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递质共存现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神经生理的递质共存问题

和大家谈谈递质共存,可能有助于进一步理解。

递质共存现象:长期以来,一直认为一个神经元内只存在一种递质,其全部神经末梢均释放同一种递质。这一原则称为戴尔原则(Dale principle)。近年来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1979年Hokfelt等发现在交感神经节内含NE和SOMT。并产生了递质共存(neurotransmitter coexistence)的概念。以后又陆续发现在脑、脊髓和外周组织都有神经肽和经典递质共存的现象,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化学传递概念。

递质共存的方式很多(递质与递质;递质与多肽;多肽与多肽),其中比较多见的是一种经典递质与多种神经肽共存的形式。递质共存的现象很普遍,人和动物的中枢神经或外周神经组织中都有递质共存(见表)。然而,共存的递质之间存在种族差异。

递质共存的生理意义

1.突触后相互调节作用共存的递质和神经肽共同释放(corelease)后,共同传递(cotransmi tter)信息。两者分别作用于突触后,起相互协同或拮抗作用,以有效地调节细胞或器官的功能。

(1)协同作用:猫唾液腺接受颌下神经节的副交感神经和颈上神经节的交感神经双重支配,副交感神经内含ACh和VIP,交感神经内含NE和NPY。ACh引起唾液腺分泌稀稠液,并增加唾液腺的血供;VIP并不直接影响唾液腺的分泌,却能增加唾液腺的血供,增加唾液腺上ACh受体的亲和力,从而增加ACh分泌唾液腺的作用。NE导致唾液腺分泌粘稠液,并减少血供;NPY也并不直接调节唾液腺的分泌,而是通过收缩支配唾液腺的血管,与NE 协同调节唾液腺的分泌。可见,支配猫唾液腺神经末梢中共存的递质与神经肽,两者起协同作用(图16—3)。

(2)拮抗作用: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中共存脑啡肽和NE。电刺激狗内脏大神经,导致肾静脉血浆中NE和脑啡肽的含量同时升高,并伴血压升高;狗利舍平化后,再刺激内脏大神经,此时肾静脉血浆中NE的含量低于正常,而脑啡肽的含量却高于正常,并伴有血压下降。若

离体肾上腺髓质细胞利舍平化后,细胞内NE被耗竭,但脑啡肽的释放量明显增加。由此提示,在正常情况下,NE可能对脑啡肽的释放起抑制性调节作用,NE与脑啡肽两者在血压活动中又起着相互制约的作用。

2、突触前相互调节作用共存的递质和神经肽释放后,可在突触前相互调节神经末梢的释放。

(1)抑制释放:不少情况下,神经肽可以调节经典递质的释放。如支配大鼠输精管的交感神经末梢内,NE和NPY共存,电刺激输精管导致NE释放,同时产生输精管平滑肌的收缩效应。NPY可抑制这种收缩作用,且呈剂量依赖关系。Hokfelt等认为NPY的这一作用是通过抑制NE的释放而实现的。在猫纹状体中DA与CCK共存,若多巴胺能神经末梢释放CCK,则该区DA的释放被抑制;同样,外源性应用CCK也可抑制DA释放,这都是由突触前抑制DA释放所致(图16—4)。神经肽可以调节经典递质的释放,同样经典递质也可调节神经肽的释放。如前所述,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中NE可抑制脑啡肽的释放。共存的递质还可以通过突触前受体,交叉调节彼此的释放。大鼠颁下腺及大脑皮质中,有含ACh和VI P共存的神经元,共存的ACh和VIP释放后,除作用于突触后外,还作用于突触前,两者彼此抑制对方的释放,产生突触前相互抑制作用。这种突触前抑制作用可能是预防神经肽和神经递质过度释放的自身保护机制(图16-5)。

2)促进释放:共存递质释放后,除发挥突触前抑制释放作用外,还可以促进递质释放。如大鼠脊髓腹侧神经元中有5-HT、SP及TRH共存。高K+可致5-HT释放,5-HT本身又可抑制高K+ 5-HT的作用,而SP则有对抗5-HT的自身抑制作用(图16-6),加5-HT的释放。此外,SP本身也可通过突触前受体而促进5-HT的释放。TRH释放后通过激活进5-HT与SP,共同加强5-HT的功能(图16-6)。

然而,同样两个共存的递质及神经肽,随分布的不同其调节效应会不同。如共存于伏隔核内的DA-CCK,在伏隔核后侧区,CCK可促进DA的释放,而加强DA的运动亢进作用;而在伏隔核前区内,CCK则抑制DA的释放,从而拮抗DA的运动作用。

按特定的不同神经通路,那么只须一种兴奋性递质和另一种抑制性递质,作用于下一神经元或效应细胞,就可以完成特定通路所从事的调节功能。但多种神经递质和调质及其共存可以使神经传递和调节的形式更加多样化。释放出的几种信息物质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制约,主递质、辅递质或调质各司所长,互相配合,使神经调节更加精确,更臻完善,以适应高等动物包括精神活动、行为在内的复杂功能调节的不同需要

神经多肽的作用是复杂的,由于种种原因,对其的作用或评价较为困难。现认为原因主要有:⑴神经肽类的作用不具有普遍性,其作用易受到作用细胞或组织的差异而改变。⑵即使在一个特定的组织或器官,它的作用仍会受到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而有所改变,其原因还不能排除多种神经多肽并存可能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一个佐证,很可能肽类物质在低等动物是主要的重要信使,而高等动物这些肽类物质已被效能更高、分子更小的神经递质所替代[10] 。

⑶从特征上分析,一种肽类物质与其它底物相互作用时,只有当这种相互作用被揭示时,这一肽类物质的作用才能被弄清楚。⑷神经肽的作用易受到实验条件限制,不同的实验条件会产生不同的效应。⑸对于一些神经肽还没有特定的受体激动剂或阻断剂能够证实它。⑹即使某种肽类物质的作用引起了某些功能参数的变化,也不能轻而易举地说明它的普遍意义。一方面神经递质释放量是以囊泡为单位的,即所谓的量子化释放。由突触前神经元末梢传来的冲动是有一定的序列电编码(electric coding );另一方面如果此纤维有多种递质共存,递质的释放也可以以不同的递质排列组合释放(chemical coding)。

神经元间化学信息传递效应(灵活性和多样性)取决于递质与调质的性质、受体的分布和分类、突触的类型和状态。

vdxiaozhang edited on 2004-06-08 23: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