建筑、工程等领域,经常需要利用勾股定理求解直角三角形的边长问题,如计算梯子抵墙 时的长度等。
判断三角形类型问题
判断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01
若三角形三边满足勾股定理公式,则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判断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和斜边
02
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是最长的一边,通过勾股定理可以判断
哪条边是斜边,哪条边是直角边。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勾股定理的定义和表达式
在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a²+b²=c²。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
通过多种几何图形(如正方形、梯形等)的面积关系来证明勾股定 理。
勾股定理的应用场景
在几何、三角学、物理学等领域中广泛应用,如求解三角形边长、 角度、面积等问题。
勾股定理与其他数学定理关系探讨
与三角函数关系
勾股定理是三角函数的基础,通 过勾股定理可以推导出正弦、余 弦、正切等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与向量关系
在向量空间中,勾股定理可以表示 为两个向量的点积等于它们模长的 平方和,这进一步揭示了勾股定理 与向量的紧密联系。
与几何图形关系
勾股定理在几何图形中有着广泛的 应用,如求解直角三角形、矩形、 菱形等图形的边长、面积等问题。
勾股定理是数学中的基本定理之一, 也是几何学中的基础概念,对于理 解三角形、圆等几何形状的性质具 有重要意义。
历史发展及应用
历史发展
勾股定理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时期,但最为著名的证明是由 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学派给出的。在中国,商高在周朝时 期就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的勾股定理的特例。
应用
勾股定理在几何、三角、代数、物理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如求解三角形边长、角度、面积等问题,以及力学、光学等领 域的计算。
勾股定理有关历史PPT课件
2
2
2
得1
2
1
(a+b)(a+b)= 2
1
ab+ 2
1
ab+ 2
c2
即 a2+2ab+ b2= ab+ab+ c2
2021/3/12
因此 a2+b2=c2
6
感谢您的阅读收藏,谢谢!
2021/3/12
7
2021/3/12
1
勾股定理在欧洲中世纪被戏称为 “驴桥”,因为那时数学水平较低 ,很多学习欧几里得《原本》的人 到这里被卡住,难于理解和接受。 所以勾股定理被谑称为「驴桥」, 意谓笨蛋的难关 。
2021/3/12
2
很早以前,人们就知道了边长为3、4、5和5 、12、13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毕达哥拉斯 发现了这两套数字的共同之处:最大数的平方 等于另外两个数的平方和,即3²+4²=5²;5²+ 12²=13²。这就是说,以直角三角形最长边为边 长的正方形面积,等于两个短边为边长的两个 正方形面积的和。
如图:以c为斜边,做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直角边分别用字母 a和b表示且a<b, 把这个三角形拼成右图。
易得:四边形ABDE是正方形 ∴S正方形ABDE=c²
而四边形CFIH是一个边长为(b-a)的正方形, S正CFIH= (b-a)²
因为S正方形ABDE= S正方形CFIH+S△BHD+S△DIE+S△ACB+S△EFA
∴c²=4×12 ab+(b-a)²
化简202得1/3/1:2 c²=a²+b²
5
“总统”证法
加菲尔德经过反复思考与演算,终于弄清了其 中的道理,并给出了简洁的证明方法。
基于数学史的勾股定理教学设计
基于数学史的勾股定理教学设计作者:卢明一李碧荣来源:《广西教育·A版》2019年第08期【摘要】本文以勾股定理为例,论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基于数学史进行教学设计的途径,提出在探讨勾股定理的发现和证明过程中,通过再现历史事件、介绍数学史等方法在教学中融入数学史的教学建议,以期使学生站在古人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数学勾股定理数学史教学设计【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8A-0074-03数学史展现了历史人物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可以从中汲取思想养料,少走弯路,获取最佳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中融入数学史越来越受到数学教师的重视。
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数学论证乃至数学决策等能力,勾股定理教学充分体现了上述思想。
本文笔者以勾股定理教学设计为例,论述在教学设计中融入数学史,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和数学活动本质的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教学内容分析勾股定理是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第一课时的内容,在初中数学几何知识中有着重要地位,与解决直角三角形三边问题,甚至是其他多边形的问题有直接联系,为后面几何的学习铺垫。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勾股定理之前已经学习了三角形,对几何知识和代数知识有了一定的基础认识,初步掌握了探索图形性质的基本方法,但是学生探索意识比较弱,逻辑推理能力比较差,会出现盲目操作等问题,所以本节课以“勾股定理的证明”为教学难点,重在引导学生自主证明,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方格图,说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说出勾股定理的定义;会用拼图法和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能解决一些简单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探讨、猜想、验证勾股定理,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在探索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培养观察图形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自主探究的拼图活动,增强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勾股定理》PPT优质课件(第1课时)
A. 3
B.3
C. 5
D.5
E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1. 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9和12,则斜边的
长为( C)
A.13
B.17
C. 15
D.18
2.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17,一条直角边长为15,则
另一直角边长为( A )
A.8
B.40
C.50
D.36
3.在Rt△ABC中,∠C=90°,若a︰b=3︰4,c=100,则 a= _6_0___,b = __8_0___.
课堂检测
4.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 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7cm,则正方形A,B,C,D的面 积之和为_____4_9_____cm2 .
C D
B A
7cm
课堂检测
能力提升题
在Rt△ABC中,AB=4,AC=3,求BC的长.
解:本题斜边不确定,需分类讨论:
当AB为斜边时,如图,BC 42 32 7;
形,拼成一个新的正方形.
探究新知 剪、拼过程展示:
b
a ca
朱实
b 朱实 黄实朱实
c 〓b
ba
朱实
a
M a P bb
N
探究新知 “赵爽弦图”
c
朱实
b
朱实
黄实 朱实
a
朱实
证明:∵S大正方形=c2, S小正方形=(b-a)2,
∴S大正方形=4·S三角形+S小正方形,
探究新知
毕达哥拉斯证法:请先用手中的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按图 示进行拼图,然后分析其面积关系后证明吧.
因此设a=x,c=2x,根据勾股定理建立方程得 (2x)2-x2=152,
勾股定理的应用课件
广播信号
在广播信号传输中,勾股 定理用于优化信号传输路 径,提高广播信号的覆盖 范围和清晰度。
勾股定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航海
在航海中,勾股定理用于确定航行方向 和距离,保证船舶能够准确到达目的地 。
VS
测量
在日常生活中,勾股定理用于测量物体的 高度、长度等参数,方便人们进行各种实 际操作。
勾股定理的应用 ppt课件
目 录
• 勾股定理的介绍 • 勾股定理的应用场景 • 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案例 • 勾股定理的扩展应用 • 总结与展望
01
勾股定理的介绍
勾股定理的定义
勾股定理是几何学中的基本定理之一 ,它描述了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具体来说,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直 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导航系统
利用勾股定理计算飞行器的位置和速 度,提高航空和航天导航的精度和可 靠性。
航天器设计
在航天器设计中,勾股定理用于确定 火箭的发射角度和卫星轨道的参数, 以确保航天器能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
通信工程中的应用
电波传播
在通信工程中,勾股定理 用于计算电波传播的距离 和范围,优化信号传输质 量。
卫星通信
02
勾股定理的应用场景
几何学领域
确定直角三角形
勾股定理是确定直角三角形的重 要工具,通过已知的两边长度, 可以判断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并 进一步求出第三边的长度。
解决几何问题
勾股定理在解决几何问题中有着 广泛的应用,如求三角形面积、 判断三角形的形状、计算最短路 径等。
物理学领域
力的合成与分解
在物理学中,勾股定理常用于力的合 成与分解,特别是在分析斜面上的物 体受力情况时,通过勾股定理可以确 定力的方向和大小。
基于数学史的《勾股定理》教学设计
基于数学史的《勾股定理》教学设计作者:郑育玲来源:《世纪之星·交流版》2017年第04期建构主义认为,真正的理解只能是由学习者基于自身经验,在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建构起来的.因此在探索和证明勾股定理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从特殊到一般、面积法等经验是有效建构的基础.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发现勾股定理,本节课首先情景创设激发兴趣,再通过几个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探究等腰直角三角形这一特殊情形入手,自然过渡到探究一般直角三角形,学生通过观察图形,计算面积,分析数据,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进而得到勾股定理.另一方面,课程活动的组织以及师生的反馈互动影响着学生学习本课的质量.依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在探索勾股定理的整个过程中,本节课始终采用学生自主探索和与同伴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动学习.教师只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进行引导或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来突破难点.为了培养学生探索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主要组织了自主画图探究以及合作拼图证明等活动,由学生亲身经历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和证明过程,体会从特殊到一般、转化以及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并且充分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几何画板进行教学,给教学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勾股定理的教学,应当注重渗透数学史的教学,使学生亲身经历前人的探索过程,易于学生接受、掌握和运用. 同时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人的聪明才智,加强民族自豪感!一、教材分析本节主要内容是勾股定理的发现及表达、赵爽的证明及其相关历史. 勾股定理是平面几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一种美妙关系,将形与数密切联系起来,在数学的发展和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作用.本节是直角三角形相关知识的延续,同时也是学生认识无理数的基础,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承前启后的紧密相关性、连续性.此外,历史上勾股定理的发现反映了人类杰出的智慧,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科学与人文价值.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归纳、探索和推理的能力,已掌握图形的面积求法,图形割补拼,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在小学,他们已学习了一些几何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包括割补法),但运用面积法和割补思想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还远远不够. 初二学生对“形”到“数”的运用上仍较为薄弱. 同时,初二的学生,数形结合与抽象思维尚不能胜任体会,对从面积的割补来证明勾股定理有一定的难度.部分学生听说过“勾三股四弦五”,但并没有真正认识什么是“勾股定理”.此外,学生普遍学习积极性较高,探究意识较强,课堂活动参与较主动,但合作交流能力和探究能力有待加强.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勾股定理的发现过程,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会用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2.过程与方法(1)在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2)通过拼图活动体验数学思维的严谨性,发展形象思维;(3)在探究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探究过程.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勾股定理历史的了解,感受数学文化,激发学习热情;(2)在探究活动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究精神.四、教学过程1.问题情境活动:复习回顾三角形的三边数量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引出今天的主题,对于特殊的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评:复习旧知识,将新知识与旧知识建立联系,易于理解与掌握.2.分析探究活动1:探究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数量关系.还原毕达哥拉斯发现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数量关系的历史着手,引导学生从面积关系推导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数量关系.评:通过给出古代数学家与勾股定理相关的图,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 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发现过程,了解知识的来源,易于掌握和接受新知识. 从面积关系转化到三边数量关系,体会面积法在勾股定理探索过程中的应用.活动2:探究一般直角三角形三边数量关系.学生亲自动手画一般的直角三角形进行探究,类似地通过面积关系得到三边数量关系,在求面积时引导学生通过切割或者补形的方法去求解.并结合几何画板进行直观演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数量关系.评:让学生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好好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在数学中的应用.让学生自己动手,主动探索学习,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自己推出结论,可以产生一种成就感,也是对学生的肯定和赞赏,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让学生体会转化的思想,通过对图形的割补将较难求面积的图形转化为容易求得面积的方法.将现代教学技术融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让学生直观感受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的一般性.3.得出猜想活动:经过从等腰直角三角形到一般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数量关系,引导学生组织语言,进行猜想.评: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从探究到猜想的思维能力.4.实践验证活动1:赵爽弦图证法.详细叙述我国数学家赵爽对勾股定理的证明过程,并说明赵爽对于世界数学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并由此证明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勾股定理出来之后,对定理进行辨析,并由此定理可对直角三角形的三边进行“知二求一”.评:以“猜想——命题——证明——定理”的形式给出勾股定理,让学生体会数学定理的严密性和科学性.基于有意义学习理论,让学生理解勾股定理的符号形式的真正含义,有效避免机械学习,利于学生掌握和运用. 让学生对勾股定理的应用有个初步的认识,为下节课深入学习其应用做铺垫. 同时在“知二求一”中体会分类讨论的思想.勾股定理历史的介绍是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赵爽弦图”的证明是为了引导学生学习古人对数学的钻研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体会数形结合的魅力所在.5.总结升华活动:回顾总结勾股定理从猜想到证明的过程,并总结勾股定理的历史意义.勾股定理是世界数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意义十分重大:它是联系数与形的第一定理,导致了无理数的发现,引发了第一次数学危机.评:让学生回顾整堂课的学习内容,使其学有所得. 引导学生一同总结,培养学生学会总结善于总结的好习惯. 并且通过总结进一步强化从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揭示勾股定理的重大意义,体会勾股定理的魅力所在.。
(精选幻灯片)勾股定理ppt课件
“总统证法”. 比较上面二式得 c2=a2+b2
16
1.求下列图中表示边的未知数x、y、z的值.
81 144
144 169
z
625 576
①
②
③
17
做一做:
A
625
P
C
B
400
P的面积 =___2_2__5________ AB=_2__5_______ BC=__2_0_______
b c
a2+b2=c2吗?
• 1881年,伽菲尔 德就任美国第二
A b 1 E aB ∵ S梯形ABCD= 2 a+b2
十任总统.后来, 1
人们为了纪念他 对勾股定理直观、 简捷、易懂、明
= (a2+2ab+b2) 2
又∵ S梯形 ABCD=S
AED+S
EBC+S
CED
了的证明,就把 这一证法称为
1 1 11 = ab+ ba+ c2= (2ab+c2)
33
34
C A
(2)在图2-2中,正 方形A,B,C中各含 有多少个小方格?它 们的面积各是多少?
B C
图2-1
A
(3)你能发现图2-1 中三个正方形A,B, C的面积之间有什么
B 图2-2
关系吗?
(图中每个小方格代表一个单位面积) SA+SB=SC
即:两条直角边上的正方形面积之和等于
斜边上的正方形的面积
3
s1 s2
s3
返 拼回 图 4
合作 & 交S流1+☞S2=S3
a等²+腰a直²=角c三²角形两直角边
《勾股定理发展史》课件
牛顿利用微积分的方法研究了曲线的面积和体积,而莱布尼 茨则利用解析几何的方法研究了平面图形的面积和体积,这 些研究都与勾股定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CHAPTER 03
相等的特殊情况。
非欧几何的应用主要在宇宙学 、相对论等领域,勾股定理在 这些领域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
勾股定理在复数域的应用
勾股定理在复数域中可以表述为 三角恒等式,即对于任意复数z
,有z^2 = x^2 + y^2。
在复数域中,勾股定理的应用主 要涉及信号处理、控制系统等领
域。
通过利用勾股定理,可以方便地 计算复数的模长,进而进行信号
建筑中的勾股定理
建筑师在设计和建造建筑物时,经常运用勾股定理的原理。例如,在建造高塔或大型建筑时,建筑师可以利用勾 股定理来计算建筑物的角度和线条,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美观性。
勾股定理在文学作品中的描述
小说中的勾股定理
一些小说家在创作中运用勾股定理的原理,以丰富作品的主题和情节。例如,在描写爱情故事时,小 说家可以利用勾股定理来描述男女主角之间的情感关系,使情节更加生动和有趣。
欧几里得的证明方法虽然简洁,但在当时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直到文艺 复兴时期才被重新发掘和推广。
笛卡尔与费马的新证明方法
笛卡尔和费马分别独立地提出了新的 证明方法,他们的证明方法更加直观 和易于理解,为勾股定理的普及和应 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笛卡尔的证明方法利用了代数和坐标 系的思想,而费马的证明方法则利用 了无穷小量的概念,这两种方法都对 后来的数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毕达哥拉斯定理
勾股定理ppt课件
2.会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难点)
情境引入
学习目标
1.经历勾股定理的探究过程,了解关于勾股定理的 一 些文化历史背景,会用面积法来证明勾股定理, 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重点) 2.会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难点)
一、勾股定理的认识 让我们一起穿越回到2500年前,跟随毕达哥拉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 长为c,那么有a2+b2=c2.
a c2 - b2 , b c2 - a2 , c a2 b2
(a、b、c为正数)
三、学以致用
例1 如图,在Rt△ABC中, ∠C=90°.
(1)若a=b=5,求c; (2)若a=1,c=2,求b.
归纳 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关系和第三边的长求未知两 边时,要运用方程思想设未知数,根据勾股定理列方 程求解.
变式2:在Rt△ABC中,AB=4,AC=3,求BC的长.
解:本题斜边不确定,需分类讨论:
当AB为斜边时,如图,BC 42 32 7;
当BC为斜边时,如图,BC 42 32 5.
B B
斯再去他那位老朋友家做客 我们也来观察一下地面的图案,看看从中能发
现什么?
问题1:观察构成正方形A、B、C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之间有什么关系?试 问三个正方形面积之间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
AB C
这些小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都全等
发现:SA+SB=SC
问题2:若正方形A、B、C边长分别为a、b、c,根据面积关系,猜想等 腰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有什么关系?
AB C
ab c
SA+SB=SC
猜想:a2+b2=c2
基于数学史的勾股定理教学设计
_;U AM<T丨glH n V A l 1VH7基子数学史的勾股定理教学设计□南宁师范大学卢明一李碧荣【摘要】本文以勾股定理为例,论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基于 数学史进行教学设计的途径,提出在探讨勾股定理的发现和证 明过程中,通过再现历史事件、介绍数学史等方法在教学中融入 数学史的教学建议,以期使学生站在古人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和 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数学勾股定理数学史教学设计【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8A-0074-03数学史展现了历史人物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可以从中汲取思想养料,少走弯路,获取最佳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中融人数学史越来越受到数学教师的重视。
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数学论证乃至数学决策等能力,勾股定理教学充分体现了上述思想。
本文笔者以勾股定理教学设计为例,论述在教学设计中融人数学史,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和数学活动本质的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教学内容分析勾股定理是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第一课时的内容,在初中数学几何知识中有着重要地位,与解决直角三角形三边问题,甚至是其他多边形的问题有直接联系,为后面几何的学习铺垫。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勾股定理之前已经学习了三角形,对几何知识和代数知识有了一定的基础认识,初步掌握了探索图形性质的基本方法,但是学生探索意识比较弱,逻辑推理能力比较差,会出现盲目操作等问题,所以本节课以“勾股定理的证明”为教学难点,重在引导学生自主证明,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方格图,说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说出勾股定理的定义;会用拼图法和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能解决一些简单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探讨、猜想、验证勾股定理,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在探索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培养观察图形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自主探究的拼图活动,增强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勾股定理》数学教学PPT课件(10篇)
=BD·
CD.
D
B
E
C
课堂小
结
利用勾股定理解
决实际问题
勾股定理
的应用
构造直角三角形
解决实际问题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17.1 勾股定理
第3课时
利用勾股定理作图和计算
知识要点
1.勾股定理与数轴、坐标系
2.勾股定理与网格
3.勾股定理与几何图形
新知导入
想一想:
我们知道数轴上的点有的表示有理数,有的表示无理数,你
能在数轴上画出表示 13 的点吗?
如果能画出长为 13 的线段,就能在数轴上画出表示 13 的
2
点.容易知道,长为
的线段是两条直角边的长都为1的直角三
角形的斜边.
长为 13 的线段能是直角边的长为正整数的直角三角形的
斜边吗?
新知导入
想一想:
利用勾股定理,可以发现,直角边的长为正整数2, 3
知识
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
AC2+BC2=AB2
由上面的例子,我们猜想:
命题1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
长为c,那么a2+b2=c2.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a
c
b
课程讲授
1
勾股定理
下面让我们跟着以前的数学家们用拼图法来证明这一猜想.
c
证明:∵S大正方形=c2,
S小正方形=(b-a)2,
b
a
b-a
例 如图是由4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构成的“田字格”,只用没有刻
度的直尺在这个“田字格”中最多可以作出长度为
8
_____条.
基于数学史的“勾股定理”教学设计.ppt
①(巴比伦,公元前1600-1800)长30英尺的 梯子倚墙而立,当上端沿墙下移6英尺的距离 时,下端沿墙移动多远?(答案:18英尺)
②(中国,公元1世纪)今有恒高一丈.倚木 于恒,上与恒齐.引木却行一尺,其木至 地.问木长几何?(答案:5丈5寸 )
③(意大利,公元1300年)矛长20英尺,依 塔而立.若将末端外移12英尺,则尖端低 塔多高?(答案:16英尺)
1 教学目标
⑴使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勾股定理;
⑵使学生从勾股定理的历史背景中体验勾股 定理;
⑶使学生从不同文化中的勾股定理的不同证 明方法中感受数学证明的灵活、优美,感受 勾股定理的丰富文化内涵;
⑷使学生应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课时
利用两课时的时间来完成勾股定理的教 学.
3 教学过程
3.1 从文化传统习惯入手使学生“发现” 勾股 定理
证明方法之特征: 文字说明,没有代数表达式.
3.3.2 欧几里得(Euclid,约公元前300)的证 明:
证明方法之特征:严格的逻辑推理证明方法, 展示的是对数学美和数学理性的追求.
3.3.3 赵爽(公元3世纪前期)的证明:
证明方法之特征:数形结合证法,建立在一种 不证自明、形象直观的原理上,证明过程可以借助 实物进行操作,使现实问题数学化.
16英尺在学生发现勾股定理理解勾股定理的历史背景的基础上给他们展现历史上不同文化中的勾股定理各种巧妙的证明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全方位的认知能力和思考弹性
基于数学史的“勾股定理” 教学设计
包吉日木图 (内蒙古师范大学 数学科学学院 呼和浩特 )
“勾股定理”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 容,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涵.《全 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 指出勾股定理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验勾股 定理的探索过程,会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 的问题.那么,教师如何教学才能使学生体 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呢?笔者认为教师应 该以勾股定理的历史文化发展为线索来设计 课堂教学模式更为合适.
《勾股定理》说课PPT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和证明,能够灵活运 用勾股定理及其计算; ②通过观察分析,大胆猜想,并探索勾股定理,培 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逻辑推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 -归纳-验证”的数学思想,并体会数形结合和从特 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深入探究 网络信息
要求学生利用网格画一个两直角边分别 为2、3的三角形,用不同的方法求面积,以 及探究直角三角形三边存在的关系。
(2+3)2-4*1/2*2*3=13=22+32 或4*1/2*2*3+1=13
利用正方形网格让学生感知其的实用性及便 捷性。
2
规律猜想 直达快车
由上面探究我们可以得出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 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由此提出命题:如果 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那么其两直角边的平方 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分析并根据命题画图,写出已 知和求证。画图:a2+b2=c2。联想到用字母表示数字 的方法,贯彻代数的应用思想。
数字验证 拼图效果
证明勾股定理:证明该命题的方法有很多,先让学 生进行讨论回答。展示分割拼接的过程,展示拼图 出的效果,鼓励学生代表作示范演示,然后介绍古 代数学家赵爽的的证明方法,老师通过准备的PPT进 行演示。
实践应用 拓展提高
1.出示题目①在△ABC中,∠C=900,AC=21m,BC=28m. i 求△ABC的面积 ii斜边AB的长 iii 求高CD. 引导学生进行解决问题 ②媒体课件演示FLASH小动画片:某楼房三楼失火,消防 员赶来救火,了解到每层楼高3米,消防员取来6.5米长 的云梯,如果梯子底部离墙基距离为2.5米。问:消防员 能否进入三楼救火? 布置作业 试一试:你能把两个边长分别为5、12的正方形经过切割 后拼接成一个正方形吗?如果可以,那么所得到的新正 方形的边长为多少呢?
《勾股定理》PPT教学课件(第1课时)
数统一”的思想方法,更具有科学创新
的重大意义。
获取新知
猜想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一起探究
问题1
4 AB=___
5
1、 BC=___,
3 AC=___,
B
25
S蓝 =___,
9
16 S红 =___
2、 S黄 =___,
C
A
S黄+S蓝=S红
3、S黄、S蓝与S红的关系是__________.
最短时,x=1.5
所以最短是1.5+0.5=2(m).
答:这根铁棒的长应在2~3 m之间.
2m
AC 2 AB 2 BC 2 12 22 5
AC 5 2.24
A
1m
B
因为AC大于木板的宽2.2m,所以木板能从门框内通过.
我们已经学习了勾股定理,利用勾股定理,我们可以解决一
些实际问题.
在应用中关键是利用转化思想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
模型,常见类型有:
(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任意两边,求第三边;
则这三个半圆形的面积之间的关系式是
S1 S 2 S3
.(用图中字母表示)
勾股定理与图形面积
归纳:
与直角三角形三边相连的正方形、半圆及正多边形、圆都具有相同的
结论:
两直角边上图形面积的和等于斜边上图形的面积.
本例考查了勾股定理及半圆面积的求法,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仔细
观察所给图形,面积与边长、直径有平方关系,就很容易联想到勾股
基本思想方法:勾股定理把“形”与
C
“数”有机地结合起来,即把直角三角
形这个“形”与三边关系这一“数”结
勾股定理优秀PPT课件
b
c
a
a
这种证明方法从几何图形的面积变化入手,运用了数形结合的思 想方法.
18
-
<四>练习提升
1.议一议:观察下图,用数格子的方法判断图中三角形的三 边长是否满足a2+b2=c2.
2.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20cm ,且两直角边长度比为3:4, 求两直角边的长.
19
-
<五>勾股定理的文化价值
(1) 勾股定理是联系数学中数与形的第一定理.
(2) 勾股定理反映了自然界基本规律,有文明的宇宙“人”都应 该认识它,因而勾股定理图被建议作为与“外星人”联系的信号. (3) 勾股定理导致不可通约量的发现,引发第一次数学危机. (4) 勾股定理公式是第一个不定方程,为不定方程的解题程序 树立了一个范式.
20
-
<六>小结反思
学生反思:我最大的收获; 我表现较好的方面; 我学会了哪些知识; 我还有哪些疑惑……
AB2+AC2=BC2.
11
-
第三种类型:以刘徽的“青朱出入图”为代表,证明不 需用任何数学符号和文字,更不需进行运算,隐含在图中的 勾股定理便清晰地呈现,整个证明单靠移动几块图形而得出, 被称为“无字证明”.
约公元 263 年,三国时代魏国的数学家刘徽为古籍《九 章算术》作注释时,用“出入相补法”证明了勾股定理.
方法一:三国时期吴国数学家赵爽在为《周髀算经》作注解时, 创制了一幅“勾股圆方图”,也称为“弦图”,这是我国对 勾股定理最早的证明.
2002年世界数学家大会在北京召开,这届大会会标的中央图案正是 经过艺术处理的“弦图”,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成就.
6
-
c
由面积计算,得 c2 41ab(ba)2. 2
数学史融入勾股定理教学设计
数学史融入勾股定理的教学设计目标:1.通过讲述勾股定理的历史,让学生了解勾股定理的源起和演变。
2.通过练习和活动,让学生理解勾股定理的证明和应用。
预备知识:1.学生应该具备基本的几何知识,如直角三角形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步骤:1.引入勾股定理的历史。
讲述古希腊数学家如勾股、欧拉和欧几里得等如何发现和证明勾股定理。
●教师可以使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古希腊数学家的生平和成就,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史背景。
●教师可以结合实际问题,如计算三角形面积,来说明勾股定理的重要性。
2.演示勾股定理的证明。
使用数学公式和图形解释勾股定理的证明过程。
●教师可以使用数学公式和图片或动画来演示勾股定理的证明过程。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试着证明勾股定理,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3.练习和活动。
让学生练习使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三角形面积或求解方程。
●教师可以出题让学生练习使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可以组织游戏或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在做练习的同时享受学习过程。
4.总结和评估。
●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学习过程,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疑惑。
●教师可以进行评估,如组织小测试,来检测学生对勾股定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师可以根据评估结果,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注意:教学步骤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估结果,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材料:1.古希腊数学家的生平和成就介绍:●勾股的生平和成就,以及他对勾股定理的发现和贡献。
●欧拉和欧几里得等其他古希腊数学家的生平和成就,以及他们对勾股定理的研究和推广。
●可以使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史背景。
2.勾股定理证明的演示和练习材料:●勾股定理的数学公式,以及证明过程的步骤。
●勾股定理证明的图片或动画,帮助学生理解证明过程。
●勾股定理的练习题,帮助学生掌握证明方法。
3.实际问题和活动的练习材料:●勾股定理在计算三角形面积、求解方程等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数学非常重视测量和计算,这 是古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之一, 也是学生很熟悉的学习方法.这样引入课题 符合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规律,能够带动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
3.2 向学生介绍勾股定理的历史背景
据史书记载,大禹治水与勾股定理有关, 禹在治水的实践中总结出了勾股术(即勾股的 计算方法)用来确定两处水位的高低差.可以 说,禹是世界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与勾股定 理有关的人.中国古代数学著作《周髀算经》 中记载有商高这样的话:……我们做成一个直 角三角形,这形亦称曰[勾股形].它的距边名 叫[勾],长度为三;另一边名叫[股],长度为四; 斜边名叫[弦],长度为五.勾股弦三边,若各 自乘,我们就可由其中任何两边以求出第三边 的长……
①(巴比伦,公元前1600-1800)长30英尺的 梯子倚墙而立,当上端沿墙下移6英尺的距离 时,下端沿墙移动多远?(答案:18英尺)
22
2
1 (ac bc bd) 2
5 布置练习题
美国学者史韦兹(F. Swetz)认为, 用历史来丰富数学教学和数学学习,一个直 接的方法是让学生去解一些早期数学家感兴 趣的问题.这些问题让学生回到问题提出的 时代,反映当时人们所关心的数学主体.学 生在解决源于数世纪以前的问题时,会经历 某种激动和满足.他主张,教师可以搜集历 史上的不同时期和不同文化的数学问题,并 布置给学生去解决、比较.基于史韦兹的观 点,教师可以使学生课后完成以下历史上的 勾股定理应用题.
《周髀算经》卷上还记载西周开国时期周公 与商高讨论勾股测量的对话,商高答周公问时 提到“勾广三,股修四,经偶五”,这是勾股 定理的特例.卷上另一处叙述周公后人荣方与 陈子(约公元前6、7世纪)的对话中,则高为股,勾股各自 乘,并儿开方除之,得邪至日.”
1 教学目标
⑴使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勾股定理;
⑵使学生从勾股定理的历史背景中体验勾股 定理;
⑶使学生从不同文化中的勾股定理的不同证 明方法中感受数学证明的灵活、优美,感受 勾股定理的丰富文化内涵;
⑷使学生应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课时
利用两课时的时间来完成勾股定理的教 学.
3 教学过程
3.1 从文化传统习惯入手使学生“发现” 勾股 定理
基于数学史的“勾股定理” 教学设计
包吉日木图 (内蒙古师范大学 数学科学学院 呼和浩特 )
“勾股定理”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 容,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涵.《全 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 指出勾股定理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验勾股 定理的探索过程,会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 的问题.那么,教师如何教学才能使学生体 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呢?笔者认为教师应 该以勾股定理的历史文化发展为线索来设计 课堂教学模式更为合适.
从毕达格拉斯时代到现在,对勾股定理 给出了许多种不同的证明. “在卢米斯(E.S. Loomis)的《毕氏命题》一书第二版中,作 者收集了这个著名定理的370种证明,并把它 们分了类.”
3.3向学生展示历史上勾股定理的不同证明 方法
3.3.1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公元 前580-前500)的证明:
由此看来,《周髀算经》中已经利用了勾 股定理来量地测天.勾股定理又叫做“商高定 理”.
在国外,早在古希腊之前的一千多年前的 汉谟拉比时代的巴比伦人已经发现了勾股定理, 并认为勾股定理的第一个证明是毕达格拉斯给 出的.因此,他们把勾股定理叫做“毕达哥拉 斯”定理.据传毕达哥拉斯学派为了庆祝这条 定理的发现,宰了一百头牛来祭神,但迄今并 没有毕达哥拉斯发现和证明勾股定理的直接证 据,并且后来人们指出宰牛之说与毕达哥拉斯 学派奉行的素食主义相违.尽管如此,人们仍 然对毕达哥拉斯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给出了种 种猜测,其中最著名的是普鲁塔克(Plutarch, 约46-120)的面积剖分法(见证法1).
证明方法之特征:利用了巧妙的 “出入相补”原理,蕴含“动态思 想”.
3.3.5 婆什迦罗(Bhaskara 1114-约1185)的证 明:
证明方法之特征:数形结合证法, 利用了三角形的相似性.
4 勾股定理应用举例
= .
所求三角形的面积为:
(a b)(c d) 1 bc 1 d(a b) 1 a(c d)
⑵你在⑴中得到的结果对非直角三角形 也成立吗?
通过计算,小组内讨论,每个小组选一 个代表给大家陈述本组的结论.教师在参与、 指导整个过程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回答, 给出正确的结论:
⑴任意直角三角形中,两个直角边的平 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就是我们要学的勾 股定理的内容.这里的“勾”和“股”指的 是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斜边叫作 “弦”.
证明方法之特征: 文字说明,没有代数表达式.
3.3.2 欧几里得(Euclid,约公元前300)的证 明:
证明方法之特征:严格的逻辑推理证明方法, 展示的是对数学美和数学理性的追求.
3.3.3 赵爽(公元3世纪前期)的证明:
证明方法之特征:数形结合证法,建立在一种 不证自明、形象直观的原理上,证明过程可以借助 实物进行操作,使现实问题数学化.
3.3.4 刘徽(公元263年左右)的证明:
刘徽用了巧妙的“出入相补”原理证明 了勾股定理,“出入相补”见于刘徽为 《九章算术》勾股数──“勾股各自乘,并 而开方除之,即弦”所作的注:“勾自乘 为朱方,股自乘为青方,令出入相补,各 从其类,因就其余不动也,合成弦方之幂, 开方除之,即弦也.”如何将勾方与股方 出入相补成弦方,刘徽未具体提示,学界 比较常见的推测是如下图:
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形式多样的三角形的 模型(既有直角三角形又有非直角三角形, 为方便起见,使得每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 直角边的长度均为整数.).发给每位学生 两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非直角三角形,并把 全体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使得每位学生都要 利用直尺测量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并记录数 据.然后,提出问题:
⑴你手里的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平方 之间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