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区位选择教案PPT地理课件
合集下载
3.1农业的区位选择(公开课) 28张ppt
影响下列农业生产活动的主要技术因素是: a.培育良种 b.机械化 c.节水技术 ①杂交水稻使水稻单产大幅度提高。( a ) ②美国一个大型农场只需要少量农业工人。 ( b ) ③以色列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生机勃勃。( c )
材料六:水稻生产的主要环节
选种 育种 育秧 起秧 犁地 耙地 搭埂 插秧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选自杜牧《过华清宫》
想一想:唐玄宗那么宠爱杨 贵妃,为什么不把荔枝移到 华清宫呢?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湘教版《地理Ⅱ》第三章
第
二
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教学目标: 1、学会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农业区 位的影响; 2、分析某地或某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一、农业区位因素
2.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农业区位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指不同农业 生产有特定的地理位置;另一方面指农业与自然 地理环境、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联系。
自然条件 农业的区位因素 技术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下列资料反映出何种因素对农业的 影响?
气候
材料一:海南以水田为主,
一年三熟,能生长椰子、 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而 我们雄县这里,只能生长 苹果,梨等温带水果。主 要原因是什么呢? (农作物品种,耕作制度)
一、农业区位因素
1. 农业活动
农业是通过培育动植物以获得所需产品的的产业部 门。其直接从野生动植物的选育、驯化、栽培、优化而 逐渐发展起来的。按其生产对象的不同,可分为种植业、 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五种产业形式。狭义农业是 指种植业。
我国的农业分布大体上是东耕、西牧、南(甘) 蔗、北甜(菜),若四地区调换一下类型,可行与 否?为什么?
材料六:水稻生产的主要环节
选种 育种 育秧 起秧 犁地 耙地 搭埂 插秧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选自杜牧《过华清宫》
想一想:唐玄宗那么宠爱杨 贵妃,为什么不把荔枝移到 华清宫呢?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湘教版《地理Ⅱ》第三章
第
二
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教学目标: 1、学会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农业区 位的影响; 2、分析某地或某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一、农业区位因素
2.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农业区位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指不同农业 生产有特定的地理位置;另一方面指农业与自然 地理环境、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联系。
自然条件 农业的区位因素 技术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下列资料反映出何种因素对农业的 影响?
气候
材料一:海南以水田为主,
一年三熟,能生长椰子、 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而 我们雄县这里,只能生长 苹果,梨等温带水果。主 要原因是什么呢? (农作物品种,耕作制度)
一、农业区位因素
1. 农业活动
农业是通过培育动植物以获得所需产品的的产业部 门。其直接从野生动植物的选育、驯化、栽培、优化而 逐渐发展起来的。按其生产对象的不同,可分为种植业、 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五种产业形式。狭义农业是 指种植业。
我国的农业分布大体上是东耕、西牧、南(甘) 蔗、北甜(菜),若四地区调换一下类型,可行与 否?为什么?
(完整)农业的区位选择精品PPT资料精品PPT资料
亚热带的水果柑橘; 温带的水果苹果;西 北干旱、半干旱区的 畜牧业
改造与变化对业区位 的影响农
利用玻璃温室可 以改善作物生长的温
度条件
适宜发展林牧业,农作物有 平原耕作业;山地畜
垂直变化
牧业
按照等高线修筑 梯田
作物生长的物质基 础,直接供给作物养 分
干旱地区,水源成为 发展种植业的关键
东南亚砖红壤区的茶 树
离河较近,便于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袭;
关注市场动态,发展市场 需求的农作物品种
园艺业、乳畜业应布局在
运输 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 交通运输便捷的地方 (1)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高温期较长;
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要从图中获取信息,如图Ⅰ说明该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立体农业,图Ⅱ为混合农业;
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全年多雨,光照不足。
A.①② B.②③ 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光照强;同时,武都 答案: 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发挥了自然资源的综合效益(或农林牧立体利用土地,发挥了各类土地的生产潜力); 降水多,和花椒生长 指对某种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因素,如果没有该因素,就不可能有这种农业生产的分布。 C.③④ D.①④ 纬度高,气温低。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社会经济因素是分析的主导方向。 年温差大小材料 环境不符 混合农业的产品商品率高、耕作规模大、占地面积大 4.目前,武都花椒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的 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要从图中获取信息,如图Ⅰ说明该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立体农业,图Ⅱ为混合农业;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 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 武都素有“千年椒乡”之称,古书有“蜀椒出武都”的记载。 市场 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某地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分析思路
2、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 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
改造与变化对业区位 的影响农
利用玻璃温室可 以改善作物生长的温
度条件
适宜发展林牧业,农作物有 平原耕作业;山地畜
垂直变化
牧业
按照等高线修筑 梯田
作物生长的物质基 础,直接供给作物养 分
干旱地区,水源成为 发展种植业的关键
东南亚砖红壤区的茶 树
离河较近,便于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袭;
关注市场动态,发展市场 需求的农作物品种
园艺业、乳畜业应布局在
运输 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 交通运输便捷的地方 (1)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高温期较长;
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要从图中获取信息,如图Ⅰ说明该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立体农业,图Ⅱ为混合农业;
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全年多雨,光照不足。
A.①② B.②③ 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光照强;同时,武都 答案: 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发挥了自然资源的综合效益(或农林牧立体利用土地,发挥了各类土地的生产潜力); 降水多,和花椒生长 指对某种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因素,如果没有该因素,就不可能有这种农业生产的分布。 C.③④ D.①④ 纬度高,气温低。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社会经济因素是分析的主导方向。 年温差大小材料 环境不符 混合农业的产品商品率高、耕作规模大、占地面积大 4.目前,武都花椒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的 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要从图中获取信息,如图Ⅰ说明该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立体农业,图Ⅱ为混合农业;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 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 武都素有“千年椒乡”之称,古书有“蜀椒出武都”的记载。 市场 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某地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分析思路
2、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 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
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件PPT
是的,教学是一件很费心思的事情,世界上不可能存在一 种万能的教学方法,至少我还没听说过那些低效的教师 在课堂上往往只是简单地给全体学生布置一项任务(而 且很可能没有仔细考虑自己布置的任务是不是学生感兴 趣的或是需要的),然后要求学生用二十分钟完成。同样, 不用亲历现场你也能猜到,有些学生五分钟就能完成任 务,而这段时间里还有些学生甚至都没有开始,总有些学 生无法在二十分钟内完成任务因此,这个二十分钟的规 定会带来课堂纪律的问题。教师需要不断提醒学生集中 注意力,但有的学生会抱怨自己还没听懂,而那些提前完 成的学生则会感到无聊,并且着急地等着新任务。
自然因素 社会因素
因地制宜 扬长补短
农业地域
热带雨林原始的迁移农业
水பைடு நூலகம்种植业
热带种植园农业
香蕉
甘蔗
咖啡
商品谷物农业
园艺业
大牧场放牧业
乳畜业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
丝厂 养蚕业 种桑树 桑基
挖地成塘 堆泥成基 基塘互养
糖厂 种甘蔗
养鱼业
蔗基
鱼塘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生产条件、农业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 相同 标 志
总之,他们不是老老实实地坐在座位上听讲,而是急不可耐地 挨过上课时间,显然,你已经知道,从上课铃到下课铃的整个 课堂时段中,只有那些高效教师才能保持课堂不被琐事中断, 并且保证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在高效教师的课堂上,没有 一分钟被浪费,没有学生无事可做。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高 效的教师很少遇到有关课堂纪律的问题。 那么,高效教师是如何让整个课堂从头到尾一直保持饱满的 状态呢?他们仔细规划课堂上的每一分钟,以保证没有时间 被浪费;他们仔细规划讲课过程,力求简明扼要(因为他们知 道长时间维持学生的注意力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他们为领 先的学生着想,他们也为后进的学生着想。
农业的区位选择培训课件(ppt 96页)
方法技巧 小地域范围的农业区位选择思路 在进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主观题型
尝试应用 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中河流沿岸平原是我国小麦主产区, 也是北方著名的水稻生产区,所出产 的稻米品质优良。近年来该地“深水 淹灌”的稻田面积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1)分析该平原稻米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降水量 45.6 45.5 56.9 64
(mm)
66 68.9 76.6 84.2 74.2 63 70.3 65.5
月均温 -6.7 -6.1 -0.8 6
(℃)
有利影响 合理的生产强度,可以使土地资源永续利用
不合理生产强 度和生产方式
农业技术改革
不利影响
过度放牧和垦殖,引起水土流失,土地退化、沙化 不合理灌溉造成土壤盐碱化
大量使用化肥使土壤板结 广泛使用农药导致农产品和土壤污染
解题探究
1土等作用,
题组二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2015·全国文综Ⅱ)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
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
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
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2~3题。
2.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的直接目的是( D )
A.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
B.劳动力缺乏
C.灌溉水源缺乏
D.热量不足
解析 黑河纬度高,热量不足。
解析答案
模拟题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1节《农业的区位选择》优质课件(共31张ppt)
四、农业区位选择的方法
现在的西安 人为什么可 以吃到新鲜 的广东荔枝? 推测当年贵妃姐姐当年食用的荔枝有可能来自何地?
四、农业区位选择的方法
第三步:考虑社会经济条件。 交通运输(物流)
四、农业区位选择的方法
冷藏保鲜技术 (科技:化肥、农药、良种、机械、 种植技术与经验)
四、农业区位选择的方法
发展
化
市场变化
市场影响的地 域范围扩大
生产经营 规模和地 域类型发 生变化
文 化 、 科 技 的
玻璃温室 光、热、湿度 沿等高线修筑梯田 地形 人工培育土壤(无土栽培) 土壤
自 然 环 境
扩大种植 范围,影
发
响生长时
展 改良耕作制度,培育良种
间、季节
荷兰的鲜花
美国的乳畜带
改造——热量
塑料大棚、 玻璃温室的农业
1.平原地区(或坡度<25°的地 区),适宜发展种植业;丘陵 山区(或坡度>25°的地区)适 宜发展林果业与畜牧业。
2.千烟洲是丘陵地区,年降水量大,丘陵地区的耕 作活动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因此适宜发展林业和 人工草场。缓坡适宜发展人工草地或果园。地势较 为平坦的谷地土层深厚,不易发生水土流失,适宜 发展耕作业。地势较低洼的地区,容易积水,易出 现洪涝灾害,可因地制宜发展鱼塘养殖业。
水源
六、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材料一:视频介绍桑基鱼塘。 材料二:1929年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工 商业凋零,市场停滞,丝织品销路锐减,生丝价格狂跌, 销量下降,桑基鱼塘面积大大缩小。 材料三:后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改革开放政策 与市场经济的影响,由于蚕桑业相对花卉工多、生产周 期长,产值低,桑基鱼塘基本消失,部分向珠三角外围 地区发展,部分改为果基、蔗基、花基等。
1农业的区位选择PPT教学课件
⑨我国华南的热带水果,大规模进入北方市场。 运输条件
第3页/共27页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及水热搭配情况
自然区位 地形—类型、坡度、坡向等
农
土壤—类型、肥沃程度等
业
水源—多少、远近、季节变化等
区
位
市场—市场距离、消费水平等,决定农业生
因 素
社会经济
产类型和规模
劳动力—数量、素质和价格等
(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 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 (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 (3)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第10页/共27页
(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 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
答案 (1)分布规律:盆地周围绿洲地带(山前洪积—冲积扇地带) 有利条件:(棉花生长期)光照充足,热量充足,有灌溉条件。
2、不合理的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等
土壤污染
只用不养
土壤肥力下降
陡坡开垦
引起水土流失
大水漫灌
土地盐碱化
过度开垦湿地等
生物多样性破坏
第18页/共27页
6.[12·全国文综]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下图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 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 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 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④加强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科技投入,改良品种.加 强机械化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
(3)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第22课-农业的区位选择(共77张PPT)
农业的区位选择
学习目标
一、农业区位的含义 二、农业区位因素
1 1 of 22
一张图学透
一、农业区位的含义
1.农业区位的含义: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 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自然因素
二、农业区位因素
光照:植物光合作用所必需; 热量:积温直接影响作物的生_长_期_ 和耕作制度; 降水:过干或过湿都不利于作物 生长。
24 24 of 22
小积累
限制性因素的判断
25 25 of 22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 猕猴桃原产于我国,新西兰引入栽培,将改良后的优良品 种称“奇异果”(图a)。奇异果生长怕旱、怕风,宜栽植于湿润、 疏松、深厚的土壤。新西兰的奇异果高度集中分布在北岛普伦蒂湾 沿岸地区,鲜果主要出口到欧洲、日本等地,出口量居世界第一。 我国已引种奇异果,并建立了加工企业。 材料二 新西兰北岛图(图b)。
26 26 of 22
分析新西兰普伦蒂湾沿岸栽培奇异果的有利自然条件。
答案:中纬偏低地区,热量条件好;(2分)沿岸有暖流流经,气候 湿润;(2分)西风受地形阻挡,风较小;(2分)沿岸平原,地势低 平;(2分)河流泥沙淤积,土层疏松、深厚,满足奇异果生长的土 壤要求。(2分)
27 27 of 22
材料一 猕猴桃原产于我国,新西兰引 入栽培,将改良后的优良品种称“奇异 果”(图a)。奇异果生长怕旱、怕风, 宜栽植于湿润、疏松、深厚的土壤。新 西兰的奇异果高度集中分布在北岛普伦 蒂湾沿岸地区,鲜果主要出口到欧洲、 日本等地,出口量居世界第一。我国已 引种奇异果,并建立了加工企业。
分析新西兰普伦蒂湾沿岸栽培奇异果的有利自然条件。
解析:据图可知,新西兰普伦蒂湾沿岸位于36°S~38°S,属于
学习目标
一、农业区位的含义 二、农业区位因素
1 1 of 22
一张图学透
一、农业区位的含义
1.农业区位的含义: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 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自然因素
二、农业区位因素
光照:植物光合作用所必需; 热量:积温直接影响作物的生_长_期_ 和耕作制度; 降水:过干或过湿都不利于作物 生长。
24 24 of 22
小积累
限制性因素的判断
25 25 of 22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 猕猴桃原产于我国,新西兰引入栽培,将改良后的优良品 种称“奇异果”(图a)。奇异果生长怕旱、怕风,宜栽植于湿润、 疏松、深厚的土壤。新西兰的奇异果高度集中分布在北岛普伦蒂湾 沿岸地区,鲜果主要出口到欧洲、日本等地,出口量居世界第一。 我国已引种奇异果,并建立了加工企业。 材料二 新西兰北岛图(图b)。
26 26 of 22
分析新西兰普伦蒂湾沿岸栽培奇异果的有利自然条件。
答案:中纬偏低地区,热量条件好;(2分)沿岸有暖流流经,气候 湿润;(2分)西风受地形阻挡,风较小;(2分)沿岸平原,地势低 平;(2分)河流泥沙淤积,土层疏松、深厚,满足奇异果生长的土 壤要求。(2分)
27 27 of 22
材料一 猕猴桃原产于我国,新西兰引 入栽培,将改良后的优良品种称“奇异 果”(图a)。奇异果生长怕旱、怕风, 宜栽植于湿润、疏松、深厚的土壤。新 西兰的奇异果高度集中分布在北岛普伦 蒂湾沿岸地区,鲜果主要出口到欧洲、 日本等地,出口量居世界第一。我国已 引种奇异果,并建立了加工企业。
分析新西兰普伦蒂湾沿岸栽培奇异果的有利自然条件。
解析:据图可知,新西兰普伦蒂湾沿岸位于36°S~38°S,属于
高一地理农业的区位选择(课件共41张PPT)
B
D丘陵
C
A平原
(1)A适宜发展__小__麦_生产,理由是_面__积__大_、__地__形_平__坦_____。 (2)B适宜发展__乳__牛_生产,理由是_靠__近__市_场__,__交_通__好_____。 (3)C适宜发展__花__卉_生产,理由是_靠__近_市__场__、__水_源__足_____。 (4)D适宜发展__水__果_生产,理由是_丘__陵_地__形__不__适_宜__耕__作_ 。
喷灌
3. 农业区位因素变化
自然因素比较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发 展变化较快。
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
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交通运输的发 展、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等等
蔬菜大棚
梯田
在下列农业生产活动后的括号内,填出怎
样利用和改造自然因素。 (1)江南丘陵茶园的喷灌。(改善水源) (2)塑料大棚栽种蔬菜。 (调节阳光、温度、水 ) (3)云贵高原修筑梯田。 (改造地形) (4)三江平原沼泽地排水发展种植业。 (改造水分条件)
A. 经营管理 B. 交通运输
C. 劳动力
D.土地租金
高考题:2009广东文基
农作物栽培布局与距离农村居民 点的远近有一定联系。某村位于我国 平原地区,主要种植蔬菜和春小麦。 下图为以该村居民点为中心的农作物 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居民点 甲 乙 丙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m)
2. 与乙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相似的是:
A. 刚果盆地
B. 四川盆地
C. 潘帕斯草原 D. 墨累-达令盆地
2009江苏地理:图8为欧洲四种农业地 域类型分布图,图9是该区域某种农业 地域类型的经营方式示意图。读图回 答3~5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量不足 东南丘陵地区: 土壤(红壤)、地形
1
水源
2 主导因素:
对某种农业生产 影响最大的因素, 如果没有该因素, 就不可能有这种农业 生产的分布。
图中1处发展绿洲农业、2处是我国塞上江南——河套平原, 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主导因素是( )
主导因素:
②绿洲农业: 新疆塔里木 盆地和准葛 尔盆地.
水源
亚麻、甜菜、春小麦
长绒棉 冬小麦
葡萄、 哈密瓜
青亚麻
冬小麦 、棉花 苹果、花生
甘蔗
冬小麦、棉花、油菜、 水稻、柑橘、桑蚕
天然橡胶 水稻、甘蔗、桑蚕、 荔枝、香蕉
干旱区
森林
畜牧业 绿洲农业
荒漠
畜牧业 灌溉农业
200
草原
400
旱地
半干旱区 半湿润区
畜牧业 河谷农业
寒潮:我国大部分地区 春、秋季节对农业危害大
低温冻害:南方地区
气象灾害: 台风: 沿海地区 旱涝:东部季风区(华北地区春旱、长江流域伏旱、梅雨)
焚风:山地背风坡
1、你知道图中数
字所代表的地形 1 名称吗?
2、请将图中数字
所代表的土壤类型
2
进行连线。
1
水稻土
3
4
2
紫色土
1、东北平原 2、长江中下游平原 3
3.1 农业区位选择
农业区位问题高考考查的主要切入点及设问方式:
①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②分析判断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区位优势或限制性因素; ③分析某区域合理的农业发展类型,或评价 某农业类型的区位选择是否合理; ④分析某一农业生产活动的区位条件; ⑤分析某区域的农业区位条件。
考点一 农业
年降水量:大于400mm 平原
(湿润、半湿润)
种植业
小于400mm 灌溉水源
(干旱、半干旱)
畜牧业:西北、青藏地区
光照强
降水较少地区或季节: 西北地区;
昼夜温差大: 海拔高: 青藏高原
光照:降水少,云量少,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
利于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昼夜温差:气温高,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物质的积累
社 国家政策
会 经
科技水平
济 因
劳动力数量及素质
素 人们的生活饮食习惯
机械化程度:
农业基础: 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工业基础:机械化水平
下面图中反映我国种植业分布的是
限制性因素:最不利的因素 不能满足农业生产所需的因素
发展种植业的限制性因素:
东北地区: 热量不足
西北地区 水源不足
华北地区 旱涝、盐碱、风沙 青藏地区:
1、概念: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 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这就是农业。
2、特点:
1)地域性。 2)季节性、周期性。
原则:因地制宜 原则:不违农时
3、类型:
1)、按生产对象: 农、林、牧、副、渔
2)按投入: 粗放农 业,
。密集农业
3)按产品用途:: 自给农业,
商品,农业
以下句子反映了农业生产的什么特点? 1、海南岛以水田为主,一年三熟稻, 地域性
A ()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生物多样性
2.与世界主要花卉生产国相比,云南发展花卉的人文因素优势
是 A.劳动力 B.科技
(A)
C.交通 D.市场
3.制约云南花卉走向国内和国际市场的主要因素是 ( )
A.经营理念
B.交通运输
B
C.劳动力
D.土地租金
解析:云南花卉市场的扩大有赖于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③河谷农业: 湟水谷地 雅鲁藏布 谷地.
热量
①灌溉农业: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河西走廊.
水源
旱地农业 水田农业
④坝子农业: 地形 云贵高原
1.影响下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
主导因素
热量
水源 地形 市场 土壤 技术
农业生产 珠江三角洲的三季稻、海南岛的天然橡胶、松嫩平
原的甜菜、青藏高原的青稞 河西走廊的粮棉、南疆的棉花 横断山区、五台山的立体农业 城市郊区的乳牛、花卉、蔬菜 江南丘陵的茶树、黑龙江的大豆
以色列的无土蔬菜栽培
2、1996年,我国北方地区苹果价格大跌,并出现
了严重滞销局面,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影响因
素是( A )
A、市场需求
B、国家政策
C、气候因素
D、交通运输
近几年来,云南凭借自身的优势条件和我国农业产业结构
调整及西部大开发契机,已逐渐成为我国花卉产业带。据此回
答1~3题。 1.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自然条件:气候、地形、水源、土壤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科技、劳动力 (数量、素质)、工业基础、机械化程度、 农业基础、国家政策、饮食习惯等
气候:
热量、 光照、 降水、 昼夜温差、 气象灾害
热量不足: 东北地区 青藏高原
热量: 寒温带、中温带:一年一熟 东北地区、 准噶尔盆地、内蒙古 暖温带:两年三熟 华北地区 、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 亚热带:一年两熟 南方地区 热带: 一年三熟 海南岛、滇南谷地、台南等
三江平原以旱地为主,一年一熟麦。
2、春播、夏种、秋收、冬藏 。 季节性、周期性
3、我国糖料作物分布是:“南蔗北甜。 地域性
4、我国有这样的农谚:秋分早,霜降迟 寒露种麦正当时 。 季节性、周期性
考点二 农业区位因素
1、农业区位含义
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土壤
(1) 贫瘠:江南丘陵— 红壤 —酸、瘦、黏 —茶树等
(2) 肥沃:东北平原 —黑土,四川盆地—紫色土 长江中下游平原—— 水稻土
厚薄:平原:土层深厚,有利于农业发展 山地:土层薄
水源:西北地区的灌溉农业,新疆的绿洲农业
东南丘陵梯田
市场: 决定农业生产的 类型 和 产量 。
交通运输 园艺业 、 乳畜业 等易腐烂变质的农产品
800
水田
湿润区 森林
气候:
热量、 光照、 降水、 昼夜温差、 气象灾害
年降水量:大于400mm 平原
(湿润、半湿润)
种植业
小于400mm 灌溉水源
(干旱、半干旱)
畜牧业:西北、青藏地区
气候
热量:
寒温带、中温带:一年一熟 东北、内蒙古、准噶尔盆地 暖温带:两年三熟 华北地区 、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 亚热带:一年两熟 南方地区 热带: 一年三熟 海南岛、滇南谷地等
3、四川盆地 4 东南丘陵
适宜在红壤上生长的有:茶叶、柑橘、
4
竹、马尾松、杉木等。
黑土 红壤
自然 因素
气候: 热量、光照、降水、昼夜温差、气象灾害
地形
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于发展 种植业 。
坡度<25° 种植业 梯田 山地
坡度>25 ° 畜牧业 林业
肥力:冲积平原 土壤深厚、肥沃、 农业发达
1
水源
2 主导因素:
对某种农业生产 影响最大的因素, 如果没有该因素, 就不可能有这种农业 生产的分布。
图中1处发展绿洲农业、2处是我国塞上江南——河套平原, 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主导因素是( )
主导因素:
②绿洲农业: 新疆塔里木 盆地和准葛 尔盆地.
水源
亚麻、甜菜、春小麦
长绒棉 冬小麦
葡萄、 哈密瓜
青亚麻
冬小麦 、棉花 苹果、花生
甘蔗
冬小麦、棉花、油菜、 水稻、柑橘、桑蚕
天然橡胶 水稻、甘蔗、桑蚕、 荔枝、香蕉
干旱区
森林
畜牧业 绿洲农业
荒漠
畜牧业 灌溉农业
200
草原
400
旱地
半干旱区 半湿润区
畜牧业 河谷农业
寒潮:我国大部分地区 春、秋季节对农业危害大
低温冻害:南方地区
气象灾害: 台风: 沿海地区 旱涝:东部季风区(华北地区春旱、长江流域伏旱、梅雨)
焚风:山地背风坡
1、你知道图中数
字所代表的地形 1 名称吗?
2、请将图中数字
所代表的土壤类型
2
进行连线。
1
水稻土
3
4
2
紫色土
1、东北平原 2、长江中下游平原 3
3.1 农业区位选择
农业区位问题高考考查的主要切入点及设问方式:
①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②分析判断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区位优势或限制性因素; ③分析某区域合理的农业发展类型,或评价 某农业类型的区位选择是否合理; ④分析某一农业生产活动的区位条件; ⑤分析某区域的农业区位条件。
考点一 农业
年降水量:大于400mm 平原
(湿润、半湿润)
种植业
小于400mm 灌溉水源
(干旱、半干旱)
畜牧业:西北、青藏地区
光照强
降水较少地区或季节: 西北地区;
昼夜温差大: 海拔高: 青藏高原
光照:降水少,云量少,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
利于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昼夜温差:气温高,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物质的积累
社 国家政策
会 经
科技水平
济 因
劳动力数量及素质
素 人们的生活饮食习惯
机械化程度:
农业基础: 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工业基础:机械化水平
下面图中反映我国种植业分布的是
限制性因素:最不利的因素 不能满足农业生产所需的因素
发展种植业的限制性因素:
东北地区: 热量不足
西北地区 水源不足
华北地区 旱涝、盐碱、风沙 青藏地区:
1、概念: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 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这就是农业。
2、特点:
1)地域性。 2)季节性、周期性。
原则:因地制宜 原则:不违农时
3、类型:
1)、按生产对象: 农、林、牧、副、渔
2)按投入: 粗放农 业,
。密集农业
3)按产品用途:: 自给农业,
商品,农业
以下句子反映了农业生产的什么特点? 1、海南岛以水田为主,一年三熟稻, 地域性
A ()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生物多样性
2.与世界主要花卉生产国相比,云南发展花卉的人文因素优势
是 A.劳动力 B.科技
(A)
C.交通 D.市场
3.制约云南花卉走向国内和国际市场的主要因素是 ( )
A.经营理念
B.交通运输
B
C.劳动力
D.土地租金
解析:云南花卉市场的扩大有赖于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③河谷农业: 湟水谷地 雅鲁藏布 谷地.
热量
①灌溉农业: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河西走廊.
水源
旱地农业 水田农业
④坝子农业: 地形 云贵高原
1.影响下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
主导因素
热量
水源 地形 市场 土壤 技术
农业生产 珠江三角洲的三季稻、海南岛的天然橡胶、松嫩平
原的甜菜、青藏高原的青稞 河西走廊的粮棉、南疆的棉花 横断山区、五台山的立体农业 城市郊区的乳牛、花卉、蔬菜 江南丘陵的茶树、黑龙江的大豆
以色列的无土蔬菜栽培
2、1996年,我国北方地区苹果价格大跌,并出现
了严重滞销局面,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影响因
素是( A )
A、市场需求
B、国家政策
C、气候因素
D、交通运输
近几年来,云南凭借自身的优势条件和我国农业产业结构
调整及西部大开发契机,已逐渐成为我国花卉产业带。据此回
答1~3题。 1.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自然条件:气候、地形、水源、土壤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科技、劳动力 (数量、素质)、工业基础、机械化程度、 农业基础、国家政策、饮食习惯等
气候:
热量、 光照、 降水、 昼夜温差、 气象灾害
热量不足: 东北地区 青藏高原
热量: 寒温带、中温带:一年一熟 东北地区、 准噶尔盆地、内蒙古 暖温带:两年三熟 华北地区 、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 亚热带:一年两熟 南方地区 热带: 一年三熟 海南岛、滇南谷地、台南等
三江平原以旱地为主,一年一熟麦。
2、春播、夏种、秋收、冬藏 。 季节性、周期性
3、我国糖料作物分布是:“南蔗北甜。 地域性
4、我国有这样的农谚:秋分早,霜降迟 寒露种麦正当时 。 季节性、周期性
考点二 农业区位因素
1、农业区位含义
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土壤
(1) 贫瘠:江南丘陵— 红壤 —酸、瘦、黏 —茶树等
(2) 肥沃:东北平原 —黑土,四川盆地—紫色土 长江中下游平原—— 水稻土
厚薄:平原:土层深厚,有利于农业发展 山地:土层薄
水源:西北地区的灌溉农业,新疆的绿洲农业
东南丘陵梯田
市场: 决定农业生产的 类型 和 产量 。
交通运输 园艺业 、 乳畜业 等易腐烂变质的农产品
800
水田
湿润区 森林
气候:
热量、 光照、 降水、 昼夜温差、 气象灾害
年降水量:大于400mm 平原
(湿润、半湿润)
种植业
小于400mm 灌溉水源
(干旱、半干旱)
畜牧业:西北、青藏地区
气候
热量:
寒温带、中温带:一年一熟 东北、内蒙古、准噶尔盆地 暖温带:两年三熟 华北地区 、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 亚热带:一年两熟 南方地区 热带: 一年三熟 海南岛、滇南谷地等
3、四川盆地 4 东南丘陵
适宜在红壤上生长的有:茶叶、柑橘、
4
竹、马尾松、杉木等。
黑土 红壤
自然 因素
气候: 热量、光照、降水、昼夜温差、气象灾害
地形
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于发展 种植业 。
坡度<25° 种植业 梯田 山地
坡度>25 ° 畜牧业 林业
肥力:冲积平原 土壤深厚、肥沃、 农业发达