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化学 (2)
物理化学第十四章胶体化学
过程是自发过程。
固体的溶解度与颗粒的大小有关,颗粒半径与其相 应的溶解度之间服从Kelvin公式:
lns2 s1
M RT
2
1 R2'
1 R1'
若有大小不同的颗粒同时在一个溶胶中,较小颗粒 附近的饱和浓度大于较大颗粒的饱和浓度,结果是小者 愈小,大者愈大,直到小颗粒全部溶解为止。
而大颗粒大到一定程度即发生沉淀,这就是产生老 化过程的原因。
14.2 溶胶的制备与纯化
一、溶胶制备
粗分 散 分 体 散 胶 系 法 体 凝 体 聚 系 分 法 子分
1.分散法 (1)研磨法 (2)超声分散法 (3)电孤法 2.凝聚法
(1)物理凝聚法
(2)化学凝聚法
化学凝聚法
通过各种化学反应使初生成的难溶物微粒 结合成胶粒,在少量稳定剂存在下形成溶胶。 稳定剂:某一过量的反应物。
四、均分散胶体的制备和应用 1. 制备
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有可能制备出形状 相同、尺寸相差不大的沉淀颗粒,组成均分散 系统。颗粒的尺寸在胶体颗粒范围之内的均分 散系统则称为均分散胶体系统。
Perrin用大小均匀的藤黄粒子作悬浮体,证 明了Einstein理论的正确性:
D RT 1
L 6 r
制备均分散系统的方法有:(1) 沉淀法; (2) 相转移法;(3) 多组分阳离子法;(4) 粒子 “包封法”;(5) 气溶胶反应法;(6) 微乳液 法等。
3.粗分散体系
分散相粒子半径大于1000 nm,多相体系,热力 学不稳定。
按分散相和介质聚集状态分类 1.液溶胶
将液体作为分散介质所形成的溶胶。当分散 相为不同状态时,则形成不同的液溶胶:
A.液-固溶胶 如油漆,AgI溶胶 B.液-液溶胶 如牛奶,石油原油等乳状液 C.液-气溶胶 如泡沫
《专题一 第二节 胶体》学历案-中职化学高教版21农林牧渔类
《胶体》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时学习主题为“胶体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胶体化学的基本概念,掌握胶体的分类、胶体的制备方法和胶体的基本性质。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胶体的定义、分类及基本特性;理解胶体与其他物质形态(如溶液、浊液)的区别。
2. 技能与操作:学会制备简单的胶体,并观察其性质变化;能够通过实验验证胶体的电学性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增强对胶体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应用的认识。
三、评价任务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回答问题及小组讨论的积极程度。
2. 实验操作评价:评价学生在制备胶体及观察其性质变化过程中的操作规范性及观察记录的准确性。
3. 作业与测验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小测验,检验学生对胶体基本概念及性质的掌握情况。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胶体(如肥皂泡、果冻等),引导学生思考它们的共同特点,引出胶体的概念。
2. 胶体基本概念讲解(10分钟)讲解胶体的定义、分类(如溶胶、高分子胶体等)及其与其他物质形态的区别。
强调胶体的稳定性及动力学特性。
3. 实验演示与操作(15分钟)演示如何制备一种简单的胶体(如淀粉胶体),并指导学生亲手操作,观察胶体的制备过程及性质变化。
4. 胶体性质探究(10分钟)通过实验验证胶体的电学性质(如电泳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胶体稳定性的原因。
5. 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课时学习的重点内容,强调胶体的基本概念及性质。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小测验:出一份关于胶体基本概念的简答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胶体在生活中应用的小论文,例如阐述胶体在化妆品、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应用。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反思本课时的教学过程,总结学生的反馈,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 学生反思: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时的学习内容,思考自己在实验操作和知识掌握方面的不足,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物理化学第十章 胶体化学
3. 沉降与沉降平衡
多相分散系统中的粒子,因受重力作用而下 沉的过程,称为沉降。沉降与扩散为一对矛盾 的两个方面
沉降 扩散 分散相分布
真溶液
粗分散系统 胶体系统 平衡
均相
沉于底部 形成浓度梯度
贝林(Perrin)导出沉降平衡时粒子浓度随高度的分布:
o c2 Mg ln 1 ( h2 h1 ) c1 RT
胶核 可滑动面
胶粒
{[AgI]m nI-(n-x)K+}x- xK+ 胶团结构
K+
K+
I-
K+
(AgI)m
I-
I-
K+
特点:
1) 胶核:首先吸附过量的成核离子,然后吸附反离子; 2) 胶团整体为电中性
I-
§10.5
溶胶的稳定与聚沉
Derjaguin&Landau(1941)
1. 溶胶的经典稳定理论DLVO理论
溶胶粒子间的作用力:
Verwey &Overbeek(1948) van der Waals 吸引力:EA -1/x2
势 能 ER
双电层引起的静电斥力:ER ae-x 总作用势能:E = ER + EA
E
EA 曲线的形状由粒子本
性决定,不受电解质影响;
Emax
0 x 第二最小值 EA 第一最小值
势 能 ER 电解质浓度: c1 < c2 < c3 ,
0EAc3源自c2c1E电解质浓度,ER,E,
溶胶稳定性。在 c3 以后, 引力势能占绝对优势,分散 相粒子一旦相碰,即可聚合。
41
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规律:
(i)反离子的价数起主要作用
高中化学第2章第1节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第2课时)课件鲁科版必修1
(3)由于 Fe(OH)3 胶体微粒带正电,因此通电后带正 电的 Fe(OH)3 胶体微粒向负极区靠近,导致负极区附近的 颜色逐渐变深。加入的 Na2SO4 溶液中的 SO24-带负电荷, 易中和 Fe(OH)3 胶体微粒表面的正电荷,而使 Fe(OH)3 胶体微粒发生聚沉。
第九页,共43页。
2.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效应(可动手操作)。
①科学探究:Fe(OH)3 胶体与 CuSO4 溶液性质的比 较。
分散系 用激光笔光束照射时的现象
CuSO4 溶液 Fe(OH)3 胶体
无光亮通路产生 有光亮通路产生
第十页,共43页。
②概念: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 “通路”,这是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利用丁达 尔效应鉴别溶液和胶体。
第二十一页,共43页。
第二十二页,共43页。
[例 1]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种分散系里只能有一种分散质 B.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浊 液、胶体、溶液 C.胶体都是均一、透明的 D.蔗糖溶于水得到胶体
第二十三页,共43页。
(2)在生活中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分散系分为 各种类型,例如根据分散质________不同可将分散系分为 溶液、胶体和浊液,其中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在________ 之间的分散系叫作胶体,其中最稳定的分散系是 ________,可以用滤纸过滤的分散系是________。
第三十二页,共43页。
①将其装入 U 形管内,用石墨做电极,通电一段时 间后发现负极区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表明 Fe(OH)3 胶体微粒带________(填“正”或“负”)电荷。
②向其中加入饱和 Na2SO4 溶液,产生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 (大纲版)第三册 第二单元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第二节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备课资料)
高中化学(大纲版)第三册第二单元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第二节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备课资料)●备课资料一、胶体与溶液、浊液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胶体与溶液、浊液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溶液分散质直径<10-9 m,浊液分散质的直径是>10-7 m,而胶体的分散质直径介于二者之间。
溶液、胶体和浊液由于分散质粒子大小不同,而在性质上、外观上也有许多不同。
比较如下:二、胶体化学的研究历史人们在古代就接触和利用过很多种胶体。
例如,生活中遇到的面团、乳汁、油漆、土壤等,都属胶体范围。
1663年,卡西厄斯(Cassius)用氯化亚锡还原金盐溶液,制得了紫色的金溶胶。
从十九世纪初,人们开始了对胶体的科学研究。
1809年,列伊斯使用一支U型管,管底中部放一粘土塞子,盛水后通电。
他观察到粘土的悬浮粒子向阳极移动,而阴极一臂中的水位则上升。
这个实验证明了粘土粒和水两个相,带有相反的电荷,这种现象叫做“电泳”。
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R·布朗(R·Brown,1773~1858)用显微镜观察水中悬浮的藤黄粒子,发现粒子不停顿地在运动着,后来人们就把胶体粒子所呈现的这个重要现象称作“布朗运动”。
1838年,阿歇森(Ascherson,德)在鸡蛋白的水溶液中加入一些橄榄油,使之呈悬浮的微滴。
他在研究这种油滴的行为时,看到鸡蛋白在油滴与水(介质)的界面上,形成了一层膜。
这一实验表明,在这种情况下蛋白质形成了几分子厚度的一层薄膜,而变得不能溶于水了,这种现象叫做“变性”作用,他同时还发现油滴在蛋白质的“保护”下也不能“聚结”了。
1845~1850年间,塞尔米(F·Selmi,意)对无机胶体作了系统的研究,包括AgCl溶胶的生成条件以及盐类对它的凝聚作用。
1857年,法拉第曾做试验,他使一束光线通过一个玫瑰红色的金溶胶。
这个溶胶原来也像普通的溶液一样是清澈的,但当光线射过时,从侧面可以看到在此溶胶中呈现出一条光路。
物理化学第十四章胶体化学
一、分散体系的分类
•真溶液 按分散相粒子的大小分类: •胶体分散体系
•粗分散体系 •液溶胶
按胶体溶液的稳定性分类
1.憎液溶胶 胶体化学的主要研究体系 半径在1 nm~100 nm之间的难溶物固体粒子
分散在液体介质中。溶剂与粒子间亲合力弱。
溶剂蒸发后,再加入溶剂无法再形成溶胶。 不可逆体系。
2.亲液溶胶 大分子溶液
溶剂与粒子(大分子 )间亲合力强。溶剂蒸 发后,产生凝聚,再加入溶剂,又可形成溶胶。 热力学上稳定、可逆的体系。
按分散相和介质的聚集状态分类: •固溶胶 •气溶胶
按胶体溶液的稳定性分类: •憎液溶胶 •亲液溶胶
按分散相粒子的大小分类
1.真溶液(分子分散体系)
分散相与分散介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均匀的单 相,热力学稳定。分散相粒子半径小于1 nm。
2.胶体分散体系 分散相粒子半径1 nm~100 nm。高分散的多相 体系,粒子有自动聚集的趋势,热力学不稳定。
A.复分解反应制硫化砷溶胶 2H3AsO3(稀)+ 3H2S →As2S3(溶胶)+6H2O
B.水解反应制氢氧化铁溶胶 FeCl3 +3H2O (热)→ Fe(OH)3 (溶胶)+3HCl
C.氧化还原反应制备硫溶胶 2H2S(稀)+ SO2(g) → 2H2O +3S (溶胶) Na2S2O3 +2HCl → 2NaCl +H2O +SO2 +S (溶胶)
胶体化学(2015.8)要点
述
一、分散系统 胶体化学是一门独立学科,胶体现象具有自身独特的规律性,在衣、食、住、
所谓分散系统,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所构成的系统。如牛奶中 行等各方面会遇到胶体化学相关问题。在工农业生产中也普遍存在。如云、雾(气
奶油液滴分散在水中,颜料分散在有机液体中形成油漆等。通常把被分散的物质 液溶胶)、泡沫(液气溶胶)、高空灰尘(气固溶胶)、牛奶(液液溶胶)等。还 有石油钻井中的钻井液,原油开采中的乳化原油、调剖堵水中水凝胶等。 称为分散相,起分散作用的物质叫分散介质。
更换溶剂法: 松香乙醇溶液+ 水 松香水溶胶 化学反应法: FeCl3(稀水溶液)+3H2O → Fe(OH)2溶胶 + HCl
①研磨法
1.分散法
②超声波法
③胶溶法
机
理
超声波分散法示意图 1-石英片;2-电极;3-变压器油 4-盛被分散的液体或固体的试管
离子性固体沉淀在含少量共离子电解质的情况下,有自动地分散成胶体粒子的倾向,此过程称为胶溶作 用。此法实际上只是使暂时聚结起来的分散相又重新分散开来。许多新鲜沉淀经反复洗涤,除去过量电解质 后再加入稳定剂则又可以制成溶胶。
质点若为为理想刚性球体,则采用沉降天平测试分析方法:
1 2
1 2
1 2
dm1 2t 2 d 2 m dr r dt 2
采用作图法进行 相应参数的计算
三. 胶体的电学性质
电泳与电渗
胶粒是带电的,实验发现: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固、液两相可发生相对运动(电 泳和电渗);在外力的作用下,迫使固、液两相进行相对移动时,又可产生电势差(流 动电势和沉降电势)。这两类相反的过程,皆与电势差的大小及两相的相对移动有关。 故称为电动现象,这是溶胶的电学性质
[化学]2 胶体的制备和性质
2.1 胶体的制备和净化
1、渗析 渗析是利用羊皮纸或由火棉胶制成的半透膜,将 溶胶与纯分散介质隔开。 膜的孔隙很小,它仅能让小分子或离子通过,而 胶粒不能通过。
2.1 胶体的制备和净化
渗析
2.1 胶体的制备和净化
电渗析:为了加快渗析 速度,在装有溶胶的半
透膜两侧外加一个电场,使多余的电解质离子2.1 胶体的制备和净化
三、凝聚法原理 物质在凝聚过程中,溶胶制备的核心问题是:
决定粒子大小的因素是什么?
控制哪些因素可以获得一定分散度的溶胶?
研究认为,由溶液中析出胶粒的过程,与结晶过 程相似,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晶核 形成,第二个阶段是晶体的成长。
2.1 胶体的制备和净化
2.1 胶体的制备和净化
2、凝聚法 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使分子或离子聚集成胶体粒子 的方法叫凝聚法。 凝聚法原则上形成分子分散的过饱和溶液,然后 从此溶液中沉淀出胶体分散度大小的物质。 按照过饱和溶液的形成过程,凝聚法又可分为化 学法和物理法两大类
2.1 胶体的制备和净化
物理凝聚法 更换溶剂法:利用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的显 著差别来制备溶胶,且两种溶剂要能完全互溶。 例1.松香易溶于乙醇而难溶于水,将松香的乙醇 溶液滴入水中可制备松香的水溶胶 。 例2.将硫的丙酮溶液滴入90℃左右的热水中,丙 酮蒸发后,可得硫的水溶胶。
2.1 胶体的制备和净化
更换溶剂法
2.1 胶体的制备和净化
蒸气骤冷法
例如,将汞的蒸气通入冷水中就可以得到汞的水溶胶。
罗金斯基等人利用左边的装置, 制备碱金属的苯溶胶。
先将体系抽真空,然后适当加热 管2和管4,使钠和苯的蒸气同时 在管5 外壁凝聚。除去管5中的 液氮,凝聚在外壁的混合蒸气融 化,在管3中获得钠的苯溶胶。
胶体化学总复习(二)
B、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AES)
•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又称脂肪醇硫酸盐。 由于分子中加入了乙氧基使其具有很多优点, 如抗硬水性强,泡沫适中而稳定,溶解性好。 缺点是在酸性和强碱性条件下不稳定,易于水 解。
• AES采用C12~C14的椰油醇为原料,有时也用 C12~C16醇,与2~4分子环氧乙烷缩合。再进 一步进行硫酸化,中和可用氢氧化钠、氨或乙 醇胺。
A、脂肪醇硫酸盐(FAS)
• 通式:R-O-SO3Me • 又叫烷基硫酸盐。这类活性剂中最重要的品种是 基于椰子油的C12~C14和基于牛油的C16~C18烷基硫 酸盐,如十二烷基硫酸盐(月桂醇硫酸盐)。它 们的抗硬水性较好,但耐水解能力较差,尤其在 酸性介质中,易水解成脂肪醇与硫酸盐。 • FAS的主要用途是配制液状洗涤剂、餐具洗涤剂、 各种香波、牙膏、纺织用润湿和洗净剂以及化学 工业中的乳化聚合。此外,粉状的FAS可用于配 制粉状清洗剂、农药用润湿粉剂。
Traube规则:脂肪酸同系物的稀水溶液每增 加一个-CH2表面活性约增加3.2倍。
希士科夫斯基给出脂肪酸同系物溶液表面张 力与体系浓度间的关系。
三、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
①具有长碳链(碳原子数大于8)的极性有机
化合物。 ②从结构上看,表面活性物质是两亲分子, 一端亲水(-OH,-COOH,-SO3Na等),另一 端亲油(憎水)(-R等)。
表面活性剂的效率与能力在数值上常常是相
反的。
例如,当憎水基团的链长增加时,活性剂的
效率提高,而能力可能降低了。
当憎水基团有支 链或不饱和程度增加 时,效率降低,能力
却增加。
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结构特点 和应用
一、表面活性剂的分类方法
1、通常按离子类型分类:在水中能电离的 叫离子表面活性剂;不能电离的叫非离子表面 活性剂。在离子表面活性剂中,亲水基团带有 负电荷的叫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亲水基团带有 正电荷的叫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视溶液酸碱度 不同而离解成阴离子或阳离子的则称为两性表 面活性剂。
高二化学第二章第二节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推荐
注:胶粒所带电荷可根据电泳实验来确定 胶粒带有电荷,但胶体本身呈电中性
四、胶体的聚沉
1.胶体稳定的原因:
一、主要是由于同种胶粒带有相同的电荷, 它们相互排斥的缘故。
二、布朗运动
2.胶体的聚沉:施加某些条件,使分散质粒子
聚集成大于100nm的大颗粒而成为沉淀。
盐,析出肥皂。
练习4 利用胶体知识解释问题
1. 沙洲的形成 2. 墨水不能与其它品种墨水混用 3. 不同血型的人不宜相互输血 4. 卤水点豆腐 5. 明矾净水 6. 土壤的保肥性 7. 工业制皂的盐析 8. 冶金工业电泳除尘 9. 血液透析,血清纸上电泳 10. 工业选矿,原油脱水
作业: 课本 P21 《圆梦》
3.胶体聚 沉的方法
加少量电解质溶液 加带有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明矾净水) 加热或搅拌
4.凝胶:指胶粒与分散剂一起凝聚形成的不流动 的冻状物。如:果冻、凉粉、豆腐等。
五、胶体的应用
1、材料研究上:改进材料的机械性能和光学性能, 如有色玻璃
2、医学上:诊断和治疗某些疾病,如血液透析治疗 尿毒症,用血清纸上电泳诊断疾病
B.②③④ D.③④⑥
练习2
在Fe(OH)3胶体里加入2mol/L硫酸溶 液,由于_______离子的作用,使胶 体先形成了沉淀,这个过程称为 ____________;后来由于_______离 子的作用,又使沉淀溶解.产生上述 实验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因:分散剂分子(水分子)从各个方向撞 击分散质分子,而在每一瞬间分散质粒子在不 同方向上所受的力是不同的,使分散质粒子运 动的方向每一瞬间都在改变。因此,分散质粒 子就不可能静止,运动是无方向性、无规律性 的。
高三化学第二章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重难点解析 人教版
高三化学第二章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重难点解析 人教版一. 本周教学内容:第二章 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二. 重点、难点1. 了解分散系的概念,比较三种分散系的特征2. 理解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3. 了解胶体的分类和制取三. 具体内容 (一)分散系1. 分散系: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微粒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
2. 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
3. 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乳浊液悬浊液浊液胶气溶胶;液溶胶;固溶粒子胶体:分子胶体胶体溶液分散系分散剂分散质(二)三种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粒子的大小请比较小结三种分散系的相关内容,自己试一试,完成下表的空缺部分,并思考胶体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分散系类别溶液 胶体 浊液分散质微粒直径微粒组成 分子或离子分子集合体或高分子巨大数目的分子集合体外观特征 稳定性 能否透过滤纸能否透过半透膜实例氨水、碘酒肥皂水、蛋白质溶液、淀粉溶液,AgI 胶体石灰乳、牛奶注意: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三)胶体的分类1. 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的状况分类:如:3)(OH Fe 胶体胶粒是由许多3)(OH Fe 等小分子聚集一起形成的微粒,其直径在1nm ~100nm 之间,这样的胶体叫粒子胶体。
又如:淀粉属高分子化合物,其单个分子的直径在1nm ~100nm 范围之内,这样的胶体叫分子胶体。
2. 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划分:如:烟、云、雾等的分散剂为气体,这样的胶体叫做气溶胶;AgI 溶胶、3)(OH Fe 溶胶、3)(OH Al 溶胶,其分散剂为水,分散剂为液体的胶体叫做液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均以固体为分散剂,这样的胶体叫做固溶胶。
(四)胶体的制备 1. 物理方法① 机械法:利用机械磨碎法将固体颗粒直接磨成胶粒的大小② 溶解法:利用高分子化合物分散在合适的溶剂中形成胶体,如蛋白质溶于水,淀粉溶于水、聚乙烯熔于某有机溶剂等。
2. 化学方法① 水解促进法思考:如何证明FeCl 3溶液通过上述方法已转变成3)(OH Fe 胶体了? 反应式:FeCl 3+3H 2O (沸)= 3)(OH Fe (胶体)+3HCl注意:切勿将“胶体”两字省去,或打“↓” ② 复分解反应法 反应:KI+AgNO 3=AgI (胶体)+KNO 3 Na 2SiO 3+2HCl=H 2SiO 3(胶体)+2NaCl思考:若上述两种反应物的量均为大量,则可观察到什么现象?如何表达对应的两个反应方程式?提示:KI+AgNO 3=AgI↓+KNO 3(黄色↓) Na 2SiO 3+2HCl=H 2SiO 3↓+2NaCl (白色↓)(五)胶体的性质1. 丁达尔效应——在暗室中,让一束平行光通过一肉眼看来完全透明的溶液,从垂直于光束的方向,可以观察到有一条光亮的“通路”,该现象称为“丁达尔效应”。
化学《胶体》教案
化学《胶体》教案课程名称:化学课时数:1教学内容:胶体教学目标:1.了解胶体的概念和分类。
2.了解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1.胶体的概念和分类。
2.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3.基本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1.胶体的分类和鉴定。
2.相关实验的操作和数据处理。
教学方法:听讲、实验演示、讨论、总结。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老师先用红外照射溶液,然后用红色激光照射,向学生解释为什么红色激光在溶液中不能形成束。
2. 提问:“这个现象和一个词有关,请问这个词是什么?”3. 学生回答后,老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话题——“胶体”。
二、教学主体(40分钟)1.胶体的概念1.1 胶体的定义胶体是指粒径在1~1000纳米之间、充分分散在分散介质中、不会被分离大分子溶质系统。
1.2 胶体的分类(1)稳定胶体(2)不稳定胶体2.胶体的性质和应用2.1 稳定胶体的性质(1)Tyndall散射现象。
(2)光透性差(3)折射率小(4)比表面积大2.2 稳定胶体的应用(1)医学、印染、冶金、电子、化妆品、农业和玻璃等。
(2)蓝墨水、颜料、化妆品、松香和橡胶等。
3.实验操作3.1 制备痕量Co(II)离子胶体实验材料:CoSO4·7H2O、Na3C6H5O7·2H2O、NaOH、Na2SO4、烧杯步骤:①在烧杯中加入50ml水;②加入2.17g Na3C6H5O7•2H2O;③按顺序加入4.74g CoSO4•7H2O、2.3g NaOH 和 1.2gNa2SO4;④把稀磷酸加入烧杯中,盖上培养皿,加热强烈,搅拌,加热30~40min;⑤水洗、离心,去离子水洗净胶体颗粒。
3.2 用电解质法检验左旋糖酐的胶体性质实验材料:左旋糖酐等步骤:①取实验物质0.1g,溶于30ml盐酸(离子强溶液);②用离子弱的氢氧化钠溶液(0.002mol·L-1)逐滴滴加,恢复胶体状态;③记下添加的逐滴数量。
物理化学:第十二章 胶体化学(2)
总作用势能:E = ER + EA
粒子的平动能=(3/2) RT <Emax时,溶胶稳定; >Emax时,溶胶不稳定
ER 势 能
E
Emax
0
x
第二最小值
EA 第一最小值
EA曲线的形状由粒子本性决定,不受电解质影响; ER曲线的形状、位置强烈地受电解质浓度的影响。 电解质浓度对胶体粒子势能的影响:
2. 扩散双电层理论
常用名词: 双电层: 质点表面电荷与周围介质中的反离子
构成的电层;
表面电势0:带电质点表面与液体的电势差: 电势: 固、液两相发生相对运动的边界处与液
体内部的电势差。
1) 亥姆霍兹平板电容器模型
0
1879年,亥姆霍兹 首先提出在固液两相之 间的界面上形成双电层 的概念。
0
x
电泳或电渗实验证明:溶胶的分散质和分散 介质都带电,且所带的电性是不同的。
在电泳实验中,当溶胶粒子向负极迁移时,说 明胶粒带正电,此溶胶称为正溶胶;当溶胶粒子向 正极迁移时,说明胶粒带负电,此溶胶称为负溶胶
在电渗实验中,则正好相反。当介质向负极迁移 时,说明胶粒带负电,此溶胶称为负溶胶;当介质向 正极迁移时,说明胶粒带正电,此溶胶称为正溶胶。
本体之间的电势差
Stern 模型:固定 层+扩散层
固体表面 Stern面 滑动面
电势
0
0
--- 热力学电势,固体 表面与溶液本体的电
势差与溶液中电位离
子的浓度有关。
---- Stern电势。 Stern面与溶液本体的
电势差
距离
---- 电动电势(Zata电 势)滑动面与溶液本 体的电势差其值取决 于可动层的厚度
高一化学第2章 第1节 第2课时 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
[解析] A项,溶液和胶体均呈电中性;B项,若溶液中 溶质是分子,如蔗糖,通电时溶质粒子不发生移动;C项,溶 液和胶体都是有的有色,有的无色;D项,溶液无丁达尔现 象,胶体有丁达尔现象。
[答案] D
(1)溶液、浊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 不同,常利用丁达尔现象鉴别胶体和溶液。
(2)部分胶体的分散质微粒带电荷,有的分散质微粒带正 电荷,有的带负电荷,但胶体是电中性的。
3.胶体的性质: (1)均一、稳定、透明;(2)丁达尔现 象; (3)电泳;(4)聚沉。
4.分离、提纯胶体的方法——渗析。
1.什么是溶液?它是怎样组成的? 提示:(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 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组成:溶质和溶剂。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 剂的质量。
()
解析:A项,为分馏装置;B项,为渗析装置;C项,为过滤 装置;D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装置。 答案:D
[课堂双基落实]
1.悬浊液、乳浊液、溶液和胶体都是
()
A.稳定的液体
B.透明的液体
C.混合物
D.化合物
解析:浊液、溶液、胶体均属于分散系,都是混合物。
答案:C
2.鉴别胶体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最好方法是
>100 nm
较均一、透 明
不均一、不透明
分子集合体、 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
高分子
合体,呈固态或液态
分散系
溶液
能否透过滤纸
能
能否透过半透膜
能
稳定性
稳定
实例
食盐水、 碘酒
胶体 能
不能 较稳定 氢氧化铁胶体、淀 粉溶液
浊液 不能 不能 不稳定
泥水
[例1] 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 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溶液是无色的,胶体是有色的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 光路,前者则没有
高中化学胶体试讲教案人教版
高中化学胶体试讲教案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胶体的定义和性质;
2. 掌握常见胶体的分类及特点;
3. 了解胶体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胶体的定义和性质;
2. 胶体的分类及特点;
3. 胶体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胶体,并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如牛奶、果汁
等是什么组成的?为什么有些乳液看起来很稠密,有些却很稀?引导学生认识到胶体的重
要性和广泛应用。
2.讲解:
(1)胶体的概念:胶体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形成的,其中一种物质以微粒的形式分
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胶体溶液。
胶体的微粒在溶液中不沉淀,在能通过滤纸的水溶液
中不能看到。
(2)胶体的性质:具有无色、透明、不沉淀等特点,具有粘性和黏度,不易通过滤纸。
(3)胶体的分类:根据胶体的状态和组成不同,胶体可以分为溶胶、凝胶和胶体溶液等。
具体分类可以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3.应用案例:
(1)生活中的应用:牛奶、果汁、刷墙涂料等都是胶体,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2)工业中的应用:橡胶、胶水、油墨等都属于胶体材料,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四、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了胶体的概念、性质、分类及应用。
胶体作为一种重要的
化学物质,在生活和工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应深入了解胶体的特点和应用,为今
后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化学中胶体知识点总结
化学中胶体知识点总结一、胶体的定义和性质1. 胶体的定义胶体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其中至少有一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胶体颗粒。
这些颗粒的直径范围在1~1000纳米之间,与溶液中的溶质颗粒直径相当。
2. 胶体的性质(1)悬浮性:胶体颗粒在溶剂中形成悬浮系统,不会很快沉淀下来。
(2)分散性:胶体颗粒的分散程度较高,不容易团聚。
(3)不可过滤性:胶体颗粒的大小与溶质颗粒相近,不容易通过过滤器。
(4)光学性质:胶体颗粒对光有一定的散射和吸收作用,显示出乳白或彩色。
(5)电性质:胶体颗粒可以带电,形成电性胶体。
(6)表面效应:胶体颗粒的表面活性较高,与外界有较强的相互作用。
二、胶体的形成和稳定1. 胶体的形成胶体的形成是由于两种或多种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
常见的胶体形成方式包括:(1)机械法:通过机械方式混合两种或多种物质而形成的胶体。
(2)凝聚法:由于凝聚或凝聚抑制作用导致的胶体形成。
(3)化学法:由化学反应而形成的胶体,如溶胶凝胶法。
2. 胶体的稳定胶体颗粒在溶液中往往会因为分散力和聚合力的作用而发生团聚,影响胶体的稳定性。
为了稳定胶体颗粒,通常采用以下方法:(1)增加分散剂:通过增加分散剂的使用量来提高胶体颗粒的分散性。
(2)控制电荷:通过改变胶体颗粒的表面电荷来调控其相互作用,从而提高稳定性。
(3)控制溶液条件:通过调节溶液的pH值、温度等条件来影响胶体颗粒的稳定性。
三、胶体的分类1. 根据分散介质的性质,胶体可分为溶胶、凝胶和胶体溶液。
溶胶是指液体中形成的胶体,凝胶是指固体中形成的胶体,胶体溶液是指固体和液体相混合形成的胶体。
2. 根据胶体颗粒的大小,胶体可分为溶胶胶体(颗粒直径小于1纳米)、胶体(颗粒直径1~1000纳米)和胶束(颗粒直径大于1000纳米)。
3. 根据分散相和连续相之间的互作用,胶体可分为溶胶性胶体和胶凝性胶体。
溶胶性胶体是指分散相和连续相间的互作用力比较弱,易于分散;胶凝性胶体是指分散相和连续相间的互作用力比较强,不容易分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胶体化学10.0 绪言1.胶体的定义什么是胶体?1861年英国科学家Graham(格雷厄姆)系统地研究过许多物质的扩散速度,首先提出了胶体和晶体的概念,他认为:晶体(如:蔗糖、无机盐等)在水中扩散快;能透过羊皮纸(一种好的半透膜);当溶剂蒸发后成晶体析出。
而胶体(如:蛋白质、明胶等)在水中扩散慢,不能透过半透膜,当溶剂蒸发后成粘稠的胶状物质。
由此他把胶体认作是某一类物质固有的特性。
1905年俄国科学家Beümapн(法依曼)用近200多种物质做实验发现:任何晶体物质在适当条件下(如:降低溶解度,选用适当的溶剂等)也能制成胶体。
1903年,Zsigmondy(齐格蒙第)和Siedentopf(西登托夫)发明了显微镜,第一次成功地观察到胶体中粒子的运动,证明了溶胶的超微不均匀性。
实质上,胶体是物质以一定分散程度存在的一种状态,或者说,胶体是一种高度分散的微多相分散系统。
研究胶体和粗分散系统的生成、应用、破坏及其物理化学性质的科学称为胶体化学。
2. 分散系统的分类及主要特征一种或几种物质以大小不等的粒子形态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系统称为分散系统。
其中的粒子包括:固体微粒、微小液滴、微小气泡、分子、原子、离子等。
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散相,分散相所处的介质称为分散介质。
分散系统包罗万象,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需将分散系统进行分类,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两种:(1)按分散介质和分散相的聚集状态分类:见教材P301表(1) 按分散相粒子的大小分类近几十年来,它已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3.憎液溶胶系统的主要特征憎液溶胶系统的主要特征是:高度分散(粒子比较小)、多相(粒子比分子大)、热力学不稳定(微多相的G表高)。
由于胶体的这些特殊性质便造成了胶体分散系统在光学、电学、动力学等方面不同于其它分散系统的特殊性质及现象。
在后面几节里一一加以讨论。
4.胶体化研究的意义胶体化学与许多科学研究领域、国民经济的各部分以及日常生活都有密切的联系。
例如:石油、橡胶、油漆、制药、酿造、制糖、纺织、造纸、水泥、染色、印刷、食品、日用化学以至土壤学、气象学、地质学、植物保护、医学、环境保护等。
本章的重点在于胶体系统的典型代表:液溶胶,包括其光学、电学、动力学性质以及它们的稳定和聚沉。
10.1溶胶的制备和净化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0nm之间,原则上可由分子或离子的凝聚而成胶体,或由大块物质分散成胶体。
如下图所示:离子、分子粗粒子(凝聚法) 1~1000nm (分散法)凝聚分散(有新相生成) (比表面增加)溶胶制备的一般条件是:①分散相在介质中溶解度须极小,且反应物浓度很稀,生成物的难溶晶体很小,又无长大条件;②必须有稳定剂存在。
因为分散过程中粒子的比表面增加,热力学稳定性降低,故加入第三种物质方能得到稳定的溶胶。
值得注意的是:在凝聚法制溶胶时,。
稳定剂不一定是外加的,往往是过量的某种反应物或生成的某种产物。
包括机械分散、电分散、超声波分散和胶溶分散等。
1.机械分散法工业上用得最多的是机械方法,如:胶体磨(分干磨和湿磨,。
后者需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作为稳定剂),磨细度达100~1000nm;气流粉碎机(干磨),可获得1μm。
下的超细粉末,主要用于分散颜料、药物、化工原料和各种填料。
2.电分散法电弧法(电分散法),主要用于制备金属(Au、Ag、Hg等)水溶胶,稳定剂常为碱。
3.超声分散法超声波法主要用于制备乳状液。
4.溶胶分散法胶溶法是在某些新生成的沉淀中加入适量的电解质,。
使沉淀重新分散成溶胶。
如:在新生成的Fe(OH)3沉淀中,。
加入适量的FeCl3,。
可制成Fe(OH)3溶胶。
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使分子或离子聚集成胶体粒子的方法。
1.物理凝聚法(1)蒸汽凝聚法(2)过饱和法(举例见教材P302)。
2.化学凝聚法化学法(主要方法):(1)还原法:主要用于制备各种金属溶胶。
例如:2HAuCl4+3HCHO+11KOH 2Au(溶胶)+3HCOOK+8KCl+H2OΔ②氧化法:如2H2S+O22S(溶胶)+H2O③复分解反应:常用于制备盐类溶胶。
如:AgNO 3+KI AgI(溶胶)+KNO 3④ 水解法:多用于制备金属氧化物溶胶。
如:FeCl 3+H 2O Fe(OH)3(溶胶)+HCl主要是通过过滤、沉降或离心的方法出去溶胶中的粗粒子,用渗析的方法出去多余的电解质使溶胶更稳定。
为了加快渗析速率,通常采用电渗析,具体方法见教材P 303。
10.2溶胶的光学性质溶胶与其它分散系统在光学上有显著区别,即溶胶会产生明显的丁铎尔现象。
10.2.1 Tyndall 现象1869年,丁铎尔发现,若令一束会聚的光通过溶胶,则从侧面(即与光束垂直的方向)可以看到一个发光的锥体,这就是丁铎尔现象。
丁铎尔现象在日常生活中能经常看到。
例如: 夜晚的探照灯或由电影机所射出的光线在通过空气中断灰尘微粒时,就会产生丁铎尔现象。
实验证明,低分子溶液也会产生丁铎尔现象,但很微弱,肉眼无法看出;悬浮液因强反射光而浑浊,观察不到丁铎尔现象。
丁铎尔现象是溶胶的特征。
10.2.2 Rayleigh 公式雷利曾详细研究过丁铎尔现象,发现单位体积非导电性球形分子所能放出光能总量为:I = 2222122214222)2(24n n n n V A +-λνπ ──── 雷利公式其中 λ ── 入射光的强度及波长 V ── 每个分散相粒子的体积A ── 入射光的振幅 ν── 单位体积的粒子数n 1、n 2── 分别为分散相及分散介质的折射率讨论:(1) I ∝λ-4,即波长愈短的光愈易被散射,而波长愈长的光散射能力愈弱,透射能力 煮沸愈强。
人们成用这个事实来解释天空呈蓝色;测定蔗糖、多糖、蛋白质的旋光度用钠光灯。
(2) I ∝V 2,低分子溶液的丁铎尔现象弱主要因为分子体积小。
(3)n 1、n 2相差愈大,散射作用愈显著。
憎液溶胶的分散相与分散介质间有明显相界面,其折射率相差大,散射作用强;而大分子溶液虽然分子体积不小,但它们仍属于真溶液,为均相系统,故散射光很弱,由此可区别这两种系统。
(4)对于给定的溶胶系统,当其它条件相同时,有 I =K 42λνV I ∝c 21I I =21c c若已知c ,测得I 1、I 2,就可求出c 2。
由该原理,可设计出浊度计 ─ 由测定散射光强度求未知溶胶浓度。
浊度分析法可用于检测药物杂质,如: 重金属、氯离子等,还可用于检污水中悬浮物的含量。
检测可连续进行,便于自控监测。
(5)对于纯液体、纯气体,n 1=n 2,应无丁铎尔现象,但实际上由于在局部范围内发生密度涨落,折射率发生差异而产生散射光。
光散射的局部涨落理论亦可用于大分子溶液中,目前光散射技术已成为测定高聚重均分子量的有效工具之一。
借此还可研究大分子链结构、尺寸、形态及大分子在溶液中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参数。
注意: 雷利公式只适用于粒子不导电、粒子直径<47×10-9m 的分散系统,对金属溶胶由于还有光吸收现象,其关系式更复杂。
10.2.3 超显微镜10.3溶胶的动力性质溶胶与着溶液在稳定性方面有本质的不同,但二者质点大小相近,因此对于那些主要由质点大小决定的一般性质方面,二者是有共同点的。
如: 在低分子溶液中,溶质分子易发生的扩散、布朗运动等在溶胶系统中也存在,但溶胶粒子毕竟比溶质分子大,故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会与介质相分离,产生所谓的沉降。
10.3.1 Brown 运动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微粒总是进行着永不停歇的无规则的折线运动。
该运动是由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在1827年发现,1903年由齐格蒙第和西登托夫用超显微镜证实。
能进行布朗运动的粒子线度均小于4×10-6m 。
布朗运动是分子热运动的必然结果。
由于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在液体分子的包围之中,液体分子的热运动不停地撞击着悬浮粒子,如果悬浮粒子足够小,则此种撞击是不均衡的。
这意味着在任一瞬间,粒子受到各方向的冲量是不等的,故粒子必须做不规则的折线运动。
1905年,爱因斯坦用几率的概念和分子运动论的观点,创立了布朗运动的理论,推导出了爱因斯坦-布朗平均位移公式:X =ηπr L RTt3 其中 X ── 为t 时间间隔内粒子的平均位移 r ── 粒子半径 T ── 温度 R ── 气体常数 η ── 分散介质的粘度 L ── 阿佛加德罗常数爱因斯坦-布朗公位移式的验证:是胶体系统动力稳定的原因之一。
而另一方面,胶粒互相碰撞,促使它们聚结变大,这又是使其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扩散是在有浓度梯度存在时,物质粒子因热运动而发生宏观上定向迁移的现象。
扩散过程的原因是物质粒子的热运动,扩散过程的推动力是浓度梯度。
胶粒比分子大,扩散慢,但仍服从菲克第一扩散定律,即:其中 dt dm── 单位时间内通过横截面A 扩散的物质的量D ── 扩散系数,D 越大,质点的扩散能力越强由爱因斯坦公式: ηπr L RT D 6= 代入爱-布公式:t x D 22= 由测得一定时间t 内的X 可求出D ,若再测出η、ρ,可用下式求出球形粒子稀溶胶粒子的摩尔质量:借用稀溶液的渗透压公式:RT V n =∏可计算溶胶的渗透压,如教材。
扩散的结果使胶粒趋于均匀分布,是溶胶动力稳定的又一因素。
沉降是在重力作用下悬浮在流体(包括气体和液体)中的固体粒子下降与流体分离的过程。
沉降的结果使粒子在介质下部的浓度高于上部的浓度,造成浓差。
但扩散又使粒子在介质中的浓度趋于均匀一致,重力作用与扩散作用是作用力方向相反的两个作用。
前者对ρ粒>ρ介的系统作用明显,后者对ρ粒<ρ介的系统作用明显。
当这两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时, v 沉=v 扩,粒子在介质中的分布达到平衡,使粒子从下向上形成浓度由大变小的一定的浓度梯度,这种现象称为沉降平衡。
贝林推导出:在重力场下达到沉降平衡时粒子浓度随高度而变化的高度分布定律对胶体系统为:ln 12N N =RT r gL 343π(ρ粒-ρ介)(x 2- x 1)N 2、N 1 ── 分别为高度x 2、x 1截面上的单位体积溶胶内的粒子数可以证明,球形粒子在液体中的沉降速率可由下式计算:dt dx =ηρρ9)(22gr 介粒-在其他各项相同时, dt dx∝ r 2。
的粒子则沉降缓慢,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达到沉降平衡。
据估计,半径为1×10-8m的金溶胶沉降1×10-2m距离约需时为29天。
而实际上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对流、机械震动等引起的混合均会使沉降平衡建立的时间更加漫长。
由于胶体分散系统在重力场中沉降的速率极为缓慢,以至无法测其沉降速率,1923年斯威伯格创制离心机获得成功,其离心力可提高到地心引力的1000倍,在测定溶胶胶团结构和大分子物质的摩尔质量方面得到重要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