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外用膏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氮酮(azone):浓度依赖性,起效慢,但持续时间 长 ,氮酮与其他促进剂合用效果更佳。
某些促进剂(多元醇、挥发油)等
5.其他因素
药物浓度(C) 应用面积(A) 应用次数(n) 接触时间(t) 年龄、性别等
dQ /dtKCD /TA
第二节 软膏剂
一.概述 二.软膏剂常用的基质 三.软膏剂的制备 四.外用凝胶剂 五.眼膏剂 六.软膏剂的质量评价与包装
硬膏剂(plasters)
膏药(铅硬膏) 以高级脂肪酸铅盐为基质
贴膏剂:橡胶膏剂 以橡胶为主要基质
巴布剂 以亲水性高分子材料为基质 贴 剂 TDS(TTS) transdermal therapeutic systems(全身治疗作用 )
3.特点
•广泛用于皮肤科与外科; •易涂布或粘贴于皮肤、黏膜或创面上,可保 护创面、润滑皮肤或起局部治疗作用; •可以透过皮肤和黏膜起全身治疗作用。
(3)皮肤的温度和湿度。
温度增加有利于药物吸收;皮肤角质层的水 合作用能增加药物吸收
2.药物性质
dQ /dtKCD /TA
既具有一定的油溶性又具有适当水溶性的 药物的穿透作用最大。 分配系数愈大,愈有利于吸收,但高度亲 油的药物可能聚积在角质层而不被吸收。 分子量愈大,吸收愈慢。
3.基质性质
(1)基质的类型 dQ /dtKCD /TA
第一节 概 述
一.外用膏剂的含义、特点与分类 二.外用膏剂的透皮吸收机理 三.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
一.外用膏剂的含义、特点与分类
1.Leabharlann Baidu义:
采用适宜的基质将药物制成专供外用的半固体或近 似固体的一类制剂。(药物+油脂性、乳剂型基质 或水溶性基质→均匀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2.分类:按基质及形态分为:
软膏剂(ointments) 乳膏、油膏、糊剂、眼膏剂、 涂膜剂
二.外用膏剂的经皮吸收
• 外用膏剂的经皮吸收指其中的药物通过 皮肤进入 血液的过程。
• 包括释放、穿透及吸收进入血循环三个阶段。 释放:是指药物从基质中脱离出来并扩散到皮肤或
黏膜表面。 穿透:是指药物通过表皮进入真皮、皮下组织,对
局部组织起治疗作用。 吸收:指药物通过皮肤微循环或黏膜接触后通过血
管进入体循环而产生全身作用。
一.概述
1.软膏剂(ointments):将药物、中药细粉及其
提取物与适宜的基质混合制成的外用半固体制剂。
2.质量要求:
–软膏剂应色泽均匀,质地细腻; –具适当黏稠性,易涂布于皮肤或粘膜,无刺激性; –无酸败、异臭等变质现象; –必要时可加入适量防腐剂或抗氧剂;用于创面的 软膏应无菌。
理想的基质
(一)油脂性基质
共同特点:
润滑、无刺激性,保护及软化作用比其他基质强; 吸水性差与分泌液不易混合,很少单独应用; 对药物的释放、穿透性亦较其他基质小; 油腻性较大,不易洗除,且妨碍皮肤的正常功能。 适用于遇水不稳定药物。不宜用于急性且有多量渗 出液的皮肤疾病,也不宜用于皮脂分泌过盛引起的 诸如脂溢性皮炎、粉刺等病灶
药物从基质中释放
通过表皮 (主要途径,慢)
角质层(限速层)
通过附属器 (快、少)
毛囊、皮脂腺、汗腺
细胞内
细胞间隙
透明层、颗粒层、生发层
真皮
毛细血管吸收
(二)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
• 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药物的理化性质、基质 组成、给药部位的特性等:
• 可用下式说明透皮吸收与因素关系:
dQ /dtKCD /TA
• 具有适宜的稠度、粘着性和涂展性,无 刺激性。
• 能与药物的水溶液或油溶液互相混合, 并能吸收分泌液。
• 能作为药物的良好载体,有利于药物的 释放和吸收。不与药物发生配伍禁忌, 久贮稳定。
• 不妨碍皮肤的正常功能与伤口的愈合。 • 易洗除,不污染衣服。
二.软膏剂的基质
(一)油脂性基质 (二)乳剂型基质(creams) (三)水溶性基质 (四)其他基质
第十一章 外用膏剂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 第五节
概述 软膏剂 膏药 贴膏剂 糊剂、涂膜剂与搽剂
学习目标
掌握软膏剂、膏药、橡胶膏剂的含义、特点与制 法。 熟悉外用膏剂的透皮吸收机理及影响药物释放、 穿透、吸收的因素;凝胶剂、巴布剂、糊剂、涂 膜剂及透皮贴剂的含义、特点与制法;软膏剂与 膏药基质种类和性质。 了解外用膏剂的质量要求,了解凝胶剂、巴布剂、 糊剂、涂膜剂及透皮贴剂基质的种类。
2.经皮吸收途径
经皮吸收途径
• 透过完整表皮(砖泥理论):表皮角质层细胞及
细胞间隙(主要吸收途径)。
• 通过毛囊、皮脂腺:毛囊、皮脂腺开口于表皮,
进入毛囊口及皮脂腺的药物可通过毛囊壁及皮脂 腺到达真皮或皮下组织。
• 通过汗腺(初期):大分子药物和离子型药物可
通过汗腺、毛囊、皮脂腺途径转运,当药物达到 平衡后,此作用就很弱。
(4)基质对皮肤的水合作用
油脂性基质>W/O型乳剂基质>O/W型乳剂基质>水溶性基质
4.附加剂
(1)表面活性剂 dQ /dtKCD /TA
–增加药物溶解度 –增加皮肤的润湿度 –改变皮肤屏障的性质
(2)渗透促进剂(penetration enhancers)
二甲基亚砜(DMSO): 促渗透作用较强,有异臭 和 刺激性;
式中:K为药物皮肤/基质分配系数;C为溶于基质中的药物 浓度;D为药物在皮肤屏障中的扩散系数;A为给药面积;T
为有效屏障厚度。
1.皮肤条件
dQ /dtKCD /TA
(1)皮肤的用药部位。
阴囊>耳廓后部>腹股沟>颅顶盖>脚背>前下 肢>足底
(2)皮肤破损有利于药物穿透。
吸收速度增大,但刺激性和毒副作用也增加
1.皮肤的构造
1.表皮
可分角质层、透 明层、颗粒层、棘层 及基底层等。
限速屏障——角质层细胞致密交 联,成为防止水分蒸发及抵御外 来物质进入的屏障。(表皮内无 血管,药物在表皮内不吸收 )
2.真皮
内有毛细血管、 淋巴管、神经、皮脂 腺及汗腺等。
药物易通过其中的血管 及淋巴管所吸收
3.皮下脂肪组织
血管、淋巴管及汗腺
–O/W型乳剂基质> W / O型乳剂基质 >吸水性基质>凡士林 加羊毛脂>动物油脂>植物油 >烃类基质 –水溶性基质释放快,但难吸收
(2)基质对药物的亲合力
适宜。基质对药物的亲和力越大,药物越难以从基质向皮肤转 移,不利于吸收。
(3)基质的pH
–离子型药物一般不易透过角质层 –非离子型药物有较高的渗透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