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弧教案.doc

合集下载

反射与反射弧教学设计

反射与反射弧教学设计

附件一:反射与反射弧学生导学案
附件二:初二(12)班科学学习小组设置
一、分组
二、组长的权利和职责
•1、有权检查组员的作业,包括每日的作业完成,前次作业的订正。

•2、有权随时抽查组员的笔记。

•3、有权检查组员对公式、定义、定律的记忆和背诵。

•4、有责任每日早读前收齐本组作业,做好登记并上报课代表。

协助老师完成对组员学习情况的统计和检查。

•5、有责任协助成员制定本组学习目标,解答小组成员的疑问,促进成绩稳定提高。

三、组员的权利和职责
•1、有权要求组长将当天没听懂的内容上报老师。

•2、有权请组长讲解未听懂的内容、不会做的习题。

•3、有责任及时上缴作业,订正错题。

•4、有责任定时将笔记给组长检查。

•5、有责任制定学习目标,逐步提高本组平均分。

四、评比:
每学期根据课堂表现、作业情况、测验情况评出优秀小组并给与奖励。

连续两次位居最后一名的小组提出批评。

1、每次测验的小组平均分与上次的差值就是本组基础得分。

2、每次作业少交一次-1分,晚交一次-0.5分。

得A+1分,得C-0.5分。

3、小组成员测验每提高5分,下月本组总分+1分。

小组平均分每提高1分,小组总分
加一分。

4、课前提问回答正确、对疑难问题分析透彻、能提出独特见解均每次+1分。

5、老师提出表扬一次+1分。

生理学实验教案——反射弧分析

生理学实验教案——反射弧分析

反射弧分析一、实验目的及原理目的:了解反射弧的结构及其完整性。

原理: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弧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是反射活动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即反射弧中的任一部分受到破坏,反射活动就不能进行。

二、实验准备1.器材:铁支架、蛙类手术器械(剪刀、玻璃分针、蛙针)、电刺激器、铁夹2.物品:烧杯、纱布、培养皿、棉球、0.5% H2SO4溶液3.实验对象:蟾蜍4.环境:安静的实验室三、实验学时2学时四、实验方法1.制备脊蛙(脊蛙,是指只有脊髓的青蛙)。

用抹布将蛙包好,只露出头部,左手拿蛙使其背部朝上,右手执剪刀,将剪刀的一叶由嘴角插入蛙口腔,另一叶翻转向上在鼓膜后横断蛙头(见图1)。

若用蟾蜍,剪时可能碰到眼后外侧的大毒腺,后者会喷出有苦味的刺激性分泌物,所以剪头时要使蟾蜍的前部朝下,以防分泌物射入术者的眼中。

在手术完毕后的短时间内,蛙身不能运动,对任何刺激不发生反应,这一现象叫做脊休克,稍过一会儿脊休克就会消失。

2.连接实验装置用铁夹夹住脊蛙下颌,再将铁夹固定在铁支架上(见图2)。

图1 用剪刀剪去蛙头部图2 用酸刺激蛙趾的方法3.实验观察①观察正常防御反射。

将一侧蛙后趾(左侧)浸入0.5%硫酸溶液中,可见该侧后肢很快缩回。

刺激另一侧后趾,也有同样的反应。

这是正常防御反射的一种,称为屈肌反射。

当出现屈肌反射后,应立即用清水洗去蛙趾上的酸液,并用纱布块擦干蛙趾(以下同)。

②皮肤感受器的作用。

将左后肢的皮肤沿膝下剪一环形口,并将剪口以下的皮肤全部剥去(注意:足趾皮肤要剥干净),再用0.5%硫酸液刺激该侧趾端,观察有无屈肌反射?为什么?(对照实验:用硫酸溶液刺激右侧趾端,观察有无屈曲反射)③外周神经的作用。

取下脊蛙,俯卧位置于蛙板上,在右后肢背面作一纵形皮肤切口,用玻璃针分开肌肉,钩出坐骨神经,并在其下穿线备用。

再将脊蛙挂起,待安静后,用0.5%硫酸液刺激该侧趾端,观察有无屈肌反射?然后,用剪刀剪断分离出的坐骨神经,再用0.5%硫酸液刺激该侧趾端,观察有无屈肌反射?为什么?④中枢的作用。

生理实验——反射弧教学教案

生理实验——反射弧教学教案

生理实验——反射弧教学教案一、实验目的:1.了解反射弧的构成。

2.通过实验掌握一种学习和发现知识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反射弧是指受到刺激后,神经元依次反射以及与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和作用器之间所构成的连续反射动作,是人体最简单的反应机制之一,成为人体最基本、最快速的生理反应。

科学实验具有严密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等特点,实验是科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探究现象真相和新知识发现的重要方法。

三、实验步骤:1.实验前准备将一只青蛙杀死后,将腰椎以下的背部和肢体肌肉全部割去,但脊髓和椎弓不要损伤。

2.刺激肠系膜神经将肠系膜神经刺激,可引起肢体肌肉的不自主抽搐。

将股神经刺激,可引起肌肉收缩,并可观察到腰脚弯曲。

6.收集数据记录刺激时间、刺激强度、反应时间等数据。

四、实验注意事项:1.操作前需仔细阅读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了解反射弧的构成和科学实验的方法。

2.实验时需要使用安全工具和设备,注意安全。

3.实验结束后,应清理干净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安全。

五、实验思考题:1.什么是反射弧?它的构成包括哪些部分?2.学习和发现知识的方法是什么?为什么实验是科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3.实验中刺激越强,反应时间是否越快?为什么?4.在实验中,股神经刺激可引起肌肉收缩,肠系膜神经刺激可引起肌肉抽搐,请问这两种反应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之处?六、实验报告要求:1.实验目的、原理和步骤必须清晰、准确、简明。

2.实验数据的记录和观察要详细、全面,数据处理要合理、正确。

3.思考题回答要清晰、准确、全面,与实验结果相结合。

4.排版整洁、规范、美观,要体现科学实验的严谨性。

5.实验报告须按照科学实验报告的要求书写,注意实验报告的格式和规范。

反射弧教案初中

反射弧教案初中

反射弧教案初中1. 知识与技能:理解反射弧的概念,掌握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能正确画出反射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探究反射弧的组成和作用。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生命科学的兴趣,提高探究和合作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反射弧的概念2. 反射弧的结构3. 反射弧的功能4. 反射弧的类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反射弧的概念、结构和功能。

2. 难点:反射弧的类型和作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反射弧的概念、结构和功能。

2. 实验法:观察和分析反射弧的实验现象。

3. 讨论法:探讨反射弧的类型和作用。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理解反射弧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什么是反射弧。

2. 讲解:讲解反射弧的概念、结构和功能。

3. 实验:观察和分析反射弧的实验现象,如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等。

4. 讨论:探讨反射弧的类型和作用,如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5.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如驾驶员酒驾导致的交通事故,引导学生理解反射弧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反射弧的概念、结构和功能。

7. 作业:布置反射弧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讨论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了反射弧的概念、结构和功能。

在实验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观察和分析反射弧的实验现象,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

在讨论环节,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了合作和探究意识。

在案例分析环节,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了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然而,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在实验环节,部分学生对反射弧的实验现象理解不深,需要在课后加强巩固。

另外,在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以尝试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掌握了反射弧的基本知识,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七年级生物下册《反射弧》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下册《反射弧》教案、教学设计
二、新课讲解
1.讲解反射弧的概念、组成部分及各部分功能。
2.结合图像、模型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理解反射弧的原理。
三、实验探究
1.设计实验活动,让学生观察、分析反射弧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2.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享,总结实验结果。
四、巩固拓展
1.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运用反射弧知识解释生物学现象。
(二)教学设想
1.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如动态图解、实物模型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降低学习难度。
-设想一:通过动画演示反射弧的工作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
-设想二:提供实物模型,让学生亲手操作,加深对反射弧各部分的理解。
2.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2.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堂小结
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反射弧的认识,总结学习收获。
六、课后作业
布置与反射弧相关的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
1.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探究等环节,引导学生关爱生命、尊重生命。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神经系统的基本知识,了解了反射的基本概念,但他们对反射弧的组成和作用可能还较为模糊。在此基础上,学生对生物学实验有着较高的兴趣,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然而,在抽象概念的理解和逻辑推理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帮助他们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在此基础上,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反射弧初中生物教案

反射弧初中生物教案

反射弧初中生物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反射弧的概念和组成部分。

2.掌握反射弧在生物学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3.能够解释和示范简单的反射弧。

教学重点:
1.反射弧的概念和组成部分。

2.反射弧在生物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难点:
1.反射弧的神经元传递和动作的协调。

2.如何解释复杂的反射弧。

教学准备:
1.幻灯片或黑板。

2.实验器材:触觉棒、实验笔、心理尺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观看一个简单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了解反射弧的概念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讲解反射弧的概念(10分钟)
1.向学生介绍反射弧的定义和组成部分。

2.解释反射弧在生物学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三、示范简单反射弧实验(15分钟)
用实验器材进行简单的反射弧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和理解反射弧的传递和协调过程。

四、讨论和总结(10分钟)
与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并总结反射弧的重要性和作用。

五、练习和作业(5分钟)
布置相关练习和作业,巩固学生对反射弧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反射弧的概念和组成部分,掌握反射弧在生物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同时,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反射弧的传递和协调过程,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反射弧的理解和认识。

初中生物反射弧教案

初中生物反射弧教案

初中生物反射弧教案
教学内容:反射弧
教学目标:
1. 了解什么是反射弧,明白反射弧的作用;
2. 掌握反射弧的结构和过程;
3. 能够举例说明反射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反射弧的定义、结构和过程;
难点:理解反射弧的神经传导路径。

教具准备:投影仪、电子白板、图文资料、示意图、实验用具。

教学活动:
1. 开篇导入:通过给学生出示一幅图像或视频,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反射弧,反射弧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反射弧的作用。

2. 知识讲解:利用投影仪展示反射弧的结构和过程,对反射弧的神经传导路径进行详细解释,让学生对反射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3. 操作实验: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反射弧实验,比如用针刺一下学生的手指,看手指的反应时间。

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反射弧的作用。

4. 设计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通过分析该例子中的反射弧,说明反射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 总结评价: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自评学习成果,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留意反射弧的应用。

教学延伸:学生可以自行了解一些其他有趣的反射弧实验,或者观看相关视频,加深对反射弧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反馈: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题目或者让学生参与一些小测验,检验学生对反射弧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学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到反射弧的定义、结构和作用,并能够举例说明反射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希望学生能够进一步关注和研究生物学知识,培养对身体和生命的认识和热爱。

初中生物反射弧教案人教版

初中生物反射弧教案人教版

初中生物反射弧教案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反射弧的定义和组成部分。

2. 掌握反射弧的传导路线和作用。

3. 能够简单分析反射弧在生物体内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反射弧的定义和组成部分。

2. 反射弧的传导路线和作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了解反射弧的概念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反射弧的定义和组成部分,包括感受器、传导神经元、中枢神经元和效应器等。

3. 演示:利用实验或动画等形式展示反射弧的传导路线和作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反射弧的过程。

4. 操练:组织学生参与活动,通过模拟实验或游戏等方式加深对反射弧的理解,并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反射弧的意义。

5. 总结: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反射弧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自己的反射弧。

四、作业
设计一个小实验,观察一个简单的反射弧的过程,并撰写实验报告。

五、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反射弧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物体内反射弧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实践操作和合作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初中生物反射弧教案设计

初中生物反射弧教案设计

初中生物反射弧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反射弧的定义和组成2. 掌握反射弧的工作原理和作用3. 能够举例说明反射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反射弧的组成和工作原理难点:掌握反射弧作用的举例说明教学准备:1. 教案2. 图片展示反射弧的结构3. 实验工具和材料:反射弧实验器材、绳、光源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同学们举手谈谈日常生活中他们经常使用到的反射动作。

2. 再引导同学们思考,这些反射动作是如何完成的?有没有了解过反射弧?二、探究(20分钟)1. 展示反射弧的结构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中的关键部分。

2. 分组进行反射弧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感受反射弧的工作原理。

3. 引导学生讨论反射弧的作用,并举例说明。

提醒学生注意理解对于生命体的生存重要性。

三、总结(10分钟)1. 让学生回顾反射弧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确保他们掌握了相关知识点。

2. 概括反射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鼓励学生多加思考,发现更多实例。

四、练习与拓展(15分钟)1. 布置反射弧的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的知识。

2. 提出挑战性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堂作业(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反射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小作文。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学生将对反射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举例说明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通过实验操作,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注重帮助学生提高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初中反射弧教案

初中反射弧教案

初中反射弧教案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反射的概念,掌握反射弧的组成及功能;(2)能够绘制反射弧的简单图示;(3)了解反射的类型及反射弧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反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2)运用分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3)利用思维导图等形式,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反射的概念及反射弧的组成(1)反射:生物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2)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2. 反射弧的功能及作用(1)感受器:接收外部刺激,产生兴奋;(2)传入神经:将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递到神经中枢;(3)神经中枢:对传入的兴奋进行处理和分析,产生相应的反应;(4)传出神经:将神经中枢的处理结果传递到效应器;(5)效应器:根据传入的兴奋产生相应的反应。

3. 反射的类型(1)非条件反射: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如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等;(2)条件反射: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如狗的条件反射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反射现象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反射的概念及反射弧的组成。

2. 新课讲解:讲解反射弧的组成及功能,反射的类型,并通过实物演示、图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3. 实验观察:组织学生进行反射弧实验,如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反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4. 分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反射弧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反射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5. 知识巩固:通过思维导图、填空题等形式,帮助学生巩固反射弧的知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反射弧的重要性和反射在生活中的作用。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反射弧的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及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巩固反射弧的知识。

反射弧高中生物教案

反射弧高中生物教案

反射弧高中生物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反射弧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构成反射弧的神经元和其传递过程;
3. 能够分析和解释常见的反射弧现象。

教学重点:
1. 反射弧的定义和作用;
2. 反射弧的调节机制;
3. 反射弧的具体传递过程。

教学难点:
1. 反射弧的神经元构成和传递过程;
2. 不同反射弧的表现形式和作用。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PPT课件、实验器材、教材及相关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课堂参与。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介绍反射弧的概念,并引导学生回忆在生活中常见的反射现象,如击打膝盖时产生的跳膝反射。

二、讲授(15分钟)
1. 反射弧的定义和作用
2. 反射弧的构成: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中间神经元
3. 反射弧的传递过程:感觉神经元传递感觉信息至中间神经元,再由中间神经元传递至运动神经元触发反射动作。

三、实验展示(15分钟)
教师进行实验展示,让学生实际观察和分析反射弧的传递过程,并记录实验结果。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
1. 学生回答几个由教师提出的问题,巩固学习内容;
2. 教师总结本节课重点内容,强调反射弧的重要性和作用。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阅读材料和问题作业,以拓展学生对反射弧的理解。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反射弧的构成和传递过程有了较深入的理解,能够解释和分析常见的反射现象。

下节课将继续深入探讨反射弧的应用领域及相关实验。

反射弧教学教案

反射弧教学教案

反射弧教学教案教案标题:反射弧教学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和探索反射弧的概念、特征和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和问题解决能力。

该教案适用于初中物理教学,适用年级为七年级。

教案目标:1. 理解反射弧的定义和特征;2. 掌握反射弧的形成条件和相关实验方法;3. 能够解释反射弧在日常生活和实际应用中的作用;4.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重点:1. 反射弧的定义和特征;2. 反射弧的形成条件和实验方法;3. 反射弧在日常生活和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 学生对反射弧的形成条件的理解;2. 学生对反射弧的实验设计和观察分析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反射弧的相关知识、实验设备和材料、实验记录表;2.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实验报告纸。

教学过程:引入:1.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反射现象,如镜子、光线的折射等,激发学生对反射现象的兴趣;2.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反射现象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叫做反射弧?你们对反射弧有什么了解?”探究:1. 教师向学生介绍反射弧的定义和特征,并通过示意图和实例进行说明;2.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反射弧的形成条件,并列举一些常见的反射弧实例;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反射弧的形成过程,并填写实验记录表;4.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反射弧的形成条件和实验方法。

拓展:1. 教师向学生介绍反射弧在日常生活和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如交通信号灯、反光衣等;2.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探究反射弧在交通安全中的应用,并设计相关实验验证。

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复习反射弧的定义、特征、形成条件和实验方法;2. 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你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反射弧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了解?”作业: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结果和结论。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一步探究反射弧在其他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并进行相关实验验证;2.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不同材料对反射弧的影响。

反射弧高中教案

反射弧高中教案

反射弧高中教案教案标题:反射弧高中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反射弧的概念及其在光学中的应用。

2. 掌握反射弧的计算方法和相关概念。

3. 能够应用反射弧理论解决与光学相关的问题。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黑板、白板、投影仪、计算器。

2. 教学素材:反射弧的实例图片、光线追踪实验器材。

3. 学生资源:学生教科书、笔记本、实验报告本。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实例图片或投影仪展示反射弧的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反射弧的定义和应用领域。

探究:1. 通过讨论和提问,引导学生理解反射弧的概念和原理。

2. 指导学生进行反射弧的计算方法,包括角度计算和相关公式的推导。

3.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使用光线追踪器材观察和测量反射弧的现象。

4.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结果,总结反射弧的特点和规律。

拓展:1. 提供更多实际应用的例子,如反射镜、光学仪器等,让学生理解反射弧在光学中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反射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车辆后视镜、眼镜等。

3.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和交流他们对反射弧的理解和应用。

巩固:1. 提供一些反射弧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与反射弧相关的问题,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鼓励学生编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加深对反射弧的理解。

评估:1. 设计一份简单的测验,考察学生对反射弧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估,评价他们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和指导。

教学延伸:1. 鼓励有兴趣的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如光的折射、光的干涉等相关领域。

2. 推荐相关的参考书籍和在线资源,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索。

教学反思:1. 回顾教学过程,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理解程度。

2. 总结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问题,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通过以上教案,学生将能够全面掌握反射弧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反射弧教案初中

反射弧教案初中

反射弧教案初中教案标题:反射弧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理解反射弧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能够描述反射弧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3. 掌握测量反射弧的方法和技巧。

4.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黑板、白板、投影仪等。

2. 实验器材:凹透镜、光源、直尺、白纸等。

3. 实验材料:实验报告表、实验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反射弧的现象,引发学生对反射弧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过哪些反射弧的现象?请描述一下。

探究:1. 讲解反射弧的概念和形成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光线在凹透镜上的折射和反射过程。

2. 进行实验:使用凹透镜和光源,让学生观察和测量凹透镜上的反射弧。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填写实验报告表。

3. 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总结反射弧的特点和规律。

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反射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反光镜、车辆灯光等。

2.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选择一个实际应用场景,设计一个实验来观察和测量反射弧,并撰写实验计划。

总结:1. 归纳反射弧的定义、形成原理和特点。

2. 强调实验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和观察。

3.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反射弧的现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作业:1. 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表和实验记录表。

2. 提醒学生观察和记录日常生活中的反射弧现象,并撰写观察报告。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验结果和讨论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确保学生的理解和参与度。

2. 教师应充分利用实物和实验等教具,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3.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提问,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沪教版生物八年级第一册 2.1.4 反射弧 教案

沪教版生物八年级第一册 2.1.4 反射弧 教案

反射弧
教学目标:
1.知道反射弧的结构。

2.通过实验知道反射弧必须完整才会发生非条件反射,大脑对脊髓的活动能够调节和控制。

教学重点:反射弧的结构
教学难点:大脑对脊髓的活动能够调节和控制。

教学准备:牛蛙、剪等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指导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设计思路
引入提问:列举你所知道的条件反射
或非条件反射,都有什么特点?
在这些非条件反射中,刺激是如
何转化成人体的反应的?以膝跳
反射为例来进行分析。

思考后列举
并小结:
条件反射:通过后天
学习形成的反射
非条件反射:本能。

区分条件反射和
非条件反射,引出
新课
一、反射弧
的组成1、分析膝跳反射的神经通路
播放动画:膝跳反射的神经通路
并讲解
2.归纳反射弧的概念:完成反射活
倾听并读图,指出反
射弧的五个组成部
分,写一写它们的名
字,说一说每个结构
的作用以及相互联

找到书上反射弧的
概念,并仔细阅读。

说说重要点在何处。

通过分析膝跳反
射的神经通路,知
道反射弧的五个
组成部分。

理解感受器和效
应器以及神经中

教学后记。

反射弧的教案

反射弧的教案

反射弧的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反射弧教学目标:1. 了解反射弧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反射弧的形成条件和基本原理;3.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验证反射弧的存在。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光的传播路径,并提问: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什么现象?2.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光线在两种介质之间发生折射。

探索活动:3. 提供一个实验装置,包括一个透明的容器、一束光线和一块白纸。

4. 让学生将容器中注满水,并将白纸放在容器外侧。

确保容器内外表面与白纸平行。

5. 让学生调整光线的入射角度,观察光线在容器内壁上的折射现象。

6. 引导学生思考并观察:当光线的入射角度逐渐增大时,光线在容器内壁上的折射角度是否也增大?当入射角度达到一定值时,光线是否不再折射而完全反射?概念讲解:7. 介绍反射弧的概念: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当入射角度超过一定值时,光线不再折射而完全反射的现象称为反射弧。

8. 解释反射弧的形成条件:入射角度超过临界角。

实验验证:9. 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实验验证:改变容器材质和入射介质,观察反射弧的存在情况。

10. 让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总结不同材质和介质对反射弧的影响。

巩固与拓展:11. 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巩固对反射弧的理解。

12.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实验和观察,探索反射弧在不同情况下的表现。

教学评估:13. 设计简单的选择题或填空题,考察学生对反射弧的理解。

拓展活动:14.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了解反射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光纤通信、反光镜等。

教学资源:1. 实验装置:透明容器、光源、白纸;2. 教学PPT或黑板;3. 练习题和答案。

教学建议:1.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和观察,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促进他们的思考和合作能力;3.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步骤和难度,确保教学效果。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知道神经系统调节的基本方式
②可以概述反射弧的组成及各组分的作用,总结反射活动的过程
2.技能目标:
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人体常见的反射活动
3.情感目标:
认识神经系统调节的本质,并引起探索生命活动本质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反射弧的组成及反射活动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
四、学情分析
有关于神经系统的基础知识,学生在初中就已经有简单的了解,本节课的重点在进一步学习反射的类型和概念,反射弧的组成及反射活动的过程。

五、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内容比较简单,可以先通过观看视频建立感性的认识,再进一步具体讲解,引导学生学习概念和知识点。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路
1. 同学们,现在开始上 1.观看视频,分析讨活跃气氛,
课,在讲新知识之前,论引入课题
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
欣赏打地(播放视频)
2.结合刚看到的视频,请
导入鼠的片段
大家思考视频中的人为
什么可以那么迅速的作
出反应并讨论人体的那
些系统参与了这个过程
1.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学生观看图片并分
得出了神经系统在快速析:小马吃奶是动
反应时起到了重要作物生来就有的,是
用,初中我们学过神经非条件反射;狗熊
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骑车是动物出生
射,请同学们来分析两后,在生活过程中
组有趣的现象,看看它通过训练而逐渐形
们分别属于那类反射成的后天性反射,
属于条件反射。

2.所以说,不管条件反射
还是非条件反射,都是
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
神经系统境变化做出规律性的应
调节的基答,而这些应答都是在
本方式—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
—反射完成的。

那么,反射的
新知学习概念也就是:在中枢神
经的参与下,动物体或
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
出的规律性应答。

到这
里呢,我们还需要了解
一个概念——兴奋,兴
奋就是动物体或人体内
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
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
激后,由相对静止的状
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
过程。

1.刚才,我们复习了反射学生回答:反射弧
的类型,那么,反射的学生回答:反射弧
结构基础又是什么呢由感受器,传入神
2.看图分析,反射弧的组经,神经中枢,传
成是什么结合反射弧各出神经和效应器五让学生通过回忆初中所学,有利于前后知识的衔接,便于下一步更好的学习。

展示图片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同时了解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利用图片展示和分析有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反射的结组分的的作用简述反射
构基础—活动的过程
—反射弧 3.反射的过程就是:效
应器接受刺激,通过传入
神经传递到神经中枢兴
奋,对刺激进行分析整
合,最后由传出神经传到
效应器,效应器对刺激做
出反应。

4.有一点需要注意,反射
活动要完成,必须有一
个完整的反射弧作为基
础。

也就是说,反射弧
的五个组分中任意一个
损伤,都无法完成反射
活动。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神
经系统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反射的结构归纳总结基础——反射弧。

那么
兴奋是怎么在传入神经
和传出神经上传导的呢
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七、板书设计
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1.反射的概念
条件反射
2.反射的类型
非条件反射
3.反射弧部分组成。

学生回答:感受器利用多媒体——感受刺激,产展示反射弧生兴奋完整性的作;传入神经——将用。

兴奋传到神经中枢
,神经中枢——产通过分析,明生兴奋并对传入的白反射弧完信息进行分析整合整性的重要;传出神经——将性,同时复习神经中枢的兴奋传反射活动的到效应器;效应器过程。

——对刺激做出应
答反应。

对本节课所
学内容进行
总结。

效应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