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相关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5篇)
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为确保安全生产,保障工人人身安全,防止爆炸中毒事故的发生,特制订本制度。
1本公司作业区域内,凡进入不明状况的有限空间作业时,(例如、深坑洞,地道、容器、有毒气体池)必须事先通知主管领导及安全主任,并要在履行安全作业审批手续、委外发包签订有限空间安全作业协议书,承包单位负责评估检测做好安全措施后方能作业。
2欲在长期封密的坑、洞、地道、容器、有毒气体池进行作业时,必须事先做好安全防患措施,方可施工,(包括指定安全监护人员,安全负责人,配备必要的防毒用具,防火、防爆设置、安全带、绳等保护用品)。
3在已确认存在有害气体或不明气体的坑、洞、地道、容器、池中进行作业时,必须事先对空气成分进行检验,并在履行安全作业审批手续之后,方可施工。
4有限空间清单:(1)综合楼化粪池;承包单位作业前先检测有害气体浓度,配备供气式空气呼吸器,送风供氧吹风管、急救梯、安全绳。
(2)储油罐;承包单位作业前先检测有害气体浓度,配备供气式空气呼吸器,送风供氧吹风管、急救梯、安全绳。
(3)冷冻库;本公司冷冻库内只存放碳纤维原材料,无有毒气体,进出冷冻库必须是仓管人员,人员进入冷冻库取、放料时库门保持敞开状态。
(4)污水处理池;承包单位作业前先检测有害气体浓度,配备供气式空气呼吸器或防毒面具,送风供氧吹风管、急救梯、安全绳。
5、作业审批手续。
由发包单位填报审批单,注明作业地点,空间容量,可能发生的危害程度,并有主管领导签字后呈报公司管理部及安全办审查批准。
管理部委外找专业资质单位承包检测、做好相关安全防护措施后方可施工。
6、凡违反上述规定,擅自冒险作业,或已造成其后果的,都将追究单位主管及个人的责任,并按公司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对责任人进行经济处罚并承担法律责任。
审核:制定、安全办:宋秀红____-7-1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2)是一种管理有限空间作业的制度,旨在确保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和合规性。
该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申请程序和审批流程:制定明确的申请程序和审批流程,包括提出申请的人员、审批的部门和流程等。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5篇)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b)副组长:1)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风、检测、防护、照明等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2)提供应急救援保障,做好应急救援工作;3)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c)组员:1)参加应急救援预案培训和预案演练;2)了解救援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3)禁止不明情况的盲目救护;4)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在有限空间实施紧急救援工作。
1.3预防与预警1.3.1危险源监控现场危险源的监控主要由各主管部门兼职安全管理员对现场施工进行监控,安全管理部门对各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各个施工队伍对所施工程中的危险源进行监督、控制。
1.3.2信息报告与处理由项目负责人负责信息报告,做好记录,如有问题及时通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进行处理。
1.3.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程序:生产安全事故现场第一发现人施工项目负责人应急救援组长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按职责分工进行救援。
1.3.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程序:生产安全事故保护事故现场控制事态发展组织抢救疏导人员调查了解事故简况及伤亡人员情况向上级报告。
1.3.5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程序流程图见附录C。
1.4应急响应1.4.1应急响应行动由应急救援小组组织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响应实施,同时动员社会力量进行支援。
超出其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时,及时报请政府通知有关专业人员赶赴现场参加应急增援。
1.4.2应急救援小组成员赶赴救援现场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1.4.3及时向公司及当地政府报告安全生产事故基本情况、事态发展和救援进展情况。
1.4.4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救援的指挥,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成立前,事发部门负责人应组织先期到达的应急救援队伍迅速、有效地实施先期处置,全力控制事故发展态势,防止次生、衍生和耦合事故(事件)发生,果断控制或切断事故灾害链。
1.5紧急处置及救助防护1.5.1现场处置主要依靠本项目所在地地方政府的应急处置力量。
事故灾难发生后,项目部门配合当地人民政府按照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八条规定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八条规定
一、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二、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及作业。
三、作业前必须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并将危险有害因素、防控措施和应急措施告知作业人员。
四、必须对有限空间的氧浓度、有毒有害气体(如硫化氢、氨气等)浓度等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合格后,方可作业。
五、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装备、通讯器材、安全绳索等防护设施和应急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六、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七、作业现场必须配备保护人员,禁止单人下到有限空间进行作业。
八、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若安全事故发生,严禁盲目施救。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有限空间作业的顺利进行,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单位和作业人员,包括有限空间的进入、操作、维护、维修、清洗、检测等工作。
第三条人身安全责任作为有限空间作业管理人员的职责是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章进入有限空间,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制定和执行有限空间作业操作规程,明确作业人员的职责和权利。
第二章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第四条有限空间作业前的准备工作(一)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制定作业方案,包括确定作业范围、作业人员、安全设备和工具等。
(二)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了解相关安全规程和操作流程。
(三)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开展现场勘查,确定作业环境和安全措施。
第五条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选拔和培训(一)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选拔和培训,具备相应的技能和专业知识。
(二)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必须定期参加安全培训和演练,不得擅自操作,确保作业标准化和安全性。
第六条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一)设立专门的有限空间作业管理机构,划定有限空间作业的管控区域。
(二)制定有限空间作业的操作规程、操作流程和操作指南,明确作业人员的职责和安全措施。
(三)有限空间作业必须配备相应的安全设备和工具,包括通风设备、防护设施、照明设备等。
(四)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第七条事故应急管理(一)设立事故应急救援队伍,配备专业的救援人员和应急设备。
(二)制定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明确责任人和应急措施。
(三)定期组织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八条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一)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和评估。
(二)对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有限空间六项安全管理制度
有限空间六项安全管理制度一、前言有限空间是指那些进出口较小,而且通常不适合连续工作的地方,例如储罐、管道、箱梁、舱室等。
这些空间通常存在着通风不良、有毒气体的堆积、机械设备等潜在危险,因此对有限空间进行作业时,必须要有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
二、有限空间六项安全管理制度1. 有限空间的作业前检查在进行有限空间内的作业之前,必须进行有限空间的安全检查。
这个检查要求必须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进行,并记录检查结果,包括有限空间内是否有有害气体、是否有足够的通风设备、是否有危险品等。
2. 员工的培训对于有限空间的工作,必须要对员工进行足够的培训。
这种培训要求包括但不限于: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性、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程序、有限空间作业时的紧急救援等。
只有经过专门培训的员工才能够进入有限空间进行作业。
3. 通风设备的使用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应当使用合适的通风设备,保证有限空间内的空气质量达到安全标准。
通风设备应当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检查,确保其安全有效。
4. 作业设备和工具的安全检查在进行有限空间的作业时,所有的作业设备和工具都必须经过安全合格的检查,确保其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
对于所有的作业设备和工具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避免由于设备故障而导致的危险。
5. 紧急救援和逃生预案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必须要有完善的紧急救援和逃生预案,确保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援和逃生。
所有的员工都必须熟悉这些预案,且每个人都必须知道有限空间内的紧急出口和安全设备的位置。
6. 作业监督和记录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必须要有适当的监督和记录。
每个有限空间作业都必须有专门的监督人员进行监督,并记录作业的全部过程。
这些记录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作业开始时间、作业结束时间、作业人员、作业设备、通风设备的运行情况、出口和逃生设备的情况等。
三、总结有限空间内的作业是十分危险的,必须要有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
事实上,对于有限空间的安全管理制度,必须要有详尽的规定和程序,并且要求所有的员工必须要遵守。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4篇)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障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提高应急救援水平,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的应急管理工作。
三、应急管理职责1. 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应担任有限空间作业的应急管理责任,并组织制定应急救援预案。
2. 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应急救援培训,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3. 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应配备和维护必要的应急救援设施和装备,确保应急救援活动的顺利进行。
4. 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应定期组织演练应急救援预案,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5. 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应定期检查应急救援设施和装备的完好性,并采取必要的维护和更新措施。
四、应急救援预案编制1. 应急救援预案应明确有限空间作业的应急组织机构、职责和权限,并明确各级职责和联系方式。
2. 应急救援预案应确定应急救援人员驻点,并指定具体的联系方式和应急工作人员的联系电话。
3. 应急救援预案应确定应急救援流程和配套措施,明确应急救援的具体操作步骤。
4. 应急救援预案应规定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和应对措施。
五、应急救援设施和装备1. 应急救援设施应包括应急电话、应急广播设备、紧急停机装置等,并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的可用性。
2. 应急救援装备应根据有限空间作业的特点和风险情况进行选择和配置,包括通讯设备、个人防护装备、应急照明设备、救援工具等。
六、应急培训和演练1. 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应急救援培训,包括基本的救援技能、应急行动流程等。
2. 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活动,检验和提升人员的应急救援能力。
3. 应急救援演练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方案,并定期组织演练,及时总结和改进救援工作。
七、应急救援岗位设置1. 应急救援岗位应根据有限空间作业的特点和需求进行设置,确保应急救援活动的有效进行。
2. 应急救援岗位应明确具体的职责和权限,并配备相应的人员和设备。
八、应急指挥与协调1. 发生事故时,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应立即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并及时通知相关单位和人员。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范文(3篇)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和保障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确保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有限空间作业的工作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
二、安全基本要求1.严格遵守有限空间作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操作规程;2.确保作业人员接受过有限空间作业的培训和必要的安全知识教育;3.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和应急预案体系;4.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进行风险评估和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5.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和工具,如氧气呼吸器、安全带等;6.实施严格的作业人员准入制度,确保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经验;7.定期检查和维护有限空间作业设备和设施的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8.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记录和整改制度。
三、作业前准备1.作业前必须编制详细的作业计划和安全措施,并报经领导批准;2.确保作业人员已接受必要的培训和安全技术指导;3.组织作业人员进行身体检查,确保身体状况适合进行有限空间作业;4.检查核对作业所需的安全装备和工具,确保完好无损;5.与有限空间作业有关的其他部门和人员需要提前进行协调和沟通。
四、作业过程安全控制1.在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并进行现场安全培训和安全警示;2.确保作业人员严格按照作业计划和安全措施进行作业,不得擅自变动或忽视安全措施;3.在作业过程中,必须保持良好的通信和联络,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4.严格控制有限空间内的人员数量,避免拥挤和混乱;5.作业期间必须配备专人进行监护和应急救援;6.禁止在有限空间内吸烟、使用明火和进行其他危险操作。
五、作业后的安全控制1.作业结束后,必须对作业现场进行清理和检查,确保无残留物和未排除的隐患;2.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及时的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确保安全措施的有效性;3.对作业人员进行事故应急演练和安全培训,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4.对有限空间作业的事故和事故隐患进行及时的报告和记录,分析事故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范文(3篇)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范文1. 引言1.1 目的本制度旨在确保在有限空间内进行作业时的安全与有效性,保护作业人员的生命和身体健康。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需要在有限空间内进行作业的单位和个人。
2. 定义2.1 有限空间有限空间是指具有限定进出口、容积有限、通风不畅或存在其他安全风险的封闭或部分封闭区域,如油罐、储物室、管道等。
2.2 作业人员作业人员是指进入有限空间内进行作业的工作人员。
3. 职责与义务3.1 作业人员的职责(1)熟悉本制度的内容,并遵守相关规定;(2)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服、安全鞋等;(3)参加必要的培训和考核,掌握有关有限空间作业的知识与技能;(4)严格按照安全操作程序进行作业;(5)遵循现场安全警示信号,确保及时撤离有限空间。
3.2 企业/单位的职责(1)建立完善的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并及时更新;(2)为作业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操作指导;(3)提供适当和有效的个人防护装备;(4)进行作业现场安全巡视,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5)落实事故应急和救援预案,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4. 作业前的准备工作4.1 评估与审批(1)对有限空间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作业;(2)制定相应的作业方案,并报经主管部门批准。
4.2 作业人员的准备(1)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相关的作业培训,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2)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体检,确保身体符合进入有限空间的条件;(3)作业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熟悉其使用方法。
5. 作业程序5.1 作业前的安全检查(1)检查有限空间的通风情况;(2)清除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的危险物和障碍物;(3)检查作业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和安全性。
5.2 进入有限空间(1)在进入前,必须向相关人员报告,并取得许可;(2)进入有限空间前,必须测试空间内的有害气体浓度,并确保符合安全标准;(3)必须由至少两名具备救援能力的人员同时进入。
5.3 在有限空间内的作业(1)作业人员必须按照作业方案的要求进行作业;(2)必须及时报告有限空间内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有限空间安全规章制度和作业流程
(3)制定详细的救援预案,包括救援路线、方法、步骤等;
(4)定期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实战能力。
3.紧急情况处理:
(1)发现危险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
(2)迅速疏散作业人员,确保人员安全;
(3)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并立即送往医院;
(1)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
(2)有限空间作业操作技能;
(3)应急预案及逃生自救方法。
2.安全培训结束后,组织考核,确保作业人员掌握培训内容。
3.定期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进行复训及考核,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八、有限空间作业记录与档案管理
1.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应详细记录以下内容:
(1)作业许可证信息;
(2)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
(3)检查通风、照明、通讯、应急救援等设备;
(4)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隔离作业区域。
2.作业实施:
(1)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前,应检查个人防护装备;
(2)作业过程中,安全监护人应密切监视作业现场,确保作业安全;
(3)作业人员应按照作业方案进行操作,严禁违章作业;
(2)通过监控系统对作业过程进行远程监控;
(3)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抽查;
(4)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跟踪整改进展。
十六、有限空间作业文化建设
1.加强有限空间作业文化建设,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
2.文化建设措施:
(1)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竞赛、演讲等活动;
(2)设立安全宣传栏,定期更新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
1.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监督检查制度,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全面、严格的监督。
2.监督检查内容:
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一、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二、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三、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作业.四、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五、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一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职责1、作业人员应熟悉所从事作业的和,掌握报警及联络方式.2、不见批准的“有限空间作业票”不作业.3、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任务、地点位号、时间与“有限空间作业票”不符不作业.4、监护人不在场不作业.5、劳动防护着装和器具不符合规定不作业.6、遇有违反规定强令作业的情况,或没落实,作业人员有权拒绝作业.二内容与要求1、凡进入或探入塔、釜、罐、槽车以及管道、、、隧道、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等封闭、半封闭设备及作业,统称为有限空间作业.2、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办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票”.3、“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票”的申请及审批1进入有限空间的作业负责人向有限空间所在基层单位提出申请,填写“有限空间作业票”中的申请栏内容并签字.2车间作业负责人接到申请后,与作业共同对作业进行风险识别并制定安全措施,在制定安全措施栏填写有关内容如果作业票中列出的综合安全措施不能满足时可增加补充措施并确认后签字.同时,安排有关人同落实安全措施,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有限空间内的、可燃气体、的浓度进行分析.3车间领导应对现场进行全面检查核对,确认无误后,向作业人员进行施工安全交底,并在审批栏内签字,批准作业.作业现场负责人和监护人确认合格后,在安全措施落实栏内签字.4有限空间作业票二联,每一联由监护人持有,第二联由车间留存.有限空间作业票不得涂改、代签,保存期一年.4、“有限空间作业票有效期”“有限空间作业票”有效期不超过24小时.全面停车检修期间,经全面检查合格后,“有限空间作业票”有效时间不超过72小时.作业期间如果安全措施发生变化,应立即停止作业,待处理达到作业的安全条件后,方可再进入有限空间作业.5、在期间,严禁同时进行各类与该有限的试车、试压或试验等工作.6、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综合安全技术措施1“有限空间作业票”的审批人应对监护人和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作业交底.内容应包括:所从事作业的风险及应急计划;必要的安全知识、救护方法;便携式检测仪使用方法等.2对所进入的有限空间要切实做好处理,所有与有限空间相连的可燃、有毒有害介质含氮气系统,必须用盲板与有限空间隔绝,不得用关闭阀门替代,盲板应挂牌标示;带有搅拌器等转动的设备,必须有可视的明显断开点,配电室电源开关应挂有“有人检修、禁止合闸”标示牌,并设专人监护.3取样分析要有代表性、.有限空间较大时,要对上、中、下各部位分别取样分析.应保证有限空间任何部位的可燃气含量不超过该介质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下限的10%体积.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不超过工作场所有害.氧气浓度在19.5-23.5%体积之间.容器内温度宜在常温左右.作业期间应每隔四小时取样复查一次特殊情况下,根据确定检测频率,如有一项不合格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如不符合上述而又必须进入有限空间内作业时,应由作业单位与有限空间所在单位共同制定作业,采取特殊,并在作业前组织模拟演练,确认安全可靠后,经二级单位领导批准方可作业.分析结果报出后,样品至少保留8小时.4分析合格1小时后作业,应再次分析,确认合格后方可作业.5进入有限空间内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要符合防爆要求,电压在12V以下.要遵守用火、、起重吊装、高处作业等有关安全规定,用火应办理“用火作业票”,不得以“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票”代替.6在有放射源的有限空间内作业,作业前要对放射源进行处理,保证人员作业时符合国家要求.7有限空间的出入口内外应畅通,不得有.8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一般不得使用卷扬机、吊车等设备运送作业人员,特殊情况需经单位安全部门批准.9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工具、材料要登记,作业结束清点,以防遗留在作业现场.作业人员超过3人时,应对人员进行登记、清点.10有限空间外的现场要配备一定的防毒面具、呼吸器、安全绳索等急救器材.11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前,应首先拟定紧急情况时外出和方法.作业时,应视作业条件适时安排人员轮换作业或休息.12为保证有限空间内新鲜,可采用或等方法通风.必要时,作业人员可戴供风式长管面具、空气呼吸器等防护器具.佩戴长管面具前,一定要仔细检查其气密性,同时要采取防止长管被挤压的措施,吸气口应置的处,并有人监护.13出现有人中毒、窒息的紧急情况,抢救人员必须佩戴防护器具进入有限空间,同时至少有一人在做联络、报告工作.有限空间作业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有限空间分为三类:一密闭设备:如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二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三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危害因素有限空间作业场所一般多含有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氨、甲烷沼气和氰化氢等气体,其中以硫化氢和一氧化碳为主的窒息性气体尤为突出.常见的有限空间作业有:清理浆池、沉淀池、酿酒池、沤粪池、下水道、蓄粪坑、地窖等;工地桩井、竖井、矿井等;反应塔或釜、槽车、储藏罐、钢瓶等容器,以及管道、烟道、隧道、沟、坑、井、涵洞、船舱、地下仓库、储藏室、谷仓等.在这些有限空间场所作业,如果通风不良,加之窒息性气体浓度较高,会导致空气中氧含量下降.当空气中氧含量降到16%以下,人即可产生缺氧症状;氧含量降至10%以下,可出现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甚至死亡;氧含量降至6%以下,可发生猝死.GBZ/T205-2007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规定,经持续机械通风和定时监测,能保证在密闭空间安全作业.不需要办理准入证的密闭空间,称为无需准入密闭空间.具有包含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包含可能对进入者产生吞没,或因其内部结构易引起进入者跌落产生窒息或迷失,或包含其他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等特征的密闭空间,称为需要准入密闭空间简称准入密闭空间.有限空间1.中毒危害:有限空间容易积聚高浓度有害物质.有害物质可以是原来就存在于有限空间的也可以是作业过程中逐渐积聚的.2.缺氧危害:空气中氧浓度过低会引起缺氧.3.燃爆危害:空气中存在易燃、易爆物质,浓度过高遇火会引起爆炸或燃烧.4.其他危害:其他任何威胁生命或健康的环境条件.如坠落、溺水、物体打击、电击等.。
有限空间作业规章制度(通用8篇)
有限空间作业规章制度(通用8篇)有限空间作业篇11目的为了加强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与监督,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公司生产范围内从事有限空间作业和具有有限空间作业行为的岗位适用。
3定义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4有限空间作业责任制4.1企业负责人总经理,对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全面负责。
安环科、车间(部门)、班组负责人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负责。
4.2职责4.2.1总经理职责:总经理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负责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作业单位、监护者职责。
组织制定安全作业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技术措施等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4.2.2安环科职责:安环科负责编制有限空间作业的制度,制度包括: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制度;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负责提供有限空间内有毒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的检测。
负责对有限空间作业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
培训的内容包括: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
4.2.3车间负责人职责:车间负责人是安生生产直接责任人,负责督促、检查本部门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有限空间作业的各项安全要求。
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投人,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风、检测、防护照明等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范文(3篇)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遵循《国家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进行有限空间作业的所有人员,包括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监管人员、作业人员等。
第三条有限空间作业指在高度有限、工作空间狭小或密闭无通风的环境下进行的作业活动。
作业条件危险,存在着诸多风险因素,因此有限空间作业必须严格按照本制度进行管理。
第四条有限空间作业应以安全为前提,依法依规进行,确保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第五条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控制风险,避免事故发生。
第六条有限空间作业应明确责任,强化监管,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
第二章有限空间作业管理责任第七条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应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负责组织、指导有限空间作业的实施,确保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进行。
第八条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应做到以下几点:1. 编制安全操作规程,明确作业流程、安全措施等内容,并向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和讲解。
2. 定期组织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检查,确保作业环境的安全性。
3. 确保作业人员配备应急救援设备,并指导作业人员熟悉使用方法。
第九条有限空间作业监管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负责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监督、指导和检查,确保作业规范、安全。
第十条有限空间作业监管人员应做到以下几点:1. 定期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整改。
2. 进行安全宣传教育,增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3. 配合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第三章有限空间作业流程第十一条有限空间作业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制定作业计划,明确作业的目标、内容、时间等。
2. 安排作业人员,确保其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3. 检查作业区域的安全条件,消除隐患。
4. 配备必要的作业工具和设备,并确保其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5. 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如戴安全帽、穿防护服等。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规章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和效率,规范有限空间作业行为,保护从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有限空间作业员工、监管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
第三条有限空间的定义:有限空间是指其进入、逗留和退出受限制的、非正常通风的、可能存在有害物体的工作场所,如储罐、井道、地下室、缸体等。
第四条有限空间作业:有限空间作业是指在有限空间进行的工作活动,包括进入、逗留、疏散、清洁维护等操作。
第二章有限空间作业的准备工作第五条进入前的准备工作:1.作业人员应经过合格的培训并具有相应的证书,了解有限空间作业的风险和安全预防措施。
2.作业前需编制作业方案,并明确作业的目的、方法、风险、安全措施等。
3.检查有限空间的环境和通风情况,确保安全条件符合要求。
第六条空间进入的限制:1.在未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时,禁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有限空间。
2.进入有限空间前,必须进行适当的预先检查,确保空间内不存在可燃气体、有害气体、有毒物质等。
第七条安全措施的配备:1.进入有限空间的作业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2.配备必要的救援设备和应急装备,包括气体检测仪、通信设备、救生绳索等。
第三章有限空间作业的操作要求第八条操作工作前的准备:1.作业前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作业要求和操作步骤。
2.确保作业人员精神状态良好,身体状况适宜,禁止饮酒、吸烟等影响操作的行为。
第九条作业期间的安全:1.在有限空间作业期间,禁止任何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确保作业过程不受干扰。
2.作业人员应定期检查作业区域的环境和气体情况,如发现异常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十条作业结束后的处置:1.作业结束后,要及时清理有限空间,确保环境卫生。
2.对作业过程中发生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归档保存。
第四章监管和责任第十一条监管责任:1.有限空间作业监管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监管。
(完整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规定制度
(完整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规定制度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规定制度目的本规定制度旨在确保有限空间内的作业能够安全进行,防范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适用范围本规定制度适用于所有有限空间内进行的作业,包括但不限于储罐、井筒、管道等。
定义1. 有限空间:指进入出口受限、通风不良、容易积聚有毒有害气体或易导致窒息、中毒、炸燃、火灾等危险的封闭空间。
2. 有限空间作业:指在有限空间内进行的各类作业活动。
作业前准备1. 风险评估: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进行风险评估,确定特定作业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
2. 作业计划: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包括作业流程、作业时间、作业人员等信息。
3. 通风设备检查:确保有限空间内的通风设备正常运行并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
4. 个人防护装备: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服、手套等,根据具体作业情况提供相应装备。
进入有限空间1. 进入许可: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取得进入许可,并按照程序进行登记。
2. 工作许可:除进入许可外,还需要取得相应的工作许可,明确作业内容、作业时间、作业方式等。
3. 人员监护:有限空间作业期间,必须由专人进行监护,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
4. 通风设备操作:在有限空间内进行作业时,必须严格按照通风设备操作程序进行操作,确保空气质量达标。
应急措施1. 应急预案:制定完善的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包括事故报警、人员撤离、紧急救援等措施。
2. 作业人员培训: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使其了解应急措施和操作方法。
作业后处理1. 作业记录: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作业内容、作业时间、安全问题等。
2. 设备检查:对使用的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避免安全隐患。
3. 环境恢复:及时清理有限空间内的残留物,恢复环境整洁。
监督检查1. 监督机构:建立有限空间作业监督机构,负责定期或不定期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检查。
2. 违规处罚:对违反有限空间作业规定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确保规定的执行。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第一条总则(一)为进一步加强对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防止发生缺氧、中毒窒息等事故,依据《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程》GB30871、《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等,特制订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施工单位(部门)和人员。
第二条定义(一)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主要指公司内各类塔、槽、罐、炉膛、锅炉、管道、容器以及地下室、坑(池)、下水道或其它封闭、半封闭场所。
(二)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指进入或探入有限空间进行的作业。
第三条安全责任(一)公司各部门(单位)应依据本制度对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实施管理和落实,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
(二)公司安全生技科对各部门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
(三)《作业许可证》涉及各类人员的职责(1)作业部门负责人的职责1、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负全面责任。
2、在有限空间作业环境、作业方案和防护设施及用品达到安全要求后,可安排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3、在有限空间及其附近发生异常情况时,应停止作业。
4、检查、确认应急准备情况,核实内外联络及呼叫方法。
5、对未经允许试图进入或已经进入有限空间者,进行劝阻或责令退出。
(2)监护人员的职责1、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负有监督和保护的职责。
2、了解可能面临的危害,对作业人员出现的异常行为能够及时警觉并做出判断。
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和交流,观察作业人员的状况。
3、当发现异常时,立即向作业人员发出撤离警报,并帮助作业人员从有限空间逃生,同时立即呼叫紧急救援。
4、掌握应急救援的基本知识。
(3)作业人员的职责1、负责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进入有限空间实施作业任务。
作业前应了解作业的内容、地点、时间、要求,熟知作业中的危害因素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1、目的为加强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保证进入有限空间人员的安全与健康,预防和控制中毒、窒息、火灾、爆炸等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和公司相关文件,制定本制度。
1.2术语1.2.1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1.2.2有限空间分为以下三类:•封闭、半封闭设备,如:储罐、反应塔、冷藏车、沉箱及锅炉、压力容器、浮筒、管道、槽车等。
•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沼气池及化粪池、下水道、沟、井、池、建筑孔桩、地下电缆沟等。
•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酒槽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封闭车间、试验场所、烟道等。
1.2.3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1.2.4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对有限空间及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
2、职责2.1安全环保部及生产部是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建立《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及具体安全要求,负责对有关检测设备及应急设备的配备、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负责组织各单位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负责组织单位开展有关培训教育、制定有关应急预案,负责有限空间作业的审批,负责对有限空间及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与考核。
2.2安全环保部负责建立本单位《有限空间清单》并实施管理,负责对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的检测和审批工作,负责组织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实施前和过程中的报检、报批工作,负责建立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负责组织开展有限空间相关的培训教育和应急演练工作。
3、有限空间管理3.1对有限空间控制应按照“优先综合治理、其次封闭隔离、而后作业控制”的原则进行,具体控制措施及其先后顺序如下:•采取技术革新、设备改造等措施从本质上减少或消除有限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加强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履行单位主要负责人职责。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应明确作业负责人、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不得在没有监护人员的情况下作业。
一、主要负责人职责1、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作业者、监护者职责。
2、组织制定专项作业方案、安全作业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技术措施等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3、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投入,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风、检测、防护、照明等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4、督促、检查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有限空间作业的各项安全要求。
5、提供应急救援保障,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7、负责有限空间作业开展的审批工作;落实作业时间、地点、人员、工作内容及环境条件等作业情况后进行审批工作。
8、对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员、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培训。
二、作业负责人职责1、作业前应到授权审批部门处进行审批,汇报作业时间、地点、人员、工作内容及环境条件等作业情况。
2、应了解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
3、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施、作业人员符合要求后,授权批准作业。
4、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当有限空间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终止作业。
三、作业人员职责1、应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
2、作业时应持有由授权审批部门签批的《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
3、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4、应与监护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
5、作业前应检查作业场所安全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6、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服装、防护器具和使用工具。
7、熟悉应急预案,掌握报警联络方式。
四、监护者职责1、应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
2、必须有较强的责任心,熟悉作业区域的环境、工艺情况,能及时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
3、全过程掌握作业者作业期间情况,保证在有限空间外持续监护,能够与作业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
4、应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落实不好或安全措施不完善时,有权提出暂不进行作业。
5、应熟悉应急预案,掌握和熟练使用配备的应急救护设备、设施、报警装置等,并坚守岗位。
6、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告,必要时立即呼叫救援,并在有限空间外实施紧急救援工作,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
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为了加强对公司各车间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与监督,进一步规范有限空间作业审批程序,对有限空间作业将采取的人力资源、安全防护措施等内容进行有效把关,对不合格内容在作业前能够及时调整、更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一、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相关单位应按制度办理《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
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一式两份,第一份由作业人员保存,作为有限空间作业的凭证。
另一份由审批部门保存,作业完毕后存档。
审批表不得涂改,且存档时间至少一年。
未经审批,任何人不得独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三、填写《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时,应注意以下要点:1、工作内容:是指具体的作业内容,例如对作业对象进行清理、检修、电气焊、涂刷防腐料等作业种类。
任何人无权更改作业内容。
2、工作地点:应填写详细,应明确具体设备设施。
任何人无权扩大或更改作业对象。
3、作业单位:有限空间作业人员所属单位。
4、作业负责人: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对整个作业过程的安全负直接领导责任,直接指挥、参与整个作业过程,且应对现场安全措施给予确认,并有权补充完善。
5、安全监护人:监护人员自始至终必须在作业现场,对作业前必要的安全措施进行检查,并确认签字。
作业过程密切注意作业环境安全状况,作业完毕后清点人员和器材,确认安全后方可离开。
并按照应急救援的要求,携带好相应的应急救援器材,防止突发事故发生。
6、气体检测人员:气体检测人员必须详细的填写检测时间、检测地点、气体名称、检测结果,并对检测的气体的代表性和准确性负责,然后确认签字。
7、企业授权审批部门:综合财务部为公司有限空间作业授权审批部门,负责审核有限空间作业人员是否具备作业条件,作业现场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是否满足作业要求,是否落实到位。
后附《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
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一、按照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凡要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事先测定其氧气、有害气体的浓度,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进入。
在未准确测定前,严禁进入该作业场所。
二、确保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现场的空气质量。
氧气浓度应在18%以上,23.5%以下。
其有害气体浓度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要求。
三、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进行过程中,应加强通风换气,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在氧气、有害气体浓度可能发生变化的危险作业中应保持必要的测定次数或连续检测。
四、作业时所用的一切电气设备,必须符合有关用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照明应使用安全矿灯或36V以下的安全灯,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按规定配备漏电保护器。
五、发现可能存在有害气体时,检测人员应同时使用有害气体检测仪表等设备进行检测。
六、检测人员应佩戴隔离式呼吸器,严禁使用氧气呼吸器。
七、对由于防爆、防氧化不能采用通风换气措施或受作业环境限制不易充分通风换气的场所,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并使用空气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
八、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前和离开时应准确清点人数。
九、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应事先规定明确的联络信号。
十、如果作业场所的缺氧危险可能影响附近作业场所人员的安全时,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十一、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并应在醒目处设置警示标志。
十二、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必须配备抢救器具,如呼吸器具、梯子、绳缆以及其它必要的器具和设备,以便在非常情况下抢救作业人员。
十三、在密闭设备内使用二氧化碳或氦气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在作业过程中通风换气,确保空气符合安全要求。
十四、当作业人员在密闭设备内作业时,打开出入口的门或盖,如果设备与正在抽气或已经处于负压的管路相通时,严禁关闭出入口的门或盖。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教育制度一、为加强员工安全防范意识,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根据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培训教育工作,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增强防范能力。
二、作业班要定期进行培训需求识别,及时制定培训计划,按计划落实培训工作,将培训教案、考勤、试卷、成绩、评估等相关材料定期归档保存。
三、通过培训使作业人员熟悉有限空间作业规章制度和安全规程,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有限空间操作的安全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四、未经培训合格的人员,不得从事有限空间作业。
五、凡新进员工入职,职工离岗三个月以上返岗等人员都必须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培训,经闭卷考试80分以上,考核合格后才能参与有限空间作业。
六、有限空间作业内容包括:1、有限空间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
2、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
3、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4、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预案。
5、有限空间管理制度、有关事故案例等。
七、每季度由负责人组织职工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培训,并考试,要将个人考试成绩及试卷归档保存。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一、为加强公司的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工作,促进应急管理规范化,保证应急救援的及时和可靠,使应急救援工作始终保持良好状态,真正做到“有事必应、行动迅速、保障有力”,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公司有限空间作业可能发生的事故包括:触电、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等。
三、公司主要负责人是公司事故应急救援管理的总负责人,事故应急救援组织的总指挥,负责资金投入、建立应急组织、落实人员等。
四、综合财务部协助分管领导实施、履行事故应急救援制度。
五、其他部门积极参与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六、成立组织、选拔人员。
成立应急救援组织并确定总指挥和副总指挥,划分专业小组,确定小组负责人,规定各小组的工作职责。
人员来自各个部门,要求年轻力壮、具有奉献精神且有各种专业知识的人。
比如熟悉电、危化品、救治、消防等,以便更好地应对各种事故的救援。
七、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器材、物资。
八、培训。
请专家传授对触电、中毒等事故应急救援的专业知识。
九、编制应对各种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以应急救援组织为骨干定期进行演练。
十、通过演练总结经验和不足,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修改完善。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为加强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保证进入有限空间人员的安全与健康,预防和控制中毒、窒息、火灾、爆炸等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和公司相关文件,制定本制度。
一、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及外协单位对有限空间及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
二、综合财务部是公司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监督管理单位,负责对有关检测设备及应急设备的配备、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负责组织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负责制定有关应急预案,负责对检测单位开展检测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管理,负责对有限空间及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与考核。
三、生产部负责组织各车间进行有限空间作业人员专项安全培训。
培训内容应包括国家有关规定。
四、生产部负责组织配备、管理、检定和维护有关检测设备及应急设备,负责组织配置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告知牌,负责协助、指导各单位开展日常有关检测工作,负责对外协单位施工过程中有关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
五、各单位是本单位有限空间和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责任单位,负责办理有限空间作业审批表。
负责组织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对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学习并技术交底。
负责有限空间作业前的危险有害气体检测工作并填制有关表格备查。
负责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有关规章制度的落实工作。
六、有限空间作业应当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检测应当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规定。
作业中还应根据作业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实施持续检测或动态检测。
在未准确测定氧气含量、有害气体的浓度前,或经检测上述物质浓度不达标或超标而未采取有效的防控手段时,严禁进入该场所。
七、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任何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检测的时间不得早于作业开始前30分钟。
八、检测人员进行检测时,应当记录检测的时间、地点、气体种类、浓度等信息。
检测记录经检测人员签字后存档。
检测人员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中毒窒息等事故发生。
九、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作业单位应当采取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禁止采用纯氧通风换气。
发现通风设备停止运转、有限空间内氧含量浓度低于或者有毒有害气体浓度高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限值时,必须立即停止有限空间作业,清点作业人员,撤离作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