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文字的起源和发展
文字学知识
第二章文字学知识第一节汉字的起源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一般认为文字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的标志之一。
因此对于汉字起源的探讨是直接关系到我国古代文明史开端的重大课题。
一、结绳和契刻汉字产生以前我们先人曾经有实物记事的阶段,结绳与契刻便是其中的重要手段。
结绳记事首见于《易经·系辞》:“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契刻见于《释名·释书契》:“契,刻也,刻识其数也。
”结绳和契刻是汉字正式产生以前人们的记事手段,可能对一些数目字的产生有启发作用。
二、仓颉造字这个传说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的文献中。
最早提到仓颉的是荀卿。
《荀子·解蔽》:“故好书者众矣,仓颉独传者,一也。
”把前人的传说吸收整理后,正式写入早期汉字史的是东汉许慎。
《说文解字·叙》:“仓颉初造书,盖依类象形。
”现在一般认为,即使仓颉确有其人,汉字也并非他一人所创,他是对早期汉字整理有突出贡献者的代表。
三、八卦说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
用“—”代表阳,用“--”代表阴,用三个阴阳爻(yáo)相配组成八卦。
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代表雷,(艮ɡèn)代表山,(巽xùn)代表风,(兑)代表沼泽。
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到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
八卦起源于原始社会,相传为伏羲氏所创,古人用它来占卜吉凶。
到了《易经》,已经是复杂的运算系统了。
有人根据汉字的某些笔画或字形跟某些爻或卦象相似,如“一”字像阳爻,“三”字像乾卦,古字“水”像坎卦等,就认为汉字起源于八卦。
汉字是个庞大的体系,不可能源于简单的爻和卦,但不能完全排除某些汉字的构形与卦爻在文化方面的联系。
四、起一成文说首提这种说法的是宋代的郑樵,他认为所有汉字都是由“一”字演变而来,因此他在《通志·六书略》中提出“一”可作五种变化,用以概括汉字形体的各种结构。
第二节 汉字的起源及发展
熊(左上角):女方的图腾 泥鳅(左下角):男方的图腾 这两形是表明发信者与收信者的姓氏 曲线:应走的路 帐篷:聚会的地方 人(帐篷里):她在等候 旁有三个十字:周围住的是天主教徒 大小三个湖沼:帐篷的位置
左图是印第安人部落酋长墓碑上的图
画文字。他的图腾是鹿(倒画的鹿表
示死去),左边 7 条横线表示他出征过 7次,右边9 条横线表示经过 9 次战役, 两个半月形表示历时两个月,在白天 被人用斧子砍死。(大意是:这位首 领出征过七次,经过九次战役,在连
续两个月的征战中被人用斧子砍死。)
印第安人酋长墓碑上的图画文字
这是我国西南地区纳西族的东巴经文。 1 表示拿蛋, 2 表示解开,这里有白的意思, 3 表示风, 4 表示蛋,5表示湖,6表示蛋破发光,7表示山崖。
据纳西经师解释,意思是:把这蛋抛在湖里头,左边吹 白风,右边吹黑风,风荡漾着湖水,湖水荡漾着蛋,蛋撞到 山崖上,便生出一个光华灿烂的东西来。
契刻——是在竹木等物体上刻画记号。其作 用主要是用来记数,其次是用来提示事件。
于省吾《商周金文録· 序言》(1957年版)中说: “原始社会劳动人民创造文字,极质朴,极简单, 也是符合于客观事物的真相,所以,一二三都是 积画,以□为方,以○为圆,都是最原始的文字, 还要早于其它象形文字,这对于考证文字的发生 的萌芽状态时具有重要关系的。” 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1977年版) 中说:“中国文字的起源应当归纳为指事与象形 两个系统。”指事系统,又叫刻画系统,契刻当 是其主要渊源。
复合结构,意味着龙是万兽之首,万能之神。
甲骨文— 金文— 六国古文— 大篆—小篆
古 文 字
隶书——草书—— 楷书 —— 行书
古代汉语 第二章_汉字的起源和性质
巴蜀图语文字彝文汉文对照
东巴文
2.表音文字
是用字形(符号)直接表示字音 的文字类型。又分为音节文字(用一个符号 表示一个音节的文字)和音位文字(用一个 符号表示言语中的单个的音位或音素的文字) 两种。 特点:观其形即可知其音,因为字形与字音 的联系是直接的,并不直接表示字义。被称 为“听觉文字”。
少数民族日常账务的原始记刻方法 /show.php?contentid=1627
2.考古发现中所见的原始记事方法
出土于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陶器上的符号 山东大汶口文化晚期出土的陶器上的符号
西安半坡仰韶文化 遗址陶器上的符号
山东大汶口文化晚期出 土的陶器上的符号
代表人物:布龙菲尔德、王伯熙、高明 5.语素文字说 代表人物:赵元任、尹斌庸、裘锡圭
教材总结
前三者着眼于汉字字符本身的特点,即汉字
字形与字义或字音的联系,后二者着眼于汉 字所记录的语言单位。 前三种说法中,表意说影响很大,其依据是 汉字中的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以及形声 字的形符表意而声符并不固定。
5.图画记事
绘图作画也是一种古老的记事方法。以描摹
事物的形象来记录事情或表达某种意愿的, 艺术性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它帮助人们记忆 和表达思想。 《世本· 作篇》:“史皇作图,仓颉作书。”
二、从文化人类学及考古中看中原记事方法
1.我国少数民族保存的原始记事 (1)结绳记事:云南独龙族人远行用结绳来记事, 每行一日,即打一个结。哈尼族、傈僳族则用结绳 以为契约。 (2)契刻记事:苗族“木契者,刻木为符,以志 事也。苗人虽有文字,不能皆习,故每有事,刻木 记之,以为约信之验。” (3)图画记事:云南的佤族、拉祜族、景颇族及 海南的黎族常能看见一些表意性的图画,内容大都 祈求丰收。
语言学概论6文字
(2)汉字具有超方言的功能。 (3)汉字具有更强的超时间性。 (4)汉字记录了丰富的文本,承载着丰 富的文化遗产。 3、汉字仍须改进 汉字仍须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整理, 做到“ 做到“字有定量,字有定形,字有定音, 字有定序” 字有定序”。使汉字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第三节 书面语
一、口语和书面语 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口语的加工 形式。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口语和书面语是同一种语言的不同的风格变体。 汉语书面语可以直接引用古代的说法。还可以推 广到不同的方言地区。 书面语也可以见于口语。 书面语和口语应该两条腿走路,同时并用。
纯表音文字 (1)音节文字(日文字母) (2)音位文字 (1)音节文字 (1)音节文字
定义: 以音节为最小的书写单位,一个符号就表示一个音节. 定义: 以音节为最小的书写单位,一个符号就表示一个音节. 这种文字典型的代表是日语的“假名” 这种文字典型的代表是日语的“假名”. あいうえお かきくけこ さしすせそ たちつてと なにぬねの はひふへほ
(2)音素(位)文字 (2)音素(
定义: 以音素( 为书写单位, 定义: 以音素(位)为书写单位,一个符号表示 一个音素( ).它又分两个小类: 一个音素(位).它又分两个小类: 1 辅音文字 音素(位)文字只表示辅音,不 音素( 文字只表示辅音, 表示元音,根本没有表示元音的字母, 表示元音,根本没有表示元音的字母,这种文字 就是辅音文字. 古希伯来文就是此类. 就是辅音文字. 古希伯来文就是此类. 2 元音辅音文字 这种文字的字母有表示 辅音的,也有表示元音的, 辅音的,也有表示元音的,不再靠附加符号表示 元音或用辅音字母表示元音. 元音或用辅音字母表示元音.现代印欧语系中的 文字基本上均属此类. 文字基本上均属此类.
语言学概论文字和书面语1
特的发音。这类似于日语中的汉字与假名的关系。
语言学概论
汉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是汉 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属于表意文
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为上古时代的华夏族人
所发明创制并作改进,目前确切历史可追溯 至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再到秦朝 的小篆,发展至汉朝才被取名为“汉字”, 至唐代楷化为今日所用的手写字体标准—— 楷书。 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 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 承至今的文字。
其特点是:字母选自古汉字,音节拼字法采用三拼制,主要用来标注汉字读音。 1918~1958年在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前一直通行,对统一汉字读音,推广国语,普及拼 音知识有很大贡献。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曾把注音字母改名为注音符号。后台湾当局 改称为国音符号。
语言学概论
国语罗马字
中国第一套法定的拉丁字母拼音方
注音字母 汉语拼音方案 国语罗马字
语言学概论
2、关于“文字改进和改革” (1)文字改进
在不改变文字体系的情况下对文字系统进行改进。
(2)文字改革 将文字从一种文字体系改变成另一种文字体系。
语言学概论
语言学概论
语言学概论
语言学概论
文字与图画的区别:
图画是通过一定的形象去表达一定的意义,是不能“读
音符分为:①元音的音素符号(V型),②元音
和辅音的音节符号(VC型),③辅音加元音或只表 辅音的音节音素符号(CV或C型),④辅音加元音加 辅音的音节符号(CVC型)。此外,还有少数只有规 定的辨别功能的“定符”。 玛雅文字似汉字。是象形文字和声音的联合体, 玛雅雕刻文字既代表一个整体概念,又有各自独
语言学概论语言学概论刻木记事第二节文字的起源发展和改革一文字的产生1文字创造的方式2文字创造的早期形态结绳记事符号记事岩画语言学概论二文字的发展一文字发展的几个阶段表意表意兼表音意音表音语言学概论二文字的发展一文字发展的几个阶段1由记事图画直接发展出来的表意字由记事图画直接发展出来的表意字语言学概论2表音字的出现语言学概论实实例语言学概论埃及5000多年前第一王朝创始的文字
语言学概论文字1
第六章文字学【学习提示】本章介绍了文字学的主要内容。
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有:第一节:文字和字符的特征、文字和语言的关系、文字的各种类型和分类的标准。
第二节:文字的起源、文字体系的演变、文字改革的类型、文字规范的内容。
本章主要要求熟记一些重要概念和分类,弄清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并对有关问题进行正确的评价。
第一节文字和文字学一、文字的性质(一)文字和字符文字(character, writing)是记录语言的视觉符号系统。
文字是以字符(graphic sign, graph)为元素构成的符号系统。
文字的基本书写单位是字符,拼音文字的字符一般叫字母(letter),一个字母是一个字符,如英语的字母、日语的假名,汉语的字符一般叫字(character),一个汉字也是一个字符。
文字是语言的符号。
字符的主要特征是能代表某种具体的语言单位,包括音素(音位)、音节、语素、词等。
不代表语言单位的符号不是字符。
常见的示意性符号,如交通标志、商品包装上表示防潮、易碎、有毒等意思的图形标记都只代表某种意义,而不代表具体的语言单位,不与词语的声音发生固定联系。
这种图形具有超语言的性质,人们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或不同的词语表达同一种图形的意思,因此不能将它们看作字符。
字符除了包括字母和字以外,还包括一些特殊符号,如阿拉伯数字、科学符号、标音符号(如国际音标、汉语拼音、注音字母等)、标点符号等。
这些特殊字符都与语言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与字母和字又有明显的区别。
广义的文字包括这些特殊符号,狭义的文字不包括这些特殊符号,只包括字母和字。
一般所说的文字,是指狭义的文字。
(二)文字和语言文字和语言是两种现象,它们之间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区别。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字符作为文字系统的符号,跟其他符号一样,也有能指和所指两个要素。
字符的能指就是字形,字符的所指就是各种语言单位。
字符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也是人为约定的。
用什么字符或字符与字符怎样组合表示什么语言单位,是人为约定的。
文字学(表词文字)
一、文字的性质
• (一)文字和字符 • 文字(characters,writing) 是记录语言的视觉符号系 统。文字是以字符 (graphic sign,graph)为 元素构成的符号系统。 • 字符的主要特征是能代表 某种具体的语言单位,包 括音素(音位)、音节、 语素、词等。不代表语言 单位的符号不是字符。
思考与练习
• 一、你认为汉字在信 息处理上有优势吗? 为什么? • 二、你认为字库容量 越大越好吗?为什么? • 三、字频与分布统计 有什么作用?
二、文字的类型
• (二)表词文字与语素文字 • 根据文字与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意音文 字可以分为表词文字和语素文字两类。 • 1.表词文字 • 表词文字的一个字符一般表示一个词。一 些古老的文字体系如古汉字、古苏美尔文 字、早期古埃及文字等都属于表词文字。 • 2.语素文字 • 语素文字的一个字符一般表示一个语素。 语素文字是由表词文字发展而来的。
二、文字的演变
• 2.文字系统的传播 • 世界上的纯表音文字,都是通过借用 或借鉴的方式形成的,都是国际文化 交流传播的产物。
二、文字的演变
• (二)文字形体的演变
• 世界上各种历史悠久的文字,在形体 上也都经历了各种演变过程。文字形 体演变的总趋势,是由形象到抽象, 由繁到简。
三、文字的改革和规范
第一节 文字和文字学
• 教学目标: • 熟悉并掌握以下知识: 文字和字符、文字和语 言、文字的类型、文字 学的任务、学科地位
第一节 文字和文字学
• 知识要点: • 文字和字符、文字和 语言、文字的类型、 文字学的任务、学科 地位
第一节 文字和文字学
• 重点难点:
• 文字和字符的特征、文 字和语言的关系、文字 的各种类型和分类的标 准
语文基础知识--汉字的演变
语文基础知识--汉字的演变
汉字的演变过程
汉字由零散的、个别的字符逐渐积累,达到一定的数量后再通过人为规范,就成为了一种文字体系。
据考证原始汉字在新石器时代中期产生,到它发展成初步的文字体系大约经过了近2600年之久。
中国的文字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经过六千年的历史过程中,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可以简单的归纳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声、形、象、数、理,而演变的过程为:
阶段一:甲骨文;
阶段二:金文;
阶段三:小篆;
阶段四:隶书;
阶段五:楷书;
阶段六:行书;
阶段其:草书;
汉字的演变规律
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的语言,包含数千年的文化内涵,反映我国的民族精神。
虽然随着科技的发展,汉字逐渐演变成了交际符号,但是汉字的演变规律和文化内涵是无法忽视的。
汉字的演变规律具有很强的文化内涵,其中包含我国几千年的文化,汉字从创始到现在,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经过多次的演变,在不断的演变中汉字字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人很难通过变化后的汉字理解其古代的含义及想要表达的信息。
一些汉字的部首在演化过程中失去了原来的意义,使现代人无法通过对字形的观察,领会其原始意义,从而影响其组成汉字的意义。
有些汉字的部首相同但是含义却存在很大的差别,如果从汉字形体的原始形态来对其进行对比、研究,会发现相同部首的字间存在巨大的差异。
历史都是如此的,每个时代的发展和生成都会随着文字而改变,而对于中国来讲更加如此,因为作为历史的统治者,文字的地位是及其重要的。
汉字的发展过程
汉字的发展过程1. 起源和演变汉字是中国人民的独特文化遗产,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根据考古学的研究,汉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4世纪的商朝,当时汉字还处于象形文字的阶段。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逐渐发展演变,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熟悉的方块字形。
2. 研究和整理随着对汉字的研究不断深入,学者们开始进行整理和分类。
最早的一部汉字字典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的《说文解字》。
这部字典将汉字按照形状和字义进行了分类,为后来的汉字研究奠定了基础。
随着汉字数量的增加和用途的扩展,后来的字典如《康熙字典》和《辞源》逐渐出现,为研究和使用汉字提供了更多的参考。
3. 造字方法汉字的演变和发展也与造字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创新密切相关。
最早的汉字是通过直接描绘事物的外形而形成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使用会意和象形的方式来表示抽象概念和动作。
而后来的甲骨文和金石文则更加注重字形的规范和美观。
到了隶书时期,汉字的书写方式更加简洁、流畅,字形也更加规范。
而今天的汉字则更加注重实用性和读写的方便性。
4. 汉字的标准化为了统一和标准汉字的使用,中国政府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了汉字的简化工作。
这一工作主要是为了提高汉字的识字难度,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交流。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又开始了繁体字的推广工作,以保留传统文化的独特性。
然而,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下,电子化的文字输入方式也使得繁体字逐渐遭到淘汰,简体字成为主流的使用方式。
5. 汉字的保护与传承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全球化的进程,汉字面临着很多挑战和困境。
为了保护和传承汉字文化,中国政府在积极推动传统文化的弘扬和汉字学习的普及。
同时,一些国内外的媒体和学术机构也开始开展相关的研究和教育工作,以促进汉字的发展和传播。
总结起来,汉字的发展过程经历了起源与演变、研究与整理、造字方法的改进、标准化以及保护与传承等多个阶段。
汉字作为中国人民的独特文化符号,不仅仅是一种文字工具,更是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文字学概要
八十年代初,国内学者开始倡导语素文字或表词文 字说。郑林曦先生认为汉字是记写汉语单音节的词或词 素的文字。尹斌庸先生认为“一个汉字基本上代表一个 语素,从语言来说。一个汉字又代表一个音节”,从而 把汉字定名为“语素——音节文字”。高明先生认为 “汉字不仅每字各代表一个音节,而且还具备独立的词 义,所以应该区别于一般的音节文字,而称之为音节词 字”。文武先生则称称现代汉字为“语素文字”,古汉 字为“词文字”。
周大璞和崇冈先生分别撰文支持姚先生的观点。 不过,他们着眼的对象始终是假借字。假借字确是 纯粹的表音字,但是即使在甲骨文中,假借字的使 用频率也只有百分之七十以上。另有百分之二十以 上的字是不容忽视的,用假借字来代表整个汉字未 免有以偏概全之嫌。否认形声字的形符的表义作用 是不符合现实的。就是在中小学汉字教学中,形符 的作用也是很大的。
后来,他在《中国文字学》里说:“我的文字学 研究对象,只限于形体,我不但不想把音韵学找回 来,实际上,还得把训诂学送出去。”至此,训诂学 也从汉字学中独立出去,汉字学只研究汉字的形体, 不专论汉字的音与义。汉字学就成了“研究汉字的形 体和形体与声音、语义之间的关系的一门学科。”
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为求术语的准确性, 学界把中国文字学改称汉字学。如蒋善国先生、王 凤阳先生的文字学著作就名为《汉字学》,有的学 者又称之为 “汉语文字学”。
这个定义是不够严密的。其实一定的象征性符 号表示的不是整个词或词素(因为词、词素是音义 结合体),如:“日”这个字符直接记录的是“日” 这个词的义;“ (我)”这个字符记录的是“我” 这个词的音,“ ”这个字符中“ ”与“ ”
这个词的义有关,“撩”表音。
这个定义也不能解释下面的情况:一,单纯表 示语音的汉字是很多的,如假借字和记写音译词的 字(实际上也是假借字);二,汉字中有“一”、 “二”、“三”之类的记号字,特别是进入隶楷阶 段后,记号字的数目是相当大的,这类字的字符既 不直接记义也不直接记音。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4)商代前期的文字资料
由于至今还没有发现确凿无疑的夏代以前 的汉字(包括原始文字),商代前期的汉 字是已知的最古的汉字。可惜已发现的资 料也很贫乏,显然不能充分反映汉字当时 的发展水平,对我们研究汉字的起源没有 重大参考价值。
三、对汉字形成过程的推测
在文字形成过程中,表意的造字方法和假 借方法应该是同时发展起来的。 在形声字出现之后,原始汉字大概经历了 多方面的改进,才最后发展成为能够完整 地记录汉语的文字体系。估计在不断增加 新字的同时,至少还需要进行这样一些改 进:逐渐摒弃图画式表意手法,简化字形 并使之趋于比较固定,使文字的排列逐渐 变得与语序完全一致。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
岳文字逐步发展成为 能够完整地记录汉语的文字体系; 汉字这一文字体系的形成过程开始于何时 结束于何时。
一、关于汉字起源的旧说
仓颉造字的传说 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后稷作稼,臯陶作 刑,昆吾作陶,夏鲧作城,此六人者,所 作当矣。——《吕氏春秋· 君守》
文字出自八卦说 古者伏羲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 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尚书》伪孔传 清末民初的刘师培:“八卦为文字之鼻祖, 乾坤坎离之卦形即天地水火之字形。”
二、跟汉字起源有关的考古资料及其研究情况
殷墟甲骨文,时代最早,代表能够完整记 录汉语的文字体系。 根据外形特点,可以把原始社会时期遗物上 的符号分为两大类:象实物之形(乙类); 几何形符号(甲类)。
大汶口文化乙类符号虽然不能断定为原始 文字,毕竟是我国已发现的最像古代象形 文字的一种符号。有些大汶口文化乙类符 号的作风,跟古汉字确实相似。这种符号 很可能曾对原始汉字的产生起过某种影响。
汉字的起源
第一节汉字的起源一、建立汉字起源假说的原则和依据1:原始汉字处于什么状态就算已经产生了?考古学家们认为,只要发现了一种有标示作用的符号,就可以确定为汉字起源的初阶断。
文字学家们认为,文字是一种记录语言的符号,原始的标记符号必须脱离了任意绘形、任意理解的阶段,产生了一批具有约定的意义、可以记录语言中的词──也就是有了固定读音──的单字,并且可以开始进行字料的积累的时候,才能算已经产生了。
产生条件1:社会发展的条件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生产组织进一步严密,居住点与政治中心的确立,才使口语的局限变得日益突出,超越时间与空间限制的文字才不得不发展起来。
2:文字发展本身的条件文字正式产生以前,必须有一批可以书写、可以传递的图画或符号,可以用来演变为字符,有了这些可以称作“前文字现象”的材料为基础,才有创造文字的可能。
我们综合考古学家和文字学家的看法,在讨论汉字起源问题时,取一个时间上线与下线的幅度。
这个幅度或许会有一两千年,但这对于人类的发展来说,仍然是十分短暂的。
2:汉字究竟何时起源?起源时的情况如何?是根据以下四种材料来进行推断的:(1)根据世界文字产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来推断;文字的产生和发展变化受社会因素的制约,尤其是受社会关于书面记录和交际需求量和文字承载量的制约,这是世界文字发展的普遍规律。
首先可以用来传递信息的是具有记号性质的实物。
用实物表示信息的方法极其丰富多彩,有结绳、结珠、编贝、堆土等。
实物记事下来就是契刻记事。
图画用于传递信息,是文字的源头。
通过信息传递的多次重复,使某一绘形与某一意义建立了固定的联系,形意关系带有了约定性,这才有了文字画的性质。
文字画具有的形意关系,不是与语言对应的,而是超语言的。
也就是说,这些符号可识而不可读。
文字画发展为早期象形文字,最主要的变化,在于它直接成为语言的符号,变得可识可读。
(2)参考对历史有折射反映的神话传说;(3)根据仅有的与汉字起源有关的书面文献记载;(4)根据已经发掘出的与汉字起源有关的考古资料。
古代汉语——精选推荐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字学课程教案第⼀章中国⽂字学简史教学⽬的:掌握中国⽂字学发展脈络,了解各时期重要的⽂字学活动和著作。
教学重点: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字学著作概况,⽂字学下位门类历时发展的线索。
课时安排:6学时。
教学内容:⼀、字书的产⽣和发展1、字书雏形——苍书(韵语识字课本):(1)先秦《史籀篇》:中国字书⿐祖。
(2)秦《苍颉篇》,《爰历篇》,《博学篇》。
(3)汉《凡将篇》,《急就篇》,《元尚篇》,《训纂篇》,《滂喜篇》。
西汉《苍颉篇》,东汉《三苍》。
2、《说⽂解字》:作者,篇卷,成书时间,收字,分部,说解对象,性质。
说解体例:列字,释义,释形,注⾳,重⽂。
常⽤说解术语:从某,某声,从某省,某省声,某亦声,⼀⽈,阙,凡某之属皆从某。
价值、地位。
《说⽂》研究著作和《说⽂》学。
3、字典的发展:《字林》,《⽟篇》,《类篇》,《字汇》,《康熙字典》。
⼆、俗书刊正与⽂字学理论:1、俗书刊正及俗字收集:熹平⽯经,正始⽯经,开成⽯经。
唐《开元⽂字⾳义》,《字样》,《⼲禄字书》,《五经⽂字》,明《俗书刊误》。
《龙龛⼿鉴》。
2、六书理论的研究:汉郑众、班固、许慎。
宋郑樵、张有;元戴侗、杨桓、周伯琦;明《六书本义》、《六书索隐》。
3、偏旁部⾸的研究:《说⽂字原》,《字原偏旁⼩说》,《偏旁字原》。
4、现代⽂字学系统理论的建⽴:何仲英《新著中国⽂字学⼤纲》,顾实《中国⽂字学》,唐兰《古⽂字学导论》、《中国⽂字学》。
三、古⽂学资料的发现、收集与整理研究:1、汲冢⽵书。
2、⽯⿎⽂。
3、诅楚⽂。
4、宋代⾦⽯学的兴起和近现代⾦⽯学的发展。
5、甲⾻⽂的发现和甲⾻学的兴起。
练习:⼀、简述中国古代字典萌芽、成型和发展的历史线索。
⼆、简述《说⽂解字》。
三、简述古代⽂字学理论研究概况。
四、简述⾦⽯学产⽣、发展的历史情况。
五、简述甲⾻学初兴情况和初期著作。
六、熟记古代重要⽂字学著作的基本情况。
七、简述古代《说⽂》学历史。
第⼆章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教学⽬的:了解汉字起源问题的讨论情况,掌握汉字发展的过程和汉字⽣命⼒的问题。
专业-MY WORK-《字体设计》笔记
上篇汉字部分第一章汉字的起源与发展简史第一节汉字的起源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公元1899年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商代故都)发现的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今天能看到的最早的商代甲骨文,到现在已有了3000多年的历史。
第二节汉字的发展简史1)甲金文: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金文是铸造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两者合称甲金文。
2)大篆:是在甲骨文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石鼓文、籀(音“昼”)文均称为大篆。
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从以前象形图画的基础上逐渐产生出线条笔划,早期粗细不均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刻划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逐渐脱离了图画的原形,字体结构趋向整齐,打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3)小篆: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废除了异形字,产生了统一的文字,就是秦篆,后人称为小篆。
它是汉字史上统一文字的运动,也是古文字时代文字简化的总结。
它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成为协调整齐、十分美观,基本是长方形的方块文字。
4)隶书:1.古隶:古隶是由小篆走向今隶的过渡字体。
其特点是将小篆的圆字体改为方字体。
字体趋向简单化,出现了字体的偏旁部首,用笔书写起来也很方便了。
2.今隶:古隶发展到汉代在其笔划的基础上形成了笔划工整,有波动挑法,更易写易认的今隶。
今隶有“蚕头燕尾”之称。
又称为“八分书”。
5)楷书:楷书也称真书,其历史大约有一千七百多年。
在西汉宣帝时开始萌芽,东汉末成熟,魏以后兴盛起来(其产生和发展有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等人的突出贡献);隋唐后不断得到美化和完善(有颜真卿、柳公权、欧阳修等等书法名家)。
楷书运笔有力而平稳(隶书的笔划是具有波动的波势挑法),字体结构是向里集中的“永”字形方块字(隶书是“八分书”的字势)。
6)宋体字:公元十一世纪中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
印刷术发明后,对汉字的形体影响很大,由于雕刻刀在刻字时对汉字的形体产生了影响,出现了一种横轻直重、易于阅读的印刷字体。
北宋时雕版印刷的印刷体,后人称为宋体字。
6语言学概论
三、文字的分类及其发展
1、文字的分类 、
2)表音文字 ) 表音文字中的书写符号记录语言中的语音单 即音节或者音位。 位,即音节或者音位。 表音文字按照记录的语音单位不同可分为音 表音文字按照记录的语音单位不同可分为音 节文字和音位文字。 节文字和音位文字。
三、文字的分类及其发展
1、文字的分类 、
2)表音文字 ) A音节文字 音节文字 音节文字的单个符号记录语言中的音节, 音节文字的单个符号记录语言中的音节,即 一个字母代表一个音节。 一个字母代表一个音节。这种文字适合音节 结构简单的语言。 结构简单的语言。例如埃塞俄比亚文字是音 节文字,日本的假名文字属于音节文字。 节文字,日本的假名文字属于音节文字。
和拼音文字相比,汉字和汉语的关系有几点特别的地方 和拼音文字相比,
尽管汉字和汉语的关系比一般拼音文字的关 系特殊,但并不违背文字和语言的根本关系: 系特殊 , 但并不违背文字和语言的根本关系 :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 语言是第一性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 文字是第二性的, 的 , 文字是第二性的 , 文字是辅助语言进行 交际的工具。 交际的工具。
三、汉字与汉语的关系
汉字与汉语的特点是相适应的。 汉字与汉语的特点是相适应的。 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主要形式, 1、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主要形式,一个语素用一个 音节表示,虽一个音节不是固定地表示某个语素, 音节表示, 虽一个音节不是固定地表示某个语素 , 还有许多同音语素, 还有许多同音语素 , 但语素的单音节形式确是客观 存在的事实。 存在的事实。 汉字也是记录音节的,一个字独立地表示一个音节, 汉字也是记录音节的 , 一个字独立地表示一个音节 , 也正好记录一个语素,与汉语语素的特点相适应。 也正好记录一个语素,与汉语语素的特点相适应。
汉字的故事一年级目录
汉字的故事一年级目录
第一章上古汉字起源众说纷纭--字从哪里来
第一节"裤带上打个结"--古老的原始文字符号
第二节"混沌如鸡子"--伏羲氏大酋长太吴大鸟"凤"的图腾第三节八卦的根底--八种自然现象推衍出的文字符号
第四节上古太极的一对翅膀--"河图"、"洛书"的神话传说第五节古老又神秘的龙图腾-—华夏民族的特征
第六节与神只的对话--汉文字的祖先仓颉和造字的传说第二章古今汉字漫话--汉字的发展演变
第一节陶纹、文身与图腾
(一)纹文趣话
(二)崇拜的图腾
第二节古董商的贡献--甲骨文的发现
(一)中药材里的龙骨
(二)从孙诒让、罗振玉到王国维
(三)甲骨文的大规模考古与发掘
(四)郭沫若和新中国成立后甲骨文研究的成果
(五)流散在国外的甲骨文
(六)社会活化石--甲骨文中原始古文字的痕迹
第三节含得无厌的怪兽--金文(钟鼎文)的出现
(一)女将军妇好墓中新发现
(二)饕餮的背后
(三)虎符的故事
第四节不能敲的鼓--石鼓文与其他刻石文字(一)石鼓的坎坷命运
(二)秦始皇巡游天下的遗址
(三)石鼓文与其他刻石文字
第五节书同文字--秦始皇时期的文字集权统一(一)秦始皇统一文字
(二)秦篆是图画文字的终结
第六节隶体和楷书的神话传说
(一)程邈在狱中修改大篆
(二)王次仲为楷书闯下了大祸
(三)我国最早的识字课本和史游
(四)顾野王和《玉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授内容
文字的起源 文字的发展 文字的类型 字母的源流和几种重要的字母
2
一、文字的起源
(一)文字起源的时间 (二)关于文字起源的几种说法 (三)文字起源于图画 实物记事的方法有结绳、结珠和讯木等。 实物记事的方法有结绳、结珠和讯木等。 结绳使用得较普遍。《易经》“上古结绳而 结绳使用得较普遍。 易经》 上古结绳而 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图画记事比实物记事前进了一步。 图画记事比实物记事前进了一步。描绘事 物的轮廓特征,组合这种图画来记事。 物的轮廓特征,组合这种图画来记事。
6
公元前1000多年,居住在西方两大文化中心之间 多年, 公元前 多年 叙利亚·巴勒斯坦一带的闪美特人, 叙利亚 巴勒斯坦一带的闪美特人,在古埃及基础 巴勒斯坦一带的闪美特人 上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拼音文字。 上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拼音文字。 早在公元前三千多年前古埃及人已经有了自己的 文字, 文字,而且已经由于使用场合的不同分化出不同 的字体。碑铭体用语特别庄重场合, 的字体。碑铭体用语特别庄重场合,僧侣体式僧 侣阶层平时实用的,还有一种是平民体。 侣阶层平时实用的,还有一种是平民体。
二、文字的发展
人类早期文字有两个重要的特点: 人类早期文字有两个重要的特点:
1.它们像记事图画似的,不过是记录语词罢了。 它们像记事图画似的,不过是记录语词罢了。 它们像记事图画似的 2.它们不是拼音的,而是同时使用了表形、表意、 它们不是拼音的, 它们不是拼音的 而是同时使用了表形、表意、 表音的造字方法。 表音的造字方法。
8
(二)文字发展的趋向
三、文字的类型
以文字的形体来源为标准, 以文字的形体来源为标准,可以把文字分为自 和借源文字两大类。 源文字 和借源文字两大类。 自源文字是指从文字建立开始,就独立发展起 自源文字是指从文字建立开始, 来的文字, 来的文字,在文字的形状和体系上是自己独创 历史都比较长。 汉字。 的,历史都比较长。如:汉字。 借源文字是指借用或参照其他文字形体或系统 而建立的文字。如日文是借源于汉字。 而建立的文字。如日文是借源于汉字。
9
现在比较通行的另一种分类法, 现在比较通行的另一种分类法,是按文字 符号的功能把文字分为表意文字和表音文 字两种类型。 字两种类型。 表音文字可以分为三种
1.音节字母文字,每个字母表示一个音节。 1.音节字母文字,每个字母表示一个音节。以日本 音节字母文字 的假名为代表。 的假名为代表。 2.辅音字母文字,只表示辅音,只有少数兼表元音 辅音字母文字,只表示辅音, 辅音字母文字 或者根本不表示。 ,或者根本不表示。以古代闪美特人字母和现代阿拉 伯文字为代表。 伯文字为代表。 3.音位字母文字,它的字母基本上代表音位。以英 音位字母文字, 音位字母文字 它的字母基本上代表音位。 文和俄文为代表。 文和俄文为代表。
14
古印度字母又产生出天城体字母、藏文字母等。 古印度字母又产生出天城体字母、藏文字母等。
(天城体字母) 天城体字母)
15
迦南字母 拉丁字母 腓尼基字母 希腊字母 斯拉夫字母 阿拉伯字母 阿米拉字母 古印度字母 蒙文字母 天城体字母 藏文字母
16
日本的假名、朝鲜的谚文来源于汉字。 日本的假名、朝鲜的谚文来源于汉字。
11
(希腊字母) 希腊字母) 希腊字母有许多后裔,其中最重要的是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 希腊字母有许多后裔,其中最重要的是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拉丁字母大楷 (拉丁字母大楷) 拉丁字母大楷)
(斯拉夫字母 斯拉夫字母) 斯拉夫字母
(拉丁字母小草 拉丁字母小草) 拉丁字母小草
18
3
1849年 这 奥杰 华 为 护渔业权 1849年递 给 国总统 份请 书 : 画 个动 ( 个 落 图腾 )这 动 都 线 连 ,线 头 , 头连 边 , 达 , 们 条 , 个 , 国总统还给它们 苏 近 渔业权 4 。
7 国 南 区纳 东 经 。 拿蛋, 1 拿蛋,2 开 ,这 ,3 风 ,4 蛋,5 ,6 蛋 发光,7 。 据纳 经师 释 ,这 段 : 这蛋 头, 边 风, 边 风,风荡 , 荡 蛋, , 蛋,蛋撞到 个光华灿烂 东 来。 5 这
アィウエオカキクケサスセソタチ
(片假名) 片假名)
るれろわゐゑをあきえおちゆやポFra bibliotek(平假名) 平假名)
(朝鲜谚文举例) 朝鲜谚文举例)
17
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1 记事的图画能否看成是人类最早的文字? 记事的图画能否看成是人类最早的文字? 2 文字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文字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3 有人根据文字所表客观事物的形、语言的音和义,把文字分 有人根据文字所表客观事物的形、语言的音和义, 为表形文字、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 为表形文字、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有人根据文字所表语言 的要素,把文字分为语段文字、词符文字、语素文字、 的要素,把文字分为语段文字、词符文字、语素文字、音节 文字和音素文字,你认为哪一种分法更好,为什么? 文字和音素文字,你认为哪一种分法更好,为什么? 4 有人认为汉字是表意文字,有人认为它是音节文字,有人认 有人认为汉字是表意文字,有人认为它是音节文字, 为它是词符文字,有人认为它是词素文字, 为它是词符文字,有人认为它是词素文字,还有人认为它是 语素文字,更有人说它是象形文字。汉字究竟是什么文字, 语素文字,更有人说它是象形文字。汉字究竟是什么文字, 你如何分析和看待这个问题? 你如何分析和看待这个问题?
12
3.阿米拉字母 阿米拉字母
(阿米拉字母举例) 阿米拉字母举例)
13
阿米拉字母的后裔很多, 现在的分歧也相当大。 阿米拉字母的后裔很多 , 现在的分歧也相当大 。 其 中最重要的是阿拉伯字母。 还有古印度字母、 中最重要的是阿拉伯字母 。 还有古印度字母 、 蒙文字 母等。 母等。
(阿拉伯字母 阿拉伯字母) 阿拉伯字母
7
闪美特人的辅音文字共有22个字母符号, 闪美特人的辅音文字共有 个字母符号,都只表 个字母符号 示辅音,书写顺序自右向左。 示辅音,书写顺序自右向左。
(一)文字发展的原因
主要是出于完善地记录语言的需要。 主要是出于完善地记录语言的需要。 1.体系完善化的趋向 2.构形符号化的趋向 体系完善化的趋向 构形符号化的趋向 3.笔画简便化的趋向 4.体制表音化的趋向 体制表音化的趋向 笔画简便化的趋向
10
四、字母的源流和几种重要的字母
世界上的表音文字大多数有一个共同的来源—闪 世界上的表音文字大多数有一个共同的来源 闪 美特人创造的腓尼基字母(公元前 公元前1500年左右 。腓尼 年左右)。 美特人创造的腓尼基字母 公元前 年左右 基字母有三个分支: 基字母有三个分支: 1.迦南字母 现在已成为无人使用的古文字。 迦南字母 现在已成为无人使用的古文字。 2.希腊字母 希腊人对腓尼基字母进行了创造性的 希腊字母 改革: 改革: 增添了表元音的符号。 (1)增添了表元音的符号。 将原来自右向左的书写顺序改为自左向右。 (2)将原来自右向左的书写顺序改为自左向右。 外形改造成简单、明确、匀称的几何形体。 (3)外形改造成简单、明确、匀称的几何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